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第5讲 地理计算能力
简单易懂地理时区计算技巧
简单易懂地理时区计算技巧对于时区的划分办法及其意义,大部分同学比较容易理解,但对时区的计算方法,以及日界线的跨越总是比较模糊,小偏整理简单易懂地理时区计算技巧,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简单易懂地理时区计算技巧讲解一:首先给你总结简单点:1、东加西减不分东西经,从劣弧(较小圆心角的那部弧为劣弧)看东西方位,左西右东,知西求东用加法,求西用减法。
2、差一个时区就是差一个小时。
这是区时。
地方时来说,差15度差一个小时。
3、跨日界线,从东经进入西经减一天,西经进入东经加一天。
时区计算中的技巧在初中《世界地理》的最后一章中,编者站在全球的角度,高度概括了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使我们认识到世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人们应该树立一种开放的意识和全球的观念,保护全球的生态环境。
在这同时,书中讲到了时区和日界线的问题。
对于时区的划分办法及其意义,大部分同学比较容易理解,但对时区的计算方法,以及日界线的跨越总是比较模糊,有些同学搞不清东、西时区的时间迟早,经常把迟的时间算成早的,或把早的时间算成迟的;而在跨越日界线时,又把日界线东、西方的时间搞混,多数同学认为日界线东边的时间总比西边的时间早些。
通过本人在教学上的一些切身体会,并从学生反馈的信息中归纳总结,觉得如果把时区的计算转化为数学上的计算,似乎比较清楚,也容易理解,而跨越日界线的问题上则采用歌诀的方式来记忆,既生动又准确,下面就针对这个问题作一些探讨:一、时区换算:1、采用数学方法计算。
由于时区分东时区和西时区,而在标准时中又规定东时区的时间总比西时区的时间要早,并且数字越大的东时区时间越早,如当东八区是早上八点钟时,东九区则是早上九点钟了;数字越大的西时区时间则越迟,如当西八区是早上八点钟时,西九区则还是早上七点钟,这样我们可以给每一个时区加上一个符号,把东时区看作为正的,如东八区为+8区,西时区看作负的,如西八区看作为—8区,这样24个时区就可以直接比较大小了,数值大的时区时间就早,数值小的时区时间就迟,由大数值减去小数值得到的差数也即它们两个时区相差时间数。
计量地理知识总结
计量地理知识总结第一章:一早期计量运动的三种学派1衣阿华的经济派代表人物:舍弗尔、麦卡尔蒂。
研究对象:着重探讨经济区位现象间相互内在联系及其组合类型。
特点:重视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统计方法在地理学中的应用2威斯康星的统计派。
代表人物:威弗尔、罗宾逊、东坎和仇佐里特点:以经典著作《统计地理学》为代表作,主要特征是发展和应用统计分析方法。
3普林斯顿的社会物理学派。
代表人物:司徒瓦特(J.Q. Stewart)。
特点:该派把物理学原理应用于社会现象的研究之中,发展了理论地理学中的引力模型、位势模型、空间相互作用模式。
二、计量运动的飞速发展:1加里森,第一本《计量地理学》教材,2美国区域科学协会组织了大量的学术活动,编辑出版了《区域科学年鉴》,该协会成为美国计量运动的源地之一。
3瑞典学者哈格斯特朗积极组织瑞典和美国的地理学家交流学术思想,大大促进了计量运动向全世界的扩散。
三、计量地理学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初期阶段(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末期)把统计学方法引入地理学研究领域,构造一系列统计量来定量地描述地理要素的分布特征,应用各种概率分布函数、方差等简单的统计特征回归分析方法。
第二阶段中期阶段(20世纪60年代末期到70年代末期)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和电子计算机技术在地理学研究中广泛应用。
以电子计算机技术为手段,许多地理学家熟练地掌握了多元统计方法,具备了分析多因素、复杂结构和动态特征等复杂地理问题的能力。
第三阶段成熟和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到80年代末期)系统理论、系统分析方法、系统优化方法、系统调控方法等被引进了地理学研究领域,促进了地理学向着更加严密的理论结构和现代化方向发展.第四阶段计量地理计算地理(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地理计算,以向量或并行处理器为基础的超级计算机为工具,对“整体”、“大容量”资料所表征的地理问题实施高性能计算,探索构筑新的地理学理论和应用模型。
四、数学方法及用途:1相关分析:分析地理要素之间的相关关系。
2022版新高考湘教版地理一轮学案:第2部分-第7章-第5讲-服务业区位因素-【含解析】
第5讲服务业区位因素细化课标素养要求1.识记服务业的概念,能列举常见的行业。
2.判断分析影响服务业的区位因素。
3.掌握商业性服务业和非商业性服务业区位选择的特点。
1.区域认知:结合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特点,分析判断服务业的类型及其特点。
2.综合思维:联系城市规划布局图,综合分析不同服务业的布局特点及其主要的影响因素。
3.地理实践力:通过观察走访身边的服务业的分布与发展实例,理解不同因素对服务业布局的影响。
一、服务业概述1.什么是服务业?与农业、工业从事生产活动的性质不同,服务业是为社会生产和生活服务的产业。
如:代理业、旅店业、饮食业、旅游业、仓储业、租赁业、广告业和其他服务业。
2.服务业的主要类型有哪些?(1)商业性服务业,如零售、餐饮、住宿、金融、娱乐等,主要以营利为目的。
(2)非商业性服务业,如教育、公共卫生和社会工作等服务业,不以营利为目的。
二、服务业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1.商业性服务业区位因素有哪些?商业性服务业的区位选择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较小,大部分服务业主要受市场、交通运输、劳动力、政策法规、集聚、历史文化等人文因素的影响。
2.非商业性服务业区位因素有哪些?非商业性的公共服务业着眼社会福利分配公平,以均衡化为区位选择原则,主要考虑被服务对象的需求与分布。
例如,公立学校、医院的布局主要是根据人口分布来确定。
[特别提醒]1.服务业的发展有何特点?(1)一些新兴的服务行业,如软件服务、现代金融、健康养老、科技咨询、文化创意设计等不断涌现。
(2)传统的服务业结合现代技术不断改造和提升、融合与分化。
(3)网络信息技术的影响越来越明显。
①网络信息技术是影响服务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②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地理的空间限制在逐渐减弱。
2.现代社会服务业区位选择的特点是什么?现代社会,服务业的区位选择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选择余地,更多地考虑通信、网络、科学技术、劳动力素质,以及政策法规、个人情感等因素。
[知识拓展]云计算是分布式计算的一种,指的是通过网络“云”将巨大的数据计算处理程序分解成无数个小程序,然后,通过多部服务器组成的系统进行处理和分析这些小程序,得到结果并返回给用户。
高考人教版地理一轮专题复习第二章第5讲第1课时昼夜长短变化学案
