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 版 新人教版
精品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基础卷) 新人教版
2019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语文基础卷注意事项:1.(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试卷类型信息填涂在答题卡上,并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上。
2.作答单选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涂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作答单选题以外题时,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书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统一交回。
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我国的家训文化最早产生于周代,之后陆续出现了班昭的《女诫》、颜之推的《家训》、司马光的《家范》等家训代表著作。
家训文化在团结族人、凝聚家庭氛围、形成良好家族风气等方面作用十分突出。
古人一方面强调自身道德品质的修养,向贤德之人学习;另一方面,也身体力行,将家风形成文字,使之能够代代相承。
②家训文化绵延至今,已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训家风曾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心灵。
当下,发掘家训文化的时代内涵、传承优秀家训的文化精神,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和现实意义。
③中国传统家训包含立德、修身、齐家、处世等方面的内容,兼及传统文化和主流价值观。
传统家训文化的教育方式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④家风熏陶与个体自觉并举。
传统家训一般流传于家族内部,是特定历史时期,某个家族的全体成员需要共同遵守的价值准则。
家训代表着祖先对后人、族长对族人、长辈对幼辈在关于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等方面的重要教诲和训示。
全族成员都需要在学习和生活中自觉践行家训,维护良好家风。
⑤亲情感化与家规约束并用。
“三纲五常”是中国古代儒家伦理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强调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以及仁、义、礼、智、信等道德思想,来维护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和社会秩序。
[精品]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普通班)人教版
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23分)(一)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共9分。
现代诗的“有”与“无”《贞一斋诗说》概括诗歌技巧时说:“诗求文理能通者,为初学言之也;诗贵修饰能工者,为未成家言之也。
其实诗到高妙处,何止于通?到神化处,何尝求工?”清人的这个观点还是有科学性的,新诗的情况其实也相去不远。
纵向来看,《贞一斋诗说》说的三种情形,其实也是不少诗人走过的艺术之路的三个阶段。
用散文方式写诗——注意表现技巧,从这个视角,一切优秀现代诗的技巧都可以用“有”和“无”二字加以解说。
一是有诗意,无语言。
诗美体验的产生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
诗人的主观心灵与客观世界邂逅了,灵感爆发,于是诗人“有”了心上的诗。
要表现这个“有”,诗人又面临困窘。
所谓“口闭则诗在,口开则诗亡”,至言无言,诗关一经点破,就会失去生命。
有限的言,不可能完美地表达无限的言外之意。
诗的无言的特性带给诗人无限的难题和无限的机会。
以言表现无言,诗人只能从“有”到“无”。
司空图说:“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刘禹锡说:“情到深处,每说不出。
”白居易说:“此时无声胜有声。
”从获得诗美体验的“有”到传达诗美体验的“无”,是诗歌创作的一般过程。
“无”才是真“有”——诗篇之未言,恰是诗人之欲言。
“书形于无象,造响于无声”的精髓是将读者引向诗的世界,从言外、意外、笔外、象外去寻找那无言的诗美。
从“有”到“无”,诗人的智慧是以“不说出”代替“说不出”,以象尽意。
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 新版(1)
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2019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一、语言文字积累及运用(每小题3分,共21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漫溯.(suò)百舸.(gě)慰藉.(jiè)强.人所难(qiǎng)B.谤.讥(bàng)寥.廓(liáo)胆怯.(qiè)浪遏.飞舟(è)C.忸怩.(nǐ)丰腴.(yú)戛.然而止(gá)有恃.无恐(shì)D.青荇.(xíng)谥.号(yì)挟.持(xié)怒发冲冠.(guān)2.下列四组词语中都有错别字,其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项是()A.伴侣慷概主宰风华正茂 B.岐视草霉废墟激浊扬清C.奥丧追朔斑斓鱼翔浅底 D.榆阴摸索星晨天纶之乐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B.在调解过程中,法官对两兄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终二人在母亲的引导下相拥在一起,冰释前嫌,破镜重圆....。
C.73岁的经金山边看女排比赛,边捧出自己制作的竹编“女排争冠”,它栩栩如生....地展示了女排夺冠的姿态,展现了女排精神。
