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认识_国际政治利益与环境保护角力下的_京都议定书_
《京都议定书》全文-(2篇)
《京都议定书》全文全新的标题:《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合作协议》目录:一、引言二、合作双方三、合作目标四、合作内容五、合作期限六、合作方式七、权益与义务八、监督与评估九、争议解决十、合同的修改与终止十一、第三方介入十二、附件正文:一、引言本协议旨在促进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加强双方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合作,提高环境保护水平,实现共同发展。
二、合作双方甲方:(甲方名称)乙方:(乙方名称)丙方:(丙方名称,第三方介入方)三、合作目标1. 提高环境保护意识,推动环保产业发展。
2. 优化资源配置,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3.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环境问题。
四、合作内容1. 环境保护技术研发与应用2. 环境污染治理与防治3. 节能减排与低碳发展4. 环境保护政策研究与推广5. 环境保护教育与培训五、合作期限本协议自双方签字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具体年限),如双方同意,可续签。
六、合作方式1. 技术交流与合作2. 项目共建与实施3. 资金支持与投资4. 信息共享与宣传推广七、权益与义务1. 甲方权益与义务(1)提供必要的技术、资金支持(2)参与合作项目的管理与监督(3)履行合作协议规定的其他义务2. 乙方权益与义务(1)提供必要的技术、资金支持(2)参与合作项目的管理与监督(3)履行合作协议规定的其他义务3. 丙方权益与义务(1)提供技术咨询与服务(2)参与合作项目的评估与监督(3)履行合作协议规定的其他义务八、监督与评估1. 设立合作项目管理委员会,负责监督、评估合作项目的实施情况。
2. 定期召开会议,交流合作进展,解决存在的问题。
3. 对合作项目进行中期和期末评估,确保合作目标的实现。
九、争议解决1. 双方应通过友好协商解决合同履行过程中的争议。
2. 如协商无果,可提交至(指定仲裁机构)进行仲裁。
3. 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十、合同的修改与终止1. 本协议的修改、补充须经双方协商一致,并以书面形式签订。
《京都议定书》解读
《京都议定书》解读主讲人:周静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京都议定书》产生的历史背景、内容,了解《京都议定书》产生的必要性。
以及各国对待《京都议定书》的态度。
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在发展现代工业过程中,不注意环境的保护,最终要受到大自然的报复。
使学生认识到:《京都议定书》对我国现时粗放型的资源消费、生产模式和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的经济发展模式将提出严峻的挑战。
发展“循环经济”,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已是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必由之路。
使学生认识到:各国的不同态度都是为了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
国家利益是制定对外政策的依据。
三、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简要介绍《京都议定书》的由来,让学生探寻《京都议定书》的产生背景、内容以及各国的态度,以及探讨各国的态度为什么不同。
了解各国的不同态度都是为了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
国家利益是制定对外政策的依据。
一、《京都议定书》生效《京都议定书》于2005年2月16日生效经济参考报讯:经过多数缔约方多年的共同努力,备受国际社会关注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京都议定书》于2005年2月16日生效。
按照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只有在不少于55个缔约方,其中至少有占工业化国家1990年二氧化碳排放总量55%的发达国家批准议定书后,《京都议定书》才能生效。
由于美国拒绝批准《京都议定书》,只有占1990年二氧化碳排放总量17%的俄罗斯批准,才能达到这一要求。
俄罗斯于2004年11月18日向联合国递交了批准书,90天后的2005年2月16日,《京都议定书》开始生效。
《京都议定书》是一个在世界范围内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国际性、有法律约束力的条约。
根据协议书的规定,30个工业化发达国家将要减少或控制它们的温室气体排放以达到量化目标。
《京都议定书》还使国际碳交易市场成为现实。
议定书中的“排放贸易”制度,使工业化国家之间可以自行买卖排放额。
(2005-2-17 方烨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二、《京都议定书》的内容《京都议定书》(或译“《京都协议书》”)全称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京都议定书》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补充条款。
浅谈《京都议定书》的意义
(2009-08-17 22:58:29)南极洲上空的臭氧空洞日益扩大,喜马拉雅主峰的冰川日渐消融,海平面的上升迫使太平洋岛国图瓦卢举国搬迁,厄尔尼诺现象愈加频繁发威……现实向世界敲响警钟,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扭转全球变暖的趋势迫在眉睫。
2005 年2 月16 日,当旨在通过全世界的共同努力抑制地球变暖进程的《京都议定书》在历经七载的纷争与磋商后终于正式生效时,全世界关心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的人士都欢欣鼓舞。
《京都议定书》的生效标志着人类在对抗全球变暖的行动上迈出了艰难的第一步,在环境、能源、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
环境意义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在联合国总部获得通过。
为了能在较短时间里最大力度地吸引各国的加入,该公约几乎以国际宣言般“软法”的形式通过。
它只规定了关于防止气候变化的基本原则, 却并未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可行的措施,且利益的冲突尚未浮现。
自其生效后,各缔约方几乎都没有采取有效措施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
所以,它的进一步实施依赖于缔约后的续展谈判,并制定具体的实施性的议定书。
为此,于1997 年在日本京都召开的《框架公约》第三次缔约方大会上, 各缔约国经过异常艰苦的谈判,终于制定了《京都议定书》, 规定了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定量化减排和限排指标。
议定书规定, 在2008 年到2012 年间, 发达国家包括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在1990年的基础上平均削减5.2%。
其中最大排放国美国削减7%, 欧盟各国8%, 日本减少6%,加拿大削减6%,新西兰、俄罗斯和乌克兰可将排放量稳定在1990 年水平上, 而发展中国家包括几个主要的二氧化碳排放国, 如中国、印度等并不受约束。
《京都议定书》是一个对具体减排目标具有很强可操作性的协议,第一次设定了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温气限排额度,是迄今为止国际社会承诺削减温气排放、遏制地球变暖的唯一一项国际公约,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具有法律约束力的环保国际文件,标志着人类在应对全球变暖的行动上迈出了坚实的一小步,而在灾害自救的道路上却跨出了关键的一大步,对人类可持续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京都议定书》主要内容
《京都议定书》主要内容
《聊聊<京都议定书>那些事儿》
嘿,今天咱来聊聊《京都议定书》。
话说这议定书啊,那可是相当重要呢!
