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题目)

合集下载

2017届高三第三次全国大联考(江苏卷)语文卷(4页)

2017届高三第三次全国大联考(江苏卷)语文卷(4页)

绝密★启用前|2017届高三第三次全国大联考【江苏卷】语文I 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之效在诗外。

我们承认艺术本身的魅力,更承认艺术加上思想的爆发力。

A .感悟 鼓荡 振聋发聩B .感想 鼓动 振聋发聩C .感悟 鼓动 震耳欲聋D .感想 鼓荡 震耳欲聋2.“化虚为实”是古诗词中常用手法,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这一手法的一项是(3分)A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B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C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D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3分)A .面对那个时代严酷的事实,他却用幽默的语言来表达,这表现了一种心态,即看穿、看透了一切以后的坦然自如才能做到。

B .作为一种成熟的戏剧,元杂剧在内容上不仅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而且丰富了久已在民间传唱的故事,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最喜爱的文艺形式之一。

C .麦克马斯特接受美国广播公司专访时表示,美国总统特朗普已经下令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整合美国国防部、国务院和情报机构对解决朝鲜半岛问题,在未来有必要的时候向特朗普提供解决这一问题的选择。

D .近年来,党中央一再要求领导干部要严格自律,把好用权“方向盘”、系好廉洁“安全带”,为的是增强其自身免疫力,为各级干部立好标、打好样。

4.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3分)(1)而这,正是精神人格养成的过程 (2)对永恒之物进行片刻的凝望(3)让我们得以暂时跳脱出琐碎的眼前之事 (4)在某种意义上,阅读是对庸常生活的救赎 (5)正如我们在终极的意义上独自面对人生一样(6)我们在阅读中学着和自己对话A .(4)(1)(6)(5)(3)(2)B .(4)(1)(5)(6)(2)(3)C .(6)(5)(4)(3)(2)(1)D .(6)(5)(4)(2)(3)(1) 5.对下面这则材料的寓意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分)一般的鱼有储气的鳔,便于上浮与下沉,在水中游动自如。

2017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题目)

2017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题目)

惠州市2017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2017.1)本试卷分阅读题和表达题两部分,满分为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

2.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必须写在答题卷的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教育变革为什么步履艰难?对于教育,大家都或多或少存在不满意。

事实上,不仅中国人不满意,美国人、英国人、日本人也不满意,全世界几乎没有一个国家的人对自己国家的教育是完全满意的。

几十年来,世界上许多国家发布了无数报告,呼唤变革教育。

许多政府出台了大量政策,希望改变教育。

在互联网改变一切的时代,人民更是期盼互联网能够成为变革教育的神器,正像互联网颠覆了商业模式一样,来彻底改变我们的教育。

的确,互联网已经在改变世界。

而教育和互联网的结合,远远早于商业。

上个世纪60年代计算机开始出现的时候,人们就提出机器教学,就提出‚学校消亡论‛了。

互联网出现以后,利用网络改变教育的努力与投入,力度也远远大于商业。

但是,一直到今天,教育的变化也是非常小的。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教育学院发布的《理解和改进全日制网上学校》报告表示,美国有25万名中小学生在全日制网上学校上学。

美国各州网上学校总共提供53.6万门课程(每门课程都为一学期),有180万名中小学生至少选择一门网上课程。

网上课程的增长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不同群体和不同地区学生的教育需求,特别是满足了学生在家上学的需求。

据统计,全美共有240万名学生在家上学。

无疑,这也只占了全部学生人数的很少一部分。

据说,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生前曾经提出了一个著名的‚乔布斯之问‛:‚为什么计算机改变了几乎所有领域,却唯独对学校教育的影响小得令人吃惊?‛2011年9月,美国联邦教育部长邓肯给出了答案:原因在于‚教育没有发生结构性的改变‛。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全国卷三精校版含答案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全国卷三精校版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Ⅲ)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也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的软肋。

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郭城镇,虽然面貌焕然一新,但很多曾经让人留恋的东西却荡然无存。

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快速的、大规模的城镇化会不会是“乡愁”无处安放?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

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文化的记忆,如日常生活用品、公共活动场所、传统民居建筑等“记忆场所”;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记忆,如村规民约、传统习俗、传统技艺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模式等。

