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实验课效果图片3
2025年贵州中考物理命题探究-电、磁学-第十五讲 电学实验实验3 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电阻
返回目录
例 2 (2023江西改编)在“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小明使 用的器材如下: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阻约10Ω)、两节 新干电池、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20Ω 1A)、开关、导线若干.
甲
乙
例2题图 (1)连接电路前,电流表有示数,应该对电流表进行_调__零__.
返回目录
2.在“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小宏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 路,电源电压恒为3V,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V.
甲
乙
丙
第2题图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__断__开__状态.
返回目录
(2)通电后,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小灯泡亮度始终不变且电 压表指针保持在3V的位置.小宏检查电路发现连线时错将导线接在了如 图乙所示的滑动变阻器____C_、__D_(填写字母)两个接线柱上.
2.4
3.0
电流I/A
0.10
0.18
0.26
0.30
A.减小误差
B.寻找实验的普遍规律
返回目录
拓展 训 练 (6)第5次实验时,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电压表均无示数,同组的小东 同学断定是定值电阻断路.这个判断是_错__误__(选填“正确”或“错误”) 的,理由是_若__定__值__电__阻__断__路__,__电__压__表__测__电__源__电__压__,__仍__有__示__数____. (7)同组的同学查阅资料得知:虽然电压表内部电阻很大,但电路接通后 仍有微小电流流过电压表,请你根据这一事实并结合电路图分析判断, 实验中测得定值电阻的阻值比真实值偏_小___(选填“大”或“小”).
返回目录
特殊方法测电阻(定值电阻R0阻值已知,滑动变阻器R1的最大阻值为R1max)
小学科学教材中的物理学知识及实验(转) ppt课件
电磁铁磁力与线圈圈数关系研究
同上
设计制作一个强磁力电磁铁
同上
小电动机里面有什么
电动玩具车中的小电动机、
研究小电动机转动的秘密
玻璃杯、橡皮筋、铁丝、P导P线T课、件电池、电池盒、小电动机中的转子
25
课本中的物理学实验
PPT课件
26
实验教学的实际操作
请你判断下面的活动哪些是实验。
PPT课件
27
实验教学的实际操作
PPT课件
11
课本中的物理学知识
浮与沉
1.浮力 2.阿基米德原理 3.物体的浮沉条件 4.改变物体所处的状态和使物体浮沉的方法 5.飞机的升力
PPT课件
12
课本中的物理学知识
运动和力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重力
3.弹力
4.摩擦力
5.二力平衡的条件
6.牛顿第一定律
7.惯性
8.力的作用Biblioteka 果PPT课件塑料勺、木勺、不锈钢勺、烧杯、热水、钢条、铝条、铜条、酒精灯、凡士林、火柴
大小相近的不锈钢杯、陶瓷杯、塑料杯、热水、
铁架台、漏斗、量筒、300毫升的烧杯、电子表、毛巾、水
电子表、铁架台、长中短棉线各一、重中轻螺帽各一
两根长度分别为20mm、30mm的木条、支架、金属圆片、秒表
齿轮操纵器
铁架台、摆、元地盘 PPT课件
温度计、烧杯、热水、温水、凉水
体温表、温度计、烧杯、自来水、温水、热水、热水瓶里的热水
试管、纯净水、温度计、保温杯、碎冰、食盐、试管架、毛巾、培养皿
规格一样的冰块、温度计、烧杯、大小相等的可密封的透明塑料袋、电子表、
碎冰、3只大小形状一样的玻璃杯、自来水、空气
演示实验报告
普氏摆与普尔弗里效应姓名:学院:专业:班级:学号:上课日期:周次:时间:正文内容1,、概述:当一个用绳子悬吊的重摆在一个平面内作往复摆动时,如果用一块茶色镜遮住一只眼睛,我们同时睁眼看到的运动摆的轨迹就会从单摆轨迹变成椭圆形轨迹,此时我们可以看到小球不止左右摆动,还能自由前后运动[1]。
这个模型装置我们成为普氏摆。
实际上,人之所以能够看到立体的景物,是因为双眼可以各自独立地看景物。
两眼有间距,造成左眼与右眼图像的差异称为视差,人类的大脑将两眼的图像合成,在大脑中产生有空间感的视觉效果。
在这个实验中,摆球在一平面内作往复的单摆运动。
当观察者通过茶色镜片观看摆球时,由于茶色镜片会延迟知觉(约0.01秒),单摆自左向右摆动时看起来是向前(靠近)摆动,自右向左摆动时似乎向后(远离)摆动,当把茶色镜片放在左眼,左眼的视觉就会“延迟”,当“摆”由右向左运动时,视觉成像点跑到了后面,当“摆”由左向右运动时,视觉成像点跑到了前面,看上去就好像在顺时针运动,同时近处物体移动的速度看起来比远处物体移动速度要快,视觉的延迟导致左右眼视点不能重合,较近的物体看起来好像是跳出了平面而成为立体图像,即大脑将此种情形解释为单摆朝某个方向发生了位移。
这种效应即称为普尔弗里效应[2]。
1,背景调研:实验所涉及问题1922年,德国物理学家Carl Pulfrich发现了人眼的一个生理现象,当一个用绳子悬吊的重摆在一个平面内作往复摆动时,如果用一块茶色镜片遮住一个眼睛,我们同时睁眼看到的这个运动摆的轨迹就会从单摆轨迹变成椭圆形轨迹,普氏摆之谜至今没有被完全解开。
一大批科学家试图解开这一神奇的人眼视觉生理现象的谜题,然而至今仍未得到满意的解释。
