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牛轶事_中班数学教案

合集下载

蜗牛中班数学教案

蜗牛中班数学教案

蜗牛中班数学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多样化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对数字的认知和理解;2.帮助学生掌握数数、排序和比较的基本技能;3.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4.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游戏和团体活动,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

教学准备:1.数学教具:数字卡片、计数棒、拼图等;2.教学辅助材料:数字图片、小动物图片等;3.课堂环境准备:数学主题的墙报、数学角落等。

教学过程:一、数数的游戏(20分钟)1.教师准备一组数字卡片,让学生轮流从中抽取一张卡片,学生将卡片上的数字读出来。

2.教师提醒学生用手指按顺序点数,帮助他们巩固数字的顺序。

二、数字街边晒太阳(15分钟)1.教师在黑板上绘制一个街景图,上面有几个房子。

2.教师在每个房子前面放置不同数量的小动物图片,例如两只猫、三只狗等。

3.教师引导学生数数每个房子前的小动物图片。

三、数学游戏:数字拼图(25分钟)1.教师给每个学生发放一副数字拼图,要求学生根据数字拼图找到相应数量的图像拼图。

2.学生按要求拼凑数字拼图,分组展示自己完成的作品。

四、数学小报比大小(20分钟)1.教师分发几份数学小报给学生,小报上有数字比较的题目。

2.学生独立完成题目,并在小报上圈出正确的答案。

3.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答案,解释数字的比较大小规律。

五、数数比赛(15分钟)1.教师安排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名队长。

2.教师给每个小组一袋计数棒,要求学生通过计数棒进行数数比赛。

3.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用计数棒迅速数出给定数量,数完后举起手。

4.教师记录时间,比赛结束后宣布获胜小组。

六、数字之星颁奖仪式(10分钟)1.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选择几名数字之星。

2.教师把数字之星的奖章 pin 在他们的衣服上,并赞扬他们在数学学习中的努力和进步。

教学扩展:1.安排学生参观学校附近的超市,让他们亲身体验购物时使用数字的情景,并进行计算和比较;2.在数学角落设置一个“数学宝盒”,放置各种数学教具,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和学习;3.定期组织数学团队活动,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解决数学问题和挑战。

中班数学小蜗牛回家教案

中班数学小蜗牛回家教案

篇一:让小蜗牛回家吧让小蜗牛回家吧这段时间,我发现我们两个班的孩子完全迷上了蜗牛。

也许是科学课上的兴趣激发着他们想去探索蜗牛世界的奥秘,这两天对它的兴趣相当的浓厚。

只要一有空,孩子们就赶紧跑下楼,三五成群的窝在树底下。

咿,怎么回事呢?都聚在一起干什么呢?放眼一看,原来他们都在抓蜗牛,抓完后用自制的小盒子把它放在里面。

起先我也没怎么在意,觉得那是孩子们的爱好,可是午间管理进去后,发现多数的孩子都有蜗牛,聚在一起讨论蜗牛的事情,谁也没有关注过自己的作业是否完成了。

当然有几个动作快的小朋友是在完成作业的情况下才去玩蜗牛,而那些作业不主动的的学生也参与了这项活动。

看到这个场面,我心里顿时燃起了大火,心想:现在学校学习的时间都这么紧张,你们这群家伙儿居然还有心思玩蜗牛,难道不知道要抓紧点时间吗?尤其看到小辉、小成、小洋等几个慢节奏的孩子居然还兴致高昂的围成了一团,一起逗弄着可怜的蜗牛。

于是我暂且先压一压想批评他们的想法,跟他们讲了一个故事。

我说:“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想过,你把小蜗牛抓来,蜗牛妈妈们该多着急了。

也许它们会想,我可爱的宝贝们早上出门还好好的,怎么到这个点上还没有回家呢?”“老师,我们对它很好的。

你看,我们还为它做了一个房子,给他好吃的树叶,让它安心的在我这里住下吧。

”小辉眨眨他的眼睛,信心十足的对我说,“老师你看,一个蜗牛还在这里生蜗牛宝宝了。

”顺着他手指点的位置,我确实看到了一个小小的白色物体,真的是蜗牛宝宝,团在那里,跟螺丝宝宝差不多。

看到这样的情景,我就发表了这样的感慨:同学们,假如你是那个蜗牛宝宝,被别人坏人无缘无故抓走了,那你的妈妈该多伤心,多难过啊!假如你是那个蜗牛妈妈,生孩子的时候居然是被别人圈养起来,不在自己的家里,蜗牛爸爸也不在身边,那它多无助,多可怜啊!其实动物世界和人都差不多的,他们也喜欢自己的家园,也向往无拘无束的生活,它们不希望别人去打扰它们的生活。

俗话说的好啊: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有个公益广告也是这样说的,有个小鸟被一个小朋友关在笼子里,小鸟很孤独,什么都不想吃,然后小朋友的妈妈就说放了它吧,于是放了小鸟,它自由的翱翔在蓝天里,这个时候就出现了一句广告语:“爱它就给它自由吧。

蜗牛的中班数学教案及反思

蜗牛的中班数学教案及反思

蜗牛的中班数学教案及反思【引言】蜗牛是一位中班的小朋友,他对数学充满了好奇心和热爱。

为了满足蜗牛的求知欲,教师制定了一套有趣的数学教案,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也及时进行了反思和总结。

本文将介绍这位蜗牛的中班数学教案及反思,旨在探讨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和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一、教学目标】蜗牛对数学感兴趣,教师制定了以下目标:1. 帮助蜗牛建立数学概念和数学思维;2. 培养蜗牛的数学兴趣和自信心;3. 发展蜗牛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数字认知:教师通过数字卡片、数字游戏等活动,帮助蜗牛认识1-20的数字,理解数字的大小和顺序。

2. 形状与空间:通过游戏、画画等活动,让蜗牛认识几何图形,理解形状的特征和分类。

3. 数量关系:通过比较、配对等活动,引导蜗牛理解数量的多少与大小关系,培养数量概念。

4. 时间与顺序:引导蜗牛认识时间的概念,学习昨天、今天、明天的概念,理解事件的先后顺序。

5. 数学游戏:通过数学拼图、数学棋盘等游戏,激发蜗牛的数学兴趣,培养蜗牛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教学过程】1. 数字认知:- 制作数字卡片:教师事先准备好卡片,上面写有1-20的数字。

