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变异与中国教育的文化抉择

合集下载

文化对教育交流的影响

文化对教育交流的影响

文化对教育交流的影响教育资讯文化对教育交流的影响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和最具人文意味的概念,简单来说文化就是地区人类的生活要素形态的统称,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文化对教育交流的影响,方便大家学习了解。

文化对教育交流的影响从发展的趋势来看,教育越来越被人们重视。

中国的“虎妈”、“狼爸”一度引起人们对中国传统教育的质疑。

出国求学热也一度勾起大家对中西方教育的热议。

中西方教育存在差异是不争的事实,不同国情呈现出不同的教育特点也毫无非议。

本文将从历史文化根源、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探索优劣。

以供借鉴。

1、历史文化对中西方教育的影响一个国家的民族文化传统对教育有着深刻的影响。

中国文化名目繁多,但最终儒学成为中国文化的宗源。

儒家文化强调仁、义、礼、智、信、忠、孝、廉。

它的核心是仁爱。

它的特点是重精神,轻物质;重道德,轻技能;重理论,轻实践。

西方文化主要有两部分构成:古希腊文化和希伯来文化。

希腊文化最终成为西方文化的源头。

它的核心是:理性、自由、公平、荣誉、人的体现。

文化传承和演进方式不同是形成中西方教育的根本原因。

1.1 中国教育重道义,西方教育重功利中国文化在主体上是反对功利的,反映在教育上就必然重视道义。

孔子说过“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他将“义”与“利”作为区别君子和小人的唯一标准;孟子、董仲舒等思想家也无不表现出崇义贬利、尚义反利的特点。

这种价值观念直接导致中国教育培养目标的单一性和教学内容的伦理性,整个教育都被纳入了道德的范畴。

其结果只能培养出安于现状俯首听命的“顺民”,而抑制了人的个体需求,也抑制了人们正当的物质追求和享受。

西方文化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强调个人主义,注重个人利益和权力,个人利益是唯一现实的利益。

因此西方文化很注重以人为本,张扬个性。

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参与的精神和批判性思维方式及创新能力。

但这种强烈的个人主义欲望推动人们对物质世界的探索和对物质利益的追逐和享受。

中国式教育的利与弊 3篇

中国式教育的利与弊 3篇

中国式教育的利与弊 3篇文章一:中国式教育的利与弊中国式教育是指中国传统文化和教育体系所形成的一种教育方式。

这种教育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也存在一些弊端。

本文将从利与弊两个方面进行详细讨论。

一、中国式教育的利1. 重视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中国式教育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使学生能够掌握扎实的知识基础。

这使得中国学生在国际学术竞赛中屡屡获奖,为中国的科技发展做出了贡献。

2. 培养高度的纪律性和责任感:中国式教育强调学生的纪律性和责任感,培养学生遵守规则、尊重他人的能力。

这种教育方式使得学生具备了较强的自律和集体意识,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3. 培养强大的竞争意识和适应能力:中国式教育的竞争激烈,学生需要通过各种考试和选拔来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

这种竞争意识和适应能力的培养使得中国学生在职场上具备了较强的竞争力。

二、中国式教育的弊1. 过分注重应试教育:中国式教育过分注重应试教育,使学生只关注分数而忽视了综合素质的培养。

这种教育方式容易导致学生缺乏创造力和创新思维,对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弱。

2. 压力过大导致心理问题:中国式教育的竞争激烈,学生需要面对巨大的学业压力。

这种压力容易导致学生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3. 缺乏个性化教育:中国式教育注重集体主义和规范化,忽视了学生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的需求。

这种教育方式容易使学生失去对自己兴趣和潜能的发现和培养,导致学生的发展受到限制。

三、结论中国式教育在培养学生基础知识和技能、纪律性和竞争意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为中国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然而,过分注重应试教育、学业压力过大以及缺乏个性化教育等问题也亟待解决。

为了更好地发展中国教育,我们需要在保留优点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并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

只有这样,中国教育才能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的人才。

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影响

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影响

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影响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影响教育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

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人才,就是后天的经济与社会。

也就是说,要使我们明天的人才成为国际竞争与合作的强手,要使我们后天的经济和社会引领世界先进潮流,我们必须重视教育创新。

然而,在教育走创新之路的今天,我们又不能不面对传统文化对教育的影响。

“剔除糟粕,汲取精华”,认真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承续,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必须选择。

一、对教育创新和传统文化的理解所谓教育创新就是超越以往的旧思想、旧模式,创造符合时代发展的新思想、新模式。

教育创新是不断发展、不断进步、努力实现一种教育终极追求的过程,也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需求。

它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基本上可以理解为:教育观念创新是教育创新的前提;教育体制创新是教育创新的关键;教育内容创新是教育创新的根本;教育技术创新是教育创新的保证;融会古今,贯穿中西,是教育创新的途径;提高教育质量,提高人才素质,是教育创新的目的。

传统文化作为一民族独立的意识和把握世界的方式,有着自己固定的制度规范和价值取向,体现着独特的民族心理和经验。

中国传统文化也不例外:汉代以来,以儒家正统的意识形态体系长期占据着中国主流文化,形成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和固有的教育格局,构建了中国古代以家长制为中心的宗法社会结构、以儒教独尊为特征的专制主义伦理本位体系。

这种文化对建立在现代社会框架之上的现代教育创新的消极影响,谈几点认识。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教育创新的影响(一)中国传统文化对教育价值的影响教育价值观是人们对教育自身的认识和看法:从春秋时期儒家思想的萌芽到汉代其独尊地位的确立,教育的制度、设施、内容、形式等各个方面都为后来整个封建时代的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教育始终是政治的附庸,没有自己独立为社会做贡献的能力和方式。

重功名,轻效能一直成为传统教育的主流。

在教育和社会关系问题上,我国古代,教育作为社会管理手段受到历代统治者的重视:主张“敬德保民”、“为民以德”、“道以德,齐之以礼”,使民“有耻且格”,体现了我国教育受制于政治并服务于政治的倾向。

中国文化概论选择题一

中国文化概论选择题一

中国文化概论选择题一中国文化概论选择题一单选题:*文化变异、发展的特点说明了它们的功能是具有(A)。

A、时代性B、不稳定性C、突变型D、延续性* 以下不属于中国文化的别称的是( D )。

A、华夏文化B、中华文化C、炎黄文化D、殷墟文化*中国文化概论是中国传统(D)的入门课程。

A、文学B、地质学C、习俗学D、文化学*华北平原有黄河和海河水系,东部还有泰沂山地,是中国文化的又一摇篮。

这个地区自古以来就有发达的农业,是(A )族的聚集区,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也是人口最为稠密的地区之一。

