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第二节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合集下载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课(第二课时)PPT课件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课(第二课时)PPT课件

学以致用
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我国东中西部三大 地区应布局哪类农业,为什么? A、高产高效农产品基地 中部
保证和稳定国内的需求。
B、退耕还林还草,发展生态特色农业 西部 塑造良好生态环境,推动经济发展。
C、出口创汇农业 东部
自然条件优越、科技水平高,沿海便于发展 对外联系。
12
1.东部沿海地区要积极发展出口创汇农业的 地理条件有那些? 答:交通对外联系方面:东部临海、进出口方便。
地形条件: 东部地势平坦,多为平原和丘陵。
气候条件: 降水丰沛,热量充足,水热配合较好
社会经济条件:东部技术设备先进,信息来源广, 市场广阔。
2.为什么要在西部地区坚决实行退耕还林、还草? 答、为了保护西部的生态环境,否则的话,
会出现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荒漠化的结果。
13
四、 我国农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 材料二:
2、水土流失
19
• 材料三:
3、自然灾害 (如泥石流、
滑坡等)
20
学习总结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第二节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第二课时
1
三、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C
D
图中四大地区根据地形和气候应该发展哪种
农业?
2
宜 林 则 林
太行山
地势陡峭、水土容易流失,适宜发展林业。
3
宜 牧 则 牧
降水较少、牧草茂盛,适宜发展畜牧业。
4
宜 粮 则 粮

4.2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优秀课件

4.2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优秀课件

我国四大牧区
400毫米年等 降水量线大 致把我国农 业区分成东、 西两部分, 东西差异是 我国农业分 布最明显的 差异。
种植业
❖ 东北平原、华北平 原、长江中下游平 原、四川盆地等是 我国主要的种植业 分布区。
林业
中国林业分布图
❖ 林业一般分布在山地或丘陵地区。 ❖ 我国的三大林区分布在东北大小兴安岭和
(二)南北差异
我国南北方农业差异表
思考
❖ 北旱南水的耕地类型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
北方降水比南方少,雨季短,水资源短缺
❖ 作物熟制北方少于南方的原因是什么?
热量差异
(三)垂直差异
西南山区随海拔变化植被的分布图
由图可知,山体上从下往上的植被变化原因是: 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逐渐降低。
练习:该山区的农民要进行以下农业活动,请大 家把它们分别安排在适当部位: A.双季稻、香蕉,一年三熟; B.玉米、小麦。一年两熟; C.玉米、荞麦、燕麦,一年一熟; D.适宜发展林业、牧业。
思考
造成东西部农业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呢?
❖ 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很大,特别是种 植业。
❖ 西部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地势高峻,以高 原、山地为主;水、热、土配合较差,且人 口稀少,农业发展历史较晚,农区小而分散, 以畜牧业为主。
❖ 东部是湿润、半湿润性季风气候,平原大部 分分布在东部,水、热、土配合良好,农业 发展历史悠久,人口稠密,农业类型多样。
长白山地、西南横断林区、东南丘陵林区。 ❖ 东北、西南林区为天然林,东南林区为人
工林。
渔业
❖ 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 海洋捕捞和海洋养殖 的基地。
❖ 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 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 地区。
地区
以北 秦岭-淮河 以南

第2课时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走科技强农之路

第2课时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走科技强农之路
精讲点拨: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既要考虑自然条件,也要考虑社会经济条件,这样才能够真正发挥自然和社会的优势,取得最高的效益。
转承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下面我们就来了解我国农业发展的成就及方向。
走科技强农之路
教师安排学生阅读教材第98页图文资料,分析什么因素在农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②无土栽培西红柿:选用耐低温、弱光、丰产、抗病性强的品种浸种催芽,大部分种子露白后即可播种。采用人工无土穴盘育苗法。按草炭∶蛭石为3∶1的比例配好基质,每平方米基质中加入5千克消毒鸡粪和0.5千克蛭石复合肥,混匀后填入72孔吸塑盘,每孔一粒,上覆蛭石1厘米,盘下用塑料薄膜与土壤隔开。出苗前温度保持25~30℃,出苗后温度为白天20~25℃,夜间10~15℃。苗盘要保持湿润,长出3~4片真叶即可出盘定植,大约30天。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学习的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和农业的发展方向。在学习农业发展时,由于农业的发展需要考虑自然和社会经济两方面的条件,有的同学对自然条件掌握不好,大部分同学对社会经济条件理解不深刻,这反映了学生联系现实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在当时的教学中主要是教师讲解为主,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忽略,这是本节教学的不足之处,也反映了在备课时没有考虑到学生到底能够理解到什么程度,也就是备课的精细度不够,所以在以后的备课中,要做足“功课”,尽量考虑周全,做到不断完善,逐步提高教学水平。
1.A处距离城市近,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可以种植蔬菜、花卉等经济作物。
B处距离城市远,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可以种植水稻等粮食作物。
C处是山地,坡度较陡,可发展林业。
D处是水域,可发展渔业。
2.A处距离城市近,城市对蔬菜、花卉和肉蛋奶等需求较大,因此可以改种蔬菜、花卉,发展鱼、肉、禽、蛋生产。

