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技术课与时代同步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劳动技术课与时代同步
劳动技术课程越来越被社会所重视,一是因为社会需要懂技术、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更重要的是在现代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人才是社会文明进步、人民富裕、国家昌盛的重要推动力量。

随着世界多元化、经济全球化的深度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方兴未艾,加快人才发展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的重大战略选择。

而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虽然提出了一系列加强人才工作的政策措施,培养造就了各个领域的大批人才,但对于我们这个泱泱大国来说还有着明显的人才不足。

人才,不单单是指高科技人才,更适应时代需要的则是具有专项技能的蓝领,即具有一技或多技能于一身的技术型人才。

对于我国的教育改革,从九年义务教育中,也能看出国家对这部分人才的需求。

因为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

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

其实,学生能力的培养,在初级中学主要体现在教学上。

我作为一名劳动技术学科的教师,应该说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因为能力的培养在劳技教学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生们可以在良好的劳动技术课堂提供的环境下体会动手、动脑、创新的快乐。

然而经过多年的劳动技术课的教学,我深深感到劳动技术课被置于一种“边缘的状态”。

为什说是“边缘状态”呢?一是在初级中学学校教育教学中,劳动技术课虽说作为必修课应该给与重视,但学生对此并不“感冒”,比学习音乐、美术类学科还松散;再有就是劳动技术课教材内容的“边缘化”,时代在进步,而劳动技术课的课程安排却还是五六十年代的特色,还停留在编织、刺绣、养花、种植,这些边缘化的内容早已经被社会所淡忘,而我们面对的是二十一世纪的90后、00后的学生们,他们出生在信息化时代,整个社会大潮流都是“动荡不安”的,更是五颜六色的,如何能让这些孩子们静下心来学习这些他们认为“不可思议”的劳动知识呢?这无疑给我们劳技教师出了一个难题。

面对这样的问题我苦恼了很长一段时间,但经过经验的积累与刻苦的钻研揣摩,我研
究了一套适于我们这一所城市普通初级中学的学生们劳动技术课程,那就是“适应社会,顺应时代,普及新型劳动技术”。

首先,我们不要自己“边缘化”。

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德、智、体、美、劳五育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必须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

大的方针政策指引着我们劳技教师不要轻视自己,因为我们也是完成这一任务的主力军。

目前我们学校里的学生大部分好逸恶劳、不懂得珍惜劳动成果、贪图享乐、追求物质利益。

这使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到:教育如果不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将妨碍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那么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培养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也就将成为一句空话。

劳动技术教育,是实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最有效的途径。

其次,我认为劳动技术教育所起到的作用是一种综合性育人效应,其重要性是普通初级中学教育中必不可少的。

(一)情感教育。

在劳动技术技课的劳动实践过程中,我经常利用活动内容渗透爱劳动、爱学习、爱祖国、爱家乡的精神文明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价值观念,增强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艰苦朴素、勤俭节约、遵纪守法、认真踏实、关心集体、珍惜劳动成果的优良品质,激励学生运用自己的双手去建设美好的家乡和美好的未来。

(二)科学技术教育。

在劳技课的教学中加入科学试验活动,激发和训练学生学习科学、钻研技术的兴趣,提高学生们的动手、动脑的能力,使学生初步掌握一些科学实验方法与基本技能,学会使用、保养、维修常用科学实验工具和简单的机械操作,培养和发展学生们的创造能力、创新精神以及探索精神。

(三)美育教育。

当学生在劳动技术活动中运用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去解决一些生产问题时,他们通过独立思考,完成某些科学试验时,学生把美的标准与科学技术完美的结合,从基础上提升学生们艺术修养,这同时也是与其他学科整合的真正体现。

我们说时代需要新型的人才,这种知识的整合会使他们的修养得到一个升华。

这其中不乏包含着他们体验到劳动带来的成功,更从中体验到劳动创造美的愉悦。

可以说劳动技术教育不单纯是劳动的过程,更是美的教育。

它们是
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在劳动技术教育活动中一定要注意审美能力的培养。

(四)技术教育。

在劳动技术教育过程中,我们需要对学生进行技术指导的教育。

它是区别于其他学科的关键所在。

学生在劳动技术课堂中不仅仅获得工农业生产最基础、最一般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使他们获得与当地生产实际相结合的一技之长。

当今的生产劳动已不再是单纯的体力劳动,而是智力与体力相结合的劳动;在社会化大生产中劳动者也不再只是会使用简单的生产工具,而是需要掌握现代化的生产工具,进行现代化的技术操作。

所以说,当今的劳动技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其含义应该包括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与技术教育相结合。

随着时代的转变、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劳动教育必须注入新的内容,以打破“边缘化”这一状态。

这不仅是知识内容的更新,更重要的是教育教学方法上的更新。

首先,知识结构的改变,对于城市中学生来说,现在的《劳动技术》一书的知识结构太落伍了,为了顺应时代的需求以及对现代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特点。

我安排了许多新知识,比如“丝网花”的设计与制作、“中国结”的编结、“十字绣”、“民间剪纸”、“电脑编程”、“编织机的运用”、“科技小发明”等等新内容,使知识更接近现代社会潮流。

达到知识不落伍,技术跟得上时代的需求。

其次,要注重劳技课程的实践性。

实践性是指将知识变为能力,即实际操作、动手能力。

劳技教学既要传授理论知识,又要进行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此基础上来掌握劳动技能。

一般来讲我是先实践而后讲理论,重在达到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目的。

比如说“中国结的设计与制作”,我先让学生和我学做中国结,在制作的过程中体会中国结的编结方法,同时运用不同的编结形式自己创作并取名,这一过程学生体会成功的同时,理论技术双双掌握,而不会像音乐美术课程那样只是粗略的了解知识而不能运用实践。

还有,为了加强劳动技术教育的实践性,我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为学生们提供专用教室和实践基地。

比如我校的专用教室:有微机室、美术室、劳动技术制作室等,配备齐全,每室可同时供50人使用。

还建立了两个教育基地:一是学校学雷锋基地,让学生从事社会义工的实练;二是社会实践军训基地,在学生锻炼自己品质的同时认知劳动的价值,懂得劳动的技能并付诸于实践。

再有,就是用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

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中引入、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氛围,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教学内容,促进其知识和能力协调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在劳动技术课堂中的运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使他们在特定的客观情境中获得丰富而强烈的感受、体验乃至情感,激发其思考与探究的冲动和激情,但同时也要注意:要注重师生的共同参与,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导促学,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思考权、发言权、讨论权、质疑权等交给学生,提倡学生在练、思、疑、评中发展,呵护学生每一个具有创意的冲动和念头,珍惜他们每一个带有创新性的言行萌芽。

当然,教师也要引导学生不盲目从众,大胆探索,不墨守成规,在理论联系实际的设想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展现自我、发展自我、创造自我、相信自我,这也是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必然要求。

除此以外,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并不是唯一的,从而树立起科学的合作观、进取的竞争观、创新的思维观,不断地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另外,要着眼于劳动技术教育的发展性。

面向21世纪的挑战,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让学生获得有益信息,教授他们先进的劳动技术,培养新情操,发展其个性特长,使所学知识与技术能够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应用于他们未来的生活。

总之,劳动技术课堂要以实践操作为特点,以课堂教学为基点,以社会生活为拓展点。

作为劳技教师的我们,敏锐地感知社会需要什么样的技术型人才,充分备好每一节课,精心设计每一节课堂的教学模式,研究每一项劳动技能,为学生创设情境,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勤于动手,掌握技术,以培养他们的劳动技能,成为社会需要、时代需要的从事创造性劳动的人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