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湘教版)方案第42讲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
高中地理《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教案湘教版必修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荒漠化的概念及其危害,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分析荒漠化对人类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2. 使学生掌握荒漠化的成因和治理措施,了解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治理的现状和成效。
3. 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教学内容1. 荒漠化的概念及其危害:荒漠化是指土地生产力下降,逐渐向荒漠化方向发展的过程。
荒漠化会导致土地质量下降,水资源减少,植被破坏,生态环境恶化,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
2. 荒漠化的成因:荒漠化的成因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变化、地质构造等,人为因素包括过度开发、土地利用不当等。
3. 荒漠化治理措施:荒漠化治理应采取综合措施,包括植被恢复、水土保持、土地改良、水资源合理利用等。
4. 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治理现状和成效: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如退耕还林、沙漠化防治、水资源合理利用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探究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荒漠化危害和治理措施。
2. 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荒漠化对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的影响,生动形象地展现荒漠化治理的成果。
3.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深入了解荒漠化治理的难点和重点,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制作多媒体课件,包括荒漠化危害和治理措施的图片、视频等。
2. 准备相关资料,包括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治理的实例和成效。
3. 划分学习小组,提前通知学生讨论主题和荒漠化相关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荒漠化对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的影响,引起学生对荒漠化问题的关注。
2. 讲解荒漠化概念及其危害:讲解荒漠化的定义,分析荒漠化对人类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3. 分析荒漠化的成因:引导学生了解荒漠化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4. 讲解荒漠化治理措施:讲解荒漠化治理的方法,使学生掌握荒漠化治理的基本知识。
5. 展示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治理现状和成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治理的成果,让学生了解荒漠化治理的实际效果。
湘教版地理必修三 2.1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 教案设计
2.1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教案)【课标要求】1.理解荒漠化的过程,分析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2.了解荒漠化的危害和荒漠化治理的措施和问题。
3.认识荒漠化问题的严重性,树立防治荒漠化的观念,逐步建立正确的环境观。
4.树立土地荒漠化问题的一般的分析方法和思路,积累常用语言,即学会知识的迁移运用。
【教材分析】地理新课程标准在本节以区域生态建设为主线着重引导学生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以利于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并倡导在活动中将地理知识应用于实践之中,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2.荒漠化的危害和荒漠化治理的措施和问题。
3.认识荒漠化问题的严重性,树立防治荒漠化的观念,逐步建立正确的环境观。
4. 树立土地荒漠化问题的一般的分析方法和思路,积累常用语言,即学会知识的迁移运用。
过程与方法1.运用资料分析问题和图表对比方法。
2.尝试小组合作进行资料、图像查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强化科学的人地观念。
教育学生从小事做起,养成善待自然保护环境的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1.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2.荒漠化的危害和荒漠化治理的措施和问题。
3. 树立土地荒漠化问题的一般的分析方法和思路,积累常用语言,即学会知识的迁移运用。
【教学难点】树立土地荒漠化问题的一般的分析方法和思路,积累常用语言,即学会知识的迁移运用。
【教学方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引入)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
区域发展会对生态环境施加压力,会产生影响区域发展的环境问题。
认识和综合治理这些环境问题,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本章我们分别以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洞庭湖区湿地资源的开发和保护为典型案例,探讨在不同的区域如何进行不同的生态环境建设。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三第二章第一节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湘教版(28张)
湖南祁阳二中刘朝晖
主要知识提要
一、荒漠化的含义 二、荒漠化的危害 三、荒漠化的防治 四、知识小结
思考1
我国的沙漠主要分布在什么 地区?
湖南祁阳二中刘朝晖
世界主要的沙漠分布区
沙漠化景观
湖南祁阳二中刘朝晖
思考2 荒漠化就是土地沙漠化吗?
