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论语》有感
读《论语》有感
读《论语》有感读《论语》有感(10篇)读《论语》有感1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学瑰宝似满天繁星,数不胜数。
而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其学说不仅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发展进程,还深刻地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模式。
自从进入六年级下学期,我们也开始了对国学经典――《论语》的理解与诵读。
孔子是一个伟大的人,他对学生的淳淳教诲,每一句都饱含哲理。
我们学的第一句《论语》就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这一句告诉我们:三个人一同走路,这里面一定有可以当我们老师的人。
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
这是最经典的一句。
随后我们又学了“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明白了世上没有天才,只有肯吸收古人的知识,勤奋敏捷地去求得知识的人才会有学问。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告诫我们要有坦荡的胸怀,“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教育我们要珍惜时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告诉我们不能空想,要付诸学习,而学过的东西必须经过思考,细细咀嚼,才能真正吸收。
我最喜欢这一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能不懂装懂,自欺欺人,这才是明智的表现。
这一句在千年后的今天,同样适用,它是一句至理名言。
就像老师上完一堂课,假如我们已经完全掌握了,就做一些习题巩固;如果我们并没有完全掌握,还有不明白的地方,那我们就不能浑水摸鱼了,应该立刻去请教老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完全掌握老师所讲的知识。
当没有人理解自己时,“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给你以安慰;当自己排斥别人时,“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给你敲响警钟;当自己失信时,“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给你教训;当你想要抓住过去的事不放手时,“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给予你提醒《论语》是孔子的智慧结晶,他将一生的感悟都传给了学生。
他的学生也没有辜负他的期望,将他的格言收录下来,编成《论语》流传后世,孔子的思想从而传承下来,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发展,对后人起着醒世的作用。
读《论语》有感
读《论语》有感读《论语》有感【荐】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
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读《论语》有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读《论语》有感1中国古代,有很多很好的书籍,这个寒假,我读了《论语》。
《论语》是孔子与他的弟子的一些言论,被他的弟子写了下来,里面有很多有着大道理的名句,我给大家讲一讲吧。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告诉我们,学习后温习、珍惜友谊、别人不了解自己而自己不生气,都是很好的。
2、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这句说明君子讲道义而小人只顾私利。
3、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好学。
这本书对我们帮助很大,几乎每一句都有用处。
我在每一天的放学后总要把今天语数英科的学习内容、课堂笔记都看一遍,因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时在玩的时候,我不愿去干一件事情,比如重活,其他人都可能会推给别人,而我则因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而自己想办法做出来。
有时我不小心做错事了,别人批评我,我不会去顶嘴,因为“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是一本很有用的书,能让我们在生活中变得更文雅、更君子一些,还能让我们有一个好成绩,我们值得读。
读《论语》有感2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
《论语》朴素的语言中无不透露着孔子对社会﹑人生的思考,蕴含深刻智慧与哲理,是世界公认的人类文明的伟大财富。
“仁”是本书核心,也是孔子思想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他认为“仁”是个人修养的最高境界,“好仁者,“无以尚之”。
《论语》于此讲了两点:一,“仁”的内涵;二,如何致仁,由此引出“德行”二字。
一句话,“克己复礼为仁:要约束自身并使言行合乎礼。
孔子还提出“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即有正确的爱憎观念,仁者“爱人”、“知人”等观点。
主张爱护、了解、尊敬他人,并把孝悌作为“爱人”的一个根本立足点,“爱人”必须孝敬父母,“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读论语有感350字5篇
