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徒制中影响师傅带徒积极性的制约因素探析
现代学徒制中存在的问题及良好师徒关系的构建策略
现代学徒制中存在的问题及良好师徒关系的构建策略问题一:师徒关系矛盾现代学徒制中,师徒之间存在矛盾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由于师傅的工作繁忙或者个人原因,导致师傅缺乏耐心和时间来培养学徒;一些学徒也存在对师傅的不满,认为师傅平时对自己的教导不够耐心、详细,以及对自己的培训不尽如人意。
这些矛盾不仅会影响师徒之间的合作和关系,还会对学徒的职业培训产生负面影响。
解决之道:为了解决师徒关系中的矛盾问题,首先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师徒管理制度。
企业可以明确规定师傅在培训学徒的过程中,应该遵循的规范和标准,包括培训的内容、时长、方法等;也可以对学徒的要求和责任提出明确的标准。
企业还可以设立专门的师徒管理机构,来协调和解决师徒之间的矛盾问题,确保师徒之间的关系稳定和和谐。
问题二:师徒交流不足在现代学徒制中,由于师傅和学徒的工作节奏和职责不同,导致了师徒之间的交流不足。
一些师傅认为学徒只是来帮忙的,而不重视学徒的个人发展和职业培训;而学徒则可能觉得自己的工作内容单一,不够挑战和有意义,也缺乏与师傅的深度交流和学习机会。
为了加强师徒之间的交流,企业可以制定一系列的交流计划和活动,鼓励师傅和学徒进行更深入的交流和交往。
可以定期组织师徒之间的沟通会议或者学习交流活动,让师傅和学徒分享自己的工作经验和技术心得;也可以为师徒之间建立定期的交流平台,比如内部论坛、微信群等,方便他们在日常工作中及时进行沟通和交流。
通过这些交流活动,可以增进师徒之间的互信和合作,提高学徒的职业培训质量。
问题三:师徒之间的认知差异在现代学徒制中,师傅和学徒往往有着不同的认知和理解,导致了一些误解和矛盾。
一些师傅认为学徒应该按照自己的标准和方式来工作,但学徒可能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认知,导致了工作效率的下降和质量的降低;一些学徒也可能对师傅的工作方式和要求感到不满意,认为师傅不够开放和包容。
为了缩小师徒之间的认知差异,企业可以开展一系列的培训和学习活动,帮助师傅和学徒更好地理解彼此的工作方式和要求。
现代学徒制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现代学徒制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现代学徒制是一种新型的职业教育模式,旨在通过企业和学校共同培养技术工人和技术人才,以满足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
然而,尽管学徒制在国外已有成功的实践经验,但在国内的推广过程中仍面临诸多问题。
本文将从政策层面、机制层面和实践层面三个方面分析现代学徒制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政策层面1.政策支持不够学徒制在国内的发展受到政策支持不足的影响。
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时缺乏针对性和灵活性,政策难以贴近实际需求,缺乏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解决对策:政府应加大对学徒制的政策支持力度,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支持政策,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学徒制的实践,促进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2.政策推广不到位目前,学徒制的发展还面临着政策推广不到位的问题,很多地区尚未明确学徒制的相关政策,导致学徒制的实践无法落地。
解决对策:政府应在政策推广方面下足功夫,加强对学徒制实践的引导和宣传,促进学徒制的普及和推广。
二、机制层面1.学校与企业合作机制不够完善学徒制的有效实施需要学校和企业之间密切合作,但现实中由于双方合作机制不够完善、互信和沟通渠道不畅,导致合作效果欠佳。
解决对策:学校与企业应加强沟通交流,完善合作机制,明确职责分工,健全评价体系,建立高效的学校-企业合作专业化平台,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推动企业培养人才,同时为学生提供更加实用的实践经验。
2.学生选择制度存在缺陷学生自主选择机制是现代学徒制的重要特点之一,但现实中由于学生考虑不周、选择过程不规范,选出来的若干学徒往往与企业要求的技能和认知背景不匹配,最终也很难得到企业认可。
解决对策:学校和企业应制定更加科学、详尽的学生选择制度和标准,明确招募条件和标准,建立严格的招募考核体系,同时提供更为精准、丰富的职业规划服务,帮助学生明确职业发展方向,使得学生选择能够更加科学、合理。
三、实践层面1.传统的职业学校仍过于注重理论学习现在众多的职业学校仍然注重理论学习,学生主要是通过课堂授课来提高技能和技术。
现代学徒制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现代学徒制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现代学徒制的开展是让青年人通过实际工作经验来获得职业技能和知识的一种培训方式。
在现代学徒制的开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问题。
本文将就现代学徒制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问题一:培训资源不充足在现代学徒制中,培训资源包括企业提供的实习机会、职业培训机构的教育资源等。
在实践中发现,培训资源有限,无法满足所有学徒的需求。
很多优质的企业资源集中在一些知名大企业手中,其他小型企业或者一些农村地区的机会相对较少。
解决对策:一方面,政府可以加大对企业提供学徒实习机会的扶持力度,通过减税、补贴等方式鼓励企业参与学徒制。
可以鼓励大企业与小企业或者农村地区进行合作,共享资源,提供更多的学徒实习机会。
建立一个全国性的学徒制资源共享平台,将优质资源与学徒进行匹配,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问题二:学徒制度缺乏规范性现代学徒制在各地的推行方式和标准存在差异,缺乏统一的规范性。
这导致了在学徒制的培训过程中,缺乏一致的教育质量保障措施,影响了学徒的培训质量和职业发展。
解决对策:建立一个统一的学徒制度,并制定相应的培训规范和标准。
政府可以通过立法和相关政策推动各地区在学徒制的推行上达成一致意见,并对学徒制度进行监督和管理。
建立一个全国性的学徒评估与认证机构,对学徒制度进行评估和认证,提高学徒制的规范性和质量。
问题三:学徒待遇不公平在现代学徒制中,学徒的待遇和福利待遇相对较低,缺乏吸引力。
这导致了一些有潜力的青年人选择其他的培训方式或者放弃参与学徒制。
解决对策: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提供一定的经济补贴或者奖励机制,提高学徒的经济待遇,增加学徒制的吸引力。
企业应该为学徒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通道,通过提供晋升机会和培训机会等方式,增加学徒的职业发展前景,吸引更多有潜力的人才参与学徒制。
问题四:学徒制度不适应不同职业需求现代学徒制在一些特定行业和职业中推行较为成功,但在一些新兴行业或者高技能职业领域,学徒制度尚未得到充分发展。
现代学徒制中存在的问题及良好师徒关系的构建策略
现代学徒制中存在的问题及良好师徒关系的构建策略1. 引言1.1 现代学徒制的背景现代学徒制是一种传统的职业教育方式,旨在通过实践和传授技艺的方式培养新一代的技能工人。
在过去,学徒制是非常普遍的,许多行业都有自己的学徒制度。
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学徒制在一段时间内逐渐式微。
不过,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学徒制再次受到了重视。
1.2 存在的问题现代学徒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师徒关系不稳定。