阅读教材1
荒漠化是指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 所造成的土地退化。所谓土地退化,是指由 于使用土地不当或其他因素,所导致的耕地、 草原和森林等资源的生产能力下降。严重的 土地退化,可使土地完全丧失生产力。
按照工程建设总体规划,从1978年开始到2050年结束,分三个 阶段,八期工程,建设期限73年,共需造林5.34亿亩。在保护现 有森林湖南植祁被阳二的中刘基朝晖础上,
采取人工造林、封山封沙育林和飞机播种造林等措施,实行乔、灌、草结合,带、片网结 合,多树种、多林种结合,建设一个功能完备、结构合理、系统稳定的大型防护林体系, 使三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由5.05%提高到14.95%,沙漠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水土流 失得到基本控制,生态环境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从根本上得到改善。
湘教版荒漠化的危害和治理
破坏植被,加速了水分和养分的流失,土地丧失了生产力。
小结
荒漠化
自然因素
人为因素
地理位置
荒漠化
物质基础
平地沙质沉积物覆盖深厚
大风日数较多且集中,风力作用强
海洋水汽来源少。气候异常干旱
深居内陆
气候条件
过度开垦
水资源利用不当
过度放牧
过度樵采
破坏防风沙的植被
加速草原退化和沙化的进程
二、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成因
1.我国西北地区的范围、地形
长城以北
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以北
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 山脉与盆地相间分布
大兴安岭以西
A 深居内陆,距海洋远
C 地处山岭背风地带,受下沉气流控制
B 高原、山地阻挡海洋气流进入,降水少
干旱的原因
西北 地区
位置
地处亚欧大陆腹地
干旱
地形
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
04
课堂练习
下列不能用以指示荒漠化的迹象的是( ) A.土壤有机质增加 B.沙尘暴频率增加 C.生物生产力下降 D.牲畜数量或者品质下降
A
课堂练习
2、下列有关我国的荒漠与世界荒漠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都是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B.都远离海洋,深居内陆 C.都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D.现代荒漠主要是人为原因造成的
1
红漠化
2
植物就无法正常生长
风力侵蚀 水力侵蚀
没有植被保护
土地生产力丧失
荒漠化的过程
继续发展
形成荒漠化的景观
裸露的地面
土壤中水分养分流失
一﹑荒漠化的含义
巩固提升
1.下列关于荒漠化的含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荒漠化就是沙漠化 B.全世界的荒漠都是荒漠化土地 C.荒漠化的形成主要受自然条件的影响 D.荒漠化的实质是土地的退化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一节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__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课件湘教版ppt
一、荒漠化的含义
读我国西北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概念:是指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所造成的_土__地__退__化__。 2.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因素:
二、荒漠化的危害 1.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2.造成表土裸露,提供_沙__尘__暴__形成的沙源。 3.导致_植__被__和_地__表__形__态__破坏,使生物生产力持续下降,引发饥荒, 阻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三、荒漠化的防治 1.全球性行动:1994年,联合国正式通过了《国际防治荒漠化公约》。 2.我国对荒漠化的防治: (1)方针:“_预__防__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 (2)措施。
关键能力·层级突破
基础考点1 土地荒漠化的成因、危害与治理 【研析考题】 例题 荒漠化的治理
(2020·全国Ⅲ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毛乌素沙地中流动沙地,固定沙地与湖泊、河流、沼泽等景观并存。上
述景观在自然和人文因素影响下可发生转化。1995-2013年,流动沙地趋于固 定,湖沼面积减小。一般而言,风沙沉积越多,风沙活动越强。某科研团队 调查1万年以来毛乌素沙地东南部湖沼沉积和风沙沉积数量的变化,结果如图 1所示。图2示意毛乌素沙地1995-2013年气温、降水的变化。
(1)分别简述图1所示Ⅰ、Ⅱ、Ⅲ三个阶段湖沼面积和风沙活动的变化特征, 并归纳湖沼面积与风沙活动的关系。 (2)说明毛乌素沙地1995-2013年流动沙地趋于固定的自然原因。 (3)毛乌素沙地1995-2013年湖沼面积减小,试对此做出合理解释。 (4)近些年来,毛乌素沙地绿化面积逐渐增大,有人认为“毛乌素沙地即将消 失”。你是否赞同?表明你的态度并说明理由。
【关联知识】 关联1 荒漠化的成因分析 (1)从荒漠化的本质来进行分析。荒漠化的实质就是风力的侵蚀作用,可以从 外力作用的角度进行分析。根据区域所在的地理位置,即可判断该地的主导 外力作用。 (2)荒漠化的原因既有自然原因,又有人为原因。以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为案 例来进行说明。
高考地理湘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章第讲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
技能专项
真题重组集
【最新考纲】 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 (chǎnshēng)的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和保护措施。
【权威解读】 1.理解荒漠化的形成过程,能够从自然和人为 两方面分析其形成的原因。2.了解荒漠化的危害及治理措 施。
第二页,共32页。 核 基心 础考 自点 主
技能专项
真题重组集
第二十四页,共32页。 核 基心 础考 自点 主
技能专项
真题重组集
3.(2010·安徽文综,28)目前我国每年(měinián)需要通过远 洋货轮进口大量铁矿石。下图所示区域是我国重要的铁矿 石进口地。完成下题。
第二十五页,共32页。 核 基心 础考 自点 主
技能专项
真题重组集
图示区域铁矿开采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 )。
第十六页,共32页。 核 基心 础考 自点 主
技能专项
真题重组集
(1)石羊河的总体流向为____________。从内、外流河类型 看,该河为____________河,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河流中下游地区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目前面临 的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防止该流域生态环境恶化,在农业生产中,应该 (yīnggāi)采取哪些措施?