A、汉B、回C、苗D、白*中国文化的发祥地虽也是(A)流域,但不同于西亚文化的是,它所依赖的不是其干流本身,而是它众多支流河汊所形成河曲的湿润地区。

A、黄河C、嫩江D、雅鲁藏布江*区域文化形成过程中,( A)是一个地区的“民智资源”。

A、典范人物B、方志记录C、区域意识D、乡土意识*北宋的运河以()为中心,仍然以汴河(即通济渠)为重要的经济补给线。

A、郑州B、洛阳C、开封D、长安*距今大约1万年,人类开始进入(B)。

A、旧石器时代B、新石器时代C、奴隶社会D、封建社会*中国开始“家天下”是从(A)开始的。

A、夏代B、商代C、周朝D、秦代*据《商君书》及《管子》记载,早期“法”的精义是(D)。

A、“仁”B、“无为”C、“道法自然”D、“尚公义”*秦朝“三公”中主管军事的是(B)。

B、太尉C、御史大夫D、给事中*汉代(A)是小农发展的黄金时期。

A、文景之治B、康乾盛世C、少康中兴D、贞观之治*儒家思想在( B)时期正式上升为国家的统治思想。

A、秦代B、汉代C、唐代D、宋代*“九品中正制”是(B)实行的。

A、曹操B、曹丕C、曹植D、刘备*江南地区开发的加快,是从(D)开始的。

A、春秋B、战国C、西汉D、三国*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各内迁民族中,以(A)一支为最晚,入主中原以前汉化最浅。

A、拓跋氏B、慕容氏C、司马氏D、司徒氏*科举制度兴盛于(D)。

比较文学学科中的文学变异学研究

比较文学学科中的文学变异学研究

比较文学学科中的文学变异学研究一、概述比较文学作为一门跨文化、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领域,自20世纪初兴起以来,不断拓展其研究视野和方法论。

文学变异学作为比较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专注于文学作品的跨文化流动、翻译、接受与变异现象的研究。

本文旨在探讨文学变异学在比较文学学科中的地位、作用及其方法论特点,分析其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文学变异学关注文学作品在不同文化语境中的传播与接受,以及由此产生的文本变形、意义变化和审美影响。

这一研究领域不仅揭示了文学作品的普遍性和多样性,而且有助于深化对文化差异、文学交流与互鉴的理解。

在比较文学学科中,文学变异学不仅为文学作品的跨文化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而且为文学理论、翻译研究、文化研究等领域提供了丰富的实证材料和理论资源。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文学变异学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文化同质化、文学市场的商业化等问题。

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维护文学多样性,促进文学作品的跨文化对话与交流,成为文学变异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文学变异学的定义、研究方法、现状与挑战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推动比较文学学科的发展,促进文学作品的跨文化理解和交流。

1. 文学变异学的定义与起源文学变异学,作为比较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文学作品在不同文化、语言、历史背景下所发生的变异现象。

它关注的是文学作品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由于语言、文化、社会习俗、审美观念等方面的差异,而产生的文本内容、形式、主题、意义等方面的变化。

文学变异学不仅关注文学作品的表面变化,更深入地探讨这些变化背后的文化、历史、社会原因,以及它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评价产生的影响。

文学变异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当时,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文学作品开始跨越国界,进入其他文化领域。

由于语言、文化等方面的差异,这些作品在传播过程中往往发生变异,导致读者对作品的误解或曲解。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些学者开始关注文学作品的变异现象,并尝试从比较文学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

了解不同文化对教育的影响和教育制度

了解不同文化对教育的影响和教育制度

了解不同文化对教育的影响和教育制度教育是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然而,由于不同文化背景的存在,教育的目标、方法和制度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会有所不同。

本文将探讨不同文化对教育的影响以及教育制度的差异。

一、文化对教育的影响1. 教育价值观的差异不同文化对教育价值观有不同的认知。

例如,在一些亚洲国家,尊重老师和长辈、纪律严格是受到重视的教育价值观;而在一些西方国家,强调个人创造力和自由,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2. 教育的目标差异教育文化的差异也体现在对教育的目标上。

一些国家强调灌输知识,注重学术成就和考试的结果;而另一些国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

这种差异反映了文化对于教育目标的影响。

3. 课程内容的差异不同文化对课程内容的设定也会有所不同。

一些国家更加注重科学和技术教育的培养,而另一些国家则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和人文素养。

课程内容的差异反映了不同文化对教育领域的关注点和需求。

二、教育制度的差异1. 学制和安排的不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制度会有不同的学制和安排。

有些国家的学制分为小学、中学和高中,学生需要在特定的年龄段完成各个学段的教育。

而有些国家则实行更加灵活的学制,鼓励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能力选择学习的内容和进度。

2. 教育管理机构的差异教育管理机构的设置和职责也会因文化背景而有所不同。

在一些国家,教育由中央政府直接管理,各级教育机构有明确的职责和权力。

而在另一些国家,教育管理更注重地方自治,学校和地区自主决策权较大。

3. 教师的角色和地位教师在教育制度中的角色和地位也受到文化因素的影响。

在一些文化中,教师被视为权威人士,学生需要恪守尊师重道的传统。

而在另一些文化中,教师被视为学生的伙伴和指导者,强调师生互动和平等关系。

结论了解不同文化对教育的影响和教育制度的差异对于促进教育交流和跨文化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不仅仅是传递和获取知识,还与文化、社会和价值观息息相关。

通过深入了解不同文化对教育的影响,我们可以更好地适应和应对多元化的教育环境,促进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文化基因变异的例子-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文化基因变异的例子-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文化基因变异的例子-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文化基因是指一种传统、信仰、价值观或行为模式等,在人类社会中代代相传并承载着特定文化特征的遗传因素。

类似于生物学中的基因,文化基因会通过社会交流和学习等方式在人群中传播和变异。

文化基因变异是指在传承过程中,由于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和人们的创新,导致传统文化模式的多样化和演化。

文化基因变异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它促使了社会的多元化和文化的繁荣。

通过文化基因的变异,不同地区和群体的文化得以保留和发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和族群文化。

其次,文化基因变异也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创新。

当一种文化模式无法适应环境的变化时,人们会不断探索新的方式和思维方式,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

