高中语文新课程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
二、语文课堂教效性 针对性
语文课堂 教学设计
层次性 艺术性
应用理论+技术操作 应用理论 技术操作
三、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的要求
(一)以《大纲》为指导,以《课程标准》为标准,以教材 大纲》为指导, 课程标准》为标准, 为为依据,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 为为依据,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计划性和可行 性。 要遵循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特点。 (二)要遵循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特点。 (三)要有语文味。 要有语文味。 简便易行,思路清晰,结构完善。 (四)简便易行,思路清晰,结构完善。 精巧灵活:一法为主,多法相辅。1.目标自学法 目标自学法。 (五)精巧灵活:一法为主,多法相辅。1.目标自学法。2. 点拔导学法。3.读写结合法 4.比较评析法 5.示范模拟法 读写结合法。 比较评析法。 示范模拟法。 点拔导学法。3.读写结合法。4.比较评析法。5.示范模拟法。 6.纲要图表法 7.问题研讨法 8.探究发现法 9.情境感悟 纲要图表法。 问题研讨法。 探究发现法。 6.纲要图表法。7.问题研讨法。8.探究发现法。9.情境感悟 法。10.活动表演法。 10.活动表演法。 活动表演法 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 重点, 难点。 (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教师、学生、教材三合一。 (七)教师、学生、教材三合一。 三路”统一, 三心”合一。 “三路”统一,“三心”合一。 三路,即文路、学路、教路;三心,即作者心、教师心、 三路,即文路、学路、教路;三心,即作者心、教师心、 学生心。 学生心。
③简易型: 简易型:
课 题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课时安排: 课时安排: 第×课时 教学要点: 教学要点: 教学过程:(重要步骤、内容和方法等) :(重要步骤 教学过程:(重要步骤、内容和方法等)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作业布置: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理念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理念一、新课程性质课程性质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积累言语经验,把握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加深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理解与热爱,培养运用祖国语文文字的能力;同时,发展思辨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积累丰厚的文化底蕴,理解文化多样性。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应使全体学生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语文素养,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人文素养,为终身学习和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为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课程性质的变化高中语文教师已经熟悉2003年版课程标准,为便于一线教师思考、理解、掌握,本文重点将新旧课标进行对比,从新旧变化的角度去解读新课程性质。
新旧课程性质的变化。
旧课程性质: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旧课程性质表述全文122字,新课程性质表述文字387个。
新课程性质中保留了“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等表述。
在文化和思想道德修养方面的表述大概一致。
新课程性质最大的变化在于:“运用”“思维”两个关键词上。
旧课标没有对语文课程进行定义,新课标旗帜鲜明地定义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教育部《新课标》
教育部《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新世纪的高中语文课程面临着新的要求,要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调整课程的内容和结构;要在追求高中教育共同价值的同时,充分发挥语文课程促进学生发展的独特功能;要使全体高中学生都获得必须具有的语文素养,同时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探寻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给他们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
高中语文课程的建设,应以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改革的基础上继续推进,为造就时代所需要的多方面人才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课程性质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建设高中语文课程,应继续坚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基本理念,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按“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应根据新时期高中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努力改革课程的内容、结构和实施机制。
(一)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整体素质。
高中语文课程应帮助学生获得内涵丰富的语文素养,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有效地发挥其作用,能适应需要,继续发展,不断提高。
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使学生通过优秀文化的浸染,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应增进课程内容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学习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在促进学生走向自立的教育中产生重要的作用。
(二)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注重语文的应用性特征,加强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联系,加强与其他课程的沟通,更新内容,以适应现实生活和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设计方略
新课程背景下 的高 中语文课堂教学设 计方略
河 南省 商丘 市基础 教 育教 学研 究 室 张 卫 东
一
、
新课 程 背 景 下 高 中 语 文教 学 的特 点
念的要求 , 侧重于培养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 全面提高学生的
具体而言 , 新课程背景下 的高 中语 文教学体现出 以下几个 语文应用能力与语文审美能力 , 从而促进其思想道德水平 与科
生、 为 了一切学生” 为基 础 , 实现语 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 的统 一; 其次 , 在设计过 程中要围绕知识能力 、 过程方法 以及情感态 度与价值 观三个维 度 ; 最后 , 要充分把握语文教学 的主要特点 , 构建一个 开放性 的语 文课堂 , 实现 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的主 要 目标 。因此 , 老师在课 堂教学过 程中要严格遵循课程改革理 生成 性的基本规律 而作相机诱 导 、 及 时处理 , 并 为此 留下 最大 的弹性空间。语文老师只有立 足于“ 新课标 ” , 与时俱进 , 勇于尝 试, 发挥优势 , 挖掘潜能 , 才 能积极应对不断变化 的新形势 , 从而 积极推进新课 程改革 。
方 面 的特 点 :
学文化素质 的提升 。
( 二) 突出两大要素 语文是人类文化发展过程 中必不可少 的重要部 分 . 也是 人 们进行 日常交际 的重要 工具 , 因此 . 高 中语 文教学设 计要注 意 有意识地 侧重于两 大要 素 , 即思维训练 与语言训 练 , 通过语 文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一)指导思想普通高中教育是面向大众的、与九年义务教育相衔接的基础教育。
社会的发展对我国高中教育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
必须顺应时代的需要,调整课程目标和学习内容,变革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构建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高中语文课程。
