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1 农村养老保险意愿缴费能力因素分析
农村老年人养老服务购买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
农村老年人养老服务购买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摘要】农村老年人养老服务购买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通过对农村老年人养老服务购买意愿进行调查和分析,可以为制定相关政策和提供更好的服务提供依据。
本文从经济水平、家庭支持、社会环境和个人偏好等方面对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综合分析结论和政策建议。
通过对农村老年人购买养老服务意愿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关注点,为提升服务质量和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提供指导,也对未来的农村老年人养老服务发展提出了展望。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改善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福祉提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农村老年人、养老服务、购买意愿、影响因素、经济水平、家庭支持、社会环境、个人偏好、政策建议、未来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农村地区,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显著,老年人养老问题日益受到重视。
农村老年人养老服务的不足和老年人口的增长,使得如何提高农村老年人养老服务购买意愿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过去,农村老年人更多依靠家庭成员提供养老服务,但随着家庭结构的变化和人口外流,这种模式逐渐变得不可持续。
研究农村老年人养老服务购买意愿及影响因素对于完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了解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服务购买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可以为政府和相关部门提供科学的政策建议,推动农村老年人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本研究旨在对农村老年人养老服务购买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完善农村老年人养老服务体系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分析农村老年人养老服务购买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为完善农村养老服务政策和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提供参考。
具体目的包括:一、了解农村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购买意愿及其程度;二、探讨经济水平、家庭支持、社会环境和个人偏好等因素对农村老年人养老服务购买意愿的影响;三、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促进农村老年人养老服务的广泛普及和提升。
理性选择视角的农村养老保险参保意愿研究
理性选择视角的农村养老保险参保意愿研究我可以为您提供一篇关于农村养老保险参保意愿研究的文章,但是2000字的篇幅需要更多的时间和专业的研究。
以下是一个开头:一、农村养老保险的现状农村地区的养老保险制度相对滞后,参保率较低。
据统计,目前全国农村地区养老保险的参保率仅为30%左右,远低于城镇地区的水平。
这意味着大部分农民在老年时面临较大的养老经济压力,甚至有可能陷入贫困。
提高农村养老保险的参保率,对于农村地区的老年人来说至关重要。
二、农村养老保险参保意愿的影响因素农民对于养老保险的参保意愿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农民的经济状况将直接影响其参保意愿。
目前许多农民仍处于贫困状态,他们可能无力缴纳养老保险费用,因此对于养老保险的意愿较低。
农民的文化水平和信息获取渠道也会影响其对养老保险的了解和认知程度。
一些文化水平较低的农民对于养老保险的认识不足,可能对参保意愿产生负面影响。
政策的支持和保障程度、家庭成员的参与意愿等也会对农民的养老保险参保意愿产生一定影响。
三、提高农村养老保险参保意愿的对策为了提高农村养老保险的参保率,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对策。
应加大对农村地区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对于养老保险的认识和了解程度。
可以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制作宣传材料等方式,提高农民的保险意识。
政府可以适当提高对于农村养老保险的补贴力度,降低农民的经济压力,提高其参保意愿。
建立健全农村养老保险的制度,完善相关政策措施,也是提高参保意愿的重要途径。
要加强对于农村地区的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和监督,保证农民参保的权益。
提高农村养老保险的参保意愿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希望通过相关研究和政策的不断改进,能够有效提高农民的养老保险参保意愿,为农村地区的老年人提供更加稳定和可持续的养老保障。
浅析养老保险55―60岁农民缴费难问题论文
浅析养老保险55―60岁农民缴费难问题论文养老保险是一种社会保障制度,旨在为劳动者提供一种养老金,以解决退休后的经济困难。
然而,在中国农村地区,55-60岁农民缴纳养老保险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本文将从缴费难的原因、影响及可能的解决方法等方面进行浅析。
一、缴费难的原因1.经济困难:农民收入相对较低,生活成本较高,面对日益严重的农村养老问题,他们缺乏足够的经济能力来缴纳养老保险费用。
2.缺乏意识:在农村地区,对养老保险的认识存在一定的缺乏,农民并没有意识到养老保险的重要性,因此不愿意为之缴费。
3.制度缺陷:现有的养老保险制度在农村地区的落地执行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缴费方式不便利,缴费金额高,对农民的有限保障等,这也进一步加大了农民缴费的困难程度。
二、缴费难带来的影响1.农民养老金困境:由于缴费困难,很多农民无法享受养老保险制度所提供的养老金福利,导致退休后生活困难,增加社会养老负担。
2.养老风险扩大:农民的养老金主要依赖于子女的养老支持,缺乏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一旦子女无法负担养老责任,那农民的养老风险将进一步扩大。
3.社会稳定问题:养老问题是一个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缴费难使得农民无法得到养老保障,这将导致社会不公平现象的加剧,从而引发社会不稳定。
三、缴费难的解决方法1.政策调整:政府应该推出相应的扶持政策,鼓励农民缴纳养老保险。
例如,可以降低农民在缴费期间的缴费金额,采取分期缴费等灵活措施。
2.教育宣传:加大养老保险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对养老保险制度的认知度,增强他们的养老保险意识。