D.时间真如行云..,里约奥运圣火点燃的情景仿佛就在昨天,转眼间,里约残奥会的圣火..流水也开始传递啦!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A.老师教给学生许多知识,要求遵守制度等等,但忽略了怎样教会孩子们谦让是学校教育内容的缺失。
B.好莱坞电影最长于营造视觉刺激的升级:如果孤胆英雄最初手无寸铁,那么他的武器会由拳到刀,由刀而炮,最后到独自发动一场对抗群敌的“战争”。
C.在酣畅淋漓、扣人心弦的阅读体验之外,使吴承恩笔下的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以及各路妖魔鬼怪,都有非常鲜明的性格。
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人教版
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2019-1高一年级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说明:1.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所有主观题能分点作答必须分点作答,书写一定要力求规范(保证速度)。
参考范例:一、基础知识检测(共10小题,每小题1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形与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1分)A.百舸.(gě) 廖廓..(liáo kuò) 峥嵘..(zhēng róng) 浪遏.飞舟(è)B.彷徨..(chì chù) 切齿拊.心(fǔ) 变徵.(zhǐ)..(fáng huáng) 彳亍C.漫溯.(sù) 斑.澜.(bān lán) 叱.骂(chì) 咒.语(zhòu)D.夜缒.而出(zhuì) 杞.子(qǐ)愿得谒.之(yè)骨髓.(suǐ)2.下列选项中,全属于偏正短语的一项是(1分)A.辛勤耕耘不断发生仔细打量十分伟大B.遵义风俗变化规律历史悠久秋天的雨C.愚公移山竞选州长销售计划激动万分D.我的书包小声地说相当热闹讲述清楚3.比喻对死者极其沉痛的哀悼。
这个成语是(1分)A.百年树人B.百身何赎C.班荆道故D.白驹过隙4.比喻思想保守,不肯接受新事物。
这个成语是(1分)A.敝帚自珍B.抱薪救火C.抱残守缺D.暴虎冯河5.形容文章或言论的精当,无懈可击。
这个成语是(1分)A.不堪之论B.不经之谈C.不卒之论D.不刊之论6.下面的句子中,“报”的含义是(1分)例句: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
(司马迁《报任安书》)A.给回信,答复B.断狱,判决罪人C.报答,报复D.奉命办事完毕,回来报告7.下面的句子中,“比”的含义是(1分)例句: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贾谊《过秦论》)A.并列,挨着B.及,等到C.偏袒,勾结D.比较,较量8.下面的句子中,“朝”的含义是(1分)例句: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精品]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人教版 新版
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每题3分①近几年来,“寒门再难出贵子’’的说法时常见诸舆论。
在诸如顶级高校农村娃比例渐少、招聘市场越发偏爱城市青年的报道中,人们似乎发现,尽管中国人口素质、教育水平有了巨大提升,但物质条件、生活阅历方面的差距仍然是一大批“寒门青年”出人头地的障碍。
情况是否如此有待验证,但“寒门再难出贵子”的社会焦虑却现实存在。
②谁才是今天社会中的“贵子”?“贵”并不意昧着一定要升官发财,也不意味着必须拥有多么高的社会地位,而是代表着人生进步的可能性以及实现人生价值的机会。
富二代、官二代无疑符合传统意义上的“贵”,但如果没有一技之长,不能凭借自身本领干事创业,所谓“贵”也不过停留在人生的浅表。
相反,白手起家的寒门青年,凭借自身努力打拼出一片天地,创造了属于自己乃至整个社会的价值,“贵子”称谓自然当之无愧。
作为哈佛大学优秀毕业生代表之一的中国寒门学子何江,曾讲到自己成功的经验:“每到一个更大的地方、更大的平台,你会发现自己不懂的东西很多,而我相对来说,好奇心比较多,我就会有压力去把它学会,让自己不断补足短处。
”③同时,网络文化高度繁荣的今天,寒门青年逆袭的方式也更加多元。
之前,网名为“搬砖小伟”的湖北青年石神伟,凭借一系列自制的高难度健身视频,在短视频分享平台上吸引了超过百万粉丝。
这位寒门青年从留守儿童、网瘾少年一路走来,用健身不断磨炼和改变自己,传递着积极进取、拼搏向上的正能量,感动了无数网友。
今天,许多像“搬砖小伟”这样寒门出身的“网红”,借助网络实现了自身的价值,也为社会进步传递着正能量。
有人感慨,小伟的坚韧、低调和朴素,是这个时代的奢侈品,他是真正属于今天的“寒门贵子”。
可以说,传播结构扁平化的互联网,为不少寒门青年打开了一扇改变人生的窗户,也创造了另外一种生命的可能。
④现代社会科学的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与他拥有的社会信任和社会支持力量相关。
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人教版(1)
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2019届高一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语文本试题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有人说,当今社会,有一样东西几乎让所有人都无可逃逸,那就是浮躁的风气。
这话虽有些偏激,却道出了许多人欲言难言的自我困惑。
杂乱吵闹是喧嚣的外在表现,其本质则是浮躁,是人们内心的急躁、失衡、不沉稳。
浮躁,是丧失定力,随波逐流;是心急如火,投机取巧;是虚浮夸张,一片泡沫;是不要过程,只要结果。
人生在世,谁都有各种各样的追求和欲望,古今中外,概莫能外,这本无可非议。
问题在于,面对浮华世界,人们的欲望变得更大、更多、更急切,由此衍生出浮躁的社会风气。
浮躁之风盛行,会导致这样的现象:为官者盼望一步登天,为学者盼望一步到位,为商者盼望一夜暴富,为艺者盼望一举成名。
也容易出现这样的结果:社会被浮躁之风笼罩,清静的人生、专心的工作、精良的产品,变得稀罕起来;因为求快而忽视了细节和质量,导致一些地方事故多发、反复折腾、劳民伤财。
