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诵读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国学诵读活动方案

国学诵读活动方案

国学诵读活动方案一、活动背景国学诵读是一项推广传统文化,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的重要活动。

为了更好地开展国学诵读活动,提高学生对国学的了解和传承,制定本方案,以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二、活动目的1. 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通过诵读经典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国家意识。

2. 增进学生人文素养:借助国学经典,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提升文化自信。

3. 培养学生审美能力:通过国学经典的诵读,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鉴赏能力。

4.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通过活动组织形式,激发学生合作意识,培养团队精神。

三、活动内容1. 选取经典文化诵读:根据学生年级,选择适应的国学经典文化进行诵读,如《论语》、《诗经》、《三字经》等。

在诵读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对经典文化的理解和背后的哲学思想。

2. 精心设计诵读形式:通过大课间操等校本资源,利用每天15分钟的时间进行国学诵读活动。

可以采用逐句诵读、朗诵比赛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诵读效果。

3. 组织专题讲座:邀请专家学者开展国学经典讲座,讲解经典文化的历史背景、内涵和应用价值。

加强学生对国学的全面了解。

4. 举办朗诵比赛:通过校级、区县级朗诵比赛等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展示国学诵读成果。

选取优秀者进行推荐,参加市级及以上的比赛和表演。

四、活动组织1. 学校领导班子要高度重视国学诵读活动,制定明确的实施方案,明确责任人和时间节点,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2. 成立国学诵读活动筹备组,包括活动负责人、老师指导组和学生志愿者团队。

筹备组负责活动的具体执行和协调安排,确保各项活动顺利进行。

3. 各年级教师要积极参与指导学生进行国学诵读,组织诵读指导讲座和朗诵培训。

鼓励学生形成诵读小组,相互学习、提高。

4. 学校可以联合其他学校或社区共同举办国学诵读活动,扩大影响力,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

5. 学校应当配备相应的诵读教材和音频资源,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工具和环境。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小学三年级国学诵读教案(一)(曾秀香)诵读经典之——《三字经》1、人之初教学目标:1.了解《三字经》相关背景,激发学习兴趣。

2.浅显讲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及思想家。

3.通过课程内容学习,理解习惯及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的影响,学习的重要性,学习贵在专一和坚持。

4、通过诵读,使学生大胆释放自我。

教学重点:激发学习兴趣,解答为什么要学习国学,国学学什么,学了对生活会有什么影响。

教学难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对人性的理解。

启发大家思考如何评判哲学思想,如果辩证的看待问题。

教具准备:PPT课件、三字经有关材料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三字经》是古代小朋友上学的第一本书,是一本启蒙读物。

他一共有1000多个字,但是包含了很多的内容,也有很多有意思的故事。

三字经作为小朋友上学学的第一门课程,学了它,我们就能知道怎么做个好孩子,天上都有什么东西,为什么我们会有辈分,中国最长的河是那条河?在我们没出生以前中国发生了什么事?我们从今天开始也要学习它,通过它我们将会了解很多的东西。

这本《三字经》会回答我们。

接下来,我们来一起学习一下,它是怎么回答我们的。

二、诵读新句子:请一个学生上台领读,大家一起诵读。

三、讲解句子,阐释概念:1、人之初,性本善:“初”在这里就是“刚出生的时候”,“性”就是“品性、品格、德行”这句意思是:世界上的每一个人在刚出生的时候都是好的,善良的。

[讨论:大家同意这个说法吗?根据同学的回答,进一步启发思考]教师小结:引出,同样的父母,一样的家庭环境,即使是亲兄弟,在天性上也有着极大的差距,如果是天性是先天决定,无法改变,人人一样,那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呢?我们的祖先难当没有发现这个现象吗?接下我们,我们看看三字经是如何解释这个现象的2、性相近,习相远。

“近”接近,类似;“习”习染,长期在某种环境下养成的习惯;这句的意思是:本性本来差别不大,但是因为后天受到环境的影响,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就变得越来越大了。

3、教之道,贵以专。

国学经典《增广贤文》诵读教学设计(大全五篇)

国学经典《增广贤文》诵读教学设计(大全五篇)

国学经典《增广贤文》诵读教学设计(大全五篇)第一篇:国学经典《增广贤文》诵读教学设计国学经典《增广贤文》诵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经典语句,熟读成诵;2、学生能品味经典语句,并用自己的话说出经典语句的意思;3、能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使学生通过学习经典语句懂得孝顺的重要性,并指导自己的行动;4、逐步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熟读成诵;2.能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使学生通过学习经典语句懂得孝顺的重要性,并指导自己的行动;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古典音乐)简单介绍《增广贤文》:是由谚语和文献佳句选编而成,其内容十分广泛,从礼仪道德。

典章制度到风物典故、天文地理,几乎无所不含,而又语句通顺,易懂。

但中心讲的是人生哲学、处世之道。

其中一些谚语、俗语反映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形成的勤劳朴实、吃苦耐劳的优良传统,成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如“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寅”,“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等许多关于社会、人生方面的内容,经过人世沧桑的千锤百炼,成为警世喻人的格言。

二、授新课1、出示原文。

多种形式朗读诗句。

(1)学生自由试读。

(2)个别试读。

(3)小小火车开起来,开到我们小组来。

(4)按节拍读。

请同学们伸出你的双手。

为你的诵读配上合适的节拍,先试一试。

2、引导学生理解诗句。

同学们充满韵味的朗读让我感受到了韵律之美,它的内在之美你们领会到了吗?学生分组合作讨论谁来说说。

(引导学生说完整话)指名反馈,师生补充。

3、反复朗读,熟练背诵。

意思都明白了,谁现在能够试着来背一背?没事的,通过一些小游戏我们很快就会背过的!高低音(师生、同桌互背)找个别背计时背(4人一组)三、理解思考:1、在这四句话中哪句话留给你的印象最深刻?2、通过故事让学生深入思考。

播放视频故事《负米孝亲》四、融汇贯通:1、我们的父母对我们的爱很深很深,他们为我们付出了很多很多,请同学们静下心来,仔细回忆一下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说一说父母平时是怎样关心照顾我们的?(学生自由发言)2、可我们平时是怎样来做的呢?做个家务活给父母要钱,一说就是我替你干了什么什么。

国学诵读教案设计

国学诵读教案设计

国学诵读教案设计教案设计:国学诵读一、教学目标:1.了解国学的基本内容和精髓。

2.学会正确诵读国学经典。

3.培养学生对国学的兴趣和热爱。

4.培养学生细致入微、饱含感情地理解国学经典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国学经典诵读,包括《论语》、《大学》、《中庸》、《山海经》等内容。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国学的含义和意义,引导学生对国学的积极态度。

2.概述国学经典(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国学经典的历史渊源、重要性和主要内容。

3.学习诵读技巧(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正确的诵读姿势和发声方法,帮助他们纠正错误的发音和朗读习惯。

4.学习《论语》(30分钟)5.学习《大学》和《中庸》(30分钟)6.学习《山海经》(3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山海经》的内容和特点,然后引导学生阅读其中的一些篇章,为学生解读其中的描述和意义。

最后让学生自己选取自己喜欢的篇章进行朗读。

7.总结与反思(10分钟)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学习的收获和遇到的困难,并鼓励学生坚持学习和诵读国学经典。

四、教学资源准备:1.《论语》、《大学》、《中庸》、《山海经》等经典书籍。

2.诵读练习的音频或视频。

3.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五、教学评估方法:1.学生参与诵读的积极性和表达能力。

2.学生对经典文本的理解程度和表达准确度。

六、教学延伸活动:1.学生自选国学经典进行诵读比赛。

2.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对国学经典的理解和感悟。

3.学生参观国学经典的相关展览或观看相关电影纪录片。

七、教学环节安排及时间分配:1.导入:5分钟2.概述国学经典:10分钟3.学习诵读技巧:15分钟4.学习《论语》:30分钟5.学习《大学》和《中庸》:30分钟6.学习《山海经》:30分钟7.总结与反思:10分钟八、教学思考:1.如何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国学兴趣和热爱?2.如何让学生在诵读国学经典时更能理解其中的深意和内涵?3.如何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学生的国学诵读水平?九、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读经典和进行诵读练习,培养了学生对国学的兴趣和热爱。