3.改革制度:对现有的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改革,针对农民的特殊情况,制定适合农村地区的养老保险政策,降低农民缴费的负担。
4.社会参与:鼓励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等对农民进行养老保险的援助,形成多方共同参与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机制。
结论:养老保险是解决农民养老问题的重要途径,然而55-60岁农民缴费难是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政府应该重视,并积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农村老年人机构养老意愿影响因素探究
农村老年人机构养老意愿影响因素探究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快速增长,老年人养老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与城市相比,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更加严峻,其主要原因是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等方面的不同。
经过调查和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
一、经济因素是影响农村老年人机构养老意愿的主要因素之一。
随着农村老年人经济
水平的提高,他们对机构养老的接受程度会逐渐加强。
此外,对于生活经济不宽裕的老年人,政府应该加强养老补贴和社保补贴,促进其机构养老意愿的提高。
二、文化因素是影响农村老年人机构养老意愿的重要因素。
传统的封建思想和习俗,
使得一些老年人对于机构养老存在心理抵触。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教育和宣传,引导老年
人正确认识机构养老蕴含的人文关怀和智慧。
三、社会环境是影响农村老年人机构养老意愿的重要因素。
社会关怀度的不足和家庭
照顾的沉重负担,使得一些老年人更加需要机构养老的支持。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不断地
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和增强养老服务能力,为老年人提供更为广泛、更为贴心的服务。
四、个体因素对于农村老年人机构养老意愿的影响较为复杂。
个体因素包括性别、健
康状况、兴趣爱好等方面。
相对而言,健康状况更为重要,一旦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恶化,
机构养老的需求也会相应增加。
综合以上分析,提高老年人机构养老意愿,需要政府加大养老补贴和社保补贴力度,
引导老年人正确认识机构养老蕴含的人文关怀和智慧,为老年人提供更为广泛、更为贴心
的服务等。
此外,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老年人的健康管理,提高老年人的身体素质,为老年
人选择机构养老提供保障。
农村老年人机构养老意愿影响因素探究
农村老年人机构养老意愿影响因素探究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模式已经从传统的家庭养老转变为多元化的养老方式,其中机构养老成为一种重要选择。
农村老年人选择机构养老的意愿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本文将基于相关文献以及实地调研的结果,探究农村老年人选择机构养老的影响因素,为完善农村老年人养老服务提供参考。
一、经济因素的影响经济因素是农村老年人选择机构养老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农村老年人的经济状况不同,直接影响了他们选择机构养老的意愿。
在调研中发现,一些具备较为稳定经济来源的农村老年人更倾向于选择机构养老,因为他们认为机构养老可以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和医疗保健服务。
而一些经济状况较为困难的农村老年人则更倾向于继续居家养老,因为他们认为机构养老的费用过高,承担不起。
二、子女支持的影响子女支持是农村老年人选择机构养老的重要因素之一。
农村老年人在选择养老方式时会考虑到子女的支持意愿和能力。
调研表明,如果老年人的子女在城市工作繁忙,无法提供足够的照料和陪伴,老年人更倾向于选择机构养老。
而如果子女有能力、有时间照料老年人,老年人更倾向于选择居家养老。
子女的支持与陪伴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子女支持是农村老年人选择养老方式时的重要考量。
三、就近便利性的影响就近便利性也是影响农村老年人选择机构养老的因素之一。
农村老年人在选择养老机构时会考虑到机构的地理位置是否便利,是否有公共交通工具到达,以及周边环境是否舒适安全。
调研结果显示,老年人更愿意选择离家较近,周边环境好的养老机构,因为这样可以方便子女的探望和照料。
四、社会保障政策的影响社会保障政策是农村老年人选择机构养老的影响因素之一。
随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农村老年人享受到了更多的社会保障福利,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养老意愿。
调研发现,一些老年人在选择机构养老时会优先考虑是否能够享受到相关的社会保障政策,比如是否能够领取养老金、是否能够享受医疗补贴等。
村民参加养老保险意愿调查结果分析报告
村民参加养老保险意愿调查结果分析报告标题:村民参加养老保险意愿调查结果分析报告一、引言养老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保障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解我村村民参加养老保险的意愿及相关需求,本报告对近期开展的村民参加养老保险意愿调查结果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进一步推动我村养老保险事业的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二、调查方法及样本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共发放问卷500份,有效回收433份,回收率达86.6%。
样本涵盖我村各年龄段、性别、教育程度、职业类型等多个人口统计学特征,并在问卷中设立了随机抽样策略,确保结果的代表性和准确性。
三、调查结论与分析1. 村民对养老保险的认知程度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村民对养老保险的基本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超过70%的受访者知道养老保险的基本功能和政策条款,这表明宣传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2. 参加养老保险的意愿从调查结果来看,有近六成(58.7%)的村民表示愿意参加养老保险,其中女性(61.2%)的意愿高于男性(55.5%)。
这说明我村村民对养老保险的认可度较高,但仍有一部分人对该制度存在疑虑。
3. 影响参保意愿的主要因素调查结果显示,影响村民参保意愿的主要因素包括:保险费用(47.8%)、保险待遇(38.9%)、投资风险(28.6%)、政府补贴政策(25.8%)以及参保手续的便捷程度(21.4%)等。
其中,保险费用成为影响最大的因素,这与村民普遍收入水平较低的情况密切相关。
4. 差异性需求与政策建议调查还发现,不同年龄段、职业类型和教育程度的村民在参保意愿和需求上存在差异,这对我们制定差异化政策和推广策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在这方面,我们建议:(1)针对不同年龄段的村民,应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其认知度和参与度;(2)针对收入较低的村民,可以适当调整保费收缴标准,并建立差额补贴机制,以减轻其经济负担;(3)在政府补贴政策方面,应进一步加大力度,提高村民参保的经济激励;(4)加强投保指导和便利化服务,提高参保流程的便捷性,为村民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体验。
