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解放战争》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升训练(无答案)新人教版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解放战争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章节测试习题
章节测试题1.【答题】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
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
”这里说的“插上一刀”指的是()A.千里跃进大别山B.百万雄师过大江C.挺进大西南D.会师大西北【答案】A【分析】本题是对千里跃进大别山的知识考查。
【解答】据材料“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解放战争反攻的序幕,“插上一刀”指的是千里跃进大别山,故A项正确;百万雄师过长江属于1949年渡江战役,故B项错误;挺进大西南属于渡江战役之后,故C项错误;挥师大西北也不属于解放战争反攻的序幕,故D项错误。
选A。
2.【答题】图文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
下图所反映的战役直接导致了()A.华北全境基本解放B.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C.国民党反动统治被推翻D.人民解放军开始战略反攻【分析】本题考查挺进大别山的作用。
【解答】促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的是平津战役,淮海战役的胜利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渡江战役的胜利标志着国民党反动统治被推翻,人民解放军开始战略反攻的标志则是挺近大别山。
故应选D。
3.【答题】战争的最高境界是制止战争,是和平。
毛泽东曾称赞傅作义是“民族的功臣”,“为和平解决各地战事问题和减轻人民的战争痛苦树立了榜样”。
傅作义作出贡献的是和平解放()A.徐州B.沈阳C.北平D.南京【答案】C【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答】毛泽东曾称赞傅作义是“民族的功臣”,他做出的贡献是和平解放北平,选C。
解放军攻占锦州是辽沈战役的关键一战,封闭了国民党进出东北的大门;九一八事变中日军攻占沈阳城;渡江战役中,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党政权覆灭,所以答案选C。
4.【答题】毛泽东在《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写到“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练习题-精选教育文档
第七单元解放战争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基础练习1.“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这一规定出自下列哪个文献()A.《天津条约》B.《中华民国约法》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中国土地法大纲》2.右图是1949年1月31日解放军与北平国民党守军换岗的情景,这一事件意味着() A.国共和谈的恢复B.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C.平津战役胜利D.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结束3.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
这一战役的战果是()A.开辟了大别山革命根据地B.拉开了战略大决战的序幕C.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D.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主力4.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国共两党合作以“推翻北洋军阀,统一全国”为目标的历史事件是什么?(2)国共两党同仇敌忾,在哪一战争中取得了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3)20世纪40年代,国共两党之间发生的战争是什么?北平获得和平解放发生在哪一战役中?(4)陆毅曾说过,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请你分析中国共产党能够战胜国民党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能力提升】1.右图为淮海战役中“人民群众积极支前”的场景,体现了解放战争胜利的重要原因是()A.解放军的英勇作战B.共产党的正确领导C.人民的积极支持D.解放军武器先进2.下面图片反映的军事行动中,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的是()A BC D3.下面这幅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1949年4月23日,它标志着()A.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被粉碎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C.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D.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结束4.下面是某位收藏家所收藏的纪念章,它们见证了中国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伟大历程。
认真观察纪念章,回答问题。
(1)图(a)所承载的历史事件在人民解放战争史上有何意义?(2)毛泽东曾称赞傅作义是“民族的功臣”“为和平解决各地战事问题和减轻人民的战争痛苦树立了榜样”。
部编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七单元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练习题【word版】无答案
人民解放战胜的胜利一.单选1.“傅作义率部接受改编,北平和平解放。
