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定义学校》阅读心得.陆佳星.2018010400154.

合集下载

读《重新定义学校有感》

读《重新定义学校有感》

读《重新定义学校》有感物电11班 508号刘俊屏边县白云中心学校今天读了读李希贵校长的《重新定义学校》,加深了对以前形成的一些相浅的观念的认识,也对目前自己所处的教育环境和现状进行了一点点思考。

1、教育成为服务行业,课程成为学校的产品。

在昨天的讲座中,老师曾问我们学校的产品是什么?当时我不加思索脱口而出:“学生”,难道不是吗?多年的教育实践告诉我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学生,学生自然是教育的产品了。

可老师却说了一句:“是课程”。

接下来的专家报告就对”学校的产品是课程”这一观点做了详尽的讲解。

看来,是时候该更新观念,重新定义学校和教育了。

把校育看做是服务业其实就是减弱了教师在教育中的主导地位,突出了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独立的人的一面,学生是顾客,顾客乃上帝,如何让我们的”顾客”满意就取决于我们所开发的产品——课程,能否满足每一个”顾客”的需求,所以,我们做教师的,要好好开发课程,成为产品设计师和工程师。

2、不能把学生培养成我们想让其成为的样子。

很多专家都说过,教育应该是“科学种田”,而不是”机械生产”,李希贵校长也谈到这个问题,很多学校为了影显所谓的“特色”,1000位学生就买了1000个葫芦丝,于是学校就成了艺术特色学校:为了把学校办成体育特色学校,给学生买轮滑买篮球,学生从一年级开始进行强化训练,如此,学校就成了体育特色学校。

我也参观过许多类似的特色学校,比如书法、科技、国学等等,学校似乎成了一个生产、制作”特色产品”的加工厂,所有学生不管是否有此特长和爱好都被放在一个模具里加工,最终“生产”出的”产品”都极具特色,可是请问,艺术特色学校里五音不全的怎么办?体育特色学校里喜欢唱歌的怎么办?所以,很不赞成学校如此”特色”,而应该是围绕学生人格健全的目标,围绕着把学生唤醒,围绕着把学生培养成更好的自己来进行科学地教育。

3、实现平等,才是真教育。

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模式告诉我们,教师高高在上,是发号施令和指点”江山者,而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和依赖者。

《重新定义学校》阅读心得体会

《重新定义学校》阅读心得体会

《重新定义学校》阅读心得体会
《重新定义学校》这本书让我对教育产生了深思。

这本书主要探讨了当今学校教育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和新的教育理念。

首先,书中提到的学校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确实令人担忧。

学校往往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发展。

学校教育更像是一种竞争,而不是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

这种过于功利化的教育方式,不仅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了压力,也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

其次,书中提出的“重新定义学校”的理念非常具有启发性。

作者认为学校应该是一个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造力的地方。

学校应该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允许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和领域,并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学生应该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路径,而不是被强制逼迫学习不感兴趣或不擅长的科目。

最后,我认为书中提到的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确实值得尝试和推广。

在当今社会,知识更新迅速,我们需要培养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仅仅是记住知识。

因此,学校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而不是仅仅关注考试成绩。

总之,读完《重新定义学校》这本书,我对学校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书中提出的一些新的教育理念和解决方法给我带来了启发,让我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力的培养。

我希望能有更多的人能够认识到学校教育的问题,并共同努力推动教育的改革,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发展机会。

教师读《重新定义学校》心得体会10

教师读《重新定义学校》心得体会10

《重新定义学校》阅读心得读了《重新定义学校》一书,让我感悟颇多,其中感悟最深的是“教育是服务、客户是学生,产品是课程,课程是资源”这一理念。

之前我们对教育的理解是:教育是塑造人、完善人的过程。

读了李希贵校长的《重新定义学校》后,将教育定义为服务,那么教师就成为一个服务工作者,是为人的成长、学生的发展服务的,所以我们的服务对象是学生,我们的产品是课程,产品作为一种资源反过来为我们的服务对象学生服务。

2019年6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提出:要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

要做到“五育”并举,我们就要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我们学校是这样做的。

1、开展丰富多彩的、符合学生个性需求的课外活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我们学校于2018年9月启动了“者桑乡中心小学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工程。

我们是这样开展活动的,每个星期的星期二、三、四下午第三节课都是兴趣小组活动时间,活动种类很多,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器乐类:包括电子琴、手风琴、钢琴、笛子。

舞蹈类:包括民族舞、现代舞;合唱类:包括经典歌曲合唱、本地壮族山歌合唱。

球类:包括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

棋类:包括军旗、象棋、跳棋、围棋、飞行棋。

花样跳绳。

美术类:包括国画、水粉画、素描画、手工制作、刺绣。

书法。

趣味英语。

国学朗诵。

科技类。

非遗文化类:壮戏传承班。

武术类。

计算机类。

我们充分利用已有的教学场地、器材、师资力量等教育资源,开展工作,积极引进设施设备和各种先进的理念,并做好设施设备的后续管理和维护,坚持公益性、普及型的原则,全体学生自愿参加,学校所有活动场所、器材全面向学生免费开放。