农村老年人机构养老意愿影响因素探究
农村老年人机构养老意愿影响因素探究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逐渐临近,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日益凸显,如何满足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需求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在农村地区,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机构养老意愿的形成与发展更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本文将探究农村老年人机构养老意愿的影响因素,以期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一、经济因素农村老年人的经济情况是影响其机构养老意愿的重要因素之一。
由于农村老年人的收入水平相对较低,部分老年人缺乏足够的养老金和储蓄,无法承担高昂的机构养老费用,导致他们对机构养老持有抵触态度。
解决农村老年人的经济问题,提高其养老金水平,降低机构养老的经济门槛,是提升农村老年人机构养老意愿的关键。
二、文化因素农村老年人的文化水平和文化观念也会影响其对机构养老的意愿。
传统的中国文化中,子女赡养父母是一种社会责任和家族观念,部分老年人认为应该由子女来照料他们的晚年生活,而非寄放在养老机构。
一些老年人对养老机构存在误解和陈旧观念,认为养老机构管理混乱、医疗条件差等,从而抵触机构养老。
需要通过文化教育和宣传,引导老年人树立正确的机构养老观念,才能提升其机构养老的意愿。
三、服务水平四、家庭支持农村老年人的家庭支持也会影响其对机构养老的意愿。
当老年人得到子女的支持和关爱,有固定的居住地和生活保障时,他们往往更倾向于选择在家养老,而非选择机构养老。
政府和社会应加强对农村老年人家庭养老支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相应的政策和物质支持,以缓解老年人的养老压力,提高其对机构养老的接受度。
五、社会环境农村地区的社会环境也会影响老年人的养老意愿。
农村地区的社会支持系统相对薄弱,老年人的社会交往和互助机制相对匮乏,这些都会影响老年人对机构养老的意愿。
需要建立完善的农村社会养老服务网络,提供社会化、互助化的养老服务,增强老年人的社会归属感和安全感,从而提高其对机构养老的意愿。
在解决农村老年人机构养老意愿的影响因素时,需要政府、社会和家庭多方合力,制定综合的政策措施,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养老保障水平。
农村居民养老模式选择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
深入研究农村居民养老模式选择意愿的内在机制,关注个体特征、家庭 因素、社会经济条件等多方面因素,揭示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方式。
03
开展对比分析
对比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的农村居民养老模式选择意愿,提炼具有
普遍意义的结论,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养老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THANK S感谢观看
分析。
研究范围局限
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某一地区或某 一群体,缺乏对不同地区和不同群 体的对比研究。
研究深度不足
现有研究对农村居民养老模式选择 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不够深入,缺 乏对不同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 响机制的研究。
0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农村居民进行随机抽样调查,收集样本 数据。
养老模式选择意愿的logistic回归分析
1 2 3
家庭情况
家庭成员数量、是否有子女等家庭情况因素对农 村居民的养老模式选择意愿产生影响。
经济状况
经济状况较好的农村居民更倾向于选择社会养老 模式,而经济状况较差的农村居民则更倾向于选 择家庭养老模式。
年龄
年龄较大的农村居民更倾向于选择家庭养老模式 ,而年龄较轻的农村居民则更倾向于选择社会养 老模式。
不同群体养老模式选择意愿的比较分析
年轻人群体
年轻人的养老模式选择意愿更倾向于社会养老和自我养老模式,他们更注重个 人发展和自由度。
中老年人群体
中老年人的养老模式选择意愿更倾向于家庭养老模式,他们更注重家庭情感和 归属感。
05
农村居民养老模式选择的影响因 素分析
经济因素对养老模式选择的影响
收入水平
对于推进农村社会福利事业和 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农村老年人机构养老意愿影响因素探究
农村老年人机构养老意愿影响因素探究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老年人的子女大多在城市工作生活,没有时间照顾他们的父母,因此农村老年人机构养老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养老方式。
那么,农村老年人选择机构养老的意愿是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呢?本文将对此进行探究。
经济因素是影响农村老年人选择机构养老意愿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方面,农村养老人口大多数生活在相对贫困的环境下,经济条件较为有限。
在这种情况下,选择机构养老需要一定的经济支持。
由于城镇化进程迅速,农村老年人的子女大部分在城市工作,因此需要一定的经济条件来支付机构养老的费用。
而对于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农村老年人来说,他们更愿意选择机构养老,因为机构养老提供的服务和生活质量更高。
文化因素也会对农村老年人选择机构养老意愿产生影响。
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家庭观念比较重的国家,许多农村老年人出于传统文化的影响,希望能够和子女住在一起,享受家庭温馨的氛围。
有一部分农村老年人对机构养老持有排斥态度。
但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家庭结构逐渐发生改变,子女与父母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因此选择机构养老也成为了一种必要的选择。
健康状况是农村老年人选择机构养老意愿的重要因素之一。
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农村老年人健康状况开始逐渐下降,需要更加专业的医疗和护理服务。
相对于家庭养老,机构养老能够提供更加全面和专业的医疗护理服务,因此对于健康状况较差的农村老年人来说,他们更愿意选择机构养老,以得到更好的照顾和治疗。
社会环境也会对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意愿产生影响。
在城市化进程的推动下,城市的老年人机构养老服务越来越完善,这也影响了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意愿。
一些农村老年人会受到周围邻居或者亲戚选择机构养老的影响,认为这是一种趋势,并且是一种更好的选择。