读论语有感350字5篇《论语》是儒家的经典着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下面就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读论语有感350字,希望大家喜欢。
读论语有感350字1 读>,我学会了:讲仁爱,讲理论,讲修己,讲道义,讲理性,讲中和,讲学习,重教育在此之中,最重要的是讲道义,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恭敬于礼,远耻辱也。
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
丘亦耻之,怨而友其人”对呀!人没有了道义,还会有朋友吗?孔子最看中精神价值。
他说:”见利思义”把”义”放在”利”上,把精神放在物欲之上。
又说:”朝闻道,夕死可矣”,”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把对道的追求,看成人生最重要的目标。
他以救世为己任,网,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他认为”人能弘道”,为了行道,他坚韧不拔。
”知其不可而为之”,甚至不惜”杀身以成仁”人不但要讲道义还要讲仁爱。
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内容是”仁”.他对”仁”的解释是”爱人”,这是”仁”的重要内涵之一.他认为一个人的爱心应当从小就开始培养,年少时在家中救应该爱父母兄弟;长大了进入社会要爱他人,”仁”的最高境界则是爱广大人民”泛爱众,博施于民而能济”.>——一本教会我做人的书,它将伴随我走向人生的每一步读论语有感350字2 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他的论语流传至今,这位清廉的圣人教给了我们知识和各种礼节、学习方法、交友之道、处世之道等,他从7个方面将这些写得淋漓尽致、由浅而深,而且适用现代社会,会给我们以启发。
例如学而篇是给我最大启发和教育的。
学习并不是死记硬背,要经常去温习功课,每次都要用心去学。
每天提醒自己为他人办事是否尽心,同人相守是否诚实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用于实践,学习不仅仅是读书写字而是如何在学习中领悟深处的真谛,所以孔子提倡实践,将所学到的东西反复揣摩真正掌握才能体会到喜悦。
真正好学的人,应该多与他人切磋,与远道而来的朋友一起讨论、交流,我认为这样才能体会到真正的快乐。
读《论语》有感15篇
读《论语》有感15篇读《论语》有感1常言道,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君子是《论语》中经常出现的词,我们直到今天还常常将其作为做人的一个标准,那么到底什么是君子呢?其实君子是孔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标准。
《论语》中有这样一段对话:司马牛问君子。
子曰:君子,不忧不惧。
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司马牛是孔子的弟子,他曾经问孔子什么样的人才算是君子,孔子的回答是君子不忧不惧。
他又追问不忧不惧,就可以叫君子了吗?孔子说,自我反省,无所愧疚,你又有什么可忧惧的呢?君子的这一要求看似简单,却不容易做到。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孔子说君子之道有三个方面,我未能做到,仁德的人不忧愁,有智慧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畏惧。
仁义的人,由于内心的富足使得他不会担忧,所以仁厚的人能够坦然的面对一切。
有智慧的人,在面对多种选择的时候能不迷惑。
我们当下的选择太多,所以我们只有努力让自己更强大成为一个智者,才能从容面对。
勇敢的人由于内心有一种勇往直前的力量,就会足够自信。
正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当自己足够勇敢时,面对任何困难都不会害怕了。
孔子认为君子能够做到仁、智、勇,所以就少了很多的忧、惑、惧。
正是因为君子内心完满富足,先自我修缮了修养,才能表现的从容不迫。
君子注重自我修养。
君子不去苛责外在的世界,而是把有限的时间、经历等用来苛责内心,所以,孔子云:“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也就是说人对自己要求严格一点,对别人相对会厚道一点,就远离了怨恨。
学习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身的修养,做最好的自己,做一个善良的人。
君子胸怀天下。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君子和小人每天想的事情是不同的。
君子牵挂的是道德,小人惦记的是自己的房子,君子尊重法制,小人关心恩惠。
君子是高尚的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一个人在穷困潦倒之时仍不忘自身修养,不断地磨练自己、完善自己,在他有能力之后才有可能去帮助他人。
读《论语》有感(15篇)
读《论语》有感(15篇)读《论语》有感1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
可哪用半部《论语》,几则《论语》就足以让我领悟了做人的道理。
就如这句——————字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言行要谨慎,不要夸大自己的知识,要有谦虚的学习态度,这才是真正有内在的智慧!孔子还说过:“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恕”这个字,可以让我终身受益。
就是自己不想不喜欢干的事,也不要强迫别人做这件事。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因为别人欺骗自己而反过来是不可取的。
就像蛇咬了你,你该不会咬回蛇吧。
所以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我们学校每个学期都会进行经典诵读比赛,《论语》也是我们必背的内容。
下个星期比赛就要开始了,随着诵读的深入,《论语》总是让我有常读常新的感觉。
《论语》不光让我明白了要谦虚谨慎,要学会换位思考的道理,同时它还告诉我们要实现家庭和睦和社会和谐的奥妙。
