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我国的政策取向和前景展望
2017年中国经济展望和宏观调控政策建议
2017年中国经济展望和宏观调控政策建议一、经济发展环境及趋势展望(一)国际经济发展环境2017年,总体上判断,世界经济将延续温和低速增长态势。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机构预期2017年世界经济增长3.4%,略好于2016年增长水平。
但同时有可能出现突发性因素而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复杂性,其预测值也存在着向下调整的可能性。
贸易环境略有改善。
世界贸易组织秋季报告预测,2016年世界货物贸易量将增长1.7%,为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最低水平。
但预测2017年世界贸易量将增长1.8%-3.1%之间,相较于今年虽然略有改善,但难以从根本上扭转世界贸易低迷的态势。
同时,随着2016年以来石油、铁矿石等大宗初级产品价格触底反弹(虽然还会有波动,但预测不会大起大落)和美元加息政策于年内落地,有可能反而使得国际金融市场因预期不明而产生的动荡和资本外流冲击现象有所减弱。
还有中国周边地缘政治变化既有更加严峻的走向,也有明显改善的迹象,都会对我国经济外贸产生较大影响。
美国经济复苏相对平稳,劳动力市场继续改善,消费支出稳步增长,货币政策缓慢回归正常化,预测2016年和2017年美国经济将分别增长1.6%和2.2%。
但是美国新总统任职后其实际政策走向现在还具有不确定性,进而对美国经济发展走势也将带来新的不确定影响;欧元区继续实行的宽松货币政策并希望通过欧元贬值刺激出口等,也可能推动欧元区经济缓慢前行。
但英国脱欧全面启动正式谈判将有可能打击投资者信心,并且与德国、意大利等重要银行的危机相呼应而引发欧洲银行业风险发酵。
一些国家不断加剧的难民危机也将为经济复苏增添变数。
预测2016年和2017年欧元区经济将分别增长1.7%和1.5%;日本经济仍难真正摆脱停滞局面,避险因素导致日元升值抑制出口,制造业长期不景气,投资持续低迷,物价下行压力仍然较大等等都是客观存在的困难和挑战,预测2016年和2017年日本经济将分别增长0.5%和0.6%,仍然是一个低水平的增长速度。
太阳能电池介绍
2014全球多晶硅产量
日本其他 , 4% , 1% 德国, 17%
2014全球硅片生产
其他 欧盟 东南亚 日本 3% 2%2% 韩国 3% 5%
中国台湾 9% 中国, 43%
中国大陆 76%
韩国, 16% 美国, 19%
中国
美国
韩国
德国
日本
其他
中国大陆
东南亚
中国台湾
欧盟
韩国
其他
日本
全球组件生产
东南亚, 10% 日本, 5% 中国台 湾, 5%
设备复杂,维护费用高,需要解决炉内 热损失,炉壁重金属污染等问题
改良西门子法依然“综合素质”最 优的多晶硅生产工艺,短时间内被 其他工艺替代的可能很小。 四大多晶硅供应商(保利协鑫、德 国Wacker、美国Hemlock、韩国OCI)
03
Part Three
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制备工艺
工艺流程
一次清洗
流化床法
经过化学提纯得到的高纯 多晶硅的基硼浓度应小于 0.05ppba(十亿分之一原子 比), 基磷浓度小于0.15ppba, 金属杂质浓度小于1.0ppba。
冶金法
西门子法
三氯氢硅氢还原法于1954年由西门子公司研究成功,因此又 称为西门子法。主要化学反应主要包括以下2个步骤:
1、三氯氢硅(Si HCI)的合成; 3 2、高纯硅料的生产:
12000
10000 8000
6000
4000
4011
0
0%
2007 2008 2009 2010
2004
中国多晶硅电池产业自2004年疯狂扩张,不到 10年,规模全球第一
然而,好景不长,2011 年,欧债危机和双反危 机使中国光伏遭遇寒冬
2017-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需求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
2017-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核心内容提要【出版日期】2017年4月【报告编号】【交付方式】Email电子版/特快专递【价格】纸介版:7000元电子版:7200元纸介+电子:7500元▄报告目录第一章新能源汽车的相关概述第一节、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和分类一、新能源汽车的定义二、新能源汽车的五大类型三、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分类第二节、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概述一、混合动力汽车的定义二、混合动力汽车的分类三、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展历程四、混合动力汽车的缺点第三节、纯电动汽车概述一、纯电动汽车的定义二、纯电动汽车的结构原理三、纯电动汽车的实例四、纯电动汽车的优势第四节、燃料电池汽车概述一、燃料电池汽车的定义二、燃料电池汽车的实例三、燃料电池汽车的优点四、燃料电池汽车技术正快速发展第五节、太阳能汽车概述一、太阳能汽车的定义二、太阳能在汽车上的主要应用途径三、太阳能汽车的实例四、太阳能汽车的劣势第六节、其他新能源汽车及其特点一、天然气汽车和液化石油气汽车二、醇类汽车三、气动汽车四、以植物油为燃料的汽车第二章2014-2016年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环境分析第一节、宏观经济环境一、全球经济形势二、国内生产总值三、工业运行情况四、固定资产投资五、经济发展趋势分析第二节、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现状一、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势头二、2014年中国汽车工业运行状况三、2015年我国汽车工业运行状况四、2016年中国汽车工业运行状况五、汽车市场发展形势展望第三节、汽车工业面临的能源危机一、能源问题成汽车业发展短板二、未来汽车业发展将受环境约束三、我国汽车能源消耗量大的成因第四节、汽车环保问题分析一、汽车排放污染形势严峻二、中国汽车污染主要特点三、机动车污染防治力度加大四、中国汽车环保问题解决对策第五节、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机遇一、新能源汽车对中国汽车工业意义重大二、中国处于汽车动力技术变革机遇期三、发展新能源汽车有利于优化能源结构四、中国具有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后发优势第三章2014-2016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分析第一节、2014-2016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发展概况一、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解析二、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规模三、全球主要国家新能源汽车销量四、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企业动态五、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分化趋势第二节、2014-2016年部分国家新能源汽车发展分析一、美国二、日本三、英国四、德国五、法国六、荷兰第三节、中国新能源汽行业发展综述一、新能源汽车业跨越式发展二、新能源汽车研发推广情况三、新能源汽车市场化提速四、国外车企抢滩中国市场五、开展新能源汽车国际合作第四节、2014-2016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分析一、2014年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二、2015年新能源汽车生产情况三、201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规模四、2016年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第五节、2014-2016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区域动态一、北京市二、深圳市三、广州市四、上海市五、江苏省六、安徽省第六节、新能源汽车知识产权发展分析一、中外新能源汽车专利申请对比二、中国新能源汽车专利分析三、特斯拉开放电动汽车专利四、丰田开放燃料电池车专利五、新能源车专利保护亟待加强第七节、新能源汽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一、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阻滞因素二、中国新能源汽车存在的瓶颈三、新能源汽车产业面临的挑战四、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技术瓶颈第八节、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对策及战略一、加快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对策二、新能源汽车科技发展策略三、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战略选择四、新能源汽车专利标准化策略建议第四章2014-2016年混合动力汽车行业发展分析第一节、2014-2016年全球混合动力车市场规模一、世界混合动力汽车发展综述二、世界混合动力汽车销售情况三、美国混合动力汽车市场分析四、欧洲