第5讲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最新考纲核心素养定位考情报告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1.掌握地球公转的轨道、方向、周期和速度。
(区域认知)2.理解黄赤交角的产生及其影响。
(区域认知、综合思维)3.理解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纬度变化及其成因。
(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1.高考围绕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变化规律两大核心知识命题,题型以选择题的形式为主。
2.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居民楼采光、间距,太阳能热水器安装等)为背景,或创设简洁的经纬网图提供信息,主要考查地球运动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难度有降低趋势。
[教 材 整 体 感 知])[再 现 基 础 知 识])一、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 1.定义:绕太阳的运动。
2.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逆时针方向绕转南极上空俯视:顺时针方向绕转3.周期:365日6时9分10秒,叫做一个恒星年。
4.轨道与速度【疑难辨析1】 夏至日与远日点重合,冬至日与近日点重合,这种说法对吗?提示不对,从时间上看近日点为1月初,冬至日为12月22日前后;远日点为7月初,夏至日为6月22日前后。
从在公转轨道的位置上看,近日点比冬至日靠东,远日点比夏至日靠东。
二、黄赤交角及其影响1.含义地球公转轨道面(即黄道面)同赤道平面的交角。
目前,其大小是23°26′。
示意图如下:高效速记(1)“一轴两面三角度”“一轴”指地轴;“两面”指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三角度”指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的夹角为23°26′;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为66°34′;地轴与赤道平面的夹角为90°。
(2)“三个基本不变”指地球在运动过程中,地轴的空间指向基本不变,北极始终指向天空的北极星附近;黄赤交角的大小基本不变,约保持23°26′;地球运动的方向不变,总是自西向东。
2.影响(1)引起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
(2)决定了五带的范围:①回归线度数=黄赤交角的度数。
2019-2020版步步高人教版地理大一轮总复习课件:必修1 第二章 行星地球 第5讲
南北回归线之间 (除赤道) 赤道
两次 (直射当地时) 两次 (春秋分)
一次 (南半球在夏至, 北半球在冬至) 两次 (冬至、夏至)
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确定地方时
当某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最大值时日影最短,地方时是12时。
确定房屋的朝向
为了获得更充足的太阳光照,确定房屋的朝向与正午太阳所在位置有 关。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房屋朝南;在南回归 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北方,房屋朝北。
角速度 近日点(1月初)最快 线速度 远日点(7月初)最慢 轨道 近似正圆的椭圆
太阳直射点 地心
太阳光
地球
北极星
地球 赤道面 黄赤交角 23˚26’ 黄道面
地轴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夏至
春分
赤道 1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 南回归线 冬至
秋分
次年春分
北回归线
黄赤交角与回归线、极圈 度数的关系怎样?
黄赤交角的度数等于回归
丙表示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时空变化。
解析 答案
命题探究
考情速查
命题揭秘
地球公转和黄赤交角是理解正午太阳高度和
2015· 重庆文综,3
昼夜长短变化的基础,在高考试题中常以地 球公转及其变式图或自然现象为背景,以选 择题形式进行考查。
考
向
结合二十四节气考查公转特征
1.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有的农业物候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寒
解析 答案
【见题知本 溯源归法】
常见材料形式 以学术上的新概 常见设问形式 某时间地球在轨道 常用解题方法 在回归运动曲线图上利用 已知信息推断所求信息; 画侧视图,标注二分二至 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运 动方向
【步步高】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2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5讲 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名师课件 湘教版必修1
区时
4 3 2
1 中时区 0˚
1 2 3 4
567
90˚W
N
90˚E
567
8 9
10
11
180˚ 西东12区
11
10 9 8
深度思考
北京时间
有同学认为北京时间就是北京的地方时; 当地时间为当地的地方时。请判断是否 正确。
不正确。
北京时间是指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 时,而不是北京的地方时。当地时间 是指当地的区时而不是地方时。
2.如果都以当地时间8:00~12:00和14:00~18:00作为工作时间,在 M国的中资企业若在双方工作时间内向其总部汇报业务,应选在当地时 间的( A ) A.8:00~9:00 B.11:00~12:00 C.14:00~15:00 D.17:00~18:00
解析 M国国土大部分位于0°经线和10°W经线之间,主要属于中时区,
A.1/4
B.1/3
C.1/2
D.3/4
解析 本题中已知客机出发时北京时间为6月22日12时,此时180°经线 的地方时为6月22日16时,客机14小时后抵达芝加哥时,180°经线的地 方时为6月23日6时,此时6月22日为旧的一天,可见,新的一天6月23 日约占全球范围的1/4,那么旧的一天6月22日占全球的范围约为3/4。
答案
题组二 日期范围的判定 (2014·天津文综)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题。 假设一架客机于北京时间6月22日12时从北京(116°E,40°N)起飞,7小 时后途经a地(165°W,67°N)上空,14小时后抵达芝加哥(87.5°W,42°N)。
2.客机抵达芝加哥时,属于6月22日的地区范围约占全球的( D )
3.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 A )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经纬网图中距离的计算技巧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经纬网图中距离的计算技巧一、知识讲解1.根据纬度差定经线长度:纬度1°的实际经线弧长处处相等,约是111 km,如下图中AB。
