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论文 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课题论文:基于现代学徒制下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81526 职业教育论文基于现代学徒制下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xx年新兴起来的人才培养模式,他借鉴了国外的人才培养模式,但是有一个问题是不得不提出来的,那就是适应性问题。
不是国外的这种模式我们生搬硬套就可以,我们必须根据自己的国情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创新,这样才能让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在我国发扬光大起来。
所谓的学徒制,是在专业人员的带领下,进行一系列的真实的实践活动,通过不断的观摩,自己的动手,把自己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所做的工作中来,不但加深了对课上书本上内容的理解更学到了实实在在的基本技能。
当他们毕业以后相当于有了一两年的社会工作经验,会更加受到欢迎。
在机电一体化专业中如果没有很好的实践经验一开始很难被工作单位看好,当把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机电一体化专业相结合时才有可能激发出更好的效果。
一、学徒制对机电一体化专业的重要性近些年来一些工业发达的西方国家开始推行学徒制的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提高学徒的综合素质的发展。
近年来我们国家在一些工业方面的高职学校推广这项活动,让更多的学生从中受益。
要想很好的研究和实践这项新的人才培养方式以机电一体化为例我们必须认识到的几点是:(一)学徒制可以让学生更好的领悟学到书本上的东西众所周知,现在的大部分学生都是以在学校的读书为主,真正去实践书本上的内容的时间很少。
这种情况对高职学生来说是非常糟糕的,因为他们出来面对的就将是走进工作岗位的问题,而且是那种需要熟练技术的岗位,只懂得书本上内容而不会实际的操作只是一个失败的人才培养方案,恰恰学徒制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在这种培养方案下学生可以有大量的实践机会去领悟书本上的东西,熟练的掌握自己所必须要先学会的技能,在机电一体化专业中,尤其是以后是维修工程类的学生必须有大量的实践机会,才会在进入的工作岗位中有所作为。
(二)把实践任务搬进了教室,教学与实践实现一体化机电一体化专业是需要大量实践的一门学科,尤其是对高职学生,他们比一般的学生有更加强烈的意愿去实践学到的知识。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摘要:目的通过大力发展高职护理专业教育,加大护理专业人才供给等方式,探索建立助产护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方法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系统分析助产护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探索与实践。
结果助产护理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稳步增强,就业能力持续提升;学院助产护理专业生源增加,知名度不断提高;医疗机构选人用人目标明晰,专科能力建设加强。
结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对于深化产教融合、推动院校合作、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院校合作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talent training mode in modern apprenticeshipPan Yi,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Hospital Affiliated to Nantong UniversityAbstract Objective Explore and establish the talent training mode of modern nursing professional apprenticeship, by vigorously developing vocational nursing professional education, increasing the supply of nursing professional talents and other ways. Methods Comprehensively 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analysis and questionnaire survey, systematically analyzing the status quo of modern nursing professional apprenticeship talent training mod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Results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nursing professionals has been steadily enhanced, and their employability has been continuously improved. The number of nursing students in the college has increased and its popularity has been continuously improved. Conclusion The modern talent training model ofapprenticeship system plays a positive role in deepening the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and promoting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train technical talents.Key words Modern apprenticeships; Talent training mod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operation现代学徒制是国家提出的一项旨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育人的重要举措[1],是现代学校与现代企业双主体合作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模式。
现代学徒制的探索与实践
现代学徒制的探索与实践张玮(天津职业大学,天津300410)[摘要]“学徒制”自古以来就是一种用于传授某一个行业或某种职业技能的主要教育途径,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已经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学徒训练制作为一种传统教育活动形式,不仅可说是一种具有技术性的传承教育方式,而且尤其具有重要的教育实践意义。
学徒制的快速衰落、存续与快速发展过程既是世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我国职业技术高等教育教学形式的一种现实变化需求,也是我国职业技术高等教育不断自我创新反思的必然结果。
现代学徒制教育是对中国传统学徒制的一种继承与创新发展,主要强调在真实工作中和场景生活中的学习经验性和学习实践活动。
