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分析
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
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
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是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采用大体积混凝土进行浇筑的施工方法。
与传统的小体积混凝土施工相比,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具有施工速度快、施工质量好、节省人力和材料等优点。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可以实现快速施工。
由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每次浇筑量远大于小体积混凝土施工,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工程的浇筑任务。
这一点对于一些工期紧迫的工程来说,尤为重要。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可以提高施工质量。
由于每次浇筑的混凝土量大,可以减少接缝的数量,从而减少了浇筑缝隙和接缝处的质量问题。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可以减少混凝土的层间连接面积,从而减少混凝土层间的渗水问题,提高了建筑物的密封性。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还可以节省人力和材料。
由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速度快,可以减少浇筑的次数,从而减少了人力和材料的消耗。
在使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可以使用自动化设备进行施工,进一步减少了人力投入。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也存在一些技术问题需要解决。
由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量大,浇筑时要注意控制混凝土的塌落度和流动性。
如果混凝土流动性太大,在浇筑中容易引起分层和掺杂问题,影响施工质量。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还需要合理安排浇筑时间和施工顺序,避免混凝土硬化时间过长,影响后续施工。
在实际应用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被广泛使用于高层建筑、地下工程、水利工程等需要大体积浇筑的工程中。
通过合理的施工组织和控制,可以确保混凝土质量和施工进度,提高工程的整体效益。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分析报告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分析报告
1. 简介
该分析报告旨在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估。
建筑施工技术是建筑工程中至关重要的方面,对于项目的进展和质量起着关键作用。
本报告将从技术选型、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供有关改进措施的建议。
2. 技术选型分析
在建筑施工中,选择合适的技术方案对于项目的成功实施至关重要。
在本分析报告中,针对具体项目,将对技术选型进行分析评估,包括但不限于材料选用、施工方法选择等方面。
3. 施工过程分析
施工过程是建筑工程中的核心环节,直接影响到工程进展和质量。
在本报告中,将对施工过程进行详细分析,包括施工计划、工
人组织、设备安排等方面,以确定是否存在潜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4. 质量控制分析
质量控制对于建筑工程的成功实施至关重要。
本报告将对项目中的质量控制措施进行分析和评估,包括质量检查、验收标准、质量安全管理等方面,并提供改进措施。
5. 改进措施建议
基于上述分析,本报告将提供建议和改进措施,以优化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
这些措施将有助于提高项目质量、减少潜在风险,并提高工程进展的效率。
6. 总结
通过本报告的分析和评估,可以得出结论并提供相应的建议,以促进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进步和优化。
建立科学的技术选型、高效的施工过程和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将促使项目的成功完成。
以上是本文档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分析报告,提供了全面的评估和改进建议。
希望这些分析和建议能够对相关项目的进行提升和优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某地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分析
某地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分析【摘要】大型地下建筑施工由于其施工环境的复杂,其施工技术难度也比较大。
本文通过对大型地下建筑基本施工技术进行了介绍,分别从工程的前期勘察,地下工程土方开挖及维护,工程后期的控制参数的测量和监测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并且通过某市大型地下活动中心工程施工实例分析,对大型地下建筑施工技术的具体实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地下建筑施工技术开挖1、引言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土地资源的短缺,许多地下商场,地下停车场等地下建筑越来越多的走进了人们的生活。
由于地下环境的复杂,因此其施工技术类型与施工难度较地上建筑都有很大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施工技术,对于地下大型建筑的安全施工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大型地下建筑基本施工技术介绍2.1 工程前期的勘察对于地下大型建筑的施工而言,施工前的地质、地形以及位置勘察都是非常重要的。
地质勘察主要是对地下地质构造进行探测,通过地质勘察的结果来设计工程的具体施工方案。
地形以及工程位置的勘察对于过程的施工方案设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通过对地形以及过程位置的勘察,可以计算地下工程施工对地面及地面建筑的影响值,设置合理的施工参数。
