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生理学

合集下载

人体生理学的概念

人体生理学的概念

人体生理学的概念
人体生理学是研究人体各个器官、系统和其功能的科学。

它涉及到人体的生理结构、生理功能、生理调节以及与环境的交互等方面的知识。

人体生理学主要研究人体各种机能的产生、调节及其相互关系,包括呼吸、循环、消化、排泄、神经、生殖等系统。

它研究的内容包括人体器官的结构与功能、细胞生理学、组织生理学、器官生理学、系统生理学、运动生理学等。

人体生理学的研究目标是揭示人体的正常功能状态、机制和调节,以及应对环境和病理条件的能力,从而为保持健康和治疗疾病提供科学依据。

人体生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验观察、病例分析、生理学测量、医学影像等技术手段。

通过这些研究方法,人体生理学为人们提供了对人体生命活动的深入认识,为人类健康和医学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知识。

人体生理学

人体生理学

生理学—绪论
1543年出版《人体构造》, 系统完善的记述了人体各器官系 统的形态结构,为医学的新发展 开辟了道路。
生理学—绪论
十七世纪之前,许多生理学的理 论知识散在记述在其它医学的典籍中 而未能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十六世纪末叶,英国哲学家培 根(Francis Bacon,1516~1626) 倡导只有观察和实验才是真正的科学 方法。
生理学—绪论
第三节 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
一、神经调节(nervous regulation) 二、体液调节(humoral regulation)
三、自身调节(autoregulation)
生理学—绪论
一、神经调节 ①概念: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 对机体功能进行调节。 ②基本方式:反射(reflex) 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 下,机体对刺激产生的规律性反 应。 ③结构基础:反射弧(reflex arc) 反射弧的组成:感受器、传入 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④类型: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 射 ⑤神经调节的特点:迅速、精确、 时间短暂。
第一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绪 论
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 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
第四节
体内的控制系统
生理学—绪论
第一节 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生理学(physiology):生物科学的一个分支,以生物机 体的生命活动现象和机体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为研究对象的 一门科学。 人体生理学的任务:研究构成人体各个系统的器官和细 胞的正常活动过程。 各个器官、细胞功能表现及内部机制; 不同细胞、器官、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各部分的功能活动与整体的关系; 整体与复杂多变的环境之间的关系。
生理学—绪论
●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

绪论1人体生理学

绪论1人体生理学
1.神经调节 :神经系统 是调节全身各 种功能活动的系统。通过神经的调节称为神 经调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活动方式是反射 (reflex)。 反射的通路包括五个组成部分(反射弧):
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 →效应器。
特点:作用迅速而精确、部位局限和时间短 暂;
2.体液调节 一般是指由某一器官或组织 分泌的化学物质(激素),通过血液循环,到 达另一器官,调节它的功能活动。
张锡钧(1899—1988)在神经化学递质乙酰胆 碱的研究中取得系列的创新性或果,受到国内 外生理学界的高度评价。
3.为什么要学习生理学?
1.只有认识了“正常”,才能设法维 持正常,防止异常;认识“异常”( 疾 病);
2.生理学的发展可促进临床医学的发 展;
3、学习与掌握一些实验技术,培养观 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肾上腺髓质可以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 上腺素,通过血液循环达心脏和血管,调节 心血管活动;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调节全 身的能量代谢等等。 特点:缓慢、广泛而持久;
神经—体液调节 人体内的功能调节大多是这种复合式的调节。
3. 自身调节:机体内有些调节既不依赖 神经也不依赖体液,而由自身对刺激产生适 应性反应,称为自身调节。
器官生理学--循环生理学 消化生理学 肾脏生理学
(三)整体水平
各系统互相联系、互相作用
第一节
兴奋性
⑴ 新陈代谢: 机体与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的过程。
⑵ 兴奋性: 机体感受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
一、刺激与反应
(一)、 1.刺激:能引起机体发生反应的环境变化; 2.刺激分类 3.刺激三要素
作用—— 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更加准确、适度;
作业:
1.人体生理功能活动的主要调节方式有哪 些?各有何特征?

人体生理学

人体生理学
第一章 绪论
第1页/共21页
第一节 人体生理学概述
一、研究对象和任务
生理学:研究正常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活动,这些功能 活动的本质和规律,以及这些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
第2页/共21页
二、生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实验方法 1.急性实验
在体实验
如:去大脑僵直
离体实验
如:骨骼肌实验装置图
第3页/共21页
淋巴液、脑脊液。
外环境:机体直接接触的生活环境(自然环境)。 内环境:细胞直接接触的生存环境(细胞外液)。
第6页/共21页
第7页/共21页
(二)稳态 稳态:内环境的理、化因素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1.稳态的特征 ①理、化因素在一定水平上恒定。 ②恒定状态并非固定不变的,而是一个动态平衡。 2.稳态的实现 神经、体液机制调节 3.稳态的意义 维持细胞、器官、系统乃至整体的 正常功能及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第8页/共21页
二、生理功能的调节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
第9页/共21页
(一)神经调节 基本方式:反射
刺激:内、外环境的各种变化。
反射: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 环境变化所作出的规律性反应。
第10页/共21页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反射弧
传入神经纤维
传出神经纤维
2.慢性实验
如假饲实验
第4页/共21页
(二)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
1.细胞及分子水平的研究 2.器官和系统水平的研究 3.整体水平的研究
第5页/共21页
第二节 生理学研究的基本范畴
一、内环境与稳态 (一)内环境 体液是机体内液体的总称。
正常成年人的体液 (占体重的60%)
40%细胞内液 20%细胞外液 组织液、血浆、

人体解剖生理学

人体解剖生理学

第一章1.人体生理学:研究正常人体各个组成部分功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2.体液:(1)细胞内液(占体重的40%)(2)细胞外液=机体的内环境:血浆和组织间液内环境是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也是细胞与外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中介。

