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精讲

合集下载

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精讲

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精讲

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精讲近年来,初中物理教育在我国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尤其是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以其科学合理的编排和详尽的知识点精讲,成为广大初中生学习物理的重要教材。

本文将针对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的知识点进行精讲,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

一、力和运动力是物体发生运动或者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

牛顿是力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他提出了三大力学定律,即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

1.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被称为惯性定律,它指出:物体的运动状态只有在外力作用下才会发生变化。

如果物体没有外力作用,它将保持在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 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是描述力和物体运动关系的重要定律。

它表明: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其上的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即 F=ma,其中 F表示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a表示物体的加速度。

3. 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三定律表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存在着相互作用并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即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总是相等且方向相反。

二、机械能和能量守恒在物理学中,机械能指的是物体的动能与势能之和。

能量守恒定律指出,在一个系统内,能量的总量不会改变,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1. 动能与势能动能是物体运动时所具有的能量,它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

动能的大小可以通过公式 K=1/2mv^2 计算,其中 K表示动能,m表示物体质量,v表示物体速度。

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或状态而具有的能量。

常见的势能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重力势能与物体的高度和重力加速度有关,可以通过公式 Ep=mgh 计算,其中 Ep表示重力势能,m表示物体质量,g表示重力加速度,h表示高度。

2.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是描述能量转化和守恒的重要定律。

它表明: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但总量保持不变。

例如,当一个物体从高处自由下落时,它的重力势能逐渐转化为动能,当物体撞击地面时,动能转化为热能和声能。

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1第一章机械运动1.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

测量结果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刻度尺的使用方法:(1)使用前先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2)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3.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

4.减小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5.误差与错误的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而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6.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7.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8.速度的计算公式:1m/s=3.6km/h2第二章声现象9. 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10.声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11.声速与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

15℃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

12.声音的三个特性是:音调、响度、音色。

(音调与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与物体的振幅有关;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13.控制噪声的途径:防止噪声的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14.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 dB;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 dB。

15.声的利用:(1)传递信息:例如声呐、听诊器、B超、回声定位。

(2)传递能量:例如超声波清洗钟表、超声波碎石。

3第三章物态变化16.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17.使用温度计前应先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

18.温度计的使用方法:(1)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要等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3)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19.物态变化:(1)熔化:固→液,吸热(冰雪融化)(2)凝固:液→固,放热(水结冰)(3)汽化:液→气,吸热(湿衣服变干)(4)液化:气→液,放热(液化气)(5)升华:固→气,吸热(樟脑丸变小)(6)凝华:气→固,放热(霜的形成)20.晶体、非晶体的熔化图像:21.液体沸腾的条件:(1)达到沸点 (2)继续吸热22.自然界水循环现象中的物态变化:(1)雾、露――――液化(2)雪、霜――――凝华23.使气体液化的途径:(1)降低温度 (2)压缩体积4第四章光现象24.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真空中的光速C=3×108m/s。

人教版初中物理课程中的学科核心知识整理

人教版初中物理课程中的学科核心知识整理

人教版初中物理课程中的学科核心知识整理物理是研究物质运动规律的一门基础科学,初中物理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

以下是人教版初中物理课程中的学科核心知识整理:一、力和运动1. 力的概念: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由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

2.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合力为零。

3.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其上的合外力成正比,反比于物体质量。

4.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对此力的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二、能量和能量转换1. 功的概念:力沿着物体运动方向所作的功等于力与位移的乘积。

2. 动能与功:物体的动能等于其质量乘以速度的平方的一半。

3. 机械能守恒定律:在只有重力做功的情况下,机械能守恒,即机械能的总量在物体运动过程中保持不变。

4. 能量转换与能量守恒:能量可以在不同形式之间转换,但总能量守恒。

5. 动能定理:物体由静止加速到某一速度,所作的功等于其动能的增量。

三、光的传播与光的反射1.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光线可以用光的波动模型来解释。

2. 光的反射规律:入射光线、法线和反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3. 镜面反射:平面镜和凸凹面镜的镜面反射规律。

4. 光的色散:光的色散现象是不同频率和不同波长的光在经过某些介质后发生偏折的现象。

四、电学基础知识1. 电流的概念: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数量。

2. 电阻和电压:电阻是材料抵抗电流通过的程度,电压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的大小。