实现“乡村少年宫”的长效运作。

真正办起农村孩子身边的少年宫,真正成为农村孩子能够享受的少年宫,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2、强化教师培训,提升教师专业服务技能。

我们学校的教师培训,除了参加局里面安排的各种培训以外,我们的教师培训还遵循“送出去、请进来”这样一个原则,所谓的“送出去”就是,我们每年都会让骨干教师到各大名校学习、听课,学成归来后,要在学校讲一堂优质课或者进行一堂讲座。

读《重新定义学校》的一点感悟与思考

读《重新定义学校》的一点感悟与思考

读《重新定义学校》的一点感悟与思考翻开书本扉页,在“自序”中,就被李希贵校长打动了。

他说,多年的行动研究越来越让我们感受到涵养学校生态的意义,有所不为甚至比有所为更加难能可贵,一所给师生留有空间、可以带给他们自由呼吸的学校,必须首先划出自己的管理边界,非常明确地知道不能突破的底线,以便让师生的创意在一个没有权利横行的桃花源里,自由自在地萌发并无拘无束地生长。

“良好的学校生态仍需要我们的管理者有所作为。

长期的行动研究和大量的实践探索告诉我们,只有我们在学校治理结构、课程体系和教师队伍建设三大领域里精耕细作并深耕不辍,理想的生态才会得到涵养。

然而,现实的情况是,大部分管理者往往不愿或不敢在这三个领域里开枪动刀,因为这往往容易使一所学校伤筋动骨,既影响政校关系,又涉及教师利益,既需要系统设计、统筹兼顾,更需要披荆斩棘、胆大心细。

因而,避重就轻,绕开这些令人生畏的沟沟坎坎,就成为许多人的选择。

而这样的选择常常让管理者进入本该涵养的属于师生的教育领地,这也必然导致我们陷入破坏生态的怪圈。

”本书收集的11个报告大部分内容不同程度地涉及学校治理结构、课程体系和教师队伍建设,事例也有所交叉,本文仅以第一个报告《学校转型期的挑战与挣扎》为例,谈一点读书心得。

一、深受启发的几句话(一)、开发适合学生需要的课程,应对学生需求的多样化。

十一学校认为,课程是学校最为重要的产品,也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当课程成为学校产品的时候,“开发”自然成了主题词。

教师和校长都要成为产品的设计师,既要研究学生的需求,也要研究怎么满足这些需求,用什么样的产品去满足这些需求。

要在国家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开发出适合学生需要的课程,这给学校的所有老师带来了巨大的工作量,他们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没有周末、没有寒暑假,天天在做研究,研究课程的多样化就是为了适应学生需求的多样化。

李校长举了两个例子:英国的伊顿公学每个年级只收250为学生,但是却又14种不同的数学课;十一学校的作息时间方案是可以选择的:把就寝时间变为三个时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自由选择,选择同一时间的安排在同一间寝室,而且还规定,每个星期还可以有一次申请晚睡的权利,最晚的可以申请延时两个小时。

教师读《重新定义学校》心得体会1

教师读《重新定义学校》心得体会1

《重新定义学校》读书心得《重新定义学校》是我国著名校长、教育家李希贵老师在各地进行教育演讲内容的选编。

书中共收录了十一个报告,大部分内容涉及学校管理、课程改革、教师队伍建设等内容。

文中结合当代教育形式、现状对教育的实施、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和设想,对当代教师或者学校教育有极大的教育意义。

本书中,李希贵校长希望教育能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唤醒自己、发现自己,初步形成学生自主生长的学习生态。

很多人都把学校看作是服务行业,老师变相成了服务从业者。

学生到学校就是接受服务的,所以社会上才会流传这样一句话: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作为一名老师,我是不认同这句话的,也是因为这句话,只要学生出现了问题,人们就会说老师没有能力,也会遭到社会各界的谴责,老师的地位也越来越被忽视。

在大力提倡教育改革的同时,我们也呼吁给予老师更多的理解和尊重。

以前一直认为学生就是学校教育的“产品”,自从读了李校长的《重新定义学校》后才知道课程才是学校教育的“产品”。

当今教育的目标是让我们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学的目标可以理解为以某门课程为主体,把知识传授给学生,知识是教师必须提供给学生的“产品”,那么,我们是应该提供个性化的“产品”,还是批量生产的“产品”呢?在学校里,同时一个班的任课教师,有的老师的课程很受欢迎的,有的老师的课程学生却不喜欢,这就和我们提供服务的老师的态度和“产品”的质量有关了,只有不断改进“产品”质量才能达到共赢的目标。

在课程实施方面,李希贵校长提到,在同一个课堂里,空间被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学生有的在读书,有多在做实验,有的在讨论,有的则是上网查阅资料。

每间教室被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这样的划分更能集中资源,教育的功能性会更强,也利于学生们小组合作,讨论问题和分享成果。