那些整日忙碌赶场子的人,那些“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人,那些跟风起哄盲目不安的人,看似日理万机,好像勤奋忙碌,到头来往往难成大事,原因就在于他们“用心躁”而无法“用心一”。
对于浮躁,古人总结出了“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的道理。
今天的社会日新月异,节奏加速,变化更快、更多、更大,人们对变化的感受极为敏感;但同时也不要忘记,变动不居之中也有恒定不变的规律——结果需要过程,成功必得付出。
即便是插上了新技术的翅膀,站上了创新的风口,如果没有扎实稳固的知识和技能储备,成功终究是短暂而不稳固的。
舒服与辛苦,安逸与劳顿,亦有着互相转换的辩证法。
精品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人教新目标版 新版
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试题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在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现代文阅读(一)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捞月亮的母亲石兵捞月亮的人,是一位母亲。
在那座川藏交界处的偏僻山村里,我遇到了她和她时年六岁的儿子。
彼时我还只有二十出头,心性跳脱,常常只背着简单的行囊信马由缰,漫无目的地四处游荡,那座贫瘠的大山是我在天黑之后来到的地方。
在一处平整的山坡,我支起随身携带的帐篷,准备在野外过上一夜,就在似睡非睡之际,我听到远处传来了窸窸窣窣的声音。
我顿时睡意全无,连忙小心地坐起身来,慢慢拉开帐篷一角。
很快,顺着声响传来的方向,我看到一个提着水桶的女人领着一个脏兮兮的小男孩,披着漫山的月光从山下走来。
我屏住呼吸,这时已经接近午夜,居然还有人来山上汲水,种种灵异传说让我不寒而栗。
女人一手提着水桶,一手牵着男孩,两人一言不发,不疾不徐地走着,只是短短几分钟,便在我视野中只留下了模糊的背影。
好奇心最终让我战胜了恐惧,我走出帐篷,小心翼翼地循着他们的背影走去。
远远地,我看到母子俩停下了脚步,那里居然有一口水井。
我已经确定,这只是一对普通的山村母子。
于是,我大着胆子走上几步,终于听到了女人说出的话语。
“只有这个时候,井里的月亮才最大最圆,狗儿莫急,娘给你捞一个上来,回家以后放在你的床前。
”女人的乡音十分绵软,不像山里女子所固有的泼辣。
“娘,月亮落在水里,是不是就被洗干净了,不像在天上那样模糊着让人看不清楚了?”儿子稚嫩的声音充满了期待。
女人顿了一顿,说:“狗儿说得对,月亮被水洗了以后,可好看了,就像狗儿的眼睛一样好看。
”听了母亲的话,小男孩笑了起来,奶声奶气的笑声顿时让幽黑沉默的大山有了勃勃生机。
2019学年最新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新人教版
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总分值:150分一、本大题13小题,共52分。
1.在下面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诗句。
(8分)(1).《沁园春.长沙》诗人旧地重游,引发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的过渡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徐志摩要和康桥离别,又生怕打扰惊醒了他心爱的康桥,《再别康桥》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侧面烘托的手法,表现了诗人自己的这种心情。
(3).《荆轲刺秦王》写易水送别场面时,借助对大风和河水的描写来烘托慷慨悲壮气氛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康河的流水和水草呈现出的安闲、自在,正是诗人徐志摩心向往之的境界,《再别康桥》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便直接抒发了这种情感。
阅读下面的课内文段,完成2-6题(15分)夜缒而出。
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2. 对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夫晋,何厌之有?(讨厌)B. 焉用亡郑以陪邻(增加)C.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供给)D.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撤走)3.下列各句中与“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中的“鄙”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齐孝公伐我北鄙B.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C.肉食者鄙,未能远谋D.先帝不以臣卑鄙,三顾臣于草庐之中4.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B.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C.若舍郑以为东道主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5.下列各句中与“何厌之有”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吾谁与归B.忌不自信C.客之美我者D.何罪之有6、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版 新人教版
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一、现代文阅读(2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每小题3分)殷墟甲骨文是商代晚期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商王室及其他贵族利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时写刻的卜辞和与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
