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史试题
国际关系史论述题
1898—1922年美国外交政策的演变。
19世纪80年代末,美国基本上完成了大陆扩张。
为了获取海外市场、原料供应地和投资场所,缓和国内矛盾,美国开始步入海外扩张时期。
在孤立主义外交政策获得成功的情况下美国国内政治稳定, 经济发展, 国家实力逐年向拉美地区膨胀, 最终形成了门罗主义的美洲半球外交政策原则。
在美洲半球取得应有的垄断地位之后, 羌国把外交政策的重点转移到亚洲, 要求得到与欧洲列强在中国等地区机会均等的殖民权益, 由此形成了合伙主义的外交原则。
在经济政治实力超过其他西方国家时期, 美国又开始提出世界主义的外交政策原则, 试图维持在整个地球内的经济政治利益。
(总的线索)细节:1898年4月25日,美国发动美西战争,美西战争的胜利使美国获得了大量的海外领土,取代西班牙成为拉美和太平洋上的世界强国,其国家安全的边界也随之大大扩展到本土以外。
以菲律宾为中心,关岛、维克岛、萨摩亚和夏威夷为跳板,美国进入太平洋地区。
美西战争后,美国不但在加勒比地区的霸权已无可伴随着大陆扩张的完成和美洲霸权地位的确立,更大范围的海外扩张、尝试争夺世界领导权成为美国下一阶段的目标。
“孤立主义”面临冲击。
在保存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基础上,美国推出了针对中国的“门户开放”的外交政策,与欧洲合作分认在中国的各种利益,最大限度地实现美国海外扩张的目标。
为了加强对拉美的控制,美国推行“大棒政策”,以武力维护美国在这一地区的利益。
金元外交是美国用经济扩张手段来控制拉美等地区的经济,使各国日益依附于美国。
一战爆发后,美国卷入“欧战”标志着其传统“孤立主义”政策开始动摇。
“十四点计划”是美国按照自己的理想和价值观安排并主导世界秩序的宏伟计划,也是美国全面卷入世界事务并发挥领导作用意图的第一次公开表达,但是,“十四点”的失败使得美国通过国际联盟领导世界的愿望随之落空。
而华盛顿体系的建立使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舞台发生了动摇,逐渐形成了英法主宰世界、美日争夺霸权的格局。
国际关系史练习题及答案
国际关系史练习题及答案国际关系史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尼科洛·马基雅弗利2、东方战线3、三十年战争4、门罗主义5、雅尔塔会议6、开罗宣言二、分析题1、结合19世纪法俄德三国关系的有关史实,分析欧洲大陆主要矛盾的发展变化,并就据此谈谈你自己的认识。
2、试析苏联解体的历史原因。
3、试析国际格局由两极向多元化转变的作用。
国际关系史答案一、名词解释1、尼科洛·马基雅弗利:出生于佛罗伦萨,是文世复兴这个伟大时代的世人之一。
不仅是政治家,而且还是历史学家,军事著作家,诗人和剧作家。
2、东方战线: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苏联对外政策的根本目的是避免过早卷入战争,为本国赢得宝贵的战备时间,在这一战略思想的支配下,1939年9月至1940年8月,苏联在保卫西部边界安全的口号下,通过扩大西部疆域而建立起来防御德国侵略的东方战线。
3、三十年战争:17世纪初欧洲的各种矛盾和斗争最终导致了一场欧洲大战——三十年战争,导火线发生在东欧的波西米亚。
分四个阶段:波西米亚阶段,丹麦阶段,瑞典阶段,瑞典——法车阶段。
4、门罗宣言:1823年12月2日,门罗总统向国会提交了由国务卿亚当斯拟订的国情咨文,咨文中有关外交方面的主要内容被称为“门罗宣言”主要有三个原则:反对欧洲国家瑞在美洲压取殖民地原则、不干涉原则和美洲体繁育原则。
5、雅尔塔会议:1945年,德日法西斯的失败已成定局,在欧洲,苏联军已经收入德界,盟军也在西线对德军发起了进攻,德国法西斯的灭亡指日可待。
在亚洲、日军在中美英的打击下节节败退,与此同时,随着战争胜利的发展,同盟国之间的矛盾和问题日益暴露。
为了加速打败德日法西斯和商讨战后重大的国际政治问题,美、苏、英三大国决定举行首脑会议。
1945年2月4日至11日,盟国首脑会议在苏联克里来亚半岛的雅尔塔举行。
6、开罗宣言:1943年11月22—26日,为了进一步加强合作,协同对日作战,并就战后适宜进行磋商,罗斯福、丘吉尔,蒋介石举行了开罗会议。
北大国际关系专业考研国际关系史真题回忆及参考答案
2023年北大国际关系考研专业课846国关史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1、库楚克开纳吉条约1774年7月21日俄国与土耳其在库楚克-开纳吉(Kuchuk-Kainarji或Kücük Kaynarca,在今保加利亚境内)缔结。
依约:土向俄赔款400万卢布;俄在克里米亚地区获得金布恩、叶尼卡尔和刻赤等地,并将其领土扩大到南布格河;允许俄国商船自由通过亚速海、黑海和黑海海峡,俄国并享受最惠国待遇;俄可在土各地建立领事馆,在伊斯坦布尔的加拉太区修建东正教教堂;克里米亚汗国宣布独立,摩尔多瓦和瓦拉几亚获自治并转入俄保护之下。
该约减轻了土对俄的威胁,加强了俄在巴尔干半岛和高加索地区的政治影响,创造了进一步在巴尔干和中亚扩张的条件。
2、福田主义福田主义是1977年8月东盟创立10周年之际,日本首相福田赳夫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发表演说,首次以日本官方身份公开提出要与东盟进行积极合作。
“福田主义”是日本重视东盟的开始,也标志着日本对东盟外交政策的正式形成。
自美国提出“尼克松主义”后,美国有步骤地从东南亚地区收缩势力。
苏联乘虚南下,插手东南亚事务。
为了填补美国势力撤离形成的“真空”,维护自由主义制度,美国希望日本作为补充力量,加强经济援助和合作,在该地区发挥政治作用。
而东盟为了自身的巩固和发展,也希望在经济大国日本进一步发挥经济方面的作用。
伴随着东南亚地区国际形势的变化,日本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同时,提出了日本对东盟外交政策的基本框架。
一是日本逐步认识到东盟自成立以来不断发展壮大,在地区事务中愈来愈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日本要尽快采取措施,消除70年代初期、特别是1974年东盟各国反日运动的后遗症,这成为日本外交面临的重要课题;二是在东西对立的形势下,日美在东南亚政策上意见不尽一致,而日本与美欧贸易摩擦日渐加剧,为了摆脱这种相对孤立的处境,日本准备在东盟寻找出路;三是日本外务省欧美派倡导的“经济外交”处于转折时期,“亚洲派”势力逐步抬头。
国际关系史真题集
国际关系史真题集国际关系史历年真题1990 年国际关系史1、试述第二次鸦片战争及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签订。
2、试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巴黎和会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3、试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被分裂的原因、经过、及其统一的前景。
