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社会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的内容
社会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的内容社会核心价值观是指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普遍认同和共同遵循的一套价值观念。
它在不同的层面上体现了社会的核心价值。
本文将从三个层面来探讨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一、文化层面文化层面是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层面。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社会核心价值观形成了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念。
爱国主义强调对祖国的热爱和忠诚,集体主义强调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社会主义强调共同富裕和社会公平正义。
这些价值观念在中国社会中得到广泛传播和普遍接受,成为社会各个方面行为的指导原则。
二、法律层面法律是社会核心价值观的体现和保障。
在中国社会中,法律是最基本的行为规范,也是社会秩序的维护者。
社会核心价值观要求人们遵守法律法规,尊重法律权威,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法律层面的社会核心价值观强调了公平正义、诚信守法和社会和谐稳定。
只有在法律的框架下,社会核心价值观才能得到有效实施和维护。
三、道德层面道德是社会核心价值观的灵魂,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在中国社会中,道德观念深深植根于人们的心中,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和态度。
社会核心价值观要求人们遵守道德规范,注重品德修养,弘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
道德层面的社会核心价值观强调了诚实守信、友善互助和孝顺敬老。
只有在道德的引领下,社会才能更加和谐、稳定和进步。
社会核心价值观在文化、法律和道德三个层面上体现出不同的内容。
文化层面是其基础,法律层面是其保障,道德层面是其灵魂。
这三个层面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完整体系。
只有在这个体系的指引下,社会才能更好地发展,人们才能更好地生活和奋斗。
因此,我们应当深入理解和贯彻社会核心价值观,以其为指导,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涵探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涵探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涵探要陈 静 周 丽【内容提要】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急需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步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应该是:以“以人为本”为价值基点,以“共同富裕”为价值目标,以“公平正义”为核心。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 公平正义 以人为本 共同富裕作者陈静(1962-),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研究员(黑龙江哈尔滨 150018);周丽(1975-),哈尔滨师范大学经法学院硕士研究生(黑龙江哈尔滨 150080)。
正确认识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要件和基本内涵,对于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在我们党的历史上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概念,并且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重大意义,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内涵丰富、层次清晰、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它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这4方面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包含多层次、多方面内容的具有广泛适用性和包容性的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基本价值导向的完整体系,它将具有强大的整合力和引领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一致性和同质性。
从广义上说,二者是同一的,都属于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范畴,受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决定,服务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一、公平、正义、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社会主义价值观是指生活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的主体对事业和目标的认同以及对精神目标追求等一系列的判断和评价标准体系。
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是通过科学梳理相关概念获取正确界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随着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人们的价值观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
作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符合时代要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的价值观时,应对中国传统价值观进行改造与提升。
必须始终正确处理好公平与效率、民主与集中、创新与求实的关系,树立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增强人们的法制观念,实现由人情关系价值观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价值观的转变。
因此,本文认为,公平、正义、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也是最基本的要义。
公平、正义是指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社会公平与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概括了公平、正义的内涵:即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注重社会公平,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目前,中国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指的是一种合理的社会状态,它包括社会成员之间的机会公平、权利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
机会公平,是指公民能普遍地参与社会发展并分享由此而带来的成果。
权利公平,是指公民的基本权利或人权不因职业和职位的差别而有所不同,其合法的生存、居住、迁移、教育、就业等权利得到同等的保障与尊重。
公平公正 核心价值观
公平公正核心价值观
公平公正是人类社会共同的核心价值观,它是社会稳定和和谐
发展的基石。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公平公正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也是社会进步的动力。
公平公正意味着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不受到歧视和不公正对待。
它不仅仅是一种道德准则,更是一
种社会责任和义务。
在现代社会,公平公正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在经济领域,公平
公正意味着资源的合理分配和财富的公平分享。
在政治领域,公平
公正意味着每个人都有参与决策的权利,政府的决策要公正公平,
不偏袒任何一方。
在法律领域,公平公正意味着每个人在法庭上都
能得到公平的审判,不受到特权和歧视。
然而,现实社会中,公平公正并不是普遍存在的。