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甲骨文的发现证实了商王朝的存在。
历史上,系统讲述商史的是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但此书撰写的时代距商代较远;即使公认保留了较多商人语言的《尚书·盘庚》篇,其中亦多杂有西周时的词语,显然是被改造过的文章。
因此,胡适曾主张古史作为研究对象,可“缩短二三千年,从诗三百篇做起”。
甲骨文的发现,将商人亲手书写、契刻的文字展现在学者面前,使商史与传说时代分离而进入历史时代。
特别是1917年王国维写了《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史记·殷本纪》与《世本》所载殷王世系几乎皆可由卜辞资料印证,是基本可靠的。
论文无可辩驳地证明《殷本纪》所载的商王朝是确实存在的。
甲骨文的发现也使《史记》之类的历史文献中有关中国古史记载的可信性增强。
因为这一发现促使史学家们想到,既然《殷本纪》中的商王世系基本可信,司马迁的《史记》也确如刘向、扬雄所言是一部“实录”,那么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所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恐怕也不是向壁虚构。
特别是在20世纪20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甲骨文资料证实了《殷本纪》与《世本》的可靠程度,也使历史学家开始摆脱困惑,对古典文献的可靠性恢复了信心。
甲骨文的发现同时引发了震撼中外学术界的殷墟发掘。
“五四运动”促使中国的历史学界发生了两大变化:一是提倡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古史辨派对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的无情批判,使人痛感中国古史上科学的考古资料的极端贫乏;二是历史唯物主义在史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新版)人教版
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试卷语文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阅读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人的姓与名余昌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氏的国家,原始母系氏族社会就产生了姓氏。
在关永礼先生所著的《中国姓氏文化》一书中讲到,许多欧美国家名前姓后的姓氏构成方式,迟至中世纪才产生并传承下来。
亚洲越南、朝鲜等国的姓氏在14世纪左右才普及兴盛,而且多由中国传入。
日本则更晚,1876年才颁布《平民必称姓氏、名字义务令》,普遍推行姓氏制度,改变了此前只有贵族、武士、神职官员才享有姓氏的历史。
而细致考究下来,“姓”的来历要比“氏”更古老。
“姓”字是由“女”字和“生”字组成的,《说文解字》解释:“姓,人所生也。
”远古的人类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姓就代表了一个人母系血统,一个始祖母所生的后代即为同姓。
中国的古姓中大多都有“女”字偏旁,如姬、姜、嬴、姒、妫、姚等,也正反映了“姓”和母系血统的密切关系。
远古的人们把氏族繁衍的功劳归于某种神秘的自然力量。
比如在周人的传说中,他们的始祖母姜嫄因踩了熊的脚印而生了后稷,因此周人以熊为图腾,并姓姬,甲骨文“姬”字的右半部,就是熊的脚印的象形。
而在商人的传说中,他们的始祖母简狄因吞食了燕子蛋而生了契,所以商人就以鸟为图腾,并姓子,子就是卵或蛋的意思。
如果说,“姓”是来自母系,那么“氏”就是来自男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的繁衍,男性在生产和战争中的优势不断凸显,氏族群体中出现了强有力的男性首领,他们要对自己率领的群体用某种称号作出区分,这就是“氏”的来历。
最初的氏,是这个氏族男性首领的称呼。
战国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政局的动荡,许多贵族降为平民。
原本只有卿大夫之家才有资格立氏,随着士和平民地位、权力的上升,他们也开始称氏。
氏已不再是贵族特有的标志,人们在交往中互相称名称氏,成为社会发展的需要。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彻底废除分封制,全面推行郡县制,氏只剩下了标记直系血统的作用,性质上没有了贵贱之别。
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新版 新目标版
2019学年高一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会有四方之事会:恰逢B. 恨晨光之熹微恨:怨恨C. 宇文新州之懿范懿:美好D. 时运不齐,命途多舛舛:乖违,不顺【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平时注意积累,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
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
B项,恨:遗憾。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战战兢兢滑稽可笑听信谗言分庭抗礼B. 哀声叹气沽名钓誉恶梦连连推心置腹C. 没精打采通霄做梦安然无恙哄堂大笑D. 立杆见影性情孤癖心神不定周济穷人【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题干问“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这是对字形考查。
B项中“哀”—“唉”;C项中“霄”—“宵”;D项中“杆”—“竿”。
【考点定位】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字形。
能力层级为识记A。
【技巧点拨】汉字的字形考查内容主要包括正确把握字形、不写错别字和工整书写两个方面。
高考的考查重点多为音近字、形近字和音、形相近字。