1991 年国际关系史一、简答题七年战争地中海协定三国干涉还辽蒙特勒海峡公约中东“六·五”战争纳尔逊·曼德拉二、论述题1、试述本世纪三十年代欧洲国际关系格局的变化。
2、试述杜鲁门主义及其实质。
1992 年国际关系史一、简答题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1841 年《伦敦海峡公约》第二次鸦片战争意土战争(1911)欧洲共同体西方七国首脑会议二、论述题1、试述 1941 年日美谈判和太平洋战争爆发2、试述布什的人权外交及其实质1993 年国际关系史一、简答题北方战争四国同盟(1815)柏林会议(1878)第二次摩洛哥危机(1911)杜鲁门的第四点计划日本北方四岛问题二、试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美国从中立国反对德国法西斯方向的演变三、试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签署的意义及其批准过程中所遇1994 年国际关系史一、名词解释七年会议 1878 年柏林会议国联新东方政策三国干涉还辽二、论述1、一战后英国的均势政策2、艾森豪维尔主义与卡特主义的异同1995 年国际关系史一、名词解释维也纳会议(1814 )地中海协定东盟波斯尼亚危机中美上海公报克林顿的“扩展战略”二、论述1、试述联合国的成立及其在战后国际关系中的影响2、试述波黑内战的起因、发展及影响1996 年国际关系史1、太平洋战争的起源、性质、影响2、北约东扩和美俄关系1997 年国际关系史1、战后日美同盟的实质与发展2、30年代到二战英国的绥靖政策产生及影响1998 年国际关系史一、名词解释西姆拉会议三边委员会欧盟阿姆斯特丹会议三十年战争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克里米亚战争古巴导弹危机布雷顿森林体系白里安 --- 凯洛格公约日美防卫合作指针( 1978 )二、论述1、评述一战后凡尔赛体系形成的背景、主要内容和性质2、评述二战后欧洲一体化的进程、原因和作用1999 年国际关系史1、欧洲列强在 1756--1763 年发生的战争又叫________。
国际关系考研简答题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问答题及参考答案4.维也纳体系述评。
答题要点:建立背景:拿破仑战后的欧洲与法国局势,法国恢复正统王朝统治,欧洲反法联盟获胜,英俄普奥,尤其是英俄成为国际舞台上的重要力量,欧洲民主与民族解放高涨。
建立过程:维也纳会议、神圣同盟、四国同盟等。
结果:领土调整,恢复旧秩序,解决国际问题的条款。
意义:大国强权政治,任意宰割弱小民族,政治保守,均势格局的客观作用。
6.评述俾斯麦大陆联盟体系(俾斯麦推行大陆政策的原因及结果)。
答题要点:俾斯麦以均势外交为原则,推行确保德国在欧洲大陆霸权地位的“大陆政策”。
“大陆政策”是“俾斯麦时代”德意志德国总的对外政策。
其核心内容是:建立以德国为中心的大陆联盟体系,孤立和打击法国,避免法、俄两国夹击德国,集中全力巩固和保障德国在欧洲大陆业已取得的霸权地位。
俾斯麦的这项“大陆政策”的外交战略布局是:联奥、拉俄、亲英、反法,集中精力对付法国,其中联奥是建立其体系的关键。
俾斯麦“大陆政策”的集中体现是在欧洲建立了一个蜘蛛网式的大陆联盟体系,通过三个三国同盟和两个《地中海协定》和一个《再保险条约》,相当成功地实现了他的外交构想,为德国赢得了20年的和平时间,使德国经济得以高速发展。
7.试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答题要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时代大背景,德国的崛起打破了欧洲的力量平衡导致均势体系僵化是国际体系方面的原因,德国的世界政策,英国放弃光辉孤立政策,奥匈和奥斯曼帝国的民族危机等是国家层面上的原因,从决策者个人来说,主要国家领导人的性格特点等也起了重要作用。
战争的导火线是萨拉热窝事件。
9.试对凡尔赛体系做出评析。
答题要点:1、凡尔赛体系建立的背景:一战以协约国的胜利结束;欧洲国家的革命和民族运动高涨;战胜国的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美日崛起,英法等衰落。
2、美英法日意参加巴黎和会的目的:宰割战败国及其殖民地;反对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扼杀新生的苏维埃国家,并尽快建立战后帝国主义奴役世界的“新秩序”。
国际关系史 试题及答案
名词解释1、三十年战争发生于1618年至1648年,它是欧洲封建时代向资本主义时代跨进,中世纪国际关系转向近代国际关系交替时期在欧洲所发生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战争,是在神权受到削弱的条件下,欧洲世俗专制政权之间争夺权力与财富的集中体现。
一方以法为首,另一方以神圣罗马帝国为首,战争几乎在德意志的土地上进行。
战争绵延三十年,最后法国、瑞典占优势。
三十年战争的结局,破除了中世纪以来形成的神权政治体制,确立了主权平等和独立的民族国家所组成的国际社会,在欧洲建立了一个相对均势状态的政治格局。
2.《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它是具有现代意义的第一个国际关系条约。
是在新教取得相对的情优势情况下进行。
主要内容包括:(1)欧洲领土的局部分割:法国取得阿尔萨斯和洛林,并肯定了先前取得的3个主教区;瑞典则获得了波罗的海和北海沿岸最重要的港口,并且取得了军费赔偿。
(2)限制了皇帝的权利,承认了各诸侯具有独立的内政、外交权;还规定卡尔文与路德教享有同样的权利,制止了天主教对新教的迫害。
3.神圣同盟维护欧洲的封建专制制度和基督教教义,反对革命运动和民族独立运动,维护维也纳体系、维护君主专制政治秩序的君主互助同盟。
1815年维也纳会议结束后不久,由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发起,得到奥地利皇帝和普鲁士国王赞同,签署《神圣同盟宣言》,并邀请承认盟约原则的国家参加同盟,大部分欧洲国家参加了同盟。
神圣同盟先后镇压了意大利革命和西班牙革命,并企图干涉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后因欧洲革命蓬勃发展,列强间矛盾加剧,1822年后名存实亡,并在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和1848年欧洲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冲击下,同盟瓦解。
4.四国同盟1815,英、俄、奥、普签订了《四国同盟条约》。
这是一个军事同盟条约是针对法国,目的是反对拿破仑家族在法国的统治,反对法国对欧洲整体均势构成威胁。
条约规定:维护《第二次巴黎和约》;任何一方如遭到法国攻击,各盟国将出兵6万人加以援助;缔约国为了本国的安定和繁荣,为了维护欧洲和平,定期召开会议;条约有效期为20年。
国际关系史试题