让家庭和睦就要做到“孝悌”的本分。
正如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句话在教导我们要孝敬父母也要顺从长兄。
不应该与兄长姐姐斗嘴,更不应该与父母亲作对。
孝敬父母,顺从长兄,这是一个人做人的本分,这是一个人拥有“仁”德的根本。
如果人人都能守住这个做人的本分,那么社会上就不会有孩子因父母批评赌气出走的新闻,也不会有某地“逃儿村”的怪相,更不会有日本留学生汪某机场刺母恶劣事件的发生!因此,让我们将孝悌铭记于心,家和万事兴!家庭和睦可以让我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也可以促进社会的和谐。
而《论语》中的“克己复礼”,我认为也是可以作为人与人之间的相处的准则。
礼,就是礼让别人,大家互相谦让,互相帮助,没有坏心眼,世界不就变得很美好的吗?而礼的另一个层面是“诚信”,这也是做人的根本。
孔子也说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做人、做事要诚信,做生意也要诚信。
《论语》是儒家著作之一,这些语言闪耀着非同一般的光芒,使我参悟了其中读书与做人的重要性,以后我们依然会继续诵读,也相信会有更多的收获!读《论语》有感2在我上三年级的时候,妈妈给我买了一本《论语》,并对我说:“孩子,这是一本非常好的书,告诉我们很多做人的道理,希望你有时间多读一读。
《论语》读书笔记摘录及感悟八篇范文参考
《论语》读书笔记摘录及感悟八篇范文参考《论语》读后感读了《论语》这篇著作,我受用不尽,不仅知道了做人的道理,还亲密接触,让我对孔子了解的更深更多。
《论语》书是对孔子日常生活的举止与语言方式,还有记载中国史代伟人对孔子的评价与生活故事。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这句话反应了孔子与别处俩人行走中,必定有一位是其师傅,还反应了孔子好问好学的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他还非常谦虚,自己成了老师,还是求学,对问题都不耻下问;不像我们,遇到奖励就万分骄傲,遇到困难就不理不睬。
在我练字期间,我在书法班的名誉上是大名鼎鼎的;于是,我非常骄傲,在学校的作业本上写得乱七八糟,还差点被批入"差字黑名单";自从读了这本著作,我在数学方面的字体大有进步,连老师都对我刮目相看;有一次,还在课堂上公开赞扬我的作业本呢!原来论语是多么重要啊!因此,我们要向孔子学习,不能骄傲自大,要做一个谦虚有学问的人,并向孔子取长补短,让自己更完美!《论语》读后感暑假里,我和妈妈一起读了《论语》。
《论语》一共有20章,是孔子的弟子记录孔子言行的一本书。
它主要讲述了人与人如何相处、如何勤奋学习、如何在社会上努力奋斗和如何孝敬父母的一本书。
其中,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学而第一"里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这句话。
在人生的道路上,朋友的力量是不可缺少的。
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
"光凭自己单薄渺小的力量是远远不可能创造出大事业的。
由此,我想到到了管仲和鲍叔牙的友谊故事。
管仲和鲍叔牙小时候是一对好朋友。
管仲小时候家里很穷,所以常常偷鲍叔牙的钱,但鲍叔牙不但不记恨他,反倒对管仲更加友好。
几十年过去了,管仲在为公子纠争夺王位时差点杀死公子小白。
在公子小白继承王位时,鲍叔牙也成了宰相。
鲍叔牙不计前嫌还推荐管仲,可见鲍叔牙的心胸是多么宽广呀!还有一个是有关伯牙和钟子期的友谊故事,当琴师伯牙在荒山中弹琴时,樵夫钟子期竟然能够听出"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
《论语》读书心得14篇
《论语》读书心得14篇《论语》读书心得篇1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读论语有感于许多耳熟能详的名句,我们真正能理解能做到的有多少呢?很多时候我们会思考,疑惑甚至苦闷,会用各种方式去排解这些苦恼烦闷,但往往适得其反,却不知学才是真正解决各种问题的正确方法。
学习书本上的知识,学习他方的经验,了解人世间不同人的经历,慢慢的你就会感到你突破了一层层迷雾,发现一个新自我的诞生,人们总是在不断突破自我中成长的!而学习就是我们从此岸渡到彼岸的桥梁。
《论语》读书心得篇2论语,创编它的意义就是在于教人们如何做人。
里面有这样一句话:“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意思就是: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
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对照这些,尊重长辈这一点我做的就不是很好:我经常是长辈给我提议后仍我行我素。
比如家长让我别玩了,可是我还偏玩。
我应当听从长辈的要求,按长辈的要求去做。
论语里还提到:“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意思是:我每一天多次反省自我,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教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让我们每时每刻反省自我,反省的资料不光有这些,也能够有其他资料。
比如反省自我虚度光阴了吗?做坏事了吗?长辈要让自我办的事做到了吗?我就有一个亲身经历:有一次,妈妈出去办事,让我完成作业。
我在做作业时写一会儿就干干别的,浪费了自我许多时间,就没有做到珍惜时间这一点。
我应当认识到我浪费的是自我的时间,在人生中我就虚度了这些时间。
读完《论语》,我发现我有许多地方都没有做到论语里讲的,我必须要化为行动,以论语的资料为目标,努力改正,成为一个品格高尚的人。
《论语》读书心得篇3《论语》是我国的经典作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著作。
读《论语》有感600字(精选10篇)
读《论语》有感600字(精选10篇)读《论语》有感600字(精选10篇)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