3. 欧姆定律:在恒定温度下,导体两端的电压与电流成比例,比例常数为电阻。

4. 串联与并联电路:串联电路中,电流强度相同,电压分摊;并联电路中,电压相同,电流分摊。

5. 简单电路的计算:通过欧姆定律,可以计算简单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

五、热学基本概念1. 温度与热量:温度是物体内部微观粒子运动的平均程度的度量,热量是物体内部微观粒子之间传递的能量。

最全面(完整版)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特详细)(精华版)

最全面(完整版)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特详细)(精华版)

初中物理知识点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 米/秒。

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

(2) 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 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 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

具体应用有:声呐、B 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

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

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光现象知识归纳1. 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 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组成的。

3.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4.不可见光包括有:红外线和紫外线。

特点: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如太阳的热就是以红外线传送到地球上的);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另外还可以灭菌。

1.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

2.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是3×108 米/秒,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也认为是3×108 米/秒。

3.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反射的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

4.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最全面(完整word版)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精华版)

最全面(完整word版)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精华版)

初中物理知识点聚会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 米/ 秒。

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

(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 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 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 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

具体应用有:声呐、B 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

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

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光现象知识归纳1. 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 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组成的。

3.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4.不可见光包括有:红外线和紫外线。

特点: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如太阳的热就是以红外线传送到地球上的);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另外还可以灭菌。

1.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

88 2.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是3×10 米/ 秒,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也认为是3×10 米/ 秒。

3.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反射的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

初中物理知识点考点精华总结归纳人教版

初中物理知识点考点精华总结归纳人教版

初中物理知识点考点精华总结归纳人教版初中上册物理公式和知识点一、能量的转化与守恒(1)能量及其存在的形式:如果一个物体能对别的物体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

自然界有多种形式的能量,如机械能、内能、光能、电能、化学能、核能等。

(2)能量的转移与转化: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如发生碰撞或热传递时;也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如太阳能电池、发电机等。

(3)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消灭,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4)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重要、最普遍的基本定律。

大到天体,小到原子核,也无论是物理学问题还是化学、生物学、地理学、天文学的问题,所有能量转化的过程,都遵从能量守恒定律。

二、热机1、内燃机及其工作原理:将燃料的化学能通过燃烧转化为内能,又通过做功,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按燃烧燃料的不同,内燃机可分为汽油机、柴油机等。

(1)汽油机和柴油机都是一个工作循环为四个冲程即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的热机。

(2)一个工作循环中曲轴和飞轮转2圈,对外做一次功,有四个冲程。

(3)压缩‘冲程是对气体压缩做功,气体内能增加,这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4)做功冲程是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这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5)汽油机和柴油机工作的四个冲程中,只有做功冲程是燃气对活塞做功,其它三个冲程要靠飞轮的惯性完成。

(6)汽油机和柴油机的不同处物理九年级上知识点人教版一、温度1、定义: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单位:①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热力学温度。

②常用单位是摄氏度(℃)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度,沸水的温度为100度,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摄氏度某地气温-3℃读做:零下3摄氏度或负3摄氏度③换算关系T=t+273K3、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进行工作。

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

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

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初中物理是一门基础学科,它涵盖了众多有趣且实用的知识。

以下将为大家详细梳理人教版初中物理的重要知识点。

一、声现象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例如,我们说话时,声带在振动;击鼓时,鼓面在振动。

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作为声音传播的介质,一般来说,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在气体中传播速度最慢。

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和音色。

音调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响度由发声体的振幅决定,振幅越大,响度越大;音色则取决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的发声体具有不同的音色。

噪声的控制:可以从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和人耳处三个方面来控制噪声。

二、物态变化物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熔化和凝固: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熔化吸热;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凝固放热。

汽化和液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汽化吸热,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液化放热,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升华和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升华吸热;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凝华放热。

三、光现象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例如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等。

光的反射:光遇到物体表面时会发生反射,反射定律为: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像与物大小相等、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

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折射规律与反射定律类似。

光的色散:白光通过三棱镜可以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

四、透镜及其应用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凸透镜成像规律: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初中物理全部知识点汇总(人教版)

初中物理全部知识点汇总(人教版)

