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儿分享行为及习惯的培养策略

合集下载

小班教研《培养幼儿良好行为》

小班教研《培养幼儿良好行为》

小班教研《培养幼儿良好行为》幼儿园是培养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场所,而幼儿的良好行为是建立在良好习惯和行为规范的基础上的。

因此,在小班教研活动中,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成为了教师们共同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从幼儿行为的特点、培养良好行为的方法以及重点培养的几种良好行为等方面进行探讨。

幼儿行为的特点小班的幼儿在行为上具有一些普遍的特点,比如表现出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模仿和模拟成人的行为。

然而,由于年龄的限制,他们尚不具备很好的自我控制能力,容易冲动和情绪化,缺乏分辨是非的能力。

因此,教师在培养他们良好行为的过程中需要根据他们的特点科学有序地进行引导和指导。

培养良好行为的方法1. 树立榜样幼儿是善于模仿的,他们会模仿身边的人,尤其是教师的行为。

因此,教师应该做一个良好的榜样,树立正确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

通过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向上的表现,激励幼儿学习良好行为,培养他们自律和自控的能力。

2. 建立规则和奖惩制度在小班教研活动中,建立一套明确的行为规则是必要的。

这些规则应该简明扼要,易于理解,同时要跟幼儿的认知水平相适应。

当幼儿根据规则表现良好时,教师可以适时给予奖励和表扬,激励他们继续保持良好的行为。

而当幼儿违反规则时,教师也应给予相应的惩罚,使幼儿认识到错误的后果。

3. 学会倾听和沟通幼儿的情绪容易波动,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倾听和沟通能力。

教师应该耐心地倾听幼儿的需求和问题,并积极与他们进行交流和沟通。

通过倾听和沟通,教师能够更好地了解幼儿的内心世界,建立起与他们的良好关系,从而更好地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重点培养的几种良好行为1. 爱护他人爱护他人是人们共同的美德,也是幼儿应该培养的良好行为。

教师可以通过讲述有关友谊和互助的故事,引导幼儿学会关心他人,帮助他人。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互助活动,让幼儿在实践中体验到帮助他人的快乐和成就感。

2. 爱护环境保护环境是当代社会倡导的一种行为,也是幼儿应该培养的良好行为。

幼儿园小班行为规范培养方案 幼儿园行为规范

幼儿园小班行为规范培养方案 幼儿园行为规范

幼儿园小班行为规范培养方案幼儿园是孩子们接受早期教育的重要阶段,而幼儿园小班的孩子们正处在心智发育和行为规范养成的关键期。

对于幼儿园小班的行为规范培养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是针对幼儿园小班行为规范培养方案的建议:一、设定明确的规范目标1.制定适合小班孩子芳龄特点的规范目标对于小班孩子,他们的认知能力和自控能力还在发育阶段,因此规范目标应该具体、简明易懂,并且符合他们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

比如“主动和其他小朋友共享玩具”,“保持教室整洁”,“遵守老师的指挥”,这些都是适合小班孩子的规范目标。

2.规范目标要体现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在幼儿园,孩子们需要学会团队合作和互助精神,因此在设定规范目标时,要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让他们明白团队意识的重要性。

二、建立系统完善的行为管理机制1.建立行为奖惩制度在规范孩子们行为的过程中,适当的奖惩是必不可少的。

对于好的行为要及时给予肯定和奖励,对于不良行为要及时制止和纠正。

2.建立行为记录和评估体系在幼儿园小班,要建立行为记录和评估体系,每天对孩子们的行为进行记录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三、进行有针对性的行为规范培养1.针对性的行为规范培养针对幼儿园小班孩子的具体芳龄特点和行为习惯,进行有针对性的行为规范培养。

比如对于爱哭闹的孩子,要引导他们学会用语言表达情感,对于不愿与他人共享的孩子,要通过游戏和故事等形式培养他们的共享意识。

2.以身作则,老师起到模范作用在幼儿园小班,老师的言传身教尤为重要。

老师要以身作则,做孩子们的模范,用自己的行为影响孩子们的行为习惯。

四、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孩子的行为规范1.加强家园交流,形成合力幼儿园与家庭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两个重要环境,加强家园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形成合力,共同培养孩子的行为规范。

2.家庭教育引导在孩子在家庭中,家长也要对孩子进行适当的行为规范教育和引导,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以上便是针对幼儿园小班行为规范培养方案的建议。

小班教育笔记正确的让小班幼儿学会分享PPT

小班教育笔记正确的让小班幼儿学会分享PPT
小班教育笔记:正确的让小 班幼儿学会分享
目录
• 分享行为初探 • 家庭教育与分享习惯培养 • 幼儿园环境与分享行为促进
目录
• 教师角色与策略运用 • 同伴关系与分享行为发展 • 评估与反馈机制建立
01
分享行为初探
分享行为定义及意义
01
分享行为定义
分享是指个体与他人共同享用 某种资源或信息,并从中获得
,培养集体意识和分享精神。
小组活动
组织小组活动,让幼儿在小组中 学会合作、分享,提高社交技能

自由活动时间
设置充足的自由活动时间,让幼 儿有更多机会自主选择活动,与 同伴互动交流,促进分享行为发
展。
04
教师角色与策略运用
教师榜样示范作用
以身作则
在日常生活中展现出分享行为,如分享食物、玩 具和书籍等。
03
在教室设立分享行为成长记录墙,用图片或文字记录幼儿的分
享瞬间。
冲突解决技巧传授
倾听与理解
教导幼儿倾听他人想法,理解他人感受,尊重彼此差异。
沟通与协商
引导幼儿用平和的方式沟通协商,寻求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
道歉与原谅
教育幼儿在冲突中学会道歉和原谅,修复同伴关系。
05
同伴关系与分享行为发展
同伴互动机会提供
创设互动环境
为幼儿提供充足的互动空间和时间,如设置合作游戏区、分享角落 等。
鼓励幼儿交往
引导幼儿主动与其他幼儿交往,参与各类活动,增进彼此了解与友 谊。
观察引导
密切关注幼儿互动过程,适时给予积极反馈和引导,促进良好同伴关 系形成。
合作游戏幼儿的合作游戏,如积木搭建、角色扮演等,培养 幼儿协作意识。
3
记录分析与问题发现