记得有一次我去参加一个环保主题的活动,活动现场有各种关于环保的宣传展示。
我就在一个角落里看到了关于《京都议定书》的详细介绍。
原来它主要就是为了应对气候变化,让各个国家都来承担起减排的责任。
这就好比一个班级,老师给同学们都分配了任务,谁得把卫生搞好,谁得负责纪律。
议定书就是给各个国家分了这样的任务。
在议定书里,规定了那些工业化国家要减排,要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这就像是给他们戴上了一个“紧箍咒”,得认真对待这个事儿。
还制定了一些灵活的机制,比如可以通过交易排放指标啥的,让减排变得更灵活,更能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然后呢,议定书还特别强调了可持续发展。
这就像是我们过日子,不能只看眼前,得为以后着想。
要发展经济,还得保护环境,不能走那种牺牲环境求发展的老路。
其实这《京都议定书》就像是给地球这个大家庭制定了一份家规,告诉大家都要爱护我们的家,要一起努力让地球变得更美好。
我们每个人也都应该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比如少用一次性的东西,多坐公交地铁,节约用电用水。
这些小小的举动,汇聚起来就能产生巨大的力量。
总之,《京都议定书》虽然听起来好像很遥远,但它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
让我们一起为了地球的明天,努力践行议定书的要求吧!让我们的地球一直充满生机与活力,就像我们美好的生活一样永远延续下去。
以上就是我对《京都议定书》主要内容的一些理解啦,希望能让你对它有更清楚的认识哟!。
京都协议书国际合作下的气候保护行动
京都协议书国际合作下的气候保护行动一、背景介绍自工业革命以来,全球温室气体排放不断增加,带来严重的气候变化问题。
为解决这一世界性的环境挑战,各国政府于1997年在京都达成了《京都议定书》。
该协议要求发达国家在2008年至2012年期间将温室气体排放削减至1990年水平的5.2%。
为进一步推动气候保护行动,我们《京都协议书国际合作下的气候保护行动协议》拟定如下:二、目标设定本协议的目标是通过国际合作,推动全球范围内的气候保护行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影响,保护地球生态环境。
重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方面: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高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加强技术创新与知识共享。
三、协作机制1.成立国际气候合作委员会,由各缔约国政府共同承担组织机构的运营和管理,并就重大决策进行协商和决策。
2.各国通过双边和多边合作,分享经验和技术,共同推动减排和适应措施的落实。
建立技术转让机制,促进技术创新和积极转化。
四、温室气体减排行动计划1.各缔约国制定决策性减排目标和措施。
采取经济手段,如碳定价、排放交易等,鼓励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2.加强能源效率,推广清洁能源,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促进能源结构调整和转型。
3.增加森林面积,通过森林保护、植树造林等措施吸收二氧化碳,减少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
五、气候变化适应和脆弱国家支持1.建立基金,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财政支持,以加强适应气候变化和减轻灾害风险能力。
支持脆弱国家应对海平面上升、干旱、洪水等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
2.增加技术转移和知识共享,强化受影响国家的技术能力和适应能力。
六、评估与监测机制1.建立全面的气候变化风险评估和监测机制,定期报告各国的减排情况和适应措施的实施进展。
2.加强科学研究和数据共享,提高对气候变化的认知和理解,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七、协议更新与修订1.各缔约国应定期评估协议实施情况,就新情况和新问题进行协商,并根据需要修订协议。
2.修订协议应符合各方利益平衡原则,并经过充分协商和决策。
环境科学家对京都议定书的评价
环境科学家对京都议定书的评价京都议定书被认为是环境保护领域里一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协议。
环境科学家们对该议定书的评价普遍较为积极,认为它为全球环境问题的解决提供了重要的框架和机制。
首先,京都议定书在减排目标上取得了重要进展。
根据该协议,发达国家同意在特定时间范围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这一目标的建立基于科学研究对气候变化的认识,科学家们提供了大量的证据,证明温室气体的排放对全球气候变暖产生了重要影响。
京都议定书的通过意味着全球政治和经济体系将更加关注环境保护问题,给国际社会传递了减排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其次,京都议定书的灵活机制为环境保护提供了有效手段。
议定书通过引入排放配额、碳交易等市场机制,允许各国在减排的方式上有所区别。
这种区别化的减排机制既考虑了发达国家的历史排放贡献,也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发展空间。
科学家们普遍认为,这种灵活的机制有助于各国在减排过程中更好地平衡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推动了全球绿色转型。
另外,京都议定书的成立促进了国际合作与技术转让。
为了实现减排目标,发达国家需要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
通过技术转让,发展中国家可以更快地减少排放,并找到适合本国发展的绿色发展路径。
此外,国际合作也得以深化,各国围绕环境问题展开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
这一跨国合作的开展,有力地促进了全球环境治理的进展,提高了环境保护的整体效果。
然而,环境科学家们也指出了一些京都议定书存在的挑战与不足。
首先,议定书的减排目标在全球范围内并非完全达成。
尽管许多发达国家积极履行自己的减排承诺,但仍有一些国家未能兑现自己的减排目标,减排力度不够。
其次,发展中国家在减排中面临着技术和经济上的困难,特别是贫困国家更加难以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
这些问题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形成更加公平和合理的减排机制。
综上所述,环境科学家对京都议定书的评价总体上是积极的。
议定书为全球环境问题的解决提供了重要的框架和机制,对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绿色转型起到了关键作用。
京都协议书的意义