由于现代社会竞争激烈,许多师傅对时间和精力的投入有限,无法长期指导学徒。
这导致学徒在学习过程中经常换师,缺乏连续性和深度。
师徒之间存在理念不合。
有些师傅对学徒要求过于严格,甚至边界模糊;而有些学徒则缺乏对师傅的尊重和信任,导致双方交流不畅,关系紧张。
师徒之间的权力关系不够平等。
一些师傅过分强调自身地位和权威,导致学徒缺乏独立思考和发展空间,甚至出现强迫行为。
师徒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互动。
由于双方文化背景、教育水平、性格特点等差异,有时难以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机制,导致误解和冲突。
为了解决现代学徒制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加强师徒之间的沟通和信任,构建良好的师徒关系,为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 正文2.1 培养师徒关系的重要性培养师徒关系的重要性在现代学徒制中显得尤为重要。
师徒关系是一种传统的教育方式,通过师傅的指导和悉心教导,学徒可以获得实践经验和技能,也能够更好地适应工作环境和社会。
培养良好的师徒关系不仅可以提高学徒的工作能力和职业素养,还可以传承技艺和文化,保持行业传统的延续。
师徒关系也是一种情感交流的机制,通过师傅对学徒的关心和支持,学徒可以更好地融入团队,建立起自信和责任感,增强工作积极性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现代社会,师徒关系不仅是一种培训方式,更是一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延续,是一种价值观念和道德品质的传递。
通过师徒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可以促进行业的发展和教育事业的繁荣。
培养良好的师徒关系需要双方的共同努力和配合,需要建立相互信任和尊重的基础。
我国现代学徒制企业师傅带徒能力探究
一、背景
一、背景
现代学徒制是一种将传统学徒培训与现代学校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模式,旨在 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企业师傅带徒能力是指企业在现代学徒制实施 过程中,企业师傅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能力。企业师傅带徒能力的高 低直接影响到现代学徒制的质量和效果。
一、背景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现代学徒制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如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 点工作的意见》等,鼓励企业和学校积极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然而,在实 际实施过程中,企业师傅带徒能力的问题逐渐凸显出来,成为影响现代学徒制质 量的重要因素。
参考内容
引言
引言
学徒制作为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东西方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古代的 艺徒制和英国现代的学徒制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东西方学徒制的不同特点和发展 路径。本次演示旨在比较分析这两种学徒制的异同点,以期为我国现代学徒制的 发展提供借鉴。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中国古代的艺徒制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以“师徒制”的形式出现,强调口 传心授、言传身教。古代艺徒制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强调 传承技艺、培养能工巧匠,对中国古代社会的手工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文献综述
英国现代学徒制则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是在传统学徒制基础上进行改革和 创新的一种职业教育形式。英国现代学徒制强调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学校实施, 旨在培养具有高度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现代职业人才。
比较分析
比较分析
比较对象方面,中国古代艺徒制主要侧重于手工业领域的师徒相传,而英国 现代学徒制则是在整个职业教育领域实施。
三、分析
1、完善制度建设
1、完善制度建设
现代学徒制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现代学徒制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现代学徒制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职业教育方式,它将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实际工作经验。
在现代学徒制开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并寻找解决对策。
本文将围绕现代学徒制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展开讨论。
一、问题分析1. 行业适用性不足在现代学徒制开展过程中,某些特定行业的学徒制度实施难度较大。
这是因为这些行业的工作需要高度的专业技能和经验,而这些专业技能和经验不太容易通过简单的培训就能够掌握。
所以在这些行业开展学徒制度时会面临行业适用性不足的问题。
2. 师资力量不足在现代学徒制开展过程中,师资力量不足是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
学徒制的实施需要具有一定工作经验和丰富知识的导师来进行指导和培训,但是现实中却存在着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这严重制约了学徒制度的实施和发展。
3. 学徒生活条件差在现代学徒制开展过程中,一些学徒的生活条件相对较差,工作强度大、收入低、待遇不好等问题在学徒生中普遍存在。
这些问题不但影响了学徒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还可能导致一些学徒提前放弃学习。
二、解决对策1. 解决行业适用性不足问题针对行业适用性不足的问题,我们需要优化学徒制度的设计,采用更加灵活的方案来适应不同行业的需求。
可以在学徒制度中增加一些通用性的课程和技能培训,使学徒在其他行业也能够得到一些通用的技能和知识。
可以与行业内的企业和专业组织进行合作,制定更加符合实际需求的学徒制度,从而提高学徒制度在各行业的适用性。
2. 加强师资力量建设针对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我们需要加强对导师的培训和支持。
可以设立专门的导师培训课程,培养更多的优秀导师,提高他们的培训水平和工作能力。
可以通过政策支持等措施,提高导师的待遇和认可度,增加他们在学徒制度中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3. 改善学徒生活条件针对学徒生活条件差的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改善。
可以通过政策支持或企业资助等方式,提高学徒的工资和待遇,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
