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实验图片大全
初中物理小实验图大全
现象;现象;说明。
说明。
说明。
现象;现象;现象;说明。
说明。
形成原因。
分子间距离大到小顺序现象;能用纸锅烧幵水的原因为:。
说明。
0现象;装满水的杯中继续放回形碘受热先后。
说明。
针白光通过二棱镜后发生现现象;现象;象说明。
说明。
形成原因。
现象;现象;形成原因。
说明。
说明。
形成原因。
现象;现象;形成原因。
说明。
说明。
成像原理:。
现象;现象;幻日形成原因。
说明。
说明。
成像原理:。
现象;现象;通过玻璃杯看到的是。
说明。
说明。
成像原理:。
水向下流是因为。
现象;眼,戴镜运动员向下落是因为。
说明。
眼,戴镜说明。
现象;示数加润滑油摩擦。
说明。
示数摩擦。
现象;示数摩擦。
说明。
示数用力捏刹车是摩擦。
现象;示数摩擦。
说明。
示数摩擦。
现象;示数摩擦。
说明。
说明:。
筷子能提起杯子是受力作现象;说法不一的原因:用。
说明。
0说明力能。
现象;含义:。
说明力能。
说明。
含义:。
说明力能。
现象;神九相对天处于。
说明力能。
说明。
火箭升空时相对发射架。
效果与有关。
说明。
火箭加速上升动能,势能,说明力能。
读书为:。
机械能。
能转化为能。
效果与有关。
读书为:。
利用了水的大的特点。
说明。
可以减少水分的。
现象;说明。
烧瓶中的水吸热后,说明。
说明。
在上面板下放热后。
现象;向前游利用原理。
探究装置。
说明。
利用。
人向前倒是因为。
探究:;现象:;说明:。
利用原理。
由于带了电荷,互相防止带来的危害。
说明。
说明。
通过方式压强。
通过方式压强。
通过方式压强。
通过方式压强。
说明。
说明。
说明。
说明。
说明。
说明。
测量。
说明。
说明。
说明。
说明。
利用:。
说明:。
说明:。
说明:。
装水的塑料袋放入水中, 示数变为。
浮筒通过改变上浮。
氢气球升空原理。
孔明灯升空原理。
浮沉子通过改变实现浮沉。
潜水艇通过改变实现浮沉。
杠杆。
杠杆。
相当于。
相当于。
形成的物理原理:。
盘山公路相当于机械中的。
辘轳是的变形。
相当于,可以。
运动员对杠铃做功。
限速是因为。
说明。
说明。
说明不同。
探究。
现象。
结论。
41个初中物理优质课的创新实验
41个初中物理优质课的创新实验原文作者:高山初中物理优质课创新实验汇总(共41个)一、瓶内吹气球思考:瓶内吹起的气球,为什么松开气球口,气球不会变小?材料:大口玻璃瓶,吸管两根:红色和绿色、气球一个、气筒操作:1、用改锥事先在瓶盖上打两个孔,在孔上插上两根吸管:红色和绿色2、在红色的吸管上扎上一个气球3、将瓶盖盖在瓶口上4、用气筒打红吸管处将气球打大5、将红色吸管放开气球立刻变小6、用气筒再打红吸管处将气球打大7、迅速捏紧红吸管和绿吸管两个管口8、放开红色吸管口,气球没有变小讲解:当红色吸管松开时,由于气球的橡皮膜收缩,气球也开始收缩。
可是气球体积缩小后,瓶内其他部分的空气体积就扩大了,而绿管是封闭的,结果瓶内空气压力要降低——甚至低于气球内的压力,这时气球不会再继续缩小了。
二、能抓住气球的杯子思考:你会用一个小杯子轻轻倒扣在气球球面上,然后把气球吸起来吗?材料:气球1~2个、塑料杯1~2个、暖水瓶1个、热水少许流程:1、对气球吹气并且绑好2、将热水(约70℃)倒入杯中约多半杯3、热水在杯中停留20秒后,把水倒出来4、立即将杯口紧密地倒扣在气球上5 、轻轻把杯子连同气球一块提起说明:1、杯子直接倒扣在气球上,是无法把气球吸起来的。
2、用热水处理过的杯子,因为杯子内的空气渐渐冷却,压力变小,因此可以把气球吸起来。
延伸:小朋友,请你想一想还有什么办法可以把气球吸起来?三、会吸水的杯子思考:用玻璃杯罩住燃烧中的蜡烛,烛火熄灭后,杯子内有什么变化呢?材料:玻璃杯(比蜡烛高)1个、蜡烛1支、平底盘子1个、打火机1个、水若干操作:1. 点燃蜡烛,在盘子中央滴几滴蜡油,以便固定蜡烛。
2. 在盘子中注入约1厘米高的水。
