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有关太极拳历史考证问题的科学探讨金仁霖-10页word资料
金仁霖文集之《太极拳在上海》(转帖) 文章来源:万国武术网 作者:金仁霖
金仁霖文集之《太极拳在上海》(转帖)文章来源:万国武术网作者:金仁霖金仁霖文集之《太极拳在上海》太极拳在上海的传入和发展,还不过是本世纪10年代的事:一、孙氏太极拳1918--1919年间,孙禄堂(1861--1932)的小儿子孙务滋(1899--1921)在太仓中学担任国术教师时,课余时间还应了孟德兰路(现江阴路)陈夔龙的聘请,兼作了陈家教内家拳的家庭教师。
那时,正好北山西路界路(现山西北路天目山东路)埭隆里成立了一个“上海武技研究会”,孙务滋来去陈家和学校时,经常弯到该会歇息。
因而该会的教师和学员等,有机会向孙务滋学得了孙氏内家拳。
1919--1920年间,孙禄堂次子孙存周(1893--1963),在应了杭州友人施承志的聘请,去杭州教授内家拳时,每月必来上海耽搁半个月,住在成都路白克路(现成都北路凤阳路)三多里,和师兄吴得波研究太极拳,并代其父亲教授沪宁铁路职工内家拳。
这是孙氏太极拳传入上海的时间,也是各流派太极拳传入上海的开始。
建国以后,孙氏太极拳只有在复兴公园孙禄堂的再传弟子王禧奎处有所传授。
60年代初期,上海“体育宫”曾设想过开办孙式太极拳学习班,终因师资问题不能解决而作罢。
二、杨氏太极拳1925年5月,陈微明(1882--1958)从杭州来到上海,和陈志进二人在七浦路北江西路(现江西北路)周紫珊家后门,创办了“致柔拳社”,后迁被西藏路(现西藏北路)宁波同乡会。
教授内容以杨氏大架太极拳、剑、杆和推手为主,另外也兼教孙氏内功拳中的八卦掌和形意拳。
是为杨氏大架太极拳在上海公开教授的开始。
1926年11月,叶大密老师(1888--1973)在萨布赛路望志路(现谈水路兴业路)205弄南永吉里19号寓所,创办了“武当太极拳社”(当时属法租界),和“致柔拳社”(当时属英租界)一南一北,遥相呼应,教的是统一的杨氏大架太极拳。
而“太极拳社”这个专业性明确的武术团体,也是从“武当太极拳社”开始的。
1928年,杨少侯(1862--1930)、杨澄甫(1883--1936)兄弟先后来到南京。
试论太极拳的理论基础(一)
试论太极拳的理论基础(一)太极拳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其理论基础,以中医经络学说为其生理基础,是有科学根据的。
据陈鑫《太极拳论》日:“每著之中,五官百骸顺其自然之势,而阴阳五行之气运乎其中,所谓:‘动则生阳,静则生阴,一动一静,互为其根’。
是所谓:‘阳中有阴,阴中有阳。
’此即太极拳之本然。
”所谓“本然”二字,可理解为“根源”“原则”或“基础”。
他又指出:“拳以太极名,古人必有以深明乎太极之理,而后于全体之上下、左右、前后,以手足旋转运动,发明太极之蕴,立其名以定为成宪,义至精也,法至严也……虽日拳小道,而太极之大道存焉。
”“拳虽小枝,皆本太极正理。
”(同上书)这个“正理”即说明太极拳理论基础是建立在科学原则之上的。
何谓“太极”?刘沅《易经恒解》卷首日:“太极太极,莫名其极,即无极非太极之外,别有无极也。
太极居乎天地之始…”其“太”可谓大,其“极”可谓始也。
“太极”一词源出:周易·系辞》:“易有太极,是生两仪。
”所谓“两仪”即指“阴阳”。
北宋周敦颐(1017~1073)的《太极图说》亦云:“无极而太极。
”所谓“无极而太极”还是指太极本无极之意,其“无极”一词源出自《老子·二十八章》:“常德不式,复归于无极。
”而周敦颐的《太极图说》又脱胎于宋初陈搏的《无极图》。
太极拳即是用太极阴阳的哲理来解释拳理的优秀拳种,具有悠久的历史。
是明末清初河南人陈王廷在继承戚继光(1528~1587)总结民问十六家拳法三十二势《拳经》理论,及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和丰富起来的珍贵文化遗产。
由于风格独具特色,种类繁多,又具有健身、防身和医疗等多种功能,故流行数百年仍能为世人所喜爱,而不被其他拳种所同化。
太极拳的理论基础涉及到各个学科领域,面广根深,有非常坚实的科学基础。
本文仅从哲学角度概略地研究其理论基础的科学原则、运动法则;从中医经络学角度阐明其生理依据;从力学原理探析其“圆运动”之技击优势。
笔者希望能通过这一种探析,系统地阐述太极拳的科学性和规律性。
金仁霖前辈太极拳随笔精华篇
金仁霖前辈太极拳随笔精华篇金仁霖老师的太极拳随笔精华篇太极小道太极小道,自非急务,时或留心,见万类皆比拟之,日久未有不技进于道者,所谓行、住、坐、卧,一动一静,无往而非功夫也。
所难者,任情恣性然后为之,虽半遍拳架不为少,若急于成事,虽日练万遍,不能佳也。
含胸拔背含胸拔背是动作时身形的配合问题。
这里所说的身形(包括面容),也是我国武术界的古老说法,用现代运动生理学的话来说,就是状态反射的有意识利用。
状态反射是先天性的,它在各项运动中被人们有意无意地广泛利用着,对顺利完成动作和提高运动效果(成绩)很有帮助。
1964年叶大密老师在他为中医文献研究馆编写《医疗保健太极拳十三式》第一章第三节练习医疗太极拳的基本要点(五)敛腹含胸中说:敛腹含胸是一个动作的两个方面,敛腹是在吸息时将腹壁有意识地略为收缩,使和膈肌的收缩下降配合起来。
含胸是紧接着敛腹,使胸部肌肉放松,胸骨正中第三四肋间隙玉堂穴和膻中穴中间,稍微有内吸的意思。
这样可使胸廓下部得到充分的扩展,有利于肺活量的增加。
敛腹含胸时,腹压降低,丹田向上合抱,使内气从尾闾沿脊柱往第四胸椎棘突间的身柱穴处提敛,也就是古人所说的“敛入脊骨”。
敛腹含胸一般是在动作开始或转换变化时行之,在技击上是一个走化或蓄势的动作。
对初学的人来说,只能先从外形的敛腹含胸着手。
结合呼吸的提敛内气,可以留在后一步来做,避免发生偏差。
在(六)拔背顶劲中则说:拔背顶劲也是一个动作的两个方面。
拔背是在呼息时使两侧背部的肌肉群,如骶棘肌、棘肌、半棘肌等,由下而上地依次拉伸一下,然后竖起身躯,则在脊柱第四胸椎棘突间的身柱穴处,就有往上拔起的感觉。
顶劲是紧接着拔背,由头棘肌的作用,松松竖起颈项,抬头向前平看,头顶百会穴处有凌空顶起的意思。