在大型地下建筑施工开始前,地质勘察和地形位置的勘察都是必须的,地质勘察的范围一般都要超过要进行范围的三倍以上,最终的勘察结果都要得到《工程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
并且在工程正式开始前都要有《工程设计方案说明》。
2.2 地下工程的土方开挖及维护土方开挖及其工程围护是地下过程的主要实施阶段,这一过程的实施要严格按照《工程设计方案说明》来进行。
对于不同的地下工程,其土方开挖的过程以及围护的方式都不一样,这是由于其地质构造以及施工位置等决定的。
但是,一般来说,地下工程在施工过程中要边开挖边围护,并且必须设计合理的开挖步骤。
一般地下十几二十米深的地下工程大约要分五到六步进行土方开挖。
地下工程围护对于工程的安全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般除了要考虑结构的整体性之外,还一定要考虑建筑在地下的隔水,保证基坑安全。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分析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和现场管理直接影响着工程的质量、安全和进度,因此对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的分析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施工技术和现场管理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期能够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和质量。
一、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分析1. 施工工艺技术建筑工程的施工工艺技术包括地基处理、结构施工、装饰装修等多个方面。
在地基处理方面,传统的挖土、浇筑、夯实等方法效率低下,且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大。
现代建筑工程常采用地基处理技术,如灌注桩、钻孔桩等方法,能够显著提高地基处理效率和质量。
在结构施工方面,采用预制构件和模块化施工技术可以有效减少施工现场的噪音和扬尘污染,并提高施工效率。
在装饰装修方面,采用新型的装饰材料和施工工艺,如瓷砖干挂、装配式墙板等方法,能够提高施工速度和装修质量。
2. 施工机械设备施工机械设备的使用对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和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
传统的人工施工方式效率低下且安全隐患较大,因此现代建筑工程常采用大型施工机械设备,如塔吊、混凝土泵车、爬架等设备,能够显著提高施工效率和安全性。
还可以采用智能化的施工机械设备,如全自动涂料机、智能搅拌站等设备,能够显著提高施工质量和节约人力成本。
3. 施工材料及施工工艺施工材料的选择和施工工艺的控制对建筑工程的质量和进度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材料选择方面,传统的施工材料如水泥、砂浆等对环境影响较大,并且施工工艺繁琐。
现代建筑工程常采用环保型建材,如水泥稳定剂、石膏板等材料,能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并且具有施工效率高、施工工艺简单的特点。
在施工工艺方面,采用新型的施工工艺,如3D打印建筑技术、现浇混凝土搅拌站等方式,能够提高施工速度和质量。
1. 安全管理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存在着诸多安全隐患,如高空作业、大型机械设备操作等。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分析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分析摘要:当前,建筑行业发展较快,为了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要合理应用施工技术,并把握好施工要点,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
文章将对建筑工程常用的施工技术进行分析,例如基坑支护技术、混凝土施工技术、框架剪力墙施工技术等,希望为施工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基坑支护技术;混凝土技术;框架剪力墙技术引言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建筑工程的要求也随之增加,为了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建筑单位需合理应用施工技术,科学把控施工技术要点和关键工序,为使用者创造安全、舒适的生存环境。
1基坑支护技术基础是保证建筑工程整体质量的关键,在基础施工过程中,要做好支护施工,防止基坑侧壁坍塌,为基础施工创造一个安全、稳定的施工环境。
首先,基坑支护工程是一个临时工程,在实际施工中,要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和施工要求,合理选择施工技术和施工方案;其次,基坑支护工程具有造价高,开工数量多的特点。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其施工技术比较复杂,施工涉及方面较广,所以经常会出现施工事故问题。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设计人员应设计好工程施工方案,保障工程施工质量和效率。
1.1土钉墙支护技术土钉墙是由天然土体通过土钉墙就地加固并与喷射砼面板相结合,形成一个类似重力挡墙,以此来抵抗墙后的土压力,从而保持开挖面的稳定。
土钉墙主要是通过钻孔、插筋、注浆来设置的,称为砂浆锚杆,也可以直接打入角钢、粗钢筋形成土钉。
土钉墙支护施工方法和矿山加固坑道用的喷锚网加固岩体的做法类似,故也称为喷锚网加固边坡,能够有效提高周围土体的稳定性。
1.2地下连续墙支护技术地下连续墙是基础工程在地面上采用一种挖槽机械,沿着深开挖工程的周边轴线,在泥浆护壁条件下,开挖出一条狭长的深槽,清槽后,在槽内吊放钢筋笼,然后用导管法灌筑水下混凝土筑成一个单元槽段,如此逐段进行,在地下筑成一道连续的钢筋混凝土墙壁,作为截水、防渗、承重、挡水结构,如图1所示。
该支护结构施工特点主要表现为施工振动小、墙体刚度大、整体性好、施工速度快等,可以用于密集的建筑群、深基坑支护以及逆作法施工,同时,还适用于各种地质条件下,包括砂性土层、粒径50mm以下的砂砾层中施工等,适用于建造建筑物的地下室、地下商场、停车场、地下油库等。
关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施工过程的分析
作用:根据房屋使用的功能要求 把房 屋分隔为各种大小形状 不
同房 间 的墙 体, 称 为 隔 墙 , 墙 除 使 用 需 要 外 主 要 是 隔 声 和 防 通 隔
干扰 。
21 墙 体 的分 类 .2 .
墙体按其作 用和构造形 式可分为, 承重墙 、 承重墙 、 护 非 维 墙 。维护墙和分隔墙从房屋平面位置可分 为内墙、 外墙 、 山墙; 从
