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案例分析题答题遵循4步骤
刑法案例答题技巧
![刑法案例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961c3923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3e.png)
刑法案例答题技巧
答题技巧在于对刑法案例进行正确的分析和推理。
以下是一些刑法案例答题技巧:
1. 仔细阅读案例:详细阅读案例描述,注意案例中提到的关键事实、时间、人物等信息。
确保理解案例背景和问题要求。
2. 确定问题要点:确定问题的要点,找出需要回答的具体问题。
这可以帮助你更有针对性地分析案例。
3. 分析行为要素:确定涉案行为的相关要素,在案例中寻找与之相关的事实依据。
例如,如果案例涉及盗窃罪,则需要分析是否有不法占有、抵触被害人意思表示等要素。
4. 应用法条规定:根据涉案行为要素,查找适用的刑法法条规定,将其应用到案件中。
注意法条规定的各种条件和要求,看是否符合案例中的情况。
5. 进行推理分析:根据案例中的事实依据和适用的法条规定,进行推理分析,判断涉案行为是否达到构成犯罪的
程度。
这可能涉及到判断事实的真实性、证明责任等问题。
6. 结论清晰准确:在回答问题时,要给出清晰准确的结论。
根据前面的分析,确定案件是否构成犯罪、涉及哪些罪名等。
7. 辅助案例分析:如果需要,可以参考类似案例的法律解释、刑事判例或学术观点等来支持自己的推理分析。
这些辅助材料可以提供更多的法律依据和观点。
8. 时间和结构管理:在答题过程中,合理安排时间和结构,确保对每个问题都有充分的分析和回答。
确定答题思路后,可以先列出要点和逻辑顺序,再展开详细的分析。
总之,刑法案例答题技巧包括仔细阅读、分析行为要素、应用法条规定、推理分析、结论准确等方面。
通过合理运用这些技巧,你可以更好地应对刑法案例题目。
2016年司法考试刑法案例分析题
![2016年司法考试刑法案例分析题](https://img.taocdn.com/s3/m/051cb536192e45361066f555.png)
2016年司法考试刑法案例分析题,你会解吗?每年司法考试刑法案例题是必考的,并且分数还不低。
如何解答司法考试刑法案例分析题?许多司法考试考生备战2016年司考时遇到这个问题,不知道如何解题刑法案例,独角兽司考网校肖老师特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希望能对各位的备考有帮助。
司法考试中的刑法案例题一般是给出一个具体案例,让考生分析案件中行为人涉嫌的犯罪及其刑事责任。
虽然问题很短,但是需要考虑的知识点却很多,增加了答题的难度。
对于准确解答刑法案例题,要遵守以下步骤:1.仔细阅读案例内容。
案例分析题一般都是考刑法学中最重要的内容,或者是法条中极其特殊的规定,即最基本的概念或法律规定,只要把概念和法律规定理解透彻,应试时就会比较有把握。
2.找准案例所涉及问题的“知识点”。
在案例分析中,以下知识点可能是经常会涉及到的:总论部分包括:(1)犯罪故意与过失、意外事件的认定。
(2)刑事责任年龄中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者应当负责任的范围。
(3)正当防卫的成立条件。
(4)犯罪预备、未遂和中止的区分。
(5)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共同犯罪人(主犯、从犯、胁从犯、教唆犯)的认定。
(6)刑罚运用中的累犯、自首。
分论部分包括: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犯罪、侵犯财产的犯罪、贪污贿赂罪、渎职罪,它们都是传统的考查内容,案例分析原则上都会涉及这些犯罪。
3.理清答题思路。
在找准案例分析题所涉及的知识点以后,不要急于答题,还应当进一步整理答题思路。
一般答题分为以下三步:(1)分析犯罪人的行为符合哪(几)种犯罪构成要件,确定犯罪人可能涉嫌的罪名。
(2)考虑犯罪人有无法定或酌定的从重、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情节。
如犯罪人是否具有刑事责任能力,是否具有某种特殊身份,是否具有自首情节。
(3)根据刑法总则关于罪数的规定,以及刑法分则中关于特殊犯罪的处罚规定,确定犯罪人所触犯的罪名。
如盗窃信用卡并冒用他人信用卡的定盗窃罪,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缉私的,以走私罪和妨害公务罪数罪并罚。
法律案例题的答题技巧(3篇)
![法律案例题的答题技巧(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580150e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9c.png)
第1篇一、理解案例背景1. 仔细阅读案例,了解案件的基本情况,包括案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当事人、争议焦点等。
2. 分析案例中的法律关系,明确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3. 确定案件的争议焦点,即双方当事人对案件事实和法律适用存在分歧的地方。
二、掌握相关法律法规1. 研究与案例相关的法律法规,了解相关法律条文的具体内容和适用条件。
2. 分析法律法规与案例事实之间的联系,判断法律法规是否适用于该案例。
3. 注意法律法规的时效性,确保引用的法律条文与案件发生的时间相符合。
三、分析案例事实1. 仔细阅读案例,提取关键信息,如案件事实、证据、当事人陈述等。
2. 对案件事实进行梳理,明确案件的主要矛盾和争议焦点。
3. 分析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判断证据对案件事实的证明力。
四、运用法律推理1. 根据法律法规和案例事实,运用法律推理,得出结论。
2. 分析案例中的法律关系,运用类比推理、演绎推理等方法,寻找支持结论的论据。
3. 注意推理过程中的逻辑严密性,确保结论的合理性。
五、注意答题格式1. 按照题目要求,规范答题格式,包括标题、正文、结尾等。
2. 标题应简洁明了,概括案例的主要内容。
3. 正文部分应结构清晰,层次分明,论述有理有据。
4. 结尾部分应总结全文,强调结论的正确性。
六、常见答题技巧1. 客观公正:在分析案例时,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避免主观臆断。
2. 突出重点:在答题过程中,抓住案件的争议焦点,重点阐述。
3. 逻辑严密:在论述过程中,注意逻辑严密,避免出现前后矛盾的情况。
4. 引用法律法规:在分析案例时,适当引用相关法律法规,增强结论的说服力。