国学诵读活动方案8篇

国学诵读活动方案8篇

国学诵读活动方案8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报告、工作计划、心得体会、合同方案、演讲稿、作文大全、教案、述职报告、调查报告、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reports, work plans, reflections, contract proposals, speeches, essay summaries, lesson plans, job reports, investigation report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国学诵读活动方案8篇活动方案写好了,能够提前安排活动的评估和总结工作,为下一次活动的改进提供经验,一个实用的活动方案能够创造出有趣和有意义的活动内容,使参与者在活动中获得更多的乐趣和收获,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国学诵读活动方案8篇,感谢您的参阅。

国学诵读活动方案实施

国学诵读活动方案实施

国学诵读活动方案实施一、活动主题:国学诵读二、活动目标:1.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国学经典。

2. 提升学生的国学素养和传统文化修养。

3. 培养学生的文学艺术欣赏能力和口才表达能力。

4. 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三、活动内容:1. 组织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国学诵读,重点推广经典国学著作,包括《论语》、《大学》、《中庸》等,并鼓励学生自愿选择其他优秀传统文化著作。

2. 设置国学诵读比赛,鼓励学生参与,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诵读技巧。

3. 组织学生参观国学馆、图书馆等相关场馆,培养他们对国学的兴趣和研究意识。

4. 邀请专家学者对学生进行国学讲座,讲解经典著作的背景故事、思想内涵等,加深学生对国学的理解。

5. 组织学生进行国学经典诵读演出,展示学生的诵读成果,同时培养学生的演讲口才和舞台表演能力。

四、活动安排:1. 活动前期准备:a. 向学生普及国学知识,激发他们的兴趣。

b. 宣传活动内容和目标,鼓励学生参与。

c. 邀请专家学者进行培训,提高学生的诵读水平。

d. 确定活动时间和地点。

2. 活动实施:a. 组织诵读班级筹备会议,明确活动目标和任务分工。

b. 学生自行选择诵读的著作,并自愿报名参与诵读比赛。

c. 设立评委团队,对参赛学生的诵读进行评分。

d. 组织学生参观国学馆、图书馆等相关场馆。

e. 邀请专家学者进行讲座,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

f. 组织诵读演出,与学校其他活动相结合,举办庆祝活动。

3. 活动后期总结:a. 组织学生填写活动反馈表,了解学生对活动的评价和建议。

b. 对活动进行总结,制定下一步的发展计划。

五、活动资源:1. 学校图书馆、国学馆等相关场馆。

2. 国学专家学者。

3. 诵读比赛的评委团队。

4. 学校音响、灯光等设备。

六、活动评估:1. 通过学生的参与度、反馈和诵读比赛表现等来评估活动的效果。

2.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对国学诵读活动的学习成果和成就感。

3. 通过观察学生的口才表达能力和舞台表演表现,评估活动对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效果。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国学经典的诵读,培养学生的良好语言表达能力和道德情操,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1. 国学经典选读:《论语》、《大学》、《中庸》、《孟子》等。

2. 诵读技巧:语调、节奏、停顿、感情表达等。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引导学生回忆曾经学习过的国学经典内容,或者请学生分享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看法和感受。

步骤二:知识讲解向学生介绍国学经典的重要性和价值,提醒学生诵读国学经典可以培养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修养,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步骤三:示范诵读老师进行示范诵读,突出诵读技巧的运用,比如语调的把握、节奏的掌控和感情的表达等。

步骤四: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篇国学经典进行诵读练习。

鼓励学生相互合作,互相矫正发音和语调。

步骤五:整体展示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整体进行诵读展示。

可以邀请其他年级的学生或家长观摩,以增加展示的分量和意义。

步骤六:反思总结对整个诵读过程进行总结,让学生表达他们的感受和体会。

引导学生思考国学经典对自己的成长和发展有何深远影响。

四、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诵读过程中的表现,包括语调、节奏、停顿等方面的掌握。

2. 考察学生对国学经典的理解和感悟,通过学生的回答和讨论来评估他们的理解程度。

五、教学延伸活动1. 要求学生写一篇心得体会或读后感,总结自己从国学经典中获得到的启示和感悟。

2. 组织学生进行诵读比赛或展示,以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六、教学资源国学经典选读资料、诵读音频、学习用书。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案,我们可以有效地将国学经典融入到课堂中,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

通过诵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道德情操得到提高,整体素养也得到了加强。

这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也有助于传承和发扬国家优秀的传统文化。

让我们一起为国学经典的诵读而努力!。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设计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设计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设计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国学经典诵读教案设计篇一国学经典诵读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认识生字,会写生字。

能正确读写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3.学习通过看注解、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4.学习通过看注解、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5.感受到江南山水的自然美,享受到美的熏陶。

6. 养成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好习惯。

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段:有凝望明月思念故乡的思乡诗,有寒光铁衣锁边关的边塞诗,也有杨柳依依话斜阳的送别诗……今天,我们将走近两位唐代诗人。

二、学习古诗1.教师指导学生认真读好古诗。

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望/洞庭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二、写字“庭”字共( )笔,第七笔是( ),第八笔是( )。

“亭”字共( )笔,第九笔是( ),组词( )。

三、理解古诗意思联系课文中注释,并能借助工具书,或请教老师同学,看看插图,想一想诗句的意思,并练习说出来。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理解的意思是:(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意思是:( )1. 想象画面,感情朗读:诵读《独坐敬亭山》,诗人饱尝了人间的辛酸,感受到了世态的炎凉,因怀才不遇而产生( )的感情,也正是因为诗人投身于大自然,以山为伴,才寻找到了“,”的安慰。

吟咏《望洞庭》,感受到了诗人用轻快的笔触,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优美的( )图。

方圆数百里的洞庭湖在诗人眼里竟似玲珑的“潭面”;月光笼罩下的湖水、山色相称,在诗人眼里又恰似“”。

奇特的想象,大胆的夸张,不禁又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 )的情怀。

2.假如你是“诗仙”李白,你会怎么吟诵《独坐敬亭山》——假如你是“诗豪”刘禹锡,你会怎么吟诵《望洞庭》——这两首诗都描写的是( ),要将它们背下来,永远留在自己的记忆中!四、课后作业1、把生字写正确写美观:2. 默写古诗。

国学诵读教学计划范文(20篇)

国学诵读教学计划范文(20篇)

国学诵读教学计划范文(20篇)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规划范文1一、指导思想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才智的结晶,经过历史的长河洗涤,更加令人思索,它是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根本根源,也是我们应当生生不息传播的珍宝。

通过开展经典颂读活动,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强优秀文化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和道德素养,让孩子们从小就开头广读博览,日积月累地增长语言文化学问,潜移默化地形成优良的道德思想,并渐渐完善自己的人格,促进学生可持续进展。

二、教材分析本学期学习《国学经典》(七年级卷)、包括修身励志、写景状物、咏史抒怀、传统节日、情思感悟、哲理寓言、亳韵古风几个局部组成。

三、总体目标和详细目标1、总体目标:通过学校组织诵读、熟背诗文经典,让他们在一生记忆力最好的时候,以便捷的方式,获得中华文化的熏陶和修养。

2、详细目标:①培育学生的留意力和记忆力。

②营造深厚的阅读气氛,提升学生语文水平,培育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③培育学生读书兴趣,增加历史、地理、天文、数学、常识、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的素养。

④通过每天颂读活动,培育学生持之以恒、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毅力。

四、教学措施1、以激发学生兴趣,多鼓舞、多表扬为原则,让学生开心地、自主地参加这项活动,并在活动中感到生活更加充实、有意义,体验胜利的喜悦。

2、注意面对全体和个别差异。

集体、小组、个人展现等交叉进展,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根底上都有所提高。

3、每节课前背诵已学过的诗文两分钟。

4.给家长发校信通,介绍诵读活动,请家长帮助搞好此项活动。

5、每星期一早上教师利用早读时间,亲自检查一个学生,会背了即算通过,给他一百分,该生即指定为本周经典诵读班长。

让他利用课余时间去检测组长,组长再去检测组内同学。

不能通过检测的人,登记名字,交与教师处理。

6、留意学习传统文化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将学习融入自己的生活,成为生活的一局部。

