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景观的保护与旅游规划研究--以竹泉村为例

合集下载

农村风景名胜区规划与建设

农村风景名胜区规划与建设

农村风景名胜区规划与建设1. 乡村振兴政策制定乡村振兴是当前中国农村发展的主要战略之一。

政府部门应当制定相应政策,推动农村风景名胜区规划与建设,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动力。

2. 城乡统筹发展在规划与建设风景名胜区时,需要充分考虑农村与城市的协调发展。

要避免简单模仿城市景区的做法,而是要因地制宜,保持农村的独特风貌。

3. 保护生态环境在规划建设风景名胜区时,必须优先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

不能只图一时的经济效益,而忽略了对环境的破坏。

只有保护好生态环境,才能让风景名胜区长久发展。

4. 强化规划设计规划设计是农村风景名胜区建设的基础,必须具有开放性、灵活性和可持续性。

要注重与当地文化、历史、地理等因素的结合,打造独具特色的风景名胜区。

5. 提升基础设施基础设施是农村发展的保障,也是风景名胜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完善交通、通讯、水电等配套设施,提升风景名胜区的整体品质。

6. 发展特色产业农村风景名胜区应当结合当地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

可以发展农业观光、乡村民宿、特色农产品等项目,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提升农民收入。

7. 强化宣传推广规划建设好的风景名胜区需要通过宣传推广,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

可以利用互联网、传统媒体等渠道,提升风景名胜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8. 加强管理运营风景名胜区的管理运营对其长期发展至关重要。

要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加强对风景名胜区的监管,确保其规范运营,提升服务质量。

9. 注重人才培养规划与建设农村风景名胜区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包括规划设计师、管理人员、导游等。

应该加大对人才培养的投入,确保风景名胜区有足够的人才支撑其长期发展。

10. 鼓励社会参与风景名胜区的建设不仅需要政府的支持,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参与。

可以通过引进社会资本、与企业合作等方式,共同推动风景名胜区的规划与建设。

11. 加强监督评估建设好的风景名胜区需要进行监督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加以整改。

政府部门可以建立第三方评估机构,对风景名胜区的经营管理进行评估,保证其持续健康发展。

乡村规划中文化景观的保护研究

乡村规划中文化景观的保护研究

乡村规划中文化景观的保护研究作者:宋毅来源:《农民致富之友》 2021年第17期宋毅我国4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造成乡村本身的自然变化规则已或渐进性向城镇化演变的规则消失,现实情况是城市的迅猛发展和向乡村扩张,对乡村蚕食、吞并和吸食性辐射,直至乡村消灭灭亡。

据《2017年城乡建设统计年鉴数据》,当年全国村庄总量为244.9万个,比2010年减少28.1万个,大约减少了10%。

乡村中有价值的文化景观跟着乡村的消亡或者被城市吞并而逐渐消失。

原本乡村景观在表象和内涵中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互作用,自然景观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也影响着聚落景观和农业景观的内涵和形态。

从文化景观的视角阐释乡村景观,影响着国土自然资源管理和农业种养殖生产中景观的感知和处理方式。

古代文学作品中“小桥、流水、人家”等语言形象生动地描勾画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田园风景。

这些景观是人类几千年来适应自然、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智慧结晶,是乡村历史痕迹,也是乡村历史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但是,在我国迅猛的城市化进程中很容易历史积淀下来的乡村文化景观忽视和破坏,导致其永久性衰退。

本文初步阐述乡村文化景观在继承发展乡村聚落机理身份认同方面的作用机理和现实意义,并努力为识别、保护、延续和恢复乡村文化景观提供解决思路建议。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西方欧美各国在很早时已经考虑用法律法规来保护乡村景观,从上个世纪中叶德国实施《土地整治法》,到上个世纪70年代荷兰颁布实施《乡村土地开发法案》,都集中体现了对户外娱乐、生态景观和自然环境保护等方面。

东方国家中,日本、韩国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着手乡村景观研究,主要采取“民众主导”的方式,调动广大农民保护乡村景观。

近年来欧美国家对乡村景观的研究主要聚焦在生态系统服务、景观变化、生境破碎化等内容,越发重视对“人”的关注,对人类个体的行为、意识、态度等诸多内容的探讨。

我国国内学者的研究在初期更多集中在景观评价体系、景观生态学、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等方面,大多注重对现实状况的描述与评价,而很少对乡村景观的社会、文化解释以及人的行为研究。

临沂地区传统“石头房”民居更新改造研究——以沂南县竹泉村为例

临沂地区传统“石头房”民居更新改造研究——以沂南县竹泉村为例

中图分类号 TU241.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3-739X (2023)04-0140-04 收稿日期 2022-04-09摘 要 “石头房”是临沂地区乃至鲁中山区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民居类型之一,历史悠久、特征鲜明,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以沂南县竹泉村为例,在保护传统风貌、维持生活延续性的基础上,将传统“石头房”民居存在的现状问题归结为空间功能落后、居住舒适度低和无法满足发展需要3个方面。

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空间功能重构、适宜技术植入和可再生能源利用3项更新改造策略。

以期在有效保护的同时满足现代生产、生活需要,实现传统民居的活化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石头房 更新改造 临沂地区 传统村落Abstract Stone-house is one of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traditional residential types in Linyi area and even the mountain area of middle Shandong. It has a long history and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 and has important research value. Taking Zhuquan village in Yi'nan County as an example, on the basis of protecting the traditional style and maintaining the continuity of life, the problems of traditional stone-house are attributed to three aspects: backward spatial function, low living comfort and unable to meet the needs of development. Then we put forward three renovation and upgrading strategies: spatial function reconstruction, appropriate technology implantation and renewable energy utilization.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modern production and life while protecting, and to realize the activation, utiliz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village.Keywords Stone-house, Renovation and upgrading, Linyi area, Traditional village临沂地区传统“石头房”民居更新改造研究——以沂南县竹泉村为例Renovation and Upgrading of Traditional Stone-house in Linyi Area: A Case Study of Zhuquan Village, Yi'nan County宋 晋 | Song Jin 周 觅 | Zhou Mi传统民居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建筑类别,深受地理与气候、风水与信仰、生活方式与文化观念、社会发展与经济因素等综合影响,形成了极具地方特色的人文景观类型和历史记忆载体”[1]。