乡村物质文化记忆与非物质文化记忆常常相互融合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哲学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

在城镇化的过程中留住他们,才能留住乡愁。

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重。

至于哪些乡村基因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的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

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

呵护乡村记忆,使其永葆“温度”,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

比如,对一些乡土景观、农业遗产、传统生产设施与生产方法等有意识地进行整理维护。

惠州市2017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答案)

惠州市2017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答案)

惠州市2017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3分)1.(3分)*A.【缺少“几乎”“完全”,显得武断,与原文分寸感不同。

】2.(3分)*A.3.(3分)*D.【主要依据:原文第6段表述。

参考依据:原文第3段表述。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4.(5分)*A.*D.【B强加因果。

C“也是海明威日后成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主要因素”说法不正确。

E结尾处的引用是为了给予安德森公正的评价。

对1项得2分,对2项得5分。

】5.(7分)【①详写了安德森对海明威在道路选择、生活上的关心和创作风格上的影响,表现了安德森作为文学伯乐,不但发现人才,还呵护人才成长。

②通过福克纳的回忆详写了安德森对其文学创作的指点,突出了安德森的卓越独特的文学主张,以此表现了安德森培养文学才俊的功底。

③简介了安德森本人的成长和文学成就,以此铺垫证明安德森被称为文学伯乐并非浪得虚名。

④通过海明威和福克纳的突出成就、对安德森的亲口评价,突出了安德森作为文学伯乐的发现、培养之功和对美国文学的深厚影响。

⑤与同级别的伯乐对照,突出了安德森遭受讽刺挖苦的“不幸”,从其对待不幸的反应,表现了安德森宽容的特点。

(每答对1点得2分,本题最多得7分。

意思对即可。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6.(5分)*C.*E.【A项,“接下来的售票员、大爷、时髦小姐、中年大姐的话语将故事推向高潮”有误,售票员、大爷、时髦小姐、中年大姐的话语使故事情节进一步发展。

B项,小说的主题是说公共文明很重要,不好的语言和习惯会互相影响,外地小伙儿的最后一句话不足以说明他没有涵养。

D项,小说“以沉重的语调叙述”有误。

此文的语言特点是轻松俏皮中饱含着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担忧。

对1项得2分,对2项得5分。

】7.(4分)【①不利于公共文明建设,破坏和谐环境,多余、有害。

②在每次冲突趋于化解之时,横生枝节,引起新的矛盾。

③人们心里都容不下、憋不住有害无益的话语,冲口而出,伤人害己。

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3卷逐题解析版

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3卷逐题解析版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也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的软肋。

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过程中,虽然面貌焕然一新,但很多曾经让人留恋的东西却荡然无存。

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快速的、大规模的城镇化会不会使“乡愁”无处安放?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

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文化的记忆,如日常生活用品、公共活动场所、传统民居建筑等“记忆场所”;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记忆,如村规民约、传统习俗、传统技艺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模式等。

乡村物质文化记忆与非物质文化记忆常常相互融合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这些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

在城镇化的过程中留住他们,才能留住乡愁。

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重。

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的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

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

呵护乡村记忆,使其永葆“温度”,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

比如,对一些乡土景观、农业遗产、传统生产设施与生产方法等有意识地进行整理维护。

对于乡村中的集体记忆场所,如村落的祠堂、乡村的入口、议事亭、祭祀场所等,不可因为城镇化就让其全部消亡,而应对这些承载着人的情感和记忆的场所定期维修。

2017年高考全国3卷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7年高考全国3卷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7高考全国III卷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也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的软肋。

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过程中,虽然面貌焕然一新,但很多曾经让人留恋的东西却荡然无存。

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快速的、大规模的城镇化会不会使“乡愁”无处安放?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

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文化的记忆,如日常生活用品、公共活动场所、传统民居建筑等“记忆场所”;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记忆,如村规民约、传统习俗、传统技艺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模式等。

乡村物质文化记忆与非物质文化记忆常常相互融合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这些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

在城镇化的过程中留住他们,才能留住乡愁。

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重。

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的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