推行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推行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存在的问题与建议学徒制是一种古老而又现代的育人模式,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学徒制的核心理念是通过实践来培养学生的技能和职业素养,帮助他们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
推行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更加深入地思考和改进。
一、问题1. 学徒制培训机构不足目前,我国学徒制培训机构数量有限,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学徒制培训需求。
尤其是在一些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学徒制培训资源相对匮乏。
这导致了一些有意愿接受学徒制培训的学生无法获得有效的机会。
2. 学徒制培训质量不可靠目前,一些学徒制培训机构的质量参差不齐,存在着培训内容不规范、师资力量薄弱、缺乏有效监管等问题。
这导致学徒制培训的质量难以保障,一些学生在接受培训后并未获得实质性的技能提升。
3. 学徒薪酬低相较于常规的教育培训方式,学徒制培训的学生往往会面临较低的薪酬待遇,甚至是无薪实习。
这使得一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难以接受学徒制培训,也减弱了学徒制在职业教育中的吸引力。
4. 培训与用人需求脱节一些学徒制培训机构与企业用人需求脱节,培训出来的学生难以符合实际用工的要求。
这也使得学徒制的就业保障问题愈发严峻,一些学生可能因此失去对学徒制的信心。
二、建议1. 增加学徒制培训机构政府和社会应加大对学徒制培训机构的支持力度,增加学徒制培训机构的数量和规模,尤其是在农村和偏远地区。
鼓励企业和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学徒制培训,搭建更多的学徒制培训平台。
2. 提升学徒制培训质量建立健全学徒制培训的监管机制,推动学徒制培训机构标准化和规范化发展。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培训水平和教学质量。
建立学徒制培训质量评估机制,对学徒制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和监督,确保培训质量可靠。
3. 改善学徒薪酬待遇政府和企业应该共同努力,提高学徒的薪酬待遇。
在确保学徒制培训质量的前提下,可以适当调整学徒的薪酬水平,提高学徒的生活保障。
这不仅能够提高学徒制培训的吸引力,也有助于缓解学生家庭的经济压力。
现代学徒制中存在的问题及良好师徒关系的构建策略
现代学徒制中存在的问题及良好师徒关系的构建策略现代学徒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师徒交流不畅在传统的学徒制度中,师傅和学徒之间的交流非常频繁,师傅会将自己的经验和技术不吝于传授给学徒。
在现代学徒制中,由于各种原因,师徒之间的交流往往不够畅通,导致学徒们无法充分获得师傅的指导和教导。
2. 师徒关系疏远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也影响了师徒关系的建立和发展。
一些师傅可能并不愿意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指导学徒,而一些学徒也可能缺乏足够的尊重和信任,导致师徒关系疏远。
3. 技术更新缓慢由于一些老师傅对新技术的接受能力不强,导致他们无法及时掌握最新的技术知识,并将其传授给学徒。
4. 学徒待遇低在一些行业中,学徒的待遇相对较低,经常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和工作,但是薪水却远远低于正式员工,这也成为限制学徒制发展的一个原因。
为了解决现代学徒制中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从师徒关系的建立、技术共享、学徒待遇等方面着手,以构建良好的师徒关系,为学徒们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和发展机会。
在师徒关系的建立方面,我们应该加强对师傅和学徒的沟通和交流。
雇主可以制定一些奖励机制,鼓励师傅多和学徒交流,向学徒传授技术知识和经验。
也可以为师傅提供专业的培训,提高他们对于带徒工作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
在技术共享方面,我们应该鼓励师傅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技术知识,积极参加行业内的培训和交流活动,以便及时了解最新的技术发展动态。
学校和企业可以合作建立技术共享平台,为师傅和学徒提供更多的技术资源和学习机会。
在学徒待遇方面,我们应该加大对学徒的支持和帮扶力度,提高学徒的薪酬待遇,制定相应的奖励政策,激励学徒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
雇主也应该加强对学徒的关爱和指导,关注他们的成长和发展,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晋升空间。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我们也可以从学徒制度的规范管理、社会各界的支持、行业的共同努力等方面入手,共同打造一个良好的学徒制度,为年轻人提供更多的成长和发展机会。
现代学徒制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现代学徒制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1. 引言1.1 现代学徒制的定义现代学徒制是一种结合理论学习和实践工作的职业培训系统,旨在通过为学徒提供在职指导和培训,使其获得职业技能并逐步成长为熟练工匠或专业人才。
这种制度通常由雇主和学员双方共同参与,雇主为学徒提供工作机会和实践经验,同时学员在工作过程中接受专业指导和培训。
现代学徒制的定义并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手工艺行业,它已经延伸到包括制造业、服务业、信息技术等多个领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进步,现代学徒制不断完善和更新,成为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复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通过学徒制度,学员不仅可以获得实际工作经验,还可以在工作过程中不断提升职业技能和自我实践能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1.2 现代学徒制的背景现代学徒制的背景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对于人才储备和技能培训的需求日益增加。
传统的学徒制度在现代社会已经不再适用,因此出现了现代学徒制。
现代学徒制强调实践技能的培训,让学徒在实际工作中学习并掌握所需的技能和知识。
这种制度不仅可以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可以帮助年轻人提升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
随着现代学徒制的开展,一些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
职业认可度不高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由于学徒制度相对较新,社会对学徒的认可度和重视程度并不高,学徒在就业时会面临一定的挑战。
薪酬待遇不公平也是学徒制度面临的难题之一。
一些学徒的薪酬水平远低于同等工作岗位的普通员工,这导致一些年轻人对学徒制度产生质疑和厌恶。
培训机构的不完善也是学徒制度面临的问题之一。
