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世界伟力与大美的浪漫探求——读易洪斌现代水墨画随感

合集下载

甄巍看范治斌水墨画创作有感

甄巍看范治斌水墨画创作有感

甄巍看范治斌水墨画创作有感追寻人类的本能,涂涂画画算得上是一种与世界沟通的本原的人性。

人所创造的绘画为人类提供了一种将个体与外界联结的纽带。

蹒跚学步的婴儿已经有了涂鸦的欲望和实践。

甚至动物们也经常采取留下痕迹的方式来宣示自己的权力范围和活动界限。

但人类的涂绘行为远非动物们所能比较的,动物仅听从自己的生存与生理直觉的命令,而人类从绘画伊始,任何自觉主动地涂画形象的行为均具有人类探索自我与外界关系的实验性的精神意义。

绘画艺术创造的是充满着文化的系统特征和语言特征的视觉痕迹,人们通过这种视觉纽带,使自我与外在联结成为统一的整体,并在视觉创造与交流的过程和结果中,通过形象的显现,让主体获得自我的文化认同,满足心灵所需要的情感的宣泄。

观察范治斌的绘画视觉语言,可以看到他运用笔墨时十分关注当代精神和个体情感的显现意义。

“‘笔墨’的生命力就在不断的总结与创生中得以发展延续。

笔墨的精神价值也当在此,时代精神与个体情感因素是它的基本属性。

也正是笔墨的精神属性才使笔墨本身不断冲破樊蓠,生生不息。

”(范治斌:我的笔墨观)作为新生代的青年画家,试图在笔墨语言这个无法规避的专业话题上为自己的创作找到新的切入点。

但是,我以为,范治斌所做的水墨语言实验的意义,与其说是试图在浩瀚精深的中国画笔墨传统中加入他自己的创新,不如说是聚焦于现代人精神状态和图像文本的一种自然和个人化的笔迹书写。

笔墨传统中的诗意和韵味在他的水墨人物作品里其重要性比不上观念式的图像语言和精神表达的需要。

这一点,也许比传统笔墨语言的创新问题更值得他关注。

基于个人的视觉学习经历和表达倾向,范治斌采用了素描和西洋绘画中颇具视觉实体感的块面感和笔触感来强化他的水墨语言。

他近期的水墨人物画中,经常出现类似油画创作般涂刷的笔墨效果。

中锋用笔时有意留下的边缘痕迹;变化多端的提按手法;类似油画平涂和背景烘托般的大面积色块以及因为线条与色点的干湿浓淡而创造的强烈的质感;类似素描排线和勾描轮廓的线条以及随着形体的面的转折而延伸出的暗示实体感的线条;都给人留下了“这是真实的形体!”的感觉。

对 水 墨 的 觉 与 悟

对 水 墨 的 觉 与 悟

对水墨的觉与悟朱雨泽传统水墨与现代水墨在本质上是相通的,但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所阐述的精神和语言形式有相异之处。

前者是有固定的程式和古老的表现手法,它以线条为绘画的主旨,以求在书法式线条中表述作者的个性和心态。

而后者或多或少地受到西画之影响,以块面来表现对时代的感受求得视觉效果。

就水墨自身而言,被古人所开发的笔法墨法已经较为完善,今人若在艺术上表现个性,均需苦苦地探索。

现代水墨如何发展?今人谷文达、刘国松等等都在以不同的方式探索,都在试图做不同形式的突破。

从水墨的发展进程来看,唐代以前水墨的表现也许还未有太多束缚,但后来就逐渐地重笔轻墨了。

今天有创新意识的艺术家在以不同的方式在探索。

我的水墨就是抛弃传统水墨程式的束缚,以水墨自主的沁润来造型进而使之成为绘画语言,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思想,这是一种水墨艺术的升华。

它通过抽象的形式来表述一种哲理的、意识形态的反思。

它通过画面的动来取静,以传达出更深层次的精神内涵。

所有绘画都是造型的,而造型不只是为了再现生活,也是为了表现。

造型包括着对客体对象的模拟,但艺术的造型首先应是一种创造,独特的创造,它依靠视觉、想象、情感、潜意识和理性的综合作用。

水墨的最高表现是它成为一种传递心灵信息的语言。

现代水墨逐渐走向非物质化,它的画面之景之态完全是非特指的、“臆造的”,完全是心灵的、意识形态的再现。

水墨画要创新,首先要有禅学之精神,尊佛而不迷信佛,既要尊重传统,但绝不迷信传统。

水墨画要创新,就必须回避已有的程式用笔。

水墨画中笔法已被古人表现得淋漓尽致,但墨法和水法仍有发展空间。

水墨画要表现的新墨象,通过用水的形式来变化,所产生的不同墨象和色阶,丰富了水墨画的语汇。

现代水墨若求得发展就不能背离水墨的精神,不能背弃中国式的形而上之精神,不能放弃生宣和水墨,不能过多地混入西画的技法和形式。

水墨画要创新,必将是随着其艺术形式的否定行为和反作用直线地、有逻辑地进行。

水墨的创新必然要打破传统的水墨定义,所以吴冠中先生的“笔墨等于零”是正确的。

参观水墨画展观后感

参观水墨画展观后感

参观水墨画展观后感观后感怎么写呢?各位是怎么样写的?需要注意什么?我们看看下面的参观水墨画展观后感范文吧!参观水墨画展观后感1 进入展馆,一幅幅大型艺术力作给人带来“不可替代”的启发性东西。