> >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答:从十七世纪中期起,是欧洲国家由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的革命转变时期。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宣告了资产阶级政权的诞生和建立。这是历史上资本主义制度的第一次巨大的胜利。随着时间的推移,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不断扩大,激起了北美殖民地的独立战争,加速了法国的大革命,也鼓舞了全欧的反封建风暴。
> > 答:在欧洲“启蒙”运动思想的影响下,北美殖民地人民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情绪逐步高涨,有组织有领导的武装斗争于1775年在乔治华盛顿的统率下正式发动起来,而且转变为争取独立的民族解放斗争。1776年7月4日北美十三州举行的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宣告脱离英国而独立。
> > 英国通过几场所欧洲战争,凭借其海上优势,夺取了法兰西、西班牙、荷兰等国在北美大量的殖民地,因此,法西荷对英国一直怀恨在心。其他欧洲国家如俄奥普葡等国对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势力日益扩张也心怀不满。于是当美国独立战争起来,这些国家就乘机援美反英,借援美之名,达到其打击英国之实。很明显,反英是欧洲国家援美的联合基础,所以欧洲国家大都在不同程度上干预了这场战争。只是由于各国的动机有所不同以及它们同英国的关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不一样,因而它们干预的方式和时间也有差异。这就导致围绕美国独立战争的国际关系十分复杂。
> > 另一方面,法王路易十四之孙,即已经登上西班牙王位的腓力普五世,在西班牙已站稳了脚跟。因此,1713年10月11日,参战国签订了《乌得勒支和约》,1714年3月7日《拉斯塔特和约》,结束战争。
> > 英国在和约中获益最大,确保了海上和殖民地的优势;荷兰得到了一些贸易特惠;并获得在法比边界的比利时要塞中驻兵的权利。哈布斯堡王室得到那不勒斯王国、拔苗助长丁岛等地;腓力普五世保留西班牙王室,并保持西班牙在美洲和菲律宾的殖民地。但为了防止法西两国合并,腓力普五世应放弃兼任法国国王的权利,而路易十四则应自己的继承者兼任西班牙国王的权利。
国际关系史论述题
国际关系史论述题1、结合⼆战期间同盟国召开的⼤国⾸脑会议,论述同盟国对战后世界秩序的安排。
盟国对战后世界秩序的安排体现在雅尔塔会议以及其他的⼀系列国际会议上。
在第⼆次世界⼤战即将结束的时候,根据以往习惯,盟国把关于战后世界秩序安排的问题提到了⽇程,相继召开了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以及战后的巴黎和会讨论世界秩序问题。
(1)雅尔塔会议对世界秩序的安排。
1945年罗斯福、斯⼤林和丘吉尔在苏联的雅尔塔举⾏会议,会议研究了彻底击溃法西斯德意⽇的问题,重点讨论了对战后世界秩序的安排问题,包括全球性的安排和地区性的安排。
第⼀,讨论了巴尔⼲权⼒问题。
英美苏在这⼀问题上没有达成⼀致,英、苏想在巴尔⼲地区确⽴⾃⼰的势⼒范围,⽽美国想独占巴尔⼲。
第⼆,讨论了波兰问题。
关于波兰的疆域,会议最后确定了斯⼤林提出的波兰东部边界以冦松线为界,西部边界经斯德勒向南沿奥得河再向前沿西尼斯河为界。
在波兰的政权组成上,三国同意成⽴“波兰全国统⼀临时政府”,苏美英与其建⽴外交关系。
第三,关于德国问题。
三国达成⼀致决议对德国实⾏分区占领,同时成⽴“⼀个中央管制委员会执⾏互相协调管理控制的⼯作”。
第四,重建远东秩序。
美国想要建⽴苏美英中四国神圣同盟来防⽌⽇本的崛起,同时增加美国在远东抗衡苏联的⼒量。
但为了争取苏联尽快对⽇作战,美国不惜牺牲中国主权来满⾜苏联的要求。
⽽苏联则想要在远东,特别是在中国东北建⽴属于⾃⼰的势⼒范围。
(2)波茨坦会议对世界秩序的安排。
1945年7⽉7⽇,苏美英三⾸脑在德国柏林附近的波茨坦举⾏会议。
主要讨论了:第⼀,德国问题。
进⼀步确定了苏美英法对德国分区占领的原则,规定了德国境内的最⾼权⼒由四国总司令遵本国政府命令,分别在其各⾃的占领区内实⾏。
在经济上,对德国实⾏经济管制,在德国赔偿问题上,美英基本上接受了苏联的⽅案,但未确定赔款总额。
第⼆,重新确⽴了波兰的政府和边界。
三国承认临时政府,撤销对流亡政府的承认。
关于波兰西部边界由和约来解决。
国际关系专业考试题目及答案
1.华夷秩序:是中国在晚清以前,以中国为中心的一种国际秩序。
是长期存在于亚洲东部、南部、东南部等地的国际关系体系。
在这一体系内,由于中国在这一地区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经济发展以及科技水平,所以就以中国为中心形成了向中国朝贡的各藩国与中国历代王朝之间的一种不平等的政治经济关系。
2.修约外交:关于五卅惨案的交涉使北京政府得以借助民力,将酝酿已久的“修约”外交正式出台。
这种外交政策的实施,不光在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还在于中国与各列强的关系亲疏,更在于其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形势的大动荡。
修约外交主要有三个基本修约策略——以夷制夷,联美修约;援引公法,以理折冲;以子之盾,攻子之矛。
在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上北京政府的这一外交策略都得以体现,北京政府关于关税问题,领事裁判权问题,租借地问题和外国在华邮局问题的修约要求都被讨论。
3.以夷制夷:即利用国际关系上的矛盾,联合、利用或依附某国来对抗另外的国家,谋取实现本国的外交目的。
但是,“以夷制夷”外交本质上讲是一种弱国策略,是弱国在夹缝中求生存的一种手段。
在自身的实力不足的情形下,利用敌人之间的矛盾,借用别国的一些力量,也就是打外国牌,有时候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古代,“以夷制夷”也叫“以夷伐夷”或“以夷攻夷”。
4.三个世界划分理论:毛泽东根据二战后国际关系的新格局把世界划分为3个部分的理论。
第一世界:指美国和苏联两个具有最强的军事和经济力量,在世界范围内推行霸权主义的超级大国。
第二世界:指处于这两者之间的发达国家,欧洲、日本等国。
并指出超级大国之间争夺世界霸权地位是世界局势动荡不安的主要根源。
第三世界:指亚洲(除了日本以外)、非洲、拉丁美洲和其他地区的发展中国家。
第三世界是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霸权主义的主要力量。
5.韬光养晦:面对东欧剧变、社会主义阵营瓦解而出现的不稳定形势,邓小平提出“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的方针。
邓小平在提出这个思想时还强调了“决不当头”。
国际关系史试题
国际关系史试题猜想【考点说明】本专题内容历年来都是中考考查的重点。
本专题时间跨度大,而且国际关系错综复杂,学习时要理清线索,认清国际关系的实质。