3.稳态: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如:温度、PH值、O2分压,CO2分压、渗透压等始终保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4.刺激:内、外环境的所有变化,其性质有物理,化学,生物的和关于人的社会、精神、心理因素的变化。

5.反应:机体受到刺激后所发生的某种功能状态的变化。

表现形式:兴奋(产生动作电位)和抑制。

6.生理功能的调节:(1)神经调节(最主要的调节方式):a.基本方式:反射——即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的变化所做出的规律性的反应。

b.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c.特点:迅速、准确、短暂、局限(2)体液调节的特点:缓慢、广泛、持久(3)自身调节的特点:范围较小,不十分灵敏7.反馈:由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反过来影响控制部分活动的过程分类:负反馈、正反馈(例:血液凝固、分娩、排尿反应)第三章1.细胞膜的物质转运的方式:(1)被动转运:指物质分子或离子顺着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进行的跨膜转运,不需要消耗能量。

分类:①单纯扩散: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以简单物理扩散的方式顺浓度梯度所进行的跨膜转运。

O2、N2、CO2、乙醇、尿素以及甾体类激素或某些药物能通过单纯扩散的方式进行跨膜转运。

②易化扩散:非脂溶性物质在细胞膜上特殊蛋白质的帮助下进行的跨膜转运。

分类:经载体的易化扩散(特点:饱和现象、立体构象特异性、竞争性抑制);经通道的易化扩散(特点:离子的选择性、转运速度快、门控特性)(2)主动转运:钠-钾泵,简称钠泵,又称Na+ -K+依赖式ATP酶特点:每水解1分子ATP可逆着浓度梯度将3个Na+移出胞外,2个K+移入胞内。

意义:①是细胞生物电产生的重要条件之一②细胞内高K+浓度是细胞内许多代谢反应所必需的③维持细胞内液的正常渗透压和细胞容积的相对稳定④Na+在膜两侧的浓度差是继发主动转运的动力⑤生电作用(3)入胞和出胞2.细胞内的多种第二信使:cAMP、三磷酸肌醇IP3、二酰甘油DG、cGMP、Ca2+3.细胞的生物电现象(1)静息电位 RP:在安静状态下,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特点:外正内负,以膜内的负电位值来代表膜电位产生机制:大部分是K+外流,少量Na+内流(2)动作电位 AP:细胞受到刺激时膜电位所经历的快速、可逆和可传播的膜电位波动。

人体生理学课件

人体生理学课件
研究对象
人体从细胞、组织、器官到系统 水平的各种生理功能,包括新陈 代谢、兴奋性、适应性、免疫等 方面。
人体生理学的历史与发展
古代生理学
通过对人体的观察和经验积累,形成了一些初步的生理学理论,如中 医的脏腑学说、经络学说等。
文艺复兴时期
随着解剖学的发展,生理学开始从描述性向实验性转变,如哈维的血 液循环理论。
消化腺
包括唾液腺、胃腺、肝脏 、胰腺等,分泌消化液帮 助消化食物。
消化道平滑肌
消化道壁内的平滑肌,通 过收缩和舒张推动食物在 消化道内前进。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过程
物理性消化
通过牙齿咀嚼和胃肠蠕动将食物磨碎,使其表面积增大,便于化学 性消化。
化学性消化
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中含有各种消化酶,能将大分子营养物质分解 为小分子物质,如淀粉被分解为葡萄糖,蛋白质被分解为氨基酸等 。
呼吸节律
指呼吸运动有节奏地交替进行, 其产生与呼吸中枢的兴奋和抑制
有关。
化学感受器
是指其适宜刺激为O2、CO2和 H+等化学物质的感受器。当动 脉血PO2降低、PCO2或H+浓度 升高时,可反射性兴奋呼吸中枢 ,使呼吸加深加快,肺通气量增
加。
05 消化系统与营养 吸收
消化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消化道
包括口腔、咽、食管、胃 、小肠、大肠等器官,是 食物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 所。
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 位,可通过脱氨基作用分解为 氨和相应的α-酮酸。氨主要在 肝脏中合成尿素排出体外,α酮酸则可进一步氧化供能或转 化为糖、脂肪等其他营养物质 。
06 泌尿系统与排泄 功能
泌尿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01
02
03
04
肾脏

《人体生理学》课程笔记

《人体生理学》课程笔记

《人体生理学》课程笔记第一章:绪论1.1 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生命活动规律的学科,主要研究对象是生物体的各个器官和系统。

生理学的研究任务包括揭示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现象、探讨生命活动的内在规律以及解释生命现象的本质。

1.2 生命活动的特征生命活动具有以下特征:(1)新陈代谢:生物体通过新陈代谢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维持生命活动的进行。

新陈代谢包括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两个方面,合成代谢是指生物体利用外界物质合成自身物质的过程,分解代谢是指生物体分解自身物质,释放能量的过程。

(2)兴奋性:生物体对内外环境变化具有一定的反应能力,表现为神经、肌肉等组织的兴奋性。

兴奋性是生物体进行信息传递和调节的基础。

(3)生殖:生物体具有繁殖后代的能力,保证物种的延续。

生殖包括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两种方式,有性生殖是指通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产生新个体的过程,无性生殖是指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过程。

(4)适应性:生物体能够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适应性是生物体生存和繁衍后代的基本条件。

1.3 机体内环境和稳态机体内环境是指细胞外液,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等。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其稳定性对生命活动至关重要。

稳态是指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在一定范围内保持相对恒定的状态。

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是生物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1.4 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包括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神经调节是通过神经系统传递信息,快速、精确地调节生理功能;体液调节是通过激素等化学物质,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靶细胞,进行调节;自身调节是组织、细胞自身对环境变化产生的适应性反应。