第2节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第2课时

第2节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第2课时

因地制宜
3、(1)交通:临海,航运发达,进出口比较方便,适于对外农业 贸易; 地形:平坦,多为平原、丘陵;
气候:季风气候显著,热量充足,降水丰富,水热条件配合好;
社会经济:技术设备较先进,信息来源广,人口众多,市场广阔。
(2)提示:西部地区干旱少雨,植被 差,生态环境脆弱。
课后练习(作业)
例1 根据下表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说出影响农业发展与分布的主要因素 [教学难点]: 解决我国的农业问题的基本标准。
A
B
C
D
1.A、B、C、D四处最适合发展的农业 部门是什么?说说你的理由。
讨论:
1.A、B 处发展的农业部门能不能互换一下, 说说你的理由。这样做可能产生什么样的 后果?
因地制宜的概念
农业的因地制宜,就是根据当时的自然环 境(地形、气候等)把要发展的农业生产部门 或农作物,布局在适宜它本身发展、生长的最 有利的地区。
P103活动2
提示:应该退耕还林还草、保持水土、增加 土壤肥力等
1.归纳:影响农业因地制宜 2. B地应该种植蔬菜、发 的社会经济条件有哪些? 展肉、乳、禽、蛋的生产, 因为距离城市较近,有公 路便于往城市运送鲜活产 品;C地就种植水稻、小 讨论: 麦、玉米,因距离城市较 1.BC两处自然环境相差 远,水源丰富,又无需保 不大,但种植的农作物对 鲜运输。 换一下,农民的收入会增 加还是减少?
(1)表中四个字母分别表示我国四类商品粮基地,它们是西北 干旱区、黄淮平原区、东北低产区和南方高产区,判断:A属 ______区,B属______区,C属______区,D属______区。 (2) D地与A地相比, D地热量条件较________,因为________ ;D地的年降水量______于A地,D地的粮食商品率_____于A地, 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 (3)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的商品粮基地属于上述四 类商品粮基地中的哪一类?________。这类地区农业生产自然条 件方面的决定性因素是_________。

第二课时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第二课时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制糖厂
甘蔗 桑树 塘泥

绞丝厂
蚕粪
鱼塘
畜禽粪便入池发酵生产沼气,沼气点灯、做饭,沼液 浸稻种、喷洒果树以增强抗逆性,沼渣用来肥田种菜 (菌、药、花),从而形成农业生态良性循环。
沼气农业(绿色农业)
50000 45000 40000 35000 30000 25000 20000 15000 10000 5000 0
D
A
B地应选择:种植蔬 菜、花卉,发展肉、 乳、禽、蛋生产。 原因:距市中心较 近,减少运输投入, 获得较高收入;靠近 消费市场,需求量大; 能保证物品的新鲜。
B
C
C地应选择:种植水 稻、小麦、玉米 原因:远离市区, 地势平坦,水源丰富, 可使用大型农业机械, 便于大面积种植。
在宜林 在山坡 荒坡上 栽果树; 植树 造林;
主要的 农作物
分 条 秦岭—淮 水田 件
水 旱地
热 一年一熟 量 或两年三熟
条 一年两到三熟 件
水热 小麦、花生、 甜菜等 份量 条、 水稻、油菜、 件 甘蔗等
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内容:
利用当地自然条件的优势,把要发展 的农业生产部门或农作物,布局在适宜他 本身发展、生长最有利的地区。
活动一:
C
第二节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我国农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年降水量 400毫米
畜牧 业 西藏牧区 青海牧区
年降水量 400毫米
新疆牧区
中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种植业、 林业、渔 业
东部地区南北方农业的分布差异
气候条件是造成我国南北方农业分布 差异的主要原因:
地区
秦岭—淮 河以北 河以南
耕地 熟制(一年几熟) 类型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 第二节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课件 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 第二节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课件 新人教版
挑战:
人口增加,耕地减少,水土流失,土地荒 漠化现象严重、自然灾害频繁,环境污染等。
对策:
1.建立稳定的商品粮基地,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2.调整农业结产品的要求是方便、营养、卫 生、安全、回归自然。无污染、无公害、反季节性农 产品将倍受青睐。工艺型、风光型、保健型农产品也 将应运而生。我国农业要结合国内、国际市场的多方 面需要,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运用现代农 业科学技术,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
小平原、河谷、绿洲等
5.各种类型的农业在我国东部地区是怎样分布的?
种植业——平原地区(北麦南稻); 林 业——东北、西南(天然林区)、
东南(人工林区); 渔 业——东部沿海(海洋捕捞、养殖);
长江中下游地区(淡水鱼业)。
主要农作物的地区分布差异
地区
秦岭- 淮河以北
耕地 类型 旱田
旱田
秦岭- 水田 淮河以南
3.造成农业地区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地形、气温、降水、河流、资源 (土地利用类型)等。
四大 牧区 分布
我国的主要商品粮基地
A.三江平原 B.松嫩平原 C.太湖平原 D.江淮地区 E.鄱阳湖平原 F.江汉平原 G.洞庭湖平原 H.成都平原 I.珠江三角洲
4.在降水稀少的西部地区,种植业分布在哪里?
谢谢观看和指导!
再 见!
熟制/ 一年几熟
一年一熟
主要农作物
小麦、玉米、 大豆、甜菜等
两年三熟或 棉花、小麦、 一年两熟 玉米、花生、
温带水果等
一年两熟或 水稻、棉花、 一年三熟 油菜、甘蔗等
3.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太行山区
成都平原 内蒙古草原 洞庭湖沿岸 珠江三角洲
种植业 林业 畜牧业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课件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课件

