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级干部级别排序
军衔大全
一杠一星少尉一杠二星中尉一杠三星上尉两杠一星少校两杠二星中校两杠三星上校两杠四星大校金色的松枝加一颗金星少将金色的松枝加二颗金星是中将金色的松枝加三颗金星上将金色的松枝加三颗金星是上将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不授予军衔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委员的职务等级编制军衔上将。
正大军区职:上将、中将;副大军区职:中将、少将;正军职:少将、中将;副军职:少将、大校;正师职:大校、少将;副师职(正旅职):上校、大校;正团职(副旅职):上校、中校;副团职:中校、少校;正营职:少校、中校;副营职:上尉、少校;正连职:上尉、中尉;副连职:中尉、上尉;排职:少尉、中尉。
专业技术军官实行下列职务等级编制军衔: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中将至少校;中级专业技术职务:大校至上尉;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中校至少尉。
上将: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委员、总参谋长、总政治部主任的编制军衔;正大军区职的主要军衔;副大军区职的辅助军衔中将:副大军区职的主要军衔;正大军区职、正军职的辅助军衔少将:正军职、副军职的主要军衔;副大军区职、正师职的辅助军衔大校:正师职的主要军衔;副军职、副师职的辅助军衔上校:副师职、正团职的主要军衔中校:副团职的主要军衔;正团职、正营职的辅助军衔少校:正营职的主要军衔;副团职、副营职的辅助军衔上尉:副营职、正连职的主要军衔;副连职的辅助军衔中尉:副连职的主要军衔;正连职、排职的辅助军衔少尉:排职的主要军衔列兵通常在新兵连的授予,是你军旅生涯的第一个军衔。
上等兵一般是入伍第二年授予的。
没什么要求,时间到了就给。
下士通常是当完两年义务兵按自己意愿和部队需要,选取的。
每个部队名额不一样,有些名额多。
有些名额少。
但现在的现象是有些部队想留留不下来,塞了钱也没办法,名额有限。
有些部队是名额编制都招不满,班长连长排长天天给你做思想工作让你留队。
中士通常是下士当道头,按照自己意愿和部队需要选取的。
下士当到头是第五年兵、中士兵是5到第八年,一共三年,下士也是三年,是2到第五年。
中国官员级别(参考)
中国官员级别(参考)中国官员级别(参考)中国官员级别体现了中国政府对公务员的层级和职权定位,是衡量一个人在政府组织中的能力和地位的重要标志。
官员级别一般分为九大等级,从最高级到最低级依次为:正厅级、副厅级、正处级、副处级、正科级、副科级、科员级、办事员级和乡科级。
正厅级是最高的官员级别,是中央政府机关最高层正职官员的称谓。
此类官员包括部长、委员、副部长、总干事、代理部长等,一般是省级、市级及以上机关的正职领导干部。
副厅级是次高的官员级别,是中央政府机关副职官员的称谓。
此类官员包括副部长、副委员、副总干事、副代理部长等,一般是省级、市级及以上机关的副职领导干部。
正处级是次之的官员级别,是中央政府机关正处官员的称谓。
此类官员一般包括各部门的处长、处级科长、处级办事员等,一般是省级、市级及以上机关的正处官员。
副处级是第四级官员级别,是中央政府机关副处官员的称谓。
此类官员一般包括各部门的副处长、副处级科长、副处级办事员等,一般是省级、市级及以上机关的副处官员。
正科级是第五级官员级别,是中央政府机关正科官员的称谓。
此类官员一般包括各部门的科长、科员、办事员等,一般是省级、市级及以上机关的正科官员。
副科级是第六级官员级别,是中央政府机关副科官员的称谓。
此类官员一般包括各部门的副科长、副科员、办事员等,一般是省级、市级及以上机关的副科官员。
科员级是第七级官员级别,是中央政府机关科员的称谓。
此类官员一般包括各部门的科员、办事员等,一般是省级、市级及以上机关的科员。
办事员级是第八级官员级别,是中央政府机关办事员的称谓。
此类官员一般包括各部门的办事员、文员、助理等,一般是省级、市级及以上机关的办事员。
乡科级是最低的官员级别,是中央政府机关乡科官员的称谓。
此类官员一般包括各乡镇的办事员、文员、助理等,一般是县级及以下机关的乡科官员。
中国官员级别分为九大等级,每一等级都有其特定的职权定位和职责划分,是衡量一个人在政府组织中的能力和地位的重要标志。
中国干部行政级别
中国干部行政级别国家级正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国务院总理,全国政协主席,国家副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国家级副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中央纪委书记,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全国政协副主席。
省部级正职:中共中央纪委副书记,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下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党组)正职领导人(特殊规定的副职)各人民团体(党组)正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正职领导人(特殊规定的副职),国家正部级企业正职领导。
省部级副职:中共中央纪委常委,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下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副职领导人(党组成员)和副部级机关(党组)正职,各人民团体(党组)副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副书记、常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副职领导人,省纪委书记,副省级城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正职领导人(特殊规定的副职),国家正部级企业副职领导,国家副部级企业正职领导,副部级高校党政正职。
