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华裔作家的中国文化书写——试从文化角度分析汤亭亭的《孙行者》
华裔美国小说《孙行者》中的后现代创作技巧
华裔美国小说《孙行者》中的后现代创作技巧作者:张宗宁来源:《当代旅游(下旬)》2018年第07期摘要:华裔美国文学代表作家汤亭亭在其小说《孙行者》中,运用了大量的后现代创作技巧,再现了在美华人的历史和生活经历。
本文分析了小说中的戏仿、互文等后现代创作技巧,并揭示了其赋予文本的深刻的含义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汤亭亭;《孙行者》;后现代;创作技巧华裔美国作家汤亭亭(Maxine Hong Kingston,1940-)是当代最具代表性的华裔美国作家之一。
汤亭亭承前启后,在华裔美国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她的三部主要作品《女勇士》《中国佬》《孙行者》,再现了在美华裔的历史经验和精神历程,为华人几百年来遭受的歧视和压迫进行呐喊,重构华人“模范族裔”形象。
小说《孙行者》主要讲述了美籍华裔嬉皮士青年惠特曼·阿新的生活奇遇。
在小说中,汤亭亭运用诸如戏仿、互文、反讽、拼贴等后现代创作技巧,向读者呈现了一幅亦幻亦真的在美华人生活画卷,令读者在虚幻与现实的重叠中思考文本背后的隐含含义。
本文通过分析小说中的戏仿、互文等后现代创作技巧,揭示了小说文本的深刻含义和独特艺术魅力。
一、戏仿戏仿(Parody)一词,最早源于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是对已有文本的差异性模仿,以实现褒贬之目的。
小说《孙行者》在结构上戏仿了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的意识流小说《尤利西斯》。
《尤利西斯》共三部分十八章,以时间为顺序,描述了三位普通的都柏林人“斯蒂芬”、“布卢姆”、“摩莉”,在1904年6月16日从早上8点到晚上2点钟一天之内在都柏林的种种经历。
在《尤利西斯》中,乔伊斯不仅以荷马长篇史诗《奥德赛》中的英雄尤利西斯的名字作为小说的书名,而且还巧妙地将小说的主要人物与荷马史诗中的人物彼此对应,充分体现了神话与现实之间的巧妙结合和有机统一。
而《孙行者》整部小说共包括九个章节:第一章行者与问者;第二章语言学家与论争者;第三章扭曲者与呼喊者;第四章晚会胜利者;第五章长腿鲁比与泽普林的大路歌;第六章职业之歌;第七章西方梨园;第八章博恩斯与琼斯;第九章独角戏。
汤婷婷《孙行者》后殖民主义解读
汤婷婷《孙行者》后殖民主义解读发布时间:2021-09-07T03:31:11.844Z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13期作者:吕宁[导读] 美国著名华裔女作家汤婷婷在她的著名小说吕宁哈尔滨金融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30摘要:美国著名华裔女作家汤婷婷在她的著名小说《孙行者》中描述了主人公惠特曼?阿新身份追寻之旅。
本文运用后殖民主义文学理论分析了主人公对自我身份的质疑、追寻和重构,反映了华裔美国人希冀建立中西相结合的华裔美国文化的诉求。
关键词: 后殖民主义;《孙行者》; 身份追寻汤婷婷是当代美国著名的华裔女作家,她的作品虽然数量不多,但是她的每部作品均获得美国文学界的认可和肯定。
她的作品《孙行者》讲述了男主人公惠特曼?阿新是一名土生土长的美国人,在美国受过高等教育,深受美国文化和文化习惯的影响。
在他本人心中,他就是一个彻彻底底的美国人。
但是,他的黄皮肤、黑头发使他一直被排除在主流文化之外,为此他感到困惑和迷茫,开始了自我身份追寻之旅。
本文运用后殖民主义理论分析男主人公惠特曼?阿新对华裔美国人身份的追寻和重构。
一、对自我身份的质疑后殖民主义的创始人萨义德认为,东方主义这一词语的出现是建立在西方霸权主义基础之上,是西方殖民主义者强加于东方各个国家之上的字眼,从此标志着西方和东方二元对立表面化。
西方统治者以自我为中心,将东方与贫穷、落后、愚昧对等,相反他们认为自己代表着富有、先进、智慧,并带有无比的优越感。
西方人的身份就代表着话语权,代表着权利,代表着统治者的地位,反之东方人的身份就代表着失语者,代表着弱势地位,代表着被统治者的地位。
《孙行者》中的主人公惠特曼?阿新郑重介绍自己是第五代土生土长的加利福尼亚人,他从小在美国长大,在美国大学接受教育。
像当时的美国年轻人一样,他属于“垮掉的一代”,一副嬉皮士的打扮:长长的头发束在脑后,髭须长得盖过长着胡子的下嘴巴,穿着哈姆雷特的夜行衣。
他希望成为一名美国剧作家。
《孙行者》的互文性解读
用“ 卖关子” 、 “ 吊胃 口” 办法吸引读者 , 在矛盾冲突达 到 高潮时 “ 突 然刹 车 ” , 只 留下 一 句 : “ 要知后事如何 ,
且 听下 回分解 。 ” 令 观众 欲 罢 不 能 , 主人 公 下 一场 的
表演 自然 也 就有 了 “ 票房 ” 保 证 。这种 “ 互文性” 手 法
[ 摘 要] 通过对 美国华裔女作 家汤 亭亭的 小说《 孙行者》 的解读 , 认 为文本 弥漫着强烈的互文意识 , 以 中国
