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优质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课件(共23张PPT)

万人,征集担架20万副,大小车88万辆,挑子30万副,
牲畜76万头,总共筹运粮食达96000万斤。在战役的第三
阶段,参战兵力与后方支前民工的比例大大超过了战役初
期l:3的概算。这段材料最能说明解放战争的胜利是由于
()
B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A.国民党军队作战时物资匮乏
B.共产党军队深得民心,人民大力支持
C.国民党军队作战不够勇敢,妥协投降
淮 海 战
参战军
时间 队 和 指
1948年 11月6
挥中华原东者解解放放军军
日—
刘伯承、邓
1949年 小平、陈毅
1月10 、粟裕、谭
日共65 震林。
天
战
徐地州 为区中
心的 淮海 地区
成果或意义
歼敌55万,淮海战 役基本上解放了长 江以北的华东和中 原地区,使蒋介石 在南线的精锐主力 丧失殆尽。 奠定了解放长江以 南各省的基础。
副
辆头
吨副
只
材料三:1948年5月,为配合即将开始的辽沈战役和华北战场杨罗
耿兵团东进,董存瑞所在的第十一纵队奉命攻打隆化。董存瑞带领
爆破组的战友们一鼓作气炸掉了敌人的四个炮楼和个碉堡,顺利地
完成了扫除隆化中学外围工事的任务。
解放军作战勇敢
胜利
课堂小 结
解放区的 土地改革
战略进攻 战略决战 走向胜利
的上策,有利于进一步瓦解敌人。
(傅作义部接受和平改编为其他战
场的国民党将领倒戈率部转向人民
的一方,提供了良好的范例。)
三大战役意义
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主力, 大大加速了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人民解放军乘胜追击。一直打到 长江北岸,等候命令渡江作战——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共15张PPT)

个战役(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阅读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与历史图片。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长江。 虎踞龙盘今胜者,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请回答: (1) 这首诗作于哪次战役之后?图片反映的 是什么历史事件?渡江战役、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总统 (2)材料中“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府学” 霸王”作者借用了什么典故?体现了毛泽东的 什么思想? 楚汉战争 、 将革命进行到底 (3)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什么时间?1949年4月23日 有什么重要意义?宣告了延续22年的国民党政权的覆灭。
真题演练:
1、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商谈国内和平问题的真
实目的是(
)
① 为了立即发动内战 ② 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
间 ③ 为了欺骗群众 ④ 为了和共产党实现真正的和平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①④
2、抗日战争胜利后,从当时的国际形势来看,你认为积
极支持蒋介石国民党发动内战的帝国主义国家可能是( )
)
A. ①② B. ②③
10、先后参加了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的我军部队是( )
A.中原野战军
B.华北野战军
C.东北野战军
D.华东野战军
11、在人民解放军强大压力和耐心争取下国民党守军
总司令傅作仪率领部队接受和平改编,进而获得和平
解放的城市是( )
A.天津
B.张家口
C.北平
D.南京
12、右图反映的是三大战役中以徐州为中心展开的哪
第七单元
国共关系:
关系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共25张PPT)

3、意义:
翻身农民送子参军
解放区人民踊跃支前
材料一:
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批斗地主
材料二:冀南、冀东、渤海地区,经过土地改革运动,贫雇农均获得了大量土地
财使产农。村至的194土9年地6占月有,状解放况区发约生有了1亿根农本民性分变得化3.。75亿亩土地。
材料三:在“参军保田”的口号下,大批青壮年农民潮水般涌入人民军队。各地 农民不仅将粮食、被服等送上前线,而且组成运输队、担架队、破路队等随军组
土地改革总路线: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 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宣传《中国土地法大纲》 冀东人民拥护《中国土地法大纲》
宣传《中国土地法大纲》 解放区群众在丈量土地
农民分到牲畜
根据土地改革总路线和《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各个解放区先后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艰苦的工作和斗争,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历时一年多顺利 完成,广大农民分得了土地、房屋、粮食和衣物。
傅作义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人民解放军举行入城仪式
北平国民党守军总司令傅作义在中国共产党的争取下,接受和平改编。平津战役的胜利,使 华北全境基本解部 队
地点
歼敌 人数
辽沈战 1948、9 林彪 罗荣 东北人民
役
—11 桓
解放军
锦州 长春 沈阳
47万
140天歼灭和改编154万 淮海战
中共中央认为战略决战的时机成熟,于是决定发动辽沈、淮海、平津三 大战役。
战略决战
三大战役
(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瓮中捉鳖
关门打狗
猛虎掏心
时间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课件(共35张PPT)