一些培训机构的教学设备和师资力量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学徒的培训质量无法得到有效提升。
针对这些问题,需要制定有效的解决对策,如加强职业认证体系建设,规范学徒薪酬制度,以及提高培训机构的质量。
通过不懈地努力和改进,现代学徒制有望迎来更好的发展机遇,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技术人才。
2. 正文2.1 学徒制度面临的问题学徒制度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职业认可度不高、薪酬待遇不公平和培训机构不完善三个方面。
广东现代学徒制企业师傅带徒存在问题与策略研究
自2014年,我国提出实行学徒制育人培养模式以来,全国各地掀起了现代学徒制探索的热潮。
现代学徒制打破了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中比较突出的“订单班”和“冠名班”育人模式,推进现代化校企一体化育人模式的发展,现代学徒制的发展更加专注于技能、技术的传承与发展,更加注重于理论与实践的创新融合,实现了人才培养与产业的深度对接、融合,能够根据市场、产业、现代化的需求提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一、现代学徒制内涵图1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体系图来源:网络学徒制,是一种根据市场需求以及生产的实际需要,形成的师傅传授技能给徒弟的方式。
现代学徒制是在传统的学徒制基础上,企业和学校联合培养人才,通过企业、学校和学生三方签订合同,学生部分时间在校学习,部分时间在企业工作的一种理论与实践融合的产学形式。
在现代学徒制中,学生具有双重的身份,在学校是学生,在企业是学徒,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并执行学徒培训,由国家相关部门加以监督,学生在学徒期间表现和考核合格之后,由国家部门颁发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如图1)。
现代学徒制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生就业压力。
有利于帮助企业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快速上岗,实现了专业与产业的无缝对接。
在现代学徒制中,企业师傅是学徒制的重要实施者和管理者,承担着向徒弟传授技能技术的主要教学任务,在现代学徒制中,企业师傅与专业教师不同,他们立足于企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补充专业教育师资的不足,发挥现代学徒制的优势,谋求职业教育更长远的发展。
二、现代学徒制企业师傅带徒工作分析在学徒制教育体系中,企业师傅具有双重主体的身份,一方面为企业员工,按时按质完成岗位员工必须完成的工作,另一方面作为师资,对徒弟进行技能的培养,因此,师傅带徒是一种自身工作能力的体现,更是一种带徒能力体现。
1.企业师傅带徒工作内容企业师傅的主要工作内容是根据校企共同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标准的要求,传授相关技能。
现代学徒制中存在的问题及良好师徒关系的构建策略
现代学徒制中存在的问题及良好师徒关系的构建策略【摘要】现代学徒制在实践中存在一系列问题,如学徒数量不足、技能传承困难、缺乏有效的培训机制以及师徒关系矛盾较大。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构建良好的师徒关系至关重要。
本文强调了良好师徒关系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构建良好师徒关系的策略,包括强化学徒制的推广与落实、加强对师徒关系的管理和培训、以及构建多元化的学徒培养模式。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促进现代学徒制的健康发展,为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提供有力支持。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问题意识,良好师徒关系,学徒数量,技能传承,培训机制,师徒关系矛盾,构建策略,推广与落实,管理和培训,多元化培养模式。
1. 引言1.1 现代学徒制的兴起现代学徒制的兴起可追溯至欧洲中世纪,当时的学徒制度是通过师傅传授技艺,帮助学徒实践并逐渐独立成才的经典教育模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体制的完善,现代学徒制在不同国家不断发展壮大,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职业培训方式。
现代学徒制注重培养学徒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旨在通过实践经验对接职业市场需求,提高劳动者的技能水平和就业竞争力。
现代学徒制的兴起不仅有利于填补各行业用工缺口,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大量有实践经验和职业技能的人才。
与传统的学校教育相比,现代学徒制更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更符合职业市场需求和时代发展要求。
现代学徒制的兴起对于社会各界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是推动经济发展和提升人才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
现代学徒制的兴起为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路径和思路,对于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提高劳动者的职业水平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
中关于的内容到此结束。
1.2 问题意识的增强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型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传统的学徒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许多行业面临着学徒数量不足的困境,导致一些技能的传承和发展受到了限制。
传统的学徒制在技能传承方面也存在困难,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对多样化技能的需求。
企业师傅深度参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制约因素和激励措施研究
2019年3月第22卷第6期中国管理信息化China Management InformationizationMar.,2019Vol.22,No.60 引 言现代学徒制在传统学徒制的基础上,将传统的学徒培训与现代职业教育结合起来,学校与企业共同参与的一种职业教育形式。
随着现代学徒制在德国、瑞士、澳大利亚、英国等发达国家人才培养及经济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受到我国的重视。
国务院、教育部相继发布了《关于加强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并提出要“使现代学徒制成为校企合作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以校企的深度合作和参与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技能和素养为核心,以教师和师傅的深入指导为保障,把职业技能、专业教育、职业素养相结合,根据企业需求量身打造行业企业发展所需求的技术与技能型人才的一种新型培养模式,真正实现了“六个对接”,并将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中,学生的双重身份决定了除了学校教师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外,企业师傅是培养学生技能和养成职业素养的重要引路人。