高中语文课程要充分发挥其促进学生发展的独特功能,使全体高中学生获得应该具备的语文素养,并为学生的不同发展倾向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
高中语文课程的建设,应以马克思主义和教育科学理论为指导,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改革的基础上继续推进。
高中语文课程要为造就时代所需要的多方面人才,增强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课程性质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三)课程的基本理念高中语文课程继续坚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的基本理念,根据新时期高中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出发设计课程目标,努力改革课程的内容、结构和实施机制。
1.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整体素质。
高中语文课程应帮助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在继续发展和不断提高的过程中有效地发挥作用,以适应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需要。
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应增进课程内容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学习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实现本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
教育部《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教育部《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新世纪的高中语文课程面临着新的要求,要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调整课程的内容和结构;要在追求高中教育共同价值的同时,充分发挥语文课程促进学生发展的独特功能;要使全体高中学生都获得必须具有的语文素养,同时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探寻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给他们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
高中语文课程的建设,应以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改革的基础上继续推进,为造就时代所需要的多方面人才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课程性质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建设高中语文课程,应继续坚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基本理念,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按“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应根据新时期高中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努力改革课程的内容、结构和实施机制。
(一)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整体素质。
高中语文课程应帮助学生获得内涵丰富的语文素养,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有效地发挥其作用,能适应需要,继续发展,不断提高。
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使学生通过优秀文化的浸染,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应增进课程内容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学习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在促进学生走向自立的教育中产生重要的作用。
(二)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注重语文的应用性特征,加强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联系,加强与其他课程的沟通,更新内容,以适应现实生活和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
语文课设计的基本理念是
语文课设计的基本理念是
《语文课设计的基本理念》。
语文课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知识和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重要课程。
在语文课设
计中,基本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实践性,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和文学素养。
首先,语文课设计要以学生为中心。
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特点
和认知水平,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课程设计,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愉悦和满足。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发展需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力。
其次,语文课设计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实践性。
教师应该设计多样化的教学
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实地考察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思维品质。
最后,语文课设计要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和文学素养。
教师应该注重学生
的语言文字基础知识和技能训练,引导学生熟练运用语言文字,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同时,要注重文学教育,引导学生欣赏文学作品,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总之,语文课设计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实践性,
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和文学素养。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得到全面发展。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普通高中教育是面向大众的、与九年义务教育相衔接的基础教育。
社会的发展对我国高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适合时代的需要,调整课程的内容和目标,变革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构建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高中语文课程,是基础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高中语文课程的建设,应以马克思主义和教育科学理论为指导,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改革的基础上继续推动。
高中语文课程要充分发挥其促动学生发展的独特功能,使全体高中学生获得应该具备的语文素养,并为学生的不同发展倾向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要为造就时代所需要的多方面人才,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发挥应有的作用。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水平和一定的语文审美水平、探究水平,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建设高中语文课程,应继续坚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提出的基本理念,根据新时期高中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从“知识和水平”、“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努力改革课程的内容、结构和实施机制。
(一)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
高中语文课程应协助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在继续发展和持续提升的过程中有效地发挥作用,以适合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需要。