天 津
和平之战 平津战役
党中央为什么采取和平手段解放北平?
请同学们结合课本P94小字思考。
【一决胜负—三大战役】
140天歼灭154万
战役 名称 时间 指挥者 参战部队 歼敌 人数 意义 三大战役 的历史意 义
辽沈
战役 淮海 战役 平津 战役
1948、9至 1948、11
林彪 罗 荣桓
东北人民 解放军
【我思我悟—学史明智】
得 民 心 者 得 天 下 !
三大战役大决战, 歼敌一百五十万; 百万雄师过大江, 蒋家王朝就完蛋; 解放战争留遗憾, 蒋匪残余逃台湾。
4 1 3 2
5 6
1、下列哪一战役解放了东北全境
A、辽沈战役
C、平津战役 B、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1
2、解放战争中歼灭敌人人数最多的战役是
如果少了这一 点,就不是完 整的中国!
祖国的统一大业尚未完成!!!
【我思我悟—合作探究】
阅读分析共产党在三年内就以弱胜强打败国民党的原因? 材料一:三大战役人民支前统计:
共产党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材料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蘑菇战术、口袋 毛泽东等采取了正确的战略战 阵;挺进大别山;“关门打狗”“瓮中捉鳖”“将革命 术,解放军英勇作战 进行到底” 材料三: 在解放军的大攻势面前,敌军官兵毫无斗志, 国民党毫无斗志 争相投降。解放军攻入沈阳后,一群国民党官兵在街上 找到解放军,连忙说:“我们投降,蒋介石再也管不着 我们了!”
解放了
52万
国共划江 而治,好 不好…
不行…一定要打倒蒋 介石,解放全中国!
。
朱 德
毛 泽 东
国 人 民 , 保 卫 中 国
切 彻 奋 敢 底 勇 于 、 前 抵 中 干 进 , 抗 国 净 , 解 的 境 、 坚 决 放 内 、 全 一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共22张PPT)

河北
辽宁
解放东北全境
•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 要学生 学的知 识,教 职员躬 亲共学 ;要学 生守的 规则, 教职员 躬亲共 守。20 21/8/9 2021/8/ 9Monday, August 09, 2021
•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202 1/8/92 021/8/9 2021/8 /98/9/2 021 11:42:15 AM
1949年4月23日,解放军解放南京,标志延续了 22年的国民党政权的覆灭。
蒋介石退往台 湾登机的场景
为什么共产历党史能之在迷短思短? 三年间就由弱变强,打败国民党呢?
解放战争开始时的力量对比
国民党
共产党
国民拥党有:军队
430万人 共产党:130万人
①统武治器腐装败备,失接去收1民00万心日军①的战略基战本术上是运步用枪得当
•
11、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 学和教 育学的 人。202 1/8/92 021/8/9 2021/8 /9Aug-219-Aug -21
•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 也是学 生的教 育者, 生活的 导师和 道德的 引路人 。2021/ 8/9202 1/8/920 21/8/9 Monda y, August 09, 2021
•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 ,莫如 树木; 终身之 计,莫 如树人 。2021 年8月20 21/8/9 2021/8/ 92021/ 8/98/9/ 2021
•
16、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 重要。 因为解 决问题 也许仅 是一个 数学上 或实验 上的技 能而已 ,而提 出新的 问题, 却需要 有创造 性的想 像力, 而且标 志着科 学的真 正进步 。2021/ 8/9202 1/8/9A ugus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课件25张