古典 小说《 西游记 》 为基础 , 通过互 文性 意义上 的拼 接 , 揉合 了大量 中西文本 , 从 而揭 示 了华裔 美 国人 的归属 困惑 ; 《 孙行者》 一 书如 实地表现 了华裔 美国人 面临的身份转换和 困惑, 倡导 美籍 华人 不应一味试 图摆 脱 中华
的影 子 , 彼 此在 相对 开放 的环境 中借 鉴 、 融合。
二、 《 孙行者》 的互文性特征分析
( 一) 《 孙行者》 和《 西游记》 的文学体裁都属 于章
回 体 小说
《 孙 行者 》 结构跳跃性很 强, 具有可叙述性 , 情 节 连贯 , 故事完整 , 意 向 明 朗 。小 说 以第 三 人 称 角 度 展 开, 其 中还夹 杂着诗 歌 , 符合 章 回体 小 说 的特 点 , 并 虚 实 结合 、 以写 实为 主 , 散韵结合、 以韵 文 为辅 。虽 然 由 于 作者并 没有 在作 品 中每个 章节起 始 之处用 工整 的偶 句 作 回 目( 也 就是说 书人 最 常用 的“ 定 场诗 ” ) , 概 括这
D O I : 1 0 . 1 5 8 9 1 5 0 2 0 1 5
Ma r . 2 01 5
V o 1 . 3 5 ( S u m N o . 1 3 0 )
美国华裔作家汤亭亭及其文化价值观
美国华裔作家汤亭亭及其文化价值观作者:蒙丽芳来源:《青年文学家》2015年第29期基金项目:2013年广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立项项目“比较文学形象学视域下的美国华裔汤亭亭文学作品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SK13LX521。
摘要:汤亭亭在文学作品中塑造了丰富的中国形象,从“他者”角度展现出美国华裔在中西文化的边缘性地位。
这些文学形象的描述是她陷入文化身份困境中,寻求“自我”和出口的尝试。
结合比较文学形象学分析汤亭亭的文学作品,既可发现华人和中国文化在美国的边缘化特质,又可领略到作者的多元文化价值观及其对文化全球化的渴求。
关键词:比较文学形象学;多元文化主义;文化全球化;汤亭亭作者简介:蒙丽芳(1983.2-),桂林旅游学院旅游外语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美文学、语言与文化。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5)-29-0-02引言:毋须置疑,全球化已成为各领域发展的共同趋势。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科技的迅猛发展,世界文化的交流与合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
在这一背景下,多元文化主义、文化身份等问题已成为人文科学的热门话题。
上世纪60年代初,美国黑人民权运动爆发后,黑人、少数族裔、女性和同性恋等问题开始频繁出现在美国政治领域,推动了美国文化的多元化进程。
而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也体现出世界文化多元化的趋势。
美国的少数族裔作家,不仅开始有机会出版文学创作,也遇上了能在美国文学界出人头地的重大机遇。
汤亭亭、谭恩美等一批杰出的美国华裔作家也顺应时代而生。
20 世纪70 年代开始涌现的多元文化主义思想使美国承认并接纳多元性文化,汤亭亭的作品适逢多元文化被接纳的社会背景,以主流社会的语言(英文)来据用、转化、改编、重组甚或扭曲主要是听自母亲的、具有异域色彩的故事□□换言之,相对于美国白人男性霸权的主流社会及文学典律,汤亭亭的作品提供了异域、异族、异性、异文化的色彩。
汤亭亭小说中的中国文化意象
- 240-校园英语 / 文艺研究汤亭亭小说中的中国文化意象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孙远用【摘要】华裔美国作家汤亭亭的小说隐喻式的讲述了在美华裔的种种经历,也体现她对文化身份认同的努力和思考。
她对中国文化意象进行了改写,挪用,拼凑,展示了中国文化在东西方双重语境下的书写方式,也揭示文化认同的策略和调适。
在多元文化共存的时代背景下,研究华裔作品中的中国文化意象对研究中国文化的传播,和作家及作品的价值都具重要意义。
【关键词】汤亭亭 中国文化意象一、鬼——文化冲突具有迷信特征的“鬼”是一种东方文化符号,对中国意识形态有深远影响。
这种符号随华裔飞散者漂洋过海,并在新环境下不断丰富,发生变化。
汤亭亭在《女勇士》中塑造了各种鬼的形象,小说副标题就是“生长在鬼的国度的小孩回忆录”(Memoirs of a Girlhood Among Ghosts)。
鬼的本质是初到美国的中国人在文化冲突面前的无助和自我调适。
‘æ1 中的“无名氏”是一个让人莫名恐慌,且不能言说的“鬼”。
她被整个家族诅咒,他们认为这个通奸的女人蒙羞了家族,该死,而且死了也不可饶恕。
孤立无助的她面对家人疯狂的驱赶,无助,绝望,抱着孩子投井自杀。
《女勇士》以这样“鬼”故事开始,奠定小说不安和恐惧的节奏。
初到美国的中国人,在强烈文化冲突带来的彷徨无助中,外界一切无法理解的神秘事物都自动与内心已有的恐惧联系起来,比如“鬼”。
所以,《女勇士》中有的士鬼、汽车鬼、警察鬼等。
跟随文化冲突同行的是来自主流社会的排挤,而讲鬼故事是人们在文化困境中,自我解救的一种尝试。