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读《论语》有感600字(精选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读《论语》有感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是什么声音?是谁?在干什么?哈哈!这是我在背《论语》。
《论语》记录了孔子的言行与他和弟子们的对话。
它的核心概念是“仁”,“仁”就是对人尊重和有同情心。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生,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它的意思是,孔子教育弟子,在家就得孝敬父母,出门对待朋友,就像对待自已的兄长一样尊重。
友爱,说话谨慎,说了就守信。
对众人有广泛的爱,亲近有仁德的人。
这样去做了之后,若还有余力,就再学文献知识。
这句话说明了孔子把培养学生道德观念放在首位。
不管是谁,在父母面前,都要尽孝。
拿汉文帝来说,他可是皇帝,每天需处理的事务不记其数,但他从来没有停止过向母亲问候请安。
他母亲生病了三年,他没睡过一个安稳觉,甚至母亲喝的药,他都要先尝一尝。
难道我们不该向汉文帝学习吗?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这句话的大意是,人如果没有信用,根本不可以,就像大车无輗,小车无軏一样,怎么能走呢?春秋时期,季札出使晋国,路经徐国,徐君想要季札之剑,可又不便说,季札看出来了,在心里把剑送给了徐君。
季札出使完晋国回来时徐君已死,他把剑送给了徐君的儿子,他儿子不敢接受,季札便把剑挂在徐君之墓上。
如果我是季札,我就做不到这些,我认为徐君死了,我的约定就没了。
像季札这么讲诚信之人真是太少见了。
这让我明白了,一个人讲诚信是立身处世的根本。
如果你没有信用就无法在社会上立足,就不会有朋友,最终被淘汰。
《论语》是一本好书,希望大家都来读,受教育,有所得。
读论语的心得感想范文10篇
读论语的心得感想范文10篇闻名中外的《论语》这本书主要记录了孔子和他弟子的言行,里面的许多话,都让人受益匪浅。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下关于读论语的心得感想10篇,方便大家学习。
读论语的心得感想1我读了《论语》后,我知道了很多学习和做人的道理,让我来告诉你吧!我明白了一句,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它的意思是说:“学的知识要时常去复习的,不也很快乐吗?”单单这句话就不仅教会了我一个道理,还教会了我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呢!从前,老师教过的知识,我放学回家后从来都会自觉去复习,总以为自己脑子聪明,很轻松地在课堂上就能把这些知识全部记住。
可是,事实却不是这样的。
到了即将段考的前几天,妈妈一检查我的作业和试卷,才发现我学的知识很多都没有巩固,有印象的东西并不多。
在离段考的前几天里,为了能考出优秀的成绩,我被迫每天晚上“开夜车”很辛苦地补缺补漏到深夜,熬到眼睛变成“熊猫眼”。
导致严重睡眠不够,第二天起床晚了上学迟到,耽误上课。
即使是这样,加班加点还是不能把所有的知识都记牢。
后来在段考时我果然吃了大亏,虽然很努力,但是考得并不理想,语文才80分。
后来读了《论语》之后,我开始学会反省自己的不足之处,我学会了每天晚上对老师当天教的知识进行复习,知识不知不觉记得牢固了,学习变轻松了,期考成绩竟然提高到了90几分,我别提多高兴啦!《论语》教会了我一个绝好的学习方法,使我学得更愉快了。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意思说:“君子心地光明磊落,小人却经常局促忧愁。
”记得小时候,妈妈买来了牛奶,我常把牛奶藏起来,不让姐姐知道,想一个人独占。
上学时,我经常担心:“姐姐会不会找到我藏起来的牛奶呢?妈妈会不会发现呢?”当我读完《论语》之后,我主动地把牛奶拿出来和姐姐分享。
妈妈也表扬我大方。
《论语》教会了我做人的方法,就是不能有小人之心。
从此以后我做事光明磊落,越来越有君子之风。
《论语》教会我的做学问、做人道理真的令我终身受用!这便是我读《论语》的宝贵收获。
读论语有感心得体会(精选10篇)
读论语有感心得体会(精选10篇)读论语有感心得体会篇1在现在社会中,所谓的孔孟、老庄已经离人们越来越远,圣贤与经典也逐渐模糊,纷繁世界的庸俗烦琐和思想的高贵纯粹似乎缺少了一些必要的链接。
而于丹教授以白话诠释经典,以经典诠释智慧,把两千多年前的论语用一个现代人对社会,对生活,对人生的感悟演绎出来,灰色的孔子一旦链接了这个多彩的世界,催生而出的是一种纯粹的积极的态度,是道德品性、情感智慧的升华。
读于丹说论语,让我领略到的就是这样一种智慧,是对自己的得失缺憾的正确对待,是对身边朋友的理智看待,是一种心态,一种融入在现在社会中的理性道德。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而我们可以改变的是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
”于丹给我们讲述的《论语》的精华之一,就是告诉我们,如何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与苦难。
人首先要能够正确面对人生的遗憾,不要纠缠在里面,一遍遍地问天问地,这样只能加重你的苦痛。
第二个态度是,要尽可能地用自己可以做的事情去弥补这个遗憾。
一种遗憾,可以被放得很大很大,放大遗憾的后果是什么呢?那就将如印度诗哲泰戈尔所说:“如果你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那么你也将错过星星了。
”承认现实的不足之处,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弥补这种不足,这就是《论语》告诉我们对待生活缺憾的态度。
人们常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社会环境中朋友是最重要的,从你的朋友身上可以照见自己的影子。
其实人这一生有什么样的朋友直接反映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为人,好朋友就是一本书,他可以打开整个你的世界。
我们经常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什么样的人你只要观察他的社交圈子,从这样一个外在环境是可以看到他自己内心价值取向。