1.5 人体的自动控制系统人体的自动控制系统包括反馈控制系统和前馈控制系统。

反馈控制系统是根据内环境的变化,通过感受器、控制中心和效应器组成的闭合回路进行调节;前馈控制系统是提前预测内环境的变化,通过开环调节,使生理功能更加稳定。

人体生理学

人体生理学

二、人体生理学(任课教师:张晓祥)一、名词解释1、消化: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成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2、激素:由内分泌腺或散在的内分泌细胞分泌的经体液传递信息的高效能生物活性物质,3、应急反应:机体在紧急情况下,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系统的活动大大增强的反应,称为应急反应4、脊休克:指的是脊髓与高位中枢离断后,断面以下的脊髓暂时丧失反射活动的能力,进入无反应状态的现象。

5、血压:血压是指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

通常以毫米汞柱(mmHg)或千帕(kPa)为单位。

6、心动周期:心脏舒张时内压降低,腔静脉血液回流入心,心脏收缩时内压升高,将血液泵到动脉。

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构成一个心动周期。

7、静息电位:细胞在安静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

8、渗透性利尿:是指通过增加小管液中溶质浓度和渗透压而使尿量增多的利尿方式。

9、肠—胃反射:十二指肠内酸、脂肪、渗透压和机械扩张刺激十二指肠壁多种化学或机械感受器,使迷走-迷走长发射或壁内神经丛短反射通过肠抑胃素的作用抑制胃运动和胃酸分泌,使胃排空减慢称为肠-胃反射。

10、心输出量:每分钟一侧心室所输出的血量,称为每分输出量。

简称心输出量。

11、时间肺活量:即在一次尽力吸气后,再用力并以最快的速度呼气,计算第1s2s3s末的呼出气量占肺活量的百分数。

12、肾小球滤过率:肾小球滤过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每分钟)两肾生成的超滤液量。

正常成人肾小球滤过率均为125ml/min。

13、动作电位:当细胞受到有效刺激时,膜两侧电位的极性即发生暂时迅速的倒转,为动作电位。

14、肾糖阈:生理学通常将这个不出现糖尿现象的最高血糖浓度叫做肾糖阈。

130静力性力量是指肌肉在登场收缩时产生的力量,它使躯体维持或固定于一定的位置和姿势,而无明显的位移运动。

15、月经:在卵巢激素周期性分泌影响下,子宫内膜发生周期性剥落,阴道出现流血的现象。

16、应激反应当机体突然受到创伤、手术、冷冻、饥饿、疼痛、感染、惊恐和剧烈的运动等不同刺激时均可出现向中acth浓度的极度增高和糖类质激素的大量分泌,塞利把这种非特异性反应称为应激反应。

人体生理学与解剖学关系

人体生理学与解剖学关系
人体生理学与解剖学关系
人体生理学概述人体解剖学概述人体生理学与解剖学的关系人体生理学与解剖学的联系实例未来生理学与解剖学的发展趋势
contents
目录
人体生理学概述
01
总结词
人体生理学是一门研究人体正常生命活动规律的学科,其特点在于从整体和系统的角度探究人体各器官、组织和细胞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协同作用。
详细描述
人体生理学主要关注人体在正常环境下的生理功能,包括消化、循环、呼吸、排泄、免疫等方面的研究。它强调人体各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协同作用,从整体上理解人体生命活动的规律。
总结词
人体生理学对于维护人类健康、疾病预防和治疗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是医学领域的基础学科之一。
详细描述
人体生理学的研究成果有助于人们理解人体正常生理功能,从而预防因生活习惯、环境等因素引起的各种疾病。同时,对于临床医学来说,人体生理学也是制定治疗方案和药物研发的重要依据。
基础学科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理学与解剖学也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为人类健康和生物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科发展
人体生理学与解剖学的联系实例
04
消化系统概述
消化系统是人体内负责摄取、转运、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系统。它由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等器官组成。
消化系统的生理功能
消化系统的生理功能是摄取食物,通过物理和化学方式将食物分解为可被身体吸收和利用的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通过血液和淋巴液运输到身体的各个部位,以维持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随着医学和科技的进步,近代人体解剖学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尤其是在19世纪和20世纪,随着医学教育和医学实践的不断发展,人体解剖学逐渐形成了完整的学科体系。
现代人体解剖学在研究方法和手段上不断更新和完善,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如影像技术、组织学技术等对人体进行深入研究,进一步揭示了人体的奥秘。同时,随着跨学科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体解剖学与其他学科领域的交叉也日益增多,推动了人体解剖学的进一步发展。

人体生理学

人体生理学

人体生理学人体生理学是关于人类身体系统的科学研究。

它通过解释身体的各种正常活动,并研究异常情况以及如何保持身体健康,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

在此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人体生理学的一些重要方面。

1. 呼吸系统呼吸系统是人体重要的生命支持系统,它包括鼻腔、喉咙、气管、支气管和肺部组成的一系列器官。

人体通过呼吸获取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它有助于维持体内酸碱平衡。

人的呼吸系统受到空气中污染物、过敏原和室内外气温变化等因素的影响。

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吸烟和过度喝酒,也会对呼吸系统造成破坏。

定期进行深呼吸和锻炼可以帮助改善呼吸系统功能。

2. 心血管系统心血管系统由心脏和血管组成。

心脏是一个由肌肉构成的器官,负责将氧合血液送入全身各处。

血管则是连接心脏和身体周围组织的管状结构。

心血管系统可以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心血管疾病、高血压、高胆固醇和心脏病等,这些都会导致心脏健康状况下降,从而降低身体的整体健康水平。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适度的运动和健康饮食,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和高血压的风险。

