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1. 化学实验安全与防护1.1 实验安全- 实验室防火、防爆、防毒、防腐蚀- 实验室事故的处理方法- 危险品的分类与标志1.2 实验操作基本技能- 玻璃仪器的清洗与干燥- 滴定管、移液管的使用与校准- 气体的收集与检验- 溶液的配制与稀释2. 物质的量2.1 物质的量概念- 物质的量的定义- 摩尔的概念与符号- 物质的量与质量、体积的关系2.2 物质的量的计算- 物质的量的基本计算公式- 物质的量的有关计算实例-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中的应用3.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3.1 原子结构- 原子的组成-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原子的大小与质量3.2 元素周期律- 元素周期表的构成与分组- 元素周期律的规律- 元素周期律在元素性质预测中的应用4.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4.1 化学键- 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的特点与区别- 键长、键能与化学键的关系- 氢键的概念与应用4.2 分子结构- 分子形状与键角- 分子轨道理论- 范德华力与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5. 化学反应与能量5.1 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 化学反应的本质- 化学反应的类型与特点- 化学平衡的概念与标志5.2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焓变的定义与计算- 热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 化学反应与能量守恒定律6. 有机化学基础6.1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 烷烃、烯烃、炔烃的结构与性质- 芳香烃的结构与性质- 卤代烃、醇、酚的结构与性质6.2 有机化学反应- 加成反应、消除反应、取代反应的特点与区别- 有机合成方法与策略- 有机化合物的检测与分析方法7.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7.1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 实验目的与要求的确定- 实验原理与步骤的设计- 实验试剂与仪器选择7.2 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 实验结果的判断与分析- 实验误差的来源与减小方法- 实验方案的改进与优化以上是对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的简要归纳,希望能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高一化学知识点

高一化学知识点

高一化学知识点高一化学知识点概述一、基本概念与定义1. 物质的组成:- 元素:不可分割的基本物质单位。

-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以固定比例结合形成的纯净物质。

-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各组成部分保持其原有性质。

2. 物质的分类:- 纯净物:具有固定成分和性质的物质。

- 混合物:由不同物质简单混合而成,没有固定成分和性质。

3. 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不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密度、熔点、沸点等。

- 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等。

二、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1. 原子结构:-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带正电。

- 电子云:由电子组成,围绕原子核运动,带负电。

2. 元素周期表:- 按照原子序数(即核内质子数)递增的顺序排列元素。

- 周期:水平排列,表示电子能级。

- 族(或组):垂直排列,表示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性。

3. 元素周期律:- 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呈现周期性变化。

三、化学式与化学方程式1. 化学式:- 表示化合物组成的符号表达式。

- 包括分子式、实验式、结构式等。

2. 化学方程式:- 表示化学反应过程的方程式。

- 包括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等。

四、化学反应类型1. 合成反应:- 多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

2. 分解反应:- 一种物质分解生成多种物质的反应。

3. 置换反应:- 一种元素与一种化合物反应,取代该化合物中的另一种元素。

4. 双置换反应:- 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

五、化学计量1. 摩尔概念:- 物质的量,1摩尔物质含有阿伏伽德罗常数(6.022×10^23)个粒子。

2. 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3. 能量守恒定律:- 化学反应前后,能量的总量不变。

六、溶液与浓度1. 溶液:- 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均一混合物。

2. 浓度:- 表示溶液中溶质含量的度量,通常用摩尔浓度(mol/L)表示。

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5篇

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5篇

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5篇相信有很多同学到了高中会认为化学是理科,所以没必要死记硬背。

其实这是错误的想法,高一化学知识点众多,光靠一个脑袋是记不全的,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要想学好化学,同学们还是要多做知识点的总结。

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高一化学知识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1一、物质的分类1、常见的物质分类法是树状分类法和交叉分类法。

2、混合物按分散系大小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三种,中间大小分散质直径大小为1nm—100nm之间,这种分散系处于介稳状态,胶粒带电荷是该分散系较稳定的主要原因。

3、浊液用静置观察法先鉴别出来,溶液和胶体用丁达尔现象鉴别。

当光束通过胶体时,垂直方向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这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形成的。

4、胶体粒子能通过滤纸,不能通过半透膜,所以用半透膜可以分离提纯出胶体,这种方法叫做渗析。

5、在25ml沸水中滴加5—6滴FeCl3饱和溶液,煮沸至红褐色,即制得Fe(OH)3胶体溶液。

该胶体粒子带正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向阴极移动,从而该极颜色变深,另一极颜色变浅,这种现象叫做电泳。

二、离子反应1、常见的电解质指酸、碱、盐、水和金属氧化物,它们在溶于水或熔融时都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从而可以导电。

2、非电解质指电解质以外的化合物(如非金属氧化物,氮化物、有机物等);单质和溶液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3、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有电解质参与的反应叫离子反应。

4、强酸(HCl、H2SO4、HNO3)、强碱(NaOH、KOH、Ba(OH)2)和大多数盐(NaCl、BaSO4、Na2CO3、NaHSO4)溶于水都完全电离,所以电离方程式中间用“二二”。

5、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叫离子方程式。

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基础上可以把强酸、强碱、可溶性盐写成离子方程式,其他不能写成离子形式。

6、复分解反应进行的条件是至少有沉淀、气体和水之一生成。

7、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主要含①符合事实②满足守恒(质量守恒、电荷守恒、得失电子守恒)③拆分正确(强酸、强碱、可溶盐可拆)④配比正确(量的多少比例不同)。

高一必修一化学知识点总结(精选13篇)

高一必修一化学知识点总结(精选13篇)

高一必修一化学知识点总结高一必修一化学知识点总结(精选13篇)高一必修一化学知识点总结11、溶解性①常见气体溶解性由大到小:NH3、HCl、SO2、H2S、Cl2、CO2。

极易溶于水在空气中易形成白雾的气体,能做喷泉实验的气体:NH3、HF、HCl、HBr、HI;能溶于水的气体:CO2、SO2、Cl2、Br2(g)、H2S、NO2。

