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径悲剧教学设计与反思
幽径悲剧教案6篇
Love your employees, he will love your business a hundredfold.勤学乐施积极进取(页眉可删)幽径悲剧教案6篇幽径悲剧教案篇1学习目标:1、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写作思路,并说出它的作用。
2、体会、感受作者文中表达的情感。
课前学习:1、熟读课文,查工具书解决课文中的生字词,能正确拼读,了解词的大意。
2、查资料,进一步了解作者和北大燕园。
课堂学习: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反思1(或从学过的十三岁际遇导入课文)。
组织学生交流课前学习对燕园的了解。
交流2让学生自读课文分组讨论:你认为__文题揭示的是怎样的悲剧,你能为文题加上一些定语来阐述吗?__写了哪三部分内容,请为每部分内容拟一个尽可能简洁的小标题。
巡视,参与小组讨论阅读、讨论3组织学生交流、评价交流,学生互评第二块:精读课文内容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反思1导入,__写的是“悲”却用大量笔墨写了“美”,你怎样理解?在行文中体现出作者怎样的感情?明确任务2组织活动,(让学生先划出感受描写美的语段和悲的语段,再小组讨论)阅读、思考、讨论3组织交流、评价组内交流,讨论第三块:语文活动:我谈季羡林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反思1俗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而季羡林却常常为一些小动植物而落泪,你怎样看待其人?明确任务2组织学生展示所搜集的作者资料,以便资源共享展示搜集成果3组织学生思考、交流、评价思考、交流、互评课后反思课后学习:1、写一篇周记,描写你喜爱的一种动植物体现出其美好的一面。
2、在你的生活周围是否也有类似__作者所揭示的现象或问题,请谈谈并与其以书面或口头方式与其交流你学习__的感受,对其所为提出你的想法。
幽径悲剧教案篇2教学目标:1、体会__语句中流露出的情感。
2、理解作者的情感,学习作者矢志维护真、善、美的决心。
教学设计:本篇__含有较丰富的人生哲理,这对于初二学生来说可能有一定的难度,备课时我力求扣住文本本身,让学生能根据文本体会到藤萝的美,并力求让学生理解作者对被砍前的藤萝和对被砍之后的藤萝的不同情感,通过这种情感的剧烈反差让学生体会到真、善、美的重要性,从而达到学习作者矢志维护真、善、美的决心。
幽径悲剧教学设计(通用10篇)
幽径悲剧教学设计(通用10篇)幽径悲剧教学设计(通用10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幽径悲剧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幽径悲剧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通过朗读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内容2、品味语言,学习反复、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及作用。
3、学习层层铺笔的描写手法及作用。
4、通过品读、美读把握文章情感,学习作者矢志不移地维护真、善、美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会通过读、品、悟理解文本所蕴含的情感。
教学难点:体会作品强烈的悲剧效果。
【课时安排】三课时【预习安排】1、借助工具书,解决文中字词,做到读通、读懂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查找有关季羡林的知识。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感受幽径之美,古藤萝之美。
一.导入老师讲一个真实的小故事:北大新学伊始,一位外地学子背着大包小包进入校园,实在太累了,就把包放在路边。
这时正好一位老人走来,年轻学子就拜托老人替自己看一下包,而自己则轻装去办理手续,老人爽快答应了。
近一个小时过去了,学子归来,老人还在尽职尽责地看守。
谢过老人,两人分别。
几天是北大的开学典礼,这位年轻的学子惊讶地发现,主席台上就坐的北大副校长季羡林正是那天替自己看行李的老人。
从这个小故事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大学者令人钦佩的人格魅力。
今天我们将通过《幽径悲剧》走进这位文化巨匠的精神世界,聆听他诉说的智慧,智慧地诉说。
二.介绍作者季羡林,北京大学教授、作家,学生介绍之后老师补充。
中学毕业后,他和80多个高中同学北上京城考大学。
结果,只有3个人考中,而他一人同时考取了北大和清华。
入学之后,学业出色,成为当时清华佼佼者,为清华“四剑客”之一。
季老学识渊博,学富五年,精通六七种语言,致力于研究“东方学”,是享誉海内外的“东方学大师”,学识了得,是当代中国的一位文化巨匠,深受世人的钦佩和敬仰。
幽径悲剧教案 《幽径悲剧》教学设计优秀7篇
幽径悲剧教案《幽径悲剧》教学设计优秀7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作者整理了7篇《幽径悲剧》教学设计,希望您在阅读之后,能够更好的写作幽径悲剧教案。
幽径悲剧的教案篇一《黄鹤楼送别》是苏教版第九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属于“文包诗”的形式,即以一个生动的故事再现《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创作情境。
本文诗文互照,情景同现,是一篇形式新颖,能培养学生联系语言环境和故事情境发展学生情感的好课文。
“感人心者,莫乎于情”,课堂上激动学生的是情,打动学生的是情,震撼学生的仍然是情。
可以这么说,没有情感的教学是不吸引人的教学。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出发,把情感、态度、价值观列入课程目标之中,更可见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能力发展。
”基于以上思考,我在教学《黄鹤楼送别》时,试图沿着情感的纬线,引导学生品词析句,层层深入,循序渐进地让学生感悟两位大诗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一、整体入手,潜心会文上课伊始,紧扣题眼“送别”设问,理解“饯行”,初步感知李白和孟浩然的“依依惜别”之情,紧接着,让学生默读课文二至四自然段,通过“找、划、写”的方式潜心会文,让学生通过与文本的对话,从语言文字中感受两位大诗人的深情。