蜗牛通过触摸和拼凑数字卡片,认识数字的形态和顺序。

- 数字排序游戏:教师将数字卡片打乱,蜗牛需要按照数字大小和顺序重新排列。

2. 形状与空间:- 形状辨认游戏:教师准备几个不同形状的图案,让蜗牛根据教师描述的特征,辨认出正确的图案。

- 画画活动:蜗牛自由地画出自己喜欢的几何图形,教师可以引导他们给图形命名,并加深对形状的理解。

3. 数量关系:- 数量比较:教师准备一些有不同数量的物品,让蜗牛分辨哪组物品多、哪组物品少。

- 数量配对:教师将物品分成若干组,让蜗牛进行配对,培养数量与模型的联系。

4. 时间与顺序:- 事件排序:教师通过图片或实物,让蜗牛根据事件的发生顺序进行排序,如吃早餐、上学、回家等。

- 时间观念:教师用日历或卡片表示不同的时间点,让蜗牛学习昨天、今天和明天的概念。

中班数学教案小蜗牛找朋友

中班数学教案小蜗牛找朋友

中班数学教案小蜗牛找朋友中班数学教案:小蜗牛找朋友一、教案概述本节课是中班的数学课,课题是“小蜗牛找朋友”。

通过本课的学习,帮助孩子们培养数学思维、动手能力与观察能力,同时提升他们的社交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认识数字和数量:通过寻找和归类小蜗牛,让孩子熟悉数字和数量之间的关系。

2. 培养观察能力:观察小蜗牛的数量、颜色和大小等特征,提升孩子们的观察力和辨别能力。

3. 发展合作意识:通过合作寻找小蜗牛,培养孩子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准备1. 游戏道具:一盒小蜗牛模型(有3-5种不同的颜色和形状)。

2. 数字牌:准备1-10的数字牌,每个数字至少有2张。

3. 活动区域:教室或室外场地,根据班级实际情况选择。

4. 彩色纸和粘贴纸:用于制作小蜗牛的底座和标记。

四、教学步骤1. 导入环节引导学生观察教室或场地,询问他们有没有看见过蜗牛,然后进一步引导学生了解蜗牛的特征和外形,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

2. 游戏规则介绍将彩色纸剪成圆形,作为小蜗牛的底座,并贴上不同颜色的粘贴纸作为标记。

将数字牌洗匀并随机放在教室或场地的不同角落,将小蜗牛模型散布在教室或场地中。

告诉孩子们,他们需要合作来找到相应数量的小蜗牛,并将其放在底座上。

每次找到一个小蜗牛,要在底座上放置相应数量的数学标记。

同时,鼓励孩子们观察小蜗牛的颜色、形状和大小等特征。

3. 活动开展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由3-4名学生组成。

在老师的引导下,每个小组一起寻找小蜗牛,并将其放在相应的底座上。

当一个小组找到所有的小蜗牛后,可以进行检查,确认是否正确。

4. 引导讨论与总结让学生和小组成员一起分享寻找小蜗牛的经验和感受,引导他们讨论数字和数量的概念,讨论小蜗牛的特征和区别,并总结归类方法。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分享观察结果,充分展示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五、教学延伸1. 扩展游戏规则:可以增加难度,比如将小蜗牛隐藏在更隐蔽的地方,让孩子们通过更多的观察和推理来寻找。

蜗牛中班数学教案及反思

蜗牛中班数学教案及反思

蜗牛中班数学教案及反思一、引言数学是一门需要培养孩子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学科。

在幼儿教育中,数学教学尤为重要,因为它能帮助孩子培养数学意识和数学技能。

本文将以蜗牛中班的数学教学为例,探讨如何设计一个有效的数学教案,并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

二、教学目标本次数学教学的目标是:1. 学会用桶和杯子进行容量比较;2. 学会用算式进行简单加法和减法运算;3. 培养孩子观察和分类的能力;4.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为了有效地进行教学,我们需要准备以下材料和器具:1. 桶和杯子;2. 一些可视化的物品,如卡片、颜色匹配游戏等;3. 数字卡片;4. 教具箱。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首先,我们将引导孩子回顾之前的数学学习内容,比如颜色、形状等。

通过游戏的形式引入今天的数学主题。

2. 学习容量比较我们首先展示桶和杯子,让孩子观察并比较容量大小。

然后,我们将准备不同大小的杯子,让孩子通过倒水的方式比较容量大小。

可以利用做实验的方式,让孩子探索不同形状和大小的容器容量。

3. 算术运算在这个阶段,我们将引导孩子学习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我们可以使用数学卡片进行示范和练习,例如,我们可以展示两个卡片上的数字,并让孩子算出两个数字的和或差。

4. 观察和分类观察和分类是培养孩子观察力和分类能力的重要环节。

我们将使用一些可视化的物品,如卡片或颜色匹配游戏。

首先,我们将呈现一些物品并引导孩子观察它们的特点,然后我们将引导孩子根据这些特点进行分类。

5. 解决问题在这个阶段,我们将给孩子提供一些简单的问题,以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我们可以问孩子一些关于形状、大小和数量的问题,让他们动脑答题。

六、教学反思1. 教学准备在这次教学中,我们准备了足够的教具和材料,但是在引导孩子进行杯子容量比较时,发现有些孩子不太懂得比较大小。

这可能是因为我们没有提前进行足够的引导。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该提前进行一些热身活动,以确保孩子能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

与蜗牛有关的中班数学教案

与蜗牛有关的中班数学教案

与蜗牛有关的中班数学教案引言:中班是幼儿教育中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正处于认识世界、学习基础知识的关键时期。

数学教育在中班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因为数学教学可以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观察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本文将以蜗牛为主题,结合幼儿中班数学教学内容,为教师们提供一份有关与蜗牛有关的中班数学教案。

一、教案背景与目标1. 教案背景蜗牛是一种常见的小动物,拥有独特的外形和生活习性。

通过教学中让孩子从蜗牛身上发现数学元素,有助于培养孩子观察力和数学思维。

2. 教案目标通过与蜗牛有关的数学教学,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增强幼儿对蜗牛的认知,并引导幼儿学会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与活动设计1. 教学内容:蜗牛的数量与排序(1)蜗牛数量的认知:通过图片或幼儿园中的宠物区域引入蜗牛,让幼儿观察并大致估计蜗牛的数量。