拔背顶劲时,可使由敛腹含胸时提敛至脊骨身柱穴处的丹田内气,再从身柱穴沿督脉上升到百会,经前顶、神庭、印堂而到龈交,由舌抵上腭的作用,接通任脉承浆,再沿任脉而下,回归小腹。
太极拳界的正眼法藏-记太极拳学家金仁霖先生
太极拳界的正眼法藏-记太极拳学家金仁霖先生太极拳界的正眼法藏---记太极拳学家金仁霖先生金仁霖先生,字慰苍,汉族。
嘉兴人。
1927年10月出生于嘉兴市祖居惟善堂。
幼承庭训,蒙学私塾,喜好篆刻,师从陈澹如、邓散木先生,印风工雅。
1947年考入上海文绮染织专科学校(后改华东纺织工学院、东华大学)攻读机织专业时,因体弱多病,由同学林镇浩介绍,从武当太极拳社叶敏之老师,学练太极拳、剑并推手。
1950年10月,参加建国后第一届高校毕业生统一分配,赴华东纺织工业管理局国营第五棉纺织厂见习,时健康近况大有好转。
1951年6月,进入华东纺织工业管理局第一届工干技训班进修。
同年12月结业后,借调至新疆军区乌鲁木齐市水磨沟,支援新疆七一棉纺织厂建厂投产工作。
1952年10月回沪后,益信太极拳有健康却病的功效,业余,遂进而钻研太极拳的历史考证、技击理论等,以求与实践相结合。
1953年与蒋锡荣、曹树伟同投在叶大密老师门下,悉心研习太极拳、武当对剑。
其时,上海的武术界将他们三人与叶大密老师早年的学生、杨澄甫先生的得意女弟子濮冰如老师并称为“叶家的一大三小”。
1958年,奉师命,忝承田兆麟老师身授,金针度与,得以领略个中三昧。
1960年10月,与张玉、傅钟文、濮冰如、蒋锡荣、傅声远六人,同为上海市第三届运动会武术比赛太极拳组裁判。
1987年,由上海纺织局巾被公司退休后,陆续在《武魂》、《中国太极拳》、《太极》、《上海武术》(内刊)、《武林》等刊物上发表过有关太极拳历史考证、技击研究等文章数十篇,2007年1月上海汉语大辞典出版社出版发行《金仁霖太极拳论文选》一书。
并担任苏州市金阊区杨氏太极拳研究会、河北省太极拳委员会、合肥市吴式太极拳研究会聘为顾问、《太极》杂志特约编委、新加坡传统杨式太极拳协会顾问等。
金仁霖老师兼祧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文明,他以金石鉴赏的眼光与科技工作者的智慧,系统的梳理了太极拳理、太极拳史、太极拳技、太极拳教学法,承上启下,振传统太极拳学于式微之后,传承弘扬传统太极拳文化,其功厥伟,福祉昌延。
太极拳的几个不公开的秘密
太极拳的几个不公开的秘密一,真正的太极拳家是练内功的,真正的太极练家子,是讲究内功的。
吴图南的回忆录里写过这个东西,他说,练太极拳,要能够把内力发出来,并用内力控制对手,这样才行。
这说明,太极拳的练家子是讲究内力的。
但是,吴图南还说了一句话,说自己这派的太极非常厉害了,但是,在当时,还不是一流高手,还是有一些门派的拳法,胜过自己这派的太极拳。
大意如此。
后来,太极子弟们把这几句话删掉了。
这就很小家子气了。
汪永泉也说过,要用内力把对手控制住。
可见,太极是讲内功的。
但在实践上,能够做到的人很少很少。
多数是意淫而已。
二,练技击太极的拳家,没有不练外家功夫的。
许多人把抖大杆子做为绝技,有的还在杆子上绑上沙袋练。
还有的翻缸,弄一口大缸,里面装沙子,每天转多少圈,时间一长,整体的力量过人,转个人推个人,象玩一样就出去了。
一位陈式太极拳大师,特别喜欢玩举重。
许多人见识到此师的拳功非常厉害,但不知道,此师的绝技来自何处,以为有何等高明的不传内功呢。
还有的练铁沙掌,有的练鹰爪力。
因为,比如陈式太极吧,它是讲擒拿术的,手上肯定要有功夫的。
许多太极大师都承认,技击要以劲为基础,技术次之。
套路好的,如果劲力不行,也是上不了擂台的。
记忆中看过一本书,里面一位太极大师说,劲力要占到七分,套路、技巧什么的只能占到三分。
有人把打套路,作为主修方法。
这个在技击上,肯定要吃亏。
其实,套路拳手,遇一有经验的小流氓,肯定被打得抬不起头来。
许多太极爱好者,误在拳套里不自知,也很可爱。
三,太极拳的内功,公开讲的,而且讲的比较明白的,我以为至少有三家。
一个是李经梧的太极内功。
一个是杨式太极的汪永泉讲的。
还有一个,是郑曼青讲的。
但在实战上,不知其详。
四,太极拳的理论,与形意拳也有关系。
因此,传统的拳谱,是可以互相印证的。
五,擂台上,或是战场、沙场上的真实打拼,不是说你用太极拳的什么招术来打,完全是激情之下的自由发挥,有时候不免抡王八拳。
这都是正常的。
中华太极文化和太极拳的历史渊源
中华太极文化和太极拳的历史渊源太极拳是由道门高士张三丰在六百多年前所创。
太极拳的产生是中华文化发展中的一件大事,它是中华太极文化发展到了巅峰时期的产物,它为后世进一步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真正核心智慧提供了一个范本,它是为参悟宇宙之道而用身心来印证的一个证据。
一、太极拳创立的历史准备期1.中华太极文化发展概说中华太极文化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
在一万至七千年前,中华始祖部落之一伏羲氏族发明创造了太极文化的经典“太极图”,由此阐明了宇宙的根源和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之后,中华民族在太极文化的指引下,迅速发展和壮大,在距今六千年至六百年前,构成了世界上最成熟和发达的农业文明社会。
在此期间,涌现出无数英雄豪杰,把太极文化运用到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创造出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为中华后人所骄傲,为世界人民所赞赏和追求。
六千年前,中华始祖轩辕黄帝以太极原理为依据,对中华文化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全面创造和发展,将中华文化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故被中华后人称为人文始祖。
以太极原理为基础的易文化发展到了巅峰状态,从连山到归藏,从归藏到周易,对世间万事万物的纷繁变化和生长收藏的关系进行理论上的描述和比类。
此时,中华民族的大一统形式已然完成,从生产技术到社会组织形态都达到了根本的成熟和完善阶段。
至此,太极文化的发展已达到了一种完善状态。