五、到达目标本学期学生学习国学到达的目标是:①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进展朗读和背诵。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教案]国学经典诵读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教案]国学经典诵读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教案]国学经典诵读国学经典诵读教案教案篇一国学经典《笠翁对韵》诵读教案教学目标:1、给孩子们扎下中国传统文化之根,使孩子们能够植根传统,把国学教育发扬光大,使孩子学习经典化、生活经典化、人生经典化。

2、让学生了解《笠翁对韵》的原文及大致文意。

3、熟练朗诵背诵课文教学重点:熟练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内涵,学写对仗春联。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1、课件出示了有水有轩的地方,老师讲解那个地方叫江心洲,后来叫鹦鹉洲,因为这个故事离我们很远了,都藏在地下了,课件跳动变为“地下文章鹦鹉洲”,同样方法,揭示了“空中事业麒麟阁”。

2、当孩子们理解这两句韵语时,接着继续讲解典故陈后主,隋炀帝,一个喜好音乐,一个喜好游玩,都不是好的君王。

出示:“陈唱临春乐yue,隋歌清夜游。

”老师出示以上四句后,让学生朗读,让学生猜猜他们各喜欢什么。

3、指出这些语句来自李渔《笠翁对韵》。

引入今天的课题。

二、激发兴趣,品读韵诗1、自读整篇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正音3、出示整首韵诗,“鱼对鸟,鹡ji对鸠jiu。

翠馆对红楼。

七贤对三友,爱日对悲秋。

虎类狗,蚁如牛。

列辟pi对诸侯。

陈唱临春乐,隋歌清夜游。

空中事业麒麟阁,地下文章鹦鹉洲。

旷野平原,猎士马蹄轻似箭;斜风细雨,牧童牛背稳如舟。

”齐读,感觉节奏感。

4、老师出示课件,有关鹡和鸠,翠馆和红楼的图案,让学生理解鹡和鸠都是鸟类,翠馆和红楼是建筑物,鱼对鸟,鱼和鸟都是动物,接着朗读,诵读。

5、这里压的是什么韵学生——ou韵.老师继续问这首韵诗,哪个字最多——对。

那么一个字对的有:(读)鱼对鸟,鹡对鸠;两个字对的有:翠馆对红楼,七贤对三友,爱日对悲秋。

列辟对诸侯。

五个字对的有:陈唱临春乐,隋歌清夜游。

七个字对的有:空中事业麒麟阁,地下文章鹦鹉洲。

十一个字对的有:旷野平原,猎士马蹄轻似箭;斜风细雨,牧童牛背稳如舟。

6、继续进行分析,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边背诵。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设计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设计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国学经典诵读》教材第三章《诸子百家》部分,详细内容为《论语》中的“学而第一”和“为政第二”两个章节。

通过对这两个章节的深入学习,使学生了解儒家思想的基本内涵,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论语》中“学而第一”和“为政第二”两个章节的基本内容,理解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

2. 培养学生的国学素养,提高他们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论语》中句子含义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重点:把握儒家思想的基本内涵,学会将儒家思想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论语》注解、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孔子与弟子颜回的故事,引发学生对儒家思想的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学而第一”和“为政第二”两个章节的基本内容,分析句子含义,引导学生理解儒家思想。

3. 例题讲解:以“学而第一”中的“巧言令色,鲜矣仁”为例,分析句子结构和含义,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并运用。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翻译“为政第二”中的“君子不器”,并解释其含义。

5. 实践情景引入:讨论现实生活中如何运用儒家思想处理人际关系,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

六、板书设计1. 《论语》章节:学而第一、为政第二2. 儒家思想核心:仁、义、礼、智、信3. 实践情景:人际关系处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翻译并解释“学而第一”中的“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答案:温习旧知识,能够获得新的理解,就可以当老师了。

2. 作业题目: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如何运用儒家思想处理人际关系。

答案:示例:在与同学相处时,遵循儒家的“礼”,尊重他人,诚实守信,以诚待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论语》中的经典章节,使学生初步了解了儒家思想的基本内涵,但课堂时间有限,学生对句子含义的理解仍有待提高。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个别辅导。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设计完整版(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设计完整版(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设计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国学经典诵读》教材第四章《诗经》部分,详细内容包括《关雎》、《葛覃》、《卷耳》三篇诗的原文及注解。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诗经》的背景、特点及其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 通过诵读、解读,使学生领会诗中的美好情感和审美情趣。

3.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他们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关雎》、《葛覃》、《卷耳》三篇诗的原文,理解其诗意和艺术特色。

难点:《诗经》中的生僻字词、古汉语用法,以及诗中所蕴含的深层文化内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生准备:《国学经典诵读》教材、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播放古典音乐,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课堂。

提问:同学们,你们听说过《诗经》吗?它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有什么重要地位?2. 讲解《诗经》背景及特点(5分钟)讲解:《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3. 诵读及解读《关雎》(10分钟)诵读:教师示范诵读《关雎》,学生跟随。

解读:分析诗中的生僻字词、句式结构,理解诗意。

4. 诵读及解读《葛覃》(10分钟)诵读:学生自主诵读《葛覃》。

解读:讨论诗中的美好情感和艺术特色。

5. 诵读及解读《卷耳》(10分钟)诵读:学生分组诵读《卷耳》。

解读:分析诗中的意象、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6. 随堂练习(10分钟)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巩固所学。

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回顾,强调重点和难点。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关雎》、《葛覃》、《卷耳》三篇诗的原文及注解。

2. 在黑板上列出诗中的生僻字词、句式结构,以便学生对照。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同学们从《关雎》、《葛覃》、《卷耳》三篇诗中任选一篇,进行翻译和赏析。

答案要求:翻译准确,赏析到位,不少于200字。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计划(5篇)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计划(5篇)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计划一、指导思想通过开展国学经典诵读工程,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使学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传承中华文明,发扬中华文明,提高文化底蕴。

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素质,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重点目标1、抓好诵读活动的经常化、正常化、规范化、课程化、校本化研究工作,全体师生都要参与诵读活动,经常、深入、有效地开展诵读活动,不断改革诵读活动的形式、成果的展示及诵读的评价。

2、诵读的应用特别是与课堂教学的结合上进行研究与探索,大胆的创新,并加强诵读的资料积累。

3、本学期将加强教师经典诗文的学习与探讨,教师与学生同背经典诗文,提升教师国学素养。

三、诵读时间1、早晨课前____分钟诵读;2、中午时间自由进行诵读;3、每周一节的阅读课;4、课内向课外延伸,校内校外延伸,激励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诵读活动。

四、诵读内容1、诵记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篇目、中外美文等。

2、《国学经典诵读本》(循环使用,注意保持完好)。

五、具体要求1、一到六年级全体学生人人参加诵背活动,全体教师共同参与。

2、学期初各班语文教师制定班级诵读计划。

六、资料积累在诵读过程中,要积累好实验的一系列过程性资料,如:学生诵读情况分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家长意见征询、班级活动的方案、记录照片、及时总结好的做法等等,以利于进一步开展诵读实验研究。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计划(二)一、指导思想:通过开展国学经典诵读工程,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使学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传承中华文明,发扬中华文明,提高文化底蕴。

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素质,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

二、具体措施1、诵读经典的时间:每周的经典诵读课、每节课前一两分钟、每天放学的路队上、每天中午快上课时间十分钟以及每周五的早读时间。

2、具体做法:(1)每天利用“文学广角”,向学生介绍名言警句增广贤文或诗歌,让学生摘录在读书笔记上,并在晨会时简单地加以介绍,丰富学生的课外阅读的种类。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设计完整版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设计完整版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设计完整版国学经典诵读教案国学经典教案篇一《弟子规》教学案例与反思一、教学内容: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二、教学目标:1.理解两句话的意思,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这两句话。

2.看故事、听故事,学会与人相处之道。

三、教学难点:学会与人相处之道。

四、教学流程:(一)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弟子规》,谁来背背上节课的内容。

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弟子规》。

(二)看一看,说一说,体会情感。

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弟子规》中的: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自由读,指名读。

2出示:兄道友,弟道恭(1).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动画片,想不想看播放《孔融让梨》的故事。

