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第五章 通风和安全
《通风安全学》第五章 矿井通风风量调节与系统分析
![《通风安全学》第五章 矿井通风风量调节与系统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6e03802a76e58fafab00331.png)
能量平衡定律
通风阻力定律
第二节 通风网络中风流流动基本定律
一、风量平衡定律 风量平衡定律是指在稳态通风条件下,单位时间流入某 节点的空气质量等于流出该节点的空气质量;或者说,流入 与流出某节点的各分支的质量流量的代数和等于零,即
M
i
0
第二节 通风网络中风流流动基本定律
若不考虑风流密度的变化,则流入与流出某节点的各分 支的体积流量(风量)的代数和等于零,即: 2 图a 1 4 5 6
4)网络图总的形状基本为“椭圆”形。
5)合并节点,某些距离较近、阻力很小的几个节点,可简 化为一个节点。 6)并分支,并联分支可合并为一条分支。
第一节 矿井通风系统图和网络图
通风网络图的简化方法: 按通风系统图实际分支和节点画出的网络图过于复杂,应根据 分析问题的需要进行简化。 1)并边:简单的串联或并联分支可用一条等效分支代替。等效 分支的风阻值,按串、并联风阻计算公式求算。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矿井通风系统图与网络图 第二节 通风网络中风流流动基本定律 第三节 简单网络特性 第四节 通风网络动态特性分析 第五节 矿井风量调节 第六节 应用计算机解算复杂通风网络 第七节 矿井通风系统分析
第一节 矿井通风系统图和网络图
一、矿井通风系统图及其绘制 矿井通风系统图是煤矿安全生产必备的图件,是在矿井 采掘工程平面布置图的基础上加工绘制而成的,反映矿井通 风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相互关系及通风参数的图纸。通风系统 图上,一般应按图例标注以下内容: (1)主要通风机的位置及其型号和工作参数; (2)局部通风机的位置及其型号和参数; (3)矿井和采区主要进、回风巷道名称及其风量和风流方 向; (4)采、掘工作面和硐室名称及其风量; (5)密闭墙、风门、调节门、风桥等通风构筑物和安全设 施位置; (6)通风防火与防尘设施的布置等,如有火区、积水区等 应在图上进行标注。
通风设施安全管理制度范文
![通风设施安全管理制度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13a9294e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ec.png)
通风设施安全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通风设施的管理和安全控制,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提高工作效率,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通风设施的安全管理,包括但不限于通风系统、排风设备等。
第三条通风设施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全员参与、综合治理。
第四条本单位应当制定通风设施安全管理制度,并向职工宣传教育,确保所有人员遵守本制度。
第二章通风设施安全管理责任第五条本单位应当设立通风设施管理机构,明确相关责任人。
第六条通风设施管理机构负责制定通风设施的安全管理计划、组织实施、检查监督、事故调查处理等工作。
第七条通风设施管理机构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定期进行通风设施的安全检查,并记录检查情况。
第八条通风设施管理机构应当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通风设施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第九条相关部门负责配合通风设施管理机构的工作,落实安全管理责任。
第十条通风设施管理机构应当定期评估通风设施的安全状况,提出改进建议,并及时整改存在的安全隐患。
第三章通风设施的安全要求第十一条通风设施的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能够满足使用要求。
第十二条通风设施应当设置安全设备,如防火阀、报警器等,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查。
第十三条通风设施应当定期清洁保养,保证设施畅通无阻,减少风机噪音。
第十四条通风设施的维修和更换应当由专业人员进行,并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备案和管理。
第十五条通风设施的使用人员应当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并及时向管理机构报告异常情况。
第十六条通风设施的使用人员应当定期参加有关安全操作培训,并持证上岗。
第四章通风设施安全管理措施第十七条通风设施管理机构应当加强对通风系统和排风设备的监控和检测,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第十八条通风设施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健全通风设施的维护保养制度,并按照要求进行计划性维护。
第十九条通风设施管理机构应当加强对通风设施的巡查和检验,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和处理。
矿井通风与安全(张国枢板)
![矿井通风与安全(张国枢板)](https://img.taocdn.com/s3/m/9fa3f321bd64783e09122b0f.png)
1、地面防治水
2、井下防治水(重点)
3、矿井突水及其处理
面授
面授
面授
重点掌握
12-1,12-2,
12-9
第十三章矿山救护
(0.5学时)
1、矿山救护队
2、矿工自救
3、现场急救(重点)
面授
面授
面授
重点掌握
13-1,13-4,
13-11,13-11
第十四章通风安全检测仪器仪表
(0.5学时)
1、风速测量仪器
山东科技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导学计划表
班级:2012级煤炭局班层次:本科层次专业:采矿工程
课程名称:矿井通风与安全(张国枢版)
章节
(含课时)
具体内容
(含重点难点)
学习形式
学习要求
作业
第一章矿井空气
(0.5学时)
1、矿井空气成分
2、矿井空气中有害气体(重点)
3、矿井气候(重点)
面授
面授
面授
一般掌握
1-1,1-2,
2、矿生法律法规体系
3、矿山安全法简介
自学
面授
自学
一般了解
备注:网上点播学习方法见《远程教学系统简介》网址:
第五章矿井通风网络中风量分配与调节
(1学时)
1、风量分配基本规律(重点)
2、简单网络特性(重点)
3、通风网络动态特性分析
4、矿井风量调节
5、应用计算机解算复杂通风网络
面授
面授
自学
面授
自学
重点掌握
5-1,5-2,5-3,
5-6,5-8
5-14
第六章局部通风
(1学时)
1、局部通风方法(重点)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后题答案第五章局部通风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后题答案第五章局部通风](https://img.taocdn.com/s3/m/44366fd73186bceb19e8bbf0.png)