高职院校汽车技术运用专业技术管理专业结合在校企业与深度教育融合的国际背景下从“收徒—学艺—出师”三个主要环节,通过探索项目化的教学管理模式、师徒式的综合师生关系、开放性的综合学习活动环境、交替式的综合学习活动方式、小型化的课程组织教学形式、全方位的综合学习活动内容等人才培养教学方式,探索与创新实践了一套具有中国教育特色的中国现代学徒制。
[关键词]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探索实践[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20)07-0208-02现代学徒制教育是将培训学校职业知识产权教育和培训企业职工技能强化培训制度紧密结合的一种相对现代化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它旨在要求职业学校和培训企业共同担当承担企业培养高、中、低素质基层劳动者和技能型专业人才的社会责任,是基于产和职与教的一种深度有机融合。
要真正充分发挥好将现代职业学徒学员制作为现代职业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管理模式的引导作用与促进效果,则必然需要职业学校和教育企业根据科学技术管理技能专业人才不同成长发展规律和不同工作岗位的实际需求,通过共同组织招收在校学生或企业员工、共同组织研制学校教学管理标准、共同组织承担学校教学管理工作、共同组织实施教学考核综合评价等,实行职业全方位教学一体化协同育人。
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发展的策略和实践探索
[摘要]现代学徒制是当前职业教育发展和改革的热点问题。
现代学徒制是什么和如何发展现代学徒制是我国现代学徒制试点阶段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发展现代学徒制的目的是培养符合现代企业所需的技术技能人才。
在发展现代学徒制的策略上需要明确校企双主体育人、具有公共性的师徒关系和学徒的利益诉求等关键问题。
如何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现代学徒制国家宏观层面的制度建设以及实践层面保证现代学徒制运行的政策支持。
现代学徒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制度建设既不能照搬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制度的形成来源于实践。
[关键词]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策略;实践探索[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18)18-0050-02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发展的策略和实践探索①欧阳莉(三亚理工职业学院,海南三亚572022)一、现代学徒制的内涵(一)从传统学徒制到现代学徒制学徒制是由掌握技能和经验的师傅手把手传授技术给徒弟的职业技能传授形式。
国外制度化的学徒制出现在中世纪,从手工作坊、行会、工厂等形态逐步上升为一种教育制度。
现代学徒制的现代性是相对传统而言的,是对工业革命以来学校职业教育脱离真实工作世界、专业学科化和课程学问化的矫正。
现代学徒制是一种将传统的学徒培训与现代学校教育相结合的合作教育制度。
这个概念指明了“现代学徒制”以“学校”和“企业”为重要主体,以结合企业和学校双方优势为特征,以构建一种职业教育制度为形式。
西方各国根据不同的国情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现代学徒制,如德国的“双元制”模式,英国的“三明治”模式,澳大利亚的“新学徒制”模式,瑞士的“三元制”模式,美国的“合作教育”模式。
面向我国产业现代化的现代学徒制应该接地气,在现代职业教育系统和中国文化的土壤上生根、发芽,要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度需要一个过程,不能急于求成。
(二)现代学徒制的实质国内学者从教育学、制度学、经济社会学等不同视角研究现代学徒制的内涵,有的从理论层面分析或是从实践经验总结去理解现代学徒制的内涵。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课程构建研究论文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课程构建研究论文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课程构建研究论文随着19世纪工业革命的兴起,大规模的班级授课制逐渐取代了传统学徒制,但学校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也割裂了知识与能力、知识内容与生产情境,造成了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
因此,有学者呼吁对传统学徒制进行改造,建立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来消除学校教育的弊端,英国和澳大利亚就在传统学徒制基础上分别发展了带有本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和“新学徒制”。
如何将传统的师徒制进行改造,融入高职教育培养体系,建立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例进行探讨。
一、高职人才培养面临的现实困境(一)默会知识难以习得职业教育更注重技术知识的习得,而技术知识除了系统性、逻辑性、确定性的显性知识外,还包括大量的默会知识。
默会知识具有实践性、情境性、层次性、不可言传性、不确定性、非逻辑性等特点。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领域的工作经验、操作技艺等都属于默会知识的范畴,采用常规的课堂教学方式难以获得,默会知识的掌握一定要由两个关键因子促成:一是“师傅”及其示范和样本式的手把手传递;二是“徒弟”一步步的模仿,用心的体悟及身历其境的“历练”,两者缺一不可。
目前,虽然很多高职院校都进行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构建和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改革,但由于班容量过大、师资力量不足、实训基地所限、课程体系缺乏弹性、教学组织缺乏灵活性等因素影响,致使学生动手训练依然严重不足,默会知识难以习得。
(二)顶岗实践能力缺乏在当前社会环境下,企业接受学生顶岗实习得不到国家任何优惠政策,也不能给企业带来明显利润,企业接收顶岗实习的主要动力是招聘实用人才,解决企业用工之急,因此,实习学生的顶岗工作能力就成为顶岗实习环节能否做实的关键。
在当前建筑一线人才培养中,由于前5学期学生主要在校内偏重理论学习,接触工程实际较少,专项基础技能训练不足,综合实践技能训练缺乏,大多数高职学生顶岗实习能力不强,导致有的学生找不到实习单位,有的学生即使找到了实习单位但由于不适应而被淘汰,最后使顶岗实习流于形式。
科研课题论文:高职教育现代学徒制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92305 职业教育论文高职教育现代学徒制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一、现代学徒制发展概况国外,现代学徒制是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学生(学徒)的培养为重心,辅之以课程讲授,以学校和企业的协同参与为载体,以教师和师傅的言传身教为依托的人才培养模式。
它的实施改变了以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知识与能力相割裂、教学场所与实际情境相分离的局面,是传统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一场重大革新。