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

呵护乡村记忆,使其永葆“温度”,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

比如,对一些乡土景观、农业遗产、传统生产设施与生产方法等有意识地进行整理维护。

对于乡村中的集体记忆场所,如村落的祠堂、乡村的入口、议事亭、祭祀场所等,不可因为城镇化就让其全部消亡,而应对这些承载着人的情感和记忆的场所定期维修。

既要让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更为方便,又要让游子在故乡找到依恋感1。

吉林普通高中2017届高三毕业第三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含解析

吉林普通高中2017届高三毕业第三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含解析

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22道题.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

3。

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日前,全国各地精彩纷呈的科普日活动让人们享受了一顿顿“科普大餐”,虚拟现实等新技术让科普活动变得五彩斑斓、趣味十足.如果说科学知识是科普的“鱼",那么科学精神、科学思维和科学的人文精神,就是科普的“渔”.我们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近来的科普活动“鱼”多“渔"少,缺了些“精气神”。

科学精神包括求实精神、创新精神等。

求真是目标,创新是灵魂,这些宝贵的科学精神,不仅为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外围环境,同时也在约束科技团体的自身行为。

而对普通人来讲,不管是做学问还是安身立命,这些精神都永不会过时。

因为科学在追求知识和真理的同时,也赋予人崇高的理想,激励人们超越自我、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科学思维在今天的科普内容中尤为重要,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比普及科学前沿知识还要重要。

现在,科学知识已经汗牛充栋,一般在网络上一搜就能找到,对普通民众来讲,除非个人极为感兴趣,否则并没有熟练掌握的必要。

对大部分人来说,形成科学理性的反思能力,比掌握某种或某几种科学知识更为重要。

比如,要让大众明白,科学是有局限性、阶段性的,包括医学在内的各种科学,都不是万能的.这样大众在面对一些诸如“量子矿泉水能治疗各种癌症”等骗局时,才能多一分清醒.科学的人文精神,和现在网上流行的“心灵鸡汤”大不一样,它以科学为基础和手段,以人文关怀为方向和目的,强调科学与人文相互协调和补充的思想,是唯物主义的人文观。

在做科普时,也要让人们明白,科学与人文是人类文明飞升的双翼。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如何控制好这把利剑,有赖于人文精神的指导.总之,科学精神、科学思维和科学的人文精神,本身就是科学的一部分,是科学的“精气神”。

2017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题目)教材

2017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题目)教材

惠州市2017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2017.1)本试卷分阅读题和表达题两部分,满分为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

2.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必须写在答题卷的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教育变革为什么步履艰难?对于教育,大家都或多或少存在不满意。

事实上,不仅中国人不满意,美国人、英国人、日本人也不满意,全世界几乎没有一个国家的人对自己国家的教育是完全满意的。

几十年来,世界上许多国家发布了无数报告,呼唤变革教育。

许多政府出台了大量政策,希望改变教育。

在互联网改变一切的时代,人民更是期盼互联网能够成为变革教育的神器,正像互联网颠覆了商业模式一样,来彻底改变我们的教育。

的确,互联网已经在改变世界。

而教育和互联网的结合,远远早于商业。

上个世纪60年代计算机开始出现的时候,人们就提出机器教学,就提出“学校消亡论”了。

互联网出现以后,利用网络改变教育的努力与投入,力度也远远大于商业。

但是,一直到今天,教育的变化也是非常小的。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教育学院发布的《理解和改进全日制网上学校》报告表示,美国有25万名中小学生在全日制网上学校上学。

美国各州网上学校总共提供53.6万门课程(每门课程都为一学期),有180万名中小学生至少选择一门网上课程。

网上课程的增长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不同群体和不同地区学生的教育需求,特别是满足了学生在家上学的需求。

据统计,全美共有240万名学生在家上学。

无疑,这也只占了全部学生人数的很少一部分。

据说,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生前曾经提出了一个著名的“乔布斯之问”:“为什么计算机改变了几乎所有领域,却唯独对学校教育的影响小得令人吃惊?”2011年9月,美国联邦教育部长邓肯给出了答案:原因在于“教育没有发生结构性的改变”。

2017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三卷及答案

2017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三卷及答案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Ⅲ)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也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的软肋。