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分析五、日本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分析六、韩国混合动力汽车市场分析第二节、2014-2016年中国混合动力车发展分析一、发展混合动力车适合国情二、混合动力汽车发展黄金期三、混合动力客车市场发展规模四、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的发展五、混合动力车市场投资升温第三节、2014-2016年中国混合动力汽车技术研究一、混合动力汽车整车系统匹配技术方案二、混合动力汽车核心技术及攻关难题三、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控制策略研究四、我国混合动力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第四节、中国混合动力汽车存在的问题及策略一、成本和价格偏高二、关键技术含量低三、产业链支撑不完善四、混合动力汽车发展策略第五节、混合动力车的前景及趋势分析一、发展混合动力汽车是大势所趋二、2020年全球混合动力车市场展望三、2025年欧洲上路新车都将是混合动力四、未来混合动力车的发展趋势第五章2014-2016年纯电动汽车行业发展分析第一节、2014-2016年世界纯电动汽车的发展一、世界纯电动汽车历史沿革二、世界电动汽车市场规模三、全球纯电动车技术区域格局四、欧盟纯电动汽车市场态势五、北美电动汽车市场规模第二节、中国纯电动汽车发展综述一、纯电动汽车具备产业化基础二、纯电动汽车产业化发展探索三、纯电动汽车带动新兴产业发展四、纯电动汽车在出租车领域的优势第三节、2014-2016年中国纯电动汽车市场分析一、2014年纯电动汽车市场格局二、2014年纯电动汽车产销规模三、2015年纯电动汽车市场规模四、2016年纯电动汽车发展形势第四节、2014-2016年纯电动汽车技术发展分析一、电动汽车核心技术二、电动汽车标准化体系初步建立三、我国纯电动客车技术已成熟四、纯电动客车核心技术全球领先五、未来纯电动汽车技术转型战略第五节、中国发展纯电动汽车的瓶颈因素一、技术争议二、运行经济性三、基础设施装备四、政府政策支持第六节、中国纯电动汽车产业化发展策略一、降低纯电动汽车成本路径二、绿色电力解决电能生产污染三、推动技术进步减少电池污染四、充电设施建设寻求合作共赢第六章2014-2016年燃料电池汽车行业发展分析第一节、2014-2016年世界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综述一、世界燃料电池汽车业总体概况二、车企布局氢燃料电池汽车市场三、全球氢燃料电池汽车新机遇四、美国燃料电池汽车发展动态五、英国大力推动氢燃料电池车发展六、日本政企发力燃料电池汽车第二节、2014-2016年中国燃料电池汽车发展分析一、燃料电池汽车研发进展二、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现状三、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概况四、燃料电池车商业化进展分析五、国内外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模式对比六、燃料电池汽车技术研究第三节、氢燃料电池车的发展分析一、工作原理介绍二、环境效益分析三、比较优势分析四、在现实中的应用五、发展的阻碍因素六、加速推广的对策第四节、国内外燃料电池汽车技术的比较分析一、燃料电池整车集成技术二、燃料电池发动机技术三、高压储氢系统技术第五节、中国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策略及前景趋势一、我国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建议二、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前景分析三、燃料电池汽车将加速氢能应用第七章2014-2016年其它新能源汽车发展分析第一节、天然气汽车(NGV)和液化石油气汽车(LPGV)一、天然气汽车和液化石油气汽车发展优势二、NGV车和LPGV市场影响因素三、天然气汽车行业发展规模四、液化石油气汽车市场空间五、天然气汽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六、液化石油气汽车发展的建议第二节、甲醇汽车一、国外甲醇汽车发展停滞的原因二、我国甲醇汽车产业发展优势三、我国甲醇汽车市场推广现状四、我国甲醇汽车发展面临的挑战五、各地甲醇汽车推广应用建议第三节、二甲醚汽车一、中国二甲醚汽车的研发历程二、《车用燃料用二甲醚》国标实施三、我国二甲醚汽车推广尚待时日四、二甲醚汽车的发展前景第四节、太阳能汽车一、光伏产业为太阳能汽车奠定基础二、世界太阳能汽车的研究历史三、中国太阳能汽车行业发展历程四、太阳能汽车实用化对策及前景第八章2014-2016年国内外主要新能源汽车厂商的发展第一节、丰田汽车公司一、企业发展概况二、技术路线解析三、布局中国市场四、混合动力车销量五、推出新型燃料电池车第二节、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一、企业发展概况二、新能源汽车研发进程三、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四、新能源汽车市场化进程五、集团新能源汽车业务目标第三节、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一、企业发展概况二、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三、新能源汽车业务成就四、对外合作业务分析五、业务发展策略分析六、企业业务战略规划第四节、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一、企业发展概况二、新能源汽车业务综述三、新能源汽车业务成就四、新能源汽车研发进展五、新能源汽车业务规划第五节、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一、企业发展概况二、新能源汽车业务成就三、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四、新能源汽车业务规划第六节、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一、企业发展概况二、企业核心竞争力三、新能源汽车市场地位四、积极布局海外市场五、比亚迪主力车型介绍六、新能源汽车业务战略第七节、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一、企业发展概况二、新能源汽车业务进展三、新能源客车基地投运四、纯电动轿车市场化起航第九章2014-2016年车用替代燃料的发展第一节、煤直接液化(CTL-CDD)和煤间接液化合成油(CTL-FTD)一、煤直接液化简述二、煤间接液化简述三、中国煤直接液化工艺的研发四、中国煤间接液化技术的研发五、国内煤炭液化技术商业化进展第二节、甲醇一、甲醇作为车用燃料的可行性分析二、中国甲醇市场供需分析三、中国甲醇市场现状分析四、甲醇燃料技术创新成效五、中国甲醇燃料市场前景展望第三节、二甲醚(DME)一、二甲醚作为车用燃料的可行性分析二、二甲醚市场发展态势三、二甲醚市场走势分析四、二甲醚发展面临的难题第四节、生物质燃料一、生物质燃料的发展概况二、生物质成型燃料规模化发展三、中国燃料乙醇市场分析四、生物柴油市场持续扩张五、生物质液体燃料前景展望第十章2014-2016年新能源汽车电池市场发展分析第一节、车用锂电池一、车用锂电池的应用优势二、中国车用锂电池投资升温三、车用锂电池市场竞争格局四、车用锂电池标准体系分析五、车用锂电池推广的制约因素六、未来车用锂电池市场前景预测第二节、车用燃料电池一、燃料电池相关概述二、中国车用燃料电池技术进展三、中国燃料电池行业标准体系四、燃料电池行业商业化进程五、车用燃料电池的发展前景第三节、车用镍氢电池一、车用镍氢电池的优越性二、镍氢电池市场需求规模三、中国镍氢电池知识产权体系四、中国车用镍氢电池发展动态五、政策支持镍氢动力电池发展六、车用镍氢电池迎来发展机遇第十一章2014-2016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建设分析第一节、电动汽车充(换)电站一、充(换)电站市场规模二、充(换)电站竞争格局三、充(换)电站建设模式四、充(换)电站服务模式五、充(换)电站运营模式六、充(换)电站综合效益七、充(换)电站建设规划第二节、LNG加气站一、LNG加气站发展规模二、LNG加气站建设提速三、LNG加气站盈利水平四、LNG加气站气源渠道第三节、加油站一、加油站数量规模二、加油站竞争格局三、加油站经营模式四、加油站选址布局第四节、其他配套设施分析一、CNG加气站二、LPG加气站三、甲醇燃料加注站第十二章2014-2016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政策背景解析第一节、中国新能源汽车政策研究一、我国新能源汽车相关政策回顾二、我国新能源汽车政策存在的问题三、健全新能源汽车政策的对策思路第二节、201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政策解读一、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新政发布二、政府进一步加大对国内新能源车企扶持力度三、破除地方保护构建新能源汽车有序竞争环境四、放宽新能源汽车市场准入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五、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纳入城市规划第三节、201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政策解读一、201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政策盘点二、完善电动汽车动力系统体系和产业链三、加快新能源汽车在交通运输行业推广四、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