现代学徒制的重要标志就是师傅带学徒在真实的生产岗位上边做边学,实现学生与岗位和师傅的零距离接触,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师傅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的熏陶,掌握职业技能,养成职业素养。
毫无疑问,企业师傅对学生(学徒)培养参与的积极性及深度,会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
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阻碍师傅深度参与的制约因素,进而从国家、企业和学校层面探讨如何采取保障和激励措施。
1 师傅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企业师傅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制订的重要参与者现代学徒制是校企共同合作,双方通过调研企业的岗位技能标准和职业素养要求,制订企业急需人才培养方案,并在此基础上共同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共同开发现代学徒制教材及课程标准。
现代学徒制中存在的问题及良好师徒关系的构建策略
现代学徒制中存在的问题及良好师徒关系的构建策略
学徒制度是一种古老但至今仍然存在的职业培训模式。
在这种制度下,学徒通过跟随师傅学习技能和知识,逐渐成长为独立的专业人士。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现代学徒制也面临诸多问题,例如师徒关系不和谐、培训内容滞后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策略来构建良好的师徒关系,并完善学徒制度。
首先要明确现代学徒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一些师傅对学徒不够耐心,甚至存在欺压现象,导致师徒之间的关系紧张。
由于技术和知识的快速更新,学徒所学内容和师徒的实际工作存在较大差距,导致学徒在实际工作中难以应对复杂的情况。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采取多种策略来构建良好的师徒关系。
首先是加强对师徒双方的心理辅导和沟通技能培训。
师傅需要学会耐心倾听学徒的困惑和问题,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而学徒也需要学会尊重师傅、虚心向他人请教。
其次是建立健全的学徒培训计划,要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注重实际操作和技能培养,使学徒能够更好地适应现实工作环境。
我们还可以建立师徒关系评估机制,定期对师徒关系进行评估和调查,及时了解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处理。
政府和企业也应当加大对学徒制度的投入,提供更好的培训环境和条件,为师傅和学徒提供更多的支持和保障。
还可以建立师徒分享交流的平台,让师徒之间能够互相学习和交流经验,进一步加强他们之间的联系和师徒之间的互信。
现代学徒制中存在的问题需要我们采取一系列策略来解决。
通过加强师徒之间的沟通和理解,建立健全的培训计划,建立评估机制等多种方法,可以有效地构建和谐的师徒关系,提高学徒的培训质量,进一步完善学徒制度,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的制约因素与对策
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的制约因素与对策刘旭东(烟台职业学院信息工程系,山东烟台264670)摘要: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如火如荼,但由于在合作中对企业利益的不够重视、政策保障不完善、院校自身吸引力欠缺等因素,导致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校热企冷”成为现代学徒制推广和实施的最大阻碍。
挖掘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的动因及制约因素,凸显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的主体地位、完善实施现代学徒制的顶层设计、加强高职院校的自身能力建设是解决这一困境的出路。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企业;职业院校;制约因素;对策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769(2019)03-020-04收稿日期:2018-11-14作者简介:刘旭东(1976),男,山东龙口人,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教学、计算机应用技术。
此文为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烟台市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机制与模式的研究”(2015072)和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中外高职教育办学模式比较研究”(2015605)的研究成果。
目前,现代学徒制已成为国内职业教育领域改革发展的代名词,更是各职业院校争相推进的重点工作。
随着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不断深入推进,5000余家企业、行业、院校参与到试点申报工作中来,然而,看似欣欣向荣的局面背后却隐藏着企业参与度不高的问题,“校热企冷”成为现代学徒制得以推广和实施的最大阻碍[1]。
深入挖掘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的动因及制约因素,使政府、学校和企业三方各司其职,才能构建真正契合我国职业教育特色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一、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的动因(一)现代学徒制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储备招工难、人员流动性大等现象是目前多数企业面临的共性问题,职业教育以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职业教育的队伍中来。
企业全程参与育人过程,从根本上扭转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格与社会实际需求相脱节的局面,特别是现代学徒制下“招生招工一体化”的运行机制,一方面,企业通过订单式培养获得了较为稳定且符合实际生产需要的人力资源储备,大大节省了选人用人的成本。
我国实施现代学徒制的现状困惑及对策研究
我国实施现代学徒制的现状困惑及对策研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技术工人的需求越来越大。
由于学徒制度长期以来在我国的发展并不完善,导致技术工人短缺的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近年来开始在实施现代学徒制方面进行一系列探索和尝试。
当前我国实施现代学徒制依然存在一系列困惑和难题,需要找到相应的对策加以解决。
1. 学徒招募困难。
由于我国传统劳动观念的影响,很多家庭对于孩子从事技术工作并不认同,导致学徒的招募难度非常大。
2. 学徒培训机构不足。
在农村地区,学徒培训机构相对匮乏,很多有意愿从事技术工作的青少年难以获得学徒培训的机会。
3. 学徒制度不完善。
目前我国的学徒制度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包括学徒的待遇低、培训周期长等,导致学徒制度的吸引力不足。