”跟这段材料相关的是()A.平津战役 B.辽沈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2.三大战役的性质是()A.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决战B.人民解放军展开的战略进攻C.人民解放军的战略防御D.人民解放军的攻坚战3. 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强渡长江,这次战役的作用是()A.粉碎了国民党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B.粉碎了国民党对解放区的重点进攻C.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D.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4.毛泽东曾赞扬傅作义是“民族的功臣”,“为和平解决各地战事问题树立了榜样”。
上述评价和下列哪次战役有关?()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5.平津战役中接受和平改编的国民党将领是()A.张治中B.张学良C.佟麟阁D.傅作义6.标志着南京国民政府垮台的重要事件是()A.解放北平B.解放沈阳C.解放徐州D.解放南京7.翻开原南京总统府办公桌的台历,透过历史的尘埃,我们还能看到上面写有“中华民国三十八年,四月小,23,星期六”的字样。
这一天()A.日军占领南京B.抗日战争获得最终胜利C.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D.中国民主革命取得彻底胜利8. 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取得了三大战役的胜利,其中解放了东北全境的是()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9.下列图片反映的是人民解放战争的相关史实,按其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A.②①③B.②③①C.①②③D.①③②10.解放战争时期,下列城市中通过和平方式解放的是()A.北平B.锦州C.沈阳D.天津11.当年解放海南用木船,而今守卫海疆有航母!60多年前,海南岛战役创造的海战奇迹是()A.以少胜多B.陆军战胜海军C.木船战胜军舰D.民兵战胜正规军12.观察如图的战役态势,他反应的是解放战争时期的()A.辽沈战役B.渡江战役C.平津战役D.淮海战役13.解放区流传着一首歌谣:最后一瓢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块布拿去缝军装,最后一个娃送去上战场,最后一床被盖在担架上。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课时训练
第七单元解放战争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一、单项选择1.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在解放区实行的土地政策是( )A.减租减息B.按家庭平均分配土地C.平均地权D.耕者有其田2.“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占乡村人口不到百分之十的地主富农,占有约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的土地,残酷地剥削农民。
”为了解放战争时期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中国共产党颁布了( )A.《天朝田亩制度》B.《中国土地法大纲》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D.地主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3.右面是创作于1947年的题为《沉重的铁锤连续地打在蒋介石的脊骨上》的漫画。
该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全面内战的爆发B.三大战役C.千里挺进大别山D.渡江战役4.1948年下半年,国民党军队数量下降到365万人,只能困守一些战略重镇。
人民解放军数量上升到280万人,战斗力大大提高。
假如你是当时的中共领导人,你应该采取的政策是( )A.战略防御B.战略进攻C.战略转移D.战略决战5.电影《建国大业》中有这样一组镜头:周恩来到处找不着毛主席,最后看到他在房顶上站着。
周恩来问毛主席:“看什么呢?”毛主席说:“锦州。
”周恩来说:“隔着1000多里地呢。
”从中可以判断出当时正在进行的战役是( )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6.某同学进行解放战争的研究性学习时,制作了一张关于淮海战役的卡片。
其中表述错误的是( )1948年11月—1949年1月,中原野战军和华东解放军,在以徐州为中心的广大地区,同国民党军队进行了又一次主力决战。
陈毅曾说过,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淮海战役的胜利,解放了华北全境。
A.作战时间B.作战部队C.胜利因素D.战役结果7.内战烽火燃起时毛泽东说:“我们不但必须打败蒋介石,而且能够打败他。
”人民解放军结束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的标志是占领( )A.长春 B.沈阳C.北平 D.南京8.板书是浓缩的教学案,下图的板书设计对应的课题应是( )课题:________转战陕北→千里挺进大别山→三大战役→渡江战役A.北伐战争B.抗日战争C.解放战争D.抗美援朝二、组合列举9.下面是某同学对解放战争时期重大战役的描述,根据描述写出相关事件。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七单元解放战争 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课时练习(含解析)
山东省枣庄市四十一中学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七单元解放战争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课时练习1单选题中1947年,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进行的土地改革()A.发生在三大战役结束以后B.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C.解决了全国农民的土地问题D.在中国彻底废除了封建制度【正确答案】B【题目解析】本题考查土地改革。
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进行土地改革。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
故选B。
2单选题中1947年6月30日,在黄河中下游河南与山东交界处,一声炮响之后,晋冀鲁豫解放军10余万人马开始由北向南强渡黄河。
指挥这次军事行动的是()A.刘伯承、邓小平B.谭震林、贺龙C.林彪、罗荣桓D.陈毅、粟裕【正确答案】A【题目解析】本题考查千里挺进大别山。
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在山东西南强渡黄河天险,千里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
故选A。