个人素质和经验也是影响农村老年人选择机构养老意愿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人口结构老龄化的情况下,农村老年人对养老机构的素质和服务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
村民参加养老保险意愿调查结果分析与对策报告
村民参加养老保险意愿调查结果分析与对策报告【村民参加养老保险意愿调查结果分析与对策报告】一、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严重,养老问题也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难题。
为了解决农村老年人养老保障问题,村庄决定开展村民参加养老保险意愿调查,以了解村民对养老保险的态度和意愿,并根据调查结果及时制定相应的对策。
二、调查方法和背景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目标对象为XX村所有农户,共发放调查问卷500份,有效回收问卷450份,有效回收率为90%。
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村民对养老保险的了解程度、参加意愿、参加障碍以及对养老保险制度的看法等方面。
三、调查结果分析1. 养老保险认知度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有65%的村民对养老保险有所了解,其中其中25%的村民了解程度较高,40%的村民对养老保险的集体性质和保障范围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
2. 参加意愿分析调查结果显示,有60%的村民表示愿意参加养老保险,主要原因是希望以后能有一份稳定的养老金,确保生活质量。
而有25%的村民表示不愿意参加养老保险,主要原因是对养老保险的不了解以及担心保险金不稳定。
3. 参加障碍分析针对不愿意参加养老保险的村民,调查发现有以下几个主要的参加障碍:- 参保费用较高:有15%的村民认为参保费用过高,无法承担。
- 缺乏信任:有10%的村民表示对养老保险制度不信任,怀疑保险公司的支付能力和养老金的保障性。
- 行政手续繁琐:有5%的村民抱怨参保手续繁杂,不愿意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养老保险的申请。
四、对策建议基于以上分析结果,提出如下对策建议以提高村民的参保意愿:1.加强宣传:开展养老保险政策的宣传教育活动,通过社区广播、村务公开课等方式,向村民普及养老保险的基本知识和政策,提高大众对养老保险的认识和了解。
2.降低参保费用:政府可考虑制定合理的参保费用标准,确保参保费用可以被大多数村民所承担。
同时,可探索推出补贴政策,鼓励村民积极参保。
3.加强信任建设:养老保险机构应加强与村民的互动和沟通,增加透明度,提高村民对养老保险的信任度。
养老险参保意愿及影响要素
养老险参保意愿及影响要素随着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成为社会关注和热议的焦点。
养老险是一种社会保险制度,其主要作用是为参保人员提供一定的养老保障和保险待遇。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不少人仍存在着对参加养老险的态度和疑虑,这也影响了他们的养老保障。
本文将从养老险参保意愿及影响要素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养老险参保意愿养老险参保意愿是指个人参加养老险的主观意愿,该意愿受到自身和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参加养老险的意愿整体呈上升趋势,但仍存在一定的差异。
1.人口结构与收入水平的影响在人口结构方面,年龄是影响养职险参保意愿的重要因素。
年龄较小的人更倾向于稍后才参保,因为他们觉得以后的时间还很长,对于养老险的保障感并不明显;而年龄较大的人更希望尽早参保,对养老保险的需求更加迫切。
另外,收入水平也是影响养职险参保意愿的一个重要因素,财务能力较差的人往往会对缴纳养老险抱有一定的犹豫和顾虑。
2.教育水平及社会环境的影响教育水平也是影响养老险参保意愿的重要因素之一。
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群对养老保险的了解和认知度更高,对于保障养老的意识也更强烈。
此外,社会环境也是影响养职险参保意愿的重要因素之一。
社会环境良好的地区,人们对养老保险的信任和认可度更高。
二、影响养老险参保的要素养老险参保的意愿与影响因素密不可分,要想提高养老险的参保率,我们需要更好地靠近生活,深入公众心中,解决其义务和人性之间的矛盾。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影响人们参加养老险的因素很多,而且具有很强的时效性。
1.宣传与教育的不足如今,大部分人对于养老险的认知仍停留在模糊阶段,缺乏全面沉淀性的了解。
因此,加强宣传和教育成为尤为迫切的任务。
政府要加大资源投入,力求打造全民社会保障宣传武器,以广泛民众能够听懂的方式讲解养职险知识,引导和培养更多人主动参与到养职险程序中来。
2.制度上的问题除了宣传和教育的缺陷外,对“一账通”制度的改进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2021新农保农户缴费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调查范文1
2021新农保农户缴费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调查范文 一、引言 2009年 9 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探索建立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简称新农保。
新农保政策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与家庭养老、土地保障、社会救助等其他社会保障措施相配套,以保障农村居民老年基本生活[1]。
国务院的指导意见规定,当前的新农保基本缴费档次设为五档,分别是 100 元/年、200 元/年、300 元/年、400 元/年、500 元/年,各地在新农保具体实施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设缴费档次。
新农保自2009 年试点以来,已有两次加速过程,2011 年 7 月 1 日起,新农保全国覆盖率进一步扩大到 60%的县(市、区等)。
在试点过程中,农户就参保档次的选择呈现出怎样的规律性,哪些因素影响农户参保缴费档次的选择?国内学者作过相关的研究,如李春根、魏雅红等(2011)通过调查发现,参保农户普遍选择低档次的参保档次,极少数人选择较高的参保档次[2]。
耿永志(2011)通过对河北省 18个县(市)的调查发现,超过 80%的农户选择了最低缴费档次,并认为与农民收入预计新农保养老金待遇低以及未来政策的不确定性影响有关[3]。
刘建锋(2010)对黑龙江的调查发现,农户家庭收入低是受访者选择较低参保档次的主要原因[4]。
此外,也有学者通过调查发现,农户在参保时倾向于选择中档缴费档次,如苏东海、周庆(2010)通过对宁夏新农保试点县农户的调查发现,愿意每年缴纳 300 元的农户占比最多[5]。
总之,大多数学者的研究结果表明,新农保最低缴费档次格外“受宠”,并对其原因进行了多视角的剖析[6,7]。
虽然有个别学者探讨了新农保农户参保缴费档次的选择意愿[8]与影响因素[9],但笔者认为,对该问题的研究有待深入探索,以便累积更多的研究“案例”,从而为我国及时调整新农保政策提供决策参考,这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
农村老年人养老服务购买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
农村老年人养老服务购买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老龄化的加剧,农村老年人养老服务问题越发凸显。