京都协议书的意义京都协议书是联合国制定的一项重要环保协议,旨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
协议于1997年在日本京都市达成,成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重要议定书。
本文将就京都协议书的背景、主要内容以及其在全球环保事业中的意义进行讨论。
一、背景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大幅增加,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等严重环境问题。
为限制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系统的影响,联合国于1992年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
该公约的目标是通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温室效应”影响的适度幅度降低。
二、主要内容1. 温室气体减排目标:京都协议书确立了发达国家在特定时间段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的目标。
协议要求发达国家在2008年至2012年期间将其温室气体排放量降低到1990年水平以下,并给予各国特定减排目标。
2. 弹性机制:协议还设立了灵活的市场机制,供发达国家履行减排义务。
其中包括“排放交易”机制,允许发达国家在达到自身减排目标的前提下,将其未使用的减排权转让给其他国家或企业。
3. 适应基金:京都协议书设立了适应基金,用于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造成的不利影响。
适应基金通过提供技术、资金和知识转移等形式,促进发展中国家的气候变化适应能力提升。
三、意义1. 国际合作机制:京都协议书为各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搭建了重要的国际合作平台。
协议要求各国制定和履行减排目标,共同努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全球环保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2. 发展中国家支持:作为发展中国家的重要代表,京都协议书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持。
适应基金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资金和技术支持,促进其气候变化适应能力的提升。
3. 环保意识提升:京都协议书的签署和执行,向全球发出了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重要信号。
它推动了全球社会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加强了人们对节能减排、环保行动的意识,促进了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4. 排放负担共担:京都协议书通过设立弹性机制,让各国在减排任务分配上更加公平。
论《京都议定书》下的国际环境法原则
论《京都议定书》下的国际环境法原则《京都议定书》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简称UNFCCC)的附属协议,于1997年在日本京都签署,旨在减少发达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以实现全球气候变化的应对和应对适应。
《京都议定书》下的国际环境法原则基于UNFCCC的目标和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 可及性和持续性原则(accessibility and sustainability):根据此原则,发展中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有权利获得技术转让和财务支持,以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3. 全球性原则(global approach):《京都议定书》强调气候变化是全球性挑战,需要全球合作和协调。
各方应共同努力遵守减排目标,并共同参与监测、报告和审核机制。
4. V反向决定原则(precautionary principle):该原则认识到气候变化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潜在风险,要求各方采取适当措施来减轻和适应这些风险。
这意味着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不应仅仅依赖于科学上的确定性,而应考虑到环境的不确定性。
5. 能力建设原则(capacity building):各方应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建设,包括技术转让、知识共享和人员培训,以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减排和适应气候变化的目标。
6. 公正和公平原则(equity and fairness):减排和适应气候变化应基于公正和公平的原则,以确保资源的公平分配和减缓气候变化所带来的不平等。
总之,《京都议定书》下的国际环境法原则是为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应对气候变化,并确保公正和公平的国际合作。
这些原则反映了各国对于气候变化问题的共同认识和责任意识,是为了保护地球环境、维护人类健康、促进可持续发展而制定的重要国际准则。
京都议定书名词解释
京都议定书名词解释京都议定书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附件,于1997年12月11日在日本京都市达成并正式生效。
该议定书是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历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旨在应对全球变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及推动可持续发展。
1. 介绍京都议定书京都议定书是《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附件,旨在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应对气候变化制定具体措施。
该协议于1997年12月11日在日本京都市达成,于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
2. 温室气体温室气体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之一。
常见的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和氟氯烃(CFCs)等。
