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勒文化的发展跨越

合集下载

弥勒县经济发展状况

弥勒县经济发展状况

• 1992年,邱健康出任红河卷烟厂的厂 长,红河从此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 期。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后,考 虑到红河的现实情况和烟草行业的竞 争态势,邱健康提出了“不求最大, 但求最好”的创新理念,并且大刀阔 斧地推行了五项工程:“品牌,管理, 人才,技术和原料”,这一系列的改 革措施使企业的发展迈上了一个新台 阶。
弥勒县主要经济支柱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弥勒县概况 二、弥勒县最大的经济支柱 三、弥勒县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四、弥勒县产业发展对策分析
1、弥勒县地理位置
石林县
华 宁
弥勒县

开远市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泸西县 丘北县
2、弥勒县交通状况
• 全县公路拥有量1749公里,公路密度为 43.7公里/百平方公里,县乡公路通畅率和 乡村公路通达率达100%,村至自然村间的 通达率为94.8%。公路线距昆明143公 里、 距蒙自140公里,昆河公路纵贯腹地93公里, 滇越铁路沿西跨境78公里,具有良好的区 位和交通优势,对开发本地资源,加强内 引外联,发展横向经济联合,开辟经营门 路,广聚各方财源等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 用。
四、弥勒县产业发展对策分析
• 1、继续推进产业升级,调整产业结构
• 首先,在第一产业方面,要走精品农业之路,尽 可能提高亩产均效益,并积极向第二产业和第三 产业延伸,从而提高综合效益;在第二产业方面, 必须改变主要靠政策和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 不断加大内涵式发展的投入力度,鼓励企业进行 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从而做强第二产业;在第 三产业方面,要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方 向,完善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全面发展 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从而做大第三产业, 提高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

略论弥勒、弥陀净土信仰之兴起

略论弥勒、弥陀净土信仰之兴起

略论弥勒、弥陀净土信仰之兴起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来源:不详作者:普慧526 人关注打印转发投稿略论弥勒、弥陀净土信仰之兴起普慧(本文为“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资助项目(编号:2002032203) ”的阶段成果)提要弥勒与弥陀信仰是整个中国佛教信仰体系中最为庞大的两个派别,二者均产生于大乘佛教兴起的时代,弥勒及其兜率天净土思想起源得更早一些,可能在原始大乘时期。

从语源和语义考察,二者都吸收了上古波斯和印度对太阳、光明之神崇拜的文化原型。

佛陀造像兴起之时,弥勒造像亦随之产生,并流行于西北印度、东北波斯、中亚及西域地区;而弥陀造像4 世纪前无见于上述地区,4 世纪以后却在中土兴盛起来。

汉译佛典中专门宣讲弥陀及其西方净土的经典似比专门宣讲弥勒兜率净土的经典成熟得要早,两晋以后影响更大。

关键词弥勒弥陀净土信仰造像弥勒与弥陀净土信仰是中国佛教净土信仰中最为庞大的两个流派,在整个佛教思想、信仰、实践当中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不仅对佛教本身的发展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中国汉魏以来历代帝王公卿、文人学士、商贾贩夫、走卒皂隶、百姓布衣等信众的思想、生活、行为等都产生了不可低估的深刻影响,因而成为中国文化中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

要把握中国文化,不了解佛教信仰问题不行,而要了解佛教信仰,不弄清弥勒与弥陀净土信仰问题更不行。

然而,弥勒与弥陀净土的说法,并非产自中国本土,而是古代印度的产物,它们是作为佛教的一部分传入中国的。

所以,弥勒与弥陀净土信仰的源头是在印度。

在研究中国弥勒与弥陀净土信仰中,沿波讨源,探幽索赜,直揭其缘起问题,在探讨弥勒与弥陀净土信仰史上无疑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一弥勒、弥陀产生的语源和语义弥勒,汉语音译梅丽、末、迷底屦、弥帝礼等,意译慈氏。

梵语Maitreya ,巴利语Metteya ,犍陀罗语Matraya ①,吐火罗语Metrak ,回鹘语Maitrisimit 。

其产生的年代甚早,至迟在部派佛教(Sectarian Buddhism) 时就已在上座部(ārya2sthavira2nikāya) 广为流传。

寻找历史的足迹之云南弥勒-精品文档

寻找历史的足迹之云南弥勒-精品文档
,这座城居然以佛同名,因此被誉为“佛城”。弥勒市位于云南省东南 部,红河州北部,素称红河州“北大门”,辖区总面积4004平方公里,县城北距省会 昆明143公里,南至州府个旧129公里,南抵国家级开放口岸河口316公里,县内交 通四通八达,昆河公路纵贯腹地93公里,滇越铁路沿西境跨越78公里,具有良好的区位 和交通优势。 登弥勒寺回廊远眺,整个弥勒坝尽收眼底。弥勒寺因塑有弥勒佛像而得名,它与弥 勒市名巧合在一起,于是有人疑为有了弥勒寺才有弥勒市之名,推而演化出一个弥 勒佛的“佛城”。弥勒市与弥勒佛的联系只是人们的一种良好愿望,按历史溯源则 截然是两回事。清乾隆《弥勒州志》载:“弥勒汉属牂牁郡。唐昔些么徒蛮之裔弥 勒居之,故名其部为弥勒部。元初隶落蒙万户府,至元中改千户总把,领吉输、裒 恶、部笼、阿育四千户,属广西路。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改为弥勒州。”清乾隆 三十五年(1770年)改称弥勒县,相沿至今。弥勒部是古代一个少数民族首领弥勒其 人率领的一个部族。 弥勒历史悠久,从有记载至今已有2120年的历史。早在西汉时即公元前116年 就有记载,元代27年即公元1290年正式设州,用弥勒命名,改为弥勒州。乾隆35 年即公元1770年改州为县改为弥勒县,隶广西直隶州。民国时期仍称弥勒县, 1953年设立弥勒彝族自治区,属宜良专区。1954改称弥勒彝族自治县, 划归蒙自 专区。1957年成立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后撤自治县改称弥勒县。1959年弥勒、 泸西两县合并为弥勒县,1961年9月复分设至今。 2019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民 政部批复:撤销弥勒县,设立县级市弥勒市,由云南省直管,红河州代管,市人民 政府驻弥阳镇。
一、弥勒钟灵毓秀 人才辈出
明末儒将 杨绳武 清末巨商 王炽 联圣 孙髯翁 抗日名将 张冲 数学泰斗 熊庆来