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郭城镇,虽然面貌焕然一新,但很多曾经让人留恋的东西却荡然无存。

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快速的、大规模的城镇化会不会是“乡愁”无处安放?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

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文化的记忆,如日常生活用品、公共活动场所、传统民居建筑等“记忆场所”;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记忆,如村规民约、传统习俗、传统技艺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模式等。

乡村物质文化记忆与非物质文化记忆常常相互融合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哲学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

在城镇化的过程中留住他们,才能留住乡愁。

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重。

至于哪些乡村基因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的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

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

呵护乡村记忆,使其永葆“温度”,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

比如,对一些乡土景观、农业遗产、传统生产设施与生产方法等有意识地进行整理维护。

2017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题目)汇总

2017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题目)汇总

惠州市2017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2017.1)本试卷分阅读题和表达题两部分,满分为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

2.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必须写在答题卷的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教育变革为什么步履艰难?对于教育,大家都或多或少存在不满意。

事实上,不仅中国人不满意,美国人、英国人、日本人也不满意,全世界几乎没有一个国家的人对自己国家的教育是完全满意的。

几十年来,世界上许多国家发布了无数报告,呼唤变革教育。

许多政府出台了大量政策,希望改变教育。

在互联网改变一切的时代,人民更是期盼互联网能够成为变革教育的神器,正像互联网颠覆了商业模式一样,来彻底改变我们的教育。

的确,互联网已经在改变世界。

而教育和互联网的结合,远远早于商业。

上个世纪60年代计算机开始出现的时候,人们就提出机器教学,就提出‚学校消亡论‛了。

互联网出现以后,利用网络改变教育的努力与投入,力度也远远大于商业。

但是,一直到今天,教育的变化也是非常小的。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教育学院发布的《理解和改进全日制网上学校》报告表示,美国有25万名中小学生在全日制网上学校上学。

美国各州网上学校总共提供53.6万门课程(每门课程都为一学期),有180万名中小学生至少选择一门网上课程。

网上课程的增长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不同群体和不同地区学生的教育需求,特别是满足了学生在家上学的需求。

据统计,全美共有240万名学生在家上学。

无疑,这也只占了全部学生人数的很少一部分。

据说,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生前曾经提出了一个著名的‚乔布斯之问‛:‚为什么计算机改变了几乎所有领域,却唯独对学校教育的影响小得令人吃惊?‛2011年9月,美国联邦教育部长邓肯给出了答案:原因在于‚教育没有发生结构性的改变‛。

2017高考三模试卷及答案(语文)

2017高考三模试卷及答案(语文)

2017高考三模试卷及答案(语文)【2017高考三模试卷及答案】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史学“三病”当须“治”苏全有当前我国的史学研究存在三方面的问题,即智慧缺失、远离现实、考据失真。

所谓智慧缺失,就是指史学研究的成果不仅缺乏价值、意义,还缺乏启迪、借鉴。

知古以察今,鉴往以知来,读史可以明智,说的就是史学的功能。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当今史学研究并非都是如此。

例如,有铁路史论者经过长篇大论之后得出结论称,铁路的修筑带动了沿线经济的发展;有外交史论者经过“深思熟虑”后形成的结论是“弱国无外交”;甚至有人口史论者通过对史料的艰难爬梳,指出人才主要分布在都城和省会……至于为数不菲的所谓“历史启示”,却鲜有启示可言,反而令人哑然失笑。

诸如此类的情状俯拾皆是、不胜枚举。

每念及此,不由得令人心中黯然。

智慧缺失最集中的体现就是“马后炮史学”。

所谓“马后炮史学“,就是以结果作为判断的支撑,成者王侯败者贼寇。

如有观点认为,即使是在德川时期的中叶,日本已经开始接受西方的货币管理,这和帝制末期的中国真是一大对比。

对此有学者批评道:这言下之意显然指18世纪仍为封建社会的日本,在制度上已较帝制中国更为优胜。

这便纯属马后炮的历史认知。

仅仅因为日本在近代迅速强盛,就证明其制度在中世纪也是好的;因为中国在近代节节败退,就证明其制度在帝国盛世也是坏的。

历史就像一个迷宫,其中布满智力机关,一不小心就找不到出口。

显然史学界应该秉承“板凳要坐十年冷”“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气概,多创造出令人眼前一亮的思想。

