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知识溢出视角的知识密集型创业企业产生机理研究
知识溢出对知识源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研究述评
知识溢出对知识源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研究述评在对知识溢出的概念等相关文献进行系统综述的基础上,总结了知识溢出对知识源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的传统观点,并从创新激发、衍生性知识和产业聚集等三方面阐述了知识溢出对知识源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影响,同时从“溢出知识库”和“产业集聚”两个视角对知识溢出促进知识源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机理提出了展望,拓展了知识溢出与企业技术创新关联性的理论研究领域,并为创新型企业利用自身知识溢出实现增长提供了指导思想。
标签:知识溢出;知识源企业;技术创新;模型假设doi:10.19311/ki.16723198.2017.01.0051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在开放创新活动中,企业知识溢出现象越来越普遍,其对企业发展和创新的影响也日渐凸显。
知识溢出是现代企业开放式发展过程中必然产生的一种经济现象,它指的是地区或行业之间由于知识存量差异而导致的经济、业务交往活动中知识和技术无意识的转移过程。
已有大量研究表明知识溢出与企业技术创新有着密切联系,例如Cohen & Levinthal(1990)研究发现,知识溢出能够使社会和接受企业获利;Jaffe(1986)认为知识溢出能使竞争者更方便地进入一个技术领域,从而减少知识源企业的创新收益;Kogut & Zander (1992)指出,知识溢出的最大受益者是知识接收方,知识源企业在这个过程中没有收益。
现有研究大多集中于溢出现象对知识接受企业的影响,很少有学者关注知识溢出对知识源企业的潜在收益。
然而,知识的转移与共享是一个双向的、有机的过程,因此,必须以一个开放的视角去剖析知識溢出所带来的效益。
本文首先从知识溢出的概念和影响因素着手,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回顾,总结出国内外对知识溢出的研究现状。
接着分类阐述了知识溢出对知识源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的传统观点,并从创新激发、衍生性知识和产业聚集等三个方面概括了知识溢出对知识源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影响,为知识源企业有效利用知识溢出带来的潜在收益提供了合理的指导思路。
知识溢出_一个文献综述
知识溢出:一个文献综述3赵 勇 白永秀 内容提要:知识溢出是解释集聚、创新和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概念之一。
20世纪90年代以来,知识溢出的研究单元从企业转向了空间,在城市与区域空间范围内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本文以知识溢出为主题,从集聚、创新和区域经济增长三个方面,按照文献的发展脉络与逻辑关系对知识溢出的发生机制以及知识溢出对集聚、创新和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总结和概括,并基于空间层面,分析了目前知识溢出研究在方法和内容上的最新趋势。
关键词:知识溢出 创新 集聚 知识生产函数 区域经济增长一、导 论知识溢出是内生增长理论、新经济地理学等经济学分支解释集聚、创新和区域增长的重要概念之一。
①在经济学文献中,Arrow(1962)最早阐明了知识的累积过程及其经济涵义,R omer(1986,1990)在此基础上明确指出,技术知识的非竞争性和部分排他性特征是知识溢出发生的根本原因,并将知识作为独立要素引入生产函数,建立了知识溢出的内生增长模型。
在Arrow(1962)和R omer(1986)的开创性研究基础上,知识溢出的研究最初主要局限于创新与技术进步的文献当中,以企业为研究对象,使用G riliches2Jaffe知识生产函数分析知识生产与溢出。
在代表性的知识生产函数中,企业将新的经济知识作为创新活动的投入,创新产出作为创新投入的函数。
企业的新知识既能促进本企业生产具有排他性的产品,也能溢出到其他企业并促进这些企业的创新,这些创新的技术知识又会溢出,从而形成不间断的企业间相互知识溢出,使得创新收益递增。
但大量经验研究显示,在企业微观水平上,创新投入与产出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决定性关系,知识生产与总体经济活动水平有关表明外部性的存在,这种关系在城市和区域等较广的范围内则比较显著,将企业作为知识溢出的观察对象并不合适(Audretsch and Feldman,1996,2004)。
在这种背景下,许多学者转向空间研究知识的外部性,强调知识外部性的动态特征,特别是在城市与区域空间范围内探讨知识在空间溢出的机制,以及知识溢出促进集聚、创新和增长过程中的空间特征。
2. 知识溢出_一个文献综述_赵勇
知识溢出:一个文献综述*赵 勇 白永秀 内容提要:知识溢出是解释集聚、创新和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概念之一。
20世纪90年代以来,知识溢出的研究单元从企业转向了空间,在城市与区域空间范围内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本文以知识溢出为主题,从集聚、创新和区域经济增长三个方面,按照文献的发展脉络与逻辑关系对知识溢出的发生机制以及知识溢出对集聚、创新和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总结和概括,并基于空间层面,分析了目前知识溢出研究在方法和内容上的最新趋势。