弥勒简介

弥勒简介

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自治州境内(东经103°04-103°49,23°50-24°39),素称红河州“北大门”,南抵国家级开发口岸河口316公里,市内交通四通八达,昆河公路纵贯腹地93公里,滇越铁路沿西境跨越78公里,有G80广昆高速公路经过,具有良好的区位和交通优势。

2013年一月,经国务院批准,民政部批复:撤销弥勒县,设立县级市弥勒市,由云南省直管,红河州代管。

市人民政府驻弥阳镇。

著名景区● 湖泉生态园湖泉生态园是红河投资公司经营的独具特色的休闲娱乐场所,位于弥勒县城西南一公里处。

全园构思新颖,气势恢宏,占地三千余亩,湖面面积一千七百余亩,园内建有酒店、沙滩、茶楼、游泳馆、温泉浴场等休闲设施,并有丰富多彩的水上娱乐项目。

这里群山环抱、绿树成荫,不仅可以领略大自然的无限风光,更可以体验夕阳西下,漫步沙滩的浪漫感觉。

在碧波荡漾旁、柔软的沙滩上,亦可用满地的细沙“铸造”您的想象和世界,给生活增添一份童趣。

还可以乘坐游艇在湖中游览,收获那一份轻松自由、无拘无束的感觉。

● 云南红酒庄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云南红酒庄,位于距弥勒县城14公里的昆河公路旁,是以葡萄观光为主,集旅游、餐饮、娱乐、住宿、接待为一体,融商务、休闲、自然、品质于一身,让您完全沉醉于完美结合了中西文化的特色酒庄之中。

在这里可以全身融入闲适田园悠然自然风光之中;可以最大程度的放松自己每一根神经。

这里是您忙里偷闲,城市之边的世外桃源?这里能让你体验红酒激荡舌尖,霞辉、教堂与万亩葡萄田交相辉映的浪漫境遇。

● 锦屏山风景区锦屏山呈大丛林之恢宏,托1999厘米大佛之高大,延1999级台阶之绵长,显千年梯田、百年古树、潺潺清泉之灵秀,更有佛教文化、道教文化、儒家文化、民族文化和谐相处,同放光彩。

遂成“旅游胜地”大观,登临仙山佛境,既心智顿开,思接广远,又烦恼顿消,心旷神怡。

弥勒旅游的发展现状

弥勒旅游的发展现状

弥勒旅游的发展现状
弥勒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弥勒是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下辖的一个县级市,位于中国西南部。

随着近年来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弥勒的旅游业也得以迅速发展。

以下是弥勒旅游业发展的现状:
1. 丰富的自然资源:弥勒地处云南高原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资源。

有美丽的湖泊、壮观的山脉和瀑布,还有茂密的森林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这些自然资源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往探索和欣赏。

2. 文化底蕴深厚:弥勒是哈尼族、彝族等少数民族的聚居地,这里有独特的传统文化和丰富的民俗风情。

游客可以参观当地的村落,了解少数民族的传统生活方式,欣赏传统的歌舞表演和手工艺品。

3. 旅游设施不断完善: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旅游需求,弥勒的旅游设施不断完善。

旅游景区被建设成为现代化的旅游综合体,提供各类服务设施,如酒店、餐厅、购物中心等,以满足游客的需求。

4. 活动丰富多样:弥勒举办了许多具有特色的旅游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

例如,每年举办的哈尼新年庆祝活动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的游客,他们可以观看传统的表演、品尝当地美食,感受浓厚的节日氛围。

5. 交通便捷:弥勒的交通网络日益完善,可以通过航空、铁路和公路等多种方式到达。

游客可以选择直飞弥勒的航班,也可以坐高铁或长途汽车前往。

这些交通便利性使得更多人愿意选择弥勒作为旅游目的地。

总的来说,弥勒旅游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未来,弥勒可以进一步加强旅游推广,提升服务质量,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进一步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干热河谷的成因 (2)

干热河谷的成因 (2)
伴随经济发展,对外联系需求量增大;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灾害多发, 高速公路和铁路交通设施建设难度大、成本高;航空运输速度快,可提高运输效率。
云南省宾川县位于横断山区边缘,高山地区气候凉湿,河谷地区气候干热。 为解决河谷地区农业生产的缺水问题,该县曾在境内山区实施小规模调水, 但效果有限。1994年“引洱(海)入宾(川)”工程竣工通水,加之推广 节水措施,当地农业用水方得以保障。近些年来,宾川县河谷地区以热带、 亚热带水果为主的经济作物种植业蓬勃发展。
说明地形对宾川县河谷地区干热气候特征形成的影响
宾川县位于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因山高谷深,谷地盛行下沉气流, 气流下沉过程中增温且谷地热量不易散失,导致热(气温高),同时不易 形成降水,导致干(降水少)
(3)根据图乙,描述河谷“干热”的形成过程。(6分)
(36分)图甲为西藏局部地区图。读图和相关文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干热河谷”是图甲地区有代表性的自然景观,其河谷两侧灌丛与草本植物分布稀少, 是湿润区中狭窄的干旱地带。 (3)根据图乙,描述河谷“干热”的形成过程。(6分)
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金沙江谷地为干热河谷, 从地形与大气环流的角度 分析其成因。 金沙江谷地以西是南北纵列 分布的横断山脉,以东是云 贵高原,阻挡夏季风;金沙江 谷地位于夏季风的背风坡, 气流下沉,温度升高,湿度减少。
(3)图中城市对外交通方式多以航空运输为主,简述其原因。
(1)从自然因素方面分析弥勒市干热河谷气候形成的原因。(8分)
弥勒纬度低,位于亚热带,温 度较高; 山高谷深,山谷盛行下沉气流, 导致谷底少雨且增温明显 (或本地区位于西南季风背风坡, 盛行下沉气流,出现焚风效应, 温度较高。); 西南季风受地形抬升降水影响,深入 云贵高原内地时,空气变得相对 干燥(或本地区位于西南季风 坡,盛行下沉气流,出现焚风效应,降水较少。); 光照强,谷地植被稀疏,易流增温,蒸发大。