冀东人民拥护《中国土地法大纲》 贫雇农代表分土地给农民
《中国土 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 地法大纲》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土地改革 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 总路线 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3、结果: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个解放区先后开展了 土地改革运动,经过艰苦的工作和斗争,历时一年多 的土改革命顺利完成,广大农民分得了土地、房屋、 粮食和衣物。
弱变强,打败国民党呢?
国民党: ①统治腐败,失 去民心 ②军队厌战,士 气低落 ③指挥失当,错 误过多
共产党: ①战略战术运 用得当 ②解放军英勇 善战 ③人民群众大 力支持
课堂小结:
时间:1947年
土地 改革
措施:《中国土地法大纲》 土地改革总路线 结果:人民分得了土地,支持革命
内战爆发
三大 辽沈战役 战役 淮海战役
指挥:刘伯承、 陈毅、邓小平、 粟裕、谭震林 等
作用:解放了 长江中下游以 北的广大地区
徐州
陈官庄
河南双堆集
山东
碾庄
安江 徽苏
民工 担架 大小车 牲畜 船只 筹粮 挑子
543万人 30.5万副 88万辆 76.7万头 8500只 9.6亿斤 20.6万副
人民群众的支持是革命战 争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
量1显30著增强,万决人战的时机来到。
万人
1946年6月 1947年6月
二、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
1、千里跃进大别山
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鲁豫解放军主力,强渡 黄河天险,千里挺进大别山。
作用:大别山地处武汉
和南京正中间,控制住 大别山就意味着西可取
重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优秀课件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3、渡江战役
1949年4月,
人民解放军百万雄
师兵分三路,横渡
长江,占领南京,
结束了国民党在大
陆的统治。国民党
残余势力退往台湾。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
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仅仅三年,人民解放军就打垮了军事
力量强大的国民党。
贫雇农代表分土地给农民
分到土地后喜悦的农民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4.影响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为人民解放战争
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解放区人民踊跃支前
解放区农民从亲人参军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三大战役慨况表
辽沈战役 时间 解放区域 歼敌人数 平津战役 淮海战役
1948年9月—11月 东北地区 47万+ 锦州 黑山 沈阳 长春
1948年11月—1949 年1月 华北地区 52万+ 张家口 新保安 天津 北平(北京)
1948年11月—1949 年1月
长江以北的中原和华 东地区 55万+
碾庄 陈官庄 双堆集
反 饥 饿 游 行 示 威
巩固 危机
国 统 区 的 饥 民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②三大战役
辽 北
长春
辽沈战役
(1948.9.12--1948.11.2)
吉 林 安
指挥员:林彪
罗荣桓
作用:攻占长春、 沈阳,解放东北 全境
热 河
锦州
塔山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共32张PPT)

国共关系的演变
(一)第一次国共合作(1924—1927年大革命时期) (二)十年内战时期(1927—1936年土地革命时期) (三)第二次国共合作(1937—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 (四)国共合作的再次破裂(1945—1949年解放战争时期)
通过国共关系的演变,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
分则两伤,合则两利
E. 根本原因
人心的向背,民心的得失
国民党发动内战,违背了抗日战争胜利后 和平民主的历史发展趋势,也违背了全国人民 的利益和意愿,不得人心,必然走向失败。
共产党代表全国人民的利益和要求,顺应 了抗战后和平民主的历史发展趋势,所进行的 事业是正义的、进步的,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 护和支持,必然取得最后的胜利。
第 24 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自主学习
一、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1、目的:为了废除
和
2 、1947年10月,中共中央颁却《
》,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3影响: 解放区有1亿多农民分到丁土地,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翻身
农民踊跃参 军,支援前线。
二、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1、辽 沈战役
(1)时间: ____年9~11月。
打倒地主
抗日战争时期 解放战争时期
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拉拢地主
没收地主土地,耕者有其田, 按照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消灭地主
影响:揭开了人民解 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鲁豫解放军主力, 强渡黄河天险,千里挺进大别山。
毛泽东对这一次战略部署作了 生动的比喻:蒋介石把它的主要 兵力集作中用在:陕大北别、山山地东处,武搞汉“和重 点进攻南”京,正好中比间两,个控拳制头住一大张别, 胸膛就山露就出意来味了着。西刘可伯取承武也汉说;这 重 样的兵东力可部取署南很京像,一可个谓哑整铃个,长两 头粗,江中中间下细游,地两区头唾力手量可强得,。还 有优势;中间力量弱,处于防御。 我们就攻其薄弱的部分,从中央 突破,像一把尖刀插入敌人胸膛。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课件 (共19张PPT)