书中提到,不要把学生都培养成和我们一样的人,老师培养的应该是有个性,有专长的学生,如果把孩子培养成和我们一样,孩子们就会出现问题,;李校长在书中给我们提供的方法是选课、走班,实施导师制的教学组织形式,这么每一位同学都有自由选择课程的权利。

《重新定义学校》阅读心得体会

《重新定义学校》阅读心得体会

《重新定义学校》阅读心得体会作者:李平安来源:《学习与科普》2019年第10期摘要:在每个人中都会有自己的观念,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哪些方面是重要的,是不可替代的。

在中国父母的眼中,有两件事情最重要,孩子的健康学习成绩;但在西方父母眼中却有一件事情比孩子的学习成绩更重要,那就是如何与人相处,与家人、同学、朋友以及偶然相遇的陌生人之间的相处,这也是一门很重要的功课,因为一个人不只属于他自己,属于他的家庭,还属于社会,他生活的价值,他生活的意义对社会密不可分。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关键词:问题空间思想作为一名中学教师,在认知方面要拥有一定的高度,或者在工作中培养自己认知的力度,认知到每个学生都会拥有自己的缺点,一个能够接受自己缺点的人,才有可能接受他人,自己是一个有缺陷的人,周围的所有的人都是有缺陷的人,世界上没有真正完美的人,包括你的父母,你的领导,你的老师也包括你的子女,你的下属和你的学生,完美只是一种概念,世界上没有这个东西,我们教育要给学生一种包容,给他们提供一种空间,给他们一种帮助,而且我们一定要有一种心态,就是千万不要杜绝什么,一定要给学生给孩子留一点犯错误的空间。

很多时候问题其实是我们自己造成的,我们要发现问题背后的问题,知道困难在哪里,问题在哪里?我们才能把一件事情给他做好,在我十多岁的时候生病了,我父亲就到我到城里面去看病,小的时候非常想喝的那个饮料果汁,觉得非喝不可,但是又不敢要,因为要花钱去买,害怕父亲的责怪,于是总是找各种理由说自己口渴,而父亲就真的以为我口渴,而且老是带我去亲戚家找水喝,但我又不是真的口渴,如果要解决这件事情,就只能发现我口渴的真正原因在哪里?只有当把饮料买到手里面的时候,才会发现我已经不口渴了,要发现真正的问题是非常不容易的,如果我们弄不清背后的原因,就永远不可能真正的解决问题,而我们总是缺乏发现问题的能力,甚至不易发现问题,回避问题,顾左右而言他不想解决问题,总认为自身没有问题,问题都是学生的问题。

《重新定义学校》阅读心得体会

《重新定义学校》阅读心得体会

《重新定义学校》阅读心得体会在寒假中我认真研读了张校长推荐的《重新定义学校》加深了对以前形成的一些粗浅观念的认识,也对目前自己所处的教育环境和现状进行了一点点思考。

1.教育成为服务行业,课程成为学校的产品。

记得是大学老师在一次聚会时曾问过我们,学校的产品是什么?当时我不加思索脱口而出:“学生”。

难道不是吗?多年的教育实践告诉我(想必也有很多同仁和我一样都这么认为):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学生,学生自然是教育的产品了。

当时,孙主任说了一句:“是课程”。

孙主任毕竟是老骨干,接触的先进、前沿的教育理念比较多,她说的答案我也就笃信不疑了。

看来,是时候该更新观念,重新定义学校和教育了。

把教育看做是服务业,其实就是削弱了教师在教育中的主宰地位,突出了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独立的人的一面。

学生是顾客,顾客乃上帝,如何让我们的“顾客”满意就取决于我们所开发的产品——课程,能否满足每一个“顾客”的需求。

所以,我们做教师的,要好好开发课程,成为产品设计师和工程师。

2.不能把学生培养成我们想让其成为的样子。

很多专家都说过,教育应该是“科学种田”,而不是“机械生产”。

李希贵校长也谈到这个问题,很多学校为了彰显所谓的“特色”,1000位学生就买了1000个葫芦丝,于是学校就成了艺术特色学校;为了把学校办成体育特色学校,给学生买轮滑、买篮球,学生从一年级开始进行强化训练,如此,学校就成了体育特色学校。

我也参观过许多类似的特色学校,比如书法、科技、国学等等,学校似乎成了一个生产、制作“特色产品”的加工厂,所有学生不管是否有此特长和爱好都被放在一个模具里加工,最终生产出的产品都极具特色,可是请问,艺术特色学校里五音不全的怎么办?体育特色学校里喜欢唱歌的怎么办?所以,很不赞成学校如此“特色”,而应该是围绕学生人格健全的目标,围绕着把学生唤醒,围绕着把学生培养成更好的自己来进行科学地教育。

3.实现平等,才是真教育。

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模式告诉我们,教师高高在上,是发号施令和指点者,而学生总是被动的接受者和依赖者。