墙 体 采 用 的材 料 可 分 为 砖 墙 、 石墙 、 质 墙 、 架 ( 充 ) 等 : 轻 框 填 墙 按
挖和墙体标高传导或校核标高的重要依据之一,同时要保 持标
高 的精 确 度 。
墙 的不 同装饰分清水墙、 混水墙 。在一般房 屋建设中. 常均 按 通
墙 体 厚 度 分 为 : m ( 砖 ) 、7 mm( 砖 半 ) 、 2 0 4 m 二 9 墙 30 一 墙 以 4mm ( 砖) 、 8rm( 平 一立 ) 、2 r 半砖 ) 一 墙 10 a 一 墙 10 m( a 墙等 。
筋 混 凝 土 单 独 基 础 的 施 工 工序 是 : 筑 素 混 凝 土 垫 层 、 基 础 钢 浇 扎
通及平整场地. 简称“ 三通一平 ” 。
筋、 立模板、 浇筑混凝土、 养护、 拆模等 。
1 定 位放 线 . 2
放线是根据 施工的需要 。把设计 图纸 的房屋按照 设计要求 测定到地面上 为施工提供各种标志, 为按 图施工的根据。 作 房屋 的具体方位。 除按统一规划要求外. 听取建设单位的意见。 还要 才 能现场测定房屋座落的具体方位 。 房屋放线是根据 已测设 的主轴 线方位,详细测定房屋各轴 线交 点位置, 并用木桩 ( 桩顶钉小钉) 志出来, 标 通称为“ 中心桩 ” 。 再据 中心桩位 置, 按基础设计宽度, 用石灰撇 出基槽 边界线, 叫 又 基槽 放线 并在基槽外各轴线 的延长 线上钉施工控制桩 , 为开 作 挖基槽后各阶段施工中确定和校对轴线 位置 的依据。这种 控制 桩一般钉 在槽 边外 2 4 最好与中心线距离为整米数) 应在 - m( 处. 不受施工干扰并便于引测和保存桩位 的地方 。 在一般 房屋中 为了保 证控制精确度 和施工方便 还在基槽 外房 屋转角处 的 一定距 离设置龙 门桩 。龙 门桩 要钉 的牢 固、 竖 直. 的龙 门板与基槽平行 同时, 桩面 在龙 门桩上测 定 出房屋 室 内 ( 或室外) 地坪 的设计相对标高. 0O 即± . 0标高控制 点 这是基槽开
最新-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分析10篇 精品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分析10篇第一篇建筑工程地基施工技术研究1房屋建筑施工的地基处理概况1.1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处理的概念房屋地基处理技术是指在房屋建筑之初,采用一定的技术来改变建筑的地基的渗透性质以及变形性质,从而提高地基对于房屋建筑的承载能力。
当前城市土地资源的稀缺使得房屋建筑的高度也越来越高,这就对地基的承载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地基处理技术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1.2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处理特点1复杂性的特点。
由于我国国土面积大,跨经纬度比较广,各个地区的地质条件和气候条件等都有所不同,比如冻土地、盐碱地、软土地等,还有一些地质灾害如滑坡、地震、泥石流等,不同的地质条件给地基施工带来了诸多的挑战,只有选择最合适的地基处理技术才能够充分保障建筑物的整体安全。
2潜在性的特点。
地基处理是房屋建筑施工的第一步,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步,因为房屋建成之后地基是处在地下的,对于看不见的部分人们往往不会倾注过多的注意力,但是这也就给建筑物的整体安全留下了巨大的隐患。
地基的隐患具有潜在性,能够及时的发现并消除隐患,会对房屋的质量以及今后使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的威胁。
3严重性的特点。
地基是整个建筑物的基础,只有地基牢固之后才能进行其他的施工项目,因而一旦地基出现问题,后续的所有施工项目都会出现停滞,这将会增加施工的难度和加大资金的投入,造成工程进度不能按照原计划完成,造成工程质量下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
当前我国各种建筑质量问题频发,每一起质量问题都牵动着群众的神经,拷问着政府的处理能力。
房屋建筑中地基处理的质量达不到要求,很可能导致房屋建筑出现垮塌、裂缝等问题,给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一旦发生问题,也势必影响社会的稳定,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4困难性的特点。
一般房屋建筑施工出现问题,可以进行局部的整改。
但是地基处理则不然,一来地基施工工程属于地下工程,处理的难度较大。
再者地基的连带性也会导致无法进行局部的整改,只能整体重新处理,这就给施工带来了诸多困难。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简要分析(二)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简要分析(二)摘要:目前,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在建筑工程领域如何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不断提高工程的科技含量,促进建筑技术整体水平提高,就要将科学的管理和大量技术上先进、质量可靠的科技成果广泛应用到建筑业的各个领域。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业在推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作为国家的重要产业,地位更加明显。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一方面建筑施工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断的加剧,另一方面为施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建筑施工企业如何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不败之地,提高自己的市场竞争力,关键是苦练内功,抓好管理。
而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又是施工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1.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1.1 钢结构安装技术除原钢板箱形柱焊接技术、高强螺栓施工技术和钢结构安装技术继续发展、提高外,在钢结构预应力技术方面发展很陕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大跨度公共建筑兴建较多,预应力技术在空间钢结构中得到较广泛的应用,创造出多种空间钢结构的新体系,如预应力网架与网壳、索网、索拱、索膜、斜拉体系等,充分发挥受拉杆件的强度潜力,结构轻盈,时代感强。