把墨当色,把色当墨,相互重叠、渗透,画面倍感当代,蕴含着多媒体的艺术元素。

表现了思想俱进、意识超前、追问生活、气质聚盛、气韵生动,其主题是画家情感的宣泄、心灵空旷,这种境界来自儒家、道家思想的融合。

值得称道的是,他创作系列花鸟静物,笔墨浓淡、干湿、线条的连续性、意延构图、虚实相兼、自然留白都体现着中和之美。

画形“有中出无”“无中生有”如此转换,不为人刻意雕琢,让人振奋感慨,享受到善意和微笑。

从众多的作品中可以看出画家的文化底蕴和艺术根基。

要求自己“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更实际的是画万里画作过程。

一个画家的突破,不敢想的他想了,不敢画的他画了。

有一股天不怕地不怕的犟劲,运用大气度、大智慧的手法,气场沉潜于笔墨,笔墨挥毫于气韵。

心性、神性、灵性融于画道。

这次画展作品将会成为收藏界的新宠,因为他把中国水墨精神用鲜活的生命力向外散发和冲击。

苦思苦练形成自己“写彩”的艺术风格。

你看他画的山川,用色大胆粗犷,好比古代的漆器着色渲染而厚重。

作品在色彩上有鸡血石的感染和秀雅,有天黄石的高贵和稳重,有玉一般清澈和柔润,他笔下的山石纹路自然、造型巧妙、气象又有肌肤丰腴之美,他追求个性,而不为个性所困,不刻意造作,而是顺其自然,大智若愚,返璞归真,用纯真感觉的手法去形成自己的绘画语言。

用他的话说:就是把画变成一首无声的诗、一曲优美的音乐、一道可口的养生大餐。

让众人领悟、感受、品尝。

因此他在绘画时心神专一,好像与世隔绝、清除杂念、心渊气聚,从而看到作品有自己生活的阅历,思维的表现,精神的抒发,最终达到“得意忘象”的境界,他无所顾及,敢于挑战自我,自然而然地成为当代画家中的一位优秀的开拓者。

参观水墨画展观后感2 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促进校园文化繁荣发展,展现广大师生高雅健康的艺术才情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我校在11月1日举办了首届师生书画展。

当代水墨的笔墨精神

当代水墨的笔墨精神

当代水墨的笔墨精神作者:刘明来源:《美与时代·美术学刊》2015年第08期摘要:当代水墨创作的多元化发展,使得新形式的水墨作品不断涌现。

但是无论当代水墨在形态上如何变化,都离不开自己的传统文化土壤,它的核心依然是笔墨的表现性以及笔墨的审美意味和情趣、人的生命意识、宇宙意识、人格精神以及形而上、象之外的艺术思维方式和天人合一思想等中国哲学思想所构成的笔墨精神。

关键词:当代水墨;笔墨精神“水墨”一词的运用使得中国的传统绘画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开放,彻底打开了一个新的水墨实验空间。

水墨画创作的多元化的发展,使得以水墨为媒材的作品不断涌现。

尽管当代水墨与传统艺术有很大差距,但是它始终没有脱离笔墨精神这个核心。

所谓笔墨精神,就是笔墨的表现性以及笔墨的审美意味和情趣,人的生命意识、宇宙意识、人格精神以及形而上、象之外的艺术思维方式和天人合一思想等等,是我国哲学思想在意识领域内的折射。

当代水墨的笔墨精神,始终围绕着笔墨这个有形的线索,贯穿着艺术创作的始终。

同时也向我们展现了中国文人在水墨艺术创作中追求的宇宙观念,自然观、人生观,生命存在的无限性,它是我们在水墨艺术中超越有限、追求无限从而达到永恒的一种精神存在状态。

一、“文人”群体的变化在传统水墨艺术的发展过程中,文人绘画成了主流,其主要原因是中国历史上特殊的一个阶层——“文人”的存在。

它是两千多年传统农业文明中的一种价值体系,它所长期延续的价值理想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

作为传统水墨艺术的创造者,文人所坚持的人格独立性和学术纯粹性深深地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而笔墨本身实质上成为了传统文化知识分子价值理想的实现方式,同时也表达了他们对于人类终极关怀的向往和毕生追求。

也正是在此前提条件下,传统水墨才被赋予了独特的文化含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文人”群体发生了显著地变化,当代的“文人”已经打破了古代仕阶层的概念,更多的是艺术科研机构和美术院校的师生,以美术为主的职业画家群体。

中国美术馆的观后感5篇

中国美术馆的观后感5篇

中国美术馆的观后感5篇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美术馆的校外教学可以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学问,也可以让我们看到了许多的美术作品,真是收获满行囊。

为帮忙大家学习便利,搜集整理了中国美术馆的观后感5篇,希望可以帮忙您,欢迎借鉴学习!中国美术馆的观后感1年以来,中国美术馆推出了“任伯年、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藏品陈设展”。

看罢此展,感言如下:画儿画到境界,画气与人气相像。

展厅门口的四大家头像,煞是吸引入。

我观瞻着四位巨匠的风采,想:任伯年有一种单纯而显得薄气的脸,双眸清莹而有灵气,才华过于福泽……吴昌硕人瘦小而气魄大,面庞上的沉雄冷峻之气令人生畏,好像与他画幅上的热情奔放有点反差,容颜有些阴沉……齐白石老人神采奕奕,那双眸深沉而才智,大大的头颅不愧寿者相,九十余年的人生阅历竟未让他变得世故。