3. 用玻璃杯倒扣在蜡烛上4. 观察蜡烛燃烧情形以及盘子里水位的变化讲解:1. 玻璃杯里的空气(氧气)被消耗光后,烛火就熄灭了。
2. 烛火熄灭后,杯子里的水位会渐渐上升。
创造:你能用排空的容器自动收集其它溶液吗?四、会吃鸡蛋的瓶子思考:为什么,鸡蛋能从比自己小的瓶子口进去?材料:熟鸡蛋1个、细口瓶1个、纸片若干、火柴1盒操作:1、熟蛋剥去蛋壳。
初中物理实验目录及器材
硬币、笔、U型纸条、细长纸带、纸做小船、大号注射器、自制飞机机翼模型
90、浮力产生原因、方向
演示
水槽、乒乓球、木块、石块、弹簧秤(各一个)、自制蜡块、石块、弹簧秤、水槽、细线、金属箔。
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
分组探究
溢水杯、弹簧秤、小桶、烧杯、细线、石块、阿基米德原理实验仪。
第十五章机械能
功的原理
演示
82、杠杆平衡的条件
分组探究
弹簧测力计、钩码、支架、起子、镊子、天平、汽水一瓶、筷子、扳手、
83、比较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分组探究
定滑轮、动滑轮、铁架台、弹簧称、细绳、钩码
第十四章压强和浮力
84、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
探究
压力小桌,细砂、玻璃杯、质量为200克的砝码2个
85、液体内部同一深度朝各方向的压强是否相等
第二章光现象
15、光是怎样传播的(影子形成、小孔成像)
演示
激光笔、盛有水的水槽、手电筒、棱镜、带狭缝的屏、白屏、自制小孔成像演示仪
16、光反射时的规律
分组探究
激光笔、刻度尺、手电筒、水、盆、投影片.光的反射演示装置图、平面镜、玻璃片
17、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分组探究
玻璃板、相同的蜡烛两支、火柴、夹子两个、8 K白纸一张、图钉、透明胶条、小平面镜.
58、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力
演示
蹄形磁铁、电池盒(附电池)、开关、金属导体、导线、铁架台
59、通电线圈在磁场中扭转
演示
线圈、蹄形磁铁、电池盒(附电池)、开关、导线、铁架台
60、让线圈转起来
探究
线圈、蹄形磁铁、电池盒(附电池)、开关、导线、
61、线圈不能连续转动
演示
41个有趣的物理小实验及原理讲解实验
41个有趣的物理小实验及原理讲解一、瓶内吹气球思考:瓶内吹起的气球,为什么松开气球口,气球不会变小?材料:大口玻璃瓶,吸管两根:红色和绿色、气球一个、气筒操作:1、用改锥事先在瓶盖上打两个孔,在孔上插上两根吸管:红色和绿色2、在红色的吸管上扎上一个气球3、将瓶盖盖在瓶口上4、用气筒打红吸管处将气球打大5、将红色吸管放开气球立刻变小6、用气筒再打红吸管处将气球打大7、迅速捏紧红吸管和绿吸管两个管口8、放开红色吸管口,气球没有变小讲解:当红色吸管松开时,由于气球的橡皮膜收缩,气球也开始收缩。
可是气球体积缩小后,瓶内其他部分的空气体积就扩大了,而绿管是封闭的,结果瓶内空气压力要降低——甚至低于气球内的压力,这时气球不会再继续缩小了。
二、能抓住气球的杯子思考:你会用一个小杯子轻轻倒扣在气球球面上,然后把气球吸起来吗?材料:气球1~2个、塑料杯1~2个、暖水瓶1个、热水少许流程:1、对气球吹气并且绑好2、将热水(约70℃)倒入杯中约多半杯3、热水在杯中停留20秒后,把水倒出来4、立即将杯口紧密地倒扣在气球上5 、轻轻把杯子连同气球一块提起说明:1、杯子直接倒扣在气球上,是无法把气球吸起来的。
2、用热水处理过的杯子,因为杯子内的空气渐渐冷却,压力变小,因此可以把气球吸起来。
延伸:小朋友,请你想一想还有什么办法可以把气球吸起来?三、会吸水的杯子思考:用玻璃杯罩住燃烧中的蜡烛,烛火熄灭后,杯子内有什么变化呢?材料:玻璃杯(比蜡烛高)1个、蜡烛1支、平底盘子1个、打火机1个、水若干操作:1. 点燃蜡烛,在盘子中央滴几滴蜡油,以便固定蜡烛。
2. 在盘子中注入约1厘米高的水。