厅局(地)正职: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直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的下属司局室正职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副部级机关(党组)副职。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直属机关和事业单位的正职,副省级城市党委(副书记,常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副职领导人,纪委书记。
各地市(设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正职,国有副部级企业的副职和正厅级企业正职领导,省署高校党政正职。
厅局(地)副职: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直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的下属司局室副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直属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副职,副厅级正职。
副省级城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下属机关正职,各地市(设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副职,纪委书记国有副厅级企业的正职和正厅级企业副职领导,省署高校党政副职,大专正职。
中国行政级别共分24级行政级别划分
中国行政级别共分24级行政级别划分中国行政级别共分24级行政级别划分中国行政级别采用行政五级划分为:国家级、省部级、司厅局级、县处级、乡镇科级,各级分为正副职。
中央部委的等级即平常大家所说的“国、部(省)、司、处、科”五级。
除国家级以外,其他三级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地方三级行政划分。
行政级别中是没有股级的,股级是介于副科级和科员之间的,是一种习惯的称呼。
公务员划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的行政级别按,1994年8月14日国务院颁布《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有如下规定: 第三章职位分类第八条国家行政机关实行职位分类制度,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在确定职能、机构、编制的基础上,进行职位设置;制定职位说明书,确定每个职位的职责和任职资格条件,作为国家公务员的录用、考核、培训、晋升等的依据。
国家行政机关根据职位分类,设置国家公务员的职务和等级序列。
1 1/13页第九条国家公务员的职务分为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
非领导职务是指办事员、科员、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助理调研员、调研员、助理巡视员、巡视员。
第十条国家公务员的级别分为十五级。
第十一条国家公务员的级别,按照所任职务及所在职位的责任大小、工作难易程度以及国家公务员的德才表现、工作实绩和工作经历确定。
第十二条各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因工作需要,增设、减少或者变更职位时,应当按照规定程序重新确定。
职务与级别(一)国务院总理:一级; (二)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二至三级; (三)部级正职,省级正职:三至四级; (四)部级副职,省级副职:四至五级; (五)司级正职,厅级正职,巡视员:五至七级; (六)司级副职,厅级副职,助理巡视员:六至八级; (七)处级正职,县级正职,调研员:七至十级; (八)处级副职,县级副职,助理调研员:八至十一级; (九)科级正职,乡级正职,主任科员:九至十二级; (十)科级副职,乡级副职,副主任科员:九至十三级; (十一)科员:九至十四级; (十二)办事员:十至十五级2 2/13页机关干部行政级别划分中国行政级别,基本上分为五套班子,即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纪委。
党政干部行政级别介绍
21:29:10
25
副部级高校
北京(7所)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航 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中国农业大 学 天津(2所)南开大学、 天津大学 东北(3所)哈尔滨工业大学 、吉林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陕西(3所)西安交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
21
二、兵器(2)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 三、船舶(2)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 四、电子(1)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
21:29:10
副部级央企
八、发电(5)
十、煤炭(1)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十一、信息(1)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十二、汽车(2)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 东风汽车公司 十三、电信(3)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八至十一级:处级副职、县级副职、助理调研员
九至十二级:科级正职、乡级正职、主任科员
九至十三级:科级副职、乡级副职、副主任科员
九至十四级:科员
十至十五级:办事员
21:29:08 3
国家级正职
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国家主席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国务院总理
全国政协主席
中央军委主席
委书记
地、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正职