“爸爸告诉我,历史有什么用?”当面对儿子的突然提问时,法国年鉴学派大师马克·布洛赫显露了一丝犹疑和紧张。

布洛赫之所以少了些自信,主要就在于象牙塔式史学的弊端:面向过去,背对现实。

在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之间,研究者往往更多的是重前者,轻后者。

特别是远离现实,一方面体现在研究者对民众、民族关怀的缺乏,科学严谨的研究成了职称、奖金、晋升等目的的敲门砖。

2017年全国高考III卷语文试卷和答案解析

2017年全国高考III卷语文试卷和答案解析

2017年全国高考III卷语文试卷解析(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也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的软肋。

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过程中,虽然面貌焕然一新,但很多曾经让人留恋的东西却荡然无存。

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快速的、大规模的城镇化会不会使“乡愁”无处安放?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

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文化记忆,如日常生活用品、公共活动场所、传统民居建筑等“记忆场所”;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记忆,如村规民约、传统习俗、传统技艺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模式等。

乡村物质文化记忆与非物质文化记忆常常相互融合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这些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

在城镇化过程中留住它们,才能留住乡愁。

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重。

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

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

呵护乡村记忆,使其永葆“温度”,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

比如,对一些乡土景观、农业遗产、传统生产设施与生产方法等有意识地进行整理维护。

对于乡村中的集体记忆场所,如村落的祠堂、乡村的入口、议事亭、祭祀场所等,不可因为城镇化就让其全部消亡,而应对这些承载着人的情感和记忆的场所定期维修。

既要让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更为方便,又要让游子在故乡找到依恋感与归属感。

如果说留住和呵护乡村记忆是一种消极型的留住乡愁的话,那么,活化乡村记忆则是一种积极型的留住乡愁。

活化乡村记忆,就是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挖掘乡村记忆与乡村传统产业,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将“文”“人”“居”与“产”融合在一起,让原来的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充满生机活力。

2017年高考新课标Ⅲ卷语文试题解析(参考版)

2017年高考新课标Ⅲ卷语文试题解析(参考版)

1.【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项表述过于绝对;B项“必须完好保存”错误;D项“使之成为相关产业的配套设施”错误,原文是“这需要相应的公共设施与之配套”。

故答案为C。

2.【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并举例说明了甄选的标准”错误,原文没有这方面的信息。

故选C。

3.【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说明乡村记忆的内涵并非一成不变的”错误。

故选D。

4.【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综合考查小说的内容、情节、主旨。

B项,“让他们在美的愉悦里一改平日的斤斤计较”错。

5.【答案】做裁缝是辛苦的;无论做什么职业都是辛苦的;人活着为了生活而奔波都是辛苦的【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句子的含义。

应先确定句子的位置,看有无修辞,圈出关键词,结合前后语境解答即可。

8.【答案】B.C【解析】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目,首先仔细阅读各选项内容,找准答题区间,再认真比较。

题中,A 项“这种形式可以丰富大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的说法无中生有。

D项错误在于同材料二中“只能通过博物馆事业增加值来衡量博物馆对国民经济的直接贡献”的说法不同。

E项错误在于同材料三中“博物馆对于旅游经济的拉动难以用数字衡量,它更多的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宣传和教育作用”的说法相悖。

