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羽之墓丝绸中的团窠和团花图案_赵丰

合集下载

中国缂丝的源流与传承

中国缂丝的源流与传承
清代时, 苏州西郊太湖边农民以缂丝为副业。民国 以后, 苏州缂丝集中在郊区陆墓、蠡口、东渚一带, 也是 农民的副业, 但此时缂丝可以远销意大利、法国、美国。 抗战期间, 缂丝几乎都销往日本, 有和服腰带、袍服、册 页, 因为价格低, 产品质量下降。抗战结束, 缂丝失去了 销路。所以到新中国成立初, 苏州乃至全国已无缂丝生 产, 苏州的缂丝艺人都靠种田谋生。 3.2 现代苏州缂丝的两代传人
戗、掼、结、勾技法, 包括长短
戗、批梭法镶色、不规则的木
梳戗、套色掼; 结、掼、勾勒或 图 4 南宋缂丝《莲塘乳鸭图》
辟丝勾等( 图 4) 。
( 现藏上海博物馆)
从南宋开始, 中国缂丝生产大体沿着实用品、欣赏
品两个方向发展, 而欣赏品生产日趋繁荣, 并沿革至
今。其中只有元代初期和中期例外。
2.3 元明清缂丝的兴衰
1 中国缂丝的渊源
中国缂丝有证可考的历史至少有两千多年。缂丝 在 文 献 中 有 “剋 丝 ”( 《松 漠 纪 闻 》) 、“克 丝 ”( 《博 物 要 览》) 、“刻丝”( 《鸡肋篇》) 、“刻色作”( 《格古要论》) 等名 称, “缂丝”( 《名义考》) 是明代以来的称呼。关于它的起 源主要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1.1 缂丝来源于缂毛
敦大英博物馆)
2 中国缂丝的突变
从唐代出现的缂丝带, 到宋代织成匹的面料, 再到
南宋极其精致的书画, 直至现代的特种手工艺术品, 缂
丝的技艺不断发展演进, 划出了一条非物质文化遗产
与时俱进的轨迹。
2.1 宋代是中国缂丝技术和艺术蓬勃发展的时期
宋代缂丝的织造原理虽然与唐代相同, 但花样更
趋复杂、门幅明显加宽。宋代缂丝以河北定州所制最
- 50 -
制, 团龙图案则用孔雀毛捻成线缂制, 极为华贵。这时期 缂丝业的中心集中到了北京宫廷和苏州民间。