若两地在同一条经线上,只要知道两地的纬度差,就可以计算出两地之间的距离。
2.根据经度差定纬线长度:经度1°的纬线弧长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约是111×cosφ km(φ表示该纬线的纬度数值),如图中AC。
3.图中BC的距离可根据勾股定理估算出。
注意也可以根据距离计算经纬度差,从而确定经纬度位置。
4.经纬网图中“最短距离”的确定球面最短距离是一段劣弧,沿劣弧的行进方向即为最短航线,该弧线的确定可分两个步骤进行:(1)确定“大圆”:“大圆”即球面两点所在的过球心的平面与球面的交线,如图所示:在地球仪上,三种情况下“大圆”是确定的:一是赤道(图A),二是经线圈(图B),三是晨昏圈(图C)。
(2)确定“劣弧”:大圆上两点间的最短距离具体应该是哪一段弧线,是由“劣弧”来决定,所谓“劣弧”即两点间的弧度<180°,如图A 中的PAQ ︵、图B 中的PNQ ︵、图C 中的PBQ ︵均为劣弧。
5.寻找“最短航线”(1)若两地经度差等于180°,则过这两点的大圆便是经线圈。
最短航线经过两极点,方向分三种情况:①同在北半球,先向北,过极点后再向南,如A 到E 。
②同在南半球,先向南,过极点后再向北,如B 到D 。
③两地位于不同半球,则看劣弧过哪个极点再做讨论,如A 到C 。
(2)在同一纬线上但不在同一经线圈上的两点:最短航线的劣弧线向较高纬度凸。
方向分两种情况:①同在北纬:如图E 中从Q 到P 沿最短航线的航向是先向东北再向东南。
②同在南纬:如图E 中从P′到Q′沿最短航线的航向是先向西南再向西北。
二、高考经典试题1.甘德国际机场(下图)曾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空枢纽之一,当时几乎所有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都要经停该机场补充燃料。
初中地理计算题的类型及解题思路
地理计算题的类型及解题思路一、一般计算题在地理中有许多自然现象,它们的数据及数据的变化、应用可通过计算题来体现。
按其计算的复杂程度及包含地理知识的多少又可分为简单题和较难题两种。
例1 推测本世纪地球上见到哈雷彗星的年份是( )A. 2034B. 2062C. 2056D. 2016考生只要知道哈雷彗星运行周期为76年以及地球上曾在1986年观测到哈雷彗星两个知识点就可以得出答案为B。
(此题为简单题)例2 某山山麓海拔200米处某日气温为30℃,山顶2200米处气温是( )A. 12℃B. 16℃C. 18℃D. 20℃该题只考察了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减少(高度上升1000米,气温大约下降6℃)这一知识点,很容易得出答案为C。
(此题为简单题)例3 在中国政区图上,量得东西两端点长约20厘米,南北端点长约22厘米,该图比例尺是( )A. 1/3000万B. 1/2500万C. 1/2000万D. 1/1500万正确选项为B。
该题考生必须知道两点:①我国政区东西宽5000千米,南北长5500千米。
②比例尺是如何计算的。
(此题属较难题)例4 若黄赤交角(α)增加为30°,则北温带范围应跨____个纬度。
此题考察的是黄赤交角对热量带的影响,回归线和极圈是热带、温带、寒带的分界,回归线的度数就是黄赤交角的度数α,极圈的度数就是(90-α),温带的范围(即回归线和极圈之间的范围)为极圈度数减去回归线的度数,即为90-2α,因此答案为30。
(此题为简单题)例5 北半球纬度为α,一开阔平地上,在楼高为H的楼房正北面盖新楼,欲使此楼底层全年太阳光不被遮挡,两楼距离应不小于( )A.H cot(90°-α-23°26′)B.H tan(90°-α)C.H tan(90°-α+23°26′)D.H cot(90°-α)正确选项为A。
此题为应用题。
解题思路为:①要使正北面底层阳光全年均不被遮挡,也即当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低的那一天也不被遮挡住。
2022-2023学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 湘教版(2019) 第5讲 地球的自转
确定地方时 12时
24时(或0时) 6时 18时
图示 ND NB NC NA
(2)定“东西方向” 即确定所求点与已知时间点的相对东西方向,如图中求E点的地方 时,以D点作为已知时间点,则E点位于D点以东,应“东加”;若求 F点地方时,以B点作为已知时间点,则F点位于B点以西,应“西
减”。 (3)定“相对时差” 即确定所求点与已知时间点的经度差,以确定时差,如E点所在经
(5)纬度相同的两点,自转的线速度相同(海拔相同的状况下)。
(6)60°纬线上的自转线速度约为赤道上自转线速度的一半。
4.周期
参考点 太阳 恒星
自转角度 周期
时间
应用价值
360°59′ 太阳日 24 时0分
日常作息所用时间
360° 恒星日 23 时 56 分 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导致昼夜交替现象 (1)图中甲为 夜 半球,乙为 昼 半球,线 为 晨昏线 。 (2)甲、乙现象的成因:地球是一个 不发光 、 不透明 的球体。 (3)周期: 24 小时。 (4)昼夜交替:由于地球不停地 自转 , 昼夜也就不断地交替。 (5)昼夜交替的意义:①各地温度发生昼夜变 化;②生物形成昼夜节律(又称“生物钟”)。
答案:C
[图解思路] 获取信息
题干 三枚火箭发射离开地 信息 球表面先后顺序
解读信息 将三枚火箭的发射时间统一换算为北京
时间然后排序
表格 信息
织女星发射场地库鲁, 西三区区时4月28日22
时50分 猎鹰9号发射场地卡纳
维拉尔角,西五区区 时4月28日22时44分
西三区与东八区相差11个小时,此时北 京时间为4月29日9时50分
3.产生时差 (1)地方时 ①定义:因 经度 不同而出现的不同时刻。 ②特点:经度相同的地方,地方时 相同 ;经度每隔15°,地方 时相差 1 小时。 (2)时区和区时 ①时区:国际上规定将全球划分为 24 个时区,每个时区跨
新高中地理高考第5讲 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第5讲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新课标·内容要求新课程·素养要求新教材·对应节次2020年新高考·命题统计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运动(自转)的地理意义。
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选择性必修1]1.1;1.2北京卷第6题;浙江卷第20题一、地球的自转1.概念: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
2.地轴:地球的自转轴,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3.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如图A)。
(1)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如图B)。
(2)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旋转(如图C)。
