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糖代谢(3)

合集下载

5-糖代谢检查要求

5-糖代谢检查要求

Determination of Blood Glucose
【 Clinical significance】
1.血糖升高

(1).生理性高血糖:摄入高糖物质、剧烈运动、情绪紧张等。
(2).病理性高血糖:①各型糖尿病;②颅内压增高;③高热、 呕吐、腹泻等引起的脱水;④其他内分泌疾病。
2. 血糖降低
(1).生理性低血糖:饥饿或剧烈运动可致血糖降低。
• 糖代谢障碍首先导致机体能量供应障碍,由此可以产生一 系列代谢变化、造成代谢紊乱,最终危及生命。
Examination of Glucose Metabolise

糖尿病诊断标准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即可诊断为糖尿病。
1. 有糖尿病症状:如多尿、多饮、多食和无原因的体重 减轻,随机血糖≥11.1mmol/L(200mg/dl)。
(2).病理性低血糖:
①空腹低血糖:Ⅰ.内分泌疾病引起的胰岛素绝对或相对过剩。 Ⅱ.严重肝细胞受损所致肝糖原储存耗竭;Ⅲ.营养物质缺 乏;Ⅳ.急性酒精中毒抑制糖原异生;Ⅴ.先天性糖原代谢 酶缺乏。
②餐后低血糖或反应性低血糖。
③药物引起的低血糖。
Determination of Blood Glucose
色谱法;比色法;电泳法和免疫法 。 【 reference interval】
4%-6% (免疫法) 【 Clinical significance】
评价血糖的控制程度;长期高水平易引起糖尿病血管并发症。 【 Commets】
按要求使用采血管 ,不受饮食的影响。

四.糖化血清蛋白
(Glucosylated serum proteins, GSP)
【 reference interval】

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生物化学考点归纳与历年真题详解-第5章 糖代谢【圣才出

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生物化学考点归纳与历年真题详解-第5章 糖代谢【圣才出

第5章 糖代谢5.1 考纲要求1.糖酵解过程、意义及调节2.糖有氧氧化过程、意义及调节,能量的产生,糖有氧氧化与无氧酶解的关系3.磷酸戊糖旁路的意义4.糖原合成和分解过程及其调节机制5.糖异生过程、意义及调节,乳酸循环6.血糖的来源和去路,维持血糖恒定的机制及其临床意义5.2 考点归纳与历年真题详解一、糖的无氧氧化和有氧氧化1.糖的无氧氧化和有氧氧化的区别、生理意义糖的无氧氧化和有氧氧化的比较如表5-1所示。

表5-1 糖的无氧氧化和有氧氧化的比较2.糖的无氧氧化(糖酵解过程)(1)定义1分子葡萄糖在胞质中裂解为2分子丙酮酸,称为糖酵解,在不能利用氧或氧供应不足时,人体将丙酮酸在胞质中还原成乳酸,称为乳酸发酵。

(2)步骤ƒ①第一阶段(糖酵解途径:葡萄糖→葡糖-6-磷酸果糖-6-磷酸→果糖-1,6-二磷ƒƒƒƒƒ酸磷酸二羟丙酮3-磷酸甘油醛1,3-二磷酸甘油酸3-磷酸甘油酸2-磷酸ƒ甘油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2×丙酮酸)③第二阶段(丙酮酸还原生成乳酸)H果此反应由乳酸脱氢酶催化,3-磷酸甘油醛脱氢产生的NADH+,在缺氧的情况下,用于还原丙酮酸生成乳酸。

葡萄糖无氧氧化和有氧氧化的反应过程如图5-1所示。

图5-1 葡萄糖无氧氧化和有氧氧化反应过程(3)糖酵解的调节①己糖激酶糖酵解过程的第一个关键酶,有4种同工酶(Ⅰ-Ⅳ型),其中肝细胞中为Ⅳ型,称为葡糖激酶(对葡萄糖的亲和力很低、受激素调控)。

只有当血糖显著升高时,肝才会加快对葡萄糖的利用。

②磷酸果糖激酶-1对调节糖酵解途径的流量最重要,ATP和柠檬酸是此酶的变构抑制剂。

AMP、ADP、1,6-二磷酸果糖和2,6-二磷酸果糖是其变构激活剂。

③丙酮酸激酶糖酵解的第二个重要的调节点。

1,6-二磷酸果糖是丙酮酸激酶的变构激活剂,ATP则有抑制作用。

此外,在肝内,丙氨酸也有变构抑制作用。

糖酵解时每分子磷酸果糖有2次底物水平磷酸化,可生成2分子ATP。

因此1mol葡萄糖可生成4molATP,在葡萄糖和6-磷酸果糖磷酸化时共消耗2molATP,故净得2molATP,1mol葡萄糖经糖酵解生成2分子乳酸可释放196kJ/mol(46.9kcal/mol)的能量。

生物化学教案-第五章糖代谢-6学时

生物化学教案-第五章糖代谢-6学时
(1)变构激活剂:AMP; ADP; F-1,6-BP; F-2,6-BP
(2)变构抑制剂: 柠檬酸; ATP(高浓度)。
(3)F-1,6-BP 正反馈调节该酶。
2.丙酮酸激酶
(1)变构激活剂:1,6-二磷酸果糖
(2)变构抑制剂:ATP, 丙氨酸
3. 己糖激酶或葡萄糖激酶
(1)6-磷酸葡萄糖可反馈抑制己糖激酶,但对葡萄糖激酶无影响。
量,1mol葡萄糖可氧化产生2840 kJ的能量。
(二) 维持血糖 糖原储存能量,维持血糖恒定。
(三) 提供合成原料可提供合成某些氨基酸、脂肪、胆固醇、核苷等物质的原料。
(四) 构成组织细胞糖蛋白、蛋白聚糖、糖脂等是组织细胞的重要成分。
(五)其他功能构成免疫球蛋白、血型物质、凝血因子等。
二、糖的分类
二、糖原分解
(一) 反应过程
1. 糖原分解为1-磷酸葡萄糖
2. 1-磷酸葡萄糖转变成6-磷酸葡萄糖
3. 6-磷酸葡萄糖水解生成葡萄糖
4. 脱枝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作用
在几个酶的共同作用下,最终产物中的85%为1-磷酸葡萄糖,15%为游离葡萄糖。
小结:
1.糖的生理功能
2.糖的分类
3.糖原的合成与分解(重点)
一位老和尚,他身边聚拢着一帮虔诚的弟子。这一天,他嘱咐弟子每人去南山打一担柴回来。弟子们匆匆行至离山不远的河边,人人目瞪口呆。只见洪水从山上奔泻而下,无论如何也休想渡河打柴了。无功而返,弟子们都有些垂头丧气。唯独一个小和尚与师傅坦然相对。师傅问其故,小和尚从怀中掏出一个苹果,递给师傅说,过不了河,打不了柴,见河边有棵苹果树,我就顺手把树上唯一的一个苹果摘来了。后来,这位小和尚成了师傅的衣钵传人。
2.糖无氧酵解的过程、关键步骤、关键酶。

