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临海市第六中学高中政治 哲学导学案四 新人教版必修4

合集下载

浙江省临海市第六中学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4第6课第1框《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导学案(无答案)

浙江省临海市第六中学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4第6课第1框《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导学案(无答案)

【自主学习】一、学习目标1.识记实践的含义;实践的特点。

2.理解实践的基本形式;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重点)3.列举生活实例,依据有关哲学原理,阐明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难点)二、知识梳理(一)实践及特点1.实践的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

(1)凡是实践,都是以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活动。

(2)实践是一种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存在变为存在。

2.实践的特点:(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实践的基本要素包括:实践的、实践的和实践的手段。

它们都是客观的,实践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是受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制约的,因而也具有客观性。

(2)实践具有能动性。

实践是、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3)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实践不是单个人的的活动,而是处在一定中的人的活动。

人的实践活动是的发展着的。

(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的反映,这种反映只有在实践中、在的相互作用中才完成的。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1)认识产生于的需要。

(2)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这些工具延伸了人类的,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

(3)实践锻炼和提高了。

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1)实践处于的交换点上。

(2)通过实践,人们可以把自己头脑中的的存在变为的存在。

(3)人们把指导自己实践的认识和实践所产生的结果加以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反映了客观事物。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1)认识从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

(2)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才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精讲点拨】1. 实践的三个特点是一种什么关系?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实践的三个特点是统一的。

实践既具有客观物质性,又具有主观能动性,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这是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观区别于以往旧的实践观的标志所在。

夸大第一个特点否认第二个特点会导致机械唯物主义,而夸大第二个特点否认第一个特点会陷入唯心主义。

浙江省临海市第六中学高中政治必修4《2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导学案

浙江省临海市第六中学高中政治必修4《2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导学案

【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识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

2、识记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基本形态,及其优缺点。

3、识记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基本形态,区分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教学重点、难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重点) 2、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

(难点)【课前准备】基础知识1、唯物主义认为:是本原的,是派生的,先有后有,决定。

唯心主义认为:是本原的,是派生的,先有后有,决定。

2、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

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

3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是正确的,但有自身的只是一种可贵的没有科学的依据,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把复杂问题简单化。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

但它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认为是世界的本原,因此其局限性表现、、的唯心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地位,其正确揭示,正确反映正确反映。

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夸大为一的实在,当成第一性,认为客观事物都依赖于人的。

客观唯心主义把当成世界的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的外化和表现。

2、唯物主义的基本形态唯物主义形态优点局限性(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3)辨证和历史唯物主义【特别提示】不能认为唯物主义都是科学的。

唯物主义的三种形态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

但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都有自己的局限性,只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3、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唯心主义形态基本观点(1)主观唯心主义(2)客观唯心主义【议一议】: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有什么异同点?相同点:不同点:4、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思考】(1)、在哲学发展史上,除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之外还有什么之间的斗争?(2)、为什么说相对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来说,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具有从属的意义?在第一框明确了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探讨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内容,即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完整word版)高中政治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新)

(完整word版)高中政治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新)

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单元概述《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这一单元探讨世界的本质,告诉我们应当如何看待和理解我们周围的世界。

这是任何哲学都无法回避的、都必须回答的问题,对这些内容的认识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因此,本单元在整本教材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本单元内部的结构关系: 物质(第四课)--意识(第五课)-—实践(第六课)——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综合探究)。

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2.4.1 世界的物质性一、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识记物质定义、运动的含义、相对静止的含义。

2、理解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3、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世界真正的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运用所学知识及相关哲学原理,分析作为物质观发展的第一个基本阶段,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科学性。

列举实际事例,结合相关哲学原理,讨论如果只承认运动的绝对性,而否认静止的相对性会导致的结果,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什么要坚持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世界是有规律的,规律是普遍的。

列举实际事例,分析任何事物都有其内在的规律性,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人在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分析宇宙间一切事物及现象的能力。

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认识世界的本质,并能够自觉地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反对上帝或神灵创世说。

通过学习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使学生懂得辩证唯物主义在承认运动的绝对性的同时,还承认相对静止的重要作用,从而承认世界是可知的。

二、学习重点难点自然界的物质统一性、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规律以及人与规律的关系.【课前预习案】(20分钟)一、阅读与思考: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28—-P30,在教材找出并勾画以下知识,初步识记自主探究结合自己对课本的理解,自主完成所列问题一、世界的物质性(1)自然界的物质性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全册精品】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全册教案及导学案含答案