渡江战役
历史回眸
解放军渡江战役总前委
1.下列不属于《中国土地法大纲》内容的是( B ) A.废除一切地主的土地所有权,征收富农多余的土地财产 B.没收农民的土地、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C.土改前的土地契约、债约一律缴销 D.工商业者的财产及其他营业受法律保护,不受侵犯 2.重庆谈判中,中共的和平诚意和“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建 国口号,赢得了全国民众的认可。解放区“耕者有其田”的土 地政策,让农民无偿获得了梦寐以求的土地,使共产党赢得了 农民的衷心拥护。这段话主要揭示了人民解放战争的( C ) A.发生背景 B.发展历程 C.胜利原因 D.历史意义 3.在下列哪一战役中,统治中国大陆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 D)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4.渡江战役在人民解放战争中,使北平获得解放的战役是 ( C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首 战 东 北 的 智 慧 所 在 ?
辽沈战役
和平解放
历史回眸
刘亚楼
林彪
罗容桓
东北解放军
东北野战军伏冰卧雪作战
1948 年 9-11 月,共 歼灭国民党军 47万余人, 东北全境解放。
学习探究 怎样 体会 大军 合力 的宏 伟气 势?
根据辽沈战 役后,全国形势 的根本变化和中 原野战军攻克郑 州后东进靠拢华 东野战军,两军 联合作战的有利 态势,我人民解 放军展开淮海战 役。
(1)毛泽东所说“打了三个战役”是指哪三个战役?有 何历史意义? (2)淮海战役的胜利有何历史意义?如表中数据说明人 民解放军能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的原因之一是什么? (3)决定战役胜负的因素有很多,结合上述材料,你认 为取得战争胜利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从中得到了什么启 示? 答案:(1)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律战役;意义:基 本消灭国民党主力,大大加速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2)淮海战役基本上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华东和中原地区; 原因:人民的大力支持。 (3)战争的胜负取决于人心向背;启示:得民心者得天 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上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课件(26张PPT)

东A.北•辽全单沈•境击第战(此二役处级A编)辑母B版.文平本津样战式役
C.渡江战• 役第三级
D.淮海战役
2.1948年冬,• 第陈四级毅赋诗《淮海前线见闻》:“几十万,
民工走不通。骏• 马第五高级 车送粮食,随军旋转逐西东。前
线争立功。……”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B )
A.人民解放军以徐州为中心同国民党主力决战
• 第二后级方
装备
兵力
士气
形势
共产党 • 第巩三固级 大大改善 • 第四级
国民党 危机• 第五级略占优势
280万 365万
高昂 低落
主动 被动
反
饥
国
饿
统
游
区
行
的
示
饥
威
民
三单击大此战处编役辑简母况版标题样式
战役
作战部队
战役
解放
歼灭
名称
和指挥员
时间
地区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辽沈战役• 第东林二北彪级解、放罗军荣桓
1.千里跃进大别山
•1单94击7年此夏处,编刘辑伯母承版、文邓本小样平式率领晋鲁豫解放军主力,
强渡黄• 河第天二级险,千里挺进大别山。
• 第三级
• 第四级
影响:揭开• 第五了级 人民源自点解放军战略进攻的 重
序幕
南京
武汉
2.三单大击战役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①决战的条件
国民• 党单的击力此量处严编重削辑弱母,版共文产本党样的力式量显著增强,决战时机来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翻身农民丈量土地
人教部编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共44张PPT)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一、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背景: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社会的主 要矛盾由中日民族矛盾转变为国内阶级 矛盾。 土地政策的变化:抗战时期的减租减息 政策改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
时间:1947年开始 土改范围:解放区 土改纲领:《中国土地法大纲》 土改总路线: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 有步骤、有分别是消灭封建剥削土地 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结果:在中国共产党听领导下,历时 一年多顺利完成,广大农民分得了土 地、房屋、粮食和衣物。
和平手段解放北平有什么好 处?
动脑筋
为什么和平解放北平?
(1和平民主是当时的大势所趋,共产党顺应了保障了 民心。 (2)可避免不必要的伤亡,保障了北平人民生命和
产财, 的安全,保护了古都的文物,避免战争的破坏。
(3)傅作仪部队和平改编,为其他国民党将领转向人
民一方,提供了良好的范例。
南京
江阴 江阴
歼敌55.5万
徐州 陈官庄 碾庄 双堆集
淮海战役
(1948.11.7 -- 1949.1.10) 海州 商丘 徐州 陈官庄 碾庄
双堆集
肢 解 敌 人
蚌埠
中 间 突 破
农民踊跃参军
农民担架队准备上前线
农民小车队为前线送粮食
淮海战役中陈毅说: “我们的胜利是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人民群众积极参军,踊跃 支前,巩固后方,为解放战 争的胜利提供了有力保障。
歼敌47万
张家口 锦州 歼灭和改编 52万 新保安
北平 北平天津 沈阳 黑山 营口
歼敌55.5万
徐州 陈官庄 碾庄 双堆集
解放军为什 么能用和平的方 式解放北平呢? 这种和平解放的 方式有什么好处?
三大战役:
共计歼敌 人数
一、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背景: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社会的主 要矛盾由中日民族矛盾转变为国内阶级 矛盾。 土地政策的变化:抗战时期的减租减息 政策改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
时间:1947年开始 土改范围:解放区 土改纲领:《中国土地法大纲》 土改总路线: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 有步骤、有分别是消灭封建剥削土地 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结果:在中国共产党听领导下,历时 一年多顺利完成,广大农民分得了土 地、房屋、粮食和衣物。
和平手段解放北平有什么好 处?
动脑筋
为什么和平解放北平?
(1和平民主是当时的大势所趋,共产党顺应了保障了 民心。 (2)可避免不必要的伤亡,保障了北平人民生命和
产财, 的安全,保护了古都的文物,避免战争的破坏。
(3)傅作仪部队和平改编,为其他国民党将领转向人
民一方,提供了良好的范例。
南京
江阴 江阴
歼敌55.5万
徐州 陈官庄 碾庄 双堆集
淮海战役
(1948.11.7 -- 1949.1.10) 海州 商丘 徐州 陈官庄 碾庄
双堆集
肢 解 敌 人
蚌埠
中 间 突 破
农民踊跃参军
农民担架队准备上前线
农民小车队为前线送粮食
淮海战役中陈毅说: “我们的胜利是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人民群众积极参军,踊跃 支前,巩固后方,为解放战 争的胜利提供了有力保障。
歼敌47万
张家口 锦州 歼灭和改编 52万 新保安
北平 北平天津 沈阳 黑山 营口
歼敌55.5万
徐州 陈官庄 碾庄 双堆集
解放军为什 么能用和平的方 式解放北平呢? 这种和平解放的 方式有什么好处?
三大战役:
共计歼敌 人数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课件(共29张PPT)