5. 简洁明了:在表达观点时,力求简洁明了,避免冗长啰嗦。
6. 举例说明:在论述过程中,适当举例说明,增强结论的可信度。
7. 严谨论证:在分析案例时,注意严谨论证,确保结论的正确性。
8. 注意时效性:在引用法律法规时,注意其时效性,确保引用的法律条文与案件发生的时间相符合。
法律考试分析题实例分析要点详解
![法律考试分析题实例分析要点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9ff83524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18.png)
法律考试分析题实例分析要点详解法律考试中的分析题是一种常见的题型,要求考生根据给定的案例或情境进行分析和解答。
这种题型既考察了考生对法律知识的掌握,又考察了考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在解答这类题目时,考生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首先,要仔细审题。
分析题通常会给出一个具体的案例或情境,考生需要仔细阅读题目并理解其中的关键信息。
例如,一道题目可能描述了一个交通事故的发生过程,考生需要明确事故的原因、责任归属等关键要素。
只有正确理解了题目,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
其次,要准确运用法律知识。
在分析题中,考生需要根据题目给出的案例或情境,运用所学的法律知识进行分析。
例如,一道题目可能要求考生根据刑法规定,判断某一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在这种情况下,考生需要准确地引用相关法律条文,并结合案例分析,得出判断结果。
此外,要注重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分析题要求考生对给定的案例或情境进行深入分析,需要考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例如,一道题目可能要求考生根据给定的证据,推断被告的主观故意。
在这种情况下,考生需要从证据中找出关键信息,并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进行分析,得出合理的结论。
最后,要注意解题技巧。
在解答分析题时,考生可以采用一些解题技巧来提高答题效率和准确性。
例如,可以先对题目进行拆解,将复杂的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逐个解答。
另外,可以运用比较法的思维,将题目中的案例与类似的法律规定或判例进行比较,找出相似之处或差异之处。
综上所述,解答法律考试中的分析题需要考生仔细审题、准确运用法律知识、注重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并注意解题技巧。
只有掌握了这些要点,才能在考试中高效地解答分析题,取得好的成绩。
因此,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应该多做分析题的练习,熟悉解题思路和技巧,提高解题能力。
同时,也要注重对法律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加强对法律条文和判例的掌握,为解答分析题提供充分的素材和依据。
案例分析题的答题技巧
![案例分析题的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9d20675c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c8.png)
案例分析题的答题技巧案例分析题是各类考试和考核中常见的题型,它要求考生不仅要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还要能够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具体的情境中去解决问题。
掌握一些答题技巧,可以帮助考生更有效地应对案例分析题。
以下是一些实用的答题技巧:1. 仔细阅读案例:在开始答题之前,务必仔细阅读案例材料,理解案例的背景、情境和涉及的问题。
注意案例中的细节,因为这些细节往往是解题的关键。
2. 明确问题要求:在阅读完案例后,要清楚地理解题目要求你回答的问题是什么。
有时候,问题可能包含多个部分,确保你理解了每个部分的要求。
3. 构建框架:在答题之前,构建一个答题框架可以帮助你组织思路。
这个框架可以包括问题的背景、问题的核心、可能的解决方案以及你的推荐方案。
4. 使用理论支撑:在分析案例时,尽量使用相关的理论知识来支撑你的观点。
这不仅显示了你的理论功底,也能使你的分析更加有说服力。
5. 逻辑清晰:在答题时,保持逻辑的清晰性至关重要。
确保你的观点是连贯的,每个论点都有充分的论据支持。
6. 分析可能的结果:在提出解决方案时,分析每个方案可能带来的结果。
这可以帮助你评估方案的可行性和效果。
7. 考虑伦理和法律因素:在案例分析中,经常会遇到需要考虑伦理和法律问题的情况。
确保你的分析和建议符合相关的伦理标准和法律规定。
8. 使用图表和数据:如果案例中包含数据或者图表,有效地使用这些信息可以增强你的分析。
图表可以帮助你更直观地展示数据和分析结果。
9. 审题和检查:在完成答题后,重新审题,确保你的回答完全符合题目要求。
同时,检查语法和拼写错误,确保答案的专业性。
10. 练习和反馈:多做案例分析题的练习,并寻求反馈。
这可以帮助你发现自己的弱点,并在实际考试中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通过上述技巧的运用,你可以更有效地应对案例分析题,提高答题的质量和分数。
记住,实践是提高的关键,因此多做练习,不断反思和改进,是提高案例分析能力的最佳途径。
关于案例分析题的答题技巧
![关于案例分析题的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9cf356c3fd0a79563c1e72ad.png)
关于案例分析题的答题技巧有关案例分析的题目,应该从审题——分析题——答题三步入手!第一,“审题”。
很多考生都普遍认为第四卷时间不够用,原因有三,一是题干太长,有的题干长达数百字;二是法律关系、事实关系错综复杂;三是论述题的增加。
这种情形下,审题一定要有目的性,先看问题,然后根据问题来阅读题干,这样可以省去题干中很多不必要事实的干扰,节省时间。
二是根据部门法的考试特点来审题,比如刑法案例主要集中于考查三方面:“行为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构成什么犯罪,为什么构成该罪。