5-1全风压通风有哪些布置方式?试简述其优缺点及适用条件。
(纸上)5-2 简述引射器通风的原理、优缺点及适用条件引射器的通风原理是利用压力水或压缩空气经喷嘴高速射出产生射流。
周围的空气被卷吸到射流中,为了减少射流与卷吸空气间冲击损失,空气和射流在混合管内掺混,整流后共同向前运动,使风筒内有风流不断流过优点:无电气设备,无噪声,还有降温降尘的作用。
在煤与瓦斯突出严重的矿井的煤层掘进时,用它代替局部通风机,设备简单,安全性高。
其缺点是风压低,风量小,效率低,并存在巷道积水问题。
适用于:需风量不大的短距离巷道掘进通风;在含尘大,气温高的采掘机械附近,采取水力引射器与其他通风方法联合使用形成混合式通风,前提条件是具备高压水源或气源。
5-3 简述压入式通风的排烟过程及其技术要求压入式通风的排烟过程:工作面爆破或掘进落煤后,烟尘充满迎头形成一个炮烟抛掷区和粉尘分布集中带,风流由风筒射出后,由于射流的紊流扩散和卷吸作用使迎头炮烟与新风发生强烈掺混,沿着巷道向外推移。
为了能有效得排出炮烟,风筒出口与工作面的距离不应超过有效射程,否则会出现污风停滞区。
局部通风机安装在离掘进巷道口10米以外的进风侧。
5-4 试述压入式、抽出式通风的优缺点及其适用条件。
(1) 抽出式通风时,污浊风流必须通过局部通风机,极不安全。
而压入式通风时,局部通风机安设在新鲜风流中,通过局通风机的为新鲜风流,故安全性高,(2)抽出式通风有效吸程小,排出工作面炮烟的能力较差:压入式通风风筒出口射流的有效射程大,排出工作面炮烟和瓦斯的能力强。
(3)抽出式通风由于炮烟从风筒中排出,不污染巷道中的空气,故劳动卫生条件好。
压入式通风时炮烟沿巷道流动,劳动卫生条件较差,而且排出炮烟的时间较长。
(4)抽出式通风只能使用刚性风筒或带刚性圈的柔性风筒,成本高,质量大,运输不便。
压入式通风可以使用柔性风筒,成本低,质量轻,运输方便。
基于以上分析,当一拍出瓦斯为主的煤巷、半煤岩巷掘进时应采用压入式通风,而当以排除粉尘为主的井巷掘进时,宜采用抽出式通风。
地下矿山通风安全管理制度
![地下矿山通风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b69968f5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f3.png)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地下矿山安全生产,保障矿工生命财产安全,根据《矿山安全法》、《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矿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矿所有地下矿山作业区域及从业人员。
第三条地下矿山通风安全管理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确保通风系统稳定、安全、高效运行。
第二章通风系统第四条矿山必须建立健全通风系统,保证矿井风流顺畅,风量充足,风质合格。
第五条新建、改建、扩建地下矿山,必须按照国家规定和设计要求,配备符合安全要求的通风设备。
第六条通风系统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通风设备正常运行。
第三章通风设备第七条矿山应配备足够的通风设备,包括主通风机、局部通风机、风门、风窗等。
第八条通风设备应定期检查、维修,确保其安全、可靠、高效运行。
第九条通风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取得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
第四章风量与风质第十条矿山风流应满足以下要求:(一)风量:矿井风流应保证作业地点的风量不低于《金属非金属矿山规程》规定的标准。
(二)风质:矿井风流中氧气含量应不低于20%,二氧化碳含量不得超过0.5%,风源含尘量不应超过0.5mg/m3。
第十一条矿山应定期测定风流中的有害气体浓度,确保风质符合要求。
第五章通风安全管理第十二条矿山应建立健全通风安全管理机构,明确各级人员的通风安全管理职责。
第十三条矿山应制定通风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明确通风安全管理要求。
第十四条矿山应定期对通风系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
第十五条矿山应加强通风安全管理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
第十六条矿山应严格执行通风安全操作规程,确保通风设备安全运行。
第十七条矿山发生通风事故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
第六章附则第十八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十九条本制度由矿山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第二十条本制度如有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之处,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通风安全管理制度范文
![通风安全管理制度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36723d74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17.png)
通风安全管理制度范文【通风安全管理制度】一、目的和依据为了确保工作场所的通风安全,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根据《劳动法》、《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通风安全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及其各部门、各岗位的员工。
三、职责和义务1. 公司负责人(1)把通风安全管理工作纳入全面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制定通风安全目标和计划。
(2)为通风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经费和资源。
(3)组织开展通风设备的定期维护、保养和检修工作。
(4)检查通风设备的使用情况,及时处理发现的安全隐患。
(5)组织开展通风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2. 部门负责人(1)组织开展通风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
(2)定期检查通风设备的使用情况,及时上报异常情况。
(3)协助公司负责人开展通风安全管理工作。
3. 员工(1)严格遵守通风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通风设备。
(2)如发现通风设备异常或存在安全隐患,及时上报。
(3)参加公司组织的通风安全培训,提高技能水平和维护意识。
四、通风设备管理1. 通风设备的选择(1)根据工作场所的环境特点和作业过程的需要,选择适用的通风设备。
(2)确保通风设备的性能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要求。