第二十页,共32页。 核 基心 础考 自点 主
2013届高考突破地理湘教版必修3精选课件3-2-1《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84张
28%
目前仍以每年 2000 多平 方千米的速度扩大
(2)危害的严重性。
主要危害
基本内容
许多村庄、铁路、公路、水库以及灌渠受到了 造成经济损失
风沙的威胁
全国荒漠化面积 267 万平方千米,约占国土总 面临丧失土地
面积的 28%
造成表土裸露,为沙尘暴形成提供了充足的沙 生态问题严重
源
荒漠化使得生物的生产力持续下降,粮食和牧 引发饥荒问题
(5)伴随着经济发展,中部地区将逐渐向西部地区转移 的产业类型主要是________型产业,该现象对中部地区的 影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成因 1.西北地区的荒漠化与自然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从地理位置看,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地形 以高原、盆地为主,周围有高大山脉阻挡了海洋水汽的进 入;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降水稀少,气温日较 差、年较差大;河流多为内流河,水量少;植被稀疏,以 温带草原、高山草甸、河漫滩草甸、温带荒漠为主。以上
在我国西北荒漠化地区,应当怎样处理保护环境与脱 贫致富的关系?
自主核对 一、1.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2.风蚀 水蚀 水土流
失 环境生态破坏 二、经济损失 表土裸露 沙尘暴 地表形态 生产
力 三、3.国际防治荒漠化 4.(1)林 草 (2)禁牧 (3)水
(4)人工 (5)生态
思考:防治荒漠化既是科学问题,又是社会问题。森林被 砍伐、草地被破坏、农田被侵占,既有工业化进程中的原 因,更有贫困导致的破坏。贫困迫使当地居民无可选择地 以牺牲长远利益来争取短期的生存,尽可能地开发现有的 极少资源。因此,任何有效的防治荒漠化的战略和对策都 应以消除贫困为核心,在保护环境的同时解决当地居民的 脱贫致富问题。
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湘教版)课件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
图28-2
接近亚洲高压中心,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冬春干旱季节,从而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有利条
(4)其他重要条件——气候异常
本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气温的变率大;多雨年有利于抑制风沙活动和荒漠 化进程,少雨年则加快荒漠化进程。
考点互动探究
2.人为因素——决定性因素 人为原因大大加剧了荒漠化的发展,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原因。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原
水资源利 用不当 绿洲地区 灌溉农业区
中上游过度利用水资源,导致下游
水资源短缺,生态恶化 大水漫灌 导致土壤次生盐渍化
考点互动探究
命题探究
命题点 荒漠化形成的原因
1 . [2016·上海卷] 撒哈拉沙漠南缘的11个国家正联手打 造一条横穿非洲大陆的绿化带。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条被称为“绿色长城”的绿化带,计划总长度
土地退化
。
(2)土地退化:土地退化是指由于使用土地不当或其他因素所导致的耕地、草原和森林等
(3)荒漠化的分布
a.全球:全球荒漠化土地面积约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24%,相当于俄罗斯、 加拿大 、中国 国土面积的总和。
b.我国:我国荒漠化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28%。
基础自主梳理
2.荒漠化的危害 农业:土地退化、沙化,导致植被和地表形态的破坏,
生物的生产力 持续下降,粮食和
牧草减产甚至绝收,继而引发饥荒。
交通:沙丘埋没公路和铁路,威胁交通安全。沙尘暴降低大气能见度,迫使机场关闭、 公路停运等。
生活:流动沙丘埋没农庄、城市;为沙尘暴提供充足的沙源,导致沙尘暴频发,破坏生存
环境,使生态环境变得更脆弱。
基础自主梳理
3.荒漠化的防治
(1)方针: 预防 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 (2)现状:“边治理,边破坏”“局部好转,总体恶化”。
2013《走向高考》高三湘教版地理一轮复习必修3-2-1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二)