初中物理全部知识点汇总(人教版)初中物理全部知识点汇总(人教版)一、力学1. 运动- 物体的运动状态:匀速直线运动、变速运动、静止- 运动的描述:位移、速度、加速度、加速度的计算公式- 速度与加速度的图像:速度-时间图像、加速度-时间图像-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牛顿第二定律:力的概念、力的计算公式、物体的质量、推力与摩擦力-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力的合成2. 力和力的效果- 力的分类:重力、弹力、摩擦力、浮力- 互不叠加原理:力的合成、合力的性质、力的分解- 平衡的条件:力的平衡、力的图解法3. 力与加速度- 动力学:质点系、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动量、冲量- 质点系:质点系的加速度、力的合成、多个力的合力与分力-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质点的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物体的质量与加速度的关系4. 力的作用效果- 力对物体的影响:力对物体的位移的影响、力对物体的形状的影响、力对物体的状态的影响- 力对速度的影响:速度的改变、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变化的关系二、光学1. 光的反射- 光的传播:介质、真空、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反射:反射定律、平面镜的成像、反射成象2. 光的折射- 光的折射现象:光的折射、折射率、折射定律- 透镜与光的折射:凸透镜、凹透镜、透镜与成像3. 光的颜色- 白光的组成:光的三原色、白光的颜色- 光的颜色与色散:光的颜色、色散、彩虹的形成4. 光的反射与折射应用- 光的反射应用:平面镜的应用、曲面镜的应用- 光的折射应用:棱镜的应用、光的传输与光纤通信三、能量1. 能量与能量转化- 能量的定义:能量的分类、能量的单位- 功与机械能:功的定义、功的计算、机械能的定义、能量的转化2. 动能与势能- 动能与势能:动能的计算、势能的计算、机械能的守恒3. 能源与能源的利用- 能源的种类: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 能源的利用与研究:节能减排、新能源的研究以上是初中物理全部知识点的汇总(人教版),包括力学、光学和能量等内容。

九年级人教版物理知识点

九年级人教版物理知识点

九年级人教版物理知识点九年级人教版物理主要包括以下知识点:
1.运动与力
- 运动的描述和运动物体的状态
- 力的概念和力的作用
- 牛顿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
2.机械能与机械功
- 动能和势能的概念
- 机械能和机械功的计算
3.运动与速度
-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概念
- 加速度和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运动规律
4.声音与光
- 声音传播的特征和声音的性质
- 光的传播和光的反射、折射现象
5.光的成像
- 理想光的成像和反射成像
- 凸透镜成像和折射成像
6.电学
- 电荷和电流的概念
- 电阻和电阻器的作用
- 平行板电容器的原理和应用
7.电能与电功
- 电压和电动势的概念
- 电能和电功的计算
8.电路中的串联与并联
-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性
- 串联电阻和并联电阻的计算
9.磁学
- 磁场和磁感线的性质
- 电流在磁场中的受力和电磁感应的现象
10.能量和功率
- 能量的概念和能量守恒定律
- 功率的概念和功率计算公式
以上是九年级人教版物理的主要知识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人教版)一、力学1. 基本概念- 物质:构成物体的材料- 质量:物体惯性的量度,与物体的速度、位置无关- 力:作用在物体上的推或拉,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运动: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2. 力的作用- 重力: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弹力:物体发生形变后产生的恢复力- 摩擦力:物体之间接触面之间的阻力- 支持力:物体与接触面之间的支持作用3. 运动的描述- 速度:物体单位时间内的位移- 加速度:速度的变化率- 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4. 力与运动-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除非受到外力作用- 牛顿第二定律:F=ma(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5. 压强和浮力- 压强:压力与受力面积的比值- 浮力:流体对物体的上升力- 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在流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的流体重量6. 简单机械- 杠杆原理:力臂乘以力等于阻力臂乘以阻力- 滑轮: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 斜面:通过增加距离来减少提升物体所需的力二、热学1. 温度与热量- 温度:物体冷热程度的度量- 热量:物体间因温度差而传递的能量2. 热传递- 导热:热量通过物体内部分子振动传递- 对流:流体内部因温度差产生的流动传递热量- 辐射:热量以电磁波的形式传递3. 物质的相变- 熔化:固体变为液体的过程- 凝固:液体变为固体的过程- 蒸发:液体变为气体的过程- 凝结:气体变为液体的过程4. 热力学定律-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不能被创造或销毁,只能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 热力学第一定律:系统内能的变化等于热量的传递与外界做功的和- 热力学第二定律:自然过程中熵总是增加三、光学1. 光的反射- 平面镜反射:光线在平面镜上的反射现象- 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2. 光的折射- 折射现象: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发生偏折- 折射定律: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正弦与介质折射率有关3. 光的色散- 色散:复色光分解为单色光的现象- 光谱:通过棱镜分解的光按波长(颜色)排列的序列4. 光的直线传播- 直线传播: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应用:小孔成像、日食、月食等四、电学1. 静电学- 电荷:物质带电的量度- 库仑定律:真空中两点电荷间的静电力与它们的电荷量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2. 电路基础- 电流: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电压:驱动电荷流动的力- 电阻:阻碍电流流动的程度3. 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电流等于电压除以电阻(I=V/R)4. 串并联电路- 串联电路:电阻等元件首尾相连的电路- 并联电路:电阻等元件头尾相接的电路5. 磁场- 磁场:磁体周围存在的力场- 磁力线:表示磁场分布的虚拟线条- 电磁感应: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动势五、声学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声波:物体振动在介质中传播的波动- 频率:单位时间内振动的次数- 振幅:声波的大小2. 声音的特性- 音调:声音的高低,与频率有关- 响。