第三章“巫医”中的母亲,不怕鬼还独自睡在闹鬼的屋里,还用故事鼓励女儿懂得反抗,坚强独立。
二、唐敖——文化阉割和文化消音《中国佬》开篇章“关于发现”中,汤亭亭改编了清代李汝珍《镜花缘》中的一个情节。
在这个故事中,因寻找金山而误入“女儿国”的唐傲被缝住嘴唇,刺破耳垂,被裹小脚,涂上胭脂,被“阉割”成女人,不能说话,在“女儿国”做女仆。
当代华裔美国作家笔下的“中国形象”——以汤亭亭的《女勇士》为例
当代华裔美国作家笔下的“中国形象”——以汤亭亭的《女勇士》为例褚蓓娟; 李朝畅【期刊名称】《《浙江工业大学学报》》【年(卷),期】2013(000)001【总页数】5页(P22-25,30)【关键词】中国形象; 社会集体想象物; 他者【作者】褚蓓娟; 李朝畅【作者单位】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浙江杭州3100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0-03华裔美国文学分为英语写作和华文写作两类。
美国华人文学中的英文文学相对比较单纯,界定起来也比较容易:作家基本上都是华裔美国公民,长期居住在美国,用英文写作,作品在美国发表或出版,读者也都是美国使用英语的人口。
比较而言,美国华人文学中的华文文学情况比较复杂,本文不作讨论。
本文主要考察用英语写作、塑造“中国形象”的华裔美国作家,他们或者父辈谙熟中国文化,如汤亭亭(1940年出生于美国)、谭恩美(1952年出生于美国);或者本人在中美两种文化环境中生活,如哈金(1985年从大陆赴美)。
这些在中美两种不同文化熔炉中冶炼出的作家制作出来的“中国形象”,无疑是一个异于中国形象的“他者”,那么这个“他者”产生了多大程度的变异?这曾经是比较文学研究的重要话题,不过,它现在已不是当代形象学研究的重心了,我们只要明白变异是必然的即可。
那么,“他者”是如何创造出来的呢?也就是说,作家制作“他者”时受制于哪些因素呢?下面从文本出发,以汤亭亭的《女勇士》为例,从“他者”形象、社会集体想象物、作家自我三个方面阐释。
一、“他者”形象1976年,汤亭亭的第一部作品《女勇士——一段鬼影憧憧下的少女回忆》(The Woman Warrior:memoirs of a girlhood among ghosts)(简称《女勇士》)问世,立刻在美国主流社会引起空前反响。
因其传记文体又不同传统自传类别,获得当年的美国国家书评最佳非小说奖。
四年后她再度以《中国佬》(China Men)获同一奖项。
现在,她的作品被选入美国权威文学选集(如《诺顿美国妇女文学》、《希斯美国文学选集》等),被很多美国大学课程列为必读书目。
汤亭亭小说中的中国文化意象
汤亭亭小说中的中国文化意象作者:孙远用来源:《校园英语·中旬》2017年第10期【摘要】华裔美国作家汤亭亭的小说隐喻式的讲述了在美华裔的种种经历,也体现她对文化身份认同的努力和思考。
她对中国文化意象进行了改写,挪用,拼凑,展示了中国文化在东西方双重语境下的书写方式,也揭示文化认同的策略和调适。
在多元文化共存的时代背景下,研究华裔作品中的中国文化意象对研究中国文化的传播,和作家及作品的价值都具重要意义。
【关键词】汤亭亭中国文化意象一、鬼——文化冲突具有迷信特征的“鬼”是一种东方文化符号,对中国意识形态有深远影响。
这种符号随华裔飞散者漂洋过海,并在新环境下不断丰富,发生变化。
汤亭亭在《女勇士》中塑造了各种鬼的形象,小说副标题就是“生长在鬼的国度的小孩回忆录”(Memoirs of a Girlhood Among Ghosts)。
鬼的本质是初到美国的中国人在文化冲突面前的无助和自我调适。
‘æ1 中的“无名氏”是一个让人莫名恐慌,且不能言说的“鬼”。
她被整个家族诅咒,他们认为这个通奸的女人蒙羞了家族,该死,而且死了也不可饶恕。
孤立无助的她面对家人疯狂的驱赶,无助,绝望,抱着孩子投井自杀。
《女勇士》以这样“鬼”故事开始,奠定小说不安和恐惧的节奏。
初到美国的中国人,在强烈文化冲突带来的彷徨无助中,外界一切无法理解的神秘事物都自动与内心已有的恐惧联系起来,比如“鬼”。
所以,《女勇士》中有的士鬼、汽车鬼、警察鬼等。
跟随文化冲突同行的是来自主流社会的排挤,而讲鬼故事是人们在文化困境中,自我解救的一种尝试。
第三章“巫医”中的母亲,不怕鬼还独自睡在闹鬼的屋里,还用故事鼓励女儿懂得反抗,坚强独立。
二、唐敖——文化阉割和文化消音《中国佬》开篇章“关于发现”中,汤亭亭改编了清代李汝珍《镜花缘》中的一个情节。
在这个故事中,因寻找金山而误入“女儿国”的唐傲被缝住嘴唇,刺破耳垂,被裹小脚,涂上胭脂,被“阉割”成女人,不能说话,在“女儿国”做女仆。
书写华裔多元文化身份(1)
书写华裔多元文化身份(1) 摘要:汤亭亭是华裔文学的奠基者之一。
她的作品在表现不同文化传统,华裔生活还是叙事形式等都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分析汤亭亭作品的叙事特点,即“讲故事”,多种文体和中国传统小说的叙事结构。
关键词:讲故事;文体;传统叙事;文化身份汤婷婷无疑是自70年代后期以来华裔美国作家中最令人瞩目的一位。
她的《女勇士》、《中国佬》和《孙行者》荣获美国各类文学大奖,使其在美国作家中享有盛誉。