3. 用玻璃杯倒扣在蜡烛上4. 观察蜡烛燃烧情形以及盘子里水位的变化讲解:1. 玻璃杯里的空气(氧气)被消耗光后,烛火就熄灭了。
2. 烛火熄灭后,杯子里的水位会渐渐上升。
创造:你能用排空的容器自动收集其它溶液吗?四、会吃鸡蛋的瓶子思考:为什么,鸡蛋能从比自己小的瓶子口进去?材料:熟鸡蛋1个、细口瓶1个、纸片若干、火柴1盒操作:1、熟蛋剥去蛋壳。
初中物理测密度方法PPT课件
注意:
利用弹簧测力计提着金属块测一次重力;再提着金属 块测一次金属块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因此简称为 双提法。这一实验使用的仪器少,操作简单,是常用的测 量物体密度的方法。
密度的表达式推导过程如下:
F浮=G-F拉
V金=
F浮 水g
ρ 金=
m V
=
G gV
=
G G-F
水
六、弹簧测力计法(三提法) ------测液体密度
(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出水的体积V1 (3)将石块用细线拴好,放在盛有水的量筒中,
(排水法)测出总体积V2;
实验结论:
m V
=
v
m -v
2
1
练习:用天平和量筒测某种液体的密度。
⑴在调节天平平衡时,首先应将游码置于标尺左端的________处,然后调节 __________,使天平的横梁处于水平平衡。 实验的主要测量步骤如下:
ρ牛gV牛排=ρ水gV水排
ρ牛gSh牛排=ρ水gSh水排
∵h牛排=L-h牛
h水排 =L-h水
∴ρ牛(L-h牛) =ρ水(L-h水)
牛奶的密度:
牛
L L
h水 h牛
水
注意:
从给定的器材看,即无量筒,也无天平,此时解题的着 眼点就不能局限于利用质量、体积测密度。应该展开丰富的 联想,而给出“密度计”,是和浮力有关的,就要联想到利 用浮力测液体的密度。这种利用两次浮力相等来测密度,我 们简称为“等浮力法”。
八、等 质 量 法
利用天平、刻度尺、两个相同的烧杯(无刻度)、适量的水、 足量的牛奶、滴管。测牛奶的密度。
实验步骤: (1)调节天平,将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放在天平的 左右盘上; (2)将适量的水和牛奶分别倒入两个烧杯中,直至 天平再次平衡为止;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探究实验(共27张PPT)
•
四、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大小的因素
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和小华利用图2甲所提供的器材(小桌、海绵、砝码、木板)设计了图中的乙、丙两个实验 ,通过观察图2-乙、丙后得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 果越明显”的结论。此后小华把小桌挪放到一块木板上,发现小桌对木板的 压力效果不够明显,如图2-丁所示,通过对图2-乙、丁的比较又得出“压力 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不明显”的结论。请你根据已学 过的压强知识分析。
(3)某小组同学在杠杆左右两侧分别挂上 不同数量的钩码,同时调节平衡螺母使杠
杆平衡,你认为他们的做法是_错___误______。
(4)实验的结果如下表所示。
动力(F1/N) 动力臂(L1/cm) 阻力(F2/N) 阻力臂(L2/cm)
3
6
6
3
2
5
5
2
4
2
2
4
3
6
9
2
3
4
2
6
4
4
2
8
甲同学分析实验数据后认为杠杆平衡的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乙同学分析实验数据后认为杠杆平衡的条件是:动力×动力臀=阻力×阻力
臂
两个同学都认为自己是对的,对方是错误的.那么你认为他们中正确的应