3单选题中文献纪录片《走近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柏坡的院子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毛泽东打趣地说:“打了三个胜仗,白了一根头发,值得!”这“三个胜仗”是指()①平津战役②辽沈战役③淮海战役④百团大战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正确答案】C【题目解析】本题考查三大战役。
材料中“打了三个胜仗”是指解放军的“三大战役”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三大战役指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
故选C。
4单选题中有一座城市,见证了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成为中国屈辱外交的起点,它同时也是蒋介石国民政府统治的终点。
这座城市是指()A.北平B.南京C.武汉D.台北【正确答案】B【题目解析】本题考查识记能力。
1842年,鸦片战争结束,清政府战败,被迫与英国在南京签订《南京条约》,见证了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故选B。
5单选题中“最后一碗米用来做军粮,最后一尺布用来缝军装,最后的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送到战场上。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课时题及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课时训练题及答案【基础练习】1.“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的土地改革总路线制定于( )A.北伐战争时期B.抗日战争时期C.解放战争时期D.朝鲜战争时期2.右图是1949年1月31日解放军与北平国民党守军换岗的情景,这一事件意味着( )A.国共和谈的恢复B.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C.平津战役胜利D.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结束3.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
这一战役的战果是( ) A.开辟了大别山革命根据地B.拉开了战略大决战的序幕C.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D.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第一条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第二条废除一切地主的土地所有权。
……第十一条分配给人民的土地,由政府发给土地所有证,并承认其自由经营、买卖及在特定条件下出租的权利。
土地制度改革以前的土地契约及债约,一律缴销。
……(1)材料体现的是哪一文件的内容?根据这一文件,解放区实行了什么样的土地制度?(2)制定该文件的背景是什么?这次土地改革有何意义?【能力提升】1.右图为淮海战役中“人民群众积极支前”的场景,这体现了解放战争胜利的重要原因是( )A.解放军的英勇作战B.共产党的正确领导C.人民的积极支持D.解放军武器先进2.1950年,梁思成说:“没有他,人民现在不可能再看到故宫、颐和园,炮火会将古城北京的一切都变成瓦砾。
”文中的“他”指的是( ) A.毛泽东B.蒋介石C.朱德D.傅作义3.与下图所示战役形势相符合的歌词或口号是( )A.打倒列强,除军阀B.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C.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D.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4.下面是某位收藏家所收藏的纪念章,它们见证了中国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伟大历程。
认真观察纪念章,回答问题。
(1)图(a)所承载的历史事件在人民解放战争史上有何意义?(2)毛泽东曾称赞傅作义是“民族的功臣”“为和平解决各地战事问题和减轻人民的战争痛苦树立了榜样”。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同步习题(含答案)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同步练习1.我们家乡的一方沃土,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人。
哪次战役解放了东北全省()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2.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先后经历了战略防御、战略进攻和战略决战三个阶段。
如下战役中,属于战略决战阶段的是()A.百团大战B.挺进中原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3.阅读淮海战役人民支援前线统计表,据此说明解放战争胜利的重要原因是()A.解放军的英勇作战B.共产党的正确领导C.人民的积极支持D.解放军武器先进4.“十一天内,蒋介石三至沈阳,救锦州,救长春,救廖兵团…蒋介石到什么地方,就是他的可耻事业的灭亡.”这段材料是毛泽东对哪次战役的新闻评论()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5.渡江战役后,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宣告垮台。
其标志是()A.北平的解放B.天津的解放C.上海的解放D.南京的解放6.中国诗词大赛上有一道毛泽东主席写的反映解放战争的诗词,其上半句是“钟山风雨起苍黄”,下半句参赛者应该答()A.红军赤水出奇兵B.百万雄师过大江C.三军过后尽开颜D.弥天大勇诚堪格7.美国《时代》周刊曾这样报道“对西方而言,这一事件已是巨大灾难;对共产主义而言,这是自俄国革命以来取得的最伟大胜利;对大多数中国人而言,这样将意味着和平。
”文中“这一事件”指的是()A.中国赢得抗日战争胜利B.解放战争即将取得最终胜利C.中国取得抗美援朝战争胜利D.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8.文献纪录片《走近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柏坡的院子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毛泽东打趣地说:“打了三个胜仗,白了一根头发,值得!”这“三个胜仗”是指()①平津战役②辽沈战役③淮海战役④渡江战役。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9.解放军战将要粟裕在某次战役之后,于“万马腾欢”之时,填《沁园春》一阕:“杯高举,望军民莫醉,鞭指江南。