关键词:知识溢出 创新 集聚 知识生产函数 区域经济增长一、导 论知识溢出是内生增长理论、新经济地理学等经济学分支解释集聚、创新和区域增长的重要概念之一。
①在经济学文献中,Arrow(1962)最早阐明了知识的累积过程及其经济涵义,Romer(1986,1990)在此基础上明确指出,技术知识的非竞争性和部分排他性特征是知识溢出发生的根本原因,并将知识作为独立要素引入生产函数,建立了知识溢出的内生增长模型。
在Arrow(1962)和Romer(1986)的开创性研究基础上,知识溢出的研究最初主要局限于创新与技术进步的文献当中,以企业为研究对象,使用Griliches-Jaffe知识生产函数分析知识生产与溢出。
在代表性的知识生产函数中,企业将新的经济知识作为创新活动的投入,创新产出作为创新投入的函数。
企业的新知识既能促进本企业生产具有排他性的产品,也能溢出到其他企业并促进这些企业的创新,这些创新的技术知识又会溢出,从而形成不间断的企业间相互知识溢出,使得创新收益递增。
但大量经验研究显示,在企业微观水平上,创新投入与产出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决定性关系,知识生产与总体经济活动水平有关表明外部性的存在,这种关系在城市和区域等较广的范围内则比较显著,将企业作为知识溢出的观察对象并不合适(Audretsch and Feldman,1996,2004)。
在这种背景下,许多学者转向空间研究知识的外部性,强调知识外部性的动态特征,特别是在城市与区域空间范围内探讨知识在空间溢出的机制,以及知识溢出促进集聚、创新和增长过程中的空间特征。
企业间知识溢出、知识管理能力与创新绩效
企业间知识溢出、知识管理能力与创新绩效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发展,高层次海外留学人员归国成为一种趋势,其中也涌现了一大批回国探寻商业机会的创业人才。
他们凭借固有的本土成长背景,加之海外习得的尖端技术、丰富经验、势必会成为一支促进社会进步和创新的主力军。
近年来,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都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为海归人才创新创业打造一片沃土。
政府自1994年起开始建设海外留学人员创业园,就是希望留创园能够紧抓住新技术革命的机遇,充分发挥海归创业企业间的载体作用,带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另一方面,海归企业大多为新创的知识密集型企业,对知识管理和创新的要求都比较高,而区域间或企业间的知识溢出可以为这些海归企业带来创新的机遇。
因此,本文以长三角留学人员创业园中的海归新创企业为研究对象,探索企业间知识溢出,知识管理能力与创新绩效的关系,以期给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成长的海归新创企业提供一些发展建议。
本文首先对海归创业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包括对海归创业的环境、模式、政策及创业网络的研究。
紧接着回顾了知识溢出、知识管理能力的相关概念和维度,并通过对长三角地区留学人员创业园中的海归新创企业进行调研,实证分析企业间知识溢出,知识管理能力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得到以下结论:(1)海归新创企业的创新绩效受到企业间知识溢出以及企业知识管理能力两者的显著正向影响。
(2)知识管理能力在知识溢出与创新绩效之间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
(3)知识溢出、知识管理能力与创新绩效的正向相关关系不会受到企业所处行业,企业性质和企业规模的影响。
本文最后基于实证研究结果,从留学人员创业园的建设和海归新创企业知识管理两个角度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措施,希望能够以此加强政府和企业对知识管理的关注,进而提高海归新创企业的创新绩效,实现持续发展。
知识溢出、产业集聚、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综述
义 为知识 的创造 ,最早 探讨 了知识 的积 累
效应 。R o me r (1 9 8 6) 在此基础上 在生产
函数 中加入知识 变量 ,建立 了具有 知识 溢 出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 。 L u c a s ( 1 9 8 8) 建 立 引入 “ 干 中学 ”累积的 “ 人力资本积 累
识 溢 出与产 业集 聚之 间 的相 互作 用 ; 总结产业集聚对 经济增长的促进作 用, 并 讨 论 了知 识 溢 出对 区 域 经 济 增 长 的
影响 。最 后 ,本 文在 此 基 础 上 ,总结 了
现 有 研 究 的 不 足 ,并 提 出 未 来 研 究 展
望。
影响 的作 用 , 而 其之 间 的内生 关系 , 强 烈 依 附于 知识 溢 出的 区域 空 间特征 , 目前
讨知 识 溢 出 、产 业集 聚 与 区域 经济 增 长
三者 间 的关系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定是 把 知识 看 作独 立 的 内生 变量 ,知 识 的 累积 被认 为 是经 济 增长 的源 泉 。知 识
溢 出效 应 的存 在打 破 了规 模报 酬 递减 的
引 言
在对 经济增长和 空间相互作用过程 中 的空 间效 应研究领域 ,空间知识溢 出因素
业 的时候 ,往 往会把产 品生产工 艺、公司
问题进 行 了深入 的理论研 究 和实证 研究 。 紧接着 2 0世纪 9 0年代后 ,越 来越多的学 者 把知识溢 出的研 究角度从单体企 业转变 到 了空间 区域 ,逐渐重视知识 区域 空间 的 外部 性 , 其强调外部 性的动态转化特征 , 尤 其 注重探究知 识溢出在城市 、区域 和空 间 层 面的作 用机 制 ,以及知识溢 出驱动产业
产业集群内知识溢出与企业创新