该是__乙________同学。原因是___甲_______同学的结论部分仅从部分实验数据
分析得到,不是所有实验数据都满足他总结的结论。
10个物理演示实验的原理及现象
10个物理演示实验的原理及现象物理演示实验是教学中常用的工具,通过实际操作,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原理和现象。
本文将介绍10个常见的物理演示实验,包括它们的原理及观察到的现象。
实验一:杯中船原理:该实验利用了物体浮力的原理。
当一个物体浸入液体中时,液体会对物体产生向上的浮力,如果浮力大于物体的重力,物体就会浮起来。
现象:将一个小船放入杯子中,在船上放上一些小石子或硬币,然后慢慢注入水,当水位升高到合适的位置时,船会出现浮起的现象。
实验二:电磁感应原理:该实验利用了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
当磁场发生变化时,会在导体中产生感应电流。
现象:将一个螺线管置于磁铁附近,用磁铁快速靠近或远离螺线管时,会在螺线管两端产生瞬时电流,可以通过连接电灯泡来观察到光亮的现象。
实验三:折射与反射原理:该实验利用了光的折射和反射原理。
光在不同介质界面上的入射、折射和反射过程可以被用来解释和理解细微的光学现象。
现象:将一根铅笔插入半盛满水的杯子中,观察铅笔在水中的折射现象。
将一面镜子倾斜放置在桌子上,观察从不同角度看到的反射图像。
实验四:弹簧振子原理:该实验利用了弹簧的弹性特性。
当弹簧受到拉伸或压缩后,会产生恢复力,使弹簧回复到原来的形状。
现象:将一根弹簧悬挂在支架上,将一质量挂在弹簧下方,然后将质量从平衡位置推开或拉开,观察质量在弹簧上的振动现象。
实验五:电路连通与断开原理:该实验利用了开关在电路中的连通和断开作用。
当开关接通时,电流可以在电路中流动;当开关断开时,电流无法通过。
现象:将一个开关与电池和电灯串联,控制电灯的亮灭。
当开关打开时,电路连通,电灯亮起;当开关关闭时,电路断开,电灯熄灭。
实验六:滑轮组原理:该实验利用了滑轮组的力学原理。
通过改变滑轮组的组合方式,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
现象:使用不同组合方式的滑轮组,可以观察到不同大小的力可以使物体上升或下降的现象。
实验七:密度差异原理:该实验利用了物体的密度差异。
初中物理声音实验大全
声音的反射课外实验【目的和要求】了解声音在遇到障碍物时的反射现象。
【仪器和器材】玻璃圆筒(直径约8厘米,高约40厘米),平面镜,三合板,金属板,海绵,表。
【实验方法】1.在玻璃圆筒底部垫上一块海绵,海绵上放一块表,耳朵靠近玻璃圆筒正上方数厘米处,能清晰地听见表声。
2.当耳朵离开玻璃圆筒口竖直方向后,如图1.57-1甲所示位置,则听不见表声。
3.在玻璃圆筒口安放一块平面镜,如图1.57-1乙所示,改变平面镜角度直到从镜面里能看到表像时,固定平面镜的角度。
耳朵仍在图1.57-1甲所示的位置,又能清晰地听见表声了。
说明声音能像光一样反射。
4.用三合板、金属板、海绵板代替平面镜实验,比较听见的声音的强弱。
说明不同材料反射声音和吸收声音的能力不同。
【注意事项】1.表的声音不能太小,所选的表要在距表约50厘米处仍能清晰地听见表声。
2.为避免玻璃传声的干扰,垫表的海绵要选厚些的,以尽量吸收声音。
表也不要直接与玻璃圆筒内壁接触。
实验前要反复校验,当表放入圆筒后,仅在圆筒竖直上方数厘米处能听见表声,其他方向听不见表声,这样演示效果才会好。
3.为了使全班学生能同时听见表的反射声音,可用话筒放在耳朵处,用扩音机放大。
乐音和噪声课外实验【目的和要求】了解乐音和噪声的区别。
【仪器和器材】验音盘(发音盘),转台,皮唧,橡皮管,短玻璃管(一端尖)。
【实验方法】1.把验音盘固定在转台上,用橡皮管把短玻璃管(作吹气嘴)和皮唧连接起来,如图1.55-2所示。
转动转台,使发音盘匀速转动。
踏动皮唧,用吹气嘴对准验音盘上外圈的四列小孔吹气(用口吹也可以),空气柱振动,发出不同声音,但都是乐音。