那么什么样的朋友对我们来说才算是好朋友,好朋友的标准是什么,会给我们的生活事业带来什么样的帮助;什么样的朋友算是坏朋友,会给我们的人生带来怎样的影响,我们又如何来分辨好朋友和坏朋友呢?于丹教授在讲论语时,谈及交友就有非常明确的标准,谓之,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论语读后感优秀作文10篇
论语读后感优秀作文10篇《论语》对后人而言是一部很好的启示书,因为这本书让越来越多的人看重自己的品行、德行、礼仪。
今天小编就与大家分享论语读后感,仅供大家参考!《论语》读后感徐紫慧仁人,孔子对它的解释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仁人首先要自尊自爱,自己要有奋斗目标要有追求,其次才是推己及人,推生出爱人之心,帮助别人到达他们的理想。
孔子对仁人的要求很高,他的学生轻易够不着这样的头衔。
仲由、冉求和公西赤是孔子3000学生中的得意门生,但是孔子对于他们的评价却是:”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
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
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说他们虽然都是治国懂礼之才,可以驾驭一方之土,但是均够不上仁。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孔子所说的仁不是本事而是德行,一个人不管本事有多大,能力有多强,如果不能够推己及人,仁而爱人,都不能称之为”仁“。
仁人要有一种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气魄,以自己的德行来收纳聚集人才。
《论语》读后感《论语》是我们古今著名的一本书,孔老夫子和它的徒北一生的心血。
孔子是有名的教育家,他一生有许多个弟子,一个连一个的把德礼文明传扬下去。
《论语》是一本讲文明礼仪的书,上面写得都是如何成为君子道理。
里面是讲德行的,我有时在想,如果全国人民都按照孔子的道德去做的话,中国将是多么一个既文明又有礼仪的国家,我很喜欢孔子说的那句:”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特别有感,知道就是不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人要做一个诚实的人,不要做言而无信的人,这样就能成为一届君子。
君子倒底是什么呢?君子由德、礼、行、体四个部分组成。
德是要有品德和德行;礼是要有礼数,以礼待人;行是言行举止都要文雅;体是要体面,穿着要得体。
这些就是《论语》这部书的精华。
听说这本书是孔子死后而弟子们所写的,把孔子的毕生精华记录了下来。
通过《论语》,我想做一个道德品行的人,因为,你品德好了,就有无数好人与你做朋友,就会人人都信任你,因为你遵守诺言,就会看重你,尊重你,因为你也看重、尊重他。
读论语有感_论语读后感500字五篇
What I thought I would never forget before will become totally unrecognizable one day.悉心整理助您一臂(页眉可删)读论语有感_论语读后感500字五篇论语读后感500字(一)我们学校是一个经典古诗文学校,我们从一年级开始就读了:《三字经弟子规》····我们现在上了四年级就开始读了《论语》,这本书写了许多篇值得我们学习的话,其中我最喜欢:《巧言令色,鲜矣仁》,这句话。
这句话的意思你知道么?我告诉你吧!这句话是说:花言巧语,一副伪善面目,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我在给你讲一个小故事吧!:唐玄宗时李林浦任兵部尚书兼中书令,这个人品德败坏,凡是才能比她好,声望比他高的人,他都不折手段的打击。
对唐玄宗他又开始讨好卖乖。
有一次,他对李适之说:”华山有大量黄金,如果能够开采出来,那就可以为国家增加财富。
“李听了,赶快向皇帝报告,建议开采。
唐玄宗听了,找李林莆商量。
可李林莆却说:”这件事我早就知道,可华山是帝王风水集中的地方,还是不要开采了。
“唐玄宗听了他的话,以为他是个忠君爱国的好臣子,对李适之却疏远了。
听了这个故事,我又联想到了了我自己,不禁脸红了。
因为在上一次,妈妈给弟弟买了一盒糖果。
我花言巧语的对弟弟说:”今天你让我吃一个糖,明天我给你买一个汉堡包,你让我吃个糖呗!“,弟弟听了,把糖给了我好几颗。
到了第二天,弟弟早把这件事忘了个一干二净。
所以我什么也没有给弟弟买,我本以为这只是一个好玩的游戏。
但这一次读了”巧言令色,鲜矣仁。
“我就再也不这样做了,每次弟弟买糖,我不再花言巧语了!我一定坚持把论语读完,在把我的坏毛病改掉!论语读后感500字(二)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今年暑假,我就读了一部经典:《论语》。
《论语》是儒家文学的经典着作,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影响了从古至今的一代又一代人。
学习《论语》的心得体会(精选5篇)
学习《论语》的心得体会学习《论语》的心得体会(精选5篇)当我们对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时,就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总结以往思想、工作和学习。
到底应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习《论语》的心得体会(精选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学习《论语》的心得体会1遍观《论语》最有名的,莫过一那句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句话表明了孔子的学习态度和方法,时隔数千年,仍然值得我们学习。
尤其是,其中重视相互学习,相互切磋和重视修身律己的观念,不论对学术界还是普通国人更要重视和提倡的,正所谓: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道。
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礼记学记》)记得,我是在初中学到这句话的,因为课本中那节《论语十则》。