准入门槛提升五、第三轮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出台六、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七、“中国制造2025”新能源汽车发展路线八、各地出台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第四节、2016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领域政策动态一、电动汽车充电接口及通信协议国家标准二、十三五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奖励政策三、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四、新能源汽车试点城市补贴政策盘点五、2016年工信部严查新能源汽车骗补第五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一、发展现状及面临的形势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三、技术路线和主要目标四、主要任务五、保障措施第十三章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前景趋势分析第一节、世界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前景及趋势一、全球新能源汽车前景展望二、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预测三、世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四、主要区域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第二节、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前景及趋势一、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空间广阔二、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机遇与挑战三、中国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趋势第三节、“十三五”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展望一、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目标二、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机遇三、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趋势附录附录一:汽车产业发展政策附录二: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附录三: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附录四: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附录五: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附录六: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公司简介中宏经略是一家专业的产业经济研究与产业战略咨询机构。
2017年我国预期目标
2017年我国预期目标2017年是我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重要一年。
在这一年,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预期目标,旨在推动经济发展、改善民生、深化改革、加强环境保护等方面取得更加卓越的成就。
首先,我国经济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实现6.5%左右的增长。
实现稳定增长是关系到国家经济全局的重要任务,而稳定增长也是实现其他预期目标的基础。
为了保持经济平稳增长,我国将继续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同时,积极引导民间投资、推动消费升级,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其次,改善民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
在2017年,我国将进一步加大对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的投入,提高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水平。
特别是教育领域,我国将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公平水平,确保每一个孩子都能享有优质的教育资源。
同时,深化改革也是当前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
在2017年,我国将推动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简政放权,减少行政审批,提高政府效能。
此外,我国还将深化国企改革,加强监管,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提高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和效益。
此外,在2017年,我国还将加强环境保护工作,解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
我国将加大对环保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动清洁能源的利用和开发,推动城市和农村的整治,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
总的来说,2017年我国的预期目标是多个方面的,并且取得预期目标的实现需要各个部门和各个层级的共同努力。
我国将进一步加快改革步伐,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加大对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的投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加强环境保护,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全面提高。
这些预期目标的实现将有力地推动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提高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力。
中国能源安全的定位与政策
中国能源安全的定位与政策近年来,中国的能源需求快速增长,占据了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一大部分。
如何保障中国能源安全,成为了当前我国能源政策制定的重要课题。
一、中国能源安全的形势中国拥有丰富的能源资源,但是大部分能源依赖进口,如原油和天然气。
同时,中国人口多、经济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量也在迅速增长。
这一形势使得中国能源供应的安全问题日益严峻。
二、中国能源政策的取向中国能源政策的发展需要从煤炭时代向清洁能源时代转型。
具体来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加强煤炭清洁化利用。
煤炭是中国主要能源资源,如何在使用煤炭时,减少其产生的污染物排放,通过清洁化利用提高煤炭的能效、减少煤炭的消耗,是当前中国能源政策的一项重要课题。
2、优化能源结构。
当前,中国的能源结构数组成非常单一,煤炭所占比例很大,但清洁能源如风能、光能等能源所占比例相对较小。
通过提高清洁能源比例,可达到优化能源结构的目的。
3、加强能源储备建设。
对于进口能源,如原油、液化天然气等,应建立避免断供危机的能源储备体系。
4、加强能源技术研发。
应加强能源技术研发,发展新能源技术和提高传统能源技术水平,以降低能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
三、中国能源政策的实施中国能源政策要实施,需要依靠多方合作,从政府、企业、社会等各方面入手。
1、政府部门的作用。
政府应建立相应的法规和政策法规,加大能源环保的投入力度,以促进我国能源政策的顺利实施。
2、企业的作用。
企业在推行能源政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企业应积极推广清洁能源技术,加强煤炭清洁化利用和优化能源结构。
3、社会的作用。
社会公众可以通过加强环保意识的培养和提高环保知识,从而提高人们对于能源环保的认识,让环保理念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四、中国能源安全的前景展望中国能源安全问题的解决需要从宏观政策层面,到企业和公众层面,多方合作产生共识,才能实现真正的能源转型和能源安全。
当前,中国的能源制度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并需要在转型期间应对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化解相关的问题,维护能源制度的公平和可持续性发展。
中国公共政策评估研究的方法论取向走向实证主义