乡村振兴背景下沂南县乡村旅游优质发展探析

乡村振兴背景下沂南县乡村旅游优质发展探析

㊀2020年1月J o u r n a l o fG r e e nS c i e n c e a n dT e c h n o l o g y第1期收稿日期:2019G11G24基金项目: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编号:S 201910452086);临沂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示范课程作者简介:潘㊀霞(1999-),女,临沂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学生.通讯作者:董㊀彬(1978-),女,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旅游地理学.乡村振兴背景下沂南县乡村旅游优质发展探析潘霞,秦纪法,杜钱坤,吕晶晶,郑玉潇,董彬,崔连妹(临沂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山东临沂276000)摘要:指出了随着新农村建设和乡村全面振兴的发展需要,乡村旅游作为新兴旅游形式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此背景下,以山东省沂南县为例,结合当地乡村旅游发展的实际,从资源开发㊁产业模式角度探析了该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从生态化㊁多元化㊁全民化等方面提出了发展对策和建议,以推动沂南县乡村旅游发展提质增效.关键词:资源开发;优质发展;乡村旅游;沂南县中图分类号:F 590.7㊀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文章编号:1674G9944(2020)01G0201G021㊀引言随着新农村建设和乡村全面振兴的发展需要,乡村地区越来越需要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而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农村发展的需要,推动了农村的经济的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是现阶段推动美丽乡村发展的重要途径. 红嫂家乡 沂南县将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形成了以 红㊁绿㊁古㊁泉 [1]为核心的特色旅游产品体系,并逐渐探索出一条适合沂南自身发展的县域旅游发展的路径.但沂南的乡村旅游仍存在生态环境恶化㊁开发建设不规律性㊁景点同质化㊁模式单一㊁固态化等问题,这严重影响了沂南县旅游业的全面发展和当地经济的发展.鉴此,对沂南县乡村旅游资源进行全面调研,探索沂南乡村旅游优质发展的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㊀沂南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及问题2.1㊀沂南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现状沂南县位于山东省鲁中地区,隶属于临沂市,素有智圣故里 ㊁ 红嫂家乡 美誉[1].近年来,沂南县将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将乡村旅游作为沂南旅游的一大亮点,与温泉旅游㊁红色旅游㊁文化旅游共同构筑了全县旅游产业格局[2].同时,不断优化的社会环境也助推了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目前沂南县乡村旅游开发程度较大,且得到了可见的成效.至2019年,全县已建成以竹泉村为代表的特色鲜明的系列乡村旅游景点,打造了多个省级旅游乡镇㊁工农业旅游示范基地㊁旅游特色村,得到省内外游客的一致好评,发展前景良好.2.2㊀沂南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中的问题为了更好地了解沂南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前往沂南进行了实地调研,以竹泉村和沂蒙红色影视基地为例,问题如下.(1)景区门票偏贵,如竹泉村成人票95元起,且门票设计不合理.竹泉村景区内设置很多景点,每一个景点都收费,商业意图明显.(2)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如垃圾桶设施简陋.游乐设施的设置不合理.人流量多的反而服务人员较少.(3)两个景区内特色产品不突出,相对较少;销售东西杂多,缺乏本地特色,如竹泉村销售宁夏特色枸杞.(4)景区环境卫生条件有待改进,部分道路建设质量较差,清洁不到位.以上4点问题中,其中最主要的是缺乏品牌打造,特色品牌不突出,沂南乡村旅游品牌多而杂.景区呈现出来的特色产品较少,产业链升级困难.旅游资源的开发如何与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相协调㊁如何升级产业模式㊁如何打造品牌特色和输出具有沂南特色的特色产品是沂南乡村旅游的发展目前的瓶颈.3㊀沂南乡村旅游的产业模式及其问题3.1㊀沂南乡村旅游的产业模式20世纪90年代,随着黄金周的出现,中国旅游业呈现爆发式的增长,借着这股东风沂南县乡村旅游业也逐渐升温,并形成了 沂南模式 .但当时的 沂南模式 主要属于观光型旅游,即走马观花式的游览,仅仅适应了当时旅游需求急剧增长的状况.随着人们的旅游需求逐渐理性化,游览方式也从观光旅游向深度旅游即度假旅游转变,沂南建设的竹泉村㊁红石寨㊁智圣汤泉等度假景区受到了极大的欢迎.近几年来沂南县的旅游出现了后劲不足㊁发展迟缓的问题,沂南县也正在积极探索县域旅游发展的新模式.沂南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探索多管齐下㊁统筹协作㊁各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业模式,利用旅游业的溢出效应,以开放的姿态将农㊁体㊁工㊁商业等相关要素融入到旅游中,实现旅游带一产㊁强二产㊁优三产,从而改变原来单纯以景区为依托的发展方式,推动沂南旅游从粗放型的观光旅游向度假休闲旅游转变[3].当前,沂南县乡村旅游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存在一些限制其持续健康发展的问题.102㊀潘㊀霞,等:乡村振兴背景下沂南县乡村旅游优质发展探析文史与旅游3.2㊀沂南乡村旅游产业模式的问题分析经实地调查沂南共有23家A级景区,其中4A级5家,3A级9家,2A级9家;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1处,省级旅游强镇6处,省级旅游特色村15处[2].