因此审题可以带着这三个问题来筛选有关的素材。
第二,先“析题”后动笔。
一般而言,案例分析中所交代的信息都是有用的,有的从正面提供解答线索,有的从反面提供干扰信息,因此对任何一个有法律意义的信息都不能放过。
有些考生读完题后就匆匆动笔,贸然作答,显然不对。
司法考试中出现综合性大案例分析的可能性不大,一般都是若干小问题,每个问题之间或层层递进,也有的属于大杂烩。
如果考生答完前面题目后才发现后面的题目与前面的答案相矛盾,这时容易慌乱,造成心理压力,浪费时间,影响卷面整洁,直接导致失分。
析题要从哪些方面着手呢?首先,确定案例内容涉及的知识点。
以刑法为例,考查的内容从大方面来说不外乎以下几点:1)总论,包括:犯罪故意与过失、意外事件的认定;相对刑事责任年龄者应当负责任的范围;正当防卫的成立条件;犯罪停止形态中彼此的认定与区分;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共同犯罪的认定;刑罚运用中的累犯、自首并罚;罪数形态。
2)各论,包括危害公共安全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罪、侵犯财产罪、贪污贿赂罪、渎职罪,这些都是基本的考察内容,案例分析原则上都会涉及这些犯罪。
其次,清楚题型,抓重点。
仍以刑法为例,案例分析题目的提问方式包括:1)是否构成犯罪。
2)构成何罪。
3)对犯罪人如何处理。
4)是否构成共同犯罪、属于何种犯罪形态,如何处罚。
对第一种类型的题目,要紧紧抓住犯罪构成,从犯罪主体、主观方面、客体、客观方面全面分析。
法学答题技巧
![法学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2632fa25aaea998fcc220ef0.png)
1.确定法律关系对于民法的案例分析题,首先应当明确题干中涉及的法律关系,在具体答题时,为了节省时间.避免出错,可以在稿纸上画出一个法律关系结构图,将题干中涉及的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都画在结构图上。
无论这些法律关系在问题中是否体现,最好都在法律关系结构图中一一体现。
这样答题时,内容一目了然,既可以节省时间,也可以避免忙中出错。
对于如何确定法律关系,我认为,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确定当事人。
民事案件的特点是当事人多,因此分析案件的第一步就是确定当事人,将其中没有意义的当事人剔除,从而简化分析内容。
在确定当事人以后,应当分析当事人的状况,确定这些当事人在法律关系中的地位。
(2)确定客观事实及当事人的行为性质。
各个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往往是基于一定的法律事实(民事法律关系变动的原因),这个法律事实既可以是一个自然事实,也可以是当事人之间的行为。
其中当事人之间的行为又有事实行为与民事行为之分。
(3)确定法律关系的性质。
在确定客观事实及当事人的行为性质以后,法律关系的性质也就明确了。
但要注意两个当事人之间可能产生多个法律关系。
其中既可能是多个行为导致的不同的法律关系,也可能是一个行为导致的多个法律关系。
在一个行为导致的多个法律关系中,要注意分清两个以上法律关系之间的联系是责任聚合还是责任竞合。
2.根据问题确定涉案法律关系的法律后果对于涉案法律关系的法律后果,主要是根据案例中提供的事实,确定具体的法律后果。
因为同一类型的法律关系,根据案例事实的不同,可以产生不同的法律后果。
如:不当得利之债产生的返还后果,要根据不当得利占有人的主观状态的不同确定不同的返还责任。
效力待定的合同,要根据追认权人是否行使追认权而产生不同的法律后果。
而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必然是要根据案件的具体事实确定。
同时要特别注意案例问题中的假设性问题。
因为目前的考试中,往往在问题中又增加了新的内容,这要求将新的内容在法律关系的分析中体现出来. 3.答题的具体要点: (1)一定要就题答题,不能随意发挥题意。
法律考试解题步骤详解
![法律考试解题步骤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3c578e29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28.png)
法律考试解题步骤详解法律考试是高中生们面临的一项重要考试,对于他们的学业发展和未来职业规划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然而,由于法律知识的广泛性和复杂性,许多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常常感到困惑。
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应对法律考试,本文将详细介绍解题步骤,并结合具体题目进行分析和说明。
第一步:仔细审题在解答法律考试题目之前,首先要仔细审题,理解题目的要求和限制条件。
例如,一道题目可能要求学生根据相关法律条文,分析某一具体案例并给出合理的判断。
在审题过程中,学生应该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如“分析”、“判断”等,以确保自己理解题目的意思,并能够针对题目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解答。
第二步:查找相关法律知识解答法律题目的关键在于对相关法律知识的掌握。
在此步骤中,学生需要查找和学习与题目相关的法律条文、法律案例等资料,以加深对题目背景和相关法律规定的理解。
例如,一道题目可能要求学生根据《刑法》相关条文,判断某一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在这种情况下,学生需要查找《刑法》相关条文,了解相关犯罪行为的构成要件和刑罚规定。
第三步:分析案例和法律规定在解答法律题目时,学生需要将所学的法律知识与具体案例相结合,进行分析和判断。
例如,一道题目可能给出一个案例,要求学生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判断某一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在这种情况下,学生需要将案例中的事实与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对比,分析行为是否构成违法或犯罪。
第四步:给出合理的结论在解答法律题目的最后一步,学生需要根据分析和判断的结果,给出合理的结论。
这个结论应该基于对案例和法律规定的准确理解,并且要有充分的理由和依据支持。