当孔子在晚年接触并开始研究《易经》时,被它数理逻辑上的完美所震撼,没想到宇宙竟然是这样被准确描述的,他叹息道:“若老天能再多给我几年来学习和研究《易经》,我就可以完满得道了”。
道家在三千年前的时候开始走上历史舞台,老聃,这位道家的创始人,为后人留下了完美体现中华太极文化的经典文本《道德经》。
《道德经》中充满着中华太极文化的真智慧,道是宇宙的本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是无形的,它表现在他所生出的那个“一”中,这个“一”就是太极,是宇宙形态的最高形式。
《道德经》对中华太极文化的最大贡献就是对《易经》学说进行了补充,阐明了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源,究其变,知其源,倡导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为中华太极文化融入了鲜活的灵魂,这是中华文化的底蕴和真智慧。
太极拳的起源与发展
太极拳的起源与发展大纲一、概述1.太极2.拳与太极拳3.太极拳的来源4.太极拳的社会价值二、太极拳的起源和流派1.太极拳的起源2.太极拳的流派三、太极拳的推广和普及1.太极拳的推广2.太极拳的普及四、太极拳的现状1.民间老龄化严重2.比赛化、体操化、舞蹈化3.动作缺少对科学理论依据的验证知识点汇总概念:C01:太极原理和观点:K01:太极拳是依据“易经”阴阳之理、中医经络学、道家导引、吐纳,综合地创造一套有阴阳性质、符合人体结构、大自然运转规律的一种拳术,古人称为“太极拳”。
太极拳来源于易、道、医、武四个方面。
太极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是世界第一的有氧健康运动;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润滑剂。
K02:现传各式太极拳,出自陈式太极拳。
太极拳的流派还有杨式、吴式、武式、和式、孙式等。
K03:在太极拳成为武术竞赛项目的同时,太极拳广泛地进入全民健身活动,而且正被越来越多的海外人士采用为健身锻炼项目。
K04:太极拳的现状:民间老龄化严重;比赛化、体操化、舞蹈化;动作缺少对科学理论依据的验证。
正文一、概述1.太极(1)太极出处“太极”一词最早出自于《易传·系辞上》,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
”(2)太极含义“太”有“至”的意思;“极”有“极限”之义;“太极”就是至于极限,无有相匹之意。
意为宇宙万物的起源。
(3)太极图太极(白上黑下顺时针方向)从太极图可以得出结论:太极图这个圆圈:就是代表的一,代表的宇宙,代表的无极。
图象的黑白二色:代表阴阳两方,乾坤两部。
黑白两方的界限,就是划分天地阴阳界的人部。
白中黑点:表示阳中有阴;黑方白点:表示阴中有阳。
(4)文化价值“太极”是一个哲学概念,意为派生万物的本源。
是华夏人类文明的结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影响了儒家、道家等中华文化各个流派。
2.拳与太极拳(1)拳“拳”者,技击之术也。
拳就是一种用于技击的技术,不能用于技击,就不能称之为拳。
拳有内家拳和外家拳之分。
太极拳界的正眼法藏--记太极拳学家金仁霖先生
_
—
—
—
l8 0 族百哥
-
观涅檠 妙心 , 花微笑 , 见者 皆 墨根先生也非 常欣 赏他的拳艺 。有一 拈 使 次徐毓岐先生 去成都 ,林墨根先生 当 得正眼 , 不惑于时弊之说 。 “ 金老师于上世纪 5 年代 晚期 f着许 多 学生 的 面说 : 徐 毓 岐老 师 对 0 启发很大 !” 濮冰如老 开始 , 就代 师授艺 , 十余 年 的教 他的太极拳艺 , 五
拳 “ 是在原杨家大 架太极 j 先生 《 太极拳与内家拳》一书中说 :
拳 基础上 ,于原架 子极 大
“ 内部呼吸器官 的运动 ,是应该扩胸 ,
多 数 式 势 之上 下 衔 接 处 , 而 不应该含 胸 的,这 也是运 动生理学
孙存周 来沪的机会 ,乘着 叶敏 之先 生 求其 极 自然地 介入 了原杨家 中 、小架 上不 可否认的话。一般太极拳家 , 却教 与孙存 周先生酒兴 正酣 ,向存 周先 生 子并孙家 、 吴家 、 陈家等诸家太 极拳 架 人 含胸呼 吸 , 而不许人 挺胸 , 种呼 吸 这 求教孙 氏三拳合一 之理 。乘 每年 叶大 中的拳 技作 用 肯 定 而清 晰之 动作 , 以 运 动的价值 如何 ?吾 以为是一 个应该 密老 师与 田兆麟 老 师相 互拜 年之 际 , 及八 卦掌 中之斜开掌 转身法 、武 当对 精密 测试 的问题 。 之后 唐豪先 生还在 ” 向田兆麟老 师求教杨健侯 先生 的拳艺 剑 中之反臂 ( 倒捶 ) 捷用法 等等 , 以 正 文第 八 章 “ 用 太极 拳 之 呼 吸”中 ,以 特征与教学 风格 。通过 书信 ,向徐哲 帮助学 员对原来杨 家大架 太极拳 之所 “ 欧美先进之 国民 ,其 体格较 我为强 , 东、 徐致 一 、 存 周 、 孙 马岳 梁等 先生 求 以姿 势洒脱 、 气势 磅礴加深 认识 , 换言 此公认之事实也 。彼等 由幼而壮 , 在学 证拳理拳史 。至此 , 金老师能清晰地将 之 . 乃是一种实作注解法 。”经过他 的 校 中所受之体育训 练 , 皆挺胸呼 吸” 类 叶大 密 老师拳 艺 中 ,哪些 是杨 式 大 、 教学 实践 , 真正将 “- R 家太极拳 ”演绎 为由 , r 对太极 拳呼吸时 “ 胸须 内含 ” 提
《太极拳经》之研究
《太极拳经》之研究《太极拳经》被各太极拳流派奉为经典著作,然而由于在漫长的历史流传中,各派太极拳传人为了保密之缘故,《太极拳经》都是秘传,持有者藏之密室,甚至宁可让《太极拳经》陪葬也不随意传人,且在流传过程中,《太极拳经》的各部分被分开传抄,逐渐失其原貌。
《太极拳经》是谁所著?包括有哪些内容?几十年来众说纷纭,影响了太极拳的理论研究。
二十世纪初,唐豪在没有充分的证据下,就武断否定太极拳为张三丰所创,并将武禹襄得自武阳县盐店《太极拳经》中之部分内容《十三势行功要解》、《太极拳解》、《太极拳论要解》、《十三势说略》等说成是武禹襄所著,造成了太极拳史之混乱。