如何利用农产品种类和品质优势?
1 农产品品质
加强农产品质量监控, 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口 碑。
2 农产品加工
3
加强农产品的加工和加 值,延长产品的保鲜期。
品牌营销
打造农产品品牌,开展 品牌营销活动,提高产 品附加值。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能够使农业生产更加适应当地的环境和条件,提高农产品 种植和养殖的产量和质量,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土地资源情况分析
1 土地类型
分析当地的土地类型,判断适合何种农业发展。
2 土壤质量
评估土壤肥沃度和养分含量,选择适合的农作物或养殖品种。
3 土地面积
了解可用土地面积,规划农业生产布局。
地形、气候、水源分析
种植业如何因地制宜发展?
1
选择合适的农作物
根据土壤、气候和市场需求,选择最适合的农作物。
2
合理安排种植周期
根据季节特点,制定合理的种植周期和轮作计划。
3
科学施肥和防病虫害
合理施肥,制定科学的病虫害防控方案,提高产量和质量。
养殖业如何因地制宜发展?
选用合适的养殖品种
根据气温、水源和市场需 求,选择适合养殖的品种。
地形
研究地形特征,选择适合种植 或养殖的农业模式。
气候
水源
分析气温、降水等气候条件, 确定适宜的农作物或养殖品种。
调查水源情况,制定合理的灌 溉方案。
周边市场情况分析
1 供需关系
研究当地农产品市场供需状况,确定农业发展方向。
2 竞争对手
了解周边农产品生产情况,寻找差异化竞争策略。
3 市场趋势
跟踪市场变化,做出及时调整以满足市场需求。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课件
欢迎来到因地制宜发展农业课件!这个课件将带您了解农业如何根据不同地 区的条件来灵活发展,并达到最佳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课第二节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第一课时导入课:同学们,今天很荣幸和大家一起来上这节课,下面先观看一段视频(多媒体播放)刚才播放的这段视频,和农业有关,说明自古以来,人们都非常重视农业。

那今天的你又对农业是如何理解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首先,我们来看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多媒体演示)一.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农业,并指出农业分为哪些类型.2.说明农业在我国的重要性.3.指出我国种植业.林业.渔业和畜牧业的主要分布地区,并说明这种分布形成的原因.4.说明我国东部和西部,南方和北方农业生产的差异.二.自学指导:自读课本107—110页,三分钟后各小组共同讨论完成下列问题.要求:1.各小组组长负责.2.讨论的问题答案可以用铅笔记下来或者在课本上划出来.共同探讨问题:1.什么是农业?农业分为哪些类型?2.农业与我们的生活有怎样的关系?总结农业的重要性.分组讨论:(把学生分成东西部两大组,西部同学完成3─5题,东部同学完成6─7)3.我国农业差异最明显的东西部地区它们的界限在哪里?4. 西部地区主要有哪些农业类型?5.在降水稀少的西部地区,种植业分布在哪些地区?6.东部地区主要有哪些农业类型?7.①在东部地区,种植业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②林业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③渔业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我国哪个地区的淡水渔业最发达?8.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重点:农业在我国地区分布上的差异。