”这次战役是()A.平津战役B.渡江战役C.辽沈战役D.淮海战役10.人民解放军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原因是()①广大人民的支持②国民政府的腐败③正确战略战术的运用④解放区在军事。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课堂作业题新人教版
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课堂作业题一、选择题1.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
就一般情况来说,占乡村人口不到百分之十的地主富农,占有约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的土地,残酷地剥削农民。
而占乡村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雇农、贫农、中农及其他人民,却总共只有约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土地,终年劳动,不得温饱。
为此解放区颁布了()A.《天朝田亩制度》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中华民国约法》D.《中国土地法大纲》2.如图是介绍解放战争时期某阶段战役示意图,对该阶段战略态势归纳正确的是( )A.转战陕北、指挥若定B.千里挺进、战略进攻C.战略决战、全胜可期D.千里渡江、摧枯拉朽3.解放军战将粟裕在某次战役之后,于“万马腾欢”之时,填《沁园春》一首,其中一句是“杯高举,望军民莫醉,鞭指江南”。
这次战役是( )A.淮海战役B.百团大战C.辽沈战役D.平津战役4.1949年初,傅作义率部接受和平改编的战役是( )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5. 194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像一把尖刀插入了敌人的心脏,严重威胁国民党的统治中心南京和武汉,该事件是( )A.发动辽沈战役B.发动渡江战役C.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D.解放南京6.古城南京是中国历史一位特殊“见证者”,它见证了( )①中华民国的建立②五四运动的爆发③日军大屠杀④蒋家王朝的覆灭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③④7.“淮海烟销又渡江,整装待发擦刀枪。
三军狮吼道多助,万炮雷鸣帆竞扬。
比奋勇,夺荣光,排山气势孰能当!红旗直插总统府,笑看蒋家溃窜慌。
”这首诗歌赞颂的历史事件( )A.揭开了全面内战的序幕B.是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向战略进攻的标志C.标志着国民党政权垮台D.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8.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进行的土地改革包括( )①实行耕者有其田②规定实行减租减息③废除封建剥削土地制度④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9.在解放战争时期,我党发布《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即《五四指示》,将减租减息政策改为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同步训练试题(无答案)
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同步训练题1.右图为淮海战役中“人民群众积极支前”的场景,体现了解放战争胜利的重要原因是()A.解放军的英勇作战B.共产党的正确领导C.人民的积极支持D.解放军武器先进2.下面图片反映的军事行动中,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的是()3.下面这幅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1949年4月23日,它标志着()A.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被粉碎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C.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D.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结束4.“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这一规定出自下列哪个文献()A.《天津条约》B.《中华民国约法》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中国土地法大纲》5.右图是1949年1月31日解放军与北平国民党守军换岗的情景,这一事件意味着()A.国共和谈的恢复B.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C.平津战役胜利D.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结束6.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
这一战役的战果是()A.开辟了大别山革命根据地B.拉开了战略大决战的序幕C.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D.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主力7.“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此内容出自下列哪一文件()A.《天朝田亩制度》B.《资政新篇》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中国土地法大纲》8.1947年,在解放区土地改革运动中,我国广大农民获得的最重要的权利是() A.土地使用权B.土地所有权C.土地经营权D.土地管理权9.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的事件是()A.中原突围B.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C.转战陕北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10.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的三大战役,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基础。
这三大战役是()A.转战陕北、辽沈战役、平津战役B.挺进中原、平津战役、淮海战役C.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D.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11.延安的《解放日报》是中共中央的重要报纸。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练习题(含答案)