通过调研分析发现,沂南县乡村旅游的产业模式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景区级别较低,没有5A级旅游景区,对游客的吸引力不够.(2)A级景区中仅有沂南智圣汤泉旅游度假村㊁沂南竹泉村旅游区㊁临沂沂南县红石寨旅游区㊁临沂沂蒙马泉休闲园㊁沂南县朱家林创意小镇等侧重于休闲与度假功能[2],其余景区大多为 农业+旅游 的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模式,景区吸引力差㊁盈利能力不足.(3)各景区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无法形成互融贯通的乡村旅游产业体系.而导致现存模式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景区特色不突出,景点同质化现象严重,景区功能性发展思路不开阔,未跳出常规框架,在景点开发建设前期规划不到位.其次是宣传力度低,品牌效应小也是重要的影响原因.4㊀促进沂南乡村旅游优质发展的建议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国家对于当代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计,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打造具有特色的沂南旅游品牌具有重大意义.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沂南县以红嫂家乡㊁智圣故里等美誉,立足自身丰富的自然资源,发展具有沂南特色的乡村旅游模式尤为重要.总体目标与发展方向是以沂南特色 古㊁红㊁绿㊁泉㊁农 为基础[1],以乡村生活体验为依托,结合生态旅游,打造绿色生态的乡村旅游模式,突出品牌特色,从多角度多元素出发,鼓励全民参与,发展可持续的乡村旅游.4.1㊀多元化促进沂南乡村旅游发展主体的多元化㊁旅游资源利用多元化㊁发展模式多元化.从主体多元化角度看,在旅游资源利用方面,应将人文资源与自然资源相结合,打造多元化景点,减少旅游景点同质化现象.在发展模式方面,产业融合是乡村旅游发展的重中之重.加速乡村旅游与各产业融合,优化服务设施,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打造政府主导,多规合一的产业模式[4].尤其在农业方面,寓游于农,寓乐于农,贴合乡村旅游的发展,发展休闲农业,打造吸引游客的品牌项目,从而更好的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引导下推动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多元化,从而推动乡村经济的发展.4.2㊀品牌化结合沂南乡村旅游现存问题,贴合实际发展需求和未来沂南乡村旅游发展的趋势,从解决问题,提升景区质量的角度出发,打造富有科技含量㊁高强度竞争力㊁创新发展的沂南旅游特色品牌与个性化形象.解决在旅游品牌建立的过程中存在的景区目的地认知偏差㊁景点同质化等种种问题,提升城市品牌.并突出沂南 古㊁红㊁绿㊁泉㊁农 五大特色,打造 智圣故里㊁红嫂家乡㊁温泉小镇㊁休闲胜地㊁吃在沂南㊁乡村博物馆 等品牌[1].4.3㊀生态化如何保证沂南地区的旅游地的可持续性是发展的重中之重.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金山银山也换不来绿水青山,在发展中的过程中应该将生态旅游与乡村旅游相结合,赋予乡村旅游更 新 的内涵,重视开发导致的环境问题,创新低碳乡村旅游的开发模式,治理由于人为因素带来的景区环境恶化㊁景点破坏等问题,及时整改不达标的景区建筑,推动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4.4㊀前瞻化沂南乡村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合理规划的引领.做好沂南乡村旅游开发初期阶段规划,确定发展目标,有条不紊,逐步过渡.优先发展沂南县各村庄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乡村道路,加强沂南县各景点之间的联系,为游客提供良好的旅游体验.从长远角度出发,处理好沂南乡村旅游产业与村民村庄的关系,推动沂南县乡村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4.5㊀智慧化旅游智慧化能大大提高沂南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水平.借助大数据技术,通过互联网信息平台收集游客对乡村旅游产品的需求倾向,对旅游产品进行更新换代.此外,可建立 沂南乡村旅游 微信公众平台㊁微博等网上信息平台,将沂南不同档次的乡村旅游模式,直观的展现给游客[5].通过旅游智慧化,推动沂南乡村旅游向更高层次发展.4.6㊀全民化全民参与是乡村旅游业全民化发展的核心内容.沂南县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应积极采集村民的意见,使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切合村民的需要,带动经济发展,推动乡村富裕.基于沂南县现有的乡村旅游业基础,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倡导全民参与㊁全民合作,鼓励人人发展㊁户户发展,把沂南县乡村旅游的发展与每个人的利益结合起来,引导沂南乡村旅游业向 政府主导㊁文旅融合㊁统筹城乡㊁全域发展 [3]的方向更快更好地发展.5㊀结语对沂南乡村旅游的发展进行了论述,从资源开发㊁产业模式角度对目前沂南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乡村振兴战略,从多元化㊁品牌化㊁生态化㊁全民化等方面提出针对性对策和建议,期望提高沂南县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程度,开拓沂南经济发展的新渠道.参考文献:[1]王洪涛. 沂南模式 :蓬勃发展的乡村旅游[J].农产品加工,2014(9):74~75.[2]沂南且难民政府.立足资源优势坚持以建促创全力打响沂南特色旅游品牌[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12(7):57~58.[3]刘淑秀.文旅融合城乡统筹探索县域旅游发展新模式[N].中国信息报,2012-10-09(8).[4]宋斐红. 政府主导,多规合一 的全域旅游建设模式研究:以沂南县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10):57~58.[5]陶庆华.宝鸡乡村旅游智慧化发展探析[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9(5).202。