(2)蜗牛数量的排序:在教学区中布置不同数量的蜗牛模型,让幼儿观察并按照数量进行排序,从少到多或从多到少。

(3)与蜗牛有关的数学游戏:设置数学拼图游戏,要求幼儿按照给出的数字在蜗牛图案中填充相应数量的蜗牛,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计数能力。

2. 教学内容:蜗牛的运动与位置(1)蜗牛运动的观察:在教学区中设置一段蜗牛运动的场景,引导幼儿观察蜗牛的运动方向和速度。

(2)蜗牛位置的指示:在教学区中铺设教具方法,让幼儿模仿蜗牛运动的路径,引导幼儿学习描述蜗牛位置的指示词,如前进、后退、左转、右转等。

(3)与蜗牛有关的方向游戏:设计迷宫游戏,要求幼儿通过指示蜗牛的位置,指导蜗牛找到从迷宫入口到出口的最短路径,培养幼儿方向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过程及操作步骤1. 蜗牛数量的认知(1)引导:通过图片或宠物区域引导幼儿观察蜗牛,询问幼儿大概有多少只蜗牛。

(2)展示:在教学区中展示不同数量的蜗牛模型,要求幼儿观察并说出每组蜗牛的数量。

(3)讨论:引导幼儿比较蜗牛数量的多少,讨论哪组蜗牛更多,哪组蜗牛更少。

中班数学教案蜗牛

中班数学教案蜗牛

中班数学教案蜗牛中班数学教案:蜗牛一、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和探索,让幼儿了解蜗牛的特点和习性。

2. 激发幼儿对自然界的兴趣,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探索能力。

3. 培养幼儿的数感和数学思维,学习有关数数的基本概念。

二、教学准备:1. 图片或卡片:蜗牛的图片,蜗牛的躯体结构等。

2. 外壳:一个干燥的蜗牛壳。

3. 编号卡片:1到10的数字卡片。

4. 沙盘和玩具道具:用于模拟蜗牛爬行的场景。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活动:呈现蜗牛的图片,引起幼儿的兴趣,并进行问答。

- 老师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动物吗?它叫什么名字?- 幼儿答:蜗牛。

- 老师问:你们知道蜗牛有什么特点吗?- 幼儿答:它们有一个壳,会慢慢爬。

2. 观察蜗牛壳:- 老师出示蜗牛壳,让幼儿观察并描述。

- 老师问:你们发现蜗牛壳上有什么特点吗?- 幼儿回答:是圆的,有线条。

3. 认识蜗牛的身体结构:- 老师出示蜗牛躯体结构的图片,并进行解释讲解。

- 老师指着图片问:你们知道蜗牛的头在哪里吗?眼睛在哪里?- 通过问答让幼儿对蜗牛的身体结构进行了解。

4. 数数蜗牛的伙伴:- 老师出示编号卡片1到10,让每个幼儿拿取一张卡片。

- 老师说:我们一起数数,看谁能找到相应数量的蜗牛。

- 孩子根据卡片上的数字在教室中寻找相应数量的蜗牛图片或玩具。

5. 模拟蜗牛爬行的游戏:- 老师准备沙盘和玩具道具,模拟蜗牛在地面上爬行的场景。

- 老师指导幼儿按照蜗牛的方式爬行,引导他们感受蜗牛的行动方式。

6. 综合活动:设计关于蜗牛的绘画或手工制作活动。

- 布置活动任务:请幼儿用画笔或彩纸制作一个漂亮的蜗牛。

四、教学延伸:1. 数数蜗牛壳上的纹路。

- 老师出示不同的蜗牛壳,让幼儿观察并数数壳上的纹路数量,并进行简单比较。

2. 探索蜗牛壳的形状:- 老师准备一些纸板或软材料,引导幼儿自由发挥,用不同的材料制作出自己理想中的蜗牛壳形状。

3. 和蜗牛一起玩数数游戏:- 老师准备一些蜗牛形状的玩具,让幼儿进行数数游戏,加深对数字概念的理解。

小蜗牛中班数学教案

小蜗牛中班数学教案

小蜗牛中班数学教案本教案旨在通过有趣的活动和互动方式,帮助中班幼儿掌握一些基础的数学概念和技能。

早期数学教育对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

因此,我们将利用这个机会,为幼儿打下数学基础。

教案概述:主题:数学年龄:中班幼儿(3-4岁)时长:2 周目标:通过活动和游戏,帮助幼儿掌握形状、数字、排序和计数等数学概念。

教学目标:1. 识别并命名常见形状,如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和矩形。

2. 识别并命名数字 1-10,并能用手指进行相应数量的计数。

3. 学习基本的排序概念,如大/小、高/低和长/短。

4. 通过使用计数工具,如计数棒或计数贝壳,锻炼计数技能。

教学准备:1. 彩色卡片或画板,上面有不同的形状绘图。

2. 数字卡片或板书,上面有数字 1-10。

3. 能够表示不同数量的计数工具,如计数棒、计数贝壳或豆子。

教学步骤:第一天:形状识别1. 通过展示彩色卡片或画板上不同的形状图案,让幼儿辨认并说出每种形状的名称。

例如,给幼儿展示一个圆形,并鼓励他们说出“圆形”。

2. 要求幼儿模仿你的示范,在纸上用彩色笔画出几种不同的形状。

3. 带领幼儿参观教室,寻找并指出各种形状的物体。

例如,窗户是一个长方形,钟是一个圆形等。

4. 结束时,复习一下所学的形状。

让幼儿继续画出几种形状,并用手指指出教室中的某个物体属于哪种形状。

第二天:数字认知1. 通过展示数字卡片或板书上的数字 1-10,让幼儿辨认并说出每个数字的名称。

2. 准备一些可数物品,如豆子或小球,并请幼儿使用手指逐个数出这些物品的数量。

3. 以游戏的方式进行数字识别。

例如,你可以说出一个数字,然后让幼儿用手指指出相应数量的物品。

4. 为了复习数字的认知,你可以在教室中隐藏一些数字标识物品,让幼儿找到并说出标识物品上的数字。

第三天:排序概念1. 展示两个不同大小的物体,并鼓励幼儿说出它们的差异,并以“大”和“小”来描述它们。

2. 拿出几个不同高度的物体,并让幼儿按照高低顺序进行排列。

蜗牛的中班数学教案

蜗牛的中班数学教案

蜗牛的中班数学教案教案一:数字认知与比较一、教学目标:1. 认识数字0-10,并能准确书写;2. 能够从数量上进行简单的比较,判断大小关系;3. 通过游戏和实物操作提高数字的认知能力和数数的准确性。