(2).谁来说说哥哥为什么要让孔融先拿(3).那孔融为什么要拿最小的呢他为什么要把大的让给哥哥,从这里可以看出孔融是个什么样的孩子表现出孔融对哥哥怎样(4).那爸爸说弟弟比他小的时候,他说了什么从这可以看出孔融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表现出孔融对弟弟怎样(5).孔融作为哥哥很友善,作为弟弟很尊重哥哥,这就是——(引说)3、学习“兄弟睦,孝在中”(1).小朋友看这些是什么老师带来了一根筷子,像不像一支箭,我请一个小朋友来折一下看看能不能把它折断,如果是一把呢我们下面就来看一个关于折箭的故事。

(2).读《兄弟折箭》的故事。

(3).从故事中你知道了母亲为什么吃不下饭呢经过折箭这件事,后来这些兄弟有没有团结和睦呢看着和睦相处的几个弟兄,这时如果你是母亲你心情怎样会觉得这几个儿子怎样(4).是呀兄弟之间和睦就是孝顺的一种表现呀。

这就是——4、学习“财物轻,怨何生”(1).我们再看《兄弟折箭》这个故事,几个兄弟因为什么差点打起来呀得到那只鹿有什么好处呢如果他们不去争那只鹿还会打起来吗(2).把财物看轻,不去争,不去抢,就不会打起来,就不会产生怨恨。

这就是——5、学习“言语忍,忿自泯”(1).学了这么久同学们也累了,老师让同学们放松一下,再看一个动画片好不好看《将相和好》。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课题:国学经典诵读教学目标:1. 了解国学经典的概念和分类。

2. 熟悉国学经典的重要内容。

3. 培养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兴趣和热爱。

4.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朗读技巧。

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国学经典的概念和分类。

2. 帮助学生熟悉国学经典的重要内容。

3. 培养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朗读技巧。

2. 提高学生的国学经典理解能力。

教学准备:1. 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国学经典相关的教材、录音等资源。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了解国学经典1. 教师简要介绍国学经典的概念和分类。

2. 教师示范诵读一段国学经典,并请学生模仿朗读。

第二课时:经典诵读1. 教师选择一段国学经典,并进行文字阅读和解释。

2. 学生分组朗读这段经典,并注意抑扬顿挫、字音字调等朗读技巧。

3. 学生小组间相互比较朗读效果,展示优秀的朗读表演。

第三课时:经典理解与表达1. 学生阅读一段国学经典,并进行理解。

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回答相关问题并表达自己的理解。

3. 学生进行个人发言,表达自己对经典的理解和感悟。

第四课时:学以致用1. 学生选择一段国学经典,进行个人朗读表演。

2. 学生以小组形式编写一则以国学经典为主题的小故事,并进行演绎。

3. 学生在班级内进行交流展示,分享自己的朗读和表演成果。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阅读更多的国学经典,拓宽自己的国学知识面。

2. 组织学生参加国学经典的朗诵比赛,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3. 鼓励学生写作一些以国学经典为素材的文章或作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国学》诵读教案5篇