萍翁的气质,除了大气还有纯粹和自然。

黄宾虹则一副优雅沉着气象,或许是白内障眼疾使他的眼神有点散,总之,宾虹散人(其号)一片潇散的风采,好像什么都无所谓了……进入展厅,先拜见任伯年,他太有力量,太有本领!人物、山水、花鸟、走兽无一不精。

而且,多是能品。

人工之巧,不能臻大美之境。

其画太像画了!《羲之爱鹅图》则让我神往。

缶翁(吴昌硕号)的雄强,表达在梅花与紫藤上。

枇杷也画得美。

苔点最见功力,大笔淋漓,石头则独步天下,柔里含刚。

画桃让人垂涎,笔力扛鼎而又古艳。

惋惜,他的画总不免于有点厌烦的黑气,有时不洁净。

白石老人像个胡同市井里的神仙,我喜爱他那方“年高身健不愿作神仙”的印文。

其画让我复归于田野,复归于童年,复归于自然。

他不动心机,平民自贵,那团清气、和气、正气、大气必传不朽!他的画太洁净,洁净得一尘不染,蛙声十里。

过桥的猪群,陶然忘札烟柳画柳,平波如心绪。

我始终偏爱白石山水,古今不二。

那刘海蟾,美又丑。

那柳丝中的牛,可以羞煞老毕(加索)!那《八哥玉兰》憨态可掬。

那青蛙……宾虹叟是个江湖高手,“太极拳法”,他每招每势都有内蕴之气,他是练内功的。

浅谈当代水墨人物写生感悟

浅谈当代水墨人物写生感悟

浅谈当代水墨人物写生感悟一、当代水墨人物写生的意义当代水墨人物写生作为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一种形式,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内涵。

它不仅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符号和精神象征。

在现代社会背景下,当代水墨人物写生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和文化价值。

当代水墨人物写生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形式,水墨人物写生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当代水墨人物写生通过对传统艺术的继承和创新,不仅使传统文化得到了传承,也使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时代魅力和生命力。

当代水墨人物写生是对现实生活的审美表达和情感体验。

当代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时代,人们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也更加关注精神生活。

而当代水墨人物写生正是通过对人物形态和情感表达的描绘,来表达艺术家对现实生活的审美关怀和情感体验,使人们可以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心灵的抚慰和满足。

当代水墨人物写生是对艺术家自身内心世界的探索和表达。

水墨人物写生是一种抒发情感、表达内心感悟的艺术形式,艺术家通过对人物形体和情感的描绘,来表达自己对生命、情感和人生的感悟,从而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和升华。

当代水墨人物写生的材料和载体更加多样化。

传统的水墨人物写生主要采用纸本、绢本等传统材料,而在当代社会中,艺术家们在创作时更加注重材料和载体的多样性,他们不仅可以在传统的纸本、绢本上进行创作,还可以将水墨人物写生作品呈现在布艺、皮革等不同的载体上,从而使作品的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和丰富化。

在题材内容上,当代水墨人物写生也呈现出了多样化。

传统水墨人物写生多以历史人物、民间人物为题材,而在当代社会中,艺术家们在创作时更加注重现实生活的表现,他们可以将当代社会中的普通人物、时尚青年等作为创作对象,从而使作品更加贴近生活和现实。

当代水墨人物写生的审美特点体现在形式美上。

水墨人物写生作品不仅以其独特的线条、造型和结构形式展现出了中国传统绘画的魅力和精妙,更是在表现人物的面部表情、神态和气质时,展现出了中国传统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使作品更加具有中国传统绘画的审美魅力和特色。

浅谈当代水墨人物写生感悟

浅谈当代水墨人物写生感悟

浅谈当代水墨人物写生感悟1. 引言1.1 水墨人物写生的意义水墨人物写生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重要形式,早在古代就有了写生这一艺术创作的方法。

而当代水墨人物写生则延续了这一传统,融合了现代审美和表现手法,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风采。

在今天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重视越来越高,水墨人物写生作为传统绘画的一种形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水墨人物写生能够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中国的水墨画历史悠久,积淀深厚,是中国文化的瑰宝。

通过水墨人物写生,艺术家们可以将传统的绘画技法和审美理念传承下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绘画的魅力。

水墨人物写生能够反映当代社会和人文精神。

在当代社会快节奏发展的背景下,人们对于情感表达和内心思想的渴望逐渐增加。

通过水墨人物写生,艺术家们可以以独特的视角和表现手法,表达人们对于人际关系、情感世界以及现实生活的思考和感悟,从而引起观众的共鸣和思考。

水墨人物写生在当代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还可以反映当代社会与人文精神。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于文化的重视,相信水墨人物写生将会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1.2 水墨人物写生的特点水墨人物写生具有独特的特点,首先是注重形神结合。

水墨人物画强调表现人物的神态、气质和内在世界,不仅要准确描绘外貌特征,更要通过线条、笔墨和构图来表达人物的性格、情感和生活状态。

其次是追求意境深远。

水墨人物画强调的是意蕴和情感的表达,通过简洁的线条和墨色来勾勒出深邃的意境,让观者在欣赏画作时感受到一种超越现实的意境与情感。

水墨人物写生还注重笔墨的运用。

传统水墨画着重笔墨的运用,通过积极、活泼的线条和深远、丰富的墨色来表现人物形象,这种运用笔墨的技法可以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有力,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水墨人物写生以形神结合、意境深远和笔墨运用为特点,是一种融合了技巧和情感的艺术表现形式,具有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画展观后感(15篇)