国有副部级企业的副职和正厅级企业正职
省署高校党政正职
21:29:10
10
厅局(地)副职
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
下属部、委、办、直属国家局的下属司、局、办
副职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
的直属机关副职,副厅级机关正职
中国官员等级排序表-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中国官员等级排序表-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官员等级排序表是一项重要的制度,在中国政治体系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这个排序表是根据官员的职务级别和权力地位进行排列的,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中国政府部门中的官员等级体系。
它对于了解中国政府的结构、官员的职责和权力分配具有重要意义。
在中国官僚体制中,官员等级分为多个层级,包括国家级、省级、市级和县级等不同的行政区划层面。
每个层级都有相应的职位和权限范围,根据职务级别的高低来决定官员在政府中的地位和权力。
编制和更新官员等级排序表需要经过一系列程序和标准,以确保其公正和准确性。
这个过程主要涉及到政府相关部门的协调和决策,并结合国家政策和法律规定来进行。
官员等级排序表的制定和更新旨在使政府的组织结构更加清晰、高效,并为官员的选拔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官员等级排序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它可以为人们提供一个清晰的政府组织结构图,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各级官员的职责和权限。
此外,官员等级排序表还可以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特别是在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资源分配等方面。
对于官员选拔和管理来说,官员等级排序表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它可以为政府提供一个参考框架,以便在选拔和任用官员时能够有针对性地考察其职务级别和工作经历。
这有助于确保官员的能力和素质与所担任职务的要求相匹配,提高政府的决策水平和执行效率。
综上所述,官员等级排序表在中国政府体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它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了解政府组织结构和官员职责的工具,还为政府决策和官员选拔管理提供了参考依据。
因此,进一步研究和完善官员等级排序表是必要且具有意义的。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本文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论。
引言部分的主要目标是给读者提供一个概述和理解本文的背景和目的。
文章将首先概括介绍中国官员等级排序表的重要性和作用,并阐述本文的结构和目的。
正文部分将详细探讨官员等级的定义和分类,以及官员等级排序表的制定和更新。
我国干部级别划分
我国干部级别划分(以政府和军队为例,不含党委、人大、政协)国家级:国务院总理(一级)国务院副总理(二级)国务院常委(三级)正省级干部(正部级干部):国务院各部委正职干部(如教育部部长、国家发改委主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正职干部(如江苏省省长、天津市市长)部队正军职干部(如江苏省军区司令员、12军军长)副省级干部(副部级干部):国务院各部委副职干部(如公安部副部长、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国务院部委管理的国家局正职干部(如国家文物总局局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副职干部(如安徽省副省长、重庆市副市长)各副省级市政府正职干部(如南京市市长)部队副军职干部(如浙江省警备司令部副司令、31军副军长)正厅级干部(地市级干部):国务院部委各司正职干部(如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司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正职干部(如河北省交通厅厅长,北京市财政局局长)各副省级市政府副职干部(如宁波市副市长)各地级市政府正职干部(如无锡市市长)部队正师职干部(如1军后勤部部长、34师政委)注:以上为高级干部副厅级干部:国务院部委各司副职干部(如人事部人才流动开发司副司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副职干部(如黑龙江省建设厅副厅长、上海市文化局副局长)副省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正职干部(如南京市教育局局长、江宁区区长)各地级市政府副职干部(如苏州市副市长)部队副师职干部(如35师副政委、179旅旅长)正处级干部(县团级干部):国务院部委各司所属处室正职干部(如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经济作物处处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所属处室正职干部(如江苏省科技厅农村科技处处长)副省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副职干部(如沈阳市卫生局副局长、浦口区副区长)地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正职干部(如扬州市劳动局局长、滨海县县长)部队正团职干部(如105团政委)副处级干部:国务院部委各司所属处室副职干部(如农业部兽医局防疫处副处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所属处室副职干部(如江苏省教育厅人事处副处长)副省级市所属各局处室及区县各局正职干部(如南京市科技局科技成果处处长、玄武区卫生局局长)地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副职干部(如镇江市民政局副局长、张家港市副市长)部队副团职干部(如105团参谋长)正科级、副科级干部略注: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医院等事业单位,其各级干部参照政府各级干部待遇,但不具有行政级别,不属于公务员编制政府各级干部如为上一级党委常委,则其行政级别升一级。