虽然普氏摆之谜没有被完全解开,但它带给人们两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方面,它启发人类,如果眼镜镜片有颜色的差异,那必须格外小心,因为此时人眼的轨迹判断存在较大的误差;另一方面,人们可以利用普氏摆现象发明一种眼镜,它可以在平面显示器上模拟出立体的效果[1]。
初中物理实验目录及器材
硬币、笔、U型纸条、细长纸带、纸做小船、大号注射器、自制飞机机翼模型
90、浮力产生原因、方向
演示
水槽、乒乓球、木块、石块、弹簧秤(各一个)、自制蜡块、石块、弹簧秤、水槽、细线、金属箔。
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
分组探究
溢水杯、弹簧秤、小桶、烧杯、细线、石块、阿基米德原理实验仪。
第十五章机械能
功的原理
演示
82、杠杆平衡的条件
分组探究
弹簧测力计、钩码、支架、起子、镊子、天平、汽水一瓶、筷子、扳手、
83、比较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分组探究
定滑轮、动滑轮、铁架台、弹簧称、细绳、钩码
第十四章压强和浮力
84、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
探究
压力小桌,细砂、玻璃杯、质量为200克的砝码2个
85、液体内部同一深度朝各方向的压强是否相等
第二章光现象
15、光是怎样传播的(影子形成、小孔成像)
演示
激光笔、盛有水的水槽、手电筒、棱镜、带狭缝的屏、白屏、自制小孔成像演示仪
16、光反射时的规律
分组探究
激光笔、刻度尺、手电筒、水、盆、投影片.光的反射演示装置图、平面镜、玻璃片
17、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分组探究
玻璃板、相同的蜡烛两支、火柴、夹子两个、8 K白纸一张、图钉、透明胶条、小平面镜.
58、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力
演示
蹄形磁铁、电池盒(附电池)、开关、金属导体、导线、铁架台
59、通电线圈在磁场中扭转
演示
线圈、蹄形磁铁、电池盒(附电池)、开关、导线、铁架台
60、让线圈转起来
探究
线圈、蹄形磁铁、电池盒(附电池)、开关、导线、
61、线圈不能连续转动
演示
趣味物理小实验人造彩虹精品教案一等奖
趣味物理小实验人造彩虹精品教案一等奖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物理趣味实验》教材第四章第一节“光与色彩”,详细内容围绕人造彩虹的实验展开,通过实践探索光的色散原理,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彩虹形成的科学原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理解光的色散现象,知道彩虹的形成原理。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人造彩虹实验,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光的色散原理的理解。
重点:人造彩虹实验的操作及彩虹形成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透明水杯、白板、三棱镜、激光笔、光源。
学具:每组一套透明水杯、三棱镜、激光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展示真实的彩虹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彩虹的特点。
(2)提出问题:“彩虹是怎么形成的?我们可以自己制造一个彩虹吗?”2. 例题讲解:(1)讲解光的色散原理,引导学生理解彩虹的形成原因。
(2)展示人造彩虹实验操作步骤,讲解注意事项。
3. 随堂练习:(1)学生分组,每组进行人造彩虹实验。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2)教师点评并讲解实验原理。
5. 知识拓展:(1)介绍彩虹的成因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2)探讨光的色散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
六、板书设计1. 光的色散原理2. 人造彩虹实验步骤3. 彩虹形成原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尝试用生活中的物品制作一个简易的人造彩虹。
2. 答案:学生根据实验原理,自主设计并完成作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课后收集关于光的色散现象的资料,进行课堂分享。
(2)鼓励学生尝试创新实验,探索光的其它趣味现象。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1. 教学难点:光的色散原理的理解。
初中物理创新实验
初中物理创新实验1实验题目:水中取币不湿手实验设计思路: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能演示物理原理,揭示生活中的物理道理,设计本实验。
实验目的:让学生认识大气压,并知道大气压可以为人们所利用,为人类服务。
实验内容所涉及的科学原理:蜡烛在空气中燃烧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可溶于水,大气压的原理实验操作步骤:1、在盆子中放一枚硬币,2、在盆中加入适量的水,浸没硬币,3、在盆中放上一支蜡烛并点燃,4、将一只玻璃杯倒扣在点燃的蜡烛上,5、取出硬币。
实验装置图片:实验所用器材:盆子一只,硬币一枚,蜡烛一支,玻璃杯一只,水,火柴实验过程与效果:在盆内的水中浸有一枚硬币,把蜡烛放在盆中并将其点燃(蜡烛的长度大约是杯子深度的三分之一),从火焰的上方用杯子把蜡烛罩起来(尽量选用较大的杯子),蜡烛在短时间内还在燃烧,过一会儿,蜡烛的火焰熄灭了,这时杯中发生了变化,盆中的水被杯子吸进去了,这样就可以不把手弄湿而将硬币取出来。