和平解放北平,宜生功劳很大,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你。 ——毛泽东
三大战役简况
战役 部队和指挥
时间
歼敌和 解放地区 改编
俘虏或毙 敌指挥
辽沈 东北解放军 林彪罗荣桓
1948年9月至11月 47万多 东北全境 范汉杰 廖耀湘
淮海 中原、华东解放军 1948年11月至1949 55万多 刘 邓 陈 粟 谭 年1月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简编》
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 “三年来,在人民解放战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三十年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 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是无数革命先辈奋斗的结果。身处新时代 的我们,想到什么,想做什么?
第七单元
即“避敌主力, 诱敌深入,集中优 势兵力,各个击破” 敌人。
主要目标:歼灭敌人有生力量
第七单元
不以保守或夺取城市为主要目标,对敌 之暂时猖狂进攻能“忍”得住、“等”其 分散,使敌达到十分疲劳和十分缺粮之程 度,然后寻机“狠”狠歼之。
第七单元
毛泽东率领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主动撤出延安,转战 陕北。“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 “我们要以一个延安换取全中国”。
掩卷静思
世界上最需要和平的民族, 在和平机遇最好的时代, 与和平擦肩而过
(解放战争) 共歼灭国军正规军554.247 万人, 非正规军 252.888 万人,总计歼敌人数为 807.135 万人。解放军伤亡合计 130 万人(含支前民兵)。 平民直接死于战争的人数估计在 50~100 万之间, 直接经济损失1000 多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 5000 多亿美元。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优质课件(共34张PPT)