在空间钢结构预应力是施工中也创造了许多新颖的施加预应力的方法,有张拉整体下压整体顶升等多种,工艺简易、经济而且可靠。
1.2 桩基技术混凝土灌注桩具有适用于任何土层、承载力大、对周围环境影响小等特点,因而发展最快。
目前已施工的混凝土灌注桩桩径达3m、孔深达104m。
在灌注桩施工中国内还研究应用了后压浆技术,即成桩后通过预埋的注浆管用一定压力将水泥浆压人桩底和桩侧,使之对桩侧底泥皮、桩身和桩端底沉渣、桩周底土层生充填胶结、加筋、固化效应。
采用后压浆技术后,可减少桩体积40%,成本降低效果显著。
1.3 建筑装饰施工技术我国建筑装饰行业兴起是改革开放政策带来的并保持了2o年高速持续发展的行业,建筑装饰行业的施工技术、部品制造技术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尤其幕墙专业已经接近国际水平,有的工种已经进行了彻底的改变,建筑装饰行业常用的各种电动工具已经在全行业得到了普及。
建筑工程中几种关键土建施工技术分析
建筑工程中几种关键土建施工技术分析建筑工程中土建施工是整个工程的关键环节,其施工质量和效率直接影响着工程的进度和质量。
土建施工技术包括了很多内容,其中有几种关键的土建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几种关键土建施工技术进行分析,希望能对从事建筑工程的相关人员有所帮助。
一、地基处理技术地基处理技术是土建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主要用于改善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
常见的地基处理技术包括挖土、填土、夯实、石灰土改良、灰土改良、桩基处理等。
1. 挖土填土挖土填土是土建工程中常见的地基处理技术,通过挖掘和填充土方来改变地基的形状和性质,以满足建筑物的要求。
在挖土过程中,需要根据工程要求和地质条件进行合理的挖掘方案,保证地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在填土过程中,需要选择优质的填土材料,并采取合适的填土方法,保证填土的均匀性和密实度。
2. 夯实夯实是通过机械设备对土体进行振实,以提高土体的密实度和承载能力的一种地基处理技术。
常见的夯实设备包括振动碾压机、压路机等,通过它们的作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土体的密实度,降低其压缩性,从而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3. 桩基处理桩基处理是通过在地基中打入桩体,以提高地基承载能力和稳定性的一种地基处理技术。
常见的桩基包括灌注桩、钢管桩、预应力桩等,通过它们的作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适用于软土地基和特殊地质条件下的建筑工程。
二、混凝土施工技术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最常用的结构材料之一,其质量和性能直接关系着建筑物的安全和耐久性。
混凝土施工技术包括了原材料制备、配合比设计、浇筑技术等多个方面。
1. 混凝土原材料制备混凝土的原材料包括水泥、骨料、粉煤灰、粘结材料等,其品质和配合比的设计对混凝土的性能和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
在混凝土施工中,需要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的检验和筛选,保证原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是根据混凝土强度等要求,以确定混凝土各种原材料的比例和用量,是混凝土施工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建筑施工技术案例分析4篇
建筑施工技术案例分析4篇1. 背景及意义建筑施工技术是建筑行业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其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安全以及进度。
本文档通过四个具体的案例分析,深入探讨了建筑施工中常见的技术问题及其解决方案,旨在为建筑行业从业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2. 案例一: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垂直运输技术2.1 案例描述在某超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由于建筑高度达到400米,传统的垂直运输设备已无法满足施工需求。
2.2 技术问题如何选择合适的垂直运输设备,并确保其稳定运行成为主要问题。
2.3 解决方案经过专家论证,选择了高速电梯和塔吊的组合方案。
高速电梯用于运输人员和材料,塔吊则负责吊装大型构件。
同时,对设备进行了严格的安全检测和监控,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2.4 案例启示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应根据建筑特点选择合适的垂直运输技术,并重视设备的安全性能。
3. 案例二:大跨度结构施工技术3.1 案例描述某体育场馆工程中,需要施工一个大跨度钢结构和混凝土屋面。
3.2 技术问题大跨度结构施工中的精度控制和临时支撑系统的稳定性成为关键问题。
3.3 解决方案采用三维建模技术模拟施工过程,提前发现潜在问题。
同时,采用高精度测量仪器对施工过程进行实时监控,确保结构精度。
在临时支撑系统设计中,采用多级支撑体系,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3.4 案例启示大跨度结构施工应重视精度控制和临时支撑系统设计,利用先进技术进行模拟和监控。
4. 案例三:深基坑支护技术4.1 案例描述在某城市核心区域,地下水位较高,需要施工一个深基坑。
4.2 技术问题如何在保证周围环境安全的前提下,有效控制地下水位和基坑稳定性。
4.3 解决方案采用地下连续墙结合降水井的支护方案。
地下连续墙用于围护基坑,降水井则用于降低地下水位。
同时,对周围环境进行实时监测,确保施工安全。
4.4 案例启示深基坑施工应根据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选择合适的支护方案,并注重施工过程中的监测。
5. 案例四:绿色施工技术5.1 案例描述在某绿色建筑施工项目中,需要实现节能、环保、可持续的目标。
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技术报告
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技术报告1.引言建筑工程施工是指将设计方案落实为具体的物质建筑实体的过程,是建筑工程项目的核心环节。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运用各种专业技术和方法,确保施工质量和工期,并保障工程安全。
本报告将对建筑工程施工中常用的专业技术进行介绍和分析,以便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相关技术,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和效率。