画展观后感(15篇)

画展观后感(15篇)画展观后感第1篇:今日我们去参观了一个特殊画展,这个画展主题是“童心有爱,七彩梦想”。

年少我们,心中充满了稚嫩梦想。

我怀揣着这样心境,走进了位于科技宫四楼画展展厅。

一进展厅,我便看见了琳琅满目绘画作品:素描、水彩画、儿童画、沙画、国画,应有尽有,还有别具风格手工制品。

一件件美丽而精致手工作品吸引了我眼球,但更令我叹为观止是一副夏日荷花图,是一幅国画。

这幅画画得十分逼真:亭亭玉立荷花优雅站在池塘中央,淡粉色花瓣将柠檬黄花蕊轻柔包住,十分美丽。

左侧一朵荷花含苞待放,宛如羞涩小姑娘。

荷花下方,几片嫩绿小荷叶刚刚长成,两侧墨色荷叶更衬托出小荷叶生机勃勃。

一只如画龙点睛般蜻蜓停在盛放荷花旁,仿佛被荷花淡雅香气迷住了,久久不愿离开。

池塘中,几条顽皮小鱼在荷叶下嬉戏,十分生动可爱。

看到这幅画,我便想起了南宋诗人杨万里一句诗:“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我觉得,这幅画作者想告诉我们和杨万里一样:我们必须要做一个像荷花一样`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这次画展,我不仅仅体会到了大千世界美丽,还明白了做人道理。

这次画展,我真是受益匪浅!画展观后感第2篇:小小展厅里,明晰灯光烘托着一幅幅精美画作。

自我也曾是个恋画之人,想想以往小小成绩和几年冰封沉睡墨砚,心里也荡起了那么一丝欣喜气息。

我“游览”着,曾看过许多画卷眼睛似乎挑剔了许多,确实,肯定作者非凡笔锋,妙幻色彩配比,然而触动我心却没有,有些憾然……路本不长,到了“卷末”愈发觉得无趣,漫不经心扫视,猛地住了,似乎是被什么轻点了心潭水,但涟漪却荡涤不绝。

凝视,便是翻涌无阻海浪,卷起千丈惊涛拍岸,那一点粉红在枯黄中格外鲜亮,高洁傲岸,清丽典雅。

没错,是菏!漫天枯叶颓萎地垂下舞裙,没有气力地说着放弃,纯粹秋颜色,叶似暮年老人皮肤,偶尔突起叶脉挣扎着,无奈着,但她,红得那么热烈,粉那么艳美,红与粉背后不是碧天,而是枯叶,或许因为她是刚烈不是柔美……《咏菏》?何以之咏,又何以为菏呢?菏,或许寄予你情感作者,也不知如何定下你名字,便在图下加了诗句吟咏,悲我未能抄录,悲我没有那么好言语去描绘你。

读吴烈民先生画作有感

读吴烈民先生画作有感

读吴烈民先生画作有感作者:王诚林来源:《西部散文选刊》2019年第02期人与山水同呼吸,自然人生共命运,心脉扬动,意在笔先。

墨香在含蓄中浸染,思想在纸背面潜藏。

画中有诗,诗中有画。

画即是诗,诗亦即画。

林中鸟语,苍海桑田。

山岚晓雾,琴韵书声。

画家描绘自然人生,描绘山水雄魂,描绘精神故乡,带出如歌般萦绕神韵。

墨香飘逸,缕缕生机,尽在画家笔端涓涓流淌。

这是先生之《中国近现代名家作品选粹》、《墨润》画集给我的初阅印象。

我和先生为旧识,他那时在龙胜县电影院工作,我请他为我教具厂绘制儿童玩具图。

先生笔下或猫和猴,或鸡或鹅,或羊或兔,无不生动传神,孩童们为此喜极而歌。

此象本当宏扬之,不想,我命途违逆,竟与先生天隔地阻,情状实难复叙……多年后与先生重逢,先生仿佛真人修炼,自成国画大家,全国美术会员画展获金奖,并入选中央电视台《经典与不朽》栏目《侗族文化的诗性传承》个人专题。

这是多少画家一生梦寐以求之殊荣。

先生佛心佛旨,感恩般的侗乡情愫滋养着画家的心灵,作品气象、技艺深蕴于胸,以至大作浑然天成,天人合一。

其实,我不懂画,妄自谈画,为不智之举,依然忍不住想说上几句,因为先生的画感染到我灵魂。

先生笔墨语言,旨在柔、静二字,柔心、柔意、柔性、柔情之状,传乎自然,理念包裹智慧,笔墨以安其心。

柔字对应者为狠毒、暴烈、强硬,人类社会对自然的過度攫取,践踏,令人膛目心痛;古人云,宁静而致远。

静谧,静修,静养,一切生命物无不于静境中默默成长。

静字对应者为刚烈、狂躁、宣嚣,无休止的袭扰,以至浮尘四起,世象纷乱,与天意悖逆。

先生以质朴、率真的气度力量,探寻自然,描绘自然物象,生命意识,生命志趣,生存状态,在画家洗炼流畅的笔墨世界里坦露无遗。

如《谷晴雨含山》,《家住青山云水间》,《一夜春雨吹梦乡》,《青山佳处有人家》,《雨过满山松桂香》,《山居》等等,一幅幅寓意高远的传神之作,如糯香四溢。

又如《一方净土》中那方碧水,那方苍劲,以及远峰晴岚。

【读后感】水墨风景画

【读后感】水墨风景画

【读后感】水墨风景画
水墨风景画是中国绘画艺术中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它以独特的笔墨和构图方式,表达了中国人对自然景色的独特感受和审美追求。

