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种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合集下载

当前种业发展中存在着的几个问题及建议

当前种业发展中存在着的几个问题及建议

当前种业发展中存在着的几个问题及建议随着国家农业的快速发展,种业作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然而,在种业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着种业的健康发展,也影响着国家农业的发展。

本文将从产业链、技术创新、市场销售等方面,对当前种业发展中存在的几个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产业链不完整种业产业链是一个包括种子繁育、种子生产、种子销售、种子植保等多个环节的复杂系统。

然而,在当前的种业发展中,由于各个环节之间的协调不够,导致种子的品质无法得到保障,也影响了种业的发展。

因此,完整的产业链是当前种业发展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建议:完善种业产业链,加强各个环节之间的协调和合作。

政府应该加强对种业的政策引导和支持,鼓励企业在种子繁育、种子生产等环节进行合作,提高种子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二、技术创新不足种业是一个高科技含量的产业,技术创新是种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然而,在当前种业发展中,技术研发和应用不足,导致种业的发展缓慢,也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建议:政府应该加大对种业技术研发的投入,鼓励企业加强科研力量,加速新品种的研发和应用。

同时,政府还应该加强对种业的技术培训和推广,提高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素质。

三、市场销售不畅市场销售是种业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种业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然而,在当前种业发展中,由于市场竞争激烈,销售渠道不畅,导致种业企业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建议:政府应该加强对种业市场的监管,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

同时,政府还应该加强对种业企业的扶持和引导,鼓励企业加强产品宣传和推广,拓宽销售渠道,提高市场份额和竞争力。

四、品牌建设不足品牌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然而,在当前种业发展中,由于品牌建设不足,导致企业的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建议:政府应该加强对种业企业的品牌建设引导和支持,鼓励企业加强品牌宣传和推广,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当前农业种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当前农业种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当前农业种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农民种植需求的不断增加,种子作为农业生产的基础,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在农业种子管理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的效益和品质。

本文将对当前农业种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对策,以期为农业生产和农民的收益带来更大的提升。

1. 品种缺乏多样性。

目前市场上流通的种子品种过少,大多数农民只能选择传统的品种,缺乏新型的优质种子,导致种植品种单一,风险较大。

2. 种子质量参差不齐。

一些商家为了追求利润,采用低成本的原料进行生产,导致种子质量参差不齐,有些甚至是劣质种子,容易引发病虫害,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3. 缺乏科学化的种植指导。

很多农民对于种子的选用和种植方法了解不足,缺乏科学种植的指导,导致农业生产效率低下,产量无法达到最佳状态。

4. 种子价格偏高。

一些企业垄断了种子市场,将价格抬得过高,导致普通农民难以承受,影响了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5. 种子管理缺乏规范。

由于缺乏种子管理的规范,一些不法商家将劣质种子冒充良种进行销售,给农民带来经济损失和种植风险。

二、对策分析1. 推广新型优质种子。

“要发展农业,首先要发展种子”这句话并不是空穴来风。

政府可以通过资金扶持和政策引导,推广一些新型的优质种子,扩大品种多样性,满足农民不同的种植需求。

通过引进和培育一些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新品种,提高农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和产量。

2. 加强对种子质量的把关。

政府可以加大对种子生产企业的监管力度,确保企业生产的种子符合质量标准。

建立健全的种子质量检测体系,对市场上的种子进行抽检,对不合格的种子进行下架处理,杜绝劣质种子进入市场,保障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

3. 开展种子科技推广活动。

政府可以组织专业人员对农民进行种子的选择和科学种植方法的培训,以提高农民对种子管理的认识和技术水平,指导农民科学化种植,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和质量。

种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种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062023.5灌区农田水利的灌溉风险随着水资源污染的问题也逐渐增加。

资金的匮乏使灌溉机械设施的修理保养工作不能得到有效落实,导致大量的灌溉机械设备长时间超负荷运转,这些农田灌溉问题逐渐引起水利领域人士的关注。

3 灌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采取的优化建议3.1 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基于小规模的水利设施建设体现出很强的公益性,而且现阶段新的投入机制尚未建立,因而很多实地项目仍然主要依靠当地以及受益农民为主,有效落实政府监管责任,推行行政长官负责制,制定总体规划,统筹部署,对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进行科学指挥,并将其放到极其重要的位置,并进一步完善行政领导制度,有效落实组织管理工作,逐步促进小型农业水利建设的良好稳定发展。

3.2 搞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规划想要做好农田水利建设,科学规划是必不可少的。

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一项重要前提条件就是坚持科学规划。

第一,为了能搞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为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与建议,可以根据国家社会发展“十二五”的规划要求,仔细编写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十二五”规划。

其次,为了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针对每一项工程都要具体分析,科学选择和比较,科学对比,直至得出最优的工程建设方案。

3.3 完善小型农田水利灌溉体系考取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对于实现农业创收增收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我们当前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当地农田灌溉的需求,找到最佳的农田水利灌溉技术,做好农田水利灌溉的管理工作。

我国偏远农村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对于农田灌溉管理体系的维持存在一定的缺陷、农田灌溉的治理水平仍然没有提高等等。

归根结底是由于管理人员没有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灌区的灌溉技术。

为了彻底解决农田灌溉存在的问题,必须要求有关部门对农田灌溉进行深入的分析,不仅如此还要完善灌区农田水利灌溉管理体系。

第一,在选择灌溉技术时,要结合灌区农田的实际情况,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然后选择对农田最有利的灌溉技术。

第二,针对不同类别的农作物,要有不同的分析判断,充分了解不同的农作物对于水分的需求量,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灌溉技术。

国产种业日子不好过 亟需突破发展瓶颈期

国产种业日子不好过 亟需突破发展瓶颈期

国产种业日子不好过亟需突破发展瓶颈期近年来,农业为了满足人们对食物的需求,越来越重视品种改良和种子生产,种业成为了农业发展的关键支撑。

国产种业日子并不好过,面临着发展瓶颈期,亟需突破。

本文将从国产种业的现状分析、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以及突破发展瓶颈的对策进行探讨。