2.当吹气嘴对准最里面的一圈小孔时,由于小孔排列不均匀,空气柱作不规则振动,就会发出噪声。
3.在外圈的四列均匀排列的小孔中,用胶布不规则地封贴(或用小纸团塞住)一些小孔,则上述四种不同频率的乐音变成噪声。
【参考资料】1.用录音机先播放一小段音乐磁带,演示乐音;改用快速档,播放同一磁带,演示噪音。
初中物理小实验图大全解析
说明 。
说明
说明
。
。
。 探究
装置。
利用 不同。
形成原因: 。
。 。 。
利用 近到远
说明
能转化
。 。
。 。
。 说明
。
说明
。
。
。
说明 。
。
流星说明
。
8
利用 说明
。
伏打电池将 。
。
能转化为
散热器要用 料。
好的材
甲通过 乙通过
方式改变内能, 方式改变内能。
油量表是 升油量表示数
说明 水蒸气内能
油量表是 升油量表示数
。 。
表。油面上 。
司南静止时勺柄(S 极)指向地
理
。
表。油面上 。
此装置是
实验,甲乙说
明
。乙丙说明
,应用
。
原理:
电脑芯片用
材料。
。
此装置是
应用 。
实验,说明 。
伏打电池将 。
能转化为
太阳能电池板用 料。
9
此实验,说明
材
。应用
。
此装置是 可以判断
此实验,说明
ab 图可以得出 d 图可以得出
, 。
一边刮掉一半的目地是 。
现象
;
说明
。
现象
;
说明
。
现象
;
说明
。
现象
;
现象
;
说明
。
现象
;
说明
。
说明
。
现象
;
说明
。
现象
;
说明
。
现象
;
初中10个趣味物理小实验
初中10个趣味物理小实验初中10个趣味物理小实验实验一:观察扩散现象准备一杯冷水和一杯热水,将两小颗高锰酸钾分别投入两杯水中,试观察比较高锰酸钾在两杯水中的扩散情况。
如果你观察到了两杯水中高锰酸钾发生扩散的差异,想一想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实验二:感受大气压取一个空的铝质易拉罐及一盆冷水,罐口缠上铁丝并固定并将铁丝拧成柄状(要有一定的长度和强度),往易拉罐中加入少量的水,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至沸腾,并继续加热数十秒,迅速(持铁丝柄)将易拉罐倒扣到冷水中,观察发生的现象。
注意:此时易拉罐在气压的作用下被压扁且发出巨大的响声,实验者应有思想准备,以防惊惶中碰到其它实验仪器而被烫伤甚至引起火灾。
本实验有一定的危险性,建议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
实验三:振幅交换准备两个摆长一样的摆(摆锤质量要大些)和一根细尼龙绳,将尼龙绳两端分别固定在高度上,把两个摆的上端系于尼龙线的中部,悬点相距不超过10厘米,(固定时要检查摆长是否一样)。
使一摆处于竖直位置,将另一摆沿垂直于尼龙绳方向拉开到某一位置(不一定要有五度角限制)放手让其在垂直于尼龙绳方向上振动,观察二摆的振幅变化(可能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才能看出,所需时间与装置有关)。
可以看到,两摆的振幅会不断地交换。
实验四:尝试一下静电触电的滋味把塑料飞盘用洗衣粉洗刷、冲净、晒干;再准备一块圆形铁片,大小比飞盘略小,在其中打一小孔,用20厘米长的丝线穿过小孔将它拴住,用一块干燥的毛皮用力摩擦圆盘的内侧,然后迅速拿开,再用手提着丝线的一端(这是为了不使手与铁片接触),将铁片放入圆盘内,这样圆盘上的电荷将聚集到铁片上,用手指去靠近铁片时,会有微麻的感觉,同时还可看到电火花和听见放电响声(这是因为电压高而产生放电,但因电量少,电流持续时间短暂,虽有微麻的感觉,但并不危及人体的生命与健康)注意,本实验的效果受环境影响较大,一般而言在干燥的天气比在空气潮湿时容易成功,晴天在人少的室内比在人多的室内容易成功;在室外通风处比在室内容易成功。
初二物理实验(共18张PPT)
实验现象:光线向法线偏折 者石蜡完全熔化后再记录4〜5次。
实验结论:水沸腾时不断吸热,温度不变(即沸点) 3.