《重新定义学校》阅读心得

《重新定义学校》阅读心得

我的学校可以怎样重新定义——《重新定义学校》阅读心得体会琼垚小姐姐教育的本质是“点燃”,点燃教师的教育热情,点燃学生的学习动力,点燃和教育相关的一切人员的教育情怀。

李希贵老师的《重新定义学校》,让我看到了我的学校未来的样子,一篇篇讲稿让我看到的是我的学校可以改善和提升的方方面面。

一、教育是服务必须在学校树立起“教育是服务”的理念,学校是服务场所,教师和学校管理者都是服务人员,而学生就是我们的客户。

而我认为,除了学生,学校的教师、职工和学生家长也是我们的客户。

只有客户满意了,教育这个服务业才算取得了成功,也才能更好地发展。

要想使客户满意,首先必须了解客户需求。

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我们必须时刻关注学生、教师、职工和学生家长的需求,以解决他们的需求作为我们的服务目标。

因此,我们要走到客户中去,听取他们的声音、了解他们的困难、明白他们的期望,以更好地指导我们做好服务,力求使客户满意。

这些客户对我们的工作都满意了,学校自然能够更好地发展。

二、学校育人模式必须想办法根据我校实际研究和建设出适合我校的一套课程体系,将教育价值观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始终、体现在立德树人的方方面面。

由于小学和高中没有可比性,所以对学生完全自主选择学习课程是无法实现的。

都是我们可以做自己能做的,把部分课程拿出来给学生进行自主选择,如:音乐、体育、美术、劳动技术、信息技术。

这些课程还可以更好地结合课后服务,使学生学习兴趣和特长得以唤醒和发现,进而通过教师的引导得以更好发展。

三、课程体系框架在广大教师中树立“处处是资源”“处处有课程”的意识,想办法调动大家寻找教育教学资源和建立教学课程的积极性。

这些内容可以涉及到学校教育教学、学生学习生活等方方面面,落脚本地现有资源,把能做的一样样做好。

育人目标是课程评价的指挥棒,所以务必把“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给予明确,从而促进课程设计个方面的明确,以最终明确课程评价内容。

四、教学组织形式部分课程可以在课后服务时间开展走班制教学,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需要或者喜欢的部分进行学习和提升,使学生得到一定程度的个性化发展。

《重新定义学校》

《重新定义学校》

《重新定义学校》读书心得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出现了一种怪现象:如今的学校已经变异,变得越来越不受孩子喜欢,孩子们热爱学习却不喜欢学校,这是为什么呢?这个寒假学校特别发给我们一本好书,这本书的书名深深地吸引了我的眼球——《重新定义学校》。

这本书的名字很特别,为什么要重新定义学校?就在今夜我带着好奇的心,开始慢慢地阅读起来,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从书中也一点一点地拾到了“珍宝”。

好书就是一位好老师,这本书真是大家的好老师。

这本书由北京市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根据实际教育工作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著编,全书共分十一讲,具体阐述了新学校的育人模式改革,在实践中构建了治理主体多元、管理结构扁平、课程多样可选择的生长性学校生态系统模型,让教育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唤醒自己、发现自己、成为自己,初步形成了学生自主生长的学校生态。

因此,正如笔者所说,该书大部分内容不同程度地涉及学校治理结构、课程体系和教师队伍建设,尤以涉及课程体系内容的分量最大。

该书结构严谨,有议论、有小结,还有许多教育实例的剖析,内容看似短小,然而每篇短文的工作建议都非常精辟、有效。

该书内容含有大量的名言令人回味无穷,比如:“青春期的男女生相互有好感这是非常正常的,学校不要给学生扣上一顶早恋的帽子,更不必大惊小怪。

”、“在世界普遍认可的文明里面,人们更加注重团队精神。

”、“没有自我体验的教育不会有效果。

”、“我们做了太多一样的东西,可是我们却希望培养出不一样的学生。

”、“关注每一个人的参与,是活动策划的永恒主题。

”、“不能去统一人的思想,但可以统一目标。

”……像这么富有哲理的名言真是数不胜数。

因此,对于站在我国教育一线的老师们来说,更是开卷有益。

李校长高瞻远足、学识渊博,带给我们对于重新定义学校的思考真的很多,比如书中提到:不要把学生都培养成和我们一样的人。

我很是赞同,因为这世界正是有这千千万万不同性格、不同才能的人,才会造就了这缤纷多彩的世界。

《重新定义学校》心得体会

《重新定义学校》心得体会

《重新定义学校》心得体会在当今社会,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而学校作为教育的主要场所,也面临着不断的挑战和变革。

当我们谈及“重新定义学校”时,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概念,更是对教育本质和未来发展方向的深入思考。

传统的学校模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其局限性也逐渐显现。

在传统的学校里,教育往往是单向的知识传授,学生被动地接受老师所讲的内容,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

教学方式也较为单一,以课堂讲授和书本学习为主,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多元化的学习需求。

重新定义学校,首先意味着要打破这种单一的教育模式,建立更加灵活和多样化的学习环境。

学校不再是一排排整齐的教室和固定的课程表,而是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进行个性化定制的学习空间。