《国学》诵读教案5篇

《国学》诵读教案5篇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中国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都有影响极大,对于传承文明,增强民族凝聚力,以及中华民族的复兴都起着重要作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国学经典》诵读教案5篇,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国学经典》诵读教案1一.教学目标:1.品读古诗,感悟诗情;2.诵读文言经典,感悟人生哲理;3.赏析美文,提高鉴赏能力;4.增强对人类文化的热爱之情二.教学重点:1.在诵读中悟人生哲理,增强审美能力.2.开放式教学:有词朗诵.配乐美文欣赏.唱诗词.三.教学准备:1.学生背诵印发的小册子中的内容.2.学生背诵《满江红》《少年中国说》3.学生学唱《水调歌头》.4.各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诗词或美文,并精心准备,把握节奏.感情.声音大小.人员安排多种多样.四.教学过程:(一)导课:人类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创造了经典文化.诵读经典我们会感悟更多的人生哲学,体味各家的语言特色.今天,就让我们再一次在经典诵读比赛中感受经典文化的艺术魅力.(二)措施与要求〝诵读〞即为〝出声的读〞,达到〝熟读自然成诵〞的理想境界.鉴于此,提出如下要求:(1)保证诵读时间.每周一.三.五早读时间及每周的晚自习时间为诵读时间,天天坚持.开展课前一吟,熟读成诵的教学.为减轻学生背诵古诗的负担,教师要提倡见缝插针,积少成多的诵读方法,要把以往课前一支歌换为一首诗,开展〝课前一吟〞教学,做到〝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习之〞.(2)教师要根据诵读内容与诵读量,划分每天的诵读量,制定计划,根据计划诵读并且要与学生一起诵读.看谁读得好,记得牢,鼓励学生多诵多背.班级内定期开展古诗文诵读或背诵比赛,激发学生诵读的激情.(3)布置作业时,可以加入诵读内容.语文教师要天天抽查学生,动员学生互动检查;表扬先进,鼓励后进;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诗文诵读交流汇报,我们尝试开展各种教学,培养学生的个性才能.如唱演诗文,陶冶审美情趣.为古诗文配曲谱,让学生进行演唱或演奏;如诗配画,彰显创新才能.古诗的特点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让学生通过书法.绘画来表现自己脑海中诗中描写的画面,谋求一种与众不同的理解;如创用诗文,提高思辨能力.即引导学生把诗或文改编成一个个课本剧,展开丰富的联想,再现古诗文的意境,理解诗意,充实内容;如改创诗文,培养创_好.在学生学习了古诗,对其形式.意境.构思等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教师再加以适当的点拨.诱导,触发学生的灵感,让他们学习诗中的写作手法,改创诗文.学生把对经典诗文的喜爱倾注在各种教学之中,表达于他们精心设计的手抄报以及精心撰写的读后感上.丰富的教学调动了学生们诵读的热情,校园内到处可以听到朗朗的诵读声五.教学总结通过诵读经典诗文教学,引导师生养成了爱经典诵诗文的习惯,培养了学生诵读的兴趣,增加了小学生对中华经典诗文的了解,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在开启学生心智.陶冶学生的性情,培养学生的素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今后我还要把这项教学深入开展下去,并力争取得更好的效果.《国学经典》诵读教案2一.指导思想:弘扬民族传统,传承国学经典文化,引领学生通过诵读经典诗词,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接受人文精神熏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勤学自强的优良品质,努力营造浓郁的书香校园氛围,推进学校素质教育的更快发展.二.诵读内容:让学生掌握秀的古诗文,本着从易到难.从少到多.循序渐进.以点带面的分配原则,分阶段进行古诗文的诵读.诵读内容如下:《弟子规》《三字经》《中华诗文名句精华》第一阶段《中华诗文名句精华》一.先秦名句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3.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4.它山之石,可以攻玉.5.满招损,谦受益.6.诗言志,歌咏言.7.为山九仞,功亏一篑.8.好问则裕,自用则小.9.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10.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_.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_.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_.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_.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_.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_.一张一弛,文武之道._.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_.不以一眚掩大德._.善不可失,恶不可长.20.多行不义,必自毙._.防民之口甚于防川._.仓廪足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2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24.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25.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26.言必行,行必果.2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28.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29.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30.千里之足,始于足下.3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32.天网恢恢,疏而不漏.33.民常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34.知彼知已,百战不殆.35.攻其无备,出其不意.36.置之死地而后生.37.行百里者,半于九十.38.前事不忘,后事之师.39.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40.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41.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42.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43.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44.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45.黄钟毁弃,瓦釜雷鸣.46.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47.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48.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49.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50.天行常有,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国学经典》诵读教案3(一)教学目的:培养同学热爱自己的国家.自己的民族,初步了解民族的特征以及生活习俗等.培养学生的礼貌习惯和表达能力.(二)教学内容:学习《弟子规》(三)教学过程:教学一:老师讲经典,学生学经典1.导入:当奥运会我国运动员获得金牌时,会场上会升起一面五星红旗,问小朋友会怎么样?激动.高兴.鼓掌等.2.中国历史悠久,古代有四大发明(造纸._.印刷.指南针).现在我们的国家日益富强,我们国家制造的产品畅销全世界.说明我们的人民聪明有智慧.你做为一个中国人应该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骄傲.3.介绍学习的意义:讲解:我们的中华民族,它生长了二千五百年,我们每个同学都是这棵大树上的一片叶子,大树生长的好,叶子就旺盛.如果大树的根部断了,请问小朋友这棵大树还会长吗?那我们作为叶子还会活吗?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断了.比如过去的孩子学习的《弟子规》现在却不学了.接着讲解《弟子规》是教小朋友学习礼貌.学习做人方面的书.现在的国人礼貌欠缺.具体举例说明:不会打招呼.不行礼,随地吐痰.乱扔东西.大声喧哗.不能敬老协幼.比如坐公共汽车不能给老者让座等.道德方面:自私自利.以我为核心,骄傲.懒惰.不讲诚信等等.那么怎么来挽救呢?就是要从小来学习《弟子规》.学习礼貌.学习做人的道理.首先要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兄弟姐妹友好相处.做一个勤劳勇敢.诚实守信的人.4.讲解内容:讲解一:总序:圣人训——圣人是指古代有很高成就的人.训:可以做为准则的话.指圣人对我们的教诲.首孝悌——首:首要.头,这里指第一件事,就是要孝顺父母.举例;父母生养我们.辛苦劳作,供给我们衣食住行.我们首先要孝敬他们.悌:代表顺从兄长.次谨信:次要.二,这里指第二件事.首先你做到了孝.悌,其次就要做到谨和信.:谨慎.做事要慎重小心.做事还要讲诚信.不能欺骗别人,讲信用.从小培养良好的品德,长大就不会染上不良的言行习惯.泛爱众——泛:广泛.不是指单纯的情爱.人与人之间要有爱,更要爱世间一切众生.花草树木,小动物.小昆虫等.做人要有一颗仁爱之心.而亲仁——仁:指同情友爱,仁慈之心.我们要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向他们学习,使自己也能成为一个具有仁爱之心的人.有余力则学文——当你做好了以上的事情(具备了如上的品德),如有多余的精力和时间,再去学习文化知识和技能.以上四条是做人的根本.总结: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因为它是我们行动的准则.弟子规的内容是教育小朋友在家懂得孝顺父母,兄弟姐妹友好相处.在外要敬师长.懂礼貌.讲信用.和别人平等相处,不自私.不傲慢.爱大众.爱国家.爱民族.在培养好了自己的品德后,再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我们能够做到这些你就是一个优秀的人.入则孝——过去古人非常讲究孝道.晚辈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要到长辈的房间向长辈〝请安〞.入;也是指在家中.讲解二: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呼唤我们,听到就应该马上答应,不要慢慢吞吞,半天不回答.父母命行勿懒:父母让我们去做事,应立刻起身去做,不可拖延偷懒.或者高兴做就做,不高兴做就不做.父母教须敬听:父母在教育我们的时候,应该怀着恭敬的心去倾听.不要漫不经心,愿意听就听,不愿听就不听.否则,就是一个不听话的孩子.父母责须顺承:小朋友有时做错了事,家长会批评责备我们.我们要赶快承认自己的错误,虚心接受,不要让家长生气.有的时候,家长误解了孩子,这件事明明不怨你,可家长没搞清楚就责备你.作为晚辈,也不要急于辩解,等父母平静了你再解释.这才是真正做到了孝,而且顺.教育讲解:外出要向父母秉告,免得父母为自己担心.比如;早上去上学时要跟父母说:〝爸爸妈妈,我上学去了!〞放学回来要先向家长报平安.〝爸爸.妈妈我回来了!〞生活要有规律,免去父母牵挂.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对自己一生都有帮助.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苟:如果.假使小朋友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经过父母的同意方可去做,不可擅自做主,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错误.如果你擅自做了,作为晚辈你是没有道理.举例说明:1.私自到外边去玩,去游泳,去〝网吧〞,去不安全的地方,会有危险发生时,家长帮不了你.2.随便把家中的物品赠与他人,如果是家长有用的东西,你不知道,就会造成错误.例如:一个小孩把家里的很有价值的邮票,送给了同学.当家长发现时,早被同学扔掉了.随便支配家长的财产,会养成大手大脚的坏习惯.也会培养他人的贪占心.3.在家里不可随便玩电.玩火,玩危险的玩具.4.不可养成随便花钱的坏习惯.(压岁钱的支配)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苟:(同上)看见别人再好的东西,不可将它据为己有.即使是再小的东西,哪怕是一块橡皮,一只铅笔,都不该拿人家的.从小去掉自己的贪占心,长大才不会犯错误.