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练习题1.中国共产党制定的《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于()A.土地革命时期B.抗日战争时期C.人民解放战争时期D.国民革命时期2.诗人钱来苏曾经赋诗一首:“将军飞渡勇无俦,天险黄河一夜收。
四十万军经一击,摧枯拉朽到莱州。
防守徒夸有天险,持支危局仗滔滔。
”诗中率领军队在1947年强渡黄河的“将军”是()A.毛泽东、周恩来B.粟裕、陈毅C.彭德怀、朱德D.刘伯承、邓小平3.右图是1947年《东北画报》上发表的题为《沉重的铁锤连续地打在蒋介石的脊骨上》的漫画。
该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全面内战的爆发B.三大战役C.千里跃进大别山D.渡江战役4.在长春市南湖公园的入口处,长春解放纪念碑拔地而起,这座纪念碑是为了纪念1948年使长春获得解放的一场战役。
这场战役是()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5.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紧逼锦州,沈阳形势更加孤立,国军若不积极出击,作破釜沉舟之决心,则沈阳20万之官兵皆成瓮中之鳖。
”日记中记载的史实是()A.淮海战役B.辽沈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6.“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陈毅的这句话说明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之一是()A.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B.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C.解放军战士的英勇作战D.国民党的腐败统治7.平津战役前,著名建筑史学家梁思成曾十分担心北平文物和古城墙毁于战火,但事实上它们最终几乎完好无损地得以保存。
这主要是由于()A.国民党军队接受和平改编B.解放军采取速战速决的策略C.北平人民群众的全力保护D.国民党军队不战而退8.下列战役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渡江战役②辽沈战役③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④平津战役A.①②③④B.③④②①C.③②④①D.③②①④9.毛泽东的诗词像中国革命的一面镜子,真实而艺术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近半个世纪的斗争历程,具有气势恢宏、摧山撼岳、雷霆万钧的气势。
秋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7单元 解放战争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习题 新人教版
——————————新学期新成绩新目标新方向——————————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01 知识管理知识点1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文件: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____________》,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________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________土地。
总路线: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____________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结果: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历时一年多顺利完成,广大农民分得了土地、房屋、粮食和衣物。
意义: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________;为____________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知识点2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战略进攻:________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强渡黄河,千里挺进________,直接威胁南京、武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________的序幕。
三大战役:大大加速了解放南京:________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横渡长江,占领________,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________。
02 基础过关知识点1解放区的土地改革1.1947年,土地改革运动在解放区广大农村迅速掀起,这次土地改革所依据的文件是( )A.《资政新篇》 B.《中国土地法大纲》C.《天朝田亩制度》 D.《土地改革法》2.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进行的土地改革包括( )①实行耕者有其田②规定实行减租减息③废除封建剥削土地制度④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下列内容不符合...1947年解放区土地改革总路线内容的是( )A.依靠贫雇农 B.团结中农 C.消灭地主阶级 D.发展农业生产4.“它使亿万农民在政治上、经济上获得了解放,并由此迸发出难以估量的革命热情,为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力、物力支持。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解放战争》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升训练(无答案)新人教版(202