二、教学准备:1. 数字卡片:0-10的数字卡片;2. 数量卡片:拥有不同数量的卡片;3. 游戏道具:小纸盒,小球等;4. 数学故事书:《蜗牛的数学冒险》。

三、教学过程:1. 数字认识:引入《蜗牛的数学冒险》这本数学故事书,向孩子们介绍主人公蜗牛和它的数学冒险。

可以通过图片和简单的描述带领孩子们进入故事情境中。

让孩子们观察0-10的数字卡片,并逐个数数,老师一边指出数字,一边让孩子们念出数字的名称。

然后让孩子们记住这些数字,准确地书写在纸上。

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鼓励孩子们。

2. 数字比较:首先,老师出示一对数字卡片,例如“3”和“5”,并挑选一个学生来判断哪个数字更大。

可以通过简单的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比如“3比5多吗?”,“你能数出来吗?”等等。

然后让学生用手指或者指示卡片上的点,逐个数出来并比较大小。

接下来,老师可以借助数量卡片,让学生做出更多的比较。

例如,出示“6”和“4”的卡片,然后给每个学生发一定数量的数量卡片,让他们自己找出对应的数量卡片,并比较大小。

3. 数字游戏:为了巩固数字的认知和数数的准确性,可以设计一些数字游戏。

a) 数字寻宝游戏:老师隐藏了一些小球在教室周围,然后让学生根据数字卡片上的数字寻找相应数量的小球。

每个小朋友找到了自己需要的数量后,可以交换一下看谁找到的球最多。

b) 数字排队游戏:老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队,每个队员手里拿着一个数字卡片,按照卡片上的数字从小到大排队。

然后比较每个小队排成的队列,哪个队列的数字最大或最小。

四、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孩子们学会了认识数字0-10,并能准确书写。

同时,他们还掌握了通过数量的多少来进行简单的比较,并增强了数字的认知能力和数数的准确性。

关于蜗牛的中班数学教案

关于蜗牛的中班数学教案

关于蜗牛的中班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蜗牛的外观特点和形态结构。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分类能力。

3. 帮助幼儿学习和掌握数字的基本概念和数数的技巧。

二、教学准备1. 蜗牛的图片或实物。

2. 数字卡片。

3. 彩色纸、剪刀、胶水等。

4. 数学教具:珠算盘、计数棒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实物蜗牛,让幼儿观察并描述蜗牛的外观特点,引发幼儿的兴趣。

2. 观察与描述:让幼儿仔细观察蜗牛的壳、身体和触角等部位,并帮助幼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进行描述,如“蜗牛的壳是圆形的,有条纹”、“蜗牛的身体是柔软的,可以蜷缩起来”。

教师可以记录幼儿的描述,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察结果。

3. 分类游戏:将蜗牛的图片贴在黑板上或准备好不同颜色的蜗牛卡片,让幼儿根据蜗牛的颜色进行分类,锻炼幼儿的观察力和分类能力。

4. 数字认知:将数字卡片放在教室的不同角落,让幼儿按顺序找到数字,然后学习对应的数字名称和数量。

可以通过数数棒等教具辅助幼儿进行实际数数操作。

5. 数字游戏:教师可以为幼儿准备一些彩色纸片,并用剪刀剪成不同形状,然后让幼儿根据教师的指令将指定数量的纸片放到蜗牛的身上,如“请贴两个红色的纸片在蜗牛的壳上”、“请贴三个蓝色的纸片在蜗牛的头上”。

通过游戏让幼儿巩固数字的认知和数数的技巧。

6. 数字图案:将蜗牛的身体分成几个部位(壳、头、身体),让幼儿用彩色纸剪出不同形状的图案,例如在蜗牛的壳上粘贴纸条、在头上贴上圆圈等。

然后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介绍图案的颜色和形状。

7. 游戏总结:以小组形式进行游戏总结。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比赛谁能最快找到指定数字的卡片,同时进行数数操作,加强对数字的理解和计数能力。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数学教案的设计与实施,幼儿能够观察和描述蜗牛的外观特点,提升了他们的观察力和分类能力。

在数字认知方面,幼儿通过游戏和活动的方式,掌握了数字的基本概念和数数的技巧。

同时,本节课还培养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通过制作数字图案和彩色纸贴纸,锻炼了幼儿的空间想象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蜗牛爬行比赛的中班数学教案

蜗牛爬行比赛的中班数学教案

蜗牛爬行比赛的中班数学教案教案:蜗牛爬行比赛的中班数学活动一、教学目标:1.能够识别并说出数字1-10;2.掌握数字1-10的顺序;3.能够使用数字线进行简单的数数活动;4.培养观察、比较、分类的能力;5.锻炼学生的手眼协调能力。

二、教学准备:1.数字卡片1-10;2.蜗牛爬行道具;3.数字线;4.蜗牛爬行比赛场地。

三、教学过程:1.引入活动:老师拿出数字1-10的卡片,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依次说出卡片上的数字,并重复几次以巩固记忆。

2.数字线数数:老师引导学生坐成一个圆形,然后从第一个学生开始,每个学生手拿一段数字线,按照顺序传给旁边的学生,直到回到起点。

老师可以提问学生,询问具体是哪个数字线经过了自己的手。

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巩固数字1-10的顺序。

3.观察蜗牛:老师带领学生一起观察蜗牛,让学生仔细观察蜗牛的外形、颜色等特点,并提问学生,引导他们从观察到的特点中进行比较和分类,例如可以询问学生哪些蜗牛比较大、哪些蜗牛比较小等等。

