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控制理论》电子课件.ppt
合集下载
《现代控制理论》课件
现代控制理论
目录
• 引言 • 线性系统理论 • 非线性系统理论 • 最优控制理论 • 自适应控制理论 • 鲁棒控制理论
01
引言
什么是现代控制理论
现代控制理论是一门研究动态系统控制的学科,它利用数学模型和优化方法来分析 和设计控制系统的性能。
它涵盖了线性系统、非线性系统、多变量系统、分布参数系统等多种复杂系统的控 制问题。
20世纪60年代
线性系统理论和最优控制理论得到发展,为现代控制理论的建立奠定 了基础。
20世纪70年代
非线性系统理论和自适应控制理论逐渐发展起来,进一步丰富了现代 控制理论的应用范围。
20世纪80年代至今
现代控制理论在智能控制、鲁棒控制、预测控制等领域取得了重要进 展,为解决复杂系统的控制问题提供了更有效的工具。
01
利用深度学习算法对系统进行建模和学习,实现更高
效和智能的自适应控制。
多变量自适应控制
02 研究多变量系统的自适应控制方法,以提高系统的全
局性能。
非线性自适应控制
03
发展非线性系统的自适应控制方法,以处理更复杂的
控制系统。
06
鲁棒控制理论
鲁棒控制的基本概念
鲁棒控制是一种设计方法,旨在 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使其 在存在不确定性和扰动的情况下
自适应逆控制
一种基于系统逆动态特性的自适应控制方法,通过对系统 逆动态特性的学习和控制,实现系统的自适应控制。
自适应控制系统设计
系统建模
建立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包括线性系统和非线性系统。
控制器设计
根据系统模型和性能指标,设计自适应控制器,包括线性自适应控制器和 非线性自适应控制器。
参数调整
根据系统运行状态和环境变化,调整控制器参数,以实现最优的控制效果 。
目录
• 引言 • 线性系统理论 • 非线性系统理论 • 最优控制理论 • 自适应控制理论 • 鲁棒控制理论
01
引言
什么是现代控制理论
现代控制理论是一门研究动态系统控制的学科,它利用数学模型和优化方法来分析 和设计控制系统的性能。
它涵盖了线性系统、非线性系统、多变量系统、分布参数系统等多种复杂系统的控 制问题。
20世纪60年代
线性系统理论和最优控制理论得到发展,为现代控制理论的建立奠定 了基础。
20世纪70年代
非线性系统理论和自适应控制理论逐渐发展起来,进一步丰富了现代 控制理论的应用范围。
20世纪80年代至今
现代控制理论在智能控制、鲁棒控制、预测控制等领域取得了重要进 展,为解决复杂系统的控制问题提供了更有效的工具。
01
利用深度学习算法对系统进行建模和学习,实现更高
效和智能的自适应控制。
多变量自适应控制
02 研究多变量系统的自适应控制方法,以提高系统的全
局性能。
非线性自适应控制
03
发展非线性系统的自适应控制方法,以处理更复杂的
控制系统。
06
鲁棒控制理论
鲁棒控制的基本概念
鲁棒控制是一种设计方法,旨在 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使其 在存在不确定性和扰动的情况下
自适应逆控制
一种基于系统逆动态特性的自适应控制方法,通过对系统 逆动态特性的学习和控制,实现系统的自适应控制。
自适应控制系统设计
系统建模
建立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包括线性系统和非线性系统。
控制器设计
根据系统模型和性能指标,设计自适应控制器,包括线性自适应控制器和 非线性自适应控制器。
参数调整
根据系统运行状态和环境变化,调整控制器参数,以实现最优的控制效果 。
现代控制理论课件PPT
西华大学电气与电子信息学院
▪ 系统辨识(系统辨识,参数估计) 未知系统的建模,在仅知道y和u,根据输入输出关系建立 系统模型。 包括两部分:模型结构及模型参数的确立。 系统辨识:包括模型结构及参数的辨识; 参数估计:模型结构已定,估计其参数;以下三阶系统: a3 y(3) a2 y(2) a1 y' a0 y b0u
问题称为极点配置问题。
3)使一个MIMO系统实现一个输入只控制一个输出作为