二、含英咀华,涵咏真情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含英咀华,涵咏真情。
比如:“令人敬仰”、“誉满天下”、“一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伫立”、“凝视”等,引导学生细细品味,并通过“以读激情”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指导学生不仅看文字表面的意思,更深入到文本内部,发现文字背后的色彩,感悟文字背后蕴含的人物的丰富情感。
三、抓住“空白”,引导想象文章主要是引导学生体会两位大诗人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但文本描写的情景离学生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而且人物的情感非常细腻,五年级的孩子还是很难体会到的。
《幽径悲剧》 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幽径悲剧》教案教学设计课时安排:1课时(45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幽径悲剧》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关系。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悲剧背后的社会意义和道德问题。
教学重点:1. 《幽径悲剧》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关系。
2. 悲剧背后的社会意义和道德问题。
教学难点:1. 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2. 深入思考悲剧背后的社会意义和道德问题。
二、教学准备教材:《幽径悲剧》文本教学辅助材料:相关背景资料、讨论问题、分析指导教学设备:投影仪、白板、教学PPT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a.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文学作品,讨论悲剧主题。
b. 简介《幽径悲剧》的作者、背景和作品特点。
2. 文本阅读与理解(15分钟)a. 学生自读《幽径悲剧》文本,理解主要情节和人物关系。
b.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程度。
3. 欣赏与批判(10分钟)a. 学生分组讨论,从文学角度欣赏《幽径悲剧》的艺术特色。
b.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引导批判性思维。
4. 深入思考与讨论(10分钟)a. 学生分组讨论,从社会道德角度分析《幽径悲剧》的悲剧原因。
b.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引导深入思考。
5. 总结与拓展(5分钟)a.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悲剧背后的社会意义和道德问题。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积极程度和表现。
2. 文本理解:通过提问和讨论,评估学生对《幽径悲剧》文本的理解程度。
3. 欣赏与批判能力:评估学生在欣赏文学作品时的观点独到性和批判性思维。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对《幽径悲剧》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悲剧背后的社会意义和道德问题。
六、教学延伸活动1.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幽径悲剧》中的人物,进行情景再现,体会人物情感和命运。
《幽径悲剧》教案(优秀6篇)
《幽径悲剧》教案(优秀6篇)幽径悲剧的教案篇一新的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已半学期了,经过半学期的艰苦历程,深受新课改的冼礼,在教材钻研、课堂教学、学生评价等领域都有着较大的收获。
教师明显表现出关注学生,重视创设联系生活实际的问题情境和其他活动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了民主平等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学习,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重视过程,重视引导求异思维,鼓励算法的多样性;注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等贯彻新理念的教学行为;一致希望能让学生以一种生动、活泼、有趣的方式来学习数学,让学生不费劲地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数学,感受到数学与我们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
学生经过两个月的学习生活,多数同学已表现出对数学的一定兴趣,并已逐渐适应,形成初步的学习习惯,特别是在教师引导下已逐渐懂得倾听他人发言,与同学合作交流等。
一、在教材探研方面新教材在编排体系上,知识结构上都发生重大变化,突出了知识的形式的探究过程,同时增加了大量的动手操作,动脑思考与相互交流的机会,使枯燥乏味的数学变得既有趣又有用;它以实现儿童的发展为宗旨,为他们提供了大量的观察、猜想、思考、操作、验证、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机会。
1.根据不同的数学知识,领略教材图例的含义,精心设计组织课堂教学活动在新教材的例题、"做一做"中,都有一些漂亮的插图,这些插图对我们教师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把握好这些插图的内容,领略插图的含义,根据插图组织学生开展教学活动。
如:在"比一比"中的"做一做"里有5幅插图,我在教学中利用这些插图开展比多少、比长短、比高矮的分组活动。
在比长短中,我开展"谁的胳膊长"的趣味比赛活动,先分小组比出谁是小组中胳膊最长的同学,再组与组比较,比出谁是全班胳膊最长的同学。
这项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在小组里合作学习,使生与生之间有交流、讨论,在交互的教学活动中学会了新知,教师真正站到了教学活动组织者的位置。
《幽径悲剧》教学案例(附反思)