贫富差距、
地域差异、性别歧视等问题依然存在,一些人因为种种原因而无法
享受公平公正。
因此,我们需要共同努力,不断完善社会制度,推
动公平公正的实现。
政府应该加强监管,保障每个人的权利和利益;社会应该加强教育,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个人应该树
立公平公正的意识,不做任何伤害他人利益的事情。
公平公正是每个人的权利,也是每个人的责任。
只有在公平公正的社会中,人们才能真正享有自由和幸福。
让我们共同努力,让公平公正成为社会的常态,让每个人都能在这个世界上找到自己应有的位置和尊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是什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是什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引导人们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理念和价值取向。
它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概括和集中表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支柱和价值追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12个方面的内容。
这些价值观旨在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不断提高。
首先,富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富强是国家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
作为公民,要有报效国家、建设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学习科学技术知识,为国家的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其次,民主和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涵。
民主是指人民有广泛的民主权利和民主参与,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本质特征。
法治是指依法治国、依法执政,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
作为公民,要维护民主法治,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增强法治意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再次,文明和和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文明是指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举止、社会风气等方面的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
和谐是指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社会各个方面之间的和谐相处和共同发展。
作为公民,要注重文明礼仪,提倡和谐相处,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此外,自由、平等、公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涵。
自由是指个人在法律范围内享有的自由权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
平等是指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人们都应该享有平等权利和机会。
公正是指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追求。
作为公民,要珍视自由权利,尊重他人平等权利,维护社会公正。
最后,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爱国是指热爱祖国、忠诚于祖国,是每个公民应有的责任和义务。
敬业是指对待工作认真负责,为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诚信是指守信用、讲诚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准则。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公正平等内涵的解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公正平等内涵的解析发布时间:2021-09-10T03:40:20.522Z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5月13期作者:张兴双[导读] 人们在认识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创造并实现价值,同时也形成了稳定的价值观念,其中起着主导统领作用的就是我们称之的核心价值体系,在价值观念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它是一种精神依托,使一定的社会秩序得以维持,使一定的社会系统得以运转。
张兴双淄博信息工程学校人们在认识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创造并实现价值,同时也形成了稳定的价值观念,其中起着主导统领作用的就是我们称之的核心价值体系,在价值观念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它是一种精神依托,使一定的社会秩序得以维持,使一定的社会系统得以运转。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了要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决议。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其中,“平等、公正”不仅是社会层面中的价值取向,亦是实现共享发展、共同富裕的基本要求。
探究“平等、公正”提出的历史文化背景、解析其深层内涵,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目标的需要,也是深刻认识与有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
一、社会主义社会核心价值观中公正的内涵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发展社会主义最根本、最核心的看法和认识,贯穿于整个社会主义的学说、制度、运动以及形态中,是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最终价值驱使,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概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逐步形成和确立的一套具有鲜明特色和重要作用的社会价值体系。
其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富民强国:富民强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首要目标。
这一价值观提倡实现人民的普遍富裕和国家的繁荣。
富民指的是让全体人民分享改革发展成果,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公平正义;强国指的是国家的经济、科技、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实力和综合国力的提升。
二、民主法治: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石。
它强调人民当家作主,通过民主选举和政府决策参与来实现民主。
法治原则则是要求依法治国,加强法治建设,保护人权和公民的合法权益。
三、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要义。
它倡导社会资源公平分配,社会制度公正合理,社会关系公平正义。
公平正义包括了在经济发展中促进就业机会均等,教育资源公平分配,收入分配的合理性等方面的要求。
四、爱国敬业:爱国敬业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它要求个体和群体有强烈的爱国心和敬业精神。
爱国包括爱党、爱国家、爱社会主义制度和人民大众;敬业则是指以工作和奉献社会为荣,提倡科学发展观,倡导劳动者勤劳奉献。
五、诚信友善: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核心。
这一价值观要求个人和社会以诚信为本,遵守契约精神和商业道德,提倡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
六、和谐共享:和谐共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方面。