【全册精品】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全册教案及导学案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 全册教学案目录✓ 1.1生活处处有哲学✓ 1.2关于世界观的学说✓10.1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10.2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11.1社会发展的规律✓11.2社会历史的主体✓12.1价值与价值观✓12.2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12.3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2.1哲学的基本问题✓ 2.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3.1时代精神的精华✓ 3.2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4.1世界的物质性✓ 4.2认识运动把握规律✓ 5.1意识的本质✓ 5.2意识的作用✓ 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6.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7.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7.2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8.1世界是永恒发展的✓8.2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9.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9.2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教学设计】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第一框《生活处处有哲学》一、教材分析《美好生活的向导》是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第1章第1框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哲学与生活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哲学的本义和任务理解:(1)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2)哲学就在我们身边运用:举例说明生活中存在的哲学思想,说明哲学并不神秘,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具有用理性和智慧的眼光认识自然、社会和人生变化和发展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喜欢哲学,热爱哲学,切实体会到生活需要智慧,生活需要哲学。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产生于人们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教学难点: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四、学情分析本框题的内容比较简单,容易理解,但由于学生是初次接触哲学还没有树立用哲学的思维认识问题,所以教师要对课堂上的举的生活中的现象及时从哲学的角度概括。

五、教学方法1.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2.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3.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课前预习《生活处处有哲学》的具体内容,初步概括哲学与生活的关系。

浙江省临海市第六中学高中政治 哲学导学案一 新人教版必修4

浙江省临海市第六中学高中政治 哲学导学案一 新人教版必修4

浙江省临海市第六中学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导学案一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第一框世界的物质性【自主学习】一、学习目标1.识记物质的定义。

2.理解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3.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重点)二、知识梳理(一)自然界的物质性1.自然界是客观的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的一部分。

2.物质的含义物质是,并能为人的所反映的。

3.物质的特性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提醒:物质的概念对于物质的概念,应抓住三点:一是客观性,即不依赖于人的意识;二是其可知性,即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三是其实质,客观实在性。

(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1.人类社会具有客观物质性(1)从人类社会产生来说:人类社会是长期发展的产物。

在从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起了决定性作用。

(2)从人类社会构成来说: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人口因素和。

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要素。

这些要素的客观性,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2.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1)自然界是的。

(2)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

(3)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

提醒:关于世界物质性的表述(1)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2)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3)世界统一于物质(4)世界是物质的。

【精讲点拨】1.物质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基本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

2.要明确“客观实在”是从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的共同特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同时要把握物质的可知性。

物质虽然不依赖于人的意识,但人们能够认识它。

3.物质与物质具体形态的关系。

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

两者关系具体表现在:物质是从物质形态中概括抽象出来的,物质具体形态是物质的具体表现,物人的进化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作用。

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

5.从存在、发展和构成要素看,人类社会具有客观的物质性。

最新人教版高二政治必修四导学案(全册)

最新人教版高二政治必修四导学案(全册)

最新人教版高二政治必修四导学案(全册)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第一框 生活处处有哲学主备人:【学习目标】1.识记哲学的含义2.理解哲学智慧源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实践,源于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3.使学生初步具有用智慧的眼光认识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发展的能力。

【知识结构】【课堂预习】一、哲学就在我们身边: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 。

2、哲学源于人们对 的追问和对 的思考。

二、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1、哲学是一门 的学问。

2、真正的哲学的任务是【自主探究】(判断)1.哲学很高深,离现实生活太遥远。

( )2.哲学能启迪智慧,使人聪明,学好了哲学就会使人聪明起来。

( )3.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任何哲学都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生活处处有哲学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真正的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课堂检测】1.恩格斯说过,“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

”这话主要说明()A.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B.认识世界需要智慧C.哲学是从人们的主观情绪中凭空产生的 D.改变自然界,需要发展人的智力2. 马克思说:“没有哲学我就不能前进。

”这句话主要强调()A.马克思是研究哲学的哲学家 B.哲学与生活是不可分割的C.哲学能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D.不懂哲学的人就不能进步3. 哲学的本义是指( )A. 智慧B. 聪明的人C. 真理D. 爱智慧或追求智慧4. 马克思说:“哲学不是在世界之外,就如同人脑虽然不在胃里,但也不在人体之外一样。

”对此可以这样理解()A.哲学在世界之内B.哲学就在我们身边C.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D.学习哲学可以使人更聪明5. “人们远在知道什么是辩证法以前,就已经辩证地思考了。