这些气体能够吸收地球表面辐射出的红外线,从而导致地球温度上升。
3. 温室气体排放温室气体排放是指人类活动释放到大气中的温室气体。
主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源包括工厂的燃烧过程、交通工具的使用、能源生产和处理废物等。
根据京都议定书,各国需要采取行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保护全球气候。
4. 重要组成部分京都议定书主要包括下列重要组成部分:a. 温室气体排放限额:各个参与国家需要将温室气体排放限额确定为经济区域或分配单元。
这些限额称为国家的“排放限额”,旨在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b. 京都弹性机制:为了帮助发展中国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京都议定书提出了三种灵活机制,包括清洁发展机制、联合执行机制和排放交易制度。
c. 监测、报告和核查制度:为确保各国遵守议定书规定,实施温室气体排放限额,京都议定书建立了一个监测、报告和核查制度。
5. 实施进展和挑战自京都议定书生效以来,各国都在努力实施相关措施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一些国家采取了积极的措施,如推广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效率和制定严格的环境法规。
然而,实施进展在各国之间存在差异,并且仍面临一些挑战,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衡、技术转移和国际合作等。
6. 后续谈判与扩展京都议定书规定到2020年为第一承诺期。
然而,在第一承诺期结束后,各国继续进行谈判,致力于制定更加具体和有效的减排目标。
京都倡议书
京都倡议书摘要:一、引言二、京都倡议书的背景与意义三、京都倡议书的主要内容1.可持续发展目标2.能源与气候3.环境与生态系统4.城市与人类住区5.文化与多样性四、京都倡议书的实施与成果五、京都倡议书对我国的影响与启示六、结论正文:一、引言京都倡议书,全名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是1997 年在日本京都召开的第3 次缔约方会议上通过的。
它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作出了具体规定,为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挑战提供了法律依据。
本文将围绕京都倡议书的背景、主要内容、实施与成果以及对我国的影响与启示展开论述。
二、京都倡议书的背景与意义京都倡议书是在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重的背景下制定的。
气候变化给全球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威胁,如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等。
京都倡议书的签订旨在通过国际合作,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以实现全球气候稳定。
三、京都倡议书的主要内容1.可持续发展目标:京都倡议书明确了发达国家在2012 年之前,应将其温室气体排放量降至1990 年水平的5.2%。
同时,发达国家应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支持,帮助后者减缓气候变化。
2.能源与气候:京都倡议书鼓励各国发展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效率,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3.环境与生态系统:各国应保护森林、湿地等生态系统,提高碳汇能力。
4.城市与人类住区:倡议书强调城市在减缓气候变化中的关键作用,提倡绿色城市、低碳城市等理念。
5.文化与多样性:各国应尊重文化多样性,充分发挥文化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作用。
四、京都倡议书的实施与成果京都倡议书签订后,各国积极开展减排工作。
尽管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如美国退出京都议定书等,但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仍取得了一定程度的缓解。
五、京都倡议书对我国的影响与启示京都倡议书对我国产生了积极影响。
它促使我国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同时,我国在城市规划、生态保护和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京都议定书》致力温室气体减排(2024两篇)
《京都议定书》致力温室气体减排(二)京都议定书是一项致力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国际协议。
该协议于1997年12月11日在日本京都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次缔约方会议上通过并签署,旨在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采取行动,并确定了发达国家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上的具体目标和承诺。
《京都议定书》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来遏制气候变化,并为减缓全球变暖的影响做出努力。
此协议要求发达国家在2008年至2012年期间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其中最主要的温室气体就是二氧化碳。
各发达国家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了具体的减排目标,其中包括欧洲联盟、日本、俄罗斯、加拿大等。
《京都议定书》在减排目标方面采取了“各尽所能、各自承担”的原则。
根据协议,各国需要根据其经济能力和责任水平来确定减排目标。
此外,该协议还包括了灵活的市场机制,如排放交易和清洁发展机制,以帮助各国达到减排目标。
减排目标的实现需要各国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这些措施包括提高能源效率,增加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改善工业生产过程等。
各国也可以通过技术转让和资金援助来支持发展中国家实现减排目标。
此外,国际社会还需要加强对气候变化问题的研究和监测,以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
《京都议定书》的签署和实施对于全球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该协议为各国提供了一个合作框架,共同努力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