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龙岗镇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解放战争》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升训练(无答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龙岗镇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解放战争》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升训练(无答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龙岗镇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解放战争》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升训练(无答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提升训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一、单项选择题(共6题,共86分)1.1947年,解放区土改能够普遍实行的原因不包括()A.《中国土地法大纲》顺应农民的要求B.人民解放军已开始战略进攻C.中共制定了正确的土改总路线D.地主阶级已经消灭2.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历史作用是( )A.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B.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C.粉碎了国民党军对陕北解放区的重点进攻D.宣告了延续22年的国民党政权的覆灭3。
1947年的最后一天,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本月忧患最深……各方告急与失败之报,几如雪片飞来,蓐食宵衣,兢兢业业,未敢或懈,自省俯仰无愧,信道益笃,成败利钝,一惟听天命而已."造成蒋介石“忧患最深”的主要原因是( )A.人民解放军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B.人民解放军的战略进攻作战取得节节胜利C.人民解放军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D.“双十协定"的签订4。
以下三幅图片反映的是解放战争时期的史实,请你根据三幅图片,确定一个研究主题()A.全面内战爆发B.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C.战略大决战D.百万雄师过大江5。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解放战争第24课解放战争的胜利提升训练试题
提升训练—?人民解放战争的成功?一、单项选择题(一共6题,一共86分)1.1947年,解放区土改可以普遍实行的原因不包括〔〕A.?中国土地法大纲?顺应农民的要求B.人民解放HY已开场HY进攻C.中一共制定了正确的土改总道路D.地主阶级已经消灭2.刘邓大HY挺进大别山的历史作用是〔〕A.粉碎了国民HYHY队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B.揭开了人民解放HY全国性HY进攻的序幕C.粉碎了国民HYHY对陕北解放区的重点进攻D.宣告了延续22年的国民HY政权的覆灭3.1947年的最后一天,HY在日记中写道:“本月忧患最深……各方告急与失败之报,几如雪片飞来,蓐食宵衣,兢兢业业,未敢或者懈,自俯仰无愧,信道益笃,成败利钝,一惟听天命而已。
〞造成HY“忧患最深〞的主要原因是〔〕A.人民解放HY粉碎了国民HYHY队的重点进攻B.人民解放HY的HY进攻作战获得节节成功C.人民解放HY粉碎了国民HY的全面进攻D.“双十协定〞的签订4.以下三幅图片反映的是解放战争时期的史实,请你根据三幅图片,确定一个研究主题〔〕A.全面内战爆发B.人民解放HYHY进攻C.HY大决战D.百万雄师过大江5.HY生前写了不少诗词,每一首背后都有一件甚或者数件中国近现代史上惊天动地的大事。
以下诗句所反映的重大事件,发生在解放战争期间的是〔〕A.红HY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B.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C.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D.—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6.“最后一碗米饭用来做HY粮,最后一尺布用来缝制HY装,最后的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送到战场上。
〞这首流行于解放战争期间的民谣最可以说明〔〕A.解放战争爆发的原因B.解放战争的进程C.解放战争成功的原因D.解放战争的影响二、材料分析题(一共1题,一共14分)1.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材料二电影?大决战?一共分3部,影片以史诗般宏伟的气魄艺术地再现了人民解放战争中三次决定性的战役。
「精品」八年级历史上册第7单元解放战争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练习题无答案新人教版
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一、选择题1.中国共产党在1947年7月至9月召开的全国土地会议上制定和通过了( )A.《井冈山土地法》B.《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D.《中国土地法大纲》2. 1946年5月,中共中央在解放区实行的土地政策是( )A.减租减息B.将逃亡地主的土地分配给农民C.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D.打击地主,保护贫下中农3.解放战争时期,为什么中国共产党适时调整土地政策()A.提高了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更多的人投入革命B.战争中不得已调整的C.自然灾害频发,老百姓生活艰难D.地主阶级支持蒋介石4.“1947年7月至9月,解放战争形势起了一个根本的变化,即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这段话所指的历史事件是( )A.重庆谈判开始B.“双十协定”签订C.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D.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5.为了加快解放战争的胜利,中共中央抓住时机作出战略决战的决策。
1948年9月人民解放军首先发动了( )A.平津战役B.淮海战役C.辽沈战役 D.渡江战役6. 毛泽东曾在一篇文章中说:“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