一、国产种业的现状分析1. 种业发展不平衡当前,国内种业的发展仍然不平衡,一方面,国家在科技、资金和政策上对先进的育种技术和科研机构给予了大力支持,一大批新品种不断涌现,为农业生产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

一些地区和农民对种子的选用依然停留在传统观念上,种植的品种老化严重,导致了农作物的产量低下,这与国家提倡的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理念相悖。

2. 品种与市场脱节目前,种业的品种研发和市场需求存在着较大的脱节现象,一方面一些新品种在研发过程中重在高产、高抗等技术指标的开发,但却忽略了市场对品种口感、营养价值、加工利用和耐贮藏等方面的需求;市场需求多元化,而现有品种却不能完全满足市场多样化的需求。

这种品种与市场的脱节导致了农业生产无法与市场需求相匹配,直接影响了种业的发展。

3. 品种创新不足在种业发展过程中,品种创新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目前国内品种创新不足,带来了一些严重的问题。

品种创新不足导致了农作物抗逆性较低,遇到灾害天气时产量往往受到影响,增加了农民的经济压力;品种创新不足也制约了农作物的生产效率,导致了农业生产成本的增加,降低了农业的经济效益。

二、国产种业面临的困难和挑战1. 技术创新不足国产种业在技术研发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尤其是在新品种的选育、培育和市场推广方面,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在国内的推广应用还不够普及。

这直接制约了国产种业的发展速度和质量。

2. 市场竞争激烈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国内种业市场竞争愈加激烈,各类品牌纷纷进入市场,对国内品种的竞争压力也在不断加大,这要求国产种业不仅要提高品种研发的能力,也要加强品牌宣传和市场推广。

种业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种业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种业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种业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种业管理存在的问题1、基础设施不完善尽管近几年来,我国政府大力支持农业发展,但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存在着许多乡镇和农村的基础设施落后,无法为种业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撑。

例如,由于道路贫瘠,农产品的运输和检测无法及时完成,影响了农产品的质量和价格;而水利设施缺乏,灌溉区域受到限制,导致种植面积和效益受到影响,农民收入也随之下降。

2、农业机械等设备缺乏农业机械设备在种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种业发展中,很多农业机械设备仍然处于落后的水平,使得农业生产效率低下。

此外,农业机械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也缺乏相应的技术人员,使得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低于较高的水平。

3、农药使用不当由于农药的使用方式、用量和使用频率的控制不当,导致农药的残留率和浓度升高,造成农产品污染,影响农业健康发展。

此外,由于农药使用不当,还会导致农业病虫害的抗性,使得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大大降低。

4、营养不均衡种植结构的偏好使得农产品的营养成分不均衡,大部分农产品偏向脂肪和糖类,缺乏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的农产品。

这样一来,会导致大家饮食中营养不均衡,影响人体健康。

5、人力资源缺乏在农业种植中,大部分农民都来自农村,但是农村的发展水平较低,农民的工作技能较差,缺乏必要的技术培训。

此外,由于农村人口流失,导致种植者的数量不足,无法满足农业发展的需求。

二、种业管理的对策1、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为了有效改善种业发展的环境,政府应该加大力度,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路面状况,拓宽灌溉渠道,改善农村的通讯网络。

这样一来,可以有效加速农产品的运输和检测,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价格,提高农民收入。

2、引进先进的农业机械设备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政府应该鼓励农民引进先进的农业机械设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产品的品质。

此外,政府还应该投入资金,鼓励农民组织或参加农业机械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培训,以提高农业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

当前农业种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当前农业种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当前农业种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种子作为农业生产的基础,对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前农业种子管理中却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和发展,严重影响着农业生产的稳定和持续。

本文将就当前农业种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能够促进农业种子管理的改进和提高农作物的生产水平。

一、问题分析1. 种子质量不稳定当前农业种子管理中存在着种子质量不稳定的问题,一方面是因为部分农民在使用种子时不够重视,对种子的质量要求相对较低;另一方面是由于一些不法商贩在种子市场上销售假冒劣质种子,导致种子质量参差不齐,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2. 品种单一当前农业种子管理中普遍存在着种子品种单一的问题,部分地区的农民在选择种子时往往只关注产量,而忽略了其他特性,导致了大面积种植同一品种的情况。

这样不仅容易使农作物遭受病虫害的侵袭,还容易造成土地资源的过度耗竭。

3. 缺乏技术支持目前,一些农民在种子的管理和利用方面缺乏相应的技术支持,对于一些新技术的应用和种子的合理利用都存在一定的困难,这直接影响了种子的有效利用和农作物的生产水平。

4. 缺乏监管在农业种子管理中,监管机构的监管不够到位,对于一些不法商贩的销售行为并未能够得到有效的打击,导致了假冒劣质种子在市场上的滋生和蔓延,给农业生产造成了很大的危害。

二、对策分析1. 加强宣传教育在解决种子质量不稳定的问题上,应该加强对农民的种子管理意识和种子选择技巧的宣传教育,引导农民选择正规、有信誉的种子供应商,提高他们对种子质量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2. 多样化种子品种为了解决单一品种的情况,应该在种子供应的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提高他们对不同品种的了解和认识,引导他们根据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土地条件选择合适的农作物品种,从而实现多样化种植。

3. 提供技术支持为了解决缺乏技术支持的问题,应该加大对农业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力度,使得更多的农民能够了解到新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他们的种子管理和利用水平。

种业发展遇到的困难及建议稿件

种业发展遇到的困难及建议稿件

种业发展遇到的困难及建议稿件种业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环节,对农业生产的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在种业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本文将列举并分析种业发展中的十个困难,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1. 品种选择困难:在种业发展中,农民面临着选择适合本地种植的品种的困难。