性能指标,相应的综合问题称为解耦问题。
4)将系统的输出y(t)无静差地跟踪一个外部信号 u(t) 的能
力,作为性能指标,相应的综合问题称为跟踪问题。
西华大学电气与电子信息学院
3 控制系统仿真 系统
建立数 学模型
仿真 实验
结果分析
模型
计算机
建立仿真模型
MATLAB工程软件简介
在控制类学科中, MATLAB/Simulink是首选的计算机 工具。 MATLAB软件中有大量的MATLAB配套工具箱 功能强大的控制系统仿真环境SIMULINK,它用形象的图 形环境为控制系统的分析设计提供了很好的试验工具。
西华大学电气与电子信息学院
F135-PW-100
西华大学电气与电子信息学院
蒸气发电机的谐调控制系统模型
西华大学电气与电子信息学院
0.1.2 现代控制理论和经典控制理 论的区别
经典控制理论
单输入单输出(SISO) 黑箱问题,不完全描述 近似分析、设计,采用拼凑法 无法考虑系统的初始条件(传递函数的定义) 传递函数、微分方程 时域法、根轨迹法、频域法
现代控制理论
宋潇潇 西华大学电气与电子信息学院
现代控制理论
地位和重要性 所需基础知识 知识构架 笔记和课件 出勤和考试
▪ 系统辨识(系统辨识,参数估计) 未知系统的建模,在仅知道y和u,根据输入输出关系建立 系统模型。 包括两部分:模型结构及模型参数的确立。 系统辨识:包括模型结构及参数的辨识; 参数估计:模型结构已定,估计其参数;以下三阶系统: a3 y(3) a2 y(2) a1 y' a0 y b0u
问题称为极点配置问题。
3)使一个MIMO系统实现一个输入只控制一个输出作为
性能指标,相应的综合问题称为解耦问题。
4)将系统的输出y(t)无静差地跟踪一个外部信号 u(t) 的能
力,作为性能指标,相应的综合问题称为跟踪问题。
西华大学电气与电子信息学院
3 控制系统仿真 系统
建立数 学模型
仿真 实验
结果分析
模型
计算机
建立仿真模型
MATLAB工程软件简介
在控制类学科中, MATLAB/Simulink是首选的计算机 工具。 MATLAB软件中有大量的MATLAB配套工具箱 功能强大的控制系统仿真环境SIMULINK,它用形象的图 形环境为控制系统的分析设计提供了很好的试验工具。
西华大学电气与电子信息学院
F135-PW-100
西华大学电气与电子信息学院
蒸气发电机的谐调控制系统模型
西华大学电气与电子信息学院
0.1.2 现代控制理论和经典控制理 论的区别
经典控制理论
单输入单输出(SISO) 黑箱问题,不完全描述 近似分析、设计,采用拼凑法 无法考虑系统的初始条件(传递函数的定义) 传递函数、微分方程 时域法、根轨迹法、频域法
现代控制理论
宋潇潇 西华大学电气与电子信息学院
现代控制理论
地位和重要性 所需基础知识 知识构架 笔记和课件 出勤和考试
1.2-现代控制理论的主要内容PPT优秀课件
6
最优控制(1/1)
1.2.2 最优控制
最优控制理论是研究和解决从一切可能的控制方案中寻找最 优解的一门学科。 ➢ 具体地说就是研究被控系统在给定的约束条件和性能指 标下,寻求使性能指标达到最佳值的控制规律问题。 ➢ 例如要求航天器达到预定轨道的时间最短、所消耗的燃 料最少等。
该分支的基本内容和常用方法为 ➢ 变分法; ➢ 庞特里亚金的极大值原理; ➢ 贝尔曼的动态规划方法。
8
随机系统理论和最优估计(2/2)
最优估计讨论根据系统的输入输出信息估计出或构造出随机 动态系统中不能直接测量的系统内部状态变量的值。 ➢ 由于现代控制理论主要以状态空间模型为基础,构成反馈 闭环多采用状态变量,因此估计不可直接测量的状态变量 是实现闭环控制系统重要的一环。 ➢ 该问题的困难性在于系统本身受到多种内外随机因素扰 动,并且各种输入输出信号的测量值含有未知的、不可测 的误差。
系统辨识是重要的建模方法,因此亦是控制理论实现和应用 的基础。 ➢ 系统辨识是控制理论中发展最为迅速的领域,它的发展还 直接推动了自适应控制领域及其他控制领域的发展。
11
自适应控制(1/5)
1.2.5 自适应控制
自适应控制研究当被控系统的数学模型未知或者被控系统的 结构和参数随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时,通过实时在线修正 控制系统的结构或参数使其能主动适应变化的理论和方法。 ➢ 自适应控制系统通过不断地测量系统的输入、状态、输 出或性能参数,逐渐了解和掌握对象,然后根据所得的信息 按一定的设计方法,做出决策去更新控制器的结构和参数 以适应环境的变化,达到所要求的控制性能指标。 ➢ 该分支诞生于1950年代末,是控制理论中近60年发展最为 迅速、最为活跃的分支。