生物化学 糖代谢

生物化学 糖代谢

生物化学:糖代谢糖是生物体重要的能量来源之一,也是构成生物体大量重要物质的原始物质。

糖代谢是指生物体对糖类物质进行分解、转化、合成的过程。

糖代谢主要包括两大路径:糖酵解和糖异生。

本篇文档将从分解和合成两个角度,介绍生物体内糖的代谢。

糖的分解糖酵解(糖类物质的分解)糖酵解是指生物体内将葡萄糖和其他糖类物质分解成更小的化合物,同时释放出能量。

糖酵解途径包括糖原泛素、琥珀酸途径、戊糖途径、甲酸途径等。

其中主要以糖原泛素和琥珀酸途径为代表。

糖原泛素途径糖原泛素途径又称为糖酵解途径,是生物体内最常用的糖分解方式。

它可以将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或者丁酮酸,同时产生2个ATP和2个NADH。

糖原泛素途径一般分为两个阶段:糖分解阶段和草酸循环。

糖分解阶段在这个阶段,葡萄糖通过酸化和裂解反应,进入三磷酸葡萄糖分子中,并生成一个六碳分子葡萄糖酸,此过程中消耗1个ATP。

接着,葡萄糖酸分子被磷酸化,生成高能量化合物1,3-二磷酸甘油酸,同时产生2个ATP。

随后,1,3-二磷酸甘油酸分子的丙酮酸残基被脱除,生成丙酮酸或者丁酮酸。

草酸循环草酸循环是指将生成的丙酮酸和丁酮酸在线粒体内发生可逆反应,生成柠檬酸,随后通过草酸循环将柠檬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ATP。

草酸循环中的关键酶有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等。

琥珀酸途径琥珀酸途径也被称为三羧酸循环,是生物体内另一种重要的糖分解途径,它可以将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产生30多个ATP。

琥珀酸途径中,葡萄糖通过磷酸化,生成高能分子葡萄糖6-磷酸,随后被氧化酶和酶羧化酶双重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琥珀酸途径的关键酶有异构酶、羧酸还原酶等。

糖异生(糖合成)糖异生是指非糖类物质(如丙酮酸、乳酸等)通过一系列合成反应,转化成糖类物质的过程。

糖异生是生物体内糖类物质的重要来源之一,对维持生命的各种生理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糖异生途径包括丙酮酸途径、戊糖途径和甘油三磷酸途径等。

丙酮酸途径丙酮酸途径是指通过丙酮酸合成糖的途径,它可以将丙酮酸反应生成物乙酰辅酶A进一步转移,合成3磷酸甘油醛,随后通过糖醛酸-3-磷酸酰基转移酶反应,合成葡萄糖6磷酸。

第五章糖代谢介绍

第五章糖代谢介绍

(二) 维持血糖
糖原储存能量,维持血糖恒定。
可提供合成某些氨基酸、脂肪、
(三) 提供合成原料 (四) 构成组织细胞
胆固醇、核苷等物质的原料。
糖蛋白、蛋白聚糖、糖脂等是 组织细胞的重要成分。
(五)其他功能
构成免疫球蛋白、血型物质、凝血因子等。
三、糖代谢的概况
糖原
糖原合成
磷酸戊 磷酸戊糖 糖途径 NADPH
可分为二个阶段:
第一阶段:由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 第二阶段:由丙酮酸转变成乳酸。
糖酵解反应特点
1. 糖酵解反应的全过程在胞质中进行。乳酸是糖酵解的必然产 物 2. 由于是在无氧条件下进行的,所以氧化分解不彻底,释放的 能量少。 3. 反应全过程中有三步不可逆的反应。催化这三步反应的己糖 激酶、磷酸果糖激酶-1 、丙酮酸激酶是糖酵解途径的关键 酶,其中磷酸果糖激酶-1 为限速酶
糖原是葡萄糖的一种储存形式。当糖供应丰富及能量充足时,一部分 糖可合成糖原储存。当糖的供应不足或能量需求增加时,储存的糖原可 分解葡萄糖,为机体氧化供能。
* 因肝、肾有葡萄糖-6-磷酸酶,故肝糖原可分解为葡萄糖, 释放入血,维持血糖浓度。
*肌肉组织无葡萄糖-6-磷酸酶,所生成的6-磷酸葡萄糖不能 转变成葡萄糖释放入血,只能氧化供能。
2.糖酵解是红细胞功能的主要方式,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线粒体, 不能进行有氧氧化而是以糖酵解作为能量的基本来源。
3.某些组织细胞即使在有氧的条件下仍以糖酵解为其重要供能 方式。
糖酵解的调节
主要是通过对己糖激酶、6-磷酸果糖激酶-1、
丙酮酸激酶三个关键酶的活性的调节,
案例分析
1
2
3
Question: 1.图片1和图片2中人依赖什么方式获取能量?为什么? 2.图片3中的红细胞依赖什么方式获得能量?为什么? 3.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组织细胞依靠什么方式获得能量? Answer: 1.图片1中的人由于剧烈运动使肌肉组织处于相对缺氧状态,主要通过糖酵解获取能