中国公共政策评估研究的方法论取向走向实证主义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中国公共政策评估研究的方法论取向,并特别关注其是否正逐渐走向实证主义。
公共政策评估作为政策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政策效果、优化政策制定以及增进公众对政策的信任具有重要意义。
在此背景下,方法论的选择与运用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首先对中国公共政策评估研究的发展历程进行简要回顾,然后重点分析当前公共政策评估研究中的方法论特点,特别是实证主义方法的应用情况。
接着,文章将探讨实证主义方法在中国公共政策评估研究中的优势与挑战,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通过深入研究这一问题,我们期望能够为提升中国公共政策评估研究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公共政策评估研究的方法论取向公共政策评估作为对政策效果、影响和价值进行判断的活动,其方法论取向直接影响了评估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在中国公共政策评估研究的发展历程中,方法论取向经历了从规范主义向实证主义的转变。
规范主义方法论强调政策评估应基于一定的价值标准和伦理原则,对政策进行价值判断和道德评价。
在中国早期的公共政策评估研究中,规范主义方法论占据主导地位。
这种取向强调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的伦理和公平性,以及对政策效果的规范性评估。
然而,规范主义方法论往往缺乏科学的量化分析和实证研究支持,难以对政策效果进行准确评估。
随着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实证主义方法论逐渐成为中国公共政策评估研究的主流。
实证主义方法论强调通过收集和分析实际数据来验证政策效果,注重量化分析和因果关系的探究。
在实证主义方法论的指导下,政策评估研究更加关注政策实施后的实际效果和影响,以及政策对不同群体的具体影响。
这种取向有助于提供更准确、客观的政策评估结果,为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决策依据。
在实证主义方法论的影响下,中国公共政策评估研究逐渐形成了多元化的研究方法体系。
这包括量化研究、案例研究、实验研究等多种方法。
2017年中国经济形势与政策
2017年中国经济形势与政策从金融危机开始至今,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2017年中国经济形势与政策,希望你们喜欢!2017年中国经济形势与政策论文篇1是“主动减速”还是“被动调整”?今年博鳌亚洲论坛上,许多嘉宾对近期中国经济运行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表达了关切。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头两个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11.4%,比去年12月份回落1.4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较去年全年回落2.3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名义增长速度创12个月以来新低。
‚在全球经济问题迭出的背景下,中国经济不可能独善其身。
‛参加论坛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菲尔普斯说,由于欧债危机持续、美国经济乏力,加之印度、巴西等新兴经济体开始走缓,中国调低经济增长预期被认为是大势所趋。
菲尔普斯解释说,中国经济减速,‚主要原因是房地产价格的下滑、基建投资速度放缓,并且出口很可能出现一个较大幅度的下降。
‛他举例说,‚出口下降是被动的。
更多与会嘉宾则认为,中国政府下调增长预期目标,‚主动调整‛成分更多。
正如美银美林大中华区经济分析师陆挺所说,这是‚主动减速‛,目的是为了实现‚软着陆‛。
陆挺表示,多年来高达两位数的快速增长,引发内需和外需等多种失衡,中国政府必须通过适当放慢速度矫正这些失衡。
中国经济主动减速,向外界传递出经济增长更重视质量的‘积极信号’。
‛与会的亚洲开发银行副行长史蒂芬〃格罗夫表示。
主动降速有利于稳政策、稳增长、稳物价和稳大局。
‛全国人大、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说,有了‚四稳‛基础,就可以为‚加快转型、深化改革、改善民生‛预留更多空间。
现在中国政府预设的经济增长目标是指导性的,不是指令性的。
从以往经验看,在多方博弈下,中国经济实际增长率都会超过政府的预期目标。
减速之后,近千万“就业增量”如何消化?主动减速‛表明中国愿意为经济转型承受一定代价。
那么,如何应对减速过程中凸显的就业难等矛盾?我们不再盼望看到两位数的增长,但很多问题需要在发展和增长过程中解决。
2017年国民经济展望及政策建议
2017年国民经济展望及政策建议展望2017年,国内外发展环境仍然错综复杂,世界经济增长仍将乏力,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大国宏观政策调整,地缘政治关系复杂多变,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这些将通过贸易、投资、金融等途径影响我国经济平稳运行。
我国经济运行中的矛盾和问题仍然较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仍然艰巨,新旧动能转换仍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部分领域困难和风险可能进一步显现,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地区、产业、企业之间增长情况差异较大,经济发展新常态特征更加明显。
但也要看到,我国经济发展仍具备不少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
一是党的坚强领导为做好2017年经济工作提供了根本保证。
十八届六中全会明确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提出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为做好经济工作提供坚强有力保障。
2017年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将进一步汇聚全国上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热情和力量。
二是新常态、新理念深入人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动性增强,创新发展战略积极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正不断激发微观主体活力,形成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
三是我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本丰富、市场空间广阔,经济发展具有巨大潜力、韧性和回旋余地。
四是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区域发展“三大战略”扎实布局,一批新的增长点、增长极、增长带正加快形成。
五是改革开放持续深化,一大批具有标志性、关键性、引领性的改革举措相继推出,对外开放新体制加快构建,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提升。
六是2016年以来经济运行出现的产业转型升级、区域结构重塑、发展动能更新等趋势性积极变化将进一步延续,也有利于2017年经济保持平稳运行。
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2017年经济平稳增长具有良好支撑。
(一)从需求看,消费将保持平稳增长,投资增长将缓中趋稳,外贸进出口有望回稳1.消费方面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长期趋势将继续支撑消费增长,多领域、多角度消费政策有望持续激发消费潜力,文化、旅游、健康、养老等消费热点将继续释放活力,电子商务、网络消费等新兴业态将快速发展,前期房地产市场成交活跃的滞后效应将继续带动家具、家电、家装消费。
2017年中国的发展趋势
2017年中国的发展趋势2017年,中国将继续保持经济增长的良好态势,但在这个过程中也将面临一些新的挑战和问题。
以下是2017年中国的发展趋势。
首先,中国将继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作为经济发展的关键,中国政府将进一步推动去产能,促进优质产能的释放,减少过剩产能的负面影响。
此外,中国将加大对创新型企业的支持,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其次,中国将继续推动金融改革和去杠杆化。
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金融行业的改革也将成为重要任务。
2017年,中国将继续加大金融监管力度,加强金融风险防控,提高金融体系的稳定性。
此外,中国还将加快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完善上市公司治理,增强市场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第三,中国将进一步开放市场,加强对外贸易合作。
2017年,中国将继续推动自由贸易区建设,推动多边贸易体制改革,并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合作。