水墨风景画擅长以简练的线条勾勒出山水的轮廓,运用淡墨渲染山水之间的空间和氛围,给人以巨大的艺术享受。

在我看来,水墨风景画最大的魅力在于它所传递的意境和情感。

一幅水墨风景画可以通过若干简单的笔墨,将整个自然界的山水风光勾勒出来,令人瞬间沉浸其中。

不论是山峰的峻峭,还是水流的悠然,画家通过具象的形式,表现出对山水之美的深入感受。

我曾看过一幅名为《山中小池》的水墨风景画。

画中一片平静的小池子,镶嵌在青山绿水中,四周树林郁郁葱葱。

画家用简练的笔法勾勒出小池子的边际,再用淡墨渲染出微澜的水面和周围葱绿的树木。

这幅画生动地表现了山中的静谧与宁静,让人仿佛能闻到周围的山青水秀和花香鸟语。

它让人重新认识到自然的美妙与宽广,让人心生敬意和抚慰。

在我的孩提时代,我就喜欢看水墨画。

每次看到一幅美丽的山水,我都会一直凝望,从中找到无穷的乐趣。

我觉得水墨画是一个有生命力的画面,它可以让人从平凡的日常生活中抽离出来,进入另一个纯净而宁静的世界。

正因为如此,水墨画一直被许多中国人视为一种修身养性的艺术方式。

水墨风景画以其独特的手法和表现形式,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通过简洁的线条、淡墨的渲染,它表达出中国人对自然山水的独特感受和审美追求。

水墨风景画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中国人对自然之美的追求和理解。

它让我们重新认识到自然的美妙和宽广,让我们从繁杂的纷扰中找到内心的平静和宁静。

洒开与追寻——读俞冰的水墨画

洒开与追寻——读俞冰的水墨画

值 盛年 的俞冰 , 以万变 求其不 变, 种不变 , 这 就
是 心中苦 苦 追求 的理 想境 地 。 尽管在 探索 中会
有 成 功 和失 败 , 然而 勇 于是 最 为可贵 的 , 当然
华, 从生 活中获得 营养。 难看出 , 者在 大量 不 作
学习传 统技 巧的 过 程 中, 抒发 着对 传统 艺术 的 钟爱 和 追求 。 他画 面 中很 讲 究气韵 之 生 动 , 笔 墨之潇 洒, 为可喜 的是 , 笔与 墨的运 用中, 更 在 他已开始注 重 自己的追求 。 水与墨、 与墨 、 在 笔 色与 墨的 技 巧中追 寻着 自己的心 境 。 这一 时期 的作 品 , 是俞冰 对传 统艺 术的 痴情 和 功 力上 的
宁囝窗目 ・ 当代艺术家
C ¨J fPAJ ¨ NG CA l (R ^』 』 NJ N ¨ ’ Y
洒 开 与追 寻
读俞冰 的水 墨画
◇ 骆文冠 《 圳 美术 家画 库 》 在 深
时, 一位 年轻 人的 画 稿引起 了我 的注 意— — 他
俞冰
丝绸 商 队
6 ×16 m 纸 本 设色 8 3c
2 0 年 04
款 识 : 绸商 队 。甲申年夏 月中 旬 于岭 南 深 圳。俞冰 画 。 丝
钤印: 俞冰书画 ( 游于艺 ( 五味斋 ( 白) 白) 朱)

钤 款 俞 印 识 冰
俞 江 江
冰 风 风 画 引 引 印 雨 雨 人 人
磨练 。
也 是 艰苦的 。 俞冰勤 奋的 探 索必 将为 他带来 新 的思路。 相信, 我 俞冰 在 绘画 这 片土 地 上一 定 会获得更 为丰 厚的收 成 。 ■
责 任 编辑 :任 军 伟

九下山水画的意境读后感

九下山水画的意境读后感

九下山水画的意境读后感主人公九下是一个有些神秘又颇具天赋的画家,他在自然风光中获得了无穷的灵感,用画笔诠释着山水的神韵和气魄。

他的画作并非场景的拷贝,而是另辟蹊径,消解于明若着不离于明的艺术境界,让人感受到山水之美超越了视觉,更是一种心与心的交流。

在九下的笔下,山水被诠释为一种精神的飘逸,一种心灵的自由,让读者沉浸在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中。

在这部小说中,作者通过对九下的创作过程的描写,展现了艺术家对于自我表达的追求和对于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九下每一幅画作都是他对大自然的感悟和表达,而这种感悟却往往超越了视觉的境界,融入了更深层次的心灵境界。

在九下的画笔下,山水并非只是一种静态的景象,而是一种充满生命力和灵性的存在,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妙。

九下的作品让读者深深地感受到了“意境”的存在与重要性。

在他的画作中,山水并非单纯的自然景观,而是一种精神的交流与感悟。

每一笔、每一点都展现出一种意蕴,让人感受到自然所蕴含的深邃之美。

这种意境并非直接呈现在画面上,而是透过九下的心灵感悟和表达,使得观者在欣赏画作时仿佛置身于山水之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奇妙和神秘。