产业振兴的乡村开发模式(上:开发类型篇)

产业振兴的乡村开发模式(上:开发类型篇)

产业振兴的乡村开发模式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极其重要一环,通过梳理目前国内外乡村振兴中产业发展较好的经典案例,我们总结出乡村产业振兴乡村产业振兴的三大类型,十个案例供大家参考借鉴。

目前全国各省市县都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振兴乡村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要实现乡村的产业振兴、文化振兴、人才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

其中产业振兴为核心,只有通过发展产业才能带动农村的经济发展,吸引人才聚集和资源聚集,解决农民就业实现共同富裕,最终实现“三产融合”,才能使得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民成为有体面的职业,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

一、开发类型1、村集体带动模式案例:袁家村地理坐标: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烟霞镇北部,位于举世闻名的唐太宗李世民昭陵九嵕山下,距离西安 60 公里,约 1 小时车程。

村庄规模:袁家村共有 62 户,286 人,土地面积 660 亩,发展到今天已经吸引外部 3000 人来到这里。

开发主体:村集体和村民共同组织村集体开发经营公司作为袁家村的主体,同时成立自有的村庄管理公司和多种行业协会。

开发理念:回顾和总结袁家村的创业历程、发展思路和基本经验,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以支部为核心,以村民为主体;以创新谋发展,以共享促和谐;以乡村旅游为突破口,打造农民创业平台;以组建合作社为切入点,实现三变;以三产带二产促一产,实现三产融合发展;调节收入分配,实现共同富裕;注重精神文明,加强思想教育;弘扬优良传统,淳厚乡风民俗。

获得荣誉:2017 年袁家村接待游客量超过 500 万人次,总收入超过 3.8 亿元,村民年人均纯收入超过 10 万元。

先后获得国家 4A 级旅游景区、中国十大美丽乡村、全国乡村旅游示范村、中国十佳小康村、中国最有魅力休闲乡村、国家特色景观旅游名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等称誉,昔日的“空心村”已经成为今日的“关中民俗第一村”。

乡村规划的发展模式漫谈

乡村规划的发展模式漫谈

乡村规划的发展模式漫谈作者:毕晓杰来源:《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7年第14期沂南县地处沂蒙山区腹地,是一个资源状况一般的传统农业县。

从2007年开始,沂南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经过5年多的不懈努力,实现了旅游业从小到大的跨越式发展,走出了一条依托旅游业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新路子。

竹泉村,智圣汤泉,红石寨,马泉创意农业休闲园……行走在沂南大地上,一个个在典型传统乡村背景下建立起来的旅游景点,让人不禁感受到沂南的眼光、魄力和胆识。

城市在雷同化,乡村在格式化,而沂南在自身发展中保持了难能可贵的个性。

沂南县发展乡村旅游的模式,始终坚持十六个字发展方针:政府主导,文旅融合,统筹城乡,全域发展。

早在决策伊始,沂南县就把旅游业定位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产业”的高度,确立了“培育文化旅游名县”的发展目标和“历史人文、自然生态、红色文化”三位一体的文化旅游发展框架,按照“繁荣大文化、发展大旅游,激发跨越发展活力”的工作思路,全面部署,综合协调。

从规划入手,解决发展的科学性,持续性;从品牌建设入手,提升地域形象力和凝聚力,构筑发展主体和竞争主体:从产业要素人手,夯实产业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从文旅融合人手,彰显文化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从城乡统筹入手,解决旅游产业效益最大化和空间发展全域化。

正因为如此,沂南旅游近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绩:年均增幅达76.78%,旅游综合收入相当于全县GDP24.7%,占地方财政收入2.25%,旅游业成为全县的支柱产业之一。

沂南县“政府主导”的表现之一,就是坚持规划先行,一届一届领导带领群众按照规划坚忍不拔的工作,沂南县的乡村旅游才能“破茧成蝶”,独领风骚。

地方政府聘请来高水平、责任心强的旅游规划机构,充分尊重和听取他们的意见,把沂南1706平方公里作为一个大景区进行空间布局,根据历史文化传统的根基和现实状况,统筹考虑,确定以休闲度假和文化体验为突破口,打造乡村旅游度假休闲产品。

沂南铜井镇已经出现乡村旅游景点集群,成功创建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

乡村景观的保护与旅游规划研究_以竹泉村为例_温莹蕾

乡村景观的保护与旅游规划研究_以竹泉村为例_温莹蕾

乡村景观的保护与旅游规划研究——以竹泉村为例温莹蕾游小文摘要:在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过程中,乡村的景观研究与旅游发展近年来在我国许多地方受到重视。

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资源,乡村景观是乡村特色禀赋的集中体现,具有历史文化及商业开发双重价值。

对乡村景观的保护、挖掘、建设和提升是确保强村富民工程顺利实施的重要前提,对于振兴传统农业和发展非农产业都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以山东省竹泉村的乡村景观挖掘、保护、传承以及旅游开发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希望能够在乡村的保护与旅游开发利用方面做出有裨益的探索。

关键词:乡村景观、旅游规划、竹泉村我国是一个古老的农业大国,有广大的乡村。

乡村景观作为一种独特的资源,在传承中华农耕文明、协调城镇化和农村风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它也为农村旅游休闲产业提供基质。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乡村景观面临着被淹没的困境,富有诗意的栖息家园被分离得支离破碎,景观格局和传统韵味消失殆尽,村庄的盲目更新改造,如筑水泥路,建小洋房,造文化广场热衷于建新房而不屑于对旧宅的修葺,缺乏科学的规划与管理等等,导致新建筑与传统建筑的布局风貌格格不入。

那么,在规划建设中,如何保护和体现乡村浓郁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文化景观资源?本文以山东省竹泉村为例,剖析现状景观的特点、存在的问题以及针对性地提出规划策略,希望为乡村景观的保护、挖掘、建设和提升研究提供借鉴。

1 乡村景观的内涵乡村景观是以大地景观为背景,以乡村聚落景观为核心的景观环境综合体,涉及的内容有:乡村聚落的单体建筑、宅院结构、聚落结构和聚落的宏观特征;聚落外部空间环境与大地景观环境特征。

因此,乡村景观主要是由聚落景观、经济景观、文化景观和自然环境景观构成的景观环境综合体。

乡村的自然景观与文化景观一起构成地理景观,强调“自然与人文兼收并蓄”的视觉感知景象,强调人类文化作用于自然景观产生的结果,是由自然景色、天野、城市、道路等构成的文化景观的复合体,是物质因素与非物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人类活动造成的现象。