2. 通风设备的安装和调试(1)通风设备的安装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2)通风设备的调试工作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人员进行,确保设备运行平稳、正常。
3. 通风设备的维护和保养(1)定期对通风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对通风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设备故障和安全隐患。
4. 通风设备的更新和改造(1)通风设备的更新和改造工作应按照相关规章制度进行,确保设备的性能和安全性达到要求。
五、通风安全操作规程1. 通风设备的使用(1)使用通风设备前,应检查设备的运行状况,确保正常工作。
(2)根据作业环境和作业要求,合理调节和控制通风设备的风量和风速。
2. 通风设备的维护和保养(1)对通风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矿井通风安全管理
![矿井通风安全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de677b8451e79b896802262a.png)
4) 抽出式通风时,新鲜风流沿巷道进向工作面,整个井巷空气清新,劳动
环境好;而压入式通风时,污风沿巷道缓慢排出,当掘进巷道越长,排 污风速度越慢,受污染时间越久。
5)压入式通风可用柔性风筒,其成本低、重量轻,便于运输,而抽出式通
风的风筒承受负压作用,必须使用刚性或带刚性骨架的可伸缩风筒,成 本高,重量大,运输不便。
2、压入式 主要通风机安设在入风井口,在压入式主要通风机作用 下,整个矿井通风系统处在高于当地大气压的正压状态。
在冒落裂隙通达地面时,压入式通风矿井采区的有害气
体通过塌陷区向外漏出。当主要通风机因故停止运转时, 井下风流的压力降低。
3、压抽混合式
在入风井口设一风机作压入式工作,回风井口设一风机 作抽出式工作。通风系统的进风部分处于正压,回风部
4、采煤和掘进工作面的进风和回风,都不得经过采空区或冒落区。
二、采区进风上山与回风上山的选择
上(下)山至少要有两条;对生产能力大的采区可有3条或4条上山。 1、轨道上山进风,运输机上山回风 2、运输机上山进风、轨道上山回风
比较:轨道上山进风,新鲜风流不受煤炭释放的瓦斯、煤尘污染及放热影
响,输送机上山进风,运输过程中所释放的瓦斯,可使进风流的瓦斯和 煤尘浓度增大,影响工作面的安全卫生条件。
4、混合式
由上述诸种方式混合组成。例如,中央分列与两翼对角混合式, 中央并列与两翼对角混合式等等。
第三节
采区通风
采区通风系统是矿井通风系统的主要组成单元 , 包括:采区进风、回风 和工作面进、回风巷道组成的风路连接形式及采区内的风流控制设施。
一、采区通风系统的基本要求
1、每一个采区, 都必须布置回风道,实行分区通风。 2、采煤和掘进工作面应独立通风系统。有特殊困难必须串联通风时应符合 有关规定。 3、煤层倾角大于12°的采煤工作面采用下行通风时,报矿总工程师批准,
熔铸工段安全操作规程范文
![熔铸工段安全操作规程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d24520da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ad.png)
熔铸工段安全操作规程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熔铸工段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本企业熔铸工段的操作人员,包括炼铁、炼钢、铸造等各个环节的工作。
第三条熔铸工段操作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本企业的安全规定,确保工作过程安全、环境安全和生产设备安全。
第四条熔铸工段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本规程,并承担相应的安全责任。
第二章安全操作要求第五条熔铸工段操作人员在进行工作前,必须熟悉工作环境、操作规程和使用的设备,确保能够独立、正确地完成工作。
第六条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必须穿戴符合安全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面罩、防护手套等。
第七条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必须保持清醒状态,不得饮酒、吸烟或服用影响操作安全的药物。
第八条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必须严禁与他人调情、打闹或进行其他影响操作安全的行为。
第九条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必须按照作业指导书和操作规程的要求进行操作,不得擅自更改操作程序或超负荷运行设备。
第十条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发现设备异常或存在安全隐患,必须立即停止操作,并及时汇报相关负责人。
第十一条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必须定期检查工作环境、设备状态和安全设施等,确保安全条件符合要求。
第三章火灾防范第十二条操作人员在进行熔铸工作时,必须保持操作区域整洁无杂物,并防止可燃物接近高温设备。
第十三条操作人员在进行熔铸工作时,必须加强对有火源的设备进行检查和监测,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第十四条操作人员在进行熔铸工作时,必须严格按照熔铸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防止发生熔铸过程中的火灾事故。
第十五条在熔铸工作区域内,必须设置有效的防火设施和灭火器材,并定期进行检验和维护。
第十六条操作人员在发现火灾事故时,必须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并向相关负责人报告,确保火灾得到及时控制。
第四章机械安全第十七条操作人员在进行熔铸工作时,必须熟悉和掌握所使用设备的操作规程,并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
通风与防尘安全操作规程范文
![通风与防尘安全操作规程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7fffb696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1a.png)
通风与防尘安全操作规程范文一、目的与范围为确保工作环境的空气质量,并避免因尘埃对人体造成危害,制定本操作规程,以规范通风与防尘工作的安全操作。
二、基本要求1. 维持良好的室内空气质量,确保员工的健康与安全。
2. 预防尘埃对设备设施的损害,保证正常运行。
3. 减少生产中的粉尘污染,提高生产效率。
三、通风措施1. 室内通风要求:(1)新建或翻修的生产车间,应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通风系统,保证室内空气流通。
(2)现有生产车间应定期检查通风系统的运行情况,确保通风设备正常工作。