解决办法是加强与农业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品种适应性试验,并提供科学的品种推荐。

2. 品种保护难题:在种业发展中,品种的合法保护成为一个难点。

建议加强品种保护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提高农民对品种保护的意识。

3. 种子质量不稳定:种子质量的不稳定性对种业发展造成了困扰。

解决办法是加强对种子生产企业的监管,确保种子质量可靠。

4. 种业科技人才匮乏:种业发展需要专业的科技人才,但目前科技人才的供应不足。

建议加大对种业科技人才培养的投入,提高科技人才的待遇和吸引力。

5. 种植技术推广难度大:种植技术的推广是种业发展的关键环节,但由于传统的推广方式效果不佳,导致推广难度大。

建议加强与农民的互动交流,推广现代化的种植技术。

6. 种业资金缺乏:种业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但种业资金缺乏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

解决办法是加强政府对种业的资金支持,鼓励农业金融机构提供贷款和信贷支持。

7. 种业信息不对称:种业发展中,信息的不对称给农民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建议建立健全的种业信息平台,提供全面、及时、准确的种业信息。

8. 农民种植意愿不足:由于农民对种植收益的预期不高,种植意愿不足成为种业发展的难题。

建议通过提高农民种植收益、加强培训和宣传,提高农民种植的积极性。

9. 种业与市场需求不匹配:种业发展与市场需求的不匹配导致市场供需失衡。

建议加强市场调研,提前预测市场需求,指导种业发展方向。

10. 种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种业发展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成为一个难题。

建议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推动绿色种业发展,采用生态友好的种植方式和技术。

总结起来,种业发展面临的困难有品种选择、品种保护、种子质量、科技人才、技术推广、资金缺乏、信息不对称、种植意愿、市场需求与环境保护等方面。

制种产业存在问题及建议

制种产业存在问题及建议

制种产业存在问题及建议
制种产业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种子质量参差不齐:由于制种技术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制种出
的种子质量存在差异,导致种植效果和产量不稳定,给农民和企业带来损失。

2.制种技术落后:部分制种企业技术落后,缺乏科学、先进的制种
技术和设备,导致生产效率低下、种子质量不高,影响了种植效果和产量。

3.缺乏专业人才:制种产业需要具备丰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
但目前制种企业普遍缺乏专业人才,制约了产业的发展。

4.缺乏品牌意识:部分制种企业缺乏品牌意识,没有建立自己的品
牌,导致市场竞争力不强,难以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5.政策支持不足:虽然政府对制种产业给予了一定的支持,但力度
不够,政策措施不完善,影响了制种企业和农民的积极性。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种子质量监管:建立健全的种子质量监管体系,加强种子质
量的检测和监督,确保制种出的种子质量稳定、可靠。

2.推广先进的制种技术:鼓励制种企业引进先进的制种技术和设备,
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推动产业升级。

3.加强人才培养: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制种企业与科研
机构、高校的合作,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

4.强化品牌意识:鼓励制种企业建立自己的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
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5.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政府应加大对制种产业的支持力度,完善相
关政策措施,鼓励制种企业和农民积极参与制种产业的发展。

总之,针对制种产业存在的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农民共同努力,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制种产业的健康发展。

农业种子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农业种子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农业种子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农业种子管理工作是农业生产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决定着农作物的种植质量和产量。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也会面临一些问题,影响着种子管理的效果。

以下是农业种子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

一、问题:1. 种子质量不稳定。

种子生产水平不一,存在种子的亲本选择不科学、繁育技术不完善、贮藏条件不合理等问题,导致种子质量不稳定,影响了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

2. 种子流通混乱。

种子购销渠道不畅,缺乏统一的流通渠道与规范的流通管理体系,导致农民购得劣质种子或使用过期种子,降低了农作物品质和产量。

3. 种子标识不一致。

部分农业种子缺乏统一的标识信息,信息不准确、不全面,农民难以明确作物类型、品种特性、适应生长地区等重要信息,影响了种植的准确性与效率。

二、解决措施:1. 加强种子繁育技术研究。

加大对种子亲本的筛选与培育,严格遴选高质量的种子亲本,提高其遗传稳定性和产量潜力;加强种子的贮藏条件管理,确保种子的质量和萌发力。

2. 完善种子流通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种子流通渠道,推行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与农户之间的直接合作模式,减少中间环节,降低农民获取优质种子的成本。

3. 建立统一的种子标识管理系统。

建立国家统一的种子标识系统,要求所有农业种子必须在包装袋上贴上标签,明确标注作物类型、品种特性、适宜生长地区等重要信息,同时加强对种子标识的监管与执法。

4. 提高农民种子管理意识。

通过开展种子管理知识培训、技术指导和示范推广等活动,提高农民对种子的质量要求与使用要求的认识,提高农民的种子管理能力和科学种植技术水平。

5. 建立健全农业种子监管机制。

加大对农业种子市场的监管力度,加强对种子质量的抽检和监测,依法打击制假售假行为,维护农民的权益,保障种子市场的健康发展。

通过以上的问题解决措施,可以提高农业种子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保障农作物的品质与产量,进一步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这也需要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和农民共同努力,形成良好的合作机制,共同推动种子管理工作的改进和创新。

种子产业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五篇模版]

种子产业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五篇模版]

种子产业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五篇模版]第一篇:种子产业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存在问题(一)产业过度分散1、企业多、小、弱。

据统计,我国现有主要农作物种子生产、销售的企业近8000家,但我国杂交水稻种子的年用种量不足2.5亿公斤,杂交玉米种子的年用种量不足8亿公斤,按批发价格计算总销售额约为120亿元,平均每个企业两杂种子的销售量约为13万公斤,销售额约为150万元。