最新人教版高二政治必修四导学案(全册)

最新人教版高二政治必修四导学案(全册)

最新人教版高二政治必修四导学案(全册)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第一框 生活处处有哲学主备人:【学习目标】1.识记哲学的含义2.理解哲学智慧源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实践,源于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3.使学生初步具有用智慧的眼光认识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发展的能力。

【知识结构】【课堂预习】一、哲学就在我们身边: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 。

2、哲学源于人们对 的追问和对 的思考。

二、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1、哲学是一门 的学问。

2、真正的哲学的任务是【自主探究】(判断)1.哲学很高深,离现实生活太遥远。

( )2.哲学能启迪智慧,使人聪明,学好了哲学就会使人聪明起来。

( )3.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任何哲学都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生活处处有哲学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真正的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课堂检测】1.恩格斯说过,“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

”这话主要说明()A.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B.认识世界需要智慧C.哲学是从人们的主观情绪中凭空产生的 D.改变自然界,需要发展人的智力2. 马克思说:“没有哲学我就不能前进。

”这句话主要强调()A.马克思是研究哲学的哲学家 B.哲学与生活是不可分割的C.哲学能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D.不懂哲学的人就不能进步3. 哲学的本义是指( )A. 智慧B. 聪明的人C. 真理D. 爱智慧或追求智慧4. 马克思说:“哲学不是在世界之外,就如同人脑虽然不在胃里,但也不在人体之外一样。

”对此可以这样理解()A.哲学在世界之内B.哲学就在我们身边C.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D.学习哲学可以使人更聪明5. “人们远在知道什么是辩证法以前,就已经辩证地思考了。

浙江省临海市第六中学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4第10课第1框《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导学案(

浙江省临海市第六中学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4第10课第1框《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导学案(

【自主学习】一、学习目标1.识记辩证否定观的内涵。

2.理解辩证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3.理解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的关系。

4.分析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

5.深刻理解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分析为什么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同创新意识息息相关。

二、知识梳理(一)辩证否定观1.辩证否定的含义事物,自己否定自己,。

2.辩证否定的特征(1)辩证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灭亡的。

(2)辩证否定是事物的环节,新事物、保留和旧事物中积极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发展的。

3.辩证否定的实质实质是“”,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

(二)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1.理论依据:(1)任何事物对它产生的那个时代和那些条件来说,都有它存在的理由。

(2)任何事物对它逐渐发展起来的新的、更高的条件来说,不得不让位于。

2.基本内涵:(1)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理解。

(2)辩证法对现存事物的肯定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

(3)辩证法的本质是、革命的和创新的。

3.二者关系(1)创新是对既有、实践的突破。

(2)要创新就要有批判和。

4.方法论要求(1)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和落后的。

(2)注重研究,善于提出,敢于寻找,确立新观念,开拓。

【精讲点拨】1.事物的否定是自我否定事物最终之所以被否定,根源在于事物的内部,是事物内部的否定因素战胜了肯定因素。

2.辩证的否定的地位和作用(1)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即否定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化,是从旧质向新质的飞跃,没有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事物就不会发展和前进。

(2)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在否定旧事物时,并不是把旧事物全部抛弃,新事物是在批判地继承旧事物中一切积极的有生命力的因素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样新旧事物之间就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3.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扬弃”具有抛弃、保留、发扬和提高的意思。

浙江省临海市第六中学高中政治 哲学导学案四 新人教版必修4

浙江省临海市第六中学高中政治 哲学导学案四 新人教版必修4

浙江省临海市第六中学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导学案四【自主学习】一、学习目标1.识记意识的作用。

2.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重点)3.结合所学哲学原理,论证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4.结合人的意识主观能动性原理,列举生活实例,说明人能够在意识的指导下,通过实践活动改造世界。

5.列举生活实例,依据有关哲学原理,说明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要求。

(难点)二、知识梳理(一)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1.意识活动具有和。

2.意识活动具有和。

(1)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

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意识活动的,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

(2)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

(二)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1.意识对具有指导作用。

2.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作用。

(三)一起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含义: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2.意义:这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

3.要求:(1)充分发挥,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2)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与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3)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精讲点拨】1.意识能动性的表现(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A.从深度看,意识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B.从跨度看,意识不仅能够反映当前的现象,而且能够追溯过去、探测未来。