”“全国性的反攻”开始的主要标志是( )A.发动辽沈战役 B.发动渡江战役C.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D.解放南京7下列战役中被形象的称为“关门打狗”的是()A.平津战役B.淮海战役C.辽沈战役 D.渡江战役8. 徐州地处南北方过渡地带,为北国锁钥,南国门户,向来为兵家必争之战略要地,解放战争时期以徐州为中心展开的战略大决战是(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9. 被称为“用小车推出来的”的战役是(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10. 被毛泽东主席赞为“北平问题的和平解决,贵将军与有劳绩”的国民党将军是( )A.张学良 B.杨虎城C.李宗仁 D.傅作义11. 1949年《北平日报》刊发了如下消息:“太阳升起来的时候,沉重的雾霭已经散了,是一九四九年二月一日,北平完全解放的第二天清晨。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解放战争》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检测新人教版
——————————教育资源共享步入知识海洋————————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1.解放战争时期,揭开土地改革运动序幕的文件是( )A.《中国土地法大纲》B.《五四指示》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D.《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2.解放战争时期制定的《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 )①没收地主土地②保存富农经济③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④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3.如图是解放战争时期某阶段的战役示意图,对该阶段战略态势归纳正确的是( )A.转战陕北、指挥若定B.千里跃进、战略反攻C.战略决战、全胜可期D.千里渡江、摧枯拉朽4.与“1947年6月”“晋冀鲁豫解放军”“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等信息相吻合的历史事件是( )A.转战陕北B.百万雄师过大江C.淮海战役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5.(中考衔接题)1948年10月,一位被俘的国民党军官感叹道:“这一着非雄才大略之人是做不出来的。
锦州好比一条扁担,一头挑东北,一头挑华北,现在是中间折断了。
”由此可知他感叹的战役是( )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6.解放战争中,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的战役是( )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7.观察下面的战役态势,它反映的是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 )A.辽沈战役B.渡江战役C.平津战役D.淮海战役8.“不战而屈人之兵”(不战而让敌人屈服),为古往今来兵家所推崇的上策。
在解放战争中,下列哪一城市的解放体现这一“上策”()A.沈阳解放B.徐州解放C.北平解放D.南京解放9.解放区流传着一首歌谣:最后一瓢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块布拿去缝军装,最后一个娃送去上战场,最后一床被盖在担架上。
这首歌谣反映了解放战争获胜的主要原因是( )A.解放军作战勇敢B.国民党军战斗力低下C.民众的大力支援D.解放军作战方针正确10.如图日历定格在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的日子,它记载着( )A.中国局部抗战开始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C.中国大陆全部解放D.国民党政权的垮台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一方面要规定地主应该普遍地减租减息,不得抗不实行。
部编版 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7单元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练习)(教师版)
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练习一、选择题1. 人民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标志性事件是()A. 辽沈战役B.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C. 淮海战役D. 渡江战役【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可知,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标志着人民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B 项符合题意。
辽沈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是解放战争决战阶段的主要战役。
由此分析A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
考点:人教新改版八年级上册·解放战争·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2.下图所示的重大军事行动,标志着()A. 人民解放军开始转入战略进攻B. 解放战争战略决战的开始C. 淮海战役结束D. 南京国民政府被推翻【答案】A【解析】根据图片中的大别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947年7月底,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人民解放军拉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人民解放军开始转入战略进攻,故选A。
考点:人教新改版八年级上册·解放战争·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3.某学校网站开辟“人民解放战争”专栏中选用了以下两张图片。
所拟小标题最合适的是()A. 由战略防御到战略反攻B. 由战略防御到战略决战C. 由战略反攻到战略决战D. 由重点进攻到全面进攻【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挺进大别山是1947年6月,在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刘邓大军向国民党统治地区大别山实施进攻的战略性行动。