人民解放战争
战略防御
1946年6月 国民党 进攻中原解放区 粉碎敌人全面进 攻和重点进攻
战略进攻
1947年夏 刘 邓大军挺进 大别山
战略决战
①辽沈战役 ②平津战役 ③淮海战役 ④渡江战役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24课人民解放战Fra bibliotek的胜利第七单元
土地政策改变 将抗战时期减租减息政策改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第七单元
改革纲领 经过
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中国土地 法大纲》。
内容
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 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 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解放区农村进行土地改革
1947年全国土地会议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第七单元
结果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艰苦的工作和斗争,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历时一年多顺利完成,广大农民 分得了土地、房屋、粮食和衣物。
到1948年秋,在一亿人口的解放区消灭了封建的生产关系。
1947年全国土地会议后,积极参 加土地改革运动的解放区群众在 1947年土地改革各地斗地主 登记、丈量土地。
第七单元
土地改革总路线 经过
依靠贫雇 农,团结中农, 有步骤地、有 分别地消灭封 建性剥削的土 地制度,发展 农业生产。
土地改革理念:贫雇农占农村人口的70%以上, 雇农(他们没有或只有极少量的土地和生产工具 ) 是农村中的无产阶级,贫农(只有较少土地)是半 无产阶级。他们深受地主阶级的残酷剥削和压迫, 是土改中的主力军。中农是农村中的小资产阶级, 经济地位很不稳定,一部分人还受别人剥削。在土 改中把贫雇农和中农联合起来,就是农村90%的人 口结成的反封建的统一战线。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课件(共25张PPT)

解放区 土地改革
结果 意义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历时一年多顺利完成,广大 农民分得了土地、房屋、粮食和衣物
(1)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 性变化,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
(2)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 力、物力保障
国民党
共产党
政治孤立,
; 正确领导,战术正确;
军队厌战,士气低落。 英勇作战,
。
知识延伸
明朝末年,荷 兰侵占台湾
台湾问题
1662年,郑成 功收复台湾
1895年,日本 通过《马关条 约》割占台湾
1949年,国民 党残余势力败 退台湾
1945年,抗战 胜利,台湾光 复
蒋介石逃往台湾
分离至今
?
知识延伸
①和平解放北平,是人民的呼声。 ②可避免不必要的伤亡,并保护文物、古迹。 ③“不战而屈人之兵”为作战上策。
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三、渡江战役和解放南京
——聚民心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时间:1949年3月 地点:河北西柏坡 目的:①迎接人民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
②准备新中国的建立 内容: ①党的工作中心调整:
由乡村转向城市,恢复发展生产 ②重新明确奋斗目标:
A.毛泽东 C.叶挺
B.周恩来 D.彭德怀
B
6.下列四幅图反映的是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重大事件,其中标 志着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的是( )
A.重庆谈判 C.挺进大别山
B.转战陕北 D.渡江战役
C
7.“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能实现,举凡国
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 先生克日惠
临陪都,共同商讨……”与蒋介石此电文相关的历史事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课件(共24张PPT)

辽沈战役
指挥员:林彪、罗荣桓 战术:关门打狗、重点进攻 战果:歼敌47万,东北解放
淮海战役
指挥员:刘伯承、陈毅、邓小 平、粟裕、谭震林 战术:分割包围、各个击破 战果:歼敌55万,长江中下游 以北解放
平津战役
指挥员:林彪、罗荣桓、聂荣 臻 战术:先打两头、后取中间 战果:歼敌52万,华北全境解 放
渡江战役
1949年4月21 日,人民解放 军在东起江阴 西至湖口的千 里战线上百万 雄师横渡长江, 发起渡江战役。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总统府,国民 党在中国大陆的统治结束。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第七单元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材料一:辽沈战役先打锦州,截断了东北敌军逃回关
内的退路,实行“关门打狗”的方针。淮海战役采取
“中间突破、分段歼敌”的方针,集中优势兵力,各
个歼灭。平津战役采取分割包围歼战灭略的战方术针正,实现了
“瓮中捉鳖”的战略。
确
材料二淮海战役人民支
民工 担架 前统大计小表 牲畜 筹粮 挑子 船只
制定土地改革总路线:依靠贫雇 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 消灭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发展农 业生产。
影响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 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 积极性。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为人民解放战争的 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解放区人民踊跃支前
工作重心转移:由乡村转向城市, 必须学会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课件(36张)