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尾气吸收时要用防倒吸装置。

②溶于水的有机物:低级醇、醛、酸、葡萄糖、果糖、蔗糖、淀粉、氨基酸。

苯酚微溶。

③卤素单质在有机溶剂中比水中溶解度大。

④硫与白磷皆易溶于二硫化碳。

⑤苯酚微溶于水(大于65℃易溶),易溶于酒精等有机溶剂。

⑥硫酸盐三种不溶(钙银钡),氯化物一种不溶(银),碳酸盐只溶钾钠铵。

⑦固体溶解度大多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少数受温度影响不大(如NaCl),极少数随温度升高而变小[如Ca(OH)2]。

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变小,随压强增大而变大。

2、密度①同族元素单质一般密度从上到下增大。

②气体密度大小由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决定。

③含C、H、O的有机物一般密度小于水(苯酚大于水),含溴、碘、硝基、多个氯的有机物密度大于水。

④钠的密度小于水,大于酒精、苯。

3、物质燃烧时的影响因素:①氧气的浓度不同,生成物也不同。

如:碳在氧气充足时生成二氧化碳,不充足时生成一氧化碳。

②氧气的浓度不同,现象也不同。

如:硫在空气中燃烧是淡蓝色火焰,在纯氧中是蓝色火焰。

③氧气的浓度不同,反应程度也不同。

如:铁能在纯氧中燃烧,在空气中不燃烧。

④物质的接触面积不同,燃烧程度也不同。

如:煤球的燃烧与蜂窝煤的燃烧。

4、有色气体:F2(淡黄绿色)、Cl2(黄绿色)、Br2(g)(红棕色)、I2(g)(紫红色)、NO2(红棕色)、O3(淡蓝色),其余均为无色气体。

其它物质的颜色见会考手册的颜色表。

5、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HF、HCl、HBr、HI、NH3、SO2、NO2、F2、Cl2、Br2(g);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H2S。

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6篇

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6篇

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6篇第1篇示例: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一、物质的结构1. 原子结构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由核和核外电子组成。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的电荷为正电荷,中子不带电。

核外电子的电荷为负电荷。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目等于原子序数,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

2. 元素的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元素的原子序数排列的。

主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主族元素的序号,周期表中同一周期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3. 元素化合价元素化合价是元素与其他元素形成化合物时,元素所能给出或吸收的电子数目。

化合价是确定化合物成分的重要依据。

二、化学反应1. 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描述了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相对摩尔数和化学组成。

在化学方程式中,必须满足物质守恒定律,即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不变化。

2.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化学反应中发生电子的转移的过程,氧化是指失去电子的反应,还原是指获得电子的反应。

3. 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化合反应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原子或分子结合而形成化合物的反应,分解反应则是指化合物分解为原子或分子的过程。

三、化学计算1. 摩尔概念摩尔是物质的计量单位,摩尔质量是一个物质的摩尔数乘以分子质量。

摩尔概念是化学计算的基本依据。

2. 溶液的计算在化学实验中,溶液的计算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包括溶液的配制、稀释以及溶质的质量、摩尔数和体积的计算。

四、离子反应1. 离子化合物离子化合物是由正离子和负离子以电荷平衡相互组成的化合物。

在离子反应中,正负离子相互吸引形成离子晶体。

2. 离子反应的平衡离子反应通常发生在溶液中,通过离子反应的平衡可以确定生成的物质和沉淀物。

五、物质的性质1. 可溶性可溶性是指物质在溶剂中的溶解性能,通常通过溶质在100克水中的溶解度来表示。

2. 导电性导电性是物质导电的能力,通常与物质中自由电子的数量有关。

3. 酸碱性物质的酸碱性是指物质在水中形成的溶液的酸碱性质,可以通过pH值来表示。

化学高一知识点归纳必修一

化学高一知识点归纳必修一

化学高一知识点归纳必修一1.化学高一知识点归纳必修一篇一化学反应的限度——化学平衡(1)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逆、动、等、定、变。

①逆:化学平衡研究的对象是可逆反应。

②动:动态平衡,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仍在不断进行。

③等:达到平衡状态时,正方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等于0。

即v 正=v逆≠0。

④定:达到平衡状态时,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各组成成分的含量保持一定。

⑤变:当条件变化时,原平衡被破坏,在新的条件下会重新建立新的平衡。

(2)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①VA(正方向)=VA(逆方向)或nA(消耗)=nA(生成)(不同方向同一物质比较)②各组分浓度保持不变或百分含量不变③借助颜色不变判断(有一种物质是有颜色的)④总物质的量或总体积或总压强或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前提:反应前后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相等的反应适用,即如对于反应xA+yBzC,x+y≠z)2.化学高一知识点归纳必修一篇二化学能与热能1、在任何的化学反应中总伴有能量的变化。

原因: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要吸收能量,而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放出能量。

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在发生过程中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取决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E反应物总能量>E生成物总能量,为放热反应。

E反应物总能量2、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常见的放热反应:①所有的燃烧与缓慢氧化。

②酸碱中和反应。

③金属与酸反应制取氢气。

④大多数化合反应(特殊:是吸热反应)。

常见的吸热反应:①以C、H2、CO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如:②铵盐和碱的反应如Ba(OH)2·8H2O+NH4Cl=BaCl2+2NH3↑+10H2O③大多数分解反应如KClO3、KMnO4、CaCO3的分解等。

3.化学高一知识点归纳必修一篇三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1.物质的量(n)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大全(五篇)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大全(五篇)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大全(五篇)高中必修一化学知识点总结篇1一、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的结构)1. 原子序数: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顺序给元素编号以得到原子序数。

2. 原子序数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二、元素周期表的结构1.周期周期:具有相同电子层数的元素,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的一行,叫周期。