它强调全社会要追求个人和谐和社会和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共享则是提倡资源共享和发展成果的共享,实现社会福利和社会公平。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了富民强国、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和和谐共享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这些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确立,旨在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倡导全体人民共同努力实现国家繁荣和人民幸福的共同目标。
公平正义的和谐社会与核心价值观念
调 互 联 网 的 民 主 功 能 社 会决定 论 更 为 可 取 因
,
“
服务
为 互 联 网 对 政 治 的影 响并非 预 先 注 定 的
。
,
,
而是
取 决 于 人 们 如 何使 用 它 换 言 之 考 察 互 联 网 的
者 纶 仆 )角色 的 理 论 即公仆 型 领 导 (服 务 型 领 导 )理 论 该 理 论 的 产 生 灵 感 源 于 赫 曼 赫 塞 的
”
对 教 师 角色 的
,
新 的认 识 与 公 仆 型 领 导 观 的 理 念 相 暗 合 从
而 促成 了其 在 教 师教 育 领 域 中 的应 用
,
即要 把
教 师培 养 成 为 公 仆 型 领 导 者
尹 冬华 撰 文认 为
,
“
” 。
相 比技 术 决 定论 线 性 强
。
罗 伯 特 K 格 林 里 夫 于 19 7 0 年 最 早 提 出 了 在 组 织 或 运 动 中 的 领 导 者实 际应 担 任
,
天 里 奥 死 了 小分 队从 此
,
一
本 反 映 了 中 国 的 现 实 从 互 联 网 的使 用 者 来 看
的转 型
B
探 险之 旅 被 彻 底 放 弃
,
因为没 有 里
绝 大 多 数 网 民 更关 心 生 活质 量 的改 善 而 非 体 制
,
奥 的 服务 与支持
。
探 险 队连
。
一
天 也 不 能维 持 下
领 域 针 对 干 部作 风 建 设 中 出现 的新 问题 针 对
,
,
一
的双 重 身 份
,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阶段的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阶段的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阶段的核心价值观是指在社会主义建设发展过程中,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以人民满意、社会和谐、国家稳定、发展持续为导向,形成的一系列具有指导意义和行为准则的价值观念。
这些核心价值观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富强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阶段的核心价值观之一。
富强不仅指经济的繁荣发展,也包括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
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阶段,追求富强需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足的目标。
民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阶段的核心价值观之二。
民主包括政治民主和社会民主两个方面。
政治民主要求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加强人民群众的民主监督和民主参与,推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规范化、透明化,实现全体人民的平等参与、平等发展和平等权利。
社会民主要求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使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安全感。
文明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阶段的核心价值观之三。
文明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人类文明传承发展的宝贵财富。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阶段,需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同时,注重推动科学文化普及和科学精神培育,促进全民素质的提高,推动全社会的全面发展。
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阶段的核心价值观之四。
和谐强调的是人与人、人与自然、社会各方面之间的和谐关系。
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阶段,建设和谐社会需要注重全面协调发展,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推动收入分配差距的缩小,构建和谐家庭和谐社区,实现社会稳定和谐的目标。
自由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阶段的核心价值观之五。
自由强调的是人的个性发展,人的权利和自由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阶段得到更好的保障和发展。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阶段,需要积极推进法治化、法治社会建设,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和人权,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公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灵魂
公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灵魂阮艳倩公正不仅是引领社会进步的价值观念,而且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也居于主导地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作为核心价值追求。
”追求和实现社会公平、公正,是当今中国社会各阶层的最大公约数之一,也是集结最广泛的社会力量进行全面深化改革、突破改革瓶颈的关键因素。
作为核心价值的公正人们关注公正,主要是围绕着一个核心问题:即给每个人所应得。
公正强调给每个人以其所应得,表现在每个人的付出与每个人所得之间保持一种比例上的平等。
真正的公正要求: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
公正涉及的问题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凡是涉及到相对稀缺的资源在一定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占有的关系,就都存在着对这种分配和占有是否公正的追问。
公正最终指向人们对各自权利与利益的衡定。
在法律意识日益增强的今天,人们对社会不公的承受力逐渐下降,这导致了以维护利益为核心的各类冲突的快速增加。
在这种历史背景下,我们应该坚守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我们党提出了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而其中,公正则是当代中国核心价值观的灵魂。
公正是社会主义制度的首要价值,它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内在要求,能否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区分真假马克思主义的试金石。
公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不只在于最大限度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更体现于对社会发展成果的分配上。
但是,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转型期,各种社会发展“病症”也越来越严重,各种社会不公频现。
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很好地解决,我们的发展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在现阶段,以公平正义为准则,实现全体社会成员公正共享式的发展,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任务。
公正是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灵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倡导”,实际上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而公正占据着基础地位。