4.周期时间旋转角度意义恒星日23时56分4秒360°真正周期太阳日24小时360°59′昼夜交替周期5.速度角速度 除南北极点外,各地均为15°/h线速度 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小,赤道最大,极点为零[思考] 航天发射基地为什么多选择在低纬度地区,并且选择海拔较高的地区? 提示 ①纬度越低,自转线速度越大;②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发射时节省燃料。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产生昼夜交替(1)图中甲为夜半球,乙为昼半球,弧线AOB 为晨线。
(2)形成原因⎩⎨⎧地球是一个既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地球不停地自转(3)交替周期:1个太阳日=24小时。
[易误辨析] 昼夜现象与昼夜交替有何区别?提示 昼夜现象是一个静止的概念,是由地球“不透明、不发光,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这一特性决定的。
昼夜交替是一个动态概念,主要是由地球自转产生的。
2.产生时差 (1)地方时(2)规律⎩⎨⎧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个小时经度每隔1°,地方时相差4分钟(3)时区与区时 名称区时时区属性时间范围产生各时区都以本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本时区的区时全球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关系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1小时3.国际日界线(1)目的:为了避免日期的紊乱。
第5讲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1.太阳直射点位置、日出日落方位与昼夜长短的对应关系
直射点 位置
日出方位
日落方位
昼夜长短
北半球
东北(早于6时日出 )
西北 (晚于18时日落
)
北半球昼长夜短 南半球昼短夜长
赤道 正东(6时日出)
正西 (18时日落)
昼夜等长
南半球
东南(晚于6时日出 )
西南 (早于18时日落
)
北半球昼短夜长 南半球昼长夜短
探究活动
夏 半 夏至日
6.22
年
春分日3.21昼夜等长 秋分日9.23昼夜等长
冬
冬至日
12.22 半
年
自主练习:一年内,北半球昼夜情况、昼夜变化情况。
昼最长,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 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夏至
北回归线
春分 =12h
秋分 =12h
赤道 春分
冬至 南回归线
昼最短,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 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太阳高度角 (太阳高度)
地面
直射:光线集中,单位面积得到的太阳光热多,地面气温较高。 斜射:光线分散,单位面积得到的太阳光热少,地面气温较低。
取值范围:0°≤h≤90°
日 正午 日
出
落
考点一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2、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
0° 23°26 ′
66°34 ′ 90° 66°34 ′ 23°26 ′
2、太阳视运动
冬至 夏至
N
N
N
N
昼夜长短的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 的变化
四季更替和 五带划分
1、正午太阳高度
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与地平面之间的夹角(太阳在当地的仰角)。 正午太阳高度角: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值出现在正午(地方时12:00)。
高中地理计算范文
高中地理计算范文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自然与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一门科学。
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地球的形态与结构、地球上的自然环境、人类活动及其对地球的影响等。
地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地考察、实验研究、数据分析等。
在高中地理教育中,计算是地理学学习的一个重要部分,下面将介绍几个常见的地理计算。
一、地球的形态计算地球是一个近乎球形的椭球体,其形态可通过计算来确定。
其中,最常见的地理计算是计算地球的半径。
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而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极半径为6356千米。
计算地球的半径可以通过测量地球上两个地点间的距离和两个地点的经纬度来完成。
利用距离公式和球面三角学原理,我们可以计算出地球的半径。
二、地球的体积和质量计算地球的体积和质量是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地球的体积可以通过计算地球的体积公式来计算。
地球的体积公式为:等差数列求和公式。
地球的质量可以通过计算地球重力加速度和地球的质量公式来计算。
地球的质量公式为:地球质量=地球重力加速度*地球半径平方/(地球引力常数)。
根据已知参数,我们可以计算出地球的体积和质量。
三、居民人口密度计算居民人口密度是城市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可以通过计算总人口和居民面积之间的比例来确定。
人口密度=总人口/居民面积。
其中,总人口可以通过人口普查数据或者相关统计数据来获取,居民面积是指除去非居民用地面积后的土地面积。
四、地理距离计算地理距离是指地球上任意两点之间的实际距离。
在地理学研究中,经常需要计算两地之间的距离。
计算地理距离可以通过测量两地间的直线距离或者利用球面三角学原理计算两地之间的弧线距离。
由于地球是近乎球形的,球面三角学原理可以用来计算地理距离。
五、经纬度计算经纬度是地球坐标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赤道上的经度为0度,本初子午线上的经度为0度。
经度的度数范围是[-180,180],纬度的度数范围是[-90,90]。
高中地理学习中,经常需要计算两地点之间的经纬度距离或者经纬度的差值。
2021版高考地理突破大一轮人教版讲义:第二章 第5讲 第2课时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Word版含答
姓名,年级:时间:第2课时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考点一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例1】(高考经典题)图1中N为北极点,A、M、B位于地球表面,NP 为经线,NM的球面最短距离为2 553 km。
若在M地垂直立竿,则图2中MM′所示日照竿影朝向正确的是()图1图2A。
甲B。
乙C.丙D。
丁[解题能力培养]第1步从文字材料中获取信息由材料中N为北极点可知M在北半球;由NM的球面最短距离为2 553 km 可求M地纬度为①67°N。
