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年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数学思考整理与复习精品教案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下册 6.4《 整理和复习—数学思考(一)》教案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下册 6.4《整理和复习—数学思考(一)》教案一. 教材分析《整理和复习—数学思考(一)》是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下册的一章内容。
本章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复习和整理已学的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数学思考能力。
内容包括数的整除性、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以及它们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本章内容是学生小学阶段数学学习的总结和提高,对他们今后的数学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数的整除性、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并能在实际问题中应用。
但在复习和整理这些知识时,部分学生可能存在知识点的遗漏和理解上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和整理,使学生巩固数的整除性、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提高他们的数学思考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整理和复习数学知识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数的整除性、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
2.教学难点: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数的整除性、分数、小数和百分数。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来复习和整理数学知识。
2.运用案例分析法,结合实际问题,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的整除性、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应用。
3.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内容包括数的整除性、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以及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案例。
2.准备相关练习题,用于巩固和拓展学生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数的整除性、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数的整除性、分数、小数和百分数进行解答。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整理与复习 数学思考》公开课教案_16
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是知识的探索者、发现者、和研究者,所以本节课主要以“学生探究”贯穿整节课。先提出问题,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通过画一画、数一数、说一说、比一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探究中体验,在体验中领悟,有具体到抽象,总结规律,再加以应用,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平时这类问题一般出现在奥数内容里面,现在编排在教材里面,我认为不仅是让学生掌握这类题目的解法,更重要的是要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所以我的整个教学设计是围绕这个目的而呈现的。反思我的施教过程,自认为能灵活的处理教材,对学生的学情估计充分,效果比较理想,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关注学生的基础,合理调整教学设计。
二、实践探究,感受思想
三、综合使用,体验成功
四、总结回顾,深化认知
(一)想一想,算一算
知道我们学校有多少名学生吗?(课件出示:全校师生活动图片)
我们学校有2196名学生,如果每2人握一次手,一共要握多少次手?
(二)自主探究,发现规律
1.这个问题有些困难,我们该怎么办呢?想想曹冲……
2.从几个人握手开始研究呢?我们用圆点来代替同学,用连线段表示握手,好不好?
较容易接受。而第三种方法则作为拓展,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
因为是在学生已有的学情上进行教学,从教学效果上看,学生掌握情况比较好。
二、渗透数学思想,注重学生思维的提升。
这节课,主要是有意识的渗透给学生“化难为易”的数学思想。上课开始就提出问题:1296个人,如果每两个人互相握手一次,一共握几次手?让学生想一想、猜一猜。这时有学生建议用点代替人,两点连成一条线段,就相当于两人握手一次,看1296个点能连成多少条线段。把生活问题转换成了数学问题。接着我让学生画点连线,数一数,看能连成多少条线段。这时候学生有的在认真的连线,有的画了几条就停了下来,有的干脆不画。这时我趁机问了一句:“为什么不画了?”学生觉得点太多,线段更多,太麻烦了,从而想到化多为少,化难为易,找出规律再解决这个问题。接着让学生从2个点开始探究,找出规律:线段的总条数其实就是从点数减1到1的几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或者是从1到点数减1的几个连续自然数的和。然后让学生进行小结:刚才我们是怎样解决这个题目的?学生很自然的就说出是:化多为少,化难为易,从简单处入手,找出规律的。整个过程都在逐步的让学生去体会化难为易的数学思想方法。练习的设置,就是让学生运用这种化难为易数学方法去解决较复杂的数学问题。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6整理与复习:数学思考》获奖教学设计_2
整理和复习——《数学思考》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100页例1。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点与点之间连线段的内在规律,掌握正确计算线段数的方法。