9.【答案】①可以依托博物馆的藏品研究历史、研究文化、进行考古科研等,并获得丰富的科研成果。

②博物馆可以针对藏品的研究,整合学校和研究机构的学者、教师,从而会成为一个地区的文史研究中心。

③博物馆可以成为展示城市独特历史文化、提升城市文化品牌价值的重要载体。

④博物馆可以向社会提供文化创意产品,进行文物巡展或社会文物鉴定及咨询等方面的产品或服务#学科¥网。

【解析】试题分析:回答此题,要抓住题干中“在科研方面的作用”一语在三个材料中仔细筛选相关内容,然后进行归纳概括。

比如,根据“材料一“中“依托这些藏品在历史、文化、考古等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科研活动,科研成果也非常丰富”一句,可归纳出答案第①点;根据“材料一”中“针对藏品的研究,需要整合学校和研究机构的学者、教师,因此博物馆往往会成为一个地区的文史研究中心”一句可归纳出答案第②点;根据“材料一”中“博物馆逐渐成为展示城市独特历史文化、提升城市文化品牌价值的重要载体”一句可归纳出答案第③点;根据“材料二”中“博物馆事业增加值即文化文物系统内的博物馆向社会提供产品或服务(如文化创意产品销售、文物巡展、社会文物鉴定及咨询等)”依据可归纳出答案第④点。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全国卷三精校版含答案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全国卷三精校版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Ⅲ)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也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的软肋。

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郭城镇,虽然面貌焕然一新,但很多曾经让人留恋的东西却荡然无存。

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快速的、大规模的城镇化会不会是“乡愁”无处安放?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

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文化的记忆,如日常生活用品、公共活动场所、传统民居建筑等“记忆场所”;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记忆,如村规民约、传统习俗、传统技艺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模式等。

乡村物质文化记忆与非物质文化记忆常常相互融合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哲学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

在城镇化的过程中留住他们,才能留住乡愁。

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重。

至于哪些乡村基因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的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

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

呵护乡村记忆,使其永葆“温度”,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

比如,对一些乡土景观、农业遗产、传统生产设施与生产方法等有意识地进行整理维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惠州市2017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2017.1)本试卷分阅读题和表达题两部分,满分为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

2.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必须写在答题卷的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教育变革为什么步履艰难?对于教育,大家都或多或少存在不满意。

事实上,不仅中国人不满意,美国人、英国人、日本人也不满意,全世界几乎没有一个国家的人对自己国家的教育是完全满意的。

几十年来,世界上许多国家发布了无数报告,呼唤变革教育。

许多政府出台了大量政策,希望改变教育。

在互联网改变一切的时代,人民更是期盼互联网能够成为变革教育的神器,正像互联网颠覆了商业模式一样,来彻底改变我们的教育。

的确,互联网已经在改变世界。

而教育和互联网的结合,远远早于商业。

上个世纪60年代计算机开始出现的时候,人们就提出机器教学,就提出‚学校消亡论‛了。

互联网出现以后,利用网络改变教育的努力与投入,力度也远远大于商业。

但是,一直到今天,教育的变化也是非常小的。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教育学院发布的《理解和改进全日制网上学校》报告表示,美国有25万名中小学生在全日制网上学校上学。

美国各州网上学校总共提供53.6万门课程(每门课程都为一学期),有180万名中小学生至少选择一门网上课程。

网上课程的增长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不同群体和不同地区学生的教育需求,特别是满足了学生在家上学的需求。

据统计,全美共有240万名学生在家上学。

无疑,这也只占了全部学生人数的很少一部分。

据说,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生前曾经提出了一个著名的‚乔布斯之问‛:‚为什么计算机改变了几乎所有领域,却唯独对学校教育的影响小得令人吃惊?‛2011年9月,美国联邦教育部长邓肯给出了答案:原因在于‚教育没有发生结构性的改变‛。

一般认为,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可分为三个阶段:工具与技术的改变、教学模式的改变和学校形态的改变。

电化教育、PPT课件等都是工具与技术层面的变革,慕课、翻转课堂等是教学模式的变革,如果学校形态不发生深刻的变革,教育结构不发生相应的变化,教育的变革是非常困难的。

教育变革的困难,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教育的科学基础发育不成熟。

教育有两个重要的学科基础:心理学与社会学。

人是世界上最复杂的动物。

人类认识世界的历程是由远及近的,天文学是科学家族的老大哥,伽利略的天文学之后,是牛顿的物理学,人类开始探索物理现象与规律。

现在,我们刚刚进入生物学的世纪,开始关注生命现象。

但是,总的来说,人脑对我们来说还是一个黑匣子,人类要真正认识自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教育作为一种国家行为,还有政治、文化和意识形态方面的问题,变革受到的制约就更加多一些。