而其中的第一句,就是学而时习之,由教科书的安排中,可见这句话的地位之一斑。
论语不是一部由单独一人完成的著作,而是由孔子他的弟子们合力编撰而成的,所以,在《论语》中,不但有子曰,还有曾子曰,子夏曰,有子曰,等等。
当中,曾子曾经曰过,一句很著名的话,他说啊,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我自己:替别人谋划操办却不尽心尽力吗?同朋友交往却不讲诚信吗?对老师所传授的学业没有好好温习吗?这就是著名的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了。
《周易》说:君子以反身修德。
现在也常说,批判与自我批判。
自古以来,以省三,省吾,省身命名的人很多,由此可见曾子这句话的影响力之深远了。
是为金玉良言也。
上述两句,是我在《论语学而》中,最为喜爱的,故有感而发。
当然,这不是《论语学而》的精华的全部,也不是《论语》的全部精华,不可一概而论之。
已经读《论语》两三个星期了,仅仅读完《论语》中的第一篇《学而》。
也许有人要问我,你为什么读的那么慢?给我两三个星期,我都可以读几百万字了!对此,我也不想争辩什么,于《论语》而言,有人可以在一个星期里一口气读完,也有人宣称一辈子都读不完,哪怕他已经读《论语》读到可以背了。
读论语有感(汇编15篇)
读论语有感(汇编15篇)读论语有感(汇编15篇)读论语有感1 “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信近于义,言可复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节选自《论语.学而》“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论语学而》我们每天都生活在语言的环境里,人际交往都离不开沟通,我们都在承诺,但是你说出来的话就一定可以兑现吗?你容许别人的事,就一定可以做到吗?你说的话能不能兑现,那要看你的诺言离道义有多远,假设你的诺言符合道义,那么,兑现的可能便会高些,这便是“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一个人假设可以恭谨有礼,对别人毕恭毕敬但又符合礼仪,那么他就远离耻辱了。
“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意思是说,假设他有明辨是非的才能,所依靠的都是可亲可信的人,那么这个人的为人行事也就很可靠了。
在这里,“信”也没有被单独拿出来作为一个核心,而是说讲信誉一定要符合道义。
社会中不断地出现的种种挑战,一个人光有单一的内心道德还是不够的,一定要有一个完善的道理体系。
我们知道,关于历史,有一个词语叫做“信史”,其记载真实可靠的历史。
这个词内涵很重,因为历史上有很多史官,要用他们的生命来维护历史的真实,让历史的真相得以流传下来。
这是中国历史上可贵的传统。
曾经,北魏的司徒崔浩和中书侍郎高允两个人奉命撰写北魏的国史,叫做《国书》。
《国书》写好以后,就被鑽刻在首都平城南郊十字路口的石碑上。
很多鲜卑贵族看了国史之后,非常不满,就跟北魏的太武帝拓跋焘进谗言,拓跋焘盛怒之下就下令逮捕了司徒崔浩,接下来就要逮捕中书侍郎高允。
拓跋焘就召见高允,问:“《国书》果真都是崔浩一个人写的吗?”这个时候,高允明白发生了什么事,但是他这样答复的:“《太祖纪》由前著作郎邓渊撰写,《先帝纪》个《今纪》是我和崔浩两人共同撰写的。
不过,崔浩兼职很多,至于详细的著述工作,我写得要比崔浩多的多。
”拓跋焘一听,大怒,说“敢情你写的比崔浩还多,你的罪行比崔浩还大,怎么可能让你活!”高允不慌不忙,答复说:“我的罪过确实非常大,应该灭族,但我不敢说虚妄的话来骗您。
读《论语》有感
读《论语》有感读《论语》有感(通用15篇)读《论语》有感1“一则小故事蕴含着一个大道理,一段小经历浓缩着生命的真谛。
”请您和我一起走进《论语》,它会让我们感受到心灵的阳光。
《论语》分为十一个部分,有《论语学而》、《论语为政》、《论语里仁》、《论语庸也》、《论语述而》、《论语秦伯》一天,我刚看完手中的《论语》,下楼玩耍时,看见一名男子扯着一位老奶奶的衣领,恶狠狠地说:“我少给了你的钱又怎么了,你能把我怎么样?”眼看千钧一发的时刻就要来到,我怎能不“拔刀相助”?想到这里,说时迟那时快,我三步并作两步,一个箭步冲上前去,先给了他一个下马威,然后振振有词地学着《论语为政》里面地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你连泛爱众而亲仁都没有做到,你还有什么希望可谈呢?”那名男子听了我的话,脸一下子红了,他对我说:“小弟弟,你说的很有道理,我应该向你学习。
”周围围观的人都对我竖起了大拇指。
就这样,一场“可怕的战争”结束了,我也一不小心“出了名”。
读了《论语》这本书,我突然觉得自己在平时做的还不够好,不过我也不会放弃,我们现在主要是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好,做一名好学生。
读《论语》有感2在《论语·宪问》中有这么一句话:“不怨天,不尤人。
”它的大意是,遇到挫折或出了问题,不埋怨天命,也不责怪别人。
这仅有六个字的一句话,告诉我们的却是一种待人处事的深刻哲理,所以,我们应更深的去体会它其中的含义。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这么一些人,他们一遇到困难、挫折或麻烦,就牢骚满腹,埋怨上天不给自己好运气,抱怨他人有过错,可就是不自查自己有什么过错和责任。
这就是典型的怨天尤人的表现。
而孔子却认为,我们应当“不怨天,不尤人。
”这实际上就是把对自己的要求提高到一个更严格的标准上,即苛责的应该是自身。
记得我曾经有过这样一次经历。
有一次,省里举行作文大赛,我也报名参加了。
我非常认真的对待这次比赛,用了一个星期来构思,还上网、翻书查阅了很多资料,并用了三个小时认真地写了这篇文章。
《论语》读后感10篇
《论语》读后感10篇《论语》读后感1子路的人品值得我学习,勇敢、乐于助人、勇于追求自己的梦想,并执着于自己的追求,不言放弃这些都是仲由的优点,虽然仲由有很多缺点,可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又有谁没有缺点呢?所以,我觉得“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知耻者,其由也与!不伎不求,何用不藏?”即是对仲由的表扬。
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藏!”有谁能和穿衣服好的人站在一起不怕丢脸呢?祭于公,不宿肉。