揭开秘密:空气中大约有五分之一是氧气,被杯子罩住的火焰之所以熄灭,是因为蜡烛把氧气燃烧掉了的缘故。
由于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被溶解在水中,杯中的气体减少了,从而使杯中压力降低,这样外面的水就被大气压压进了杯中。
初中物理创新实验2实验题目:用音乐盒辨别物质的导电性实验设计思路: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能演示物理原理,揭示生活中的物理道理,利用学生自有的玩具,同时又有趣味性,设计本实验。
实验目的:让学生认识导体与绝缘体实验内容所涉及的科学原理:物质的物理性质实验操作步骤:从音乐盒的开关处引出二根导线,导线引出端接上碳棒,可先测试一下碳棒的导电性,然后分别测试金属、木片、塑料片、玻璃、水、食盐溶液、蔗糖、酒精等的导电性。
实验装置图片:实验所用器材:音乐盒(音乐卡片等)、导线、碳棒、铜丝、铝丝、木片、塑料片、玻璃片、蒸馏水、酒精、蔗糖及其溶液、食盐及其溶液实验效果:本实验利用的是学生一般都有的玩具设计的一个实验,实验操作简单,说明的物理道理明确,实验现象明显,是学生自己都能做的实验。
趣味物理小实验人造彩虹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趣味物理小实验——人造彩虹教案课时安排:1课时年级学科:小学科学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彩虹的形成原理,掌握光的色散现象。
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思维。
教学重点:1. 彩虹的形成原理2. 光的色散现象教学难点:1. 实验操作的安全性2. 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二、教学准备实验材料:1. 白色透明塑料薄膜2. 透明玻璃杯3. 清水4. 食用色素5. 剪刀6. 透明胶带教学工具:1. 投影仪2. 教学课件3. 实验操作演示台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投影仪展示彩虹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彩虹的美丽颜色。
提问:同学们知道彩虹是怎么形成的吗?让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探究彩虹的形成原理介绍彩虹的形成原理,解释光的色散现象。
通过教学课件展示光的色散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白光通过水滴时,会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
3. 制作人造彩虹讲解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引导学生动手操作。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步骤:1. 将白色透明塑料薄膜剪成适当大小,贴在透明玻璃杯内壁上。
2. 向玻璃杯中倒入清水,放入食用色素。
3. 用透明胶带将玻璃杯固定在实验操作演示台上。
4. 观察塑料薄膜上的颜色变化,记录实验现象。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巩固对彩虹形成原理的理解。
鼓励学生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5. 课堂小结本节课通过制作人造彩虹实验,让学生了解了彩虹的形成原理和光的色散现象。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培养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
六、教学延伸1. 让学生思考:除了制作人造彩虹,我们还能用什么方法观察光的色散现象?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不同的观察方法,如:用三棱镜观察白光的色散,用自制的小彩虹仪观察光的色散等。
七、课堂作业1. 请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
共振现象实验探究
共振现象实验探究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共振现象的基本概念,掌握共振现象的产生条件和影响因素。
2. 使学生了解共振现象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能举例说明。
3. 引导学生掌握实验探究共振现象的基本方法,学会分析实验数据。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验设备的能力,提高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实验探究,学会观察、分析、解决问题。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工具进行数据记录和处理,提高数据处理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
2. 培养学生尊重事实、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敢于质疑、勇于探究。
3. 引导学生关注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增强环保意识和创新意识。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物理学科实验探究课程,旨在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深入理解共振现象及其应用。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处于初中阶段,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基础,好奇心强,动手能力强,但缺乏系统的实验操作经验。