解析:第(1)题,本地位于河西走廊地区,属于温带大陆 性气候,气候干旱,水源缺乏,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土地荒漠化。第(2)题,防止荒漠化进一步加剧的措施,可以 从禁止过度放牧、过度开垦、乱采滥挖,控制种植业规模、 推广节水农业、推广喷灌技术、退耕还牧、生态移民,促使 其恢复自然植被等方面考虑。
1.目前该区域生态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 )
①水资源短缺 ②水土流失 ③植被退化 ④沙漠化、
盐碱化 ⑤旱涝灾害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①③⑤
2.该河下游弱水河段,近几十年来逐渐由常年性水流变 为季节性水流,下游的湖沼湿地日渐干涸,向荒漠转变,其 主要原因是 ( )
A.雪线上升,冰雪融化减少 B.降水减少,气候变干 C.植被减少,蒸发下渗增加 D.流域内水资源分配不合理
(1)30 年间,该地区土地利用状况有何变化?为什么会产 生这种变化?当地自然环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1)耕地面积扩大,森林、草原面积减小。 人口 增长,人们乱伐滥垦。 气温年较差增大,年降水量减小, 水土流失面积增大。
(2)不合理的人类活动。
解析:30 年间,该地区耕地面积扩大,而森林、草原面 积减小,这是人口增长、人们乱伐滥垦所造成的,进而导致 了当地气候恶化(气温年较差增大,年降水量减少)、水土流失 面积增大。由此可知,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是造成这里水土流 失的主要原因。
(3)简述西北地区防治荒漠化的措施。
答案:(1)新疆 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水资 源利用不当等
(2)盐碱化 自然原因:①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春季气 温回升快,蒸发旺盛;②地势低洼,排水不畅,地下水位较 高,盐分向地表积聚。人为原因:大水漫灌,导致地下水位 上升。
高优设计届高考地理湘教版一轮复习课件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原因、分布与防治
1.自然原因 (1)干旱的气候(基本条件):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有利于荒漠的 发展。 (2)疏松的沙质沉积物(物质基础):由于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 平地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 (3)多大风天气(动力因素):接近亚洲高压中心,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冬 春干旱的季节,从而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4)气候异常(重要影响因素):多雨年有利于抑制风沙活动和荒漠化进 程;持续干旱则促进荒漠化进程。
第十章
第1讲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图表 基础梳理 考点探究 图(tú表b技iǎ法o) 演练巩固
技法
(1)据图概括我国 A 区域的自然环境特点。 (2)简要分析沙尘暴路径呈西北—东南走向的原因。 (3)指出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特大沙尘暴的变化趋势所反映的环境问 题,并说明其主要人为原因和治理措施。
2.点拨:西北地区的沙漠化、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南方地区的石质荒漠化, 以及北方地区的次生盐渍化等都属于荒漠化的范畴。
4.点拨:气候干旱,降水少,大风频繁,以及植被稀疏等与荒漠化有关。
第十页,共32页。
第十章
第1讲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考点(kǎo 基础梳理 考di点ǎn探)探究 图表技法 演练巩固
第五页,共32页。
第十章
第1讲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基基础础梳(j理梳īch理ǔ) 考点探究 图表技法 演练巩固
一 二 三 四五
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1.西部地区的区域差异(如图)
2.本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的主要表现
(1)地表水贫乏,河流欠发育,流水作用微弱,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 形成大片戈壁和沙漠。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二章 第1讲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学案 湘教版必修3-湘教版
第1讲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最新考纲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和保护措施。