产业集群内知识溢出与企业创新产业集群作为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不仅能够实现规模效应和资源优化配置,还能够促进企业之间的合作和学习,从而推动企业创新。
在产业集群内部,知识溢出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机制,它不仅能够促进企业创新,还能够进一步强化集群的核心竞争力。
本文将探讨产业集群内知识溢出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并对如何促进知识溢出进行深入分析。
一、知识溢出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知识溢出是指在产业集群内部,企业之间通过学习和交流共享知识资源的过程。
这种知识的共享可以促进企业的创新能力的提升,进而推动企业的创新活动。
首先,知识溢出可以提高企业的技术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产业集群内部,企业通过与其他企业的合作和交流,可以了解到各种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从而提升自身的技术能力和创新能力。
其次,知识溢出可以激发企业的创新动力和创新意识。
在产业集群内部,企业之间的竞争和合作可以激发企业的创新意识,促使其积极投入到创新活动中。
最后,知识溢出可以扩大企业的市场机会和发展空间。
通过与其他企业的合作和交流,企业可以获得更多的市场信息和销售渠道,从而扩大市场份额,提高盈利能力。
综上所述,知识溢出对企业创新有着积极的影响。
二、如何促进知识溢出为了促进知识溢出,提升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需要加强产业集群内部的交流与合作。
产业集群内部的企业可以通过举办各种技术交流会议、研讨会等活动,加强企业之间的交流和学习,提高知识共享的效率。
其次,需要建立良好的知识共享机制。
可以通过建立知识库、专利数据库等信息平台,为企业提供便捷的知识获取渠道,促进知识的共享和流动。
此外,还可以鼓励企业之间进行技术合作和联合研发,通过共同投入和共享知识资产,提升企业的整体创新能力。
最后,政府在促进知识溢出方面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的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参与合作创新,并提供相应的扶持和支持,以推动知识的共享和流动。
三、案例分析中国珠三角地区是一个典型的产业集群,以制造业为主导,形成了众多的产业链和价值链。
SECI视域下知识溢出对大学生创业能力培育之研究
[摘要]在“大众创业”的时代背景下,培育大学生创业能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近年来,S ECI (企业知识转移理论)及知识溢出理论在企业中应用成果丰硕,而企业与高校又有高度的相似性。
基于此,通过对知识溢出模型、溢出条件、S ECI 模型及其与知识溢出的关系,以及上述理论在高校的适用性进行论证,提出高校的创业知识溢出机理。
建议高校利用差异化梯度合作,提升溢出效度,促进“社会化”与“外在化”;创设创业环境,畅通溢出途径,发挥S ECI “场”的作用;立足溢出内容,利用“核心-边缘”集群模式,实现“组合化”与“内隐化”。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S ECI ;知识溢出[中图分类号]G 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639(2019)01-0106-08SECI 视域下知识溢出对大学生创业能力培育之研究曾宪枢(泉州师范学院陈守仁商学院,福建泉州362000)2019年第1期总第106期No.1.2019Total No.106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 urnal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收稿日期]2018-09-24[基金项目]2018年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科技类)“大学生创新型创业能力作用机理下的G A-BP 神经网络研究”(J T180373)。
[作者简介]曾宪枢(1986-),女,泉州师范学院陈守仁商学院助教。
当前,全球经济发展放缓、市场需求减弱,经济发展的“硬约束”逐步增强,中国经济的新旧动力正逐步转换。
面对这样的内外环境,要提升经济活力,就要寻找新的突破口。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是历史发展的主导者。
改革开放的事实成果也证实了人民大众的实践对社会发展方向的正确性具有决定权。
因此,要激发经济新活力,就需要发挥群众的智慧和创造力,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市场建设中,使得更多的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
产业集群内创业知识溢出机理研究:创业者的视角
YAN Hu a f e i . _.H U Be i
( 1 .S c h o o l o f L a w& B u s i n e s s ,Wu h a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 Wu h a n 4 3 0 2 0 5 ,C h i n a ; 2 .S c h o o l o f Ma n a g e m e n t , Hu a z h o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y, g Wu h a n 4 3 0 0 7 0, C h i n a )