第2步从图示材料中获取信息[尝试自解]答案D[对接核心素养]综合思维通过计算求出M点纬度为67°N在北极圈内,结合图2给出的日期和时间,判断竿影朝向。
区域认知结合N为北极点,A、M、B位于地球表面,NP为经线,M在67°N上,大脑中呈现一个立体地球仪.1.正午太阳高度的空间(纬度)变化规律从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离直射点距离越近(纬度差越小),正午太阳高度越大。
如下图所示:2.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规律回归线之间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为90°,每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即一年中有两个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为90°,一年中只有一次太阳直射现象,即一年中只有一个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回归线至极点之间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小于90°,一年中只有一个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3.正午太阳高度的几点特殊规律(1)同线相等规律:同一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相等。
(2)对称规律:以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为对称轴南北对称的两条纬线,正午太阳高度相等。
(3)近大远小规律:距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反之越小。
(2020·大连联考)下图为6月22日与12月22日地球表面四地正午太阳高度。
四地自北向南排列,依次是()A。
甲、乙、丙、丁B。
甲、丙、丁、乙C.丁、乙、丙、甲D。
甲、丙、乙、丁解析图中丙地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说明丙地在23°26′N 上;乙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大于夏至日,且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接近90°,推断出乙地在0°~23°26′S之间且接近23°26′S;甲地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大于冬至日,且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很小(低于10°),得出甲地在23°26′N以北,66°34′N以南,且距离66°34′N 较近;同理推出丁地在23°26′S以南,66°34′S以北,且距离66°34′S较近。
第2章_地理空间数学基础
X2
其中 X 、 Y 、 Z 为两空间直角坐标系坐标原点的平移参数, X 轴、Y 轴、Z 轴旋转的角度, m 为尺度变化参数。
z 、 y 、 z 分别表示绕
2015-1-19
31
3.投影解析转换
同一地理坐标基准下的坐标变换 如果参与转换空间参考系的投影公式, 1)存在精确解析关系式:直接进行坐标换算; 2)不存在精确解析关系式:采用间接变换,即先将一种投影的平面坐 标换算为球面大地坐标,然后再对球面大地坐标计算出另一种投影下的平 面坐标,从而实现两种投影坐标间的变换。
12
青岛观象山水准原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地原点,是1980年国家大地 坐标系起算点。大地原点位于陕西省泾阳县永 乐店北洪流村。
深度基准是指海图图载水深及其相关要素的起算面。通常取当地平均海面
向下一定深度为这样的起算面,即深度基准面。
平均海面
L
深度基准面
Z
海底
2015-1-19
15
2.2 空间数据投影
2015-1-19
32
不同地理坐标基准下的坐标变换
主要包括: • 地理坐标基准的变换; • 坐标值的变换; 实现整个坐标转换的基本过程为(以WGS 84坐标和1980西安坐标的
转换为例): a.(B,L)84转换为(X,Y,Z)84,即空间大地坐标到空间直角坐标的转换; b.(X,Y,Z)84转换为(X,Y,Z)80,坐标基准的转换,即参考椭球转换。该
3.兰勃特等角投影(Lambert Conformal Conic)
在双标准纬线下是“正轴等角割圆锥投影”。设想用一个正圆锥割于球
面两标准纬线,应用等角条件将地球面投影到圆锥面上,然后沿一母线展开, 即为兰勃特投影平面。墨卡托(Mercator)投影是它的一个特例。
新高中地理高考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2017-2021)第5讲 地球的公转运动及其地理意义(学生版)
高考地理五年真题分类汇编(2017-2021)第5讲地球的公转运动及其地理意义一、单选题1.(2020·北京)银西高铁(银川-西安北)途经陕甘宁三省区。
经过7个月的铺轨作业,陕西段于2020年6月顺利完工。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该段铁路()A.铺轨期间,西安正午太阳高度变小B.位于温带,地处地势第二级阶梯C.穿越秦岭山地,容易受到滑坡影响D.途经黄河流域下游,多桥梁隧道(2)银西高铁开通后,将()A.用于陕甘宁三省区大宗货物运输B.带动新建站点周边土地开发利用C.丰富陇西地区自然旅游资源类型D.改变沿线农产品生产的自然条件2.(2020·天津)下左图为我国某地一住宅小区示意图,右图中四个方向的阴影分别为小区内某栋住宅楼二至日8:00和16:00的日影。
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该小区最可能位于()A.北京B.银川C.杭州D.海口(2)小区内各住宅楼高一致,休闲广场被楼影遮挡面积最大的时段是()A.夏至日8:00~12:00B.夏至日12:00~16:00C.冬至日8:00~12:00D.冬至日12:00~16:003.(2018·海南)下图示意海南岛的位置。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1月1日,当海口正午时,地球上进入新年的区域面积与地球总面积的比例()A.等于1/2B.多于1/2少于2/3C.等于2/3D.多于2/3(2)1月1日,与海口相比,三亚()A.白昼更长B.正午太阳更低C.日出方位更偏南D.正午时刻更早4.(2018·江苏)下图为“某地二分二至日太阳视运动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线①所示太阳视运动轨迹出现时的节气为()A.春分B.夏至C.秋分D.冬至(2)该地所属省级行政区可能是()A.琼B.新C.苏D.赣5.(2017·新课标Ⅱ)汽车轮胎性能测试需在不同路面上进行。
芬兰伊瓦洛(位置见图)吸引了多家轮胎企业在此建设轮胎测试场,最佳测试期为每年11月至次年4月。
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05讲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讲义)(解析版)
三步骤:画图、画点、判断
①给出日期,判断直射点位于什么半球
②给出日期或范围,判断直射点的移动方向
③给出日期,推算直射点纬度
思考:五一劳动节太阳直射的半球位置?此时直射点向哪个方向移动?