在过去,农村老年人的养老主要由家庭成员照管,但随着子女外出务工以及家庭结构的改变,这种传统的养老方式已经无法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农村老年人养老服务购买意愿及影响因素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养老服务购买意愿是指老年人愿意购买养老服务的意愿程度。
在农村地区,老年人养老服务购买意愿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经济能力、健康状况、养老服务质量、社会支持等。
下面将从这几个方面结合实际调研情况进行分析。
经济能力是影响农村老年人养老服务购买意愿的重要因素。
在农村地区,许多老年人的经济状况并不乐观,他们的养老金或者子女的资助可能并不多。
在面临养老服务的选择时,他们更多会考虑费用的问题。
调研显示,有相当一部分农村老年人表示,他们生活费用已经很高,无法承担额外的养老服务费用。
经济能力的不足成为了制约农村老年人养老服务购买意愿的一个重要因素。
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也会影响他们对养老服务的购买意愿。
一些身体健康状况较好的老年人可能并不愿意购买养老服务,他们更愿意依靠自己或者家人的照料。
而一些健康状况较差的老年人更倾向于购买养老服务,但他们对养老服务的需求可能会更为专业和全面。
健康状况成为了影响老年人养老服务购买意愿的另一个因素。
养老服务的质量也会对老年人的购买意愿产生影响。
在农村地区,一些地方可能并没有成熟的养老机构,也没有健全的服务体系,导致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质量表示担忧。
如果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质量没有信心,他们就不太愿意花钱购买这样的服务。
养老服务质量的改善成为促进老年人养老服务购买意愿的重要途径。
社会支持也是影响农村老年人养老服务购买意愿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中国农村,社区组织和居家养老服务职工往往是老年人最常接触到的养老服务提供者。
如果社区组织和居家养老服务职工能够提供更为贴心和专业的服务,老年人也会更愿意购买这些服务。
加强社会支持,提升社区服务水平,对老年人的养老服务购买意愿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最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影响因素分析 精品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影响因素分析1文献综述自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合并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以来,由于其广阔的覆盖面及与城乡居民生活的高度关联性,迅速成为了我国社会保障研究领域中的热点问题。
但学术界针对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研究才开展不久,存在许多方面的不足之处,能够查到的关于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相关文献资料也相对不够充足。
从现有的调查来看,部分居民对该制度的了解程度极其有限。
参保虽然为自愿性质,但是大部分农村在开展工作初期为强制性参加,易使人产生反感情绪。
还有一些已经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农村居民对自己参加了何种保险、今后享受的待遇状况及相关管理制度的理解程度与实际规定存在较大程度的偏差。
在人口老龄化风险的背景下,如何激励广大人民多缴费是社会保障学者研究的一个重点,而解决这个困境的一个有效方法便是在了解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意愿后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激励机制。
研究农村居民在这一制度中的缴费意愿,对于促进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尤为重大的意义。
农村居民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收入水平是影响养老保险缴费意愿的最主要因素,个人条件、文化、政策宣传等因素对农村居民参保也有较大影响。
因此影响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意愿的因素是非常多且复杂的,对我国农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从不同角度加以激励是非常必要的。
2调研地与实地调研情况江夏区隶属于湖北省武汉市,户籍人口64万,常住人口85万。
2014年,江夏区农民人均纯收入14450元,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18814人。
本文研究的数据来源于课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意愿可持续性及激励机制研究。
调查对象是江夏区的农村居民。
调查问题涉及个人基本信息、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了解程度、缴费情况和意愿、个人的开放性建议等。
发放问卷前,我们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与具体政策的变化,将问卷进行了重新修改,细化了对调查对象收入的调查范围,便于我们进一步探究影响农村居民缴纳养老保险的因素。
农村居民养老模式选择意愿及影响因素
农村居民养老模式选择意愿及影响因素在农村地区,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和传统的养老模式效果逐渐减弱,农村居民养老模式选择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议题。
本文旨在探讨农村居民养老模式的选择意愿及影响因素。
首先,农村居民养老模式的选择意愿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
从个体层面来看,性别、年龄、教育程度等个人特征将对养老模式的选择造成影响。
例如,女性在养老模式选择方面可能更偏向于传统的家庭照料模式,而男性则更容易接受社区养老模式。
此外,年龄较大的农村居民可能更倾向于寻求家庭照料,而年轻人可能更倾向于社区养老。
另外,教育程度的提高将提升农村居民对于现代化养老模式的接受程度。
其次,经济条件也是农村居民养老模式选择的重要因素。
贫困地区的居民由于经济能力的限制,往往无法选择高质量的养老服务,可能更倾向于家庭照料模式。
相反,相对较富裕的农村居民则可能更倾向于选择社区养老或养老院等现代化养老模式。
因此,提高农村居民经济水平是推进现代养老模式普及的关键。
再次,文化价值观也会影响农村居民养老模式的选择。
传统的家庭观念在农村地区尤为强烈,家庭照料模式被视为责任和义务的体现。
这种价值观使得一些农村居民更倾向于选择家庭照料,对其他养老模式持保守态度。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居民的价值观也在发生改变,现代化养老模式被逐渐接受。
最后,社会支持和政策保障也是农村居民养老模式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
如果社会能够提供高质量的社区养老服务和养老院等现代化养老设施,农村居民更有可能接受这些新的养老模式。
同时,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居民养老模式转变的政策支持力度,提供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激励措施,鼓励和帮助农村居民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养老模式。