此外,中国还将进一步加大外商投资的开放程度,吸引更多的外国投资者。
第四,中国将继续加大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投入。
中国政府已经意识到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对可持续发展的威胁,因此将进一步加大对环境保护的力度。
2017年,中国将继续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并加强对传统能源的污染治理。
最后,中国将继续推进农村发展和扶贫工作。
农村地区的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政府将继续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投入,提升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地区的发展。
同时,中国政府还将继续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贫力度,争取实现贫困地区的脱贫目标。
总之,2017年中国的发展趋势将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金融改革的加快推进,市场开放的进一步扩大,环境保护的加强,农村发展和扶贫工作的持续推进。
通过这些努力,中国将继续保持经济增长的良好态势,实现更加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2017年我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2017年我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2017年,我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经济发展和风险防范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财政政策调控了宏观经济,促进了经济增长和结构优化;货币政策稳定了货币供应,控制了通胀风险,支撑了经济的平稳发展。
一、财政政策财政政策以调控宏观经济为目标,通过财政收支、税收和财政支出等手段,影响经济运行。
2017年,我国财政政策注重稳定增长、调优结构和防控风险,实施了一系列重要措施。
首先,实施积极财政政策。
政府加大财政支出,通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内需和改善民生等举措,刺激消费和投资,促进经济增长。
例如,加大对公共交通、环保和科技创新等领域的投入,提高了城市公共服务水平。
其次,推进减税降费。
为支持企业发展和促进经济活力,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减税降费措施。
降低了增值税税率、企业所得税税率,减免了小微企业的税负,减轻了中小企业的经济压力,激发了企业的发展潜力和市场活力。
另外,加强财政监管和风险防范。
财政政策也注重防范风险,加强了对金融领域的监管。
例如,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出台,限制了投机性购房和房地产泡沫的蔓延。
此外,推出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控措施,加强了对地方政府债务的监管。
二、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指政府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以影响经济运行。
2017年,我国继续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以保持货币供应合理增长,维持物价稳定。
首先,控制货币供应量。
通过适度调整存贷款比率、信贷投放和政府债券发行等措施,控制银行系统的货币供应量,防止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的风险。
此外,央行还采取了逆回购操作,调控货币市场的流动性。
其次,稳定利率水平。
通过调节存贷款利率、放宽贷款利率浮动上限等措施,保持银行贷款利率的相对稳定,稳定金融市场的预期。
这有助于企业和个人融资成本的可控,提高资金利用效率,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
另外,加强金融监管和风险防范。
货币政策也注重防范金融风险,加强了对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监管。
央行加强了对非法金融活动的打击,规范了金融市场秩序,减少了金融风险的暴露。
“十一五”期间至202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基本任务、前景展望和政策取向
著提 高 。 到 2 0 20 年 基 本 实 现 工业 化 的 主要 判 断 标
准包括 : ( l) 农 业 劳 动 力 比 重 应 当 明显 下 降 , 农 业 劳
动者 比重 可 望 降到 40 % 以 下 。 ( 2) 三 次产 业 的 比例
关 系 应 当接 近 目前 世 界 中等 收 人 国 家 的 平 均 水 平
“ 十 一 五 ” 期 间至 20 2 0 年我 国经 济社 会 发展 的 突 出矛 盾 、 基本 任 务 、 前景展 望 和 政 策取 向`
国务 院发 展 研 究 中心 课题 组
一 、 未来 一 1 年 经 济 社会 发 展 面 临 的突 出矛盾
经 过 “ 十 五 ” 规 划头 四年 的努 力奋 斗 , 我 国经 济
到 20 10 年 可 能 达 到 46 % ( 即 2 X() 1 年 的 下 中等 收 人 国家 平均 水 平 ) , 到 20 20 年 可 望 达 到 5 % ( 即 超 过 20 1 年的 中等 收人 国家平 均水平 ) 。
4 . 经济 增 长 方 式转 换 应 当取得 重 大进 展 。 未 来 5 、 巧 年 , 随着 各项 改革 的深 化和 技术 进 步 , 我 国 经济增 长方 式 由粗放型 向集约 型 进 一 步转 变 , 有 可 能具备 比过 去 更 为 有 利 的体制条 件 和 物 质技术基 础 。 但 任 务仍 然十分 艰 巨 , 除 了体制 缺 陷以 外 , 还会 受 到所处 经济发 展 阶段等 一些 客观 因素 的制约 。 我 们必须 加 大技术 变 革 和制 度创 新 的力 度 , 积 极 推进 经济增长 方式转 变 , 力争 在 “ 十 一 五 ” 期间取 得较大 进步 , 在后 10 年 取 得重 大 进 展 , 在 缓 解 资 源 环 境 的
2007年以来我国的经济情势与政策
摘要:2007年,中国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但同时面临的挑战和积累的风险也在不断加大:贸易顺差加大、货币投放过快、物价持续上涨……过剩的流动性让通货膨胀从岁初的“预期”发展为岁末的“压力”。
5次加息、10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一年中频繁出台的货币政策“组合拳”在年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上升为“从紧”的货币政策,防止经济增长过热、防止明显通货膨胀成为明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来年的中国经济走势定了基调。
2008年,在世界经济稳中趋缓、国内宏观调控政策稳中偏紧的背景下,我国经济运行将高位趋稳,经济增长率小幅回落,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势头放缓,就业形势继续好转,固定资产投资略有降温,消费品市场活跃旺盛,外贸顺差增速有所回落。
宏观调控的重点仍然是防止经济运行由偏快转向过热,防范通货膨胀和金融风险,建议2008年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加强宏观调控政策的协调配合,以提高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性一 2008年中国经济的国内外环境分析2003~2007年,科技进步和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表现明显好于此前30年的平均水平,中国经济更加活跃,连续5年保持10%以上的年均增长速度。
根据主要因素变动趋势分析,构成这一轮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基本面因素2008年没有大的变化,中国经济增长的国内外环境仍然较为有利。
(一)国际经济环境2008年国际经济环境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
首要因素是美国次级债危机究竟会对美国和世界经济产生多大影响。
次级债危机爆发后,美联储、欧央行和日本银行等迅速向市场注入流动性,已经对稳定市场预期起了一定作用,国际金融市场基本稳定。
美国连续降息后,次级按揭贷款的浮动利率也会相应下调,次级贷款违约状况会有所改善。
当然,次级债危机的影响会从金融部门向实体部门扩散,房地产价格会继续下跌,房地产财富效应将影响美国消费增长,美国经济难以出现明显好转,欧元区和日本也会受到一定牵连,从而拖累全球经济。
前瞻布局未来产业:优势条件、实践探索与政策取向
2023-11-09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优势条件分析 • 实践探索案例研究 • 政策取向建议 • 前瞻布局未来产业的挑战与机遇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背景和意义