这就是教育变革为什么步履艰难的原因所在。

总之,教育要想解决人的问题,还有漫长的一段路要走。

不要指望我们通过信息技术的革命就能把教育问题解决了。

这是不可能的,不切实际的。

(节选自朱永新《未来学校发展的方向》)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对于教育,事实上,中国人、美国人、英国人不满意,可以说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的人对自己国家的教育是满意的。

B.几十年来,许多国家发布了呼唤变革教育的报告,许多政府出台了改变教育的政策,但是教育的变化却非常小。

C.网上课程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美国不同群体和不同地区学生的教育需求包括学生在家上学的需求。

D.互联网出现以后,利用网络改变教育的投入远远大于商业,但从变革的效果看来,后者却比前者显著。

2.下列哪项不能..回答“教育变革为什么步履艰难”这个问题?(3分)A.教育和互联网的结合,远远早于商业。

计算机开始出现的时候,人们就提出“学校消亡论”了。

B.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革命性发展并非必然能促成教育发生结构性的改变。

C.教育的科学基础,包括心理学与社会学发育还不成熟,人类对自身大脑的研究了解还很不够。

D.教育是一种国家行为,不能不受到政治、文化和意识形态方面问题的影响和制约。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相信,互联网既然能颠覆商业模式,也就能彻底改变我们的教育。

B.作者引用数据和邓肯的回答,意在证明2011年之后,美国教育已经发生结构性的改变。

C.作者相信,在生物学世纪,人类一定能真正认识自己,解决教育变革的问题。

D.作者认为,在互联网时代,学校形态的变化既是教育变革的标志,又是教育变革的条件。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

(12分)不幸的文学伯乐美国文学史中不乏著名的导师级的伯乐,著名诗人埃兹拉〃庞德曾发现并培养过T.S.艾略特、詹姆斯〃乔伊斯、罗伯特〃弗罗斯特等千里马;现实主义小说家威廉〃迪恩〃豪威尔斯则帮助提携过亨利〃詹姆斯、马克〃吐温、弗兰克〃诺里斯等年轻作家。

还有一位值得一提的伯乐是著名作家舍伍德〃安德森,他的两个学生也是赫赫有名——厄尼斯特〃海明威和威廉〃福克纳——两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但与其他导师不同的是,倒霉的安德森不幸成为了这两位日后大名鼎鼎的作家讽刺挖苦的对象。

舍伍德〃安德森是一位大器晚成的小说家。

1876年出生,家境贫寒,36岁开始文学创作,40岁出版第一部长篇小说,43岁凭借短篇小说集《小镇畸人》成为美国举足轻重的现代主义小说家。

海明威比安德森小23岁,两人是通过朋友认识的,当时安德森正处于自己事业的巅峰,海明威只是一个‚文学青年‛,但安德森却认为海明威是‚一个在写作上有着卓越才华的年轻人‛。

安德森对海明威的帮助首先体现在他为海明威指出了‚到巴黎去‛的道路。

安德森列出了一系列理由:那里房租低,物价便宜,是一个开放自由的城市,到处都可以写作,在那里看美国看得会更清楚……总之,巴黎是中心,艺术革命的中心!安德森还答应向他巴黎的几位老朋友推荐海明威,鼓励海明威‚做一个实验者,做一个探险者‛。

最后,他甚至连海明威到巴黎要住的旅馆都安排好了。

经过安德森的劝说,海明威去了巴黎。

安德森的推荐对海明威在巴黎的生活和写作事业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海明威在巴黎结交了很多著名作家,受到他们在生活上的关照和在写作上的指导,为在不远的将来跻身美国文坛顶级作家的行列奠定了基础。

安德森对海明威的影响不仅局限于巴黎之行,还体现在文学创作上。

安德森在刻画小人物失意困惑的精神状态方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成为美国文学中现代文体风格的开创者。