本专题的重点有: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冷战、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慕尼黑会议、雅尔塔会议、欧洲联盟等。
【例题】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统治的新秩序得以确立,主要是依据下列哪一个条约()A、《凡尔赛和约》B、《九国公约》C、《四国条约》D、《五国海军条约》【解析】一战后,帝国主义战胜国为了重新瓜分世界,建立新的国际秩序,先后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统治的新秩序,该体系中的主要条约是《凡尔赛和约》。
【答案】A【易错点分析】凡尔赛体系与华盛顿会议的影响极易混淆。
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统治的新秩序,华盛顿会议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经典试题】一、选择题1、一战后,在帝国主义国家主导下签订了《凡尔赛和约》。
这个和约的受益国有()①德国②英国③法国④中国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B【解析】德国是战败国,是巴黎和会被瓜分的对象,中国作为弱国处于完全无权的地位,所以含①④的选项可以排除。
2、右图中的情景与《凡尔赛和约》中的哪一规定有关()A.不许德国拥有空军B.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C.协约国设立“赔款委员会”D.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由日本继承D【解析】巴黎和会上,中国尽管是战胜国,但《凡尔赛合约》规定,德国在山东的全部权益由日本继承,这引发了五四运动。
3、在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中,侵犯了中国主权的条约有()①《凡尔赛和约》②《四国条约》③《五国条约》④《九国公约》A.①②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④D【解析】《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在山东的全部权益由日本继承,《九国公约》使中国恢复到了几个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这二者都侵犯了中国的主权。
2024年历史中考专题复习专题突破《世界现代国际关系》测试题(含答案)
2024年历史中考专题复习专题突破《世界现代国际关系》测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3小题,共26分。
1.多元化的世界充斥着国家间的利益争夺与矛盾冲突。
下面有关“华盛顿会议”的新闻报道,正确的是()A.《凡尔赛和约》把战前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利转交给日本B.《九国公约》打破了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独霸中国的局面C.《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立即无条件投降D.《雅尔塔协定》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2.下列历史事件可以用来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1882年5月,德、奥、意签订了《德奥意三国同盟条约》1892年,法俄两国缔结军事协定1904年,英法签订《英法协约》1907年,英俄签订《英俄协约》A.背景B.过程C.结果D.影响3.五四运动促使北洋政府拒绝在“对德合约”上签字,“对德合约"指的是()A.《凡尔赛和约》B.《九国公约》C.《北大西洋公约》D.《华沙条约》4.1922年,某条约规定:“为使中国之门户开放,或各国商务实业之机会均等之原则更为有效起见,缔约各国,除中国外,协定不得谋取或赞助其本国人民谋取一般优越权利。
"对该条约解读正确的是()A.阻碍了美国在中国的扩张B.尊重了中国的主权C.打破了日本独占中国的局面D.解决了日美在中国的矛盾5.“在联盟内部,……虽然不时产生各种矛盾和斗争,但摧毁法西斯是他们共同目标。
正是这种根本利益使他们团结起来,互相配合支援,直到战争取得最后的胜利。
"材料说明“联盟”建立的作用是()A.成为二战的转折点B.开辟了第二战场C.壮大了反法西斯力量D.扭转了战争的形势6.梅州历史悠久,文化遗存丰富.2012年3月,五华狮雄山长乐台被考古专家确定为秦汉时期的城址.秦朝时梅州地域属于()A.陇西郡B.南海郡C.桂林郡D.辽东郡7.打开原子时代大门,为原子能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的是()A.进化论B.相对论C.万有引力定律D.杠杆原理8.关于朝鲜核问题,中国、俄罗斯、朝鲜、韩国、美国、日本曾多次举行六方会谈.由参加谈判的成员可以看出()A.美国的霸权主义政策B.两极对峙的政治格局C.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D.世界经济的全球化9.观察右表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20世纪50・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率筒表A.日本的经济增长速度最快B.美国由此失去了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C.各国经济增长速度不均衡D.联邦德国在西欧四国中经济增长速度最快10.了解重大历史事件并正确认识其影响,是初中历史学习的重要目标。
国际关系史填空题
国际关系史习题(L)第1章1、1500年前后三个穆斯林帝国: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252、东斯拉夫人于______年建立的第一个国家是________。
273、基督教于______年分裂为________和________。
284、英法百年战争发生于______年至______年。
5、1356年查理四世颁布___________,从法律上确立了德意志诸侯国体制。
356、俄罗斯罗曼诺夫王朝建立于______年。
367、麦哲伦完成环球航行是在______年至______年。
388、___________________是西班牙殖民帝国急剧衰落的标志。
419、10、11、12、尼德兰革命爆发于______年的___________________事件。
4113、独立后的荷兰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14、被称为“海上马车夫”的是________。
42第2章15、被基辛格称为“现代国家制度之父”的是_____________。
4716、英国东印度公司成立于______年。