中分类号 :F 2 7 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0— 7 6 9 5( 2 0 1 4 )0 1 — 0 1 5 9— 0 5
S t u dy o n En t r e pr e n e ur i a l Kn owl e dg e S pi l l o ve r Me c ha ni s m i n I nd us t r i a l
闫华飞 ,胡 蓓
( 1 .武 汉工程 大 学法 商学院 , 湖北武汉 4 3 0 2 0 5 ; 2 .华 中科技 大学管理 学院, 湖北武汉 4 3 0 0 7 0 )
摘要 :创业 活动是产 业集群形成发展的驱动 力 ,而创 业活动往 往伴 随着知识 的溢 出,即创业 知识 溢 出。有 关创
业 知 识 溢 出 的研 究还 处 于起 步 阶段 ,其 机 理 研 究 涉 及 到 溢 出方 、溢 出 内容 、 溢 出媒 介 、 溢 入 方 四 个 部 分 内容 。
产学研协同创新知识溢出效应分析
自 Dougalll3 提 出知识 溢 出 的概 念 以来 , 国 内外 关 于知识 溢 出 的研 究 成 果 已经 比较 丰 富 ,主 要 集 中 在知 识溢 出方 式 、知 识 溢 出测 度 和 知 识 溢 出 与 区 域 增 长关 系等 3个 领域 。
1.1 知 识 溢 出 方 式
第三方因素的影响为零或较弱 ): (1)知识劣势方
判断 自身不具备某一方面发展条件或不寻求合作成
本远大于合作成本 ; (2)知识 占优方判断短时间内
如 图 1所 示 ,在 知 识 占优 方 虹 吸 效 应 中 ,创 新
主体会对 自身所拥有 的知识资源进行判断 ,在合作
收益和大于 自我保护所产生 的收益和时 ,知识 占优
主体会 在协 同机 制下对 知识 劣势 主 体进 行 知识 共 享 。
由于得到了知识 占优 主体 的主动帮助 ,一段时 间内
创新服务体 系提升创新驱动能力研究 ” (162400410012)
张 省 等 :产学研协 同创新知识溢 出效应分 析
125
统一 的界定 ,但对 于知识 溢 出方式 的划 分基 本一 致 ,主要 归 结 为 人 才 流 动 、研 发 合 作 、创 业 交 流 、商 品 贸 易 等 4种 形 式 ]。 不 同 形 式 下 的 知 识 溢 出参与 主体 有所 差异 :人才 流动 形式 的知识 溢 出是 知 识 人 才 在 不 同 的地 域 与 周 围 创 新 主 体 之 间 发生知识互动 的过程 ;研发 合作形 式 的知识 溢 出是 高 校 研 发 机 构 与 企 业 研 发 部 门 之 间 的 合 作 ;创业交流 形式 的知识溢 出主要 是 企业 家参 与 新 建 企 业 的 成 长 与 发 展 " ;商 品 贸 易 形 式 的 知 识溢 出主要是技术专 利的买卖 J。
基于知识创新与溢出的知识竞争力研究
到 组 织 的 知 识 资 本 的 蓄 水 池 中 , 这 是 一 个 渐 进 与 累 积 的 学 习过 程 , 并 成 为 技 术 创 新 的 雄 厚 资 本 与 坚 实 基 础 。 可 以 说 , 知 识 溢 出 这 种 外 部 性 的 存 在 , 能 够 带 来 一 种 积 极 效 应 ,从 而 以较 小 的 社会 可 能 也 会 带 来 企 业 进 行 知 识 创 新 的 积 极 性 的 问题 , 所 以 ,我 们 要 考 虑 到 知 识 创 新 与 知识溢 出可 能存在 的矛盾 ,并且 ,通过 一定的激励或 者合作 机 制 ,来 协 调 好 知 识 溢 出 和 知 识 创 新 之 间 的 问 题 ,从 而 使 得 企 业 或 者 社 会 能够 处 进 行 良好 的 发 展 循 环 。 三 、知识 溢出条件下 知识创新的一个困局及相应策略 行 业 内企 业之 间存 在竞争 ,如果在 知识创 新上企业 各 自为 营 , 不 进 行 合 作 ,那 么 知 识 溢 出 在 某 种 程 度 上 会 损 害 企 业 进 行 知识 创 新 的动 力 。 下 面 我 们 引 入 P p l ' R c a d & N r a e a l ih r s om n (0 8 2 0 )一个原用 于R D & 研究 的模 型, 并加 以修 改辅 以说 明用 来 证 明以上结论。 首 先 我 们 认 为 企业 进 行 知 识 创 新 的 成 果 最 终 反 映在 产 品 的 成 本 上 , 企业 进 行 知 识 创 新 , 产 品 的成 本 下 降 。我 们 首 先 讨 论 企 业 之 间独 立 进 行 知 识创 新 , 即 不 合 作 的情 况 。行 业 内 有 两 家 企 业 , 企 业 1 企 业 2 分 别 进 行 知 识 创 新 , 强 度 分 别 为 X 和 和 , 1 x , 创 新 存 在 溢 出 效 应 , 即 一 家 企 业 知 识 创 新 能 迅 速 被 另 一 家 2 企业 模 仿 学 习 ,溢 出系 数 为 1 3。两 家 企 业 的单 位 产 品成 本 为 :
知识溢出、生产率提升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
的企 业 或 部 门 中隐 性 知 识 的融 合 ( H i p p e t a l , 2 0 0 0) [ 4 1 , 对 其 他产 业 尤 其是 制 造业 发 展 日益 发挥 着 支 撑性 、驱 动性 、 甚 至先 导 性 的作 用 。此 外 , 作 为专 业 知识 的生 产者 和传 播
互 动 创 新 过程 ,这 种 互 动 创 新 有 助 于 制 造 业 附 加 值 的 提 高 。同时 , 知 识 密集 型服 务业 与制 造 业通 过互 动 合作 , 提 高
了新 知 识 的 创 造 能 力 和 吸 收 能 力 , 扩 展 了 各 自的 知 识 基 础 ,
第 一 次 明确 提 出 , M i l e s 认 为 知 识 密 集 型 服 务 业 是 指 那 些 显 著 依赖 于 专 门领 域 的专 业 性知 识 , 向社 会 和 用户 提 供 以 知 识 为基 础 的 中间 产 品或 服务 的公 司或 组织 。 知识 密 集 型
【 收稿 日期 l 2 0 1 7 - - 0 1 — 0 3 【 基金 项 目 】 国家社 会科 学基金 项 目“ 知识 密集 型服 务创 新与 现代服 务业 发展研 究 ” ( 1 O B J L 0 5 4 ) 【 作者 简 介 】 赵 明霏 ( 1 9 8 4 - ) , 男, 内蒙古 呼和浩 特人 , 经济 学博 士 , 中国劳动关 系 学院经济 管理 系讲 师 , 研 究方 向: 产业结 构 变迁 与服 务