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最新最全)

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最新最全)

第一章机械运动基础知识梳理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米(m)、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是否磨损、最小分度值和量程;②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③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尺面,④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⑤记录数据时不但要记录数据,还要注明测量单位。

2、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小时(h)、分(min)。

3、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

减少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误差与错误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二、运动的描述1、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三、运动的快慢1、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表示。

为了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采用“相同时间比较路程”或“相同路程比较时间”的方法比较。

我们把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计算公式:v=S/t其中:s——路程——米(m);t——时间——秒(s);v——速度——米/秒(m/s)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符号为m/s或m·s-1,交通运输中常用千米每小时做速度的单位,符号为km/h或km·h-1,1m/s=3.6km/h。

v=S/t,变形可得:s=vt,t=S/v。

四、测量平均速度1、测量平均速度的测量工具为:刻度尺、秒表2、停表的使用:读数:表中小圆圈的数字单位为min,大圆圈的数字单位为s。

3、测量原理:平均速度计算公式v=S/t第二章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靠声带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等等);2、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

人教版初中物理全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人教版初中物理全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人教版初中物理全册知识点总结归纳本文档旨在对人教版初中物理全册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帮助学生和教师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

第一章热的传递1. 热是一种能量的传递方式,有辐射、传导和对流三种方式。

2. 热传导是指通过物体内部的直接接触来传递热能的过程。

3. 热辐射是指物体通过空气或真空中的电磁波辐射来传递热能的过程。

4. 热对流是指通过流体(液体或气体)的运动来传递热能的过程。

第二章光的传播1. 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波粒二象性。

2. 光的传播速度在真空中是恒定的,为30万千米/秒。

3. 光的折射是指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

4. 光的反射是指光线从一个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一部分光线返回原介质的现象。

第三章机械能的转化1. 机械能是指物体由于运动和位置所具有的能量。

2. 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计算公式为$E_k =\frac{1}{2}mv^2$。

3. 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量,计算公式为$E_p = mgh$。

4. 机械能守恒定律指的是一个孤立系统中,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第四章磁与电1. 磁铁具有磁性,有北极和南极之分。

2. 磁场是指磁铁或电流所产生的力作用区域。

3. 电是一种带电粒子的运动。

4. 电荷有正电荷和负电荷之分。

第五章电流与电阻1. 电流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2. 电流的方向按照正电荷的流动方向确定。

3. 电阻是指导体阻碍电流流动的程度。

4. 电阻的大小可以通过电阻率来描述,计算公式为$R = \rho \frac{L}{A}$。

以上为人教版初中物理全册的部分知识点总结归纳。

具体内容请参考教材。

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全部22章)

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全部22章)

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目录第一章机械运动 2、3第二章声现象 3、4第三章物态变化 4第四章光现象 5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5第六章质量和密度 6第七章力 7第八章运动和力 8第九章压强 8第十章浮力 8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 8第十二章简单机械 9第十三章内能 10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 11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 11第十六章电压电阻 12第十七章欧姆定律 13第十八章电功率 13第十九章生活用电 14第二十章电与磁 14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 15第二十二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及综合知识161第一章机械运动1、如何正确使用刻度尺?一是“看”,三看,看零刻度线,看量程(测量范围),看分度值(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长度,决定测量的准确程度).二是“放”,正确放置刻度尺,刻度尺要放正,不能歪斜,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贴被测物体且与被侧边保持平行,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

三是“读",读书时视线要正对刻度尺,与尺面垂直,不能斜视。

除准确读出分度值的数值(准确值)外,还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字(估读值)。

四是“记”,记录测量结果并应注明单位。

测量结果=准确值+估读值+单位2、测量误差与测量错误不同点。

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一是产生原因不同。

误差是由于使用仪器不精确、测量方法粗略、环境因素对测量仪器的影响等客观因素,加上观察者估读时的偏差等主观因素的影响造成的。

而测量错误是由于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测量方法错误、读数时粗心大意等造成的.二是测量误差无法避免,而测量错误是不该发生的,可以避免。