所以答案选C考点:人教新改版八年级上册·解放战争·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4.下列诗句描述的历史事件中,标志着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的是( )A. “百万雄师,三路渡江”B. “攻占锦州,关门打狗”C. “千里跃进,逐鹿中原”D. “分割包围,瓮中捉鳖”【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947年6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C项符合题意;“百万雄师,三路渡江”指1949年渡江战役;“攻占锦州,关门打狗”是辽沈战役的特点;“分割包围,瓮中捉鳖”是平津战役的特点。
部编版 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7单元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测试)(教师版)
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测试一、选择题(4分×12题=48分)1.徐州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多次重大战役都围绕着徐州展开。
其中,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与此有关的重大战役分别是()A. 百团大战和台儿庄战役B. 台儿庄战役和淮海战役C. 平型关大捷和平津战役D. 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938年李宗仁领导国民党军队取得歼敌一万多人,取得台儿庄战役的胜利;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中原野战军在以徐州为中心进行的战略决战,B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
考点:人教新改版八年级上册·解放战争·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2.以下三幅图反映的是解放战争时期的史实,请你根据三幅图片,确定一个研究主题()A. 全面内战爆发B. 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C. 战略大决战D. 百万雄师过大江【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图片显示的信息是围绕长江流域的战争形势,题干给的限制范围是解放战争时期,由此可见是渡江战役,也叫百万雄师过大江。
所以答案选D 考点:人教新改版八年级上册·解放战争·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3.三大战役同时进行的两个战役是()A. 辽沈战役与平津战役B. 淮海战役与平津战役C. 渡江战役与淮海战役D. 辽沈战役与淮海战役【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三大战役中同时进行的两个战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辽沈战役时间为1948年9月到11月,淮海战役时间为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平津战役时间为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
故正确答案为B。
考点:人教新改版八年级上册·解放战争·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4.1948年9月到11月,林彪、罗荣桓指挥了一次重大战役,人民解放军共歼敌47万余人,解放了东北全境。
这次战役是()A. 台儿庄战役B. 辽沈战役C. 锦州战役D. 济南战役【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信息“1948年9月到11月,林彪、罗荣桓指挥,解放了东北全境的战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8年9月,林彪、罗荣桓指挥东北野战军主力连同地方武装共103万人,向分割在锦州、长春、沈阳等地55万国民党军发起了辽沈战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升训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一、单项选择题(共6题,共86分)
1.1947年,解放区土改能够普遍实行的原因不包括()
A.《中国土地法大纲》顺应农民的要求
B.人民解放军已开始战略进攻
C.中共制定了正确的土改总路线
D.地主阶级已经消灭
2.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历史作用是()
A.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
B.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
C.粉碎了国民党军对陕北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D.宣告了延续22年的国民党政权的覆灭
3.1947年的最后一天,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本月忧患最深……各方告急与失败之报,几如雪片飞来,蓐食宵衣,兢兢业业,未敢或懈,自省俯仰无愧,信道益笃,成败利钝,一惟听天命而已。
”造成蒋介石“忧患最深”的主要原因是()
A.人民解放军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
B.人民解放军的战略进攻作战取得节节胜利
C.人民解放军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
D.“双十协定”的签订
4.以下三幅图片反映的是解放战争时期的史实,请你根据三幅图片,确定一个研究主题()
A.全面内战爆发
B.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
C.战略大决战
D.百万雄师过大江
5.毛泽东生前写了不少诗词,每一首背后都有一件甚或数件中国近现代史上惊天动地的大事。
下列诗句所反映的重大事件,发生在解放战争期间的是()
A.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B.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C.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D.—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6.“最后一碗米饭用来做军粮,最后一尺布用来缝制军装,最后的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送到战场上。
”这首流行于解放战争期间的民谣最能够说明()
A.解放战争爆发的原因
B.解放战争的进程
C.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