(1)元素周期表共有7个横行,每一横行称为一个周期,故元素周期表共有7个周期;(2)周期的分类第一、二、三周期,所排元素种类: 2、8、8,短周期;第四,第五,第六和第七周期,排列的元素类型:18,18,32,32,长周期。

此外:镧系元素 57La~71Lu 15种元素第六周期,IB族;锕系元素 89Ac~103Lr 15种元素第七周期,IB族;超铀元素 92U号元素以后。

(3)周期序数与电子层数的关系:周期序数=同周期元素具有的电子层数。

(4)每一周期都是从碱金属开始→卤素→惰性元素(第一与第七周期例外 );(5)每一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从大到小;主要化合价从+1~+7,-4~-1,金属性渐弱,非金属性渐强。

2. 族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照原子电子层增加的顺序,从上到下垂直排列,称为一族。

(1)元素周期表共有18个纵行,除8、9、10三个纵行称为Ⅷ外,其余15个纵行,每一个纵行称为一个族,故元素周期表共有 16 个族。

族的序号一般用罗马数字表示;(2)族的分类长短周期共同组成的族为主族,用A表示;完全由长周期元素构成的族为副族,用B表示,并用罗马数字表示其序号;稀有气体元素所在的列为零族,计作“0”;族类ABⅧ0族数7711族序号ⅠA、ⅡA、ⅢA、ⅣA、ⅤA、ⅥA、ⅦAⅢB、ⅣB、ⅤB、ⅥB、ⅦB、ⅠB、ⅡBⅧO列序号1、2、13、14、15、16、173、4、5、6、7、11、128、9、1018(3)周期表中部从ⅢB族到ⅡB族共10列通称为过渡元素,包括Ⅷ族和七个副族,是从左边主族向右边主族过渡的元素。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化学基础知识1.化学元素及其周期表(1)元素的定义和特征(2)元素的分类及化学符号(3)元素周期表2.物质的分类及性质(1)纯物质和混合物(2)物质的性质判断方法3.化学计量学(1)化学分析方法(2)摩尔概念及其应用(3)化学计量法4.化学反应及化学方程式(1)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2)化学反应的类型(3)化学方程式第二章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性1.原子结构(1)电子配置(2)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3)原子化合价和化合价电子2.元素周期表(1)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和规律(2)元素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周期性规律(3)元素离子的大小和化合价第三章化学键与化合物1.化学键(1)离子键(2)共价键(3)金属键2.分子结构与分子形状(1)分子的性质(2)分子结构(3)分子形状3.化合物及其命名(1)分子化合物(2)离子化合物(3)命名规则第四章气体1.气体的状态方程与气态运动学(1)气体状态方程(2)理想气体的物理状态(3)气体分子的运动规律2.气体的实际行为(1)气体的压力和压强(2)气体的温度和热力学定律(3)气体的密度和比容3.气体的制备与性质(1)氢气和氧气的制备和性质(2)氮气和氮化氢的制备和性质(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制备和性质第五章溶液1.溶液的基本概念(1)溶液的分类(2)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线(3)溶液中物质的浓度2.溶液中的化学反应(1)离子在溶液中的化学反应(2)酸和碱的概念及其性质(3)酸碱滴定和指示剂3.常见溶液的应用(1)化学反应中的溶液(2)常见化学工业用的溶液(3)常见化妆品和食品中的溶液第六章化学能与化学动力学1.热化学(1)热力学基本定律(2)物质的热力学性质(3)热化学计算2.化学动力学(1)化学反应过程和反应速率(2)碰撞理论和反应速率规律(3)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3.化学平衡(1)化学平衡的基本概念(2)化学平衡条件(3)化学平衡的移动和影响第七章酸碱与盐1.酸、碱、中性物质(1)酸、碱、中性物质的概念及性质(2)pH值和pOH值的概念及计算(3)氢离子浓度和酸度常数的概念2.酸碱滴定分析(1)酸碱滴定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常用酸碱指示剂(3)酸碱滴定分析应用3.盐、酸盐、碱盐(1)盐、酸盐、碱盐的概念及性质(2)酸性和碱性盐的鉴别(3)盐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第八章金属元素与化合物1.金属元素(1)金属物理和化学性质(2)金属元素的改性物质(3)金属元素的合金2.金属氧化物与金属氢氧化物(1)金属氧化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2)金属氢氧化物概念及其应用(3)金属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在工业上的应用3.金属盐及其应用(1)金属离子和金属盐溶液的性质(2)金属盐溶液的真正离子浓度(3)金属盐在工业上的应用第九章有机化学1.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1)有机化合物的概念(2)碳原子的拓扑结构和杂化(3)有机化合物的命名2.烃(1)烷、烯、炔的基本结构和性质(2)立体化学(3)烃的反应性3.含氧化合物(1)醇、醛、酮、羧酸的基本结构和性质(2)含氧官能团的“决定”位置(3)含氧化合物的反应性4.含氮化合物(1)氨和它的同系物(2)取代基和取代物的性质及其命名(3)含氮化合物的反应性和化学性质5.生物大分子(1)脂质、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核酸(2)生物大分子的基本概念及在生物体内的功能(3)常见生物大分子的化学结构。