《幽径悲剧》教学案例(附反思)教学目的1、感受藤萝的美和悲,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2、培育先生欣赏美、维护美的看法教学重点感受藤萝的美和悲,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手腕多媒体教学教学理念经过自主协作探求的学习方式,引导先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育先生对美的感悟,进而学会欣赏美、维护美。
教学进程一、故事导入1、教员讲述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个秋天,北大新学期末尾了,一个外地来的学子背着大包小包走进了校园,真实太累了,就把包放在路边。
这时正好一位老人走来,年轻学子就拜托老人替自己看一下包,而自己那么轻装去操持手续。
老人直爽地容许了。
近一个小时过去了,学子归来,老人还在失职尽责地看守。
谢过老人,两人区分。
几天后是北大的开学仪式,这位年轻的学子惊讶地发现,主席台上就坐的北大副校长季羡林正是那一天替自己看行李的老人。
2、简介作者:他真是一位令人敬仰的老人呀,你们想了解这位老人吗?下面我们一同来看一看有关季羡林先生的简介。
教员想请一位同窗来读一下。
季羡林(1911- )山东清平县人。
北京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中国言语学家、文学翻译家,世人称其为〝学界泰斗〞、〝一代宗师〞,是国际外公认的〝西方学巨匠〞,梵文、巴利文专家。
他知晓英语、德语、梵语、巴利语、吐火罗语,还能阅读法语、俄语书籍。
在言语学、文明学、历史学、佛教学、印度学和比拟文学等方面卓有建树。
他曾临时努力于梵文的研讨和翻译,还创作了许多散文作品,有«天竺心影»、«朗润集»、«季羡林散文集»。
他是〝学界泰斗〞、〝一代宗师〞,是国际外公认的〝西方学巨匠〞,梵文、巴利文专家,不但人品好,而且学问高,明天我们就一同窗习他的一篇散文:«幽径喜剧»,看看这篇课文展现了北大教授季羡林先生怎样的情感世界。
二、全体感知1、下面请同窗们快速地阅读课文,围绕课题,思索文章写了一个什么喜剧?生:北大校园里一条幽僻的小路上一株藤萝被毁的喜剧。
《幽径悲剧》教学设计
•••••••••••••••••《幽径悲剧》教学设计《幽径悲剧》教学设计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幽径悲剧》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幽径悲剧》教学设计篇1学习目标:1、能联系生活,理解善待环境就是善待自己的道理,唤起维护真、善、美的决心。
2、学习本文描写和议论、抒情相结合的表达方式。
3、体会本文精练、通俗而又雅致的语言。
学习重点:目标1学习难点:目标3课前学习:1、熟读课文,查工具书解决课文中的生字词,能正确拼读,了解词的大意。
2、查资料,进一步了解作者和北大燕园。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课时教学目标:1、领略古藤之美、古藤之悲2、理解作者的情感教学内容及步骤:一、导入:在北京大学的校园里曾发生过这样一个故事:金秋时节,怀着无比自豪与兴奋之情的天之骄子从各地云集燕园。
一位扛着行李的新生,看见一位穿旧式中山装的老头,就请他帮助看一会儿行李,自己去报到。
老头答应了,9月的北京天气还很热,旁边有人说:“您回去吧,我替他看着。
”可老人说:“还是我等他吧,换了人他该找不着了。
”那位学生回来后,老头什么也没说就走了。
3天后的开学典礼上,这位学生大吃一惊,那天帮自己看行李的老头,竟是主席台上就座的北京大学的副校长、大名鼎鼎的季羡林!这就是北京大学教授,著名的学者、作家季羡林。
现年已94岁高龄却仍矢志不渝地维护着真、善、美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季羡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篇散文——《幽径悲剧》。
让我们一同去感知季羡林先生真诚丰富的情感世界。
二、整体感知1、迅速浏览课文,用一句话概括:幽径上发生了什么悲剧?2、阅读、概括3 、组织交流交流三、研读课文(一)引导学生学习写古藤之美的部分1、“悲剧”就是将美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越美的东西被毁灭,其悲剧性就越强烈。
《幽径悲剧》的教案3篇
山水林天湖草沙一体化修复工程成效评估布点要求一体化修复工程成效评估布点是对工程进行综合评估和监测,以科学评价工程实施效果,为随后的工程规划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下面将从工程成效评估的目的、原则、方法和步骤等方面进行详细论述。
一、工程成效评估的目的通过对一体化修复工程成效进行评估,可以客观、科学地评价工程实施的效果,发现和解决工程实施中的问题,为随后的工程规划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目的包括:1. 评价工程实施的效果,包括生态环境改善、生物多样性恢复、自然资源保护等方面;2. 发现工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为随后的工程规划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3. 为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提供信息,让各方更好地了解工程实施的效果和影响。
二、工程成效评估的原则1. 科学性原则:评估要基于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客观、准确地评估工程实施的效果。
2. 综合性原则:评估要全面地考虑工程对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影响,不能片面地只看到单一方面的效果。
3. 可比性原则:评估要依据一定的标准和指标进行,让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的工程实施效果能够进行比较,找到规律性的东西。
4. 可操作性原则:评估要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决策参考。
5. 公开透明原则:评估的结果要向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开放,让各方都能了解工程实施的效果和影响。
三、工程成效评估的方法1. 现地调研:通过实地调研、勘察和实地监测来获得一些原始数据和信息,为后续的评估提供基础。
2. 数据分析:对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处理,明确数据的意义,并对数据进行科学的评估。
3. 模型建立:采用一些科学的模型,对工程实施的效果进行模拟和预测。
4.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为工程实施的效果提供科学的评价。