如此销售量和销售额的企业无论如何也无法生存。

我国具有资质的种子生产企业多,在科研生产经营低水平重复、市场混乱,影响了有创新能力的大中型企业在科研投入上积极性。

种子市场上存在大量企业靠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者以未审定品种替代审定品种进行生产经营。

他们以购买或自己研发审定的品种号作为合法外衣,包装其他种子进行销售,或者直接制作假包装进行生产经营。

这些都已经严重制约具有自主研发能力的大中型企业的科研投入积极性和企业的发展壮大。

2、承担风险太大。

主要表现在:一是生产风险。

种子生产直接受到气候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产量和质量都难以像工业生产那样能有效控制。

二是经营风险。

种子生产经营主体多而不大,竞争激烈,难于管理;同质化品种多,行业利润偏低,产业链上沿风险极大。

三是质量风险。

种子出现质量事故一般按减产损失理赔,其损失一般是售出种子价格的几十倍。

四是政治风险。

在农业生产中,不仅是因种子质量问题、甚至连气候、水、肥、栽培技术等因素造成的减产,往往也被农民或当地干部当成种子质量问题要求索赔。

一个新品种的研发要经过数年的时间,投入大量的科研经费,新品种的试验示范、审定推广到出效益也要经过数年时间,这一点决定了种子产业投资时间长、回报慢。

种子的生产和销售是在同一年进行,产品当年的表现决定下一年的销量增长或压缩,但生产计划却无法调整,必须按期完成,农民的制种款必须付清。

第二年品种如果非常畅销也供应不足,一旦滞销,就会造成大量积压,给企业带来风险。

3、研发能力不足。

我国绝大部分的种子企业没有品种研发能力,许多中小企业所经营品种完全依靠购买新品种,以至于形成了“育种不如买种、搞科研的不如搞经营的”怪现象。

农业种子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农业种子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农业种子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农业种子管理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种子的质量和管理直接关系到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在农业种子管理工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需要得到及时解决才能保障种子的质量和生产的顺利进行。

本文将就农业种子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问题分析1. 种子质量不稳定农业种子的质量问题一直是困扰农业生产的重要问题之一。

种子质量不稳定主要表现在品种纯度、发芽率、萌发率等方面。

部分农业种子在存储、运输等环节中容易受到污染和损坏,导致种子质量下降。

2. 种子来源不明目前市面上存在大量的假冒伪劣种子,这些种子的来源不明,质量无法保障。

农民在购买种子时往往难以辨别真伪,容易受到欺骗,造成经济损失。

3. 种子管理制度不健全许多地方的农业种子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监管部门的监督不到位,导致一些无资质的种子企业和个人可以随意生产和销售农业种子,严重影响了种子市场的秩序。

4. 缺乏科学种植技术一些农民在种植作物时缺乏科学的种植技术指导,导致种子的利用率偏低,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种植技术的不完善也是制约农业种子管理的一大难题。

二、解决措施为了解决种子质量不稳定的问题,各级农业部门应当加强对种子质量的监管,建立健全的供应链管理体系,严格把关种子的生产、加工和销售流程,加大对种子市场的监督力度,严厉打击假冒伪劣种子的生产和销售。

2. 完善种子产地认定制度针对种子来源不明的问题,应当完善种子产地认定制度,规范种子生产企业的生产行为,加强对种子供应商的审查和把关,确保种子的来源可追溯,真实可靠。

针对广大农民缺乏科学种植技术的问题,应当加强农业种子管理宣传,普及科学的种植技术知识,提高农民的种植技术水平,增强他们对种子管理的重视和认识。

加强科学种植技术指导是解决农业种子管理难题的关键之一。

各级农业部门应当加大对农业技术的推广力度,为农民提供科学的种植技术指导和培训,指导他们合理选择种子,科学施肥、浇水、防病防虫等种植环节,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种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

种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

种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摘要种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农业的发展水平和农民的生活水平。

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种业发展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如低产量、低效率、资源浪费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应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如采用科技手段提高生产效率、推广农业机械化、建立农业互联网等。

关键词:种业;发展;问题;应对策略种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一、种业发展现状种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农业的发展水平和农民的生活水平。

随着科技的发展,种业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如采用科技手段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推广农业机械化和农业信息化,改善了农业结构,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

二、种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尽管种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如:1. 产量低。

目前,种业的产量仍然较低,主要是由于农业技术水平落后,种植技术不够先进,种植技术的运用不够科学,使得农业生产效率低下,产量不高。

2. 效率低。

由于农业技术水平落后,农业机械化水平低,农业信息化水平低,农业生产组织不够科学,使得农业生产效率低下,效率不高。

3. 资源浪费。

由于种植技术的运用不够科学,缺乏有效的节水技术,使得农业资源浪费,土壤污染严重,环境恶化。

三、应对策略为了解决种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应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如:1. 采用科技手段提高生产效率。

要提高种业的生产效率,应采用科技手段,如推广农业机械化,推广农业信息化,建立农业互联网,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2. 加强农业结构调整。

应加强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改善农业结构,促进农业发展。

3. 加强节水技术的推广。

应加强节水技术的推广,开发更多的节水技术,如推广抗旱技术、推广水土保持技术,减少资源的浪费,保护环境,改善农业环境。

四、结论种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农业的发展水平和农民的生活水平。

我国种业发展的现状和对策

我国种业发展的现状和对策

我国种业发展的现状和对策【摘要】我国种业发展作为农业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我国种业发展面临着一些问题,如品种质量不高、种子市场秩序混乱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应加强政策支持,推动种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种业科技创新能力。

展望未来,我国种业有望迎来更加繁荣发展的时代,但需要政府部门和企业共同努力,制定更加完善的政策和措施,以推动我国种业迈向更加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我国种业发展、现状分析、存在问题、原因、应对措施、政策支持、种业结构优化、未来展望、总结建议1. 引言1.1 背景介绍种业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是农业现代化的关键。