服 务 业 中的 经 济 活动 主 要 致 力 于 知识 的 创造 、积 累 和传
从 而 更 加有 利 于 它 们 各 自的创 新 ( L u n d v a l l e t a 1 . , 2 0 0 2) 【 5 】 。 Wi n d r u m和 T o m l i n s o n ( 1 9 9 9) [ 6 1 使用 英 国、 德国、 荷兰 和 日 本 四国 的 投入 产 出数 据 分 析 了 知识 密集 型 服务 业 对 国 民 产 出和生 产 率 的影 响 。 他 们发 现 知识 密 集 型服 务业 所 提 供
知识溢出视角下产业集群创新能力提升研究
通过建立中介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技术转让、成 果转化等服务,帮助企业实现知识的应用和转化。
04
实证研究:知识溢出对产 业集群创新能力的影响
研究设计
研究对象
选择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作为研究对象,这些产业集群成员 之间相互关联,具有相似的产业结构,但面临不同的创新 挑战。
数据收集
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问卷内容包括产业集群成员的基 本信息、创新活动情况、知识溢出和创新能力相关问题。
研究对象的局限性
本研究主要关注了特定区域的产业集 群,未能涵盖不同地区和不同产业的 产业集群。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拓展 研究范围,探讨不同类型产业集群中 知识溢出的差异及其对创新能力的具 体影响。
缺乏对知识溢出机制的 深入研究
本研究主要关注了知识溢出对产业集 群创新能力的影响,但未对知识溢出 的具体机制进行深入研究。未来研究 可以进一步探讨知识溢出在产业集群 中的传播途径和影响因素,为提高产 业集群创新能力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政 策建议。
《知识溢出视角下产业集群 创新能力提升研究》
2023-11-01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知识溢出与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关联性 • 知识溢出视角下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提升
路径
contents
目录
• 实证研究:知识溢出对产业集群创新能力 的影响
• 政策建议:促进产业集群创新能力提升的 措施
• 研究结论与展望
知识溢出视角下产业集群 创新能力的提升路径
知识溢出视角下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提升框架
01
知识溢出与产业集群 创新能力的关联
知识溢出是产业集群创新能力提升的 关键因素,通过知识获取、共享、应 用和转化等环节,促进产业集群内的 创新活动。
《专业化知识搜寻对知识密集型企业开放式创新的作用机制研究》
《专业化知识搜寻对知识密集型企业开放式创新的作用机制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知识经济的崛起,知识密集型企业逐渐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开放式创新已成为知识密集型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策略。
而专业化知识搜寻作为企业获取外部知识的重要手段,对企业的开放式创新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专业化知识搜寻对知识密集型企业开放式创新的作用机制。
二、知识密集型企业与开放式创新知识密集型企业以知识为核心资源,依靠员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价值创造。
开放式创新是企业内外资源、技术和知识的综合运用,旨在提高创新效率和创新能力。
在知识密集型企业中,开放式创新不仅包括内部知识的整合与利用,更强调外部知识的获取与利用。
三、专业化知识搜寻的内涵与重要性专业化知识搜寻是指企业有目的地搜索、筛选、整合与自身业务和发展密切相关的专业知识的过程。
对于知识密集型企业而言,专业化知识搜寻是获取外部创新资源的关键途径。
通过专业化的知识搜寻,企业可以迅速捕捉到行业动态、技术发展趋势以及竞争对手的最新信息,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优势。
四、专业化知识搜寻对开放式创新的作用机制1. 拓展创新资源:通过专业化知识搜寻,知识密集型企业能够获取丰富的外部创新资源,包括技术、信息、人才等,从而拓宽企业的创新视野和创新能力。
2. 促进内部知识与外部知识的融合:专业化知识搜寻有助于企业将内部知识与外部知识进行有效融合,形成跨领域、跨行业的创新思路和方法,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
3. 降低创新风险:通过专业化知识搜寻,企业可以提前预测和评估技术发展、市场需求等方面的变化,从而制定更为科学和合理的创新策略,降低创新风险。
4. 提升企业竞争力:专业化的知识搜寻能够帮助企业及时掌握行业最新动态和竞争对手的最新信息,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
五、实证研究与分析以某知名高科技企业为例,该企业通过实施专业化的知识搜寻策略,成功获取了大量与自身业务和发展密切相关的专业知识。
《专业化知识搜寻对知识密集型企业开放式创新的作用机制研究》
《专业化知识搜寻对知识密集型企业开放式创新的作用机制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密集型企业逐渐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这些企业依靠知识的创造、传播和应用来获取竞争优势。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专业化知识搜寻成为知识密集型企业实现开放式创新的关键手段。