思维导图考纲解读1.理解荒漠化的形成过程,能够从自然和人为两方面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2.了解荒漠化的危害及治理措施。
微专题一荒漠化的含义1.内涵(1)荒漠化: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所造成的土地退化。
(2)土地退化:由于使用土地不当或其他因素,所导致的耕地、草原和森林等资源的生产能力下降。
2.全球荒漠化现状:全球荒漠化土地面积约占陆地总面积的24%,我国荒漠化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28%。
思维拓展(1)土地沙漠化:是指在干旱多风的沙质地表环境中,由于过度的人为活动破坏了脆弱的生态平衡,使原非沙漠的地区出现了以风沙活动为主要特征的类似沙漠景观,造成了土地生产力下降的环境退化过程。
如乌兰布和沙漠、科尔沁沙地等。
(2)“石漠化”:全称是“石质荒漠化”,主要是指在亚热带湿润区域岩溶发育的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大面积裸露,地表呈现出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
如云贵高原地区。
(3)“次生盐渍化”:是荒漠化的另一种迹象,也是人为不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和水资源所带来的后果。
如我国的黄淮海平原、宁夏平原、河套平原等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次生盐渍化问题。
荒漠化的含义与类型考向荒漠化与区域环境问题1.(2010·安徽文综)目前我国每年需要通过远洋货轮进口大量铁矿石。
下图所示区域是我国重要的铁矿石进口地。
图示区域铁矿开采引发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A.森林锐减B.土地沙漠化C.土地盐渍化D.物种灭绝答案 B解析图示铁矿所在区域位于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降水少而蒸发旺盛。
铁矿开采过程中易造成地表植被破坏而引发土地沙漠化。
故选B项。
微专题二荒漠化的成因——以西北地区为例1.荒漠形成的自然条件(1)干旱的气候(基本条件)(2)疏松的沙质沉积物(物质基础)由于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地表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为荒漠化的发生提供了物质来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本章知识框架】
第42讲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
一.荒漠化的含义
______________公约》 ”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疑难突破】
一.表解归纳荒漠化的形成原因——规律总结
例1.(2010全国文综)下图所示区域内自南向北年降水量由约200mm增至500mm左右,沙漠地区年降水量仅50mm左右。
据此完成1~3题。
1.图中甲地区夏季降水量最接近()
A.50mm B.150mm
C.200mm D.250mm
2.解决该区域农业用水紧缺的可行措施有()
①引湖水灌溉②海水淡化
③改进灌溉技术④建水库调节径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甲地区农业发达,其成功之处在于()
A.提高了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B.调节了降水的季节分配
C.调节了降水的年际变化 D.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
【解析】通过读图判断该地为中东的以色列地区该地以地中海气候为主,夏季干旱少雨;第1题答案为A。
该水资源贫乏,但临海解决该区域农业用水紧缺的可行措施有可以进行海水淡化,同时在农业生产上采用节水灌溉技术。
第2题答案B. 甲地区农业发达,其成功之处在于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第3题答案为D。
【答案】 1.A 2.B 3.D
例2.(改编题)2010年1月22日,治理荒漠化国际会议在北京召开。
读全球荒漠分布示意图,回答(1)~(3)题。
(1)目前全球荒漠化土地约为3600万平方千米,而且呈扩大和加剧的趋势,其影响因素有 ( )
①地震、火山、泥石流频发②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③滥垦滥牧,砍伐森林④全球CO2排放量增加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土地面积较大、危害较严重的国家,冬春沙尘暴天气频发。
下列受沙尘暴天气危害较重的一组城市是( )
A.乌鲁木齐、呼和浩特、银川 B.成都、武汉、南京
C.沈阳、天津、青岛 D.贵阳、昆明、重庆