日本乡村旅游经验对竹泉村旅游开发的启示

日本乡村旅游经验对竹泉村旅游开发的启示

作者: 杨梦君[1]
作者机构: [1]浙江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浙江金华321004
出版物刊名: 智能城市
页码: 55-56页
年卷期: 2020年 第10期
主题词: 乡村旅游;日本;竹泉村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出现了一种新的旅游形式——乡村旅游,乡村旅游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日本作为世界乡村旅游强国,乡村旅游被称为绿色旅游,独特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在其发展的历程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也取得很多重大的成果.日本乡村旅游发展策略值得我国借鉴,山东省临沂市竹泉村旅游度假区自建成以来,乡村旅游发展逐步走向正规,但与日本等相关发达国家相比,当前乡村旅游发展尚不成熟.文章以此为例,分析日本乡村旅游发展经验,为临沂市竹泉村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

红色文化旅游型传统村落保护模式探析——以确山县竹沟村为例

红色文化旅游型传统村落保护模式探析——以确山县竹沟村为例

红色文化旅游型传统村落保护模式探析——以确山县竹沟村为例摘要:本文以确山县竹沟村为例,从村落选址与自然景观环境特征、村落传统格局和整体风貌特征、传统建筑特征、历史环境要素特征、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进行分析。

通过与较大区域范围(地理区域、文化区域、民族区域)以及邻近区域内其他村落的比较,综合分析传统村落的特点,评估其历史、艺术、科学、社会等价值,最终从文物保护等级、村落传统格局和整体风貌保护、传统建筑保护、村域整体山水格局与空间形态保护等方面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关键词:传统村落;村落传统格局;整体风貌特征;红色文化旅游0 引言传统村落是指拥有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的村落。

传统村落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农耕文明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

传统村落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华夏子孙文化认同的纽带。

传统村落保留着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是繁荣发展民族文化的根基。

但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村落衰落、消失的现象日益加剧,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刻不容缓。

1 竹沟村概况及村落特征分析1.1.1 村落选址和自然景观环境特征竹沟又称沟竹,三面环山,一面靠水,大沙河由北而南绕镇而去,把它分为南北两处。

竹沟素以“簧竹茂盛”而得名,河岸上竹林、芦苇郁郁葱葱,枫杨亭亭玉立,草木如遮如盖。

2013年8月26日,经过国家住建部专家进一步挖掘,以其悠久的文化内涵及传统村落资源,被确定为第二批国家级传统村落。

1.1.2 传统格局和整体风貌特征竹沟自然村形成于明代,盛于清代,明清建筑风格浓郁。

为明清时期山西、陕西来此经商所建,为山西、陕西民居风格,青砖灰色小瓦,重梁起架,八砖扣顶,硬山屋脊,木门木窗,房屋有雕刻的盘头修饰,现大都保存良好。

明末修筑了竹沟寨墙,传统村落整体格局定型,四周垛口接连,延安街为正街,连接东西寨门。

延安街两侧商铺林立,南北纵深方面以住宅为主。

传统街巷格局得到了较好的延续。

乡村建设主题典型案例

乡村建设主题典型案例

乡村建设主题典型案例一、选择题。

A. 浙江安吉余村从“矿山”到“青山”的转型发展。

B. 陕西袁家村以民俗文化为特色打造乡村旅游。

C. 深圳南山区高科技产业园区的建设。

D. 山东沂南县竹泉村利用传统古村落发展乡村旅游。

解析:C选项深圳南山区高科技产业园区的建设属于城市中的高科技产业建设,和乡村建设主题无关。

A选项安吉余村是从传统的矿业经济向生态绿色发展转型的乡村建设典型;B选项袁家村通过挖掘民俗文化发展乡村旅游是乡村建设成功的例子;D 选项竹泉村利用自身传统古村落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也属于乡村建设的范畴。

所以答案是C。

2. 浙江安吉余村在乡村建设中,采取的关键举措是()A. 完全依靠政府资金投入进行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

B. 关闭矿山后,积极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

C. 引进大量高污染企业,先发展经济再治理环境。

D. 只发展传统农业,拒绝发展其他产业。

解析:B。

A选项安吉余村不是完全依靠政府资金投入,也有自身探索和市场资本的引入;C选项安吉余村是关闭高污染企业,走生态绿色发展道路,而不是引进高污染企业;D选项安吉余村在发展传统农业的同时也积极发展乡村旅游等其他绿色产业。

安吉余村关闭矿山后,探索出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成功道路,这是其乡村建设的关键举措。

二、简答题。

1. 请简述陕西袁家村在乡村建设中是如何以民俗文化为特色打造乡村旅游的。

2. 分析山东沂南县竹泉村利用传统古村落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

解析:竹泉村利用传统古村落发展乡村旅游具有多方面的优势。

其一,古村落具有独特的建筑风貌,如传统的石头房屋、古老的街巷等,这些建筑本身就是一种独特的旅游资源,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文化价值,能够吸引游客前来感受传统乡村的韵味。

其二,古村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它见证了当地的发展变迁、民俗风情的传承等,游客可以通过游览古村落深入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

其三,古村落的自然环境往往较好,竹泉村有泉水等自然景观,山水相依,为游客提供了优美的旅游环境。

乡村旅游景观保护性设计建议

乡村旅游景观保护性设计建议

乡村旅游景观保护性设计建议作者:李博艺文亚兰来源:《乡村科技》2020年第09期[摘要] 对乡村旅游景观进行保护性设计,有利于乡村环境、资源、经济等多方面可持续发展。

本文以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山泉镇部分乡村景观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当地生态、人文、民居建筑等地域资源,提出乡村旅游景观保护性设计建议,为乡村旅游业更好更快发展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 乡村旅游;景观设计;保护性[中图分类号] TU982.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20)09-62-21 乡村旅游景观和景观保护性设计概述1.1 乡村旅游景观乡村旅游景观是指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旅游景观格局,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乡村多样的地域文化及乡情风俗构成了乡村旅游景观的主要内容。