中国公务员职务级别对应关系
中国公务员职务、级别对应关系领导职务级别非领导职务1、中共中央总书记;2、国家主席;3、中央军委主席;4、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5、国务院总理;一级:国家级正职(总理级、国家级)6、全国政协主席;7、国家副主席;8、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1、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2、中央纪委书记;3、中央书记处书记;4、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5、国务院副总理;二到三级:国家级副职(副总理级)6、国务委员;7、最高人民法院院长;8、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9、全国政协副主席。
1、中共中央纪委副书记;2、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下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党组)正职领导人(特殊规定的副职);3、各人民团体(党组)正职;三到四级:省部级正职(正部级、正省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正职领导人(特殊规定的副职);4、国家正部级企业正职领导。
1、中共中央纪委常委;2、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下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副职领导人(党组成员)和副部级机关(党组)正职;3、各人民团体(党组)副职;4、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副书记、常委)人大、政府、四到五级:省部级副职(副部级、副省级)政协的副职领导人;5、省纪委书记;6、副省级城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正职领导人(特殊规定的副职);7、国家正部级企业副职领导;8、国家副部级企业正职领导;9、副部级高校党政正职。
1、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直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的下属司局室正职;2、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副部级机关(党组)副职;3、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直属机关和事业单位的正职;五到七级:厅局(地)正职(正司级、正厅级)巡视员4、副省级城市党委(副书记,常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副职领导人、纪委书记;5、各地市(设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正职;6、国有副部级企业的副职和正厅级企业正职领导;7、省署高校党政正职1、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直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下属司局室副职;2、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直属机关和事业单位副职;3、副厅级正职;副省级城市党六到八级:厅局(地)副职(副司级、副厅级)助理巡视员委、人大、政府、政协下属机关正职;4、各地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副职、纪委书记;5、国有副厅级企业正职和正厅级企业副职;6、省署高校党政副职、大专正职。
最新中国干部级别的划分
山东全省比较正规的白酒喝法是要求第一杯六口喝掉,以后随意。六口的顺序是,主陪带三口,副陪带三口(也有四二开的)。在这之前,客人是不能主动出击敬酒的。啤酒的比例是一比六或者一比八(按白酒的度数,不同酒桌自行规定)。以上说的是程序,只要是喝酒的,六口以后要求全部干掉。
关于山东喝酒风俗的形成,跟山东的历史渊源是分不开的。所谓礼仪之邦是其一,其二山东是酿酒大省。全省108县,几乎县县都有酿酒厂。而且要跟大家说的是,吃海鲜是不宜喝啤酒的,会得一种叫“痛风”的病,所以靠海边的胶东地区是喝酒最盛的。 �
上面说的烟台喝法是最不人道的(但也不是在所有的烟台宴请都用到)。烟台的规矩是“三二一”“一二三”,主陪副陪各带六口,三杯。主陪带三杯,第一杯三口喝掉,第二杯两口喝掉,第三杯一口喝掉。然后换副陪带三杯,规矩同上,轮次相反。这一圈下来,用二两的杯子计算就是六杯,也就是1斤二两,估计桌子上已经没有什么人了。
白酒的容器一般是三两三或者二两半的,即一瓶白酒倒三杯或者四杯。我不知道大家对容器的印象如何,一般意义上的茶杯就是二两半。大家如果在山东看到有用还小的杯子来喝白酒,千万不要感到幸运。因为你马上会知道,那是一口喝一个,到时候你后悔都来不及。去烟台的朋友要特别注意,因为这个地区有一种本地酒是二两一瓶的,叫“烟台酤酿”俗称“小姑娘”,配的杯子也是二两的,热情的主人有一套喝酒的程序,下面会说道,估计你看了都得醉倒。
二、上菜
其实不仅仅是上菜,包括倒茶,倒酒等,所有的起始位置都是从主宾位置开始,也就是主陪的右手边。大家落座以后,可以从上述起始位置看出自己的位置是否做错,以及主人们的等级程度。那么上的第一道菜,主陪的主人会用公筷给主宾夹一筷,这表示尊重客人,同时说明大家可以吃菜了。无论客人是否喜欢这道菜,应该是感谢之余要首先吃一口的(如果是民族习惯如回民等应在此之前就提出,主人安排的时候会早有准备。如果客人有特殊忌口,这道菜是可以说明原因并拒绝的,主人会把这一筷放在自己盘子里,其他人依然可以接受到开始吃菜的信号)。从第二道菜以后热情的主陪会继续这个动作,但三陪位置上的主人应该会把这个行为主动接过去,否则让他坐在这个位置有什么用?