12
自适应控制(2/5)
最优控制(1/1)
1.2.2 最优控制
最优控制理论是研究和解决从一切可能的控制方案中寻找最 优解的一门学科。 ➢ 具体地说就是研究被控系统在给定的约束条件和性能指 标下,寻求使性能指标达到最佳值的控制规律问题。 ➢ 例如要求航天器达到预定轨道的时间最短、所消耗的燃 料最少等。
该分支的基本内容和常用方法为 ➢ 变分法; ➢ 庞特里亚金的极大值原理; ➢ 贝尔曼的动态规划方法。
8
随机系统理论和最优估计(2/2)
最优估计讨论根据系统的输入输出信息估计出或构造出随机 动态系统中不能直接测量的系统内部状态变量的值。 ➢ 由于现代控制理论主要以状态空间模型为基础,构成反馈 闭环多采用状态变量,因此估计不可直接测量的状态变量 是实现闭环控制系统重要的一环。 ➢ 该问题的困难性在于系统本身受到多种内外随机因素扰 动,并且各种输入输出信号的测量值含有未知的、不可测 的误差。
系统辨识是重要的建模方法,因此亦是控制理论实现和应用 的基础。 ➢ 系统辨识是控制理论中发展最为迅速的领域,它的发展还 直接推动了自适应控制领域及其他控制领域的发展。
11
自适应控制(1/5)
1.2.5 自适应控制
自适应控制研究当被控系统的数学模型未知或者被控系统的 结构和参数随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时,通过实时在线修正 控制系统的结构或参数使其能主动适应变化的理论和方法。 ➢ 自适应控制系统通过不断地测量系统的输入、状态、输 出或性能参数,逐渐了解和掌握对象,然后根据所得的信息 按一定的设计方法,做出决策去更新控制器的结构和参数 以适应环境的变化,达到所要求的控制性能指标。 ➢ 该分支诞生于1950年代末,是控制理论中近60年发展最为 迅速、最为活跃的分支。
12
自适应控制(2/5)
现代控制理论PPT第一章
13
d 3θ R f d 2θ fR + K e K m dθ K m + + + = u dt 3 L J dt 2 JL dt JL
dθ d 2θ , x3 = 2 dt dt
x1 = θ , x2 =
& 1 x1 0 x = 0 & 0 2 x3 & 0 − fR + K e K m JL
说明:( :(1 同一个系统状态变量的选取不是唯一的。 说明:(1)同一个系统状态变量的选取不是唯一的。 状态变量是相互独立的, (2)状态变量是相互独立的,个数等于微分方程的个数 状态变量在初始时刻的值,就是系统的初始状态。 (3)状态变量在初始时刻的值,就是系统的初始状态。
2012年 2012年5月3日星期四
现代控制理论基础---广东工业大学 现代控制理论基础---广东工业大学
−
1 1 x1 LC + L u x 0 2 0
7
1 x1 y= 2012年 2012年5月3日星期四 0 C x2
例2 机电系统(图1-2示) 机电系统(图1 (1)经典法(高阶微分方程)
x1 y = [1 0 0] x2 x3
11
现代控制理论基础---广东工业大学 现代控制理论基础---广东工业大学
二 状态变量和状态矢量
状态是系统的运动状态, 状态是系统的运动状态,状态变量是完全表征系统运动状态的 且个数最少的一组变量。例如n阶微分方程描述的系统就有 阶微分方程描述的系统就有n 且个数最少的一组变量。例如 阶微分方程描述的系统就有 个独立的状态变量。当求得n个独立变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时 个独立变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时, 个独立的状态变量。当求得 个独立变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时, 系统状态可完全确定。若变量数目多于n 必有变量不独立; 系统状态可完全确定。若变量数目多于 ,必有变量不独立; 若少于n 又不足以描述系统状态。因此, 若少于 ,又不足以描述系统状态。因此,当系统能用最少的 n个变量完全确定系统状态时, n个变量完全确定系统状态时,则称这 n 个变量为系统的状态 个变量完全确定系统状态时 变量。 变量。(点击观看)