在艺术表现形式上,她通过运用多种文体、讲故事、中国传统叙事手法,将现代西方叙事策略和中国传统小说的叙述手法兼收并蓄,将寓言故事与通俗故事揉为一体,互为言说,自由转换,并在中美文化传统的大背景下使之象征化、寓言化,使得小说更具文化内涵和艺术张力。
一传统中国小说的叙述结构虽然生长在美国,汤亭亭不可能摆脱从父母那里承继来的中国血统和中国文化传统。
她对中国的了解和体验,建立在母亲给她讲的中国故事传说之上。
此外,汤亭亭还曾读过英语版的《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中国神话故事、李白、杜甫诗选等。
因此,在她的作品中,可以明显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汤亭亭在作品中也借用了传统中国小说的结构形式来描述华裔在美国的生活,抒写华人的英雄业绩,重建华裔历史,追寻美国华裔的身份和位置。
《中国佬》巧妙地戏仿中国小说的特殊结构模式,质疑和颠覆了貌似客观的官方历史的权威,从而实现了对华裔历史的重构。
此书共有六个主体故事,每个故事都有一个小标题1,“中国来的父亲”;2,“檀香山的曾祖父”;3,“内华达山脉中的祖父”;4,“造就更多的美国人”;5,“美国父亲”;6“在越南的弟弟”。
在这六个主体故事之间,还穿插了十二个轶闻插曲式的小故事。
有的来自中西文学作品,有的是神话传说,有的是新闻报道,有的是史实,也有作者自撰的故事。
她有意将典故、历史、轶事、新闻等传说故事与主体部分的现实故事并置在一起,书写出来不同历史时期的一代又一代华裔移民的事迹。
汤亭亭文学作品中华人形象书写发微
切 。汤亭亭 的母 亲在 国内受 过 良好 的教育 ,汤亭 亭并 非对
中国文化 知识 背景一窍 不通 ,她是 刻意要用 西方 的视 角来 做这些 “ 失 真” 的阐释 ,从 而体现 出西 方人对东 方的刻板
裔文学的声音还显 得太过微 弱 。无 论是 张粲芳 的 《 爱 的疆 界》 ,还是朱路易 的 《 吃一碗茶 》 ,都没 有在 美 国文坛真 正 打开局面 。直到汤亭亭 和谭恩美这 两位女性作家 横空 出世 ,
! £ 墨 ! £ 旦
Z UOJ I AZ UOPI N
汤亭亭文学作 品 中华人形 象书写发微
■李 哲 ( 河南濮 阳职 业技术 学院,河 南 濮阳 4 5 7 0 0 0 )
【 摘
要] 汤亭亭是美国华裔文 学的里程碑 ,是一个绕不过去的研 究对象 。从其大部分作品来看 ,她执 著于对华人形象 的书写 ,
自愿 地 对 自 己 实 行 了 种 族 隔 离 ,唐 人 街 由此 形 成 。在 住 房
种对 西方猎奇 心理的迎 合。汤亭亭 的作 品也 由此 受到 了 以华裔 评 论 家赵建 秀 ( F r a n k C h i n ,1 9 4 0 一 ) 为代 表 的
容于人 ,被迫跳井 自杀 ,最 后被 视作家 族里 从来没 有 出生 过 的人 。然后英 兰 以这 个姑 姑为反 面教 材 ,警告女 儿不要
做 出 同样 有 辱 门 风 的 事 情 。在 母 亲 的话 语 中 没 有 对 无 名 姑
姑 的同情 ,只有对 这种 “ 家 丑” 的鄙夷 和畏惧 ,可见这些
才标志着华裔文 学正式 被美 国主流 文坛所 接受 。而汤亭 亭
成 名 又 比谭 恩 美 早 了 1 2年 ,是 让 美 国 文 坛 瞩 目的 第 一 人 。
论汤亭亭在《孙行者》中对《西游记》的戏仿
页) , 他也喜 欢模仿 孙悟 空 的动 作。例如 , 当惠特 曼 还 是
个孩 子的时候 , 他父母就让他穿上猴子 的衣服 , 扮演 猴子 , 进 行东 方杂 耍 , 赚钱糊 口, 这使 他无形 之 中将 自己同美 猴王 等 同起来 ; 当他 的女朋友 南希说他 的诗 歌写 的像黑 人作 品 时, 他立 刻跳 了起来 , “ 提着 长臂 ” “ 头敏捷地摆来 摆去 …‘ 恰似 一 只迷 惑不解 的猴 子” ( 第 3 4页) J 。另一 方 面 , 叙 述 者在 小 说 中也将惠特 曼称作美 国的孙悟空 , 她 常称 他为 “ 亲爱 的猴 子” ( 第3 6页) j 、 “ 可怜 的猴子” ( 第3 6页) j 。 四百年前 的猴王 同汤亭 亭笔 下 的惠特曼 确实 有不少 共
摘
要: 戏仿手法在古今 中外的文 学作品 中被广泛使 用。作为 美国最具影响 力的华裔作 家之 一 , 汤亭 亭在 小说
《 孙行者》 中也成功运 用了这一独特 的创作技 巧。探析 该小说 对 中国经典名著《 西游记》 的戏仿 , 尤 其是 通过主人 公
对孙悟空似是而非的模 仿 , 表达 出其既有 兼具 中、 西传统的文化 身份 , 又有华裔特 有的价值 观。
小 说与中国的古典小 说《 西游 记》 之 间 的模拟 性关 系 , 又 暗
它的基本含义是模仿 某一 ( 类) 作家 的思 想 和措辞 , 并 在模
仿 中进行适 当的改造… 。纵观西方文学史 , 虽然戏仿可 以追 溯到亚里士多德时期 , 但能很好 地运用这一手法的作家却 不 多, 因为戏仿 不是 简单 的模仿 , 它既要近似原型 , 又要有所 创 新, 要保 持这两者的微 妙平 衡是不容易的。 美 国华裔作家汤亭亭 在小说 《 引路 人孙行 者 : 他 的即兴 曲》 ( T r i p m a s t e r Mo n k e y : H i s F a k e B o o k ) 中就很成功地运用 了 戏仿这一独特 的写作技巧 , 被戏仿的对象不仅有 中国文学 的 经典之作 , 还有美国文学 中的优秀作品 。本文着重分 析汤亭 亭是如何在小说 中对 《 西 游记 》 进 行 戏仿 , 并 成功 地塑 造 了