此外,减少烟草和酒精摄入也有助于维护心血管健康。

3. 消化系统消化系统主要包括口腔、食管、胃和小肠、大肠和肛门。

它的任务是将人体摄入的食物转化为细胞之间需要的营养物质,而废物则从体内排泄出去。

人体的消化系统不仅受到食物的影响,还受到压力、睡眠不足和感染等环境和生活因素的影响。

身体关于消化问题出现问题时,可能会导致胃痛、腹泻、便秘等症状。

饮食调整可以帮助改善消化。

4. 内分泌系统内分泌系统由内分泌腺组成,包括甲状腺、胰腺、肾上腺和性腺等,它们通过生产激素等化学物质来控制和调节身体的正常生理和病理发展进程。

内分泌系统可能受遗传、营养、情绪和化学物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多种内分泌紊乱的情况会导致肥胖、内分泌失调以及生殖系统功能失调等问题。

可以适当进行调整饮食习惯、执行适度的锻炼方式和减少压力,从而提高整体的健康水平。

5. 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由大脑、脑干、脊髓和神经组织等构成,它的主要作用是传递身体各个部位之间的信号。

人体生理学(章节内容概览)

人体生理学(章节内容概览)

第三章 血液
一、基本概念
• 红细胞沉降率 血型 • 血清,血液凝固,内源性凝血 • 外源性凝血,生理性止血,凝血因子,血细胞比容
二基本理论:
• 血浆渗透压是如何构成的?其相对稳定有何生理意义? • 内源性凝血系统和外源性凝血系统有什么区别? • 试述生理性止血的过程。 • 试述血液凝固的内源性途径和外源性途径的基本过程。 • 试述输血的原则
第二章 细胞内容概览
细胞生理
细胞膜结构和 物质跨膜转运 细胞生物电现象 细胞信号转导
肌细胞收缩
细胞膜结构 ——液态镶嵌模型
单纯扩散
易化扩散-载体与通道
物质跨膜转运 主动转运-原发性与继发性
膜泡转运-入胞与出胞
静息电位及其产生机制
细胞电活动 动作电位及其产生机制
产生条件
兴奋发生
兴奋的周期变化
兴奋的传播
器官系统水平 泌尿生理学(第八章) 神经生理学(第九章) 内分泌生理学(第十章) 生殖生理学(第十一章)
整体水平:人体各系统之间相互联系,人们防治疾病的目的就 在于维持机体整体的稳态(第一章绪论:内环境稳
态及稳态的实现)。 能量代谢和体温(第七章)
每章有两部分:功能和调节
第一章 绪论内容概览
生理学的任务和研究方法
⑺各种可兴奋细胞,在接受一次刺激而出现兴奋的当时和以后,其 兴奋性可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即经历一个绝对不应期、相对不 应期、超常期、低常期以后,其兴奋性才能恢复正常。
⑻给可兴奋细胞一个阈刺激或阈上刺激,可使膜电位去极化到阈 电位,爆发动作电位;若给予一个阈下刺激,则可引起局部兴奋。 局部兴奋呈电紧张扩布,可总和。多个阈下刺激引起的局部兴 奋发生总和,达到阈电位水平可产生动作电位。

人体生理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体生理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体生理学知识点归纳总结一、细胞生理学1.细胞的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2.细胞的代谢:细胞的新陈代谢包括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物质代谢包括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能量代谢包括产生和利用能量两个方面。

3.细胞的分裂:细胞的分裂包括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两种。

有丝分裂是最常见的细胞分裂方式,无丝分裂则是生殖细胞的分裂方式。

4.细胞信号转导:细胞膜上的受体接受外界刺激后,将刺激信息传递至细胞内部,引发细胞内部的一系列反应。

5.细胞的运输:细胞内外的物质需要通过细胞膜进行运输,通常分为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两种方式。

二、组织生理学1.神经组织的生理特点:神经元传递神经冲动,神经系统调节机体的功能。

2.肌肉组织的生理特点:肌肉组织的收缩和松弛实现了机体的运动功能。

3.内分泌组织的生理特点:内分泌腺体分泌激素,通过血液传递至靶细胞,调节机体的生理功能。

4.免疫组织的生理特点:免疫组织包括淋巴器官和淋巴细胞,具有机体免疫功能。

5.消化组织的生理特点:消化系统通过消化、吸收、排泄等功能将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转化为机体需要的物质。

6.循环组织的生理特点:心脏和血管组成了循环系统,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至全身各部位。

7.呼吸组织的生理特点:肺部和呼吸肌肉组成了呼吸系统,实现了氧气吸入和二氧化碳排出。

8.泌尿组织的生理特点:泌尿系统通过肾脏的滤波和排泄功能,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

三、生理学系统1.神经系统生理学:包括神经元的结构、神经冲动的传递、神经递质的释放等。

2.内分泌系统生理学:包括各种内分泌腺体的结构、激素的合成和分泌、激素的调节作用等。

3.消化系统生理学:包括口腔、食道、胃、肠道等消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以及消化系统的激素调节和运动等。

4.循环系统生理学:包括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血管的结构和功能、血液循环的调节等。

5.呼吸系统生理学:包括肺部的结构和功能、呼吸肌肉的运动、肺泡气体交换等。

6.泌尿系统生理学:包括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尿液的形成和排泄、体液平衡的调节等。