文化基因变异存在于各个方面的人类文化中。

例如,语言是人类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而语言也是最容易发生变异的方面之一。

各地的地方方言、口音以及语法的差异,都是语言文化基因变异的结果。

此外,宗教信仰、礼仪习俗、艺术形式等也都是文化基因变异的例子。

每个地区和群体都有自己独特的宗教信仰和习俗,这种多样性正是文化基因变异的体现。

总之,文化基因变异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推动了社会的多元化和进步,同时也丰富了人类文化的内涵。

通过对文化基因变异的研究和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文化的多样性和文化的发展规律,并为未来文化的创新和发展提供启示。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顺序展开对文化基因变异的例子进行分析和探讨。

首先,在引言部分,我们将对文化基因变异的概念进行简要介绍,并介绍本文的结构和目的。

接着,在正文部分,我们将首先对文化基因的定义和概念进行详细阐述,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化基因变异的内涵。

随后,我们将探讨文化基因变异的意义,包括其对文化的发展和进步所产生的积极作用。

最重要的是,我们将给出一些具体的例子,以展示不同文化领域中文化基因变异的现象和影响。

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文化基因变异的重要性,并探讨它对未来文化发展的启示。

中国文化概论选择题一

中国文化概论选择题一

中国文化概论选择题一单选题:*文化变异、发展的特点说明了它们的功能是具有(A)。

A、时代性B、不稳定性C、突变型D、延续性* 以下不属于中国文化的别称的是( D )。

A、华夏文化B、中华文化C、炎黄文化D、殷墟文化*中国文化概论是中国传统(D)的入门课程。

A、文学B、地质学C、习俗学D、文化学*华北平原有黄河和海河水系,东部还有泰沂山地,是中国文化的又一摇篮。

这个地区自古以来就有发达的农业,是(A )族的聚集区,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也是人口最为稠密的地区之一。

A、汉B、回C、苗D、白*中国文化的发祥地虽也是(A)流域,但不同于西亚文化的是,它所依赖的不是其干流本身,而是它众多支流河汊所形成河曲的湿润地区。

A、黄河B、长江C、嫩江D、雅鲁藏布江*区域文化形成过程中,( A)是一个地区的“民智资源”。

A、典范人物B、方志记录C、区域意识D、乡土意识*北宋的运河以()为中心,仍然以汴河(即通济渠)为重要的经济补给线。

A、郑州B、洛阳C、开封D、长安*距今大约1万年,人类开始进入(B)。

A、旧石器时代B、新石器时代C、奴隶社会D、封建社会*中国开始“家天下”是从(A)开始的。

A、夏代B、商代C、周朝D、秦代*据《商君书》及《管子》记载,早期“法”的精义是(D)。

A、“仁”B、“无为”C、“道法自然”D、“尚公义”*秦朝“三公”中主管军事的是(B)。

A、丞相B、太尉C、御史大夫D、给事中*汉代(A)是小农发展的黄金时期。

A、文景之治B、康乾盛世C、少康中兴D、贞观之治*儒家思想在( B)时期正式上升为国家的统治思想。

A、秦代B、汉代C、唐代D、宋代*“九品中正制”是(B)实行的。

A、曹操B、曹丕C、曹植D、刘备*江南地区开发的加快,是从(D)开始的。

A、春秋B、战国C、西汉D、三国*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各内迁民族中,以( A)一支为最晚,入主中原以前汉化最浅。

A、拓跋氏B、慕容氏C、司马氏D、司徒氏*科举制度兴盛于(D)。

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教育大国的崛起(二):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大国的崛起(二)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特稿光辉历程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优先发展地位的确立给中国教育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06年4月1日,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县金贵乡潘昶小学的孩子们在新建校园里快乐地学习与生活。

(本报资料图片)历史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历史性事件,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方兴未艾,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和重大的战略机遇,中国政府冷静观察、从容应对,坚定不移地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作出了攸关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重大历史抉择,这是国家意志与人民意愿的集中体现。

(一)世界风云变幻与教育的重大使命在中国的改革史上,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是一个重大事件,推动了中国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性转折,推进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城市发表了“南方谈话”,他洞察全球政治风云变化和经济发展,对“苏东剧变”作了深刻剖析,阐述了剧变之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现状和趋势,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走向。

这是在改革开放的关键时刻对中国的发展方向作出的重大抉择---中国仍然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当人们的思想再一次出现困惑时,邓小平的《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又一次极大地解放了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在全国引发起自由市场经济改革的新浪潮”。

这标志着我国开始实现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转变,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以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重要目标的历史新阶段。

中国开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征程。

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的结合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伟大尝试。

知识经济对中国优先发展教育有重大启示。

世纪之交,知识经济悄然兴起,发达国家开始从后工业化时代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作为亟须跨越式完成现代化的发展中大国,党中央和国务院一直在研究思考知识经济对中国社会和跨世纪教育发展的影响。

中国文化的危机及其解决之道

中国文化的危机及其解决之道

中国文化的危机及其解决之道06-07-27 作者:编辑:化成天下龙宗智(西南政法大学校长):非常高兴能主持我校78级校友蒋庆先生的演讲,蒋庆先生是当代中国的大儒,在儒学方面是目前公认的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著有《公羊学引论》、《政治儒学──当代儒学的转向、特质与发展》、《以善致善:蒋庆与盛洪对话》、《生命信仰与王道政治──儒家文化的现代价值》、《盘山文存──儒学与现代》等著作,并独力与合作翻译了《基督的人生观》、《当代政治神学文选》、《自由与传统》、《政治的罪恶》、《道德的人与不道德的社会》等多部西方学术名著,还编辑出版了《中华文化经典基础教育诵本》(十二册)。

关于蒋庆先生的详细介绍请登陆其网站。

现在欢迎蒋庆先生演讲。

蒋庆(西南政法大学兼职教授):大家好,今天能回到母校同在座的各位学校领导、老师、同学和师弟师妹们共聚一堂,心里非常高兴。

今天我被邀请参加“金开名家讲坛”并作首场演讲,心里有些不安,毕竟近一二十年来我的研究领域已经离开了法学,对法律已经比较生疏了。

但是,我们大学的法学研究应当扩充自己的人文视野,研究法律离不开历史、理论等基础人文学科的支持,只有提高我们的人文素养才能更深刻的理解法律。

其实,法律在古今中外的学术史上本身就是人文学科的一个组成部分,只是随着西方近代以来学术分科出现后才独立出来,而历史上真正伟大的法学家、法律思想家、大法官、大律师都不只精通具体的法律技术,而且还具有很高的历史、理论、文化、宗教等人文素养。