2.使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过程,进一步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思想,感受数学的魅力,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谈话设疑,激趣导入1.激趣设疑。
师:中国是礼仪之邦,以前,中国人见面要拱手问好,现在见面怎么问好呢?(握手)你好!(老师与学生问问好)师:同学们,现在我们班58个同学,加上语文、数学老师就是60人,如果我们每两个人之间都握一次手,需要握多少次?大家猜猜?预设:60次、100次……师:解决问题我们离不开“猜想”,但要验证“猜想”是否合理,就离不开用数学的方式来思考问题。
揭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用数学的方式来思考这个问题。
(板书:数学思考)2.体验与思考。
师:为了便于研究,我们用小圆点来代表人,两点间的线段代表握手。
有多少线段就代表握手多少次。
请同学们拿出1号学习单,试着画一画、数一数。
师:(现场采访)你连线的时候有什么感受?有什么困难吗?师:数量多很难数清楚,对于这种复杂的问题,该怎么开始研究呢?60个点太多,那我们就“化繁为简”(板书:化繁为简),从简单的开始入手,你们认为最少可以从几个点开始研究?然后逐步增加点数,寻找其中的规律(贴板书:找规律)。
二、逐层探究,发现规律1.自主探究,感知规律。
师:为了更好地研究,先来读一读同桌2人合作要求:先连线,再把相应的数据填在表格中,最后把你们发现的规律在四人小组内交流。
请拿出2号学习单,开始研究吧!(黑板贴“点数”“线段条数”“2个点 -------6个点”)多少?那你们找到规律了吗?小结:看来同学们对点数和线段条数有了初步的感知,为什么点数是一个一个增加,线段条数却2条、3条、4条……递增呢?下面,我们继续来深入思考与研究。
2.再次探究,理解规律。
最新-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整理与复习》教案(优秀10篇)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整理与复习》教案(优秀10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整理与复习》教案1复习目标: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本章所学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法则,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题能力。
复习重点: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化简比。
复习难点:正确计算分数除法。
复习过程:一、复习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1、这一章我们学习了分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请大家回忆一下分数除法有几种类型?(1)分数除以整数,例如5;(2)一个数除以分数,它又包括整数除以分数,例如20;和分数除以分数,例如。
(3)做第52页整理和复习的第2题。
2、分数除法的意义(1)第52页整理和复习的第1题:要把这道乘法算式改写成两道除法算式,应该怎么办呢?(引导学生根据乘、除法的关系进行改写,然后让学生将改写的算式填写在书上)(2)让学生说说是怎样题改写成两道分数除法算式的。
(3)分数除法的意义是什么呢?(使学生明确,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3、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1)分数除以整数应该怎样计算?一个数除以分数应该怎样计算?(2)引导学生概括出分数除法的统一计算法则:除以一个数(0除外),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3)完成P52整理和复习第2题。
(4)P53练习十三第2题。
二、复习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1、比的意义(1)什么叫做比?(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什么叫做比值?(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2)以3∶2为例,让学生分别说出比号前项和后项。
3∶2=1.5∶∶∶∶前比后比项号项?值(3)比和比值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比值是一个数,是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所得的商,它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有时还是整数。
而比所表示的是两个数的关系,如3∶2,虽然也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但仍读作3比2。
(人教新课标)数学六年级下册《整理和复习—数学思考》教学设计(2份)
《整理和复习—数学思考》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整理和复习,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意识。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数与代数: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式与方程、不等式与方程组。
2. 图形与几何:图形的认识、图形的测量、图形的运动、图形的位置。
3. 统计与概率: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事件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本学期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对本学期的数学知识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2. 提问:我们在本学期学习了哪些数学知识?这些知识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应用?二、整理与复习1. 数与代数(1)引导学生回顾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式与方程、不等式与方程组的相关知识。
(2)让学生举例说明这些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图形与几何(1)引导学生回顾图形的认识、图形的测量、图形的运动、图形的位置的相关知识。