C用-激D 光液笔态贴着温白实度纸上验板升斜(结射吸向论热玻)璃:砖,光用笔从在白空纸板气上画斜出光射路,入并作其出他法线透明介质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试验器材:铁架台、温度计、酒精灯、火柴、石棉网、烧杯、水、纸板 3、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A-B 固态 温度上升(吸热)
将温度计插入试管后,待温度升至40℃左
当水温接近90记录一次温
取下纸板,用量角器测量出入射角和反射角,并填入表格。
实验名称: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实验反思:
1.为何使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
平板玻璃既能成像又能看见后面的蜡烛,克服了平面镜不透光 的不足,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为什么要使用两只同样大小的蜡烛?
取下纸板,用量角器测量出入射角和反射角,并填入表格。
4.平面镜所成的是虚像; 用激光笔贴着白纸板斜射向玻璃砖,用笔在白纸板上画出光路,并作出法线
3.
(虚像)
实验过程:将刻度尺一端紧压在桌面上,通过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即控制钢尺振动的快慢),注意听振动发出的声音(音调)有何不同。
实验方法 换元法(替代法)和等效法 : 当水温接近90记录一次温
2、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3、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平面镜成像实验
实验名称: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实验器材:平板玻璃、白纸板、
两只蜡烛、火柴、刻度尺
实验步骤:1.如图所示,在桌面上铺一张大纸,纸上立着一块平板玻璃作为
平面镜,在纸上记下平面镜的位置。 2.把一只点燃的蜡烛竖直放在玻璃板的前面,用白纸板在玻璃板后面尝试
初二物理综合实验报告大全附照片18页(大气压、密度、浮力、压强、表面张力、色散彩虹等)
初二物理实验报告大全(大气压、密度、浮力、压强、水的表面张力、折射色散彩虹等)一、大气压原理(认识空气中的大气压)【实验目的】通过装满水的杯子和外界空气的压力差来证明空气中有大气压。
【实验器材】一盆染了颜色的水、一个空杯子、一个盖子(或一张纸)、一盆清水。
【实验步骤】(1)将空杯子灌满染了颜色的水,再将盖子(或一张纸)盖在水面上。
快速翻转杯子(使杯子底朝上)。
(2)将盖着盖子(或一张纸)的杯子放入清水中,撤掉盖子(或纸),把塑料杯提起来一点(但不要接触空气)。
(3)使杯子里的水接触一点空气。
【实验现象】(1)快速翻转杯子(使杯子底朝上),我们可以发现盖子(或一张纸)不会掉下来,水也不会漏出来;(2)将盖着盖子的杯子放入清水中,撤掉盖子,把塑料杯提起来一点(但不要接触空气),可以发现水依然不会漏出去;(3)使杯子里的水接触一点空气,水就会立即全部漏出。
【实验结论】空气中有大气压,是杯子内外的压力差使一开始扣在杯子上的盖子(或纸)和水不会漏出来。
二、吹吸管使管内液体上升(了解大气压差和压强差)【实验目的】了解空气中的大气压和压强差。
【实验器材】一个空塑料杯、两根吸管(吸管1和吸管2)、水。
【实验步骤及现象】1、将水倒入空杯中,将吸管1插入杯中,发现吸管1中的水面和杯中的液面平齐。
2、将吸管2对准吸管1的上端开口处,并轻轻吹气,发现吸管1中的水面会上升,并高出杯中的液面。
3、继续通过吸管2用力吹气,吸管1中的水面会再次上升,甚至会喷出。
【实验分析】1、往吸管2中吹气,吸管1上方空气的流速增大,压强减小,吸管1中液体受到向上的压强大于向下的压强,所以液面上升。
2、如果用力吹气,吸管1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更快,压强更小,吸管1内的液体受到向上、向下的压强差更大,液面上升的高度更高,甚至会喷出。
【实验结论】1、空气中确实存在大气压及压强差。
2、流体流速快的地方压强小。
三、液体内部压强测试(不同深度压强的不同)【实验目的】了解液体在矿泉水瓶中的不同位置是否有不同压强。
14个有趣的物理小实验
实验名称:瓶子赛跑实验器材:沙子. 水. 瓶子. 小木板.原理: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1。