体制内级别对照表
体制内级别对照表一、事业单位干部级别对应关系(一)管理岗位:共10级1、一级职员:对应正部级2、二级职员:对应副部级3、三级职员:对应正厅级4、四级职员:对应副厅级5、五级职员:对应正处级6、六级职员:对应副处级7、七级职员:对应正科级8、八级职员:对应副科级9、九级职员:对应科员10、十级职员:对应办事员(二)专技岗:共13级1-4级为正高,5-7级为副高,8-10级为中级,11-13级为初级。
专技职务没有明确的行政对应关系,结合日常管理实际及经济待遇,大体可以将“正高与正处、副高与副处、中级与正科、初级与科员”对应起来,在转岗或调任时作为参照使用。
比如调任行政机关公务员,正高可以调任正处或副处职务,副高可以调任副处或正科职务。
专技岗转管理岗,具备正高职称可以转管理五级职员或六级职员;副高职称可以转管理六级职员,任满两年可以转管理五级职员;中级职称满两年可以转管理七级,任满三年可以转管理六级。
二、公务员级别对应关系(一)综合管理公务员职务与职级1、职务10级:正国职、副国职、正部职、副部职、正厅职、副厅职、正处职、副处职、正科职、副科职。
2、职级13级:一级巡视员、二级巡视员、一级调研员、二级调研员、三级调研员、四级调研员、一级主任科员、二级主任科员、三级主任科员、四级主任科员、一级科员、二级科员。
职务是领导,职级是待遇,只享受工资福利,不赋予职务职权。
职级与职务的对应关系大致为:一级巡视员对应正厅,二级巡视员对应副厅,一二级调研员对应正处,三四级调研员对应副处,一二级主任科员对应正科,三四级主任科员对应副科,一级科员不变,二级科员与原来的办事员相当。
其中,在经济待遇上,一级调研员高于正处职,正处职又高于二级调研员,因此一级调研员有“大正处”,二级调研员有“小正处”的说法。
以此类推,三级调研员是大副处,四级调研员是小副处;一级主任科员是大正科,二级主任科员是小正科;三级主任科员是大副科,四级主任科员是小副科。
24级干部级别排序(完整版)
24级⼲部级别排序(完整版)
24级⼲部级别排序
1)⾏政1--3级是党和国家领导⼈,⼗⼤元帅(国家级正职)。
2)⾏政4级是⼗⼤将,国家副职。
3)⾏政5--7级涵盖⼤军区,部,省,兵团,司级的正副职,对应上将,中将军衔。
4)⾏政8--10级为少将正,副军级,正厅,正地级。
5)⾏政11--13级为正,副师级,副厅,副地,正处,正县级,对应军衔为⼤校,上校。
6)⾏政14--16级为正,副团级,副处,副县级,对应军衔中校,少校。
7)⾏政17,18级为正,副营级,正科级,对应⼤尉军衔。
8)⾏政19,20级为正,副连级,副科级,对应上尉军衔。
9)⾏政21--24级为正,副排级,科员,办事员,对应中尉,少尉,准尉军衔。
到1965年取消军衔制,当时正部长级为⾏政4级,与⼤军区正职平级。
正省级是⾏政5级,与正兵团级平级。
正军级定为⾏政7级。
干部的行政级别
国家公务员级别设置序列职务实例级别1 国家级正级1级2 国家级副职、国务委员2—3级3 省部级正职国务院各部委正职干部(如教育部部长、国家发改委主任)3—4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正职干部(如江苏省省长、天津市市长)部队正军职干部(如江苏省军区司令员、12军军长)4 省部级副职国务院各部委副职干部(如公安部副部长、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4—5级国务院部委管理的国家局正职干部(如国家文物总局局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副职干部(如安徽省副省长、重庆市副市长)各副省级市政府正职干部(如南京市市长)部队副军职干部(如浙江省警备司令部副司令、31军副军长)5 厅局级正职、巡视员国务院部委各司正职干部(如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司长)5—7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正职干部(如河北省交通厅厅长,北京市财政局局长)各副省级市政府副职干部(如宁波市副市长)各地级市政府正职干部(如无锡市市长)部队正师职干部(如1军后勤部部长、34师政委)6 厅局级副职、副巡视员国务院部委各司副职干部(如人事部人才流动开发司副司长)6—8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副职干部(如广东省建设厅副厅长、上海市文化局副局长)副省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正职干部(如南京市教育局局长、江宁区区长)各地级市政府副职干部(如苏州市副市长)部队副师职干部(如35师副政委、179旅旅长)7 