通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可以减缓全球变暖的速度,并减少与气候变化相关的自然灾害的发生。
然而,虽然《京都议定书》为温室气体减排提供了基本框架,但协议也面临一些挑战。
其中一个挑战是如何确保各国按照协议履行自己的减排承诺。
由于减排目标的实现涉及到各国的经济和发展利益,因此可能存在国家间的利益冲突和纠纷。
另一个挑战是如何平衡发展中国家的需求和减排目标之间的关系。
发展中国家往往需要更多的能源和资源来支持经济发展,但同时也需要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因此,国际社会需要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以确保发展中国家能够在减排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
京都协议书解读
京都协议书解读(实用版)目录1.京都协议书的背景和意义2.京都协议书的主要内容3.京都协议书的执行情况和影响4.我国对京都协议书的态度和行动正文1.京都协议书的背景和意义京都协议书,全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京都议定书》,是 1997 年在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通过的一项国际法律文件。
该议定书旨在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一个法律框架,明确了各国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责任和义务。
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气候协定,京都协议书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2.京都协议书的主要内容京都协议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确定了全球气候变化目标,即在 2008 年至 2012 年间,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要在 1990 年的基础上平均减少 5.2%。
(2) 规定了发达国家减排的责任和义务,要求发达国家采取具体措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3) 设立了清洁发展机制(CDM),允许发达国家通过投资发展中国家的减排项目来完成其减排任务。
(4) 确定了全球环境基金(GEF),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帮助其应对气候变化。
3.京都协议书的执行情况和影响自京都协议书生效以来,各国在减排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
然而,受国际政治、经济等多种因素影响,协议书的执行情况并不完全理想。
一些发达国家未能按照协议书要求完成减排目标,甚至退出了协议书。
尽管如此,京都协议书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仍具有重要意义,为各国提供了合作与对话的平台。
4.我国对京都协议书的态度和行动我国是京都协议书的签署国之一,一直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
在协议书执行过程中,我国努力履行国际责任,加大对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等领域的投入。
同时,我国在国际气候谈判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推动各国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挑战。
论《京都议定书》三机制
论《京都议定书》的三机制《京都议定书》是1997年在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框架公约》第三次缔约方全体会议上通过的国际性公约,是《气候框架公约》的补充条款。
其主要目的是其目标是“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稳定在一个适当的水平,进而防止剧烈的气候改变对人类造成伤害”。
即从2008年至2012年,使全球主要工业国家的工业二氧化碳排放量比1990年的排放量平均低5.2%。
在《议定书》谈判过程中,发达国家同意承担对温室气体的减限排义务,同时又提出能运用灵活的政策和行动,比如在境外采取的减排行动,这种减排行动获得的减排抵消额还可以进行贸易。
经过谈判,在《气候框架公约》第4条第2款a段,允许发达国家"联合"执行政策和措施,以实现其义务和公约的目标。
这是第一次正式采用联合执行温室气体减排义务的法律条款,也可以认为是京都议定书三机制发展的最初的思想,在后来于1996-1997年进行京都议定书谈判的过程中,发达国家以此作为基本依据,要求允许采用联合的政策和措施以通过低成本、高效率的"成本效率"原则实现议定书的目标和承诺,后逐渐发展成现在的三机制。
《京都议定书》的三机制是指:议定书第六条所确立的联合履行(JI)、第十二条所确立的清洁发展机制(CDM)和第十七条所确立的排放贸易(ET)。
联合履行(JI)。
联合履行是京都议定书第6条所确立的合作机制。
主要是指发达国家之间通过项目级的合作,其所实现的温室气体减排抵消额,即减排减量单位(ERUs),可以转让给另一发达国家缔约方,但是同时必须在转让方的允许排放限额上扣减相应的额度。
JI项目针对那些需要依照《议定书》的规定减排并执行减排项目的国家。
这里主要是指欧洲和俄罗斯。
欧洲的情况比较特殊,他们的人口成负增长,低能耗,高产出,高效率。
而且科技发达,对于运用可再生能源方面也走在世界前列。
因此其承担的减排义务也较轻。
而俄罗斯经济发展缓慢,人口增长也缓慢。
京都协议书解读
京都协议书解读摘要:一、京都协议书的背景与意义1.气候变化成为全球性问题2.京都会议的召开与成果3.京都协议书的作用与价值二、京都协议书的主要内容1.目标与原则2.减排温室气体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责任与义务4.技术转让与合作三、京都协议书的挑战与问题1.签署与批准过程的困难2.美国的退出与影响3.协议书的不完善与需要改进之处四、我国在京都协议书中的角色与贡献1.积极参与京都协议书的制定与谈判2.我国的减排目标与行动3.国际合作与全球气候治理正文:一、京都协议书的背景与意义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重,国际社会对气候变化的关注与日俱增。
1997 年,在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次缔约方会议(简称京都会议)上,各国代表就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问题达成了共识,共同签署了《京都议定书》(简称京都协议书)。