浅谈小班幼儿分享意识和行为的培养策略

浅谈小班幼儿分享意识和行为的培养策略
引导社会参与
教师可以引导社会参与幼儿的分享教育,如邀请社区、警察、消防员等职业 人士来园进行分享教育活动。
04
小班幼儿分享行为的训练方法
情境模拟法
总结词
通过模拟实际生活中的情境,帮助幼儿学会分享。
详细描述
情境模拟法是通过模拟实际生活中的一些场景,如分享玩具、食物等,帮助幼儿 理解和实践分享的行为。这种方法可以引导幼儿在情境中学会分享,提高他们的 分享意识。
促进亲社会行为
分享意识和行为的实践,有助于培养幼儿的亲社 会行为,让他们更加关心他人,表现出更多的友 善行为。
实践反思与总结
坚持长期培养
注意个体差异
不断完善培养方式
家长参与是关键
分享意识和行为的培养是一个长 期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引导和强 化,不能急于求成。
针对不同幼儿的性格特点和发展 水平,需要采取不同的培养方法 和策略,以确保每个幼儿都能得 到适当的发展。
鼓励幼儿模仿
教师可以鼓励幼儿模仿 正面榜样的行为,让他 们逐渐形成自己的分享 意识和行为。
引导幼儿自我评价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对自 己的分享行为进行自我 评价,让他们了解自己 的进步和不足之处。
鼓励幼儿参与分享活动
提供多样化的分享物品
教师可以提供多样化的物品,如玩具、图书、食物等,让幼儿 有机会参与到分享活动中。
,而忽略他人的感受和需求。
03
缺乏责任感
有些小班幼儿缺乏责任感,他们不愿意承担分享自己物品的责任,因
此不愿意分享。
小班幼儿分享行为的影响因素
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是小班幼儿分享意识和行为培养的重要影响因 素。家长的教育方式、家庭氛围等都会影响幼儿的分享 行为。
幼儿园教育
幼儿园教育也是小班幼儿分享意识和行为培养的重要影 响因素。幼儿园通过教育活动、日常活动等方式引导幼 儿学会分享。

浅谈小班幼儿分享意识和行为的培养策略

浅谈小班幼儿分享意识和行为的培养策略

•分享意识与行为的重要性•小班幼儿分享意识与行为的现状•分享意识和行为的培养策略•培养策略的实践与效果•结论与展望目录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提高幼儿的适应能力增强幼儿的社交技能03培养幼儿的诚实守信培养幼儿的良好品质01培养幼儿的慷慨大方02增强幼儿的爱心和同情心增强幼儿的幸福感增加幼儿的快乐体验通过分享自己的快乐和感受,幼儿可以获得更多的快乐体验和满足感。

增强幼儿的自尊心通过分享自己的成就和经验,幼儿可以获得更多的认可和赞扬,增强自尊心。

培养幼儿的同理心通过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情感和感受,幼儿可以学会理解他人的情感和感受,增强同理心。

通过对小班幼儿进行观察和调查,发现大部分幼儿在家庭中缺乏分享的意识,表现为不愿意与他人分享食物、玩具等物品。

在幼儿园中,部分幼儿能够主动与同伴分享玩具和食物,但仍有部分幼儿不愿意分享,甚至出现争抢行为。

分享意识与行为的调查情况分享意识与行为存在的主要问题分享意识与行为问题的原因分析家庭教育中成人对幼儿过于溺爱,包办代替,导致幼儿缺乏独立性和自主性,从而影响其分享意识的发展。

幼儿园教育中,教师对幼儿分享意识的培养不够重视,缺乏有效的引导和激励措施。

社会环境的影响,现代社会中独生子女较多,缺乏与同伴相处的机会和经验,从而影响其分享意识和行为的发展。

1创设分享的氛围23教师们应努力营造一个温馨、轻松的班级氛围,使幼儿们感到放松和自在,从而更容易产生分享的意愿。

营造温馨的班级氛围鼓励幼儿们之间建立互助友爱的关系,让他们感受到分享是一种互利共赢的行为,而不是单方面的付出。

建立互助友爱的关系可以定期组织分享日活动,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向大家展示自己的物品或经验,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分享意识。