从这个角度讲,我认为自己虽然离开了法学,也还是可以在这里作一个开拓人文视野的学术演讲。

下面,我就开始演讲,我今天的演讲题目是《中国文化的危机及其解决之道》。

首先,从字面上解释一下演讲的题目。

什么是中国文化?按道理,在中国的大学校园里讲中国文化是不需要对中国文化的概念进行专门解释的,但是,一百多年来我们的文化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已经面临衰亡的境地,连我们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文化了,这才需要专门解释。

文化意象的失落与变异名词解释

文化意象的失落与变异名词解释

文化意象的失落与变异一、介绍在当今全球化时代,文化意象的失落和变异成为一个重要话题。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多元化,人们对文化的认同和传承正面临着许多挑战。

本文将探讨文化意象失落与变异的原因、影响以及可能的解决办法。

二、文化意象的失落2.1 意象定义文化意象是指在特定文化背景下,人们对某种事物或概念形成的精神形象和象征符号。

它是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代表着人们对于自身身份、价值观和世界观的理解。

2.2 失落的原因文化意象的失落可能源于多方面的原因。

以下是一些主要原因:1.社会变革: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改变,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和象征变得过时。

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下降,导致了文化意象的失落。

2.教育体制变迁:现代教育体制的变化使得对传统文化的教育变得缺乏重视。

学校更注重技能培养而忽视了对文化的传承,导致了文化意象的失落。

3.媒体影响:大量的媒体信息和文化产品的涌现,使得人们容易被外来文化所吸引,忽视了本土文化的重要性。

4.经济发展:追求经济利益使得人们忽视了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导致了文化意象的逐渐消失。

5.城市化进程:城市化进程使得人们与自然和传统文化的联系减弱,进一步导致了文化意象的失落。

2.3 失落的影响文化意象的失落不仅会对个人和社会造成负面影响,也可能对整个国家乃至世界文化多样性产生影响。

以下是一些主要影响:1.身份认同缺失:失去对传统文化意象的认同,人们可能感到自身身份认同的缺失,导致心理困扰和不稳定感。

2.价值观淡化:传统文化意象承载着一种独特的价值观念,失落后可能导致这些价值观淡化,人们的行为和道德观念可能出现偏离。

3.文化冲突增加:当不同文化的意象失落和变异导致了文化冲突的增加,社会稳定性和和谐可能受到影响。

4.文化多样性流失:每个文化都是独特且不可替代的,失落的文化意象会导致文化多样性的流失,使世界变得单一、单调。

三、文化意象的变异3.1 变异的定义文化意象的变异是指在文化传播和演变过程中,原有的意象发生改变、重组、演化的现象。

文化差异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影响研究

文化差异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影响研究

文化差异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影响研究文化差异在全球化进程的背景下,愈发显得重要。

在教育领域,特别是学生的学习方式上,文化差异的影响普遍存在且深远。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学生在认知方式、学习习惯、沟通方式以及对学习目标的认知等方面表现出截然不同的特点,了解这些差异对于教育工作者、家长和政策制定者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深入探讨文化差异如何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并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以促进跨文化教育的发展。

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一系列的社会习俗、价值观与教育观念上。

跨文化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研究发现,不同文化对教育的理解和期待不尽相同。

例如,西方文化通常强调个体主义和自我表达,教育方式倾向于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批判性思维,学生往往被鼓励提出问题和参与讨论。

而在许多东方文化,特别是传统的中国文化中,集体主义和对权威的尊重占据主导地位,教育方式更多地体现为教师主导、灌输式的知识传授,学生在课堂上通常扮演的是被动接受的角色。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学习方式直接影响了学生的有效学习。

个体主义文化的学生往往在课堂上表现出更多的主动性和参与感,他们习惯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寻求反馈以及进行自主研究。

相比之下,来自集体主义文化的学生可能在课堂上表现得更为谨慎和内向,他们倾向于尊重老师的权威,可能会更依赖于老师提供的学习材料和知识,而不太愿意主动寻求信息或提出个人见解。

这种文化背景的差异不仅影响到课堂内的学习方式,也影响到学生的课外学习习惯和资源的利用。

动机是学习的关键因素之一。

文化差异还体现在学生的学习动机上。

研究显示,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其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的比例有显著不同。

个体主义文化的学生往往更加关注个人成就,他们的学习动机可能更多地来源于个人兴趣、职业发展以及自我实现等。

而集体主义文化的学生则更倾向于受到家庭期望、社会认可和集体责任等外在因素的驱动。

因此,教育工作者需要认识到这一差异,以便设计更为有效的教育策略,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又能满足他们的外在需求。

文化传承中的变异与国民社会心理偏差的调适

文化传承中的变异与国民社会心理偏差的调适

长 态 势 一 样 .我 们 虽 然 在 文 化 的 更 新 上 显 得 很 世 界 性 , 但在 文化 融合过 程中 .则依 然会 时常惯 用 “ 化 传统 ” 文 的老 调 ,只 不 过 ,毕 竟 受 到 西 洋 风 格 和 时 代 精 神 的影 响 , 不 知 不 觉 中 。我 们 看 到 的 已 是 被 改 了弦 、易 了辙 的老 凋 ,
变 异 传 承 而 已 。毫 无 疑 问 , 文化 传 承 中 有 “ ” 不 足 为 变 奇 ,而 有 “ ”则 潜 藏 着 “ 轨 ” 的危 险 ,脱 离 文 化 本 异 脱
真的 “ 异” 变 ,对 于 中华 优 秀传 统 文 化 的 发 展 必 然 会 是 一 种 贬损 和 腐 蚀 ,甚 至会 把 人 们 的 心 理 和 行 为 引 向 某 种 歧 路 。 细 观 当 下 围人 中 凸 现 的 种 种 社 会 心 理 偏 差 . 我 们 不 难 发 现 。错 解 误 用 的 文 化 , 已 经 制 造 、或 将 会 制 造 出 怎 样 的 冲 突 与 混 乱 。 因此 .为 了更 好 地 弘 扬 中 华 传 统 文 化 的精 髓 ,并 让 其 在 融 入 的 时 代 精 神 中得 到 更 进 一 步 的 发 展 ,我 们 有 必 要 就 目前 文 化 传 承 中 的 变 异 现 象 .做 一 定 的分 析 和 反 思 。只 有 在 多 元 文 化 的 碰 撞 中 .寻 求 到 应 有 的 道 德 规 范 与 价 值 追 求 ,厘 正 脚 下 的 道 路 和 方 向 .我 们 的 文 化传 承才 能 真 正 获 得 时 代 的意 义和 永 续 的 价 值 。
富贵 在天 ” 也可看 作尊 重人 间正道 与法 则 ,因为 《 , 孟 子- 离娄 上 》 讲 的 “ 以规 矩 ,不 能 成 方 圆 ”也 是 人所 知 不 晓 的 , 只有 依 一 定 的规 则 办 事 . 才 有 可 能 让 所 做 之 事 获 得 圆 满 国 人 依 古 训 规 行 矩 步 上 千 年 ,如 今 .面 对 改 革 开放 和 以 经 济 建 设 为 中心 的洪 流 与 大 潮 .一 些 炎 黄 子 孙 开 始 巧解 “ 道 ” 天 、妙 用 “ 事 ”.在 与 时 俱 进 中 ,亦 活 学 活 人 用 经 籍 古 典 。 时 下 我 们 常 看 到 的一 些 社 会 现象 就 是 最 好 的 佐 证 :一 些 单 位 或 个 人 ,为 了一 己 之 利 ,不 惜 忘 乎 “ 天道 ” 而 尽 情 诠 释 “ 事 在 人 ”.例 如 .政 策 不 明 或 不 谋 硬 ,就 可 以钻 空 子 、打 洞 子 :原 则 似 乎 不 仅 仅 是 用 来 遵