(1600,1602,1604) 4817、17世纪初德意志宗教纷争形成了__________和__________。
4918、威斯特伐利亚会议在哪两个城镇召开: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
5119、英国“光荣革命”发生于______年。
(1640,1688,1660) 5520、_______的签订标志着西班牙王位战争的结束。
60①《里斯维克和约》②《乌得勒支条约》③《尼斯塔得和约》21、神圣罗马帝国灭亡于______年。
(1806,1815,1848) 9422、美国早期对外扩张的动力来源于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7424、在非洲素有“黑白分界线”之称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国际关系史简述题
1.简述苏联建立东方战线的过程及影响。
(1)背景:二战初期,苏联对外政策的根本目的是避免过早卷入战争,为本国赢得宝贵的备战时间,保证自身安全。
(2)建立过程:1939年9月至1940年8月,苏联在“保卫西部边界安全”的口号下,通过扩大西部疆域而建立起以防御德国侵略的“东方战线”。
(1、出兵波兰,2、以军事手段解决芬兰问题,3、加紧对波罗的海三国的控制,4、占领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以控制多瑙河的下游地区)(2)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防御空间,改善了战略地位,在苏德战争中起到有限的作用。
东方战线的建立过程也反映了苏联的大国沙文主义,各种粗暴的方式使苏联与西方特别是英国的关系进一步恶化,有损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声誉。
2.简述《租借法案》诞生的过程及影响。
(1)过程:1940年,由于英国国内严重的财政困难,丘吉尔致信罗斯福,要求美国全面援助,加速了《租借法案》的诞生。
之后罗斯福通过努力促使《租借法案》于1941年1月正式生效。
随着法西斯国家侵略的日益加深,其适用范围扩大到40多个国家。
(2)意义:《租借法案》的通过标志着美国中立主义政策的终结,为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和英美联盟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它对世界反法西斯各国提供了物资、财政援助,对于二战的胜利起了重要作用。
但其根本目的在于御敌于国门之外,保卫美国本土安全。
美国通过《租借法案》干预部分受援国家的内政,加强了美国战后称霸世界的实力3、简述太平洋战争爆发的原因及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和结局所产生的影响。
(1)原因:1937年7月7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亚洲打响了。
日本在侵略中国的同时,又制定了“南进战略”,企图建立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
日本“南进战略”的制定以及实施,严重威胁到了美国的利益。
日美进行谈判而陷入僵局,日本决定通过战争的手段打破僵局,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的美国海军基地,并且取得了巨大成功。
珍珠港事件迫使美国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
国际关系考试试题
国际关系考试试题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国际组织的总部位于纽约?A. 联合国B. 世界银行C.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D. 世界贸易组织2. 哪个国家不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A. 法国B. 德国C. 俄罗斯D. 英国3. 以下哪个国际组织成立于1945年?A. 世界银行B.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C. 联合国D. 世界贸易组织4. 《日内瓦四公约》涵盖了哪些方面的国际人道主义法规定?A. 战争中保护文化遗产B. 战争中保护儿童权利C. 战争中保护妇女权利D. 战争中保护战俘权利5. 战后的《波茨坦公告》是针对哪个国家的?A. 德国B. 意大利C. 日本D. 俄罗斯二、填空题6. 联合国成立于 ______ 年。
7.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部位于 ________。
8. 《日内瓦四公约》规定了对于 _______ 的保护。
9. 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代表着国际贸易向 ______ 方向发展。
10. 《巴黎协定》旨在应对全球 _______ 变化。
三、简答题11. 解释一下什么是外交与什么是国际关系?12. 联合国的宗旨是什么?列举一个联合国机构的功能。
13. 世界银行的主要任务是什么?请简要描述一下。
14. 什么是国际交往的法律基础?请举例解释。
15. 世界贸易组织的主要职能是什么?简要描述一下。
四、论述题16. 国际人权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请结合实例详细阐述一下。
17. 论述一下全球化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以及国际社会如何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
18. 讨论国际环境法对全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及国际社会应该如何合作应对全球环境问题。
19. 总结国际法律体系的基本架构,并解释各个层级之间的关系。
20. 以您所熟悉的一个国际事件为例,分析国际社会对该事件的反应及其影响。
五、综合题请结合以上题目中你感兴趣或者熟悉的内容,进行一次完整的综合分析与讨论,展示你在国际关系方面的学习与思考成果。
国际关系史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国际关系学院
绪论单元测试1.国际关系史以国家之间相互关系的发展演变为研究对象,不涉及国际社会的其他行为体。