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
,如果肉过了三天以后就不吃扔掉岂不是很浪费,普天之下又有多少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之人?而孔子却不食出三日之肉,由此可见孔子之浪费。
《论语》读后感2于丹教授对《论语》的感悟是快乐的、丰富的、给人启发的。
通过读《于丹〈论语〉心得》,我学会了修身养性,品味人生的生活道理。
只有以淡泊的襟怀,旷达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闲适的心态去生活,并将自己的情感和生命融入到自然的状态中,才能寻找到自己内心的那份安宁,也才能如孔子教导我们的那样:快乐地生活!人生之道。
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
”这是孔子自道的人生轨迹,却也成了后人的人生坐标和价值体系。
它就像一面镜子,人们可以通过它比照自己的人生轨迹。
当然,人的年龄有生理年龄、心理年龄和社会年龄,但如果我们能在二三十岁时就能提前感悟到四五十岁的境界,并在内心建立起明晰的人生价值体系,做到淡定从容,那这样的生命一定是有效率、有意义的生命。
从《于丹〈论语〉心得》中,我读到了这份人生的价值体系。
《论语》读后感3《论语》真是让人百读不厌,它优美洗练的句子,精辟的思想,既给人美感又给人启发,让我懂得了许多道理,读《论语》有感作文。
如学而第一的第十章: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闻、良、恭、俭、让以得之。
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这一章的意思是:子禽问子贡道:“先生每到一个国家,必然听得到那个国家的政事,这是他有心求人告诉他的呢?还是别人主动告诉他的呢?”子贡回答说:“先生凭温和、善良、恭敬、节制和谦逊的态度来取得别人的信任和尊敬,使得人家主动把政事告诉他。
读《论语》有感通用15篇
读《论语》有感通用15篇读《论语》有感1漫漫年华已在弹指之间悄然流逝,唯有一部部经典未被时光的流沙覆盖,仍散发着光芒。
在阅读越来越呈现碎化片的今天,经典仍带给我们无与伦比的精神享受和文化盛宴——读《论语》,带给我发自内心的喜悦。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的话开辟了我学习和思考的道路,使我开始探究世界的奥秘。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的告诫教会我复习和感悟的道理,使我开始温习和深深感悟。
“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的一句话使我懂得反省自身,既传则习,在学习上不断反省,以求得更大的进步。
《论语》的可贵之处在于它教会我修养自身,从而也能够使我获得提高自我的喜悦。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轻巧的一句话教会我要宽容,需要培养广阔的心胸。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简单的一句话,告诉我做人要诚实。
面对自己不懂的东西,不需要不懂装懂,而是要不耻下问,否则只会贻笑大方。
孔子曾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也曾师从多人,而他的经历也印证了这句话。
我从中学习到要向身边的人学习,学习他们的优点和改变自身的缺点。
《论语》教会我要承担责任,这也是一种喜悦。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此话应是我们青少年的座右铭。
我们身为祖国的花朵、未来的.栋梁,肩负着复兴中华民族的重任。
前路荆棘遍布,前方雷雨交加,我们任重而道远,但“既然选择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漫漫长路,我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小小一部《论语》却蕴含着巨大道理,而我们每次的阅读也不过是管窥蠡测罢了,其博大精深可见一斑。
读《论语》有感2说起读书来,给别人感觉总是"碧纱待月春调瑟,红袖添香夜读书"这种朦朦胧胧的诗意感觉,我记得读红楼梦的时候,贾宝玉也有一联,"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我觉得这个闲字说的特别好,把这层诗意的窗户纸给捅破了。
《论语》读后感15篇
Luck is an accessory to hard work.整合汇编简单易用(页眉可删)《论语》读后感15篇《论语》读后感1我读了孔子的《论语》中“三人行,必有我师”这句名言后,有了新的感受。
我认为,它的意思是:任何人都要向别人学习,而且要不断地向别人学习。
许多人能成为我的老师,因为他们的专业各有所长,懂得的道理也比我多。
韩愈《师说》中说过:“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有的人语文比我强,我便应向他学习语文。
有的人体育比我棒,我便向他学习体育。
即使是年龄比我小的人,也有值得我学习的长处。
比如说我的表弟,虽然数学比不上我,但他的围棋经过了两年的专业训练后,下得很好,小小年纪已是“三级”小棋手!这个寒假,我便老老实实地呆在家里,虚心向他学习围棋。
他之所以围棋下得好,是因为他对围棋下的苦功多,也应了那句“术业有专攻”。
而我们要向年长的学习是因为,年长的人经过了许多的风风雨雨,坎坎坷坷,历经了岁月的洗礼,懂得许多我们不知道的道理,掌握了丰富的知识。
前段时间我做奥数做烦了,甚至不想再做了。
但当我看到一篇__,讲述了张广厚小学时候数学很差,连中学都差点进不了,但他没有看气馁,专攻数学,竟成为世界闻名的大数学家。
他的恒心、毅力不正是值得我学的吗?我便下定了决心,一定要将奥数学好。
“三人行,必有我师”,我们一定要虚心学习别人的优点;虚心学习知识;虚心学习做人的道理。
《论语》读后感2去年暑假,读了一遍《论语》,当时对一些诸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之类的好理解的句子做了背诵。
对于一些不好理解的句子,一知半解的就过去了。
宋朝宰相赵普研读《论语》,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所以学《论语》对学习及做事很有帮助,我就找出书架上的《论语》书开始了第二次阅读。