首先,我们必须做到:1.书写时,不写不规范的汉字——“繁体字”“异体字”已经淘汰的“简化字”。
2.要注意音、形、义三者相结合,特别是意义。
3.对形似字进行整理,形成表格,集中突破。
其次,要注意以下方法:1.语义辩识法,通过掌握、分析词语的意义来辨析书写是否正确。
例如题中“通宵做梦”中的“宵”指夜晚而“霄”与云有关,如云霄。
2.字形辩识法汉字中有80%的字是形声字。
形声字的形旁表示汉字的意义类别。
因而,推断形旁,明了字的意义所属,就能大致判断该字在词境或语境之中的运用正确与否,从而辨别书写的正误。
3.结构分析法有些成语的构词方式上有个特点,前两个字和后连个字的结构相同,第一个字和第三个字或者第二个字和第四个字的意义相同或相反,据此规律,可以有效的防止错别字。
【精品】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2019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座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一、课内相关知识点(本题21分)1.(本题3分)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游说.(shuì) 不可不语.(yǔ) 美姬.(jī) 飨.士卒(xiǎnɡ)B.鲰.生(zōu) 从百余骑.(jì) 戮.力(lù) 奔驰.(chì)C.卮.酒(zhī) 按剑而跽.(jì) 刀俎.(zǔ) 参乘.(shènɡ)D.瞋.目(chēng) 目眦.尽裂(zì) 彘.肩(zhì) 樊哙.(kuài)2.(本题3分)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古人按字数的多少把词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沁园春·长沙》属于长调。
B.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虽然反映的是现代的生活和思想感情,但因为采用的是古体诗的形式,因此这类诗歌仍属古典诗歌。
C.诗人在《雨巷》中创造了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这受中国古代诗词的启发,用丁香结即丁香的花蕾来象征人的愁心。
D.《雨巷》运用了象征的手法。
诗中的“我”“雨巷”“姑娘”并非是对生活的具体写照,而是充满了象征意味的抒情形象。
3.(本题3分)下列各句中的“之”字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顷之未发②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③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④因击沛公于坐,杀之⑤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⑥臣请入,与之同命⑦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卻⑧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⑨秦之遇将军,可谓矣⑩闻大王有意督过之A.①⑨/②⑩/③⑤/④/⑥⑦⑧ B.①③/②/④⑤/⑦⑩/⑥⑧⑨C.①/②/③⑤⑨/④⑥⑩/⑦⑧ D.①③/②⑩/⑤⑧/④⑥/⑦⑨4.(本题3分)与“夫晋,何厌之有”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取之百金 B.大王来何操 C.若属皆且为所虏 D.使毕使于前5.(本题3分)下列各句中不全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共其乏困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因击沛公于坐B.秦伯说,与郑人盟失其所与,不知距关,毋内诸侯C.沛公奉卮酒为寿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要项伯D.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令将军与臣有郤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6.(本题3分)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敢以烦执事..执事:对对方的敬称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东道主: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C.朝济.而夕设版焉济:渡河D.失其所与.,不知与:给予的7.(本题3分)下列各句中词类活用相同的一组是()A.①群臣怪.之②项伯杀人,臣活.之B.①发尽上.指冠②樊於期乃前.曰C.①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②阙.秦以利晋D.①常以身翼.蔽沛公②范增数目.项王第II卷(非选择题)二、现代文阅读(本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最新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考试试卷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一、基础知识检测(13分)1.下列每组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顷之未发.,太子迟之轲既取图奉之,发.图B.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以.乱易整,不武。
C.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D.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2.下列句子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3分)()A.粪土当年万户侯。
B.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