C.从进程看,随着实践的发展和人们认识能力的提高,人的意识正在不断发展。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A.从意识与客观世界的关系来看,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B.从意识与人自身关系来看,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人教版 高中政治必修4全套教案 全册教学设计

人教版 高中政治必修4全套教案 全册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全套教案全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理解政治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掌握政治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意识二、教学内容本教案包括了《政治与生活》、《政治与经济发展》、《政治与法律》、《政治与文化》等主题,涵盖了政治学科的基础知识和相关理论。

三、教学方法- 探究式研究: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政治学科的相关问题。

- 互动式教学:让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呈现政治学科的相关内容,提升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参与度。

四、教学流程第一课时:政治与生活1. 引导学生思考政治对于个人生活的重要性。

2. 分组讨论个人生活中的政治问题,并汇报讨论结果。

3. 通过案例分析,展示政治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第二课时:政治与经济发展1. 通过多媒体展示,介绍政治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 分析历史事件中政治与经济的关系,并引导学生思考。

3. 讨论当今社会中政治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

第三课时:政治与法律1. 探究法律与政治的关系,并引导学生思考法律的政治属性。

2. 分析法律对政治稳定和社会秩序的作用。

3. 通过讨论案例,深入理解政治与法律的相互影响。

第四课时:政治与文化1. 引导学生思考政治对文化传承和创新的作用。

2. 探讨政治对于社会文化发展的影响因素。

3. 分析政治与文化的相互渗透关系,并进行思考性讨论。

五、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观察学生的积极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2. 作业评定:布置相关作业,评估学生对于政治学科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价:评估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六、教学资源-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教材- 多媒体设备- 课堂讨论案例以上为《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全套教案全册教学设计》的基本构想,通过本教案的实施,旨在帮助学生全面理解政治学科的重要性和相关知识,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意识。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导学案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导学案

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人的认识从何而来知识准备: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学习方式:小组合作探究例题示范:吸毛器的发明怎样才能使洗衣机洗后的衣服上不沾事实小面团之类的东西?这曾经是一个令科技人员大感棘手的难题。

日本一位家庭妇女在为这个问题所缠绕时,突然想起幼年时在农村山冈上用小网捕捉蜻蜓的情景,既然可以用小网网住蜻蜓,那在洗衣机中放一个小网是不是也可以网住小面团一类的杂物呢?许多科技人员认为她这种想法太缺乏科学头脑了,对此没加理睬。

这位家庭妇女没有被权威所吓倒,经过三年的反复研究实验,终于获得了满意的效果,发明出了现在洗衣机上的吸毛器,专利期限为15年,取得的专利费高达1、5亿日元。

点评:(看我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这种反映只有在实践中、在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完成。

在实践活动中,人们借助于一定的工具为手段,同客观对象发生关系。

使客观对象发生某种改变,从中获得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日本的一位家庭妇女发明了洗衣机上的吸毛器,解决了连科技人员也大感棘手的难题,也说明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模拟练习:瓦特与蒸汽机瓦特(Jameswatt,1736——1819)英格兰发明家。

1736年1月9日生于英格兰格林诺克。

童年时代曾经在文法学校读过书,但是没有受到系统教育。

瓦特在父亲做工的工厂里学到许多机械制造知识,以后他到伦敦的一家钟表店当学徒。

1763年瓦特到格拉斯哥大学工作,修理教学仪器。

在大学里他经常和教授讨论理论和技术问题。

有一次,一台纽可门蒸汽机损坏,要瓦特修复。

瓦特在修理这种蒸汽机时,弄清全部工作原理,找到了它消耗大量燃料的症结。

1765年他动手设计了一个与汽缸分离的冷凝器,汽缸外装上绝热套子,使它一直高温,新的蒸汽机的效率大大提高。

浙江省临海市第六中学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4第9课第1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导学案(无答案)

浙江省临海市第六中学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4第9课第1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导学案(无答案)

【自主学习】一、学习目标1.识记矛盾的含义、同一性和斗争性以及普遍性与特殊性。

2.理解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及其重要意义、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重要意义、矛盾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3.运用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社会生活中的重大问题。

运用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二、知识梳理(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1.矛盾的含义:事物内部和的关系,简言之,矛盾就是。

2.矛盾的基本属性(1)同一性:指矛盾双方相互、相互的属性与趋势。

A.矛盾双方,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中。

B.矛盾双方,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

(2)斗争性: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

体现着矛盾双方的倾向和趋势。

(3)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A.同一以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和相互贯通。