(2)让学生举例说明这些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统计与概率(1)引导学生回顾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事件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相关知识。
(2)让学生举例说明这些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课堂小结1. 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总结整理和复习的方法。
2. 强调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第二课时一、导入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2. 提问:我们如何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二、数学思考1. 出示一道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并解答。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教师点评并总结。
3. 出示一道综合性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并解答。
4. 各小组汇报解题过程和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课堂小结1. 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总结数学思考的方法。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数学思考复习说课稿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数学思考复习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的数学思考复习说课稿,主要包含了本册书中的重点知识点和难点,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巩固已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数的整除性、分数的运算、几何图形的认识、计量单位、统计图表、比例问题等。
这些内容是小学数学的基础,对于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数的整除性、分数的运算、几何图形的认识等内容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部分学生对于一些概念的理解仍然不够深入,运算速度和准确性也有待提高。
此外,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存在差异,部分学生对于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还不够熟练。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巩固数的整除性、分数的运算、几何图形的认识等基础知识,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数的整除性、分数的运算、几何图形的认识等基础知识。
2.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和解决问题。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卡片、黑板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复习数的整除性、分数的运算、几何图形的认识等基础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回顾已学知识。
2.新课导入: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如比例问题、计量单位等,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理解比例问题的解决方法,巩固几何图形的认识等知识。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整理与复习 数学思考》研讨课教案_9
《数学思考(1)——从简单的入手》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六年级下册《数学思考(一)——从简单入手》【教学主张】在教学中,我致力于追求“有思想的数学课堂”,依据“孕育——体验——领悟——深化——升华五个教学环节,适时、科学、有效地渗透数学思想,使学生感悟、体会并运用数学思想,让孩子们感受数学的魅力,获得更多思考方法的领悟、思想精神的启迪用。
【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感受“从简单入手”这一数学思想解决问题的妙处。
2.通过观察、操作等学习活动,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从而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进一步体验用数学思想解决问题的重要性,并从中体会到数学的乐趣。
3.在探究过程中,渗透“化难为易”的数学思想方法,学生会用“化难为易”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经历数学建模过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数学应用水平。
【教学重点】学生会用“化难为易”的数学思想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数学难点】面对复杂问题时会“从简单入手”进行思考。
【教学准备】课件、探究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孕育数学思想1.师:同学们,在小学阶段,我们常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一些数学问题。
让我们一起回顾下(1)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时,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
为什么要这么转化呢?(2)“鸡兔同笼问题”中,书本让我们将原本的35个头,94只脚改为先探究8个头,26只脚,而植树问题则让我们将100米问题改成先探究20米的问题,这又是为什么呢?2.小结:这是教我们就从简单入手,寻找其中的规律,再用规律解决问题。
二、自主探究,体验数学思想(一)直接设疑,引发猜想:1.过渡:我们经常说到“两点一线”表示什么意思?2.呈现问题:平面内20个点,每两个点连成一条线段,一共可以连多少条线段?(1)配合课件理解:每两个点连成一条线段的意思。