C.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D.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3.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是(3分)()例句: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A.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
B.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C.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D.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4.翻译下列句子。
(4分)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二、现代文阅读(21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5-7题。
日前,全国各地精彩纷呈的科普日活动让人们享受了一顿顿“科普大餐”,虚拟现实等新技术让科普活动变得五彩斑斓、趣味十足。
如果说科学知识是科普的“鱼”,那么科学精神、科学思维和科学的人文精神,就是科普的“渔”。
我们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近来的科普活动“鱼”多“渔”少,缺了些“精气神”。
科学精神包括求实精神、创新精神等。
求真是目标,创新是灵魂,这些宝贵的科学精神,不仅为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外围环境,同时也在约束科技团体的自身行为。
而对普通人来讲,不管是做学问还是安身立命,这些精神都永不会过时。
因为科学在追求知识和真理的同时,也赋予人崇高的理想,激励人们超越自我、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
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新版
——————————教育资源共享步入知识海洋————————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一、现代文阅读题(共35分)(一)阅读下面论述类文本,完成1-3题。
(每题3分,共9分)人们常说“小说是讲故事的艺术”,但故事不等于小说,故事讲述人与小说家也不能混为一谈。
就传统而言,讲故事的人讲述亲身经历或道听途说的故事,口耳相传,把它们转化为听众的经验;小说家则通常记录见闻传说,虚构故事,经过艺术处理,把它们变成小说交给读者。
除流传形式上的简单差异外,早期小说和故事的本质区别并不明显,经历和见闻是它们的共同要素。
在传媒较为落后的过去,作为远行者的商人和水手最适合充当故事讲述人的角色,故事的丰富程度与远行者的游历成正比。
受此影响,国外古典小说也常以人物的经历为主线组织故事,《荷马史诗》《一千零一夜》都是描述某种特殊的经历和遭遇,《堂吉诃德》中的故事是堂吉诃德的行侠奇遇和所见所闻,17世纪欧洲的流浪汉小说也体现为游历见闻的连缀。
在中国,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为志怪类和史传类的小说提供了用之不竭的素材,话本等古典小说形式也显示出小说和传统故事的亲密关系。
虚构的加强使小说和传统故事之间的区别清晰起来。
小说中的故事可以来自想象,不一定是作者亲历亲闻。
小说家常闭门构思,作品大多诞生于他们离群索居的时候,小说家可以闲坐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图书馆中,或者在巴黎一间终年不见阳光的阁楼里,杜撰他们想象中的历险故事。
但是,一名水手也许历尽千辛万苦才能把在东印度群岛听到的事带回伦敦;一个匠人漂泊一生,积攒下无数的见闻、掌故或趣事,当他晚年坐在火炉旁给孩子们讲述这一切的时候,他本人就是故事的一部分。
传统故事是否值得转述,往往只取决于故事本身的趣味性和可流传性。
与传统讲故事的方式不同,小说家一般并不单纯转述故事,他是在从事故事的制作和生产,有深思熟虑的讲述目的。
就现代小说而言,虚构一个故事并非其首要功能,现代小说的繁荣对应的是故事不同程度的减损或逐渐消失。
[精品]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人教-新目标版
2019第一次月考试题语文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现代文阅读(36分)(本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文化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生命力、创新力、传播力和影响力。
“文化软实力”的说法源自约瑟夫·奈的软实力理论。
一般来说,软实力是一种隐形的力量,蕴含在文化、政治价值观、外交政策和国际形象四个载体中。
在这四个载体中,文化是核心,其他三个组成部分也都深深地烙上了文化的影子。
甚至有人直接把软实力解释成文化力。
基于此,文化软实力就有了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软实力就是指“软实力”;狭义的文化软实力,则是构成软实力的文化要素。
文化软实力的形成必须依赖先进的文化,而这种文化只有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相应的时代和社会,才能更好地促进个人全面自由的发展,才能体现出强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文化软实力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
在国内,它通过文化建设不断增强本国文化的认同感,抵御国外一些敌对文化理念的侵袭,大大增强国内民众的凝聚力。
通过吸收国外先进文化元素和不断改造本国文化中落后的成分,使本国文化更加适应当前形势,更好地指导经济建设,更好地彰显本国文化的强劲生命力。
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兼容并蓄、富有活力的本国文化必将为国外受众所认可,使本国所奉行的理念得到传播,从而大大提升国家形象和影响力。
文化软实力产生于一定的文化资源。
这些资源包括国家价值追求、社会理念、宗教信仰、道德规范,还包括风俗习惯、民族精神、国民素质、文学艺术等,还与教育、科技、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文化软实力产生的根本是人们对本国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和接受。