阿斯塔那169_号墓“联珠双凤锦复面”名称考辨

阿斯塔那169_号墓“联珠双凤锦复面”名称考辨

历史与文化丝绸JOURNALOFSILK阿斯塔那169号墓 联珠双凤锦复面 名称考辨Examiningthenameofthe brocadedfacecoverofthepearl ̄linkeddoublephoenixpattern fromTomb169inAstana郭丰秋aꎬ夏雨航b(武汉纺织大学a.服装学院ꎻb.艺术与设计学院ꎬ武汉430073)摘要: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169号墓出土的 联珠双凤锦复面 (72TAM169:34)以联珠为骨架ꎬ以对鸟为主纹样ꎬ兼具孔雀㊁朱雀和凤鸟形意特征ꎮ学界关于该 复面 的命名存在深入探讨㊁商榷的空间ꎮ文章利用出土文献㊁实物图像资料ꎬ分析复面背后的社会文化背景㊁复面使用者的身份和信仰㊁复面纹样构成要素之间的文化联系ꎬ梳理孔雀㊁朱雀与凤鸟形意的变迁与融合历程ꎬ推测复面的产地ꎬ并且与中亚㊁中原出土实物图像进行纵向㊁横向对比ꎬ将其定名为 联珠孔雀形对凤纹锦面衣 ꎬ认为该面衣是丝绸之路上儒家文化与佛教文化㊁道教文化㊁祆教文化交融的产物ꎮ关键词:阿斯塔那ꎻ凤鸟ꎻ朱雀ꎻ孔雀ꎻ面衣ꎻ丝绸之路中图分类号:TS941.12ꎻK892.23㊀㊀㊀㊀文献标志码:B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0017003(2024)01013909DOI:10.3969/j.issn.1001 ̄7003.2024.01.016收稿日期:20230608ꎻ修回日期:20231201基金项目:湖北省服饰与艺术文化研究中心一般项目(2022HFG09)作者简介:郭丰秋(1984)ꎬ女ꎬ教授ꎬ主要从事服饰文化㊁服装设计理论的研究ꎮ㊀㊀在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群ꎬ时常发现墓主人所穿衣裳带有迷人纹样ꎬ特别是起源于萨珊波斯王朝的 联珠纹 ꎬ在联珠圈里出现人物㊁动物㊁花草ꎬ有时候单独出现ꎬ有时候成对出现ꎮ学术界围绕联珠纹的研究相对深入ꎬ其一是以赵丰为代表的学者从技术角度对联珠纹样丝织品的来源进行考释[1 ̄2]ꎬ其二是从纵向变迁角度梳理联珠纹的形式起源和流变[3 ̄5]ꎮ然而ꎬ阿斯塔那古墓出土的服饰纹样丰富多彩ꎬ狮子㊁大象之类的动物图像相对容易辨别ꎬ鸟雀图像的命名却十分困难ꎬ这在169号墓出土的 联珠双凤锦复面 (72TAM169:34)[6]的命名上体现得十分明显(图1)ꎮ新疆博物馆将其命名为 联珠对孔雀纹锦覆面 [7]ꎬ也有人称呼为 朱雀联珠纹 [8]或 联珠对孔雀纹锦面衣 [9]ꎮ图1㊀阿斯塔那169号墓出土纹锦(72TAM169:34)及其复原Fig.1㊀Brocade(72TAM169:34)excavatedfromTomb169inAstanaanditsrestoration关于中国古代服饰纹样的命名ꎬ学界一般遵循以下几种方式:一是依据古籍文献记载ꎻ二是考古学家遵循物象与结构合并的方法对其进行命名[10]ꎻ三是依据产地㊁色彩㊁工艺㊁图案与品种来命名[11]ꎻ四是扬之水关于 名物考证 提出 定名 相知 的研究范式ꎬ指出 定名 需要依据各种古代文字材料和图像材料ꎬ进一步对当时社会历史背景中的 物 进行推源溯流与抉发 物 所折射出来的文心文事[12]ꎮ就阿斯塔那出土的联珠纹而言ꎬ学界一般以 骨架+主纹样+工艺 为命名原则ꎬ间或突出纹样中的独特元素ꎬ如 联珠对鸟对狮纹锦 联珠鹿纹锦复面 联珠天马骑士纹锦 等ꎮ笔者认为图像的命名既需要考虑其造型ꎬ也不能忽视图像构成要素之间的文化关系ꎬ以形意相结合的命名方式更能体现中国古代服饰纹样所折射出的历史文化内涵ꎮ在中国ꎬ 凤鸟 属于一个族群性概念ꎬ是对中国文化中祥瑞羽禽的总称ꎮ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ꎬ它一方面与其他羽禽㊁动物类图腾相互整合ꎬ另一方面又将自身的神圣性分化㊁拓展到族群之中ꎬ赋予了孔雀㊁白鹤㊁燕子等现实羽禽相似的精神内涵ꎬ最终形成了以凤凰为 神灵之鸟 和 羽虫之长 的瑞鸟族群[13]ꎮ经比对ꎬ本文所讨论的复面上的鸟雀纹样与阿斯塔那出土的一件北朝至隋时期的 联珠对孔雀对狮纹锦 (Ast.v.2.01)(图2)[14]㊁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馆藏的一件7世纪的蜀江锦裂(N ̄56)上的 联珠凤凰纹 [15]鸟雀纹样(图3)十分相似ꎮ随着新材料㊁新观点的出现ꎬ 联珠对孔雀纹 联珠双凤纹 朱雀联珠纹 均不能确切反映该纹样的意象来源ꎬ931Vol.61㊀No.1Examiningthenameofthe brocadedfacecoverofthepearl ̄linkeddoublephoenixpattern fromTomb169inAstana也很难揭示该复面上的鸟雀图像在历史演进㊁文化交融过程中的丰富内涵ꎮ本文借助历史学㊁文化学㊁图像学研究方法ꎬ试图还原阿斯塔那169号墓出土的这件 联珠双凤锦复面 的社会文化背景ꎬ从使用者身份㊁思想信仰㊁艺术文化认同等方面入手ꎬ通过纵向和横向图像对比分析ꎬ将其重新定名为 联珠孔雀形对凤纹锦面衣 ꎬ以期丰富学界对丝绸之路图像史方面的研究ꎮ图2㊀阿斯塔那出土纹锦(Ast.v.2.01)及其复原Fig.2㊀Brocade(Ast.v.2.01)excavatedfromAstanaanditsrestoration图3㊀公元7世纪日本飞鸟时代蜀江锦裂(N ̄56)Fig.3㊀Shujiangbrocadesplit(N ̄56)oftheAsukaeraintheseventhcentury1㊀ 联珠双凤锦复面 的社会文化背景阿斯塔那169号墓是男女合葬墓ꎬ同墓出土有高昌建昌四年(公元558年)张遁墓表㊁建昌四年张孝章随葬衣物疏(72TAM169:32)和延昌十六年(公元576年)信女某甲随葬衣物疏(72TAM169:42)ꎮ经比对ꎬ张遁墓表入葬年月日与张孝章衣物疏记载一致ꎬ两者系同一人ꎬ信女某甲乃孝章之妻ꎮ张遁所处时代正是麴氏家族统治高昌时期ꎬ此时来自中亚和西方的商人逐渐放弃楼兰ꎬ选择高昌作为丝路贸易的中转站ꎬ因此ꎬ这里是多民族杂糅聚居区域ꎬ不同民族的宗教信仰㊁艺术文化在这里交流㊁碰撞㊁融合ꎮ首先ꎬ北朝时期ꎬ中原儒家文化在高昌占主导地位ꎮ两汉时期ꎬ习儒学㊁知儒法的中原官员与士兵带来了儒家典籍ꎬ供自己所在的语言社团使用ꎬ儒学在西域已有传播[16]ꎮ晋末以来ꎬ五胡的内迁及统治阶级的内部争斗ꎬ使得曾经盛产丝绸的河㊁洛㊁齐㊁鲁地区战乱频仍ꎮ但是ꎬ自武威至敦煌ꎬ再到高昌的整个河西地区ꎬ在前凉政权治理下ꎬ却相对安定ꎬ一些中原大族及百姓也由此迁到河西ꎬ接着又一批批地迁往高昌盆地[17]ꎮ河西地区的统治者则是以中原地区的汉文化治理河西的ꎬ如前凉的建立者张轨㊁张骞父子均为汉人ꎬ张轨 家世孝廉㊁以儒学显 ꎬ至凉州后ꎬ即征 九郡胄子五百人ꎬ立学校ꎬ始置崇文祭酒ꎬ位视别驾ꎬ春秋行乡射之礼 ꎬ强化儒学教育ꎮ其子张蹇继父业ꎬ 遣督护王该送诸郡贡计ꎬ献名马方珍㊁经史图籍于京师 [18]ꎮ西凉的创建人李暠 通涉经史ꎬ尤善文义 [18]2257ꎬ南凉政权为鲜卑族秃发乌孤所建ꎬ秃发氏虽为胡人ꎬ亦受儒学的熏陶ꎮ他指责后凉吕光 不能以德柔远ꎬ惠安黎庶 ꎬ致使 郡县土崩ꎬ下无生赖 [18]3142ꎮ长期隶属于河西政权的高昌郡ꎬ在文化上则与河西一脉相承ꎬ受到儒学影响极深ꎮ高昌建国后ꎬ注重儒学传统的风尚继续保持ꎮ«北史 西域传»记载ꎬ高昌 国有八城ꎬ皆有华人 其风俗政令ꎬ与华夏略同 文字亦同华夏ꎬ兼用胡书ꎮ有«毛诗»«论语»«孝经»ꎬ置学官弟子ꎬ以相教授 其刑法㊁风俗㊁昏姻㊁丧葬与华夏小异而大同ꎮ [19]有人直接以«孝经»随葬ꎬ«高昌延昌三年十七年张毅随葬衣物疏»就有记载ꎬ而这种以«孝经»随葬的做法也源自中原[20 ̄22]ꎮ其次ꎬ道教文化与佛教文化在高昌地区交流融合ꎮ高昌地区的汉人和部分粟特人都信仰佛教ꎬ这里的佛教属于汉语系统ꎬ也就是说是汉地佛教西传的部分ꎮ佛教初入中原时ꎬ最先影响的是边陲地区的民族ꎬ早期弘扬佛法的高僧大多是胡人ꎬ以至于 佛法 被称为 胡法 ꎬ佛教被看成是 胡教 [23]ꎮ北魏时期佛㊁道此消彼长ꎬ太武帝曾灭佛兴道ꎬ后文帝恢复佛教ꎬ在政权夹缝中生存的佛㊁道二教只能不断妥协ꎬ寻找共通之处ꎬ以趋利避害ꎮ北魏«老子化胡歌七首»和«老君十六变词»[24]反映了佛道之间的融合ꎮ诗歌中的 胡 实际上是 佛 ꎬ而 化胡成佛道 是指道教太上老君千变万化ꎬ既是道教仙人ꎬ又能修成佛家正果ꎮ朱雀以方位之神的角色引导老君前往西天ꎬ既是道教仙鸟ꎬ又是佛教祥鸟ꎮ再次ꎬ西域流行祆教信仰ꎮ中国的祆教源自波斯的琐罗亚斯德教ꎬ该教崇拜火㊁光明㊁日神ꎮ在中古丝绸之路上ꎬ信仰祆教的中亚粟特人㊁于阗人等将祆教信仰和艺术文化通过贸易传播至西域ꎬ与当地其他信仰融合在一起ꎮ«魏书»和«北史»中的«高昌传»均记载高昌国: 俗事天神ꎬ兼信佛法ꎮ 学界大多认为ꎬ这里的天神是祆教胡天神[25]ꎮ在祆教艺术文化中ꎬ联珠圈是典型的纹样骨架ꎬ是日神象征ꎬ众多珠状纹样围成环形ꎬ象征着日神所散发的光[26]ꎮ联珠圈内通常以织绣的方式填充具有神性的吉鸟圣兽ꎮ其中ꎬ带头光㊁衔珠串ꎬ颈后041第61卷㊀第1期阿斯塔那169号墓 联珠双凤锦复面 名称考辨有飘带的吉祥鸟比较常见ꎬ也有森穆夫㊁猪头㊁鹿㊁马等填充在联珠圈内ꎮ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吐鲁番出土了大量带有祆教装饰元素的纹锦ꎬ如胡人牵驼锦㊁云珠太阳神锦㊁云珠狩猎太阳神锦㊁联珠 贵 字对孔雀纹锦等ꎬ大多在联珠圈内ꎬ也有开放式的对称纹锦ꎬ如树叶纹锦㊁对树对羊纹锦等ꎮ除此之外ꎬ还有来自希腊的神祇㊁建筑装饰元素ꎬ来自印度的狮子㊁大象㊁神祇元素等ꎬ与中国的龙㊁凤㊁虎等珍禽异兽和建筑元素在丝织品上有机融合在一起ꎬ构成了千姿百态㊁亦中亦西的图像世界ꎬ以至于学界对169号墓出土的这件复面命名时出现了混淆的情况ꎮ2㊀墓主身份㊁文化认同推测为这件纹锦上鸟雀命名时ꎬ除了要还原 联珠双凤锦复面 (72TAM169:34)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ꎬ还需要分析复面使用者的身份㊁信仰信息ꎬ并探讨复面图像构成要素之间的文化联系ꎮ在儒家文化中ꎬ面衣可以遮挡死者面容ꎬ使其灵魂永存ꎬ再托生成人[27]ꎮ169号墓出土的复面ꎬ即文献记载中的 覆面 面衣 ꎮ研究发现ꎬ吐鲁番出土的覆面和面衣形制相似ꎬ但 覆面 材质多为练ꎬ也有粗绸制作而成的 覆面 ꎻ面衣则是用有花纹的丝织品 锦 制作而成[28]ꎮ169号墓出土的这件 复面 是平纹经锦材质ꎬ应称其为 面衣 ꎬ与张孝章夫妇二人衣物疏中 细锦面衣一枚 面衣一具 的记载对应ꎬ本文均称其为 面衣 ꎮ高昌张氏ꎬ原出敦煌ꎮ他们世代为官ꎬ互为婚姻ꎬ盘根错节㊁根深蒂固[29]ꎮ张遁夫妇使用织锦面衣ꎬ说明其身份是区别于一般布衣百姓的贵族阶层ꎬ对中原地区的冠服文化十分认同ꎬ以纹锦覆面既有灵魂崇拜之意ꎬ也有彰显身份地位之心ꎮ再者ꎬ169号墓主人张遁的衣物疏中有这样的记载: 禪師法林敬移五道大神ꎬ仏(佛)弟子張孝章持仏(佛)五誡ꎬ專修十善ꎬ今於高昌城內家中命過ꎬ經涉五道ꎬ幸不呵留ꎮ [30]其妻信女某甲的衣物疏中记载: 延昌十六年丙申Ѳ歲日ꎬ大德比丘厶甲敬ꎬ移五道大神ꎬ仏(佛)弟Ѳ信女某甲持仏(佛)五戒ꎬ專修十善Ѳ宜遐齡ꎬ永保難老 