例如,一道题目可能要求学生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给出对某一行为的刑罚建议。
在这种情况下,学生需要根据对案例和法律规定的分析,给出一个合理的刑罚建议,并说明其理由和依据。
通过以上四个步骤,学生可以有条理地解答法律考试题目,提高解题的准确性和效率。
然而,仅仅掌握解题步骤还不足以应对复杂的法律考试题目。
刑法案例分析题
![刑法案例分析题](https://img.taocdn.com/s3/m/96c8442c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6d.png)
刑法案例分析题整理一、“一问一答”类型解题步骤1.先读问题后案例,心中有数;2.读题做准备:把案例中出现的三大要素“主体、行为、情节”全部用笔划下来;3.开始做题:1看每一个主体、每一个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构成何种罪名;2看每一个主体的几个犯罪行为之间是否有转化、吸收等问题;一罪和数罪的关系3再看不同主体之间是否有共犯问题,是否属于“部分犯罪共同说”;4看是否有犯罪未完成形态问题中止、未遂、既遂;5看有没有法定的从重或从轻量刑情节;自首、立功,重大立功,主犯从犯,结果加重等情况;还有责任年龄、精神状态等;4.检查考生看到自己熟悉的点会很兴奋,容易忽视一些细节之处,检查很重要,重新把问题和案例对照一遍,查漏补缺、修正错误;检查还有一个功能,就是看前后问题之间是否有矛盾之处,如果前后回答有矛盾,很可能基本判断是有错误的,需要重新思考;不能已经写到答题纸上了又想改就来不及了;5.开始在答题纸上答题1一定按照问题的序号写,如果每个问题有几个要点,那么就在这个标题下分出相应小点,序号级别一定清晰,便利老师阅读,会增加感情分;随意打乱答案顺序,每一问少给一分,就会丢掉四五分,不可冒险2问什么答什么,不用过多阐述,不要旁逸斜出、画蛇添足;3说明理由一定有,但是只需要直接说明,不需要深入分析;二、笼统式案例如果遇到笼统式案例,就按照上述第3步的顺序来分析,然后安排回答;但是回答顺序应该是这样的:第一,先对共同犯罪部分所有问题进行回答;第二,对其中起重要作用的或者先出现的主体犯罪行为进行回答;第三,最后对起次要作用的或者后出现的主体犯罪行为进行回答;第四,在每一主体下面,就是按照行为发生的时间顺序来作答;总结笼统式案例,应该体现的答题顺序和结构模式,应该是这样的:答:Ⅰ甲乙不构成共犯,因为……如:缺乏主观方面Ⅱ构成共犯1.甲乙共同实施了……行为第1个行为,构成……罪,因为……2.甲乙共同实施了……行为第2个行为,构成……罪,因为……3.总结特殊问题1:犯罪形态问题既遂、中止、未遂,如甲构成抢劫罪中止,在外放风的乙构成抢劫罪未遂;对于中止、未遂犯罪,应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4.总结特殊问题2:看有没有法定的从重或从轻量刑情节;自首、立功,重大立功,主犯从犯,结果加重等情况;还有责任年龄、精神状态等;二关于甲单独犯罪部分分析如下:1.甲实施了……行为第1个行为,构成……罪,因为……2.甲实施了……行为第2个行为,构成……罪,因为……3.看是否有犯罪未完成形态问题中止、未遂、既遂;4.看有没有法定的从重或从轻量刑情节;自首、立功,重大立功,主犯从犯,结果加重等情况;还有责任年龄、精神状态等;5.是否有貌似构成犯罪,而实际上不构成犯罪的情形三关于乙单独犯罪部分分析如下:步骤同对甲的分析三、“一句话”式提问的答题模板一两个行为主体共同犯罪部分1.第一个行为两个行为人实施了…行为,构成…犯罪;因为……;2.第二个行为两个行为人实施了…行为,构成…犯罪;因为……;3.看有没有犯罪形态的问题,如既遂、未遂、中止等;二行为主体甲单独犯罪1.第一个行为行为主体甲实施了…行为,构成…犯罪;因为……;2.第二个行为行为主体甲实施了…行为,构成…犯罪;因为……;三行为主体乙单独犯罪1.第一个行为行为主体乙实施了…行为,构成…犯罪;因为……;2.第二个行为行为主体乙实施了…行为,构成…犯罪;因为……;四、常考知识储备案例分析题所考查的知识点,不像选择题那么分散,是有重点可循的;星号代表重要级别,星号越多,说明越重要;1.总则1主观要件①罪过形式的区分★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的过失,过于自信的过失与疏忽大意的过失,疏忽大意的过失与意外事件,过于自信的过失与不可抗力;②罪过形式的联系★★犯意转化,另起犯意;2正当防卫的成立条件★★不法侵害的现实性假想防卫,防卫是否适时事前防卫、事后防卫,防卫是否过当手段相当性;3犯罪形态★★★犯罪形态的判断和区分,犯罪未遂与犯罪既遂,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犯罪未遂与犯罪预备;总之,犯罪未遂是核心;4共同犯罪★★★★可以说,几乎每年的案例分析题必考共同犯罪;原因很简单,第四卷的案例都是大案例,比较复杂,这样势必要考到共同犯罪,才能够将案例设计得够大够复杂;因此,共同犯罪的知识是总则最重要的知识注意,不是“之一”;①部分犯罪共同说;常考罪名:人身犯罪中:故意伤害罪与故意杀人罪,非法拘禁罪与绑架罪,强制猥亵妇女罪与强奸罪;财产犯罪中:盗窃罪与抢劫罪,诈骗罪与抢劫罪,抢夺罪与抢劫罪,敲诈勒索罪与抢劫罪,盗窃罪与抢夺罪,诈骗罪与敲诈勒索罪;②共犯从属性;主要是教唆犯从属性和帮助犯从属性;③间接正犯;④主犯、从犯;⑤共同犯罪与犯罪形态;特别是有共犯人出现中止的情形;⑥共同犯罪与认识错误;特别是共犯的过剩问题旧理论称为实行过限;⑦共同犯罪与身份;5一罪与数罪★★★想象竞合犯,法条竞合,不可罚的事后行为;6刑罚论中的考点自首和立功★★★,累犯★★★2.分则1财产犯罪的六大罪名★★★★抢劫与抢夺,盗窃与侵占,诈骗与敲诈勒索;这六大罪名是分则最重要的考点注意,不是“之一”;具体角度:刑法第269条的事后转化抢劫,抢劫与敲诈勒索的区分,抢夺与盗窃的区分,盗窃与侵占的区分,盗窃与诈骗的区分,诈骗与敲诈勒索的联系;2人身犯罪的十大罪名★★★★故意杀人罪,过失致人死亡罪,故意伤害罪,强奸罪,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非法拘禁罪,绑架罪,拐卖妇女、儿童罪,收买被拐卖妇女、儿童罪,拐骗儿童罪;注意:考查人身犯罪的角度主要是罪名之间的联系;罪名联系一:杀人、伤害、强奸与抢劫、盗窃;罪名联系二:非法拘禁、绑架与抢劫;罪名联系二三:绑架与杀人、非法拘禁、拐卖妇女儿童;3贪污贿赂犯罪★★★贪污罪,挪用公款罪,受贿罪,行贿罪;4金融犯罪★★★破坏金融秩序的犯罪:伪造货币罪,出售、购买、运输假币罪,持有、使用假币罪;金融诈骗罪:信用卡诈骗罪,保险诈骗罪,贷款诈骗罪;5散落的重点罪名★★散落的重点罪名的考查具有随机性,每年重点不同;常见的有:职务侵占罪,放火罪,走私罪,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私分国有资产罪,徇私枉法罪,滥用职权罪等;。
刑法案例分析答题方法探讨