确有必要对《太极拳经》作进一步的研究,正本清源,促进太极拳之健康发展。
一、太极拳渊源深远,张三丰是太极拳之集大成者太极拳之渊源远矣,可追溯至《易经》阴阳变化之理,以及道家之祖老子之“专气致柔”、“致虚极,守静笃”、“知其雄,守其雌”、“柔弱胜刚强”、“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等大道之理。
道家理论对太极拳影响深矣,无论其拳理、修炼、技击莫不受其影响。
从这一意义上说,老子之《道德经》实为太极拳理论之灵魂,将其视为太极拳之经典也未尝不可。
赵堡太极拳谱有歌诀曰:“太极之先,天地根源。
老君(子)设教,宓子真传。
玉皇上帝,正坐当庭。
帝君真武,列在两边。
三界内外,亿万神仙。
传于此术,教成神仙。
”将老子作为太极拳之创始人。
太极拳虽不一定是老子所创,但道家之理与太极拳理是相一致的,老子自己也修炼“长生久视”之道,传下类似于太极拳之导引术也不足为奇。
盖太极拳是从远古导引、禹步逐渐发展起来的,后被道家修炼者作为道家丹道之动功。
而后也有不少关于太极拳之记载。
据吴图南先生考证,文献可据参考的,断自六朝的程灵洗先生。
先生所传的太极拳名叫“小九天法”。
小九天法里面讲道:“太极拳非纯功于易经之理不能得也”。
太极拳源流解谜
太极拳源流解谜——支派篇(李昌李金阳)2003年发掘出了纂修于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的博爱县唐村《李氏家谱》,史学专家谓此家谱可以解决李自成大将李岩身世、太极拳起源、洪洞移民路线三个方面的悬疑问题。
《李氏家谱》为唐村李氏十世李元善(1642年-?)修编,据家谱记载,明初山西移民首至河南河内(今博爱县)千载寺三圣门太极宫,官府在此“设司驻员,迎迁分办”,移民在千载寺三圣门太极宫受“三教圣师舍食传拳”,又据《千载寺唐僧十力传碑》、《千载寺舍善洪洞移民功德碑》可知,僧道所授拳为唐初李道子所创的“无极养生武功”。
从山西洪洞凤凰村迁徙而来的李清江夫妇被安置在千载寺旁的唐村,自此唐村李氏在此繁衍生息,世代文武双修,迨至李氏八世李春茂“中贡后入千载寺三圣门太极宫拜师博公武道……无极养生功、十三势拳、剑、枪艺,誉传神功”,九世李仲、李岩兄弟二人和姑表兄陈沟陈奏廷三人“太极门拜师结义……创艺太极拳养生功”。
从后世留传的李氏拳谱上我们可以看到,无论从理论上还是拳谱名称上,三兄弟创艺的“太极养生功”就是今之太极拳,从太极功到太极拳是古今名称的变迁,三人所学的“十三势拳”也是今之太极拳,从十三势到太极拳是古今概念的延展。
由此,太极拳起源的问题浚清矣,太极拳原是由明末陈王廷、李仲、李信三人共同确立,若说太极拳源出道门,是太极拳根源于千载寺三圣门太极宫,若说十三势是太极拳,因为十三势是太极拳的母拳,若说太极拳是张三丰始创,则完全是无稽之谈,溯祖张三丰无疑缩短了太极拳的发展历史,所以太极拳始源既与张三丰无关,亦与武当山无染,半个多世纪以来,人们在太极拳源流的问题上走错了方向,越岔越远(图1)。
现代所谓的太极拳,在创始之初称为“太极养生功”,这个名字直接源出唐初李道子所始创的“无极养生功”。
李道子为什么命名为无极养生功?因为千载寺原名无极寺,李道子所创乃源于导引吐呐的养生法门,故名无极养生功。
李陈兄弟何以命名为“太极养生功”?因为三人拜师学艺于太极宫,目的为养生健体,宗旨一脉相承,所以仍以养生功自称,故名太极养生功,简称为太极功。
太极拳的渊源和发展历史
太极拳的渊源和发展历史太极拳为武术拳种之一,是华夏民族值得骄傲的宝贵文化遗产,陈氏太极拳作为东方武术文化的一块瑰宝。
下面是店铺专门为您整理好的太极拳的渊源和发展。
太极拳的渊源和发展在纷纭繁多的中国武术流派和拳种中没有一个拳种能像太极拳推广的这样普及与众所周知。
究其原因不仅是因为太极拳具有舒柔、缠绵、内外兼修、祛病延年的特点,使它老少皆宜;而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太极拳能反映中华民族的性格特点。
有位外国朋友在学了太极拳之后说:太极拳是中国人的处世哲学在武术上的表现。
所以有越来越多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的国际友人开始习练太极拳。
如今,太极拳已走出国门,正成为世界人民所喜爱的运动。
从这一点来说,太极拳已不再有国界与隔阂;它已超越了文化的范畴,而归于人之自然属性。
“太极”概念属于中国古代哲学的自然观范畴。
最早见于《易·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也就是说两仪(阴阳)是太极演变而来。
后汉郑玄说“太极”是“谆和未分之气”,即“太极”是天地未分时的浑浊元气,它是产生万物的来源。
如果从现代的“宇宙大爆炸”学说来看,宇宙诞生前是一个没有物质、没有时间和空间的纯能量质点。
由于这个纯能量的质点大爆炸即产生形成了宇宙空间和天体,天体的空间运动即产生了有序的时间,因而有了物质的变化、发展和规律。
中国古代哲学中所说的“太极”就相当于这个没有时空和物质的纯能量质点。
老子和庄子的思想中都主张“无”。
魏晋王弼把“太极”就解释为“无”。
他说:“夫有必始于无,故太极生两仪也。
太极者,无称之称”(《周易注》)。
宇宙万物(包括人类)称为有。
有形的东西都具阴阳两仪,由于阴阳的相互作用而推动着事物的发展演变,但它们最终都始于“无”即“太极”。
太极拳有别于其它拳种的根本特点就在于它将这种阴阳太极哲理应用于拳理之中。
至于太极拳的起源问题,众说纷纭、各抒己见,这并没有多大的关系。
我们说太极拳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产物,是人类共同拥有的财富。
但从现在普及、广为流传的太极拳种来看,究其渊源,当推河南温县陈家沟人陈氏九世祖陈王庭(又名奏廷)。
(2)向金仁霖先生学太极拳笔记(转)
(2)向金仁霖先生学太极拳笔记(转)1、两腿的迎送,两腿的迎送是一直困扰我的问题,很久没有要领,金老师讲的比较直白,迎就是开门,前腿先做一个贴靠的沉开,然后再后腿做一个贴靠的沉开,这样就把人家吃进来了,然后一送,送的时候是相反的动作,期间有个节奏,滴答,但是迎的时候,两条腿的动作,都在滴的节奏里,答的节奏已经是发人了。
所以,我觉得有些类似长跑的节奏,吸吸-呼。