B.斗争性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

C.矛盾双方既,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

(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1.矛盾的普遍性(1)含义:是指矛盾存在于中,贯穿于每一事物始终。

即有矛盾,有矛盾。

(2)方法论要求:,分析矛盾,敢于,积极寻找正确方法解决矛盾。

2.矛盾的特殊性(1)含义:是指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2)表现:A.不同的有不同的矛盾。

B.同一事物发展的不同过程和有不同矛盾。

C.同一事物中、同一矛盾两个不同方面各有其特殊性。

3.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的相互关系(1)相互连结A. 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表现出来。

B. 也离不开普遍性。

(2)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A.在一定场合为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是特殊性。

B.在一定场合为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是普遍性。

(3)方法论意义A.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

B.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中国具体实际的。

【精讲点拨】1.正确理解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的辩证关系原理(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

浙江省临海市第六中学高中政治必修四《第七课 辩证法的联系观 第二框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导学案

浙江省临海市第六中学高中政治必修四《第七课 辩证法的联系观 第二框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导学案

【自主学习】一、学习目标1.识记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系统的含义与基本特征。

2.理解系统优化方法、综合思维方法。

3.举出生活中的典型事例,运用相关哲学原理,讨论如何才能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最优目标。

4.运用所学知识,剖析生活实例,说明如何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培养和锻炼综合思维,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知识梳理(二)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1.系统的含义和基本特征(1)含义: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

(2)基本特征:、和。

2.系统优化方法(1)具体原则①要着眼于:。

②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

③要注意系统内部结构的。

(2)方法论要求: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来认识事物。

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出发,把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形成关于这一事物的完整准确的认识。

【精讲点拨】1.区分整体和部分在利益、地位、功能上的不同是这节课值得留意的地方整体利益高于部分利益,整体处于统率地位,整体功能与部分功能的关系要分情况讨论。

关键要看清问题。

2.整体大于部分,尽可能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

(1)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整体大于部分,这是从结构上讲的,但是从功能上讲,整体与部分功能的关系有三种情形:一是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

当许多部分按照有序性构成有机整体时,就会产生部分所没有的新的整体功能;二是当各部分以有序、合理、优化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三是当部分以无序、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各部分原有的性能得不得发挥,甚至互相抵消,使整体功能小于部分功能之和。

(2)整体与部分要求我们一方面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另一方面,还要求我们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3.系统的基本特征(1)整体性。

整体性原则是系统优化方法的核心。

浙江省临海市第六中学高中政治 第八课 第一框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导学案2 新人教版必修4

浙江省临海市第六中学高中政治 第八课 第一框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导学案2 新人教版必修4

浙江省临海市第六中学高中政治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第一框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自主学习】一、学习目标1.识记发展的实质2.理解发展的普遍性3.了解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的科学,又是关于世界永恒发展的科学。

二、知识梳理(一)发展的普遍性1.自然界是发展的发展阶段:从无机物到,从无生命物质到,从生命物质到的漫长的前进和上升过程。

发展形式:从机械运动到、化学运动,再到。

发展程度:自然界总是处在由低级到、由简单到的发展过程中。

发展原因:是由物质世界的相互作用引起的,正是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发展。

2.人类社会是发展的:的依次更替表明,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3.人的认识是发展的(1)每个人的认识都经历着由不知到知、由知不多到的过程。

对各种事物的认识也有一个的过程。

(2)整个人类的认识也是不断发展的。

(二)发展的实质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是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精讲点拨】1.正确理解联系、运动、变化、发展的关系联系运动变化发展区别指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和事物与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性质上的根本变化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联系联系构成运动,运动引起变化,发展是事物前进、上升的变化。

由于事物的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才构成事物的运动,引起事物变化,推动事物的发展。

2.正确理解发展的实质(1)明确含义: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发展的意义:有了发展才有缤纷秀丽的自然界,才有生生不息的人类社会,才有日新月异的现代科技。

(3)反对倾向:反对僵化保守的思想和静止的观点,克服因循守旧、安于现状的不良习惯。

【合作探究】(要求:分组讨论,互补完善;学生展示;教师点拨,归纳提升。

)(探究活动一)情景:不用纸巾用手帕、不坐电梯爬楼梯、开汽车不如骑单车等。

浙江省临海市第六中学高中政治必修4《21哲学的基本问题》导学案(无答案)

浙江省临海市第六中学高中政治必修4《21哲学的基本问题》导学案(无答案)