定期举行分享日活动故事讲述活动可以通过讲述一些关于分享的故事,让幼儿们从故事中领悟到分享的重要性,从而培养他们的分享意识。

开展分享活动举办玩具交换活动可以鼓励幼儿们拿出自己最喜欢的玩具进行交换,让他们体验到分享带来的快乐和友谊。

浅析小班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

浅析小班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
总第 7 2 7期
幼教天地
浅析小班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
王 晓 红
( 昆 山 市 张 浦 中心 幼 儿 园 , 江苏 2 2 5 3 0 0 )
摘 要: 分享行为作为一种亲社会行为 , 它可以帮助 幼儿更好地 与 同伴交往 , 融入 集体生活 , 是 建立 良好人 际关 系的基础。小班幼儿 刚入 园, 离开 家庭进入集体 生活 , 他们 需要与 同伴相 处, 共 同生活 。然而, 小班幼儿 自我 意识较 强 , 常常 以 自我 为中心 , 具有很强的独 占意识 , 不愿 意与人分享 , 这将 阻碍 孩子 的发展 。因此 , 培养幼儿的分享行 为十分 必要 , 它有利于促进 幼儿心理 的健康发展 , 为今后形
2 . 言行 表 现 不 一
3 . 创设 良好 分 享行 为 的环 境 氛 围 . 让 幼 儿感 受分 享 的 快 乐
良好的环境有利于幼儿分享品质形成。因此 , 教师要努力为幼儿 小班幼儿 刚入 园,逐渐开始适应幼儿 园的集体 生活 ,经过老 营造—个温馨 、 和谐 的环境, 让幼儿在集体 中感到快乐。在 3常生活 1 师、 家长 的引导 , 已经初步具有 了分享意识 , 但经 常表现 出乐 意接 受别人 的东西 , 却不愿意将 自己的东西 给别人分享 的行为 。 我们常 中, 教师要用欣喜的口吻赞扬孩子 的进步, 请孩子将 自己的情感表达 常会看到这样 的情景 : 在晨 间活动 中 , 两个小朋 友会 为争抢 同一样 出来 , 使幼儿初步感受分享情感带来的快乐。此外 , 教师可以通过各 玩具 而发生争执 。一 小朋友大声 地说 : “ 这是 我先拿 到的玩具 , 我 种活动 , 让幼儿学习礼貌用语 , 通过用语言表达对别人的感谢 , 从 内 的, 不给你 玩。 ” 另一小朋友也想玩于是就会去抢 。 而 当老师 问到他 心体验分享的快乐。如教 请幼儿帮忙扔了垃圾或拿了东西后要对 们: “ 当两个小朋友想玩 同一玩具时 , 应 该怎样玩 呢? ” 小朋友都能 幼儿说 “ 谢谢 ” , 当教师帮助幼儿穿衣服、 梳头时, 幼儿也要对教师说 说 出: “ 应该一起玩 。” 但 在实际行 动中却又忘记 了分享 , 这说明孩 ‘ 谚f i 射 ” , 让幼儿感知帮助别人和被别人帮助都是快乐的。 子 的分享意识还只是表面 的现象 , 未能达 到真正 的言行一致 。 4 . 家 园合 作 . 共 同培 养 幼 儿 的 分 享行 为 3 . 家 园教 育不 一 致 影响幼儿分享行 为形成 的不 只是幼儿 园教育 ,家庭教育更是 在幼儿 园里 , 老师经常教 育幼 儿要 与同伴分享 。然而 , 有些家 幼儿 重要 的成 长环境 , 而且小班幼儿在家庭中独 占行为更为严重。 长给孩子买 了新玩具后 ,会说 : “ 这是奶奶 给你 买的新玩具 ,很贵 因此 , 教师要充分利 用家庭资源 , 与家庭 密切 合作 , 共 同培养幼儿 的, 你 一定要爱护它 , 不要给小朋友弄坏 了。” 因此 , 当同伴之间相 的分 享行 为 。 教师要做好家长的沟通 、 合作工作 , 家园采取一致的教育态度。 互借 玩具时 , 有 的孩子 就会说 : “ 奶奶 说的 , 玩具要是坏 了 , 就不给 家人要一起品尝 , 感受一家人在一起分享 我买 了。” 于是 , 幼儿为 了不让小朋友弄坏 玩具 便不愿把 自己的东 当家里买 了好吃的东西时, 其乐融融 的感觉 。当家中有客人时 , 家长应主动把好吃的拿出来招待 西给其他小朋友玩 了。

小班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小班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小班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1. 引言1.1 幼儿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幼儿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在小班幼儿教育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幼儿时期是个体习得社会行为准则和规范、养成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能力的关键时期。

而幼儿的行为习惯不仅关系到个体的成长发育,还直接影响着整个班级和学校的教育教学秩序。

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让幼儿更容易适应学校和社会生活,还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幼儿阶段是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及时干预和引导是至关重要的。

教育者应该重视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通过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其自我管理和社会适应能力。

只有这样,幼儿才能在未来的成长中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实现自身的发展目标。

幼儿行为习惯的重要性不可小觑,需要得到教育者和家长的共同重视和关注。

【2000字】1.2 小班幼儿行为习惯养成的必要性小班幼儿行为习惯养成的必要性在幼儿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幼儿时期是孩子性格养成和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幼儿的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小班幼儿行为习惯养成的必要性体现在教育的全面性和系统性上。

通过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帮助幼儿建立积极的人格品质,培养出自律、守纪、礼貌等良好的行为规范,为其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小班幼儿行为习惯养成的必要性还表现在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和社交能力的发展上。

通过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和自尊心,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增强社交能力和责任感,有利于他们更好地与他人交往和合作。

小班幼儿行为习惯养成的必要性不仅关乎幼儿个人素质的提升,更关乎整个社会文明的提升。

只有注重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和教育,才能帮助他们在未来的成长中做出正确的选择,成为有担当、有责任感的社会成员。

小班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2. 正文2.1 认识小班幼儿的行为特点认识小班幼儿的行为特点是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第一步。

小班幼儿通常年龄在3-5岁之间,正处于认知和情感发展的关键阶段。

小班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策略

小班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策略

小班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策略分享,是指将自己喜爱的物品,美好的情感体验及劳动成果与他人共享的过程。

对于小班幼儿而言,他们此时正处于自我意识最强烈的时期,强调自我为中心,具有非常强烈的独占意识,不愿理解也无法理解他人的想法。

一、小班幼儿分享行为的现状及原因小班幼儿刚入园那段时间,我们常常看见这样的情况:老师刚把玩具放在桌上,有的孩子就马上揽在自已怀中,不给别的小朋友玩;还有的孩子情愿自已拿着玩具不玩,也不愿给其他小朋友玩。

户外活动时,有的孩子占着自己喜欢秋千一直不让给别的同伴玩,根本不理会你的游戏规则等。

造成幼儿不与同伴分享的原因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初入集体,幼儿的分享观念还没有形成。