张家 口
新保安
分割包围 先打两头 后取中间
(瓮中捉鳖)
北 平
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课件(36张)课件 PPT部 编版课 件统编 版课件 优质课 课件免 费课件 PPT
平津战役
(1948.11.29--1949.1.31)
天 津塘
沽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课件(36张)课件 PPT部 编版课 件统编 版课件 优质课 课件免 费课件 PPT
没收地主土地, 废除封建剥削的 土地制度,实行 耕者有其田,按 照农村人口平均 分配土地
一、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3.土地改革总路线
依靠贫雇农 团结中农 有步骤有分别消灭封 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 发展农业生产
一、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4.土地改革结果 5.意义:阶级关系和土地状况根本改 变,激发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
敌我兵力变化示意图
1947年夏 战 略 进 攻 时 机 成 熟
430 万人
120 万人
1946年6月
人民解放军: 国民党军队:
195 万人
373 万人
1947年6月
1946.6——1947.6 国民党 对抗 共产党
1947.6——1948.9 国民党
反攻
共产党
主力大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
二、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
时间 地点
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 华北
参战部队
东北解放军和华北解放军
指挥
林彪 罗荣桓 聂荣臻
概况 意义
分割攻占张家口、天津,北平和平解放
使北平得到和平解决 ,使华北全境 基本解放。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课件(36张)课件 PPT部 编版课 件统编 版课件 优质课 课件免 费课件 PPT
新保安
分割包围 先打两头 后取中间
(瓮中捉鳖)
北 平
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课件(36张)课件 PPT部 编版课 件统编 版课件 优质课 课件免 费课件 PPT
平津战役
(1948.11.29--1949.1.31)
天 津塘
沽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课件(36张)课件 PPT部 编版课 件统编 版课件 优质课 课件免 费课件 PPT
没收地主土地, 废除封建剥削的 土地制度,实行 耕者有其田,按 照农村人口平均 分配土地
一、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3.土地改革总路线
依靠贫雇农 团结中农 有步骤有分别消灭封 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 发展农业生产
一、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4.土地改革结果 5.意义:阶级关系和土地状况根本改 变,激发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
敌我兵力变化示意图
1947年夏 战 略 进 攻 时 机 成 熟
430 万人
120 万人
1946年6月
人民解放军: 国民党军队:
195 万人
373 万人
1947年6月
1946.6——1947.6 国民党 对抗 共产党
1947.6——1948.9 国民党
反攻
共产党
主力大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
二、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
时间 地点
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 华北
参战部队
东北解放军和华北解放军
指挥
林彪 罗荣桓 聂荣臻
概况 意义
分割攻占张家口、天津,北平和平解放
使北平得到和平解决 ,使华北全境 基本解放。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课件(36张)课件 PPT部 编版课 件统编 版课件 优质课 课件免 费课件 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共23张PPT)