2.施工方法与技术2.1基坑开挖技术基坑开挖是建筑工程施工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常用的基坑开挖技术包括爆破法、挖掘机法和钻孔法等。
爆破法适用于大型基坑的开挖,通过爆破作业可以迅速开挖大面积的土方;挖掘机法适用于小型基坑的开挖,通过挖掘机的机械作业可以实现较快的挖掘速度;钻孔法适用于特殊地质条件下的基坑开挖,通过钻孔机进行挖掘可以有效控制挖土过程中的地基沉降。
2.2混凝土浇筑技术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主要建筑材料之一,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
混凝土浇筑技术包括模板安装、钢筋绑扎、混凝土搅拌和浇筑等步骤。
模板安装是指在混凝土浇筑前需要按照设计要求安装好模板,以确定混凝土的形状和尺寸;钢筋绑扎是指在混凝土浇筑前,需要按照设计要求将钢筋进行绑扎,增加混凝土的抗拉性能;混凝土搅拌和浇筑是指在混凝土配合比确定后,通过混凝土搅拌机将水泥、砂、石等原料进行混合,并倒入模板内进行浇筑。
2.3墙体砌筑技术墙体是建筑物的主要承重结构,其砌筑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墙体砌筑技术包括墙体布局、砌墙材料选择、砌墙工艺等方面。
墙体布局是指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墙体的位置和尺寸;砌墙材料选择是指根据设计要求选择适当的砖块或石材进行砌筑;砌墙工艺是指根据设计要求采用不同的砌筑方法进行施工,如全砖砌、石材墙砌、空心砌等。
2.4屋面防水技术屋面是建筑物的保护结构,其防水性能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屋面防水技术包括屋面防水材料选择、防水施工工艺等方面。
施工中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分析
施工中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分析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是确保项目顺利完成的重要因素。
这些技术包含了各类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能够有效地解决施工中的难题,提高工程质量,保证进度安全。
本文将对施工中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进行分析,并探讨它们在项目实践中的作用。
一、地基处理技术地基处理是建筑施工过程中最关键的一项工作,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物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而地基处理技术则是解决地基问题的重要手段。
常见的地基处理技术包括土石方及岩土工程、加固与深基坑支护等。
在土石方及岩土工程方面,需要通过调查勘测来了解现场实际情况,确定不同区域状况下所采取的处理方法。
例如,在软弱地层中可利用加固桩或注浆等方式来强化承载能力;而在较硬杂碎岩石下,则需选用其他适合的方法进行开挖和挖掘等。
对于加固与深基坑支护技术而言,其主要目的是确保基础稳定和安全进行施工。
常见的处理方法包括钢支撑、预制搪瓷板桩、土钉墙等。
通过选择合适的方法来应对不同地质情况,可以有效地解决深基坑开挖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如地下水涌入、土方滑坡等。
二、建筑施工技术除了地基处理技术外,建筑施工技术也是项目完成的关键环节之一。
建筑施工技术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和确保质量为目标,其中包括了多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是结构施工技术。
在建造过程中,结构施工技术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
例如,在混凝土结构方面,合理使用脱模剂以及加入养护剂等措施可以提高混凝土表面质量,并避免出现龟裂或露骨问题;在钢结构方面,则需要采用焊接、螺栓连接等方式来确保各个构件之间的牢固。
另一个重要的方面是装饰施工技术。
装饰施工技术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外观质量和美观程度。
例如,在墙面装饰方面,采用合适的砖石材料以及刷涂、贴瓷等方法来达到设计要求;而在地板铺设方面,则需要注意正确的施工顺序和选取合适的材料。
三、安全施工技术安全施工是任何建筑项目中最重要的优先事项之一。
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在提高施工安全性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分析
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分析建筑工程中,支模施工技术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支模的质量和施工的技术决定了整个建筑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高支模是支模施工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其施工技术相对较为复杂,需要经验丰富的施工人员和严格的操作流程。
本文将对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进行分析,以期为相关领域的从业人员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一、高支模施工技术概述高支模是指在建筑工程中,支模的高度较大,一般超过3米。
高支模的施工技术相对较为复杂,需要更加严格的操作流程和施工要求。
高支模的施工技术主要包括支模的设计与制作、支模的安装与拆除、支模的监测与维护等方面。
1. 支模的设计与制作支模的设计与制作是高支模施工技术中的重要环节。
支模的设计需要根据具体的建筑结构要求进行,包括支模的高度、材料、结构等方面。
支模的制作需要根据设计要求进行,要求材料要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制作过程需要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进行,确保每个支模的质量。
3. 支模的监测与维护支模的监测与维护是高支模施工技术中的持续环节。
支模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监测,确保其稳定性和安全性。
支模的维护也需要进行,包括清洁、防腐、防锈等方面,以延长支模的使用寿命。
二、高支模施工技术的优势相对于传统支模施工技术,高支模施工技术具有一些明显的优势。