A:对B:错答案:B2.国际关系史主要研究国际关系行为体之间的什么关系?A: 经济关系B: 政治关系C:文化关系D:法律关系答案:B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支配并决定国际关系走向的主要矛盾是:A: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B:美苏两大阵营对抗的东西方矛盾C: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南北矛盾D: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答案:B4.对于近代以来国际关系史分期与断代的主要依据是:A:以重大国际事件为依据B:以主要矛盾变化为依据C:以国际体系演变为依据D:以重要国际会议为依据答案:BC5.下列选项中哪些属于国际关系理论?A:建构主义B:现实主义C:凯恩斯主义D:自由主义答案:ABD第一章测试1.三十年战争以法、瑞联盟取得优势告终。
A:对B:错答案:A2.威斯特伐利亚和会开创了以国际会议解决国际问题的先例。
A:错B:对答案:B3.西班牙在三十年战争中战败,国势渐衰,()乘机于1640年12月宣布脱离西班牙而独立。
A:卢森堡B:荷兰C:瑞士D:葡萄牙答案:D4.三十年战争给()两国带来较大的利益。
A:瑞典、荷兰B: 法国、西班牙C:法国、瑞典D:西班牙、瑞士答案:C5.《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主要内容的是()A:法国获得阿尔萨斯B: 承认德意志各邦诸侯享有内政、外交的自主权C: 重申“教随国定”的原则D: 瑞典占西波美拉尼亚和部分东波美拉尼亚等地区答案:ABCD第二章测试1.法国大革命标志着大众政治登上历史舞台,宣告了民族主义的兴起。
A:对B:错答案:A2.1848年欧洲革命只有法国最终取得胜利,建立了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A:错B:对答案:B3.()年远征俄国的失败决定了拿破仑帝国灭亡的命运。
A:1812B:1814C:1810D:1816答案:A4.维也纳体系瓦解标志性的事件是()。
A:1848欧洲革命B:克里米亚战争C:亚琛会议D:《肖蒙条约》答案:AB5.东方问题之所以成为影响欧洲均势的主要因素,是因为()。
国际关系史复习题
《国际关系史》复习参考题一、名词解释部分1.“30年战争”——发生于1618—1648年欧洲的大战,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镇压捷克新教徒是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掷出窗外事件”是战争爆发的导火线。
30年战争是欧洲封建时代向资本主义时代跨进,中世纪国际关系向近代国际关系交替时期在欧洲发生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战争,是在神权受到削弱的条件下,欧洲世俗专制政权之间争夺权力与财富的集中体现。
“30年战争”的结果,破除了中世纪以来形成的以罗马教皇为中心的神权政治体制,确立了主权平等和独立的民族国家所组成的国际社会,从而在欧洲形成了一个相对均势的政治格局。
2.《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指象征三十年战争结束而签定的一系列和约。
1648年10月24日签定的西荷和约,正式确认了威斯特伐利亚这一系列和约,并象征三十年战争结束。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订,在欧洲大陆形成了一个力量相对均衡的政治格局,建立了近代国际关系的第一个相对成熟的体系——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该和约创立了以国际会议解决国际争端的先例,确定了国际关系中应遵守的国家主权、国家领土与国家独立等原则,对近代国际法的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3.北方大战(北方战争)——1700—1721年俄国为争夺波罗的海出海口和霸权而与瑞典发生了战争。
战争的结果是俄国取胜,1721年俄国与瑞典签订了《尼斯塔特和约》。
根据和约,俄国获得波罗的海沿岸领土,打通了波罗的海出海口。
北方大战后俄国国力大振,一跃而成为当时的欧洲强国,奠定了以后称霸欧洲和世界的基础。
4.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1740年—1748年,因為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绝嗣,欧洲两大阵营为争夺奥地利王位,并在奥地利攫取取利益而引发的战争,它于1740—1748年以中欧为主要战场展开,当中包括了第一次西里西亚战爭和第二次西里西亚战爭。
1740年12月,普鲁士派兵占领了西里西亚。
接着,巴伐利亚、萨克森和西班牙也向奥地利发动了进攻,奥地利战败,于1745年12月与奥地利签订了《德雷斯登和约》,以及1748年1月18日签订的《亚琛和约》,和约确认了玛丽亚·特蕾西亚的王位继承权,普鲁士如愿已尝地得到了西里西亚,正式加入欧洲强国行列。
国际关系史论述题
1648年的《威斯特伐里亚合约》是具有现代意义的第一个国际关系条约。
不但结束了30年战争,而且在欧洲大陆形成了一个力量相对均衡的政治格局,建立了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但它在调和旧矛盾的同时,又造成新矛盾,从而摆脱不了最终瓦解的命运。
其意义深远:(1)确立了由主权民族国家组成的国际社会(2)在欧洲建立了一个相对均势状态的(3)积极促进了近代国际法学的建立和发展A.开创了以国际会议形式解决国际争端和结束国际战争的先例B.合约承认了德意志各诸侯国享有独立的主权,承认了荷兰、瑞士为独立国,在实践上肯定了格老秀斯所提出的国家主权、国家领土与国家独立等国际关系中应遵守的的准则。
C.约文规定,缔约国不得破坏和约的条款,创立了条约必须遵守、对违约国可施行集体制裁的条例D.合约承认,新旧两教享有同等的权利,打破了罗马教皇神权下的世界主权论,使其脱离神权束缚E.在西欧开始确定常驻外代表机关的制度主要内容:(1)欧洲领土的局部分割:法国取得阿尔萨斯和洛林,并肯定了先前取得的3个主教区;瑞典则获得了波罗的海和北海沿岸最重要的港口,并且取得了军费赔偿。
(2)限制了皇帝的权利,承认了各诸侯具有独立的内政、外交权;还规定卡尔文与路德教享有同样的权利,制止了天主教对新教的迫害。
和约是在新教势力占优势的情况下缔结的,内容反映了这种实力的对比。
沉重打击了哈布斯堡王朝,帝国被迫承认各诸侯国有独立的外交权,政治上分崩离析。
西班牙的实力被极大削弱,优势地位不复存在。
法国“天然疆界”的要求部分得到实现,引起英、荷嫉恨,为英法交恶、法荷相仇埋下种子。
瑞典得到波罗的海和北海沿岸的最重要港口以及易北河和威悉河的入海口,增强了实力,成为北欧强国。
法瑞引起丹麦和北德各邦的敌视,战事不断。
奥地利向民族国家发展。
奥法分割下的意大利各邦不断掀起建立民族国家、实现统一的革命浪潮。
俄国和东欧诸国也逐渐参与到欧洲的政治斗争中。
拿破仑的外交思想政策是他国内政策的继续和发展,反映了法国资产阶级的利益、抱负和野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关系史试题猜想【考点说明】本专题内容历年来都是中考考查的重点。
本专题时间跨度大,而且国际关系错综复杂,学习时要理清线索,认清国际关系的实质。