综上所述,农村居民养老模式选择意愿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人特征、经济条件、文化价值观以及社会支持与政策保障等。
在未来的养老服务中,应该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积极推动现代化养老模式在农村地区的普及,以满足农村居民多样化的养老需求。
农村中老年人的机构养老意愿及影响因素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人们对养老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尤其是农村地区,中老年人口占比较高,其养老问题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农村中老年人的机构养老意愿及影响因素两方面展开探讨。
首先,农村中老年人的机构养老意愿存在一定差异。
一方面,随着社会进步和教育普及,农村中老年人对机构养老有更多的了解,逐渐形成一定的养老观念。
他们认识到机构养老可以提供专业的照料和护理,提高生活质量,减轻子女负担。
另一方面,由于传统的家庭观念和习惯的影响,部分农村中老年人仍然倾向于家庭养老。
他们习惯在熟悉的环境中生活,与子女在一起互相照顾。
因此,机构养老并不是所有农村中老年人的首选。
其次,影响农村中老年人机构养老意愿的因素也有多方面。
首先是经济因素。
农村中老年人普遍收入较低,无力支付高昂的机构养老费用。
现行的养老保障体系仍不够完善,无法满足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需求。
其次是社会环境因素。
农村地区的社区养老服务不健全,机构养老设施不足。
这使得部分农村中老年人只能依赖家庭支持和亲属照料。
另外,文化因素也对农村中老年人的养老意愿产生影响。
中国是一个重视家庭观念和亲情关系的国家,农村中老年人更加重视与子女的互动和关系。
最后,个人因素也是农村中老年人选择机构养老意愿的重要因素,如健康状况、独居情况等。
针对以上情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首先,政府应加大农村养老保障的力度,提高基础养老金的发放水平,建立完善的农村养老保险体系。
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养老服务,提供多样化的机构养老服务。
其次,加大对农村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投入,提高农村养老服务质量,并建立完善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满足老年人的多元化需求。
再次,加强对农村中老年人的教育宣传工作,提高他们对机构养老的认知和了解,培养他们积极接受机构养老的意愿。
此外,还应加强农村中老年人的健康管理和社交活动,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融入感,增强他们对机构养老的接受程度。
综上所述,农村中老年人的机构养老意愿及影响因素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农村老年人养老服务购买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
农村老年人养老服务购买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随着中国农村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养老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热点话题。
对于农村老年人来说,他们的养老服务购买意愿和影响因素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通过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农村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和期望,为政府和社会提供更好的政策和服务建议。
1.1 农村老年人养老服务购买意愿现状在中国农村,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越来越多的农村老年人表示愿意购买养老服务,包括养老院、居家养老服务等。
他们希望能够在老年生活中得到更好的照料和关怀,过上安康幸福的晚年生活。
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服务购买意愿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经济条件、社会支持、个人认知和文化因素等。
经济条件是影响养老服务购买意愿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农村老年人的经济状况改善,他们对养老服务的购买意愿也会增加。
社会支持和个人认知也会对养老服务购买意愿产生影响,良好的社会支持和积极的个人认知可以促进他们购买养老服务的意愿。
综合分析以上因素,可以发现农村老年人养老服务购买意愿主要受到经济条件、社会支持、个人认知和文化因素的共同影响。
在提高农村老年人养老服务购买意愿时,应当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为农村老年人提供更好的养老服务选择和购买条件。
2.1 经济条件的影响2.2 社会支持的影响良好的社会支持可以促进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服务购买意愿。
社会支持主要包括政府政策、社会福利和社区服务等。
如果政府加大对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服务支持力度,提高养老服务质量和便捷程度,就能够促进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服务购买意愿。
2.3 个人认知的影响个人认知对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服务购买意愿也有一定的影响。
如果农村老年人对养老服务有着积极的认知和态度,他们就会更愿意购买养老服务。
这需要通过宣传教育、培训等方式提高农村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认知水平。
2.4 文化因素的影响文化因素也是影响农村老年人养老服务购买意愿的重要因素之一。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中农民的参保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特征对 农民养老意愿存在显著影响 。吴罗发提 出农 民的文化程 度对 参与社会养老保险的意愿有显 著影响并呈负相 关的观点 。 乐章的研究 表 明, 女性 比男性 、 年轻 人 比年老者 更倾 向于参加 农村养老保险 , 袁妙或认为农 民对制度 的认知和制度 的推介方 式对参保意愿影 响很 大。基 于以上分析及笔 者对 现实 的思考 , 提出以下假设: 1 . ’ 农民 的个体及家庭 特征变 量对农 民参 与意愿 有影 响。 ( 1 ) 农 民的年 龄与参保 的意愿呈 正相 关, 即年龄越 大者越 倾 向
制 度 在 各 地 区 的 试 点 与 推 行提 供 经 验 与 借 鉴 。
抽取 5 0户居 民进行调查 。第三阶段从居民户 中抽取 被调查人。 此阶段采取户 内调查法 ,运 用 Ki s h选择法进 行 ,选取被 调查 表 1 调查对象基本特征
变 量 赋 值 人 数 比例 ( %) 变 量 赋 值 人 数 比例 ( %) l 6 ~3 0 1 0 6 . 6 很 宽裕 l 0 . 7
9 9
.
比 较 紧 张 5 l
非 常 紧 张 9 小 学 及 以下 5 8
6 1 . 8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 8 2
.