生化专题-第5章糖代谢

生化专题-第5章糖代谢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作用机制
第二节、TCA循环
O CH 3-C-SCoA 2 1
1 2 1 2
1
2
1 2 2 1
1 2
1 2 2 1 1 2
三羧酸循环的代谢调节
关键酶
a 柠檬酸合成酶 (限速酶)
激活剂
NAD+ 草酰乙酸 乙酰CoA ADP NAD+ ADP NAD+
抑制剂
ATP NADH 琥珀酰CoA ATP NADH
果糖磷酸激酶是最关键的限速酶
ADP、AMP、 β-D-果糖-2,6-二磷酸是别构激活 剂;ATP、H+是别构抑制剂 ATP/AMP比值对该酶括性的调节对细胞有重 要的生理意义 H+可抑制果糖磷酸激酶活性,它可防止肌肉中 形成过量乳酸而使血液酸中毒 柠檬酸可增加ATP对酶的抑制作用 β-D-果糖-2,6-二磷酸可消除ATP对酶的抑制效 应,使酶活化(控制酶构象转换)
生化分流课
第五章 糖代谢
第一节:糖酵解
一、糖酵解的碳骨架变化
1、己糖磷酸酯的生成——从葡萄糖开始经 过三步--消耗2个ATP,有2个不可逆反应
6 5
4 3 2 1
6
5 1 5
ATP
ADP
4 2
6
1 2
葡萄糖激酶
3
异构酶
4
3
ATP 果糖磷 酸激酶
6 5 4 3 1 2
ADP
1

1 2
4 5 6
醛缩酶 3
无活性的 磷酸化酶激酶
活性 磷酸化酶激酶 磷酸化酶b
活性 糖原合酶 磷酸化酶a
无活性的 糖原合酶
由激素信号引起的糖原降解途径
胰岛素

糖代谢客观题带答案

糖代谢客观题带答案

糖代谢(客观题带答案)糖代谢一、名词解释1.酵解(glycolysis):一个由10步酶促反应组成的糖分解代谢途径,通过该途径,一分子葡萄糖转换为两分子丙酮酸,同时净生成两分子ATP和两分子NADH。

2.发酵(fermentation):营养分子(例如葡萄糖)产能的厌氧降解,在乙醇发酵中,丙酮酸转化为乙醇和CO2。

在乳酸发酵中,丙酮酸转化为乳酸。

3.底物水平磷酸化(substrate phosphorylation):ADP或某些其它的核苷-5ˊ-二磷酸的磷酸化是通过来自一个非核苷酸底物的磷酰基的转移实现的。

这种磷酸化与电子传递链无关。

4.柠檬酸循环(citric acid cycle):也称之三羧酸循环(tricarboxylic acid cycle),Krebs 循环(Krebs cycle)。

是用于乙酰CoA中的乙酰基氧化生成CO2的酶促反应的循环系统,该循环的第一步反应是由乙酰CoA和草酰乙酸缩合形成柠檬酸。

5.戊糖磷酸途径(pentose phosphate pathway):也称之磷酸己糖支路(hexose monophosphate shunt)。

是一个葡萄糖-6-磷酸经代谢产生NADPH和核糖-5-磷酸的途径。

该途径包括氧化和非氧化两个阶段,在氧化阶段,葡萄糖-6-磷酸转化为核酮糖-5-磷酸和CO2,并生成两分子的NADPH;在非氧化阶段,核酮糖-5-磷酸异构化生成核糖-5-磷酸或转化为酵解中的两个中间代谢物果糖-6-磷酸和甘油醛-3-磷酸。

6.磷酸解(作用)(phosphorolysis):在分子内通过引入一个无机磷酸形成磷酸酯键而使原来键断裂的方式。

7.糖异生作用(gluconeogenesis):由简单的非糖前体转变为糖的过程。

糖异生不是糖酵解的简单逆转。

虽然由丙酮酸开始的糖异生利用了糖酵解中的7步近似平衡反应的逆反应,但还必须利用另外4步酵解中不曾出现的酶促反应绕过酵解中的三个不可逆反应。

生物化学讲义第五章糖代谢

生物化学讲义第五章糖代谢

第五章糖代谢【目的和要求】1、掌握糖分解代谢,糖酵解和有氧氧化的途径及催化所需的酶,特别是关键酶和主要的调节因素以及各通路的生理意义。

2、掌握肝糖原合成、分解及糖异生的途径及关键酶。

掌握磷酸戊糖途径的关键酶和生理意义。

掌握乳酸循环的过程及生理意义。

3.熟悉糖的主要生理功能,糖是生物体主要的供能物质, 血糖的概念,正常值以及血糖的来源、去路。

4.了解糖的吸收方式是通过主动转运过程,糖代谢异常。

【本章重难点】⒈糖酵解及有氧氧化的基本途径及关键酶⒉TAC、糖异生的生理意义⒊糖原合成分解的调节⒋血糖的调节⒌TAC循环、生理意义、调控⒍糖异生学习内容第一节概述第二节糖的无氧分解第三节糖的有氧氧化第四节磷酸戊糖途径第五节糖原的合成与分解第六节糖异生第七节血糖及其调节第一节概述糖的主要生理功能⑴是提供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据估计人体所需能量50%~70%左右是由糖氧化分解提供的。

⑵糖也是组成人体的重要成分,如核糖构成核苷酸及核酸成分;蛋白多糖构成软骨、结缔组织等的基质;糖脂是生物膜的构成成分等。

⑶体内还具有一些特殊生理功能的糖蛋白。

糖的消化和吸收食物中糖类主要为淀粉,口腔唾液腺及胰腺分泌有淀粉酶,仅能水解淀粉中的α-1,4糖苷键,产生分子大小不等的线形糖。

淀粉主要在小肠内受淀粉酶作用而消化。

在小肠黏膜细胞刷状缘上,含有α-葡萄糖苷酶,继续水解线形寡糖的α-1,4糖苷键,生成葡萄糖。

消化道吸收入体内的单糖主要是葡萄糖,葡萄糖经门静脉进入肝,部分再经肝静脉入体循环,运输到各组织,血液中的葡萄糖称为血糖,是糖在体内的运输形式。

糖的储存形式是糖原。

第二节糖的无氧分解糖的分解代谢是糖在体内氧化供能的重要过程。

糖氧化分解的途径主要有三条:①无氧酵解;②有氧氧化;③磷酸戊糖途径。

在供氧不足的情况下,葡萄糖或糖原的葡萄糖单位通过糖酵解途径分解为丙酮酸,进而还原为乳酸的过程称为糖的无氧分解,由于此过程与酵母菌使糖生醇发酵的过程基本相似,故又称为糖酵解(glycolysis)。