![刑法案例分析答题方法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668f6b04f12d2af90242e679.png)
也有较大 比例 , 京 大学 20 如北 04年法 研 升学考 试 中 , 法案 刑
例分 析题分值 占 1 % ,0 5年 占 1 . % 。中国政 法大学 、 0 20 33 西
2析题 。案例分析一般 “ . 因法设题 ” 答题 时 可以采取 逆 ,
近年来 , 法研 、 法硕 、 司法等重大 法律 考试 中 , 法学案例 刑
分析是一种重要题 型, 占分值 比重有 明显增 加趋 势。据统 所
计 ,02年 - 0 6年间刑 法卷 司法 考试第 四卷每年 至少有一 20 20
道刑 法案例综合分析题 , 值在 1—2 分 5 0分左右 。一 些知名法
向思维方法 “ 因题找法” 根据案情提供 有用信 息 , , 找到对应 的
南政 法大学刑法 、 法专业研 究生 入学 考试刑法卷 , 法案 刑诉 刑 例分析题型 占 2%。该 题型的文 字篇幅较长 , 0 信息量 大 , 知识 覆盖面广 , 法律 事实 、 律关 系复 杂。根 据 历年 考 试情 况 分 法
决具体刑事案件能力 的训练。根据 < 事诉讼 法> 3 刑 第 2条的 规定 : 了犯罪嫌疑人 、 除 被告人的监护人 、 亲友 、 民团体或犯 人 罪嫌疑人所在单 位推荐 人并经 过 司法机关 同意外 , 其他 人须 具有 注册 律师资 格身份 才 能担任辩 护 人而介 入刑 事司 法实
务。从业资格的严格要求, 刑事业务的较高风险和错案追究
中图分类号 :)2 I 4 9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7—18 (0 6 1 0 7 10 67 20 )2— 0 2—0 3
作者简介 : 颖(97 , , 马柳 16 一)女 法学硕士 , 副教授 , 研究方向为刑法学 , 法学。 证据
法律案例题答题规范要求(3篇)
![法律案例题答题规范要求(3篇)](https://img.taocdn.com/s3/m/6b2b6c2b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c8.png)
第1篇一、引言法律案例题是法学教育中的一种重要题型,旨在考察学生对法律知识的掌握程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确保答题质量,提高学生应对法律案例题的能力,特制定本答题规范要求。
二、答题基本要求1. 理解题目:在答题前,首先要仔细阅读题目,确保准确理解题目的要求、背景、条件、问题等。
2. 分析案例:结合题目中的案例,分析其中的法律关系、事实、证据、法律依据等,为解答问题做好准备。
3. 逻辑清晰:在解答过程中,要保持逻辑清晰,条理分明,避免出现跳跃性思维。
4. 突出重点:在解答问题时,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避免泛泛而谈。
5. 规范用语:使用规范的法学术语,避免口语化表达。
6. 语言表达:语言表达要准确、简洁、流畅,避免出现错别字、语法错误。
三、答题步骤1. 仔细审题:在答题前,要仔细阅读题目,确保准确理解题目的要求。
2. 分析案例:结合题目中的案例,分析其中的法律关系、事实、证据、法律依据等。
3. 确定问题:明确题目要求解答的问题,分清主次。
4. 查找依据:根据题目要求,查找相关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案例等。
5. 解答问题:按照逻辑顺序,逐一解答问题。
6. 总结归纳:在解答完毕后,对整个案例进行总结归纳,提炼出关键点。
四、答题格式1. 标题:题目要求,例如“关于XX案件的案例分析”。
2. 引言:简要介绍案例背景,引出问题。
3. 分析案例:对案例中的法律关系、事实、证据、法律依据等进行详细分析。
4. 解答问题:按照题目要求,逐一解答问题。
5. 总结归纳:对整个案例进行总结归纳,提炼出关键点。
6. 结论:根据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五、注意事项1. 避免抄袭:在答题过程中,不得抄袭他人作品,要保持独立思考。
2. 注意时间:合理分配答题时间,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3. 注意卷面整洁:书写规范,卷面整洁,避免出现错别字、涂改等现象。
4. 注意答题技巧:在答题过程中,要学会运用答题技巧,提高答题效率。
5. 注意调整心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因紧张而影响答题质量。
法律考试中案例分析题的答题技巧
![法律考试中案例分析题的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873feb3cbd64783e09122bb6.png)
法律考试中案例分析题的答题技巧一、案例分析类型题的特点与难点案例分析类型题虽然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出题,但还是有一些特征可循。
掌握这些特征可以使考生在考试时不至于产生恐慌感,避免不必要的失误。
从以往的考题来看,案例分析类型题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1、案件事实被虚拟得很真实。
为了考查考生对于法律规范的记忆和理解水平,案例分析类型的题目通常虚拟出很真实的场景。
如发生法律纠纷的当事人名字很具体,纠纷的时间具有紧凑感,地点的安排一般也是恰到好处。
这样虚拟场景的作用是让考生有置身于案件情景之中的感觉。
由此考生就无法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来处理问题。
2、案件事实往往错综复杂。
首先,案件往往涉及到多方当事人。
甲方、乙方、丙方等等,往往弄得考生晕头转向。
其次,案件所涉及到的法律关系往往也不止一个。
比如合同关系与侵权关系往往扯到一起,所有权关系与债权关系糅合在几方当事人之间等。
再次,案件信息量丰富。
由于是虚拟的真实场景,所以考题通常提供了足够多的信息量给考生,这样一方面让案件更具真实性,另一方面也是考查考生排除不必要信息的能力。
多余的信息无疑给考生设置了很多陷阱,考生必须步步小心。
3、考查考生的综合能力。
案例分析类型题的目的是考查考生的综合能力。
第一是分析问题的能力。
针对考题的提问,考生必须排除不必要的干扰信息,利用有用信息对问题的本质做出判断。
既然是考法律知识,那么问题的本质其实就是对相关法律问题提出结论性意见。
第二是记忆能力。
为了解决考题设置的问题,考生必须能够运用已经学过的法律知识,其中自然包括当前中国的立法对某些问题是如何规定的这样基础性的知识点。
记忆如果不到位则很难对问题做出正确判断。