云南弥勒市简介 旅游景点

云南弥勒市简介 旅游景点

云南弥勒市简介旅游景点云南弥勒市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坐落在云南省东部。

它的美景,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使其成为游客们到云南旅游必去的一个景点。

下面来为大家介绍一下云南弥勒市的简介和旅游景点。

弥勒市是云南省的一个县级市,总面积为2726平方公里,总人口为40万人左右。

它的现代化基础设施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吸引了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古城,弥勒市曾经是南诏国(738年-937年)的首都。

在那个时候,南诏国是一个强大的国家,能够与唐朝和其他国家进行竞争。

如今,这座城市已成为多种文化、宗教和民族的交汇处,呈现出了独特的多元文化风貌。

除了文化方面的优势,云南弥勒市也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而著称。

这座城市的气候温暖湿润,夏季温度适宜,是一个非常适合旅游的地方。

这里有许多迷人的景点,其中最受欢迎的是紫云山和马关大峡谷。

紫云山位于弥勒市市区以北约30公里处,是一座享有盛誉的名山。

紫云山海拔约为2874米,山峰高耸,云雾缭绕,满山红树翠竹,自然风光壮美。

站在山顶俯瞰,可以俯视整个弥勒市区,还能看到周边的群山。

登顶的路线有很多条,游客可以选择根据自己的能力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路径。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纯净的蓝天、云雾缭绕的景象、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流水潺潺。

另一个备受游客欢迎的景点就是马关大峡谷了。

这个大峡谷位于弥勒市与马关县交界处,距离市中心85公里。

这个峡谷被誉为云南的大峡谷玛瑙第一谷,它是云南紧靠河谷的景点之一,也是东南亚最大的一座峡谷。

在马关大峡谷,你可以看到许多独特的自然景观,如风化岩、悬崖、瀑布、红树于等等。

在这里,你可以参与徒步旅行之旅、山地自行车之旅,还有丰富的户外活动带来的美妙体验。

云南弥勒市不仅有着独特的自然景观,而且还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所以,游客可以在这里探索古老文化和历史。

著名的文物史迹有南诏鼓楼,马王塘古战场、琼华古寺、锁龙飞泉和古南诏王墓群等等。

在这里旅行,你可以感受到古老历史的魅力,品味传统文化的精髓。

说弥勒形象的演变

说弥勒形象的演变

说弥勒形象的‎演变佛教沿着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佛教艺术也最‎早在丝绸之路‎上留下痕迹。

伴随着弥勒信‎仰的流行,甘肃石窟的早‎期佛教艺术中‎出现了一些弥‎勒形象,或为壁画,或为石雕,或为泥塑。

国内最早的弥‎勒形象,见于甘肃永靖‎炳灵寺169‎窟的壁画,弥勒着菩萨装‎,交脚而坐,旁边墨书"弥勒菩萨"字样。

该窟北壁第六‎龛有墨书题记‎:西秦"建弘元年(420)岁在玄枵三月‎廿四日造"。

十来年后,在北凉沮渠蒙‎逊时,甘肃酒泉又雕‎出了经幢型石‎塔,其中马德惠所‎造塔,第三层为覆钵‎,钵下部雕造八‎个圆拱龛,龛中有交脚弥‎勒菩萨。

同时期的作品‎还有原存甘肃‎敦煌岷州庙的‎石塔,浮雕佛龛中也‎有交脚弥勒菩‎萨的形象。

北凉时弥勒菩‎萨的造型,当以敦煌27‎5窟的泥塑为‎典型:弥勒头戴五佛‎冠,长发披垂于肩‎部,慈眉善目,作低头静思状‎,上身袒露,饰以璎珞,下身穿羊肠大‎裙,曲肱于胸前,右手在上,其大指与中指‎、无名指捏在一‎起,左手在下虚承‎,相距一掌之遥‎,作抱物状,赤脚相交,坐于方形狮子‎座上。

其它如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甘肃庆阳北石‎窟寺,都有交脚弥勒‎菩萨的泥塑或‎石雕。

此外,甘肃石窟还出‎现了着佛装的‎弥勒形象,如张掖金塔寺‎石窟的泥塑,庆阳南石窟寺‎的石雕,等等。

弥勒以佛的形‎象出现,比菩萨要晚一‎些。

现在所知的最‎早实物,是北魏太和二‎年(478)河北和山东造‎的金铜像,弥勒面部柔和‎含笑,如童子模样,着通肩衣,作禅定印,结跏趺坐于高‎方座上。

而最早的文字‎记录,是大和二十二‎年(498)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古阳洞南‎壁高楚造弥勒‎佛像和景明四‎年(503)北壁比丘慧乐‎为北海王元详‎造弥勒佛像的‎题记。

此后,弥勒佛像多为‎双腿下垂的倚‎坐式。

然而现在遍布‎全国各地佛寺‎天王殿的弥勒‎佛塑像,却是肥头大耳‎、咧嘴长笑、身荷布袋、袒胸露腹、盘腿而坐的形‎象,和上述造型全‎然不同。

浅析唐宋时期弥勒经变的演变

浅析唐宋时期弥勒经变的演变

浅析唐宋时期弥勒经变的演变发布时间:2022-05-18T08:26:43.568Z 来源:《时代教育》2022年3期作者:周帅师[导读] 弥勒信仰最早出现在南北朝时期,具有中土性质的弥勒经变最早在隋代出现,周帅帅山西大学美术学院 030000摘要:弥勒信仰最早出现在南北朝时期,具有中土性质的弥勒经变最早在隋代出现,在唐代获得极大的发展,五代宋时期,弥勒经变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呈现出程式化的倾向,世俗性气息也更为浓重。