本文旨在探讨专业化知识搜寻对知识密集型企业开放式创新的作用机制,以期为企业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二、文献综述与理论背景知识密集型企业以其高度的知识创新能力和深厚的专业知识储备为特点,其开放式创新模式已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专业化知识搜寻是指企业通过特定渠道和方式,针对特定领域或问题进行的深入、系统的知识搜寻活动。
它不仅包括企业内部的知识共享和交流,还包括与外部合作伙伴、研究机构、高校等进行的合作与交流。
关于专业化知识搜寻对开放式创新的作用,已有研究表明,其有助于企业更快地获取新知识、提高创新能力、优化决策过程等。
这些研究多从知识搜寻的广度、深度、速度等方面展开,强调了专业化知识搜寻在开放式创新中的重要性。
三、专业化知识搜寻的作用机制1. 促进企业内部知识共享与交流专业化知识搜寻能够促进企业内部员工之间的知识共享与交流。
通过搭建知识管理平台、定期组织内部培训、鼓励员工之间交流学习等方式,实现企业内部知识的流通和共享。
这不仅提高了员工的创新能力,也为企业的开放式创新提供了坚实的内部基础。
2. 增强企业与外部合作伙伴的协同创新通过与外部合作伙伴、研究机构、高校等建立合作关系,企业可以获取更多的外部资源。
这些资源包括新技术、新思想、新方法等,能够为企业提供更多的创新机会。
同时,通过与外部合作伙伴的协同创新,企业可以共同研发新产品、新技术,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3. 优化企业的决策过程专业化知识搜寻能够帮助企业更快地获取相关信息,从而优化企业的决策过程。
通过对市场、竞争对手、客户需求等信息的深入分析,企业可以更准确地制定战略规划、产品开发计划等,从而提高企业的决策效率和准确性。
基于知识溢出视角的知识密集型创业企业产生机理研究
基于知识溢出视角的知识密集型创业企业产生机理研究吴晓波;王莹【摘要】As an important sector to transfer new knowledge into economic knowledge, the formation of knowledge - intensive entrepreneurship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economic growth.The paper discussed the concept and feature of KIE.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knowledge spillover, it also analyzed both the knowledge creators and receivers, It found out that it was the existence of knowledge spillover barriers to promote the formation of knowledge - intensive entrepreneurship.At last it proposed three key elements to the generation of KIE.%知识密集型创业企业,作为新知识转化的重要载体,其大量产生,对于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探讨了知识密集型创业的内涵、特点,并基于知识溢出的视角,从知识的溢出方和接收方两方面进行分析,认为正是知识溢出障碍的存在促进了知识密集型创业企业的产生,提出了知识密集型创业企业产生的三个关键要素.【期刊名称】《科技管理研究》【年(卷),期】2011(031)001【总页数】4页(P123-126)【关键词】知识溢出;知识密集型创业【作者】吴晓波;王莹【作者单位】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浙江杭州,310058;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浙江杭州,31005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76当前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知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我国一流的高校都将科研能力视为其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也将研发活动视为其持续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学者们也针对知识创造活动所依赖的国家\区域创新系统建设献计献策。
知识溢出和产业集群中企业学习研究的开题报告
知识溢出和产业集群中企业学习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在现代经济社会中,知识是最宝贵的财富之一,然而,知识不仅仅拥有于个人和企业,还有一定程度的溢出性质,使得这个领域内的教育、科技等各个方向都会产生
一定的影响。
产业集群中企业的学习研究是这方面的一个重要方向,通过企业学习研究,可以更好地进行相关行业的创新和发展,从而推动整个产业的发展。
二、课题的目的和内容
本课题希望通过对知识溢出和产业集群中企业学习研究的分析,探讨企业在学习研究中应该如何积极应对市场变化、技术变革和人才流动等变化,以达到不断创新和
发展的目的。
具体而言,本课题将重点研究以下内容:
1. 知识溢出和产业集群的概念及特点;
2. 企业学习研究的现状和形式;
3. 企业学习研究的影响因素;
4. 企业学习研究的成功案例及启示。
三、研究方法和步骤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