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协议书旨在全球范围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减缓气候变化的进程。
京都协议书对全球气候变化治理具有重大意义,它明确了各国的减排目标与原则,规定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责任与义务,为全球气候治理奠定了基础。
然而,京都协议书在签署与批准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与问题,一些国家对协议书的执行力度不足,甚至出现美国退出的情况。
尽管如此,我国始终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贡献。
二、京都协议书的主要内容1.目标与原则京都协议书旨在将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稳定在不损害气候系统的水平上,并确保公平地承担减排责任。
协议书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即发达国家应承担更大的减排责任,因为他们曾是主要的温室气体排放国。
2.减排温室气体京都协议书规定了附件一国家(发达国家)的减排目标,要求他们在2008-2012 年期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相对于1990 年水平平均减少5.2%。
此外,协议书还规定了市场机制、联合履行、清洁发展机制等减排方式。
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责任与义务京都协议书明确指出,发达国家有义务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支持,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
《京都议定书》与国际环境正义
《京都议定书》与国际环境正义
晋海
【期刊名称】《上海政法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8(023)002
【摘要】1997年12月,经过旷日持久的艰苦谈判,《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终于签署了《京都议定书》(以下简称议定书)。
议定书第一次为发达国家规定了明确且具有约束力的温室气体减排义务。
在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下,议定书终于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
世界各国环保人士认为,议定书的生效是国际环境保护史上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
但是,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研究表明,在2020年前,京都机制对稳定二氧化碳浓度所产生的影响微乎其微。
【总页数】5页(P88-92)
【作者】晋海
【作者单位】河海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F969
【相关文献】
1.对美国拒绝批准《京都议定书》的法理分析——国际环境法的视角
2.对美国拒
绝批准《京都议定书》的法理分析——国际环境法的视角3.环境正义视角下的国
际环境法事先知情同意程序4.论环境正义视角下的国际环境法不遵约机制5.全球气候治理视域下国际环境正义的法理学探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京都议定书》签署以来中国政府的国际环境合作的开题报告
《京都议定书》签署以来中国政府的国际环境合作的开题
报告
自《京都议定书》于1997年签署以来,中国政府积极参与国际环境合作,并在
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环保问题上做出了积极贡献。
下面是中国政府国际环境合作的开
题报告:
一、参与《京都议定书》
中国政府2002年批准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并正
式成为《京都议定书》缔约方。
随后,中国政府积极履行自己的减排承诺,并参与国
际气候变化议题的谈判和合作。
二、推出减排政策
为达成《京都议定书》的减排目标,中国政府先后推出了多项减排政策。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国家减排目标制定及统一核算方法的建立,以及“碳市场”试点项目的
实施。
这些措施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的减排工作。
三、加强合作
中国政府通过加强国际合作,与其他国家一起探索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解决方案。
中国政府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世界银行等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参与并支持国际能源、环保等重要会议。
四、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中国政府还积极宣传和普及环保知识,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和参与度。
政府组织各种形式的宣传和教育活动,加强对环境政策的宣传和解释,增加公众对绿色环保的支
持与理解。
综上所述,自《京都议定书》签署以来,中国政府在国际环境合作方面的努力和成就是显著的。
不仅在减排政策、国际合作、公众环保意识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为全球环保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京都议定书》是什么?
《京都议定书》是什么?
舟丹
【期刊名称】《中外能源》
【年(卷),期】2011(16)12
【摘要】为了人类免受气候变暖的威胁,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
京都议定书(全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京都议定书》)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补充条款。
其目标是“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稳定在一个适当的水平,进而防止剧烈的气候改变对人类造成伤害”。
【总页数】1页(P21-21)
【关键词】《京都议定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温室气体排放量;气候变暖;发达国家;全球变暖;气体含量;人类
【作者】舟丹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16
【相关文献】