现代控制理论ppt
x ( t ) f x ( t ) u( t ) y ( t ) g x ( t ) u( t )
1.1.2 控制系统的状态空间表达式
5.非线性时变系统:
x( t ) f x( t ), u( t ), t y( t ) g x( t ), u( t ), t
但因 uc1+uc2+uc3=0
显然他们是线性相关的,故只有两个变量是独立 的,因此,最小变量组的个数应是二。
一般的: 状态变量个数=系统含有独立储能元件的个数 =系统的阶数 对于n阶系统,有n个状态变量: x1(t), x2(t), … xn(t) ﹡状态变量具有非唯一性的:
1.1.1 状态、状态变量和状态空间
1 控制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
我们把这种输入/输出描述的数学模型称为系统 的外部描述,内部若干变量,在建模的中间过程, 被当作中间变量消掉了。 现代理论模型:由状态变量构成的一阶微分方 程组来描述,其中包含了系统全部的独立变量。 特别是在数字计算机上求解一阶微分方程组比 求解与之相应的高阶微分方程要容易得多,而且能 同时给出系统的全部独立变量的响应。此外,在求 解过程中,还可以方便地考虑初始条件产生的影响。 因而能同时确定系统内部的全部运动状态。
数学模型:描述系统动态行为的数学表达式, 称为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经典理论模型:用一个高阶微分方程或传递函 数描述。系统的动态特性仅仅由一个单输出对给定 输入的响应来表征。
实际上,系统内部还有若干其他变量,他们之 间(包含输出变量在内)是相互独立的。关于他们 对输入的响应是不易相互导出的,必须重新分别建 模求解。由此可见,单一的高阶微分方程,是不能 完全揭示系统内全部运动状态的。
1.1.1 状态、状态变量和状态空间
1.1.2 控制系统的状态空间表达式
5.非线性时变系统:
x( t ) f x( t ), u( t ), t y( t ) g x( t ), u( t ), t
但因 uc1+uc2+uc3=0
显然他们是线性相关的,故只有两个变量是独立 的,因此,最小变量组的个数应是二。
一般的: 状态变量个数=系统含有独立储能元件的个数 =系统的阶数 对于n阶系统,有n个状态变量: x1(t), x2(t), … xn(t) ﹡状态变量具有非唯一性的:
1.1.1 状态、状态变量和状态空间
1 控制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
我们把这种输入/输出描述的数学模型称为系统 的外部描述,内部若干变量,在建模的中间过程, 被当作中间变量消掉了。 现代理论模型:由状态变量构成的一阶微分方 程组来描述,其中包含了系统全部的独立变量。 特别是在数字计算机上求解一阶微分方程组比 求解与之相应的高阶微分方程要容易得多,而且能 同时给出系统的全部独立变量的响应。此外,在求 解过程中,还可以方便地考虑初始条件产生的影响。 因而能同时确定系统内部的全部运动状态。
数学模型:描述系统动态行为的数学表达式, 称为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经典理论模型:用一个高阶微分方程或传递函 数描述。系统的动态特性仅仅由一个单输出对给定 输入的响应来表征。
实际上,系统内部还有若干其他变量,他们之 间(包含输出变量在内)是相互独立的。关于他们 对输入的响应是不易相互导出的,必须重新分别建 模求解。由此可见,单一的高阶微分方程,是不能 完全揭示系统内全部运动状态的。
1.1.1 状态、状态变量和状态空间
现代控制理论理论.ppt
(t) eAt
1
(sI
A)1
2et 2et
e2t 2e2t
et e2t
et
2e2t
1(t)
(t)
e At
2et 2et
e2t 2e2t
et e2t
et
2e2t
§2 状态转移矩阵的求解
(m
1
1)
!
t
m1
e At e1t
1t
.
.
(m
1
2)
!
t
m
1
...
.
..
.
.