压力的大小,2。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过程:装有沙子和装有水的两个同等重量的瓶子从一个高度滚下来,因为沙子对瓶子内壁的摩擦比水对瓶子内壁的摩擦要大得多,而且沙子之间还会有摩擦,因此它的下滑速度比装水的瓶子要慢。
实验名称:带电的报纸实验器材:报纸. 铅笔.原理:摩擦起电过程:展开报纸,把报纸平铺在墙上。
用铅笔的侧面迅速地在报纸上摩擦几下后,报纸就像粘在墙上一样掉不下来了。
掀起报纸的一角,然后松手,被掀起的角会被墙壁吸回去。
把报纸慢慢地从墙上揭下来,注意倾听静电的声音。
实验名称:铜丝灭火实验器材:铜丝. 蜡烛.原理:热传递与燃点过程:将铜丝绕成圈,罩在蜡烛的火焰上,这时空气并没有被隔绝,但发现火焰明显变少,甚至熄灭。
原因是铜的传热快,火焰产生的热量迅速被铜吸去,使火焰周围温度骤降,当石蜡油的温度低于其燃点时,火焰熄灭。
实验名称:这只气球会爆炸吗?实验器材:气球. 透明胶布〔橡皮膏也可〕. 针.原理:压力的作用效果.过程:把一只气球吹足气,系紧口子。
再用一块透明胶布〔橡皮膏也可〕贴在气球上,拿一根针从贴着透明胶布的地方把气球扎破,你会看到气从针孔处徐徐冒出来,气球却象消了气的车胎一样慢慢地瘪下去。
原来气球扎破时,溢出的空气造成一股压力,橡皮和胶布对这种压力的反响各不相同。
当压缩空气从气球扎破的地方冲出时,橡胶脆而薄,气球皮一下就被撑破了,同时发出很大的破裂声。
透明胶带比拟巩固,它可以抵住压缩空气冲出造成的压力,所以气球不会“啪〞的一声爆炸。
人们已经把它运用到生产中去了,防爆车胎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实验名称:烧不着的布条实验器材:棉布条. 水. 酒精. 火柴.原理:不同物体的燃烧点不同。
过程:找一块棉布条,用水淋时,在中间局部滴上酒精,然后用手拿着布条的两端,把布条张开,用蜡烛的火焰烧有酒精的局部。
有趣的现象出现了:在棉布条正对火焰的上方升起了火焰,好似火焰穿过了布条。
初中物理小实验100例
声学- 1 -- 2 - 声1:发声体在振动器材:长30cm的硬塑料格尺(钢尺)过程:把硬塑料格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一定长度,用力拨动尺端,观察现象。
现象:尺发声时在振动。
结论:物体发声时在振动。
声2:发声体在振动器材:支架、乒乓球、细线、一组音叉。
过程:用细线将乒乓球悬挂在支架上,手握叉柄,用小锤敲击音叉,音叉发声。
把正在发声的音叉叉股逐渐靠近乒乓球,观察现象。
现象:乒乓球被弹开。
结论: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声3:发声体在振动器材:一盆水、一组音叉。
过程:手握叉柄,用小锤敲击音叉,音叉发声。
把正在发声的音叉叉股逐渐靠近并接触平静的水面,观察现象。
现象:平静的水面泛起层层涟漪。
结论: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声4:会跳舞的小人器材:扬声器、圆柱形塑料小瓶、毛刷、电路过程:把毛刷的棕毛粘在小瓶的底部,当做小人(可以装饰一下),扬声器接在有录音机的电路中,小人放在扬声器纸盆上,打开录音机放音乐即可。
现象:小人在纸盆上会随着音乐翩翩起舞。
结论:发声体在振动。
注:小人也可以用纸折成。
声5:声音的传播器材:支架、乒乓球、细线、两组相同的音叉。
过程:把乒乓球用细线悬挂在支架上,一组音叉的叉股轻靠在乒乓球上,用力敲击另一组音叉(两组音叉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且叉股在一条直线上)。
观察现象。
现象:乒乓球被弹起。
结论: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声6: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器材:真空保温杯(双层)、胶塞、手机(或小扬声器)。
过程:用手机播放音乐,放入保温杯中(透明更好),并盖上杯盖。
如用扬声器,就要把导线穿过胶塞,把扬声器放入杯中,塞紧杯口,再接在外面的播放电路中。
现象:声音变小。
- 3 -结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声7: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器材:真空罩、抽气筒(或大注射器)。
过程:用手机播放音乐,放入真空罩中,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声音的变化。