五一劳动节时太阳直射北半球,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3)太阳直射点位置的判断方法
1.根据太阳直射点运动规律判断
①回归线之间,一年内直射两次回归线上,一年内直射一次回归线以外,太阳不直射
②春分至秋分,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秋分至次年春分,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
③冬至至次年夏至期间,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夏至日至冬至日期间,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
④北半球夏半年:春分→夏至→秋分;冬半年:秋分→冬至→次年春分;南半球情况相反
2.该日悉尼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大约是()
A.32°B.58°C.66°D.79°
【解析】
【答案】2.D
题型01
地球公转轨道的特殊性,导致地球在绕日公转运动中,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一直处于变化状态。因此,地球上不同日期的太阳日长度随地球公转速度变化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变化。下图为地球绕日公转轨道示意图,甲为公转轨道上一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下图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图,牢记此图可有效判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方法如下:
(1)可根据日期大体计算出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由图可知,三个月的时间,太阳直射点大约移动23.5°;平均每月,太阳直射点大约移动8°;每四天,直射点大约移动1°。
(2)可根据对称原则确定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关于两至日对称的两日期,太阳直射点位于同一纬度;关于两分日对称的两日期,太阳直射不同半球的同一纬度。
C.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D.国庆期间苏州日落逐渐提前
专题04“计算类”选择题答题技巧-2024年高考地理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新高考通用(解析版)
专题04 “计算类”选择题答题技巧关于地理计算类问题,在高中地理课程中并没有专门的章节加以介绍和归纳讲解,但在以能力考察为命题原则的高考中,却经常会考察考生运用数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现实生活中很多地理事物需要进行数字统计、测量、计算,才能得出结论。
【题型分析】高考中的地理计算一般考查最基本的原理和概念,需熟练掌握基本的计算方法,但是因为此类问题的题干常以图表或材料的形式呈现,需要从图表或材料中提取相关信息,然后进行计算,所以难度较大。
【命题方向】(1)地球运动类(包括:时间计算、太阳直射点计算、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昼夜长短计算等)(2)比例尺、经纬网计算类(3)人口问题类计算(包括:人口密度计算、自然增长率计算、城市化水平计算)这类题除需临发挥外,更需要考生在平时加深对概念的理解,狠抓规律和原理的应用。
一.地球运动类计算(一)计算时间和日期范围的模式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以及日期范围的计算使用的都是同一个计算模式。
1.地方时、区时的计算根据材料提供的已知地点及时间,推算某地是某时(或根据时间推算在某地)。
具体的解题步骤:【解题步骤】①找出两地经度,将东经度放东边,西经度放西边的模式进行分布。
②据经度差计算时间差:15°=1h,1°=4min③东加西减。
超过24,加一天,负数加24,日期减一天。
某经度所在的时区计算:1、时区数=经度/15(如果出现小数就四舍五入)2、时区数=经度/15=商……余数(如果余数小于7.5度,则时区=商数;如果余数大于7.5度,所在时区=商数+1)注意:东经度为东时区,西经度为西时区如:东经100度在(东七区)100/15约=7 或100/15=6……10(余数大于7.5度)所以东经100度在东七区。
【扩展】根据时间推算在某地的原理相同,根据东早西晚原理,把时间大的放东边,时间小的放西边。
根据时间差推算经度差,即可根据已经地点的经度进行推算。
初中地理计算教案
初中地理计算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地理计算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地理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认识。
教学内容:1. 经纬度的计算2. 距离和面积的计算3. 地图比例尺的计算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地球仪或地图,引导学生观察经纬度、距离和面积等地理计算要素。
2. 提问:你们对这些计算要素有什么了解?它们在地理学中有什么作用?二、经纬度的计算(15分钟)1. 教师讲解经纬度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经纬度的计算练习。
3. 教师布置经纬度计算的课后作业。
三、距离和面积的计算(15分钟)1. 教师讲解距离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距离和面积的计算练习。
3. 教师布置距离和面积计算的课后作业。
四、地图比例尺的计算(15分钟)1. 教师讲解地图比例尺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地图比例尺的计算练习。
3. 教师布置地图比例尺计算的课后作业。
五、总结与反思(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和计算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计算过程中的心得和困惑。
3. 教师针对学生的困惑进行解答和指导。
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
2.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
3. 学生对地理计算的兴趣和认识程度的提高。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练习地理计算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让学生掌握地理计算的基本技能。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计算练习,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同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他们的困惑,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认识程度。