他们在家庭中都是宝贝,长辈们好吃的好玩的都先让给孩子,他们认为家里的物品都是我的,我想怎么样玩就怎么样玩,在他们心中根本没有“朋友”,来到幼儿园面对新的环境、新的集体、新的伙伴,他们还没有学会交往,所以不能把班上的伙伴当成“朋友”,理所当然的出现了独占玩具的情景。

二是迈出家庭,个别父母教育方法不当。

幼儿形成不能分享意识。

如有的家长叮嘱幼儿,“漂亮小汽车让小朋友会玩坏的”;“爸爸说了,奥特曼让小朋友玩坏了,他就不给我买新玩具了”,耳闻目染,孩子就会形成自己的玩具不与他人分享的习惯。

三是面对同伴,缺乏交往分享技能。

在与小朋友共同活动的过程中,有的幼儿不知道怎样与他人分享,例如交流、协商、沟通的交往能力,也就没有体验到分享的快乐。

二、培养孩子分享行为的方法与策略三岁是孩子成长非常关键的时期,俗语讲:“从小看苗,三岁知老”。

这句话深刻指出了三岁左右这一时期对人的一生,尤其是对健康的心理和良好性格的形成的作用。

所以在这一阶段培养孩子的分享意识也是最佳的时期。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家庭、幼儿园和社会应共同努力,为幼儿创设温暖、关爱、平等的家庭和集体生活氛围,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让幼儿在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中获得安全感和信任感,发展自信和自尊,在良好的社会环境及文化的熏陶中学会遵守规则,形成基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浅谈小班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5则范文

浅谈小班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5则范文

浅谈小班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5则范文第一篇:浅谈小班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浅谈小班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论文摘要】:分享是与他人在情感和物质上的共享,是一种亲社会行为,有助于更好的与他人交往,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以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

针对小班幼儿的心理特点及所处的环境,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的进行了培养,使小班幼儿的分享行为逐步转变成内化的自觉行为。

【关键词】:小班幼儿分享行为培养一、问题的提出:小班幼儿正处于自我意识最强烈的时期,强调自我为中心,具有非常强烈的独占意识,不愿理解也无法理解他人的想法。

加上家庭生活的核心化、小型化的发展趋势,虽然生活环境得以优化,但没有与兄弟姐妹共同生活的经验及互爱互让的经验和相应的训练。

孩子在家中是一颗星六人捧,孩子想要什么大人就给什么,好吃的东西总是先让孩子吃,好玩的东西也是想要什么大人就给买什么。

而且幼儿在上幼儿园之前,接触较多的都是比之年长的人,大人都有一种“让让他,他还小!”的心理。

于是幼儿这种“唯我独享”“唯我独尊”的心理在得到成人的默认之下“茁壮”成长,从而形成了“我的东西是我的,别人的东西也是我的!”矛盾心理,他们乐意接受别人的东西,却不愿将自己的东西让与别人。

到了幼儿园也表现的和在家一样,把玩具占为己有,看到喜欢吃的就自个儿吃,根本不会想到与别人一起分享。

有时就为了拥有一个玩具,大家都相互不肯谦让而发生争执,这种现象如不加以纠正,是不利于孩子发展的。

在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有了更新的内容,除了要求智商,更要求情商,其中与周围人的关系处理能力,是它的重要指标。

而分享是其中的一个品质,分享是指将自己喜爱的物品、美好的情感体验及劳动成果与他人共享的过程。

幼儿的分享既是幼儿之间团结友爱、相互关心、爱别人的更高层次的品质表现,也是幼儿个体亲近群体,克服自我中心的手段。

培养幼儿的分享观念,有利于幼儿健全人格和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形成、发展。

分享是幼儿的一种亲社会行为,这种行为品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需要从小培养。

小班教案如何引导幼儿培养良好的习惯

小班教案如何引导幼儿培养良好的习惯

小班教案如何引导幼儿培养良好的习惯引言:良好的习惯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在小班教育中,教师在课堂上起着关键的作用,他们可以通过有计划和有目标的教案来引导幼儿培养良好的习惯。

本文将探讨一些有效的方法和策略,以帮助小班教师制定教案,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

一、了解幼儿的发展特点在制定小班教案之前,了解幼儿的发展特点是非常重要的。

幼儿时期是个体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需要通过经验和直接的参与来学习和掌握新的技能。

同时,幼儿的自主性和好奇心也在这个阶段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教师应该根据幼儿的年龄和发展阶段,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和计划。

二、设定明确的目标在每个教学活动中,设定明确的目标对于引导幼儿培养良好的习惯至关重要。

这些目标应该是具体和可测量的,以便教师能够准确地评估幼儿的进步和发展。

例如,如果教师的目标是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他们可以设定“幼儿能够自己穿鞋子和系扣子”为目标,在教案中详细描述实现这个目标的步骤和方法。

三、创建一种积极的学习环境为了引导幼儿培养良好的习惯,教师需要创建一种积极的学习环境。

他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实现:1. 提供充分的机会和资源:为幼儿提供足够的机会和资源来实践和练习他们的技能。