本文通过梳理隋代到宋代出现的弥勒经变,来进一步探讨弥勒经变发生演变的原因。

关键词:唐宋时期;弥勒经变;程式化;弥勒信仰起源于印度,早在部派佛教时代就已经出现了关于未来佛弥勒的崇拜。

中国起初对弥勒的表现主要有两种形式,即菩萨和佛,分别表现的是弥勒上生兜率天说法和在龙华树下得道成佛。

中国早期弥勒菩萨形象为交脚单独塑造或者与七佛并置,弥勒佛形象则通常呈单尊或者三佛形式。

关于弥勒上生信仰的的译经只有一部——《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沮渠京声译),而关于弥勒下生信仰的译经总共有五本——《弥勒下生经》(竺法护译)、《弥勒大成佛经》(鸠摩罗什译)、《弥勒下生成佛经》(鸠摩罗什译)、《弥勒来时经》(失译)、《弥勒下生成佛经》(义净译)。

在中国,关于弥勒信仰最早可追溯到南北朝时期,南北朝时期是历史上最为动荡的一个时代,政局混乱,战争不断,民不聊生,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人们迫切期望弥勒下生,获得解脱。

在这样的一个时代背景下,弥勒信仰所提倡的救世思想以及教义宣传的净土世界的美好与生活在乱世与苦难社会形成强烈的对比,因此在南北朝获得迅速发展。

根据相关记载,南北朝时中原地区以及敦煌就出现了很多关于弥勒信仰的文史资料。

如僧佑《出三藏记集》卷十二中就载有《宋明皇帝初造龙华誓愿文》、《齐竟陵文宣王龙华会记》、《京师诸邑造弥勒像三会记》等篇目。

龙华会指的是弥勒在龙华树下降魔得道成佛后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说法,称为“弥勒三会”或者“龙华三会”,因此,通过这些题名我们可以肯定这些资料与弥勒下生有关。

弥勒东风韵的详细介绍

弥勒东风韵的详细介绍

弥勒东风韵的详细介绍弥勒东风韵是一种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形式,是指以弥勒菩萨为主题的各种艺术表现形式。

弥勒菩萨是佛教中的一位重要菩萨,被视为未来世界的救主。

在中国文化中,弥勒东风韵被广泛应用于绘画、雕塑、书法、诗歌等方面。

一、弥勒东风韵的起源和历史据史料记载,弥勒东风韵最早出现在唐代,当时人们将佛教经典中关于弥勒菩萨的描述进行了艺术化处理,并加入了一些民间元素,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艺术形式逐渐得到了发展和完善,并在宋代达到了巅峰。

二、弥勒东风韵的特点1.寓意深刻:弥勒东风韵所表现的主题是人类对未来世界的美好向往和追求。

它寓意深刻,具有启迪人心、激励人们积极向上的作用。

2.形式多样:弥勒东风韵的艺术表现形式非常丰富多样,包括绘画、雕塑、书法、诗歌等多种形式,每一种形式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3.艺术性强:弥勒东风韵是一种高度艺术化的文化表现形式,它注重表现美感和情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三、弥勒东风韵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1.绘画领域:在绘画领域中,弥勒东风韵被广泛应用于山水画、人物画等各种绘画形式中。

这些作品通常以弥勒菩萨为主题,展现出其慈悲为怀、救苦救难的精神。

2.雕塑领域:在雕塑领域中,弥勒东风韵被运用于佛像雕塑、园林景观等方面。

这些作品通常以弥勒菩萨为主体,通过雕刻技巧和造型设计来表现其神圣和庄严。

3.书法领域:在书法领域中,弥勒东风韵被运用于碑刻、对联等各种书法作品中。

这些作品通常以弥勒菩萨的名号、经文等为内容,通过优美的字体和排版来表现其神圣和庄严。

4.诗歌领域:在诗歌领域中,弥勒东风韵被应用于各种诗歌创作中。

这些作品通常以弥勒菩萨为主题,通过抒发情感和表达思想来展现其慈悲为怀、救苦救难的精神。

四、弥勒东风韵对人们的影响1.启迪人心:弥勒东风韵所传达出来的精神内涵具有启迪人心的作用,可以激励人们积极向上,追求美好生活。

2.促进文化交流:弥勒东风韵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形式之一,在不同地区和国家之间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阿细跳月”的文化内涵及特征研究 ——以弥勒西山地区为例

“阿细跳月”的文化内涵及特征研究 ——以弥勒西山地区为例

楚雄师范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题目:“阿细跳月”的文化内涵和特征研究——以弥勒西山地区为例专业:汉语言文学学号:20101011242学生姓名:赵姗指导教师:岳瑞芝职称:论文字数:20285完成日期:2014 年 4 月教务处印制1毕业论文(设计)诚信承诺书1.本人郑重地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严格按照学院和系有关规定完成的。

2.本人在毕业论文(设计)中引用他人的观点和参考资料均加以注释和说明。

3.本人承诺在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和研究内容过程中没有抄袭他人研究成果的行为。

4. 在毕业论文(设计)中对侵犯任何方面知识产权的行为,由本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毕业论文(设计)作者签名:年月日2目录摘要 (4)关键词 (4)Abstract (5)Key words: (5)前言 (6)一、阿细跳月的概述 (6)(一)、阿细跳月的起源 (6)1、源于生存需要的阿细跳月 (6)2、源于民间传说的阿细跳月 (7)3、弥勒县对“阿细跳月”起源的叙述 (9)(二)、阿细跳月的演变 (10)(三)、阿细跳月的种类和特点 (14)1、阿细跳月的种类 (14)2、阿细跳月的特点 (15)二、弥勒“阿细跳月”的文化内涵 (16)(一)、阿细跳月是阿细人智慧的结晶 (16)(二)、阿细跳月是阿细文化传承的载体 (18)三、弥勒阿细跳月的文化特征 (18)(一)、传承性 (19)(二)、活态性 (19)(三)、地方民族性 (20)(四)、包容性 (20)(五)、局限性 (21)四、结语 (22)注释: (22)结论 (23)参考文献 (24)致谢 (25)3“阿细跳月”的文化内涵及特征研究——以弥勒西山地区为例摘要:“阿细跳月”是云南彝族支系阿细人最为著名的舞蹈形式,它舞蹈动作简洁舒展,节奏欢快,气氛热烈,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遗产之一。