通过对九下的描写,作者表现了一种心灵的追求和对艺术的热爱。

九下将自己融入到大自然中,用心灵去感受山水的灵动与神韵,在创作中追求一种超越视觉的美感。

他的画作并非单纯的技术表现,而是一种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心灵的洞察,让读者感受到大自然的深厚内涵和灵性之美。

在这部小说中,九下所描绘的山水并非只是一种自然风光,更是一种对于心灵的启迪和抚慰。

在他的画作中,大自然并不是一个与人类齐平的客体,而是一种在心灵深处激动的存在,一种超越了形态的神秘之美。

每一幅画作都是他对自然的感悟与表达,都蕴含着一种纯净的灵魂之美,让人在观赏之余不禁生出一种对自然的敬畏和对艺术的敬仰。

通过对九下的山水画作的描写,这部小说向读者展现了一种超越现实的意境之美。

九下的画作并不仅仅是一种静态的图像,而是一种生动的世界,一种灵动的存在。

现代水墨中的艺术精神

现代水墨中的艺术精神

现代水墨中的艺术精神作者:吕梦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6年第24期想想,从接触绘画到现在已经有十几年的时间了,从最开始的素描,水粉到现在的中国画。

这一路走过来也些许积累了一些经验,中间也有困惑也体验了艰辛和快乐。

以前的学习就是对现在的铺垫,画家们在绘画过程中感受到的触动和感想,我想也只有当局者能明白其中的微妙吧。

我们都知道水墨已经有了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在中国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也是中国身份的象征。

中国画并不是一个封闭的体系,从新石器时代的具有特色的仰韶文化与马家窑文化的彩陶图案,到春秋战国时期的帛画漆画,再到唐宋元时期的山水花鸟屏风卷册等,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水墨画的发展轨迹,中国画作为一种独特的观察表现方式,作为中国文化传统到现实情境的独特组成部分,使中国画在多元的格局中体现了自理自足的重要地位。

在现代化向国际化发展的社会中,水墨在当代这个大背景下需求越来越多的同时也在蓬勃的向上发展。

二十世纪的水墨画可以分为两大派,一种是传统派比如黄宾虹、齐白石、李可染、潘天寿等大师,在他们的成就和贡献下使传统艺术在这个新时代中得以发扬传承。

另一种是融合派比如林风眠、徐悲鸿等人,比较重视中西结合的方式,引进西方画中的色彩和构成,不断用新思维、新语言等在绘画中实践。

水墨画的在实行改革开放的80年代的时候开始了第二次的变革和转换形态,到90年代又从现代形态转变到了后现代形态,这种处于水墨画的边缘地带的方式在形态上彻底转变,那么我们鼓励着各种形式发展的水墨画,这都是在绘画中的探索和不断发展壮大的源泉。

贡布里希在谈到中国艺术时说道:“中国艺术家不到户外去面对母题画速写,他们竟只用一种参悟和内心的专注的奇怪方式学习艺术,这样,不是去研究自然,而是通过研究名家作品,首先学会…怎样画松树,怎样画山石,怎样画云彩‟。

只有在全面掌握这种技巧以后,他们才会游历和凝视自然之美,以便体会山水的意境。

他们回家以后,就尝试重新体现那些意境,把他们的松树、山石和云彩的形象组织起来,跟诗人把散步时心中涌现的形象贯穿起来采用的方式十分相象。

中国水墨山水的当代意象性

中国水墨山水的当代意象性

中国水墨山水的当代意象性摘要:首先,应具备相应的文化素养和专业才能,对传统笔墨精髓的继承、用有感情的线条尽情的书写!其次、看艺术家是否参与关注社会普遍利益的社会实践。

艺术家要把中国最传统的文化精粹用最当代的方式演绎出来。

站在全球的高度,在传统与当代的矛盾中前进,制造矛盾,解决矛盾。

一张好的当代中国艺术作品应包含四个元素:最中国(拥有最能代表中国的元素)、最西方(和西方的哲学思辩的碰撞)、最传统(拥有最扎实的传统训练功夫)、最当代(最当代的表现手法)。

关键词:水墨山水;当代;意象性一、山水画的意象艺术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

----克莱夫.贝尔,艺术最好的功能是净化自己的心灵。

反映自己的精神,同时感动别人。

每个能留下来的作品每个朝代的作品在当时是最前卫的,最不能为当时人们所普遍接受的。

艺术是引领大家,而不是适应大家。

而一张好的山水画,在古代就分为:逸、神、能、妙四品,其表现的内容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思考:一种理想化的山水,有幽远、深邃的意境。

佛性的怜悯,禅宗的梵唱,万物苍生大地的博大,生命的万类霜天自由生长。

建立充满东方神秘学的东西,建立中国画图式,地道的中国味儿。

二、山水画面的构成让熟悉的东西陌生化。

对于熟悉的东西,要对其进行变形和解构。

一个成熟的画家最重要的就是找到自己的视觉符号。

中国山水绘画则偏重于线条表现有无限可能性,探索线条表现的无限可能,不仅仅是古法用笔。

而是借鉴于书法的用笔,中国书法称之为天下第一行书的王羲之《兰亭叙》与第二行书的颜真卿《祭侄文稿》,前者魏晋名仕之风与后者的悲愤,都是在特定的心境下有感情的线的书写、内心的表达。