乡村的建筑环境、农耕文化和非物质文化是乡村旅游景观的主要构成要素。

乡村旅游景观具有生态保护、景观游览、经济提升等功能[1]。

1.2 景观保护性设计景观保护性设计是指在景观设计中不破坏当地具有地域特色的环境、景观、人文产物等。

这个设计过程需要对区域有深刻的分析与了解,并需要当地政府、各行专家和社区居民等共同参与,才可以得出相对妥善的保护性设计策略。

2 乡村旅游景观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2.1 乡村旅游景观存在的问题2.1.1 地方建设急于求成,对前期规划不够重视。

现如今,各地乡村旅游业发展呈“你追我赶”之势。

很多乡镇政府急于求成,建设前期并没有投入过多的时间和资金对本地乡村资源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导致一些乡村旅游景区建设过程中将很多有本地特色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进行改建;建设后期对于游客和景点的监管维护等不到位,使得具有当地特色的田园风景和人文环境逐步消失[2]。

2.1.2 抄袭现象严重,多地乡村景观千篇一律。

从近几年各地已建成的乡村旅游景区来看,大部分古镇的规划格局、建筑形式、经营模式等千篇一律,对地域特色挖掘不够深入。

而有些地区为了迎合国人对于欧式建筑和风景的向往,大量建设欧风小镇,甚至不考虑当地的气候、土壤条件,将大量农田改种薰衣草、向日葵等植物。

临沂游玩方案策划书3篇

临沂游玩方案策划书3篇

临沂游玩方案策划书3篇篇一《临沂游玩方案策划书》一、引言二、游玩目标1. 领略临沂的自然风光,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2. 探寻临沂的历史文化遗迹,了解这座城市的悠久历史。

3. 体验临沂的特色美食,品尝地道的临沂风味。

4. 放松身心,享受愉快的假期时光。

三、游玩时间四、游玩路线第一天:临沂市区上午:抵达临沂,前往酒店办理入住手续,稍作休息后,前往临沂人民广场,欣赏广场上的雕塑和景观,感受临沂的城市氛围。

中午:在人民广场附近的餐厅品尝临沂特色美食,如煎饼卷大葱、临沂炒鸡等。

下午:前往王羲之故居,参观王羲之的故居和纪念馆,了解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和生平事迹。

晚上:在王羲之故居附近的商业街逛逛,品尝当地小吃,购买一些纪念品。

第二天:蒙山风景区上午:乘坐旅游巴士前往蒙山风景区,游览蒙山的自然风光,如蒙山瀑布、蒙山云海等。

中午:在蒙山风景区内的餐厅品尝当地的农家菜。

下午:继续游览蒙山风景区,可选择徒步登山或乘坐缆车,欣赏更多的美景。

晚上:返回临沂市区,入住酒店休息。

第三天:竹泉村上午:前往竹泉村,体验传统的农村生活,欣赏竹泉村的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

中午:在竹泉村的农家乐品尝当地的特色美食,如竹筒饭、泉水鱼等。

下午:在竹泉村内自由活动,可以参观民俗博物馆、体验传统手工艺制作等。

晚上:返回临沂市区,品尝临沂夜市的美食。

第四天:兰陵国家农业公园上午:前往兰陵国家农业公园,了解现代农业的发展和技术,参观各种农业景观和设施。

中午:在公园内的餐厅品尝农家菜。

下午:继续在公园内游览,可以参加一些农业体验活动,如采摘水果、种植蔬菜等。

晚上:返回临沂市区,自由活动或休息。

第五天:临沂购物和休闲上午:在临沂市区的购物中心或商业街购物,购买一些当地的特产和纪念品。

中午:在市区的餐厅品尝临沂的特色美食。

下午:收拾行李,办理退房手续,结束愉快的临沂之旅。

五、交通指南1. 飞机:临沂机场距离市区较近,可乘坐机场大巴或出租车前往市区。

3. 市内交通:临沂市内交通较为便利,可乘坐公交车、出租车或网约车出行。

解读竹泉模式

解读竹泉模式

解读“竹泉模式”——景区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完美结合编者按:2011年5月4日,沂蒙晚报整版刊发《解读“竹泉模式”--景区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完美结合》一文,介绍了竹泉模式是一种以和谐理念贯穿始终的规划、开发、运作模式,新旧两个竹泉村的共存共赢体现了景区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完美结合,践行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要义。

现将全文转发如下。

在临沂市沂南县铜井镇北部,坐落着一个已有几百年历史的古村落——竹泉村,这里靠山、依岭、临河,泉依山出、竹因泉生、村民绕泉而居、农耕为业,至今,仍是“竹林隐茅舍,户户临细流,田园瓜果香,居者乐而寿”,是中国北方难得一见的桃花源式的生活环境。

2007年开始,这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山东省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设计、青岛龙腾集团独资开发建设的竹泉村旅游度假区于次年正式开始建设,并于2009年8月正式营业。

这个以其超前的规划理念、新颖的产品设计、双赢的开发方式被誉为“竹泉模式”的旅游区开发建设,将原有的古村变为“一古一新”两个竹泉村:古村保留原有风貌,成为旅游度假区;新村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标准建设安置村民,村民发挥专长,围绕“古村”做起旅游生意。

两村和谐发展,村民安居乐业。

这一变化改变了当地农民的生产生活甚至思维方式,并于和谐之中践行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要义,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一.“和谐”理念贯穿始终在竹泉村的规划开发运作中,始终将“和谐”理念贯穿其中——在古村原有资源的基础上搞旅游产品开发,在保护生态资源的前提下创新开发模式,在旧村与新村共存的条件下实现景区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共存共赢。

规划:在古村基础上创新产品模式竹泉村历经几百年的发展积淀,一些有着明显地域特点的历史传说、民俗风情、手工技艺等非物质文化沉淀了下来,这种与城市文化有着极大差异的村落文化,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自然基础。