县处级正职、调研员国务院部委各司所属处室正职干部(如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经济作物处处7—10级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所属处室正职干部(如江苏省科技厅农村科技处处长)副省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副职干部(如沈阳市卫生局副局长、浦口区副区长)地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正职干部(如扬州市劳动局局长、滨海县县长)部队正团职干部(如105团政委)8 县处级副职、副调研员国务院部委各司所属处室副职干部(如农业部兽医局防疫处副处长)8—11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所属处室副职干部(如江苏省教育厅人事处副处长)副省级市所属各局处室及区县各局正职干部(如南京市科技局科技成果处处长、玄武区卫生局局长)地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副职干部(如镇江市民政局副局长、张家港市副市长)部队副团职干部(如105团参谋长)9 乡科级正职、主任科员9—12级10 乡科级副职、副主任科9—13级员11 科员9—14级12 办事员10—15级注: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医院等事业单位,其各级干部参照政府各级干部待遇,但不具有行政级别,不属于公务员编制政府各级干部如为上一级党委常委,则其行政级别升一级。
中国干部行政级别
中国干部行政级别国家级正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国务院总理,全国政协主席,国家副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国家级副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中央纪委书记,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全国政协副主席。
省部级正职:中共中央纪委副书记,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下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党组)正职领导人(特殊规定的副职)各人民团体(党组)正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正职领导人(特殊规定的副职),国家正部级企业正职领导。
省部级副职:中共中央纪委常委,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下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副职领导人(党组成员)和副部级机关(党组)正职,各人民团体(党组)副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副书记、常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副职领导人,省纪委书记,副省级城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正职领导人(特殊规定的副职),国家正部级企业副职领导,国家副部级企业正职领导,副部级高校党政正职。
厅局(地)正职: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直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的下属司局室正职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副部级机关(党组)副职。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直属机关和事业单位的正职,副省级城市党委(副书记,常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副职领导人,纪委书记。
各地市(设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正职,国有副部级企业的副职和正厅级企业正职领导,省署高校党政正职。
厅局(地)副职: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直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的下属司局室副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直属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副职,副厅级正职。