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应增进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学习理解自然、理解社会、理解自我、规划人生,实现本课程在促动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
(二)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水平的培养,促动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最新编写-修订版)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此次高中语文新大纲和新教材,变化都很大。
如何用好高中语文新大纲,特别是新教材,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急需解决的迫切课题。
下面,我结合个人的学习体会,提出五点建议,仅供使用的老师们参考。
一、更新语文教育观念,整体提高学生语文素养高中语文新大纲和新教材,在语文教育理念上变化很大。
这就要求我们高中语文教师首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树立先进的语文教育观。
我认为至少要树立下列的语文教育观:1、“工具性”和“人文性”并重。
新大纲明确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里既肯定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也明确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
我认为“工具性”和“人文性”是并重的,不应该片面强调某一方面,更不能否定任何一方。
一段时间以来,人们对语文学科任务的认识存在一些偏颇,如过分强调工具性,热衷于大量的字、词、句、篇的机械、重复的“基本训练”,使学生陷于无边无际的题海之中,这是错误的。
但是,绝不能据此就彻底否定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
我认为高中语文教育在传授适当的语文知识、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还应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
一定要切记:语文不仅是交际工具,而且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既有使用功能,也有教育功能和发展功能。
2、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我们的语文教学,过去走过不少弯路,如:有时侧重思想政治教育,忽略语文能力培养和语文知识传授;有时又干脆不提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学教育,这些教训是非常深刻的。
新大纲根据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提出了语文教学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这是非常及时的,也是很有针对性的。
我们认为学生的语文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必要的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的同时,更要提高思想水平,发展思维能力,丰富文化素养,培育审美观念,锻炼心理意志,扩大知识视野等。
语文课设计的基本理念是
语文课设计的基本理念是
《语文课设计的基本理念》。
语文课设计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阅读能力
和写作能力。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需求,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
首先,语文课设计的基本理念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语言是人类交流
和思考的工具,学生在语文课上应该通过大量的朗读、朗诵和演讲练习,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课文的学习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让他们能够用准确、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其次,语文课设计的基本理念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是获取知识
和信息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
在语文课上,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阅读各种文学作品和课外读物,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最后,语文课设计的基本理念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写作是语文学习
的重要环节,通过写作,学生能够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语文课上,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各种写作练习,包括作文、课文改编、写日记等,让他们能够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总之,语文课设计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阅
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让他们在语文学习中获得全面发展。
浅谈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高中语文教学一
浅谈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高中语文教学新课程犹如一股强劲的春风,正一步步地向我们走来。
与传统教育观念不同的是,新课程强调了课程的功能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
面对这样新的课程理念,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首先要构建自己的适应教育改革的教学理念,引领学生们一道走进新课程,在新课程中共同成长。
一、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语文教学“主体观”谁是教学的主体?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语文教育界曾为此爆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争论。
各种观点,基本上可归纳为三种类型:“学生主体论”、“教师主体论”、“双主体论”。
而新课程标准的出台则一锤定音,宣告这一争论的彻底终结。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
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任何人都不能代替,也不能改变的。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要突出语文学习中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就要树立以下几个观念:学生观上,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教学价值观上,关注每个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和个性发展;师生观上,强调师生互动,提倡尊师爱生、民主和谐;教学方法上,强调知能统一、知情和谐,创设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素质发展的课堂教学氛围,引导学生对知识和规律的内化;教学评价和教学质量观上,要发挥教学评价的导向性和激励性功能,以学生主体性素质生动活泼的发展为主要评价标准。
二、树立以灵活多样为特征的语文教学“开放观”社会发展的大背景是语文教学发展的客观依据。
当前国际、国内社会的开放性特征,无不为语文教学的开放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条件。
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语文教学的历史的必然回归。
开放是手段,发展才是目的。
语文教学的开放性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教学内容开放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的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开放的语文教学不应只局限于课本、教室、校园,还应与社会、家庭、学生生活相沟通。
2020年高考语文《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案 人教版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性质理念目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通用)(一)指导思想普通高中教育是面向大众的、与九年义务教育相衔接的基础教育。
社会的发展对我国高中教育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
必须顺应时代的需要,调整课程目标和学习内容,变革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构建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高中语文课程。