通过这个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比较和分类能力。

4.蜗牛爬行比赛:将蜗牛爬行比赛场地准备好,设置起点和终点,并在比赛道路上分布不同数字卡片。

每个学生准备一只蜗牛,比赛时,学生按照老师发出的口令,让蜗牛从起点爬行到终点,蜗牛经过的数字卡片将决定学生所得的分数。

比赛结束后,老师可以统计每个学生的分数,并向他们展示结果。

通过这个活动,锻炼学生的手眼协调能力,同时巩固前面学习的数字顺序。

5.总结:最后,老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回顾整个活动,总结所学过的内容,并强调数字1-10的顺序,培养学生的数数能力。

四、教学扩展:针对学生的不同水平和兴趣,可以进行以下扩展活动:1.在比赛过程中,增加一些障碍物,引导学生进行绕开障碍物的操作,锻炼他们的空间认知能力;2.让学生互相观察对方的蜗牛,观察蜗牛的颜色、斑点等特征,并对蜗牛进行简单的描述,培养学生的描述能力;3.准备一些数字卡片上的问题,例如“1+2等于几?”等,让学生在比赛中遇到相应的数字时回答问题,锻炼他们的计算能力。

中班数学教案蜗牛回家

中班数学教案蜗牛回家

中班数学教案蜗牛回家标题:中班数学教案蜗牛回家引言:数学是幼儿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能帮助孩子培养逻辑思维和数学概念。

本篇教案旨在通过一个寓言故事——蜗牛回家,结合游戏和实践活动,帮助中班幼儿提高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教学目标:1. 认知能力目标:认识数字1-5,能够用手指和计数器进行数数;2. 认知能力目标:理解并应用“大”、“小”、“多”、“少”等概念;3. 解决问题的能力目标:通过游戏和实践活动锻炼幼儿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1. 寓言故事《蜗牛回家》拼图;2. 蜗牛模型;3. 小石子或计数器;4. 数字卡片(1-5);5. 图示计数表。

三、教学步骤:1. 寓言故事引入(5分钟)通过给孩子们展示《蜗牛回家》拼图,引导他们注意拼图上的数字和蜗牛的形象。

带着孩子们一起阅读寓言故事,并解释蜗牛怎么从花园回到了家。

2. 数字认知与数数活动(15分钟)a. 准备5个数字卡片(1-5)和小石子或计数器。

b. 将卡片搅在一起,让孩子们依次选择一个数字。

例如,选择数字2。

c. 孩子们用手指和小石子或计数器来数出2个物品,比如贝壳。

d. 让孩子们将贝壳放在计数表上的相应位置。

3. 比大小游戏(15分钟)a. 准备蜗牛模型和几个大小不同的物品(例如:苹果、橙子、球等)。

b. 将蜗牛模型和物品混合放在一起。

c. 让孩子们观察并比较蜗牛和物品的大小。

d. 引导孩子们用语言表达出蜗牛和物品的大小差异,例如“蜗牛比苹果大”,“橙子比蜗牛小”等。

4. 数字排序游戏(15分钟)a. 准备大小不同的蜗牛模型和数字卡片(1-5)。

b. 将蜗牛模型和数字卡片混合放在一起。

c. 让孩子们根据蜗牛的大小顺序和数字卡片的大小顺序进行匹配和排序。

5. 数量比较实践活动(15分钟)a. 准备一些蜗牛模型和物品,至少两种不同的物品。

b. 让孩子们选择两种不同的物品。

c. 引导孩子们比较两种物品的数量,例如“蜗牛比球多”,“苹果比蜗牛少”等,并将它们放在合适的位置。

一只小蜗牛中班数学教案

一只小蜗牛中班数学教案

一只小蜗牛中班数学教案引言:数学是一门重要且必不可少的学科,它对幼儿的思维发展和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以中班幼儿为例,设计一节有趣且富有启发性的数学教案,旨在通过活动和游戏提高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理解。

一、教学目标:1. 认识数字1-10的数值和数符;2. 学会对数字进行相应的数数动作;3. 学会数字1-10的顺序排列;4. 认识并掌握基本的几何形状。

二、教学准备:1. 计数卡片:使用不同颜色和形状的卡片标有数字1-10;2. 形状卡片:使用不同颜色的卡片标有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几何形状;3. 游戏道具:小球、积木、玩具车等。

三、教学过程:1. 数字认知:a. 首先,教师出示标有数字1的卡片,引导幼儿一起观察卡片上的数字,并模仿教师念数字1。

b. 教师再出示标有数字2的卡片,让幼儿集中注意力,观察数字2的形状、大小和样式,并模仿教师念数字2。

c. 逐步重复以上步骤,引导幼儿认识数字3-10,并模仿教师进行数字朗读。

2. 数字数数:a. 利用小球作为游戏道具,让幼儿跟着教师的指示,进行数字数数的游戏。

例如,教师说“我们一起数5个小球”,幼儿按照指示从一开始数小球,直到数到5为止。

b. 教师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所需数数的对象,提高难度,激发幼儿积极参与的兴趣。

3. 数字排序:a. 准备一组已经乱序的数字卡片,让幼儿用自己的小手将卡片按照数字的大小顺序排列。

b. 鼓励幼儿互相合作,相互帮助,完成数字排序的任务。

4. 几何形状认知:a. 准备一组不同颜色的形状卡片,例如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

教师出示第一个形状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形状的特征,并一起说出形状的名称。

b. 逐步介绍其他的几何形状,让幼儿通过观察和分类,认识并记住不同的几何形状。

5. 几何形状游戏:a. 利用积木或其他可拼装的游戏道具,让幼儿用几何形状卡片上的提示,搭建相应的几何形状。

b. 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尝试用不同的形状搭建属于自己的独特造型。

中班数学教案小蜗牛回家

中班数学教案小蜗牛回家

中班数学教案小蜗牛回家教案主题:小班数学教案 - 以小蜗牛回家为题材一、教学目标:1. 认识数字1-5以及对应的数量和顺序;2.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了解蜗牛在自然界的生活规律;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应用数字进行简单的计算;4. 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数字卡片或数字磁贴;2. 小蜗牛图案的纸板或卡片;3. 彩色笔或彩纸;4. 数字游戏道具。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活动:数数小蜗牛a. 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些小蜗牛图案的卡片,让学生观察并数数。

b. 教师鼓励学生互相交流,让他们说出每个卡片上的蜗牛数量,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 数字认知:认识数字1-5a. 教师使用数字卡片或数字磁贴展示数字1-5,让学生依次数数,并在黑板上写下相应的数字。