比如,设置不同主题的工作室、实验室和讨论区,让学生能够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深入探索和学习。

重新定义学校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除了传统的知识学习,更要关注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这些能力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是他们在快速变化的社会中立足的根本。

在新的学校定义中,教师的角色也将发生重大转变。

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启发者和陪伴者。

他们需要更加关注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同时,教师自身也需要不断学习和进步,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以适应新时代教育的要求。

课程设置也是重新定义学校的重要环节。

传统的课程设置往往过于注重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忽视了知识的实用性和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新的课程设置应该更加贴近生活、贴近社会,注重跨学科的融合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例如,可以开设一些项目式学习课程,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和应用知识。

此外,评价体系的改革也是重新定义学校的关键。

传统的以考试成绩为主要评价标准的方式过于单一和片面,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能力水平。

《重新定义学校》心得体会

《重新定义学校》心得体会

《重新定义学校》心得体会学校,这个我们从小到大几乎天天都要接触的地方,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就是一间间教室、一排排桌椅、一本本教材和一群群老师与学生。

但最近的一些经历和观察,让我对学校有了全新的认识。

记得有一次,学校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活动——校园农场日。

那天,原本应该安静学习的校园,变成了一片热闹的农场。

每个班级都分到了一块小小的土地,大家要在这块土地上种出属于自己班级的成果。

一开始,我们都觉得这不过是个轻松好玩的游戏,不就是挖挖土、撒撒种嘛。

可真正干起来,才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那土地硬得像石头,我们几个男生拿着铲子拼命地挖,累得气喘吁吁,手上都磨出了水泡,才弄出几个浅浅的小坑。

女生们在一旁小心翼翼地撒种子,可风一吹,种子就不知道飞到哪儿去了,急得她们直跺脚。

好不容易把种子种下去了,浇水又成了大问题。

学校里的水龙头有限,大家都抢着用,为了能早点浇上水,我们班的同学早早地就去排队,拿着水桶在太阳底下晒着,一个个小脸通红。

这还不算完,之后的每天,我们都要轮流去照顾那些幼苗,看看有没有长虫子,需不需要施肥。

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了很多以前从来没有注意到的事情。

比如,原来不同的植物需要的水量是不一样的,有的要多浇,有的要少浇,浇多了或者浇少了都会影响它们的生长。

还有那些小虫子,有的是害虫,会把叶子啃得千疮百孔;有的却是益虫,能帮助我们消灭害虫。

为了能分清它们,我们还专门去请教了生物老师,学到了好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班的那块地终于有了收获。

看着那绿油油的蔬菜,红彤彤的西红柿,我们的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这时候我才明白,学校不仅仅是学习课本知识的地方,它还可以让我们亲身体验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合作。

再想想以前,我们总是抱怨学校的生活枯燥乏味,除了上课就是考试。

但通过这次校园农场日,我发现学校其实有很多可以挖掘的乐趣和意义。

学校也可以是一个让我们发挥创造力的地方。

比如美术课,不再是简单地照着书本画画,而是可以让我们走出教室,去校园里写生,画下校园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

《重新定义学校》阅读心得体会

《重新定义学校》阅读心得体会

且谈谈学校改革——读《重新定义学校》有感学习时间紧迫,我在仓促中翻开并阅读了李希贵之《重新定义学校》,虽来不及细细思索和消化,但不可否认的是即使是粗略的阅读,这本书也同样带给了我许多不一样的体会。

它让我见识到了自己是何等的孤陋寡闻!在此以前我竟然不知道学校还可以像北京十一学校这么来改革!十一学校这样的革新和举措我连想也不敢想,更不要说去付诸实践了。

因此,无论是从理念上还是实践上这本书都给了我极大的思想冲击,正如书名所说的“重新定义”一样,它将让我对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管理理念、管理方法进行重新认识和定义。

也许李希贵校长在十一学校的许多改革措施我们不具备条件也不可能去一一复制和移植,但是他改革措施背后的理念,他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他的成功经验却值得我们去思考和借鉴。

李希贵校长改革学校的背景就是因为“学校变得越来越不受孩子喜欢,孩子们热爱学习却不喜欢学校”。

这样的一个问题不仅是北京十一学校之前遇到的,也正是目前我们大多数学校尤其是乡村学校所遇到的最为切身的问题。

当我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耗费在控辍保学工作上,最终被弄得焦头烂额却还是劳无所获的时候,我们更多地把原因归咎于学生的不好学和厌学,却很少去认真思考学校的在这个问题上所起到的关键作用。