三是由误差的数据比较接近真实值,而错误的数据远远偏离真实值。

3、降低测量误差的方法有哪些?一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二是选用精确度更高密的测量仪器;三是采用更合理的实验方法.4、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一是化曲为直法。

将无伸缩性的软线与待测曲线重合,然后把软线拉直,再用刻度尺进行测量.二是滚轮法。

用一已知周长的滚轮在待测的较长的直线或曲线上滚动,记下滚动的圈数,待测线的长度就是圈数与滚轮周长的乘积。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人教版)(全)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人教版)(全)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人教版)(全)
本文档总结了初中物理人教版教材的全部知识点,提供给学生们进行研究和复参考。

1. 物理基础知识
- 物理学的概念及其研究对象
- 物质的组成和性质
- 物理量、单位及其测量
- 运动的基本概念
- 力的概念和分类
-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2. 物理实验与观测
- 实验方法与实验步骤
- 实验仪器和装置的使用
- 数据记录与处理
- 实验中的误差与精确度
3. 声学
- 声的产生和传播
- 声的特性与声音的高低、响度、音色的关系- 声的反射、吸收和干涉
- 动态与静态声音的辨别
4. 光学
- 光的传播和光的直线传播特性
- 光的反射与折射
- 光的色散与合成
- 光的反射、折射和色散的应用
5. 电学
- 电荷与电流
- 电路的基本组成和基本电器
- 电压与电阻
- 并联与串联电路
- 电能与耗散
- 电的安全使用和节能
6. 热学
- 温度与热
- 热的传递
- 物体的热胀冷缩
- 热能与功
- 热的应用与热量与功的单位
通过研究以上内容,学生们可以全面了解初中物理的基础知识和实验技巧,为更深入的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资料: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

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特详细精编版

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特详细精编版

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特详细精编版 MQS system office room 【MQS16H-TTMS2A-MQSS8Q8-MQSH16898】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1.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

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

(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

具体应用有:声呐、B 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

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

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光现象知识归纳1.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组成的。

3.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4.不可见光包括有:红外线和紫外线。

特点: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如太阳的热就是以红外线传送到地球上的);紫外线最显着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另外还可以灭菌。

1.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

2.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是3×108米/秒,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也认为是3×108米/秒。

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

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

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概述一、力学1. 力的概念与分类- 定义:力是物体间相互作用的一种方式。

- 分类:重力、弹力、摩擦力、支持力、拉力、压力等。

2. 力的合成与分解- 等效替换原理: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 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合成力的计算方法。

3. 简单机械- 杠杆原理:力臂的概念及杠杆平衡条件。

- 滑轮:动滑轮与静滑轮的特点和使用。

4. 运动的描述- 速度与加速度:定义、计算方法及其物理意义。

- 匀速直线运动与变速直线运动:特点和实例。

5. 牛顿运动定律- 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 第二定律(动力定律):力与加速度、质量的关系。

- 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特点。

6. 压强与浮力- 压强的定义:压力与受力面积的关系。

- 液体压强:液体压强的计算及其特点。

- 浮力的产生:阿基米德原理及其应用。

7. 功、功率和能量- 功的定义:力与位移的乘积。

- 功率:功与时间的比值,表示做功的快慢。

- 动能与势能:能量的两种形式及其相互转化。

二、热学1. 温度与热量- 温度的概念: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 热量的传递: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

2. 热膨胀- 原理:物体在受热时体积膨胀的现象。

- 应用: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3. 物态变化- 熔化与凝固:物质从固态到液态、从液态到固态的过程。

- 汽化与液化:物质从液态到气态、从气态到液态的过程。

- 升华与凝华:物质直接从固态到气态、从气态到固态的过程。

4. 热机- 热机的原理:利用内能做功的机械。

- 内燃机:工作原理、构造及其效率。

5. 热力学第一定律-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三、光学1. 光的反射- 平面镜成像:原理、特点及其应用。

- 凹面镜与凸面镜:成像规律和光学仪器中的应用。

2. 光的折射- 折射现象: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发生偏折的现象。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概述一、力和运动1. 力的概念- 力的定义:力是物体间相互作用的一种推力或拉力。

- 力的作用: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物体的形状。

- 力的单位:牛顿(N)。

2. 力的分类- 重力: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 弹力:物体发生形变后产生的力。