挺进大别山
1.概况:
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 解放军主力12万余人,在鲁西南强渡黄河,千里 跃进大别山。
2.影响:
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 攻的序幕。
为什么说刘邓大军挺 进大别山是人民解放 军战略进攻的开始? 大别山既具有重 要的战略地位,是国 民党战略上最敏感而 又最薄弱的地区;又 曾是老革命根据地, 有良好的群众基础。 大别山东镇南京,西 逼武汉,南扼长江, 可以从根本上改变战 争局面。
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
三大战役 (1948.9—1949.1)
①辽沈战役
辽 北
长春
吉 林
林彪
罗荣桓
热 河
锦 州
沈 阳
安
东
河 北
辽宁
三大战役 (1948.9—1949.1)
①辽沈战役
②淮海战役
山 东
粟裕 邓小平 刘伯承 陈毅 谭震林
徐州
河南
安 徽
江
苏
三大战役 (1948.9—1949.1)
①辽沈战役
②淮海战役 ③平津战役
1948年解放战争进入 第三年,国民党军队的五 个战略集团分别被牵制在 西北、华北、中原、华东、 东北五个战场上,只能担 任大城市和主要交通线的 守备。8月,国民党决定采 取重点防御的战略方针, 企图垂死挣扎。
国民党军队
430 万人 195 万人
人民解放军
373 万人 280 万人
365 万人
130 万人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国统区的经济
概况:
内战爆发后,国民党在经济上陷入崩溃的境地, 国统区通货膨胀,物价一涨,工厂倒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平和平解放
华北全境 基本解放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 傅作义部出城接受解放军改编 人民解放军举行入城仪式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二、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 2、战略大决战:(3)平津战役
时 地 部 指 概 间 1948.11.29至1949.1.31 点 华北(北平、天津、张家口) 队 东北解放军和华北解放军 挥 林彪 罗荣桓 聂荣臻 况 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平津战役
(1948.11.29 --1949.1.31)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一、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4、土地改革结果
根据土地改革总路线和 《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 各个解放区先后开展了土地 改革运动,广大农民分得了 土地、房屋、粮食和衣物。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一、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5、土地改革的意义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使农村的 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 根本性变化,激发了农民革命和 生产的积极性。翻身农民踊跃参 军参战,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一、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2、土地改革内容:
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 土地会议,颁布《中国土地法大 纲》。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 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 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 分配土地。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一、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3、土地改革总路线: 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 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 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 发展农业生产。
挺进大别山 陈赓、谢富 治晋冀鲁豫 挺进豫西
陈毅、粟裕华 东解放军挺进 苏鲁豫皖 1947年夏,刘邓 大军挺进大别山
南京
武汉
第17课 内战烽火
敌我兵力变化示意图 1947年夏 战 略 国民党的力量严重削弱, 进 430 365 万人 攻 共产党的力量显著增强, 万人 280 时 万人 决战的时机来到。 130 机 万人 成 熟 1947年6月 1946年6月
热 河
沈阳
黑山 塔山 营口东锦州Fra bibliotek河 北
辽宁
解放东北全境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林彪
罗荣桓
辽沈战役指挥者林彪(中)、罗荣桓 (右)刘亚楼(左)等在作战前线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战略决战为什么选择东北 为突破口,有利条件有哪些?
兵力对比 敌军态势 我军态势
解放军兵 孤立分散, 东北根据 力在五大 补给困难, 地支援, 战争物质 战场中唯 或战或守 力量雄厚, 一超过国 意图未定。 人民群众 民党军队。 踊跃参军 支援。
人民解放军: 国民党军队: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1948年解放战争进入第三年,战 争形势发生巨大变化。国民党军队 的五个战略集团分别被牵制在西北、 中原、华东、东北五个战场上。8 月,国民党决定采取重点防御的战 略方针,企图垂死挣扎。毛泽东根 据这种形势,认为人民解放军同国 民党军进行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到 来。故当机立断,决定对敌发动战 略决战。 ---摘自《中国共产党大典》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二、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 2、战略大决战:(1)辽沈战役
时 地 部 概 间 1948年9月至1948年11月 点 东北 队 况
东北解放军 林彪、罗荣桓 解放了东北全境
指挥员
辽沈战役
(1948.9.12 --1948.11.2)
辽 北 长春 吉 林 安
关围 门锦 打打 狗援
陈毅司令员为什么这样说? 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 是与人民群众对解放战争 的全力支持分不开的。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淮海战役人民支前统计
民 工 担 架 大小车 牲 畜 船 只 筹 粮 挑 子 543万人 30.5万副 88万辆 76.7万头 8500只 9.6亿斤 20.6万副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战局延伸
有利于华 北、华东 作战,以 东北的工 业支援全 国的战争。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二、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 2、战略大决战:(2)淮海战役
时 间 地 点 部 队 指挥员 概 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
以徐州为中心的广大地区 中原解放军和华东解放军 刘伯承、陈毅、邓小平、 粟裕、谭震林
况 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淮海战役
(1948.11.6 -- 1949.1.10)
解放了长 江中下游 以北的广 大地区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粟裕 邓小平 刘伯承 陈毅 谭震林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陈毅司令员说: 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 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翻身农民丈量土地
分到土地后喜悦的农民 冀东人民拥护《中 国土地法大纲》
宣传《中国土地法大纲》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翻身农民送子参军
解放区人民踊跃支前
材 料 研 读
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就一般情况来说, 占乡村人口不到百分之十的地主富农,占有 约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的土地,残酷地剥削农 民。而占乡村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雇农、 贫农、中农及其他人民,却总共只有约百分 之二十至三十的土地,终年劳动,不得温饱。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公布中国 土地法大纲的决议》(1947年10月10日)
如何看待当时中国的土地占有情况?
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土地占 有情况不均衡。
问 题 思 考
解放区是如何进行土地改革的? 它对解放战争的胜利起到了什 么作用? 师指导学生看书回答问题。
第17课 内战烽火
二、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
1、挺进大别山——战略反攻
1947年6月底,刘伯承、邓小 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强 渡黄河天险,千里挺进大别山。 直接威胁到南京和武汉。揭开了 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1、全面内战什么时候爆发? 1946年6月进攻中原解放区
2、国民党发动重点进攻时间、目标?
1947年3月陕北与山东解放区
国
共
全面 进攻
重点 进攻
大决战
战略反攻
战略防御
主力决战时机已成熟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一、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1、土地改革的背景:
抗日战争胜利后,原有的土地 政策已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中国共产党适时调整了土地政策, 将抗战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改为 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