作为彝族阿细文化的代表,“阿细跳月”从过去一个偏居山林、少为人知的婚俗性活动符号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了享誉云南甚至是全国的,并能给人们带来经济效益、社会反响和娱乐健身的民族文化品牌。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县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县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县Shamo525弥勒县地处云南省中部偏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北端;位于东经103°04″-103°49″,北纬23°50″-24°39″之间,北依昆明,南接开远,东邻文山,西接玉溪。

县城弥阳镇距省会昆明143公里,距离沙甸123公里。

境内东西多山,中部低凹,地势北高南低,在群山环抱中,形成一狭长的平坝及丘陵地带,山脉、河流趋向多由北向南。

西部石山碎布,间有成林的乔木、灌木;东部山岭表层多为风化土壤,广为草丛,灌木和乔木林覆盖;山岭之间有谷地,耕地多散布于谷地和平坝中.最高海拔2315米,最低海拔870米。

县境南北长约78公里,东西宽约50公里,国土面积4004平方公里。

境内有三个大坝子,即弥勒坝(土地面积230.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2万亩),竹朋坝(土地面积7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1万亩),虹溪坝(土地面积3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9万亩).另有10平方公里以下小坝14个,面积389平方公里。

全县2002年年末总耕地面积53.1万亩。

其中:水田16.62万亩,占31.2%,旱地36.59万亩,占68.8%,农民人均占有耕地1.24亩。

弥勒县地处亚热带,接近北回归线。

主要农业区光热条件好,多年平均气温17.3℃,年日照时数2176.4小时。

由于境内地形多样,在海拔1600米以下,年平均气温16-19.7℃的坝区,河谷地带,属南亚热带或中亚热带气候;海拔在1600米至2000米,年平均气温15-16℃的山区属北亚热带气候,海拔在2000米以上,年平均气温12.5-14℃的东山等少数地区,具有暖温带气候特点,立体气候明显。

弥勒县总面积4004平方千米。

总人口50万人(2004年)。

弥勒县辖9个镇、2个乡:弥阳镇、新哨镇、虹溪镇、竹园镇、巡检司镇、西一镇、西二镇、西三镇、东山镇、五山乡、江边乡;东风农场。

弥勒县位于云南省东南部,是红河州的北大门,辖区国土面积4004平方公里,北依昆明市石林县、南接本州开远市、东邻文山邱北县、西连玉溪市华宁县,处于昆明、个旧、开远三个城市和滇中滇南两个经济区的结合部,全县辖10镇3乡,129个村民委员会,7个社区居委会。

云南弥勒东风韵简介

云南弥勒东风韵简介

云南弥勒东风韵简介
弥勒市地处滇中腹地,位于云南省东部,东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接壤,南邻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西接玉溪红塔区、通海县,北与大理白族自治州毗邻。

弥勒东风韵项目总投资20亿元人民币,占地面积1000亩。

是一座集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民族风情、休闲度假等功能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旅游区。

弥勒东风韵主要包括:弥勒东山寺、弥勒县城遗址公园、弥勒民俗风情园、红河谷温泉度假村、红河谷生态农业观光园和“两湖”(东风韵湖和月湖)、“一谷”(月亮谷)等景点。

以“生
态为本底,文化为魂,休闲度假为中心,现代农业为特色”的理念。

依托现有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将其打造成一个集生态观光、休闲度假、科普教育为一体的国际知名的生态旅游胜地。

弥勒县城遗址公园以弥勒古城遗址为依托,突出城市历史文化特色。

该项目是2011年云南省重点建设项目。

目前,已完成
投资1.19亿元,完成了“两湖”(东风韵湖和月湖)、“一谷”
(东风韵湖和月湖)两大景观工程。

—— 1 —1 —。

云南弥勒东方韵简介

云南弥勒东方韵简介

云南弥勒东方韵简介
弥勒东方韵文化旅游广场是弥勒市的一个标志性建筑,它是以文化为主题,集旅游、娱乐、购物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广场。

广场以“古”“新”结合,古街与现代的建筑融为一体,成为弥
勒文化的代表。

弥勒东方韵文化旅游广场位于云南省弥勒市城区中心,东起南门口,西至市政府大楼,北临西河沿,南抵红河州人民医院,占地面积10亩,总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

广场周边环境优美,交通便捷。

东方韵文化旅游广场由著名建筑师史金标设计。

是弥勒新地标性建筑。

在设计上巧妙地将“新”与“古”结合起来。

新是“现代”的风格和设计;古是“历史”的风格和设计。

整个广场以中国古代建筑元素为主体,用现代的设计手法和材质进行创作。

弥勒东方韵文化旅游广场外观采用了“中国红”色调,在“新”中体现了现代、时尚、现代感;在“古”中体现了历史、传统;在“旧”中体现了古色古香的风格;在“新”中体现了现代与传统的结合;在“旧”中体现了历史与现代的结合。

—— 1 —1 —。

弥勒东风韵文案

弥勒东风韵文案

弥勒东风韵文案
在闽南土地上,有一个历史悠久的古镇,名叫弥勒东风韵。

这个古镇虽然不及
其他著名的旅游城市闻名遐迩,但它却有着独特的魅力。

作为一座迷人的小镇,弥勒东风韵以其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文化底蕴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首先,弥勒东风韵以其秀丽的自然景观而闻名。

这里有茂密的森林、清澈的溪
流和风光绝佳的山脉,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尤其是每年的春天,当桃花、樱花和杜鹃花盛开的时候,整个镇子都变得如诗如画。