- 摩擦力:物体间接触面之间的阻力。

- 支持力:物体受到的垂直于接触面的支持力。

3. 力的合成与分解- 合力与分力:多个力作用于同一物体时,可以合成一个等效的力,反之亦然。

- 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两个力的合力可以通过平行四边形法则计算。

4. 运动的描述- 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

- 速度:物体单位时间内的位移。

- 加速度:速度的变化率。

5. 运动的规律-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除非受到外力作用。

- 牛顿第二定律:力等于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F=ma。

-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二、压强和浮力1. 压强- 压强的定义: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压力。

- 压强的计算公式:P=F/A,其中P是压强,F是作用力,A是受力面积。

- 液体压强: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的压力。

2. 浮力- 浮力的产生:物体浸入液体时,受到的向上的力。

- 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的液体的重力。

- 浮力的计算:F浮=ρ液gV排,其中ρ液是液体密度,g是重力加速度,V排是排开液体的体积。

三、功、能量和功率1. 功- 功的定义:力使物体沿着力的方向移动所做的工作。

- 功的计算公式:W=Fscosθ,其中W是功,F是作用力,s是位移,θ是力与位移方向的夹角。

2. 能量-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不能被创造或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

-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 势能:物体由于位置或状态而具有的能量。

3. 功率- 功率的定义: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

- 功率的计算公式:P=W/t,其中P是功率,W是功,t是时间。

物理九年级全人教版知识点

物理九年级全人教版知识点

物理九年级全人教版知识点在九年级物理课程中,学生将接触到一系列重要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将为他们打下牢固的物理基础。

本文将介绍物理九年级全人教版课程中的一些核心知识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门学科。

一、力和运动1. 力的概念和分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或形状的原因,常见的力包括重力、弹力、摩擦力等。

2. 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效果分为平衡和不平衡两种情况。

平衡力使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不平衡力会使物体发生加速度。

3. 力的合成和分解多个力同时作用于物体时,可以根据力的合成原理求得合力大小和方向。

而已知一个力和合力,可通过力的分解原理求出其他一个力。

二、光学1. 光的传播和反射光在真空中直线传播,当遇到介质界面时发生反射。

光的反射规律由斯涅尔定律描述。

2. 光的折射和全反射当光从一个介质进入另一个介质时,会发生折射。

当入射角超过临界角时,发生全反射。

3. 光的色散不同波长的光在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导致光的折射角度不同,使光发生色散。

三、电学1. 电荷与静电电荷有正负之分,同性相斥异性相吸。

静电是指电荷不流动的状态,具有相互作用力。

2. 电流和电路电流是流动的电荷的数量,单位为安培(A)。

电路由电源、导体和负载组成。

3. 电阻和欧姆定律电阻是电流对电压的阻碍作用,单位为欧姆(Ω)。

欧姆定律描述了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四、能量与能量转化1. 功和机械能当力对物体作用时,会发生位移,从而做了功。

机械能由动能和势能组成。

2. 热能和温度物体内部的分子和原子的运动形式了物体的热能。

温度是物体内分子平均动能的度量。

3.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是指在一个孤立系统中,能量的总量不会发生改变,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变成另一种形式。

五、声学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是物体振动引起的机械波,通过介质传播。

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密度和弹性有关。

2. 声音的特性声音的主要特性包括音调高低(频率)、音量大小(振幅)和音色(波形)。

(完整版)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机械运动基础知识梳理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米(m)、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是否磨损、最小分度值和量程;②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③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尺面,④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⑤记录数据时不但要记录数据,还要注明测量单位。

2、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小时(h)、分(min)。

3、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

减少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误差与错误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二、运动的描述1、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三、运动的快慢1、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表示。

为了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采用“相同时间比较路程”或“相同路程比较时间”的方法比较。

我们把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计算公式:v=S/t其中:s——路程——米(m);t——时间——秒(s);v——速度——米/秒(m/s)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符号为m/s或m·s-1,交通运输中常用千米每小时做速度的单位,符号为km/h或km·h-1,1m/s=3.6km/h。