人体生理学

人体生理学

生理学—绪论 生理学 绪论
生理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本理论课程。 生理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本理论课程。
生理学—绪论 生理学 绪论
●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新陈代谢( 新陈代谢(metabolism) ) 兴奋性( 兴奋性(excitability) ) 适应性( 适应性(adaptability) ) 生殖(reproduction) 生殖( ) (一)新陈代谢 一 新陈代谢 同化作用 物质代谢) 机体 环境 (物质代谢) 两个过程 异化作用 能量代谢) (能量代谢) (二)兴奋性 二 兴奋性 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产生反应的能力。 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产生反应的能力。 1.刺激与反应 刺激与反应 刺激( ):可被机体感受并引起产生反应的 ①刺激(stimulus):可被机体感受并引起产生反应的 ): 体内、外环境条件的变化。 体内、外环境条件的变化。 按刺激的性质分类:机械性、化学性、生物性、 按刺激的性质分类:机械性、化学性、生物性、社 会心理性刺激等
生理学—绪论 生理学 绪论
动物实验方法: 动物实验方法: 离体验 (acute experiment) )
在体实验(in 在体实验 vivo) 慢性实验( 慢性实验(chronic experiment) )
注意实验方法的结合; 注意实验方法的结合; 动物实验结果用于人体时,要持慎重态度; 动物实验结果用于人体时,要持慎重态度; 以人体为实验对象时,应遵循自愿、知情和非创伤原则。 以人体为实验对象时,应遵循自愿、知情和非创伤原则。
生理学—绪论 生理学 绪论
刺激强度的表示方法: 刺激强度的表示方法: 阈刺激:刚好引起组织产生反应的最小刺激。 阈刺激:刚好引起组织产生反应的最小刺激。 阈强度或阈值( ):阈刺激的强度 阈强度或阈值(threshold):阈刺激的强度 ): 阈上刺激: 阈上刺激: 阈下刺激: 阈下刺激: 刺激能否引起反应的三要素: 刺激能否引起反应的三要素: 刺激强度 作用时间 强度-时间变化率 强度 时间变化率

人体生理学

人体生理学

大脑
大脑由约140亿个细胞构成,重约 1400克,大脑皮层厚度约为2-3毫米, 总面积约为2200平方厘米,据估计脑 细胞每天要死亡1000至10万个(越不 用脑,脑细胞死亡越多)。最善于用
脑的人,一生中也仅使用掉脑能力的 10%。人脑中的主要成分是水,占80%。 它虽只占人体体重的2%,但耗氧量达 全身耗氧量的25%,血流量占心脏输 出血量的15%,一天内流经大脑的血 液为2000升。大脑消耗的能量若用电 功率表示大约相当于25瓦。
认识内脏器官
内脏是指在体腔内,借管道直接或间接与外界相 通的器官的总称。主要包括人体胸腔、腹腔和盆 腔器官的分布:鼻、咽、喉、肝脏、胆囊、胃、 肾、小肠、直肠、十二指肠、胰、输尿管、卵巢、 膀胱、子宫等。包括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 系统、生殖系统的所有器官。 消化系统:口到肛门的管道(食道、胃、小肠、大 肠等)和开口于此的消化腺(唾液腺、肝、胰腺等)。 呼吸系统: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 泌尿系统: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 生殖系统:内生殖器(包括生殖腺、生殖管道和附 属腺)和外生殖器。
肿瘤每年新发 160 万 脑卒中每年新发 150 万 冠心病每年新发 75 万 ● 20 世纪 50 — 90 年代我国高血压患者增加 132% , 70 — 90 年代恶性肿瘤上升了 29% , 90 年代糖尿病患病率是 80 年代的 4.8 倍

疾病负担不堪重负
慢病通常为终身疾患,病痛、伤残和昂贵的医疗费不仅严重影响病人的 生活质量而且带来不堪重负的家庭和社会经济、精神负担严重影响劳动 力人口质量
生殖系统
生殖系统是生物体内的和生 殖密切相关的器官成分的总 称。生殖系统的功能是产生 生殖细胞,繁殖新个体,分 泌性激素和维持副性征。 雌性哺乳动物的生殖系统包 括激素腺体、配偶子、卵巢、 和子宫及阴道。临床上常将 卵巢和输卵管称为子宫附件。 雄性哺乳动物生殖系统由睾 丸、附睾、输精管、尿生殖 道、副性腺、阴茎和包皮等 组成。

人体生理学、营养学基础

人体生理学、营养学基础

脂溶性营养素
如脂肪和维生素A、D、E、K等,通过淋巴系统 进入血液循环,与特定的蛋白质结合后被输送到 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
水溶性营养素
如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等,直接通过小肠吸收 进入血液循环,随血液流动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 官。
矿物质
如钙、磷、铁等,通过小肠吸收后进入血液循环, 与特定的蛋白质结合后被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和 器官。
适量摄入
控制总能量摄入,避免肥胖及 相关疾病的发生。
多样化饮食
摄入不同种类的食物,以获得 全面的营养。
注意食品安全
选择新鲜、卫生的食物,避免 食品污染和有害物质的摄入。
03 消化系统与营养吸收
消化系统组成及功能
消化道
包括口腔、咽、食管、胃、 小肠、大肠等,是食物消 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消化腺
包括唾液腺、胃腺、肝脏、 胰腺等,分泌消化液帮助 食物消化。
消化系统功能
将食物分解为小分子物质, 便于身体吸收利用,同时 排除食物残渣和废物。
食物消化与吸收过程
口腔消化
咀嚼食物,与唾液混合形成食团,便于吞咽。
胃内消化
胃腺分泌胃液,含有胃酸和胃蛋白酶,将食物分解为半流 质状态。
小肠消化与吸收
肝脏分泌胆汁,胰腺分泌胰液,与小肠液共同作用,将食 物分解为小分子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等,通 过小肠壁吸收进入血液。
能量消耗
人体在静息状态下也会消耗一定的能量,用于维持基本的生理功能。而在运动或劳动时, 能量消耗会增加,需要摄取更多的营养物质来满足身体的能量需求。
06 排泄系统与废物排出
排泄系统组成及功能
肾脏
主要排泄器官,通过过滤血液 形成尿液,排除体内代谢废物
和多余水分。