2024年高一化学必备知识点总结

2024年高一化学必备知识点总结

2024年高一化学必备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概念与原子结构1. 化学与化学变化的基本概念2. 元素、化合物与混合物的区别与性质3. 原子、分子与离子的概念4. 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表的组成与特点二、化学计算1. 摩尔与摩尔质量的概念2. 化学计量关系与化学方程式的应用3. 溶液的浓度计算4. 命题计算与反应速率的关系三、物质的组成与性质1. 原子与分子的稳定性及相关性质2. 元素的性质与周期变化规律3. 化合物的构成及性质4. 气体、液体与固体的性质比较四、原子结构与化学键1. 原子核结构与质子、中子、电子的概念2. 电子的分布与填充规则3. 元素化合态与电子排布的关系4. 化学键的形成与键能五、气体与气体的化学反应1. 气体的特性与气体定律2.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3. 理想与非理想气体的行为差异4. 气体的扩散与溶解六、溶液的理论与性质1. 溶液的组成与形成过程2. 溶解度的概念与影响因素3. 酸碱中和反应与pH值的测定4. 溶液的电离与电导性七、化学反应与反应速率1. 化学反应的特征与类型2. 反应速率与转化率的计算与关系3. 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及其定量关系4. 化学平衡与化学平衡常数的性质八、酸碱与中和反应1. 酸碱的定义与性质2. 酸碱中和反应的定量关系3. 强酸弱酸与强碱弱碱的鉴定方法4. 酸碱中和反应的应用(如中和滴定、酸碱溶液的调配)九、氧化还原反应1.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与性质2. 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过程3. 氧化剂与还原剂的鉴定方法4. 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如电化学反应、电解与电池)十、能量与化学反应1. 热与化学反应的关系2. 热力学基本定律与热力学函数3. 热量的计算与热化学方程式的应用4. 化学反应的放热与吸热反应的特点总结:以上是____年高一化学必备的知识点总结,总共约____字。

这些知识点包括基本概念与原子结构、化学计算、物质的组成与性质、原子结构与化学键、气体与气体的化学反应、溶液的理论与性质、化学反应与反应速率、酸碱与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以及能量与化学反应等方面的内容。

高一化学必修一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5篇

高一化学必修一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5篇

高一化学必修一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5篇高一是高中学习生涯中打好基础的一年,而高中化学也是比较难的一门学科。

那么,如何学好高一化学呢?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1金属+酸→盐+H2↑中:①等质量金属跟足量酸反应,放出氢气由多至少的顺序:AlMgFeZn。

②等质量的不同酸跟足量的金属反应,酸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小放出氢气越多。

③等质量的同种酸跟足量的不同金属反应,放出的氢气一样多。

3、物质的检验(1)酸(H+)检验。

方法1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石蕊试液变红,则证明H+存在。

方法2用干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如果蓝色试纸变红,则证明H+的存在。

方法3用干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pH试纸上,然后把试纸显示的颜色跟标准比色卡对照,便可知道溶液的pH,如果pH 小于7,则证明H+的存在。

(2)银盐(Ag+)检验。

将少量盐酸或少量可溶性的盐酸盐溶液倒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少量的稀硝酸,如果沉淀不消失,则证明Ag+的存在。

(3)碱(OH-)的检验。

方法1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石蕊试液变蓝,则证明OH-的存在。

方法2用干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红色石蕊试纸上,如果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证明OH-的存在。

方法3将无色的酚酞试液滴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酚酞试液变红,则证明OH-的存在。

方法4用干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pH试纸上,然后把试纸显示的颜色跟标准比色卡对照,便可知道溶液的pH,如果pH 大于7,则证明OH-的存在。

(4)氯化物或盐酸盐或盐酸(Cl-)的检验。

将少量的硝酸银溶液倒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少量的稀硝酸,如果沉淀不消失,则证明Cl-的存在。

(5)硫酸盐或硫酸(SO42-)的检验。

将少量氯化钡溶液或硝酸钡溶液倒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少量的稀硝酸,如果沉淀不消失,则证明SO42-的存在。

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15篇)

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15篇)

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15篇)总结是指社会团体、企业单位和个人在自身的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进行回顾检查、分析评价,从而肯定成绩,得到经验,找出差距,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有效锻炼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不妨让我们认真地完成总结吧。

总结怎么写才能发挥它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1元素周期律1、影响原子半径大小的因素:①电子层数: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最主要因素)②核电荷数:核电荷数增多,吸引力增大,使原子半径有减小的趋向(次要因素)③核外电子数:电子数增多,增加了相互排斥,使原子半径有增大的倾向2、元素的化合价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最高正价等于最外层电子数(氟氧元素无正价)负化合价数= 8—最外层电子数(金属元素无负化合价)3、同主族、同周期元素的结构、性质递变规律:同主族:从上到下,随电子层数的递增,原子半径增大,核对外层电子吸引能力减弱,失电子能力增强,还原性(金属性)逐渐增强,其离子的氧化性减弱。

同周期:左→右,核电荷数——→逐渐增多,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氧化性——→逐渐增强,还原性——→逐渐减弱,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增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逐渐增强,碱性——→逐渐减弱常见物质的状态1、常温下为气体的单质只有H2、N2、O2(O3)、F2、Cl2(稀有气体单质除外)2、常温下为液体的单质:Br2、Hg3、常温下常见的无色液体化合物:H2O、H2O24、常见的气体化合物:NH3、HX(F、Cl、Br、I)、H2S、CO、CO2、NO、NO2、SO25、有机物中的气态烃CxHy(x≤4);含氧有机化合物中只有甲醛(HCHO)常温下是气态,卤代烃中一氯甲烷和一氯乙烷为气体。

高一年级化学知识点总结必修一(通用4篇)

高一年级化学知识点总结必修一(通用4篇)

高一年级化学知识点总结必修一(通用4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计划总结、申请报告、合同协议、条据文书、心得体会、演讲致辞、策划方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lan summaries, application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trinal documents, insight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高一年级化学知识点总结必修一(通用4篇)总结是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结论的书面材料,通过它可以全面地、系统地了解以往的学习和工作情况,不如立即行动起来写一份总结吧。

最全高一化学知识点整理【完整版】

最全高一化学知识点整理【完整版】

最全高一化学知识点整理【完整版】高一化学知识点整理一、物质的分类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分散系。

被分散的物质称作分散质(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起容纳分散质作用的物质称作分散剂(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

溶液、胶体、浊液三种分散系的比较分散质粒子大小/nm外观特征能否通过滤纸有否丁达尔效应实例溶液小于1均匀、透明、稳定能没有NaCl、蔗糖溶液胶体在1—100之间均匀、有的透明、较稳定能有Fe(OH)3胶体浊液大于100不均匀、不透明、不稳定不能没有泥水二、物质的化学变化1、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各种各样的化学变化,依据一定的标准可以对化学变化进行分类。