1. 施工效率高高支模施工技术采用了现代化的支模材料和施工工艺,能够大大提高施工效率,缩短工期。
2. 施工安全性好高支模施工技术的施工过程中,采用了更加稳定、可靠的支模结构,能够提供更好的安全保障,降低施工事故发生的风险。
3. 质量控制精准高支模施工技术的施工过程中,能够更加精准地控制支模的质量,确保支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三、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建筑工程领域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高支模施工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1. 自动化程度提高随着科技的发展,高支模施工技术将越来越趋向于自动化,将应用更多的智能化机械设备和工艺流程,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分析_1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分析发布时间:2022-09-09T07:48:03.868Z 来源:《建筑实践》2022年5月9期作者:王刚[导读] 建筑施工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在操作过程中经常发生安全事故。
王刚身份证:61052619821215****摘要:建筑施工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在操作过程中经常发生安全事故。
如何有效预防和控制安全事故是施工管理的重点内容,而施工安全管理的技术水平是影响施工企业竞争力的因素之一,需要引起施工单位的高度重视。
准确把握施工安全的技术措施和防护措施是施工安全管理的重点,对有效预防施工现场安全事故、减少施工人员财产损失、确保施工质量和运行安全稳定、提高工程建设效益具有突出作用。
本文主要分析了施工安全管理的现状,提出了施工安全技术和要点,提高了施工的安全性和质量,确保了工程的安全稳定运行。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分析引言施工安全管理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业发展迅速。
与传统的建筑工程相比,目前的建筑工程正在向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为了增强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其长期健康发展,建筑企业应加强施工安全管理,不断优化施工工艺。
在其他方面,工程承包商不仅要关注工程的质量和效益,还要关注施工环境的安全,确保工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从而促进工程的长期稳定发展。
1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现状1.1缺乏安全意识目前,一些建筑企业的安全意识不强,工人不了解安全技术和防护措施。
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主要以露天作业、高空作业和各种联合作业相结合。
建筑企业人员流动比较大,容易发生高空坠物、坍塌、触电等事故。
由于很多施工现场存在管理较差、器材材料随意堆放和安全标志设置不合理的情况,造成安全隐患一直无法得到有效的解决,最终就会对施工进度以及施工效益产生一定的影响。
1.2施工安全管理体系缺乏完善完善的施工安全管理体系是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基础。
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的管理层往往更关注工程进度,施工安全管理存在诸多疏漏,导致安全监管落实不到位等问题。
某建筑项目基坑工程施工技术分析
某商务 大厦项 目一栋 2 6层办 公楼 ,总用地面积 7 9 8 m 2 ,总建筑 面积 约2 1 9 8 8 m 2 。其 中地 上建筑面积 1 9 8 7 8 m 2 ,地下建筑面积 1 5 8 6 m 2 。采用框 架剪 力墙 结构,建筑 高度 9 1 . 8 m ,最大跨度 8 . 8 m 。室 内地面 设计标 高为 9 1 . 2 0 m ,建 2层地 下室,地 下室 的边 线基本 与建筑 物重合 。层高分 别为 3 . 9 m 和3 。 6 m ,按结构 说明场地 ±0 标 高为 9 1 . 2 m ,地下室 结构底板 标高 为8 2 . 7 m ,基坑周 长约 1 4 1 . 2 m ,底 面积约 为 l 1 5 7 . 7 m 2 。本基 础基坑 最大 开 挖深度 8 . 8 2 m ,约 1 0 0 0 0 m 3 。基础 持力层 为基岩 ,目前处于稳 定状态 。 基 坑底边线 距离墙脚距 离约 4 . 6~ 8 m ,东北侧与一 栋 5层砖混 结构建筑 距 离为 9 . 4 m 。该建筑物基础 形式为 桩基础, 以基岩 为持力层 。东南侧 紧 邻拟建地 下车道 外侧为高度 约 2 . 5 m的围墙 ,围墙 外侧为拆迁的 2层砖混 结构 建筑 。西侧 为两栋 6~ 7层 已建 建筑 ,基 坑底边 线距离 已建建筑 距 离为 4 . 9 m 。据调查 ,该建筑物 以基 岩为持力 层,基础 形式为条形 基础, 基础埋深约 4 m 。 基坑北侧四冲街车行道沿线分布有管线沟 , 埋深约为 1 . 6 m 。 2 . 岩土工程地质条件 根 据勘察 单位提供 的岩土工程 勘察报 告,有关场地 的岩土 工程地质 条 件与水 文地质 条件如 下。根据其 成因、物 质组成、物理 力学性 质及 工 程 特 性不 同 , 自上 而下 可划 分 为 2个岩 土 层:第 1 层 杂 填土 ( Q m 1 ); 第 2层灰 岩): ( 1 )杂填 土 ( Q m ] )为黄 褐色、灰色 、杂色 ,主 要为杂 填 土。稍湿 或湿 ,稍密 ,成分 较复杂 , 以碎石 、砖块 、混 凝土块 和粘性 土 为主 。局部存在 混凝土 和砖墙老 基础 ,硬 质填料个 别块径 较大 ,一般 为 2 O~ 1 o o m ,最大约 5 0 0 m m。硬质骨料含量约 占 3 0 %以上 ,分布不均匀 。 回填 时间超过十年 ,属无序 回填。本层厚 1 . 2 O~ 7 . 1 0 m ,压缩性较高 , 强度较 低,均匀性较差 ,局部场地经 开挖 后将缺失。 ( 2 )中风化灰岩为寒 武 系灰 岩,岩体薄 层状 ( 局部中 厚层状 ),岩体破碎 。根据 区域资料 , 基 岩产 状倾 向南 东,倾角 2 5~ 3 5 。。在 本次 钻探 过程 中,未发 现大 型 岩溶 ,未出现掉 钻现 象,但岩体 裂隙发 育。本次钻 探揭示 ,强风化厚 度 i t  ̄ d , ,未单独划 出,基坑 大部分开挖 深度较 大,本基坑 周边开 挖深 度在 7 . 9 5~ 8 . 8 2 m之间。基坑 开挖 面积及 方量较大 ,基坑开挖 深度范 围内周 边岩土层 主要 为杂填 土及灰岩。 3 . 基坑支护方案 根 据周边 条件、地层 和 目前现场 情况 ,应 根据不 同地段采用 不 同的
某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1 O 3・
施 工 技 术
■ 棚 团 爱 晦