t
0
1
(2-23)
§2 状态转移矩阵的求解
若矩阵A为一约当矩阵,即
A1
A
J
A2
Aj
其中 A1, A2 , , Aj 为约当块
(t) eAt
(2-9)
t0 0
(t t0 ) e A(tt0 )
(2-10)
§1 自由运动
齐次方程的解,可表示为
x(t) (t)x(0)
或
x(t) (t t0)x(t0)
(2-11) (2-12)
上式表明齐次状态方程的解,在初始状态确定情况下,由状态
转移矩阵唯一确定,即状态转移矩阵 (t)包含了系统自由运动的全
§2 状态转移矩阵的求解
例2-5
考虑如下矩阵
现代控制理论第1讲 PPT课件
• 18世纪,James Watt 为控制蒸汽机速度 设计的离心调节器。
• 1922年,Minorsky研制船舶操纵自动控 制器,并证明了从系统的微分方程确定系统 的稳定性。
• 1932年,Nyquist提出了一种相当简便的 方法,根据对稳态正弦输入的开环响应,确 定闭环的稳定性。
• 1934年,Hezen提出了用于位置控制系统 的伺服机构的概念。讨论了可以精确跟踪变 化的输入信号的继电式伺服机构。
六、现代控制理论的应用 1、飞行控制(航空、航天) 2、药物治疗 3、电力生产 4、电力调度 5、石油化工生产过程控制 6、钢铁行业等等
七、控制一个动态系统的几个基本步骤
1、系统模型的建立 2、系统分析 3、寻找控制规律 4、系统实现 5、系统的调整与验证
八、现代控制理论的研究课题
1、系统健壮性研究 2、自适用控制(自动调整控制规律) 3、多变量控制问题 4、随机控制问题 5、非线性理论 6、其它控制技术
y(t) g ( x, u, t) x(k 1) Gx(k) Hu(k)
y(k) Cx(k) Du(k)
xg(t(ktk1))gf((xx, u, u, t, ktk))
线性定常系统
x Ax Bu , y Cx Du
线性定常离散系统
x(k 1) Gx(k) Hu(k)
• 19世纪40年代,频率响应法为闭环控制系统提供了一种可 行方法,从20世纪40年代末到50年代初,伊凡思Evans 提出并完善了根轨迹法。
• 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经典控制理论已经发展成熟和完备, 并在不少工程技术领域得到了成功的应用。
• 在20世纪50年代蓬勃兴起的航天技术的推动下,数字计算 机的出现为复杂系统的时域分析提供了可能。控制理论从 20世纪60年代后开始了从经典控制到现代控制理论的过渡。
• 1922年,Minorsky研制船舶操纵自动控 制器,并证明了从系统的微分方程确定系统 的稳定性。
• 1932年,Nyquist提出了一种相当简便的 方法,根据对稳态正弦输入的开环响应,确 定闭环的稳定性。
• 1934年,Hezen提出了用于位置控制系统 的伺服机构的概念。讨论了可以精确跟踪变 化的输入信号的继电式伺服机构。
六、现代控制理论的应用 1、飞行控制(航空、航天) 2、药物治疗 3、电力生产 4、电力调度 5、石油化工生产过程控制 6、钢铁行业等等
七、控制一个动态系统的几个基本步骤
1、系统模型的建立 2、系统分析 3、寻找控制规律 4、系统实现 5、系统的调整与验证
八、现代控制理论的研究课题
1、系统健壮性研究 2、自适用控制(自动调整控制规律) 3、多变量控制问题 4、随机控制问题 5、非线性理论 6、其它控制技术
y(t) g ( x, u, t) x(k 1) Gx(k) Hu(k)
y(k) Cx(k) Du(k)
xg(t(ktk1))gf((xx, u, u, t, ktk))
线性定常系统
x Ax Bu , y Cx Du
线性定常离散系统
x(k 1) Gx(k) Hu(k)
• 19世纪40年代,频率响应法为闭环控制系统提供了一种可 行方法,从20世纪40年代末到50年代初,伊凡思Evans 提出并完善了根轨迹法。
• 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经典控制理论已经发展成熟和完备, 并在不少工程技术领域得到了成功的应用。
• 在20世纪50年代蓬勃兴起的航天技术的推动下,数字计算 机的出现为复杂系统的时域分析提供了可能。控制理论从 20世纪60年代后开始了从经典控制到现代控制理论的过渡。
现代控制理论教学课件
数字仿真实验结果分析 阐述如何对数字仿真实验结果进 行分析,包括性能指标的计算和 评估,以及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 和讨论。
数字仿真软件 介绍常用的数字仿真软件,如 MATLAB/Simulink等,并解释其 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