与传统手段相比,非强制手段是文化软实力实现的手段,而国家的综合国力是文化软实力的力量表现形式。
在现实社会中,往往存在重器不重道的现象。
它表现在国家综合实力的建设上,就是重视提升硬实力而不重视提升文化软实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一、基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 悄.然(qiǎo)颓.圮(tuī)氾南(fàn)踟.蹰(chí)B. 沁.人心脾(qìn)火钵.(bō)瓦菲.(fēi)青荇.(xìng)C. 漫溯.(suò)寂寥.(liáo)佚.名(yì)杞.子(qí)D. 忸怩.(ní)模.样(mó)阙.秦(què)彳亍..(chìchù)2、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项()A、瞋目蛮夷震慑切齿抚心B、箕踞峥嵘扼腕头晕目眩C、笙萧浮藻窒息星晖斑斓D、凄惋牌匾忸怩天仑之乐3、《沁园春·长沙》中前三句,“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这个诗句的正常顺序应当是 ( )A. 寒秋,湘江北去,独立橘子洲头。
B. 湘江北去,独立寒秋,橘子洲去。
C. 橘子洲头,寒秋独立,湘江北去。
D. 寒秋,独立橘子洲头,湘江北去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贰:从属二主B.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发:发现C.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信:书信D.晋军.函陵,秦军氾南军:军队5、从句式角度看,下面句子与其他三项的不同的是()A.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B.父母宗族,皆为戮没C.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D.是寡人之过也。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不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A.樊将军以穷困..之往来..来归丹 B.行李C.沛公居山东..拊心也..时 D.此臣日夜切齿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纪传体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B.“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鲁迅先生对《史记》的赞誉。
C.《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编订的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载了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的计策及有关的谋议或辞说。
D.“二十四史”是指我国古代的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前四史”则指“二十四史”中的《史记》、《汉书》、《后汉书》和《三国志》。
二、古诗文阅读题(一)阅读下文,完成第8-11题。
(每小题3分,共9分)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
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
亚父者,范增也。
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
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
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庄则入为寿。
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项王曰:“诺。
”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
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
”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
”则与斗卮酒。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项王曰:“赐之彘肩。
”则与一生彘肩。
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
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
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
”项王未有以应,曰:“坐。
”樊哙从良坐。
8、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意:料想B. 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隔阂,嫌怨C. 欲诛.有功之人诛:惩罚D. 毫毛不敢有所近.近:接近、沾染9、下列句子分为四组,全都表现项羽“刚愎自大”性格的一组是()①项王、项伯东向坐②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③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
”④项王未有以应,曰:“坐。
”⑤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⑥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A. ②③④B. ①②⑤C. ①④⑥D. ②③⑤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 鸿门宴设于项羽军中帐内,刘邦为宾,从座位安排上即可看出,谋士范增在项羽心中的地位,还不如告密的项伯,君臣隔阂,事不可谋已初露端倪。