现象:随着空气被抽出,声音逐渐变小。
结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小孔成像》初中物理教学PPT课件
导入
•用生活中常见的生活现象(如树底 下的斑点) 进行导入
理论依据:光在同种均匀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 光路图
实验演示
存在不足
• 在教学过程中每当给学生演示或让学生自己完成小 孔成像实验的效果都不好,白天上课演示时效果也 不好
存在不足
• 要求学生自己完成时,很少有人能动手制作器材。
存在不足
• 导致很多学生对小孔成像的特点模糊不清,比如像 有放大的也有缩小的、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有无关 系等。
过程一:在纸上扎大小、形状不同的孔,在暗室或晚 上点燃蜡烛,改变物距、像距,观察像的特点。
结论
1、小孔成倒立的实像; 2、像的形状、大小与孔的形 状、大小无关。
改进和创新
• 利用光具座探究小孔成像的规律
过程二:利用光具座探究小孔成像的规律
结论
• 物距大于像距时,成缩小的像;物距等于像距时, 成等大的像;物距小于像距时,成放大的像。
试一试
遮住烛焰的一半 遮住小孔的一半
作业布置
• 学完本节内容,请同学们自己制作一个小孔成像仪器Biblioteka 祝大家生活愉快,工作顺利 谢谢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实验分布图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实验分布图1. 第七章力1.1. 第1节力1.1.1. 演示:小铁球收到磁铁的作用1.2. 第2节弹力1.2.1. 实验: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1.3. 第3节重力1.3.1. 实验:探究重力大小跟质量的关系2. 第八章运动和力2.1. 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2.1.1. 演示: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2.2. 第2节二力平衡2.2.1. 实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2.3. 第3节摩擦力2.3.1. 实验:测量滑动摩擦力2.3.2. 实验: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3. 第九章压强3.1. 第1节压强3.1.1. 实验: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3.2. 第2节液体的压强3.2.1. 演示: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3.3. 第3节大气压强3.3.1. 演示(录像):大气压的测量3.4. 第4节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3.4.1. 实验:两张纸中间吹气4. 第十章浮力4.1. 第1节浮力4.1.1. 演示:测量铝块浸没在水中所受的浮力4.1.2. 实验:探究浮力大小跟那些因素有关4.2. 第2节阿基米德原理4.2.1. 实验:探究浮力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4.3. 第3节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5.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5.1. 第1节功5.2. 第2节功率5.3. 第3节动能和势能5.3.1. 实验:探究物体的动能跟那些因素有关5.4. 第4节机械能及其转化6.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6.1. 第1节杠杆6.1.1. 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6.2. 第2节滑轮6.2.1. 实验: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6.3. 第3节机械效率6.3.1. 演示:使用动滑轮是否省功6.3.2. 实验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