数字仿真实验设计 详细说明数字仿真实验的设计方 法,包括如何建立系统模型、如 何设计控制器、如何设置仿真参 数等。
该方法能够全面地反映系统的性能,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实用 性。同时,该方法可通过实验手段进行验证,可靠性高。
设计过程相对较为复杂,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适用于高阶系统和多变量系统的控制器设计,广泛应用于工程 实践中。
最优控制设计法
定义
最优控制设计法是一种基于最优化理论进行控制器设计的 方法。
缺点
现代控制理论阶段
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状态空间 法成为主导,适用于多输入多输 出、非线性、时变系统的分析与 设计。
现代控制理论的特点
状态空间描述
现代控制理论基于状态空间描述 ,通过状态变量全面反映系统内 部状态,提供更深入的系统分析
。
时域分析法
相比古典控制理论的频域分析法, 现代控制理论采用时域分析法,能 够直接反映系统的时间响应特性。
05
现代控制理论进阶知 识
系统的数学模型 ,包括微分方程、差分方程和状态方程等
。
A 非线性现象
介绍系统中的非线性现象,如死区 、饱和、滞后等,并分析其对系统
性能的影响。
B
C
D
非线性系统设计
探讨非线性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如反馈 线性化、滑模变结构控制、反步法等。
稳定性分析
利用状态空间方程的特征值分析系统的稳定性,通过判断 特征值的分布来确定系统的稳定性。
数字仿真软件 介绍常用的数字仿真软件,如 MATLAB/Simulink等,并解释其 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
数字仿真实验设计 详细说明数字仿真实验的设计方 法,包括如何建立系统模型、如 何设计控制器、如何设置仿真参 数等。
该方法能够全面地反映系统的性能,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实用 性。同时,该方法可通过实验手段进行验证,可靠性高。
设计过程相对较为复杂,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适用于高阶系统和多变量系统的控制器设计,广泛应用于工程 实践中。
最优控制设计法
定义
最优控制设计法是一种基于最优化理论进行控制器设计的 方法。
缺点
现代控制理论阶段
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状态空间 法成为主导,适用于多输入多输 出、非线性、时变系统的分析与 设计。
现代控制理论的特点
状态空间描述
现代控制理论基于状态空间描述 ,通过状态变量全面反映系统内 部状态,提供更深入的系统分析
。
时域分析法
相比古典控制理论的频域分析法, 现代控制理论采用时域分析法,能 够直接反映系统的时间响应特性。
05
现代控制理论进阶知 识
系统的数学模型 ,包括微分方程、差分方程和状态方程等
。
A 非线性现象
介绍系统中的非线性现象,如死区 、饱和、滞后等,并分析其对系统
性能的影响。
B
C
D
非线性系统设计
探讨非线性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如反馈 线性化、滑模变结构控制、反步法等。
稳定性分析
利用状态空间方程的特征值分析系统的稳定性,通过判断 特征值的分布来确定系统的稳定性。
现代控制理论ppt
求解方法
通过利用拉格朗日乘子法或Riccati方程,求 解线性二次调节器问题,得到最优控制输入
。
动态规划与最优控制策略
动态规划的基本思想
将一个多阶段决策问题转化为一系列单 阶段问题,通过求解单阶段问题得到多 阶段的最优解。
பைடு நூலகம்
VS
最优控制策略的确定
根据动态规划的递推关系,逐步求解每个 阶段的优化问题,最终得到最优控制策略 。
总结词
稳定性分析是研究非线性系统的重要方法,主要关注系统在受到扰动后能否恢 复到原始状态或稳定状态。
详细描述
稳定性分析通过分析系统的动态行为,判断系统是否具有抵抗外部干扰的能力。 对于非线性系统,稳定性分析需要考虑系统的初始状态、输入信号以及系统的 非线性特性等因素。
非线性系统的控制设计方法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线性系统是指在输入和输出之间满足线性关系的系统,即 系统的输出量可以用输入量的线性组合来表示。线性系统 的性质包括叠加性、均匀性和时不变性等。叠加性是指多 个输入信号的响应等于各自输入信号响应的总和;均匀性 是指系统对不同频率信号的响应是一样的;时不变性是指 系统对时间的变化不敏感,即系统在不同时刻的响应是一 样的。