游客们可以在这里感受大自然的魅力,放松身心,与家人或朋友们一同度过愉快的时光。

其次,弥勒东风韵还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这里有古老的寺庙、古建筑和
独特的传统工艺品。

历史上,这个小镇曾是一处重要的道教活动中心,留下了许多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和文物。

游客们可以参观这些古老的建筑,了解当地的历史和文化,感受古人智慧的传承。

除了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弥勒东风韵还以其宜人的气候和美食吸引着许多美
食爱好者。

这里的美食丰富多样,有当地特色的闽南菜、海鲜和各种小吃。

无论您是喜欢辣的口味,还是偏爱清淡的菜肴,这里都能满足您的口味需求。

而且,弥勒东风韵的气候温和宜人,四季如春,使得种植业十分发达,这也为这里的美食提供了丰富的食材。

总之,无论是迷人的自然风光、悠久的历史文化,还是美味的美食,弥勒东风
韵都充满着诱人的魅力。

如果您对传统文化和风景名胜感兴趣,那么不妨来一场弥勒东风韵之旅,感受这座古镇独特的魅力。

无论是走在青石板铺就的小巷,还是漫步在风景如画的山脚下,您一定会被这个古镇的美丽所感动,留下难以忘怀的回忆。

略论弥勒、弥陀净土信仰之兴起

略论弥勒、弥陀净土信仰之兴起

略论弥勒、弥陀净土信仰之兴起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来源:不详作者:普慧526 人关注打印转发投稿略论弥勒、弥陀净土信仰之兴起普慧(本文为“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资助项目(编号:2002032203) ”的阶段成果)提要弥勒与弥陀信仰是整个中国佛教信仰体系中最为庞大的两个派别,二者均产生于大乘佛教兴起的时代,弥勒及其兜率天净土思想起源得更早一些,可能在原始大乘时期。

从语源和语义考察,二者都吸收了上古波斯和印度对太阳、光明之神崇拜的文化原型。

佛陀造像兴起之时,弥勒造像亦随之产生,并流行于西北印度、东北波斯、中亚及西域地区;而弥陀造像4 世纪前无见于上述地区,4 世纪以后却在中土兴盛起来。

汉译佛典中专门宣讲弥陀及其西方净土的经典似比专门宣讲弥勒兜率净土的经典成熟得要早,两晋以后影响更大。

关键词弥勒弥陀净土信仰造像弥勒与弥陀净土信仰是中国佛教净土信仰中最为庞大的两个流派,在整个佛教思想、信仰、实践当中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不仅对佛教本身的发展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中国汉魏以来历代帝王公卿、文人学士、商贾贩夫、走卒皂隶、百姓布衣等信众的思想、生活、行为等都产生了不可低估的深刻影响,因而成为中国文化中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

要把握中国文化,不了解佛教信仰问题不行,而要了解佛教信仰,不弄清弥勒与弥陀净土信仰问题更不行。

然而,弥勒与弥陀净土的说法,并非产自中国本土,而是古代印度的产物,它们是作为佛教的一部分传入中国的。

所以,弥勒与弥陀净土信仰的源头是在印度。

在研究中国弥勒与弥陀净土信仰中,沿波讨源,探幽索赜,直揭其缘起问题,在探讨弥勒与弥陀净土信仰史上无疑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一弥勒、弥陀产生的语源和语义弥勒,汉语音译梅丽、末、迷底屦、弥帝礼等,意译慈氏。

梵语Maitreya ,巴利语Metteya ,犍陀罗语Matraya ①,吐火罗语Metrak ,回鹘语Maitrisimit 。

其产生的年代甚早,至迟在部派佛教(Sectarian Buddhism) 时就已在上座部(ārya2sthavira2nikāya) 广为流传。

[鉴赏]云南弥勒大佛简介

[鉴赏]云南弥勒大佛简介

云南弥勒佛简介云南弥勒大佛,很多人都会慕名前去参拜,希望得到它的佛缘庇佑。

云南的弥勒县因着它独特的名字和自然风光,是一个佛教圣地,也是一个旅游胜地。

而云南弥勒大佛就是此处的一宝。

云南弥勒县佛缘甚厚,说不清是先有云南弥勒大佛,还是先有弥勒县。

但是我们可以知道的是弥勒县的弥勒寺香火很旺,弥勒大佛很灵。

还有就是弥勒寺是因塑有弥勒大佛而得名的,而它就坐落在风景宜人的弥勒县,这样的巧合,使人不禁怀疑是因为有了弥勒寺才有弥勒县之名,然后经过多年的熏染,弥勒县便演化出一个弥勒大佛的“佛城”。

也许弥勒县与弥勒佛的传说只是人们的一种良好愿望,按历史溯源则截然是两回事。

但是将错就错也未尝不可。

佛家就是讲究一个缘分。

云南弥勒县里有座弥勒寺,寺里住着有名的云南弥勒大佛。

那是多么有缘的事。

为什么一定要追求各种得名的由来呢?来到弥勒县,我们便可以看到:锦屏山上,南怀瑾先生亲笔题词的云南弥勒大佛(弥勒布袋相)佛光普照。

它高19.99米,远远地就望去就能感受到这尊金光灿灿的大佛播撒出的佛性光辉。

沿着1999级台阶绵延而上,千年梯田、百年古树尽收眼底,潺潺清泉灵秀无方,仿若人间仙境。

登到山顶,进到弥勒寺参拜一番,对着弥勒佛哈哈大笑一番,你就会发现难容之事大肚能容,可笑之人一笑了之,一切都阶之绵长,显千年梯田、百年古树、潺潺清泉之灵秀,遂成"旅游胜地"之大观。