4. 培训质量参差不齐。
一些学徒培训机构由于资金和技术水平的限制,导致培训质量参差不齐,无法满足企业对高素质技术工人的需求。
二、对策研究1. 加强宣传,改变传统观念。
通过多种渠道,包括媒体宣传、社区宣传等,改变家庭对于技术工作的认知,提高学徒招募的成功率。
2. 大力发展学徒培训机构。
政府可以加大对学徒培训机构的资金支持力度,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打造更多的专业学徒培训机构。
4. 提高培训机构的质量水平。
政府可以通过扶持政策,鼓励学徒培训机构提高教学水平、引进先进技术,提高培训质量。
5. 与企业深度合作。
政府、学校和企业可以加强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享,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满足企业的用工需求。
6. 完善法律保障。
加强对学徒权益的保护,明确学徒与企业的权责关系,建立健全的法律体系,保障学徒权益。
实施现代学徒制对于解决我国技术工人短缺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但在实践中,仍然面临着一系列的困惑和挑战。
需要政府、企业、学校和家庭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找到相应的解决之道,推动我国学徒制度的健康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人才培养做出积极贡献。
推行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推行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存在的问题与建议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是一种结合学习和工作的培训模式,其通过制定并执行一系列实践培训计划,旨在培养学徒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随着现代学徒制的推广和普及,一些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
本文将探讨推行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问题分析1. 薪酬问题推行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最大的问题之一是薪酬问题。
由于学徒在学习期间基本上是免费实习,因此学徒在生活费、社会保险等方面的保障存在问题,这无疑会对学徒的学习积极性和工作热情产生负面影响。
一些雇主对于学徒的薪酬问题也并非十分重视,导致学徒的工作积极性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2. 职业发展问题现代学徒制学生进入职场后,由于没有正规大学学历和相关经验,会面临职业发展不畅的问题。
一些企业在招聘时更倾向于具有正规学历的应聘者,这对学徒造成了就业压力。
3. 学校与企业之间的配合问题推行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需要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密切合作。
由于长期以来学校教育和企业培训之间的利益和意识形态差异,导致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存在一些问题。
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沟通不畅,导致培训计划、课程设置等方面的合作难以顺利进行。
二、解决建议1. 完善薪酬保障机制对于学徒在学习期间的生活费用和社会保险等方面的保障应该得到足够重视。
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对学徒提供一定的薪酬和社会保障,同时鼓励企业提高对学徒薪酬、福利待遇。
2. 加强职业教育学校应当在学徒制教育中加强职业教育,包括职业技能的培训和就业指导等,增强学徒的职业竞争力。
企业应当在学徒制培训结束后提供相应的职业发展机会和晋升通道,鼓励学徒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
3. 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沟通合作学校与企业之间应当加强沟通和交流,建立起合作机制,确保培训计划、课程设置等方面的合作能够顺利进行。
学校和企业应当共同探讨并制定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培训计划,以确保学徒毕业后能够胜任相关职位。
现代学徒制中存在的问题及良好师徒关系的构建策略
现代学徒制中存在的问题及良好师徒关系的构建策略现代学徒制面临的问题有很多。
对学徒的选拔和培训机制不够完善。
学徒的选拔仍然偏重于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实际操作和实践能力。
这导致了学徒的实际能力和岗位需求之间的脱节。
学徒制度的落地难度大。
由于学徒制是一种新的教育模式,需要企业付出较大的成本和精力来开展师傅培训和学徒指导。
而企业往往更关注短期利益,对学徒制度的投入意愿不高。
现代学徒制的规范性不强。
学徒制度缺乏明确的法律法规支持,该制度对学徒和企业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和培训期限等方面缺乏明确约束。
学徒的收入和待遇问题也亟待解决。
当前,学徒的工资待遇一般偏低,并且缺乏晋升和发展的空间,这导致了很多年轻人对学徒制的不太愿意接受。
良好的师徒关系是推动学徒制发展的重要策略之一。
企业应该加大对师徒制度的宣传力度,提高企业对学徒制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建立健全的学徒制度。
制定明确的师徒关系管理办法和奖惩机制,明确学徒和师傅的权利义务和培训期限等,增强学徒和企业之间的约束力。
建立学徒制度的法律法规也是非常重要的,以确保学徒制度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为师徒关系提供良好的环境。
企业应该为师傅提供培训机会,提高其职业技能和教育水平。
应该加强对师徒关系的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学徒的收入和待遇问题也需要得到重视。
应该建立起学徒制度的晋升和发展机制,提高学徒的收入和待遇,激励年轻人参与学徒制。
现代学徒制在发展中面临着一些问题,但通过构建良好的师徒关系,有助于推动学徒制度的发展。
为此,相关部门和企业应该共同努力,加强对学徒制度的宣传和推广,建立健全的学徒制度,并为师徒关系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只有这样,学徒制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为培养更多的技术人才做出贡献。
现代学徒制中存在的问题及良好师徒关系的构建策略
现代学徒制中存在的问题及良好师徒关系的构建策略
学徒制是传统劳动教育模式,它利用传统的师徒关系模式,将已知技能和经验的老师与学生或雇员联系起来,以培养后者的技能和知识。
随着时间和技术的发展,现代学徒制已经出现,但是,在现代学徒制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在实践中被广泛讨论。
同时,为了建立良好的师徒关系,也需要特定的策略和技能。
现代学徒制的问题包括:
1. 教育价值的减少:现代学徒制有技术抓手的缺乏,技术死守。
这使得许多正在追求技能的年轻学徒无法获得到实际的知识和技能,这导致了学徒制的教育价值的减少。
2. 在教学方法上的限制:学徒制可能局限于传统的教育方法,以至于年轻的学徒在学校无法培养出和实际生产和工作相关的认知和技能。
1. 提供专业发展机会:为了使年轻的学徒更好地受到教育,公司可以为学徒提供充分的培训和学习机会,以便在未来的工作中发挥重要的角色。
2. 支持多元发展:公司需要确保学徒可以参与多样性的任务和部门,以便在整个公司中发挥更多的作用。