比较文学变异学研究

比较文学变异学研究

变异学研究一、理论核心异质性与变异性研究是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一大收获,也是跨文明比较文学研究中的一个核心问题。

比较文学变异学的可比性基础及理论核心是文学的差异性存在样态,及异质性和变异性。

二、研究范围1.跨国变异研究——形象学2.跨语际变异研究——译介学3.文学文本变异研究——文学接受研究4.文化变异研究——文化过滤和文学误读5.跨文明研究——文明对话与话语变异三、文学的他国化研究1.定义指一国文学在传播到他国后,经过文化过滤、译介、接受之后,出现理论改变,从而产生新质,发生更为深层次的样态;这种变异主要体现在传播过文学本身的文化规则和文学话语已经为他国(接受国)所化,从而成为他国文学和文化的一部分。

五四诗歌采用西方诗歌形式和规则寒山诗在美国的盛行2.特点(1)文学的言说方式和话语原则必须经一国传播到另一国,并且传播国与接受国的文明是不同质的(2)在传播过程中,传播国文学的话语言说方式和话语原则必须与本土文学、文化相结合(3)在传播和结合过程中,传播国文学的话语原则和言说方式必然被改造,并创生新质,新质的创生是以接受国的话语原则为主的3.现实性&可能性(1)必须有不同质文明的差异性存在(2)必须有开放的环境作为传播的客观条件(3)在传播过程中必须经碰撞与结合而产生新质四、文化过滤与文学误读(一)文化过滤1.定义文学过滤指文学交流中接受者的不同文化背景和文化传统对交流信息的选择、改造、移植、渗透的作用,也是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产生影响时,接受方的创造而形成对影响的反作用。

内涵:(1)文化过滤产生的基础在于接受者特定的文化构成性(2)文化过滤是接受过程中主体性与选择性的体现“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3)文化过滤还体现为接受者对影响的反作用2.作用机制(1)现实语境、传统文化因素对文学影响的文化过滤(2)语言差异对文学影响的文化过滤(3)接受者个体文化心理结构对外来文学接受的文化过滤中国现代主义文学对西方现代主义的接受经过了本土文化的过滤老舍《离婚》的两个不同英译本在美国的不同境遇3.理论基础(1)接受美学(2)哲学解释学(3)文化相对主义(二)文学误读1.概念指文化在传播和接受过程中会因文化过滤的原因而造成发送者文化的损耗和接受者文化的渗透,因为发送者文化与接受者文化的差异而造成的影响误差,或者叫创造性接受。

社会变迁与传统文化的转型与变异

社会变迁与传统文化的转型与变异

社会变迁与传统文化的转型与变异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人们生活的习惯、观念和价值体系不断改变。

传统文化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经历了转型和变异。

本文将探讨这一问题,并对其中的一些典型现象进行分析。

一、传统文化的变异传统文化是一个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其中包括语言、习俗、宗教、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内容。

在现代社会,这些方面的传承和发展也在发生着变化。

在文化语言方面,现代社会的标志是多元化和国际化,传统语言文化面临着危机。

一些传统语言文化与社会脱轨,传统的语言使得文化内容不具备时代感和价值感,尤其是一些地区的方言,不仅逐渐走向衰落,很多的传统文化也失传不少。

但是,许多地区的文化语言也可以通过现代技术和教育等途径得到保护和传承。

在文化习俗和宗教方面,传统文化也逐渐发生着变化。

随着社会日益开放和多元化,一些传统习俗和宗教观念也遇到了挑战。

许多地区的传统习俗和宗教观念存在着某种程度的保守性,对于这些保守观念与现代文明的碰撞,可能出现冲击与反弹,也可能出现相互融合的情况。

在文学艺术方面,现代科技和传播方式的变革,也会对传统文艺产生冲击。

传统文艺因为停留在传统时期,在审美方面可能与现代人的观念不一致,这时候就需要传统文艺的创新和重构,通过吸收现代意识的元素,增强了广大受众的思想、情感和价值的认同。

二、社会变迁对传统文化的影响社会变迁的速度在愈演愈烈地加快,城市化和经济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价值观念、家庭结构、休闲娱乐等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这些变化对于传统文化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首先,在互联网时代,人们的信息获取日益便捷,提高了对于新鲜、丰富信息的需求,从而促使传统文化融合更多有益的内容,以满足现代人的阅读习惯和心理需求。

在网络上,很多传统文化得以传播和宣传,消费者也会在其中发现他们对于传统文化的欣赏和喜爱,从而形成代码化的文化消费群体。

其次,在现代社会中,快餐文化的兴起与传统文化也发生了若干变异。

教育选择文化的标准

教育选择文化的标准

教育选择文化的标准一、引言教育是社会发展、个人成长的基石,而教育选择文化则是指在教育方面所形成的一系列文化观念、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它是指导教育行为的准则和规范。

作为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我们需要制定一份关于教育选择文化的标准,以引导教育行为,促进教育的健康发展。

本文将以中文撰写,探讨教育选择文化的标准。

二、教育选择文化的内涵和特征教育选择文化是指在教育中所形成的一系列文化观念、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它包括了教育的价值观念、教育方式和方法、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定位等方面。