副省级城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下属机关正职,各地市(设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副职,纪委书记国有副厅级企业的正职和正厅级企业副职领导,省署高校党政副职,大专正职。
老的行政级别
老的行政级别在我国,高干是有明确定义的。
1956年6月,国务院全体会议第32次会议通过《关于工资改革的决定》。
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次改革,它奠定了此后长达30年之久的劳动工资制度的基础,从此“级别”成为我国除农民和城市无业者以外各类社会人群政治经济生活排序的重要标准。
老的行政级别共分24级。
其对应的职务分别如下:24级准尉,正排级,23级正排准连,22级副连,21级正连,20级准营,19级副营,18级正营,17级准团,16级副团,15级正团,14级准师,13级副师,12级正师,11级准军,10级副军,9级正军,8级准兵团,7级副兵团,6级正兵团,5级准野战军,4级副野战军,3级正野战军。
1、2级是为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设立的。
一级工资594元,24级工资45元。
这个工资标准,用到八十年代末期。
当时明文规定,13级以上干部为高干,到70年代中期由于生老病死等原因高干人数减少,在高干队伍中又增加了一个14级。
由此可见,副师级以上即为高干。
对照地方就是副厅级以上干部为高干。
但是后来中央和国务院又专门发了一个文件,明确副省部级以上干部为高级干部。
所以,广义来说,副厅级以上干部可以称为高干,狭义来说,副部级以上干部才可以称为高干。
明白了此前干部的24级,对于军队和地方职务的对照就比较好理解了。
日常生活中,经常能听到省军级干部,地师级干部,县团级干部。
这是长期运用干部等级自然形成的说法。
工资待遇上,省部级与部队的正军级是对应的,地厅级(国家部委司局级)与部队正师级对应,县处级与部队正团级对应。
科级与部队正营级对应,股级与部队正连级对应。
以下则是办事员,类似部队排级、副连级干部,都是刚刚进入干部队伍的。
因为我国部队有其特殊性,军以上还有大军区,与地方和国家部委找不到对应的关系。
但在现实之中,还是有军队高级干部转任地方职务的。
情况不一样,无法进行有效的对应。
按照党内职务来看,大军区正职与省委书记、省长是一致的,中央委员。
体制内级别对照表
体制内级别对照表
体制内级别对照表是指不同组织或机构内部的职位级别对应关系。
由于不同组织或机构的职位分类、级别命名不尽相同,所以体制内级别对照表可能会因组织不同而有所区别,以下是一般来说常见的体制内级别对照表:
1. 政府机构:一般分为行政级别和专业技术级别两类,行政级别按照一至五级划分,如副科、科员、副处、处长等;专业技术级别则按照具体职能划分,如工程师、研究员、主任医师等。
2. 企事业单位:常见的一般分为职员级别和管理级别,职员级别按照一至九级划分,如助理、初级职员、高级职员等;管理级别则按照职位层级和管理权责划分,如部门经理、总监、副总裁等。
3. 党政军组织:按照军衔或党内职务划分,军队一般依次为士官、军官(陆军、海军、空军等)、将官(上将、中将、少将等);党务则按照党内职务分,如支部书记、党委副书记、党委书记等。
需要说明的是,具体组织机构内的级别对照表可能会因为特殊职位或者组织的特殊情况而有所调整,以上仅为一般性的参考。
若要了解具体组织内的级别对照表,需要参考组织内部的相关规章制度或者人力资源管理文件。
行政级别和职务级别对照表
行政级别和职务级别对照表
行政级别和职务级别是指公立机构或组织内部识别各个职位地位的一种基准。
它们可以帮助一个组织确定和维护其内部的职责和权限,并为不同层级的职员提供一个可以根据完成任务的绩效而升迁的晋升途径。
行政级别的划分是根据一个组织团体的财力,规模,权力和责任来确定的。
它从高到低一般由七个层次组成:总裁、副总裁、总监、经理、主任、专员和助理。
总裁是最高级别,一般负责决策政策、监督领导整个组织,并对其工作结果负责。
副总裁一般负责一个或多个主要部门,总监一般负责执行特定的工作任务,经理负责维护和改善组织的制度,主任一般负责协调内外部的工作,专员一般负责技术上的工作,助理一般承担着专业工作和辅助工作。
职务级别是基于某个特定文化或组织所采用的特定法规、准则和政策来识别职责和权限的划分。
在公共行政中,职务级别一般以“主官”、“副主官”、“大官”、“小官”和“职员”为主,可以根据职责的复杂程度来进行划分。
主官一般为最高级,负责组织的规划计划、协调职能部门之间的配合和监督职能部门的决策实施。
副主官一般负责监督领导副下属部门的工作,大官一般负责具体的日常工作,小官一般参与具体的实施工作,职员一般在完成具体工作任务上起着执行和协助的作用。