3. 激励学徒:学徒应该受到鼓励、乐观和积极的支持,以便在固定制度中认真地投入他们的工作。
5. 建立信任关系:希望建立良好的师徒关系,需要建立信任关系。
需要建立师徒之间的信任和尊重,在教学、交流和互动中建立良好的学习和思考环境。
在现代学徒制中,建立良好的师徒关系至关重要。
无论是公司、学徒还是老师,都要共同合作、相互支持,以确保学徒获得最佳的工作机会和培训经验。
推行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推行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存在的问题与建议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是一种以传统学徒制为基础,结合现代教育理念和技术发展而形成的一种教育培养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学徒通过实践跟随导师学习,并以工作为主导,辅以理论学习,最终成长为一名独立能力强、技术精湛的专业人才。
在推行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的过程中,我们也面临着一些问题,需要进行改进和完善的地方。
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在实施上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一、导师资源有限。
现代学徒制所依赖的导师是关键因素,他们承担着培养学徒的责任。
目前导师资源有限,很多导师已经达到自己的工作极限,难以同时兼顾工作和培养学徒的任务。
这就导致了学徒制培养计划只能满足少数学生的需求,无法普及推广。
二、缺乏制度的保障。
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需要有一套科学的制度来规范培养流程和评价标准,但目前缺乏相关制度的建设和完善。
选拔标准不明确、培养流程不规范、成果评价缺乏科学性,都会影响学徒培养模式的有效性和公平性。
三、学徒津贴问题。
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需要学徒进行实践工作,这就意味着学徒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但很多学徒家庭经济条件有限,无法承担长时间的学徒实践,因此需要提供一定的学徒津贴来保障学徒的基本生活。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提出以下的建议来完善推行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一、建立导师培训机制。
加大对导师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实践经验。
可以通过专业教育培训、经验交流、导师示范等方式提升导师的能力水平,为学徒提供更好的导师资源。
二、建立学徒培养制度。
制定学徒选拔、培养、考核和评价的一系列制度,明确学校、企业和学徒的权利和责任。
建立学徒选聘制度和奖惩机制,规范学徒的培养流程和学习内容,确保学徒培养的公平性和有效性。
三、加强学徒津贴支持。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对学徒进行一定的津贴资助,以减轻学徒家庭的经济负担。
企业也应该为学徒提供一定的津贴和实习生活费,提高学徒参与实践学习的积极性和动力。
四、推动学校和企业的合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学徒制中影响师傅带徒积极性的制约因素探析作者:吕玉曼徐国庆来源:《职教论坛》2017年第04期摘要:现代学徒制中,企业师傅作为利益相关者之一,其带徒积极性直接影响学徒制的顺利开展和学徒培养的质量,经分析发现,在现代学徒制实施过程中,存在师傅的替代忧虑、利益抉择和情感偏向等三个影响现代学徒制中师傅带徒积极性的因素。
由于师傅带徒积极性直接影响到现代学徒制中学徒培养的质量,继而从构建制度环境,保障师傅的劳动安全;实施激励机制,确保企业师傅的利益;强调尊师重教,构建和谐的师徒关系等三个方面提出消除影响师傅带徒积极性的制约因素。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企业师傅;带徒积极性作者简介:吕玉曼(1993-),女,河南商丘人,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政策、现代学徒制;徐国庆(1971-),男,江西高安人,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职业教育教师教育、职业教育基本理论。
基金项目:2015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编号:15JZD046),主持人:徐国庆。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7)04-0035-04目前,现代学徒制正在我国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近几年,大量关于现代学徒制的研究层出不穷,主要研究方向有:分析现代学徒制的性质、影响因素以及试点情况;通过国际比较对我国实施本土化的现代学徒制提出建议;关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教学的研究。
但通过查阅文献发现,在已有研究中,专门研究企业师傅的文章相对较少,仅有的研究也只局限于企业师傅的能力构建,师傅隐性知识的传播以及师徒关系的演变等。
那么,在现代学徒制背景下,企业师傅愿意带徒弟并倾囊相授的积极性到底有多高?影响师傅带徒积极性的制约因素体现在哪几个方面?如何提高师傅带徒的积极性,进而构建和谐的师徒关系?本文试图从这些方面做出分析。
一、师傅带徒积极性的制约因素分析在现代学徒制实施过程中,企业师傅的深入参与对于技能传承与成功培养技能型人才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学徒制的重要标志是师傅带领徒弟在真实的工作岗位上边做边学,徒弟通过与师傅的“零距离接触”实现技能知识的学习。
那么,在自由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利益主体之一的企业师傅是否愿意带徒弟?他们的积极性又如何呢?本文主要从师傅的替代忧虑、利益抉择、情感偏向几个角度进行分析。
(一)替代忧虑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对一切都统包统揽,企业没有自主经营权和自由雇佣工人的权利,工人自身也没有自主择业的自由。
在这种管制型的劳动力管理制度下,企业之间不存在外部竞争关系,避免了企业间因“挖人外部性”造成的集体行动困境,因此企业倾向于选择内部技能形成方式,即学徒制。
而对于师傅个人来讲,一旦成为某个企业的固定工之后,便与企业结成了终身雇佣关系,这种“铁饭碗”性质的劳动制度极大地保障了师傅的劳动安全,他们不用担心教会徒弟后自己会被解雇,而且当时的工资一般是按照工龄、身份等分配的,带徒弟对师傅的薪酬也不会产生实质性影响,相反师傅通过带徒弟不但能够提高自己在企业的地位,赢得他人尊重,而且还能够形成以自己为中心的小群体。
因此,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师傅带徒的积极性很高。
相反,在自由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开始走向市场,企业间的竞争关系逐步形成,同时形成了市场化的劳动管理制度,它存在两个特点:一是工人被推向劳动力市场,工作安全丧失与自由流动并存;二是企业依赖内部劳动力市场相对稳定的工人队伍,同时培养内部竞争。
这样工人成为市场经济的自由劳动力大军,从原来的单位人转换为社会从业人员,同时改变了原来的雇佣制度,变终身雇佣制为劳动合同制[1]。
在这种竞争性的环境下,企业师傅和徒弟之间由原来家长式的威权关系转变为竞争式的交易关系。
如果没有任何制度措施对企业师傅的利益进行保障,或者没有获得企业对其薪酬和劳资关系的稳定性的承诺,企业师傅很有可能会因为担心“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局面的发生,而不积极主动地参与对学徒的培养[2]。