教育选择文化是对教育行为的基本引导和规范,它直接影响着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教育选择文化的特征包括:1. 多元化:教育选择文化应当尊重多样化,包容不同民族、宗教、文化背景的教育观念和方式,提倡多元发展、因材施教。

2. 科学性:教育选择文化应当不断追求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科学性,倡导注重教育方法的科学性和实效性,推动教育教学的创新和改进。

3. 公正性:教育选择文化应当秉持公正、公平的原则,尊重教育参与者的权利和利益,保障每个学生受到平等的教育机会和资源保障。

4. 可持续性:教育选择文化应当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指导,注重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思维方式,推动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共同进步。

三、教育选择文化的标准1. 教育目标和任务标准- 既重视学生的学科知识,又重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

- 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健康心理和良好习惯。

2. 教育方式和方法标准- 注重因材施教,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多元发展。

- 倡导趣味性、体验性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3. 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定位- 教师应当注重学生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个性化指导,成为学生的引路人和指导者。

- 学生应当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培养学习自觉、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儒家文化在韩国的传播与文化变异

儒家文化在韩国的传播与文化变异

儒家文化在韩国的传播与文化变异在春秋战国时的诸子百家中涌现出来的儒家学说,因为与中国古代封闭的封建社会制度相适应而得到封建统治者的青睐,自从西汉“废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学作为封建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占据了历史主导地位,与封建专制思想并行绵延流长。

不可否认,儒学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起了一定的正面作用,同时,它对中国社会各方面的负面影响也是有目共睹的事实。

儒学思想在后世的文化发展中一直是中国文化思想的主流,受它影响下的中国社会在追求统一的形式化过程中逐步僵化,经济上的自洽满足沦为了贫穷愚昧,文化上的皓首穷经变成了思想桎梏。

虽然对儒学思想的反思自“五四运动”以来从未中断,然而,由于极力维护旧传统的保守势力阻扰,儒学从来没有受到全面解构,以至于它仍有顽强的生命力,甚至现今还有人设想用儒学的保守意识形态对民主和科学的价值进行评判。

孔子自有其不可磨灭的贡献,对他的思想进行研究,吸取其中合理的成分,当在情理之中。

只是“影响了中国多年的历史进程”,似乎不能笼统而论。

“影响”有正面负面之分,此处认定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却只字不提负面影响。

比如,孔子以及儒家的思想作为中国两千余年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对于那些要维护正统的人(例如皇帝)来说,确实就像命根子。

至于平民百姓,却如李贽所言,只是“儒先亿度而言之,父师沿袭而育之,小子朦聋而听之”,“万口一词”,“千年一律”,方才“从众而圣之,亦从众而事之”。

“五四”运动明确提出“消灭孔家店”的口号,大概就存有一洗这种专制与无知的考量。

如今把孔子思想当做“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关键组成部分”回去承继弘扬,却是意欲何为?崭新儒学思想对当时中国有何影响:“三从四德”的女性观,“天维持不变道也维持不变”的自然观,“别尊卑,清贵贱”的封建制度等级观等。

做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分散代表,儒家思想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存有相当的积极意义,如其理想人格对现代人格建构的救赎促进作用、“天人合一”思想及公心主义对生态维护的积极主动促进作用等。

汉语与中国文化在异质语境中的传播与变异

汉语与中国文化在异质语境中的传播与变异

汉语与中国文化在异质语境中的传播与变异作者:宋阳黄宣方来源:《文学教育》 2017年第7期内容摘要:本文以美国华裔为研究个案,通过汉语符码嵌入和文化意象使用等具体分析,分析了汉语和中国文化在美国异质文化语境中的传播和变异。

这一现象有助于当下的我们进一步研究汉语和中国文化在异质文化语境中的传播与变异。

关键词:汉语中国文化异质语境传播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如何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

中国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今天,也越来越重视汉语与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以及传播的过程中所面临的与传播国的异质文化语境之间的博弈。

美国华裔对汉语及中国文化的态度是研究这一论题的绝妙切入点,他们所处的生存环境充分体现了美国社会环境的语言、文化多样性的特点。

在这个极具跨越性的领域中,汉语与英语、中国文化与美国文化在此相遇,由于彼此的文化与意识形态体系的差异而产生了对话、交流甚至冲突、斗争的互动与交锋活动。

这种语言与文化的互动与交锋的结果之一便是华裔的语言特色——汉语符码的嵌入。

一种嵌入的是在英语中已有对应词的汉语符码,即某些符码在英语中已经具有约定俗成的“符号对等”。

这类语码多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在世界范围内造成较大影响的事物的名称,如“tofu”(豆腐)、“Mah-Jongg”(麻将)、“chopstick”(筷子)等词语。

另一种汉语符码嵌入采用的是拼音的形式,也可以叫做“语音翻译”,这是最常见且出现频率最高的一种,或者直接采用汉语拼音,或者参照耶鲁罗马化系统进行拼写,如“Chuangtzu”(庄子)、“chiu chiu”(蛐蛐)、“Kuen Ming”(昆明)等词。

最明显的汉语符码嵌入形式是直接使用汉字。

这种情况并不常见,通常出现在封面设计中。

美国华裔拒绝汉语与英语之间边缘/主流、非法/合法的二元对立,也拒绝两种语言所代表的作为“文化记忆”的中国文化与作为“本土记忆”的美国文化之间的二元对立。

中国现代思想史(1)

中国现代思想史(1)

一个真理:马列主义中国化
两次历史性飞跃: 第一次: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 体,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 第二次: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找到了中国特色的建设道路,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三次伟大转变: 从双半社会向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 从照搬苏联模式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转变.
3、新时期的教育: (1)原因:文革结束,拨乱反正 (2)措施: 1977年 恢复高考,提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1983年 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教育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1995年 提出科技兴国战略,有力推动了中国教育 事业的发展 (3)意义:培养大批社会精英,提高国民素质,为社 会主义建设创造了条件。
现代思想史
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 山冲一个农民家庭。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中国人民的领袖, 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 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诗人,书法家。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1936 —1976), 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主席(1943—1945)和中央委员会主席 (1945 —1976),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1949— 1954)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1954 —1959)。 1893.12.26——1976.9.9
三、历史地位: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 次历史飞跃
考点35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一、形成过程: 1、提出:2000年 江泽民 2、确立:2002年 中共十六大 被确立为党的指 导思想 二、内容:

如何认识和评价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教育

如何认识和评价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教育

如何认识和评价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教育[摘要] 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教育无论从历史的角度还是从现代的角度看,其不仅在历史上的占据重要地位,而且对当今社会也有深刻影响。