【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识记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容。

2、理解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3、理解思维和存在是哲学基本问题的原因。

教学重点、难点:哲学的基本问题【课前准备】基础知识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______________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是思维和存在_________ 的问题;其二是思维和存在_____________ 的问题。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划分的依据是________ 。

凡认为 _____ 决定 ____ 的,属于唯物主义;凡认为_______ 决定 _____ 的,属于唯心主义。

4、认为思维 ________ 存在,就是认为二者有同一性,这种观点被称为 ______ 论;如认为思维 ________ 存在,就是否认二者的______性,这种观点被称为 _______论。

5、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中___________ 的基本问题。

6、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__________ 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7、人类从事的活动主要归结为两类:一是______ ;二是_______ 。

二者说到底都要解决一个共同的问题是 ________ 。

疑难问题拓展思考有一天,庄子和他的朋友惠施一起外出散步,走到一座桥上,只见桥下有很多鱼不停地游来游去,穿梭嬉戏,自由自在,好不惬意,于是庄子说:“鱼是多么的快乐啊!”惠施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很快乐呢?”庄子反问道:“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惠施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的感觉如何,可是你也不是鱼呀,你怎么知道鱼快乐不快乐呢?”按照惠施的说法,不是鱼就不知道鱼的快乐。

那么不是物就不知道物的道理了。

由此推论下去。

世界上就没有可以认识的东西了。

(1)上述材料反映了哲学上的什么问题?(2)惠施的话属于什么观点?(3)我们的思维能不能反映现实世界?典型例题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是()A.意识能否正确地认识物质B.物质和意识何者是世界的本原C.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否统一D.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否统一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唯一标准的理解。

浙江省临海市第六中学高中政治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导学案 人教版必修4

浙江省临海市第六中学高中政治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导学案 人教版必修4

浙江省临海市第六中学高中政治认识运动把握规律导学案人教版必修4【自主学习】学习目标识记运动、相对静止和规律的含义。

理解物质和运动、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重点)列举实际事例,结合相关哲学原理,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什么要坚持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列举实际事例,分析任何事物都有其内在的规律性,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

(重点、难点)知识梳理(一)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运动的含义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和过程。

物质与运动的关系(1)运动是物质和存在方式。

(2)运动是的运动,是运动的承担者。

(3)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也不存在脱离的运动。

静止的含义一是说事物在它发展的和一定时期,其没有发生变化。

二是说物体相对于来说没有发生运动,或者说物体在内没有发生某种特殊的运动。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区别联系运动是的、永恒的和绝对的,静止是的、暂时的、相对的。

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状态,物质世界是绝对和相对的统一。

(2)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只承认绝对运动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和诡辩论。

(二)运动是有规律的1.规律的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的、本质的、、稳定的联系。

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1)规律是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既不能被,也不能被消灭。

(2)规律是的。

(3)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规律,二不能违背。

人可以在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精讲点拨】1.明确运动和物质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

包括两方面内容(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离不开运动。

任何具体的物质形态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离不开物质。

物质是运动的主体即载体或承担着。

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2.反对两种错误倾向:割裂物质与运动的辩证统一会导致唯心主义或形而上学的错误(1)形而上学的错误在于脱离了运动谈物质,或把运动归结为只有机械运动一种形式,并且往往把这种运动归结为外力推动的,即把物质运动的原因看中作是物质之外的力量造成的。

浙江省临海市高三政治复习 第四课 探索世界的本质导学案 新人教版

浙江省临海市高三政治复习 第四课 探索世界的本质导学案 新人教版

哲学与生活:第四课探索世界的本质导学案学习目标:1.依据自然界的物质性,树立正确的自然观,深刻体会极端天气频繁出现于人类活动的关系,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分析中国共产党遵循的执政规律,坚持科学执政。

3.把握运动和物质的关系,克服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错误。

4.掌握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理解科学发展观与包容性增长的关系。

5.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

学习重点:自然界的物质性,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学习难点: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课前预习学案】(要求:利用课前25分钟,完成下列学案内容,并熟记、理解课本重点知识,找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便于课堂上针对性强化学习。

)教材疏理:【读教材、明任务】1、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2、理解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原理、方法论)3、理解哲学的运动概念、物质与运动的关系4、理解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5、理解规律的含义、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6、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课内探究学案】(探究交流要求:1、小组内讨论交流预习成果,互相解疑答惑,完善问题答案,并标出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准备展示。