现在我对节奏还很不分明,这个要漫漫体会了,知拍任君斗,知道节拍了就有了和各个拳钟较量的基础。
金老师讲过当年田老师和拳击的人切磋的故事,拳击的节奏是很快的,变幻也很复杂,但是当拳击手把手提起来的时候,田老师就进去了,原因就是洞悉了对手的节奏,在这个节奏的滴答声中间的停顿的瞬间,就是破坏对手最佳的时刻。
2、金老师讲接劲啊,后发先致啊,都在这个节奏里。
我问金老师,如果遇到速度和力量很快的拳怎么办,这个也是一直困扰我的问题,也是大家对太极是玩意还是拳的争论的焦点。
金老师说,开门接啊!见我不明白,就示意让我来打,让我用力,不要怕,我有过前次的教训,就轻一点打出去,感觉拳着力处一片虚空然后是很强硬的反弹,加力再打,弹性更大更强硬,再加力再打,金老师迎了上来,还是用胸口。
我人跌出,片刻后小臂表皮开始疼痛,(非拳的接触面)。
估计是力渗透过去了。
3、起式做纯阴纯阳的时候身体不能有起伏,倒摆的幅度不一定要大,但是一定身体不能弯曲,我在做纯阴的时候,金老师把手放在我的后腰上我人变动弹不了,就是因为身体有了前弓,这样全身就不均匀,会犯顶,做这个动作的时候,金老师会把一手放在我胸口一手放在我腰上,让我用身体把这两只手的受力调均匀,同时在倒摆的时候要保持这个均匀这样才算把中轴摆起来。
4、在做起式的时候手不能抬的太早,要在身体前摆后把手带起来,这样才会生出不顶的力来,才能让人按不住。
金老师讲,当年陈微明老夫子说太极合老子。
就是在这个起式上,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太极拳之源流
太极拳之源流对太极拳的起源、发展、演变、脉流,世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下面由店铺给您介绍一下关于:太极拳之源流。
太极拳之源流20世纪,更受唐豪、顾留馨等人的所谓考证,搞得一塌糊涂。
改革开放之后,国家摒弃了极左思维之桎梏,太极拳史之研究始迈人正常轨道。
吴图南、于志钧、李师融、路迪民、李滨诸人对于太极拳史之研究和考证多有建树,对理清太极拳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本人不才,愿为太极拳之正本清源略尽绵薄之力。
现将本人对太极拳起源、发展、演变、脉流的研究和理解整理成文,以期能使大家对太极拳史的概貌有一个总体的认识。
对理论研究,我个人的看法是,首先要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尊重历史,尊重事实,尽量不掺入个人情绪和偏见,只为探求事实真相;二是辩证分析历史资料和有关证据,慎重考证。
要从资料和证据的来源、传承情况及内容进行分析,并且要看是否能与其他资料、证据相互印证,其矛盾之处能否得到合理的解释,进而辨别真伪,确定其证明力度的大小。
三是从可靠的资料、证据当中综合分析,去伪存真,找出事情真相。
对没有直接证据证明的情况,可由其他可靠证据,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进行论证。
暂时无法确证的,存疑不论,不要妄加臆断。
在论证过程中,要懂得运用证据学和逻辑学的基本原理。
太极拳之源流一、先贤立哲理,文化始诞生上古时代,人们的生活朴素而单调,欲念极少,心性清静,恬淡虚无,人与自然的关系十分融洽,容易进入静的状态,进入到“天人合一”之境。
有大贤者,与天地合一,与道合真,彻悟本性后,有大智慧、大神通,将在定境中所体悟的先天大道与后天哲理进行概括、总结、叙述,创立了无极、太极、阴阳、三才、四象、五行、六合、七返、八卦、九宫、天干地支、河图洛书等理论来表述先天大道与后天哲理。
这些上古哲理,奠定了中华文化的基石,为中华文化的根本和源头。
后代诸学说、政治、经济、文化,俱受其影响。
在上古,先贤将入定之体验加以总结、传授,最后发展成为各种修真之法,炼气之术。
太极拳的起源及发展
其次,突出哲理性。从太极拳的产生到具体动作都有深 刻的哲理,这种哲理性已上升到理性指导层次,融汇到具体 动作形态中,如阴阳辨证哲理,具体为拳中的虚实、开合、 动静等等,这一点非常重要,甚至有人称懂得阴阳能分出虚 实就是太极拳,所以每动都要在此理论指导下运动,和其它 运动相比在理论层次和全面程度上都显现得突出。 第三个特征就是明显的健身性。在健身方面太极拳的一系列 技术要求,理根于传统医学,又符合现代科学,显示了明显 的健身性,正如拳论所称的“若问用意终何在,延年益寿不 老丹”,现代大量的科学实验正说明着这一点。
太极拳家把精神锻炼和肉体锻炼看作同样重要,甚至把 前者看得更为重要,提出了“用意不用力”的最高原则,使 所有动作在意识连续贯注下轻轻运动,不使拙力,从而提高 锻炼的效果〔这个“心静用意”的原则,太极拳家称作
“练意”,结合“练气”(腹式呼吸)、“练
身”(运动肢体内外),构成了太极拳锻炼方法上意识、呼
吸、动作三者密切结合的整体性和内外合一性,成为一种优 越的拳术〕。
三、练太极对四肢的运动,有一句话叫做:“如意胳膊、箩圈腿”。 就是说,手臂与腿部要微有弯曲含蓄之意而不可伸得过直。“劲以曲蓄 而有余”,就是指此。如单鞭、野马分鬃等式,后腿微曲向外绷,就能 做到前弓后蹬,力从脚跟而发,像树生根于地全身稳固,而不是向后挺
得过直。总的来说,四肢要圆润、灵活、稳实,切忌强直。
太极拳经过长期的流传,演变出了许多的流派,有陈式 太极拳、杨式太极拳、 孙式太极拳、吴式太极拳、武式太 极拳等五大派系,誉称为“五式太极拳”。
练太极拳如何才能心静?用意导动作 练太极拳多年后的内 体感觉
丹田脐下小腹部,屏除杂念,处于一种无思无虑状态。自觉 全身安排妥当,已经心静气和,然后开始动作。既动之后, 全神贯注地不断用意来指导每一动作的正确性、连贯性和圆 活性,动作过程中内部与外形的开合虚实和旋转变换务求上 下相随,内外合一,意想劲到,动必合法。
太极拳文化通识课知识点
太极拳文化之人生哲理【第一讲】课程内容:太极易理太极拳文化与理论的发展太极图说与太极拳论太极拳文化的时代价值与修炼太极拳文化与和谐理念现代健康理念与方法技法、功法、心法与体验传统体育与养生经络学与太极拳养生内功修炼与养生人类的太极运动通识教育1.培养完善的人,即具备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意在精神层面培养健全的自由的人;2.“通识为体、专业为用”应是现代本科教育的理念,在这样一个理念的指导下,通过传统文化太极拳中的人生哲理的学习与讨论,意在使同学们从文化、精神到身体都有一个全面的提升,健康的发展。