难点:理解农业分布差异的原因。

三.课堂导学:大家看一组图片就会了解农业的概念以及农业的种类.问题1:多媒体播放图片 A.学生回答 B.教师总结过渡: 农业的种类很多,农业与我们的生活有怎样的关系呢?问题2:结合108页图4.12完成活动1.2题 A.教师明确我们的吃、穿、用都来自农业。

B.学生说出几种农产品的名称.(如:棉花小麦等)过渡:由于受各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农业的地区分布存在着差异.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主要表现为东部与西部.南方与北方的差异.问题3─5由西部同学来读图分析回答,教师明确答案东部同学读图分析6─7题回答,教师明确答案阅读109页材料并结合地图册34页看看我国主要农作物的地区分布特点.教师小结:在我国领土上,最大的农业地域差异首先是东部和西部。

东部地区热、水、土条件有较为良好的配合,农业发展历史悠久,人口稠密,是我国绝大部分耕地、农作物、林、渔、副业的集中区。

西部地区气候干旱,热、水、土条件的配合上有较大缺陷,绝大部分是少数民族聚区,农业发展历史较晚,人口稀少,劳动力不足,农区小而分散,大部分地区是以放牧为主。

四.反馈练习:一.选择题1.农业的劳动对象是A.土地B.农产品C.土壤D.动植物2.我国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部门是A.畜牧业B.林业C.渔业D.种植业3.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是A.东北地区B.华北平原C. 珠江三角洲 D .长江中下游4.下列地区,是我国热带经济作物主要产地的是A.洞庭湖平原B.海南岛C.成都平原D.东北平原二.非选择题课本110页活动1.2题教师小结:通过本节课学习,我们知道了农业是我们的衣食来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要热爱农业,要更热爱从事农业的人们,尊重他们,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知识与技能1、了解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处地位,明确农业包括的部门;2、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说明我国农业分布上的地区差异及其形成原因;3、会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进一步发展学生用图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尊重客观规律,树立正确的人地观;2、增强环保意识;3、养成关心国家大事、关注国情的习惯;4、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重点: 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导入新课教师:展示文本内容:十六大报告指出解决“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是立足我国国情和符合农村实际的重大决策。

提问:“三农”指的是什么?学生:讨论回答:农村、农业、农民讲授新课滚动展示农业的四业:种植、林、牧、渔图片提问:农业由哪几个部门组成?。

学生:看图、思考、回答:农、林、牧、渔。

教师:1. 每人开列一日三餐的食物清单,并进行分类,看看都是哪些农业部门提供的?2. 看看自己的着装,都是由哪些农业部门提供的?3 .想一想,哪些生活用品与农业有关?比比看,谁写出的最多?4.农业可以为哪些工业生产厂家提供原料?从生产和消费的环节看,农村的8亿农民,又意味着什么?学生:思考、回答:蔬菜、米、面由种植业提供;肉、奶由畜牧业提供;鱼、虾由渔业提供;茶叶、水果由林业提供等。

棉布、丝绸由种植业提供;毛制品、皮制品由畜牧业提供等。

竹、木家具、装饰布艺、竹篮木筷、某些药品、香水、化妆品,也是以农产品为原料制成的。

思考并做出回答:木材加工厂、酿酒厂、食品加工厂、毛纺厂、棉纺厂、面粉厂、饮料厂等等。

提问:上述四个活动,你将如何总结农业的地位和作用。

指出:所以我们说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

思考、回答:人们的吃、穿、用都离不开农业;某些工业也需要农业提供生产原料;同时又为工业产品提供巨大的消费市场。

农业的地区分布。

东西部差异呈现“中国农业地区分布图”提问:指导学生按下列步骤读图分析:1. 我国农业差异最明显的地区是哪两个部分?2. 这两部分的界线大致与我们学习过的什么界线一致?3. 东西两部分分别是什么农业类型?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 降水稀少的西部地区,要发展种植业,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该地区种植业应分布在哪?农业深受自然条件的影响,有较强的地域性,我国地域辽阔,自然条件错综复杂。

农业地区分布明显,以种植业、林业、渔业为主的东部也有明显的南北差异。

思考,回答:“金龙鱼”“福临门”“鲁花”等。

大豆、油菜、花生、葵花籽等。

淮河以南以北自然环境不同所致。

回答“南稻北麦”“南甘蔗北甜菜”。

【农业与我们】1.这部分内容可以这样引入:请学生想一想,你理解的农业是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教师再结合图4.11补充说明。