如果是随便乱拿了人家的东西,被别人发现了,父母会为你的行为而感到羞耻.总结:本节主要讲述了小朋友应该怎样培养自己的品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习惯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好:喜欢恶:厌恶父母亲喜欢你做的事情,你要尽量去做,不要敷衍了事,漫不经心.力:是尽我们的力量.父母厌恶的事情,你要小心谨慎的去除,包括你的一切坏习惯.例如;父母喜欢让我们好好读书,将来有能力做事.可我们不愿学习,一心贪玩,这就是不够孝心.还有父母不喜欢我们出去和别的小朋友打架,那我们就尽量不让家长为我们操心.做什么事情之前先想想父母知道了会不会高兴我去做?用心体会父母对我们的教育,要使自己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好:喜欢恶:厌恶父母亲喜欢你做的事情,你要尽量去做,不要敷衍了事,漫不经心.力:是尽我们的力量.父母厌恶的事情, 你要小心谨慎的去除,包括你的一切坏习惯.例如;父母喜欢让我们好好读书,将来有能力做事.可我们不愿学习,一心贪玩,这就是不够孝心.还有父母不喜欢我们出去和别的小朋友打架,那我们就尽量不让家长为我们操心.做什么事情之前先想想父母知道了会不会高兴我去做?用心体会父母对我们的教育,要使自己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讲解三内容: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父母双亲从小到大,给予了我们无微不至的关爱,待我们恩重如山.我们自然就应该孝养他们.可是也有的家长不喜欢甚至讨厌孩子.或者管教孩子过于严厉,缺少方法.那么做为儿女应该怎样对待父母呢?是不是父母对我们好,我就对你们好.你不喜欢我,我也不孝敬你呢?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讲解内容:父母也有过错的时候,我们做小辈的也不希望别人耻笑自己的父母,那么我们怎么劝他呢?一是不要在大庭广众之下,去谈父母的过错.让父母没有面子.他就不会接受我们的劝谏.二要等父母高兴的时候,小朋友说话也要柔和,面带笑容.不要理直气壮,一副盛气凌人的态度.话要说的尽量婉转,让父母感到我们不是在挑他的毛病,真心的为他好.他才能够接受我们的劝谏.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往往有的时候,我们小孩子说话,大人是不会在意的.可是我们真心希望父母能够改掉自己的毛病.那就得不怕父母生气,也要劝谏父母.哪怕父母要打我们,我们也毫无怨言.只要父母能理解我的真心就值得了!教学二:诵经典(第一步)方法:老师领读.学生跟读,老师指点节奏,和个别难读字音.(第二步)全部同学齐读,教师注意纠正,语气语调.《国学经典》诵读教案4一.指导思想: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强优秀文化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和道德素质,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二.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1.总体目标通过学校和家庭组织小学生诵读.熟背诗文经典,让他们在一生记忆力的时候,以便捷的方式,获得主流文化的基本熏陶和修养.2.具体目标(1)培养小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2)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心地向善,修养提高.(3)提升学生语文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4)培养小学生读书兴趣,增加历史.地理.天文.数学.常识.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的素养.(5)引导父母子女一起诵读,增进亲子感情,提升家庭文化品位.三.诵读内容主要诵记内容以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日有所诵》中的优秀选文为主.(其中有:《三字经》.《老子》.《论语》.《孟子》.《大学》等经典的选萃;精选中外现.当代美文等.)以及精选的神话故事;寓言故事等篇目.分低.中.高三个阶段,6年完成.一年级: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10首;优秀儿歌童谣30首.二年级: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_首;《三字经》选萃.三年级: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20首;优秀中外现代诗文10首;《老子》选萃.四年级: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25首;现代诗文10首;寓言故事.神话故事十则;.五年级:《诗经》4首;《陋室铭》;《短歌行》;《礼记》:《学记-教学为先》.《不食嗟来之食》.《苛政猛于虎也》;《孟子》6篇;现代诗文10篇.六年级:《木兰诗》.《满江红》.《岳阳楼记》.《劝学》(前三节).《师说》.《大学》选萃;现代诗文10首.四.教学原则和方法1.原则模糊性原则:不求甚解,只求熟读成诵.差异性原则:承认学生个体间记忆思维等的差异性.自主性原则:允许学生在规定阶段完成规定内容外,诵读更多的经典,并给予相应的评价.鼓励性原则:以鼓励为主,引导学生热爱经典为根本.2.方法(1)〝人人是老师,处处是教室〞.只要有热情,能读拼音,就能成为一个诵读老师.(2)〝小朋友,跟我念〞--诵读的六字真言.带念一遍,再一遍,然后鼓励全班齐念;分组念.个别念.接龙念.默念……,想方法多听多念.并非完全不要理解,了解内容大概即可.只要自然地熟读,而后从中获得背诵的乐趣和成就感.(3)每日在校读10分钟.在学校由老师(以语文老师为主,不限于语文老师)利用经典诵读课.晨间背诵.(4)每周利用星期一的诵读课进行赏析品诵,并结合语文学科教学时间进行评点.(5)回家后,再由家长带动诵读(亲子诵读)10分钟.五.教学评价采用形成性评价和跟踪性评价的方式.依照〝熟读成诵〞的特点,评价之鼓励性质大于测试性质.采取〝每周评价〞.〝每月评价〞.〝每学年评价〞.〝弹性评价〞方式.1.每周评价评价的时间是星期二晨会.以年级为单位由年级负责人组织,全班或小组齐诵通过.2.每月评价评价时间是每月份的最后一个星期四的阅读课.依托全校少先队大队教学,开展各种形式的诵读教学.3.每学年评价:采用专项考核的方法给学生定级.每学年一级,共6级.由语文教研组长组织老师考核六年级,由年级负责人组织部分优秀学生考核其他年级,如:六年级考核五年级,以此类推.4.弹性评价:根据学生需要.结合学校教学开展适时适度评价,鼓励学生跳级考级.(提高:为7—9级)各级测评内容:一级;1.古诗:《咏鹅》.《草》.《静夜思》.《春晓》.《古朗月行》.《登鹳雀楼》.《清明》.《锄禾》.《一去二三里》.《画鸡》.2.自主背诵5篇.二级:1.古诗:《望庐山瀑布》.《绝句—迟日江山丽》.《赠刘景文》.《江南春》.《悯农——春种一粒粟》.《忆江南》.《塞下曲——林暗草惊风》.《寻隐者不遇》.《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早发白帝城》.2.《三字经》从开始至〝此十义,人所同〞.3.自主背诵5篇.三级:1.古诗:《游子吟》.《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春日》.《咏柳》.《回乡偶书》.《小池》.《山行》.《竹里馆》.《江雪》.2.《老子》从〝道可道〞到〝道法自然〞.3.自主背诵5篇.四级:1.古诗:《游园不值》.《乐游原》.《村居》.《春夜喜雨》.《七步诗》.《滁州西涧》.《浪淘沙》.《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送元二使安西》.2.《诗经》(关雎).《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云章》(第一.四.六.十四.十五.十六章).3.自主背诵5篇.五级:1.古诗:《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芙蓉楼送辛渐》.《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鹿柴》.《梅花》.《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别董大》.《赠汪伦》.《独坐敬亭山》.《秋浦歌》.《宿建德江》.《长歌行》.《望天门山》.《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赠花卿》.2.《论语》——《里仁-里仁为美九章》(1.5.8.9.10._._.24.25章).《泰佰-任重道远三章》(第5.7.10章).3.自主背诵10篇.六级:1.古诗:《江畔独步寻花》.《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渔歌子》.《寒食》.《竹枝词》.《乌衣巷》.《望洞庭》.《元日》.《泊船瓜洲》.《望湖楼醉书》.《饮湖上初晴后雨》.《春江晚景》.《题西林壁》.《夏日绝句》.《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2.《论语》——《颜渊-成人之美五章》(第4._._._.24章).《为政-为政以德七章》(第1.4._._._._.20章).3.自主背诵10篇.七级:1.古诗:《示儿》.《四时田园杂兴》.《题临安邸》.《墨梅》.《石灰吟》.《竹石》.《己亥杂诗》.《送友人》《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春望》.《过零丁洋》.2.现代诗文:《鸽子》.《西湖的女神》.《雾》.《等了许久的春天》.《深闭的园子》.3.寓言故事五则:《画蛇添足》.《狐假虎威》.《拔苗助长》.《鹬蚌相争》.《自相矛盾》.4.神话故事两则:《精卫填海》.《夸父逐日》.5.自主背诵10篇.八级:1.古诗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泊秦淮》.《山坡羊-潼关怀古》.《天净沙--秋思》.《望岳》.《乌衣巷》.《初春小雨》.《卖炭翁》.《如梦令》.《西江月》.2.现代诗文:《春晨》.《荷塘月色》.《断章》.《春》.《月》.3.寓言故事五则:《愚公移山》.《螳螂捕蝉》.《卖椟还珠》.《曾子杀猪》.《朝三暮四》.4.神话故事三则:《鲧禹治水》.《女娲补天》.《嫦娥奔月》.5.自主背诵10篇.九级:1.现代诗文五篇:《生活是美好的》.《春水》.《笑》.《沙扬娜拉》.2.《诗经》——《子矜》.《鸡鸣》.《短歌行》.《陋室铭》.《大学》第一章.3.自主背诵20篇.《国学经典》诵读教案5第一节课前:① 准备教材:初读本,唱唐诗,教学CD② 准备宣传VCD,③ 点名单:了解学生结构,是否交费报名④ _规总叙的卡片⑤ 检查电源以及播放设备⑥ 其他:黑板.水笔.粉笔.纸巾.时钟表过程:一.静定10分钟1自我介绍①老师自我介绍②学生自我介绍2静定训练:①音乐[一上课就播放]②用游戏方法导入规则③语言暗示a[聪明的一休]b想一想:长相.1+1④睁开眼睛,再来一次:口令三二一.⑤睁开眼睛:点名二.大学20分钟1第一自然段①听②跟读③指读的引导[一字一音]④小游戏:手指要指⑤跟磁带读,老师辅导指读2预习第二自然段三.唱唐诗《静夜思》_分钟1读原文2小组过关3听CD 4 唱听CD 两遍 5大合唱四.休息10分钟1老师找孩子聊聊天,提示孩子上洗手间 2助手将提供借阅的VCD发给家长2集合口令:击掌三声,口令十九八七……三二一〝静定一分钟〞五_规1—2小节1跟读总叙两遍 2指读一遍 3后三小节两遍 4看卡片 5通读一遍六.总结:1静定的规和口令 2指读的方法 3作业[学而时习之] 4奖品:荧光棒第二节静定自我介绍:名字+班级,老师的名字游戏:1想象 2手指快算之手指表示数内容:大学:第1.2自然段._规:3—5小节[复习1—2小节]奖品:铅笔第三节:一静定5分钟:口令之后播放音乐;语言暗示:马拉松比赛现场的场景:拉拉队,运动员,天上的飞机二自我介绍3分钟:名字+班级+年龄[老师要登记起来]三_规诵读:20分钟1新课:6.7小节,带读,看挂图,轮读,2复习:1—5小节:小组轮读,试背3游戏:手指:一只手以内表示1—10的数;两只手逆数50以内的数四休息5分钟五静定1分钟六大学20分钟1读第三.四自然段.带读,[意学生翻书]2复习第一.二自然段. 3试背一自然段七唱诗《清明》10分钟八整理:静定,发奖品:削笔刀[下课:结束语]第四节一静定5分钟:播放音乐,口令,语言暗示[跑步坚持到底的毅力,我们也要学习,做静定的时候不说话,不动,安静的闭上眼睛二演讲训练:按顺序不跑不跳大大方方上讲台,内容:名字+〝我是怎么来到幼儿园的,放学的时候__会来接我〞.三_规:1新课8分钟:8—10小节,三遍:2复习8分钟:入则孝:齐背总叙;试背〝入则孝〞;带读1遍前7小节3游戏3`:想象力游戏蜗牛.山.桥.山洞.勺子.摇篮.睡觉的问号4手指逆数2分钟:100——1四休息5` 五集合:击掌三声,倒数,〝三二一〞静定一分钟六.大学20分钟:P_页1新课:大学第二段,带读两遍,2字音提示:好恶 [双胞胎.一人多名]3复习:大学一段:试背一.二自然段,带读三.四自然段七.吟唱10分钟:P48《清明》直接播放CD第三首,两遍后跟唱.八调整时间:看_规吟唱一小段.静定一分钟,静定的同时发奖品[小沙画],结束语第五节一静定:静坐二演讲:名字+天气状况的描述三_规:1新课:_._小节,2复习:8—10小节 3背诵1—7 4想象力游戏 5指法游戏四休息五大学P_ 1背第一段,2读第二段,3新课第三段六调整时间:1看《负荆请罪》光盘 2唱清明 3静定+奖品(弹纸) 4结束语第六节一静定:静坐5分钟二演讲:名字+早上来幼儿园的方式(谁送的?走路.坐车?)10` 记得点名三_规:1新课:_—_小节,2复习:出则弟 3背诵孝1—7 4想象力游戏 5指法游戏四休息5分钟五大学P_ 页1背第一.二段,2新课第四段 3复习第二.三段.六吟唱:送元二使安西七调整时间:1回忆德育故事《负荆请罪》,老师进行复述 2静定+奖品(削笔盒) 3结束语第七节一静定:静坐5分钟。