对太极拳动作构架外在形态的认识体育视角:认为太极拳是运用棚、捋、挤、按、采、列、肘、靠……“十三势”等手法、腿法和步法组成的武术套路。
整套动作具有:轻松柔和、连贯均匀、圆活自然、协调完整的特点。
形象视角:称太极拳是圆的运动。
抽象视角:以太极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武术文化是哲学体育:以其具体的形象把抽象的哲学概念阴阳这一对矛盾视角化;整体的特性:“由松入柔、运柔成刚(或柔极生刚)、刚复归柔”。
讲授内容: 太极易理太极文化作为通识课的文化意义太极文化的普世价值太极易理一、太极拳的文化意义1、什么是太极拳?“太极是阴阳之母”。
中国传统哲学认为,宇宙是一体的,世界上任何物质都是甴“阴阳两个方面组成的。
”并且阴阳两个方面是协调的。
世界上万事万物就是在这种不断寻求协调、平衡的过程中求得前进和发展的。
以太极命名的“拳”就是贯穿这种寻求协调、平衡,以达到健康长寿;通过打乱对方的协调、平衡,以达到制人取胜;通过寻求人与自然、社会的平衡,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2、太极拳在当下的文化意义:太极拳追求求中、守中、用中的思维理念和以人为本的人文价值观,从而达到了一种“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
太极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枝奇葩,是武术文化的代表;太极拳文化成为汉文化传播与交流的重要内容。
3 、在文化交流中,太极拳文化发展情况:(1)孔子学院(2)老子学院(3)汉学院(4)文化交流目前全世界练习太极拳者已逾2亿之多,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太极拳组织。
太极拳知识点
太极拳知识点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武术中的一种,被誉为“内家拳”的代表之一。
其独特的动作和哲学思想,使其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学习。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太极拳的一些重要知识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门古老而精妙的武术。
一、太极拳的起源和历史太极拳起源于中国宋朝,传统上被认为是张三丰所创。
张三丰是道教的重要人物,他将自己的哲学思想融入到太极拳的动作和技巧中,使其成为一门独特的武术形式。
太极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个世纪前,而今天,它已经成为了一种被广泛传承和练习的运动方式。
二、太极拳的基本原理和哲学思想太极拳的基本原理是“以柔克刚”、“以静制动”。
在太极拳的动作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种柔和、流畅的力量,这种力量源于内在的“太极”。
太极拳强调身心的统一,通过放松身体、调整呼吸和专注意念,来达到身心和谐的境界。
太极拳的哲学思想对于修身养性、平衡阴阳、和谐人与自然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太极拳的基本动作和套路太极拳的基本动作包括“抱球”、“推掌”、“拗步”等。
这些动作通常以缓慢而流畅的方式进行,注重整个身体的协调运动。
太极拳的套路是由一系列动作组成的,每个动作都有自己独特的含义和用途。
通过练习太极拳的套路,人们可以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协调性和耐力。
四、太极拳的健身效果和益处太极拳被广泛认为是一种对身体和心理健康都有益处的运动方式。
通过练习太极拳,可以增强肌肉的柔韧性和力量,提高心肺功能,改善身体的平衡和协调能力。
此外,太极拳还可以帮助人们放松身心,减轻压力和焦虑,改善睡眠质量。
五、太极拳的传承和发展太极拳作为一门传统的武术形式,一直以来都有着广泛的传承和发展。
许多太极拳大师通过教学和演示,将太极拳传承给后人。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人们对太极拳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太极拳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展,如运动康复、健身保健等。
六、太极拳的文化价值太极拳不仅仅是一种武术形式,它还具有深厚的文化价值。
太极拳的哲学思想和动作技巧,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太极拳发展史及各式各代传人
太极拳发展史及各式各代传人陳王庭的著作因年代久遠,多遭散失,現尚存(拳經總歌)、(長短句)詞一首。
詞上半首有,「嘆當年,披堅執銳,掃蕩群氛,幾次顛險!蒙恩賜,枉徒然,到而今年老殘喘。
只落得(黃庭)一卷隨身伴,閑來時造拳,忙來時耕田,趁餘閑,教下些弟子兒孫,成龍成虎任方便……。
」陳王庭的獨創有以下幾點(一)把拳術與導引相結合(二)把武術和中醫經絡學相結合(三)創造了雙人推手(四)創造了雙人剌槍和八杆對練項目(五)創造了太極拳理論自陳王庭之後,陳家溝練習太極拳之風甚盛,老幼婦孺皆練習,當地流傳的諺話,「喝喝陳溝水,都會翹翹腿」,「會不會,金剛大搗碓」。
就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的情形。
這種風氣世代沿襲,經久不衰,使得歷代名手輩出。
傳至十四世陳長興(1771一1853),字雲亭,著有(太極拳十大要論)、(太極拳用武要言)、(太極拳戰鬥篇)。