第三是法律语言表述能力。
当考生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分析问题的本质之后,就应当把结论表述出来。
解决法律问题自然要用适当的法律语言回答,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要学会使用“法言法语”来表述自己的看法。
这样一来,特定法律词汇就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考察目标。
案例分析题的答题技巧
![案例分析题的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3ca69e51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15.png)
案例分析题的答题技巧概述案例分析题是考试和面试中常见的题型之一,通过阅读一个实际案例,要求对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解决方案或结论。
本文将分享一些答题技巧,帮助读者提升在案例分析题中的表现。
步骤下面是一个标准的答题步骤,可以帮助你更加系统化和有条理地回答案例分析题:1.阅读题目:仔细阅读题目给出的背景资料和问题陈述。
确保你完全理解案例的背景和要求。
2.理清问题:将问题分解成更具体的子问题。
划分问题的同时注意问题之间的关联性,这将帮助你更好地组织答案。
3.收集信息:根据问题的要求,在案例中找到相关信息。
注意获取的信息必须与问题相对应,避免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陷入过多无关信息。
4.分析问题: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
利用所学知识和技巧,运用逻辑和推理分析,发现问题背后的重要因素和关系。
5.提出解决方案:基于分析的结果,提出一或多个解决方案。
每个方案都应该详细说明,并带有合适的理论支持或实证证据。
6.评估和比较方案:对提出的解决方案进行客观评估和比较。
分析每个方案的优势和局限性,并结合案例的背景进行权衡和选择。
7.结论:给出结论或建议,并在结论中明确回答问题陈述。
结论应该简明扼要,并与分析过程紧密相关。
答题技巧除了以上步骤外,以下是一些答题技巧,可以提高在案例分析题中的答题质量:•阅读案例时要注意细节:案例通常提供大量细节信息,这些信息是回答问题所需的重要线索。
仔细阅读案例,重点关注关键信息,并在答题过程中引用相关细节。
•使用框架思维:在分析问题和提出解决方案时,可以考虑使用适当的框架。
例如,SWOT分析在评估问题时可以发挥巨大作用。
框架可以帮助组织思维,提高答案的逻辑性和结构。
•结合理论知识:在分析和提出解决方案时,结合所学的相关理论知识。
理论知识可以为你提供专业洞察力和支持,从而增强答案的可信度。
•合理运用假设:案例分析题中,可能会存在一些信息缺失或不完全的情况。
这时候,合理运用假设是很重要的。
案例分析题答题技巧
![案例分析题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eb84828d680203d8ce2f2462.png)
答题技巧1、做案例分析题首先要有自信心和细心。
自信心当然是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之上,这就是要把民法、刑法及三大诉讼法的基本内容掌握好,同时要相信自己能从出题人的设问里找出陷阱和排除干扰,也要相信自己的第一感觉,对于难以抉择的两难选项,要相信自己的直觉,没有特别确定的把握,一定不要来回改动。
题目越是向貌似正确的方向引领你,你就越应该注意反向思维。
有时出题者就是要故意设下一些陷阱,把错误的观念说得很合乎情理,让你上当。
细心就是要注意一些日期、数字、人名等出现的地方,不能搞混淆,特别是关系到时效、期间的年、月、日等,要多考虑其作用,司考的题目中没有废话,出现的每个数字一般都是有目的的。
2、在做案例题时,首先要搞清楚案件事实对应的法律关系是什么,然后再寻找相应的法律依据。
案例题就是由数个微小的法律关系组成的一个或是两个较大的法律关系,最后再判断这种法律关系应该如何处理。
也就是说,案例分析重在定性,只有定性准确,后面的分析论述才会有正确的基础。
此外,写出答案依据的事实和理由时,理由要写得于法有据,自圆其说。
应该做到熟悉各大部门法的基本框架,知道对应的基本概念和法条的大意,这样才能定性准确,分析有据。
这里的事实是指案例题中所给的材料,而理由是指法律规定或法理。
只有把有关材料的法律事实和法律关系对应的法律概念、条文联系起来,才能定准性,找对法条。
在说理部分应该把理由用逻辑性的“法言法语”表达出来,多说“行话”。
如:写上“该犯罪行为完全符合***罪的构成要件…”这样的现成语句是有利无弊的,写上“应当依法”如何如何也能增加一些印象分。
3、问什么就答什么,一定要明确,不能模棱两可。
对所有案例分析题的回答,都首先要得出答题人明确的答复。
如犯罪嫌疑人是有罪还是无罪;是一罪还是数罪;此罪还是彼罪;单独犯罪还是共同犯罪;故意犯罪还是过失犯罪;是以作为的方式实施犯罪还是不作为犯罪;是自然人犯罪还是单位犯罪等等。
如果没有问“为什么”,就不必答理由,答了也不给分,还会耽误时间。
法律职业资格应试技巧案例分析解题步骤
![法律职业资格应试技巧案例分析解题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10f303a3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68.png)
法律职业资格应试技巧案例分析解题步骤在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中,案例分析题是重点也是难点。
掌握有效的解题步骤,对于准确回答问题、获取高分至关重要。
以下将为大家详细介绍法律职业资格应试中案例分析题的解题步骤。
第一步:仔细阅读案例拿到案例分析题后,不要急于作答,首先要静下心来仔细阅读案例。
在阅读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全面理解案例的背景和主要事实。
了解案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关系等基本情况,为后续的分析打下基础。
二是抓住关键信息。
例如案件中的法律行为、法律关系、争议焦点等。
这些关键信息往往是解题的突破口。
三是注意细节。
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可能会对案件的定性和处理产生重要影响。
第二步:明确问题在阅读完案例后,接下来要认真分析题目所提出的问题。
明确问题的核心和要求,确保自己清楚知道需要回答什么。
有时候,题目可能会比较复杂或者模糊,需要我们进行进一步的解读和澄清。