過ꎬ急急如律令ꎮ倩書天堅古㊁時見李定度ꎮ若欲求海東頭ꎬ若欲覓海西辟(壁) [30]217 ̄218 五道大神 信女 佛弟子 等词语说明墓主夫妇既信仰道教ꎬ又信仰佛教ꎮ在面衣纹样上ꎬ佛教信众往往也使用一些能够保佑死者顺利升天或轮回的纹样ꎮ在佛教中ꎬ孔雀是能够自我解毒之鸟ꎬ也是大明王菩萨的化身ꎬ阿弥陀佛㊁鸠摩罗天等佛皆以孔雀为坐骑ꎮ在道教文化中ꎬ朱雀是方位之神和仙界之鸟ꎬ在儒家文化中ꎬ凤鸟也是祥瑞之鸟ꎬ那么这件面衣上的鸟雀到底是孔雀㊁朱雀㊁还是凤鸟ꎬ这要从三者之间的形意变迁㊁融合来分析ꎮ3㊀孔雀㊁朱雀与凤鸟的形意融合3.1㊀孔雀与凤鸟的形意融合凤的出现与古人对风神㊁祖先神㊁太阳神的崇拜有关ꎮ殷商时期ꎬ 甲骨卜辞证实ꎬ商族观念中ꎬ凤和风是一回事ꎬ卜辞记录风的地方ꎬ一律都写成 凤 ꎬ别无 风 字出现 [31]ꎮ古人造物ꎬ一般采用观物尚象的方法ꎬ在大自然中能够找到相对应的原型ꎮ甲骨文和金文中 凤 一般是头戴高冠ꎬ拖着长长尾羽的禽鸟形象ꎬ如图4㊁图5所示ꎬ 凤 尾是带有圆圈的眼状尾羽ꎬ很可能撷取了孔雀造型元素ꎮ«周书»记载: 成王时ꎬ方献孔雀ꎮ 这里的 方 是西方少数民族山戎人别名ꎮ«山海经 海内经»中记载ꎬ南方 有鸾鸟自歌ꎬ凤鸟自舞 有孔鸟ꎮ [32]这里的孔鸟即孔雀ꎮ«山海经 南山经»中记载: (凤皇)饮食自然ꎬ自歌自舞ꎬ见则天下安宁ꎮ 这说明ꎬ很可能早在先秦时期ꎬ中原地区就有来自异地的孔雀ꎬ因为其独特美丽的外形而成为凤鸟形象的重要构成元素ꎮ图4㊀甲骨文中的凤Fig.4㊀Phoenixintheoraclebone图5㊀金文中的凤Fig.5㊀PhoenixinChinesebronzeinscriptions«汉书 西域传上 罽宾国»: 出封牛㊁水牛㊁象㊁大狗㊁沐猴㊁孔爵ꎮ 孔爵 即孔雀ꎮ«晋书»记载: 西域诸国献汗血马㊁火浣布㊁犎牛㊁孔雀㊁巨象及诸珍异二百馀品ꎮ [18]2235李伟良在«西域 孔雀 考论»中ꎬ考证了西域地区孔雀的来源ꎬ认为它在西域的大量繁殖与佛教传播有关ꎬ具体很可能是在汉晋时期随着阿拉伯和波斯商人一路从南亚传来[33]ꎬ并且成为中原地区王公贵族观赏㊁装饰的主要物种ꎮ汉晋以来ꎬ孔雀集合了火鹑(朱鸟)㊁龟背㊁鸾鸟㊁凤鸟的外貌㊁举止和精神文化内涵ꎮ«春秋元命苞»曰: 火离为孔雀ꎮ141Vol.61㊀No.1Examiningthenameofthe brocadedfacecoverofthepearl ̄linkeddoublephoenixpattern fromTomb169inAstana东汉杨孚在«异物志»指出: 孔雀ꎬ形体既大ꎬ细颈隆背似凤凰ꎮ自背及尾ꎬ皆作珠文ꎬ五彩光耀ꎬ长短相次ꎬ羽毛末皆作员文ꎬ五色相绕ꎬ如带千钱ꎬ文长二三尺ꎮ头戴三毛长寸以为冠ꎬ足有距ꎮ栖游冈陵ꎬ迎晨则鸣相和ꎮ [34]杨修的«孔雀赋»: 有南夏之孔雀ꎬ同号称于火精ꎮ寓鹑虚以挺体ꎬ含正阳之淑灵ꎮ首戴冠以饬貌ꎬ爰龟背而鸾颈ꎮ徐轩翥以俯仰ꎬ动止步而有程ꎮ [35]政治祥瑞盛行的魏晋南北朝时期ꎬ孔雀被作为凤鸟来记载ꎮ«宋书 志第十八 卷二十八»记载ꎬ南朝宋 文帝元嘉十四年三月丙申ꎬ大鸟二集秣陵民王顗园中李树上ꎬ大如孔雀ꎬ头足小高ꎬ毛羽鲜明ꎬ文采五色ꎬ声音谐从ꎬ众鸟如山鸡者随之 改鸟所集永昌里曰凤皇里ꎮ [36]很可能就是以孔雀代凤鸟上演百鸟朝凤㊁凤凰齐鸣的祥瑞景象ꎮ在视觉形象上ꎬ两汉时期的凤鸟㊁朱雀吸收孔雀元素(图6)ꎬ或为横向散开辅以眼状装饰ꎻ或为翻转上翘的松毛式加上眼状花纹ꎻ或者是孔雀尾羽与细条相结合的样式ꎬ飘逸灵动ꎮ图6㊀河南密县出土汉代画像石上的凤鸟纹样Fig.6㊀PhoenixpatternontheportraitstoneoftheHanDynastyunearthedinMixiancountyꎬHenanprovince3.2㊀朱雀与凤鸟的形意融合朱雀的出现可追溯至战国星象文化中的 朱鸟 ꎬ代表南方七宿ꎮ«史记 天官书»记载: 南宫朱鸟ꎬ权㊁衡ꎮ [37]«宋中兴志»中也记载ꎬ石氏云: 南宫赤帝ꎬ其精朱鸟ꎬ为七宿ꎮ 随着阴阳五行思想观念的发展ꎬ方位㊁时空的对应和配置逐渐系统完备ꎬ作为星宿总称的朱鸟逐渐变成单一的鸟雀ꎬ是守护南方的神鸟ꎮ行军打仗时ꎬ 朱鸟㊁玄武㊁青龙㊁白虎皆画之于旌ꎬ以表军阵者ꎮ朱雀ꎬ鹑也ꎮ师旷«禽经»云: 赤凤谓之鹑ꎮ [38]师旷是春秋时期«禽经»的作者ꎬ说明此时的朱雀已经成为凤鸟家族重要成员ꎮ汉魏时期ꎬ朱雀与凤凰一起成为儒㊁佛㊁道共同认可的祥瑞之鸟㊁仙界之鸟ꎮ其一ꎬ朱雀具备凤鸟身上的祥瑞属性ꎬ既是统治者改朝换代合法性的赋予者ꎬ又是反映政治昌盛的见证者ꎮ曹植«赤雀赞»曰: 西伯积德ꎬ天命攸顾ꎮ赤雀衔书ꎬ爰集昌户ꎮ瑞为天使ꎬ和气所致ꎮ嗟尔后王ꎬ昌期而至ꎮ[39]其二ꎬ道教文献里ꎬ凤凰与朱雀一样ꎬ在修道者成仙后就会出现[40]ꎮ«抱朴子»记载: 第四之丹名曰还丹ꎮ服一刀圭ꎬ百日ꎬ仙也ꎮ朱鸟凤凰ꎬ翔覆其上ꎬ玉女至傍ꎮ [41]魏晋时期的出土文物上ꎬ常常出现仙㊁佛共存ꎬ朱雀㊁凤鸟与莲花㊁忍冬组合构图的的场景ꎮ三国时期吴地出土的佛王铜镜中ꎬ心形叶圈内头戴佛光的佛王盘坐中间ꎬ圈外有两两相对的凤鸟展翅而立ꎬ下面的半圆圈内有龙㊁虎㊁朱雀等神兽奔走(图7)ꎮ在视觉形象上ꎬ西汉早期的朱雀形象尚偏自然界常鸟形象ꎬ约从西汉中㊁晚期左右ꎬ朱雀开始借用凤身部分细节ꎬ向更具仙象的凤形态靠近ꎬ但此时的朱雀形象尚未形成定制㊁人们(工匠)对其形态并未形成统一认知ꎬ故也出现混淆或同现等状况[42]ꎮ图7㊀三国吴地佛王铜镜Fig.7㊀BronzemirroroftheBuddhaKingofWuduringtheThreeKingdomsperiod总之ꎬ北朝时期ꎬ孔雀㊁朱雀与凤鸟的形意逐渐混淆㊁融合ꎮ因此ꎬ在厘定169号墓出土的这件面衣(72TAM169:34)时ꎬ应在还原文物历史情境的基础上ꎬ结合文献资料判断其功能ꎬ分析其图案构成㊁造型特征等信息ꎬ综合考量后方能命名ꎮ一般来说ꎬ当神鸟出现在墓室或壁画中ꎬ用以表示方位ꎬ或与铺首对应出现时ꎬ如图8所示ꎬ鎏金牌饰上方的神鸟借鉴了孔雀眼状翎羽和尾羽ꎬ但明显带有方位标识的功能ꎬ应称为 朱雀 ꎮ当神鸟与仙山㊁仙人㊁神石元素相伴出现时ꎬ且具有明显的道教或儒家祥瑞意涵ꎬ可能是凤凰ꎬ也可能是朱雀㊁孔雀ꎬ为避免谬误ꎬ应该统称为 凤鸟 ꎬ具体根据造型特征来区分ꎮ徐华铛等[43]根据图案造型将凤鸟分为孔雀形凤㊁鹤形凤㊁鸡形凤㊁鹰形凤等ꎮ这件面衣的图像要素包含主要纹样和辅助纹图8㊀东汉鎏金铜牌饰Fig.8㊀GiltbronzeplaqueornamentintheEasternHanDynasty241第61卷㊀第1期阿斯塔那169号墓 联珠双凤锦复面 名称考辨样ꎮ主要纹样是一对鸟雀相拥而立ꎬ辅助纹样有祆教艺术中的联珠纹㊁翼马纹ꎬ佛教艺术中的莲花㊁香炉㊁香宝子ꎬ以及中西方均喜爱的大角鹿ꎮ由前文分析可知ꎬ墓主人对儒㊁释㊁道的文化认同较高ꎬ但纹样中并未见到指示方位的青龙㊁白虎ꎮ因此ꎬ根据主纹鸟雀的造型特征将其命名为 联珠孔雀形对凤纹锦面衣 ꎬ能较好地反映孔雀与凤鸟形意的变迁㊁融合历程ꎮ4㊀面衣产地推测这件 联珠孔雀形对凤纹锦面衣 (72TAM169:34)很可能是来自中原地区的织物ꎮ«北齐书»记载ꎬ东魏(公元534 550年)官员祖珽在并州(今山西省)家中拿出百余匹山东产的 连珠孔雀罗 让妇女游戏取乐[44]ꎮ可见ꎬ北朝时期联珠孔雀图案的织物已在中原地区生产流通ꎮ从图像角度看ꎬ这件面衣(72TAM169:34)符合中原制造的织物特征ꎬ原因有二ꎮ其一ꎬ中亚地区祆教艺术中联珠纹的主纹样一般用的单独动物纹样ꎬ如联珠含绶鸟纹壁画(表1中1#)㊁联珠翼马纹锦(表1中2#)与联珠猪头纹壁画(表1中3#)ꎻ新疆阿斯塔那出土织物中联珠纹的主纹样多为成对存在ꎬ如联珠翼马纹锦(表1中4#)㊁联珠 贵 字对孔雀纹锦(表1中5#)与联珠对鸳鸯纹锦(表1中6#)ꎬ同 联珠孔雀形对凤纹锦面衣 一样ꎬ是中国纹样的典型图式ꎮ其二ꎬ中亚地区出现的联珠纽纹多用月亮和太阳图案ꎬ而中国内地联珠纹之间的纽多用花卉植物纹或者为两个联珠纹直接相连[45]ꎮ㊀㊀图像提供的证词需要放在 背景 中进行考察ꎬ更准确地说ꎬ需要放在一系列多元的背景(文化的㊁政治的㊁物质的背景等)下考察[46]ꎮ当人们从物质层面对该面衣产地来源进行推测ꎬ并与出土文献资料相互印证时ꎬ可避免对图像产生的过分解读ꎮ这件面衣(72TAM169:34)是平纹经锦组织ꎬ与该面衣同时出土的阿斯塔那墓中的7件面衣中有5件属于平纹经锦㊁1件斜纹经锦(72TAM200:5)ꎬ还有1件面衣的织造技术(72TAM170:66)没有明确记载[6]98 ̄99ꎮ在中国ꎬ平纹经锦是最早出现的锦的种类ꎬ在西周时期的墓葬中已有发现ꎮ阿斯塔那出土的联珠纹面衣以平纹经锦为主ꎬ从织物组织来看ꎬ经锦无论是平纹还是斜纹ꎬ都是典型的中国产品[9]ꎮ在吐鲁番地区文书中ꎬ有关于波斯锦㊁魏锦㊁疏勒锦和丘慈锦的记载ꎬ一般都表明了产品的来源地ꎮ中原地区的锦以 匹 来衡量ꎬ其幅宽一般在50cm左右ꎮ文献资料中的魏锦应该是产自中原的平纹经锦ꎬ很可能是经由西魏传入高昌的蜀锦[47]ꎮ本文所探讨的 联珠孔雀形对凤纹锦面衣 (公元558年)有鲜明的萨珊艺术特征ꎬ可以推测织造者在图案设计时考虑到西域受众的思想信仰和艺术审美ꎬ将波斯萨珊艺术中的联珠纹与中原艺术中的对称构图融合起来ꎬ选择孔雀形凤纹作为主要纹样ꎬ试图满足不同消费者多元化的审美需求ꎮ图3(蜀江锦裂)是作为佛教经幡的织物纹样ꎬ说明这类联珠孔雀形对凤纹样是公元6 7世纪较为典型的佛教纹样ꎬ又可以与169号墓主的佛教信仰互相印证ꎮ表1㊀中亚地区与新疆阿斯塔那出土的联珠纹样对比Tab.1㊀Comparisonofpearl ̄linkedpatternsunearthedinCentralAsiaandAstanaꎬXinjiang341Vol.61㊀No.1Examiningthenameofthe brocadedfacecoverofthepearl ̄linkeddoublephoenixpattern fromTomb169inAstana续表1阿斯塔那169号墓出土的 联珠孔雀形对凤纹锦面衣(72TAM169:34)是丝绸之路东西方艺术文化交流㊁融合的生动例证ꎬ其面料很可能来自中原地区ꎬ匠人在纹样题材上选择儒㊁佛㊁道均受欢迎的凤鸟ꎮ在具体的视觉形象塑造时ꎬ以波斯萨珊艺术中的经典联珠纹为框架ꎬ中式对称构图中两只凤鸟昂首挺立ꎬ西式孔雀尾羽高高翻起ꎬ辅以西式宾花㊁香炉㊁莲花㊁圆圈式铜钱ꎬ风格独特ꎬ寓意丰富ꎮ正因为其丰富多彩的符号元素㊁亦中亦西的鸟雀造型使得后来者无法确定其名称ꎬ综合分析之后ꎬ以 联珠孔雀形对凤纹锦面衣 来概括更为贴切合理ꎮ«丝绸»官网下载㊀中国知网下载参考文献:[1]赵丰.中国丝绸艺术史[M].北京:文物出版社ꎬ2015.ZHAOF.HistoryofChineseSilkArt[M].Beijing:CulturalRelicsPublishingHouseꎬ2015.[2]尚刚.吸收与改造:六至八世纪的中国联珠圈纹织物与其启示[J].创意设计源ꎬ2009(2):22 ̄27.SHANGG.Absorptionandtransformation:TheenlightenmentofChineselinked ̄pearlpatternfabricinthe6thto8thcentury[J].Idea&Designꎬ2009(2):22 ̄27.[3]赵丰ꎬ齐东方.锦上胡风:丝绸之路纺织品上的西方影响(4 8世纪)[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ꎬ2011.ZHAOFꎬQIDF.HuStyle:WesternInfluenceontheTextilesofSilkRoad(4th8thCentury)[M].Shanghai:ShanghaiAncientBookPressꎬ2011.