2008-09-糖代谢-EMP-final-使用

2008-09-糖代谢-EMP-final-使用

是第二个磷酸化反应,消耗一个ATP,反应不可逆,是 第二个限速(关键)步骤; 磷酸果糖激酶-1 (phosphofructo-kinase-1, PFK-1)是糖酵 解的第二个限速酶.
3
第一阶段: 活化(activation) —己糖磷酸酯的生成:
第一阶段: 活化(activation) —己糖磷酸酯的生成:
糖酵解小结:
4,糖酵解反应过程的类型
5,其它单糖的酵解
糖酵解小结:
半乳糖 1-磷酸半乳糖 葡萄糖 1-磷酸葡 萄糖 6-磷酸葡萄糖 6-磷酸果糖 UDP-葡萄糖 UDP-半乳糖
糖酵解途径(EMP途径)--糖的无氧分解
一,EMP途径的生物化学过程 二,丙酮酸的无氧降解-还原 三,EMP途径的能量产生 四,糖酵解的生理意义
磷酸丙糖异构酶(triose phosphate isomerase); G→2分子3-磷酸甘油醛,消耗2分子ATP.
4
第三阶段:放能(releasing energy)—丙酮酸的生成:
3-磷酸甘油醛
(6)
第三阶段:放能(releasing energy)—丙酮酸的生成: (6)3-磷酸甘油醛氧化为1,3-二磷酸甘油酸
6-磷酸果糖(fructose-6-phosphate, F-6-P)
(3)
↓ 磷酸化
1,6-二磷酸果糖(fructose-1,6-bisphosphate, F-1,6-BP)
糖酵解第一阶段是耗能的,1G消耗2ATP
第二阶段:裂解(lysis)——磷酸丙糖的生成: 一分子F-1,6-BP裂解为两分子可以互变的磷酸 丙糖(triose phosphate),包括两步反应:
NAD+ Pi NADH+H + O C O~ P CHOH CHOH 3-磷酸甘油醛 CH2 O P CH2 O P 脱氢酶 1,3-二磷酸甘油酸 3-磷酸甘油醛 CHO

第五章糖代谢(糖的无氧氧化)

第五章糖代谢(糖的无氧氧化)
(5分钟)课程回顾
(5分钟)新课导入
(5分钟)糖的无氧氧化概述
(20分钟)糖的无氧氧化过程
(5分钟)课程小结
思考题、作业题、讨论题:
试述糖无氧氧化的过程(用图解的形式)
课后总结分析:
生化课程抽象难理解,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联系生命现象,解释生命现象,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这样学生更接受。
授课题目(章,节)
第五章糖代谢第三节糖的无氧氧化
授课类型(请打√)
理论课□研讨课□习题课□复习课□其他□
教学目的:
了解糖无氧氧化的概念、特点和意义;
掌握糖无氧氧化的过程、关键酶、关键步骤;
掌握糖无氧氧化过程中的产能步骤和数量。
教学方法、手段:
板书、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糖无氧氧化的过程、关键酶、关键步骤;产能计算。
8. 3-磷酸甘油酸转变为2-磷酸甘油酸
9. 2-磷酸甘油酸转变为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10.酸烯醇式丙酮酸转变成丙酮酸,并通过底物水平磷酸化生成ATP
这是糖酵解途径中的第二次底物水平磷酸化。
第三阶段:丙酮酸转变成乳酸
11.乳酸生成
反应中的NADH+H+来自于上述第6步反应中的3-磷酸甘油醛脱氢反应。
课程小结:
程回顾:(和同学们互动,以提问的方式回忆上节课所讲内容并板书)
第二节糖原的合成与分解
一、糖原合成
二、糖原分解
三、糖原合成与分解的意义
二、新课导入:
三、讲授新课:
第三节糖的无氧氧化
糖的无氧氧化概念:在不需氧情况下,葡萄糖生成乳酸(lactate)的过程称之为糖的无氧氧化,又称为糖酵解。其反应部位在胞浆。
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五章 糖代谢

第五章 糖代谢

糖原结构
……O
非还原端
CH2OH O OH O OH
CH2OH O OH O OH
CH2OH O OH OH O CH2 OH OH O O
α -1,6-糖苷键
……O
CH2OH O OH O OH
CH2OH O OH O OH
CH2OH O OH O OH
CH2OH O OH
OH OH
还原端
α -1,4-糖苷键
胞液
乙酰CoA
线粒体 TAC循环 CO2
[O]
ATP ADP
NADH+H+ FADH2
1.胞质内反应阶段
⑴ 葡萄糖磷酸化
CH2OH H OH HO H OH H H O H
ATP
Mg2+
ADP
H OH HO H
CH2OPO3H2 O H H H OH OH
OH
已糖激酶
葡萄糖
葡萄糖-6-磷酸 糖酵解过程的第一个关键酶
CH2OH H OH HO H OH H H O O H O P OH OH H OH H H O H OH HO CH2OH O H O O P O P O 尿 苷 OH HO
UTP
UDPG焦磷酸化酶
1-磷酸葡萄糖
H2O
2Pi
PPi
尿苷二磷酸葡萄糖(UDPG)
* UDPG是葡萄糖活化形式,合成糖原的葡萄糖供体
H 2C
H2C C HO H H C C C H2C O
HO O P HO
HO O P HO O OH
O
O
C CH2
H OH OH O HO P OH O
磷酸二羟丙酮
醛缩酶
H C HC H2C