如果我们能像李希贵校长所说的把学校改变成为“一个让学生自由呼吸的地方”,让学生待在学校里能感受到幸福和乐趣的话,那么控辍保学问题处理起来也不会这么艰难和棘手了。

如何让学校变成让学生自由呼吸的地方,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去探索和尝试。

但不管怎么做,我们的办学思想和理念却始终要事先明确,这是我们尝试和实现所有改革的思想指导,是一切行动的指挥棒。

这个理念是什么呢?我比较赞同李希贵校长观点,那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第一”。

当我们把“以学生为中心”“学生第一”的办学理念确定了之后,我们的教育自然也就变成了一个服务性的活动,学校也就成为了服务型的机构。

以服务行业的经营理念来定义和变革学校,这确实是一个值得借鉴的改革智慧。

教师读《重新定义学校》心得体会8

教师读《重新定义学校》心得体会8

读《重新定义学校》心得体会读一本书,首先要对这本书的写作背景,作者的简介有所简介,经陈静教授为我们导读这一本书以后,我对本书的作者李希贵校长对教育的热爱甚为敬佩,尤其是他在担任山东潍坊市教育局局长时候,依然到中学担任班主任的助理,对我来说,这是对教育怎样的热情才会有这样的举动,作为局长,工作一定繁忙,然而他依然对作为教育体系中的主体学生感兴趣,实话说,我是非常敬佩的。

本书以北京十一学校教育改革和实践成果为题材,充分展示了十一学校的整个教育改革过程以及取得的成果,让我感受到,一个学校,本身就需要不断地改革和发展,若是教学思想和办学理念一成不变,那这样的学校不能与时俱进,给学生的教育也是不成功的,因此我认为,作为教师或者校长,我们都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理念,随时掌握当今教育变革的趋势,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最先进的教育方针政策,这样一来我们的学校就不会落后,我们自身也不会被淘汰。

本书中的“教育是服务”这一观念,也颠覆了我的教育观念,之前我认为教师应该是很威严,很有尊严的职业,总觉得学生和老师是要有一定的差异,看了这本书以后,从里面得到了很多改变,所谓服务行业,并不是卑躬屈膝地去教书育人,并不是说学生就是“上帝”,我们就必须服务于他们,而真正的“服务”是服务于人的成长,服务于学生的发展,这就要我们和学生保持良好的关系,这种关系是平等的,民主的。

学习本书,我了解到李希贵校长的教育追求和办学理念,我也应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产生自己的一些想法,一些对教育的想法,包括李校长这种对教育事业热情的追求和办学的想法,我认识到当前教育改革的本质在于提倡素质教育,改变以前的“唯分数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体优势,全面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我是一名农村小学教师,我们如今的学校,在上级部门的要求下,领导重视学生的分数,并以此作为对老师的考核,这本身就是我们一线老师无法改变的现状,我很希望素质教育真正得到实施,我不想在体育课上要求学生背英语,也不希望看到所有学生在实验课上不是做实验而是背诵考试的科学内容,我也不想看到学生每天家庭作业多得写不完,我不希望我们的学生进入学校就一整天都在为期末考试而机器的背着书中的内容。

《重新定义学校》阅读心得体会1500字

《重新定义学校》阅读心得体会1500字

《重新定义学校》阅读心得体会1500字《重新定义学校》是由肯·罗宾森创作的一本教育类书籍,书中他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学校模式,试图通过重新定义学校的方式来改革现有的教育体制。

读完这本书后,我不禁感慨颇多,也对教育产生了一些新的思考。

在《重新定义学校》中,肯·罗宾森首先指出了现行教育体制存在的问题,他认为现行教育体制过于强调学生的学科成绩,忽视了个体的差异性和多元化的发展需求。

他指出学校应该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简单地灌输知识和进行应试教育。

这与我个人的观点不谋而合,我认为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学生能够取得好成绩,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全面发展的能力和人格品质。

在书中,肯·罗宾森谈到了一种名为“启发式学习”的教育方法。

启发式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它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启发式学习更加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我觉得这种教育方法非常有意义,因为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在学习过程中有着不同的需求和兴趣,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来进行教育。

此外,书中还提到了社交和情感的重要性。

肯·罗宾森认为学校应该创造一个积极的、充满友爱和合作氛围的环境,让学生能够愉快地学习和成长。

这一点我也非常赞同,我认为社交和情感的发展在学生的成长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使他们能够与他人和谐相处。

此外,《重新定义学校》还提出了一些关于教育改革的建议。

例如,要让学校变得更加灵活和包容,摒弃一切形式的歧视和偏见;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给他们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机会;要建立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体系,让他们能够真正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这些建议都非常具有现实意义,如果能够得以实施,将会推动整个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创新。

通过阅读《重新定义学校》,我对教育问题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读《重新定义学校》心得体会