2、思考、讨论、展示以下活动。

)习题演练:【合作探究、展示与点评】1、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中,为做好今后五年的工作,提出了七个方面的“不变之变”:科学发展的主题不变,经济发展的方式要转变;经济政策的思路不变,产业发展的体系要拓展;社会建设的重点不变,收入分配的关系要调整;文化前进的方向不变,文化产业的建设要提升;改革开放的国策不变,整体推进的力度要加强;加强党建的主线不变,科学执政的能力要提高;治国方略的大政不变,社会发展的合力要增强。

(1)请运用运动和静止的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加以分析说明。

(2)请列举一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措施,或者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一个建议。

2、《陕西省野生植物保护条例》自2020年10月1日起施行。

高中政治 2.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新人教版高二必修4政治学案

高中政治 2.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新人教版高二必修4政治学案

第2课时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1)知道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含义及各自的分类;(2)懂得相对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来说,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仅具有从属的意义;(3)学会判定什么样的观点是唯物主义的,什么样的观点是唯心主义的。

2.能力目标:(1)初步具有识别不同哲学派别本质的能力;(2)具备识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基本形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1)对世界的不同认识形成了不同的哲学,各种不同的哲学总是在相互辩难中发展,我们应该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自觉反对和批判唯心主义;(2)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认识世界,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实践。

预习检测一、唯物主义1.唯物主义认为,①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②。

2.唯物主义有三种基本形态。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③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

但它把物质归结为④,就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

但它把物质归结为⑤,因而具有⑥等局限性。

(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地揭示了⑦,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它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⑧,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

二、唯心主义1.唯心主义认为,⑨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⑩。

2.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

(1)主观唯心主义把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本原的东西。

(2)客观唯心主义把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3.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和辩证法、形而上学的关系。

(1)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总是附属于的哲学体系之中。

(2)没有游离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外的的独立派别。

(3)要么与唯物主义结合,要么同唯心主义共处。

【答案】①物质②物质决定意识③物质④具体的物质形态⑤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⑥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⑦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⑧世界观和方法论⑨意识⑩意识决定物质人的主观精神客观精神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辩证法或形而上学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知识拓展一、如何理解和评价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唯物主义在其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三种基本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导学案【推荐下载】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导学案【推荐下载】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导学案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生活处处有哲学关于世界观的学说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哲学的基本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世界的物质性认识运动把握规律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意识的本质意识的作用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世界是永恒发展的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社会发展的规律社会历史的主体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价值与价值观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1.1.1生活处处有哲学【学习目标】(1)懂得哲学同生活的关系(2)明白生活处处有哲学的道理(3)懂得哲学产生于人们的实践活动,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4)了解哲学的重要作用【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哲学同生活的关系教学难点:哲学的产生【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展示【自主学习】(自学指导:理解熟记本课重点知识,找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

)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哲学的起源)(1)人们认识世界、办好事情,都需要哲学智慧。

然而,哲学的智慧不是从人们的头脑中凭空而出的,而是人们在_____________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在处理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一句话,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______________;(2)在生活实践中,人们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思考世界,思考周围的人和事,并用自己在思考中形成的观念来指导自己的生活和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临海市第六中学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导学案四
【自主学习】
一、学习目标
1.识记意识的作用。

2.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重点)
3.结合所学哲学原理,论证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4.结合人的意识主观能动性原理,列举生活实例,说明人能够在意识的指导下,通过实践活动改造世界。

5.列举生活实例,依据有关哲学原理,说明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要求。

(难点)
二、知识梳理
(一)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1.意识活动具有和。

2.意识活动具有和。

(1)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

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
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意识活动的,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

(2)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

(二)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1.意识对具有指导作用。

2.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作用。

(三)一起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含义: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2.意义:这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

3.要求:
(1)充分发挥,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2)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与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3)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又要反对片面强调
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精讲点拨】
1.意识能动性的表现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A.从深度看,意识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B.从跨度看,意识不仅能够反映当前的现象,而且能够追溯过去、探测未来。

C.从进程看,随着实践的发展和人们认识能力的提高,人的意识正在不断发展。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A.从意识与客观世界的关系来看,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B.从意识与人自身关系来看,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2.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二者是辩证统一关系)
(1)尊重客观规律是充分、有效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和前提;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

(2)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要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程度取决于人们对规律的掌握程度。

(3)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有机地结合起来。

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到按客观规律办事。

(4)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3.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1)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原理)。