5. 评估方法论建立: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方法论,系统地对工程实施的效果进行评估。
四、工程成效评估的步骤1. 制定评估计划:确定评估的范围、目标、方法和步骤等,明确评估的目的和要求。
2023幽径悲剧教案三篇
2023幽径悲剧教案三篇幽径悲剧教案篇1学习目标1.反复朗读课文,领略古藤之美、古藤之悲。
2.能联系生活,理解善待环境就是善待自己的道理,唤起维护真、善、美的决心。
1.学习本课,首先要阅读感知课文的内容,理清课文的写作思路;了解谋篇布局的特点--“层层铺垫、反衬突出”;体会__恰当的详略安排。
2.还要注意学习__运用描写和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的写法。
通过揣摩重点词语的含义,理解、分析拟人手法的作用。
3.最后通过阅读课文和品味含义深刻的语句,理解__揭露了令人无比痛心的愚氓灭美的现实,抒发作者矢志不移地维护真、善、美的决心的主题。
【作者简介】季羡林(1911年8月6日-7月11日),字希逋,又字齐奘。
中国著名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翻译家,散文家,精通12国语言。
曾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
7月11日北京时间8点50分,国学大师季羡林在北京301医院病逝,享年98岁。
著有散文集《天竺心影》、《朗润集》、《留德十年》、《牛棚杂忆》、《季羡林论人生》、《病榻杂记》等。
一.注音:潋滟()愚氓()鲁殿灵光()毛骨悚然()怯懦()虬干(摇曳()抖擞()万斛()蜿蜒()猬集()荆棘()诛伐()二.解释词义:1.凄清:形容凄凉冷清。
2.萧索:萧条冷落。
3.愚氓:愚民,愚昧之人。
氓,民、百姓。
4.足征:就是“足以征明”意思。
5.潋滟:水波荡漾的样子。
6.诛伐:在这里是“砍伐”的意思。
7.疾趋:快走。
8.焉知:哪里知道。
9.奈何:怎么办。
10.闲情逸致:闲适的情致。
11.司空见惯:由于经常见就不觉得希奇了。
12.等闲视之:把它当作平常的事物来看待。
13.相映成趣:互相对照、映衬着显得更有趣味,更有意思。
14.盘曲而上:弯曲缠绕着向上。
15.鲁殿灵光:汉代鲁恭王建有灵光殿,屡经战乱而岿然独存。
后用来称硕果仅存的人或事物。
16.毛骨悚然:身上汗毛竖起,脊梁骨发冷,形容非常吃惊和恐惧的样子。
《幽径悲剧》 教案教学设计
《幽径悲剧》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幽径悲剧》的作者、背景及文学地位。
(2)培养学生分析、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运用朗读、角色扮演等方法,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提高审美情趣。
(2)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提高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掌握课文的基本内容,理解故事情节。
(2)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2. 教学难点:(1)领悟作者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表达的悲剧意味。
(2)引导学生从作品中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幽径悲剧》的作者、背景及文学地位。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
(2)学生分享阅读心得,交流对作品的初步理解。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主题思想。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情感体验:(1)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感受作品的语言美。
(2)组织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作品中的人物情感。
5. 作品解析:(1)分析作品中的自然环境描绘,引导学生领悟悲剧意味。
(2)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引导学生反思现实生活中的环保问题。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作品的主题思想及现实意义。
四、课后作业1. 复习课文,总结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3. 预习下节课内容,准备参与讨论。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情感体验,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六、教学策略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作品中的奥秘。
2. 情境教学: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作品中的环境,增强情感体验。
《幽径悲剧》 教案教学设计
《幽径悲剧》教案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能联系生活,领悟出善待环境就是善待自己的道理,唤起维护真、善、美的决心。
2、学习本文描写和议论、抒情相结合的表达方式。
3、体会本文精练、通俗而又雅致的语言。
课前学习:1、熟读课文,查工具书解决课文中的生字词的音形义。
2、查资料,进一步了解作者和北大燕园。
课堂学习:第一块:整体感知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教学反思1组织学生交流课前学习对作者及燕园的了解。
交流快速阅读课文,思考问题:1.用一句话概括:在怎样的幽径上发生了什么悲剧?2.文章语言方面你有什么发现或收获?阅读、概括3组织交流,小结1.在美丽神奇的幽径上象征美的古藤萝被毁的悲剧。
2.语言特点:使用文言词汇、多用四字成语和短语、对称句子的使用、化用和引用古诗句。
交流,小结第二块:研读课文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教学反思1本文实际上写的是一株古藤萝的悲剧,作者为什么从幽径、古藤萝的美写起?找出文中具体描写幽径、古藤萝形、色、味、声的语句,领略它们的美丽,思考、交流如此写法的用意与好处。