教学要求:1. 结合学生特点,设计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实验活动。
2. 注重实验过程中的观察与思考,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
3. 强调团队合作,培养学生沟通与协作能力。
4.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实验操作安全,及时纠正错误操作。
二、教学内容1. 引入共振现象的概念,讲解共振现象的产生原理和条件。
2. 结合课本内容,介绍共振现象在自然界、工程技术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3. 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包括以下步骤:a. 准备实验器材,介绍实验设备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b. 设计实验方案,明确实验目的、步骤和方法。
c. 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d. 分析实验数据,探讨共振现象的影响因素。
4. 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进度:a. 第一课时:讲解共振现象的概念、原理和应用实例。
b. 第二课时: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
c. 第三课时:分析实验数据,总结共振现象的特点。
5. 教材章节关联:a. 课本第三章第五节:共振现象及其应用。
2025年中考物理总复习第二部分考点培优训练第4讲物态变化
物理
甘肃专版
9.【物理学与日常生活】(2024•武威模拟)炎热的夏天,小双从冰箱拿出 一支冰棍,包装纸外面有一层白霜,白霜的形成是 凝华 现象,剥去包装 纸,冰棍冒“白气”,这是一种液化现象,仔细观察冰棍“冒”出的“白气”, 是向 下 (选填“上”或“下”)飘的。
2025版
物理
甘肃专版
10.(2024•重庆A卷)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加热过 程搅拌试管中的海波是为了使它 均匀 受热,海波的温度升高,内能 增大 ; 在海波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为 48 ℃。
物理
甘肃专版
13.(2024•庆阳模拟)为探究冰块熔化时温度的变化特点,小静同学从冰 箱内收集了20 g冰块,从实验室选取所需器材,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和小静 一起完成以下实验。
2025版
物理
甘肃专版
(1)在收集冰块过程中,应该收集颗粒较 小 (选填“大”或“小”)的冰块。 (2)实验前:A组同学认为,应该在烧杯中加入沸水,并用酒精灯加热烧 杯,如甲图;B组的同学认为,应该在烧杯中加入温水,且撤去图中的酒 精灯。你认为 B (选填“A”或“B”)组同学的思路更加合理。 (3)确定实验思路后正确完成实验并收集实验数据,小静根据收集到的数 据绘制出如图乙所示的温度变化图线,由图线可知冰是 晶体(选填“晶体” 或“非晶体”)。造成AB段和CD段温度变化快慢不同的原因是对应物质的 比热容 不同。
2025版
物理
甘肃专版
11.(2024•临沂改编)4月25日,2024山东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临沂 召开。期间,在重现诸葛亮借东风的场景时,舞台的烟雾效果是因干冰(固 态二氧化碳) 升华 (填物态变化名称),使水蒸气遇冷液化所致;傍晚,登上 “水韵琅琊”游船,夜风吹来,感到阵阵凉意是因为汗液蒸发吸收热量。
初中物理教案画图
初中物理教案画图教学目标:1. 掌握力的作用效果,包括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
2. 了解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同时,也受到另一个物体的反作用力。
3. 能够运用力的作用效果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重点:1. 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
2. 力的相互作用。
教学难点:1. 力的作用效果的理解和应用。
2. 力的相互作用的解释。
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
2. 教学用具,如弹簧测力计、气球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课件或黑板,展示一些力的作用效果的图片,如拉扯弹簧、推动小车等。
2.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图片中的现象是由什么引起的?3. 学生回答:是由力的作用引起的。
二、新课(20分钟)1. 讲解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
a.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如挤压气球、拉伸弹簧等。
b.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推动小车、踢足球等。
2. 讲解力的相互作用: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同时,也受到另一个物体的反作用力。