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公平正义的社会
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公平正义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什么?它有着怎样的公平正义属性?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已经领导人民进行了长达72年的社会主义建设。
由于长期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国在一些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于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且为这个新的阶段的发展做出努力。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指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个方面内部协调,彼此支持,共同促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最后实现社会全面进步的一种社会形态。
它强调个人、团队和社会之间的平衡,为人们创造一个公平、和谐和有价值的社会条件。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公平正义属性是显而易见的。
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每个人都应该发挥其潜能,并能够平等享受社会发展所带来的机会和成果。
它强调人类能够和平、公正、民主地共同生活,并使每个人从中受益。
并非像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那样几个人独享,其他人只能凑合过日子。
公平正义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有多种体现。
首先,通过完善的法制体系,每个人的权利都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实现。
其次,通过高效公正的司法机制,社会保障体系、医疗保障体系、住房保障体系等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让每一个人都享有应有的保障。
此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科技等基本公共服务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和发展,从而使人们的基础保障和自我提升得到了保障。
通过公正、平等、和谐的社会制度,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成为了一个与之相适应的、公正的社会形态。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真正内涵,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价值观之一。
总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公平正义,是通过完善的制度机制给每一个人提供了保障和促进。
为了实现一个和谐、稳定、有序的社会,我们需要每个人的努力和付出,并且我们需要不断提高我们的社会道德观和法制素养。
通过在公平正义的理念上做出共同努力,我们才能够建立一个真正的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
和谐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是我们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
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对于集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当今中国政治、经济、教育、文化快速发展,相应的体质机制、思想观念未能及时转变,导致社会矛盾日益凸显,对社会和谐构成了极大挑战。
本文将针对和谐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的社会层面来展开讨论,探索和谐社会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乃至社会大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公平正义: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
公平正义: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
何建华
【期刊名称】《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7(000)003
【摘要】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更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从一定意义上讲,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代名词.没有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就没有社会主义.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最核心的价值追求,是社会主义实践的价值目标,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准则.
【总页数】5页(P64-68)
【作者】何建华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上海,20043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4
【相关文献】
1.公平正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基础 [J], 张小媚
2.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公平正义的社会共识 [J], 郭宝亮
3.再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基于公平正义的视角 [J], 阳鸣
4.论公平正义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 [J], 孙蓉蓉;
5.公平正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命脉 [J], 李海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4字方针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24字方针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任务名称:24字方针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一、什么是24字方针核心价值观?方针是指明前进方向、确定目标任务的基本原则和指导思想。
24字方针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旨在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经验,整合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利益,为国家建设和发展提供指导。
24字方针核心价值观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共有24个字,分为四大类,即富强、民主、文明和和谐。
二、富强的核心价值观1.爱国敬业:热爱祖国,忠诚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义务,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做出贡献。
2.诚信友善:诚实守信,友善待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三、民主的核心价值观1.自由平等:尊重个人的权利和自由,倡导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和公正。
2.公正法治:坚持公正和法治的原则,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
四、文明的核心价值观1.文化自信:自觉维护中华文化传统,弘扬优秀的中华文明,增进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2.和谐包容:倡导和谐相处,尊重多样性和不同的声音,建设和谐社会。
五、和谐的核心价值观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实现社会的和谐繁荣。