(3)我国原生荒漠与世界其他原生荒漠比较,说法正确的是 ( ) A.都是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B.都远离海洋,深居内陆
C.都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D.主要是地质时期自然原因形成的
【解析】解答本题组需要看清题干要求。
第(1)题,荒漠化扩大主要是由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效应使蒸发加大,加剧干旱。
第(2)题,受沙尘暴影响严重的地区,一是沙源地,二是靠近沙尘暴多发地区或沙尘暴移动路径以内的区域。
第(3)题,我国和世界其他原生荒漠的成因相同之处是气候干旱,降水少;大多是地质时期自然形成的,再加上人为原因扩大产生的。
但我国多为温带荒漠,而世界其他荒漠多为热带或亚热带荒漠。
【答案】(1)B (2)A (3)D
【课堂训练】
一.选择题(第1-2题为单选,3-4题为双选,每题5分,共20分)
(2010年临沂模拟)读我国沙漠化土地成因构成示意图,回答1~2题。
1.这些沙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 )
A.华南、华东和华北地区
B.西北、西南和东北地区
C.西北、东北和华北地区
D.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
2.沙漠化土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
A.人类对土地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使植被受到破坏所致
B.人类发展工农业生产所致
C.是降水减少、蒸发加剧的结果
D.是气候干旱、沙丘不断向农牧业地区推进的结果
下图是我国西部某地区略图,图中左上方所示为当地铁路沿
线的草方格沙障。
读图回答3~4题。
3.P地与Q地相比,P地 ( )
A.全年的大风日数少
B.全年的降水量多
C.全年的降雪日数少
D.全年沙尘暴日数多
4.在铁路沿线设置草方格沙障,其主要生态功能是 ( )
A.能截留水分 B.改变气候类型 C.能削弱风力 D.改变植被类型
二.综合题(20分)
5.(2010年泰安模拟)读我国各省区荒漠化分布图(图甲)和荒漠化类型动态变化情况图(图乙),回答问题。
(1)从荒漠化成因分析,荒漠类型多样,则自然过程形成属于____________,受人类活动影响形成属于____________。
荒漠化形成的影响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荒
漠化的主要动力因素是____________。
(2)我国荒漠化分布最多的省区是______________,其人为原因有哪些?(3)近年来导致我国荒漠化面积增加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简析其原因。
【基础梳理】
一.气候变化人类活动退化水蚀水土流失干旱长降水稀少东南西北裸露压力
二.经济损失沙尘暴生产恶化外迁国际防治荒漠化三北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牧采移民人口资源环境
【课堂训练】
一.选择题(第1-2题为单选,3-4题为双选,每题5分,共20分)
1.C 2.A【解析】该题组主要考查我国荒漠化土地分布及成因。
第1题,由图示沙漠化土地成因构成图知这些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主要表现为沙丘入侵农田、草场)、东北(主要表现为滥垦、滥伐森林)、华北(主要表现为水资源利用不当和工矿建设破坏林草)。
第2题,结合上题知答案为A。
3.AB【解析】P地与Q地之间有贺兰山阻隔,贺兰山对来自西北的冬季风起阻挡作用,P地年大风日数少,同时,贺兰山对来自东部太平洋的夏季风起阻挡作用,使得Q地年降水量少于P地。
4.AC【解析】草方格沙障设置不可能改变该区的植被类型和气候类型,但可截留水分和削弱风力。
二.综合题(20分)
【答案】(1)原生荒漠次生荒漠风蚀水蚀盐碱化风力(6分)(2)新疆(2分)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水资源利用不当等(2分)(3)盐碱化(2分)自然原因:①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②地势低洼,排水不畅,地下水位较高,盐分向地表积聚。
(4分)人为原因:大水漫灌,导致地下水位上升,盐碱地面积扩大。
(4分)
【解析】(1)荒漠化成因有自然原因(原生荒漠)和人为原因(次生荒漠)。
(2)直接读图回答即可,人为原因结合“荒漠化的防治”回答。
(3)从图乙中可以看出“盐碱化”的土地面积增加。
土壤盐碱化是指土壤含盐量太高(超过0.3%),而使农作物低产或不能生长。
形成盐碱地要有两个条件:一是气候干旱和地下水位高(高于临界水位);二是地势低洼,没有排水出路。
地下水都含有一定的盐分,如其水面接近地面,而该地区又比较干旱,由于毛细作用上升到地表的水蒸发后,便留下盐分,日积月累,土壤含盐量逐渐增加,形成盐碱地;如是洼地,没有排水出路,则洼地水分蒸发后,即留下盐分,也形成盐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