为了避免学生概念模糊,可提几个产业,让他们判断是不是农业,例如人工养殖珍珠、打猎、捕鱼、采草药等,最终为学生归纳农业的概念。

2.关于农业的重要性也可以让学生从身边找实例。

可以结合第99页的活动提问:你平日里衣食住行中涉及到的物品,哪些是农业的产物?并将所举的例子列在黑板上,最后归纳一下,它们分别属于哪一类型农业的产物。

【农业的地区分布】1.关于图4.13“中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图”。

在读这幅图时,可安排学生分以下几个步骤进行:(1)我国农业差异最明显的地区是哪两个部分?(2)它们的界线在哪里?(3)东西两部分各有哪些农业类型?(4)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5)在降水稀少的西部地区,种植业分布在哪些地区?为什么会在这些地区发展种植业?(6)在东部地区,各种类型的农业主要集中在哪些地区?(7)林业集中在我国的哪些地区?哪些属于天然林?哪些属于人工林?(8)我国哪个地区的淡水渔业最发达?2.关于图4.14“我国南北方农业分布图”。

在学生读了图4.13之后,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下农作物的主要类型,在这个基础上再安排学生进一步分析这幅图。

最终落实到第101页活动的表格当中:同时,还要让学生适当地分析一下造成差异的原因。

教师应尽量引导学生将这部分知识与前面所学的中国的气候、河流、资源、地形等知识紧密结合,以加强学生对前后知识的联系。

3.这部分的知识对于城市的学生来讲比较生疏,尤其是农作物的分类、熟制等,教师可以安排学生提前对父母或家里的其他长辈进行调查,问问当地的熟制,以及几种主要作物的种植、收获时间,以便于理解所学习的内容。

4.关于第101页活动2。

安排这个活动主要有以下几个目的:第一是复习前面的知识,即气温、降水随着海拔的升高是如何改变的;第二是加强对气候与农作物种类、耕作制度的关系的理解;第三是了解一下在山区应当如何开展农业生产,并熟悉我国西南地区山区的常见农作物。

同时,学生还会通过做这个练习注意到,山区的植物是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呈带状分布的,这样就为今后高中学习垂直自然带打下了基础。

第二节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教材内容详解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我国农业发展状况。

(2)能够运用资料并联系实际,说明我国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

(3)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明确如何才能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活动(1)(2)的分析,明确东西部的土地利用类型差异,抓住秦岭一淮河一线的地理含义,理解南北方在气温和降水方面的差异,因而影响农业的差异。

(2)学会运用比较法分析,解决问题。

(3)通过分析活动(3)(4),明确应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4)通过读图、材料及活动(5)(6)明确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及相应的对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确因地制宜的生态农业是农业发展大方向。

快乐点击1.农业与我们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农业的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获得的产品是动、植物本身。

我们把利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统称为农业。

广义的农业指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副业、渔业五个部门,狭义的农业仅仅指种植业。

种植业是指在耕地上耕种小麦、水稻、大豆等农作物的农业生产部门。

林业是指对森林的种植、养育。

保护、采伐以及对林木产品的采集和加工的农业生产部门。

渔业是指在水域中进行天然捕捞,或者人工养殖有价值的水生生物的农业生产部门。

畜牧业是指在牧区,牧民靠放牧牲畜而取得产品;在农耕区,家民靠饲养牲畜来获得产品的农业生产部门。

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其中9亿多是农民。

这么多人,需要吃饭穿衣,工业生产也需要大量的原料和消费市场,这一切都离不开农业。

因此,农业是支撑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

2.农业的地区分布把我国的农业部门,主要农作物的分布等反映在地图上,就会清楚地看出,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主要表现为东部与西部、南方与北方的差异。

请看下图:畜物业区和种植业区的分界线是400mm等降水量线。

(1)畜牧业分布于西部于旱、半干旱的草原地区和青藏高原区。

(2)种植业:分布于湿润、半湿润的东部平原、盆地地区。

受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的影响,我国的农作物地区分布有较为明显的差异。

粮食作物中的水稻、小麦的地区分布呈现“南稻北麦”的格局。

油料作物生产形成了长江油菜带和黄淮花生区两大生产区。

糖料作物则呈现明显的“南甘北科”的分布特点。

棉花生产,北方以棉花为主,形成了新疆南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三大棉区。

活动(1):下面反映了我国东部地区南*方农业分布的差异。

请你根据图中内容完成下表,并结合已学过的我国地形、气温、降水等方面的知识,分析造成我国南、北方农业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

是因为气温(或热量条件)不同。

(3我国人工林面积居世界之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