2.个人与社会的和谐:追求个人的幸福与社会的进步相统一,平衡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
六、24字方针核心价值观对社会的意义24字方针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取向。
它的出现是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坚持人民至上的原则。
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24字方针核心价值观在推动全社会形成共同价值追求、引导社会风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24字方针核心价值观的出现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也为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提供了思想和理论基础。
这一价值观的提出和实践落实,将有助于增强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平衡发展的方向演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解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解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价值体系,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支撑和道德引领。
它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12个方面的核心价值观。
下面将逐个解析这些核心价值观。
富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首要内容之一。
富强是国家的基石,也是人民的幸福所在。
只有国家富强了,人民才能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
富强不仅指国家的经济繁荣和军事实力的强大,更包括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民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主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途径,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本质特征。
民主要求国家的决策和管理过程公开、公正、公平,尊重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表达权。
民主的实现不仅需要制度保障,更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和自觉维护。
文明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涵。
文明是社会发展的灵魂,是人类进步的标志。
文明要求人们遵循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关心他人、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和个人品质。
和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之一。
和谐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和谐要求人们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帮助,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
和谐还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自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由是人的天赋权利,也是人的基本需求。
社会主义的自由是在法治的基础上实现的,要求人们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自由,同时要尊重他人的自由权利。
平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涵。
平等是每个人的基本权利,也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础。
平等要求人们不论种族、性别、年龄、职业等因素都应该受到平等对待,享有平等的机会和权利。
公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之一。
公正是社会正义的体现,要求人们依法公正行事,对待每个人都公正无私,不偏袒、不歧视。
公正还要求社会资源的分配公平合理,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构成要件和表现形式内容摘要: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以人为本”为价值基点,以“共同富裕”为价值目标,以“公平正义”为价值核心。
要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各领域的具体化。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公平正义以人为本共同富裕社会主义价值观,是指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人们从主体的需要和客体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如何满足主体需要的角度,考察和评价各种物质的、精神的现象及主体的行为对个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社会的意义。
社会主义价值观,是实现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思想保证和行动指南,分为两类,一为社会主义一般价值观,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构建和谐文化的根本,重要性不言而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社会主义社会的政府和人民共同为之努力奋斗的价值取向,也就是共同理想。
如果一个社会不是社会主义社会就无所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凝聚人心,也只有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去做,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家的重要课题。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各自以其特有的含义和实践要求,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灵魂;树立共同理想,就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就把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
公平正义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意义
公平正义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意义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石,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公平正义的实现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和核心价值观的体现,对于推动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公平正义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社会主义制度本身就是一种公平正义的体现,它强调的是社会财富的公有化和共享,实现资源的公平分配。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们能够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就业权、社会保障权等各项权益,实现了社会资源的均衡配置和公平分配。
公平正义在社会主义制度的运行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基础保障。
其次,公平正义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深远的意义。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根本保证和核心价值观。
一个社会是否公平正义,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秩序。