(3)开展室内空气质量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2. 通风设备的操作:(1)通风设备的开启应在作业前十五分钟左右进行,以确保充分的通风效果。
(2)通风设备的关闭要在作业结束后十五分钟内进行,以保持室内空气质量。
四、防尘措施1. 设备设施的维护:(1)定期检查设备设施的密封性能,如有破损应及时修复或更换,防止尘埃外泄。
(2)设备设施的清洁工作应定期进行,保持设备的清洁,减少尘埃产生。
2. 作业场所的清洁:(1)工作场所应每日进行清洁工作,包括地面、墙壁及设备表面的清洁。
(2)定期对作业场所进行大扫除,清除难以清理的死角及角落中的尘埃。
3. 使用防尘设备:(1)在作业现场,应适时佩戴防尘口罩、防尘眼镜、防尘手套等防护设备,以保护呼吸道、眼睛及手部免受尘埃侵害。
(2)使用防尘设备应正确佩戴,确保紧密粘贴面部,避免尘埃进入防护区域。
4. 垃圾处理与尘埃清理:(1)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垃圾应及时清理,并放置在密封的垃圾桶中。
(2)尘埃的清理工作应由专人负责,使用适当的清洁工具进行清理,防止尘埃再次扬尘。
五、安全培训与管理1. 进行通风与防尘工作前,应进行相关的安全培训,包括通风设备使用方法、防尘设备佩戴方法以及尘埃清理方法等内容。
2. 工作现场应设立明显的警示标识,提醒员工注意通风与防尘工作的重要性。
3. 严格遵守通风与防尘工作的操作规程,不得随意更改或擅自停止通风设备的运行。
第五章矿井火灾时期的通风
![第五章矿井火灾时期的通风](https://img.taocdn.com/s3/m/d1e9a836dd36a32d73758168.png)
第五章 矿井火灾时期的通风灾变时期通风调度决策正确与否对救灾工作的成败极为重要。
高温火灾气体的空气动力效应有两方面作用:一方面是燃烧生成的热能转化为机械能,形成附加的自然风压(即火风压)作用于通风网路;另一方面,在火源点生成大量火灾气体以及风流受热后体积膨胀所产生膨胀压力,对上风侧风流产生阻力作用,即膨胀节流效应,对风流产生动力作用。
第一节 火风压一、火风压的产生矿井发生火灾时,高温火灾气流流经的井巷内空气成分和温度发生了变化,从而导致空气密度减小,产生附加的自然风压即火风压。
在如图5—1所示的模型化的通风系统中,由于火源下风侧3—4风路的风温和空气成分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其密度减小,该回路产生火风压,根据自然风压的计算公式可导出火风压的计算公式: H=Z g (ρma —ρmg ) (5—1) 式中 H ——火灾时的火风压,Pa ;Z ——火灾气体流经的井巷始末两点的标高差,m ;ρma 、ρmg ——火灾前后井巷内的空气平均密度,kg /m 3;g ——重力加速度,m /s 2。
由式(5—1)可以看出:火风压的大小与高温火灾气流流经井巷的高度和发火前后的空气密度有关。
发火后空气的密度主要受火源的温度和范围、通过火源的风量等因素的影响。
二、火风压的特性根据现场观察和理论研究,火风压具有以下特性:(1)火风压出现在火灾气体流经的倾斜或垂直的井巷中。
Z 越大,火风压值也越大。
在水平巷道内,标高差很小时,火风压极小。
(2)火风压的方向总是向上。
因此,上行风路中产生的火风压方向与主要通风机风压方向相同;下行风路中产生的火风压方向与主要通风机风压方向相反。
(3)火势愈大,温度愈高,火风压也愈大。
火风压的大小和方向取决于:烟气流过巷道的高度、通过火源的风量、巷道倾角、火源温度和火源产生的位置。
鉴于上述分析结果,当井下发生火灾时,应迅速了解火源的位置,根据燃烧物的分布、燃烧规模、火源温度、流经巷道的特征(是上行还是下行)、风量大小,估算火风压值及其对通风系统的影响,以便采取有效措施,保证矿井通风网路中风流稳定。
安全工程通风安全学
![安全工程通风安全学](https://img.taocdn.com/s3/m/4e6c5845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8f.png)
02
通风基本原理与方法
通风的定义及其目的
通风是指通过自然或机械手段,为室内或密闭空间 提供新鲜空气并排除污染空气的过程
• 自然通风:利用室内外空气的温差和 气压差,通过窗户、门等自然通道进行 空气交换 • 机械通风:通过通风设备(如风机、 空调等)强制空气流动,实现室内外空 气的交换
通风的目的在于维持室内空气质量和温 度,保障人们的舒适度和健康
• 新型通风设备研发:研究和开发具有高性能、低能耗、环保的 新型通风设备
• 智能化管理: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实现通风系统的智 能化管理和运行
• 通风安全学的研究将为工业生产的安全和环保提供有力支持,推 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通风设备的维护与管理
通风设备的维护与管理是保障通风系统正常运行的 重要环节
• 定期检查通风设备的运行状态,如风 量、风速、噪音等 • 定期对通风设备进行清洁和保养,如 清洁风机叶片、检查空调滤网等 • 及时处理通风设备的故障,如更换损 坏的零件、调整设备参数等
通风设备的维护与管理应建立完善的制 度和流程,确保通风系统的安全性和稳
定性
• 制定通风设备维护计划,明确维护周 期和内容 • 建立通风设备运行记录,记录设备运 行状态和故障处理情况 • 培训操作人员,提高通风设备的操作 技能和故障处理能力
通05风安全学的应用案例分
析
通风安全学在矿山安全中的应用
矿山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和粉 尘,通风安全学的研究有助于提高矿山的安全水平
通风安全学在工业厂房安全中的应用
工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和粉 尘,通风安全学的研究有助于提高工业厂房的安全
矿井通风技术管理制度
![矿井通风技术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6fc6c146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19.png)
矿井通风技术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矿井通风技术管理,保障矿井安全生产,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国煤矿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各类煤矿矿井的通风技术管理工作。
第三条矿井通风技术管理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确保矿井通风系统稳定、可靠、有效。
第四条矿井通风技术管理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定,不断提高矿井通风技术水平,推动煤矿安全生产。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五条矿井应设立通风技术管理机构,负责矿井通风技术管理工作。
通风技术管理机构应配备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明确职责,确保通风技术管理工作的落实。
第六条矿井通风技术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知识和实践经验,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第七条矿井通风技术管理应实行矿长负责制,矿长是矿井通风技术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对矿井通风技术管理工作全面负责。