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输出方程描述了输出量与状态变量之间的关系。
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 总结词:稳定性是控制系统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分 析是现代控制理论的重要研究内容。
• 详细描述:稳定性是控制系统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如果一个系统受到 扰动后能够自我恢复到原来的状态,那么这个系统就是稳定的。线性系 统的稳定性分析是现代控制理论的重要研究内容,常用的方法有劳斯赫尔维茨稳定判据和奈奎斯特稳定判据等。劳斯-赫尔维茨稳定判据是 一种基于系统极点的判据,通过判断系统的极点是否都在复平面的左半 部分来判断系统的稳定性;奈奎斯特稳定判据是一种基于频率域的判据, 通过判断系统的频率响应是否在复平面的右半部分来判断系统的稳定性。
现代控制理论课件
x1
R L
x1
1 L
x2
1 L
e
x 2
输出方程为
y x2
x1 i x2
1 C
x1
1 C
idt 则状态方程为
13
其向量-矩阵形式为
x1
x 2
1CR
C
1 L
0
x1 x2
1
L 0
e)
1 x1
C
x2
x1无明确意义的物理量),可以推
x 2
1 C
i
1 RC
( x1
x2 )
y x2
14
其向量-矩阵形式为
x1
x
2
1 RC
1
R L
RC
1
RC 1
x1 x2
RC
1.1 系统数学描述的两种基本方法
控制u
执行器
被控过程 x
被控对象
传感器
控制器
控制输入
典型控制系统方框图
观测y 反馈控制
u1
y1
u2
x1, x2 ,xn
y2
up
yq
被控过程
5
典型控制系统由被控对象、传感器、执行器和控制器组成。
被控过程具有若干输入端和输出端。
数学描述方法: 输入-输出描述(外部描述):高阶微分方程、传递函数矩阵。
《现代控制理论》PPT课件
精选ppt
8
4、控制理论发展趋势
❖ 企业:资源共享、因特网、信息集成、 信息技术+控制技术 (集成控制技术)
❖ 网络控制技术
❖ 计算机集成制造CIMS:(工厂自动化)
பைடு நூலகம்
精选ppt
9
三、现代控制理论与古典控制理论的对比
❖ 共同 对象-系统 主要内容 分析:研究系统的原理和性能 设计:改变系统的可能性(综合性能)
❖ 现代控制理论 哈工大 机械专业硕研
精选ppt
12
精选ppt
7
3.智能控制理论 (60年代末至今)
❖ 1970——1980 大系统理论 控制管理综合 ❖ 1980——1990 智能控制理论 智能自动化 ❖ 1990——21c 集成控制理论 网络控制自动化
(1) 专家系统;(2)模糊控制,人工智能 (3) 神经网络,人脑模型;(4)遗传算法 控制理论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计算机控制技术
现代控制理论
Modern Control Theory
精选ppt
1
绪论
❖ 学习现代控制理论的意义: 1.是所学专业的理论基础 2.是研究生阶段提高理论水平的重要环节。 3. 是许多专业考博士的必考课。
精选ppt
2
一、控制的基本问题
❖ 控制问题:对于受控系统(广义系统)S,
寻求控制规律μ(t),使得闭环系统满足给
现代控制理论发展的主要标志 (1)卡尔曼:状态空间法; (2)卡尔曼:能控性与能观性; (3)庞特里雅金:极大值原理;
精选ppt
6
现代控制理论的主要特点
❖ 研究对象: 线性系统、非线性系统、时变系统、多 变量系统、连续与离散系统
❖ 数学上:状态空间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优性原理与离散系统的动态规划法(2/3)
动态规划的核心是贝尔曼最优性原理。
➢ 这个原理归结为一个基本的递推公式,求解多阶段决策 问题时,要从末端开始,逆向递推,直至始端。
➢ 动态规划的离散基本形式受到问题的维数的限制,应用 有一定的局限性。
➢ 但是,它用于解决线性离散系统的二次型性能指标的最 优控制问题特别有效。
实际上,最后一段没有选择的余地。 ✓ 因此,由图7-10可求得
J[x1(3)]=4, J[x2(3)]=3
多阶段决策问题(4/12)
为便于今后求解过程的应 用,可将从x1(3)站和x2(3)站 到终点的最短时间J[x1(3)] 和J[x2(3)]的数值标记于代 表该站的小圆圈内,如图711所示。
类似于前面过程,其他各站到终 点的最短时间和相应的行车路 线如图图7-11所示.