这株古藤萝简直是美的化身,它的被毁看出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文中最能表达出悲剧感的是哪些文字?思考、讨论、交流,找出相关语句并有感情的诵读,为这段描写作内容或语言上的点评。
3你是如何看待“愚氓毁美”之事呢?这说明了什么问题?讨论、交流4文章最后一段话有什么深刻含义?讨论、交流5小结自我小结第三块拓展延伸: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教学反思1以古藤萝的口吻写一段话,向人们提出劝告,保护好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提高审美的素质。
写作、交流2人们常说,读一篇文章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于本文,你能联系作者的生活经历做出更多的解读吗?思考、讨论、交流课后学习:在生活中,你曾为一株草、一朵花的折损而伤心过吗?你曾为一只猫、一条狗的病痛流过泪吗?如果有,请你将你的感情流露写下来,注意使用恰当的表达方式。
幽径悲剧的教师教学反思
幽径悲剧的教师教学反思教师是教育事业中的主要角色之一,他们肩负着培养学生的重任。
然而,在教育过程中,有时会发生一些不幸的事件,如幽径悲剧。
幽径悲剧是指教学过程中发生的严重意外事故,给师生带来伤害和痛苦。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对幽径悲剧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的教训和启示。
幽径悲剧的发生,通常是由一系列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首先,教学环境和设施的安全问题是幽径悲剧的重要原因之一。
例如,校园内缺乏有效的安全设施,如警示标志、护栏等,容易导致事故的发生。
同时,学校管理者对教学设施的维护和维修不到位,也增加了教学事故的风险。
另外,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责任心也是幽径悲剧发生的重要原因。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对学生的安全保护有着特殊的责任。
然而,有些教师缺乏安全教育的意识和相关知识,对于事故的防范和处理能力不足。
有时,教师可能因为疏忽大意或过于放松警惕,而忽视了学生的安全。
此外,学生自身的行为也是幽径悲剧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
年轻的学生往往缺乏自我保护和安全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容易发生意外。
他们可能因为好奇心、冲动等产生不理性行为,从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对于幽径悲剧的教学反思,首先需要反思学校的安全管理制度。
学校应该加强对教学环境和设施的安全检查和维护工作,确保学生的安全。
此外,学校还应该制定相关的教职工安全培训计划,提高教师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
其次,教师需要加强安全教育工作。
教师应该了解和熟悉学校的安全制度和安全演练计划,并将其落实到日常教学中。
教师还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通过安全教育,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估安全风险,并养成安全行为习惯。
此外,教师还应该加强对学生行为的监督和引导。
教师应该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避免其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伤害。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丰富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其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最后,学生也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学生应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遵守学校的安全规定,自觉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2024最新-幽径悲剧教案优秀9篇
幽径悲剧教案优秀9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本文是编辑帮家人们找到的幽径悲剧教案优秀9篇,仅供借鉴,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幽径悲剧教案设计篇一学习目标1、学习本文描写和议论、抒情相结合的表达方式。
2、体会本文精练、通俗而又雅致的语言。
【品读语言四法】1、推敲字词法文学语言具有形象性和情感性,极富表现力。
作家创作时特别注重炼字炼意的技巧。
我们在开始阅读时要联系全文,反复咀嚼品味那些含义深刻隽永、表达形象生动、情味浓郁的字词,特别是一篇和一句之间。
2、品味修辞法修辞方法不仅本身有一定的表达作用,而且往往能给语言附上形象性和抒情性。
把握修辞方法的内容、用法并联系文章所描绘的对象、气氛、作者的情感倾向、文体等来体会其表达作用,有助于披文入情。
3、填补空白法文学语言常常要留下空白,给人以广阔的想像空间,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
那么,这就需要我们在阅读时能展开联想和想像,品味语言的潜台词,读出其弦外之音,丰富作品的内容,更深刻地领悟作品的情感。
阅读古典诗歌,尤其要透过其有尽之言品其无尽之意,再现诗歌的独特意境。
4、比较揣摩法我们知道写作同样的内容可以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而不同的表达方式又常常有不同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效果。
那么,我们在阅读时可以把不同的语言形式进行比较,从而辨其高下优劣,品其不同情趣。
总之,文学鉴赏时,能够从语言入手,综合灵活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品读,敲开文学的大门,感受文学殿堂的真善美。
【季羡林散文】季羡林散文共分六部分,收集了季羡林先生的散文精品。
季先生的散文有着浓厚的底蕴。
“真”与“朴”是季先生散文的两大特点,也是其散文的独特风格。
季羡林散文是美文与华照相得益彰,既是伴君品味欣赏这佳作,又为珍藏馈赠之上品。
季先生的散文有着浓厚的底蕴。