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农业科技水平的提升,种业也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

种业不仅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的效益和质量,也关系着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收入增长。

我国种业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如品种单一、品质不稳定、供给不足等,制约了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为了促进我国种业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加强政策支持,推动种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种业科技水平,加快培育新品种,以实现我国种业的跨越式发展。

通过对我国种业现状进行深入分析,能更好地找出存在问题的根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为我国种业的发展指明方向,提供保障和支持。

1.2 问题提出我国种业发展现状和对策我国种业在全国农业生产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我国种业规模不大,主要以家庭农场为主,种植业内部存在着乱种乱种、盲目跟风的情况,导致农业生产效率低下。

科技水平不高,缺乏先进技术和创新思维,制约了我国种业的发展速度和质量。

市场竞争激烈,农产品价格波动大,导致农民收入不稳定,种植业长期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

如何有效提升我国种业的发展水平,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2. 正文2.1 我国种业发展现状分析我国种业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和保障,其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我国种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优秀范文5篇)[修改版]

我国种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优秀范文5篇)[修改版]

第一篇:我国种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我国种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摘要:粮食产业一直是国家关注的重中之重,而粮食产业的源头——种业,其发展关系到农业生产的发展。

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种业发展自《种子法》实施以来取得的主要成效,分析了目前我国种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最后对我国种业增强竞争力,促进稳定发展提出了一些解决对策。

关键词:我国种业问题对策种子是特殊的农业生产资料,种业是农业基础性的产业,同时也是一个战略性的产业。

种子产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的发展。

我国是一个农业生产大国,用占世界9%的耕地解决了占世界21%人口的吃饭问题,这是对世界农业,特别是对世界粮食安全做出的重大贡献。

上个世纪末以来,我国主要农产品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这样一个过渡,并且还丰年有余的发展目标,粮食、棉花、油料、蔬菜、水果等主要农产品的产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

我国粮食产量连续三年达到了1万亿斤(据统计,2008年我国粮食产量达到了10570亿斤,棉花产量达到750吨,糖料1.34亿,蔬菜6.7亿吨,水果1.1亿吨),除了油料以外,棉花、蔬菜、水果等其他的大宗农产品有效的保障了国内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目前我国粮食的自给率已经达到95%以上。

我国的棉花已经能够完全满足国内的消费需求,虽然我国整个需求大约还有30%需要进口,但我国在纺织品方面却是出口大国,我国的糖料也基本自给,蔬菜人均占有量世界第一位。

中国农产品有效保证了国内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同时也为稳定世界农产品市场的供应,以及价格的稳定做出了贡献。

1 我国种业发展取得的成效我国历来高度重视种子产业,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促进了我国种子产业的发展。

特别是《种子法》实施以来,通过种子工程建设和深化种子管理体制改革,种业的市场化程度逐步提高,法制化进程稳步推进,产业化迅速发展,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这些成效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我国的供种能力显著增强。

我国种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我国种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我国种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科技兴农,良种先行”,种子是农业生产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生产资料。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农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粮食、棉花、油菜、蔬菜、水果等主要农作物生产总量均居世界前列,取得这样的成绩,种业的长足进步功不可没,优良品种对促进农业稳定增产作用巨大。

但是我国的种业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如下:一是产业聚集化程度不高。

1985~1996年世界种业10强市场集中速度每年增加0.9个百分点,1996~2006年每年增加1.9个百分点,2006年已占到全球种子市场份额的37.8%,预计2020年将达到65%以上。

美国本土和美属跨国企业控制了全球约50%的种子市场、70%的基因专利、40%的商用种质资源。

尽管目前我国种子企业已经由百花齐放走向适度集中,前10强的市场份额由2000年的5.4%上升到2006年的12.6%,2006年前10强的销售总额48亿元,但这个数据仅相当于全球10强销售额的6%,只相当于星哥都销售额的22%。

二是研发投入不足。

全国有400多家公共科研院所、5万多人从事种子研发,国家对新品种研发投入较少、且分散。

多数企业研发投入仅占销售额的2%~3%,个别企业8%~10%。

2006~2007年度,世界前5强种业公司研发投入14.7亿美元(为1996年的3.6倍),占同期销售总额的12.8%(比1996年增加了近3%)。

三是自主创新不够。

我国种业研究的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具体表现为:跟踪性研究多,原创性研究少;收集的资源多,创造的材料少;构建的基因多,商业化的少;培育的品种多,突破性的少。

而跨国种业公司均突出高新技术创新,世界10大跨国种业公司在农业生物技术方面的专利份额达到了50%~60%。

四是行业组织不强。

我国种业行业协会大多挂靠在公共机构之中,基本没有专职的工作人员,没有完善的运行机制,因而缺乏强大的凝聚力,对行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不强。

迄今为止,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30多万个,入社社员仅占15%左右,而发达国家为60%以上。

种业创新面临的困难

种业创新面临的困难

种业创新面临的困难一、引言种业创新是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农作物产量、品质和适应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当前种业创新面临着诸多困难,如技术瓶颈、资金短缺、政策支持不足等。

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种业创新的步伐,阻碍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深入分析种业创新面临的困难,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种业创新提供有益参考。

二、技术瓶颈1. 种质资源匮乏:种质资源是种业创新的基础,但目前我国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和利用水平较低,导致创新材料来源有限。

同时,种质资源鉴定和评价技术体系不完善,难以充分挖掘和利用种质资源的潜力。

2. 遗传育种技术落后:遗传育种技术是种业创新的核心,但目前我国在分子育种、基因编辑等前沿技术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

传统育种方法周期长、效率低,难以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

3. 繁育制种技术落后:繁育制种技术是种业创新的关键环节,但目前我国在繁育制种技术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如繁育基地设施落后、制种技术不规范等。