行政级别和职务级别是相辅相成的,是企业、机构或组织内部管理和识别职务的两个重要标准。
它们既能帮助组织正确界定和划分职责和权限,又能提供一个可以操作性地识别一个行政绩效的晋升途径,使组织内部有序运行,促进组织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级干部级别排序
1956年国务院明文规定军地级别对应关系:
1)行政1--3级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十大元帅(国家级正职)。
2)行政4级是十大将,国家副职。
3)行政5--7级涵盖大军区,部,省,兵团,司级的正副职,对应上将,中将军衔。
4)行政8--10级为少将正,副军级,正厅,正地级。
5)行政11--13级为正,副师级,副厅,副地,正处,正县级,对应军衔为大校,上校。
6)行政14--16级为正,副团级,副处,副县级,对应军衔中校,少校。
7)行政17,18级为正,副营级,正科级,对应大尉军衔。
8)行政19,20级为正,副连级,副科级,对应上尉军衔。
9)行政21--24级为正,副排级,科员,办事员,对应中尉,少尉,准尉军衔。
到1965年取消军衔制,当时正部长级为行政4级,与大军区正职平级。
正省级是行政5级,与正兵团级平级。
正军级定为行政7级。
附加说明:
文革前军队级别与地方行政级别对应分二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1962年前, 这一阶段军队与地方干部级别一一对应,即部委与大军区同级,大军区军衔是大将,部委级别上限是四级;兵团级是上将,省级上限是五级(省级分大省和小省)。
1956年国务院发文规定,军队职级:大区正职、大区副职、兵团正职、兵团副职、准兵团职、正军职、付军职、准军职、正师职。
地方对应级别:三级(国家级)四级(正部级)五级(正省级)六、七级(小省正省级)八、九、十、十一级。
1956年国务院 54号文规定:地方职务级别如下:部委级上限四级,下限八级;省级上限五级,下线九级;地级上限十级,下线十三级。
1957年国务院33号文规定,军队师级以下与地方级别对照如下:正师级11级,副师级12级,准师级13级,正团级14级,副团级15级,准团级16级。
1962年为支援地方工作,军队转业干部级别高套一级,即在1957年国务院33号文基础上向上套一级:正师级10级,副师级11级,准师级12级,以次类推。
第二阶段1965年后军队取消军衔制时中将以下,全部在1962年的基础上高套一级,也就是说这时的军队级别比56年地方干部同级高套两级。
这才有了少将七、八级,大校九、十级。
为缩小这一差距,1965年地方地厅以下干部大部分向上调一级,但十级以上不动,这才有新十级老十级之分。
也就是说地方上的准军级以上干部没有动级别,比军队同级干部少两级。
文革前行政级别的划分。
1956年6月16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 32次会议通过《关于工资改革的决定》,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次改革,它奠定了此后长达30年之久的劳动工资制度的基础,同时对新中国“吏制”产生了深刻影响,
从此“级别”成为中国除农民以外各类社会人群政治经济生活排序的重要标准。
老的行政级别是55年取消供给制后为干部制定的工资政策,与军衔、职务无直接关系却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确定干部的行政级别当然离不开干部的职务和贡献。
行政级别共分23级。
其对应的职务分别如下:23级正排准连,22级副连,21级正连,20级准营,19 级副营,18 级正营,17级准团,16级副团,15级正团,14级准师,13级副师,12级正师,11级准军,10级副军,9级正军,8级准兵团,7级副兵团,6级正兵团,5级准野战军,4级副野战军,
3级正野战军,1、2级是为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设立的。
一级工资700余元,三级工资400余元,十级工资200余元,十七级工资97元。
需要说明的是军队
干部比地方同级别干部的工资高拿一级。
如十七级地方工资97元,部队是114元。
后来因为毛主席只拿三级工资,促使了一批如政治局常委、军委副主席、老帅们也拿三级工资。
据说只有个别人拿了一级工资,如宋庆龄等。
此干部级别自 55年制定后,在61~64年间,对个别定级时偏低的干部作过一次调整(长一级),
以后一直未变。
高干的概念:13 级以上是为高干,到文革后期以后由于生老病死等原因高干人数减少,在高干队伍中又增加了一个14级。
干部级别在当时生活中被经常运用,中央文件传达到县团级,不只指县团职以上干部,而是17级以上干部都要去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