起初,我认为《论语》不是整篇的__,连贯性不强,比较零散,不便于记忆,有些句子不能理解,故运用起来也不能自如。
这第二次阅读,感到有了新的理解,《论语》中的句子听起来很深奥,但仔细一想,他讲的都是一些生活中,学习上的基本的道理,孔子及其弟子说的话,多是从其自身出发,很接地气,符合实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感
谈到孔子,就我个人而言,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到现在的大学,对孔老夫子的学习一直伴随着我的成长。
姑且说孔老夫子的“学习”吧,只是每个阶段都有孔老夫子的文章或者是讲述他的故事,亦或是他的生活片段及生平事迹,相信大多数人和我一样。
其中,大多数情况下是通过看介绍孔子的影片、电视剧、故事来了解孔老夫子的思想的,感受这位先哲超凡的智慧。
然而,既然说到孔子,又怎么能不说论语呢?俗语云:“一部《论语》治天下”。
《论语》作为不少代君王治世的宝典,定有其魅力所在。
但是我再次拿起《论语》来读的原因是想通过这部圣贤之作来了解孔子及其门中弟子的思想,静下心来与这位至圣先师进行交流。
当然,这个想法或许听起来有点荒谬,因为仅凭一部《论语》就像全面了解孔夫子的思想显然是不够的,但是《论语》作为贯穿时下中小学甚至大学的教育,定然有其现实意义,蕴含了孔老夫子的大乘思想。
老实说,大学以前,我是不觉得孔子有什么了不起的,就连高中物理老师在讲牛顿运动定律时也说道:“牛顿对世界的贡献是那个孔子远不能比的。
”的确,不就是说了些貌似很有哲理的然而却众人皆知的话么。
就比如说与我们学生
切实相关的学习吧,孔老夫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不是废话吗?一般的学生也知道只学习不思考会感到迷惑,只思考不学习有害啊。
又比如说那句“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不是一个很平常的自然现象吗?......所以即便高中硬是把大部分论语看完了也是为了应付那道古代文学题,换全国卷之后,原本就薄得可怜的《论语》又压缩成了“全国卷《论语》常考50句,连死记硬背的数量也大大减少了。
到了大学,自由时间多了,图书馆的气氛也非常适合静静看书。
《论语》,上至君王,下至黎明百姓都被捧为宝典,究竟有何魅力?终于可以深入解读孔老夫子的思想,领略这位先哲的大智了。
读完,才更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肤浅与错误。
正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因为我们从小就被老师传授这样的学习方法,殊不知老师所教本身就已经是孔子文化影响下的了,这说明孔老夫子的箴言已经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我们从接受教育起就已经受到了孔子思想文化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了。
又如那句“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这句话,我竟然仅仅以为孔老夫子只是发现了个自然现象就写在了书上,简直不能忍受自己的愚蠢,更不能忍受自己对孔老夫子的亵渎,没有明白这句话背后的象征意义,又或者是孔老夫子想要阐述“修道之人须有坚韧的毅力,可以耐得住
困苦,受得住折磨”这样一个道理而拿松柏作比喻。
通过尽人皆知的自然现象来告诉大家道理本身就已经能够增强语言的说服力,这本身就是一种说话的大智慧。
《论语》仅一万两千余字,共二十篇,上下论各十篇。
从各个方面体现了孔老夫子的大智。
而且,孔老夫子选择依靠道德思想约束世人本身就是很超越时代的做法,虽然由于当时的社会原因,其治国理想未得到实行。
读完之后对各个篇章进行了简要的概述。
第一篇《学而》讲研究学问的方法及内在修养;第二篇《为政》可以说是学问用处的一种体现;第三篇《八佾》谈文化精神;第四篇《里仁》谈做人是学问的中心第五篇《公冶长》通过对话、拿实例证明孔子及其弟子的思想和学问;第六篇《雍也》亦是用事实来讨论说明研究学问的方法;第七篇《述而》讲学问之道,个人觉得算是《学而》的延伸和注解;第八篇《泰伯》也算是第二篇《为政》的解释与拓展;第九篇《子罕》讲孔子的思想和阐述历史思想观念;第十篇《乡党》感觉在说孔子的日常生活,但是老夫子的弟子应该是想借此来说为人处世的态度吧.....
总的来说就是讲了:学习的方法及态度、思想道德修养、为人处世之道。
里面我比较喜欢的一句是“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即便物质生活贫乏,但也要有君子之风。
做一个君子,做一个有大格局的人。
毛泽东曾经说过“小人累君子,君子当存慈悲之心救小人”何谓慈悲,如果我们救了这个小
人,岂不是相当于让这个世界又多了一个小人?这就是你怎么救的问题了。
要做一个有智慧的君子,仅凭君子之风是完全不够的,而这所谓的智慧则要从不断地学习中累积。
其实,在高中我一直以为自己很聪明,因为我花比别人少的时间却能取得比别人更高的分数,也能在一些游戏上疯狂地虐他们,一直是一说名字就大多数高中生听说过的角色。
然而,我错了,聪明是不能等于智慧的,而且,我应该是连聪明也算不上,因为太过声张不是明智的表现,要知道,低调是处世的大智慧,作为大学生,在大学这样的一个环境中,更要有一颗去浮名的心,做事恰到好处,在大学课堂中、课堂外、日常生活中提升智慧。
《论语》及孔子的一些其他作品所体现的思想,大多数是经世致用,当然,由于时代因素,无法避免的要在其思想中加入一些现实元素,然而,即便如此,他的主张也依旧没有得到推广。
这是统治者的愚蠢还是时代的悲哀?历史既然已经成为了历史,我们也没有必要再去追究当时各国不采纳孔子的主张了。
因为孔老夫子的思想高度不是一般人所能企及的,放眼整个中国历史,还未发现思想有如此高度的人,我们只能去遥望,但却很难达到。
即便是明代心学大师王阳明,当然;这本身就是个在某种程度上不能进行比较的问题?比较也没有意思,因为我们要做到是深入汲取这些高深的思想,运用到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提升自己的境界与修为。
能做到这个,也该算是一种大智了吧。
——2015年11月31日中山大学移动信息工程学院张铁山
学号:15352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