高中语文课程要充分发挥其促进学生发展的独特功能,使全体高中学生获得应该具备的语文素养,并为学生的不同发展倾向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
高中语文课程的建设,应以马克思主义和教育科学理论为指导,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改革的基础上继续推进。
高中语文课程要为造就时代所需要的多方面人才,增强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课程性质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三)课程的基本理念高中语文课程继续坚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的基本理念,根据新时期高中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出发设计课程目标,努力改革课程的内容、结构和实施机制。
1.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整体素质。
高中语文课程应帮助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在继续发展和不断提高的过程中有效地发挥作用,以适应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需要。
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应增进课程内容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学习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实现本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
第5讲: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第六节
普通高中语文选修课程
选修课程
诗 歌 与 散 文
选 修 课 程
小 说 与 戏 剧
新 闻 与 传 记
语言文字应用 文化论著与专题
选修课程
2、选修课程的实施 学校根据本校的课程资源和学生的需求, 按照各个系列的课程目标有选择地开设选 修课程。
具体课程名称可由学校自定。
对于模块的内容组合以及模块与模块之间 的顺序编排,各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变 通实施。
请指导
选修课程
3、选修课程系列示例 诗歌与散文系列
本系列可开设若干选修课程,如: 中国古代诗词曲选读 唐诗选读 宋词选读 元曲选读 唐宋散文选读 中国现代诗歌选读
鲁迅杂文选读 外国诗歌散文选读等。
选修课程
文化论著与专题
本系列可以开设若干选修课程,如: 中外文化论著选读 《论语》选读 《孟子》选读 《老子》选读 《庄子》选读 《人间词话》选读 《歌德谈话录》选读 中华文化寻根 民俗文化专题 社区文化专题等。
3.进一步提高记叙、说明、描写、议论、 抒情等基本表达能力,并努力学习运用多 种表达方式。能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推 敲、锤炼语言,表达力求准确、鲜明、生 动。 4.能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结合所学语文 知识,多写多改,养成切磋交流的习惯。 乐于相互展示和评价写作成果。45分钟能 写600字左右的文章。课外练笔不少于2万
一、对写作与口语交际的共同要求
1.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 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 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2.能考虑不同的目的要求,以负责 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 实感,培育科学理性精神。
二、对写作的个性要求
1.书面表达要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 情真实健康;思路清晰连贯,能围绕中 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在表达实 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 造性思维。 2.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根据个 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在生活和学习 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
高中语文新课程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
应用·拓展
能在生活和其他学习领域中,正确、 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在语文 应用中开阔视野,初步认识自己学习语文 的潜能和倾向,根据需要和可能,在自己 喜爱的方面有所发展。增强文化意识,重 视优秀文化遗产的传承,尊重和理解多元 文化,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对文化现 象的剖析,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 流。注重跨领域学习,拓展语文学习的范 围,通过广泛的实践,提高语文综合应用 能力。
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 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使学生的语文素养普遍
获得进一步提高,同时为具有不同需求的学生 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二)关于课程结构:必修,选修;模 块;学分;系列。
按模块组织学习内容。每个模块36学时,2 学分。每个学期分两段,每个学段完成一 个模块的学习。
根据语文课程的特点,将选修课程中相同 内容的模块归为一个系列。各个系列包含 的模块数不固定。
发现·创新
注意观察语言、文学和中外文化现象,学习
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探究 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对未知世界始终怀有 强烈的兴趣和激情,敢于探异求新,走进新的学 习领域,尝试新的方法,追求思维的创新、表达 的创新。学习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对优秀作品 能够常读常新,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学习用历 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 向,提出自己的看法。在探究活动中,勇于提出 自己的见解,尊重他人的成果,不断提高探究能 力,逐步养成严谨、求实的学风。
口语、书面语语感; 一定的语文积累和思想文化修养; 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 对语文学习规律,从感性把握向理性思考
发展;
3、在语文学习方面的差异增大
学习兴趣的差异; 学习需求的差异; 学习方法、条件的差异; 学习基础的差异;
高中语文新课标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新世纪的高中语文课程面临着新的要求,要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调整课程的内容和结构;要在追求高中教育共同价值的同时,充分发挥语文课程促进学生发展的独特功能;要使全体高中学生都获得必须具有的语文素养,同时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探寻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给他们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
高中语文课程的建设,应以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改革的基础上继续推进,为造就时代所需要的多方面人才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课程性质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建设高中语文课程,应继续坚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基本理念,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按“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应根据新时期高中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努力改革课程的内容、结构和实施机制。
(一)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整体素质。
高中语文课程应帮助学生获得内涵丰富的语文素养,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有效地发挥其作用,能适应需要,继续发展,不断提高。
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使学生通过优秀文化的浸染,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应增进课程内容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学习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在促进学生走向自立的教育中产生重要的作用。