试析《孙行者》中的阿新形象
An Analysis of the Image of Ah Sing in Tripmaster
Monkey-His Fake Book
作者: 陈捷
作者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福建福州350007
出版物刊名: 韶关学院学报
页码: 33-35页
主题词: 《孙行者》;中美文化;形象;冲突;史融
摘要:阿新是美国著名华裔女作家汤亭亭的小说<孙行者>中的主人公.阿新这一反传统的华裔形象融合了中美两种文化的特征,在确认自身的美国人身份时,他对美国主流社会对东方文化和东方人存在的偏见与排斥提出了质疑.但是,作者塑造阿新形象的意图不在于彰显中美文化间的对立与中突,暴露矛盾进而解决矛盾,最终实现两种文化的交融与平等共处才是作者的愿望.。
论汤亭亭在《孙行者》中的狂欢化艺术实践及其诗学意义
欢化艺术形式和手法 , 将之融入其美 国经 验和 族裔经 验 中 , 从 而实现 了创 作视野 和艺 术表 现形式 的重大 突 破, 展示 了华裔 文学不仅是华裔经验的书写 , 同时也具有世 界文 学的普遍 艺术 追求和人 文关怀 。汤亭亭 这一 艺术实践为人们探索华美文学如何兼具特殊性和普遍性 , 反思华美文学批评话语“ 重 意识形 态 , 轻 文学审美 ” 之片面性 , 正确评价华裔 美国文学的文学地位提供 了启示 。 [ 关键词 ] 汤亭亭 ; 《 孙行 者》 ;巴赫金 ; 狂欢化文学 ;艺术 创新
的期 待 视 野 , 使人感 到“ 惊讶 ” 、 “ 困惑 ” 和
释。在 这部 小说 中 , 汤亭亭 借鉴 和继 承 了欧洲
狂欢化 文学 传统 , 极具 创新 性地 以狂欢 化 文学 独特 的艺术手法来表现美 国少数族裔 和嬉 皮士
[ 收稿 日期 ] 2 0 1 2— 0 3— 1 1
[ 作者简介 ] 许双如( 1 9 7 0 一) , 女, 广东揭阳人, 暨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暨南大学文学院博士生, 主要从事华裔美国文学研究。 [ 基金项 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亚裔美国文学批评范式与理论关键词研究》( 批准号: 0 9 C WW O 0 8 ) ;
术 的借鉴和创造性运用 。
们同其它体裁产生 明显的区别。这些体裁 总是 带着一种特殊 的 印记 , 根 据这一 点我们 可 以辨 认 出这些体裁来 。灵敏的耳 朵总能 听出哪里有 狂欢节世界感 受 的 回声 , 即便 是十分遥 远 的 回
± , ' f 3 ] 1 5 7
尸
o
和具有哲学高度 的人文关怀 。
精神的一位 , 正如其所言 , “ 不可否认 , 我不断地
美国华裔文学女作家汤亭亭作品解读
Interpretation on American-Chinese Female Author Tang Tingting's Literary Works 作者: 弥沙[1]
作者机构: [1]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30
出版物刊名: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57-59页
主题词: 汤亭亭;《女勇士》;《中国佬》;《孙行者》
摘要:美国华裔文学历经了百年的发展,在文学界占有一席之地。
汤亭亭是美国华裔文学作家中最具影响力、最具代表性的女作家,她的三部作品《女勇士》、《中国佬》、《孙行者》
确立了她在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她的作品既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又受到美国文化的影响,
反映了中西文化的交融与碰撞。
《孙行者》中“生民视角”的华裔身份建构
【 文学研究】
《 者》中 “ 视角 华裔身份建 孙行 生民 ”的 构
王 晓 琪
( 大连大 学 英语 学院 ,辽 宁 大连
摘
16 2 ) 16 2
要 :“ 民视角”是华裔美国作家通过界 定、书 写和 明确华 裔美 国人 的身 份 ,以便对 抗东 方主义主流话语 强行赋 生
予华裔 美国人的文化 形象 ,来实现 “ 还我美 国” 的社 会政治 目标。汤亭亭借助赵健秀所提 出的 “ 民视角”看 到的华裔美 生 国人的实际问题 ,在 《 孙行者》 中为怎样才能实现 “ 还我美国” 这一最 高 目标提 供 了一个答 案。汤 亭亭在 《 孙行者》 中
(lmn m ia c ii A e c)……这似乎是贯 穿所有人 物的 a g r
一
个共 同特 征 。在 一个接 一个 的故 事 中 ,华裔 美 国
收稿 日期 :2 0 0 0 9— 3一l 0 作者简 介 :王 晓琪 ( 96 ) 17 一 ,女 ,辽宁凌源人 ,讲师 ,研 究方向 :美 国文学 。
对 阿新形象的塑造 。通 过对华裔社区的建构 和华裔主体 的构 想 ,触及 了建构华裔身份的核心 问题。
关 键 词 :生 民视 角 ; 西方 梨 园 ;阿新
中图分 类号 :I0 . 2 62
文献标 志码 :A
文章编号 :17- 87 (09)O —O 9 —o 62 52 20 3 02 4