海明威很喜欢安德森的作品,有意模仿这位前辈的风格,随后一些评论家指出海明威在模仿安德森。

海明威起初辩解说作品没有雷同之处,小有名气之后,他对别人说,安德森的作品‚糟透了‛,开始对安德森进行无情的批判和嘲弄。

海明威的嘲弄令安德森非常气愤,但这位老作家并没有针锋相对地还击,表现出了一位文坛前辈的宽容。

可是不料海明威这里的风波还没有结束,福克纳又开始向安德森发难了。

安德森与福克纳是通过福克纳的妻子认识的,安德森颇为赏识福克纳的文学才华,对他进行了创作上的指导。

福克纳后来回忆说:‚我从他那里学到的是,作为一个作家,你必须做你本色的人……‘你必须要有一个地方作为开始的起点’,他告诉我,‘你是一个乡下小伙子,你所知道的一切也就是密西西比州的那一小块地方,虽然它那么小,不为人知,不过这也可以了,它也是美国。

’‛正是在安德森的建议下,福克纳以自己的家乡为原型,创作出了一系列不朽的‚约克纳帕塔法系‛小说。

安德森和福克纳经常见面,谈论文学创作,还将对方写进自己的小说中。

随着了解的加深,安德森对福克纳性格中的高傲有所不满,福克纳则对安德森出身贫寒颇有微辞。

当福克纳名声大噪时,他开始批评起安德森的创作,认为他的作品中有很多与他‚巨人‛的身份完全不符的地方。

1926年,福克纳出版了一本书《舍伍德〃安德森及其他著名的克里奥尔人》,让人一眼就能看出是在嘲笑安德森,对安德森造成了伤害。

像对待海明威的讽刺一样,安德森对此虽然伤心气恼,却也只是保持了沉默。

多年以后,当海明威和福克纳回首自己与安德森的关系时,两人都表现出了歉意,他们公正地评价了这位提携过他们的老师。

海明威将他称为‚我们所有人的老师‛。

福克纳的评价是:‚他是我们这一代作家的父亲。

‛(《世界文化》2010年5月号,有删改)相关链接一:安德森研究专家马尔科姆〃考利曾经说道:‚很快安德森就成为了‘美国作家中的作家’;与同时代作家相比,他是唯一一位在后代作家作品留下其印记的小说家。

这些作家的作品都带有他的风格与见解。

事实上,在后来的作家如海明威、福克纳、沃尔夫、斯坦贝克、卡德威尔、萨洛扬、亨利〃米勒的身上,都不同程度地能看到安德森的影子。

而他们仅仅是其中的一些作家。

‛相关链接二:海明威曾经在《非洲的青山》中盛赞安德森对美国文学语言的独特贡献:‚现代美国文学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应该归功于舍伍德〃安德森的创新,没有他,我们也许现在还在亦步亦趋地模仿欧洲文人别扭的贵族语言风格。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安德森善于发现他人的写作才华,对海明威、福克纳写作才华的欣赏,就是例证。

B.安德森在语言上的创新使得后代作家的作品带有他的风格与见解。

C.海明威在巴黎的生活和写作,是海明威日后成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主要因素。

D.安德森对得到过自己的帮助却反过来伤害自己的作家非常宽容,他并没有针锋相对地还击。

E.文章结尾处引用了海明威和福克纳的话是为了告诉我们,很多事情不需要争辩,历史会给我们一个真相。

5.本文是怎样选取和安排材料来写出安德森“文学伯乐”的特点的?(7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14分)多余一句话!那天我坐公交车去找朋友,车上人不多,但也没有空位子,有几个人还站着吊在拉手上晃来晃去。

一个年轻人,干干瘦瘦的,戴个眼镜,身旁有几个大包,一看就是刚从外地来的。

他靠在售票员旁边,手拿着一个地图在认真研究着,眼不时露出茫然的神情,估计是有点儿迷路了。

他犹豫了半天,很不好意思地问售票员:“去颐和园应该在哪儿下车啊?”售票员是个短头发的小姑娘,正剔着指甲缝呢。

她抬头看了一眼外地小伙子说:“你坐错方向了,应该到对面往回坐。

”要说这些话也没什么错了,大不了小伙子下一站下车到马路对面坐回去吧。

但是售票员可没说完,她说了那多余的最后一句话:“拿着地图都看不明白,还看个什么劲儿啊!”售票员姑娘眼皮都不抬。

外地小伙儿可是个有涵养的人,他嘿嘿笑了一笑,把地图收起来,准备下一站下车换车去。

旁边有个大爷可听不下去了,他对外地小伙子说:“你不用往回坐,再往前坐四站换904也能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