a. 举例说明力的相互作用,如两个人相互推拉、扔铅球等。
b. 引导学生理解力的相互作用的概念。
三、实验演示(15分钟)1. 演示弹簧测力计的使用,让学生观察力的大小对弹簧形变的影响。
2. 演示力的相互作用,如两个人相互推拉,让学生感受力的相互作用。
四、课堂练习(10分钟)1.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力的作用效果和相互作用的知识解释一些生活中的现象。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五、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总结力的作用效果和相互作用。
2. 学生回答:力的作用效果是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力的相互作用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同时,也受到另一个物体的反作用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图片、讲解、实验演示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掌握了力的作用效果和相互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趣味物理小实验人造彩虹教案一等奖
趣味物理小实验人造彩虹教案一等奖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物理教材第四章“光的色散与混合”一节,详细内容包括:光的色散原理、彩虹的形成原因、人造彩虹的制作方法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光的色散原理,理解彩虹的形成原因。
2.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通过制作人造彩虹,提高学生对物理现象的观察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现象的积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光的色散原理在人造彩虹制作过程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彩虹的形成原因及人造彩虹的制作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白板、白纸、三棱镜、光源(如手电筒)、水盆、镜子、喷壶。
2. 学具:每组一个三棱镜、一个水盆、一个喷壶、手电筒、白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向学生展示真实的彩虹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彩虹是如何形成的?”(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见过的彩虹情景,讨论彩虹的特点。
2. 例题讲解(1)讲解光的色散原理,解释彩虹的形成原因。
(2)介绍人造彩虹的制作方法,展示制作过程。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制作人造彩虹的方案。
(2)每组派代表分享方案,全班共同讨论方案的可行性。
4. 动手实践(1)按照设计方案,每组进行人造彩虹的制作。
(2)观察并记录实验过程,分析实验结果。
(1)每组汇报实验成果,分享实验心得。
六、板书设计1. 光的色散原理2. 彩虹的形成原因3. 人造彩虹制作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课堂所学,设计一个关于人造彩虹的实验。
2. 答案:(1)实验名称:人造彩虹的制作(2)实验目的:掌握人造彩虹的制作方法,理解光的色散原理。
(3)实验器材:三棱镜、水盆、喷壶、手电筒、白纸。
(4)实验步骤:a. 准备一个水盆,放入适量的水。
b. 将三棱镜放入水中,调整角度,使光线通过三棱镜。
c. 打开手电筒,照射三棱镜,观察白纸上的彩虹。
d. 记录实验结果,分析彩虹的形成原因。
高中物理实验图讲解教案
高中物理实验图讲解教案
实验目的:通过测量弹簧的弹性系数,加深学生对弹簧的弹性性质的理解。
实验仪器:弹簧、挂钩、量程足够的弹簧测力计、尺子、小推拉器
实验原理: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会发生变形,而在弹性系统中,外力越大,变形越大。
弹簧的弹性系数是一个衡量弹簧弹性的参数,表示单位变形量对应的弹力大小。
实验步骤:
1. 将一根弹簧悬挂在挂钩上,注意确保弹簧处于竖直位置。
2. 将弹簧测力计挂在弹簧下方,并读取弹簧的初始长度L0。
3. 用小推拉器挤压或拉伸弹簧,使弹簧发生较大的形变。
4. 读取弹簧测力计显示的弹簧的弹力F和弹簧的变形量ΔL。
5. 记录实验数据,并根据弹簧的变形量和弹力计算弹簧的弹性系数k。
6. 重复以上步骤,取多组数据,计算平均值。
实验注意事项: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时,要小心操作,避免弹簧脱落或滑动;在实验过程中
要注意保持实验环境安静,减小外界干扰。
实验数据处理:根据实验数据,利用公式k=F/ΔL计算弹簧的弹性系数,并比较不同实验
数据求得的弹性系数值,找出规律和关系。
实验拓展:可以尝试改变弹簧的材质或形状,观察弹簧的弹性系数是否会受到影响;也可
以尝试测量不同弹簧的弹性系数,并比较它们的差异。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弹簧的弹性性质及其弹性系数的概念,并培养实验操作
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高中物理实验目录手绘