如果对问题的理解存在疑问,可以多读几遍题目,或者结合案例中的相关信息进行推断。
第三步:确定法律关系根据案例中的事实和所涉及的法律规定,确定其中存在的法律关系。
常见的法律关系包括合同关系、侵权关系、物权关系、婚姻家庭关系等。
在确定法律关系时,要准确把握各种法律关系的构成要件和特征,将案例中的事实与法律关系的要素进行对应。
第四步:查找法律依据明确了法律关系后,接下来就要查找相关的法律依据。
这需要我们对法律法规有扎实的掌握和理解。
可以从法律条文、司法解释、行政法规等方面寻找与案例相关的规定。
同时,要注意法律的适用范围和效力层级,确保所引用的法律依据是有效的。
第五步:分析案例在查找完法律依据后,开始对案例进行具体的分析。
将法律依据与案例事实相结合,逐一分析每个法律问题。
分析时要逻辑清晰、条理分明,运用法律推理和论证的方法,得出合理的结论。
对于存在争议的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和探讨,但要注意保持观点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第六步:组织答案完成分析后,开始组织答案进行作答。
法学常见题型及解析
![法学常见题型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bf40b0a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59.png)
法学常见题型及解析一、案例分析题案例分析题是法学考试中常见的题型,需要考生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运用法学理论知识进行解答。
案例分析题的解题步骤一般为:分析案例背景和问题,提出问题的关键点,运用相关法律条文及理论知识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
例如,考生遇到一道涉及合同法的案例题,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解答:1. 案例背景分析:阐述案例中涉及的背景信息,比如合同的缔结、履行、违约等情况。
2. 问题关键点提取:从案例中提取出与法律有关的关键点,例如合同是否成立、是否存在违约行为等。
3. 运用法律知识进行分析:根据提取出的问题关键点,运用相关的法律条文及理论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阐述不同的观点和理由。
4. 得出结论:在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对问题的结论,并进行适当的解释和论证。
二、论述题论述题要求考生对一个具体的法律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和论述,需要运用法学理论和实务知识进行分析和阐述。
论述题的解答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问题明确和界定:对论述的问题进行明确和准确定义,界定研究的范围和限定目标。
2. 理论知识运用:结合相关的法律理论和实务知识,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解释,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理由。
3. 论证和论述:对所提出的观点进行支撑和论证,运用合适的案例或具体事例进行论述,增强论述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4. 总结和建议:通过对问题的全面分析和论述,总结出问题存在的主要矛盾和解决的方式,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三、选择题选择题是法学考试中常见的题型,考生需要从给定的选项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
在解答选择题时,考生需要仔细阅读题目,了解题目的要求和条件,并根据自己对相关法律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选择。
解答选择题时,可以采用排除法和分析法来确定正确答案。
通过排除不符合题目要求或明显错误的选项,可以缩小选择范围;通过对选项进行仔细分析,可以找出最符合题意的答案。
四、判断题判断题是考生根据给定的陈述判断其真伪的题型,考生需要判断陈述是否符合法律规定或法学理论,从而选出正确的答案。
刑法案例分析技巧
![刑法案例分析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03b948f3f61fb7360b4c6581.png)
刑法案例分析技巧刑法案例分析,是指根据所给案例,对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是否应当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以及如何定罪量刑所作的分析。
刑法案例分析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行为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二是如果构成犯罪,构成什么罪;三是阐述定罪量刑的原则(如果是司法考试,只需阐述定罪量刑的原则,不用指出具体适用的刑罚)。
具体又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一)定性首先需要确认行为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肯定不外乎两种结果,构成犯罪和不构成犯罪。
如果不构成犯罪,必须说明不构成犯罪的理由和法律依据。
例如:行为人的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后果,但行为人在主观上既不是出于故意,也不是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致,属于意外事件。
意外事件,不是犯罪。
根据我国刑法,不构成犯罪的情况主要有:1、刑法第3条规定的罪刑法定原则,即“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如果行为人的行为即使是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但在法律上找不到任何相关规定,就必须按照罪刑法定原则来处理,不能以犯罪论处。
例如,1979年刑法第160条流氓罪中规定的“其他流氓活动”,包含了鸡奸行为。