第八条矿井应定期召开通风技术管理会议,研究解决通风技术管理中的重大问题,确保通风技术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三章通风系统管理第九条矿井通风系统应根据矿井地质条件、生产规模、有害气体分布等因素进行设计,确保通风系统稳定、可靠、有效。
第十条矿井通风系统应实行分区通风,各分区通风系统应独立设置,避免风流交叉污染。
第十一条矿井通风系统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通风设施完好、通风通道畅通。
第十二条矿井应建立健全通风设施管理制度,对通风设施进行规范化管理,确保通风设施发挥应有的作用。
第十三条矿井应加强通风系统的监测和调控,及时掌握通风系统运行状况,确保矿井通风安全。
第四章通风安全管理第十四条矿井应根据矿井有害气体种类、浓度、分布等因素,制定有针对性的通风安全措施,确保矿井通风安全。
第十五条矿井应加强通风安全监测,对矿井有害气体浓度、风速、温度等进行定期检测,确保通风安全。
第十六条矿井应建立健全通风安全应急预案,应对突发通风安全事件,确保矿井通风安全。
2023年通风设施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2023年通风设施安全技术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004fe6d0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84.png)
2023年通风设施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xxx国家通风设施安全管理法》的相关规定,制定本技术操作规程,规范通风设施的安全管理,保障通风设施的正常运行。
第二条本技术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通风设施的施工、维护和使用过程中。
第三条通风设施安全管理应当坚持预防为主、综合管理的原则,确保通风设施的安全运行。
第二章通风设施的施工安全管理第四条通风设施的施工应当符合相关的工程施工规范,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
第五条在通风设施的施工过程中,应当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包括但不限于设立安全警示标志、设置警示线、指定专人负责安全管理等。
第六条通风设施施工过程中发现安全隐患时,应当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
第三章通风设施的维护安全管理第七条通风设施的使用单位应当每年定期检查通风设施的运行状况,并制定维护计划进行维护保养。
第八条通风设施的维护应当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
第九条通风设施的维护人员应当具备相关的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接受必要的培训和考核。
第十条通风设施的故障应当及时修复,维修过程中应当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确保人员和设施的安全。
第四章通风设施的安全使用第十一条通风设施的使用单位应当建立通风设施的使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
第十二条通风设施使用过程中应当定期进行检查和保养,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
第十三条通风设施使用过程中应当遵守相关的操作规程,不得将设施用于其他非正常用途。
第十四条通风设施的故障或异常情况应当立即报告,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确保人员安全。
第五章通风设施的安全培训与演练第十五条通风设施的使用单位应当对相关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第十六条通风设施的使用单位应当定期进行应急救援演练,熟悉应急处理流程和操作技能。
第六章罚则第十七条对违反本技术操作规程的行为,依法给予相应的处罚。
第十八条对造成通风设施安全事故的单位和个人,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煤矿通风区管理制度
![煤矿通风区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2911ac42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7e.png)
煤矿通风区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煤矿通风区的安全生产,提高通风效率,预防事故发生,本制度制定。
第二条煤矿通风区管理制度适用于煤矿生产现场通风区域,包括巷道、采空区、工作面等区域。
第三条煤矿通风区管理应当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建立科学规范的通风管理制度。
第四条煤矿通风区管理应当坚持安全第一的思想,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通风安全管理体系。
第五条煤矿通风区管理应当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
第六条煤矿通风区管理应当强化人员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第七条煤矿通风区管理应当建立健全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实时监测和远程控制。
第八条煤矿通风区涉及安全管理的其他事项,按照相关规定执行。
第二章通风设施管理第九条煤矿通风区通风设施管理应当符合安全生产要求,保证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行。
第十条通风设施应当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处理故障,确保通风效果。
第十一条通风设施的设计与施工应当遵循安全工程规范,保证通风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第十二条修建、改建通风设施时,应当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设计评审和验收。
第十三条通风设施管理应当建立巡视制度,每日巡查通风设施运行情况并记录。
第十四条通风设施管理应当建立应急预案,遇到突发情况能够及时处理。
第十五条通风设施管理应当建立档案资料,及时更新维护通风设备的相关资料。
第十六条通风设施管理应当定期组织开展通风设备的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的维护水平。
第三章通风工作管理第十七条煤矿通风区通风工作管理应当建立规范的工作程序,确保通风工作的合理有序进行。
第十八条通风工作人员应当持证上岗,接受专业培训,掌握通风工作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