这些问题导致种子质量不稳定,影响了种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资金短缺1. 研发投入不足:种业创新需要大量的研发投入,包括人员经费、设备购置、试验田租赁等。

然而,目前我国种业企业普遍规模较小,盈利能力有限,难以承担高额的研发投入。

同时,政府对种业创新的扶持力度也有限,导致研发投入严重不足。

2. 融资渠道不畅:种业企业通常缺乏足够的抵押物和担保措施,难以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贷款支持。

此外,资本市场对种业创新的支持也有限,种业企业难以通过上市、发行债券等方式筹集资金。

四、政策支持不足1. 法律法规不完善:虽然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种业创新的法律法规,但仍然存在一些漏洞和不足。

例如,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导致种业创新成果被盗用、侵权现象频发;市场准入门槛过低,导致市场竞争激烈、行业秩序混乱。

2. 政策支持力度不够:虽然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支持种业创新,但政策支持力度仍然不够。

种业振兴行动过程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及意见建议

种业振兴行动过程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及意见建议

种业振兴行动中的困难问题及意见建议一、背景介绍种业振兴行动是指通过政府及相关机构的支持,促进种业发展,提高农作物的品种质量和产量,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好的种苗资源和技术支持。

然而,在种业振兴行动中,仍然存在一些困难问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解决。

二、困难问题分析1. 种苗资源不足由于农作物品种繁多,不同地区对种苗需求量差异较大,种苗资源分配不均。

尤其是在一些偏远地区和贫困地区,种苗供应不足,影响了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

2. 种苗质量不高一些地方种苗生产者缺乏技术和管理经验,导致种苗质量不高。

这不仅影响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也增加了农民的生产成本。

3. 种业科技创新不足种业科技创新是种业振兴的重要支撑。

然而,目前我国在种业科技创新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特别是在新品种培育、病虫害防控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技术瓶颈。

4. 种业市场不规范一些地方存在着无证繁殖、假冒伪劣种苗流通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种业市场的健康发展。

此外,种业市场的信息不对称、价格波动等问题也给种业振兴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三、意见建议1. 加大种苗资源供给政府应加大对偏远地区和贫困地区的种苗资源支持力度,保障这些地区的种苗供应。

同时,鼓励农民自主培育种苗,提高当地种苗资源的可持续供给能力。

2. 提高种苗质量管理水平加强对种苗生产者的技术培训和管理指导,提高他们的种苗生产质量。

建立种苗质量监管机制,对不合格的种苗进行处罚,保障农民的利益。

3. 加强种业科技创新加大对种业科技创新的投入,鼓励科研机构加强与种业企业的合作,推动新品种培育和病虫害防控技术的创新。

同时,加强对种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种业科技创新的能力。

4. 完善种业市场监管加强对种业市场的监管,严厉打击无证繁殖、假冒伪劣种苗流通等违法行为。

建立健全的种业市场信息发布机制,提供准确、及时的市场信息,降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

同时,加强对种苗价格的监测和调控,保障市场的稳定和农民的收益。

四、总结种业振兴行动是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但在实施过程中,仍然面临一些困难问题。

我国种业科技发展现状及解决方法

我国种业科技发展现状及解决方法

我国种业科技发展现状及解决方法
我国种业科技发展现状及解决方法
一、种业科技发展现状
1.现有种子品种组合不能满足多样化要求。

由于传统的种质创新能力落后,较少新品种的研发被重点开发,致使种x子市场营销品种无法满
足当前社会快速变化的多元需求,质量水平与国际接轨也有一定差距。

2.种子生产现代化程度有待提高。

种子加工设备落后,种植和种子生产的技术有待普及,种子公司的经营管理能力较弱,从而导致不能有效
从事种子的质量控制与营销。

3.种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有待完善。

目前种子科技成果与加工创新成果很少被转化利用,使得种子科技与市场营销脱节,加剧了行业技术落后,产品品种滞后的老底子。

二、解决方法
1.落实聚合资金鼓励技术创新。

安排专项资金,为新品种开发投入资金,投入宣传、营销等费用,鼓励种子公司加大研发投入;
2.强化种子质量控制体系建设。

落实种子的生产质量管理、提高种子加工技术水平,完善种子加工设备,强化种子质量监督检测;
3.建立种子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鼓励种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使用,加强种子技术应用,不断完善种子市场营销体系;
4.建立国家种子行业标准。

积极探索建立种子行业标准,这些标准必须与国家有关标准和相关规定相一致,以确保种子行业质量水平达到国家要求;
5.倡导绿色农业理念。

强调环境友好、低碳塑料、节约资源的绿色种植技术,促进环境友好形式的种子生产,减少人为对环境的污染。

中国种业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中国种业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中国种业遇到的问题及对策进入新世纪的中国种业,机遇和挑战共存。

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中国种业正在受到改革大潮的洗礼。

加入WTO后,中国正溶入到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的出台和实施,从宏观上正在规范中国种业的行为,调整中国种业的格局;种植业结构调整、西部大开发、旱地农业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都将影响中国种业的发展进程,中国种业的大变革将不可避免。

我认为,在当今中国社会大变革中,中国种业刚刚起步,任重而道远。

一、中国种业面临的问题1、人才:21世纪以后,“以人为本”的时代已经来临,人才流动已经成为必然趋势。

其实,对人才流动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是社会转型期的特征之一。

流动的人才主要指管理和科技人才,表面上看流动处于多向性和无序状态。

常见的从国内流向国外,未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这种流动将趋于平衡;从科研、管理部门向企业流动,一般以单向性为主。

国有企业向民营企业和股份制企业流动往往也是单向性的。

未来的人才流动的主体主要是企业之间的流动,流动人员的构成主要是高、中级管理和科研人才,这种流动将在相当长时期内影响、制约甚至使中、小种子企业倒闭,受负面影响最大的是国有种子公司。