人体生理学

人体生理学

1:内环境――机体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称为内环境,也就是细胞外液。

2:静息电位――指细胞安静时,存在于膜内外的电位差,表现为膜内相对为负膜外相对为正。

3: 红细胞比容――是指红细胞在全血中的容积百分比4: 牵张反射――有神经支配的骨骼肌在受到牵拉而伸长时,反射性地引起受牵拉的同一块肌肉发生收缩,这种反射活动称为牵张反射。

5: 激素――激素是指由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分泌的具有传递信息的高效能生物活性物质6: 复极化――先发生去极化,再向极化状态恢复,称为复极化7: 胃的容受性舒张――进食时食物刺激口、咽、食道等处感受器,可反射性地引起胃底和胃体平滑肌舒张,称为容受性舒张。

8: 最大通气量――是指尽力做深快呼吸时,每分钟入或出肺的气体量。

9: 肌紧张――是指缓慢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10: 第二信使――将作用于细胞膜的信息传递到细胞内,使之产生生理效应的细胞内信使,称为第二信使。

11:胃的排空――食糜由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称为胃排空12极化――静息时细胞膜两侧维持内负外正的稳定状态称为极化13: 渗透性利尿――通过增加小管液中溶质浓度的方式使尿量增加的方式称为渗透性利尿14: 肺泡通气量――肺泡通气量是指每分钟入肺并能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气量。

15: 脊休克――脊髓与高位中枢离断后,断面以下的脊髓暂丧失反射活动的能力,进入无反应状态的现象,称为脊休克。

16: 神经递质――由神经末梢释放的参与突触传递的化学物质称为神经递质。

17: 血浆渗透压――血浆渗透压是血浆中溶质颗粒吸引水分子的力,正常人约为300mmol/L。

18:水利尿――大量饮用清水使尿量增多的现象水利尿。

19: 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刺激产生的规律性反应。

20: 肺活量――是指最大吸气后再做最大呼气,所能呼出的气体量。

21:肾糖阈――通常将尿中不出现葡萄糖的最高血糖浓度称为肾糖阈,正常值为160-180mg%。

22:内环境稳态――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相对恒定的状态。

人体生理学HumanPhysiology

人体生理学HumanPhysiology

血量
❖ 是指全身血液的总量 ❖ 占体重的7-8%
休克种类的图示。 没有休克 (左), 血管扩张,分布性休克 (中), 低血容量休克,失血引起 (右)
血液的功能
• 运输
– O2 and CO2 – Nutrients (glucose, lipids, amino acids) – Waste products (e.g., metabolites) – Hormones
Reflex Arc
•Receptor •Afferent (sensory) nerve •Reflex center (brain or spinal cord) •Efferent (motor) nerve •Effector
体液调节Humoral regulation
是指体内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通过体液途径而影响 生理功能的一种调节方式
稳态Homeostasis
v 定义:
稳态是指内环境的理化 性质,如温度、pH、渗 透压和各种液体成分等 的相对恒定状态
v 稳态的维持是机体自我 调节的结果
v 稳态概念已经大大扩展
Walter B. Cannon
/wiki/Walt er_Bradford_Cannon
• 调节
– pH – Body temperature
绪论 细胞的基本功能
内环境与稳态
❖ 外环境External environment 整个机体所处的环境
❖ 内环境Internal environment 围绕在多细胞动物体内细胞 周围的体液
Claude Bernard
/wiki/Claude_Bernard
血液的成分
• Plasma(血浆) • Blood Cells