其完美的村落格局古朴厚重,独特的泉水生态亲和细腻,北方罕见的竹林景观清馨宜人,丰厚的文化底蕴代代传承。

谈乡村旅游模式发展创新——以临沂市沂南县竹泉村发展实践为例

谈乡村旅游模式发展创新——以临沂市沂南县竹泉村发展实践为例

谈乡村旅游模式发展创新——以临沂市沂南县竹泉村发展实践为例作者:何非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5年第6期何非据国家旅游局最新测算,中国乡村旅游年接待量已达三亿人次,旅游收入过400亿元,约占全国出游总量三分之一。

每年三个黄金周,全国城市居民出游选择乡村旅占70%,约6000万人次,乡村旅游已成为旅游业新增长点。

如何抓住发展机遇,在众多乡村旅游品牌中独树一帜、脱颖而出成为发展乡村旅游共同关注的课题。

对此竹泉村有着自身的思考和创新。

一、竹泉村基本情况竹泉村位于临沂市沂南县城西北12公里,不足500人,是典型的沂蒙小山村——两面环山,寨子河自西向南绕村而过,整个村子山环水绕,村内翠竹丛生,泉水潺潺。

虽清泉、翠竹、古村浑然一体,独有北方竹乡泉韵,但因村民多以农为生收入微薄,居住分散,道路排水不畅,生活极为不便。

为改变落后面貌,当地政府深入调研、招商引资开发建设了竹泉旅游景区。

二、竹泉村旅游开发的模式创新(一)创新规划思路2007年竹泉村着手旅游规划,作为山东省第一个集度假、休闲、观光功能于一体的系统古村落开发项目,竹泉村特点鲜明。

1、规划思路明确。

以古村生态和民俗为优势,打造沂蒙特色、泉乡个性、竹乡景观、农家风情,融休闲、度假、观光一体。

2、规划理念清新。

围绕“沂蒙竹乡、泉上古村”突出生态、民俗特色,营造移步易景、四季不同、诗情画意意境。

3、空间布局独特。

打造“一条文脉主轴、六大空间,三街六巷九潭十二大空间节点”,动静相间格局。

(二)创新开发模式作为村庄整体搬迁项目,如何赢得群众理解、配合,确保项目实施达到预期效果,是政府首先要思考的问题。

1、政府引导、协调与市场运作有机结合。

坚持不牺牲群众利益,最大限度让利于民,先安置后建设,确保绝大多数群众不花钱或花小钱实现居住条件根本性改变。

2、旅游开发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

“既要实现自然生态有效开发,又要让群众改善居住环境”。

对新村实行高标准规划设计、民主监督建造质量、配套完善管网建设。

竹泉村作文

竹泉村作文

竹泉村作文竹泉村作文2023年4月5日,是一个让我难忘的日子,因为我们获奖选手到竹泉村游玩,竹泉村位于沂南,是AAAA级景区。

竹泉村名字的由来是因为这里的风景主要是翠竹、清泉和古村落,这些景物的布局多而不杂,古村落里处处是青翠竹林和汩汩清泉。

一进竹泉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整片整片的青青翠竹,苍翠欲滴,风一吹,绿竹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是仙女在吟唱,动听极了。

竹林中间,有一条用磨盘铺成的小路,小路旁边有一条水流平缓的沟渠。

顺着这条小路,我们来到了一个广场,广场中央,有一口泉眼,泉眼周围用石头围起,这就是竹泉全村水的源头,谁能想到,全村的水都是来自这么小的一个泉眼。

大家可以从这里打泉水,用什么工具打呢不是用桶打,而是用一种有长长把手的竹子做的打水的舀子,这种舀子在古代很常见,今天有机会尝试一下真是太有意思了。

这里除了泉眼,还有十二生肖喷水池,雕刻的栩栩如生的石头十二生肖,围在一个圆形池塘边,正在激情地喷水呢。

再往前走,我们就可以看见古村落了,一座座房子耸立在小路两边,这些房子不是用砖、瓦等材料做的,而是用石头垒砌而成,用木头做栅栏。

房前屋后种着连翘,黄黄的连翘点缀着有些冷硬感觉的石头房子,增加了春天的气息。

栅栏上还有木牌,木牌上印着小房子的名子,每座小房子都有自己的名字,这些名字很高雅、别致,比如倚翠楼等名字,潺潺流动的溪流,围绕着整个村子,就像护城河一样。

沿着房子中间的路向前走,经过一个小山岭,就到了百兽献艺的马戏团了,马戏团里,节目精彩,威武的.老虎和雄壮的狮子,听着工作人员的指挥,在地上不断的打滚,乖顺的就像一只大猫。

憨厚的狗熊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它的表演实在是太精彩了,工作人员拿来双杠和单杠,狗熊立马表演起了翻单杠和走双杠,这有意思的表演赢得了大家的一阵阵掌声,狗熊的最后一个节目是吊铁环,工作人员把铁环吊在单杠上,狗熊在上面表演空翻,平日里狗熊笨笨的身体现在变得很轻巧,就像个体操王子。

顺着马戏团,往北走,我们来到了百货一条街,这条街有个好听的名字,叫丽水街。

对竹泉村旅游开发模式的思考

对竹泉村旅游开发模式的思考

对竹泉村旅游开发模式的思考【摘要】自然风景优美、历史文化悠久的沂南县,充分发挥铜井镇竹泉村“清泉、翠竹、古村”这一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创新开发思维,注重群众利益,创造了“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整体搬迁、多方受益”的“竹泉模式”,实现了群众迁新居、企业建景区、政府兴产业的三方共赢。

【关键词】竹泉村;开发;模式沂南县古称阳都,是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和军事家诸葛亮的诞生地、成长地,也是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的祖居地。