地理计算能力范文
地理计算能力范文一、地理计算能力的基本要素1.数据处理能力:地理学科依赖于大量的数据和信息。
地理计算能力要求学习者具备处理和分析地理数据的能力,如数据搜集、整理、分类、归纳和分析等。
2.空间思维能力:地理学科以地理空间为主要研究对象,因此,地理计算能力需要学习者具备空间思维能力,即能够把地理现象转化为空间关系,并通过空间关系进行计算和分析。
3.数量计算能力:地理学科中,数量计算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地理计算能力要求学习者具备基本的数学运算能力,并且能够将数学运算应用到地理学科中。
二、地理计算能力的培养途径1.数学基础的培养:地理计算能力需要基于扎实的数学基础。
学习者可以通过加强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如代数、几何、概率等,来提高地理计算能力。
2. 数据处理技术的学习:学习者可以学习和掌握一些数据处理技术,如Excel、GIS等软件的使用,以提高地理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能力。
3.实践操作的培养:地理计算能力需要通过实践操作来进行培养。
学习者可以通过地理实践活动、地理实验室实践等方式,将地理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并进行计算和分析。
三、地理计算能力的应用1.地理现象的解释和分析:地理计算能力可以帮助学习者对地理现象进行计算和分析,从而更好地解释地理现象的成因和规律。
2.地理问题的解决:地理计算能力可以帮助学习者解决各种地理问题,包括地形测量、地图制作、气候预测等。
3.地理模拟和预测:地理计算能力可以帮助学习者进行地理模拟和预测,如环境变化模拟、城市规划模拟等。
四、地理计算能力的实践案例1.地理数据的分类和整理:学习者可以选择一个具体的地理主题,如人口分布、气候变化等,搜集和整理相关的地理数据,并进行分类和归纳。
2. 地理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学习者可以使用Excel等工具,对搜集和整理好的地理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如绘制柱状图、生成统计表等。
3.地理实验的数据处理:学习者可以进行一些地理实验,如地形测量、地层分析等,然后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得出结论。
高中地理时间问题解法讲解-高中地理学习方法
第二单元时间的问题高考要求:1.掌握地方时的计算。
2.掌握区时、时区的划分和区时的计算。
3.掌握日界线及两侧日期的变更。
(地方时、区时、日界线等知识是中学地理学科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全国各大地理考卷必考的知识点。
该知识点在生产、生活中广泛应用,成为近几年来高考重点考核的内容。
该类题考察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知识应用及迁移能力,图形设计新颖、设问灵活、综合程度高,具体命题可能结合某一重大地理事件进行,往往以日照图为切入点,进行时间和空间上大跨度的综合考查,突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的考查。
)【概念比较】1.地方时:是指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同线同时)。
2.区时:是指各时区都以本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区共同使用的时刻(同区同时)。
3.日界线:①人文日界线:原则上以180°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叫做“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
②自然日界线:地球上地方时为0时(子夜)所在的隐形经线。
问题一:地方时。
【基本规律】1.地球上的地方时以_________作为参照物确定,某地的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天中的最大值时,当地的地方时为_______点,与其相对的点的地方时为_________点。
2.同一条经线上的地方时相同;越往东时刻越早,即东早西晚。
3.每隔15度,地方时相差1个小时。
【基础能力】地方时的计算分三步进行。
①空间定位清楚。
(用图式表达两点的经度定点,清楚准确直观反映空间关系)②地理分析到位。
(已知、未知、东西关系、经度差和时间差的相互转换,四者知其三,可以任求其一)③数学计算准确(认真计算,仔细检查)。
(经度相差15°,时刻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时刻相差4分钟(东加西减,东早西晚);经度相同,地方时相同;经度不同,地方时不同。
)【例1】已知本初子午线的地方时是正午12点,东经116°的地方时是;而另一地点的地方时为6点56分,它所在的经线的经度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讲 地理计算能力
主干知识再现
考点分类突破
上页
下页
类型二
归纳拓展…………………………………………(知识巧记)
类型一 类型二 类型三
与地球运动相关的计算,高考常考内容归纳如下:
计算类别
相关原理
①某地时区序数=该地经度÷15°(若余数大于7.5, 则时区数等于商加1;若余数小于7.5,则商数即为 时区、区 时区数) 时和地方 ②某地的地方时=已知地点的地方时±4分钟 时的计算 /1°×两地经度差 ③某地的区时=已知地点的区时±1小时×两地的 时区数差
第5讲 地理计算能力
主干知识再现
考点分类突破
上页
下页
第 5 讲 地理计算能力
第5讲 地理计算能力
主干知识再现
考点分类突破
上页
下页
[专题解说] 地理计算能力是地理学科的基本能力之一,也是高考考查的技能之 一。从近几年高考试题中的地理计算题来看,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 提供信息材料,要求学生运用教材中相关地理概念、原理、规律加以计算; 二是提供信息材料和计算公式 教材中未涉及的计算公式要求考生进行计 算。主要考查有关地图、时间、人口、城市等相关知识的计算。因此要提 高地理得分,重要的地理计算方法必须掌握。
第5讲 地理计算能力
主干知识再现
考点分类突破
上页
下页
类型二
计算类别
类型一 类型二 类型三
相关原理 方法一:H=90°-纬度差(太阳直射点和所求 地点的纬度之差) 方法二:利用垂直物体的正午日影计算 cotH=影长/物体高度 太阳直射点的特征:①正午太阳高度为90°的 纬线;②太阳高度最大的经线,也是地方时为 12时的经线 T=360°÷(地球自转角速度±飞行器角速度) 当飞行器飞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取“+” 号,反之取“-”号