企业师傅这种担心被替代的忧虑,是当前影响其带徒积极性的关键因素之一。
(二)利益抉择在自由劳动力市场环境下,企业师傅掌握了技能尤其是垄断性特殊技能,便相当于掌握了在企业中的话语权,如果他们不满足于现有待遇,便可以凭借其掌握的核心技能与企业“讨价还价”,或者是选择待遇更加优厚的企业。
实质上,师傅对技能的垄断降低了自身薪酬和工作不安全的风险,实现了技能上的自我保护。
因此,在缺乏非市场性制度保护的情况下,企业师傅在进行利益抉择时是不愿意共享技能的。
而且,在实施现代学徒制的企业中,师傅带徒弟绝大多数是由企业单方面安排的,企业师傅只能在一定程度上选择带哪个徒弟,而没有选择带与不带的自由。
一般来说,企业师傅是在具体的工作岗位上指导学徒学习技能,这会耗费师傅大量的时间,影响其正常的工作进程,而企业里的升职加薪大多是由工人生产的产品质量以及工作效率决定的,带徒弟无疑会增加师傅的“时间成本”,降低其工作效率。
而且,师徒之间的交易关系往往是不等价的,企业师傅将其多年累积的经验和技能共享,徒弟作为交易受益方却没有相应的投入(如履行传统师徒制中无偿为师傅服务的义务),因此,师傅在“投入——产出”原则下,会倾向于追逐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把带徒弟仅仅当做一项企业安排的任务,对带徒的积极性不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人工资的主要来源是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岗位绩效工资的核心原则是“以岗定薪,岗变薪变”,以此对工资标准实行动态管理。
学徒工和企业师傅都是根据岗位类别和技能等级执行相应的岗位工资标准,这样的分配制度提升了生产工人的技能附加值,同时,根据市场来决定工人的劳动能力和劳动贡献的价格,也强化了工人对自我技能的保护[3]。
这些都是企业师傅作为利益相关者在具体行动中做出的利益抉择,在没有外部制度保护的前提下,企业师傅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行动路径,消极带徒,应付了事也在情理之中。
(三)情感偏向学徒制中师傅与徒弟的关系本质上属于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情感因素在师徒交往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情感偏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师傅带徒的积极性。
传统学徒制中,受古代尊师重教思想的影响,师傅与父亲之间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正如中国古代谚语中所言“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名虽师徒,义为父子”等。
师傅徒弟之间的互动关系是差序的,生产过程中师傅具有领导权威,徒弟则必须服从师傅。
除了技能传承作为师徒关系的连结纽带外,尊重、信任、庇护等社会情感性因素是师徒关系更重要的维系中介[4]。
师傅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将自己的知识与经验倾囊传授给徒弟,而徒弟对师傅怀有一种敬畏与尊重之情,除了认真学习知识或技艺之外,通常需要无偿照顾师傅及其家人的生活起居。
师徒之间的这种人身依附关系以及师傅的威权地位,使得师傅能够尽心教导徒弟,技能传承得以延续。
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以往师徒间亲密的人身依附关系逐渐被工具化,演变为一种交易关系。
市场化因素打破了传统师徒制中差序的师徒地位格局,师傅的威权地位开始崩溃,师傅与徒弟在企业中形成公平竞争的局面,师徒互动中的社会尊重情感在逐渐减少。
现代社会尊师重教的思想意识逐渐淡薄,学徒在进入企业拜师学艺时往往只是把师傅当做传授知识或技艺的人,很少有过多的感情投入,师徒之间难以建立亲密的关系,双方在交往中更像是“例行公事”,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师傅带徒的积极性。
师徒制一般是一位年龄较长,在某一方面有丰富经验的人作为师傅向年龄较小,经验履历不足的人传授知识或技艺。
师徒之间在年龄以及经验上的差异常伴随着二者在思想、行为方式以及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冲突。
很多情形下,师傅不愿意带某个徒弟仅仅是由于看不惯或是不赞同徒弟的非生产性个人行为或生活习惯。
这种情感上的偏向虽说不是师徒间根本性利益的冲突,但人都是社会性动物,交往之中的感情投入对师傅带徒的积极性影响深远。
二、提高师傅带徒积极性的对策探析现代学徒制的构建是各个利益主体之间相互博弈以求得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产物,技能传授的“师徒传承效应”这一特征决定了企业师傅是其中重要的利益相关者,他们带徒的积极性如何,直接影响到现代学徒制中学徒培养的质量。
那么,基于上述制约企业师傅带徒积极性的分析,我们该如何解决上述问题,走出师傅带徒积极性不高这一困境呢?(一)构建制度环境,保障师傅的劳动安全现代学徒制中企业师傅带徒积极性不高的最重要因素在于外部制度不完善,师傅的劳动安全受到威胁。
在计划经济制度下,否定市场,国家统包统揽,企业没有自主经营权,实行终身雇佣制,工人的工资待遇与其工龄、身份地位息息相关,而技能因素很少被考虑进去,师傅与徒弟之间不存在实质性的竞争关系,师傅的薪酬安全和工作安全都能得到保障,因此师傅乐于向徒弟传授知识或技艺以此来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赢得外界尊重。
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师傅和徒弟都被置于自由、开放的劳动力市场中,二者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关系。
因此,师傅会出于对自身劳动安全的考虑强化对自己“绝活”的保护。
所以,如何在市场化改革中引发企业师傅劳动安全风险的背景下提高企业师傅带徒的积极性,提供相应的非市场化制度匹配环境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针对我国当前的现实国情,政府应该通过国家干预重构企业内部的师徒关系,将其从受到市场机制支配的交易关系转变为实现技能累计传承的教育关系。
而通过建立企业师傅教师资格制度就成为十分重要的举措,但这一制度设计除了要承担选拔、培训、教师发展、评价等功能外,还应该将其同工资待遇、福利保障等劳动安全因素结合起来进行一体化设计[5]。
(二)实施激励机制,确保企业师傅的利益企业师傅的经验知识通常是花费大量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积累而成的,这些知识和经验是保证其在组织中获得垄断利益的基础,必须保证其付出和预期收益相平衡,这样才能提高师傅向徒弟转移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6]。
企业应在内部建立起有效的激励机制,保证企业师傅共享技能能够得到最大化的回报。
这种激励机制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物质激励、精神激励和晋升激励。
所谓的物质激励主要是指给予带徒师傅一定的经济补偿,建立合理的奖励系统,可以将徒弟结业成绩作为师傅绩效考核的一部分,根据不同的等级进行不同的经济奖励。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奖励力度要符合企业师傅共享技能后对获得利益的期望值,使其知识价值最大化,避免使奖励流于形式而降低企业师傅带徒的积极性。
物质激励在短时期内能够有效地激发师傅带徒的积极性,但要保持这种积极性则需要精神激励作为支撑。
企业可以定期举行优秀师傅表彰大会,选择在指导徒弟方面取得较大成绩的企业师傅,借以提高师傅的社会声望和在企业中的地位。
职业发展是鼓励知识共享的一种有效激励方式,在知识经济社会,像终身雇佣这样的工作安全已逐渐被职业安全所代替,成长与发展是人的一项基本而重要的需求,是促成员工努力工作的重要动机[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