v=S/t,变形可得:s=vt,t=S/v。

四、测量平均速度1、测量平均速度的测量工具为:刻度尺、秒表2、停表的使用:读数:表中小圆圈的数字单位为min,大圆圈的数字单位为s。

3、测量原理:平均速度计算公式v=S/t第二章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靠声带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等等);2、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靠声带振动发声、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点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管制乐器靠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钟靠钟振动发声,等等);2、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继续传播);(注:发声的物体一定振动,有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3、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4、声音的振动可记录下来,并且可重新还原(唱片的制作、播放);二、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2、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话交谈;3、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4、声速:物体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m/s;声速跟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声速的计算公式是v=s/t;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三、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里,人耳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如:高山的回声,北京的天坛的回音壁)1、听见回声的条件: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0.1s以上(教室里听不见老师说话的回声,狭小房间声音变大是因为原声与回声叠加重合);2、回声的利用:测量距离(车到山的距离,海的深度,冰川到船的距离);四、怎样听见声音1、人耳的构成:人耳主要由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及听觉神经组成;2、声音传到耳道中,引起鼓膜振动,再经听小骨、听觉神经传给大脑,形成听觉;3、在声音传给大脑的过程中任何部位发生障碍,人都会失去听觉(鼓膜、听小骨处出现障碍是传导性耳聋;听觉神经处出障碍是神经性耳聋)4、骨传导:不借助鼓膜、靠头骨、颌骨传给听觉神经,再传给大脑形成听觉(贝多芬耳聋后听音乐,我们说话时自己听见的自己的声音);骨传导的性能比空气传声的性能好;5、双耳效应: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因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步调也不同,可由此判断声源方位的现象(我们听见立体声就属于双耳效应的应用);五、声音的特性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振动物体越大音调越低;)2、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距离声源的距离有关,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听者距发声者越远响度越小;3、音色:声音的品质特征;与发声体的结构和材料有关,不同的物体的音调、响度尽管都可能相同,但音色却一定不同;(辨别是什么物体发的声靠音色)注意:音调、响度、音色三者互不影响,彼此独立;六、超声波和次声波1、人耳感受到声音的频率有一个范围:20H z~20000Hz,高于20000Hz叫超声波;低于20Hz叫次声波;2、动物的听觉范围和人不同,大象靠次声波交流,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都要产生次声波;1、噪声:(1)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2)从环保的角度上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2、乐音: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有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3、常见噪声来源:飞机的轰鸣声、汽车的鸣笛声、鞭炮声、金属之间的摩擦声;4、噪声的等级: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是分贝,符号为dB 。

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分贝;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分贝;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分贝;0dB 指刚刚引起听觉;5、控制噪声:(1)在声源处减弱(安消声器);(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植树。

隔音墙)(3)在人耳处减弱(戴耳塞)八、声音的利用1、传递信息(医生查病时的“闻”,打B 超,敲铁轨听声音,超声波基本沿直线传播用来回声定位制作声纳等等)2、声可以传递能量 (飞机场旁边的玻璃被震碎;雪山中不能高声说话;一音叉振动,未接触的音叉振动发生;超声波的能量大、频率高用来打结石、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第二章 光的传播一、光源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光源可分为天然光源(水母、太阳)和人造光源(灯泡、火把)二、光的传播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2、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 (1)小孔成像: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像是倒立的实像(树阴下的光斑是太阳的像)(2)取直线:激光准直(挖隧道定向);整队集合;射击瞄准;(3)限制视线:坐井观天(要求会作有水、无水时青蛙视野的光路图);一叶障目;(4)影的形成:影子;日食、月食(要求知道日食时月球在中间;月食时地球在中间)3、光线: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径迹和方向;三、光速1、真空中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2、在计算中,真空或空气中光速c=3×108m/s;3、光在水中的速度约为43c ,光在玻璃中的速度约为32c ; 4、光年:是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光年是长度(距离)单位;1光年≈9.4608×1015m ≈9.4608×1012km ;注:声音在固体中传播得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慢,真空中不传播;光在真空中传播的最快,空气中次之,透明液体、固体中最慢(二者刚好相反)。