本专题的重点有: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冷战、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慕尼黑会议、雅尔塔会议、欧洲联盟等。
【例题】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统治的新秩序得以确立,主要是依据下列哪一个条约()A、《凡尔赛和约》B、《九国公约》C、《四国条约》D、《五国海军条约》【解析】一战后,帝国主义战胜国为了重新瓜分世界,建立新的国际秩序,先后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统治的新秩序,该体系中的主要条约是《凡尔赛和约》。
【答案】A【易错点分析】凡尔赛体系与华盛顿会议的影响极易混淆。
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统治的新秩序,华盛顿会议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经典试题】一、选择题1、一战后,在帝国主义国家主导下签订了《凡尔赛和约》。
这个和约的受益国有()①德国②英国③法国④中国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B【解析】德国是战败国,是巴黎和会被瓜分的对象,中国作为弱国处于完全无权的地位,所以含①④的选项可以排除。
2、右图中的情景与《凡尔赛和约》中的哪一规定有关()A.不许德国拥有空军B.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C.协约国设立“赔款委员会”D.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由日本继承D【解析】巴黎和会上,中国尽管是战胜国,但《凡尔赛合约》规定,德国在山东的全部权益由日本继承,这引发了五四运动。
3、在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中,侵犯了中国主权的条约有()①《凡尔赛和约》②《四国条约》③《五国条约》④《九国公约》A.①②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④D【解析】《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在山东的全部权益由日本继承,《九国公约》使中国恢复到了几个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这二者都侵犯了中国的主权。
4、1938年,捷克斯洛伐克外长说:“我不知道你们的国家是否会从的决定中得到好处,但肯定无疑的是,我们不会是最后一个受害者”这里的“决定”出自()A.《九国公约》 B.慕尼黑会议 C.《凡尔赛和约》 D.雅尔塔会议B【解析】英法等国希望以牺牲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求得一时的太平,慕尼黑会议上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10天之内把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题干所反映的事件就与这一会议有关。
5、1945年8月,苏联对日宣战,并出兵中国东北和朝鲜北部,向日军发起进攻。
该行动是为落实哪次会议的决议()A.巴黎和会B.华盛顿会议C.慕尼黑会议D.雅尔塔会议D【解析】本题考查对重要会议内容的掌握。
1945年雅尔塔会议期间,美苏做出了上述协议。
6、初中三年级一班准备开展以“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陈东同学确定了下列研究题目,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A.两极格局下的世界 B.欧洲联盟的形成C.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D.多元发展的当代世界C【解析】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的建立建立于一战后二战前,与题干“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不符。
7、小亮准备撰写一篇关于“冷战”的历史小论文。
以下哪些词汇应该出现在他的论文当中()A.“铁幕”演说、杜鲁门主义、《北大西洋公约》B.“铁幕”演说、《北大西洋公约》、朝鲜战争C.雅尔塔会议、杜鲁门主义、《北大西洋公约》D.雅尔塔会议、马歇尔计划、欧共体A【解析】本题考查对冷战知识的识记情况。
B中的朝鲜战争、C中的雅尔塔会议、D中的雅尔塔会议和欧共体都不属于冷战的范畴,故都可排除。
8、1945年5月8日,美国有位外交官清醒的指出:“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
而战争才刚刚开始。
”这里的两个“战争”分别指()A.二战、冷战 B.二战、中东战争 C.一战、二战 D.二战、科索沃战争A【解析】根据题干中的时间“1945年5月8日”可以判断答案为A。
9、二战行将结束时,美国总统杜鲁门说:“世界已分为‘极权政治’和‘自由国家’两个敌对堡垒。
”杜鲁门在这里把世界分成“两个敌对堡垒”的标准是()A.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B.国家社会制度的性质C.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 D.是否推行霸权主义政策B【解析】“极权政治”指的是社会主义国家,“自由国家”指的是资本主义世界,故答案为B。
10、雨果曾预言“总有一天……所有的欧洲国家……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1993年,欧洲初步实现这一预言而建立的“高一级整体”是()A.欧洲共同体 B.欧洲联盟C.华沙条约组织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93年西欧国家在欧共体的基础上,成立了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欧洲联盟。
11、使用右图中货币的是()A.APEC成员国家B.欧盟成员国家C.南美国家D.中亚国家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与知识运用能力。
右图中的货币是欧元,是欧盟各国共同使用的货币。
12、下列示意图反映出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该趋势是()A.单极化趋势 B.两极对峙趋势 C.多极化趋势 D.全球化趋势C【解析】根据图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联解体后,冷战结束,世界正朝着一超多强的政治格局发展。
13、以下图片中,不属于同一主题的是()A.美国“9·11”事件 B.反战者向枪口插鲜花 C.把手雷做成花瓶 D.铸剑为犁A【解析】A反映的是恐怖袭击,B、C、D反映的是人类要求和平的愿望。