2 0 1 3 年 9月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的缝隙采用海绵 条塞缝 , 以减少漏浆 现象 , 梁底拉 通线校 正 , 梁
4 混凝 土 工 程
跨等于 或大于 4 m 时按 0 . 3 %L起拱 。钢 管立 杆纵横 间距 1 m, 靠 混凝土 工程 是本工程 中的重要 组成部分 ,混凝土 工程质量 主 梁两 侧 立 杆 间 距 为 5 0 0 , 钢 管可用搭接 头, 上 口平 齐 板 底 。 每 的 好 坏 , 直 接 影 响 该 工程 的 承 载 能 力 、 耐 久 性 能和 使 用 功 能 。 因 隔四排设 一道剪 刀撑 , 大小横 杆沿 高度方 向 间距 1 . 5 m, 在要 求 此, 施工 中必须抓好 混凝 土的运输、 浇筑 和养护等各 个环节 。本 检 查房屋层 高的房间 的五个 点位置 的立杆 用双 扣件加 以固定 。 工程采用商 品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 主梁底 模下 , 在 已浇筑 混凝土板面 2 0 c m左 右设一道 扫地杆 , 以 ( 1 ) 泵送混凝土输 送管布 置应力 求距离最 短 、 管线 顺直 、 减 加 强整 个支撑 体系 的稳定性 , 长 向设三根 水平钢 管 , 其 上铺 梁 少 变 管 。 底 模 。铺梁底模 时根据每 层楼面上放 的梁轴线 进行 吊线投影 , ( 2 ) 由于泵送 混凝土流动 性大 , 具有 初凝 时间长 , 浇筑 速度 再复核各部位尺寸是否正确 。 铺设板模 时以应起 拱为 1 0 1 5 a r m 快, 混凝土在较长时间内对模板侧压力较大 的特点 。为了防止模
工 ,模 板 主 要 采 用 双 面 涂 塑 胶 合 板 , 其 规 格 为 1 8 m mx 9 1 0 mmx
某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分析
筋支叉点均应扎牢 ,箍筋与纵 向钢筋 的支叉点 可呈梅花或交 错扎牢 ,以防骨架歪斜 ;箍筋接头在梁 中沿纵向交错布置在 两根架立筋上 ,在柱中沿竖方向交错布置并在 箍筋 与柱角竖
际含水率调整方能确定砼的配合比。有 资料统计显示 ,若 因 砂 的含水率增 多 ,砂 率下 降2 ~3 % %,混凝 土强度 将下 降
1 % ~2 %,而水泥数量 的影响为5 一2 %,石子及砂土的 5 0 % 0
级 配 影 响 为 5 ~2 % ;水灰 比 影 响 为 多 增 1 % 0 %,强 度 降 低 5 % ~1 j故 应 该 采 取 相 应措 施进 行 制 约 ,严 格 执 行 初 步 配 0 O/ o
格 ,制约 好 混凝 土 强度 ,应 做 好 以下 工作 。 211 ..配合 比的选定工程开工前 ,一般均要按 设计要求配 制不 同强 度 等 级 的 混凝 土 ,并 到 法 定试 验 机 构 做 级 配 试验 ,
保证双排钢筋间距。正确筒简体 的钢筋采用 “ ”箍加混凝 土垫块 。柱用带铅丝的混凝土垫块 ,梁板用混凝土垫块来控
技术案例采取控温措施 ,不漏主要 关键细节。另外也要加 强 养护期的督查。
21 3 ] .3]  ̄膦 土 强度 . r 1
混凝土强度应分批进行检验评定 。一个验收批的混凝 土
应 由 强度 等 级 相 同 、龄 期 相 同 以及 生 产工 艺条 件 和 配 比 基 本 相 同的 混凝 土组 成 。
撑 起 固定 。
以外 ,在 高层 建筑施工 中,竖向大直 径的钢筋连接必须采用
22 模板工程 __ 4
建筑工程中施工技术应用分析
浅议建筑工程中施工技术应用分析摘要:本文结合工程实例,主要从温度应力控制、水平施工缝和竖向后浇带的处理、混凝土输送过程中离析和坍落度的控制等,采用冷却水管的方法解决了复杂的大体积混凝土的温控问题,有效地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
阐述了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在高层基础中的应用分析。
关键词: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1 工程概况1.1建筑物功能特点该建筑物地下二层,裙房三层,主楼三十层组成。
总建筑面积为51195.2m2 ,其中:地下室二层暂时为人防工程,平时地下二层为自行车车库、设备用房,地下室一层为停车库。
一三层为商业用房,四五层为写字楼,六层十一层为宾馆,十二层三十层为住宅楼,三十一层为电梯机房,三十二层为水箱间,十一与十二层之间有一个转换层,建筑总高度为108.9m。
1.2 材料要求混凝土强度等级: 基础垫层c15;基础筏板c45p12;地下室侧壁c60p12;蓄水池c35p12;地下室12层,地上18层柱子、剪力墙c60 ,916层柱子、剪力墙c55,1725层柱子、剪力墙c50 ,2631层剪力墙c45 ,塔楼c30,楼梯、构造柱c30;各楼层梁、板均比同楼层柱子强度降低两级。
2 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2.1基础工程概述工程基础为天然地基满堂筏板,四周基础埋深- 11.03m ,中心筒体部位基础设计埋深- 11.65m。
基础底板为菱形,东西长70.50 m ,南北宽47.40 m ,厚度为1.80m和2. 40m二种,混凝土体积约5500m3。
混凝土为c45p12防水混凝土。
2.2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应力控制难点(1) 基础混凝土配筋率低,抗拉强度低,裂缝对拉应力敏感,相对温度控制、应力控制尤为重要,须将温度应力控制在较小的范围。
在产生拉应力的部位须采取措施,加强养护,严格控制拉应力低于混凝土相应龄期的抗拉强度。
(2) 由于施工要求尽量不采用冷却水管,为此应相应减小浇筑层的厚度,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峰值。
施工技术总结范文
施工技术总结范文施工技术总结范文篇1以下是一份施工技术总结的范文,供参考:标题:某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总结一、引言本施工技术总结主要对某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归纳。
通过本次总结,旨在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以提高施工技术水平,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二、施工过程概述本次施工过程主要包括地基与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工程、屋面与楼面工程、外墙与门窗工程等。
施工过程中,我们采用了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设备,如GPS定位系统、混凝土泵、模板支撑体系等,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三、施工技术分析在施工过程中,我们遇到了许多技术难题,如混凝土裂缝、模板支撑体系不稳定等。
通过深入分析,我们采用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如采用低碱水泥和优质掺和料,优化混凝土养护方式,建立科学的模板支撑体系等,从而有效地解决了这些问题。
四、施工设备与材料分析在本次施工过程中,我们采用了先进的施工设备,如GPS定位系统、混凝土泵等。