当代艺术更加注重对物体几何形的关注,简洁的形与形式美感的构成大于对物体本身的关注。

有以下的特征:追求纯粹、自我原创、以自我为中心、形式至上。

同时作品由架上往架下转移,拼贴、计算机、现成材料占大部分比例。

在纷繁复杂的多彩社会,极简主义大行其道。

三、山水画的表现与张力西方的表达更张扬、更注重视觉的冲击力、爆发力和形式感。

兼容并蓄 笔下生辉——易洪斌水墨画评议

兼容并蓄  笔下生辉——易洪斌水墨画评议

兼容并蓄笔下生辉——易洪斌水墨画评议
兰铁成
【期刊名称】《美术之友》
【年(卷),期】1999(000)003
【摘要】水墨画和“文人画”的出现,是相对的,自然有很多因素,包括时代的
变革,社会环境,政治体系,思想情调,同时也能体现人类文明思维的认识过程,但是,水墨画中心思想内容是在追求一种情致,陶冶自我,那就是生命的精神支柱。

我们在现实中论水墨画不能单纯论其笔墨含量和...
【总页数】2页(P26-27)
【作者】兰铁成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20
【相关文献】
1."斯须九重真龙出"--读易洪斌画马近作 [J], 孟繁华
2.万骏腾骧写风神--读易洪斌画马 [J], 程大利
3.功夫在画外——吉林省美协主席易洪斌访谈 [J], 徐航
4.丹青骐骥写精神——易洪斌画作读后 [J], 冯远
5.易洪斌作品选登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我认识的杨斌和他的画文

我认识的杨斌和他的画文

我认识的杨斌和他的画文杨斌初识杨斌时,看他很有意思:一幅成熟男人的身板,却有孩童般的可爱的灿烂笑容,一种奇异的直觉触动着你,觉得他这个人会很有内容。

做朋友久了,逐见深浅。

杨斌像一本书,打开这本书,会发现很多内容你从没有涉猎······杨斌除了可爱的灿烂笑容外,还有宽厚温良的性格,这种宽厚温良就像土壤培育了他内在的绘画风度,而这种风度赋予了他很多让给别人惊异的地方,他温和的外表下却隐藏了巨大的浪漫幻象和奇异知觉。

有些支离,却紧密相连,这就是他给我的感觉。

毕业后留校工作于山东艺术学院的杨斌,现在中央美术学院唐勇力先生工作室攻读研究生,一直接受良好的学院式教育,他拥有着扎实的传统基本功,娴熟的造型能力和丰富的绘画技巧,而自由随性的个性又赋予他无羁的绘画风格,从他的绘画里面透出的他独有的对生活、状态、情景、审美以及内心感情的直接宣泄与表达艺术的自由和自由的艺术在他绘画里面的完美结合。

艺术,自古以来既是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生动体现,又是伴随着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审美体验,每一个时期的艺术都体现这一时期的人文精神与审美品质。

而艺术最为可贵的当然就是其自由性和创造性。

在自由行上,很多艺术家穷极一生业难以到达,而一些画家一开始便有着天然的艺术自由的心性与表达。

杨斌就是这样一位一开始就拥有一份很多人所努力追寻的自由的艺术天性。

杨斌喜欢自由自在的画画,但面对模特时,他的感觉细腻而敏锐,他的画必会随着模特的塑造而呈现出造化自然的锐利和生动,他运用线条时,那看似无法无章的描画,却能组织成一幅幅动人心弦的画面,丝丝入扣,弦弦余音······线条在纸上灵动游走,仿佛是散荡着无限生命魅力的乐章,时而低吟浅唱,时而激越昂扬,在心灵的指引下划入艺术的圣堂。

这种内心的激扬这种内心的迷失带给观者最昂贵的体验。

杨斌的画很特别,特别的让你的目光无法从画面上移开,仿佛不把一些东西牢牢捕捉到眼睛里,就会永远失去他一样······《3/4站台》这幅画我很喜欢,喜欢那些莫名其妙,喜欢那些人各尽其态,喜欢那些流动的色彩······那么多的无理和不确定,却购置了一幅虚幻而万般真实的世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维普资讯
本期专访 I I 国画家易洪斌
生 命 世 界 伟 力 与 大 美 的 浪 漫 探 求
读易洪斌现代水墨画随感
■ T X r ET 朱 晶j
( ) 一
得 朋 友 们 由衷 的 为他 欣 喜 。 我 也 是 洪 斌 画 作 的倾 慕 者 。不 过 .我 不 懂