但1997年刑法将流氓罪分解为四个新罪名,并取消了原流氓罪的法条,但在新分的四个罪以及其他的各项罪名中,都找不到有关鸡奸行为的规定。
因此,对1997年刑法生效后发生的鸡奸行为,就不能再以犯罪论处。
2、刑法第13条中规定的“但书”,即“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但书”所说的情况,主要是指刑法分则中规定的一些罪名,如盗窃罪、侵犯通信自由罪、交通肇事罪等犯罪,在犯罪数额、犯罪情节、危害后果等方面达不到构成该罪所要求具备的条件时,不能以犯罪认定。
3、不满14周岁的人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
根据刑法第17条的规定,不满14周岁的人,属于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
因此,不满14周岁的人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不能构成犯罪,也不能追究刑事责任。
案例分析题的解题步骤及注意
![案例分析题的解题步骤及注意](https://img.taocdn.com/s3/m/3cf7a1fcc8d376eeaeaa31c6.png)
回答二: 回答二:
随着王鸣公司规模扩大其应注意改进以下四点: 随着王鸣公司规模扩大其应注意改进以下四点: 1)调整组织结构,并加以完善。例如老黄的工作是否能 )调整组织结构,并加以完善。 不能调是否能配一个助手, 调,不能调是否能配一个助手,增加相关人员以适应组织 发展。 发展。 2)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加班时一定要有措施保证完成 )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 任务。但王鸣也要改变其领导方式, 任务。但王鸣也要改变其领导方式,不能强制大家每天工 作满12小时 他应将更多的权力下放给下属。 小时, 作满 小时,他应将更多的权力下放给下属。 3)建立企业的目标与计划、。公司的发展处于激烈的竞 、。公司的发展处于激烈的竞 )建立企业的目标与计划、。 争环境中,必须有多个支撑点,以减少风险, 争环境中,必须有多个支撑点,以减少风险,故其应尽快 做出为外国公司代理和售后服务的决策。 做出为外国公司代理和售后服务的决策。 4)企业内部沟通不够。老黄兼职,还有几个股东不在职, )企业内部沟通不够。老黄兼职,还有几个股东不在职, 这多少会影响信息的交流。王鸣应该加强内部交流, 这多少会影响信息的交流。王鸣应该加强内部交流,与下 属共同商讨企业发展的目标、计划、措施等。 属共同商讨企业发展的目标、计划、措施等。
Hale Waihona Puke 16判分点评: 分 判分点评:9分 本答案层次特别清楚,先有问题的共性分析, 本答案层次特别清楚,先有问题的共性分析 提升了案例分析的理论意义。列举对策要点完 提升了案例分析的理论意义。 对每一个“ 又进行了展开论述, 整,对每一个“点”,又进行了展开论述,充 分阐述该“ 包含的内容。 分阐述该“点”包含的内容。 最后改进建议:论述过程中应遵循“ 最后改进建议:论述过程中应遵循“先重点后 一般”的顺序,重要的内容放在前面, 一般”的顺序,重要的内容放在前面,循序渐 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刑法案例分析题答题遵循4步骤
司法考试中的刑法案例题一般是给出一个具体案例,让考生分析案件中行为人涉嫌的犯罪
及其刑事责任。
虽然问题很短,但是需要考虑的知识点却很多,增加了答题的难度。
对于
准确解答刑法案例题,要遵守以下步骤:
1.仔细阅读案例内容。
案例分析题一般都是考刑法学中最重要的内容或者是法条中极其特殊的规定,即最基
本的概念或法律规定,只要把概念和法律规定理解透彻,应试时就会比较有把握。
2.找准案例所涉及问题的“知识点”。
在案例分析中,以下知识点可能是经常会涉及到的:总论部分包括:(1)犯罪故意与过失、意外事件的认定。
(2)刑事责任年龄中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者应当负责任的范围。
(3)正当防卫的成立条件。
(4)犯罪预备、未遂和中止的区分。
(5)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共同犯罪人(主犯、从犯、胁从犯、教唆犯)的认定。
(6)刑罚运用中的累犯、自首。
分论部分包括: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犯罪、侵犯财产的犯罪、贪污贿赂罪、
渎职罪,它们都是传统的考查内容,案例分析原则上都会涉及这些犯罪。
3.理清答题思路。
在找准案例分析题所涉及的知识点以后,不要急于答题,还应当进一步整理答题思路。
一般答题分为以下三步:(1)分析犯罪人的行为符合哪(几)种犯罪构成要件,确定犯罪人可能涉嫌的罪名。
(2)考虑犯罪人有无法定或酌定的从重、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情节。
如犯罪人是否具有刑事责任能力,是否具有某种特殊身份,是否具有自首情节。
(3)根据刑法总则关于罪数的规定以及刑法分则中关于特殊犯罪的处罚规定,确定犯罪人所触犯的罪名。
如盗窃信用卡并冒用他人信用卡的定盗窃罪,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缉私的,以走私罪和
妨害公务罪数罪并罚。
从一重罪处罚还是数罪并罚,在刑法理论和实践中都是很重要的问题,考生一定要认真掌握各种具体情况,注意法律的特殊规定。
4.对不同题型采用不同方法,准确答题。
在答题时,要考虑每一个案例所涉及的概念或法规、司法解释,将这些概念、法规或司法解释明确地串连、回忆起来。
对所有案例分析题型的回答,都首先要得出答题人自己的结论:犯罪行为人是有罪,还是无罪;是此罪还是彼罪;是单独犯罪还是共同犯罪;是故意犯罪还是过失犯罪;是以作为方式实施的犯罪还是不作为犯罪;是自然人犯罪还是单位犯罪;是一罪还是数罪等。
同时,必须注意对具体问题应具体分析,对不同题型采取不同的分析方法:
(1)对“罪与非罪”类题型,需要紧紧抓住“犯罪构成要件”这一分析工具,考虑行为人的行为是否完全符合四大构成要件。
(2)对“此罪与彼罪”类题型,需要回答不同犯罪区别的最根本标志是什么。
(3)对某些犯罪的“特殊形态”类题型,例如是否属于共同犯罪、未遂或者中止、是否应当数罪并罚等,需要考虑各种形态的成立条件。
(4)对“如何处理犯罪人”这类题型,要考虑行为人是否属于累犯、自首,有无缓刑、假释等特殊的刑罚适用情形。
最后,在解答案例分析题时,应做到语言简练、言之有据(有法律条文上、刑法理论上依据),切忌不着边际、主观臆断,简单堆砌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