同时,我们选用了优质的材料,如高性能混凝土、防火涂料等,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五、施工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在施工过程中,我们遇到了许多问题,如施工延期、施工成本增加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采用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如加强施工管理、优化施工方案等,从而有效地解决了这些问题。
六、结论通过本次施工技术总结,我们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采用了相应的解决方法,提高了施工技术水平,确保了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将在今后的施工过程中加以改进。
七、参考文献[1]张清海,王海峰,王树彤.《某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总结》[J].建筑技术,2020,41(2):125-130.施工技术总结范文篇2##施工技术总结在本次施工技术总结中,我们将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工艺流程、设备及材料、施工方法、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检测与验收标准以及环境保护措施。
通过这些方面的探讨,我们将进一步了解和掌握施工技术,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有力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 2 转换层混凝土施工浇筑方向示意 图
( ) 2 浇筑 施 工 顺序 为 由 下 至 上 和 由外 至 内 , 后 浇 带部 位 收 在
图 1 粱 与楼 板 支模 示 意 图
口, 筋 、 工跟班作业。 钢 木 () 3 混凝 土楼 板 采 用 振 动 棒 结 合 平 板 式 振 动 器 进 行 振 捣 , 其 余 结 构 采 用 插 入 式 振 动 棒 , 捣 时 应 避 免 与模 板 接 触 , 意 要 快 振 注 插 慢 拨 , 免 出 现 漏 点 或 漏 振 、 振 导 致 的 变 形 现 象 , 做 好 混 避 过 并
凝土试件。 ( 混 凝 土 养 护 应 由专 人 负责 , 麻 袋 或草 袋 覆 盖并 浇 水 养 4) 用
( ) 面放 线、 引标 高 , 用红 漆标 记水平 点和轴 线 中 2楼 测 并
心点等。
( ) 置梁底 及板底 的门式 架和 顶托 , 正标高位 置 , 3放 调 钢 管 加 固 支 顶 交 叉 撑 、 刀 撑 确 保 稳 定 , 装 大 、 木 枋 和 底 模 剪 安 小
过程 中, 过某工程实例 , 通 对该 工 程 梁 式 转 换 结 构 工 程 施 工 技 术 的相 关 问题 进 行 简 要 的 阐述 和 分析 。
关键词: 高层 建 筑 : 式 转 换 层 : 工 梁 施
1 工 程概 况
滨 江 明 珠 苑 商住 楼 主体 工 程 为 2 9层 框 剪 结 构 , 中 1 其 ~4 层 为裙 楼 商 场 , 5层 为 架 空 转换 层 , 上 为 2座 6~2 其 9层 的 住 宅 塔 楼 。 转 换 层 层 高 47 , 标 高 为 1 .m , 建 筑 面 积 为 .m 96 1 1 .m 阳 台面 积 2 7 , 架 梁 最 大 截面 为 1 0 2 0 53 , 2 2 m 框 4 0X2 0 , 最 大跨度为 9 m。 针 对 该 转换 层 施 工 钢 筋和 混 凝 土 用 量 大 、 模 板 面积大 、 术含量高 等特点 , 技 为确 保 施 工 的 顺 利 进 行 , 们 我 为该 转换 层 结 构 施 工 编 制 了具 体 方案 。
右 的侧 压 力 。
3 施工 方法
3 1 模 板 工程 . ( 梁 板 全 部 采 用 M F 1 1) 1 9型 多功 能 门 式 钢 管 架作 支 撑 , 2 梁 底 模 板 采 用 1 mm 厚 的 木 夹 板 ,侧 模 及 楼 面 平 板 均 采 用 8 1 mm 厚 的木 胶 合 板 , 整体 采 用 在 支 撑 系统 上 增 加 水 平 纵 横 8 拉 杆 及 剪 刀撑 加 固 的方 法 , 体 如 图 1所 示 。 具
维普资讯
专 版 I工术 地 技 施・ 园 学建 术设
某建筑 工程施 工技 术 分析
口 周 劲
摘 要 : 着 经 济 的发 展 , 市 建 设 的 日新 月异 , 随 城 对建 筑 施 工 技 术 的要 求 越 来 越 高 , 文 是作 者 在 近 几 年 的 工作 本
土 已放 置 6~7 h并 已初 凝 , 此时 混 凝 土 以 固态 形 式 与梁 底部 钢
筋 结 合 , 到 一定 强 度 后承 受 后 面 两 次 可 塑性 混 凝 土 荷 载 , 将 达 并 荷 载 均 匀地 传 递 给 支 顶 ,该 法 让 梁 侧 面模 板 始 终 保 持 1 高 左 m
( 复查 标 高 轴 线 , 构 件 编 号 布 放 绑 扎 , 截 面 梁 应 先 搭 2) 按 大 设 好辅 助 架 , 钢 筋 分 层 布 放 绑 扎 。 将
( 梁 内主筋 分层放 置部位 及钢 筋保护 层均 采用 f 2 0 , 3) 3 @1 0 钢 2 筋长按梁 宽进 行放置代 替保护层垫 块 , 梁侧保护层 采用砂 浆垫 块。 ( 注 意 大 梁 钢 筋 与原 柱 钢 筋 交 接 处 的钢 筋 安 装 顺序 , 留 4) 预 交 接 处 柱头 箍 筋 , 转 换 梁 筋 安 装 后 均 匀 调 正 、 扎 或 焊 接 。 待 绑
凝土一同浇筑 , 以减 小 梁 侧 模 板 的侧 压 力 和 模 板 支 点 的 承 载 力 , 因开 始 浇 筑 时 与 底 板 部 位 接 触 的 混凝 土 呈 液 态 ,需 要梁 底 木 枋 将 线 荷 载 均 匀 分 布 于 支 撑 。 当第 3次 浇筑 时 , 初 浇 筑 的 混 凝 但 最
( 按 规 范 及 设 计 要 求检 查 截 面 尺 寸 及、 护 层 等 并 进 行 隐 蔽 验 收。 保
3 3 混凝 土 工 程 .
2 施 工准 备
( ) 料 : 通 覆 膜 胶 合 板 《8 0X9 0X1 )MF 2 9 门 1材 普 1 3 1 8、 1 1 式 钢 管 架 ( 2 2 9X1 3 )交 叉 杆 、 支 顶 托 、 O 0 f 1 1 9 0、 4 X 钢 1 0X1 0木 枋 、 8 . 管 、钢 管 扣 、 f X35钢 4 M1 2对拉 螺 栓 杆 等 其 它辅 助 材 料 及 主体 材 料 。 ‘ ( ) 工 机具 : 2施 电锯 、 电钻 、 板振 动器 、 平 插入 式振 动 棒 、 动 移 电箱 、 工照 明、 工 操作 平 台 、 凝 土输 运 泵 、 降 设备 等 。 施 施 混 升
( ) 用 2台 混 凝 土 输 送 泵 《 用 一 备 ) 行 施 工 , 2段 进 1采 一 进 分
行 , 筑 方 向 如 图 2 转 换 层 梁 采 用 三 次 浇 筑 成 型 的 方 法 , 次 浇 , 每 间 隔 约 2 , 次 浇 高 度 为 6 0~7 0 h每 0 0 mm , 后 一 次 与 楼 板 混 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