第一章_绪论_人体生理学

第一章_绪论_人体生理学
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人体以其整体适应于 自然界,整体功能的实现以其系统、器官、 细胞、分子等各局部功能为根底。
第二节 生命的根本特征
新陈代谢 兴奋性 适应性 生殖
定义:机体与环境之间物 质和能量交换实现自我更 新的过程,包括了合成代 谢定和义分:解机代体谢或。组织对刺激 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 定义:机体根据刺激而调 整自身活动以保持吱声生 存的能力或特性,包括行 为定性义适:应产和生生于理自性己适相应似的 子代个体的功能,也叫自 我复制。
意义:为人类防病治病、增进安康、延 长寿命,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三、人体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
人体生理学也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其知 识主要是通过实验获得的。随着生理学 不同水平研究的日益深入,生理学的知 识和理论不断得到新的开展
〔1〕整体水平
研究方法:活体解剖实验法、慢性实验法
以完整机体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和分析 在各种条件下,完整机体的各器官各系 统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协调的规律。
〔2〕器官和系统水平
研究方法:离体组织、器官实验法
机体内各器官或系统的生理活动功能, 活动规律以及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功能?功能原理?功能的评价?特点? 调节或影响?
〔3〕器官和系统水平
研究方法:离体细胞、分子实验法 研究组成机体的细胞及分子的功能,机 制及相互关系
四、人体生理学的学习方法
构造和功能的关系:某种构造必然有相应 的功能,功能建立在构造之上。
〔一〕刺激与反响
阈强度
阈上刺激 阈刺激
有效刺激
阈下刺激
组织的兴奋性与阈强度呈反变关系。
〔二〕兴奋与抑制
兴奋:指组织承受刺激后由生理静息状 态变为活动状态或活动由弱增强。
抑制:指组织承受刺激后由活动状态转 入生理静息状态,或活动由强减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人体生理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二)一、单项选择题(选1个最佳答案,每题1分,共40分)1.下列哪种凝血因子不属于蛋白质?A.因子Ⅰ B.因子Ⅱ C.因子ⅢD.因子Ⅳ E.因子Ⅹ2.促进小汗腺分泌的交感节后神经递质是A.乙酰胆碱 B.肾上腺素 C.去甲肾上腺素D.5-羟色胺 E.肠舒血管肽(VIP)3.散光眼产生的原因多为A.眼球前后径过长 B.眼球前后径过短C.晶状体曲率半径过小 D.睫状体疲劳或萎缩 E.角膜表面不呈正球面4.传导慢痛和内脏痛的主要纤维是A.B类 B.Aβ纤维 C.Aγ D.Aδ E.C类5.神经纤维中相邻两个锋电位的时间间隔至少应大于其A.低常期 B.超常期 C.绝对不应期D.相对不应期 E.绝对不应期加相对不应期6.正常人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来自A.白蛋白 B.α-球蛋白 C.β-球蛋白D.γ-球蛋白 E.纤维蛋白原7.患者的动脉血压降低,中心静脉压增高表示A.重度静脉回流障碍 B.左心功能不全 C.全心功能不全D.有效循环血量减少 E.轻度静脉回流障碍8.心室功能曲线反映下述哪两者的关系?A.搏出量和心输出量 B.搏功和心率 C.搏功和心室舒张末期压D.心输出量和搏功 E.搏出量和心率9.人过度通气后可发生呼吸暂停,其主要原因是A.呼吸肌过度疲劳 B.血中O2分压升高C.血中CO2分压降低 D.血液pH过低E.脑血流量减少10.氧离曲线是表示A.血红蛋白氧饱和度与氧含量关系的曲线B.血红蛋白氧饱和度与氧分压关系的曲线C.血氧含量与血氧容量关系的曲线 D.血氧容量与氧分压关系的曲线E.血氧含量与氧分压关系的曲线11.下列哪项不属于胃液的作用A.杀菌 B.激活胃蛋白酶原 C.水解蛋白质D.对淀粉进行初步消化 E.促进维生素B12吸收12.有关消化道平滑肌电生理特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动作电位的形成与Na+内流有关 B.静息电位的形成与Na+及Ca2+有关C.基本电节律的发生属于肌源性的 D.静息电位幅度较骨骼肌的低E.静息电位值决定于K+外流13.终尿中的K+主要是由A.肾小球滤过 B.近曲小管分泌 C.髓袢升支分泌D.髓袢降支分泌 E.远曲小管与集合管分泌14.损毁视上核,尿量和尿浓缩将出现哪种变化?A.尿量增加,尿高度稀释 B.尿量增加,尿浓缩 C.尿量减少,尿高度稀释D.尿量减少,尿浓缩 E.尿量不变,尿浓缩15.脊休克的主要表现为横断面以下A.运动性反射消失,植物性反射增强 B.运动性反射增强,植物性反射消失C.所有的反射不受影响 D.躯体与内脏反射活动均减退或消失E.植物性反射增强16.血中甲状腺激素浓度升高,对垂体促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负反馈作用要几个小时后才能出现,这是因为A.甲状腺激素进入垂体细胞十分缓慢B.甲状腺激素须从结合型转变为游离型C.T4必须先转变为T3D.需要通过合成抑制性蛋白的阶段E.TSH在肾脏破坏需要一定的时间17.Renshaw细胞轴突末梢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形成的突触所释放的递质是A.γ氨基丁酸 B.甘氨酸 C.Ach D.NE E.多巴胺18.夜盲症发生的原因是A.视紫红质过多B.视紫红质缺乏C.顺视黄醛过多D.视蛋白合成障碍E.视紫蓝质合成过多19.妊娠三个月后,诊断死胎的化验指标是孕妇尿中的A.雌酮突然减少 B.孕酮突然减少 C.β-雌二醇突然减少D.雌三醇突然减少 E.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突然减少20.在下列哪个平面横断脑干后仍能保持正常呼吸节律A.脊髓与延髓之间 B.延髓与脑桥之间 C.脑桥中、下部之间D.脑桥中、上部之间 E.脑桥与中脑之间21.在心动周期中,左冠脉血流量达最高峰是在A.等容收缩期 B.射血期 C.等容舒张期D.舒张期的早期 E.舒张期的晚期22.心室肌的后负荷是指A.心室舒张末期的容积或压力 B.心室收缩末期的容积或压力C.心室等容收缩期的容积或压力 D.心室等容舒张期的容积或压力E.大动脉血压23.切断兔颈部的双侧迷走神经后,呼吸常出现A.变快变深 B.变慢变深 C.变快变浅D.变慢变浅 E.呼气时相缩短24.雄激素结合蛋白的生成部位是A.生精细胞 B.支持细胞 C.间质细胞D.基底细胞 E.睾丸毛细血管内皮细胞25.浦肯野细胞和心室肌细胞的动作电位的区别是A.4期自动除极化 B.3期复极速度不同C.平台期持续时间相差特别悬殊 D.1期形成的机制不同E.0期除极速度不同26.患下列哪种疾病时,对基础代谢率影响最明显?A.红细胞增多症 B.甲状腺功能亢进 C.阿狄森病D.白血病 E.糖尿病27.对外周神经递质分布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性神经节前纤维的递质为乙酰胆碱B.交感神经节后纤维的递质均为去甲肾上腺素C.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的递质为乙酰胆碱D.躯体运动神经末梢的递质为乙酰胆碱E.肠壁内神经丛细胞的递质为嘌呤和肽能递质28.肾上腺皮质球状带主要分泌A.皮质醇 B.雄激素 C.雌激素 D.醛固酮 E.肾上腺素29.在常温下,皮肤的物理散热速度主要决定于A.皮肤温度 B.环境温度 C.环境湿度 D.皮肤和环境温度差 E.风速30.小肠对糖的选择性吸收表现在对各种单糖吸收速度不同,吸收最快的是A.果糖 B.甘露糖 C.半乳糖 D.木糖 E.核糖31.月经的发生是由于A.雌激素急剧减少 B.孕激素急剧减少 C.雌激素和孕激素急剧减少D.前列腺素PGE2α减少 E.催产素急剧减少32.内耳血管纹在下列哪些方面起重要作用?A.基底膜的营养 B.缓冲蜗管内压力变化 C.蜗管内正电位的产生和维持D.产生外淋巴 E.吸收内淋巴33.输血时下列哪一种血型的人最不易找到合适的供血者A.O型,Rh阳性 B.A型,Rh阴性 C.B型,Rh阳性D.AB型,Rh阴性 E.AB型,Rh阳性34.生长介素的作用是A.抑制生长素分泌 B.刺激生长素分泌 C.促进脑的发育D.促进软骨生长 E.促进肝细胞分化35.引起毛细血管交替开放的物质是A.肾上腺素 B.乙酰胆碱 C.组织胺D.缓激肽 E.局部代谢产物36.新生儿溶血性贫血可能发生在A.Rh阳性母亲所生Rh阳性婴儿 B.Rh阳性母亲所生Rh阴性婴儿C.Rh阴性母亲所生Rh阳性婴儿 D.Rh阴性母亲所生Rh阴性婴儿E.A型血母亲所生B型血婴儿37. 按照滑行学说,安静时阻碍肌纤蛋白与横桥相结合的物质是A.肌钙蛋白C B.肌钙蛋白I C.肌钙蛋白TD.肌凝蛋白 E.原肌凝蛋白38. 血小板聚集的第一时相由下列哪一因素引起?A.血小板释放内源性ADP B.血小板释放内源性ATPC.血小板释放5-羟色胺 D.受损伤组织释放ADPE.受损伤组织释放ATP39. 女子的基础体温随月经周期而变动,这可能主要与哪一种激素有关?A.雌激素 B.孕激素 C.甲状腺激素D.肾上腺素 E.胰岛素40. 关于去大脑僵直的叙述,正确的是A.上、下丘之间的脑干横断性损伤所致 B.主要属于α僵直C.主要表现为屈肌紧张性增强 D.切除相应的脊髓脊根,僵直加强E.脑干抑制区活动占明显优势二、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41.血沉42.凝集原43.滤过分数44.食物的热价45.基础代谢率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46.简述胰液分泌的神经和体液调节。