公平正义能够凝聚人心,增强社会积极因素的发展,消除社会不公现象,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
公平正义的实现能够有效缓解社会矛盾,增进社会凝聚力,构建和谐社会。
再次,公平正义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推动起到积极的作用。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制度重要的价值取向,也是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的重要使命。
各级政府应加强法制建设,建立并完善公平正义的法律法规体系,确保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保障人民基本权益,推动公平正义的实现。
同时,社会组织也要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推动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形成强大的合力,才能使公平正义的目标得以有效地实现。
最后,公平正义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还需要不断完善和提高。
公平正义是一个相对而言的概念,需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民的利益进行不断的调整和改进。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不断进行制度创新和政策调整。
在全球化和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公平正义的内涵也需要与时俱进。
要注重人民群众的需求,改变传统公平正义观念的片面性和局限性,不断提升公平正义实践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标志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标志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被视作社会发展的目标和理想。
那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标志是什么呢?本文将以文字方式呈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标志,不局限于传统的小节和标题,而是通过不同的段落和排版方式来表达。
首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标志之一是公平正义。
作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公平正义在和谐社会中得到充分体现。
这体现在经济领域,就是在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上,让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机会,享有公平的待遇。
在法律领域,司法公正成为保障人民权益的基石。
没有裙带关系和滥用职权,每个人都可以通过法律途径得到公正的裁决和保护。
其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标志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在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保护环境和推动可持续发展成为关键环节。
这表现在建设生态文明方面,以节能减排、低碳经济为目标,倡导人们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同时,加强环境保护,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构建绿色生态的社会。
第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标志是社会关系和谐稳定。
社会关系和谐稳定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障。
这意味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融洽,没有剥削和压迫,人们享有平等的社会地位和尊严。
同时,不同阶层的人民之间的紧密联系和互帮互助关系得到有效构建,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最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标志是文化繁荣昌盛。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社会的灵魂,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需要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
这包括文学、艺术、电影、传媒等领域的蓬勃发展,以及人们自觉遵守道德规范,维护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的良好风尚。
综上所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标志是公平正义、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社会关系和谐稳定以及文化繁荣昌盛。
这些标志将助推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现,为人民创造更加美好幸福的生活。
我们应该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同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中共中央关于制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纲要的意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明确提出了“三个倡导”(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提倡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在这个过程中,核心价值观被置于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进行认识和定位。
“三个倡导”就是对国家发展战略的目标要求,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三个层面(战略层面)。
这个战略目标要求,一是实现国家富强——国家的综合实力增强;二是实现民族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胜利;三是实现人民幸福——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程度有较大提高。
这个战略定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重要指导意义和现实要求。
“三个倡导”是指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顶层设计和总体布局,它将成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方向和目标的总纲。
作为一个具有高度政治性和政策性的重大话题,“三个倡导”也在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价值导向和根本遵循。
这就意味着要把价值导向放在核心位置来看待、来建设;要把价值体系放在根本位置来审视理念放在首要位置来考量、来设计——这三者是一个有机整体,密不可分。
1.富强、民主、文明作为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的提出,既是一种价值目标,又是对它们内在关系和有机整体进行定位的必然要求。
富强:国家富强,国民富裕。
民主:公民参与政治生活,依法行使政治权利。
文明:国家文明程度高。
富强、民主、文明构成了国家发展战略中的“三个倡导”,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基本内容和目标要求,也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价值指向和行动指南。
“富强”与“民主”既是建设目标要求,又是国家发展战略目标;“民主化”和“文明化”又体现了国家发展战略目标中的价值取向与价值追求。
2.自由、平等、公正自由、平等、公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大价值追求,即追求人人平等、追求社会公平正义和追求人的全面发展。
自由、平等和公正都是具体的价值目标,但它们之间并不冲突,而是有机统一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也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在逻辑。