他在袓傳老架套路的基礎上將太極拳套路由博歸約、精煉歸納,創造性地發展成為現在的陳氏太極拳一路、二路(又名炮捶)。
後人稱為太極拳老架(大架)。
長興公以保鏢為業,走鏢山東,在武術界享有盛名。
他在戲臺前看戲,站立在千百人中(當時農村演戲,身強力壯者擠在臺前,無座位),無論眾人如何推、撞、擁、擠,腳步絲毫不動,凡近其身者,如水觸石,不抗自頹,時人稱為「牌位大王。
」子耕耘拳藝棈奧,繼續走鏢山東,歷時10餘年,所遇匪盜斂跡,魯人立碑敘其事以為紀念。
耕耘子延年、延熙均為太極名師。
教有名弟子揚露襌。
十四世陳有本在原有套路的基礎上,又有些改動,逐漸舍棄了某些難度和發勁動作,架式與老架一樣寬大,後人稱為新架(小架)。
十五世陳凊萍,贅婿于趙堡鎮(陳家溝東北五里地)在那裡傳拳,他在原套路上再進行修改,形成了小巧緊湊,逐步加圈,由簡到繁,逐步提高拳藝技巧的練習套路,世人稱為趙堡架。
十六世陳鑫(1849一1929),字品三,他感到陳氏拳術歷代均以囗傳為主,文字著作很少,為闡發袓傳太極拳學說,遂發憤著書立說,用十二年的時間寫成(陳氏太極拳圖畫講義)四卷,闡發陳氏世代積累的練拳經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几个有关太极拳历史考证问题的科学探讨(金仁霖)早在一九六一年五月,为了写好《各流派太极拳在上海的发展简史》,笔者有幸结识了著名文学家、太极拳研究家徐哲东先生(一八九八------一九六七),承蒙提供了有关郝派太极拳在上海发展过程中的许多具体细节。
由于在太极拳历史考证方面的很多问题,笔者的观点都和他相同。
诸如:太极拳创自陈王廷之说,推断有余,实证不足;研究太极拳不先从一系一家的太极拳本身技艺方面下功夫入手,对这方面的体会总是肤浅的,往往会从形式上去看问题;反对不鉴别史料的可信(所谓信史)与否,以为只要有材料就该认为可据,如所谓“治考据者,以博为其道也。
”等等。
因而他鼓励笔者写有关太极拳历史考证方面的文章,甚至同意笔者引用他还没有正式发表过的许多有关资料。
不久,动乱开始,徐先生也在一九六七年十月不幸去世。
这件事就一直搁置了下来。
转眼三十年,一九九三年秋,病后得暇,因捡出旧稿,补充以新的资料,整理成篇。
问题虽然琐碎,但各个击破,未尝不有裨于整个太极拳历史的考证也。
一、近代流行的杨、吴、武、郝、孙几家太极拳,都是由河南温县陈家沟派生出来,并根据山西人王宗岳写的《太极拳论》和《打手歌》的理论,改革创新而发展起来的。
近代流行的几家太极拳流派,如杨、吴、武、郝、孙等,都是源出于河南温县陈家沟的:陈长兴(一七七一----一八五三)把老架传给杨露禅(一七九九----一八七二)。
杨露禅传给次子杨班侯(一八三七----一八九二)、三子杨健侯(一八三九----一九一七)。
杨班侯传给其子杨兆鹏(一八七二----一九三O)、长侄杨少侯(一八六二----一九三O)。
杨健侯传给三子杨澄甫(一八八三----一九三六)。
杨少侯传给其子杨振声(一八七八----一九三九)、学生田兆麟(一八九一----一九五九)、尤志学等。
杨澄甫传给其子杨振铭(一九一O----一九八五)、杨振基、杨振铎,学生牛春明(一八八一----一九六一)、陈微明(一八八二----一九五八)、张钦霖(一八八七----一九六三)、董英杰(一八八八----一九六一)、武汇川(一八九O----一九三六)、崔毅士(一八九O----一九七O)、李雅轩(一八九四----一九七六)、郑曼青(一九O一----一九七五)、曾寿昌等。
田兆麟传子田颖嘉,学生黄文叔(一八八四----一九**)、陈志进、叶大密(一八八八----一九七三)、林镜平(一九OO----一九九七)等。
是为杨派。
杨班侯传给满族人全佑(一八三四----一九O二)。
全佑传给其子吴鉴泉(一八七O----一九四二),学生王茂斋(一八六二----一九四O)、郭松亭。
吴鉴泉传给其子吴公仪、吴公藻、女儿吴英华(一九O五----一九九六)、女婿马岳梁(一九O一----一九九八)、外甥赵寿邨(一九O一----一九六二),学生吴图南(一八八四----一九八九)、徐致一(一八九二----一九六八)等。
王茂斋传彭广义(仁轩)、杨禹廷(一八八七----一九八二)等。
是为吴派。
武禹襄(一八一二----一八八O)学太极拳,启蒙时师从杨露禅,之后、又从河南温县赵堡镇陈清平(一七九五----一八六八)学了陈沟新架一系的赵堡架,结合山西人王宗岳的理论,融会贯通以后,传给外甥李亦畬(一八三二----一八九二)、李启轩兄弟等。
是为武派。
李亦畬传给其子李石泉(一八七三----一九三二)、李逊之(一八八二----一九四四)、姨甥马同文,以及学生郝为真(一八四九----一九二O)、葛福来等。
郝为真传给其次子郝月如(一八七七----一九三五),学生李圣端(一八八八----一九四八)、李香远(一八八九----一九六一)等。
郝月如传给其子郝少如(一九O八----一九八三),学生张士一、徐哲东等。
是为郝派。
郝为真传给友人孙禄堂(一八六一----一九三二)、孙禄堂传给其子孙存周(一八九三----一九六三)、孙务滋(一八九九----一九二一),女儿孙剑云,学生齐公博(一八七五----一九六O)、孙振川(一八八五----一九四五)、孙振岱(一八八八----一九五五)、柳印虎、胡席圃等。
是为孙派。
以上诸家太极拳流派,无论杨派也好,吴派也好,武派也好,郝派、孙派也好,它们的盘架子和推手的训练方法,有它们共通的一点,那就是都能够遵循着王宗岳《太极拳论》和《打手歌》的理论指导,并尊之为经典著作,而把他们流传下来的。
陈家沟和赵堡镇陈家则并不是这样。
从清朝末年到民国初年,他们不独都没有王宗岳《太极拳论》和《打手歌》的流传,并且在练架子和推手的训练方法上,有很多方面都是和《太极拳论》和《打手歌》的理论不相符合,甚至在某些方面是有所抵触的。
由于上述情况的存在,使我们不得不回顾一下有关这方面的历史。
原来武禹襄是在一八五二年(清咸丰二年壬子)到他大哥武澄清(一八OO-----一八八四)河南舞阳县任所后,才得到他大哥在舞阳县盐店发现的、其中抄有王宗岳《太极拳论》和《打手歌》的《太极拳谱》的。
之后,他才在太极拳技艺和原理方面有所领悟。
除了陆续撰写出了《打手要言》、《四字密诀》等好几篇理论性的文字以外,并且把去舞阳县时趁便到温县赵堡镇向陈清平学来的赵堡新架,根据王论,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和创新,然后再把拳架和拳谱,传给外甥李亦畬、李启轩兄弟。