五年级下册《国学诵读》教案

五年级下册《国学诵读》教案

五年级下册《国学经典诵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诵读国学经典,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培养对国学的兴趣。

2. 提高学生的朗读、理解和表达能力,增强语感和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三字经》选段:使其能熟练诵读,理解主要内容,体会其中道理。

2. 《弟子规》选段:使其能熟练诵读,理解主要内容,践行其中教导。

3. 古代诗歌选读:使其能熟练诵读,理解诗歌意境,体会诗人情感。

4. 古代散文选读:使其能熟练诵读,理解文章大意,领略古代文化。

5. 传统文化知识介绍:使其了解传统文化常识,拓宽知识视野。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熟练诵读国学经典,理解主要内容,体会其中道理。

2. 难点:理解国学经典中的古代文化现象和传统文化知识。

四、教学方法1. 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使学生熟悉文本,感受国学魅力。

2. 讲解法:对国学经典中的难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3. 讨论法:引导学生就国学经典中的内容进行讨论,提高表达能力。

4. 实践法:将国学经典中的教导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培养良好品德。

五、教学安排1. 每节课安排20分钟诵读,10分钟讲解,10分钟讨论,5分钟实践。

2. 每个章节安排2-3节课进行学习,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3. 每节课结束后,布置适量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4. 每个章节结束后,进行一次阶段测试,检验学生学习效果。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诵读效果:通过课堂诵读、录音评价学生的发音、语调和节奏掌握情况。

2. 评价学生理解程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评价学生对国学经典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3. 评价学生实践能力: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表现,评价其对国学经典教导的实践运用。

4. 评价学生综合素养: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阶段测试成绩,全面评价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品质。

七、教学资源1. 教材:《国学经典诵读》五年级下册。

2. 参考资料:相关国学经典著作、古代文化知识资料。

3. 音响设备:用于播放音频资料,辅助学生诵读。

国学经典诵唱小班教案

国学经典诵唱小班教案

国学经典诵唱小班教案一、教学目标。

1. 能够熟练诵读国学经典,如《三字经》、《弟子规》等。

2. 能够理解并解释国学经典中的道理和故事。

3. 培养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他们的国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

1. 学习国学经典的诵读和理解。

2. 培养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兴趣和热爱。

三、教学难点。

1. 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国学经典中的道理和故事。

2. 如何激发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兴趣和热爱。

四、教学准备。

1. 准备国学经典的诵读材料,如《三字经》、《弟子规》等。

2. 准备相关的图片、视频或音频资料,以便辅助教学。

3. 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或教学板书。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

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国学经典的音频或视频,或者展示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国学经典的重要性和价值,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学习国学经典的诵读。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简单易记的国学经典,如《三字经》或《弟子规》,让学生跟着教师一起诵读。

教师可以通过分段教学的方式,逐步教导学生诵读国学经典,重点讲解其中的语言和意义,帮助学生理解并记忆。

3. 理解国学经典中的道理和故事。

教师可以选取国学经典中的一些典故或故事,讲解其中的道理和意义,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帮助他们理解国学经典中蕴含的智慧和道理。

4. 开展诵读比赛或表演。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诵读比赛或表演,让学生们展示他们对国学经典的理解和诵读能力。

通过比赛或表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对国学经典的热爱和兴趣。

5. 总结反思。

教师可以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和反思,鼓励学生分享对国学经典的感悟和体会。

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国学经典对他们的影响和意义,培养他们对国学经典的热爱和尊重。

六、教学延伸。

1. 可以邀请家长参与国学经典的诵读活动,促进家校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的国学素养。

2.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国学经典的创作和表演,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七、教学反思。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设计完整版(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设计完整版(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设计完整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论语》中精选章节的内容,理解其深层含义。

2. 培养学生热爱国学,尊重传统文化,提高道德修养。

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论语》中经典语句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重点:掌握经典语句的含义,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论语》教材、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讲述孔子的故事,激发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好奇心,引入本节课内容。

2. 讲解经典语句(15分钟):详细解读《学而篇》和《为政篇》中的经典语句,分析其含义。

3. 实践情景引入(10分钟):举例生活中的实际情境,让学生理解经典语句的运用。

4.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典型例题,巩固学生对经典语句的理解。

5. 随堂练习(5分钟):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练习题目。

六、板书设计1. 《论语》经典诵读2. 内容:《学而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为政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本节课学习的经典语句,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一篇心得体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经典语句的理解。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阅读更多的国学经典,深入了解儒家文化,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

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

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

4.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实践性。

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效果。

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1. 引导学生理解经典语句的字面意义,进而深入挖掘其内涵。

2. 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经典语句的现实意义,提高道德修养。

二、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1. 情景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其能产生共鸣。

2. 情景应具有代表性,能够涵盖经典语句的核心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学诵读教学设计《诗经·采薇》《水调歌头》午汲实验小学杨丽娟《诗经·采薇》《水调歌头》教学设计午汲实验小学杨丽娟【教学目标】1、阅读诗歌,粗知诗意,达到熟读成诵。

2、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3、养成自主、合作的学习品质和习惯。

4、培养学生根据诗歌与自己生活联系和运用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2、培养学生根据诗歌与自己生活联系和运用的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音乐《高山流水》导语:中华诗词是民族文化的宝典,是一朵瑰丽的文学奇葩。

今天,让我们就在2000年前的诗歌中,品味古人的闲情逸致,在诗情画意中,学习他们的旷达胸襟。

二、声情并茂诵古诗:下面我们要打开课文第100页,认真读这首诗,要求大家读正确,读流利。

(生自由读)1 、哪位同学能大声地读出来?谁还能读一读?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还有一定节奏。

要读得好应该读得慢一点,叠词读得长一点。

听老师来读一读。

这就是诗的节奏,自己试着读出节奏。

(生自己读)2 、相信大家都已经掌握了这首诗的节奏,大家一齐来读读。

(配乐《渔舟唱晚》齐读)三、创设情境,感悟诗情。

1、根据画面中的意象说古诗。

2、感悟诗情。

出示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让学生感受其中的韵味,体会诗中的情味一位远征战士归来,在回乡途中,他抚今追昔,描写了春天和冬天有代表性的自然景物,回想了自己在军中的情况与心情。

行军的战士,心里会想些什么?是啊,归家心切,路途艰辛,不可言语啊!所以,诗句接下来说:(出示后四句)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这两句是说:没人知道我们回忆战友、生我养我的亲人,这才是悲哀.4、一起读全诗!(课件出示)四、运用联想串古诗1、教师引出歌曲《明月几时有》(课件出示)2、学生小声跟唱3、出示图片和歌词,点出这是一首词,作者是苏轼。