例如,设置一个自助排队区域,让幼儿学习如何有序地排队。

2. 建立规则和期望:教师应该建立明确的规则和期望,让幼儿知道什么是正确的和适当的行为。

例如,教师可以制定一个“分享玩具”的规则,鼓励幼儿学会与他人分享。

3. 正面激励和赞赏:教师应该及时给予幼儿正面的激励和赞赏,鼓励他们继续良好的行为和习惯。

例如,当一个幼儿在课堂上分享他的玩具时,教师可以给予他鼓励和表扬。

四、使用故事和角色扮演故事和角色扮演是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有力工具。

通过阅读有关良好习惯的故事书,教师可以帮助幼儿理解和认识到什么是正确的和错误的行为。

角色扮演可以让幼儿通过模仿和后期反思来学习和巩固积极的行为。

五、家校合作幼儿培养良好的习惯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

浅谈小班幼儿分享意识和行为的培养策略

浅谈小班幼儿分享意识和行为的培养策略

浅谈小班幼儿分享意识和行为的培养策略小班幼儿正处于快速成长和发展的阶段,对于他们来说,分享意识和行为的培养尤为重要。

通过分享,幼儿能够增强团体意识,培养合作精神,增进友谊,提升自我认知和情商。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分享意识和行为的培养策略。

首先,从家庭教育方面入手。

家庭是孩子最早接触到的社会环境,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影响深远。

家长可以通过给予孩子一定自主权的方式来培养他们的分享意识和行为。

例如,在家庭中,可以鼓励孩子向家人分享自己的喜悦和快乐,同时也要教育他们懂得分享遇到的困难和挫折。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示范给孩子看,主动分享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将他们培养成一个愿意和他人分享的人。

其次,从幼儿园教育入手。

幼儿园是孩子的第二个家,在这个环境中,老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老师可以通过激发孩子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分享经历、感受和思考。

例如,在幼儿园的活动中,鼓励孩子分享自己的作品,让他们感受到分享的乐趣和收获。

同时,老师还可以组织一些小组活动,让孩子们合作完成任务,在合作中学会分享资源和经验。

此外,老师还可以通过鼓励孩子分享玩具、食物等物品,培养他们的分享意识和行为。

再次,从社交互动中培养。

小班幼儿正处于社交发展的阶段,他们与同伴的互动对于分享意识和行为的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校可以创造一种积极、友好的氛围,鼓励孩子真诚地与同伴分享。

例如,在班级中组织一些集体活动,如交流分享会、小组合作等,让孩子们主动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想法。

同时,学校还可以设置一些分享的机制,例如每周选出一位“优秀分享者”,给予表扬和奖励,激发孩子们的分享愿望和动力。

最后,从成人的示范中培养。

成人在幼儿面前起着榜样作用,他们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影响巨大。

成人可以通过自己的行为示范,灌输给孩子正确的分享观念和行为。

例如,在家庭和幼儿园中,成人可以主动与孩子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感受,让孩子看到分享的力量和美好。

在与孩子互动的过程中,成人还应该积极地倾听孩子的分享,给予他们鼓励和肯定,让他们感受到分享的价值和意义。

如何培养孩子学会分享的习惯

如何培养孩子学会分享的习惯

如何培养孩子学会分享的习惯在当今社会,教育孩子学会分享是每个家长都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

分享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培养孩子良好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途径。

然而,要让孩子真正学会分享,并且能够乐意分享,需要家长们付出一定的努力和耐心。

接下来,我们将探讨如何培养孩子学会分享的习惯。

首先,家长们要以身作则。

孩子是最容易模仿父母行为的,家长们要做孩子学习的榜样。

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可以主动与孩子分享自己的喜悦、快乐和困难,让孩子感受到分享的快乐和价值。

同时,父母也要在日常生活中展现出分享的态度,比如与他人分享食物、玩具、知识等,让孩子从小就接触到分享的概念。

其次,家长们要注重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

分享是一种社交行为,只有孩子具备了良好的社交能力,才能更好地学会分享。

家长可以带孩子参加各种社交活动,让孩子学会与他人交流、合作和分享。

在与同龄人相处的过程中,孩子会逐渐体会到分享的重要性,形成分享的习惯。

此外,家长们要给予孩子适当的奖励和鼓励。

当孩子表现出愿意分享的行为时,家长可以及时给予肯定和奖励,让孩子感受到分享带来的快乐和满足感。

同时,家长也要耐心引导和鼓励孩子分享,不要强求孩子一次就做到,要给予孩子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适应和接受。

最后,家长们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同理心。

分享是一种责任和同理心的体现,只有孩子具备了责任感和同理心,才能真正理解分享的意义。

家长可以通过讲故事、看书籍等方式,引导孩子认识到分享的重要性,让孩子从内心产生分享的愿望。

总的来说,培养孩子学会分享的习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家长们的耐心和引导。

家长们要以身作则,注重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给予适当的奖励和鼓励,同时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同理心。

只有这样,孩子才能真正学会分享,并且乐意分享,成为一个懂得关爱他人的人。

希望每个家庭都能够培养出乐于分享的孩子,让爱与善良在分享中传递。

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

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

促进社会交往
幼儿分享行为有助于建立 友谊和信任关系
分享行为有助于提高幼儿 的社交技巧和沟通能力
分享行为有助于培养幼儿 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分享行为有助于幼儿适应 集体生活和社会环境
增强集体意识
促进幼儿与同 伴之间的互动
和合作
培养幼儿的团 队精神和协作
能力
帮助幼儿学会 关心他人,增
强同理心
有助于幼儿形 成积极的社会 情感和良好的
心理因素:幼儿的情绪和性格也会影响其分享行为,例如内向、害 羞的幼儿可能更不愿意分享。
语言和沟通能力:幼儿的语言和沟通能力有限,会影响他们表达分享 意愿和与他人沟通的能力。
先前经验:幼儿之前的经验和教训也会影响他们的分享行为,例如 之前不愉快的分享经历可能会使幼儿不愿意再次分享。
教育方式
家庭教育:父母的教育方式和家 庭氛围对幼儿分享行为的影响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幼儿分享行为的培 养
汇报人:XX
目录
01.
添加目录项标题
03.
影响幼儿分享行为的 因素
05.
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 方法
02.
幼儿分享行为的重要 性
04.
培养幼儿分享行为的 策略
06.
培养幼儿分享行为的 注意事项
பைடு நூலகம் 01
添加章节标题
02
幼儿分享行为的重要性
培养良好品质
培养幼儿分享行为有助于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 分享行为有助于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和良好品德 分享行为有助于促进幼儿的语言和沟通能力的提高 分享行为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社会教育: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 对幼儿分享行为的影响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小班教研《培养幼儿良好行为》计划