“真”与“朴”是季先生散文的两大特点,也是其散文的独特风格。
关于幽径悲剧教案三篇
关于幽径悲剧教案三篇关于幽径悲剧教案三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幽径悲剧教案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幽径悲剧教案篇1学习目标:1、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写作思路,并说出它的作用。
2、体会、感受作者文中表达的情感。
课前学习:1、熟读课文,查工具书解决课文中的生字词,能正确拼读,了解词的大意。
2、查资料,进一步了解作者和北大燕园。
课堂学习: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反思1(或从学过的十三岁际遇导入课文)。
组织学生交流课前学习对燕园的了解。
交流2让学生自读课文分组讨论:你认为本文文题揭示的是怎样的悲剧,你能为文题加上一些定语来阐述吗?本文写了哪三部分内容,请为每部分内容拟一个尽可能简洁的小标题。
巡视,参与小组讨论阅读、讨论3组织学生交流、评价交流,学生互评第二块:精读课文内容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反思1导入,文章写的是“悲”却用大量笔墨写了“美”,你怎样理解?在行文中体现出作者怎样的感情?明确任务2组织活动,(让学生先划出感受描写美的语段和悲的语段,再小组讨论)阅读、思考、讨论3组织交流、评价组内交流,讨论第三块:语文活动:我谈季羡林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反思1俗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而季羡林却常常为一些小动植物而落泪,你怎样看待其人?明确任务2组织学生展示所搜集的作者资料,以便资源共享展示搜集成果3组织学生思考、交流、评价思考、交流、互评课后反思课后学习:1、写一篇周记,描写你喜爱的一种动植物体现出其美好的一面。
2、在你的生活周围是否也有类似本文作者所揭示的现象或问题,请谈谈并与其以书面或口头方式与其交流你学习本文的感受,对其所为提出你的想法。
幽径悲剧教案篇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习描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表达方式2.学习精练、通俗而又雅致的语言【过程与方法】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使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矢志维护真善美的决心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同学们,“悲剧”是美的毁灭,越美的东西被毁灭,其悲剧性就越强烈。
初中课文《幽径悲剧》教学反思
初中课文《幽径悲剧》教学反思一、引言《幽径悲剧》是一篇初中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个年轻人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而经历的艰辛和挫折。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于这篇课文的理解和应用存在一些困难。
因此,本文将对我在教学过程中的经验和反思进行总结,以期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这篇课文。
二、问题分析在教学《幽径悲剧》时,我注意到学生对于课文的主题和情节理解不够深刻。
他们往往只停留在表面的文字理解上,而没有深入挖掘其中的内涵和寓意。
此外,学生在阅读理解和写作方面的能力也有待提高。
因此,在进一步的教学中,我需要针对上述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
三、教学策略为了提高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我提出以下教学策略:1. 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引入这篇课文时,我可以通过介绍课文的背景和主题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同时,我还可以使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来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课文。
2. 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在学生阅读课文时,我可以提出一些思考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中的细节和隐含意义。
同时,我也可以设计一些小组讨论或个人思考的活动,让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3. 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为了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我可以设定一些与课文相关的写作任务,例如让学生写一篇读后感或改写课文的结局。
在写作过程中,我可以提供一些写作指导和范例,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四、教学实施1. 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引入课文时,我为学生展示了一些与课文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课文的背景和情节。
同时,我还向学生介绍了课文的主题和思想内涵,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在学生阅读课文的过程中,我提出了一些思考问题,例如“主人公为什么要选择这条幽径?”、“主人公经历了哪些困难和挫折?”等。
通过这些问题,我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细节和隐含意义,提高他们的阅读和思考能力。
3. 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为了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些与课文相关的写作任务。
《幽径悲剧》教学设计优秀7篇