(2)小调查:20个点一共能连几条线段呢?知道的请举手?3.初次探究师:哦,知道的人不多。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下册6.4《整理和复习—数学思考(三)》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下册 6.4《整理和复习—数学思考(三)》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整理和复习—数学思考(三)》是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下册的一个教学单元。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复习和整理,对已学的数学知识进行巩固和提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中包含了各种不同类型的数学问题,旨在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数学知识和运算技能,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但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缺乏清晰的思考和合理的解决方案。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运用已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复习和整理,巩固已学的数学知识,提高基本运算技能。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复习和整理,对已学的数学知识进行巩固和提高。
2.难点: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五. 教学方法1.引导法:教师通过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2.案例分析法:教师通过呈现典型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分析、解决的过程中,巩固和提高数学知识。
3.小组合作法: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包含典型案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2.教师准备相关练习题,用于巩固和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
3.学生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复习和整理的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的例子,引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思考。
例如,呈现一个关于购物的问题,让学生计算购买商品的价格。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解决问题。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整理与复习 数学思考》研讨课教案_3
数学思考1教材分析:《数学思考》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总复习中的内容,本课时的教学是在学生对找规律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从一年级下册开始,每册都安排有一个单元“找规律”或“数学广角”的内容。
其中找规律是让学生探索给定的图形或数字中简单的排列规律。
本课时的教学旨在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比较,分析归纳其中的规律,发展合情推理思想。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第12册第100页例1教学目标:1. 使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过程,理解点与点之间连线段的内在规律,掌握正确计算线段数的方法。
2. 渗透“化难为易”的数学思想方法,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思想,感受数学的魅力,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经历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过程,发现规律,形成利用找规律的方法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作业纸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激发兴趣1.出示G20峰会图片师:这是一场举世瞩目的盛会,2016年在杭州举办。
这是来自世界各国的领导人,为了表示友好和礼貌,他们见面通常会怎么做?(握手问好)那么问题来了:这37位领导人,每两个人握一次手,一共要握几次手呢?(学生猜测回答)师:到底谁想法是对的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
不过这个问题看起来比较复杂,我们以前研究比较难的问题,通常会怎么做?(引导学生:先从简单的开始研究)2.介绍华罗庚的“知难而退”。
出示PPT,学生齐读。
数学家说“知难而退”是什么意思呢?(碰到比较难的问题,先从简单的开始研究,寻找出规律,再运用规律来解决比较难的问题。
)板书:化繁为简师:这节课我们就用这样的数学思想方法来解决问题。
3.出示课题:数学思考【设计意图】从G20和金砖会议领导人握手的话题引入,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为探究“化难为易”的数学思想方法埋下伏笔。
二、自主探究,发现规律1.学生活动,初步感知(生:随着点数的增加,线段条数也依次增加。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整理与复习 数学思考》研讨课教案_5
《数学思考》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100页,例1二、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学生借助画图、列表等方法,通过观察、探索,掌握事物中隐含的规律。
2、数学思考渗透“化难为易”的数学思想方法,体验“由大到小”“由多到少”“化难为简”发现规律的过程,发展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问题解决学会与人合作,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4、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归纳推理探索规律的能力,让学生感受数学思维的乐趣,获得成功的愉悦感,激发进一步学习与探究的欲望。