小班教研《培养幼儿良好行为》计划

小班教研《培养幼儿良好行为》计划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竞争的加剧,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呈现出不良行为的倾向,比如任性、暴躁、不尊重他人等问题,这不仅给家长带来困扰,也给幼儿园教师带来了挑战。

为此,我们小班教研小组决定制定一份《培养幼儿良好行为》计划,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情感培养幼儿的情感发展对于他们的行为习惯有着重要的影响。

我们将通过以下措施来促进幼儿的情感培养:1.关爱与尊重:我们将建立一个温暖和谐的幼儿园环境,注重对每个幼儿的关爱和尊重,在日常交往中示范正确的行为方式。

2.情感表达:鼓励幼儿积极表达自己的情感,无论是喜悦还是沮丧,我们都会倾听他们的心声,并尽力给予适当的安慰和支持。

3.社交技能:通过合作游戏、小组活动等方式,培养幼儿的合作与分享精神,帮助他们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

二、行为规范良好的行为规范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基础。

我们将制定明确的行为规范,并通过以下方式加以落实:1.清晰明确的规则:制定适合幼儿的行为规范,并在日常生活中反复强调,例如提醒幼儿们讲礼貌、不打架、不损坏公物等。

2.示例引导:教师要成为幼儿行为规范的示范者,以身作则,积极引导幼儿正确行为的展示。

3.奖惩机制:建立奖励机制,对幼儿遵守行为规范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同时对于不良行为,采取适当的惩罚措施,并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配合。

三、情绪管理幼儿时期的情绪波动较大,如何正确地管理情绪对于幼儿的行为习惯至关重要。

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帮助幼儿进行情绪管理:1.情绪认知:教师将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认识不同的情绪,并教他们掌握适当的情绪表达方式。

2.情绪调节:通过游戏、绘画、手工等活动,帮助幼儿学会适当地调节情绪,释放负面情绪,并培养积极向上的情绪态度。

3.沟通与倾听:教师将积极倾听幼儿的感受和需求,并与他们进行良好的沟通,帮助他们解决情绪问题。

四、家园合作幼儿的行为习惯的培养需要家长和幼儿园的共同努力。

浅谈小班幼儿分享意识和行为的培养策略

浅谈小班幼儿分享意识和行为的培养策略
说明我们的培养策略是有效的。
研究不足与展望
本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样本量不够 大,研究时间不够长等。
未来我们可以进一步完善研究方法和内容,例如增加不同年龄段、不同 背景的幼儿作为研究对象,以更全面地探讨分享意识和行为的培养问题

此外,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深入研究幼儿分享意识和行为的心理机制,以 便更好地了解幼儿的发展需求,为其提供更加适宜的指导和支持。
注重评价与反馈
在幼儿表现出分享行为时,应及 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让他们感受 到自己的行为得到了认可和赞赏

对于幼儿在分享过程中出现的错 误行为或不良习惯,应给予耐心 指导和纠正,避免过于严厉的批
评或惩罚。
在培养幼儿分享行为的过程中, 应注重家园合作,让家长了解幼 儿园的教育方式,共同配合培养
幼儿的分享意识和行为。
THANKS
感谢观看
提高幼儿的自尊和自信
通过分享,幼儿可以获得他人的认可和赞赏,从而提高他们的自尊 和自信。
促进幼儿的快乐成长
分享可以带给幼儿积极的情绪体验,让他们感受到快乐和满足,进 而促进他们的快乐成长。
02
小班幼儿分享意识和行为 的现状
幼儿在分享方面的表现
01
02
03
自我中心
小班幼儿在分享方面往往 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行 为特征,缺乏对他人的关 注和关心。
邀请家长参与园内分享活动,如家长助教、亲子读书会等,通过家长的参与和示范,让幼儿 更加理解和接受分享的行为。
05
案例分析
案例一:不乖的小猪
总结词
通过故事《不乖的小猪》引导幼儿理解分享的意义,培养分 享意识。
详细描述
教师讲述故事,引导幼儿了解小猪因为不愿意分享而失去了 朋友和快乐,从而培养幼儿初步的分享意识。

如何引导幼儿学会合作与分享

如何引导幼儿学会合作与分享

如何引导幼儿学会合作与分享在幼儿教育中,培养孩子们学会合作与分享是至关重要的。

这不仅有助于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还能够培养他们的社会情感和团队意识。

本文将探讨如何引导幼儿学会合作与分享,帮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获得更多的乐趣和成就感。

1. 以身作则家长和老师是孩子们最好的榜样,他们的行为举止会直接影响到孩子们的学习和行为习惯。

因此,家长和老师首先要以身作则,展现出积极的合作与分享精神。

只有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才能有效地引导孩子们学会合作与分享。

2. 创设合作与分享的环境创设一个积极向上、鼓励合作与分享的环境对于幼儿的成长至关重要。

在家庭和学校中,可以设置一些小组活动或者团体游戏,让孩子们在互动中学会合作、分享和团结。

同时,也可以给予孩子们一些奖励或者表扬,激励他们参与到合作与分享中来。

3. 培养孩子的责任感通过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可以让他们意识到在团队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和角色。

在小组活动中,可以让孩子们轮流担任组长或者分工合作,这样不仅可以培养他们的领导能力,还能够让他们学会尊重他人、倾听他人的意见。

4. 鼓励孩子分享分享是一种美德,可以让孩子学会关心他人、乐于助人。

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鼓励孩子分享玩具、食物或者故事等方式来培养他们的分享意识。