《幽径悲剧》教学设计优秀7篇幽径悲剧教案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感受古藤的美和悲,理解作者矢志维护真、善、美的思想感情与决心。
2.培养学生欣赏美、保护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反复阅读文本,抓住“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一核心,在赏析古藤的美,感受古藤的悲的基础上,深入探究悲剧原因,体会作者的情感,确立维护真善美的责任感。
教学难点:幽径悲剧的真正原因的探究。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师:鲁迅曾说过:“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文学大师季羡林的《幽径悲剧》,来感受美的毁灭带给人们的心灵的震撼。
二、整体感知师: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作者写了一个什么悲剧。
明确:北大校园里燕园幽径上的一株古藤萝无端被毁的悲剧。
三、赏藤萝之美1、引导学生赏析藤萝之美师: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文学大师季羡林老先生就有一双慧眼,他在燕园的幽径中,发现了一个最美好的事物,就是幽径中的一株古藤萝。
阅读课文,请找出文中表现藤萝之美的语句,并说说你所感受到的美。
(提示:可以从用词、修辞、形象描写、情感表达等角度来谈。
)(1)外在形象美(明确:文章具体描写了这棵古藤“盘曲而上”之形,“蓦地”扑鼻之香,写了“袭入耳内”的蜜蜂声衬托花香,“万绿丛中一点红”之色,从形、声、色、味不同角度描写。
)(2)内在品质美师:我们感受到了古藤萝的外在形象美,不过,对一个事物的认识只停留在表面是不够的,还应关注它的内心,关注它的性情、品质。
藤萝的外形是美丽的,那么内在呢?(A.它在这里已经呆了二三百年,同它所依附的大树一向和睦相处。
B.它虽阅尽人间沧桑,却从无害人之意。
C.每年春天,就以自己的花朵为人间增添美丽。
)分析:友好(和睦相处)、善良、奉献美丽。
(3)饱经沧桑美、生命活力美师:藤萝是真、善、美的统一体,是美的化身。
它的美仅仅就这些吗?请同学们再将这些语句放在一起读一读,联系起来想一想。
《幽径悲剧》教案
《幽径悲剧》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幽径悲剧》的故事情节,把握主要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
2. 引导学生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熟记《幽径悲剧》的故事情节,了解主要人物及相关事件。
2. 人物分析:分析小说中的主人公及其他人物的性格特点,理解人物之间的关系。
3. 象征意义:探讨小说中象征手法的运用,如幽径的象征意义。
4. 主题思想: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小说的主题思想,如对人生、命运的反思。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熟记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理解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
2. 教学难点:深入分析和探讨小说的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
2. 谈话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讨小说的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
3. 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片段,进行深入分析。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介《幽径悲剧》的作者及作品背景。
2. 熟记课文内容,梳理故事情节,概括主要人物关系。
3. 分析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如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及其在故事中的表现。
4. 探讨小说的象征意义,如幽径的象征意义及其在故事中的体现。
5.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小说的主题思想,如对人生、命运的反思。
6.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1. 熟记《幽径悲剧》的故事情节,概括主要人物关系。
2. 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写一篇短文。
3. 深入思考小说的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写一篇读后感。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2. 作业完成评价:评估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故事情节概括、人物分析、象征意义探讨和主题思想思考等方面。
3. 小组讨论评价:在小组讨论环节,评价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表达能力。
七、教学拓展1. 推荐学生阅读其他涉及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的文学作品,如《百年孤独》、《麦田里的守望者》等,拓宽阅读视野。
《幽径悲剧》的教案(3篇)
《幽径悲剧》的教案(3篇)幽径悲剧教案设计篇一学习目标1.感知课文,了解谋篇布局的特点;层层铺垫。
2.揣摩重点词语的含义,理解拟人手法的作用。
3.理解“幽径悲剧”的含义,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矢志不移地维护真善美的决心。
学习重点1.谋篇布局的特点。
2.重点词语的含义,拟人手法的作用。
3.作者的思想感情,幽径“悲剧”的内涵,藤萝的不幸遭遇以及所反映的社会问题。
一、导入:人物有悲有喜,故事有悲有喜,一条小路还会有什么样的悲剧呢?让我们一起去读一读季羡林的《幽径悲剧》,从中去感受这些吧。
二、初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整体感知内容。
朗读形式:找几位学生分别读文章画出下列词语并听准读音。