尽 管 汤 亭 亭 的第 一部 自传 体 小 说 《 勇 士 》 女 中对华 裔男 性 的女性 主义 的批 评和对 中国文 化 的有
人都在宣布美国为 己有 ,从一个角色声称 中国探险
家在里 夫埃里 克森 , iEi o )之 前就发 现 了这 ( f r sn c 块 大 陆,到 另一 个 角 色在 这 里买下 了一幢 房子 。买
《孙行者:他的即兴曲》中的幻灭与文化定位
《孙行者:他的即兴曲》中的幻灭与文化定位作者:申丽敏来源:《名作欣赏·学术版》 2017年第7期摘要:美国华裔作家汤亭亭在《孙行者:他的即兴曲》中就主人公阿新在确认自身美国人身份过程中,对文化身份建构的困惑与幻灭后的定位问题进行了思考与探索。
本文将以《孙行者:他的即兴曲》为文本研究对象,通过文本细读,旨在探讨主人公希望幻灭后的文化定位问题,为身处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华裔美国人的身份建构开拓一条新的途径。
关键词:《孙行者:他的即兴曲》身份建构幻灭文化定位■汤亭亭的第三部长篇小说《孙行者:他的即兴曲》是其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小说。
小说塑造了惠特曼·阿新这个第五代华裔美国人形象。
这部作品引起了国内外不少的批评声音。
学者分别从戏仿、互文性、“他者” 以及叙事策略的角度对《孙行者》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但是,鲜有结合具体的文学文本从文化身份研究角度来探析小说中体现的幻灭与文化定位问题。
因此本文试图通过文本细读的方法,探讨华裔美国人在追寻自身身份过程中所遭遇的幻灭以及幻灭之后的重新定位,希望能为少数族裔群体的身份归属问题提供参考。
一、幻灭与思考惠特曼·阿新一直以“垮掉派”自居,他曾经视美国垮掉派代表人物小说家杰克·凯鲁亚克为自己的文化偶像,并在生活中践行垮掉派的生活方式。
然而,阿新发现凯鲁亚克在作品中称华裔为“双目闪烁的小华人”(汤亭亭,1998:73),对于这种种族主义情结,阿新感到震怒。
“你知道什么,凯鲁亚克?你知道什么?你屁也不知道。
在这儿,我是美国人。
我是行走在这里的美国人。
凯鲁亚克和他的美国之路滚一边去。
”(汤亭亭,1998:73)阿新奉为精神王国和学习楷模的凯鲁亚克也不过是一个刻板化华裔的白人种族主义者,偶像的破灭动摇了阿新对白人文化包容性的幻想。
另一方面,南希的困境和朱迪的负面评价促使阿新开始审视白人文化对华裔形象的扭曲和固化,开始转向寻找华裔文化的真正出路,建设属于华裔文化家园的思想开始萌芽。
对汤婷婷《孙行者》后现代派艺术风格的解读吕宁
对汤婷婷《孙行者》后现代派艺术风格的解读吕宁发布时间:2021-10-18T06:49:44.753Z 来源:《学习与科普》2021年11期作者:吕宁[导读] 美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移民不断涌入,各自带来了本民族的文化,这决定了美国文学风格的多样性和庞杂性。
美国主流文学以白人文学为主,其次是黑人文学和犹太文学。
哈尔滨金融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30摘要:《孙行者》是美国著名华裔女作家汤婷婷的代表作品,本文运用后现代主义文学理论分析了小说的拼贴技巧的运用和小说文本的不确定性,反映了华裔美国人对于自己的身份和文化能够得到美国主流社会认可的诉求。
关键词:后现代派;《孙行者》;拼贴美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移民不断涌入,各自带来了本民族的文化,这决定了美国文学风格的多样性和庞杂性。
美国主流文学以白人文学为主,其次是黑人文学和犹太文学。
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美国华裔文学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并在美国文坛开始活跃起来。
华裔作家出生于美国,并在美国受到良好的教育,同时又受到家庭的文化熏陶,与中国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汤婷婷(Maxine HongKingston)是当代著名华裔美国作家,她将中国元素巧妙地运用到作品当中,同时吸收了后现代派小说的创造手法,这使她的作品独具一格,一经出版就受到美国主流文学界的好评,在汤婷婷等华裔美国作家的不懈努力下,美国华裔文学凭借不容置疑的实力逐渐从边缘走向了中心。
汤婷婷在作品中不仅融入了中国文化的传统元素,而且吸收了后现代文学的创造因素,打造了具有后现代派文学特征的美国华裔文学。
目前,国内外学者多数集中于汤婷婷作品中的自传体特征、女权主义、中国文化元素等方面的研究。
本文主要探讨汤婷婷的小说《孙行者》的后现代派创造特点和艺术风格。
一、拼贴技巧的运用文学中的拼贴技巧源于绘画中的拼贴画“collage”一词。
20世纪的印象画派和达达画派等绘画家将零散的、不同用途的、甚至是不同质地的物品粘贴和组合在一起,打破了传统绘画的单调的平面感,追求所表现事物的厚重感和立体感,摒弃对单个事物的再现,强调不同事物之间的关联性和画面的整体感,从而达到对观赏者视觉产生强烈冲击的作用,给人以一种强烈的感受。