[4]韩颖ꎬ张毅.丝绸之路文化影响下联珠纹的形式流变[J].丝绸ꎬ2017ꎬ54(5):81 ̄86.HANYꎬZHANGY.Theevolutionofthelinked ̄pearlpatternwiththeinfluenceoftheSilkRoadculture[J].JournalofSilkꎬ2017ꎬ54(5):81 ̄86.[5]高山.从唐联珠猪头纹锦看联珠纹样发展过程中的装饰演变[J].四川丝绸ꎬ2008(1):47 ̄50.GAOS.Lookingthedevelopmentofthelinked ̄pearlpatterndecorationevolutionfromTanglinked ̄pearlpatternontheheadofpigbrocade[J].SichuanSilkꎬ2008(1):47 ̄50.[6]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阿斯塔那古墓群第十次发掘简报[J].新疆文物ꎬ2000(3/4):98.XinjiangInstituteofCulturalRelicsandArchaeology.BriefonthetenthexcavationattheAstananecropolis[J].XinjiangHeritageꎬ2000(3/4):98.[7]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新疆出土文物[M].北京:文物出版社ꎬ1975.XinjiangUyghurAutonomousRegionMuseum.UnearthedCulturalRelicsinXinjiang[M].Beijing:CulturalRelicsPublishingHouseꎬ1975.[8]程亚娟.日本藏唐代时期丝路宗教联珠纹织物纹样考[J].丝绸ꎬ2018ꎬ55(1):67 ̄75.441第61卷㊀第1期阿斯塔那169号墓 联珠双凤锦复面 名称考辨CHENGYJ.InvestigationonthepearlroundelpatternsofreligiousimplicationonthefabriccollectedinJapanduringTangDynasty[J].JournalofSilkꎬ2018ꎬ55(1):67 ̄75.[9]王乐ꎬ赵丰.吐鲁番出土文书和面衣所见波斯锦[J].艺术设计研究ꎬ2019(2):19 ̄25.WANGLꎬZHAOF.PersianbrocadesindocumentsandfacecoversinTurfan[J].Art&DesignResearchꎬ2019(2):19 ̄25. [10]沈琳琳.宋代丝绸纹饰解析及其名称英译方法探析[J].丝绸ꎬ2023ꎬ60(6):151 ̄157.SHENLL.AnanalysisofsilkornamentsintheSongDynastyandadiscussiononthemethodsoftranslatingoftheirnames[J].JournalofSilkꎬ2023ꎬ60(6):151 ̄157.[11]朱新予.中国丝绸史:专论[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ꎬ1996.ZHUXY.ChineseSilkHistory:Monographs[M].Beijing:ChinaTextile&ApparelPressꎬ1996.[12]扬之水.定名与相知:博物馆参观记[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ꎬ2018.YANGZS.NamingandKnowingEachOther:MuseumVisit[M].Guilin:GuangxiNormalUniversityPressꎬ2018. [13]韩伟.凤鸟与中国艺术精神[J].社会科学战线ꎬ2021(9):142 ̄151.HANW.PhoenixandthespiritofChineseart[J].SocialScienceFrontꎬ2021(9):142 ̄151.[14]王乐.丝绸之路织染绣服饰研究(新疆段卷)[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ꎬ2000.WANGL.ResearchonWeavingꎬDyeingandEmbroideryClothingontheSilkRoad(XinjiangSection)[M].Shanghai:DonghuaUniversityPressꎬ2000.[15]东京国立博物馆.蜀江锦裂[EB/OL].[2023 ̄05 ̄20].https://emuseum.nich.go.jp/detail?langId=ja&webView=&content_base_id=100649&content_part_id=0&content_pict_id=0.TokyoNationalMuseum.Shokkobrocadetextile[EB/OL]. [2023 ̄05 ̄20].https://emuseum.nich.go.jp/detail?langId=ja&webView=&content_base_id=100649&content_part_id=0&content_pict_id=0.[16]吴爽.西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以两汉时期汉语汉文在西域的使用与传播为视角[J].西域研究ꎬ2021(4):117 ̄123.WUS.RecognitionofChinesecultureinthewesternregions:FromtheperspectiveoftheuseandpropagationofChineselanguageandcharactersinthewesternregionsduringthewestandeastHanDynasties[J].TheWesternRegionsStudiesꎬ2021(4):117 ̄123. [17]陈国灿.从吐鲁番出土文献看高昌王国[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ꎬ2003(4):1 ̄9.CHENGC.GaochangkingdomasviewedfromthehistoricaldocumentsunearthedinTurban[J].JournalofLanzhouUniversity(SocialSciences)ꎬ2003(4):1 ̄9.[18]房玄龄.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ꎬ1974.FANGXL.BookofJin[M].Beijing:ZhonghuaBookCompanyꎬ1974.[19]许嘉璐ꎬ安平秋ꎬ周国林.二十四史全译 北史[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ꎬ2004.XUJLꎬANPQꎬZHOUGL.TheCompleteTranslationoftheTwenty ̄FourHistories:NorthernHistory[M].Shanghai:ChineseDictionaryPublishingHouseꎬ2004.[20]国家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ꎬ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博物馆ꎬ武汉大学历史系.吐鲁番出土文书 第四册(附录)[M].北京:文物出版社ꎬ1983.AncientLiteratureResearchOfficeofNationalCulturalHeritageAdministrationꎬXinjiangUyghurAutonomousRegionMuseumꎬHistoryDepartmentofWuhanUniversity.DocumentsUnearthedfromTurfan:Book4(Appendix)[M].Beijing:CulturalRelicsPublishingHouseꎬ1983.[21]唐长孺.吐鲁番出土文书(壹)[M].北京:文物出版社ꎬ1992.TANGCR.DocumentsUnearthedfromTurfan(Book1)[M].Beijing:CulturalRelicsPublishingHouseꎬ1992.[22]薛中正.以儒家为主体的高昌汉文化[J].新疆文物ꎬ1989(1):34 ̄42.XUEZZ.ConfucianismasthemainstayofGaochangHanculture[J].XinjiangCulturalRelicsꎬ1989(1):34 ̄42.[23]赵立敏.从 民族认同 到 国家认同 再到 华夏认同 :论北朝佛教如何化解少数民族的多元认同跨越难题[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 社会科学版)ꎬ2021ꎬ49(5):55 ̄62.ZHAOLM.From ethnicidentity to nationalidentity andthento Chineseidentity :HowdidBuddhismsolvethemultiidentityofethnicminorities[J].JournalofXinjiangUniversity(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s)ꎬ2021ꎬ49(5):55 ̄62.[24]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北魏诗卷四[M].北京:中华书局ꎬ1983.LUQL.Pre ̄QinandHanꎬWeiꎬJinꎬSouthernandNorthernDynastyPoetry:NorthernWeiPoemsꎬVolume4[M].Beijing:ZhonghuaBookCompanyꎬ1983.[25]王素.高昌火祆教论稿[J].历史研究ꎬ1986(3):168 ̄177.WANGS.ManuscriptonGaochangfireZoroastrianism[J].HistoricalResearchꎬ1986(3):168 ̄177.[26]郑巨欣.世界纹样名释[J].浙江工艺美术ꎬ1995(增1):41 ̄52.ZHENGJX.Explanationofworldpatternnames[J].ZhejiangArts&Craftsꎬ1995(S1):41 ̄52.[27]巴音其其格.试析阿斯塔那出土织锦覆面的文化意义[J].丝绸之路ꎬ2014(10):52 ̄55.BAYINQ.ExperimentalanalysisoftheculturalsignificanceofthebrocadecoveringsexcavatedinAstana[J].TheSilkRoadꎬ2014541。