登临锦屏仙山弥勒佛境,弥勒县城及一马平川的万亩平畴尽收眼底,让人既心智顿开,思接广远;又烦恼顿消,心旷神怡。

每年春节和正月初九庙会等传统节日,上山进寺的香客、朝拜的信徒、观光的旅行者络绎不绝。

到弥勒县,游弥勒寺,拜弥勒佛,领略佛教文化、儒家文化、民族文化和谐共处之大观,成了许多人的一大快事。

巍巍锦屏,悠悠古寺,县名弥勒寺名弥勒佛名弥勒,这一世间惟一的奇妙异境,集于南滇一地,实属稀罕。

其间的因果,自古以来在民间流传着不少美妙的传说。

相传南北朝年间的一天,大智大慧的如来佛祖,梦见中国南方有一座山峰极像端坐着的弥勒佛,便派弥勒佛菩萨四海巡查,寻找这块吉祥灵地传经布道,弥勒菩萨依梦所示,云游南方。

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东风韵景区旅游的火爆,只是深入实践“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的一个侧影。

弥勒作为文旅产业重点布局的城市之一,精准整合地域资源(弥勒当地自然文化资源)、产业(面向世界的美憬阁酒店、最高标准的健康管理中心、国际化艺术的东风韵度假区艺术建筑群落)、运营(城市全域旅游聚合)三大优势,打造以东风韵为核心的文旅景区集群,致力于形成云南乃至全国最具代表性的农文康旅融合发展标杆,成为面向国际一流的健康旅居目的地。

文旅、健康产业既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也是关系老百姓生活的幸福工程、民心工程。

弥勒东风韵,这宛如诗画般的名字,散发着浓厚的东方韵味,仿佛一幅流动的水墨画,诉说着千年的故事。

它不仅仅是一个地名,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一种文化的象征。

弥勒,这个名字本身就蕴含着慈悲与智慧,它是佛教中弥勒菩萨的化身,代表着未来的希望和美好。

而东风韵,则是对这片土地上独特自然风光的赞美,也是对这里深厚文化底蕴的诠释。

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东风带来了四季的轮回,也带来了生命的律动。

春天的东风,带着花香和暖意,吹拂着大地上的每一寸土地,让万物复苏;夏天的东风,带着热情和活力,吹拂着田野上的每一片绿叶,让生命蓬勃;秋天的东风,带着丰收和喜悦,吹拂着果园里的每一个果实,让硕果累累;冬天的东风,带着静谧和安宁,吹拂着山林间的每一片雪花,让大地沉睡。

弥勒东风韵,还体现在这里的人文景观中。

无论是古老的寺庙,还是传统的民居,都散发着浓郁的东方韵味。

这里的建筑风格独特,雕刻精美,每一砖每一瓦都透露着匠人的心血和智慧。

走在这里的街道上,仿佛穿越到了古代的繁华集市,可以感受到那份宁静与和谐。

弥勒东风韵,是一种独特的魅力,是一种永恒的记忆。

它不仅仅是一种自然景观,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在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东风的温暖和力量,也可以领略到弥勒的慈悲和智慧。

让我们沉醉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感受弥勒东风韵的无穷魅力。

东风韵打造的幸福“密码”这张可喜的成绩单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密码”?文旅的“幸福密码”,需要游客沉浸式破译。

弥勒历史博物馆观后感

弥勒历史博物馆观后感

弥勒历史博物馆观后感今日我们来到了弥勒博物馆,它让我想到了那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

我满怀着兴奋来到了这宏伟的博物馆。

文物,代表着能工巧匠的心血和才智;文物,代表着那古代人民的风采;文物,代表着国家悠久的历史。

是她,让我明白了我们家乡的历史。

纵然它们身上长满了铜绿,但却丝毫无法掩饰着它们身上磅礴大气的气势。

看到了它们,让我的心头猛得一颤,让我充满了敬畏之情。

我们共游览了弥勒文房四宝、弥勒礼貌史陈列、江淮撷珍、徽州古建筑。

这些都给了我极大的震撼。

弥勒礼貌史陈列反映了弥勒礼貌发展的脉络,而这些古文物反映了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历史,它们也代表着古代文化的优良传统。

《弥勒文化史》陈列由“青铜礼乐夷楚华章”、“运河通达清名流芳”、“中都基业天下徽商”等几部分组合而成。

构成了弥勒那源远流长的历史画卷。

它,让我明白了那些能工巧匠的技艺高超。

可是即使再高超的技艺也没有很好的流传下来。

它,让我看到了内在的精髓,让我感受到了它那磅礴的气势。

仿佛我是在应对应对古代君王一般。

它,代表着我们弥勒的文化底蕴。

经过参观,领悟一个个历史故事,我感到扑朔迷离,听的津津有味。

这些文物,是勇敢的文博工作者经历了千辛万苦才使得这些文物安然的摆放在博物馆里。

她们是伟大的英雄,为了国宝不遭破坏,经受了多少委屈与磨难,可是,她们却没有丝毫的抱怨,拿着微薄的工资,依然无私奉献。

每一件文物都记载着一个故事,我从它们身上看到沧桑的铜绿,但却丝毫掩饰不了君临天下的王者威严,凝结着些创作者心血的结晶。

玉器,晶莹温润;书画,意境幽远;古剑,驰骋战场。

当我离开博物馆时,我不禁感慨这是一个多么伟大的建筑,此行让我收获了太多。

历史博物馆观后感篇2上海博物馆总面积达39200平方米,建筑高度29.5米,建筑以圆顶方体的基座象征着“天圆地方”,它把我国的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巧妙地融为一体,所得到不同凡响的视觉效果,在世界博物馆之林独树一帜。

馆中藏珍贵文物12万件,其中尤以青铜器、陶瓷器、书法、绘画为特色,藏品之丰富、质量之精湛,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弥勒文化的发展跨越
龙有兴
在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软实力正成为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核心竞争力重要组成部分的今天,“云南要跨越,弥勒怎么办?”,“弥勒要跨越,文化怎么办?”。

作为文化职能部门,必须牢牢把握“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这一大局,强化工作的前瞻性和主动性,积极主动发挥文化职能作用;大力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不断创造出体现民族文化活力和生机的文化精品,激发“跨越发展”的信心和动力;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不断增强服务“跨越发展”的支撑力:
一、转变观念,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谋划好弥勒文化建设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李长春同志在吉林调研时强调,一定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深刻认识文化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深刻认识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责任,深刻认识提高文化软实力、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意义,加快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不断开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