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复杂多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未来产业发 展面临重大机遇和挑战。
0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升级,未来产业的市场需求潜
力巨大。
政策支持
03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未来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
好的政策环境。
06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总结
未来产业布局的必要性
随着科技发展和全球经济竞争加剧,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对 于提升国家竞争力、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优势条件分析
03
实践探索案例研究
案例一:智能制造产业规划与实践
智能制造产业概述
智能制造是指通过引入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提升制 造业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进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 本。
产业规划
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智能制造产业规划,包括《中国制造 2025》等,旨在推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实践探索
国内一些地区和企业积极引入智能制造技术,开展数字化 转型,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海尔集团通过引入物联网 技术,实现了工厂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生产。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亟需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把握发展主动权,为高质 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研究目的和方法
本文旨在探讨中国前瞻布局未来产业的优势条件、实践探索和政策取向,以期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综述、案例分析和政策建议等。
02
当代中国政治学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
当代中国政治学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政治学既是一门历史悠久的社会科学基础学科,又是一门以研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的应用性学科,对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有重大价值。
因此,政治学在社会科学学科体系中有其不可替代的位置,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实际上,在欧美各国,政治学已发展成一门理论成熟、体系完整的独立学科。
就现代中国而言,本世纪前40年曾开展过以引进和介绍西方政治理论为中心的研究工作,但彼时的政治学毕竟未能摆脱西方政治学的窠臼,严格来说,学科性质的中国政治学并未形成。
而新中国建立后的相当一段时间,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政治学更一度被取消,政治学的教学和研究也随之而中断。
直到20年前政治学在改革开放这一大的时代前景下才得以重建并得到迅速发展,其研究成果灿然可睹。
本文拟对这20年中政治学的发展成就及不足作一简要总结,着重对其未来发展提出若干建设性意见,以推动中国政治学和中国政治的跨世纪发展。
一、中国政治学发展现状改革开放,特别是1979年小平同志明确提出“政治学要补课”以来,短短的20年中,中国政治学就经历了恢复和发展这两个历史阶段,其间虽多有曲折甚至反复,但成就十分显著:首先,开展了政治学理论的研究,初步建立了中国政治学的学科体系。
中国政治学在恢复之初,很大程度上是以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政治教育学科体系特别是科学社会主义学科体系为起点,甚至为基本框架的,这使得80年代前、中期出版的一些“政治学原理”教材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原理没有多少区别,缺乏鲜明的学科特色。
为改变这一状况,政治学界付出了艰苦的努力,80年代后期一些政治学者开始以政治学的理论逻辑和范畴体系思考政治学问题,出现了一批以《权力政治学》(李景鹏,1993)、《政治学基础》(王浦劬等,1995)、《政治学原理》(汪锡奎等,1997)等为代表的政治学力作。
中国政治学开始形成相当独立、自成体系的范畴体系。
政治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的学科地位已经无可动摇地确立下来,社会科学界已经普遍认同政治学具有自己独特的范畴、理论和方法,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和价值。
2017国家发展预期目标
2017国家发展预期目标2017年,作为中国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关键一年,我国的发展目标受到了广泛关注。
在国家发展预期目标中,经济增长、就业、环境保护、贫困人口减少和科技创新等方面被认为是重中之重。
首先,经济增长是国家发展预期目标中最为重要的一项。
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发展目标,2017年我国经济增长率预期目标为6.5%左右。
这一目标的实现不仅对于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也对于全球经济的稳定发展有着积极影响。
其次,就业是国家发展预期目标中另一个关键领域。
我国人口众多,就业形势一直备受关注。
为了实现就业目标,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鼓励创业、促进就业创新、加大对就业困难群体的帮扶等。
预计2017年我国城镇新增就业目标为1100万人以上,这将有力地改善我国就业形势,稳定社会。
环境保护是国家发展预期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凸显。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环境设施建设、提高环境管理水平,预计2017年我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将减少2%以上。
这一目标的实现将有力地推动我国环境保护事业向前发展。
贫困人口减少是国家发展预期目标中关注的重点之一。
我国仍然有大量的贫困人口需要帮助。
为了实现贫困人口减少目标,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扶贫政策,提供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等。
预计2017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000万人以上,这将为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提供有力保障。
科技创新是国家发展预期目标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
为了实现科技创新目标,政府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鼓励企业加大科技研发力度。
预计2017年我国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例将达到2.5%以上,这将有助于提升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2017年国家发展预期目标从经济增长、就业、环境保护、贫困人口减少和科技创新等方面制定了明确的目标。
2017-2021年中国食品行业发展现状及投资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前言行业研究是开展一切咨询业务的基石,通过对特定行业的长期跟踪监测,分析行业需求、供给、经营特性、获取能力、产业链和价值链等多方面的内容,整合行业、市场、企业、用户等多层面数据和信息资源,为客户提供深度的行业市场研究报告,以专业的研究方法帮助客户深入的了解行业,发现投资价值和投资机会,规避经营风险,提高管理和运营能力。
行业研究是对一个行业整体情况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包括行业生命周期、行业的市场容量、行业成长空间和盈利空间、行业演变趋势、行业的成功关键因素、进入退出壁垒、上下游关系等。
一般来说,行业(市场)分析报告研究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三方面:一是研究行业的生存背景、产业政策、产业布局、产业生命周期、该行业在整体宏观产业结构中的地位以及各自的发展演变方向与成长背景;二是研究各个行业市场内的特征、竞争态势、市场进入与退出的难度以及市场的成长性;三是研究各个行业在不同条件下及成长阶段中的竞争策略和市场行为模式,给企业提供一些具有操作性的建议。