解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解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为了增强全体人民的凝聚力、引领力和向心力,总结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实践经验和时代特点,形成的一套基本价值观念。
这些核心价值观包括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第一个层面,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目标。
富强是社会进步和民族复兴的基础,民主是富强的保障和实现途径,文明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和谐是各个领域及社会关系的基本特征。
这一层面的核心价值观,强调国家要富强,社会要稳定,人民要富裕,并重视社会和谐关系的构建。
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第二个层面,强调个人的发展自由和权利平等,要求社会的分配与公平正义相统一,以及法治的普及和健全。
自由是人的天赋权利,平等是法治社会的基础要求,公正是社会正常运行的基本保障,法治是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的基本原则和手段。
三、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第三个层面,强调公民应有的国家意识和责任感,以及积极参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敬业精神和道德标准。
爱国是对祖国的热爱和正确认识,敬业是对工作的认真负责和追求卓越,诚信是个人品德和社会信用的基本要求,友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宣布,是中国社会改革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这一核心价值观的宣布,有助于引导全体人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增进全社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价值支持。
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旨在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布,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肯定,更是在传统文化基础上进行继承和创新。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等内涵,都源自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如仁爱、和谐、中庸、君子等。
通过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价值观相结合,将传统的优秀价值观念融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增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含义和广泛可行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核心价值观龚 平 杨 琴[摘要]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最核心的价值追求,认真考察和反思马克思主义的公平正义观,对于我们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实践中的公平正义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可靠的政治保障,也必然需要强有力的精神支撑和良好的文化条件。
[关键词]公平正义;和谐文化;核心价值观[中图分类号]G12;B0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633(2009)05—099—03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
没有文化上的和谐,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社会的和谐就没有思想根基和文化源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大力推进和谐文化建设,培育和发展和谐文化。
马克思的公平正义思想,是以对现实社会经济关系的深刻剖析为前提的。
认真考察和反思马克思的公平正义观在共产主义运动中理论与实践,对于我们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实践中的公平正义问题,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公平正义观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公平正义的价值理念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只有立足于公平正义的理念和规则,才能保待社会的稳定和秩序,激发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增强社会发展的活力,最终实现社会与人的全面和谐发展。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建设和谐文化实现社会和谐,既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可靠的政治保障,也需要有力的精神支撑、良好的文化条件。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和谐文化是指一种以和谐为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融思想观念、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制度体制于一体的文化形态,它包括对社会发展的理想追求、总体认识和评价,还包括对社会发展的实践取向和制度构建,它是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
建设和谐文化,就是要培育和谐精神,倡导和谐理念,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亲和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文化生态。
具体来说,建设和谐文化,就是要通过对和谐问题的研究和探讨,建立和发展以和谐为核心的价值体系,作为整个社会精神文化的思想内核;就是要大力倡导和谐的思想观念,促进人们对社会和谐的认知和理解,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和谐的价值取向;就是要通过对和谐的肯定评价和相应的奖惩褒99①②〔基金项目〕本文系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2007年度课题(项目编号:SCOT B017)的研究成果之一。
[收稿日期]2008—12—08[作者简介]龚平,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哲学、伦理学研究;杨琴,硕士,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四川南充 637002贬,形成以尊重和实践和谐为荣,以背离和破坏和谐为耻的社会风尚;就是要建立和健全各种制度体系以及法律规范、行为准则、道德标准,等等,使之成为指导和约束社会各种行为的框架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分配方式和利益格局日益多样化,由此引起了人们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的多样化和文化形态的多样化,这迫切要求建设和谐文化。
文化是社会全面协调、稳定有序发展的精神基础。
通过建设和谐文化,使全体人民树立共同的理想和信念、共同的价值观和精神追求,凝聚全体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努力实现社会各阶级、各阶层在政治、经济和精神上的和谐。
二、马克思的公平正义思想及其意义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最核心的价值追求。
马克思从现实的人和现实的社会关系出发,尤其是从现实的社会生产关系或经济关系出发,深刻地批判了近代西方文明、特别是西方资本主义的正义原则和实践,并在批判现实的基础上,表达了他的卓越的社会正义思想———共产主义理想。
在马克思一生的理论著述中,直接论及公平正义理论的文字并不多,但作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他毕生从事着人类追求公平正义的事业,他的全部著作和理论都是一种公平正义的呼声。
自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宣布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徘徊以来,公平正义一直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并指导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成为我们理解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中心线索。