47.简述抗利尿激素对尿生成过程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

48.正常眼看近物时,发生哪些调节活动?简述其机制。

49.简述输血的原则。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50.试述动脉血中二氧化碳分压升高对呼吸有何作用?其机制如何?51.长期食物缺碘,甲状腺会肿大,为什么?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D2.A3.E4.E5.C6.A7.C8.C9.C 10.B11.D 12.A 13.E 14.A 15.D 16.D 17.B 18.B 19.D 20.E21.D 22.E 23.B 24.B 25.A 26.B 27.B 28.D 29.D 30.C31.C 32.C 33.D 34.D 35.E 36.C 37.E 38.D 39.B 40.A二、名词解释:41.血沉:通常以红细胞在第一小时末下沉的距离表示红细胞沉降的速度。

红细胞沉降率愈大,表示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愈小。

42.凝集原:在凝集反应中,起抗原作用的红细胞膜上的特异性抗原,称为凝集原。

43.滤过分数:肾小球滤过率与肾血浆流量的比值,称为滤过分数。

44.食物的热价:1g某种食物在体内氧化(或在体外燃烧)时所释放的能量,称为食物的热价45.基础代谢率:单位时间内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的基础代谢称为基础代谢率,通常以kJ/(m2·h)表示。

三、简答题:46.简述胰液分泌的神经和体液调节。

答:神经调节:其反射的传出神经主要是迷走神经,主要作用于胰腺的腺泡细胞。

其分泌的特点是水分和碳酸氢盐的含量少,酶量却很丰富。

体液调节:主要包括促胰液素和胆囊收缩素。

促胰液素:主要由S细胞产生,盐酸是最强的刺激因素。

主要作用胰腺小管的上皮细胞,分泌大量的水分和碳酸氢盐。

胆囊收缩素由I细胞产生。

47.简述抗利尿激素对尿生成过程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

答:主要作用于远曲小管和集合管,提高对水的通透性,从而增加水的重吸收,使尿液浓缩,尿量减少。

此外ADH还能增加髓袢升支粗段对NaCl 的主动重吸收和内髓部集合管对尿素的通透性,从而增加髓质组织间液的溶质浓度,提高渗透浓度,有利于尿液的浓缩。

48.正常眼看近物时,发生哪些调节活动?简述其机制。

答:看近物体时,睫状肌环行肌收缩,悬韧带放松,使晶状体变凸,同时伴有瞳孔缩小,双眼球会聚。

49.简述输血的原则。

答:交叉配血试验,即把供血者的红细胞与受血者的血清进行配合试验,称为主侧试验;把受血者的红细胞与供血者的血清作配合试验,称为次侧试验。

如果交叉配血试验的两侧都没有凝集反应,即为配血相合,可以进行输血;如果主侧有凝集反应,则为配血不合,不能输血。

四、论述题50.试述动脉血中二氧化碳分压升高对呼吸有何作用?其机制如何?答:动脉血中二氧化碳分压升高,使呼吸频率加快,呼吸幅度加大。

其机制是动脉血中二氧化碳分压升高,刺激了颈A体和主A体,通过窦神经和主A神经,传至呼吸中枢,使呼吸频率加快,呼吸幅度加大。

同时二氧化碳还可透过血脑屏障,使脑脊液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在碳酸酐酶的作用下,脑脊液中氢离子浓度升高,作用于中枢化学感受器,刺激呼吸中枢。

51.长期食物缺碘,甲状腺会肿大,为什么?答:长期食物缺碘,会导致甲状腺激素T3、T4的合成减少,血中T3、T4浓度下降,会反馈刺激腺垂体分泌TSH增加,长期TSH浓度过高会过度刺激甲状腺腺细胞增生,致使甲状腺腺体肿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