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职教育模式理性思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任职教育模式的理性思考

摘要:伴随着军队院校任职教育模式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逐步显现出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本文针对任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理念和目标、课程结构和内容、教学方法手段等方面存在的理论指导与建设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反思,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供大家讨论。

关键词:任职教育模式改革反思

学历教育向任职教育转型是我军院校近几年的热点话题,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有不少成功的经验,也暴露出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军校教育训练尽快完成由学历教育向任职教育的战略转变,各个院校都有一个从摸索到实践的艰苦过程,有许多问题需要反复研究、反复论证解决。笔者认为,转型过程中应自始至终建立反思的意识和机制,并保持良好的反思状态,在反思中完善,在反思中前进,在反思中提升。

1、关于任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理念和目标的反思

学历教育在教学模式上突出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强调厚基础、宽口径、复合型,注重发展潜力,着力全面培养。而任职教育的基本属性是军事职业教育,基本指向是部队的岗位需求,基本要求是学员毕业时达到岗位合格标准。因此,将“应用型人才”作为办学目标定位,并倡导以“能力本位”为核心的培养模式,不仅是一种理性思维使然,也是任职教育与部队战斗力生成的一种对接与呼应。然而,人们在界定“能力本位”这一理念,即任职教育究竟培

养“人的什么”时,却模糊了它的内涵与外延,在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中狭义地理解“任职能力”,出现把任职教育看成只传授技能与经验的倾向,这无异于将任职教育这—本来充满理性思维的教育行为,蜕变为一种职业工具。归根结底,是不能正确处理知识、能力和素质之间的关系。

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提高素质,是军队院校教学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的一个关系,它是制约和影响教学过程的因素之一,直接关系到人才的培养质量。知识、能力、素质,是处于不同层面的相辅相成、紧密联系的统一整体。知识是基础,是能力和素质的载体,没有丰富的知识、不可能有强的能力和高的素质,这一点上,学历教育与任职教育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区别在于,任职教育由于其职业指向性(口径窄)、培养周期短等特点,必须科学处理学员的发展潜力与岗位任职能力的关系。一是要遵循能力生成规律,在能力培养和训练过程中也要重视知识的积淀,同时追求能力生成的效率。二是要处理好第一能力和发展后劲的关系,在瞄准岗位能力生成这一核心的基础上,也要重视学员的发展潜力的培养,不断丰富和更新学员的知识结构,使学员首先拥有站得住脚、然后拥有抓得住成才机遇的能力,不断得到提升。三是在重视任职教育的工具l生价值取向的同时,不能忽略人的品质、内在精神的培养,应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重视人格、道德、伦理的养成,使学员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防止个人主义的泛滥,增强军人的荣誉感和使命感。

综上所述,任职教育虽然带有浓郁的职业教育的色彩,但是作为以“能力跃升”为核心的应用层面教育,培养未来战争需要的大批“德才兼备、通专并蓄、指技合一”的复合型人才仍然是任职教育的终极目标。

2、关于任职教育的教学内容体系构建与改革的反思

与学历教育比较,任职教育以培养能力为根本,强调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应用性,这是由学员任职岗位需要和工作经历决定的。根据任职教育学制短、层次高、岗位明确等特点,其课程设置按照“任职基础+任职能力+素质拓展”的模式设置并体现“精、新、用、补”等原则,已经成为各个任职院校共通的做法。以受教育者岗位能力需要为核心,以学员短缺为重点,着眼部队人才建设需求和发展变化,在构建任职教育模式上已经有了卓有成效的实践和探索。

然而,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却仍然存在教学内容构建和改革方面的诸多问题。一是对不同岗位层次的内容架构,缺乏全盘考虑,系统规划。表现为逐级培训的层次性体现不够明显,排、连、营三级的递进不合理,教学中部分对象、层次,共用教材、内容雷同的问题比较普遍。二是在对同一岗位层次课程体系的构建中,过分强调“模块化”,忽略“系统化”,人为地将各个模块孤立起来,造成关联课程之间的相互衔接不当,极大地影响了教学。三是对不同培养目标的内容定位,针对性、实用性不强。由于调查研究不够,对学员岗位任职的能力需求缺乏准确的把握,使得“学无所用”的现象仍然存在。四是部分课程的内容优化更新不及时跟不上部队在装

备、作战理念上的快速发展,知识陈旧、只能落后,无法满足学员岗位任职的实际需求。五是在课程及其内容的设置过程中,还存在不应该有的人为干扰,特别是为个人和小单位利益权衡而设置课程的现象在部分院校一定程度地存在,这是对院校的各项建设极不负责的做法。六是在任职教育的课程内容改革中,存在为创新而创新、为改革而改革的现象,把改革创新与“颠覆”联系在一起,似乎完全否定或大部分否定已有的课程体系而建立全新的课程体系才是

真正的改革。这种“突变式”的改革常常不顾现实基础,急于求成,期待着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完成课程改革任务。然而,这种朝令夕改的改革方式,扭曲了课程体系的整体性、系统性和逻辑性,虽使学院课程不断地改头换面,但却造成课程改革实践中普遍混乱、躁动的局面,往往使改革的结果令人困惑与沮丧。

3、关于任职教育的教学方法手段的反思

由于任职教育和学历教育的培养对象、培养目标、学制及培训内容等诸多方面的不同,其教学方法具有显著的区别,这一点已经达成共识。深化教学方法改革,突出实践,强化能力生成,建立起适应任职需要的方法体系,毫无疑问是遵循教育规律的正确理念。然而,在任职教学方法的应用实践中,已经出现或正在出现各种偏差,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将学历教育与任职教育的教学方法从概念到实践严格地对

立起来,似乎一切学历教育的教学方法都是陈旧过时的、不适用的。比如,把学历教育中具有许多优点的讲授式教学法看成是“填鸭灌

输式”的典型,其实是一种认识上的偏见。而事实上,讲授式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从来就没有排斥过互动和研讨,即使是学历教育的课程也一向如此。笔者认为,正确的教学方法使用观应该是”因材施教”,应该因教学对象的层次的不同而不同,因课程的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因教学内容的特点的不同而不同,应该强调教学方法的使用对人、对内容的针对性、实用性。任何教学方法都有自己独特的性能、使用范围和运用条件,不存在适用于一切环境和条件的教学方法。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优点和不足之处。选用何种教学方法必须因情所定、因势所定、因需所定,不能生搬硬套和盲目模仿。传统的教学方法并非一无是处,应当善待。

二是不遵循教学规律,为形式而形式、为方法而方法的教学普遍存在,似乎不热闹的课堂就不是好课堂。教员在教学中,把功夫下在表面,追求形式上的轰轰烈烈,而对教学内容不加深究,导致一堂课热闹下来,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都不够。可见,教学方法的使用,应该基于教学效果。什么样的方法最有效,就使用什么样的方法,而不在乎它是否单一、是否形式多样。个人认为,更多的时候需要解决的并不是教员的教学方法问题,而是学生的学习态度问题。究其根本原因是,目前的任职教育中,到院校任职培训和回部队提升任用脱节,“训用不一致”的问题普遍存在,极大地影响了学员的学习积极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