工行国宝知识PK赛答题部分题库

工行国宝知识PK赛答题部分题库

【四大名锦】【蜀锦】内胆是什么材质【金属】汉代出现的五铢钱沿用到【唐代】哪种图案出现在第一套人民币上【种田】【疏影暗香】梅瓶在宋代被称为【经瓶】中国民间新年风俗【重明鸟】道家早期文献【太一生水】《歌功颂德》铭文不包括【歌颂战绩】北京故宫博物院【三大宫殿之一】哪种不是宋代纸币防伪手段【设置专管官员】【周人故乡】【疑似周人的祭天遗址】如下所示,是非题除了下面的5道题选“错误”,其余题都选“正确”即可。

答案为“错误”的答题剔红漆器是酒器【错误】“开元通宝”来源于唐玄宗年号?【错误】“汉八刀”雕刻仅用八刀? 【错误】工行商户贷仅支持工行收单商户办理【错误】“喇家遗址”面条【错误】答案为“正确”的答题图中大汶口文化骨梭证实新石器时代【正确】现存铭文数量最多的青铜器是毛公鼎【正确】鹿身鹰嘴神兽体现了斯基泰文化特点【正确】脱胎是指漆器没有器胎【正确】西汉朱雀踏虎衔环采用了多种技法【正确】鄂君启金节是研究楚国的实证【正确】宋三彩大多是瓶、枕、盘等日用器【正确】图中扳指最初是一种射箭工具【正确】永乐年间以苏麻离青为青花色料?【正确】斗彩结合了釉下彩与釉上彩?【正确】墓中发现了画有幞头和方镜架子的壁画【正确】戥(děng)子是古代的精密衡器【正确】《天工开物》中记载的制盐方法【正确】孙膑兵法相比孙子兵法更侧重于【战术】《孙膑兵法》也被称为【齐孙子兵法】周武王灭周后在哪里举行的祭祀【嵩山】周武王灭商后祭祖【西周天亡簋guǐ】VISA数字卡简约白【88元】双龙药柜一共有多少个药屉? 【100】元代幻方铁板【111】【半斤八两】【250克】“长信宫东”可拆卸为几个部分【6个】长信宫灯最后一位主人【刘胜之妻窦绾】长信宫灯宫女的服饰【西汉男女通用的深衣】八方贯耳扁瓶烧制于哪座名窑?【哥窑】秘色瓷由唐代什么窑烧制?【越窑】宋代天青釉由哪个窑烧制?【汝窑】唐代哪个窑烧造了青花瓷器?【巩义窑】唐代黑石号沉船【长沙窑】元末景德镇创造了新的窑型【葫芦窑】《永乐大典》的插画采用什么画法【白描】《永乐大典》编成后藏于哪里【文渊阁】《永乐大典》的楷体被称作?【台阁体】《永乐大典》的初名是什么?【文献大成】《永乐大典》的装函规律【每十册一套】《永乐大典》的海外回归国【苏联和德意志】马王堆汉墓帛书《系辞》【周易】马王堆一号结合了印花和什么技术【彩绘】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漆食案【案】《马王堆一号汉墓T形帛画》【金鸟】《马王堆一号汉墓T形帛画》【非衣】《马王堆一号汉墓T形帛画》【招魂幡】《马王堆一号汉墓T形帛画》【内棺棺盖上】最早实测地图【马王堆汉墓帛书《驻军图》】五星出东方锦护臂属于【汉代】五星出东方锦护臂出土于【1995年】五星出东方锦护臂出土于【尼雅遗址】五星出东方锦护臂是什么字体【篆体】五星出东方锦护臂用了什么织锦工艺【蜀锦】五星出东方锦护臂的“五星”【金木水火土】五星出东方锦护臂纬线【48】经线【220】天下第一剑勾践剑出土于【楚国】元代“世界第一大港”【泉州】孙吴时期的国山碑中记录了【地震】韩熙载夜宴图【南唐】北齐释迦牟尼佛像出自【曲阳】端砚出产于哪个地方【肇庆】【物尽其用】宋代梅瓶作用【装酒】【商人重利】元青花主要销往【海外】《琅琊刻石》【李斯】【一字千金】【李斯】玫瑰紫釉【钧窑】四羊方尊【宁乡】大报恩寺琉璃塔拱门【明代】【销声匿迹】精绝古国【瘟疫】盐井的开采最早开始于【西周】玉如意【搔杖】明代竹刻嘉定派创始人是【朱鹤】哪位皇帝曾颁布谕旨停止制作象牙席【雍正】商鞅方升侧面铭文“大良造”【官职】汉代石豹镇多放在什么物品的四角【席子】《红楼梦》第五十三回写到【香筒】陕西西安何家村窖藏出土的【张说】第一部绘画通史于唐代什么时期完成【大中】图中商代玉梳上的红色痕迹源自【朱砂】漆木屐出土于东吴哪位名将的墓中【朱然】“四通八达”【八达晕】大秦“景教”【基督教】清代督陶官【年希尧】以水洎(jì)鼎【八宝鸭】镶嵌类文物修复【粘蜡胶】不属于钱庄票号使用的是【印章架】装有围栏但不带床架的床是【罗汉床】哪项不是唐代服饰的流行元素【高跟鞋】目前看到玉器上署款大工匠【陆子冈】由中国工商银行创办的全国【叶子金】最早记载大禹治水的青铜器【豳公S(xǔ】“问鼎中原”【王子午鼎】围棋报捷图【淝水之战】老子传抄本【郭店楚简】天下第一钟【唐景云钟】《冰嬉图》“转龙射球”【短道速滑】马车上立有一大斧斜插俩长矛【出行引导】宋徽宗大晟钟被劫流落【靖康之难】【异彩纷呈】元青花不包括【佛道神话】在御窑瓷器上署帝王年号【永乐皇帝】《皇舆全览图》【计里画方】中国古代商业城市的兴起【战国时期】宋高宗《蚕织图》“盐茧瓮藏”【齐民要术】《盛朝七省沿海图》南海名称【长沙石塘】格里芬形象起源于【西亚两河流域】工银灵通账户【心有灵犀一点通】【重见天日】【陕西扶风县法门镇】【蜚声海外】【土耳其托普卡帕皇室】《淳化阁帖》【宋太宗赵炅jiǒng】陆游有诗云哪个不是文房用品【宋白玉云纹卮】素面双耳银锅【锅是锤击成型的】古代马说法错误的是【茶马古道汗血马】陆游在《老学庵笔记》【油比水比热容大】中国古代哪种颜色【雍正淡黄釉瓷器的黄色】青瓷中生产目的不是【西晋青釉印纹双系壶】“三礼”组合【《周礼》《仪礼》《小戴礼记》】抗日战争中哪部藏经曾被八路军转移保护【赵城金藏】以下器物工艺属于剔漆的是【清剔红桃蝠纹方盒】如今之所以可以释读西夏文古籍【番汉合时掌中珠】【五星齐聚】【汉】紫砂陶的着色元素【铁】南宋黄N墓路中出土了【罗】宋人喜爱的高级织物【罗】“扶风纸”由哪种材料制成【麻】能使用九旒冕的人是什么级别【王】《上虞帖》是哪一代的摹本【唐】历史上我国对猪的别称不包括?【庞】哪种金属的氧化物成就了唐三彩【铅】春秋战国流通于中原诸国的布币【铲】筷子最早的称呼是什么【k(jiā)】可以用于蒸饭的是哪个?【甑(zèng)】“马踏飞燕”奔马脚下所踏的禽鸟【隼(sǔn)】曾侯乙编钟中不包括哪种乐器【铎(duó)】朱元璋的第24子【朱栋】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出土于【沐英】工银麒麟卡“麟吐玉书”【孔子】成都市的天府石犀与哪位人物有关【李冰】不属于青绿山水画法代表人物的是【范宽】端砚贵为贡品【包拯】明代“吴门四家”【仇英】《潇湘图》的作者是【董源】《九成宫醴泉铭》【魏征】熹平石经出自【蔡邕】春秋时期食盐专营政策【管仲】哪位唐朝宰相描写了当时的舞马活动【张说】宋代定瓷窑的釉色特征【纯白】素三彩瓷器的釉色不含【红色】在祭祀中可以使用哪种祭品?【乳猪】以下样式不属于明式家具的是【闽式】宋金墓中墓主夫妇对坐的壁画【饮宴】王昭君最不可能携带的家具【椅子】类似现代高尔夫球的运动叫什么【捶丸】回归圆明园的十二生肖铜像是【马首】明代玉带末两端的玉板【铊尾】番人进宝图中特别刻画了【狮子】《盐铁论》的整理者是谁【(huán)桓宽】宋代著名的石家镜出产自【湖州】《梦溪笔谈》收录在四库全书中的【子部】清代宫廷中的多穆壶用来盛装【奶茶】“元四家”不包括谁?【巨然】千里江山图是王希孟多少岁时所作【18岁】会馆是由哪个社会团体建造的【商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典章制度【通典】图中猫与蝴蝶寓意【长寿】宋代梅瓶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装酒】发现的什么遗存更新了人们的农业认识【水稻】麻将的产生可能与哪种职业有关【船夫】哪种食物不是从丝绸之路传入我国的【玉米】出土舞俑的驮篮山汉墓中还有【厕所】商鞅方升是用来衡量什么的容器? 【粮食】击鼓说唱俑是一位东汉的俳优【相声】经远舰出水的文物不包括哪件【鸦片】清朝的凸莲瓣碗可能产自哪里【宜兴】青花瓷的天青色是由于釉料中加入了【玛瑙】蹴鞠最早出现于什么时期【战国】女子蹴鞠球员有专门的称谓【女校尉】围棋最早传入日本【唐朝】白玉镂雕双兔佩属于哪一个朝代【元朝】十二生肖随葬品【南北朝】《文苑图》的作者【周文矩】《坤舆全图》的作者是谁?【南怀仁】商鞅方升铸造于谁在位的时期?【秦孝公】三代以来,权量之制,自谁一变【隋文帝】钟表最早由哪位传教士带入中国?【利玛窦】康熙时期郎窑瓷器【朗廷极】《富春山居图》【剩山图】哪种陈设玉器流行于明清时期【玉山子】海内三宝(大克鼎、大盂鼎)【毛公鼎】唐代都城长安的“昆仑人”来自【东南亚】元青花的青花纹饰是属于【釉下彩】元青花能烧制大件得益于【麻仓土】山西黄河大铁牛曾矗立于哪个渡口?【蒲津渡】元代釉里红瓷器创烧于哪个地区【景德镇】舞俑跳的是西汉最流行的【折腰舞】大克鼎采用了哪种连续的纹饰【波曲纹】画中唐太宗接见的吐蕃使臣是谁【禄东赞】唐代北方农业生产最先进的农具【曲辕犁】五台山莫高窟61窟又名什么【文殊堂】哪一种矿物可以用来提炼制作泥金【金矿石】“娥皇女英”“灵公夫人”取材自【列女传】《鸭头丸帖》中“鸭头丸”指的是? 【一种方剂】元青花的器型偏大可能是受【西亚地区】织锦能在新疆保存千年的原因【极度干燥】大龙邮票的发行可以归入哪个事件【洋务运动】榜葛剌国大致是现在的哪个国家【孟加拉国】图中紫檀雕圆盒最初用作什么【盛装首饰】请问军持用途不包括?【用于插花】古人类化石中属于智人的是【山顶洞人】东汉圭表的作用【判断节气】铜红釉不包括什么【珊瑚红釉】磁州窑瓷器最有代表性的纹饰【白地墨花】晋候鸟尊是谁的祭祀用器?【晋侯燮父】玻璃瓶器身布满白、蓝、红三色【搅料玻璃】秦始皇兵马俑身上刻是谁的姓名【铸造工匠】《簪花仕女图》贵族仕女发式【高耸云髻(j ì)】哪一件是唐代家具【素面银香案】最早的漆器出土于哪个遗址【跨湖桥遗址】我国最早的古纸标本【肩水金关纸】第一套人民币的准备金制度是【未设准备金】与纯铜相比青铜有什么特点【强度高熔点低】我国现存票幅最大的古代纸币【大明通行宝钞】商周体量最大的青铜水器【西周虢季子白盘】“工银i账户”的实体卡分为【低碳版和未来版】手印的目的工【匠戳记,责任到人】朱子家训【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秦俑色彩【粉绿、朱红、粉紫、天蓝】刻铭款最大最重的玉器【清大禹治水图玉山子】2008奥运会战国【鎏金镶玉琉璃银带钩】精绝古国突然消失的原因最不可能的是什么?【瘟疫】哪个肯定不是金饼在西汉的主要用途?【贮存重铸】下面对这幅图的描述错误的是【这是一幅唐代壁画】哪件纺织物不是北朝织锦?【联珠团窠(kē)对马纹锦】用到铜镶嵌工艺的器物是?【嵌赤铜狩猎纹青铜壶春秋】这一设计理念可能出于哪种考虑【表达对老年人饮食顺畅的祝福】《步辇图》描绘了吐蕃z使迎娶文成公主入藏【唐代帝王常服规定要使用龙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飞鱼服是锦衣卫专属服装】玻璃莲花盏说法错误的是?【此类器物多见于元代墓葬中】关于东周时期发明的出行套装餐具,说法错误的是?【此组合中的形器是酒具】以下关于痕都斯坦玉器的说法正确的是?【多采用植物纹饰】安徽马鞍山东吴大将朱然的墓葬,以下说法中正。