试析《孙行者》中惠特曼.阿新的形象
试析《孙行者》中惠特曼.阿新的形象摘要:惠特曼·阿新是美国华裔作家汤亭亭小说《孙行者》中的主人公。
小说一经出版即引起评论界的争论,阿新这一形象也为评论家所关注。
本文拟从姓名、身份认定及言行风格三个角度出发,对这一人物作细致分析,透过这些方面探查人物身上所蕴含的深意,及作者塑造此文学形象的意图。
关键词:阿新身份补偿文化华裔作家汤亭亭在《孙行者》中塑造了一个具有强烈反叛精神而又特立独行的华裔男性惠特曼·阿新的形象,在美国华裔文学中,加入了新的一页。
本文拟从阿新的名字、思想及行为风格等方面对其进行分析,探讨其内部深含的蕴意。
1歌唱阿新这个名字最早出现在布勒特·哈特用方言写的一首名为《诚恳的詹姆斯的老实话》诗中,之后,在他和马克吐温合写的剧本《阿新》中再次出现。
张弘教授对其进行过详细论述。
①阿新英文为Ah Sin,字面意思为“啊,罪孽”,但哈特在此并无过多恶意;而随着美国社会排华情绪日趋强烈,中国佬,阿新,在主流媒体的渲染下,彻底成为邪恶的化身。
汤亭亭有意颠覆这种刻板形象,她将作品主人公也命名为阿新,虽然发音相似,但却变为另一个词——Sing,歌唱。
他的名字惠特曼(Wittman)也与美国最伟大的诗人瓦尔特·惠特曼(Walt Whitman)读音一样。
笔者认为,其包含三点含义。
(1)阿新是个诗人,他不仅继承了中国诗的传统,也继承了美国诗的传统。
通过此,汤亭亭将中美两国的文学传统联系了起来,也说明两种文学传统浸染下的华裔美国人有资格、也有资本拥有自己的文学声音。
(2)瓦尔特·惠特曼是美国的民主诗人,他的“人人平等”的民主思想正是阿新所要极力宣扬的。
可以说,在这一点上,阿新是惠特曼的衣钵传人。
(3)阿新还继承了惠特曼的反传统精神。
他放弃传统评价成功的标准,专心干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事业;他所写的诗歌与戏剧则以即兴的方式打破传统,反映了他所处时代美国的一幅独特的景象。
对汤婷婷《孙行者》的文化解读
2 世, 人们将 目 光
越来越多的转 向了文化 的对立和冲 突。 特别是在多元文化的
“ 美国人要么是 白人 , 要么就是黑人。 民权徽章上是黑人和白
第 l 卷第 3 9 期
v 1 1 N0 3 o. 9 .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 u n l f ih a o a o a a d T c nc l o e e o r a o c u n V c t n l n e h ia S i C U g
2 0 年 8月 09
人在握手……”1 [
国家 ,不同文化 的差异和冲突成为作 家反映的主要 内容 , 这 也是后现 代小说家关注 的一个主要 的方面 。 美国作为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 , 同文化 的冲突也是十 不 分的激烈的 , 特别是作为少数族利益 的文化受到美国 白入主 流文化的歧视 。华裔作为美国的少数 族 , 国的遭遇异常 在美 的惨淡 。2 世纪 中叶以前 , 0 华裔文学几乎是一个空 白, 直到
2 0世纪 中后期 , 华裔文学才逐步的登上美国文学的舞 台 , 开
在他们的眼中 , 华人是卑贱的。他们认 为华人的眼睛太 小, 到处乱看 , 人一种不安全的感觉 , 给 他们给华人不雅的绰 号, 并且将华人和美 国人对 比 , 出许 多的形容词供 人们挑 列 选, 认为华人是“ 沉默 寡言 ”“ 、不光 明正大” “ ”“ 、冷淡 、保守’ : 、 “ 内向”“ 、难以捉摸 ” 等等 , 反美 国人却 是“ 相 阳刚”“ 、伟岸” 、 “ 开放9L 14 ' 光明正大”“ 、 、爽朗” 等等 , 他们将好 的词语都用在了
颠覆与重塑:《孙行者》中的华裔形象
… …
语 通 过 刻 板 形 象 的创 造 和 表 现 来 本 质 化 原 型 的 东 方 人 形 象— —
一
种 文化 落 后 、 怪 且 不 知 变通 的低 等 生 物 体 。 话 语 也 体 现 了 古 该
美 国 文 学 是 美 国 东 方 主 义 话 语 中 华 人 负 面 形 象 的 重 要 载 体 。汤 亭 亭 通 过 阿 新 对 克 鲁 亚 克 诗 歌 的 全 新 解 读 质 疑 了 主 流 文
化 对 华 人 形 象 的歪 曲 。 开始 , 新把 自己认 同于 克 鲁 亚克 笔下 一 阿 沿 街 旅 行 的人 物 , 当 读 到 “ 但 目光 闪烁 的 小 华 人 ” , 被 深 深 地 时 他
主 流 话 语 中对 华 人 刻 板 印 象 的描 述 , 并借 由阿 新 之 言 , 告 了 华 宣 裔 文 化 的 多样 性 、 杂 性 , 而 进 一 步 消 解 了 对 华 裔 群 体 的 同 质 混 从
化 、 缘化和隔离化。 边
战 斗 。 孙 行 者 》 , 亭 亭 首 先 借 阿新 之 言 行批 判 了在 美 国 文 学 《 中 汤
2对 华人 负面 形象 的颠 覆
白人 文 化 意 图 书 写 和 传 播 的 华 人 刻 板 形 象 构 成 了 华 裔 美 国 人 族 裔 形 象 的 基 础 。 些 刻 板 形 象 带 有 强 烈 的种 族 歧 视 性 , 立 这 建