正是在批判西方资本主义正义原则的抽象性格式性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不合理性、不正义性的基础上,在探讨现实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内在矛盾的解决途径的过程中,马克思表达了他的卓越的社会正义思想———共产主义理想。
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社会中种种不公正现象得以产生的基本根源在于私有制的存在。
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只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分配关系本质上是由所有制关系决定的。
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工人阶级而言,只有消灭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所有制,实现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才能使自已在分配领域中摆脱资本家的剥削。
马克思反复强调,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不是基于某种正义观的实现,而是基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
“你们认为公道和公平的东西,与问题毫无关系。
问题就在于:一定的生产制度所必需的和不可避免的东西是什么?”〔1〕他认为:“对现存经济制度完全无知的人,当然更不能理解工人为什么要否定这种制度。
他们当然不能理解,工人阶级企图实现的社会变革正是目前制度本身的必然的、历史的不可避免的产物。
”〔2〕他对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诉诸正义表示了极大的蔑视,认为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诉诸道德或正义不但是毫无意义的,而且肯定会误入歧途。
所以他极力主张从第一国际的文件中删除要工人阶级诉诸正义的文字,坚决反对当时工人运动中各种要求公平报酬的改良主义,认为只有通过革命,废除资本主义的财产私有制,消灭剥削,实现共产主义,才能消除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公正,才能实现人类社会的公平正义目标。
他说:“他们应当摒弃‘做一天公平的工作,得一天公平的工资’这种保守的格言,要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革命的口号:‘消灭雇佣劳动制度!’”〔3〕在马克思看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最关键的是要实行社会生产关系的合理化调整或变革。
只有消除私有制、消除剥削、消除压迫,只有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自由王国———共产主义社会,社会制度才是公正合理的制度,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是真正平等的关系,人才是真正自由的人。
马克思的公平正义思想,是对资本主义现实的深刻批判,也对我们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一开始就是作为一种价值观、价值理想提出来的。
作为对资本主义不公平的反动,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最核心的价值追求。
尽管人们从各个时期、各个国家的实际情况出发对社会主义进行各自的制度设计,并且根据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不断加以修正,但坚持把公平正义作为社会主义的价值理想则是一脉相承的,它一直贯穿于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引导、鼓舞和支撑着社会主义者前赴后继,不懈奋斗,并作为一面光辉的旗帜吸引着愈来愈广大的群众。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
毋庸讳言,市场经济对效率的追求,必然会拉大不同社会群体在收入分配上的差距,导致贫富分化和社会不公,造成一系列社会问题,这是市场经济本身固有的缺陷。
虽然市场经济本身也要求公平正义,但这种公平正义受价值规律的支配,只限于按照等价交换原则进行公平交易、公平竞争。
而社会主义本质所要求的不仅是经济领域的公平正义,更重要的是社会领域的公平正义,即一切社会成员,包括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001都能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和社会福利,能够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市场经济决不可能自发地导致这样的公平正义,只有用政府这只“有形的手”来弥补市场这只“无形的手”的缺陷,通过社会主义国家的相关制度、法律、政策对收入分配进行适当的干预。
才能实现社会主义本质所要求的社会公正,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公平正义的实现程度受社会经济结构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马克思指出:“权利永远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所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改善,这为我们进一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创造了基本的物质基础。
但是,我国毕竟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均国内生产产值还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
所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从我国生产力还不发达这个实际出发,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不能提出过高的、不切实际的目标和口号。
现阶段的公平正义必须同我国的基本国情、社情、民情相适应,出台的一切政策措施必须兼顾群众的需求、现实的社会经济条件和各方面的承受能力。
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文化建设的核心理念。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可靠的政治保障,也必然需要强有力的精神支撑和良好的文化条件。
一个社会是否和谐,首先体现在人们思想上精神上是否和谐。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和特点,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生活方式日趋多样化。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实际上是为了解决我们当前经济生活中的一些最突出的矛盾,其隐含的一个重要伦理理念是:必须从公正的视角考虑和认识经济发展,让我国更多的人分享到经济发展的好处和成果。
因而,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核心理念。
只有立足于公平正义的基本理念,才有可能既增强社会经济发展的活力,又提升社会的整合程度;才有可能既建立起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转秩序,又逐渐实现人人共享、普遍受益这一社会发展的基本宗旨。
只有以公平正义为核心理念,大力加强和谐文化建设,才能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和谐共存的社会氛围以及同心同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广泛的共识,才能形成与市场经济发展相一致的文化和道德秩序,真正而又长期地提高中华民族的精神文明水平。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追求。
作为观念形态的东西,公平正义根源于现实的经济关系,其内涵随着经济关系的改变而改变。
市场经济受价值规律支配,要求一切经济行为都要通过平等交换来实现,因此市场经济对公平正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于市场经济与价值观念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有明确的论述:“流通中发展起来的交换价值过程,不但尊重自由和平等,而且自由和平等是它的产物。
”〔5〕社会主义消灭了剥削阶级,实现了经济地位的平等,为社会实现真正的公平正义创造了制度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