同时,也要教育孩子懂得尊重他人的隐私和物品,不强迫别人分享自己不愿意分享的东西。

5. 培养孩子的沟通能力沟通是合作与分享的基础,只有通过有效地沟通才能更好地协调团队内部的关系。

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来培养孩子的沟通能力,让他们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倾听他人的意见,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

6. 培养孩子的包容心和理解力在合作与分享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分歧和矛盾。

因此,培养孩子的包容心和理解力显得尤为重要。

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故事、游戏等方式来教育孩子尊重差异、包容他人,并学会从对方的角度去理解问题。

结语在当今社会,合作与分享已经成为一种必备的素质。

小班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

小班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

小班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硕放中心幼儿园胡娟一:问题的提出:分享行为是一种综合性行为,也是社会性行为的一个重要方面。

我们可以通过有目的的教育活动和日常生活内容来培养幼儿自发的分享行为,让幼儿充分体验给予及被给予带来的快乐和满足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和爱。

这样,对于全面提高幼儿素质,将来做一个有利于社会的人都将具有深远的意义。

我班的30名幼儿都是独生子女,是家庭中众多成人关怀、照顾的唯一对象,从而养成了它们乐意接受别人的东西,却不愿将自己的东西让与别人的行为。

其特点是“自我中心”。

这阶段的幼儿在考虑问题时总是从自己的感觉、观点出发,而不知道别人观点的存在及不同,更不能自觉地从别人的立场或角度上考虑问题。

这使他们只知道维护自己的利益和快乐,而不能想到或理解别人的渴望心情。

没有人跟他竞争、分享。

父母在教养时的过分溺爱、过分保护容易使孩子形成对父母的依赖性,形成情感上的自我中心,不善于体会其他儿童的思想情感,体验不到与其他孩子分享快乐。

所以来到幼儿园里也常常能目睹这样的情景:两个孩子为了同一件玩具发生争吵甚至打斗;或有的孩子宁愿自己拿着玩具不玩,也不愿把它让与别人玩。

幼儿的这些行为是自我中心化的外在表现。

因此在这学期,我们班尝试进行分享行为的培养,积极利用幼儿园的集体活动来帮助他们学会“与人分享”,消退自我中心心态,促进孩子社会性发展。

二:课题的界定:分享——指幼儿将自己所有物质或所支配的物质或者事件、欢乐、幸福、好处、机会等与别人一起使用,体验的行为,如图书、玩具、食品、一件好事的事等。

从小培养幼儿的分享观念,有利其健全人格和人际关系的发展,适应社会生活的要求,分享是幼儿德育内容之一,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将发挥重要作用。

《纲要》中提出教师应为幼儿提供人际间相互交往和共同活动的机会和条件,引导幼儿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体验与教师、同伴等共同生活的乐趣,培养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的情感。

因此,我们首先利用教学环境为幼儿提供分享的机会和条件,探索幼儿分享行为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小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小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小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一、生活习惯的培养1.规律作息让孩子养成规律的作息时间,是培养良好生活习惯的第一步。

家长和教师要共同引导孩子按时起床、按时睡觉,保证充足的睡眠。

合理安排一日三餐,让孩子养成按时吃饭的习惯。

2.自理能力3.爱护环境教育孩子爱护环境,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比如,不乱扔垃圾、节约用水、用电等。

让孩子意识到保护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

二、学习习惯的培养1.专注力培养孩子的专注力,让他们在做事情时能够集中精力。

家长和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有趣的游戏和活动,引导孩子专注于一件事情,从而提高他们的专注力。

2.时间管理让孩子学会时间管理,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家长和教师可以教孩子制定学习计划,让他们学会分配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3.勤奋好学三、社交习惯的培养1.尊重他人让孩子学会尊重他人,懂得礼貌待人。

家长和教师要身体力行,为孩子树立榜样。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注意培养他们的同理心,让他们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

2.合作能力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让他们学会与他人共同完成任务。

家长和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团队活动,让孩子在合作中成长,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

3.沟通能力教育孩子学会沟通,让他们能够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

家长和教师要鼓励孩子多与他人交流,培养他们的沟通能力。

四、情绪管理的培养1.自我调控让孩子学会自我调控,控制自己的情绪。

家长和教师要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引导他们学会调整心态,面对困难和挫折。

2.情绪表达教育孩子学会表达情绪,让他们能够正确地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

家长和教师要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3.情绪调节培养孩子情绪调节的能力,让他们在面对负面情绪时能够自我调节。

家长和教师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引导他们学会调节情绪,保持心态平和。

培养小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家长和教师共同努力。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关注孩子的成长需求,以爱心、耐心和智慧去引导他们,让他们成为具有良好行为习惯的人。

浅谈小班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

浅谈小班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

浅谈小班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针对小班幼儿的心理特点和环境,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来培养他们的分享行为:1.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家长要引导孩子学会分享,让孩子感受到分享的快乐和美好。

同时,家长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出榜样。

2.在幼儿园中加强教育。

老师要通过游戏、故事、歌曲等方式,引导幼儿研究分享的概念和方法,让他们懂得分享的重要性。

同时,老师也要及时发现和纠正幼儿的不良行为,引导他们正确的行为方式。

3.给予积极的奖励和鼓励。

当幼儿表现出良好的分享行为时,要及时给予表扬和奖励,让他们感受到分享行为的价值和意义,激发他们继续分享的积极性。

三、结论通过对小班幼儿的分享行为进行培养,我们发现,幼儿的分享行为逐渐转变成了内化的自觉行为。

他们学会了分享,也懂得了分享的快乐和美好。

这不仅有利于幼儿健全人格和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也有助于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