第十九条通风工作管理应当建立通风计算与验证制度,合理确定通风量和风速。
第二十条通风工作管理应当加强通风现场的安全监测,确保通风情况的稳定。
第二十一条通风工作管理应当定期组织通风工作人员进行实地演练,提高通风应急处置能力。
05第五章 通风与安全09
![05第五章 通风与安全09](https://img.taocdn.com/s3/m/7cef2952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fc.png)
第五章通风与安全5.1 概况5.1.1 瓦斯本井田补充勘探利用解吸法采集各煤层瓦斯样品24个。
其中:4-2号煤层4个,4-4号煤层6个,5-2号煤层8个,5-3号煤层6个。
经测试,区内各可采煤层属瓦斯逸散带。
煤中自然瓦斯成分中,氮气(N2)高达75.62~100%,二氧化碳(CO2)仅占0~23.24%,甲烷(CH4)为零或微量。
井田内瓦斯成分分带划归为“二氧化碳~氮气带”。
近年来,邻区(柠条塔井田)发生了H2S气体伤害事故,新民区发生了CO中毒事故,为了进一步了解区内各煤层瓦斯、H2S气体和CO气体含量,在先期开采地段(一盘区)共采集4-2、4-4、5-2、5-3煤层瓦斯样共计17个(其中:4-2煤层3个,4-4煤层4个,5-2煤层5个,5-3煤层5个),主要了解有毒有害气体和含量变化情况。
测试结果表明,煤层解吸瓦斯含量均为零或微量,测试结果与以往相同,H2S、CO气体未检出,钻探施工时无H2S气体逸出。
自然瓦斯成份以氮气为主,二氧化碳少量或微量,甲烷微量或零。
瓦斯分带仍然属二氧化碳~氮气带。
另外,据区内小煤矿的调查资料,各矿采煤期间均未发生过瓦斯爆炸事故。
但是煤层瓦斯的赋存与运移条件、围岩特征、埋藏深度等因素都有密切关系,在空间上分布极不均匀,尽管本井田测试结果瓦斯含量为零,但在煤矿生产过程中,仍需加强对瓦斯和H2S气体的监测,确保安全生产。
根据以上资料,本矿井按低瓦斯矿井设计。
根据以上资料,本矿井按低瓦斯矿井设计。
5.1.2 煤尘本井田补充勘探各煤层共采集煤尘爆炸性实验样21个,实验结果表明区内各可采煤层均有煤尘爆炸危险,未来在矿山开采中应予以足够重视。
5.1.3 煤的自燃倾向性补充勘探各可采煤层共采集样品55个,均进行了煤的自燃倾向测定。
并按“煤的自燃倾向等级分类”标准,对各可采煤层自燃倾向进行分类。
根据测定结果,各煤层均属自然发火和有可能自然发火的煤层,不同的是自然发火的难易程度有所差异。
通风设施安全管理制度(四篇)
![通风设施安全管理制度(四篇)](https://img.taocdn.com/s3/m/af65bb5c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bf.png)
通风设施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通风设施的安全管理,保障员工的健康和安全,提高工作环境的质量,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企事业单位以及其他各类工作场所的通风设施安全管理。
第三条通风设施包括但不限于通风系统、空调设备、风扇、排气设备等。
第四条通风设施的安全管理应遵守相关的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同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第五条本制度的具体实施主体为工作场所的管理者,其职责是负责通风设施的日常管理和安全运行。
第六条企事业单位应制定相应的通风设施安全管理制度,并在明显位置张贴通告,以提醒员工注意通风设施的安全使用和管理。
第七条在通风设施安全管理中,应注重预防为主的原则,加强设备的维护保养,及时处理设备的故障和隐患。
第二章通风设施的安全验收第八条通风设施的安全验收应由相关部门负责参与,验收标准应符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第九条通风设施的安全验收内容包括设备的设计合理性、材料的合格性、设备的安装质量等。
第十条通风设施的安全验收流程应包括可行性研究、评估设计、施工图审核、施工验收等环节。
第十一条通风设施的验收报告应详细记录设备的安装过程、细节及结果,并附上相应的验收证明。
第十二条通风设施安全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设备使用前,相关人员应进行操作培训,并取得相应的操作证书。
第三章通风设施的日常管理第十三条通风设施的日常管理应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第十四条通风设施的日常管理包括设备的运行监测、维护保养、故障处理等。
第十五条通风设施的运行监测应定期进行,检查设备的运行情况,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第十六条通风设施的维护保养应定期进行,包括设备的清洁、润滑、紧固等,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十七条通风设施的故障处理应及时进行,对设备的故障进行诊断和修复,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
第十八条通风设施的维修工作应由具备相应技术资质的人员进行,保证维修质量和安全。
第十九条通风设施的运行监测、维护保养和故障处理工作应有相应的记录和报告,以备核查和分析。
矿井通防安全基础知识
![矿井通防安全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efc8c596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21.png)
帮助
专业团队 相关部门
共同努力
安全生产 保护人员
总结
矿井通风安全是矿工安全生产的首要任务,只 有不断深化改革、推进技术创新,才能确保矿 井通风系统的高效运行和矿工的安全生产。
THANKS 感谢观看
●06
矿井通风安全成 果
经过努力,矿井通风安全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矿工生命财产得到了有效保障。这是我们持续 努力的结果,也是我们前行的动力。
矿井通风安全挑战
矿井深部开采 挑战之一
多煤层开采 挑战之三
高瓦斯环境 挑战之二
未来发展方向
深化改革
持续推进
技术创新
引领发展
提高效率
确保安全性
感谢
支持 矿业局 矿工工会
风门与调节门
控制风量 调节通风系统的风量
保证系统正常运行 确保通风系统运行稳定
调整风向 改变通风系统的风向
通风管道
输送清洁空气 保证矿井空气清新
排放废气 将废气排出矿井
预防堵塞 保持通风管道畅通
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通风管道是否 有损坏
通风监测设备
监测气体浓度
确保矿井空气质量
测量温度
监控矿井温度变化
监测设备
主要包括风速仪、二氧 化碳检测仪等
监测频率
应定期进行通风系统运 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
监测目的
确保通风系统正常运行, 保障矿工安全
应急措施
制定通风系统故障应急 预案,提前做好应对准 备
结语
矿井通风系统设计是矿山安全工作的重要环节, 只有科学合理的设计和监测,才能保障矿工的 生命安全。
第3章 矿井通风系统管理
矿井通风安全的重要性
矿工生命安全
通风系统稳定保障矿工 健康 减少因有害气体引起的 中毒事故
入井人员通风安全管理制度