三、教学重点:能运用一定规律解决较复杂的数学问题,“从简单入手”找出规律,以简驭繁的解题策略和思想。
四、教学难点:通过画图,由简到繁,发现规律,总结规律,并建构规律的模型。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小组合作练习板、练习卷六、教学过程(一)抛砖引玉,激趣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了小时候听过的故事(出示图片:曹冲称象)问:古时候要称出这头大象的体重难吗?(难)曹冲想出了什么好办法?(曹冲把称大象变成了称同样重的小石头。
(大—小)(难—易)这就是数学思考的一种,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数学思考的殿堂。
有信心吗?[设计意图:既紧扣教材例题,创设铺垫,制造一个悬疑,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欲望,同时又为探究“化难为简”的数学方法埋下伏笔。
](二)游戏设疑,激趣导入。
1.师:同学们,老师出一道难题考考大家,这里有48个点,请问每两点连一条线段,一共可以连成多少条线段?(课件出现下图,之后学生操作)2.师:同学们,有结果了吗?(学生表示:太多了,太乱了,都数昏了)哪怎么办?怎么才能算出来?(先从两点出发,再研究3个点、4个点,只要找到规律就行了。
)3. 小组合作,讨论探究。
(1)画一画,填一填,找一找。
(2)分享智慧,发现规律。
学生汇报1:我们发现2点连成1条线段, 3个点就增加了2条线段,4个点就增加3条线段,5个点时就增加4条线段。
每次增加的线段数就是前一次的点数。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下册6.4《整理和复习—数学思考(二)》教案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下册6.4《整理和复习—数学思考(二)》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为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下册的《整理和复习—数学思考(二)》,主要内容包括数的奇偶性、质数与合数、数的开方和平方根、分数的基本性质和运算等。
这些内容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知识,通过复习和整理,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数的奇偶性、质数与合数、数的开方和平方根、分数的基本性质和运算等知识。
但部分学生在理解质数与合数的概念以及分数的基本性质和运算上还存在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情况,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和整理,使学生对数的奇偶性、质数与合数、数的开方和平方根、分数的基本性质和运算等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他们体验到数学的乐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数的奇偶性、质数与合数、数的开方和平方根、分数的基本性质和运算等知识的运用。
2.教学难点:质数与合数的概念、分数的基本性质和运算的规律。
五. 教学方法1.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数的奇偶性、质数与合数、数的开方和平方根、分数的基本性质和运算等知识之间的联系。
2.合作交流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制作PPT课件。
2.学生准备:回顾所学知识,准备进行复习和整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数学故事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课件,呈现数的奇偶性、质数与合数、数的开方和平方根、分数的基本性质和运算等知识,引导学生对这些知识进行复习和整理。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数学思考复习教案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数学思考复习教案一. 教材分析《数学思考》是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的一部分,主要内容包括分数的运算、比例、几何图形的面积和体积、整数和分数的应用题等。
这部分内容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目的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比例、几何图形的运算规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比例、几何图形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但对一些复杂应用题的解决能力还不够强。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分数、比例、几何图形的运算规律,能熟练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分数、比例、几何图形的运算规律及应用。
2.难点: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涉及到多个知识点的综合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来解决问题。
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生动展示数学概念和运算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注重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数学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
2.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3.练习题和测试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与本节课相关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这些问题。
2.呈现(10分钟)讲解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分数、比例、几何图形的运算规律。