高中物理实验目录手绘一、实验名称:测量重力加速度实验目的:通过测量自由落体的加速度,了解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
实验原理:利用重力加速度的公式a = g = Δv / Δt 进行实验测量。
实验步骤:1.准备好一根直通地板的垂直高射球杆,以及一个透明的塑料塔和一个秒表。
2.从球杆上放开小球,在自由落体过程中用塑料塔一直跟踪小球,记录下小球每隔0.1秒的位置。
3.根据记录得到的小球位置数据,计算出小球的平均速度,然后利用重力加速度公式计算出地表重力加速度的大小。
实验装置:小球、高射球杆、透明的塑料塔、秒表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测量,得到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约为9.8m/s²。
二、实验名称:光的反射定律实验目的:通过光线在不同介质之间的反射现象,验证光的反射定律。
实验原理:光的反射定律是指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入射角和反射角相等。
实验步骤:1.准备一个光源和一块平整的镜面。
2.让光线从光源射向镜面,观察入射角和反射角。
3.通过测量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验证光的反射定律。
实验装置:光源、镜面实验结果:实验结果符合光的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三、实验名称:测量摩擦力和滑动摩擦系数实验目的:通过测量不同物体在不同表面上的滑动摩擦力,了解物体之间的摩擦原理。
实验原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接触表面的平滑程度有关,滑动摩擦力可以通过滑动摩擦系数进行计算。
实验步骤:1.准备一个水平摩擦面和一个滑动器,以及一个便于施加力的力传感器。
2.在摩擦面上放置不同物体,并在滑动器上施加力,测量不同物体的滑动摩擦力。
3.根据测得的滑动摩擦力和施加的力,计算出物体之间的滑动摩擦系数。
实验装置:摩擦面、滑动器、力传感器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测量,得到不同物体在不同表面上的滑动摩擦系数。
四、实验名称:测量电路中电流和电压实验目的:通过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验证欧姆定律。
实验原理:欧姆定律是指电路中电流通过一个导体的大小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V = IR。
使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学科教学课件:以物理课件为例
本课程将介绍多媒体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并介绍如何设计出优秀的多 媒体教学课件。欢迎大家来学习!
物理课件概述
课件定义
课堂教学中,以电脑为载体的、 用于辅助教学的教学软件。
课件类型
理论教学课件、实验教学课件、 探究式教学课件、测试考核课 件等。
课件特点
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设计原则
1 个性化定制
2 清晰易懂
根据教材内容、参加学生、 学科特点等多个维度适度定 制。
3 创新实践
语言简练、图片清晰、结构 合理,突出主题、重点和难 点。
融合前沿技术创新设计,提高课堂互动性、趣味性和价值性。
物理教学课件中的多媒体素材的选择与运用
图片
有利于生动展示物理现象和实验 内容,展示原理、模型、图表等。
物理课件作为信息化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将随着信息技术和智 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升级,逐渐走向更加智能化、个性化、优化化的发展 方向。
课件制作中的版权问题
在制作物理课件时,需要注意版权保护问题。应尽可能遵守相关版权法律,不侵犯他人知识产权,遵循版权声明, 提高版权保护意识。
物理课件制作实践及常见问题 及解决方案
本节将介绍物理课件制作的实际操作过程、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包括教学 目标与要求、课件设计与创意、图片和声音视频素材的运用、动画和交互设 计、实验模拟模块的制作等多个方面。
实例分析:基于多媒体技术的 物理教学课件研究
本篇实例为通过建立从“物理现象表征层”到“微观规律表征层”的知识架构,应 用多媒体工具开发出帮助学生通过多种手段分层次学习物理知识的教学内容, 并在多次课堂实验中进行了应用及优化。
具有多媒体化、互动性、优越 性能、易修改、易传播等特点。
《主题九 第三节 学生实验_设计制作简易潜望镜》学历案-中职物理高教版21机械建筑类
《学生实验_设计制作简易潜望镜》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课学习主题为“简易潜望镜的设计与制作”,属于中职物理课程中的实验操作与科技制作部分。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潜望镜的基本原理、设计思路及制作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及科学探究能力。
二、学习目标1. 知识与理解:理解潜望镜的基本原理和构造,掌握光学知识在潜望镜设计中的应用。
2. 技能与操作:学会使用基本工具进行潜望镜的初步设计与制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三、评价任务1. 知识理解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和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对潜望镜原理的理解程度。