(1)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可以分为:A、化合反应(A+B=AB)B、分解反应(AB=A+B)C、置换反应(A+BC=AC+B)D、复分解反应(AB+CD=AD+CB)(2)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离子参加可将反应分为:A、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的一类反应。

主要包括复分解反应和有离子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

B、分子反应(非离子反应)(3)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可将反应分为:A、氧化还原反应:反应中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实质: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特征: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有变化B、非氧化还原反应2、离子反应(1)、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

酸、碱、盐都是电解质。

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

注意:①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不同之处是在水溶液中或融化状态下能否导电。

②电解质的导电是有条件的.:电解质必须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才能导电。

③能导电的物质并不全部是电解质:如铜、铝、石墨等。

④非金属氧化物(SO2、SO3、CO2)、大部分的有机物为非电解质。

(2)、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

它不仅表示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而且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第一章:化学基本概念1.化学的定义和分类:化学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以及变化的科学。

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等。

2.物质的性质:物质有质量、占有空间和有可观察的性质,如颜色、硬度、熔点、沸点等。

3.物质的组成:物质由原子、离子和分子组成,可以通过化学反应进行改变。

4.原子与分子:原子是物质的最小单位,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分子是由两个或更多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的粒子。

5.元素和化合物:元素是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纯物质,可以通过化学反应转化为其他元素;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物质。

6.化学符号和化学式:化学符号表示元素的简写,如H表示氢;化学式表示化合物中各元素的种类和数量。

第二章:固体的基本特征和分类1.固体的性质:固体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具有较强的相互作用力,其分子、原子或离子之间密集排列。

2.固体的分类: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具有有序的、重复的排列结构,具有清晰的晶体面和晶体角;非晶体无规则的排列结构,没有清晰的晶体面和晶体角。

3.晶体的分类:共价晶体、离子晶体和金属晶体。

共价晶体由共价键连接的原子组成;离子晶体由正、负离子组成;金属晶体由金属原子组成。

第三章:液体的基本特征和分类1.液体的性质: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占有一定的体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2.液体的分类:溶液、悬浊液和胶体。

溶液是由溶质在溶剂中均匀溶解而成;悬浊液是在溶液中存在大颗粒悬浮物;胶体是由色散相和连续相组成的混合物。

3.溶解度:溶解度是指单位质量溶剂在特定温度下溶解最大质量溶质。

影响溶解度的因素包括温度、压强和溶剂性质。

第四章:气体的基本特征和性质1.气体的性质:气体具有较大的可压缩性、扩散性和可容易燃性。

分子之间的距离很大,分子运动自由。

2.气体压强和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气体压强由气体分子对容器壁的碰撞力引起。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P为压强,V为体积,n为物质的物质量,R为气体常数,T为绝对温度。

高一化学知识点汇总大全

高一化学知识点汇总大全

高一化学知识点汇总大全一、化学基础知识1.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 原子的组成和结构- 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特点2. 化学键和化学方程式- 化学键的种类与性质- 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法和平衡方法3. 物质的状态变化和能量转化- 固液气三态的特点和转化条件-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二、无机化学1. 酸碱中和反应和盐类- 酸碱的定义和性质- 酸碱中和反应的判别和平衡方法- 盐类的命名和性质2. 金属与非金属元素- 金属元素的性质和常见反应- 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和常见化合物3. 卤素和氧化还原反应- 卤素的性质和化合物-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判别方法三、有机化学1. 烷烃和烯烃- 烷烃和烯烃的结构和命名规则- 烷烃和烯烃的性质和反应2. 卤代烃和醇- 卤代烃的结构和命名规则- 卤代烃的性质和反应- 醇的结构和命名规则- 醇的性质和反应3. 羧酸和酯- 羧酸的结构和命名规则- 羧酸的性质和反应- 酯的结构和命名规则- 酯的性质和反应四、化学实验和实验技巧1. 常见实验仪器和操作方法- 常见实验仪器的用途和结构- 实验室常见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2. 化学实验的化学计算- 摩尔和摩尔质量的计算- 化学反应的计量关系3. 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实验数据处理的方法和步骤- 实验结果的统计和分析五、环境保护与化学发展1. 环境污染和常见污染物- 大气、水、土壤污染的类型和来源 - 常见的环境污染物及其危害2. 环境保护的方法和技术- 环境监测和治理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 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策略3. 绿色化学和可再生能源- 绿色化学的原理和应用- 可再生能源的种类和发展前景以上为高一化学知识点的汇总大全,涵盖了化学基础知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化学实验和实验技巧,以及环境保护和化学发展领域的重要内容。

希望这份知识点大全能够帮助你系统地学习和掌握高一化学知识,为未来深入学习化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5篇精选

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5篇精选

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5篇精选1.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耗量或生成量的变化量,其大小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反应物浓度、温度、反应物表面积、催化剂等。

其中,催化剂能够降低活化能,加速反应速率。

例如,铂催化下,氢气和氧气可以迅速反应生成水。

2. 化学键化学键是指将原子相互结合为分子或化合物的力量。

常见的化学键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共价键是指共享电子对的键,分为单键、双键和三键。

例如,氢分子中,两个氢原子通过共价键结合成为分子。

3. 物质的三态物质的三态包括固态、液态和气态。

在三态之间的相变过程中,需要吸收或释放热量。

常见的相变包括融化、汽化、冷凝和凝固。

例如,将水加热到100℃时,水会发生汽化,从液态变为气态。

4. 化学平衡化学平衡是指在反应物浓度不变的情况下,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的比例保持不变的状态。

反应体系达到化学平衡时,正、反向反应速率相等。

可以通过利用化学平衡来预测化学反应的方向和反应的结果。

例如,当将氧气和一定量的一氧化碳反应时,最终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5. 酸碱性质酸碱性质是指物质在溶液中能够产生酸、碱物质的特性。