蜿蜒懦者萧条浩劫诛伐惆怅渺小虬干毛骨悚然愚氓摇曳绽开万斛潋滟三、再(默)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感知文章结构。
Q:题目为“幽径悲剧”,那么文章的哪几节文字是在整体上写“幽径”呢?A:1—6节。
引导学生认识“幽径”的还突出体现在“藤萝”上。
Q:文章的哪几节文字是在写“藤萝”呢?A:7—16节。
Q:那么文章的哪几节文字是在写“藤萝”的“悲剧”呢?A:11—16节。
请同学们据此把文章分成三部分,研读每部分并内容,各拟一个尽可能简洁的小标题。
第一部分(1—6)幽径四季美景。
第二部分(7—10)幽径藤萝之美。
第三部分(11—16)藤萝悲剧。
四、研读课文第一部分是从哪两个方面来写幽径的?作者是怎样写幽径美景的?1、两个方面:一是写幽径有来头,不可等闲视之。
二是写幽径四季的美景。
2、从“山上”“湖中”两个方面写景物之美。
写山上之美,是按时间顺序,从“春天”写到“夏天”,再写到“秋天”,突出“总有翠色在目”。
写湖中之美,着重表现夏天“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充满了一股无比强烈的生命力。
最后又以一段文字合写冬天景象,意在表明虽是隆冬却并无“萧条”之感。
总之,作者写幽径之美,更注重表现的是浓烈勃发的生机。
Q:幽经之美,美在何处?请找出这些景色描写的句子,反复朗读,用心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幽径悲剧》教学设计
启东市寅阳初级中学李锦辉《幽径悲剧》是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所写的一篇散文。
其文章内涵丰富而深
邃;其文语言精练,纯粹,通俗而又雅致;其情渗透字里行间,沉痛不失其含蓄。
文中古藤萝的悲剧,是整个幽径的悲剧,是燕园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更是人性的悲剧。
所以说《幽径悲剧》是一篇极佳的阅读教学的文本。
本着课程标准中“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品德修养”,“培养学生自主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理论指导,设计此课。
为达到以上标准要求,可选用教师点拨,学生自学,小组讨论,朗读为主的教学方式。
学习目标:
1、能联系生活,理解善待环境就是善待自己的道理,唤起维护真、善、美的决
心。
2、学习本文描写和议论、抒情相结合的表达方式。
3、体会本文精练、通俗而又雅致的语言。
学习重点:
学会通过读、品、悟理解作者情感。
学习难点:
体会作品强烈的悲剧效果。
教学方法:
运用多种手段引导学生诵读、感悟、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测
注音或据拼音写汉字
wān yán ()() jīng
( ) 潋滟抖擞 ( )棘
yè sǒng méng
摇()毛骨()然愚()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调整与
思考
1 激趣导入:
这是一个发生在2003年的澳大利亚
网球公开赛上的故事。
一只小鸟被一个高
速飞行的网球击中,鸟儿堕地身亡。
接下
来的一幕让世人震撼:击中小鸟的运动员
神情沮丧,马上终止比赛,跑到小鸟跟前,
毫不犹豫的双膝跪地,双手合拢,表示忏
悔。
他那深深的一跪已经成为经典的一幕
让世人永远难忘。
他那深深的一跪为什么
会成为经典一幕让世人震撼呢?……今
天让我们来看看一位同样关爱生命,而且
情感更加丰富的作家季羡林,随他一起走
《幽径悲剧》。
听故事,思考后交
流
可增加
对季羡
林文学
常识的
了解
2 整体感知:
(1)围绕课题,思考文章写了一个
什么悲剧?
(2)原先你一直以为什么样的事叫
悲剧?
(3)指名朗读课文第11自然段。
朗读课文,思考,
交流
3 感受藤萝之美:
鲁迅先生曾说过,悲剧就是把美的事
物毁灭了给人看。
越美的事物被毁灭,其
悲剧性就越强烈。
那么藤萝有多美呢?美
在何处呢?
(1)讲讲古藤美在哪儿,该怎样读?
(2)指名读,齐读这一部分内容。
小结:幽径上的这棵藤萝不仅有形有声有
色,可观可闻可嗅,而且还是真、善、美
的化身。
(3)本文实际上写的是一株古藤萝
的悲剧,作者为什么从幽径、古藤萝的美
写起?
读后自我评议,同
学评议。
批注。
齐读
找出文中具体描
写幽径、古藤萝
形、色、味、声的
语句,领略它们的
美丽,思考、交流
如此写法的用意
与好处。
4 研读课文:
(1)这株古藤萝简直是美的化身,它
的被毁看出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文中
最能表达出悲剧感的是哪些文字?
(2)你是如何看待“愚氓毁美”之事
呢?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3)文章最后一段话有什么深刻含
义?
思考、讨论、交流,
找出相关语句并
有感情的诵读,为
这段描写作内容
或语言上的点评。
讨论、交流
齐读最后一段,讨
论、交流
5 拓展延伸:
(1)今天,我们身边还有愚氓灭美
的现象吗?
(2)请拿起你手中的笔,用简洁的
语言写出古藤萝的哭诉吧!
交流并出示自己
收集的图片
写作,交流
6
课堂总结:
其实在生活当中维护真、善、美的人有很多,弥尔顿有这样一段话:“无论谁死了,/我都觉得是我自己的一部分在死亡。
/因为我包含在人类这个概念里。
/因此我从不问丧钟为谁而鸣,/他为我,也为你。
” 当我们听到这些名人、作家这样的心声时,我们怎能不为之震撼,又怎能不尽我们的绵薄之力去护美、爱美呢?
不仅是教师总结,学生也要总结
课后学习:
1、课后找出文中你最喜欢的语段熟读成诵,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2、在生活中,
你曾为一株草、一朵花的折损而伤心过吗?你曾为一只猫、一
条狗的病痛流过泪吗?如果有,请你将你的感情流露写下来,注意使用恰当的表达方式。
板书:
幽 径 悲 剧 季羡林
幽径美:(春夏秋冬)充满生机活力
美 烘托
藤萝美:历史、文化、外在美、内在美 衬托 被愚氓毁灭
悲剧(抒发了作者矢志不渝维护真善美的决心)
《幽径悲剧》教学反思
季羡林,作为国学大师,其身正,其文亦深。
《幽径悲剧》是他对生活中细微处的深刻发思,而折射出的对人的劣根性的发现,体现着智者的思考和光芒。
所以,以初二学生的认知水平对这样一篇蕴意深刻的文章进行解读,确有难度。
为此,我在教学设计中突出强调文本的意义和更深层的挖掘,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设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期达到学生对文本和季羡林本人性格的理解。
在课堂上,学生的反应和回答也应证了这一点。
当然,这一节课上还有很多的不足,学生的回答并不全面,文章中对作者的写作意图理解不够深刻,这需要在以后的教育过程中有待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