b. 教师可以通过唱歌、游戏等方式帮助学生记忆和掌握这些数字。

3. 数量对应:小蜗牛回家a. 教师将小蜗牛图案的纸板或卡片分发给学生,每个学生随机拿到一张。

b. 教师用彩色笔或彩纸让学生根据自己拿到的小蜗牛图案,给蜗牛上颜色。

c.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纸板或卡片上的蜗牛数量,将自己的蜗牛“带回家”并放在适当的位置。

d. 教师问学生:“你家的蜗牛是第几个回家的?”,引导学生理解数量和顺序的关系。

4. 数字游戏:找出我的蜗牛a. 教师将几个相同数量的小蜗牛图案混合在一起,并放在桌面上。

b. 教师让学生轮流选择一只蜗牛,并说出选中的蜗牛数量。

c. 学生需使用数字认知的知识,观察和计数,找到自己选择的蜗牛,并回答正确的数量。

d. 教师可以设置一定的时间限制,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和挑战性。

5. 数字运算:蜗牛家族的计算题a. 教师给学生出示一些数字卡片,并让学生依次排列成一个数学题,如:2 + 3 =?b. 学生用相应数量的小蜗牛图案来表示数字,并按照题目中的运算符号进行运算。

c. 学生可以通过移动蜗牛图案的位置,将蜗牛进行合并或分离,观察数学题目的结果。

中班数学教案蜗牛爬爬

中班数学教案蜗牛爬爬

中班数学教案蜗牛爬爬中班数学教案:蜗牛爬爬第一节:认识蜗牛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蜗牛的特征和外貌。

2. 学生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和行动方式。

3. 学生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蜗牛的特点。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一张图片展示蜗牛的外貌,引导学生观察。

2. 出示卡片:给每个学生发放一张蜗牛的卡片,通过观察卡片上的蜗牛,让学生描述蜗牛的外貌、颜色和形状。

3. 教师讲解:教师简要介绍蜗牛的特点和生活习性,引导学生思考和提问。

4.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为自己小组的蜗牛起一个名字,并讲述蜗牛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其他小组成员可以提问和补充。

第二节:蜗牛之间的大小比较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观察和比较不同大小的蜗牛。

2. 学生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蜗牛之间的大小关系。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不同大小的蜗牛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比较。

2.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发几个不同大小的蜗牛模型。

学生观察比较,并按大小排列。

3.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分享自己排列的蜗牛模型,并用简单语言描述模型的大小关系。

4. 教师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蜗牛的大小关系,并进行讨论。

第三节:蜗牛的爬行速度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观察和记录蜗牛的爬行速度。

2. 学生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蜗牛的爬行速度。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蜗牛爬行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

2. 实践活动:教师准备一段实际尺寸的蜗牛赛道,并在赛道上标注出距离。

每个学生选择一只蜗牛进行观察和记录,放置在赛道起点。

3. 记录观察:学生观察蜗牛爬行的速度,并记录时间和位置。

4.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享自己观察到的蜗牛爬行速度。

讨论有哪些蜗牛爬得快,哪些蜗牛爬得慢。

5. 教师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蜗牛的爬行速度,并进行讨论。

第四节:制作蜗牛模型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学到的知识制作蜗牛模型。

2. 学生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制作的蜗牛模型。

蜗牛爬爬爬中班数学教案

蜗牛爬爬爬中班数学教案

蜗牛爬爬爬中班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能够认识数字0-10,并正确书写;2. 能够理解并运用加减法进行简单的计算;3. 能够进行简单的数学问题解决,培养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激发他们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二、教学重难点:1. 数字0-10的认知和书写;2. 加减法的理解和运用;3. 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教学准备:1. 数字卡片(0-10);2. 纸和笔;3. 小蜗牛模型;四、教学过程:引入:1. 引入数字卡片,展示数字0。

使幼儿认识0这个数字,并与真实生活中的物品联系起来(比如没有苹果)。

2. 引入小蜗牛模型,将它放在一条线上,让幼儿观察并思考:蜗牛从哪里开始爬行?(0的位置)认识数字0-10:1. 通过数字卡片,依次展示数字1-10,并让幼儿跟随读出来。

2. 让幼儿参与互动,用手指在空中或桌上写出这些数字。

鼓励他们发言,说出每个数字的名称。

加法运算:1. 展示两个数字卡片,比如3和2,并让幼儿一起数出来。

2. 用小蜗牛模型模拟加法运算,从数字3的位置开始,移动2个位置,到达何处?鼓励幼儿思考、动手实践。

3. 引导幼儿回答:3加2等于5。

反复进行几个类似的例子,巩固加法运算的理解。

减法运算:1. 展示两个数字卡片,比如7和4,并让幼儿一起数出来。

2. 用小蜗牛模型模拟减法运算,从数字7的位置开始,往回移动4个位置,到达何处?鼓励幼儿思考、动手实践。

3. 引导幼儿回答:7减4等于3。

反复进行几个类似的例子,巩固减法运算的理解。

问题解决:1. 提出一个简单的问题:“蜗牛从数字0开始,爬行3个位置后会到达哪里?”鼓励幼儿思考并选择正确的数字卡片。

2. 提出其他类似的问题,如:“蜗牛从数字5开始,往回爬行2个位置后会到达哪里?”让幼儿动手实践并回答问题。

3. 可以逐渐增加问题的难度,加入加减法运算,如:“数字4加2再减1等于几?蜗牛从数字0开始爬行到达何处?”通过这样的问题解决,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班数学教案蜗牛怎样爬

中班数学教案蜗牛怎样爬

中班数学教案蜗牛怎样爬中班数学教案:蜗牛怎样爬引言:数学是一门抽象而又实用的学科,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理解世界,还能培养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中班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有趣的教案,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本教案将以蜗牛爬行为主题,结合蜗牛的生活习性,通过活动和游戏,帮助幼儿掌握数学概念,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一、活动准备1.准备蜗牛图片和实物,用于讲解和游戏2.准备卡片或纸片,用于制作蜗牛的躯干和壳,并将其分成若干段二、教学步骤1. 导入活动:引导幼儿观察蜗牛图片并谈论蜗牛的特点,如身体形状、运动方式等。