初 中 7 6 文化程 高中、 婚姻 已婚 1 3 7 9 0 . 7 度 大专及 l 3 状况 技校
离 异 5 3 . 3 大 专 及 3 以上
的全覆盖。由于我 国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目前还是处于局 村 泉水堰村 、 旧县铺 村 、 罗湾村进 行 了调 查, 发放 问卷 2 0 0份 , 部的试点阶段 , 推进 中仍然存在一些 问题 。农 民缺乏 参保积极 回收 1 5 2份 , 回收率 7 5 . 5 %。 调查主要 以入户的形式进行 。 本次 性, 因此本 文将 以湖 北省为例 , 分析推行 新型农 村社 会养老保 调查采 用多阶段抽样方法和户内抽 样法相 结合 的方 式。第一阶 险制度 中农民参保的影响因素 , 进 而为我国农村社会 养老保 险 段从九 集镇 随机选取三个村进 行调查。第二阶段从每个村随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养老保险意愿缴费能力因素分析*杨礼琼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了影响农民养老保险意愿缴费能力的因素。
回归结果显示,年龄和贫困都会抑制农民的意愿缴费能力,身体健康的农民和富裕的农民相应的意愿缴费能力并不强,具有缴费意愿的农民和具有缴费能力的农民群体存在一定程度的不一致性。
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养老保险体系建设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农村养老保险 意愿缴费能力 回归分析当前,中国人口结构的一个重要特征和趋向就是人口老龄化,更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农村的老龄化和养老问题。
2009年5月22日,中央强调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开始在全国部分地区试点推行。
新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在财政支持等方面不同于以往的传统农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完全由政府提供,这激发了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热情。
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并不能确保所有农民都能够参加到这一制度中来,特别是农民无法承担养老保险缴费问题是导致部分农民无法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根本原因。
如何解决部分农民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承担能力不足的问题将是进一步扩展新农保覆盖范围、实现新农保全面覆盖的核心问题,本文正是基于上述研究背景采用分位数回归方法,查看各类因素对农民缴费能力的边际影响。
一、研究路径、数据与模型本研究采用的数据是对全国典型地区的抽样数据,来源于2007年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CSSS)在全国10个省份33个县市的农村地区的实地调研。
此次调研采用的是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主要是对农村的健康、医疗等状况的问卷调查,同时还设定了涉及农民自身家庭及其经济状况等基本指标。
调查共发出问卷5000份,回收4365份,排除有缺损值的样本,从而筛选了有效问卷2098份。
分位数回归(Q uantile Regr ession)方法不同于一般的线性回归,是近些年来国际上非常热门的数据分析方法。
分位数实际上是数据等分的思想,反映的是将整个因变量的数据连续看做一个分布,并将这个分布进行等分,相应的分位点之间的数据被认作是分位数点。
一般线性回归方法反映的是自变量对因变量的边际影响,即因变量变动幅度与自变量变动幅度的比值。
边际影响反映的是自变量对因变量条件期望的影响,也就是平均值的影响,忽略了不同因变量分布点上边际影响可能存在的差异,无法反应不同因变量条件分布上自变量对因变量边际影响的变动趋势。
与均值回归不同的是,分位数回归得到估计量的最优值所依据的加权最小绝对误差估计法(Weig hted Least Absolute Deviation,WLAD),这与OLS 最小化误差项平方和的思想并不一致。
Y *=X +u ,Quant (Y *|X)=X ,其中,Y 是因变量,X 是自变量,Q uant (Y *|X)是回归向量X 决定的Y *的条件位数(conditio nal quantile),u 满足Quant (u |X)=0,估计第 位数满足(1< <1)条件,估计第 位数的方程 ,方程的估计结果为Quant ^(Y *|X)=X ^ ,当 持续的从0增加到1,就能够知道X 决定的Y *的整个条件分布。
正是由于分位数回归方法较之一般线性回归方法具有如此重要的优势,所以,本研究在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时采用了分位数研究方法,以期更深一步反映不同条件84*本文为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 十一五 规划项目 基于城乡统筹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研究 (项目批准号为09GO -04)的阶段成果。
分布上自变量对因变量影响的变动趋势。
本研究中将计算0.1、0.25、0.5、0.75、0.9五个常用估计的代表分位数。
二、经验分析(一)全体农民经验检验结果以全体被调查农民为研究对象,分别使用分位数回归方法和一般线性回归方法,检验性别、年龄等自变量对农民养老保险缴费承担能力的影响,回归结果作如下判断:(1)性别与养老保险缴费能力。
从回归结果来看,一般线性回归结果和分位数回归结果表明性别对农民的养老保险缴费能力影响并不显著,这说明,农民的缴费能力可能与其性别没有关系。
(2)年龄与养老保险缴费能力。
一般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年龄因素对农民缴费能力影响呈显著的负向影响,这表明,在平均预期上,年龄越大,农民的缴费承受能力水平可能也会越低。
这说明,总体来讲,年龄越大,农民个人的缴费能力可能相对越弱,当农民步入中老年的时候,由于其劳动收入基本上趋近于零,年收入可能为负值,所以,其相应的对养老保险缴费能力可能会非常低。
分位数回归也基本上解释了同样的趋势,而值得一提的是,从分位数的回归边际结果趋势可以看出,基本上,在缴费能力条件分布的更高位置,年龄对其缴费能力的影响的绝对值相对更大,即在相对较高水平的缴费承受能力分布上,年龄对缴费能力的 边际负作用 相对可能更低。