读《重新定义学校》心得体会

读《重新定义学校》心得体会有句话说:教育其实很简单,一腔真爱,一份宽容,如此而已。

同时教育又是最难的,因为教育的对象是人,他有意识,有思想,他会接纳,也会反抗。

以前我们总会认为孩子就应该遵守规矩,老师让做什么就做什么,但这何尝不是在禁锢孩子,我在反思,我也是否是如此。

书中写到:“教育的本质是解放人”。

在这里的“解放”我觉得应该面对两个对象,一个是受教育者即孩子,一个是教育者即老师。

对于幼儿来说,一是解放幼儿的双手,增强幼儿的动手能力。

好动是幼儿的天性之一,日常中幼儿喜欢东看西望,遇到好玩的,有趣的东西,总是忍不住伸手去摆弄,去操作,那么教师就应该提供更多幼儿可以操作的机会。

比如在区域活动的建构区提供纸盒、牛奶盒等材料让幼儿重构材料;在数学操作区、科学操作区等提供半成品,让幼儿通过剪、贴、折等完成成品制作。

二是解放幼儿的眼睛,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观察是幼儿获取认知的一个途径,在组织一个关于秋天的活动中,教师可以带领幼儿走出活动室,走到户外,去观察和感受周围环境和天气、人物衣着等的变化。

或者在组织幼儿进行植物观察时,孩子需要通过填写观察记录,包含天气、植物生长情况,所做事项等,在观察中幼儿获取植物生长所需元素的知识概念。

三是解放幼儿活动空间,提供更多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

幼儿对于很多认知都是直观的感受,与其让孩子整天在活动室里,不如带着他们走进超市,走进银行等,开展更多的实践活动。

当然,幼儿教育是学校教育和基础教育的起始及重要组织,仅靠这么几个措施是难以培养全面发展的幼儿。

在我看来,需幼儿园五大领域的课程中互相渗透,保教并重,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等方面的发展,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培养幼儿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这或许才是我们幼师的本质。

而对于教师来说,同样需要“解放”,需要多样形式去成长,去释压。

幼儿园应该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一定的时间与空间,能充分发挥教师特长,提供多元化的专业培训平台,开展有意义的团建活动,只有教师身心健康,教育工作才更加顺畅。

《重新定义学校》读后感

《重新定义学校》读后感

《重新定义学校》读后感在看到《重新定义学校》这本书之后,我就对书名产生了一种好奇感。

这本书从不同的视角来审视我们学校教育的成与败,在当下主要以学校教育的教育理念中,可谓一石激起百千浪,作者新鲜的视角,思考问题深邃,阐述问题的逻辑严密,无不使读者感触颇深,受益匪浅。

这本书主要是从时代变革引发的教育变革角度入手,分析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和当前学校教育的不足,进而提出未来学校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也就是要实现当前教育的优化,以适应时代发展。

我国现代教育体系发展已经超过一百年的时间,学校曾经作为一种促进社会发展的教育模式,为祖国和社会培养了大量的人才,学校教育的集中化、统一化,适应了很长时间的时代发展潮流,大大提升了教育的效率,提高了教育的效果。

然而,教育一定是适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当时的时代与现在的时代不可同日而语,因此,教育如果不变革,则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保守者可能认为教育的理念不可能任意改变,但是教育的形式岂能不变?《重新定义学校》这本书就是重点从教育的形式变革入手进行阐述,倡导用形式的变化带动教育的个性化,从个性走向多元,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这本书开篇就讲述了“学校转型期的挑战与挣扎”,所谓挑战与挣扎,指的是传统学校教育已经到了不得不改变的底部,因为传统教育中以标准化为主,无法适应现在多元化的时代趋势。

但是标准化的效率,也是很高的,究竟改变与否,值得深思。

作为老师,我们在教学中也经历了很多的困惑。

一个课文主旨该怎么理解,书上有“标准”答案,但是学生的阐述也不无道理,在尊重标准答案还是尊重学生创造之间,教师经常徘徊,所幸大多数时候,我还是鼓励学生创新。

继而,这本介绍了绿化课程链和走向个别化。

众所周知,自然界是非常丰富多彩的,这才造就了自然界的繁荣。

而课程体系也务必做到丰富多彩,才能激活课程体系的活力。

为此,倡导走向个别化,就无疑否定了传统的标准化。

标准化自然有标准化的效率保障,但是标准化足够内卷的情况下,无疑消耗无意义的成本和精力用于效率较高但是价值较低的教育挖掘,最终无异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重新定义学校》读书心得体会

《重新定义学校》读书心得体会

《重新定义学校》心得体会——开发多样化的活动课程李希贵校长在书中说:“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也就是说只有当我们让学生发现自我,成为自我,拥有独立的人格和独立的思想的时候,我们才能找到教育的本质。

”李校长的十一学校就是给孩子提供多样化的、个性化的课程,让学生具有更多的选择性,从而实现个别化的学习。

一开始我们总都以为像这样的“走班制”在我们学校是行不通的,更何况还要考试呢?当听了李校长的讲座和读完这本书后,慢慢的想法有了些改变。

重庆谢家湾小学的刘希娅校长说我们不能总是以高考或考试作为借口,成为实施个性化教育的障碍。

我们怎么办?如茶教授所说,做一个务实的理想主义者!在快乐学习和成绩中间找一条合适的路!虽然很难!静下心来,仔细想想,其实我们的学校也可以改变很多,也可以开发多样化的活动课程,尽量的让孩子在学科课程的学习之外找到自我发展的方向,为个性化的发展打下基础。