2. 操作技能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操作规范性和成品质量,评价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3. 合作与创新能力评价:通过小组作品展示和创意评价,评价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通过展示潜望镜的实际应用场景和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简要介绍潜望镜的原理和作用。
2. 理论学习(15分钟)讲解潜望镜的基本原理,包括光的反射定律和潜望镜的构造等。
重点强调光学知识在潜望镜设计中的应用。
3. 设计讨论(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讨论,设计简易潜望镜的初步方案。
教师巡回指导,提供建议和帮助。
4. 制作实践(30分钟)学生根据设计方案,使用基本工具进行潜望镜的制作。
教师提供必要的材料和工具,并强调安全操作规范。
5. 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每组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简要介绍制作过程和创意。
教师和其他同学进行评价,提出改进建议。
6. 课堂总结(5分钟)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潜望镜的设计原理和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作品。
五、检测与作业1. 完成一份关于潜望镜原理的总结报告。
2. 对自己制作的潜望镜进行改进,并记录改进过程和结果。
3. 收集其他类型的潜望镜资料,了解不同类型潜望镜的原理和应用。
八年级物理上册不同物体隔声效果的实验全国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微课赛课特等奖PPT课件
4/8
• 方案一:将发出响声闹钟用报纸包裹放在盒子里 在走廊上试验 15米外不能听见声音
• 方案漏洞: • 1.闹钟声音大小不能调整 造成声音太大 人和声源
距离太远无法到达试验效果 • 2. 纸类包裹物试验结果差异不大 • 改进方法:1在手机中 选择播放连续不停闹钟铃
不一样物体隔声效果试验
1/8
2/8
• 试验材料: • 鞋盒(装声源) • 闹钟(发声) • 手机(发声) • 纸(包裹声源) • 校服(包裹声源) • 枕巾(包裹声源)
3/8
• 试验设计:将同一个发声物体用不一样材 料包裹装进同一个鞋盒 一同学携带鞋盒 两 同学沿直线远离发声物体 直到听不见声音 为止
音 • 2 把声音调小
5/8
• 方案二 :将正在播放闹钟铃音手机用报纸 包裹放在盒子里
• 改进地方:1.缩短案二 进行试验
6/8
• 将包裹材料换成纸、 校服 进行屡次试验
• 试验结果:
包裹物品
枕巾 纸 衣服
• 听不到声 音距离(m)
6 10 8
7/8
• ∵6<8<10 • ∴ 枕巾隔声性能>衣服隔声性能>纸隔声性
能 • 棉隔声性能>涤纶隔声性能>纸隔声性能
• 隔声材料,要减弱透射声能,阻挡 声音传输,应选择重而密实材料。 隔声材料材质要求是密实无孔隙或 缝隙
8/8
初中物理光的反射实验
初中物理光的反射实验咱今儿个来唠唠初中物理光的反射实验,这可让我在物理的奇妙世界里好好地闯荡了一回。
那是在初中物理课上,老师宣布要带我们做光的反射实验。
我一听,心里就像揣了只小兔子,蹦跶得可欢了。
终于能亲自探索光的奥秘,这感觉就像是要去打开一个神秘的魔法盒子。
老师先给我们介绍了实验器材:一个平面镜、一块白色的光屏、一个激光笔,还有量角器。
这些东西在我眼里,就像是即将和我并肩作战的小伙伴,要一起揭开光反射的神秘面纱。
实验开始啦,我小心翼翼地把平面镜放在桌面上,调整好角度,让它稳稳地立在那里,就像给它安排了一个最佳的表演舞台。
接着,我拿起激光笔,心里有点小紧张,这小小的激光笔,可掌握着光的“发射大权”呢。
我按下开关,一道红色的激光射了出来,就像一把红色的剑,直直地刺向平面镜。
可光的反射并没有像我想象中那么顺利地出现。
我原本以为激光一照到镜子上,就会乖乖地按照我预想的角度反射出去,然后在光屏上形成一个漂亮的光斑。
然而,第一次尝试时,激光在镜子上反射后,光斑却偏离了我预设的位置,跑到了光屏的角落里。
我有点傻眼了,挠了挠头,心想:“这光怎么不听话呢?”我没有气馁,决定重新调整。
我像个小工匠似的,仔细地转动着平面镜,眼睛紧紧盯着激光笔和光屏。
调整了好一会儿,终于,激光在镜子上反射后,准确地落在了光屏上我想要的位置。
我兴奋得差点叫出声来:“哈哈,成功了!”这时候,旁边的同学还在为他的实验结果发愁呢,我心里别提多得意了。
然后,就到了测量入射角和反射角的环节。
我拿起量角器,像个测量大师一样,认真地测量着角度。
可是,这角度测量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儿。
我得先确定光线与法线的夹角,那法线就像一条隐形的分界线,把入射光和反射光的世界划分开来。
我一会儿把量角器的边对齐这个光线,一会儿又去对齐那个光线,眼睛都看花了。
有一次,我不小心把量角器碰到了,角度全乱了,只好重新测量。
我嘟囔着:“这光的反射实验还真是个细致活啊,一点都不能马虎。
2025年贵州中考物理命题探究电、磁学-第十五讲 电学实验实验1 探究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
返回目录
(3)为了进一步探究电压的分配规律,小明更换电阻完成了上表中2、3两 次实验,观察到每次实验电压表示数几乎不变.分析实验数据发现AB 间和CD间的电压之比与其对应电阻阻值之比相等,于是得出:“串联 电路中各部分电路按其阻值之比分配电源电压”的结论.根据这一实验 过程得出的结论是否可信?__不__可__信__(选填“可信”或“不可信”),你 的理由是:__要__得__到__普__遍__性__规__律__,__应__改__变__每__次__实__验__的__电__阻__比__值____.