通过示例和讲解,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运算规律。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练习题,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教师及时给予反馈,巩固学生的知识。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综合性的实际问题。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数学思考复习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数学思考复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的数学思考复习,主要涵盖了几何图形、分数和小数的应用、时间和速度、概率和统计等知识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和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
教材中的例题和练习题,都是围绕这些知识点设计的,既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数学知识,对几何图形、分数和小数的应用、时间和速度、概率和统计等知识点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会遇到困难。
因此,在复习教学中,需要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几何图形、分数和小数的应用、时间和速度、概率和统计等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复习,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和实际应用价值。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几何图形的性质,分数、小数的应用,时间和速度的计算,概率和统计的方法。
2.难点: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练掌握教学内容,准备相关的教学案例和问题,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2.学生准备:复习相关知识点,准备相应的笔记本和文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进入复习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呈现本节课要复习的知识点,包括几何图形、分数和小数的应用、时间和速度、概率和统计等。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数学思考第1课时数学思考(1)【教学内容】找规律。
【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画图,由简到繁,发现规律,总结规律,进一步巩固、发展学生找规律的能力,体会找规律对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2.体会一些数学思想、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掌握一些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会用一些数学思想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进一步体验充满着探索与创造的数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探索规律的兴趣。
【重点难点】学生通过画图,由简到繁,发现规律,总结规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
【复习导入】1.课件出示一组题,比一比,谁最能干。
(1)根据数的变化规律填数。
13、11、9、()、()、()。
(2)根据下面图形的排列规律,接着画出4个。
○□□○○□□○○○□□○○○○(3)2、4、8、16、()、()(课件说明:先出现16、()、(),让学生找不到或者不容易找到答案。
体会必须要找到规律。
再出现2、4、8、16,再次让学生体会要从给出的条件出发找到规律)。
2.揭示课题:教师:这就是我们的一种数学思考方法,难的问题解决不了或不容易解决,我们就从简单问题入手。
通过比较、分析,找到规律,然后再解决问题。
下面我们就利用这一策略来解决问题。
【探索规律】1.游戏引入:表扬刚才发言比较好的同学,与他们握手,然后让学生思考,刚才老师和学生一共握了几次?再选一位同学与其余同学握手,再问一共握了几次,依次……让学生体会到有规律但不容易一下子说出答案,那么全班呢?(临时收集人数)这需要我们从人数最少的时候开始找规律,如果我们把每个人看成一个点,握手看成连线。
那么我们就可以将握手问题看成是连线问题。
2.教学例1。
6个点可以连成多少条线段?8个点呢?(1)独立思考,发现规律。
①给时间让学生动手操作,老师边巡视,观察学生在做什么,怎么操作的,边询问学生是怎么想的。
(预设:有的同学会很快找到规律并得到结果;有的同学能找到答案,但说不清楚规律;有的同学不能找到规律,或不能很快找到,但是可以一直画到6个点甚至8个点;还有可能能连但有遗漏;学生可能很容易发现,用一个点先和其他所有点连接的方法,而其他的方法不一定能想到。
)②针对学生的情况,抽一两个人说说自己的发现。
其他同学听,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
困惑——如果发表格,那就限制了学生的思维。
如果不发,那怎么揭示这个规律?(每人发一张白纸,这样难度拔高了,但可以试一试。
)(2)动手操作,(发现)验证规律。
已经发现的属于验证,没有发现的,可以依托这一环节去发现。
方案一:用一个点分别和其他点连接,6个点的时候,分别是5+4+3+2+1=15。
方案二:①连线填表。
学生同桌之间相互合作,也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是合作还是独立做。
如果发一张白纸,就让学生自己设计,有可能就是这样的,也有可能出现其它结果。
看看图上的数据和自己的操作,思考一下,你会有什么发现?(课件说明:这张表格用课件展示,但是不完整,在课堂上边听学生回答边填写)②交流汇报。
指名到投影上汇报,教师板书。
从2个点开始。
板书:2个点共连1条学生:3个点共连3条提问:这3条线段是怎么得到的?(增加一个点,这个点可以和前面已有的每个点都连成一条线段。
前面2个点,就增加2条,所以3条。
)板书:3个点共连1+2=3(条)学生:4个点共连6条线段。
提问:这6条线段又是怎么得到的?(增加一个点,这个点就可以和前面已有的每个点都连成一条线段。
前面3个点,就增加3条,所以6条。
)板书:4个点共连1+2+3=6(条)追问:观察算式,6条是从1开始的几个什么样的数相加?学生:从1开始的3个连续自然数相加。