第五章 糖代谢-选择题-习题-答案

第五章 糖代谢-选择题-习题-答案

选择题1.淀粉经a-淀粉酶作用后的主要产物是( E )A.麦芽糖及蔗糖B.麦芽糖及葡萄糖C.麦芽三糖及葡萄糖D.麦芽糖及临界糊精E.麦芽糖及麦芽三糖2.下列物质中,人体不能消化的是( D )A.淀粉B.蔗糖C.乳糖D.纤维素E.糖原3.葡萄糖从肠道进入肠上皮细胞的方式是( D )A.入胞B.单纯扩散C.易化扩散D.主动转运E.胞吞4.糖类最主要的生理功能是( C )A.细胞膜组分B.软骨的基质C.氧化供量D.免疫作用E.信息传递作用5.进食后被吸收人血的单糖,最主要的去路是( A )A.在组织器官中氧化供能B.在肝、肌等组织中合成糖原C.在体内转变为脂肪D.在体内转变为部分氨基酸E.在体内转变为其他单糖6.糖酵解所指的反应过程是( D )A.葡萄糖转变成磷酸二羟丙酮B.葡萄糖转变成乙酰CoAC.葡萄糖转变成乳酸D.葡萄糖转变成丙酮酸E.葡萄糖转变成CO2和H2O11.一分子葡萄糖酵解时可生成几分子ATP( D )A.1B.2C.3D.412.—分子葡萄糖酵解时可净生成几分子ATP( B )A.1B.2C.3D.4E.515.在无氧条件下,丙酮酸还原为乳酸的生理意义( D )A.防止丙酮酸的堆积B.为糖异生提供原料C.可产生校多的ATPD.重新生成NAD+以利于糖酵解重复进行E.阻止有氧氧化发生16.在糖酵解过程中,下列哪个酶催化的反应是不可逆的( C )A.醛缩酶B.烯醇化酶C.丙酮酸激酶D.磷酸甘油酸激酶E.乳酸脱氢酶17.与糖酵解途径无关的酶是( D )A.己糖激酶B.烯醇化酶C.醛缩酶D.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竣激酶E.丙酮酸激酶18.磷酸果糖激酶-1的最强别构激活剂是( C )A.AMPB.ADPC.果糖-2,6-二磷酸D.ATPE.果糖-1,6-二磷酸19.调节糖酵解流量最重要的关键酶是( D )A.葡糖激酶B.己糖激晦C.丙酮酸激晦D.磷酸果糖激酶-1E.磷酸甘油酸激酶20.肝细胞中,丙酮酸激酶特有的别构抑制剂是( C )A.UTPB.乙酰CoAC.丙氨酸D.NADHE.葡糖-6-磷酸21.成熟的红细胞仅靠糖无氧氧化供给能量是因为( C )A.无ATPB.无CoAC.无线粒体D.无氧E.无微粒体23.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不包含下列哪一种辅助因子( D )A. NAD+B.TPPC. FADD.生物素E.硫辛酸25.柠檬酸循环进行的场所是( A )A.线粒体B.核糖体C.微粒体D.溶砾体E.高尔基体27.合成糖原时,活性葡萄糖是 ( A )A. UDPGB. CDPGC.葡糖-1-磷酸D.葡糖-6-磷酸E. ADPG28.糖原合成时需要下列哪些分子( C )A. ATPB. UTPC.ATP和UTPD. ATP和ADPE. ADP31.糖原分解时的关键酶是( B )A.糖原合酶B.糖原磷酸化酶C.磷酸葡糖变位酶D.乳酸脱氢酶E.UDPG焦磷酸化酶32.在饥饿时维持血糖浓度恒定的途径是( A )A.糖异生B.糖醛酸途径C.糖酵解D.糖原分解E.糖原合成34.下列不是胰岛素的作用的是( D )A.抑制糖异生B.促进糖的氧化C.促进糖转变为脂肪D.抑制血糖进入肌细胞和脂肪细胞E.使葡糖激酶活性增强35.肾上腺素分泌不能引起( E )A.肌糖原分解增强B.肝糖原分解增强C.脂肪动员加速D.血中乳酸浓度增加E.糖异生途径降低。

5__糖代谢复习题

5__糖代谢复习题

第五章糖代谢复习题一、解释下列名词糖酵解:糖酵解是酶将葡萄糖降解为丙酮酸并伴随ATP生成的过程。

是一切有机体中普遍存在的葡萄糖降解途径。

三羧酸循环:在有氧的情况下,葡萄糖酵解产生的丙酮酸进入线粒体,氧化脱羧形成乙酰CoA(三羧酸循环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

磷酸戊糖途径:在组织中添加酵解抑制剂碘乙酸(抑制3-P-甘油醛脱氢酶)或氟化物(抑制烯醇化酶)等,葡萄糖仍可被消耗;并且C1更容易氧化成CO2;发现了6-P-葡萄糖脱氢酶和6-P-葡萄糖酸脱氢酶及NADP+;发现了五碳糖、六碳糖和七碳糖;说明葡萄糖还有其他代谢途径乙醇发酵:由葡萄糖转变为乙醇的过程称为酒精发酵。

乳酸发酵:动物在激烈运动时或由于呼吸、循环系统障碍而发生供氧不足时。

生长在厌氧或相对厌氧条件下的许多细菌。

葡萄糖+2Pi+2ADP 无氧条件 2乳酸+2ATP+2H2O葡萄糖异生作用:由丙酮酸、草酰乙酸、乳酸等非糖物质转变成葡萄糖的过程称为糖异生。

1、克服糖酵解的三步不可逆反应。

2、糖酵解在细胞液中进行,糖异生则分别在线粒体和细胞液中进行。

糊精:淀粉在唾液α-淀粉酶的催化下生成糊精,葡萄糖和麦芽糖。

极限糊精:极限糊精是指淀粉酶不能再分解的支链淀粉残基激酶与酯酶:R酶:脱支酶D酶:糖苷转移酶Q酶:分支酶α-淀粉酶: α-淀粉酶是淀粉内切酶,作用于淀粉分子内部的任意的α-1,4 糖苷键。

β-淀粉酶:是淀粉外切酶,水解α-1,4糖苷键,从淀粉分子非还原端开始,每间隔一个糖苷键进行水解,每次水解出一个麦芽糖分子。

回补反应:可导致草酰乙酸浓度下降,从而影响三羧酸循环的运转,因此必须不断补充才能维持其正常进行,这种补充称为回补反应.巴斯德效应:底物水平磷酸化:高能磷酸化合物在酶的作用下将高能磷酸基团转移给ADP合成ATP的过程。

二、问答题1.何谓糖酵解?发生部位?什么是三羧酸循环?它对于生物体有何重要意义?为什么说三羧酸循环是糖、脂和蛋白质三大物质代谢的共同通路?糖酵解是酶将葡萄糖降解为丙酮酸并伴随ATP生成的过程。

6第五章 糖代谢

6第五章  糖代谢

※ 肌组织也可通过对肌糖原的调节来控
制血糖的浓度
(二)激素调节
1.胰岛素:促进葡萄糖的消耗,抑制葡萄糖的生
成,降低血糖浓度。高血糖可直接刺激胰岛β细 胞分泌胰岛素;静息状态时,迷走神经兴奋,使 胰岛素分泌增加。 ⑴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 ⑵促进葡萄糖氧化供能 ⑶促进糖原合成,抑制糖原分解 ⑷促进糖转变为脂肪,抑制脂肪分解 ⑸抑制糖异生作用
④生糖氨基酸转化成糖
糖和脂肪酸转变成氨基酸时只提供α-酮酸, 氨基必须由其它氨基酸提供,因此不能增 加体内氨基酸含量,只能调整氨基酸的种 类和比例。
磷酸戊糖途径
糖在代谢过程中有磷酸 戊糖产生的途径