ad两端电压U/V 2.8
2
1.4
1.3
2.7
3
1.7Leabharlann 1.22.9分析表格数据可知: ①初步结论是:在串联电路中,___U__=__U_1_+__U__2 __(写出关系式即可); ②实验过程中,小明_有___(选填“有”或“没有”)更换不同规格的灯泡进 行实验,你的判断依据是:_每__次__测__量__两___个__灯__泡__两__端__的__电__压__都__不__同______.
返回目录
2.(2020贵阳)我们已经学习了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那么串联的各部分 电路如何分配电源电压呢?小明利用以下实验器材进行实验:阻值不同 的定值电阻若干、电压表、电压为3V的电源、开关及导线.请回答下列 问题:
甲
乙
第2题图
返回目录
实验次数 1
AB间电阻/Ω 10
CD间电阻/Ω 5
2
20
10
及电源两端,闭合开关,观察 泡及电源两端,闭合开关,
并记录电压表示数
观察并记录电压表示数
返回目录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②_断__开___状态. (2)电流表、电压表接入电路时,电流表③_串___联接入被测电 路,电压表与被测元件④__并__联,且“+”接线柱接在靠近 操作要点 电源正极的那端,“-”接线柱接在靠近电源负极的那端. (3)多次测量,使结论具有普遍性的方法: 方法一:换用⑤_不__同__规格的灯泡进行多次实验; 方法二:调节电源电压的大小进行多次实验
2025年贵州中考物理命题探究-电、磁学-第十七讲 家庭电路 焦耳定律
返回目录
例 11 (2020贵阳)现代家庭中用电器越来越多,若家庭电路的主线路 (进户线)电线选择不当,会带来许多麻烦甚至是安全隐患.根据家庭安 全用电的需要,你认为主线路电线在选择时应考虑哪些因素?请写出一 个因素并说明原因. 答:主线路电线在选择时应根据家庭安全用电的需要选择合适粗细的电 线.因为家庭中用电器越来越多,用电器的功率越来越大,根据P=UI 知 电 路 中 的 电 流 越 来 越 大 , 在 主 线 路 电 线 电 阻 一 定 时 , 根 据 Q = I2Rt 知,在相同时间内,电线产生的热量越多,越容易引发火灾,所以主线 路电线在选择时应根据家庭安全用电的需要选择合适粗细的电线.
返回目录
例 2 (2024青海)如图所示,是“飞天”兴趣小组模拟的我国月球基地 的照明电路,在遵守安全用电的前提下、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 接完整.
例2题图
返回目录
考点 2 家庭电路故障分析
例 3 (2023贵州样题)寒冬的夜晚,家中的空调温暖了整个客厅,小明 正在台灯下做作业,与此同时,爸爸在电脑前工作,妈妈在用烤箱做蛋 糕……家中所有用电器突然停止工作,则造成断电的原因可能是( B ) A.烤箱内部电路发生开路 B.家中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 C.台灯的开关发生了短路 D.电脑的供电电压不足
_所__以__不__能____.
串
火线
零
并
零
火
左零右火
左零右火上接地
火零返回目录Fra bibliotek尾尖
火
零(或地)
切断电源
返回目录
切断电源
返回目录
内
大
长
焦耳 通电时间
I2Rt
平方
电阻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