《文物》杂志2006年第8期--蒙元龙袍的类型及地位_赵丰

《文物》杂志2006年第8期--蒙元龙袍的类型及地位_赵丰

图一 ★ 缂丝云肩龙纹残片 ·91 ·
文物 · 2 0 0 6 年 第 8 期
图一一 明玉珍墓出土的团窠式龙袍结构图
件衣 服与 上 件所 不同 的 是 , 其双肩也有相应的 云龙织金 装饰 , 正 与 美国 收藏 的云 龙 纹胸背日月双肩织 金大袖袍 相似 。
穿着胸背服装 的人物形 象还有美国大都会 博物馆所 藏缂丝蔓荼罗中的 元文宗和 元明 宗像 。元文 宗外 穿一 件 白色织金龙纹 胸背短袖长 袍 , 胸前为方形织金 龙纹 , 肩 上有 三角 形 的肩 饰 , 应该 也 是日 、 月和龙纹装 饰 。而元 明宗身穿一件深蓝 色的短袖 长袍 , 胸前织有方 形龙纹胸 背 [23] 。
形图 案 , 内为 金色 云龙 纹样 , 当 为织 金胸背 云 龙 。前排 左侧第二人 骑马擎鹰 , 穿 蓝色窄 袖袍 , 胸前 可见 有织 金胸 背 , 应该 也是 云龙 纹样 。这
(84002 、84003), 出 于棺 内 , 尺 寸相 同 , 衣长 132 厘米 , 通袖长 244 厘米 , 胸背也各用黄丝线绣出 团龙 , 直径 46 厘米 [ 24](图一一)。事实上 , 这些黄
蒙元龙袍的类型及地位
赵 丰(中国丝绸博物馆 研究员)
·85 ·
文物 · 2 0 0 6 年 第 8 期 · 86 ·
蒙元龙袍的类型及地位
图二 缠身龙窄袖袍结构图
图三 缠身龙大袖袍结构图
·87 ·
文物 · 2 0 0 6 年 第 8 期 · 88 ·
蒙元龙袍的类型及地位 ·89 ·
文物 · 2 0 0 6 年 第 8 期
(图八)[22] 。
厘 米 。圆 领 , 右 衽 , 胸 前 背 后 用黄 丝 线 各绣 一
其实 , 描 绘胸背式龙 袍最为 详细的图 像资 料也是《元世祖出猎 图》 。图中所 绘上排左 起第

契丹族服饰浅析

契丹族服饰浅析

契丹族服饰浅析李亚洁1,潘鹏羽2,鲁晓隆1(1.哈尔滨师范大学,哈尔滨南岗150080,2.徳哈尔滨华学院,哈尔滨呼兰150025)摘要:长期以来,中国古代少数名族服饰的研究是中国服饰史研究中的一个薄弱环节,诚然,这一定程度上也归因于材料的匮乏。

然而,但凡言及中国历史上服饰的变革,又皆与少数名族有关,与广义上“服饰胡话”有关。

随着考古专家辛勤工作的持续,通过对契丹族服饰文化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走进契丹族的文化,更好地理解和包容他们的生活习俗和生产实际,体现了我国的民族大团结,同时它也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关键词:契丹族;服饰文化;汉族中图分类号:TS 94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602(2020)01-0074-01基金项目:黑龙江省科学规划小组《中国北方古代少数民族—契丹族服饰研究》(项目编号:2017C032)的结项成果。

契丹族服饰反映了十二至十三世纪各名族服饰融合现象。

因契丹族长期游牧生活,故小袖,交叉领,里面是直领单衣,下身是长长的紧身裤,腰上佩带丝带,脚上穿的黑筒直靴,这是契丹族的一种传统服饰,也是那一时期贵族的象征。

辽朝建立以后,随着农业手工业的商业经济的不断扩张和丰富,契丹民族的服饰方面也同样在改发生变化,风俗也随之被改变,涌现出了具有着汉族特点的衣服,女性的下衣为裙子状的现象开始出现。

随着考古学家不断的发现证实,这是因为辽中晚期社会进步经济繁荣文化交流的结果。

后来,考古学家还惊奇的发现辽中晚期出现大量的契丹人穿汉服,汉人穿契丹族服饰的错综复杂的奇观现象。

1追溯契丹服饰契丹族是游牧名族,一直以来,畜牧狩猎为主要经济支柱,这也是当时环境决定的,据当时的文件记录,辽的主要经济产业就是它们,对于朝代历史的演变和发展起了不可磨灭的重大作用。

它们的服饰有很多都是皮和毛做成的,如内蒙古可契尔巴在辽墓石棺内描绘《草原放牧图》中,有一右手持鞭的放牧人,头戴裘皮帽,身穿对襟裘皮短袍服。

敦煌丝绸中的团窠图案

敦煌丝绸中的团窠图案

敦煌丝绸中的团窠图案
王乐;赵丰
【期刊名称】《丝绸》
【年(卷),期】2009(000)001
【摘要】敦煌藏经洞中出土了大量图案精美的唐代丝绸,其中以团窠纹最为华丽.敦煌丝绸上的团窠纹主要有联珠团窠、宝花团窠和动物团窠.联珠纹起源于西方,与从中国传统的花卉纹发展演变出来的宝花融合,演变出一种以"陵阳公样"为代表的新样.晚唐开始,一种以喜相逢形式排列的动物团窠开始流行,直至明清.
【总页数】4页(P45-47,55)
【作者】王乐;赵丰
【作者单位】东华大学服装学院,上海,200051;东华大学服装学院,上海,200051;中国丝绸博物馆,杭州,310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522
【相关文献】
1.中国传统联珠团窠图案与现代设计的融合与创新 [J], 高金莲
2.从敦煌出土丝绸文物看唐代夹缬图案 [J], 赵丰;段光利
3.充分发挥专家顾问团的作用,打造高端化、国际化、专业化的文化盛会——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专家顾问团工作综述 [J], 李润强
4.唐代团窠丝绸纹样动物题材与唐文化的映射关系 [J], 赵罡;刘春晓;张毅
5.联珠团窠图案在现代礼服设计中的应用 [J], 岳可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辽代丝绸彩绘的技法与艺术

辽代丝绸彩绘的技法与艺术

辽代丝绸彩绘的技法与艺术Technique and design of painting on textiles from 10-11th centuries中国丝绸彩绘是一种传统的织物装饰工艺,与中国绢本绘画同出一源,在工艺、材料与技法上也颇有类似之处。

丝绸彩绘起源甚早,史载上古时期出现的圣王十二章纹样中,有六章即以彩绘装饰。

汉代有马王堆的印花敷彩纱出土,吐鲁番和法门寺彩绘丝绸的出土是此种装饰工艺在唐代兴盛的实证。

然后,迄今为止所见出土数量最多、技术最为完善、图案最为丰富的仍属辽代,中国丝绸博物馆曾对辽代耶律羽之墓出土丝织品上的彩绘颜料进行过测试,路智勇也对国外所藏的辽代丝绸彩绘作过较为详细的研究。

就目前来看,辽代是我国丝绸彩绘最为兴盛的时期,辽代之后,彩绘主要集中于丝绸服装的边饰上,而大面积的彩绘就非常罕见了。

本文对丝绸彩绘的早期历史作一回顾,并对辽代彩绘丝绸的技法和艺术进行重点介绍。

一、丝绸彩绘的起源与发展丝绸手绘最早的记载,与中国皇族标记“十二章纹”的起源有关。

《尚书·益稷篇》:“帝曰:予欲观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绘,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希绣,以五采彰施于五色作服汝明。

”古代圣王要治理国家,必须要建立一定的法度,所谓“垂衣裳而天下治”。

十二章就是只有圣王才有资格在服装上装饰的十二种纹样,即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后世演变为帝王礼服上的专用纹样,一直延用到清代。

对《尚书》中的这段记载,虽然历代学者的句读不一,意思也有差异,但一般均认为十二章中,前六章是用彩绘,后六章是用刺绣的方法,将纹样以五彩彰施于服装之上的(图1)。

在早期提花工艺未成熟的背景下,要达到服装五采皆备的效果,只有彩绘与刺绣两种方法。

成书于春秋末战国初的《考工记》,据考证是一部齐国的官书,是记载我国古代手工艺设计与生产技术的重要典籍。

该书记载了五种“设色之工”,即“画、缋、钟、筐、(巾荒)”;其中“缋”即“绘”,与“画”的意思接近,都是指在织物上用手绘的方法装饰五彩纹样,所谓“画缋之事,杂五色”。