1.从《蒙特利尔议定书》走向《京都议定书》制冷行业沿着可持续方向前进的旅程[J], Rajendra Shende;汪训昌(翻译);胡少锋(校核)
2.直面《京都议定书》--《京都议定书》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J], 王少立
3.环境保护议定书?还是贸易协定书?《京都议定书》生效对中国意味深长 [J], 从玉华;张可佳
4.蒙特利尔议定书与京都议定书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反馈 [J], GerardMegie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京都协议书推动发展中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文件
京都协议书推动发展中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文件一、引言气候变化是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系统都带来了深远影响。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并推动可持续发展,国际社会于1997年在日本京都达成了《京都协议书》。
该协议书成为全球范围内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文件,以下将从协议的背景、目标和执行情况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二、协议背景《京都协议书》的制定是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回应。
20世纪末,科学界就气候变化带来的问题做出了预警,国际社会也逐渐认识到气候变化对全球经济和社会的巨大威胁。
为了促使各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应对气候变化,国际社会展开了一系列的谈判。
三、协议目标《京都协议书》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减少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甲烷、氟利昂等)的排放来遏制气候变化。
协议要求发达国家在2008年至2012年期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到1990年水平的下降某个特定的百分比。
这个特定的百分比根据各国经济和排放情况而有所差异。
四、协议执行情况《京都协议书》的执行情况在国际社会受到广泛关注。
一方面,一些发达国家在实施减排措施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例如,欧洲国家通过引入碳排放市场等举措,有效促使其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
另一方面,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发展的需求,缺乏减排技术和经济能力,面临着减排难题。
五、协议的重要意义《京都协议书》作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文件,具有以下重要意义:1. 全球合作:协议促使各国联合起来,共同应对气候变化这个全球性问题,增强了全球合作意识。
2. 发达国家责任:协议要求发达国家先行减排,增加了发达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责任担当。
3. 技术转移与资金支持:协议鼓励技术转移和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支持,促进了全球减排的公平与合理。
4. 推动可持续发展:协议通过减排和可再生能源的推广,促进了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经济的发展。
六、面临的挑战与展望尽管《京都协议书》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还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意愿和行动还存在差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科学知识提供各国政策制定者 参考时, 各国会根据自身的国家利益, 分 别 在 国 际 场 合 中 透 过 游 说 、谈 判 、利
益交换等作为, 让原本的国际规范受 到伤害。美国 犹 他 大 学 (University of Utah)的狄米托夫(Radoslav S. Dimitrov) 教授便以国际上因应臭氧层保护与森 林砍伐的两种规范有不同的下场, 探 讨 知 识 、权 力 与 利 益 之 间 的 关 系[2]。 而 小国联合起来所通过的条约, 亦因大 国的不支持, 造成迟迟无法达到数额 标 准 而 未 能 生 效 , 从 《议 定 书 》自 通 过 到生效耗时 8 年之久再次得到验证。
一 、科 学 界 理 解 的 全 球 暖 化 及其影响
1.从 科 学 新 知 到 正 式 受 到 关 注 的 全球暖化
全球暖化于十几年前还只是科学 新知的一部分, 当时的科学家观察到 全球温度异常的变化趋势, 进行的许 多研究显示各种天灾的发生似乎都与 全球暖化有关连, 除气候变迁、作物损 失, 动物迁徙外, 也直接对人造成冲 击。因此引起了更多人对全球暖化议 题的关 注 。1827 年 , 法 国 数 学 与 物 理 学 家 Fourier,Jean - Baptiste (1768 - 1830) 首先指 出 大 气 与 温 室 的 玻 璃 有 相同的物理作用, 这是目前已知最早 提出全球暖化的文献纪录。
目前科学家形成的共识是: 如不 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 从现在起到 2100 年, 全 球 平 均 气 温 将 会 继 续 增 加 1.4~5.8 摄氏度。全球温度的持续上升 不分陆地或海洋, 将造成南、北极地冰 川的加速融化, 使海平面不断上升, 直 接 威 胁 全 球 沿 海 、地 势 低 漥 地 区 居 民 的生命安全, 特别是太平洋与印度洋 上的诸多岛国。另外, 也会影响全球 洋 流 运 行 规 律 的 重 置 、生 物 界 自 然 运 作的转变 (如: 鸟 类 的 迁 徙 与 繁 衍 规
二 、对 《京 都 议 定 书 》的 科 学 认 识 、权 力 与 利 益 的 具 体 分 析
1.对抗全 球 暖 化 的 关 键 正 好 是 阻 碍国际合作的主因: CO2 的排放量
全球暖化一直是现代人类的梦 魇, 而在限制这些温室气体时, 美国 等工业国家迟迟不能合作, 最大原因 就在于本国国内的经济利益, 这便牵 涉 因 政 治 力 、权 力 与 利 益 等 问 题 而 将 道德摆在一边的状况。
2. 目 前 形 成 的 科 学 论 据 与 共 识 在过去一个世纪中, 全球平均气