同时向幼儿提问:“蜗牛怎样爬行?”让幼儿展开讨论,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思考能力。

2. 讲解蜗牛的爬行方式:以图片或实物为例,讲解蜗牛的爬行方式。

着重强调蜗牛身体的蠕动和步幅的大小,引导幼儿观察并体验蠕动的动作。

3. 制作蜗牛模型:将卡片或纸片按照蜗牛的形状剪成若干段,分别代表蜗牛的躯干和壳。

让幼儿按照示例进行剪裁和粘贴,制作自己的蜗牛模型。

在制作的过程中,引导幼儿观察蜗牛的形态,并思考如何将纸片正确地组合起来。

4. 进行蜗牛比赛: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成员作为代表进行比赛。

比赛规则是用手指按住蜗牛的躯干部分,让蜗牛模型向前爬行,爬行的距离越远,成绩越好。

比赛结束后,回顾每个小组的表现,并讨论谁的蜗牛爬得最远、最快。

5. 数数蜗牛的步幅:将蜗牛模型按照一定间隔放置在桌面上,让幼儿观察并估计蜗牛每次爬行的步幅。

然后,让幼儿用手指按住蜗牛的躯干部分,将蜗牛模型向前移动,数出蜗牛移动的步数,并按照实际步幅进行计算。

通过这个活动,幼儿可以巩固和应用数数的概念。

6. 探究蜗牛的速度:引导幼儿思考,蜗牛的速度是如何影响它爬行的距离的。

让幼儿进行观察和实验,比较不同速度下蜗牛爬行的距离。

可以设置不同的挑战,如用不同程度的力按住蜗牛模型,观察蜗牛的爬行速度和距离的变化。

7. 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引导幼儿思考和回答问题:“为什么蜗牛爬行时会蠕动?”、“蜗牛爬行的距离和速度有什么关系?”等问题,加深他们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中班数学教案】蜗牛轶事

【中班数学教案】蜗牛轶事

【中班数学教案】蜗牛轶事活动对象:5岁幼儿活动目的:通过亲自喂养与观察,了解蜗牛的外貌特征,发现蜗牛的食性及排泄特点,养成认识事物的科学态度。

活动材料及准备:蜗牛、养殖箱、观察盒、放大镜、各种食物、记录纸等。

活动详细过程:蜗牛的壳还能长出来吗?记得一次观察时,一个孩子突然喊道:“快看,蜗牛的壳少了一块!”“都露出肉了。

”“小蜗牛多疼呀!”个别孩子掉下了眼泪,甚至哭出了声。

当时,我真想马上告诉他们蜗牛的壳还会长出来,可转念一想,这不正是让孩子开展科学探索的好机会吗?于是,我安慰了孩子几句,紧接着提出了一个让他们惊奇的问题:“这只蜗牛的壳还能长出来吗?”孩子们睁大了眼睛望着我,开始思考、猜想。

有人说“不能”,有人说“不知道”,但没有人说“能”。

于是,我说:“那咱们一起通过观察来找出答案,好不好?”孩子们一致同意。

孩子们真的把这个问题记在了心里,第二天就有人拿着上网下载的资料告诉大家:“蜗牛的壳还会再长出来”。

于是孩子们高兴地叫起来。

为了让他们通过自己的观察验证这个科学现象,并使这个观察验证的过程更有探究价值,我进一步问道:“长出来的壳和以前的壳会一样吗?”有的人说一样,有的人说不一样。

我又问:“怎么证明蜗牛长了新壳呢?怎么把新长出来的壳与原来的壳区分开呢?”有的孩子说:“在蜗牛的旧壳上贴张纸。

”另一名孩子马上反驳:“不行,给蜗牛喷水时纸会掉的。

”有的孩子提出:“用彩笔在掉壳的地方画个记号。

”通过讨论,孩子们认为这个方法最好,即便于发现新壳的生长,又便于区分旧壳与新壳,真是一举两得。

观察开始了,一天、两天、三天……直到第二十八天,蜗牛终于长了新壳。

孩子们惊奇地发现,新长出的壳有点发白,就像煮ji蛋的壳与清之间的那层白膜。

渐渐地,它又变成了一层一层的,像花卷一样,颜色浅浅的,不像以前的壳那么深。

三个月过去了,新壳终于盖住了伤口。

孩子们在为小蜗牛高兴的同时,也通过记录深深体会到,再生的过程竟是如此漫长。

蜗牛更喜爱吃甜食吗?探究蜗牛食性的活动已进行一周了。

中班数学小蜗牛回家教案

中班数学小蜗牛回家教案

中班数学小蜗牛回家教案引言本教案旨在帮助中班幼儿通过数学游戏学习数与数量之间的关系。

通过小蜗牛回家这一情景,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教学,幼儿应能够: - 理解数与数量的关系 - 学会使用图形和数字来表示数量 - 培养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教学资源•小蜗牛模型•数字卡片•图形卡片•圆形盘子•蜗牛模型•笔和纸教学准备•将数字卡片和图形卡片分别铺在桌上,供幼儿选择使用•将圆形盘子放置在桌上,表示小蜗牛回家的终点•准备蜗牛模型,用于辅助教学教学步骤1.引入:老师拿起蜗牛模型,向幼儿们介绍今天的主人公——小蜗牛,告诉他们小蜗牛要回家,但是小蜗牛不知道该经过多少个数字或形状才能到家。

请幼儿们帮助小蜗牛回家。

2.组织活动:–将圆形盘子放在桌上,表示小蜗牛的家。

–展示数字卡片和图形卡片,让幼儿们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卡片来表示每一步小蜗牛的移动。

–让幼儿们依次选择数字或图形卡片,按照顺序放置在圆形盘子旁边的桌面上,表示小蜗牛依次经过的数字或图形。

–完成之后,让幼儿们观察并回答问题:小蜗牛回家要经过多少个数字或图形?3.小组合作:将幼儿们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别操作蜗牛模型和卡片,模拟小蜗牛回家的过程,并记录每一步经过的数字或图形。