充分认识传统文化和传统教育,并且在此基础上做出客观的评价,是对历史的负责人,同时也有利于我们当今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本文将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教育的特征作整体把握,并且分析其中的一些关系,进而做出评价。

一、如何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指中国历史上以个体农业经济为基础,以宗法家庭为背景,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社会文化体系。

她是我们的祖先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

她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

她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又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

她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

中国传统文化的最主要特征是其支配地位长期被儒家伦理文化的价值取向占据着。

上至华夏的原始民族,下至近代社会,上下五千年,儒家伦理文化一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而且至今仍然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

除此以外,我们还能从以下几方面特征加以认识:首先,中国传统文化是封闭的生态环境条件下,农业为主的自然经济的产物。

是以汉族为主体,融合各族人民的智慧,共同创造的,这一特定区域特定人类圈的社会精神形态,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其次,中国传统文化是历时五千年形成的一个完整而庞大的体系,从哲学思想、思维方式到心理倾向,渗透进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十分丰富,具有内容的完整性。

第三,作为文化传统,世世代代传播延续下去,还将继续传承下去,无论是自然传承,还是选择传承,随着时间的推移,从不停止。

教育的传承属于选择传承,即把优秀部分传承下去。

因此,它具有永久的传承性。

第四,传统文化属于旧的时代,受着时代的局限,总是一分为二的,其中精华与糟粕并存,养料与毒素同在。

对教育有正面的积极的影响,也有负面的消极的效应,具有影响的双重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变异与中国教育的文化抉择3■吴黛舒 摘 要:文化冲突必然伴随文化的变异、创新;不同历史时期,文化变异的历史条件不同、特征不同、教育对文化的抉择也有差异;在当前全球化文化冲突背景下,教育文化抉择中应持有的观点和态度是:不局限于既有的中西文化之“型”而主动创新文化;把文化创造和教育过程结合起来;培养文化主体意识和文化自信;培养学生承受文化多元、文化冲突和在多元与冲突中生存和发展的能力。

关键词:文化变异;文化融合;文化整合 中图分类号:G40-0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33X(2002)08-0007-05 一、近代以前中国文化的变异(一)文化变异过程中国传统文化是从多元逐步走向统一的。

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共同构成中华民族文化的源头;春秋战国时期,黄河流域的秦陇文化、三晋文化、齐鲁文化,长江流域的巴蜀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等逐步发展成熟,形成“群星闪烁”的多元文化区域性布局。

大秦时期,封建专制国家建立,为维护政治上的统一,也采取了文化的专制手段,从而奠定了一元文化格局的基础;汉代,由于实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体系自此形成。

汉代以后,儒家文化发展经历三次大的冲击,这三次冲击分别是:魏晋时期,道儒互补(兼胡人汉化);唐宋时期,儒、道、释三教并举,宋明理学形成;明清之际,西方基督教传入,对明清的思想启蒙产生一定影响。

(二)文化变异的特征1.多元、冲突,是文化繁荣、创造的必要条件。

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唐朝宋代,是我国古代文化发展的三个颠峰时期,这都与不同文化的交锋、接触有直接关联。

血统纯粹会导致种族退化,文化发展也一样。

唐宋以后,虽有少数民族的文化浸染,但儒家文化一统天下的局面更趋加强,因此,与以往历代相比,就儒家主体文化来说,由“能动时代”进入“受动之时代”,文化创生时期的活力和创造性逐渐为“守成”所替代。

2.文化融合的条件之一,文化性格相同或相近:无论是中国文化内部(如儒与道)的冲突,还是儒家与外来文化的冲突(儒与佛),都是“内倾”型文化之间的冲突,因而,很容易找到认同的基础。

所谓“内倾”文化,是指“从静观自身、从自身的内向实践开始,而发展、形成起来的世界观、宇宙观与方法论,以及生活、生产方式和各种文化形态”〔1〕,它与欧洲传统文化从“动”察看外物,从自身的外向实践相对立;内向文化依靠的是内证和“功夫”,外向文化依靠的是外证和“技术”。

儒、道均属于内向文化,印度文化兼有内向、外向两种文化性格特征,“其中瑜伽体系与佛学的内明都属于内向文化,而其天文、数学、医学、则基本属于外向文化”。

〔1〕儒家奉行“中庸”之道,道家奉行“守中”,佛家奉行“中道”,这是内向文化共通的基本特点,也是文化融合的基础。

之二,文化都出现变异,或者说,文化变异是文化第22卷 (2002年)第8期 第7-11页 教育理论与实践Theory and Practice of Education Vol.22(2002)No.8P7—P11 作者简介:吴黛舒(1970—),女,山东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系讲师,现为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博士生,主要从事教育基本理论、教育哲学研究。

3本文为作者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教育:文化融合如何成为可能》的部分研究成果(编号: EAA010427)。

创生的重要条件或表现,但一般情况,主体优势文化变异少一些,非主体的弱势文化变异相对多一些,因此,主要的趋向是优势文化改造了劣势文化后,才将之纳入自己的文化体系。

作为主体文化变异有几种方式:一是“求补”,在同一领域里而且是在无价值取向的领域里,文化发展已经有一定的基础,在接受外来同一领域的文化时就基本没有阻力,接受新文化促进了自己的变异性发展,如明清之际基督教传入的天文历法和数学相对来说很容易、很自然地纳入我们已有的体系之中,但同时在有价值取向的领域里文化接受就困难,如美术、国画技巧就被视为“非雅赏”而被“好古者不取”;二是“求同”或为“趋同”而求变,用现代儒家的学术语言就叫做“综合创新”,春秋战国文化融合以及儒家与道家、佛教的融合就采取了这种方式。

3.历史上儒家文化虽历经冲击但仍能保持住自己的基本特性,在于它和相对抗的各种文化相比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

这种在特定条件下表现的优势,除先天的文化基因所固有外,还有政权的支撑,即文化大一统和政治大一统相辅相成。

儒家学说是政权认定的“官学”、“国学”,因而有一套“内修”和“外辅”的维护其绝对统治地位的社会运作机制,如在内部大力倡导,“学者慕响,儒教聿兴”;对外,如清雍正元年(1723年)驱逐全部西方传教士,乾隆末年严禁西教,中断持续百年之久的中西文化交流,就是政治运做于文化的表现。