一、月或周为单位的主题教育学习活动课程在每学年初的时候,学校制定工作计划时将建队日活动、学雷锋活动、六一节活动、毕业季活动、教师节感恩活动、文体艺术节活动等做统一规划安排,每个活动的设计应从课程教育的角度和高度设计,要达到育人的功能。

二、认真开展社团活动,逐步向多样化活动课程发展我校目前有36个教学班,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的社团活动已经达到60多个,涵盖球类、田径、合唱、舞蹈、器乐、美术、手工、信息技术等多个方面。

但反思以前的社团活动,存在很多的问题。

一是社团活动的时间不足,以前的出发点是为了考试质量,怕占用其他课的时间,因此每周只有开展1个小时的活动时间,相比谢家湾小学的半日课程制实在差的太远,在今后的活动中逐渐加大社团活动的时间,至少每周2个小时的活动时间。

二是设置的活动没有充分的从学生的角度考虑,没有在学生中间做调查,学生喜欢什么样的社团活动,需要什么样的社团活动,而是从学校老师的角度考虑我能辅导哪些活动,因此设置了从教师目的出发的社团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心靠近,让爱发光
-《重新定义学校》阅读心得
陆佳星学号:20
很有幸拜读了李希贵校长的《重新定义学校》一书,我个人认为“教育就是服务”理念深入我心。

要将“教育就是服务”的观念落实到日常的课堂教学之中,尽可能地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机会,让学生更多地体验到被人关注、被人爱护的温暖与幸福,更多地体验到自由探索与成功的快乐和自豪,更多地感受到人性的光明与和煦,感受到仁慈、宽容与敬业的力量。

真正良好的教育一定是最具服务精神的教育。

我认为学校是一个服务机构。

我们认为学校的服务是指教职工对学生的态度,这种态度归结起来说就是负责任的态度。

“负责任”包括三个方面:
首先就是对学生的关爱。

因为教师所面对的学生出自不同家庭,继承不同的血缘,有着不同的成长背景,不同的家庭经济条件。

他们的品德、个性、习惯、知识、能力、观念包括长相都会有巨大差异,爱是教育的起点。

因为只有爱,才能做到一视同仁,才能做到公正,才能做到善待学生,才能宽容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犯的种种错误,才能严格要求学生培养良好习惯并鼓励他们面对未来。

李希贵校长的《重新定义学校》中,第23页,一名学生当了11年班长,当重新选举班长时,他没有被选上,离家出走,半年没有走出阴影。

这就是不健康的心里,这时候就需要老师及家长的关爱。

教育及是服务,就如9月8日陈副
省长给我们播放的《奇迹男孩》,片中体现出的是一种父母的关爱,老师的关爱。

教师服务学生要幸福成长,确立“生中心、差异化”,渗透“以人为本”的理念。

坚持“四个引路人”的标准,转变教书育人方式,因材施教,以学定教,尊重学生知识与能力的个体差异,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式,挖掘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潜能,引导他们乐学善学、学有所成,服务每个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终身幸福奠基。

全面推进“中小学生品格提升工程”,积极开展读懂学生、理解学生的“知心行动”,淬炼学生意志品格,开展富有体验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实施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思想道德教育,积极探索班集体建设中的学生自主管理、自我教育,让学生在实践历练中增长才干、磨砺意志、经验成长。

加强学生艺术、体育、科技社团建设,培育学生的个性特长,立足学生喜欢、学生自治,提高社团活动的覆盖面和参与度,为学生个性潜能的发展提供广阔舞台。

关怀弱势学生群体,加大对家庭困难学生和学业困难学生的帮扶力度,师生结对,全面帮扶,精准辅导。

“负责任”的第二个要素是宽容。

学生是在成长过程中的人,犯错误是人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犯错误也是人的天性,当一个学生开始认错时,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宽容。

宽容就是多给机会,学生得到改正错误的机会,才会健康成长。

如果学生犯了错误教师不给机会,学生必然会受到各种无休止的惩罚,特别是心罚,学生的人格就会被扭曲,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负责任”的第三个要素是严格要求。

孟子说“不以规距,不能成方圆,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在成长中的孩子不懂得什么叫社会规范,也不懂得为什么和如何去遵守社会规范,这就需要在他们的未成年阶段就设置规范,要求他们弄懂其中的道理,并学会执行,这就是所谓养成教育,养成教育就是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就是规矩教育,这是人成功的基础。

设定规矩,严格要求,这就是教师负责任的态度。

学习不可能都是轻松的,学习生活也不可能都是愉快的,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要克服人的惰性,要克服求知和学习生活、社会生活中的种种困难,这也需要教师对他们进行鼓励,并要求他们去逾越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障碍。

这也是教师负责任的态度。

如果说“教育是交响乐中的华彩乐章”,那么“教育就是服务”则应该是这首交响乐的主旋律。

它将会用不同的乐器在不同的音阶上优美地、顽强地、持续不断地反复奏响,使这首永恒的交响乐显得朴素无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