14、1999年3月,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主权国家——南联盟狂轰滥炸。
科索沃战争表明()①霸权主义威胁着世界和平②美国希望建立单极世界③联合国主导地位受到挑战④多极化的世界格局已经形成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D【解析】多极化的世界格局还没有形成,故④的表述不正确。
答案为D。
15、对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判断正确的是()A.恐怖袭击频繁发生,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和平与发展不再是主题B.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已经被美国称霸的单极世界所取代C.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是世界并不太平D.国际竞争的实质是军事实力的竞争C【解析】和平与发展是世界的主题,故A不正确;现在世界正朝着一超多强的格局发展,故B不正确;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经济实力的竞争,故D的表述错误。
二、非选择题1、阅读下列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战胜国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及其所签订的一系列条约,形成了臭名昭著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试图确立帝国主义统治世界的“新秩序”。
——摘自川教版《世界历史》下册第43页请回答:(1)材料中的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所签订的最主要的条约是哪两个?(2)两个条约都涉及到中国问题,请你任答其中一个条约所涉及到中国问题的内容,并说说它给中国造成了怎样的影响?(3)请你用一句话来评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2)《凡尔赛和约》将原来由德国控制的山东交由日本控制,这个消息传入北京,引起五四运动爆发。
(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了战后帝国主义的世界新秩序,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际之间矛盾或答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帝国主义战胜国妥协分赃的产物,它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争夺世界的矛盾【解析】本题考查“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知识点。
(1)考查两次会议签订的和约;(2)考查会议条约与中国有关的内容;(3)考查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认识评价。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回忆课本有关凡尔赛和约、华盛顿会议的内容、影响等知识,就能做出答案。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居于世界第一位,它称霸世界的野心也日益膨胀,但是美国又不得不正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存在。
于是,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
材料二(1)请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推行的这一政策的名称是什么?(2)请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推行这一政策的根本目的是什么?(3)请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政策的实施对美苏关系的变化和世界格局的形成产生的影响。
(1)冷战政策(2)称霸世界(3)美英关系由战时同盟关系转变为对抗关系,标志着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2分)【解析】(1)根据材料表述,可知美国推行的政策是冷战政策;(2)考查冷战政策的目的;(3)考查冷战政策的影响。
【点评】本题考查冷战政策的内容,难度一般。
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并没有走上平坦的和平之路,是美苏之间的“冷战”局面形成,并主宰此后近半个世纪的世界格局。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并在曲折中不断发展,国际形势趋于缓和,但是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依然存在……材料二:跳出国界,走向世界,哪里有市场、哪里生产成本低,就在哪里生产经营,这种现象已经越来越普遍……——以上材料摘自教材《世界历史》九年级(下)请回答:(1)材料一中“近半个世纪的世界格局”指什么格局?这一格局结束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2)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是什么?你认为当今威胁世界和平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3)材料二反映出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是什么?(4)举出材料二中的“现象”在我们生活中的一个实例。
(1)两极格局(或雅尔塔体系);苏联解体;(2)多极化;霸权主义(或强权政治);(3)经济全球化;(4)如可口可乐、三星手机、西门子电器、海尔集团、微软公司、肯德基、麦当劳、世界贸易组织(WTO)、亚太经合组织(APEC)等(学生可自由举例,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解析】(1)考查两极格局;(2)考查世界格局的趋势;(3)考查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4)考查经济全球化的现象。
【点评】本题考查世界发展的政治格局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题目有一定的综合性,但难度不是很大,结合所学知识能较易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