面对省委的跨越发展要求和文化建设面临的前所未有的新机遇和新挑战,文化部门应该更新观念,按照“站在全
局看文化,围绕中心谋文化,服务社会抓文化,以民为本惠文化,融入市场活文化”的思路,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和文化价值观,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推动弥勒民族文化实现新跨越。

弥勒文化的自觉和自信在哪里?文化的根本特点是区域性和差异性。

所以,除了全社会应广泛普遍建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外,弥勒文化的自觉和自信就要应该建立在自己的独一性和区别性上。

通过彰显自己的独特文化现象以增强自信和自觉,通过人人的广泛的自信自觉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这里,文化的自觉自信既是自身发展的目标要求,又是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所以,根据本地的文化特点,客观正确地找好自己文化发展的方向和定位是至关重要的。

此外,我们还必须把文化建设摆到“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去谋划。

充分认识文化建设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中的重要作用,树立大文化的发展新理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筑牢广大人民共同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与全省休闲旅游示范县建设相融合,把弥勒独特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创造财富的优势,培育文化产业新支柱;深入开展和谐文化建设,巩固和发展全县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改革创新,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文化发展的生机活力
一定要按照省州党委的要求,牢固树立改革创新意识,把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作为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结合我县文化建设实际,进行大胆实践和积极探索,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文化发展的生机活力。

着力抓好公益性文化单位“三项制度”改革。

通过深化劳动人事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等内部管理制度改革,逐步建立起领导干部定期聘任制、全员聘用制、任期目标管理责任制、服务标准公示制、职称评聘分开制、法人代表奖励制、文化产品和服务政府采购制等制度,着力解决定位不清、任务不明、活力不足、效率不高等问题,进一步强化公共文化服务职能,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为建设覆盖全县城乡的较为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有力的保障。

着力抓好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改革。

抓好“改制”,重塑主体,将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改制为民营文化企业;抓好“转企”,培育主体,将阿细跳月艺术团推向社会,稳步走向市场;抓好“结合”,壮大主体,与旅游发展紧密结合,内引外联,组建有竞争力的文化产业集团。

着力建立人才队伍建设“三能”机制。

围绕“出精英、出精神、出精品”,积极探索“人员能进能出、领导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长效机制。

实行公开“双聘”领导班
子成员,激活管理人才;实行角色竞争制,激活演艺人才;实行评聘分开,真正把职责效能和工资待遇挂钩,激活文化专业技术人才。

三、立足县情,以有力的举措和保障推动弥勒“特色文化”建设
对于文化建设,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形势一片大好。

中央出台了系列文化发展繁荣的相关政策,云南按照省委部署,将以新的文化视角,全面把握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公益性、产业性和民族性,突出优势,明确重点,以有力的举措和保障推动“桥头堡”文化建设。

这一切,为我县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建设提供了千载难逢的重大历史机遇。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为文化改革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真正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实施、宣传部门协调指导、行政管理部门具体落实、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二要增加文化投入,为文化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从经济的角度看,文化发展无疑是最弱势的,文化的发展,特别是文化产业的发展初期离不开政府的有力支持。

建议按照上级“对文化投入的增幅不低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的要求,设立相应的文化产业专项资金和文化事业建设费。

同时,加强银企对接,落实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具体实施办法,加大金融业对文化企业的服务力度。

三要抓好五个方面工作,为弥勒跨越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一是加快建设公共文化基础设施。

构建覆盖城乡、惠及全县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大公共文化服务和产品供给力度和抓好公共文化设施的综合利用,让全县各族人民群众共享文化改革发展成果。

同时,为在旅游发展中注入文化的巨大力量,应该加快建设重大标志性文化设施。

二是培育发展一批骨干文化企业。

抓住国家和省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大机遇,加快发展弥勒文化产业,提高文化对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

三是重点扶持发展一批特色文化产品。

抓住我县“阿细跳月”“阿细先基”“阿哲大跳”及“阿细祭火”的人类文明最后的火种等独特的优秀民族文化,精心策划、精心创作,大力实施弥勒文化精品工程,掀起新一轮的弥勒文化“走出去”风潮。

四是着力推进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改制。

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是文化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培育一大批合格的文化市场主体是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方面。

五是精心策划一批特色鲜明的文化活动。

围绕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展示弥勒文化魅力这个主题,精心组织策划集地域性、参与性、互动性、艺术性、观赏性为一体,特色鲜明的真正突出阿细跳月的“阿细跳月节”及阿细先基演唱、阿细祭火等文化活动,特别要在群众的广泛参与上下功夫,而不是政府唱独角戏。

四、乘势而上,以坚定的信心和决心实现弥勒文化跨越
式发展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同时又是省委实施“四个翻番,两个倍增”,实现跨越发展的第一年,我们必须认清形势,坚定信心,乘势而上,发挥文化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战略性作用,推动弥勒民族文化发展实现新跨越。

我们要全面实施推进省州有关文化建设的各项规划和方案,通过“十二五”的努力,基本建立覆盖城乡的较为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基本形成较为完备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文化遗产得到全面有效保护;艺术创作生产得到提高和繁荣发展,精品力作不断涌现;文化产业振兴发展,成为我县新的支柱产业;基本建立起以行政执法、社会监督、行业自律、技术监控为主要内容的监管体系,文化市场更加繁荣;文化走出去战略取得新突破,弥勒作为享誉世界的“阿细跳月”的发源流传发展地,阿细跳月的世界性地位得到巩固和发展;文化人才队伍发展壮大,培养出一批文化艺术领域的顶尖人物、文化科技的专业带头人和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

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在艺术精品创作、省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弘扬、文化旅游产业增加值、对外文化交流数量、文化艺术人才等方面,比“十一五”期末翻一番,弥勒民族文化的软实力和影响力明显增强,在弥勒跨越发展中作用日益凸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