(3)文化程度与养老保险缴费能力。
从回归结构可以看出,不论是一般线性回归还是分位数回归结果都显示文化程度对农民缴费承受能力的影响基本上是不显著的,而且回归结果的正负方向也并不稳定。
所以,可以看出,总体上,文化程度对农民的缴费承受能力并没有显著影响。
(4)健康水平与养老保险缴费能力。
从回归结果来看,虽然回归结果总体上并不能显示所有的回归模型上健康状况对农民缴费能力都具有显著影响,但是,从一般线性回归和分位数回归结果的方向上来看,可以基本上判定回归结果都呈显著的负方向,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表明,一个人健康状况越好,可能其对于包括养老保险在内的社会保障的需求都会相对较低。
(5)婚姻状况与养老保险缴费能力。
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出,线性回归结果和分位数回归结果都显示婚姻状况对养老保险缴费能力影响是不稳定且不显著的,婚姻(组建家庭)可能实质上并不会显著影响农民对养老保险的需要。
(6)家庭规模与养老保险缴费能力。
家庭成员数代表的家庭规模在回归结果中基本上呈现了负方向,这表明,家庭规模越大,可能该农民愿意支付的养老保险筹资金额越低,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有两个:一个原因是家庭规模越大,家庭的互助共济能力越强,家庭成员对于养老保险的需求相对越小;另一原因是家庭规模大,往往与该家庭比较贫困密切相关,这种相关性具有较高的程度。
当然,回归结果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相应结果需要进一步检验。
(7)人均土地数量与养老保险缴费能力。
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出,一般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家庭人均耕地数量越多,相应农民养老保险缴费能力也就相对越强,这进一步说明了土地是农村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土地数量的多少往往决定个人在养老保险方面的决策和参加能力。
分位数回归方法结果也基本上反映了上述研究结论,虽然部分分位数上的相应回归结果并不显著,甚至有方向变动的可能性,但是,这并不影响总体上的基本判定。
(8)人均食物支出与养老保险缴费能力。
本研究选择人均食物支出数额旨在反映家庭生活质量,进而反映家庭富裕和幸福程度。
回归结果显示,一般线性回归和分位数回归模型中人均食物支出对农民缴费能力的影响都是不显著的。
这说明,总体上和在各条件分位上,以食物支出代表的生活质量指标并没有显著影响农民的养老保险缴费能力。
(9)人均耐用品价值与养老保险缴费能力。
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出,一般线性回归和分位数回归都显示以人均耐用品价值为代表的富裕程度显著影响农民养老保险的缴费能力,而且家庭越富裕,农民个人的缴费能力也就相对越高。
这一研究结论基本上是稳定的。
(10)参保意愿与缴费能力。
回归结果显示,参保意愿与缴费能力对农民个人缴费能力的影响基本上是不显著的,这也说明,在农村,参保意愿和缴费能力具有非一致性,愿意参加养老保险与具备缴费能力的农民人群重合度并不高。
(二)分性别经验检验结果85经济学动态 2011年第3期为了进一步分析相应因素对农民缴费能力的影响,本研究进一步分性别对影响农民养老保险缴费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男性和女性农民缴费能力影响因素回归作如下判断。
(1)与农民总体回归结果相一致,年龄对男性和女性农民养老保险缴费能力的影响也是显著的负方向,这再次证明了随着年龄的增长,男性和女性农民都可能面临缴费能力下降的问题,而且分位数回归结果也进一步表明,在高水平的缴费分位数上,年龄对缴费能力的负向影响可能会更大,因为其绝对值相对更大。
年龄对农民缴费能力的影响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2)与农民总体回归结果相一致,文化程度对男性和女性农民养老保险缴费能力的影响也基本上是不稳定且不显著的,这也表明,不论是男性、女性农民,抑或是农民总体,文化程度都不存在显著影响农民养老保险缴费能力的可能性。
(3)与农民总体回归结果基本一致,农民的健康状况对农民的养老保险缴费能力影响基本上呈负方向(当然,也存在部分回归结果不显著的问题),表明,如果农民健康,那么,农民对养老保险的意愿缴费能力可能会相对较低,这可能是健康的农民主观上更可能认为自己不需要高水平的养老保险。
所以,农民的健康状况是可能作用于其养老预期和意愿缴费能力的,这一结论是显著的,且具有性别差异的。
(4)婚姻状况对男性和女性农民养老保险缴费能力的影响也都是不显著的,这说明,婚姻并不是造成不同性别群体养老保险意愿缴费能力差异的原因。
(5)家庭规模对男性和女性农民养老保险意愿缴费能力的影响是存在显著差异的。
对于男性农民而言,家庭规模越大,家庭成员越多,其意愿缴纳的养老保险筹资金额相对越低。
而另一方面,女性农民群体相应回归结果基本上为稳定的正向,表明家庭成员人数越多,女性农民可能自认为自己的缴费能力会相对较高。
这一研究结论的差异显著,应当给予进一步的关注和研究。
(6)与全体农民研究结论相一致,人均耕地数量对男性和女性农民养老保险缴费能力的影响基本上是正向的,这也表明,家庭土地数量越多,可能家庭也会处于相对富裕的状态,这可能增强了家庭意愿缴纳养老保险筹资金额的能力。
(7)反映家庭生活质量的家庭人均食物支出变量对男性和女性农民养老保险缴费能力的影响基本上是不显著的,这表明,生活质量与农民养老保险的意愿缴费能力不存在显著的影响。
(8)人均耐用品价值变量对男性和女性农民养老保险意愿缴费能力的影响也基本上是正向的,虽然有部分回归结果不显著且可能方向存在不稳定性,但是,总体上,可以判定,男性和女性农民越富有,他们意愿和能够承担的养老保险缴费额度水平也会越高。
(9)参保意愿变量的回归结果也与总体农民回归结果保持一致,参保意愿基本上对农民缴费能力影响并不显著。
当然,值得注意的是,在大部分的回归系数结果上可能存在负向影响的可能,也就是说可能存在意愿参保的农民缴费能力不强、而不愿意参保的农民缴费能力反而较高的问题。
这也再次说明了农民参保意愿与能力存在 非重合 问题,即有能力的农民不一定愿意参保,而没有能力的农民愿意参保的问题。
同时,这也是符合实际的,在农村中,存在大量的贫困农民,他们可能没有能力,但是却非常希望参加养老保险以解除其养老的后顾之忧;而另一方面,农村中也存在数量不少的农民,他们家庭经济状况较好,但却因为种种原因(包括现行养老保险保障水平低等问题)而不愿意参加养老保险,存在两个群体的不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