1. 文献研究法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知识溢出和产业集群的概念及特点,企业学习研究的现状和形式,企业学习研究的影响因素等相关知识。
2. 案例分析法
通过对一些企业在学习研究方面的成功案例的分析,总结出其成功的原因和启示,以便其他企业可以借鉴和仿效。
四、预期成果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知识溢出和产业集群中企业学习研究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掌握掌握企业学习研究的有效方法和策略,帮助企业更好地实现持
续发展。
知识溢出对产业集群知识创新的模型分析--基于生态学视角
知识溢出对产业集群知识创新的模型分析--基于生态学视角袁敏
【期刊名称】《对外经贸》
【年(卷),期】2013(000)012
【摘要】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知识创新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而产业集群中的知识溢出效应,强有力地推动了集群知识创新。
借鉴生态学中群落的概念,基于竞争与共生两个方面,对集群知识系统中的创新活动进行了模型分析。
得出结论,集群企业应以一种合作共生的心态来面对知识创新,充分发挥知识溢出的作用,将有助于产业集群获得持续竞争优势。
【总页数】3页(P70-72)
【作者】袁敏
【作者单位】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上海20005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69.23
【相关文献】
1.基于双S模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供应链知识创新过程与路径研究--以CS新材料产业集群为例 [J], 吉敏;胡汉辉;陈金丹;谢庆红
2.高科技产业集群中知识溢出效应的模型分析 [J], 黄志启
3.知识溢出对产业集群知识创新的模型分析——基于生态学视角 [J], 袁敏;
4.基于井群渗流原理的产业集群知识溢出模型 [J], 兰宏;聂鸣
5.基于行为生态学视角的产业集群式转移动因研究——一个理论模型的构建与分析[J], 易秋平;刘友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是 知 识 溢 出 障碍 的存 在 促 进 了知识 密 集 型 创 业 企 业 的 产 生 ,提 出 了知 识 密集 型创 业 企 业 产 生 的 三 个 关键 要 素 。
关 键 词 :知 识 溢 出 ;知 识 密集 型 创 业
中图 分 类 号 :F 7 26
文 献 标 识 码 :A
Re e r h o t r a i n fK no e ge— i t nsv s a c n he Fo m to o wl d n e i e Ent e e ur hi r pr ne s p Ba e n t owldg ii v r Pe s e tv s d o he kn e e Sp lo e r p c i e
Atls i p o o e h e e lme t t h e ea in o E. a t t r p s d t r e k y e e n s o t e g n rt fKI o Ke r s y wo d :k o l d e s i o e ;k o l d e—i tn ie e t p e e r h p n w e g pl v r n w e g l ne s nr rn u si v e
济 知识 ,才 能真 正 带 动 经 济 的 增 长 。知 识 密集 型 创 业企 业 ,作 为新知识 转 化 的重要 载 体 ,其 大量 产 生 , 对 于经济 的发 展具有 重要 意 义 。 2 知 识溢 出与 经济 增长 关于经 济 增 长 的 驱 动 因素 ,很 多 学 者 做 了大 量 的研究 ,早 期 新 古 典 经 济 模 型 ( e c si lgo t n ol s a r h a c w mo e ) 强调 资本 和 劳 动 力 的 重 要 性 ,认 为 正是 对 dl s 资本 和劳动 力 的大量 投 入 ,促 进 了经 济 的增 长 ( o S—
技术 和组织创 新 。
3 知识 密集型 创业企 业 众 所周知 ,创 业 是 创 造 和持 续 拓 展新 业 务 的过
程 。知识 密集 型 创业 与一 般 创业 行 为不 同 ,它 特 指 创 造和拓 展业 务是 基 于 对新 知 识 的 动 态应 用 的风 险 型过程 。它 主要 有 以下特点 : ( ) 创新性 。知识 密集 型 创 业 并 非是 对 已有 知 1
( 浙江 大学管理 学院,浙江杭 州 30 5 ) 10 8
摘要 :知识 密集型创业企 业,作 为新知识 转化的 重要 载体 ,其大 量产 生,对于经 济的发展 具有 重要 意 义一探 讨
了知 识 密 集 型创 业 的 内涵 、特 点 ,并基 于 知 识 溢 出 的 视 角 ,从 知 识 的 溢 出 方 和 接 收 方 两 方 面 进 行 分 析 ,认 为 正
享 ( 志启 张光辉 , 09 。R m r(96 认 为知 黄 20 ) o e 18 ) 识不 同于 普 通 商 品 之 处 就 在 于 知 识 具 有 溢 出 效 应 , 它是企业 或产 业 机会 的重 要 来 源 ,使 企业 或 产 业 实 现产 品进步 和生 产 过程 效 率 的提 升 ,并 进一 步发 展
国一流 的高校 都 将 科研 能 力视 为其 综 合 能力 的重 要 组成部分 ,企业也将研 发活动视为其持续竞争力 的 重要 来源 ,学 者 们也 针 对 知识 创 造 活 动所 依 赖 的 国 家 \区域创 新 系 统 建设 献 计 献 策 。然 而 ,仅 仅 关 注 新 知识 的创 造 远 远 不 够 ,知识 只有 成 功 地 转 化 为 经
lw15 ,15 ) o 9 6 9 7 。但 是 ,当后 来 的学 者 运 用 新 古 典 经济增 长模 型 对 经济 的增 长 进 行 预 测 时 ,发 现 预 测
收 稿 日期 :2 1 0 0—0 6—2 。修 回 日期 :2 1 1 0 0一O 8—1 O