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方法论)。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具有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着阻碍作用(原理)。

要求我们树立正确思想意识,克服错误思想意识(方法论)。

【合作探究】
(要求:分组讨论,互补完善;学生展示;教师点拨,归纳提升。


(探究活动一)
情景:
A企业近两年来的经营管理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产品落后,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生产环节管理缺位,存在不少缺工窝工现象;新设备上马后员工技能培训不配套,出现有机器却无人精通操作的现象;员工士气低落,纷纷跳槽到别的公司;原有的丰富多彩的企业文化活动也开始变得无人组织,无人参与等,企业一步步丧失了生机活力。

问题:假如你是企业老总,从唯物论角度,谈谈该如何引领企业走出困境?
【归纳小结】(思维导图)
【当堂检测】
(要求:限定时间8分钟,独立完成后小组内互批,找出问题,并商量解决。


一、选择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最符合题意的
1.成语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如“画饼充饥”和“望梅止渴”非常富有哲理。

这两个成语都强调了
A.物质的作用 B.意识的作用 C.意识对物质的决定作用 D.物质的反作用
2.北京奥运会奖牌创造性地将象征尊贵和美德的“金”、“玉”材质组合在—起,实现了中国优秀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的完美结合。

这一设计与创新说明
A.原创性,不受客观存在的制约 B.主观性,来源于艺术家的灵感和创意
C.创新性,充分体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D.客观性,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
3.近几十年来,人们在做了大量的工作之后,对人类能否征服癌症这个问题的回答越来越肯定了,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癌症生物系主任马克思·艾塞克斯预测:大约再过五十年到一百年,人类将摆脱癌症这个恶魔。

这表明
A.意识活动依赖于人体的生理过程 B.人们的意识活动欠缺计划性和目的性
C.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D.人类的认识能力过于有限
4.《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德育工作一点放松不得》指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们的学校德育工作一点放松不得,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的力度一点放松不得。

”德育工作一点放松不得,是因为A.主观必须符合客观 B.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意识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C.意识能够正确的反映客观事物 D.意识能在一定条件下制造出物质
5.著名经济学家罗默指出,新创意会衍生出无穷的新产品、新市场和财富创造的新机会。

比尔·盖茨宣称“创意具有裂变效应,一盎司创新能够打来无以数计的商业利益、商业奇迹。

”这段材料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B.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C.正确的意识具有决定作用
D.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6.自从中央提出自主创新以来,自主创新几乎成了全民运动,无论什么事情都要往上靠,仿佛贴上创新的标签就有号召力了。

其中,大部分是脱离实际的,真正创新的很少。

从唯物论的角度看,这种做法违背的哲理是
A.意识的能动作用
B.物质决定意识
C.一切从实际出发
D.规律具有客观性
7.某地利用当地特色民族文化资源打造旅游业:以民族文化为内容,以民族村寨为载体,以原汁原味为亮点,建立原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圈,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原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圈”的创建思路所蕴含的哲学道理有
①从实际出发,发挥本地旅游资源的优势②在历史与现实、经济与文化的联系中发掘有利因素③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发展旅游业的规律、商机和条件④把握原生态文化凝固不变的特点,发展特色旅游经济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20世纪美国旅行家保罗·泰鲁在《游历中国》一书中写道:“有昆仑山脉在,铁路就永远到不了拉萨。

”翻越昆仑山,穿越唐古拉,在被称为“世界第三极”的世界屋脊上,今天已腾跃起一条钢铁巨龙。

这表明
A.自然界完全打上了人的烙印 B.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无所不能的
C.人的主观能动性受客观条件制约无能为力
D.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巨大的
二、主观题
当前,在我国国民经济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能源和资源过度消耗、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的破坏。

党的十七大在十六大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基础上,又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明确要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着力解决中国发展新阶段面临的一些突出问题,推动中国现代化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请你运用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结合材料说明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目标的必要性。

《意识的作用》导学案参考答案
合作探究题:
(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企业老总要抓好生产管理,加强机能培训,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调动员工的生产积极性。

(2)自觉遵循市场经济规律。

企业要调整经营战略和产品结构,适应市场变化需要。

(3)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企业要开展一系列文化活动,培养团队精神。

当堂训练;
选择题:1.B 2.C 3.C 4.B 5.B 6.B 7.A 8.D
主观题:
(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解决我国当前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这一客观实际的需要。

(2)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要求我们要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

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符合客观规律和我国当前实际,能够推动我国现代化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