多阶段决策问题(2/12)
由S站出发至终点F站可有多种不同 的行车路线,沿各种行车路线所耗费 的时间不同。 ➢ 为使总的行车时间最短,司机在 路程的前3段要作出3次决策。 ➢ 也就是说,一开始司机要在经过x1(1)站还是x2(1)站两种情 况中作出决策。 ✓ 到x1(1)站或x2(1)后,又面临下一站是经过x1(2)站还是 x2(2)站的第2次决策。 ➢ 同样,在后续的每个阶段都要作出类似的概述 7.2 变分法 7.3 变分法在最优控制中的应用 7.4 极大值原理 7.5 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 7.6 动态规划与离散系统最优控制 7.7 Matlab问题 本章小结
目录(1/1)
动态规划与离散系统最优控制(1/3)
7.6 动态规划与离散系统最优控制
多阶段决策问题(1/12)
1. 多阶段决策问题
在讨论动态规划法之前,先考察一个简单的最短时间行车问 题,简称行车问题。
例 如图7-10所示,某交通工具从S站出发,终点为F站,全程可
分为4段。
➢ 中间可以经过的各站及 它们之间的行车时间均 已标记在图上。
➢ 试求最短行车时间的行 车路线。
图7-10 某行车路线图
前面讨论了连续系统最优控制问题的基于经典变分法和庞特 里亚金的极大值原理的两种求解方法。
➢ 所谓连续系统,即系统方程是用线性或非线性微分方程 描述的动态系统。
➢ 该类系统的控制问题是与传统的控制系统和控制元件的 模拟式实现相适应的,如模拟式电子运算放大器件、模 拟式自动化运算仪表、模拟式液压放大元件等。
➢ 其他站的情况依此类推。
多阶段决策问题(5/12)
图7-11 最优行车路线图
多阶段决策问题(6/12)
由此向后倒推,继续考察倒数第 2 段 , 计 算 x1(2) 站 和 x2(2) 站 到 终 点F的最短时间,并分别记为 J[x1(2)]和J[x2(2)]。 ➢ 由图7-10可知,从x1(2)站到达终点F的路线中下一站只能 是x1(3)站和x2(3)站中之一。 ➢ 由于从x1(3)站和x2(3)站分别前往终点的最短时间已经计 算出,因此,从x1(2)站和x2(2)到终点的最短时间分别为 J[x1(2)]=min{1+J[x1(3)],1+J[x2(3)]}=4 J[x2(2)]=min{2+J[x1(3)],2+J[x2(3)]}=5 其相应的最短时间行车路线为{x1(2),x2(3),F}和{x2(2),x2(3), F}。
➢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及计算机控制技术的日益深入, 离散系统的最优控制问题也必然成为最优控制中需深入 探讨的控制问题,而且成为现代控制技术更为关注的问 题。
动态规划与离散系统最优控制(2/3)
离散系统的控制问题为人们所重视的原因有二。 1) 有些连续系统的控制问题在应用计算机控制技术、数字 控制技术时,通过采样后成为离散化系统, ➢ 如许多现代工业控制领域的实际计算机控制问题。 2) 有些实际控制问题本身即为离散系统, ✓ 如某些经济计划系统、人口系统的时间坐标只能以 小时、天或月等标记; ✓ 再如机床加工中心的时间坐标是以一个事件(如零 件加工活动)的发生或结束为标志的。
多阶段决策问题(3/12)
在该行车问题中,阶段数n=4,需作n1=3次决策。
➢ 由于每次决策只有两种可能的 选择,3次选择共有2n-1=23=8种 不同的行车路线。
➢ 因此,计算8种不同的行车路线所耗费的总行车时间,取最 小者即可求出最短时间行车路线。
➢ 若行车问题需作决策的阶段数n较大,每次决策中可供选 择的方案较多时,用上述穷举法来解决最短行车时间问 题计算量非常大。
基于对多阶段决策过程的研究,贝尔曼在20世纪50年代首先 提出了求解离散多阶段决策优化问题的动态规划法。 ➢ 如今,这种决策优化方法在许多领域得到应用和发展,如 在生产计划、资源配置、信息处理、模式识别等方面都 有成功的应用。 ➢ 下面要介绍的是,贝尔曼本人将动态规划优化方法成功 地应用于动态系统的最优控制问题,即构成最优控制的 两种主要求解方法之一的最优控制动态规划法。
➢ 一般说来,用穷举法计算时间与作决策的阶段数n和每次 决策中可供选择的方案数成指数关系,即通常所称的指 数爆炸、维数灾难。
通过分析发现,另一种求最短时间行 车路线方法的是: ➢ 从最后一段开始,先分别算出 x1(3)站和x2(3)站到终点F的最短 时 间 , 并 分 别 记 为 J[x1(3)] 和 J[x2(3)]。
➢ 至于连续系统的最优控制问题的动态规划法,不仅是一 种可供选择的有充分性的最优控制求解法,它还揭示了 动态规划与变分法、极大值原理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 的理论价值。
最优性原理与离散系统的动态规划法(3/3)
下面分别介绍 ➢ 多阶段决策问题 ➢ 最优性原理一般问题的问题描述 ➢ 离散系统的动态规划法
动态规划与离散系统最优控制(3/3)
本节将介绍解决离散系统最优控制的强有力工具 — 贝尔曼动态规划,以及线性离散系统的二次型最优控制问题。 ➢ 内容为 ✓ 最优性原理与离散系统的动态规划法 ✓ 线性离散系统的二次型最优控制
最优性原理与离散系统的动态规划法(1/3)
7.6.1 最优性原理与离散系统的动态规划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