因此,家长和老师应该共同努力,培养幼儿的分享行为,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

调查发现,幼儿分享行为的影响因素涉及家庭和孩子自身的心理因素。

为此,我们决定从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两个方面入手,帮助幼儿学会分享。

家庭教育是幼儿成长的重要环境,其教育作用无处不在。

我们需要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念,正确引导幼儿的思想和行为。

幼儿园则为幼儿创造了一个温馨的环境,在轻松愉快的研究、生活和游戏中,让幼儿感受到分享的乐趣,鼓励他们与同伴交往和研究分享。

通过家庭和幼儿园的共同努力,我们可以培养幼儿关心他人、学会分享,帮助他们成为社会人,促进孩子的社会化发展,让他们健康成长。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一)家园合作,采取一致教育态度。

首先,我们需要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转变家长的育儿观念,实现家园一致的教育态度。

我们需要让家长正确认识幼儿分享行为的重要性,了解分享行为教育的方法和措施。

通过家长会、每月一信、网站沟通等方式,向家长传递这些信息,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有目的地进行教育,重视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

教孩子学会分享的习惯

教孩子学会分享的习惯

教孩子学会分享的习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教会他们学会分享是非常重要的。

分享不仅仅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品德,能够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同理心和责任感。

本文将探讨如何教育孩子学会分享的习惯,帮助他们成为更加善良和有爱心的人。

为什么要教孩子学会分享分享是一种美德,它能够培养孩子的慷慨和宽容,让他们学会与他人分享快乐和资源。

通过分享,孩子可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培养互助精神。

此外,分享还可以促进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让他们更加乐于助人、乐于奉献。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分享1. 以身作则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他们会模仿父母的行为。

因此,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则,积极向孩子展示分享的态度和行为。

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与孩子分享食物、玩具等,让孩子感受到分享的快乐和意义。

2. 培养孩子的同理心同理心是分享的基础,只有懂得体谅他人、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孩子才能真正理解分享的重要性。

父母可以通过故事、游戏等方式培养孩子的同理心,让他们学会关心和尊重他人的感受。

3. 奖励和鼓励当孩子表现出分享的行为时,及时给予奖励和鼓励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用表扬、小礼物等方式来肯定孩子的善举,让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分享习惯。

4. 分享教育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都应该注重分享教育。

家长可以与老师合作,共同培养孩子的分享意识和行为规范。

学校可以开展相关主题活动、课程等来引导学生学会分享。

学会分享的好处1. 增进友谊通过分享,孩子可以建立更加深厚的友谊关系。

当他们愿意与他人分享时,就能获得更多朋友和支持。

2. 提升社交能力分享是一种社交技巧,能够提升孩子的社交能力和沟通能力。

通过与他人分享,孩子可以学会尊重、包容和合作。

3. 塑造品格分享是一种品格修养,能够塑造孩子积极向上、善良宽容的品格。

当孩子习惯于与他人分享时,就能培养出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总结教育孩子学会分享是一项长期而持续性的工作,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家长、老师等多方共同努力。

通过以上方法和途径,相信每个家庭都可以培养出乐于分享、乐于助人的好孩子,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收获更多快乐和幸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班幼儿分享行为及习惯的培养策略
当今家庭大多均为独生子女,一个孩子被众多的长辈呵护与疼爱,孩子有求必应,以我为中心。

诸多的溺爱与迁就导致幼儿普遍缺乏分享行为。

在幼儿园会经常出现告状,争抢,哭闹的声音,还有部分幼儿出现不会与同伴相处,孤立的现象。

分享意识和分享行为的发展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从小培养幼儿的分享意识及行为,有利于其健全人格和人际关系的发展,适应社会生活的要求。

分享教育是幼儿园德育内容之一,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本文通过调查探索,实践研究3-4岁幼儿分享意识及行为的发展特点及培养策略。

从问题的性质来看,属于主动把自己的物品与他人共享,或站在第三者的立场上猜测别人的分享行为发生的可能性。

由此可以反映出,儿童分享意识和行为的发展从3岁开始已经表现出较为明显的性别差异。

女孩分享意识明显高于男孩,说明在分享行为的发展上似乎女孩比男孩更慷慨。

女孩比男孩更容易认为别人会产生分享行为。

整体来看儿童对于其他同伴的分享行为存在一定的不信任感,特别是男孩在分享行为中比女孩更富于攻击性,更容易出现争抢行为。

总体来看绝大多数愿意与好友分享美食和快乐的事情。

改进策略:
1、家园共育。

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情感的影响是不容忽视。

大多家长都认为自己能有意或无意培养孩子的分享行为,比如:让孩子
分水果给大人吃,将玩具拿出来给同伴玩;但在“什么是真正的分享行为”“如何引导”等方面存在不恰当的认识。

教师应丰富家长有关此方面专业知识,从而实现家园共育。

2、有意识的增加男孩和女孩共同相处的时间和机会。

有意识的创造女孩和男孩共玩的时间和机会,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分享意识和行为。

如在游戏分组时、座位的安排上都要注意男孩女孩的比例。

3、分享教育应从小抓起。

小班幼儿正处于自我意识最强烈的时期,强调自我为中心,具有非常强烈的独占意识,不愿理解也无法理解他人的想法。

但三、四岁的幼儿涉世不深,他们的想法单纯、美好,几乎是一张白纸。

这时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将会收到良好的效果,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分享的理解、及分享多种方法的掌握,孩子们的分享意识和行为会逐渐增强。

4、长期一贯的坚持。

幼儿的分享行为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过长期引导和教育。

将分享活动贯穿于每日生活各个环节,以生动活泼的方式让幼儿对人对事产生积极的态度和情感体验。

在主观上产生分享的内在动机与愿望,使幼儿的分享行为逐步由被动分享、诱发分享上升到自发分享,最终自觉产生分享行为,为其一生良好品德的培养打下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