(课件出示)学生齐读词。

4、配乐读。

在小组内练习读,要求多样化。

5、全班展示读。

五、拓展练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你搜集到的这类诗歌的感悟表现出来。

(绘画、编成歌曲、编程课本剧等等)(课件出示)结束语:我们爱古诗词的狂放、豪迈、大气,我们爱古诗词的婉丽、柔美、含蓄。

我们爱古诗词的潇洒超逸、清丽妩媚。

在古诗词的王国中,我们情愿长醉不愿醒。

(音乐高山流水)经典诵读说课稿《诗经·采薇》《水调歌头》午汲实验小学杨丽娟《诗经·采薇》《水调歌头》说课稿午汲实验小学杨丽娟各位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要为大家讲的课题是《诗经·采薇》《水调歌头》一、教材分析(说教材):1.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灿烂的古典文化,为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为了培养学生合理运用诗歌的能力,我校制定了国学诵读为校本课程。

古典诗词,词语凝练,意境深邃,韵律优美,我们的母语教学,不能忘了中国博大精深的诗歌文化。

这节是我校的校本课本中的两篇古诗词。

这两首诗词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对家乡亲人的思念,由此让学生想到自己,从而,培养他们的诗歌运用能力。

二、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

(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团结协作,语言表达能力以及通过师生双边活动,初步培养学生运用古诗的能力,培养学生加强诗歌联系实际感悟诗情的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本节的教学引导学生从现实的生活经历与体验出发,培养学生再造想像、创新思维的能力。

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再造想象和创新思维能力。

三、教法与学法1在本次活动为突出学生的自主性,体现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同时也给学生展示自己学习诵读、口语表达提供了非常好的平台。

2.基于本节课的特点:我着重采用小组合作,多种朗读结合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在老师启发引导下,运用师生交谈法,课堂讨论法等方法来突破重难点。

四. 教学程序及设想:(1)由音乐谈话直接引入: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进入学习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便被轻而易举的调动了起来。

(目的把学生带入一个诗情画意的情境中)(2):声情并茂诵古诗:“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

”古诗对仗工整,平仄有律,具有独特的音韵美和节奏美,读起来琅琅上口。

和着古典乐曲,有感情地诵读可以更进一步地领会诗的意境,诗的感情,感受语言的音韵美和节奏美的作用。

让学生在音乐中进行诵读(配乐加入:高山流水),目的让学生通过诵读,提高对古诗词的喜爱,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

(3):创设意境悟古诗:优秀古典诗歌其独特的魅力在于“言有尽而意无穷”。

一首意境深远的古诗,往往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因此,我在这里设计了让学生根据画面中的意象说古诗的环节,这样让学生在具体可感的画面中,体验古典诗词的美。

最后,出示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让学生感受其中的韵味,体会诗中的情味。

(4)运用联想串古诗:为培养学生古诗词的阅读理解与鉴赏能力,提高审美情趣与文化品味。

我先用《明月几时有的》的歌曲吸引学生的听觉,让他们先欣赏再跟唱。

接着用课件出示全诗的内容,配乐齐读,男女生分组读。

在读熟的基础上,分组读,边读边做动作,或者学生自己安排组内的读诗的方式。

在读的过程中品悟诗的意境。

进而让学生自己联系生活中的实际,想象一下自己的生活中何时有过跟诗人一样的感受,学生畅言自己的心情和感受之后,再度诵读古诗,达到成诵的目的。

五、最后,我用安排了拓展练习(课后作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搜集到的这类诗歌的感悟表现出来。

(绘画、编成歌曲、编程课本剧等等)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在诗歌的音韵美和意境美中齐读结束语。

(我们爱古诗词的狂放、豪迈、大气,我们爱古诗词的婉丽、柔美、含蓄。

我们爱古诗词的潇洒超逸、清丽妩媚。

在古诗词的王国中,我们情愿长醉不愿醒。

)这一课中,我没有过分的强调,让学生必须背会诗词,而学生却在不知不觉中突破了重难点,既能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又能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当然,我也是初次尝试诵读课的教学,可能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希望大家给以指正。

谢谢大家!《杨氏之子》教学设计午汲实验小学杨丽娟学习目标1.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参考注释,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杨氏之子的聪颖机智。

教学重点参考注释,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杨氏之子的聪颖机智。

课时安排1~2课时A案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感受幽默师:我们每天都在用语言进行交流,精练得当的语言,能使我们有效地与人勾通,机智巧妙的语言,能帮助我们摆脱可能出现的尴尬局面,幽默风趣的语言,能愉悦我们的身心,活跃我们的生活。

有这么一个故事,大家想听吗?(教师绘声绘色讲述)古时候,梁国杨家有个孩子,才九岁,很聪明。

孔君平去拜见他的父亲,他父亲不在,就把孩子叫出来。

杨家孩子为他摆设了果品,果品中有杨梅。

孔君平指着杨梅让杨家孩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水果。

”杨家孩子马上回答说:“从来没有听说孔雀是您家的家禽。

”同学们,你对故事中两个人说的话有什么感受?反馈:学生的回答可能是:风趣,幽默等。

二、初读课文,读懂大意1.导语:今天,我们一起来这个故事。

如果把刚才老师讲的原原本本写下来,就是白话文。

我们现代人写的文章,用白话,叫白话文,这么多年来我们学习的课文除了古诗外,也都是白话文。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古人写的,古人写的文章,用的是文言,叫文言文。

刚才老师讲的故事,如果用文言写下来,会是什么样子呢?请大家打开课本第10课──杨氏之子(板书)。

2.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的音,读通句子。

3.指名朗读课文。

(1)着重强调以下字的读音:惠曰禽诣(2)引导学生读准停顿:梁国/杨氏之子/九岁,甚/聪慧。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4.参考注释,自学课文。

要求:将注释中重点词语的解释再次批注在文中,据此理解句子的意思。

5.让学生就不理解的字词提出问题。

以下字词或者比较陌生或者古今差异较大,学生可能提出:(1)梁国:郡的名称,在现在的河南商丘一带。

(2)孔君平:孔坦,字君平。

为人正直,有好的名声。

(3)其父:他的父亲。

其,他。

(4)为设果:小儿(杨氏之子)为他摆出水果。

设,摆设,摆出。

(5)以示儿:以便给小儿看。

以,来,以便。

(6)此是君家果。

此,这;君,您,古代对对方尊敬的称呼。

(7)未闻:没有听说。

未,没有;闻,听。

(8)夫子家禽:您家的鸟。

夫子,先生,您,对人尊敬的称呼。

禽,鸟类。

以上的问题,可以让学生通过同学之间的讨论自己获取答案,如果学生能够作出回答,教师则应追问学生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无法回答,教师可以适当点拨提示,让学生明白字词义。

有些字词义可以与学生熟知的成语熟语等相联系,以加深理解,如,“此”可以与“原来如此”联系;“闻”可以与“百闻不如一见”联系。

6.指名说说每个句子的意思。

三、讨论交流,领悟幽默1.这个故事最精彩、最吸引人的是什么?2.你喜欢孔君平说的话,还是喜欢杨氏之子说的话?为什么?板书:杨氏之子杨梅孔君平孔雀(“杨梅”是一种水果,其中的“杨”与姓杨的“杨”没有关系。

孔君平故意将它们联系起来,开玩笑地说:“这是你家的水果。

”这样说话,因为没有道理而显得风趣幽默,也非常亲切。

杨氏的儿子,用“从来没有听说孔雀是您家的家禽”来应答,妙趣横生。

幽默风趣的一说一答,使见面的场面非常轻松愉快。

杨氏之子只有九岁,却能迅速领会孔君平表达的内容和技巧,显示出他的聪明机智和应对能力。

)四、朗读全文五、延伸拓展生活中不乏精妙的语言,你听说过类似的故事吗?(学生交流)六、课堂表演让学生再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先分小组根据课文内容演简短的课本剧。

然后推荐一组面向全班表演。

及时组织评价。

七、布置作业1.背诵课文。

2.搜集幽默故事、古今笑话,想想它们在语言上有哪些特点。

《杨氏之子》说课稿午汲实验小学杨丽娟一、说教材《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这是小学阶段第一篇文言文。

本文讲述了梁国姓杨的一户人家中九岁男孩风趣幽默、机智巧妙地应答他人的故事。

故事情节简单,语言幽默,颇有趣味,尤其是“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一句充分显示出九岁孩子的聪明机智和超强的应对能力。

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能正确读写。

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做到正确、节奏停顿得当、抑扬顿挫,从反复诵读中初步感悟文言文中特殊的语言现象。

2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悟自得,初步了解文言文学习的方法。

根据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字词,将课文读通、读懂、熟读成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