在 研究 东 道 国接 受 外 商 直 接 投 资 的 社 会 效 益 时 时 , 将 知识 的溢 出 效应 作 为 外 商 直 接 投 资 的 一 个 重要 现
14 2
吴晓波等 :基 于知识溢 出视角的知识 密集 型创业企业产生机理研究
象被 提 出来 。 从 知识 管理 的角 度 看 ,知识 溢 出是 知 识 扩散 的
用 ,然 而 ,对 知 识 创 造 的大 量 投 入 ( 研 发 活 动 ) 如 并 不能 自动 实现 经 济 的增 长 ,新 知识 本 身并 不带 来
程及 溢 出障碍 的解 构 分 析 ,有 助 于 我们 深 入 了解 知 识 密集型创 业企业 的产 生机 理 。
( )对 于知识 溢 出 的接 收者 。企业 能 否 对 溢 出 1 知识进 行成 功 应 用 ,取 决 于 其 吸 收能 力 ,而 吸 收 能 力 的大小则 进一 步 取 决 于企 业 前 期 积 累 的知 识 存 量 ( o e n ei a l 9 0 。有 的企业 ,由于其经 营 C hna dL vt n 19 ) h 主业 与新知 识相 关 性 不 强 ,亦 或 是相 关 业 务 经 营 时
W U a b Xio o.W ANG ng Yi
( col f a ae e t hj n nvr t,Haghu30 5 ,C ia Sho o M ngm n ,Z ei gU i sy a ei n zo 10 8 h ) n
A bsr c : As a mpot n e trt r nse w o ed e i o e o o c k o e g ta t ni ra ts co o ta frne kn wl g nt c n mi n wld e,t o ma in o n wld e —i tn— hef r to fk o e g ne sv n rpr n u s p i fg e tsg iia c o c n m i g o h. Th a r dic s d he c n e n e tr fKI ie e te e e rhi s o r a i nfc n e fr e o o c r wt e p pe s us e t o c pta d f au e o E. Ba e n te pe s e tv fk owld e s lo e , i as n l z d b t te k wldg r ao s n e ev r , I ou d o s d o h rp c ie o n e g pi v r t lo a a y e o h h no e e c e tr a d r c ie s tt n ut l t a twa h xse c fkn wldg p lo e rir o p o t h o m ain o no e e— it n ie e te r ne rhi h ti st e e it n e o o e e s il v rbares t r mo e te fr to fk wldg n e sv nr p e u s p.
种 方式 ,与知 识 传播 不 同 ,知 识 溢 出一般 是 无 意 识 的 、非 自愿 的 ,表 现 为 技 术 贸易 交 流 中的 信息 共
一
新 的经济 活动 。Arw (92 指 出 ,新 知识 由于其 r o 16 ) 自身特 点 ( 确 定 性 、信息 不 对 称 和交 易 成 本 的 日 不
益 增加 ) ,使其 与经 济知识 之 间存 在差距 ( a ) gp 。只 有 成功 的将知 识 转化 为经 济 有 用 的 知识 ,即新 知 识 的商业化 过程 ,才能 真正实 现经济 的增 长 。 新知 识主 要 可通 过两 种 途 径 实 现 商业 化 ,由知 识创 造 主体 自己实 现 或 通 过知 识 溢 出的 方式 由其 它 主体 来实 现 。而 知识 溢 出过 程 ,也 可 通过 两 种 途 径 来 实现 ,第 一 是 知识 转 移 到 已有 企业 当 中 ,并 被 加 以利用 ;第二是 建立新 的企 业实 现知识 的商业 化 。 知识 溢 出的过 程 并 非 是 自动 实 现 的 ,由 于种 种 原 因 ,知识 可 能未 被 充 分 利用 。通 过对 知 识 溢 出过
革 ,Ac 等学 者 ( 04 认 为 知 识 的这 种 双 重 作 用 s 20 ) 对 经 济增 长 的贡献 甚 至 超 出了 任何 生 产要 素 ( 资 如 本 和 劳动 力 ) 的联 合 作 用 。其 中 ,从 整 个 经 济 环 境 层 面来 讲 ,知 识 溢 出 的作 用 更 为 明 显 ,经 济 的 增 长 正是 通 过 技 术 知 识 的 积 累 和 溢 出 实 现 的 ( o e R mr
识 和技术 的跟 随 与模 仿 ,它 从 事 的 是新 知识 的应 用 和商 业化 ,其过 程 往往 伴 随着 新 产 品 或新 工 艺 的 产
生 ,与创 新紧 密相关 。 ( )依 赖性 。知识 密集 型 创 业 的基 础 是 新 知 识 2 的产 生 ,因此 ,该 创业 行为非 常依赖 于 国家/ 区域 创 新 系统 ,如果 一个 地 区创 新 系 统更 加 有 机 完 善 ,创
间较 短 ,技 术人 员 缺 乏 ,导 致 其 乏 足够 的与 新 知 识 有关 的知识存 量 ,不具 备 将 新 知 识成 功 商 业 化 的 能 力 。因此 ,溢 出知 识对这 类企业 是无 效 的。 而对 于具 有 足 够 吸 收 能 力 的企 业 ,依 靠 其 强 大
21 0 1年第 1 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si 。 dT 。 。 。 。
。 R 。 m。 。 h
文 章 编 号 :10 7 9 (0 1 ) 一0 2 0 0 0— 65 2 1 )【 l 13— 4
基 于 知 识溢 出 视 角 的 知 识 密 集 型创 业 企 业 产 生 机 理 研 究
吴 晓 波 ,王 莹
18 19 ) 9 6, 9 0
“ 出” 的 概 念 提 出 最 早 可 以 追 溯 到 19 溢 8 0年 , Masal 《 济 学 原 理 》 中提 出 “ 出 ” 即 外 部 r l在 经 h 溢 性 。而 “ 识溢 出” 则是 在 1 6 知 9 0年 由 Ma. D u a c o gl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