在水溶液中,酸性物质能够产生氢离子,碱性物质能够产生氢氧根离子(OH-)。

其中,酸碱指数(pH)是衡量酸碱性的指标。

例如,将氢氧化钠加入酸性溶液中,则氢氧化钠能够与酸反应产生中和反应,并且水溶液的pH值会增加。

6. 化学反应热力学化学反应热力学研究的是化学反应的热力学性质,包括焓变、熵变、自由能变等参数。

焓变是指在定压下,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热变化;熵变是指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反应体系的混乱程度的变化;自由能变是指在定压下,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自由能的变化。

可以通过计算这些参数来预测化学反应的方向和可能性。

例如,氢气与氧气的燃烧反应,可以通过计算焓变、熵变和自由能变来确定反应的可行性和最终生成物。

7. 化学元素周期表化学元素周期表是由化学元素按照一定规律排列而成的表格。

化学高一所有课程知识点

化学高一所有课程知识点

化学高一所有课程知识点一、化学基本概念1. 物质和能量的基本概念2. 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概念3. 化学反应和化学方程式的表示二、化学元素与周期表1. 元素符号、原子序数和相对原子质量的表示方法2. 元素周期表的构成和特点3. 元素的周期性规律三、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1. 离子化合物和分子化合物的化学式表示2.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和配平方法3. 化学方程式中的摩尔比和质量比关系四、化学反应与化学计量1. 反应的类型和化学方程式的应用2. 摩尔和质量的关系3. 摩尔质量和摩尔体积的计算五、溶液和溶解度1. 溶解和溶解度的概念2. 饱和溶液和过饱和溶液3. 溶解度的影响因素六、化学的酸碱理论1. 酸和碱的定义与性质2. 酸碱中和反应3. 中和滴定方法七、化学反应速率1. 反应速率的概念和表达式2. 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3. 催化剂在反应速率中的作用八、化学平衡1. 平衡状态的特点2. 平衡常数和平衡常数表达式3. 影响平衡的因素和平衡法则九、酸碱中的电离和电解1. 电离和电离度的概念2. 电离平衡及其表达式3.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区别十、氧化还原反应1.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2. 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定义与性质3. 氧化数的计算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十一、金属元素与金属非金属化合物1. 金属元素的性质和周期表上金属特性2. 金属离子和金属离子化合物的性质3. 阳离子和阴离子的识别以上是化学高一所有课程的知识点概述。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我们能够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元素周期表和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

同时,我们还可以学习化学反应和化学计量、溶液和溶解度、化学的酸碱理论、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等方面的内容。

这些知识点的掌握将为我们进一步学习化学奠定坚实的基础,提高我们的化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我们将更好地理解化学原理,并在将来的学习和工作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化学是一门基础科学,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最新-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复习(通用6篇)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最新-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复习(通用6篇)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复习(通用6篇)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在我们平凡的学生生涯里,说到知识点,大家是不是都习惯性的重视?知识点也不一定都是文字,数学的知识点除了定义,同样重要的公式也可以理解为知识点。

哪些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知识点呢?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下是编辑午夜为大家整理的6篇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复习,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必修一篇一第一单元1——原子半径(1)除第1周期外,其他周期元素(惰性气体元素除外)的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减小;(2)同一族的元素从上到下,随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

2——元素化合价(1)除第1周期外,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最高正价由碱金属+1递增到+7,非金属元素负价由碳族-4递增到-1(氟无正价,氧无+6价,除外);(2)同一主族的元素的最高正价、负价均相同(3) 所有单质都显零价3——单质的熔点(1)同一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组成的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增,非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减;(2)同一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组成的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减,非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增4——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及其判断)(1)同一周期的元素电子层数相同。

因此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原子越容易得电子,从左到右金属性递减,非金属性递增;(2)同一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因此随着电子层数的增加,原子越容易失电子,从上到下金属性递增,非金属性递减。

判断金属性强弱金属性(还原性)1,单质从水或酸中置换出氢气越容易越强2,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1—20号,K最强;总体Cs最强最非金属性(氧化性)1,单质越容易与氢气反应形成气态氢化物2,氢化物越稳定3,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1—20号,F最强;最体一样)5——单质的氧化性、还原性一般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其氧化物的阳离子氧化性越弱;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其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

高一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全部

高一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全部

高一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全部一、物质的组成和性质1. 元素与化合物化学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其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

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以固定比例组成,具有不同于原子的性质。

2. 离子与离子化合物离子是具有正电荷或负电荷的原子或分子,离子化合物是由正负离子通过电荷平衡所组成的化合物。

3. 分子与分子化合物分子是由不同类型的原子通过共价键结合而成,分子化合物是由分子组成的化合物。

4. 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是将元素按照原子序数排列,使其具有周期性特征的表格。

元素周期律是指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呈现周期性变化。

二、化学反应1. 反应物与生成物反应物是发生化学反应前存在的物质,生成物是发生化学反应后生成的新物质。

2. 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用化学符号和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发生与转化过程。

3. 化学反应类型常见的化学反应类型包括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等。

4. 化学计量化学计量是指通过化学方程式确定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摩尔比率。

三、化学键和化合价1. 化学键化学键是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等。

2. 共价键的性质和类型共价键是通过原子间共享电子而形成的,根据电子共享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3. 化合价化合价是指一个元素在化合物中所显示的特定氧化能力。

四、离子和电解质1. 离子的形成与溶解度离子通过失去或获得电子而形成,其溶解度受溶剂性质和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2.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电解质是在溶液中能导电的物质,而非电解质则不能。

五、化学平衡1. 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反应速率是指化学反应中生成物浓度变化的速度,化学平衡是指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达到一定比例,反应速率相等的状态。

2. 平衡常数和反应的方向性平衡常数是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之间关系的值,反应的方向性由平衡常数决定。

六、氧化还原反应1.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中电子的转移过程,其中氧化剂接受电子,还原剂失去电子。