。 譬 美
画.完全是外行 .只想从一个普通接受者的角 度 .记下读 画的若干感想 。 某篇文章 称 . 1 8 9年 .由于一些偶然的 9 因 素使 他 重 操 画笔 . 且 一 发 不 可 收 。 具 体 原 而 ” 因. 我未 曾询问 。 但觉得 18 年 5 1 日洪斌 7 9 月 1 记述 大半年前“与刘 国辉在长春相遇 的情景 . 倒饶 有 趣味 ( 《 幅 没 有 画 完 的 画 ) 天 , 见 一 。那 刘 国 辉 画 了 几 幅人 物 . 画 了 两 匹 扬 鬃 喷 沫 又 的 骏 马 , 急于 赶 火车 . 让 洪 斌 把 画续 完 。 因 就 当 然 , 作 还是 应 当等 国 辉再 来 亲 自 完成 — — 但 续 此 时 洪 斌 显 然 已 开 始 练 笔 画 马 ,并孕 育其 他 题 材的创作。 在上面说到 的文章 中 . 洪斌 坦言 ” 对 刘 国 辉 的 画 有 偏 好 , 人 一 见 如 故 。 时 中 国 两 当 画 画 坛 有 两 股 风 吹 得 欢 :一 股 是 冷 风 ,有 人 断 言 中国 画 濒 临 绝 境 . 将 衰 亡 ” 必 一股 是 邪风 . 有 人 宣 称 只 有 按 西 方 现 代 派 的 路 子 彻 底 改 造 ,中 国 画 才有 出路 。 于 是 ,出现 了 一 些形 式 上 既 无 中国 画 味 道 .内 容 上 又 叫 人 摸 不 着 头 脑 ,或 是 技 法 上 毫 无 功 夫 可 言 .造 型 又 一 味 丑 陋 怪 .将 中 国 画 弄 得 四 不 像 的 所 、 、 谓探 索 之作 。 对 于 当时 的悲 观 论 和 西 化 风 . “ 他们 共 同 表示 了不 以 为然 . 他 们 的思 想 并 不 但 僵 化 , 国 辉 认 为 , 锢 后 的 开 放 , 新 旧思 想 刘 禁
易洪 斌 以 画 马 著 称 。 虽 然 也 曾 画 虎 、 狮 、
鹰、鹤、牛 羊、鸡 、狗等 .但 马是他影 响最 大 的主 要 题 材 。Ⅸ 易洪 斌 画 集 (9 8 ,上海 19 年 版 ) 时最 早 的是 1 9 的 群 马 图 Ⅸ 疑沧 海 标 0年 9 来 尽 成 空 》.1 9 1年 9月 1 9 4日 《 艺 报 就 有 周 文 林 生题 为 《 涵 万 骏 的对 他 的评 论 ,可 见 易 胸 洪 斌 多年 蕴 蓄 .出 手 不 凡 。我 感 到 , 自上 世 纪 九 十 年代 初 至 20 年 , 斌 画 作 中的 马 , 角 、 05 洪 视 结 构 、状 态 多 有 变 化 , 其 写 意 形 态 和 精 、气 、 但 神 却 是一 以贯 之 的 。 他 笔 下 的马 ,大 体 可 分 以下 几 类 : 其一 ,融 景 衬 物 的 马 。 一般 来 说 ,此 类 作 品 的 马动 势 不 大 . 物 的点 缀 往 往 使 画 面 别 生 景 意韵 。 如 《 谷 足音 和 Ⅸ 野 弥 弥浅 浪》 空 照 (9 2 .或 俯 瞰 松 石之 间 ,白 马 信 步 走 来 .轻 19 ) 盈 而 柔 美 : 或单 驹 踏 浪 .浮 云 遮 月 .一 派 朦 胧 幽 远 。Ⅸ 非清 流 而不 饮 2 0 、《 饮 一 江 水 (0 2) 共 ( 0 1 、 桃 花 盛 开 的地 方 皆 为 双 马 江渚 共 20 )
丰富的群体追求 .同时也可理解为画家的精 神 自况 。 他是 艺术 与美的不懈探 求者 。 学修 历史 . 主 业 新 闻 ,却 几 十 年 如 一 日地 保 持 着 对 文 学 和 绘 画的热爱。2 0 0 4年 出 版 的 散 文 集 Ⅸ 圣 之 凡 间 是他文学写作一个闪光的高 点。 为该书作 序 的著名 学者谢冕先生 .评其文而禁不住先要 赏 其 画 .称 赞 易先 生 在 绘 画 上 的 形 神 两 胜 的 卓 越气 象 。此 前 的 1 9 .画 坛 一 代 宗 师 蔡 9年 9 若 虹赋 诗 感叹 : 难 得 才 多艺 更 多 .丹 青 翰 墨 共 婆 娑 。屈 原 千古精 神在 .我 敬方家号米 萝。 几 乎 与 此 同 时 , 人 民 日报 总 编 辑 范 敬 宜 Ⅸ ( 时 在 任 ) 为 洪斌 画 马题 诗 . 黯 其 旨 ,其 当 专 深 中有句: 易 郎 笔 下 开 生面 ,泼 墨 如 水何 老 辣 。振 鬣 奋 蹄 欲 腾 空 云 志 ,厚 积 偶 然 得 薄 发 。一 腔 豪 气 无 处 写 ,化 作 群 马 恣 踢 踏 。 与 其 他 文 艺 样 式 不 同 . 画作 品 的流 传 有 绘 特 殊 的 渠 道 。尤 其是 中 国 画 .源 远 流 长 .门 派 林 立 ,非 科班 出 身 非 名 师指 教 .要 想 在 这 个 领 域 站 住 脚 闻出 来 .难 乎 其 难 。应 当说 ,洪 斌 的画 .已 名播 遐 迩 ,获 多 家 大 出 版 社 以 名 家 精品“出版 . 并得到雷正民、刘国辉 、冯远等 美 术 界 资 深 专 家 的 热 情 肯 定 高度评价 ,这值
先 驱 大 师 将 西 洋观 念 、技 法 引 入 传 统 绘 画 的 革 新 意 义 ,认 为 当今 的 关 键 在 于 如何 把握 守 成 与 创 新 的 关 系 。 这 似 乎 是 易 洪 斌 步 入 画 坛 的 一 个 具 体 背
景。
( ) 二
1 9 年 5 .易洪 斌 画 了一 幅 Ⅸ 索 》 8 9 月 求 :五 只 苍 劲 有 力 的 手 .向天 宇 伸 张 。它 寄 寓 着意 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