B. 宴会前后的称谓变化,体现了人物之间微妙而复杂的关系,项伯、范增、项庄都是项羽的部下,他们称项羽为“项王”“君王”,显然出项羽自恃强大、不可一世的心理状态。
C. 刘邦貌似心诚、吹捧的话语,使项羽轻易改弦更张。
从中也可以表现出刘邦多谋善断、委曲求全、随机应变的复杂性格。
D. 樊哙带剑拥盾入门,瞋目视项王,而项王赐之卮酒、彘肩,表现了樊哙的智勇双全,对项羽指责中又满含尊重,同时也颇受项羽尊重。
(二)、把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5分)11、(1)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鸿门宴》)(2)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烛之武退秦师》)(3)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荆轲刺秦王》)(三)、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5分)12、(1)《沁园春。
长沙》关注国家命运,对国家命运发出感叹的句子: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2)荆轲刺秦,视死如归。
易水河上,至今仍在传唱荆轲的歌声:_____ __ _,______ _____!(四)、阅读下面这首律诗,完成下列小题。
(11分)七律·长征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 首联是全诗的总纲,写得极有气势,给全诗定下了雄浑悲壮的基调。
B. 颔联概写红军翻山越岭,“逶迤”形容绵延不断,“腾”字写出了奔腾之势。
C. 颈联写红军过金沙江和大渡河,用“云崖暖”“铁索寒”突出天险之不可逾越。
D. 尾联是全诗的高潮,“更喜”二字,表现了红军战士在极其艰苦条件下的乐观精神。
E. 全诗首尾照应,在结构上十分完美,开篇定基调,结尾显出对美好前途的向往和自信。
14.本诗巧妙地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找出两种作简要赏析。
(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13分)一粒种子的初心与梦想张烁如果将植物的分布在世界地图上标注,青藏高原是一块少有记载的空白。
更让人忧虑的是,人类对种子的研究步伐,远远追不上植物消逝的速度……钟扬要做的,就是为祖国盘点青藏高原的植物“家底”。
1964年出生于湖北黄冈的钟扬,少年早慧,勤奋刻苦。
1979年,钟扬考取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
谁曾想,这个无线电专业毕业的少年,因1984年被分配到中科院武汉植物研究所而与植物结缘。
植物学中,也有“领土”。
“晚清时期中国贫穷落后,缺乏种子资源保护意识,英国人先后来华采集了几万颗种子、2000多种珍稀植物。
”钟扬心中发酸。
西方人从中国拿走的珍稀种子和苗木,把英国这个只有1500种植物的岛国装扮成世界植物的圣殿,更让西方在植物学研究中掌握话语权。
作为中国植物学家,钟扬立誓,要为祖国守护植物基因宝库;作为对人类负责的植物学家,他立誓,要在生物多样性不断遭到破坏的当下,为人类建一艘种子的“诺亚方舟”。
这个想法,终因复旦大学和西藏大学的结缘成为现实。
自此,钟扬背起足有三四十斤重的双肩包,带着学生开启了为国家收集种子的征程。
野外科考的艰苦超乎人们想象,经常七八天吃不到热饭。
晚上,住的是牦牛皮搭的帐篷,冬天,盖三床被子也无法抵御寒冷;路上,常常被突袭的大雨冰雹困在山窝窝里……为了规避种子遗传之间的杂交问题,每走50公里,才能采一个样;一个地方的两棵取样植物,至少相隔20米;一个物种,需要5000个优质的种子。
夜以继日,殚精竭虑,一个夏天,他和学生们能采500个样。
如今,这些种子被精心保存在零下20摄氏度、湿度15%的冷库中,仿佛坐上了一艘驶向未来的时空飞船,将在80年到120年后,为那时的人们绽放生机。
16年来,钟扬和学生们走过了青藏高原的山山水水,艰苦跋涉50多万公里,累计收集了上千种植物的4000多万颗种子,近西藏植物的1/5。
这些年,除了为国家收集植物种子,钟扬倾注了巨大心血培育最心爱的“种子”——学生。
初始援藏,钟扬想为青藏高原盘点植物“家底”。
漫长科考道路上,他慢慢意识到,这片神奇土地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位生物学家,更需要一位教育工作者,“将科学研究的种子播撒在藏族学生心中,也许会对未来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
16年艰苦磨砺,钟扬帮助西藏大学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第一”:申请到西藏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第一个理学博士点,为藏族培养了第一位植物学博士,带领西藏大学生态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不仅填补了西藏高等教育的空白,更将西藏大学生物多样性研究成功推向世界。
2017年9月25日凌晨5时许,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在为民族地区干部授课途中,钟扬遭遇车祸,生命定格在了53岁。
钟扬的骨灰被他的学生庄严地撒入奔腾不息的雅鲁藏布江,奔腾不息的浪花会将他的骨灰送到青藏高原的每个角落,成为祖国山河的一部分,而他,永远也不会与这片深爱的土地分离。
(有删改) 【相关链接】链接一在上海自然博物馆,近500块中英文展板上的文字都经他反复斟酌。
上海自然博物馆图文项目负责人鲍其洞说,当初找到钟扬,没敢奢望他会接下这个要求高但回报少、时间紧却周期长的“烫手山芋”。
没想到他二话不说就揽下了。
每条不到200字的文稿,涉及天文、地质、生物、人文等学科,文字要求兼顾准确性、前沿性和可读性,通常一天只能讨论十几块图文。
钟扬常和他们一字一句斟酌,他的50岁生日就是在自然博物馆的讨论会中度过的。
(颜维琦《钟扬,用一生书写种子的故事》)链接二红树是一种适应海岸生活的植物,以往最北存活在浙江温州。
一次钟扬提出,现在气温变暖了,也许上海也能种活。
这是前人不曾有过的设想。
上海的海岸线很脆弱,如果有红树,对于生态保护将大有裨益。
钟扬在南汇投入了这项尝试。
从小苗长大需要50年,成为红树林则要100年甚至更久,种树者自然看不到这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