高一化学必背知识点

高一化学必背知识点

高一化学必背知识点
(一)物质的分类
1. 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2. 单质和化合物: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1. 药品的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取用,液体药品一般用胶头滴管或量筒取用。

2. 物质的加热:给液体加热可用试管、烧杯、烧瓶等,给固体加热可用试管、坩埚等。

3. 仪器的连接和洗涤:连接仪器时应从下往上,从左往右;洗涤仪器时,先用水冲洗,再用试管刷清洗。

(三)物质的量
1. 物质的量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的物理量,单位是摩尔(mol)。

2. 阿伏伽德罗常数:1mol 任何物质所含有的粒子数约为6.02×10²³。

3. 物质的量(n)、质量(m)、摩尔质量(M)之间的关系:n = m/M。

(四)气体摩尔体积
1. 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符号为Vm,单位为L/mol。

2. 在标准状况下,Vm ≈ 22.4L/mol。

(五)物质的量浓度
1. 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 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 的物质的量浓度,符号为cB,单位为mol/L。

2. 物质的量浓度(cB)、溶质的物质的量(nB)、溶液的体积(V)之间的关系:cB = nB/V。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一、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1.常用的物理方法——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上差异来分离。

i、蒸发和结晶蒸发是将溶液浓缩、溶剂气化或溶质以晶体析出的方法。

结晶是溶质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可以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

结晶的原理是根据混合物中各成分在某种溶剂里的溶解度的不同,通过蒸发减少溶剂或降低温度使溶解度变小,从而使晶体析出。

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例如用结晶的方法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

ii、蒸馏蒸馏是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方法。

用蒸馏原理进行多种混合液体的分离,叫分馏。

操作时要注意:①在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

②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与支管底口下缘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③蒸馏烧瓶中所盛放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能少于l/3。

④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从上口出。

⑤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沸点最高物质的沸点,例如用分馏的方法进行石油的分馏。

iii、分液和萃取分液是把两种互不相溶、密度也不相同的液体分离开的方法。

萃取是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

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并且溶剂易挥发。

在萃取过程中要注意:①将要萃取的溶液和萃取溶剂依次从上口倒入分液漏斗,其量不能超过漏斗容积的2/3,塞好塞子进行振荡。

②振荡时右手捏住漏斗上口的颈部,并用食指根部压紧塞子,以左手握住旋塞,同时用手指控制活塞,将漏斗倒转过来用力振荡。

③然后将分液漏斗静置,待液体分层后进行分液,分液时下层液体从漏斗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例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

iv、升华升华是指固态物质吸热后不经过液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

利用某些物质具有升华的特性,将这种物质和其它受热不升华的物质分离开来,例如加热使碘升华,来分离I2和SiO2的混合物。

2、化学方法分离和提纯物质对物质的分离可一般先用化学方法对物质进行处理,然后再根据混合物的特点用恰当的分离方法(见化学基本操作)进行分离。

用化学方法分离和提纯物质时要注意:①最好不引入新的杂质;②不能损耗或减少被提纯物质的质量③实验操作要简便,不能繁杂。

用化学方法除去溶液中的杂质时,要使被分离的物质或离子尽可能除净,需要加入过量的分离试剂,在多步分离过程中,后加的试剂应能够把前面所加入的无关物质或离子除去。

对于无机物溶液常用下列方法进行分离和提纯:(1)生成沉淀法(2)生成气体法(3)氧化还原法(4)正盐和与酸式盐相互转化法(5)利用物质的两性除去杂质(6)离子交换法3、物质的鉴别物质的检验通常有鉴定、鉴别和推断三类,它们的共同点是:依据物质的特殊性质和特征反应,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准确观察反应中的明显现象,如颜色的变化、沉淀的生成和溶解、气体的产生和气味、火焰的颜色等,进行判断、推理。

②几种重要阳离子的检验(l)H+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或橙色的甲基橙试液变为红色。

(2)Na+、K+用焰色反应来检验时,它们的火焰分别呈黄色、浅紫色(通过钴玻片)。

(3)Ba2+能使稀硫酸或可溶性硫酸盐溶液产生白色BaSO4沉淀,且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4)Mg2+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白色Mg(OH)2沉淀,该沉淀能溶于NH4Cl溶液。

(5)Al3+能与适量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白色Al(OH)3絮状沉淀,该沉淀能溶于盐酸或过量的NaOH溶液。

(6)Ag+能与稀盐酸或可溶性盐酸盐反应,生成白色AgCl沉淀,不溶于稀HNO3,但溶于氨水,生成[Ag(NH3)2]+。

(7)NH4+铵盐(或浓溶液)与NaOH浓溶液反应,并加热,放出使湿润的红色石蓝试纸变蓝的有刺激性气味NH3气体。

(8)Fe2+能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先生成白色Fe(OH)2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Fe(OH)3沉淀。

或向亚铁盐的溶液里加入KSCN溶液,不显红色,加入少量新制的氯水后,立即显红色。

2Fe2++Cl2=2Fe3++2Cl-(9)Fe3+能与KSCN溶液反应,变成血红色Fe(SCN)3溶液,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红褐色Fe(OH)3沉淀。

(10)Cu2+蓝色水溶液(浓的CuCl2溶液显绿色),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蓝色的Cu(OH)2沉淀,加热后可转变为黑色的CuO沉淀。

含Cu2+溶液能与Fe、Zn片等反应,在金属片上有红色的铜生成。

③几种重要的阴离子的检验(1)OH-能使无色酚酞、紫色石蕊、橙色的甲基橙等指示剂分别变为红色、蓝色、黄色。

(2)Cl-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的AgCl沉淀,沉淀不溶于稀硝酸,能溶于氨水,生成[Ag(NH3)2]+。

(3)Br-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淡黄色AgBr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4)I-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黄色AgI沉淀,不溶于稀硝酸;也能与氯水反应,生成I2,使淀粉溶液变蓝。