《文物》杂志2010年第3期--唐系翼马纬锦与何稠仿制波斯锦_赵丰

《文物》杂志2010年第3期--唐系翼马纬锦与何稠仿制波斯锦_赵丰

首顾盼的骑 士纹样 。由于 墓中伴出 唐高宗显 庆 横向的连珠 带及一半的 宾花 , 可能 是织锦 的起
二年墓志 , 可以知道 , 这是公元 657 年 之前的织 锦 [4](图三)。
3.连 珠 翼马 人 物 纹锦 之 三 TAM322 号
头部 分或 是中 间的 纬向 裁边 。经线 S 捻 , 棕 色 地 , 深蓝 、浅蓝 、白色 纬线显花 , 16 珠环 , 窠 内一 马 。该锦 在发 表时 无尺寸 信息 , 但 可通 过同 页
在中 国西 北地 区 出土 的北 朝晚 期 至盛 唐 的织 锦中 , 也经 常可 以看 到有 翼天 马的 形象 , 其原 型就 是珀 伽索斯 。根 据其 技术 特点 , 有 着 翼马 纹样 的织 锦可以 分成 东方 系统 斜 纹纬 锦 (本 文 简 称“ 唐 系 纬 锦”)、西 方系 统 斜 纹 纬 锦 (主要包括 波斯和粟特两 个地区 , 本 文简称“ 波 斯纬 锦”)、东 方系 统经 锦三 大类 , 其 织 物风 格 与纹样设计 亦不相同 。一 些日本染 织史学者 曾 经进行过相 关研究 , 其中 最重要的 是太田英 藏 的系列 文章 [ 1] 。本文将梳 理以前 发表 过的和 近 期新见的相 关织锦材料 , 进行纹样 复原和类 型 研究 , 并将 其与隋代何稠 仿制波斯 锦的史料 相 联系 , 考证 唐系织锦在学 习波斯锦 织造技术 后 得到提高并超越的过程 。
8.连珠 翼马 人物纹 锦之 六 现藏 中国 丝 绸博物馆(2744)。此件残长 44 、宽 22 厘米 , 经线
S 捻 , 共 有 两个 团窠 。每 窠 上有 24 个 连 珠和 4 个回纹 , 窠径约为 20 厘米 , 窠外以橙色为地 , 窠 内以 白色 为地 。两 侧为两 匹翼 马 , 造型 与其 他 翼马接近 , 马背后有一 人物 , 但造型 不清 。马肚 下可以看到一脚 , 穿有皮靴 , 脚旁有一枝小花 。

唐代团窠对鸟纹锦残片的图案复原与分析

唐代团窠对鸟纹锦残片的图案复原与分析

唐代团窠对鸟纹锦残片的图案复原与分析作者:逯淑慧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4年第12期【分类号】:G263锦是以彩色的丝线用平纹或斜纹的多重或多层组织,织成各种花纹的精美丝织物。

“锦”字是金字和帛字的组合。

《说文》:“襄邑(今河南睢县)织文”。

《释名·释彩帛》:“锦,金也。

作之用功,重其价如金,故惟尊者得服之”。

就是说,锦是非常豪华贵重的丝帛,其价值相当于黄金,在古代只有富贵的人才能穿的起。

它是古代丝帛织造技术最高水平的代表。

周代的锦已经有很高水平,秦汉以后更有发展,到了唐代无论是织造工艺还是花纹图案、组织结构等都达到了很高水平。

一、唐锦概况唐代的染织工艺追求华丽的色彩效果,丝织的品种很多,而以织锦最为著名,一般称为“唐锦”。

北朝晚期至初唐的丝织技术上以多彩织物最为丰富,种类以平纹经锦、平纹纬锦、斜纹经锦及部分的斜纹纬锦为主。

联珠纹是唐代织锦中最引人注目的外来纹样,被认为是丝绸之路上波斯艺术对东方丝绸影响最大的图案。

学术界对于联珠纹有着不同阐释,但大抵可以从广义与狭义来区分,丝织物上的联珠纹一般就是狭义上讲的,它其实是一种骨架的纹样,即由大小基本相同的圆形几何点连接排列,形成更大的几何骨架,然后在这些骨架中填以动物、花卉等各种纹样,有时也穿插在具体的纹样中作装饰带。

盛唐是唐代的高峰时期,其纺织印染技术发展极快。

在织锦中,斜纹纬锦占据了主导地位,对于织锦图案的把握更为成熟。

盛唐至中唐最为经典的丝绸图案就是团窠宝花。

其中最为简单的宝花图案其实是四瓣小花,又称柿蒂花。

宝花图案则是在这种四瓣小花上变化而成的一种图案形式。

在宝花艺术发展的过程中,最初把花瓣与叶、花蕾结合起来,后来花蕾变成了花苞,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装饰手法中采用了多层次的渐变,宝花显得更加华贵、庄重。

二、唐代团窠对鸟纹锦分析唐代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在织锦中有明显的体现,在许新国的《都兰吐蕃墓出土含绶鸟织锦研究》一文中提到粟特织锦的特点:1、团窠环内均以对兽、对鸟的形式出现。

契丹印象:1992年契丹贵族耶律羽之大墓被盗始末,考古专家凭一条线索追回被盗文物

契丹印象:1992年契丹贵族耶律羽之大墓被盗始末,考古专家凭一条线索追回被盗文物

契丹印象:1992年契丹贵族耶律羽之大墓被盗始末,考古专家凭一条线索追回被盗文物面对地下墓葬中数不尽的财富,一批批盗墓者前仆后继,铤而走险。

1992年7月,在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的裂缝山发生了一起轰动全国地盗墓大案,当考古人员接到举报赶到现场时,已经是2个月后。

这是一座辽代早期贵族墓,墓主人是大辽王朝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的堂弟耶律羽之。

耶律羽之原本在东丹国辅佐耶律倍,但在耶律阿保机死后的皇位之争中,耶律德光在辽应天后述律平的扶持下成功继承皇位,身为长子的耶律倍选择投靠大唐王朝,所以,在耶律倍投靠唐王朝之后,耶律羽之便是辽王朝东丹国的实际统治者,也因此他的墓葬规格非常高,陪葬品十分丰富。

墓中出土的龙形饰件耶律羽之墓,辽早期地点: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的裂缝山发掘时间:1992年“鎏金錾花银把杯”“海东青”鎏金铜饰片耶律羽之墓所处的位置叫裂缝山,也叫裂山,《辽史》中也有记载。

围绕着这座山有几百座辽契丹墓葬,就在山顶上,还有当时的祭坛遗址。

由于辽国灭后,金人曾对契丹贵族墓进行大肆破坏,所以,现今这些墓葬的地面建筑大多荡然无存,许多地下墓葬也遭到严重的破坏。

但耶律羽之墓在当时幸运地躲过了劫难。

整座墓葬为砖石结构,全长32.5米,深10.2米,由墓道、门庭、墓门、甬道、东耳室、西耳室和主室组成。

其中,东耳室存放墓主人生前的用品,西耳室存放马具。

墓门上彩绘武士立像墓主人及其夫人尸骨所在的主墓室呈长方形,进深4.3米、宽4.06米、高4.05米,装饰考究,整个主室墙壁全部用绿色琉璃砖营建,地面上的琉璃砖带有精美纹饰。

在主墓室的东部、北部分别有琉璃砖尸床,尸床上分别罩着柏木制小帐,上施桐漆,加以人物、动物形象的彩绘。

小帐彩绘中最精彩的是一组乐队彩绘,按幅排列于壁板正面,每幅绘一人,以红彩勾勒花边外框,内施白地作画,幅长42.5、宽22厘米,共十幅。

乐师皆男性,身着袍服,各持策、排箫、琵琶、茎镇、手鼓、腰鼓等乐器。

宋代官服中绶带纹样探析

宋代官服中绶带纹样探析

宋代官服中绶带纹样探析作者:吴志明杜程孙涛来源:《丝绸》2024年第02期摘要:宋代受到傳统儒家思想的影响、程朱理学思想的制约,宋代等级制度更为森严,因此宋代官服品类繁多、等级鲜明。

本文以宋代官员所佩绶带为研究对象,梳理并归纳了宋代不同时期“锦绶”的使用制度,分析纹样特点,深入探究其由表象到内隐所传递的文化内涵。

研究表明:该绶带是显现权责之饰物,以外显、内隐的方式体现了朝政官员对等级秩序的认同、对吉祥蕴意的渴望及对官位荣誉的追求。

本文研究成果有助于完善宋代等级秩序信息的承传,还原宋代官场生活、审美等方面的本来面貌,以期对绶带纹样有更为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关键词:宋代服饰;官服绶带;绶带纹样;宋锦;纹样特点;文化意涵中图分类号:TS941.12; J523.1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17003(2024)02012506DOI:10.3969/j.issn.1001-7003.2024.02.014收稿日期:20230726;修回日期:20231223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21YJA760073)作者简介:吴志明(1964),男,教授,主要从事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研究。

绶带作为朝服所佩饰品,不仅记录了宋代官场生活的本来面貌,还承载了宋代社会发展的历史记忆。

朝服佩绶为官员身份地位的象征,“朝服是朱衣朱裳,内着白色罗中单,外束罗料大带,并有绯色罗料蔽膝,身挂锦绶”[1]。

宋代官员的职位高低可以通过其所佩绶带上的不同锦纹来区分,其中晕锦类纹样级别最高。

学界关于绶带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李芽[2]通过对男子朝服腰饰进行分析,窥探中国古代“服饰定尊卑”之序;章梦晗[3]对官服的着装方式进行分析并探究其背后所传达的政治理想与诉求;徐冉[4-5]、孔祥军[6]梳理了明代朝服的演进过程,分析了孔府旧藏明代朝服的结构特征,进而剖析其所蕴含的礼仪规矩与文化内涵;邹启华[7]以古典人物形象为根本,探究绶带样式及其艺术文化内涵;邵晨霞[8]分析“绶”的由来与发展过程,进而解读佩绶服饰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

再论吐鲁番出土景云元年联珠团窠对龙纹绫的渊源

再论吐鲁番出土景云元年联珠团窠对龙纹绫的渊源

再论吐鲁番出土景云元年联珠团窠对龙纹绫的渊源*董华锋摘要吐鲁番阿斯塔那221号墓曾出土过一件唐景云元年(710)联珠团窠对龙纹绫,产地为“双流”。

整理近20年来的新资料,我们可以在青海发现一批与之高度相似的丝织物。

这些资料再次清晰地勾勒出丝绸之路河南道上的文化交流路线。

联珠团窠对龙纹是典型的“陵阳公样”。

一般认为,“陵阳公样”是窦师纶任益州大行台兼检校修造时所创。

但成都地区南北朝时期的考古资料表明,实际上早在6世纪中叶,该区域的石刻造像上就已经出现了较成熟的联珠团窠对龙纹。

从这一情况来看,益州是联珠团窠纹中国化的前沿阵地,“陵阳公样”应当是窦师纶在该地区南北朝时期即已基本成型的图样基础上进行总结、改良而来的。

而这一时期益州石刻造像上联珠团窠纹的出现则应与入蜀的粟特人有密切关系。

关键词联珠团窠对龙纹丝绸之路河南道吐鲁番益州陵阳公样1973年,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221号墓出土一件联珠团窠对龙纹绫质覆面残件。