境内文物古迹众多,仅汉代文化遗址就有90多处,北寨汉画像石成为宝贵的艺术宝库,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这里是“沂蒙精神”的主要发祥地之一,曾是沂蒙革命根据地的中心,被誉为山东的“小延安”。

1940年8月,全国第一个省级抗日民主政权、省政府前身――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就诞生在沂南青驼镇,歌曲《跟着共产党走》也成就于沂南孙祖镇并从这里唱响全国,闻名中外的孟良崮战役就发生在境内,涌现出了“沂蒙红嫂”明德英、“沂蒙母亲”王换于等众多可歌可泣的英模人物,红色文化资源丰富。

沂南绿色生态资源良好,森林覆盖率达36.2%,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县。

境内沂河、汶河、蒙河三河六岸,山清水秀,风景秀丽,发展生态旅游条件得天独厚。

旅游资源具有不可移动和不可复制的特点,开发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和影响当地农民利益。

很多景区开发因拆迁补偿安置等多种涉农问题,影响了建设速度和旅游经营效益。

为此,沂南县不断创新旅游产业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充分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打响了“智圣故里、红嫂家乡、温泉养生、休闲胜地”旅游品牌,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尤其是在充分发挥境内铜井镇竹泉村“清泉、翠竹、古村”这一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方面,创新开发思维,注重群众利益,创造了“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整体搬迁、多方受益”的“竹泉模式”,实现了群众迁新居、企业建景区、政府兴产业的三方共赢。

2010年5月22日,省委副书记、省长姜大明到临沂调研工作时,专门考察了竹泉村景区,对“竹泉模式”给予充分肯定。

日本乡村旅游经验对竹泉村旅游开发的启示

日本乡村旅游经验对竹泉村旅游开发的启示

55智慧旅游NO.10 2020智能城市 INTELLIGENT CITY 日本乡村旅游经验对竹泉村旅游开发的启示杨梦君(浙江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4)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出现了一种新的旅游形式——乡村旅游,乡村旅游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

日本作为世界乡村旅游强国,乡村旅游被称为绿色旅游,独特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在其发展的历程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也取得很多重大的成果。

日本乡村旅游发展策略值得我国借鉴,山东省临沂市竹泉村旅游度假区自建成以来,乡村旅游发展逐步走向正规,但与日本等相关发达国家相比,当前乡村旅游发展尚不成熟。

文章以此为例,分析日本乡村旅游发展经验,为临沂市竹泉村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乡村旅游;日本;竹泉村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乡村旅游的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引擎和方式。

近年,乡村旅游已经成为人们越来越青睐的旅游方式,并且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拉动作用[1]。

日本作为世界乡村旅游强国,早在20世纪60年代乡村旅游就得以推广,日本乡村旅游被称为绿色旅游,日本曾倡议“要使美丽乡村成为增城低碳型、节约型、健康型、生态型的主要载体,使之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

日本独特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在其发展的历程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也取得很多重大的成果。

近年,位于山东省临沂市的竹泉村发挥自身优势欲打造山东省品牌旅游目的地,从目前来看已取得显著成效,但是相比日本等发达国家来说,当前中国乡村旅游发展较慢,因此结合日本的经验探索竹泉村乡村旅游的发展路径尤为重要。

1 日本乡村旅游的发展优势在日本,乡村旅游被称为“绿色旅游”[3],日本具有丰富的生态资源和特色传统文化,在旅游资源的开发中,日本政府十分注重自然和文化的结合。

乡村旅游于20世纪60年代被推广开来,经过几十年发展已逐渐走向成熟。

而日本乡村旅游发展的经验主要总结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类型丰富,不管是乡村农园、休闲农庄还是农村公寓,日本利用本身独特的旅游资源发展成特色的旅游类型。

乡村旅游情况调查

乡村旅游情况调查

乡村旅游情况调查一、乡村旅行的概念乡村旅行是到乡村去了解一些乡村民情、礼仪风俗等。

也能够观赏当时种植的一些乡村土产(水稻、玉米、高粱、小麦等)、果树、小溪、小桥及了解它们故事。

旅行者可在乡村(通常是偏远地区的传统乡村)及其邻近逗留、学习、体验乡村生活模式的活动。

该村庄也能够作为旅行者探究邻近地区的基地。

乡村旅行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行吸引物,依靠农村区域的优美景观、自然环境、建筑和文化等资源,在传统农村休闲游和农业体验游的基础上,拓展开发会务度假、休闲娱乐等项目的新兴旅行方式。

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乡村旅行还没有完全统一的定义,要紧有以下观点:西班牙学者Gilbert and Tung(1990)认为:乡村旅行确实是农户为旅行者提供食宿等条件,使其在农场、牧场等典型的乡村环境中从事各种休闲活动的一种旅行形式。

世界经济合作与进展委员会(OECD,1994,P.15)定义为:在乡村开展的旅行,田园风味是乡村旅行的中心和专门的卖点。

以色列的Arie Reichel与Oded Lowengart和美国的Ady Milman(1999)简明扼要的讲:乡村旅行确实是位于农村区域的旅行。

具有农村区域的特牲,如旅行企业规模要小、区域要开阔和具有可连续进展性等特点。

英国的Bramwell and Lane (1994)认为:乡村旅行不仅是基于农业的旅行活动,而是一个多层面的旅行活动,它除了包括基于农业的假日旅行外,还包括专门爱好的自然旅行,生态旅行,在假日步行、登山和骑马等活动,探险、运动和健康旅行,打猎和钓鱼,教育性的旅行,文化与传统旅行,以及一些区域的民俗旅行活动。

国内有关乡村旅行的定义较多,何景明和李立华认为狭义的乡村旅行是指在乡村地区,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行吸引物的旅行活动。

乡村旅行的概念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是发生在乡村地区,二是以乡村性作为旅行吸引物,二者缺一不可。

戴斌等认为:乡村旅行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定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