(板书)提问:你能快速说出5个点可以连成几条线段吗?是从1开始的几个连续自然数相加?板书:5个点共连1+2+3+4=10(条)(从1开始的4个连续自然数相加)提问:6个、8个、12个、20个点能连成多少条线段?你能自己列出算式并算出结果吗?学生列式后回答:6个点共连1+2+3+4+5=15(条)(从1开始的5个连续自然数相加)8个点连成线段的条数:1+2+3+4+5+6+7=28(条)(从1开始的7个连续自然数相加)12个点连成线段的条数:1+2+3+4+5+6+7+8+9+10+11=66(条)(从1开始的11个连续自然数相加)20个点连成线段的条数:1+2+3+……+19=190(条)(从1开始的19个连续自然数相加)总结规律:提问:如果有n个点,你能说出可以连成多少条线段吗?你会用算式表示吗?学生讨论后,得出规律。
教师小结:本题的规律也可以用字母表示,n个点可连线段的总条数就等于从1开始的(n-1)个连续自然数相加的和,也就是连续自然数的个数比点数少1。
用算式表示为:1+2+3+4+5+6+7+……+(n-1)方案三:①继续思考,你还有什么方法解决问题吗?②学生汇报-两个点能连1条。
△一个点能引2条,那么有3个点就共有2×3,但是每条线段分别重复了一次,所以,实际上有2×3÷2。
四个点呢?谁能说说怎么连接?四个点、五个点……同理。
根据规律,你知道15个点能连成多少条线段?第七个问题,再思考,如果有 n个点呢?(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实在说不出来了,再提示)有n× (n-1)÷2解读关系式:点数×(点数-1)÷2【指导阅读】计算全班每个人都与同学握手,一共要握手多少次?生答:人数×(人数-1)÷2。
【课堂作业】1.教材第103页练习二十二第1、2、4题2.按规律填数:1+3=()1+3+5=()1+3+5+7=()1+3+5+7+9=()……1+3+5+7+9+11+…+97+99+97+…+5+3+1=()答案:1.第1题:(1)41.66 (2)12 16 32第2题:(1)平行四边形 (2)2×7+1=15(根)(3)规律是第n个图形需要小棒的根数是:2n+1。
第4题:(1)180°×(边数-2)=多边形内角和(2)180°×(9-2)=1260°(3)(n-2)×180°2.4 9 16 25 4901【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畅谈学习所得。
【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第1课时数学思考(1)2个点共连1条3个点共连1+2=3(条)4个点共连1+2+3=6(条)5个点共连1+2+3+4=10(条)6个点共连1+2+3+4+5=15(条)……n个点可连线段的总条数就等于从1开始的(n-1)个连续自然数相加的和,也就是连续自然数的个数比点数少1.1+2+3+4+5+6+7+……+(n-1)第2课时数学思考(2)【教学内容】逻辑推理。
【教学目标】1.学生根据已知条件通过列表等直观手段进行推理、判断,得出结论。
2.初步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同时激发了学生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
【重点难点】根据已知条件,运用排除法判断得出结论。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
【情境导入】教师:同学们喜欢看警察叔叔破案的影片吗?警察叔叔根据一些线索进行推理,最终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
你们想不想进行推理判断得出正确的结论呢?1.课件出示简单的推理问题,学生回答。
(1)小红和小明分别拿着语文书和数学书,小红说:“我拿的不是数学书。
”那么,他们两人究竟各拿什么书?学生:根据小红说的话可知她拿的是语文书,小明拿的是数学书。
(2)小红、小丽、小刚分别拿着语文书、数学书、社会书。
小红说:“我拿的是语文书。
”小刚说:“我拿的不是数学书。
”那么小丽拿的什么书?学生:根据小红和小刚说的话可知小刚拿的是社会书,小丽拿的是数学书。
2.小结:同学们对简单的推理问题分析得有理有据,得出了正确的结论。
这节课,我们学习较复杂的推理问题。
希望同学们积极开动脑筋,作出准确的推理判断。
【复习讲授】课件出示例2:六年级有三个班,每班有2个班长。
开班长会时,每次每班只要一个班长参加。
第一次到会的有A、B、C;第二次有B、D、E;第三次有A、E、F。
请问哪两位班长是同班的?1.组织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指名学生说一说题目的意思是什么,并进行集体评议。
使学生明确:这里的A、B、C、D、E、F分别表示3个班的6位班长,每班有2个班长,每次开会,每班只有1位班长参加。
3.教师:第一次到会的有A、B、C,说明A不可能和谁同班?组织学生议一议,并进行交流。
指名学生说一说,并进行集体评议。
使学生明确:A不可能和B、C同班。
教师:第一次到会的有A、B、C,说明A只能和谁同班?组织学生议一议,并相互交流。
指名学生说一说,并进行集体评议。
使学生明确:A只可能和D、E、F同班。
4.教师:第二次有B、D、E,第三次有A、E、F,这些条件又说明了什么?组织学生互相交流,讨论。
指名学生汇报,并集体评议。
5.教师:看了这些条件你有何感想?有没有什么办法,能使这么复杂的条件一目了然呢?组织学生互相讨论,互相交流。
指名学生汇报,引导学生用列表的方法试一试。
课件展示问题:用数字“1”表示到会,用数字“0”表示没到会,填写下表:组织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填写。
组织学生互相交流,指名学生汇报。
(投影仪)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教师:请问哪两位班长是同班的?指名学生答一答,并进行集体评议。
(板书:A、D同班,B、F 同班,C、E同班)6.教师:如果不用列表,能直接根据条件推理吗?组织学生议一议,互相交流。
指名学生说一说,并进行集体评议。
使学生明确:上面的推理过程用了“排除法”。
【课堂作业】教材第103页练习二十二第6、7题。
第6题:(1)组织学生读题,理解题意(2)组织学生独立完成(3)组织学生相互交流(4)指名学生说一说解题思路,并进行集体教学。
(5)全班齐练。
第6题:答案:4种。
第7题:答案:1号第四名,2号第三名,3号第一名,4号第二名。
【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第2课时数学思考(2)第一次到会的有A、B、C→A不可能和B、C同班→A只可能和D、E、F同班。
5.综合与实践第1课时绿色出行【教学内容】绿色出行。
【教学目的】通过计算,设计调查表,分析调查结果联系交通现状,体会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进一步应用代数及统计等知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复习讲授】教师:同学们今天都是怎么来到学校的呀?是坐汽车的多呢还是骑自行车或者步行的多呢?翻开课本105页,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绿色出行。
1.组织学生阅读绿色出行相关材料,相互交流。
指名学生汇报对材料的理解,其他同学补充。
2.讲授第1题。
教师:根据题中要求的数据,我们需要用到材料中的哪些已知量?组织学生独立思考,举手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