4.儒家文化之所以能从容同化异质文化,还和古代的社会状况和“国际关系”状况有关。

基于特定生产力发展水平,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闭关锁国的生活状态(唐朝以后,几乎不见有开放的文化心态和对“外交”活动的积极开拓),使国际交往无论广度和深度都限于极小的范围内,也即国际之间的、尤其远距离的各种交往能力(武力的、文明的等)都还不是太强。

国与国之间,地理疆界不仅是领土的坚固防线,而且是文化的“万里长城”。

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地理疆界在传统社会是文化独立的天然的护身符。

5.西方自然科学的传入,对儒家文化来说是一种补充、调剂。

它与中国的科学文化气质有根本的区别。

欧洲的科学成就主要是人向外“探究”外在自然的结果。

但是,中国历史上曾取得的令世界瞩目的科学成就,基本上都是“内修”的功绩。

指南针据说是黄帝打蚩尤时创造并运用的,而且是由于内修、内炼,发现人体内存在一个天然的与地球的时间、方向一致的磁场、磁针,在这一发现的基础上,创出指南针;汉代张衡制作完善浑天仪,根据《后汉书・张衡列传》记载,是深受道家杨雄的影响,“研西敫阴阳,尽璇玑之正,作浑天仪”,他的理论依据“浑天说”是一种典型的内向的宇宙观;火药是方士道士炼外丹的副产品,本应归于外向文化的体系,但在中国仍属于内向文化,是炼气、炼形的辅助手段,宋应星在《论气》一文中解释火药的爆炸原理,也是本着阴阳学说和气化理论,“阴阳二气结成硝石、硫磺……所谓神物也,见火会合,急欲还虚而去。

”所以说,中国的科学与中国文化一样,是“我”的内视,是从“我”出发复归于我,与西方科学产生于“我”观外物,从“我”出发而归于物,在方向上和目的上就背反。

二、近代以来西学东渐与文化冲突的特征(一)文化变异过程总的来说,近代的中国文化是在外力的胁迫下,从本土的一元格局走向与异域文化的不平等对话。

中国文化内向地从多元走向统一,而且越来越内敛、专制、僵化的时候,西方文化也同时经历着文化的变迁,最终形成相对统一、成熟的欧洲大陆文化体系,但欧洲大陆的文化体系是外向的、扩张的。

经过漫长的古代社会的自我发展、自我酝酿,处于世界两极的两种文明就要相遇,而且对中国是改变命运的相遇。

中国乾隆五十八年,公元纪年1793年,英国政府派马戛尔尼(G eorge Macartney)率领庞大的外交使团来华,希望与中国朝廷谈判,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扩大通商,这是“第一个爆发工业革命的国家和最杰出的文明国家之间高傲的相遇”〔2〕,中英之间的外交往来被后人视为“聋子间的对话”,“两个傲慢者互相顶撞,双方都自以为是世界的中心,把对方推到野蛮人的边缘”〔2〕;中国以“天朝上国”自居,继续闭关锁国,丧失了参与世界循环的机会,也丧失了遏制文化退化、进行文化应变和更新的机会,而此时以“世界帝国”自居的英国,却“不管别人愿意与否想让世界对所有的交流开放,欧亚大陆的两极在50年里将从文化冲突变成兵戎相见。

”〔2〕)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

从此以后一百年,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交互碰撞中,经历了:鸦片战争———开眼看世界;物质层面的洋务运动———师夷长技;制度层面的(戊戌)维新与(辛亥)革命———体用之辩;思想文化层面的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思想文化启蒙等几个时期。

(二)文化冲突的特征8教 育 理 论 与 实 践2002年1.文化冲突威胁到整个文化系统的生存。

与古代的文化冲突相比较而言,古代历史上,虽然也有外来文化的冲击,文化有斗争也有融合,有排斥也有吸收,但均未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造成根本性的、颠覆性的影响,因而,文化变异基本上是以量变、渐变的方式进行。

而鸦片战争以后,文化冲击发生在不同性格的文化之间,以威胁整个社会文化结构为目的和特征,文化变异是以质变和突变的形式表现出来。

2.中国传统文化的地位,由历史上的“优势”转变为“弱势”。

表现为:之一,近代文化冲突是以坚船利炮等军事技术挂帅,以领土殖民为目的的。

在这场文化大战没有开始时,胜败其实就已成定局。

中国内向文化在古代产生的自然科学,没有演变成保家卫国的技术设备,相反,因为内在的文化动因和文化旨趣相异,当火药走出国门经过一番改造浸染了外向性格又重新在自己的家园进行毁灭性的轰炸时,我们还以为那是西方天生的“奇技淫巧”或“长技”,在要不要学的问题上争执不休。

之二,国门被打破,政治地理疆界倾塌,护卫文化独立的天然屏障不再起作用。

从总体上看,近代以来是西学步步进逼,传统文化逐步退让的文化发展历程。

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除作为弱势文化面对优势文化的被迫、不得不之外,还有富国图强的内在需求:在文化冲突以民族存亡的形式彰显于世的危机关口,魏源富有创见地提出“以夷制夷”、“以夷款夷”、“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

……塞其害,师其长,彼且为我富强。

”〔3〕整个近代向西方学习,基本上都是沿着这一思想路线进行,由“器物”之学,进而到“制度”之学,再到“文化”之学。

(因为是被迫的学习,其中,自然地蕴涵着情绪化的西化主义和民族主义倾向,在适当的时候,这二者就从中裂变出来,发展成为两种对立的文化态度。

)3.从文化的反省来看,与近代以前的闭塞视听、夜郎自大相比,“开眼看世界”是巨大的认识上的进步(尽管是被迫的),而且,在以后的中西文化冲突过程中出现的历次文化论战,开辟了有关中国文化的基本论域:即要不要学“西学”问题,东西文化关系问题或中国传统文化的出路问题,科学与玄学(或科学与人生观)的关系问题等;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史上再一度的“百家争鸣”局面———保守主义、激进主义、自由主义三大文化路向的论战从20世纪初延续到现代。

但是,由于近代以来由外力作用下导致的社会复杂的、频繁的动荡,几乎没有给文化的理性反省留出一个相对安静、宽松的时间段,理性反省间隙的缺乏,阻碍了文化态度的成熟。

这种不成熟表现在:一是没有摆正中西文化关系,要么西化,要么传统,要么机械“辩证”、机械“取长补短”。

近代以来,民族存亡与民族文化存亡相对分离着又极其错综地纠缠在一起,在亡国灭种的危难时刻,更多地是着眼于民族的当下兴亡,要西学不要传统,如戊戌变法、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在民族文化存亡攸关的问题上,更多地表现为要传统不要西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