类型一 类型二 类型三
(3)关于①②③④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①地可能发育有河流 B.②地宜欣赏海上日落美景 C.③地适合野外露营 D.④地气温约比海平面低 4℃
第5讲 地理计算能力
主干知识再现
考点分类突破
上页
下页
类型一
试题
解析
第(1)题,图中最高处的海拔在 600~800 米之间,最低处海拔为-
第5讲 地理计算能力
主干知识再现
考点分类突破
上页
下页
类型二
试题
(1)该日“泰山站”升国旗时,旗杆影子大致朝向 ( C )
解析
类型一 类型二 类型三
A.东方 C.西方
B.南方 D.北方
(2)北京天安门广场升国旗时间一般与日出同步。该日,天安 门广场和“泰山站”两地升国旗时间间隔大约为 ( B ) A.0.5 小时 C.5 小时 B.3.5 小时 D.6.5 小时
第5讲 地理计算能力
主干知识再现
考点分类突破
上页
下页
类型一
计算类别
类型一 类型二 类型三
相关原理
①陡崖顶部海拔高度的计算: A≤H<A+h ②陡崖底部海拔高度的计算: B-h<H≤B 陡崖高度 ③陡崖相对高度的计算: 的计算 (n-1)h≤H<(n+1)h (其中n表示重合的等高线条数,h表示等高距, A表示陡崖重合等高线中海拔最大值,B表示陡 崖重合等高线中海拔最小值)
第5讲 地理计算能力
主干知识再现
考点分类突破
上页
下页
类型二
类型一 类型二 类型三
(1)结合图文信息判断,与该客机飞行过程中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 C ) A.客机的飞行路线比 H 路线长 B.客机航向与太阳视运动方向相同 C.飞经 a 点时,乘客能看到太阳位于正北方 D.飞经 a 点时,客机受到向北的地转偏向力
第5讲 地理计算能力
主干知识再现
考点分类突破
上页
下页
类型二
与地球运动相关的计算
考例导悟…………………………………………(举一反三)
类型一 类型二 类型三
[典例 2]
(2014· 高考天津卷)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题。
假设一架客机于北京时间 6 月 22 日 12 时从北京(116° E,40° N)起 飞,7 小时后途经 a 地(165° W,67° N)上空,14 小时后抵达芝加哥 (87.5° W,42° N)。
网络构建
面积等的变化情况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基础夯实
第5讲 地理计算能力
主干知识再现
考点分类突破
上页
下页
主干知识再现
166 万(160~175 万 (1)2000 年,该城市外环区的城市人口数量是__________________
网络构建
范围内均正确 ) 人,人口密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100(1 900~2 200 范围内均正确) ______________
基础夯实
(4)若此处修筑的大坝海拔为 100 米,水库的储水面积大约是
375 000 平方米 。 _______________
第5讲 地理计算能力
主干知识再现
考点分类突破
上页
下页
主干知识再现
3.图甲是 1990 年我国东部某城市的环形结构示意图,图乙是该 城市外环区 1990~2000 年的人口数量、 城市人口比重和粮食播种
基础夯实
0:00 、 9:00 。 ______
第5讲 地理计算能力
主干知识再现
考点分类突破
上页
下页
主干知识再现
2.读等高线图,回答问题。
网络构建
基础夯实
第5讲 地理计算能力
主干知识再现
考点分类突破
上页
下页
主干知识再现
(1)图示区域内的最大高差接近 700 米 。
网络构建
(2)a、b 两点间的坡度范围是 4/5 到 8/5 。 (3)c 陡崖处的相对高度是 200~400 米 。
(2)图示区域内东、西两侧最大高差可能是 ( C ) A.156 米 C.220 米 B.178 米 D.255 米
第5讲 地理计算能力
主干知识再现
考点分类突破
上页
下页
类型一
[获取和解读信息]
类型一 类型二 类型三
文字信息:图中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差均为 30 米,即等高距为 30 米。 图中信息:
人/km2。 (2)十年间该地粮食播种面积约减少 175km , 简述该城市外环区粮食
2
基础夯实
播种面积减少的原因。 原因:人口增加(城市化发展),建筑用地面积扩大;农副产品需求量 增大,蔬菜生产等用地面积扩大。
第5讲 地理计算能力
主干知识再现
考点分类突破
上页
下页
类型一
与地图相关的计算
考例导悟……………………………………………(举一反三)
第5讲 地理计算能力
主干知识再现
考点分类突破
上页
下页
类型二
计算类别
类型一 类型二 类型三
相关原理
地球自转 Vφ =1670cos φ km/h;注意同步卫星的角速度与 线速度的 地球上除极点外的任意一点的角速度相同,但线
计算
不同日期 的分界线 及范围的
速度比对应地面上的点要大
零时经线以东至日界线(180°经线)为地球上的
“今天”,以西至日界线(180°经线)为地球上的
“昨天”。如果将地球分为“今天”和“昨天”, 那么,“今天”所占地球的比例为180°经线的 地方时/24
计算
第5讲 地理计算能力
主干知识再现
考点分类突破
上页
下页
类型二
计算类别
类型一 类型二 类型三
相关原理
方法一:昼(夜)长=昼(夜)弧÷15° 昼夜长短 方法二:日出时刻=12-昼长÷2,日落时刻=12 的计算 +昼长÷2(日出日落时刻必须为当地地方时) 方法三:南北半球对应纬度昼(夜)长和为24小时 ①出现极昼、极夜的纬度=90°-δ(δ为太阳直射 点的纬度) 极昼、极 ②极昼的纬度范围(与太阳直射点位于同一半球): 夜范围的 90°-δ→极点 计算 ③极夜的纬度范围(与太阳直射点位于不同半球): 90°-δ→极点
类型一 类型二 类型三
与地图相关的计算,高考常考内容归纳如下:
计算类别
地理坐标(经 纬度)的计算
相关原理 ①1°经线长约为111km,1°纬线长约为 111cosφkm(其中φ为纬度);②北极星的地平 高度等于当地纬度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比例尺放大=原比例尺×放大到的倍数 比例尺缩小=原比例尺×放大到的分数倍数
第5讲 地理计算能力
主干知识再现
考点分类突破
上页
下页
类型一
类型一 类型二 类型三
[调动和运用知识] 图示区域东、西侧最低处与最高处,中间有几条等高线,其最大 高差范围为(n-1)d<H<(n+1)d,d 为等高距。
第5讲 地理计算能力
主干知识再现
考点分类突破
上页
下页
类型一
归纳拓展……………………………………………(知识巧记)
第5讲 地理计算能力
主干知识再现
考点分类突破
上页
下页
类型二
试题
解析
类型一 类型二 类型三
Hale Waihona Puke 第(1)题,1 月 1 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南极泰山站应该 出现极昼,正午太阳位于正北方, 0 时位于正南方,当地 8 点太阳应位于偏东位置,则旗杆影子朝向偏西。第 (2)题,该 地经度为 76° 58′E,当地区时 8 时,北京时间为 11 时;该日 北京昼短夜长,日出时刻约为 7 时左右,故两地升国旗时间 间隔约为 4 小时,则 B 项更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