18 9 9年 出版 的 《 行 者 》 汤 亭 亭 的 第 三 部 作 品 , 说 的背 孙 是 小 景设在 2 0世纪 6 O年 代 的 圣 弗 朗 西斯 科 , 人 公 惠 特 曼 ・ 新 是 主 阿 第 五 代 的华 裔 移 民 。刚 从 大 学 毕 业 一 年 的 阿新 深 受 垮 掉 派 的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在蓬勃发展的美国 族裔文学传统中, 金斯敦的作品己 自 有
位,同时, 它也在其它文学类别中占 有一席之地。除作 L 孺 璺 J 华裔英语文学的 美国 研究不仅 是个新兴的 跨文化课题:即由 己牢固的地 中西双重文化背景的华裔作家带来的中西方之间的文化对话,而且属于跨学科范 为后现代文本之外,金斯敦的作品还被认为是女性主义的写作。她 畸.笔者希望透过汤亭亭的 ‘ 猴王孙悟空)的中国文化书写研究,牵一动百,进 的作品不仅被当作自传,而且被当作小说来讨论。她的作品作为教 而能对美国华裔文学的发展脉络及 其特性获得一种总体性把握 或者提 出有待继 材,被广泛使用在大学和高中的课堂。可以不夸张地说,她的作品 也将成为美国华裔文学的经典。(lge ,19 :44 Satr 97 7 ) 续研究的问题。使中西方文化间的对话具有更多的共 同空间。 汤亭亭的写作为美国华裔英语文学开启了一种新的传统。她 L 键 词 J 裔文学; 夭 华 汤亭亭; 文化书写 近二十多年来,美国华裔文学发展迅猛,颇具影响力的华裔作 的三部小说从不同的角度表现美国华人生存状态,描述华人百年之 客及作品不断涌现。美国学术界围绕着族裔、移民、及多元文化的 久的心灵压抑,展示华人受屈辱,被抹杀的历史真相,并对华裔族 问题对华裔文学进行了相当深入的研究。对于中国学术界,美国华 的历史与 自 我进行了艺术性的重构。她的写作引起美国社会的广泛 裔英语文学的研究不仅是个新兴的跨文化课题:即由中西双重文化 关注与反响,在伸张华人权益,张扬华裔特性方面,汤亭亭书写的 背景的华裔作家带来的中西方之问的 文化对话,而且属于跨学科范 社会效益是其他华裔作家所无法比拟的。她的成功不仅得益于美国 畴。 一方面,由 于华裔作品已 被收录进美国的 文学选集而成为国内 政治文化氛围的改变,少数族裔写作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受到关注, 大学英美文学专业的研究对象;另一方面, 华裔英 语写作的族性特 汤亭亭独特而复杂的写作品格也是其脱颖而出的重要原因。她的作 征及其表述内容又被列入海外华人文学的 研究 领域。美国华裔文学 品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个特色就是对中国文化符号的大量运用,她在 所具备的跨文化,跨学科性质显示了这一课题的现实性与前沿性。 文本中广泛涉猎中国民俗文化,并且较为系统地引述和改写中国的 “ 、 关公” “ 、 三 为了 对美国华裔英语文学的 特性有较清楚的了解,我们有必要 传统故事和文学典籍。在她的三部小说里, 花木兰” “ 、“ 、“ 回顾一下美国华裔英语文学走过的漫长道路。美国华裔英语文学是 国” 水浒” 西游记”的故事与美国华人的故事连结在一起,中 伴随着美国华人的移民历史生成和发展的一个半世纪前,美国西部 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并置,时空倒错,现实和幻想相互交织,构造了 淘金热吸引了最早的一批来 自中国广东的数百名华人移民,他们把 幅文化拼图奇观。汤亭亭恐怕是第一位在英语文本中大量挪用和
一
美国加州称作金山,满怀希望挣够一笔积蓄和返家的路费便衣锦还 移植中国文化传统并且取得读者市场成功的作家。实际上,跨文化 乡。然而,他们所面临的是极端的种族歧视和残酷的生存条件,上 现象正是汤亭亭文本的重要标识,从这个研究角度观照汤亭亭的文 万华人 苦力”对修建美国横跨东西海岸铁路长达六年艰苦卓绝的 本将涉及到中国文化在异质文化中如何被使用和接受。中国文化在 献也未丝毫改变他们的处境,18 年的 “ 82 排华法案”将美国国门 西方语境的形象以及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作为人类共同财富而参 向中国移民关闭了六十年之久,他们中大多数永久而孤单地留在了 与世界文化格局重构等等跨文化研究的重要命题。
2 0 年 09
‘ 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文综合版 ) 和 汉
J1 0 9第 2 卷第 五期 u. 作家的中国文化书写
— —
裔美国人” ,一会儿又变成了 “ 被排斥在主流文化之外的边缘人” 。 他们就跟那后现代意义上的互文性文本一样, 扮演着许多不同的角 “
色” 。 汤亭亭是美国著名华裔女作家,凭借 《 女勇士》 中国佬》和 、《
试从文化角度分析汤亭亭的 《 孙行者》
李晓春
( 淮阴师范学院大外部 江苏淮安 230) 201
《 孙行者》确立了在美国文学界的地位,成为美国最具实力的少数 族裔女性作家之一,在美国当代文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美国 学者斯赖格特 (ioeSatr Ncl lge )在一篇文章中对汤亭亭的文学成 就做了这样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