![入井人员通风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ad60fa27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d6.png)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入井人员的人身安全,预防事故发生,确保矿井通风系统正常运行,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矿井所有入井人员进行井下作业时的通风安全管理工作。
第三条矿井通风安全管理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
第二章通风安全管理要求第四条矿井通风系统应保持稳定,确保井下空气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第五条井下作业区域应设置完善的通风设施,包括主通风机、局部通风机、风筒、风门等。
第六条井下作业区域应保持足够的通风量,满足下列要求:1. 井下作业区域的风速应保持0.15~0.25米/秒;2. 煤矿井下应保持瓦斯浓度不超过0.5%;3. 其他有害气体浓度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第七条井下作业区域应定期进行通风设备检查和维护,确保通风设备正常运行。
第八条井下作业区域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提醒作业人员注意通风安全。
第九条井下作业人员应熟悉通风系统,掌握通风设施的使用方法。
第三章通风安全管理制度第十条通风安全管理组织机构1. 矿井应设立通风安全管理机构,负责通风安全管理工作;2. 通风安全管理机构应配备专业技术人员,负责通风安全监督检查和隐患排查。
第十一条通风安全培训1. 入井人员必须接受通风安全培训,了解通风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2. 培训内容应包括通风系统、通风设备、通风安全操作规程等;3. 培训结束后,组织考核,合格者方可入井作业。
第十二条通风安全检查1. 定期对通风系统进行检查,确保通风设施正常运行;2. 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消除安全隐患;3. 对通风安全管理人员进行检查,确保其履行职责。
第十三条通风安全记录1. 通风安全管理机构应建立通风安全记录,包括通风设备运行情况、检查结果、隐患整改情况等;2. 记录应真实、完整、准确。
第四章违反通风安全管理制度的处理第十四条违反本制度,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给予罚款、降职、撤职等处分:1. 未经培训或者培训不合格入井作业的;2. 违反通风设施操作规程的;3. 发现通风安全隐患未及时报告或者处理的;4. 其他违反通风安全管理规定的行为。
通风安全学复习资料以及考题
![通风安全学复习资料以及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e11ca6080975f46526d3e16b.png)
通风安全学复习资料以及考题通风安全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第一章矿井空气矿井通风:利用机械或自然通风动力,使地面空气进入井下,并在井巷中作定向和定量地流动,最后排出矿井的全过程称为矿井通风。
矿井通风目的(作用):(1)以供给人员的呼吸,(2)稀释和排除井下有毒有害气体和粉尘,(3)创造适宜的井下气候条件。
地面空气进入矿井以后即称为矿井空气。
新鲜空气:井巷中用风地点以前、受污染程度较轻的进风巷道内的空气。
污浊空气:通过用风地点以后、受污染程度较重的回风巷道内的空气。
矿井空气中常见有害气体:一氧化碳、硫化氢、二氧化氮、二氧化硫、氨气、氢气。
矿井气候:矿井空气的温度、湿度和流速三个参数的综合作用。
这三个参数也称为矿井气候条件的三要素。
人体散热主要是通过人体皮肤表面与外界的对流、辐射和汗液蒸发这三种基本形式进行的。
对流散热取决于周围空气的温度和流速;辐射散热主要取决于环境温度;蒸发散热取决于周围空气的相对湿度和流速。
干球温度是我国现行的评价矿井气候条件的指标之一。
矿井空气最高容许干球温度为28℃。
矿井下氧气的浓度必须在20%以上。
第二章矿井空气流动基本理论空气比容:是指单位质量空气所占有的体积,是密度的倒数。
当流体层间发生相对运动时,在流体内部两个流体层的接触面上,便产生粘性阻力以阻止相对运动,流体具有的这一性质,称作流体的黏性。
其大小主要取决于温度。
表示空气湿度的方法:绝对湿度、相对温度和含湿量三种。
每立方米空气中所含水蒸汽的质量叫空气的绝对湿度。
含有极限值水蒸汽的湿空气中所含的水蒸汽量叫饱和湿度。
单位体积空气中实际含有的水蒸汽量与其同温度下的饱和水蒸汽含量之比称为空气的相对湿度。
不饱和空气随温度的下降其相对湿度逐渐增大,冷却到φ=1时的温度称为露点。
干、湿温度差愈大,空气的相对湿度愈小。
含有1kg 干空气的湿空气中所含水蒸汽的质量称为空气的含湿量。
风流能量的三种形式:(1)静压能,(2)位能,(3)动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通风和安全第一节概况一、邻近矿井及本井田瓦斯情况据精查报告采集瓦斯样分析和2005年5月由内蒙古自治区第八地质矿产堪察开发院进行的复核工作中对现生产矿井瓦斯调查,该区矿井属高沼气矿井,且H2S气体含量较高,随煤层赋存深度的增加,沼气含量还会增加。
所以在本次设计中按高瓦斯矿井配备和管理。
二、煤尘本区为中等变质程度煤,节理及内生裂隙发育,易破碎成粉状(主要是煤3),加之该区地下水贫乏(煤层含水量﹤2%),采掘过程中均易产生煤尘。
煤尘经取样试验皆有爆炸的可能性,故在采掘中特别是开采浅部煤层时应特别注意防尘、防爆工作。
三、自燃本区内煤为不易自燃煤层,发火期为18个月,但本区内煤层有自燃发火的历史,在以后的开采中应注意采后长时间采空区的自燃发火有可能会影响邻近采区和回采阶段内的煤层,应采取防灭火措施。
四、地温经钻孔资料测试分析,井田内无地温异常区,井下温度一般为19℃。
建议矿山开采时在采深1200m以下测量地温。
五、煤与瓦斯突出情况根据现有资料分析,井田内不存在煤与瓦斯突出和冲击地压现象,但应密切注意断层内的瓦斯和水的突出。
第二节矿井通风一、通风方式、通风系统本矿井井田面积较大,煤层赋存情况稳定,为多煤层联合开采,根据采区划分(四个采区)情况,考虑了三种通风方式,即中央并列式、中央分列式、分区式通风方式。
经过比较,本矿井选择了中央分列式与分区式相结合的混合通风系统。
即矿井井下一、三采区采用中央分列式通风,矿井井下二、四采区采用分区式通风。
矿井通风方式为机械抽出式。
二、风井全矿井共设二个风井,即中央风井和北风井。
矿井通风分前、后二个时期,总服务年限约27.2年,井下共设四个采区,中央风井通风服务于一、三采区,北风井通风服务于二、四采区。
前期中央风井为主要通风井,先服务于一采区,服务年限约9年,9年后为分区式通风,北风井(前期)投入使用,中央风井和北风井都担负通风任务,此时中央风井通风量较小,主要考虑井下硐室通风,而北风井为主要通风井。
北风井前期服务于二采区,服务年限约6年左右。
矿井生产后期,三、四采区需同时生产,两个风井共同担负通风任务,服务年限约12.2年,中央风井服务于三采区,北风井服务于井下硐室通风及四采区回风。
三、掘进通风及硐室通风矿井移交生产时配备两个煤巷掘进组,两个岩巷掘进组。
煤、岩巷掘进面均为局扇压入式扩散通风,煤巷掘进头和岩巷掘进头通过中部回风上山独立回风。
充电硐室、变电所及爆炸材料发放硐室采用独立回风,其它硐室均构成完整的通风系统。