代谢途径
+H2O NADPH+H+
(一)磷酸戊糖的生成
6-磷酸葡萄糖
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6-磷酸葡萄糖酸
4.主要代谢途径:
①氧化分解 ②糖原的合成与分解 ③糖异生作用


1.消化的主要部位:小肠 2.消化的过程:
淀粉 麦芽糖 麦芽寡糖 极限糊精
葡 萄 糖


1.吸收的主要部位:小肠上段 2.吸收的过程:主动运输 ①形成葡萄糖-Na+-载体蛋白复合体。 ②伴随Na+的吸收逆浓度梯度转运到小肠 粘膜细胞内。 ③Na+-K+泵利用ATP提供的能量不断将 Na+泵出细胞,维持Na+的浓度梯度,使 葡萄糖不断转运到细胞内。
反应过程
第一阶段: ( 胞浆)
1分子葡萄糖 … ……→ 2分子丙酮酸
第二阶段: (线粒体基质) 2分子丙酮酸 ………→ 2分子乙酰CoA 第三阶段:(线粒体内膜) 乙酰CoA进入三羧酸循环………→ 水+二氧化碳

生物化学5第五章 糖代谢

生物化学5第五章  糖代谢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由三种酶单体构成:
丙酮酸脱氢酶(E1), 二氢硫辛酰胺转乙酰酶(E2), 二氢硫辛酰胺脱氢酶(E3)。
该多酶复合体有六种辅助因子: TPP,硫辛酸,NAD+,FAD,HSCoA和Mg2+。
整个反应中,中间产物不离开酶复合体,使反 应迅速完成,且没有游离的中间产物,不 会有副反应发生。
(一)葡萄糖经酵解途径生成丙酮酸:
• 此阶段在细胞胞液(cytoplasm)中进 行 , 一 分 子 葡 萄 糖 (glucose) 分 解 后 净生成2分子丙酮酸(pyruvate),2分 子ATP,和2分子(NADH + H+)。
• 两分子(NADH + H+)在有氧条件下 可 进 入 线 粒 体 (mitochondrion) 产 能 , 共 可 得 到 2×1.5 或 者 2×2.5 分 子 ATP 。 故第一阶段可净生成5或7分子ATP。
*
磷酸果糖激酶-1
(3) ATP ADP
2.裂解(lysis)——磷酸丙糖的生成:
• 一分子F-1,6-BP裂解为两分子可以互 变的磷酸丙糖(triose phosphate), 包括两步反应:
⑷ F-1,6-BP 裂 解 为 3- 磷 酸 甘 油 醛 (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和 磷 酸 二 羟 丙 酮 (dihydroxyacetone phosphate);
CaM:钙调蛋白
3 己糖激酶或葡萄糖激酶: 己糖激酶是肝脏调节葡萄糖吸收的主要的关键酶。
己糖激酶受产物6-磷酸葡萄糖反馈抑制。葡萄糖激酶 分子中没有6-磷酸葡萄糖变构部位,不受6-磷酸葡 萄糖反馈抑制。
己糖激酶有四种同工酶,肝细胞中是Ⅳ型叫葡萄糖激 酶,对葡萄糖亲和力低。

6生物化学习题(答案)

6生物化学习题(答案)

6生物化学习题(答案)5 糖类分解代谢一、名词解释1、糖酵解途径:是在无氧条件下,葡萄糖进行分解,形成2分子丙酮酸并伴随着ATP生成的一系列反应。

2、柠檬酸循环:是用于乙酰CoA中的乙酰基氧化生成CO2的酶促反应的循环系统,该循环的第一步反应是由乙酰CoA和草酰乙酸缩合形成柠檬酸。

3、糖的有氧氧化:糖的有氧氧化指葡萄糖或糖原在有氧条件下氧化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过程。

是糖氧化的主要方式。

4、磷酸戊糖途径:是指机体某些组织(如肝、脂肪组织等)种一个葡萄糖-6-磷酸经代谢产生NADPH和核糖-5-磷酸的途径。

该途径包括氧化和非氧化两个阶段,在氧化阶段,葡萄糖-6-磷酸转化为核酮糖-5-磷酸和CO2,并生成两分子的NADPH;在非氧化阶段,核酮糖-5-磷酸异构化生成核糖-5-磷酸或转化为酵解中的两个中间代谢物果糖-6-磷酸和甘油醛-3-磷酸。