(5)SO42-能与含Ba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BaSO4沉淀,不溶于硝酸。

(6)SO32-浓溶液能与强酸反应,产生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SO2气体,该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能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BaSO3沉淀,该沉淀溶于盐酸,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SO2气体。

(7)S2-能与Pb(NO3)2溶液反应,生成黑色的PbS沉淀。

(8)CO32-能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的BaCO3沉淀,该沉淀溶于硝酸(或盐酸),生成无色无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CO2气体。

(9)HCO3-取含HCO3-盐溶液煮沸,放出无色无味CO2气体,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或向HCO3-盐酸溶液里加入稀MgSO4溶液,无现象,加热煮沸,有白色沉淀MgCO3生成,同时放出CO2气体。

(10)PO43-含磷酸根的中性溶液,能与AgNO3反应,生成黄色Ag3PO4沉淀,该沉淀溶于硝酸。

(11)NO3-浓溶液或晶体中加入铜片、浓硫酸加热,放出红棕色气体。

二、常见事故的处理三、化学计量①物质的量定义:表示一定数目微粒的集合体符号n 单位摩尔符号 mol阿伏加德罗常数:0.012kgC-12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

用NA表示。

约为6.02x1023微粒与物质的量N公式:n=NA②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用M表示单位:g/mol 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分子量质量与物质的量m公式:n=M③物质的体积决定:①微粒的数目②微粒的大小③微粒间的距离微粒的数目一定固体液体主要决定②微粒的大小气体主要决定③微粒间的距离体积与物质的量V公式:n=Vm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L④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⑤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

符号CB 单位:mol/l公式:C B=n B/V n B=C B×V V=n B/C B溶液稀释规律 C(浓)×V(浓)=C(稀)×V(稀)⑥溶液的配置(l)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计算:算出所需溶质和水的质量。

把水的质量换算成体积。

如溶质是液体时,要算出液体的体积。

称量:用天平称取固体溶质的质量;用量简量取所需液体、水的体积。

溶解:将固体或液体溶质倒入烧杯里,加入所需的水,用玻璃棒搅拌使溶质完全溶解.(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配制前要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计算:算出固体溶质的质量或液体溶质的体积。

称量:用托盘天平称取固体溶质质量,用量简量取所需液体溶质的体积。

溶解:将固体或液体溶质倒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约为所配溶液体积的1/6),用玻璃棒搅拌使之溶解,冷却到室温后,将溶液引流注入容量瓶里。

洗涤(转移):用适量蒸馏水将烧杯及玻璃棒洗涤2-3次,将洗涤液注入容量瓶。

振荡,使溶液混合均匀。

定容:继续往容量瓶中小心地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2-3mm处,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相切。

把容量瓶盖紧,再振荡摇匀。

5、过滤过滤是除去溶液里混有不溶于溶剂的杂质的方法。

过滤时应注意:①一贴:将滤纸折叠好放入漏斗,加少量蒸馏水润湿,使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②二低:滤纸边缘应略低于漏斗边缘,加入漏斗中液体的液面应略低于滤纸的边缘。

③三靠:向漏斗中倾倒液体时,烧杯的夹嘴应与玻璃棒接触;玻璃棒的底端应和过滤器有三层滤纸处轻轻接触;漏斗颈的末端应与接受器的内壁相接触,例如用过滤法除去粗食盐中少量的泥沙。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一、物质的分类金属:Na、Mg、Al单质非金属:S、O、NSO3、SO2、P2O5等氧化物碱性氧化物:Na2O、CaO、Fe2O3氧化物:Al2O3等纯CO、NO等净含氧酸:HNO3、H2SO4等物按酸根分无氧酸:HCl强酸:HNO3、H2SO4、HCl酸按强弱分弱酸:H2CO3、HClO、CH3COOH化一元酸:HCl、HNO3合按电离出的H+数分二元酸:H2SO4、H2SO3物多元酸:H3PO4强碱:NaOH、Ba(OH)2 物按强弱分质弱碱:NH3·H2O、Fe(OH)3碱一元碱:NaOH、按电离出的HO-数分二元碱:Ba(OH)2多元碱:Fe(OH)3正盐:Na2CO3盐酸式盐:NaHCO3碱式盐:Cu2(OH)2CO3溶液:NaCl溶液、稀H2SO4等混悬浊液:泥水混合物等合乳浊液:油水混合物物胶体:Fe(OH)3胶体、淀粉溶液、烟、雾、有色玻璃等二、分散系相关概念1. 分散系: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所形成的混合物,统称为分散系。

2. 分散质:分散系中分散成粒子的物质。

3. 分散剂:分散质分散在其中的物质。

4、分散系的分类:当分散剂是水或其他液体时,如果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来分类,可以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nm的分散系叫溶液,在1nm -100nm之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而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100nm的分散系叫做浊液。

⎢⎢⎢⎢⎢⎢⎢⎢⎣⎡⎩⎨⎧→→⎩⎨⎧→→→→⎥⎦⎤乳浊液悬浊液浊液胶气溶胶;液溶胶;固溶粒子胶体:分子胶体胶体溶液分散系分散剂分散质注意: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分散质粒子的大小不同。

三、胶体1、胶体的定义: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在10-9~10-7m 之间的分散系。

2、胶体的分类:①. 根据分散质微粒组成的状况分类:如:3)(OH Fe 胶体胶粒是由许多3)(OH Fe 等小分子聚集一起形成的微粒,其直径在1nm ~100nm 之间,这样的胶体叫粒子胶体。

又如:淀粉属高分子化合物,其单个分子的直径在1nm ~100nm 范围之内,这样的胶体叫分子胶体。

②. 根据分散剂的状态划分:如:烟、云、雾等的分散剂为气体,这样的胶体叫做气溶胶;AgI 溶胶、3)(OH Fe 溶胶、3)(OH Al 溶胶,其分散剂为水,分散剂为液体的胶体叫做液溶胶;有色玻璃、烟水晶均以固体为分散剂,这样的胶体叫做固溶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