四、矿井风量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103条规定,矿井总风量计算如下:按井下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计算Q进=4·N·K式中:Q进—矿井总进风量,m3/s;N—井下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104人(按交接班时最多人数计算);K—矿井通风系数,取1.25。
则Q进=4×104×1.25=520m3/min=8.7m3/s2、按采煤、掘进、硐室及其它用风地点实际需要风量的总和计算Q矿=(ΣQ采+ΣQ掘+ΣQ硐+ΣQ其它)×K矿通式中:ΣQ采—采煤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的总和,m3/s;ΣQ掘—掘进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的总和,m3/s;ΣQ硐—硐室实际需要风量的总和,m3/s;ΣQ其它—矿井除采煤掘硐外其它需风量总和,m3/s。
(1)采煤工作面实际需风量计算∑Q采=Q综放+Q综式中Q综放——综放工作面实际需风量,m3/min;Q综——综采工作面实际需风量,m3/min;采煤工作面实际需风量按瓦斯(或二氧化碳)涌出量和工作面的气温、风速、人数等分别进行计算,取其中最大值,并用风速验算。
1>按瓦斯涌出量计算Q采=100×Q CH4×K C式中Q采——采煤工作面实际需风量,m3/min;Q CH4——采煤工作面的瓦斯绝对涌出量,综放13.23m3/min,综采6.75m3/min;K C——瓦斯涌出不均匀系数,取1.6Q综放=100×13.23×1.6=2116.8 m3/minQ综采=100×6.75×1.6=1080.0m3/min2>按气温、风速等劳动条件计算回采工作面所需风量按气温、风速等劳动条件计算如下:Q采=60×V采面×S采面×k式中:V采面—采煤工作面风速,取0.5m/s;S采面—采煤工作面平均断面积,综放12.5m2,综采12.32m2;k——工作面长度系数,取1.1则:Q综放= 60×0.5×12.5×1.1=412.5m3/min。
Q综采= 60×0.5×12.32×1.1=406.6m3/min。
3>按人数计算Q采=4N C式中N C——回采工作面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人。
Q采=4×30=120 m3/min4>按风速进行验算根据《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回采工作面最低风速为0.25m/s,最高风速为4m/s的要求进行验算。
即回采工作面风量应满足15×S C≤Q采≤240×S C式中S C——回采工作面有效断面,m2。
即:187.5m3/min ≤Q综放≤3000.0m3/min 符合要求184.8 m3/min ≤Q炮≤2956.8m3/min 符合要求根据以上计算,综放和综采工作面均取其中最大值2116.8m3/min、1080.0m3/min,则采煤工作面实际需风量总和确定如下:∑Q采=2116.8+1080.0=3196.8m3/min=53.28m3/s考虑一个备用工作面供风量,按产量最大工作面(即煤3层综放工作面)正常生产的50%取值,则备用工作面风量可按17.6m3/s 计算。
则回采工作面总需风量按70.9m3/s计取。
(2)掘进实际需风量计算1>按瓦斯(CO2)涌出量计算Q掘=100×q掘×K掘式中Q掘——掘进工作面实际需风量,m3/min;q掘——掘进工作面平均绝对瓦斯涌出量,4.01m3/min;K掘——掘进工作面通风不均匀系数,取K掘=2.0。
则掘进工作面需风量为:Q掘=100×q掘×K掘=100×4.01×2.0=13.4m3/s2>按局扇实际吸风量计算Q掘=Q局×Ⅰ×K f式中Q局——掘进面局部通风机额定风量,m3/min;I——同时运转的局扇台数;K f——防止局扇吸循环风的风量备用系数,取1.2。
则掘进工作面需风量为Q掘=Q局×Ⅰ×K f=300×2×1.2+200×2×1.2=20.0m3/s(煤巷综掘选用FBD6.0/22×2型矿用隔爆型对旋式局部通风机300m3/min,岩巷普掘选用FBD5.6/11×2型矿用隔爆型对旋式局部通风机200m3/min)3>按炸药量计算Q掘=25A j m3/min式中Aj-掘进工作面一次爆破所用的最大炸药量则掘进工作面需风量为:Q掘=25×6.0=2.5 m3/s4>按人数计算Q掘=4N j K式中N j-掘进工作面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人。
K—矿井通风系数,取1.25。
则综掘工作面需风量为Q掘=4N j K=4×9×1.25=0.75m3/s普掘工作面需风量为Q掘=4N j K=4×12×1.25=1.0m3/s∑Q掘=0.75+1.0=1.75m3/s5>按风速进行验算按最高、最低风速验算,必须满足15×S j≤Q掘≤240×S j。
式中:S j-掘进工作面过风断面,8.8m2则有132m3/min≤ Q掘≤2112m3/min,符合要求。
根据以上计算,取其最大值20.0m3/s ,则掘进工作面实际需风量为20.0m3/s。
(3)各硐室实际需要风量计算充电硐室:2.5m3/s中央变电所:2.5m3/s火药发放硐室:3.0m3/sQ硐=3.0+3.5+3.0=8.0m3/s(4)其它硐室及巷道漏风量按采煤、掘进、硐室的总和的5%取即(70.9+20.0+8.0)×5%=4.95m3/s。
(5)矿井总实际需风量计算Q进=(∑Q采+∑Q掘+∑Q硐+ΣQ其它)×K式中:Q进—矿井总进风量,m3/s;Q采——采煤工作面实际需要的风量,m3/s;Q掘——掘进工作面实际需要的风量,m3/s:Q硐——各类硐室实际需要的风量,m3/s;ΣQ其它—矿井除采煤掘硐外其它需风量总和,m3/s。
K——矿井通风系数,取1.25。
则Q进=(70.9+20.0+8.0+4.95)×1.25=129.8m3/s综合1、2计算结果,矿井总进风量按各用风地点实际需风量计算,实需总风量129.8m3/s,设计取130.0m3/s。
五、矿井风量分配(一)风量分配的原则1、本井为高瓦斯矿井,因井下风量主要用于排去采煤工作面和掘进工作面释放出来的瓦斯(抽放后释放出来的残存瓦斯)。
因此应根据各工作面的瓦斯涌出量的多少来配风,配风的原则要满足工作面和回风顺槽风流中的瓦斯含量超限,并控制风速在规定的范围内。
2、在矿井投产初期工作面不能同时通风(包括备用面)时,应通过主扇变频调速减少风量,或者对于临时超量风通过调节风门引至回风巷中(一定要经过严格的测风后加以控制),以免在短期内使正在生产面风速超限。
3、对于掘进通风,岩巷选择通风量在300m3/min左右的风机(22kW),煤巷选择通风量在500m3/min左右的风机(44kW)。
如果在揭煤时或瓦斯涌出量大时,根据需要再增加一套通风设施(包括风机、风筒、三专两闭锁装置)。
4、在生产过程中,如检测到哪个煤层在一定范围内,经瓦斯抽放后,工作面释放出的瓦斯量超限很大时就应及时调整该工作面的进风量(调整主扇风量或在工作面下顺槽装设临时局扇加风),否则必须采取以风定产,待进入正常区后,方可恢复正常产量。
5、掘进工作面(尤其是煤巷)的乏风应以最短的线路引入专用回风上山巷、专用回风石门、或总回风巷中。
如线路较长时应补掘措施巷,减短掘进巷的回风距离,将乏风引入以上回风巷中。
(二)矿井投产时的风量分配根据井下需要和要求矿井计算的总风量为130 m3/s,主要通风的场所为两个综采面(煤2综掘先投产、煤3综放迟于煤2三个月后投产),四个掘进组(两个煤巷综掘组,两个岩巷掘进组);三个需要单独回风的硐室(电机车充电硐室、火药发放硐室及采区变电所)。
1、进风井筒的风量分配(1)分配原则:该矿进风井筒有三条,主斜井、材料副斜井、行人副斜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