常规行业研究报告对于企业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是,身为企业的经营者、管理者,平时工作的忙碌没有时间来对整个行业脉络进行一次系统的梳理,一份研究报告会对整个市场的脉络更为清晰,从而保证重大市场决策的正确性;第二是如果您希望进入这个行业投资,阅读一份高质量的研究报告是您系统快速了解一个行业最快最好的方法,让您更加丰富翔实的掌握整个行业的发展动态、趋势以及相关信息数据,使得您的投资决策更为科学,避免投资失误造成的巨大损失。
因此,行业研究的意义不在于教导如何进行具体的营销操作,而在于为企业提供若干方向性的思路和选择依据,从而避免发生“方向性”的错误。
▄报告信息•【出版日期】2016年7月•【交付方式】Email电子版/特快专递•【价格】纸介版:7000元电子版:7200元纸介+电子:7500元•【文章来源】/▄报告目录第一章国际食品行业发展分析第一节、全球食品行业发展综述一、世界食品价格走势二、世界粮食供给威胁三、全球食品浪费严重四、全球食品行业趋势第二节、美国一、食品行业并购动态二、食品价格指数走势三、食品企业注册新规四、食品安全体系分析第三节、法国一、法国饮食文化简介二、法国肉制品贸易三、绿色食品消费增长四、法国生态食品发展第四节、英国一、英国对华食品出口规模二、英国有机食品市场情况三、英国食品操作新规发布四、英国加强食品饮料出口五、英国食品浪费现象严重第五节、俄罗斯一、俄罗斯食品供给情况二、俄罗斯食品价格失控三、俄罗斯家庭食品消费四、扩大欧洲食品进口禁令五、俄罗斯食品准入标准第六节、世界其他国家及地区一、部分地区食品进口政策二、日本照护食品市场规模三、泰国食品出口形势向好四、国际企业争夺非洲市场第二章中国食品行业发展环境第一节、政策(Political)环境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成立二、食品安全法修订三、加大粮食生产补贴力度四、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整合五、推动婴幼儿奶粉企业整合第二节、经济(Economic)环境一、国内生产总值二、农业产品产量三、工业运行情况四、固定资产投资第三节、社会(Social)环境一、人口数量及就业人口二、城乡居民收入三、居民消费价格变动四、居民恩格尔系数第四节、技术(Technological)环境一、生物技术的应用二、萃取技术的应用三、小分子技术的应用四、其他高新技术的应用第三章2014-2016年中国食品行业发展分析第一节、中国食品行业发展概况一、中国食品工业发展回顾二、中国食品工业发展特点三、中国食品工业发展优势第二节、2014-2016年中国食品工业运行分析一、行业发展规模二、主要产品产量三、区域发展格局四、行业投资规模第三节、中国食品行业运营模式分析一、规模发展型二、价值引领型三、外力助推型第四节、中国食品行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发展策略一、食品行业产业化程度低二、运用高新技术三、培养专业人才四、创新产品生产五、转变经营模式六、建立现代化商业制度第四章2014-2016年中国食品市场发展分析第一节、2014-2016年中国食品市场价格走势一、食品价格走势分析二、重点城市食品价格三、食品价格上涨成因四、食品价格维稳建议第二节、2014-2016年中国食品贸易分析一、食品进出口规模二、食品进出口格局三、进口食品质量安全四、食品进出口现状特征五、部分国家食品贸易壁垒六、食品贸易壁垒应对措施第三节、2014-2016年国内进口食品市场分析一、进口食品市场表现二、进口食品发展特征三、相关企业发展建议四、进口食品市场前景第四节、中国食品市场未来新热点一、新科技促进功能食品发展二、儿童食品市场发展潜力三、营养保健品市场发展空间第五章中国食品行业主要产品产量数据分析第一节、2014-2016年全国鲜、冷藏肉产量分析一、2014-2016年全国鲜、冷藏肉产量趋势二、2014年全国鲜、冷藏肉产量情况三、2015年全国鲜、冷藏肉产量情况四、2016年全国鲜、冷藏肉产量情况五、2016年鲜、冷藏肉产量分布情况第二节、2014-2016年全国乳制品产量分析一、2014-2016年全国乳制品产量趋势二、2014年全国乳制品产量情况三、2015年全国乳制品产量情况四、2016年全国乳制品产量情况五、2016年乳制品产量分布情况第三节、2014-2016年全国精制食用植物油产量分析一、2014-2016年全国精制食用植物油产量趋势二、2014年全国精制食用植物油产量情况三、2015年全国精制食用植物油产量情况四、2016年全国精制食用植物油产量情况五、2016年精制食用植物油产量分布情况第四节、2014-2016年全国方便面产量分析一、2014-2016年全国方便面产量趋势二、2014年全国方便面产量情况三、2015年全国方便面产量情况四、2016年全国方便面产量情况五、2016年方便面产量分布情况第五节、2014-2016年全国软饮料产量分析一、2014-2016年全国软饮料产量趋势二、2014年全国软饮料产量情况三、2015年全国软饮料产量情况四、2016年全国软饮料产量情况五、2016年软饮料产量分布情况第六章中国食品制造行业财务状况分析第一节、中国食品制造行业经济规模一、2011-2015年食品制造业销售规模二、2011-2015年食品制造业利润规模三、2011-2015年食品制造业资产规模第二节、中国食品制造行业盈利能力指标分析一、2011-2015年食品制造业亏损面二、2011-2015年食品制造业销售毛利率三、2011-2015年食品制造业成本费用利润率四、2011-2015年食品制造业销售利润率第三节、中国食品制造行业营运能力指标分析一、2011-2015年食品制造业应收账款周转率二、2011-2015年食品制造业流动资产周转率三、2011-2015年食品制造业总资产周转率第四节、中国食品制造行业偿债能力指标分析一、2011-2015年食品制造业资产负债率二、2011-2015年食品制造业利息保障倍数第五节、中国食品制造行业财务状况综合评价一、食品制造业财务状况综合评价二、影响食品制造业财务状况的经济因素分析第七章2014-2016年中国食品行业细分市场分析第一节、肉制品一、肉制品生产结构二、居民消费及结构三、价格走势分析四、肉制品进出口规模第二节、乳制品一、乳品行业发展态势二、乳品行业运行分析三、乳制品价格动态四、乳企海外投资动态五、行业竞争格局分析六、乳品进出口规模七、重点细分市场分析第三节、食用油一、全球市场产销情况二、中国市场供需分析三、市场价格走势分析四、市场竞争格局分析五、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第四节、调味品一、行业运行分析二、市场消费规模三、市场竞争格局四、市场集中度分析第五节、方便食品一、行业运行分析二、速冻食品产量规模三、方便面市场格局分析四、罐头食品产能分布五、饮料行业市场格局第六节、绿色食品一、绿色食品标准体系二、绿色食品认证情况三、绿色食品营销渠道分析四、我国绿色食品SWOT分析五、中国有机食品市场规模第八章2014-2016年中国食品电商行业发展分析第一节、2014-2016年食品电商市场分析一、食品网购市场交易二、食品电商消费群体三、食品电商商业模式四、食品电商参与主体第二节、2014-2016年中国生鲜食品电商发展分析一、生鲜电商发展历程二、生鲜电商交易规模三、生鲜电商企业格局四、生鲜电商投资方向五、生鲜电商发展方式第三节、食品电商重点运营平台分析一、一号店二、顺丰优选三、中粮我买网四、沱沱工社五、本来生活第四节、食品电商行业困境解析及发展前景一、产品质量难保证二、食品电商监管困难三、加强食品电商监管对策四、行业未来热点解析第九章2014-2016年中国食品行业产业链分析第一节、食品机械一、行业发展综述二、行业发展成就三、行业发展目标四、信息化发展方向五、产品发展方向六、未来发展趋势第二节、食品物流一、食品行业物流成本分析二、食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三、食品冷链物流相关政策四、我国食品物流存在的问题五、食品物流发展应对措施第三节、食品添加剂一、全球食品添加剂市场简述二、食品添加剂行业运行情况三、食品添加剂使用法规四、行业未来重点发展产品第四节、餐饮行业一、行业收入规模二、区域市场分析三、行业运营模式四、行业前景预测五、行业转型方向第十章2014-2016食品行业重点上市公司分析第一节、中粮屯河股份有限公司一、企业发展概况二、经营效益分析三、业务经营分析四、财务状况分析五、未来前景展望第二节、河南双汇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一、企业发展概况二、经营效益分析三、业务经营分析四、财务状况分析五、未来前景展望第三节、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一、企业发展概况二、经营效益分析三、业务经营分析四、财务状况分析五、未来前景展望第四节、三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一、企业发展概况二、经营效益分析三、业务经营分析四、财务状况分析五、未来前景展望第五节、上市公司财务比较分析一、盈利能力分析二、成长能力分析三、营运能力分析四、偿债能力分析第十一章2016-2020年中国食品行业前景预测第一节、中国食品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一、行业“价值驱动”趋势二、食品消费出现分化三、电商重构食品行业四、行业面临全面转型五、细分领域存在整合机遇第二节、中国食品市场未来新热点一、饮料行业求新求变二、乳品市场高端市场发力三、休闲食品行业前景四、进口食品市场前景良好五、新科技促进功能食品发展六、儿童食品市场发展空间第三节、食品工业“十三五”发展展望一、“十三五”发展预测二、“十三五”发展方向三、“十三五”发展目标第四节、2016-2020年中国食品制造行业预测分析一、中国食品制造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二、2016-2020年中国食品制造行业销售收入预测三、2016-2020年中国食品制造行业利润总额预测▄公司简介中宏经略是一家专业的产业经济研究与产业战略咨询机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0
4、金融领域风险加大,监管与保持流动性 有矛盾
Ø 流动性风险 Ø 地方政府债务 Ø 信用债市风险 Ø 汇率贬值压力加大 Ø 银行不良贷款增加 Ø 影子银行 Ø 理财产品 Ø 房地产泡沫