5、发酵:厌氧有机体把糖酵解生成NADH中的氢交给丙酮酸脱羧后的产物乙醛,使之生成乙醇的过程称之为乙醇发酵。

如果将氢交给丙酮酸生成乳酸则叫乳酸发酵。

二、填空1、糖酵解过程中有3个不可逆的酶促反应,这些酶是磷酸果糖激酶、己糖激酶和丙酮酸激酶。

2、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酶催化的反应是EMP途径中的第一个氧化反应。

3、糖酵解中催化作用物水平磷酸化的两个酶是磷酸甘油酸激酶和丙酮酸激酶。

4、在糖酵解中提供高能磷酸基团,使ADP磷酸化成A TP的高能化合物是1,3-二磷酸甘油酸和PEP。

5、糖酵解在细胞的细胞质中进行,该途径是将葡萄糖转变为丙酮酸,同时生成ATP和NADH的一系列酶促反应。

6、丙酮酸还原为乳酸,反应中的NADH来自于3-磷酸甘油醛的氧化。

7、TCA循环的第一个产物是柠檬酸。

由柠檬酸合酶,异柠檬酸脱氢酶,和α-酮戊二酸脱氢酶所催化的反应是该循环的主要限速反应。

8、TCA循环中有二次脱羧反应,分别是由异柠檬酸脱氢酶和α-酮戊二酸脱氢酶催化。

脱去的CO2中的C原子分别来自于草酰乙酸中的C1和C4。

第5章-糖代谢

第5章-糖代谢

G(Gn) 胞液
丙酮酸
乙酰CoA 线粒体
TCA循环
[O] H2O
NADH+H+
CO2
ATP ADP FADH2
19:46
(一) 反应过程
1.丙酮酸的生成 (同无氧氧化) 2.丙酮酸氧化脱羧生成乙酰CoA
丙酮酸进入线粒体,氧化脱羧为乙酰CoA 。
(1)总反应式:
NAD+ , HSCoA CO2 , NADH + H+
19:46
4.循环是不可逆的,整个循环中有三个限速 酶:柠檬酸合酶、异柠檬酸脱氢酶、α-酮戊 二酸脱氢酶复合体。这三个酶促反应是不可 逆的,使三羧酸循环不能逆转,保证了线粒 体供能系统的稳定性。
5.三羧酸循环的中间产物草酰乙酸需要不断 地补充,以保证三羧酸循环始终处于运转状 态,满足组织代谢的生理需要。
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活化裂解阶段
第二阶段:氧化产能阶段
第三阶段: 无氧还原阶段
19:46
(一)糖酵解反应过程
1.活化裂解阶段
反应1:葡萄糖磷酸化为6-磷酸葡
萄糖
HO CH2
P O CH2
H H OH
HO
O
H ATP
ADP
Mg2+
H OH
己糖激酶
H H OH
HO
OH H OH
H OH
(hexokinase)
(1)三羧酸循环乙酰CoA与草酰乙酸缩合成含有3个 羧基的柠檬酸,经历4次脱氢及2次脱羧、1次底物 水平磷酸化反应,最终仍生成草酰乙酸而构成循 环,亦称柠檬酸循环。此名称源于其第一个中间 产物是一含三个羧基的柠檬酸。
所有的反应均在线粒体中进行。

糖代谢知识点总结图

糖代谢知识点总结图

糖代谢知识点总结图一、糖的吸收和转运1. 糖的消化吸收:糖类主要通过小肠粘膜上皱不整的绒毛处的吸收上皮细胞,通过主动运输、被动扩散、依赖能活转移等方式被吸收。

2. 糖的转运:糖在肠道吸收后进入血管系统,在体内通过各种糖转运蛋白进入细胞内,参与能量代谢和结构物质的合成。

二、糖的利用和合成1. 糖的利用:糖类在体内主要参与葡萄糖代谢途径,包括糖的磷酸化、糖酵解、糖异生等途径。

磷酸化途径是糖类进入细胞之后的首要代谢途径,通过磷酸化反应将葡萄糖转化为葡萄糖-6-磷酸。

糖酵解途径是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生成差异合酶酸后进入三羧酸循环产生ATP。

糖异生是指通过某些组织的特异合成途径,例如肝脏和肾脏可以合成葡萄糖以满足机体组织的需要。

2. 糖的合成:糖类合成主要包括糖异生途径和异生糖合成途径,通过这些途径可以合成各种不同类型的糖类物质,如多糖、寡糖和核苷酸糖。

三、糖的代谢调节1. 体内糖代谢平衡:机体通过血糖浓度调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调节以及神经内分泌调节等方式维持体内糖代谢的平衡状态,确保机体内糖代谢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

2. 糖代谢失调:血糖浓度异常、胰岛素分泌或功能异常、肝脏糖异生功能障碍等因素可能导致糖代谢失调,引起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等疾病。

四、糖代谢与疾病1. 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分为Ⅰ型和Ⅱ型糖尿病。

Ⅰ型糖尿病主要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Ⅱ型糖尿病主要由于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减少引起。

2. 低血糖症:低血糖症是指血糖浓度过低的疾病,主要原因是胰岛素过多或者酮体生成不足引起的。

五、糖代谢与健康1. 膳食糖的选择:合理的膳食结构和糖的摄入量对于机体健康非常重要,过多摄入糖类可能导致肥胖、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

2. 运动与糖代谢:适量的运动可以促进糖代谢途径,提高机体对葡萄糖的利用率,对于预防糖尿病和其他代谢性疾病具有积极意义。

总结:糖代谢是机体内糖类物质在生物体内进行化学反应和能量转换的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无氧酵解代谢的终产物是乳酸 (lactate),一分子葡萄糖经无氧酵解 可净生成2分子ATP。
• 无氧酵解的反应过程可分为活化、裂解、
放能和还原四个阶段。 • 其中,活化、裂解、放能三个阶段又可合
称为糖酵解途径(glycolytic pathway)。
1. 活化(activation) ——己糖磷酸酯的生成:
NADH和一分子FADH2。 ⑥ 循环中有一次底物水平磷酸化,生成一 分子GTP。 ⑦ 三羧酸循环的关键酶是柠檬酸合酶、异 柠檬酸脱氢酶和-酮戊二酸脱氢酶系。
三羧酸循环的生理意义
①是糖、脂、蛋白质三大物质分解供能的
共同通路。 ②是糖、脂、蛋白质三大物质互变的共同
途径。
(三)、有氧氧化生成的ATP
phosphate, F-6-P);
⑶ F-6-P再磷酸化为 1,6-双磷酸果糖 (fructose-1,6-bisphosphate, F-1,6-BP)。
无氧酵解的活化阶段
HO CH2 H HO O H OH H H H OH
己糖激酶/葡萄糖激酶
*
P O CH2
H HO O H OH H H H OH
NAD+ +HSCoA
NADH+H+ +CO2
succinyl CoA
GDP+Pi ⑸ HSCoA+GTP 琥珀酸脱氢酶 ⑹
fumarate
琥珀酰CoA 合成酶
FADH2
FAD
succinate
延胡索酸酶 ⑺
fumarate
H2 O NAD+
malate
⑻ NADH+H+
苹果酸脱氢酶
oxaloacetate
CH2OH OH