由于该丝织品残件的背面有墨书题记,其年代和产地十分确定,故此一直以来被视为唐代丝织品的重要标本而被学界广泛关注①。

总体而言,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该丝织品与“陵阳公样”的关联及其所反映的丝绸之路文化交流、唐代赋税制度等方面。

但若结合近来的文物考古新资料来看,则不仅可以进一步深化我们对丝绸之路河南道的认知,还可对联珠团窠对龙纹的来源及“陵阳公样”的创制等问题形成一些新的认识。

本文拟在前人的基础上就上述问题做一讨论,敬请方家斧正。

一、吐鲁番联珠团窠对龙纹绫及青海地区新见同类资料在前人的论著及多种展览图录中,对吐鲁番出土唐景云元年联珠团窠对龙纹绫多有涉及。

基*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8ZDA222)、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13批特别资助(站中)项目(2020T130442)的阶段性成果。

①武敏:《吐鲁番出土蜀锦的研究》,《文物》1984年第6期。

于这些资料,我们再次对该丝织物残片做了细致的观察,重新将该纹样的基本情况描述如下(图1、2):该纹样以双层联珠纹圈为骨架,团窠中部置一立柱,两侧龙纹相对。

辽耶律之墓出土丝绸鉴定报告

辽耶律之墓出土丝绸鉴定报告

辽耶律之墓出土丝绸鉴定报告哎呀,大家好,今天咱们聊聊一个特别有意思的话题,辽朝的耶律之墓出土的丝绸鉴定报告。

这可是个大新闻呀!想象一下,咱们的祖先在几百年前留下的东西,经过岁月的洗礼,竟然还能被我们这些现代人给重新发掘出来,真是让人感慨万千。

你说,这丝绸得有多美啊!在阳光下一定闪闪发光,像是藏了很多故事的小宝藏。

人们一看到,心里肯定就乐开了花。

咱们得说说这丝绸的颜色和质地,哇,那真是惊艳得很。

有人形容它就像是春天的花瓣,轻柔得让人忍不住想摸一摸。

这丝绸上面的图案更是让人眼花缭乱,简直就是一幅幅动人的画卷。

细看之下,简直让人心里直呼“厉害了,我的哥!”那些图案和花纹都体现了那个时代的审美,果然是古人用心良苦,真是有眼光,懂生活啊。

再说了,这丝绸的制作工艺,哎哟,真是让人赞叹不已!你知道吗?在辽朝那会儿,丝绸可不是随便谁都能做出来的,得经过很多道工序,一点都马虎不得。

那时候的工匠可都是身怀绝技,个个都是“匠心独运”的高手。

别看现在咱们生活方便,随便就能买到漂亮的衣服,但那时候,可真是个技术活。

想想看,光是选丝、染色、织造,得花多少心思!这份精神,咱们现代人也得学习学习。

再来聊聊这丝绸的历史背景。

辽朝时期,那可是个风云变幻的年代。

王朝更迭、民族融合,真是热闹得很。

大家为了生存和发展,互相交流,丝绸作为一种重要的商品,背后承载着多少人情冷暖啊。

可以想象,当时的商人拿着这些丝绸,走街串巷,向大家展示自己的成果,满脸的自豪感。

这样的场景,真是让人忍不住想笑,仿佛能听到他们的喊声:“来啊,快来看看,绝对划算!”说到这丝绸的用途,那可真是五花八门。

除了穿在身上,它还是当时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你看,要是你穿着这种丝绸,走到街上,肯定得引起大家的侧目,心里也会乐滋滋的。

真是“出门靠脸,回家靠实力”,但在当时,穿上这种丝绸,那就是实力的表现,大家都知道,你可不是一般人。

想想,身披华丽的丝绸,走在大街上,绝对是风光无限,仿佛在说:“看,这就是我!”不过,咱们也不能忽略丝绸背后的故事。

丝绸之路上的纺织艺术

丝绸之路上的纺织艺术

丝绸之路上的纺织艺术
赵丰
【期刊名称】《艺术设计研究》
【年(卷),期】2009(000)002
【摘要】本文根据作者在北京服装学院举办讲座的录音整理而成.主要介绍丝绸之路上的纺织艺术,包括丝绸之路的概况.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墓葬及出土文物和丝绸之路上东西方艺术的交流等.
【总页数】3页(P21-23)
【作者】赵丰
【作者单位】中国丝绸博物馆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2
【相关文献】
1.“新丝绸之路”上展现“和平的盛景”世界和平艺术盛典在法国启动,中国艺术和平使者团队访问欧洲 [J],
2.丝绸之路上的克孜尔石窟本生壁画艺术(上) [J], 周菁葆;
3.丝绸之路出土的异文锦袍与东西方纺织服饰艺术交流 [J], 杨雪;刘瑜
4.丝绸之路出土的异文锦袍与东西方纺织服饰艺术交流 [J], 杨雪;刘瑜
5.丝绸之路艺术史纲(上) [J], 程金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从敦煌出土丝绸文物看唐代夹缬图案

从敦煌出土丝绸文物看唐代夹缬图案

从敦煌出土丝绸文物看唐代夹缬图案
赵丰;段光利
【期刊名称】《丝绸》
【年(卷),期】2013(050)008
【摘要】针对用两块雕刻成凹凸对称的花板夹持织物进行防染印花的夹缬工艺.结合从敦煌出土的夹缬织物,发现夹缬图案主题一类是采用盛唐及中唐时期的花卉题材,可以将其分为:连叶朵花纹、宝花纹、缠枝花纹三大类;另一类图案主题是动物题材,有马、鹿、格力芬、鸟禽等.马、鹿和格力芬都是丝绸之路上十分流行的题材,而雁、鸟等禽鸟类在唐代中期之后官服上比较常见,到晚唐期更加流行.团窠花卉和动物题材图案在敦煌夹缬上的出现反映了当时唐代的文化交流.
【总页数】7页(P22-27,35)
【作者】赵丰;段光利
【作者单位】东华大学服装·艺术设计学院,上海200051;中国丝绸博物馆,杭州310002;东华大学服装·艺术设计学院,上海20005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523.1
【相关文献】
1.从敦煌吐鲁番出土契约看唐代民间土地买卖禁令的实效 [J], 顾凌云
2.敦煌出土唐代鸟头十字架为拜占廷文物考 [J], 毛铭
3.敦煌出土唐代鸟头十字架为拜占廷文物考 [J], 毛铭;;
4.从敦煌吐鲁番文书看唐代丝绸之路上的剑南丝绸 [J], 李锦绣
5.浓妆淡抹总相宜——从阿斯塔那出土文物看唐代西域女子装扮 [J], 赵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辽代丝绸彩绘的技法与艺术

辽代丝绸彩绘的技法与艺术

Technique and design of painting on textiles from
Liao dynasty
作者: 赵丰[1] 袁宣萍[2]
作者机构: [1]中国丝绸博物馆,杭州 310008 [2]浙江工业大学,杭州
出版物刊名: 文博
页码: 348-353页
主题词: 丝绸 手绘 工艺 艺术 辽代
摘要:彩绘是中国一种古老的织物装饰工艺,文献上有记载并有历代出土实物的佐证。

迄今为止,我国考古发现的数量最多、技术最完善、图案最丰富的彩绘丝绸属于辽代。

从辽代耶律羽之墓出土彩绘丝织品的鉴定和分析来看,辽代丝绸手绘色彩中最常见的为金、银、红、黑和白色等,均为矿物颜料,用毛笔在绢地或绫地上以勾勒着色和线描的手法进行彩绘,特别是在提花纹样的轮廓上作线描是辽代丝绸彩绘的特色。

图案风格较丰富,体现了辽代艺术的时代气息。

团花纹样[资料]

团花纹样[资料]

团花”的寓意与传统谈及吉祥图案的传承性特点,“团花”则是又一个颇为典型的例证。

近些年来,各式“唐装”或一般意义上的“中式”服装,从流行一时的“时装”已经逐渐地发展成为一种新的都市服饰民俗,从而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在“唐装”和一些中式服装上,除了以图案化的汉字作为装饰的传统得以复活和延续之外,寓意吉祥的“团花”图案也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有的装饰效果而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根据中国服饰史专业的定义,所谓“团花”,主要是指以各种植物、动物或吉祥文字等组合而成的圆形图案,它常见于中式服装尤其是袍服和上装的胸背和肩部等部位。

以圆形为基本构图的吉祥图案,在中国也是自古就有本土的起源,这一点我们仅从商周铜器、秦汉瓦当和汉唐铜镜上的某些吉祥图案或纹样来看,也应该是不难理解的。

实际上,对于唐宋的一些铜镜图案,也曾有人用“团花镜”或“宝相花镜”来命名的(周世荣编,1986:69、117)。

显然,要追溯团花图案的起源,就需要把视野放得更为开阔一些。

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便出现了利用圆形、方格或菱形组成几何骨格,然后在其中填充动物或花叶纹的手法,这在构图上显然是已经很容易形成团花图案了。

有一种意见认为,典型形态的“团花”图案,大概出现在隋唐时期,其形成也可能多少受到了西域艺术的一些影响,例如唐代很多图案中就有波斯文化的要素,所谓的“联珠团花”便是这方面的例子。

实际上,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北原墓地,已经出土了5幅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剪纸团花,它们分别是对鹿团花、对猴团花(和平元年,551)、八角形团花、忍冬纹团花(延昌七年,567年)、菊花形团花。

这类团花造型的剪纸艺术品种,一直延续到很晚,例如,在故宫坤宁宫帝后婚房的顶棚中心,就曾贴着一幅龙凤呈祥剪纸团花(徐艺乙,1998:27-30,43)。

而且,在民间,当人们用剪纸美化居室时,除了墙花、炕花,往往也会使用顶棚团花(邢莉主编,1995:70)。

尽管圆形的团花图案一直被广泛地应用于建筑和器具装饰以及其它各种素材之上,但在后世的各个朝代,它却越来越多地是作为织物和服装上的图案而著称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