光速远远大于声速,(如先看见闪电再听见雷声,在100m 赛跑时声音传播的时间不能忽略不计,但光传播的时间可忽略不计)。

1、当光射到物体表面时,有一部份光会被物体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2、我们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3、反射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注:入射角与反射角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反射角总是随入射角的变化而变化,因而只能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不能说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镜面旋转X°,反射光旋转2X°)垂直入射时,入射角、反射角等于0°4、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互看双眼)5、利用光的反射定律画一般的光路图(要求会作):确定入(反)射点;根据法线和反射面垂直,做出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入射光线或反射光线6、两种反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1)镜面反射:平行光射到光滑的反射面上时,反射光仍然被平行的反射出去;(2)漫反射:平行光射到粗糙的反射面上,反射光将沿各个方向反射出去;(3)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相同点:都是反射现象,都遵守反射定律;不同点是:反射面不同(一个光滑,一个粗糙),一个方向的入射光,镜面反射的反射光只射向一个方向(刺眼);而漫反射射向四面八方;(下雨天向光走走暗处,背光走要走亮处,因为积水发生镜面反射,地面发生漫反射,电影屏幕粗糙、黑板要粗糙是利用漫反射把光射向四处,黑板上“反光”是发生了镜面反射)五、平面镜成像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是虚像,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像和物的大小相等,像和物对应的点的连线和镜面垂直,像到镜面的距离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上下相同,左右相反(镜中人的左手是人的右手,看镜子中的钟的时间要看纸张的反面,物体远离、靠近镜面像的大小不变,但亦要随着远离、靠近镜面相同的距离,对人是2倍距离)。

2、水中倒影的形成的原因:平静的水面就好像一个平面镜,它可以成像(水中月、镜中花);对实物的每一点来说,它在水中所成的像点都与物点“等距”,树木和房屋上各点与水面的距离不同,越接近水面的点,所成像亦距水面越近,无数个点组成的像在水面上看就是倒影了。

(物离水面多高,像离水面就是多远,与水的深度无关)。

3、平面镜成虚像的原因:物体射到平面镜上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没有会聚而是发散的,这些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画时用虚线)相交成的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只能通过人眼观察到,故称为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注意:进入眼睛的光并非来自像点,是反射光。

要求能用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像、物关于镜面对称)和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同一物点发出的光线经反射后,反射光的反向延长线交于像点)作光路图(作出物、像、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六、凸面镜和凹面镜1、以球的外表面为反射面叫凸面镜,以球的内表面为反射面的叫凹面镜;2、凸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可增大视野(汽车上的观后镜,街道拐角处的反光镜);凹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太阳灶,反射式天文望远镜,电筒)七、光的折射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

2、光在同种介质中传播,当介质不均匀时,光的传播方向也会发生变化。

3、折射角:折射光线和法线间的夹角。

1、在光的折射中,三线共面,法线居中。

2、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光从水或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偏离法线,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3、斜射时,总是空气中的角大;垂直入射时,折射角、反射角和入射角都等于0°,光的传播方向不改变4、当光射到两介质的分界面时,反射、折射同时发生。

5、光的折射中光路可逆。

九、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1、生活中与光的折射有关的例子:水中的鱼的位置看起来比实际位置浅(高)一些(鱼实际在看到位置的后下方);由于光的折射,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一些;水中的人看岸上的景物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些;夏天看到天上的星斗的位置比星斗实际位置高些;透过厚玻璃看钢笔,笔杆好像错位了;斜放在水中的筷子好像向上弯折了;(要求会作光路图)2、人们利用光的折射看见水中物体的像是虚像(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十、光的色散1、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依次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这种现象叫色散;天边的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2、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其它色光可由这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白光是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世界上没有黑光;颜料的三原色是品红、青、黄,三原色混合是黑色;3、透明体的颜色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透过什么颜色的光物体就成什么颜色);不透明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什么颜色反射什么颜色的光,吸收其它颜色的光,白色物体发射所有颜色的光,黑色吸收所有颜色的光)例:一张白纸上画了一匹红色的马、绿色的草、红色的花、黑色的石头,现在暗室里用绿光看画,会看见黑色的马,黑色的石头,还有黑色的花在绿色的纸上,看不见草(草、纸都为绿色)十一、看不见的光1、太阳光谱:红、橙、黄、绿、蓝、靛、紫这七种色光按顺序排列起来2、红外线:红外线位于红光之外,人眼看不见;(1)、一切物体都能发射红外线,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多;(红外线夜视仪)(2)、红外线穿透云雾的本领强(遥控探测)(3)、红外线的主要性能是热作用强;(加热,红外烤箱)3、紫外线:在光谱上位于紫光之外,人眼看不见;(1)、紫外线的主要特性是化学作用强;(消毒、杀菌)(2)、紫外线的生理作用,促进人体合成维生素D(小孩多晒太阳),但过量的紫外线对人体有害(臭氧可吸收紫外线,我们要保护臭氧层)(3)、荧光作用;(验钞)(4)、地球上天然的紫外线来自太阳,臭氧层阻挡紫外线进入地球;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一、透镜至少有一个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的透明元件(要求会辨认)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如:远视镜片,照相机的镜头、投影仪的镜头、放大镜等等;2、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如:近视镜片,门上的猫眼;f f 1、主光轴:过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用CC /表示;2、光心:通常位于透镜的几何中心;用“O ”表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