2、科技:对于中国种业发展的又一长期而重要的限制因素是科技,长期以来科研投入少,育种和推广相脱节的状况没有实质改变,各作物的主要品种仍主要产生并掌握在科研教学单位,育、繁、推一体化进程还受到多方面的制约,虽然有进步,但没有实质性变化,而且也不应指望几年内种子企业科技进步迈出太大的步伐。

多年实践已经验证,国内的各种农作物品种仍然主要集中来源于科研单位,绝大多数玉米种子企业品种匮乏的状况没有实质性改变3、品牌3、品牌:种业现阶段,宏观上还很难说我国有过硬的品牌,品牌效应在种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不可低估。

作为消费者,我们在市场上经常可以接触到服装、汽车、家电等方面的名牌产品,其实就是优秀品牌。

国产种业日子不好过 亟需突破发展瓶颈期

国产种业日子不好过 亟需突破发展瓶颈期

国产种业日子不好过亟需突破发展瓶颈期近年来,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和种业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的种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尽管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国产种业仍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发展的瓶颈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

本文将就国产种业的现状和发展瓶颈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期能够引领国产种业走向更好的发展道路。

一、国产种业现状及存在问题1. 生产成本高国产种业的生产成本一直是个难题,主要表现在劳动力成本、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成本上升。

在传统农业时代,农民主要依靠传统的农耕方式进行生产,工时成本相对较低,而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业生产所需的机械化设备、技术水平的提高,劳动力成本逐渐增加。

由于土地资源的匮乏和化肥农药的盲目使用,导致其价格居高不下,使得国产种业的生产成本居高不下。

2. 技术水平低国产种业的技术水平相对较低,主要表现在育种技术、繁育技术和生产技术等方面。

相比国外先进种业技术,我国在种子杂交、品种改良和繁育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使得很多优质种子需要进口,导致了国产种业所面临的技术封锁。

3. 产品质量差由于技术水平和生产成本的限制,国产种业的产品质量相对较差,这使得国内种子市场饱受国外品牌的冲击。

尤其是在玉米、水稻、小麦等主要种植品种上,国产种业的产品质量难以与国外品牌竞争,导致国产种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4. 品种单一国产种业的主要生产品种相对单一,这使得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气候条件下的种植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除了传统的作物品种外,对于一些特殊气候条件或市场需求较大的新品种,国产种业尚未能够充分满足市场需求。

二、突破发展瓶颈的措施1. 提高种业技术水平要想改善国产种业现状,就需要加大对种业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力度,提高种子杂交、品种改良和繁育技术等方面的水平。

加大对基础科学研究的投入,加强与国外先进种业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引进新技术,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提升我国种业技术水平。

2. 降低生产成本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国产种业应加大对劳动力的培训,提升劳动力的生产效率,引进和推广高效农业机械设备和节水灌溉技术,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种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摘要:粮食产业一直是国家关注的重中之重,而粮食产业的源头——种业,其发展关系到农业生产的发展。

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种业发展自《种子法》实施以来取得的主要成效,分析了目前我国种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最后对我国种业增强竞争力,促进稳定发展提出了一些解决对策。

关键词:我国种业问题对策种子是特殊的农业生产资料,种业是农业基础性的产业,同时也是一个战略性的产业。

种子产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的发展。

我国是一个农业生产大国,用占世界9%的耕地解决了占世界21%人口的吃饭问题,这是对世界农业,特别是对世界粮食安全做出的重大贡献。

上个世纪末以来,我国主要农产品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这样一个过渡,并且还丰年有余的发展目标,粮食、棉花、油料、蔬菜、水果等主要农产品的产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

我国粮食产量连续三年达到了1万亿斤(据统计,2008年我国粮食产量达到了10570亿斤,棉花产量达到750吨,糖料1.34亿,蔬菜6.7亿吨,水果1.1亿吨),除了油料以外,棉花、蔬菜、水果等其他的大宗农产品有效的保障了国内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目前我国粮食的自给率已经达到95%以上。

我国的棉花已经能够完全满足国内的消费需求,虽然我国整个需求大约还有30%需要进口,但我国在纺织品方面却是出口大国,我国的糖料也基本自给,蔬菜人均占有量世界第一位。

中国农产品有效保证了国内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同时也为稳定世界农产品市场的供应,以及价格的稳定做出了贡献。

1 我国种业发展取得的成效我国历来高度重视种子产业,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促进了我国种子产业的发展。

特别是《种子法》实施以来,通过种子工程建设和深化种子管理体制改革,种业的市场化程度逐步提高,法制化进程稳步推进,产业化迅速发展,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这些成效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我国的供种能力显著增强。

种子工程实施以来,国家先后建设了一大批农作物良种繁育基地,一些大中型企业在我国西北、海南岛等地建立了杂交玉米、杂交水稻以及瓜菜类生产基地。

目前全国种子繁育生产能够达到80亿公斤左右,加工能力达到90亿公斤左右。

种子包衣应用面积达到5亿亩,基本满足了农业生产用种需求。

(2)良种水平显著提高。

国家加大了对种业的科研和推广的投入力度,新品种的选育和应用加快。

我国先后培育了超级水稻,紧凑型玉米、双基因油菜等一大批优良品种。

例如:现在大面积推广的玉米品种,它是一个耐密型高产、多抗、广适的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达到3亿多亩,为我国玉米增产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小麦品种的推广加速了我国优质小麦带的形成。

同时我国作物种子的质量合格率也提高的非常快,已经达到了95%以上。

目前我国的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

这些新品种的推广,为我国粮食产量达到1万亿斤,棉花产量达到750万吨做出了突出贡献。

(3)多元化的市场主体已经形成。

《种子法》实施以来,特别是我国经过了深化种子体制改革,近年来大量的社会资本进入种业,企业的产权已经呈现多元化,目前,我国家市政种子企业已经达到了8700多家,其中外商投资种子企业70多家。