2009-2016年货币(M2)年均增长速度(美 元)
18.0% 16.0%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0.0% 美国 欧元区 日本 中国
现价固定资产投资(%)
14
12 10.2 10.7 10.5 9 8 9.6 8.1 8.1 8.2 8.3 8.3 8.1 8.9 9.2 8.9 8.6 8.6
10
6
当月 累计
4
2
现价固定资产投资(累计,%)
25
20
15 制造业 10 房地产 基础设施
10.0
11.0
12.0
13.0
14.0
15.0
2007Q1 2007Q2 2007Q3 2007Q4 2008Q1 2008Q2 2008Q3 2008Q4 2009q1 2009q2 2009q3 2009q4 2010q1 2010q2 2010q3 2010q4 2011q1 2011q2 2011q3 2011q4 2012q1 2012q2 2012q3 2012q4 2013q1 2013q2 2013q3 2013q4 2014q1 2014q2 2014Q3 2014q4 2015q1 2015q2 2015q3 2015q4 2016q1 2016q2 2016q3 2016q4 2017q1 2017q2 13.8 14.9 14.2 13.9 11.5 10.9 9.6 7.1 6.2 11.7 8.0 10.4 12.2 10.7 9.9 10.2 10.0 9.9 9.4 8.7 8 8 7.8 7.9 7.5 7.4 7.5 7.6 7.3 7.4 7.2 7.2 7 7 6.9 6.8 6.7 6.7 6.7 6.8 6.9 6.9
l 民间企业制造业投资增长5.6% l 民间企业投资增长7.2%
民间固定资产投资
10.0 8.0 6.9 6.0 5.7 5.2 3.9 2.8 2.0 当月 累计 2.1 2.1 2.5 2.9 3.1 3.2 6.7
7.7 6.9 6.8
7.2
4.0
3、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Ø 就业形势总体较好。2017年1-6月,城镇新增 就业735万人,同比多18万人。农民工17873万 亿,同比多增364万人。 Ø 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2017年1-6月,CPI上 涨1.4%,核心CPI为2.1%。PPI没有传导到CPI。 Ø 工业品价格高位运行。2017年1-6月,PPI同比 上涨6.6%,其中2月份达到7.8% ,达到年内高 点 。翘尾因素和煤炭、钢铁、有色和石化等 原材料价格上涨约占八成。
三、宏观经济走势预测
1、影响经济的因素分析 Ø 2015年下半年以来鼓励基建投资的政策(专项建 设基金、PSL、PPP)效应仍在,在建规模较大。政 治周期会继续稳定基础设施投资,但50、87号文 件对资金来源形成约束,投资会高位回落。 Ø 房地产投资好于预期,供地增加。但2016年10月 开始房地产政策调整,投资增速会减慢到2019年。 Ø 民间制造业投资难有大的起色。出口会提高企业 产能利用率,但原材料价格高企、融资成本居高 不下等原因会挤压中下游产业的利润。
5、几个结论
Ø 经济延续2016年下半年以来“供给企稳回升,内需 相对乏力”的特点,经济企稳是企业增加库存和出 口增长的结果。 Ø 世界经济复苏好于预期,政治周期、设备投资周期、 房地产周期对投资有一定支撑作用 Ø 即没有通货紧缩,也没有通货膨胀,供求关系基本 平衡,内需减慢是我国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后,需 求结构变动的结果。价格上涨反映在房地产上。 Ø 我国就业基本处于自然失业率水平上,我国的实际 经济增长水平接近潜在增长水平。
2008Q1 2008Q2 2008Q3 2008Q4 2009q1 2009q2 2009q3 2009q4 2010q1 2010q2 2010q3 2010q4 2011q1 2011q2 2011q3 2011q4 2012q1 2012q2 2012q3 2012q4 2013q1 2013q2 2013q3 2013q4 2014q1 2014q2 2014Q3 2014q4 2015q1 2015q2 2015q3 2015q4 2016q1 2016q2 2016q3 2016q4 2017q1 2017q2
4.2
10
15
20
25
30
0
5
-5
产成品库存总量增速
2011.1-2 4 6 8 10 12 3 5 7 9 11 2013.1-2 4 6 8 10 12 3 5 7 9 11 2015.1-2 4 6 8 10 12 3 5 7 9 11 2017.1-2 4 6
二、经济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
1、结构性矛盾依然严峻突出 Ø 产能过剩与供给不足并存
l 传统产业过剩 l 新兴产业创新不足 l 新兴服务业准入限制
Ø 僵尸企业难以淘汰,国企等改革停滞不前
2、房地产问题没有有效解决办法
Ø 房地产去库存过程中,销售量、价格、投资增 长速度出乎意料。价格上涨是货币还是土地供 给错配原因不清 Ø 4月10日《关于加强近期住房及用地供应管理 和调控有关工作的通知》对消化周期在36个月 以上的,应停止供地;36-18个月的,要减少 供地;12-6个月的,要增加供地;6个月以下 的,不仅要显著22.4 20 15 10 5 0 -5 -10 -15 -20 -25 -20.6 当月 累计 5.9 1.2 1.2 1.7 -3.4 -6.6 -5.6 18.7 15.9 14.3 15.5 17.3
4.1
4.1 0.6
不扣折旧 扣除折旧
6、国际经济和宏观政策前景仍不确定
Ø 美国2012年完成去杠杆后2015年12月开始 加息并讨论缩表。欧元区、日本在2016年 完成去杠杆,但货币政策尚未调整。政策 协调困难,国际金融动荡 Ø 民族主义、民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 Ø 特朗普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贸易政策、 能源政策调整。
2017.1-2 6 7 8 9 10 11 12 3 5 4 6
2、内需有所减慢 Ø 投资增速有所下降。2017年1-6月,固定资 产投资同比增长8.6%,同比下降0.4个百分 点,实际增速下降更大。但自2016年7月以 来,现价增速回升。
l 基础设施(包括电力)投资增长16.8%,同比减慢3.5百 分点; l 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8.5%,同比加快2.4个百分点,但 今年以来增速减慢。 l 制造业投资增长5.5%,同比提高2.2个百分点
2017年经济前景展望和政策取向
国家信息中心 祝宝良
一、当前的经济形势
1、经济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稳中有进、稳 中向好的态势,供给侧企稳回升 Ø 2017年一、二季度GDP分别增长6.9%。上 半年一、二、三产分别增长3.5%、6.4%和 7.7%。引发中国是否进入新一轮经济增长 周期的争论 Ø 2017年1-6月,工业增长6.9%。其中3、6月 份分别增长7.6%、7.6%。
Ø 房地产供给侧改革内容
l 土地制度改革 :人地挂钩 l 房地产投融资 l 房地产税费改革 l 行政配置资源 l 发展租赁市场
商品房价格(%)
30.0 25.0 20.0 15.0 10.0 5.0 0.0 -5.0 -10.0
3、企业经营困难,内生动力不足
Ø 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居高不下。企业 杠杆率高达到160% Ø 民间投资意愿不强,M1、M2缺口较大
Ø 经济周期解释 l 政治周期:基础设施、开发区 l 建筑(房地产)周期(库兹涅茨) l 设备投资(制造业)周期(朱格拉) l 库存周期(基钦) l 技术周期(康德拉季耶夫)
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不变价,%)
45.0 40.0 35.0 30.0 25.0 20.0 15.0 10.0 5.0 0.0 17.4 15.9 15.8 14.3 30.3 25.8 24.0 20.8 20.7 20.5 20.4 20.2 19.9 18.9 18.3 18.2 18.1 18.0 17.4 16.9 16.5 16.3 15.5 14.8 14.8 14.6 13.9 13.8 12.5 11.5 11.2 9.0 7.1 6.5 4.5 3.4 41.6 37.9
16.0%
6.1%
0.1%
0.5%
5、需求管理政策效应减弱 Ø 宏观杠杆率高企,中国仍处于加杠杆阶段。 社会融资总量增速快于经济增速 Ø 货币政策效应减弱。增量资本产出率大幅 度提高。
增量资本产出率(固定资产形成)
10.00 9.00 8.00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00
需求对GDP的贡献
8 7 6 5 4 3 2 1 0 -1 -2 2015q4 -0.31 2016q1 -0.89 GDP 消费 资本形成 库存 进出口 2016q2 -0.41 2016q3 2016q4 2017q1 2017q2 0.77 0.24 0.83 0.28 6.8 6.7 6.7 6.7 6.8 6.9 6.9
Ø 消费需求下降。 1-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同比增长10.4%,增速同比持平;扣除价格因 素后,实际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0.5个百分点。 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6.1%,同比回落0.5个 百分点。 Ø 世界经济进入温和复苏阶段,外需明显改善 Ø 2016年7月份企业开始回补库存。2017年一季 度产成品库存增加拉动工业和GDP分别增长 2.47和0.83个百分点, 二季度分别为0.83和 0.28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