李亦畬则再传给其子李石泉、李逊之,姨甥马同文,以及学生郝为真、葛福来等,所以,他们都有王谱和武、李著作留传下来。
杨家则因杨露禅曾是武禹襄习练太极拳的启蒙老师,而杨露禅的次子杨班侯,又是曾经受读于武禹襄的,因而能在武家得到王宗岳的《太极拳谱》及较早时期的武著,所以杨班侯的学生陈秀峰,才有《太极拳真谱》手写本石印传世。
杨家自从得到王谱及武著,便遵循着王、武理论,通过祖孙三代的教学实践,把原来从陈家学来的老架和推手,进行了较长时期不断地改进和完善:架子由杨班侯改进成小架子,杨健侯改进成中架子,杨澄甫再改进成大架子;推手,则从原来的只有同侧顺步进一步、退一步的一种,完善成为合步、顺步二类都有,定(站)步、动(活)步俱全。
动步从一步到三步,以至于走四斜角方向的进三(或二)步、退二(或一)步的拗步大捋。
孙家则在陈沟赵堡新架一系传下来的郝派基础上,结合形意、八卦和杨派大、小架的部分内涵进行了架子高、步子活、进步后脚跟、退步前脚撤、沉提转换交待清楚的改革以外,在推手方面,则从原来的只有合步进三步、退三步的一种,增添到合步顺步二类都有,并且还特为补充进去了定步的基础推手法。
和杨、武、李、郝四家一样,孙家也有王谱和武、李著作留传下来。
陈家沟和赵堡镇陈家则并不是这样,直到清末民初,他们既没有王谱和武、李著作留传,练架子依旧一直固守着传统的、类似于形意拳明劲阶段的练法,推手则又只有顺步动步进一步、退一步的一种。
因此,无论在练架子或推手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是不能和王、武、李、杨诸家的理论相符合的。
直到上世纪末五十年代以后,陈派的几位提倡者,如沈家桢(一八九一----一九七二)、顾留馨(一九O七----一九九O)、李剑华、李经梧等,才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开始吸取王、武、李、杨诸家的可借鉴部分。
练架子开始改变了那种“指肚用力”、“四指骈住,指中节伻(绷)住,使指向手背微弯(如瓦垅状)”,伸指肌腱始终保持非常紧张,震脚发劲,比形意拳明劲阶段的练法还要明显的不良倾向;推手也逐渐在向杨、吴两家的传统名目和内容靠拢。
如单、双手挽花,合步定步推手,顺步动步(一进一退)推手,大捋(顺步大身法)、活步(花脚步、乱踩花)等。
沈寿在一九八四年六月,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太极拳法研究》下编,古典拳论研究《试论古代内家拳及其十四禁忌》(一)节中,把陈家沟陈家太极拳,称之为“原始陈式太极拳”;这不仅表明了他数典而没有忘祖,同时也说明了太极拳也和其他技艺一样,一定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而在外形和内容上,相应地有所改革和创新的,否则便会削弱了它适应时代的生命活力的。
二、河南温县陈家沟陈家,在文字记载上有“太极拳”名称出现时间的探讨一九三二年一月,唐豪(一八九七----一九五九)在陈家沟陈森(槐三)处,得到封面上题有“同治十二年癸酉(一八七三年)新正,颖川氏宗派”的《陈氏家谱》,在乾隆十九年(甲戌一七五四)谱序中十一世至十五世陈氏诸祖先名旁,有的注有“拳手”、“拳头”、“拳”、“拳师”字,以及陈王庭长短句遗诗中有“闷来时造拳”一句,其中的“拳”字,都没有写明白是什么拳。
唐豪在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中国武术学会出版的《戚继光拳经》<戚继光拳经的研究及其评价>(三)“受戚氏拳经影响的近代拳法”一节中,也承认“不过谱注和诗,均未说明其所造者为太极拳”。
同时,唐豪在陈家沟陈省三(一八八O----一九四二)处抄来的三省堂本《拳械谱》,在篇名《长拳谱》的式势歌诀末后,注有“此是长拳,惟熟习者得之耳”十一字。
又在篇名《十三势》三套标题下,注有“此名大四套锤”,四套标题下,注有“此名红拳”,歌诀最后二句还说“要知此拳出何处,名为太祖下南唐”。
炮锤架子式势名目末后,注有“十五拳十五炮,走拳用心”十字。
总之,在这本三省堂本《拳械谱》中,也只有提到过“长拳”和“十三势”两个名称。
直到一九三四年九月二十九日,徐哲东在南京向陈子明借来抄录出的陈两仪堂记《拳械丛集》中,有篇名“头套十三势拳歌,三套拳,四套,五套拳歌,二套砲捶十五红十五砲”,接下去才有篇名“太极拳一名头套拳,一名十三势,即十三折,亦即十三摺也。
”的出现。
徐哲东在式势名目后的按语中说:“右(原书系直排本故云,下同)文亦据两仪堂本,与以上所录之五节,字出一手,纸色亦一律。
然其名目之多寡,与前所录头套十三势歌,小有不同,故仍复录之,以备参考。
”又篇名:“二套锤,太极拳。
”徐哲东在式势名目后也有按语说:“右两则亦在两仪堂本中录出者,但与前所载太极拳及头套、二套名目,又小有出入,考书中有四页,纸较黄而粗,字体亦与前后各页不同,此两则即载在四页中者,盖四页非两仪堂本所原有,装订者误合之也”。
这四页虽然不能肯定就是文修堂本中的东西,但至少总是同一时期所装订,由他人转抄来的东西,那是无可怀疑的。
又,在徐哲东向陈子明借来抄录出的文修堂本《拳械谱》中,有篇名“头套锤架”的,在它的式势名目后并有附记:“二套锤、三套锤失传”、“右此头套锤拳架,如能熟练纯习,就能生巧,只要日夜加功,如若董(懂)内中情理使手,可为教师。
”徐哲东在按语中说:“右头套锤拳架及附记二条,均自文修堂本中摭出,与两仪堂本中所谓十三势太极拳之名目,大致相同”。
再据文修堂本中枪法自序篇后有“道光癸卯年桂月(道光二十三年八月,一八四三年九月二十四日----十月二十二日)张文谟号开周重抄”十五字的题记,枪棍法后更有“以上枪棍谱系河北王保(堡)村得来,道光二十三年岁在癸卯中秋(一八四三年十月八日)张开周重抄录谨志”三十二字的题记,结合文修堂本中有“民国十七年(一九二八年戊辰)九月二十二日岁贡生县丞年八十岁,陈鑫字品三号应五别号安愚谨志”的附记,家谱末后也有“我高曾祖父皆文兼拳最优,森批”的陈森批注,则可以确定,拳械谱和陈氏家谱的最后写附记和批注的人,是陈氏十六世的陈鑫(一八四九----一九二九)和陈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