各种类型的股份制民营企业占据了多大数,已经成为种子市场的主力军。

种子市场主体多元化,促进了种子市场平等竞争和快速发展。

许多大型种子企业步入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已经有60多家种子企业通过了ISO9001认证,目前排名前10位的种子企业市场占有率接近种子市场份额的15%。

(4)种子的商品化程度逐步提高。

我国是种子生产大国,同时也是消费大国,我们常年用种量是120亿公斤左右(在此指的是籽粒种子),商品种子达到了60多亿公斤,就是说我国的种子市场,商品率已经达到了50%。

近年来杂交玉米、杂交水稻和蔬菜数字商品化供种接近百分之百。

小麦、大豆等常规作物的种子商品化率也明显提高。

特别是这两年我国通过良种补贴,常规作物的供种率、商品率也很快提高。

种子的市场商业价值持续增加,已经由2001年的200亿元增加到目前的500亿元左右。

据悉,我国种子市值大约在65亿美元左右,位居世界第二,全球第一位的是美国。

与此同时,我国种子国际贸易快速发展,2001年到2008年,我国进口种子是6万多吨,价值超过了7亿多美元。

进口量并且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特别是蔬菜、花卉、草类,以及向日葵、甜菜的种子用种量非常大,食用向日葵用种量也很大。

(5)法律法规基本健全。

2001年《种子法》颁布实施为主要标志,以《种子法》为核心,已经确定了种子资源保护、新品种保护、生产经营许可、生产经营档案、标签真实性、种子检疫、种子储备、转基因安全评价等基本法律制度,农业部先后出台了13项配套规章,特别是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自1997年实施以来,品种权的申请量增加迅猛,年申请量位居成员国的第四位。

截止到2009年9月,品种权申请量达到6221件,已经授权2328件,全社会的维权意识逐渐增强。

与此同时,全国有25个省市制定了种子地方性法律制度,为依法治种和种业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6)种子管理体制基本理顺。

2006年国务院办公下发了关于推进种子管理体制加强市场监管的意见,就是国办发的40号文件,有力的推动了种子企业的政企分开和种子管理体系的建设。

国有种子企业全面实现了政企脱钩,基本理顺了种子管理体制,依法强化市场监管,构建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2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我国种子产业快速发展,为实现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连年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和农业稳定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虽然我国的种业确实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促进了我国农业的迅速发展和进步。

但是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国种业发展还面临很多问题,特别是与现代农业要求相比,还相差较远,与发达国家种业相比,差距还很大。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种业的行业集中度不高,缺乏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

我国的种子企业有8700多家企业,美国有1100多家,印度有600多家。

虽然我国种子企业众多,但是年销售额在2000万元以上的不到100个,在5000万元以上的20个左右,在1亿元以上10多个。

还没有一家国内种业的销售种子占全国市场份额达到3%,缺乏具有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

(2)研发力度较小,自主创新能力薄弱。

我国现在生产上应用的品种,88%来源于我国的科研单位,我国企业自主创新力量非常薄弱。

一是受我国科研体制等方面的限制,种子行业的科技资源和生产经营相互脱节问题仍突出,制约了我国新品种选育、推广速度。

第二是投入少,国家把新品种研发列为应用开发,支持力度很小。

(3)虽然种子品种也很多,但是突破性的品种还很缺乏。

种子产业仍处于初级阶段,影响了国外引进的优良品种较少。

种子产业发展滞后适应不了目前国家发展现代农业对种子的要求。

(4)种子生产、加工、储藏技术和设备落后,产品质量有待提高。

国外的种子生产已实现专业化、区域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支撑条件完善。

大多依托现代化农场实现大规模繁种。

隔离区划合理,播种、收获、烘干、加工全程机械化。

我国则主要是以村屯为基层单位,千家万户分散制种的模式,为降低成本多以山地、村庄等自然隔离为主,生产过程基本上靠人工作业,质量经常不能保证。

种子收获技术落后,自然日晒降水,使用粮食设备加工种子,种子收获、加工和分级设备与工艺急需改造和升级。

3 对策我国种业目前还存在很多问题,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还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对我国的要求。

为此,我国将要继续加快科技创新的步伐,特别是要引导和促进企业成为创新的主体,提高种业的科技含量,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1)扶持大型龙头企业:鼓励和支持种子企业逐步成为研发创新主体,在资源引进、研发创新、税收进出口等方面实施政策优惠和资金支持。

通过联合和整合重点扶持一批大型种子企业。

(2)分类引导企业发展:促进企业资本聚集和资源整合,提高行业聚集度,促进企业专业化发展。

改变小而全的格局和多小散的状况。

(3)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

同时继续完善种子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依法规范市场秩序,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切实保护品种的选育者、生产者、经营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

(1)完善种子专业执法体系:依法履行种子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管理等职责。

(2)完善种业技术支持体系:提高品种审定、品种保护、质量检验、转基因检测、信息发布等方面的技术支持。

(3)完善种子监管设施手段:建立健全县级种子监管设施手段,并保证必需的经费。

此外,也要继续鼓励企业开展种子国际贸易,完善种子市场运行机制,搭建合作交流平台,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培育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进一步促进种子产业持续稳定发展,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促进农民增收再做贡献。

参考文献[1] 徐岩.增强我国种子产业竞争力的思考[J].农业工程技术·农产品加工业,2010,(5):15-19.[2] 郑渝.中国种业现状分析与发展战略研究[A].国际种子科技与产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2.10:10-16.[3] 张小惠,李春生,毛一剑,等.新时期我国种业市场现状及发展思考[J].中国稻米,2008,(6):15-19.[4] 张志杰.我国种业发展存在问题与对策[D].河南农业大学,2009.[5] 吴国平,潘永飞,王建华.我国种业的特点与发展趋势[J].种子科技, 2008,26(3):9-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