寡糖(二糖)
麦芽糖 (maltose) 葡萄糖 — 葡萄糖 蔗 糖 (sucrose) 葡萄糖 — 果糖
乳 糖 (lactose) 葡萄糖 — 半乳糖

多糖
淀 粉 (starch) 糖 原 (glycogen) 纤维素 (cellulose)
淀粉的分子结构
淀粉颗粒
-1,6-糖苷键
三羧酸循环的特点
① 循环反应在线粒体(mitochondrion)中进 行,为不可逆反应。 ② 每完成一次循环,氧化分解掉一分子乙
酰基,可生成12分子ATP。
③ 循环的中间产物既不能通过此循环反应 生成,也不被此循环反应所消耗。
④ 三羧酸循环中有两次脱羧反应,生成两 分子CO2。
⑤ 循环中有四次脱氢反应,生成三分子
二、糖的消化吸收
(一)糖的消化
• 人类食物中的糖主要有植物淀粉、动物糖 原以及麦芽糖、蔗糖、乳糖、葡萄糖等, 以淀粉为主。 • 消化部位: 主要在小肠,少量在口腔。
(二)糖的吸收
• 主要在小肠上段以单糖形式吸收。
三、糖代谢概况
糖原
糖原合成 肝糖原分解
酵解途径
有氧
核糖 磷酸戊糖途径 葡萄糖 +
NADPH+H+ 消化与吸收
⑽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将高能磷酸 基交给ADP生成ATP。
无氧酵解的放能阶段
CHO CH OH
NAD++Pi

NADH+H+
O=C O C
P
OH
CH2 O
P
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3-磷酸甘油醛e-1,3-diphosphate
ADP

ATP
COOH C O CH2
磷酸甘油酸 激酶
COOH C OH

P
OH
磷酸甘油酸变位酶
CH2 O
P
glycerate-2-phosphate
glycerate-3-phosphate
COOH C O CH2

P
OH
H2O
COOH C O
P
烯醇化酶
ADP ⑽
CH2
glycerate-2-phosphate
糖代谢
主讲教师:黄慧聪
一、概述
• 糖(carbohydrates)即碳水化合物,是指多
羟基醛或多羟基酮类化合物或多聚物。 • 根据其水解产物的情况,糖主要可分为以 下四大类。
① 单糖 (monosacchride) ② 寡糖 (oligosacchride) ③ 多糖 (polysacchride) ④ 结合糖 (glycoconjugate)
2、丙酮酸氧化脱羧生成乙酰CoA:
• 丙酮酸进入线粒体(mitochondrion),在丙
酮酸脱氢酶系(pyruvate dehydrogenase complex)的催化下氧化脱羧生成乙酰CoA
(acetyl CoA)。
丙酮酸的氧化脱羧作用
COOH C=O CH3
丙酮酸脱氢酶系
*
NAD+ +HSCoA
• 活化阶段是指葡萄糖经磷酸化和异构反应
生成1,6-双磷酸果糖(F-1,6-BP,FDP) 的反应过程。
• 活化阶段由3步化学反应组成。
⑴葡萄糖(glucose)磷酸化生成6-磷酸葡萄糖
(glucose-6-phosphate, G-6-P); ⑵ G-6-P异构为6-磷酸果糖(fructose-6-
pyruvate
NADH+H+ +CO2
acetyl CoA
• 由一分子葡萄糖氧化分解产生两分子丙 酮酸(pyruvate),故可生成两分子乙酰 CoA(acetyl CoA),两分子CO2和两分子 (NADH+H+),可生成2×3分子ATP 。
• 反应为不可逆;丙酮酸脱氢酶系
(pyruvate dehydrogenase complex)是糖
此阶段可生成2×12=24分子ATP。
柠檬酸合酶
*
+
oxaloacetate acetyl CoA

H2 O
HSCoA
citrate
顺乌头酸酶

* 异柠檬酸脱氢酶

-ketoglutarate
NADH+H++CO2
NAD+
isocitrate
α-酮戊二酸脱氢 酶系
*

-ketoglutarate
OH
ATP

ADP
OH
glucose
glucose-6-phosphate
磷酸己糖异构酶

* 磷酸果糖激酶-1
ADP
fructose-1,6-bisphosphate

ATP
fructose-6-phosphate
2.裂解(lysis)——磷酸丙糖的生成:
• 一分子F-1,6-BP裂解为两分子可以互变
氧化反应阶段 -----磷酸核糖、NADPH、CO2
6-磷酸 H-C-OH C=O COOH2O H-C-OH 葡萄糖脱氢酶 H-C-OH H-C-OH HO-C-H O HO-C-H O HO-C-H H-C-OH NADP+ H-C-OH 内酯酶 H-C-OH H-C H-C H-C-OH CH2O- P NADPH+H+ CH2O- P CH2O- P 6-磷酸 葡萄糖 6-磷酸 葡萄糖酸内酯 6-磷酸 葡萄糖酸
• 磷酸戊糖途径(pentose phosphate pathway)是指从G-6-P脱氢反应开始,经
一系列代谢反应生成磷酸戊糖等中间代
谢物,然后再重新进入糖氧化分解代谢 途径的一条旁路代谢途径。
G G-6-P F-6-P F-1,6-BP 3-磷酸甘油醛 NADPH 5-磷酸核糖
磷酸戊糖途径
丙酮酸
phosphoenolpyruvate
丙酮酸激酶
*
ATP
COOH C=O CH3
pyruvate
4.还原(reduction)——乳酸的生成:
• 利用丙酮酸接受酵解代谢过程中产生的
NADH,使NADH重新氧化为NAD+,以 确保反应的继续进行。
无氧酵解的还原阶段
COOH C=O CH3
NADH+H+ ⑾
的磷酸丙糖(triose phosphate),包括两
步反应:
⑷ F-1,6-BP 裂解为3-磷酸甘油醛 (glyceraldehyde-3-phosphate)和磷酸二羟
丙酮(dihydroxy-acetone phosphate);
CH2 O C O
P
CH2OH
dihydroxyacetone phosphate
NAD+
COOH CHOH
乳酸脱氢酶
CH3
pyruvate
lactate
• 糖无氧酵解代谢途径可将一分子葡萄糖分解
为两分子乳酸,净生成两分子ATP。 • 糖无氧酵解代谢途径有三个关键酶,即己糖 激酶(葡萄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1、丙 酮酸激酶。
(三)、无氧酵解的生理意义
1.在无氧和缺氧条件下,作为糖分解供能的

单糖(重要的己糖包括:葡萄糖、果糖、 半乳糖、甘露糖等)
果糖(fructose) ——已酮糖
OH O HO H H H OH OH OH
葡萄糖(glucose) ——已醛糖
O H HO H H OH H OH OH OH
CH2OH H HO O H OH H H OH H OH
O HOH2C H H OH H OH
-1,4-糖苷键
糖原的分子结构
-1,6-糖苷键
-1,4-糖苷键
纤维素的分子结构
β-1,4-糖苷键

结合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