4.展示成果:让每个小组依次向大家展示他们的答案,并进行对比和讨论。

鼓励幼儿们解释他们的选择和推理过程。

5.总结复习:通过小组展示的结果,引导幼儿们总结小蜗牛回家经过的数字或图形的规律。

可以让幼儿们回答问题:小蜗牛回家经过的数字或图形有什么规律?他们是按照什么顺序排列的?6.拓展延伸:在课堂结束前,可以提出一些拓展问题,如:如果小蜗牛经过了3个数字和4个图形,那么他一共经过了几个数量?为什么?请幼儿们尝试回答,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解释。

7.课堂结束:与幼儿共同总结教学内容,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思考和感受。

教学评估本次教学中,可以通过观察幼儿的参与度、答题情况以及拓展问题的回答情况来评估幼儿的学习情况。

中班数学教案蜗牛怎么爬

中班数学教案蜗牛怎么爬

中班数学教案蜗牛怎么爬中班数学教案:蜗牛怎么爬引言:数学是一门跨学科性质的学科,它涉及到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在幼儿园阶段,数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基本的数学思维能力。

本篇教案将通过有趣的蜗牛爬行的例子,帮助中班幼儿理解数学中的运动速度和距离的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和游戏体验,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与观察力。

一、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让幼儿理解并感知蜗牛爬行的速度概念。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判断力。

4.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准备:1. 蜗牛实物或图片。

2. 一段平滑的小道或纸张。

3. 表示时间和距离的卡片。

4. 游戏素材:图案纸、颜色彩条带、小动物玩具等。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活动1. 教师带着蜗牛实物或图片走进教室,让幼儿们观察蜗牛的外形和行动方式。

2. 引导幼儿思考问题:“蜗牛是怎么走的?它爬的快吗?能跑过我们吗?”让幼儿发表自己的看法和猜测。

步骤二:实地观察1. 带领幼儿们到室外或教室附近的小道上,让幼儿观察并感知蜗牛的真实运动速度。

2. 让幼儿们用眼睛追踪蜗牛的运动,观察它慢慢爬行的过程。

3. 引导幼儿们思考问题:“蜗牛爬行的速度和我们走路的速度一样吗?如果让蜗牛和小朋友比赛,谁会赢?”鼓励幼儿们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

步骤三:量化感知1. 制作卡片,上面分别写上不同的时间和距离(如1分钟、2厘米等)。

2. 让幼儿们按顺序摆放这些卡片,感知并比较不同时间和距离的概念。

3. 引导幼儿们探讨问题:“蜗牛在一分钟内可以爬多远?如果蜗牛要爬2厘米,需要多长时间?”通过有趣的问题激发幼儿的思考和探索。

步骤四:游戏体验1.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颜色的图案纸和彩带。

2. 设立起点和终点,并给每个小组一个任务:用图案纸和彩带标记出蜗牛爬行的轨迹。

3. 要求每个小组根据自己的预估,判断出相应时间内蜗牛爬行的距离,并将结果标记在图案纸上。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蜗牛轶事_中班数学教案
活动对象:5岁幼儿
活动目的:通过亲自喂养与观察,了解蜗牛的外貌特征,发现蜗
牛的食性及排泄特点,养成认识事物的科学态度。

活动材料及准备:蜗牛、养殖箱、观察盒、放大镜、各种食物、
记录纸等。

活动详细过程:
蜗牛的壳还能长出来吗?
记得一次观察时,一个孩子突然喊道:"快看,蜗牛的壳少了一块!""都露出肉了。

""小蜗牛多疼呀!"个别孩子掉下了眼泪,甚至哭
出了声。

当时,我真想马上告诉他们蜗牛的壳还会长出来,可转
念一想,这不正是让孩子开展科学探索的好机会吗?
于是,我安慰了孩子几句,紧接着提出了一个让他们惊奇的问题:"这只蜗牛的壳还能长出来吗?"孩子们睁大了眼睛望着我,开始
思考、猜想。

有人说"不能",有人说"不知道",但没有人说"能"。

于是,我说:"那咱们一起通过观察来找出答案,好不好?"孩子
们一致同意。

孩子们真的把这个问题记在了心里,第二天就有人拿着上网下载
的资料告诉大家:"蜗牛的壳还会再长出来"。

于是孩子们高兴地
叫起来。

为了让他们通过自己的观察验证这个科学现象,并使这
个观察验证的过程更有探究价值,我进一步问道:"长出来的壳和
以前的壳会一样吗?"有的人说一样,有的人说不一样。

我又问:"怎么证明蜗牛长了新壳呢?怎么把新长出来的壳与原来的壳区分
开呢?"有的孩子说:"在蜗牛的旧壳上贴张纸。

"另一名孩子马上
反驳:"不行,给蜗牛喷水时纸会掉的。

"有的孩子提出:"用彩笔
在掉壳的地方画个记号。

"通过讨论,孩子们认为这个方法最好,
即便于发现新壳的生长,又便于区分旧壳与新壳,真是一举两得。

观察开始了,一天、两天、三天…………直到第二十八天,蜗牛
终于长了新壳。

孩子们惊奇地发现,新长出的壳有点发白,就像
煮ji蛋的壳与清之间的那层白膜。

渐渐地,它又变成了一层一层的,像花卷一样,颜色浅浅的,不像以前的壳那么深。

三个月过去了,新壳终于盖住了伤口。

孩子们在为小蜗牛高兴的
同时,也通过记录深深体会到,再生的过程竟是如此漫长。

蜗牛更喜爱吃甜食吗?
探究蜗牛食性的活动已进行一周了。

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猜想,不
断从家里带来各种各样的食物喂蜗牛。

在亲自喂养蜗牛的过程中,他们的结论是,蜗牛吃水果、蔬菜、粮食,不吃树叶。

在讨论结
论的过程中,有的孩子提出:"蜗牛爱吃甜食。

"对于这个结论孩
子们产生了激烈的争论。

为了把孩子们对蜗牛食性的探究引向深入,我抓住时机问道:"蜗牛真的更喜爱吃甜食吗?怎么证明呢?"有的孩子说:"苹果是甜的,给它带点儿苹果试试。

"但马上有孩
子反驳:"只给它吃甜的食物不行,把甜的和不甜的食物同时给蜗
牛吃,看它先吃哪个,这样试才公平。

"两个人经过充分讨论一致
认为,要证明蜗牛是不是更爱吃甜食,应该同时提供甜的和不甜
的食物,而且两种食物要与蜗牛的距离相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