(二)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注重语文的应用性特征,加强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联系,加强与其他课程的沟通,更新内容,以适应现实生活和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展;
3、在语文学习方面的差异增大
学习兴趣的差异; 学习需求的差异; 学习方法、条件的差异; 学习基础的差异;
4、培养独立学习能力的任务更为紧迫
众多学生在高中以后,需要自己解决语文方面的问题, 需要有良好的语文运用能力和自学能力。
(三)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 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
高中语文课程应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 择相统一的原则,精选学习内容,变革学习 方式,使全体学生都获得必需的语文素养; 同时,必须顾及学生在原有基础、自我发展 方向和学习需求等方面的差异,激发学生的 兴趣和潜能,增强课程的选择性,为每一个 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条件和更广阔的成长空 间,促进学生特长和个性的发展。
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 面发展。文学艺术的鉴赏和创作是重要的 审美活动,科学技术的创造发明以及社会 生活的许多方面也都贯串着审美追求。未 来社会更崇尚对美的发现、追求和创造。 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 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 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 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 力。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 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
高中语文课程应帮助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 语文素养,在继续发展和不断提高的过程中有 效地发挥作用,以适应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 的需要。
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 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 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 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应增进 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积 极参与实践活动,学习认识自然、认识社 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实现本课程在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四、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任务的确定
(一)我国高中语文课程的现状 (二)社会对高中语文课程的需求 (三)外国同类课程发展趋势 (四)高中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
(一)我国高中语文课程的现状
1、二十多年来语文教育的发展
课程性质——“工具性”的确定; 对确定性目标的追求; 对语文教育的各种有益探索; 语文教育新模式的形成和发展。
人才。
(三)外国同类课程发展趋势
更新课程价值追求和目标体系; 努力培养能参与国际竞争的优秀人才; 增强文化意识和国家意识; 科学与人文并重。
(四)高中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
1、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
生理、心理上的发展, 思想情感方面的发展, 知识能力方面的发展, 人生道路上的发展;
2、具备进一步提高语文素养的基础
2、存在的主要问题
学生对语文学习缺乏兴趣,不重视; 语文教育的效率较低,存在较大偏向; 课程格局单一,评判标准简单; 课程内容与社会的进步、相关学科的发展
相比,有较大差距。
(二)社会对高中语文课程的需求
体现国家意志,体现高中教育的共同价值 追求;
使学生获得良好的语文素养; 适应学生不同的需求和特点; 结合本学科特点,培养多样化、有个性的
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在内容和目标、结 构和实施机制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五、高中语文课程改革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 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
(二)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 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三)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 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
高中语文课程应该具有相对稳定的结
构,并形成富有弹性的实施机制。学校 应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有选择地、创 造性地设计和实施课程,帮助教师提高 水平发展特长,开发和利用各方面的课 程资源,建立互补互动的资源网络,建 设开放、多样、有序的语文课程体系。
六、高中语文课程设计思路
(一)指导思想
适应高中教育发展的趋势,适应社会对人才的 多样化需求和学生对语文教育的不同期待,
(二)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 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现代社会要求人们思想敏锐,富有探索精神和 创新能力,对自然、社会和人生具有更深刻的思 考和认识。高中学生身心发展渐趋成熟,已具有 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文化积累,促进他们 探究能力的发展应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 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 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 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 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 过程。
高中语文新课程 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
一、关于课程性质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 课程的基本特点。
工具性 实用价值和效能,实践途径和规律 人文性 由来,内涵 ,现实意义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三个维度”目标整合,语文素养
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关于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的说明:
高中语文课程继续坚持《全日制义务教育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的基本理念,根 据新时期高中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 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 “情感 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 努力改革课程的内容、结构和实施机制。
三、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改革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二)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 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高中语文课程,应注重应用,加强与社会 发展、科技进步的联系,加强与其他课程 的沟通,以适应现实生活和学生自我发展 的需要。要使学生掌握语言交际的规范和 基本能力,并通过语文应用养成认真负责、 实事求是的力的培 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 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使学生的语文素养普遍
获得进一步提高,同时为具有不同需求的学生 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