温 比 工 业 革 命 前 增 加 了 0.6 摄 氏 度 。 其中, 工业化程度最高的欧洲更增加 了 0.9 摄 氏 度 。 目 前 越 来 越 多 的 证 据 显示, 人类活动是出现这种现象的主 因。如最近美国国家海洋及大气管理 局 (National Oceanic &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NOAA) 的 Vecchi,G.A. 研 究 团 队 , 便 发 现 了 沃 克 环 流(Walker circulation, 热 带 太 平 洋 上 的 东 西 向 环 流)的减弱肇因就是人为[1]。 而 工 业 生 产所造成的大量温室气体排放, 更是 人类活动影响全球气候变迁的最主要 形式。这种一反过去地球正常变化规 律的全球气温急剧升高, 已严重影响 到人类的生活与生存, 迫使我们不得 不面对这个问题。
就如同臭氧破洞问题一样, 全球 暖化也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然而温 室 气 体 减 量(主 要 指 二 氧 化 碳)与 各 国 的能源结构和能源使用方式直接相 关, 而能源问题又牵动国家经济发展 命脉, 这就使单纯的环境问题转变成 极为微妙的国际政治问题。故全球暖 化不但是科学与环境的问题, 也是政 治与经济的议题, 更是影响我们未来 生活的决定性因素。
3.《京都议 定 书 》的 发 展 历 程 中 处 处显见多方角力的痕迹
(1)从 国 际 软 法 迈 向 可 操 作 性 的 执行机制
首先在筹备阶段, 1995 年 3 月 在 德 国 柏 林 召 开 UNFCCC 第 1 次 缔 约 国会议(COP1)中, 成立了“柏林授权特 设 小 组 ”( the ad hoc group on Berlin mandate, AGBM), 赋予与各公约国协 商 议 定 书 内 容 的 责 任 , 即 AGBM 是 一 个用以起草具法律约束力议定书的 工具。1996 年 7 月 , 在 瑞 士 日 内 瓦 召 开 的 UNFCCC 第 2 次 缔 约 国 会 议 (COP2)中 , 全 球 100 多 个 代 表 在 大 会 后发表“日内瓦宣言”(Geneva Declara- tion), 内容为支持于 1997 年第 3 次 缔 约 国 会 议 (COP3)上 订 定 具 有 法 律 效 力 之温室气体减量议定书。之后的草签 阶 段 , 由 1997 年 11 月 30 日 AGBM 召开第八次会议开始揭开序幕, 会中 撰拟了议定书的草案, 以提报为协商 议定书的基础。接着 12 月 1- 11 日在 京 都 举 行 UNFCCC 的 COP3, 亦 称 “京 都会议”。在 AGBM 将 议 定 书 草 案 移 交给全体委员会后随即解散, 完成其 阶段性任务, 且于会中决定已开发国 家温室气体减量的具体量化目标与 其他连带的相关事项, 并开放签署。 《议 定 书 》 自 1997 年 底 通 过 之 后 , 截 至 2001 年 底 止 , 在 84 个 完 成 签 署 的 国 家 中 , 虽 有 46 个 批 准 , 但 附 件 一 中 的国家只有罗马尼亚批准, 显见在未 完成事项没有清楚结果之前, 大部分 附 件 一 中 的 国 家 都 不 愿 批 准 《议 定定书; 全球暖化;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中 图 分 类 号 】N01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章编号】1003- 0166(2007)03- 0007- 04
近年来, 无论从探讨可持续发展 如何与科技产生互动, 或关注于环境 问题的科技与社会发展的研究来看, 人 类 、科 技 、自 然 与 社 会 的 平 衡 发 展 已 成为 STS 的研究热 点 。1987 年 , 联 合 国 环 境 规 划 署(UNEP)曾 发 表 题 为 “我 们 共 同 的 未 来 ”(Our Common Future) 报告, 文中揭示 可 持 续 发 展(Sustain- able Development)的理念, 综合考量了 人类当前的生存问题与后世子孙的福 祉。随后, 世界资源组织 (World Re- sources Institute)也与联合国环境规 划 署就可持续发展观点发布了 “全球环 境 指 导 手 册 ”(World Resources 1992- 93:A Guide to the Global Environmen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人类在思考 环境保护的方式上已有了全新的开 展。然而, 全球环境议题光靠教育或 政令宣导显然是不够的, 必须跳脱以 往从单纯的环境保护与环境资源的 分配正义的思考框架, 形成一套有效 的 、法 律 上 的 运 行 机 制 , 透 过 提 出 严 密的科学论据, 在全球环境议题上寻 求国际合作, 以国际论坛的形式来达 成改善全球环境现状之共识, 最后在 促进未来环境的目标上制定相关的 国际公约。于是, 这个棘手的复杂问
作 者 简 介 : 杨 雅 惠 佛 光 大 学 未 来 学 研 究 所 硕 士(台 湾), 北 京 大 学 科 学 与 社 会 研 究 中 心 博 士 研 究 生 , 研 究 方 向 为 科 学 的社会研究
发展研究
律 )、全 球 气 候 的 改 变 (如 因 为 海 洋 温 度的上 升 , 2005 年 竟 出 现 历 史 上 第 一 例出现 在 南 半 球 的 台 风 ; 2005 年 也 是 日本历史上出现台风次数最多的一 年 )等 。
CC), 并于 1994 年 3 月 21 日生效。 自 UNFCCC 缔 约 日 起 , 每 年 举 行
一次缔约方大会, 然而并未提出解决 全球暖化问题的具体措施。为了使全 球温室气体排放量控制在预期水平, 还 需 要 缔 约 方 各 国 作 出 更 细 化 、更 强 制性与可操作性的承诺。于是, 开始 了旷日持久的加强发达国家义务及 承 诺 的 谈 判 。 直 到 1997 年 在 日 本 京 都召开的第三次缔约方大会, 才初步 形成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法案, 这就 是 《京 都 议 定 书 》。
关 于 UNFCCC 与 《议 定 书 》的 关 系, 两者并非同一环保公约, 有先后 关系, 并都有一致的目标。UNFCCC 是 管 制 温 室 气 体 的 架 构 性 公 约 , 而 《议 定 书 》则 是 负 责 其 后 的 温 室 气 体 减 量 范围、执行、评估、制裁等; UNFCCC 是 一个发现问题和规划未来理想的宣 示 性 公 约 , 而 《议 定 书 》则 是 一 个 实 际 执行的机制, 但整个温室气体减量的 执 行 , 仍 架 构 于 UNFCCC 的 原 则 之 下。缔约国会议是 UNFCCC 下的一个 例行会议, 每年各缔约国就气候变化 问题与国际行动进行磋商。
发展研究
科学认识、国际政治利益与环境保护 角力下的《京都议定书》
杨雅惠
( 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 北京 100871)
【摘要】自有科学研究结果显示温室气体排放会导致全球暖化以来, 气候变迁议题便广泛地受到国际社会
与科学界的重视。本文以《京都议定书》为案例, 探讨科学知识与政治利益之间的关系, 并对其未来发展进
题不仅摆在科学家的眼前, 也摊在政 治家的谈判桌上。经过了多方的政治 折 冲 与 攻 防 , 于 2005 年 生 效 的 《京 都 议 定 书 》(Kyoto Protocol, 以 下 简 称 《议 定书》), 即是在 目 前 科 学 家 尚 未 提 出 更有力的论据与科学不确定性的影响 下的现阶段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