这一模式在以德国和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尤为完善。
德国的双元制教育体系:企业广泛参与其中,大多数企业拥有自己的培训基地和人员。
“双元制”模式针对性较强,重能力,能充分调动企业办学的积极性,使企业与学校、实践技能与理论知识的紧密结合。
这种模式对德国高素质劳动者的培养,以及产品的高质量,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英国的学徒制教育体系:有效地将个人职业发展道路,用人单位对员工的人才培养投资,政府的公共资金辅助有效的结合在一起,最大化的发挥个人,社会,环境,经济等多方面的作用。
国内,大力鼓励职业学校和企业联合开展先招工、后入学的现代学徒制试点。
如在江西新余市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新余市实施现代学徒制的模式是: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学校主办,通过学徒对接岗位、学校对接企业、教育对接产业,实现招生与招工互通、上课与上岗融合、毕业与就业衔接。
企业先招工后培训再上岗。
企业新招收的工人,上岗前,安排进职业学校培训。
企业在与其签约之际,同时签订培训合同。
学校先招生后学习再就业。
学生进入职业学校后,通过自身推荐,或人力资源市场与企业签订培养和就业协议,实行订单培养和协议就业,学生在校学习并进入企业带薪学徒。
在20xx年9月至今,重庆27所高校、中职学校相继启动旅游专业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试点,通过校企合作,培养更多实用型人才。
还有许多高职院校,顺应高职教育发展潮流,结合本校实际,推行符合自身专业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二、我国高职教育推行现代学徒面临的困境教职成[20xx年开始调整为移动应用开发方向,聘请技术能手指导特长生的项目开发、技能竞赛等,实施“项目导师制”的现代学徒制。
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薛力峰,靳伟(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河北石家庄050021)摘要:现代学徒制通常是指将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与传统的"师傅带徒弟"模式的学徒培训有机融合,由职业院校和企业合作实施人才培养的一种现代职业教育制度。
文章通过对高职院校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展开分析,为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开展现代学徒制培养提出意见和建议,同时为完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建设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双导师;教学监控;课程改革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20)09-0204-02一、现代学徒制试点现状相对于传统的“师傅带徒弟”形式的学徒制,现代学徒制发源于20世纪的德国、英国等国家。
经过多年的探索,借鉴西方现代学徒制的经验,特别是德国的经验,根据我国国情创新出了以校企融合、工学交替培养为手段,把专业理论知识、行业操作标准、企业岗位技能相结合的校企共同育人模式。
根据国家整体要求,从各试点职业院校的实际实施情况来看,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普遍具有以下内涵特征。
1.学徒具有双重身份。
通过现代学徒制培养的学生不仅是高职院校的在校生,也是合作培养企业的“准员工”,只有具有双重身份,在培养过程中,学校和企业才能有机衔接、顺利实施。
同时,部分院校在相应的省级教育考试主管部门的支持下,通过实施“招生招工一体化”现代学徒制试点,将双重身份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2.学校与企业双主体育人。
传统的培养模式中,学校是人才的供给方,企业是需求方,学校只管培养,企业招收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进行使用,供给和需求在实际过程中是脱节的。
实行现代学徒制就是要把供给和需求双方联系起来,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企业必须发挥主体作用,在岗位技能、操作规范、职业礼仪、工匠精神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培养。
3.教学管理机制创新。
培养过程中,学校要根据现代学徒制培养需要,通过探索实施工学交替、弹性学制、课程替代、学分制等政策和手段,创新教学运行管理机制。
现代学徒制的探索与实践
现代学徒制的探索与实践《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号),在全国职业院校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试点,以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针对性,在此意见指导下,我专业进行了现代学徒制实践,探讨了实施现代学徒制的必要性,取得了人才培养方案等一些具体的教学成果。
标签: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近几来,在《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的指导下,职业教育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发展速度不断加快。
一方面职毕业生越来越多,另一方面一些企业却难以找到满意的技能型、实用型人才,出现“技工荒”。
这种“两难”的尴尬局面,是职业教育大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
服务社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是职业教育的必然归宿,但是目前职业学校培养的人才与企业实际需求的人才规格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如何缩小这一差距,使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是按照企业的要求来量身定做,既使企业满意又使学生学到真正的本领,已成为当前职业学校改革的一个议题。
《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号),在全国职业院校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试点,以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针对性。
1 现代学徒制发展概述学徒制是一种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以师傅的言传身教为主要形式的职业技能传授形式,通俗地说即“手把手”教,一般认为制度化的学徒制出现在中世纪,“学徒制”一词始于13世纪前后,在此之前,无论是在中国还是西方,都出现了学徒制这一技能传授模式。
工业革命对学徒制造成了致命冲击,机器部分代替了人的劳动,原有学徒制所培养的人才满足不了机器大工业生产对人才的需求,职业学校的兴起取代了原有的学徒制。
“二战”后,随着企业对劳动者的劳动技能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各国也在汲取德国双元制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纷纷实施“学徒制”,并对学徒制进行改革和创新,目前,各国普遍将学徒制作为职业教育领域的人才培养模式之一。
这个阶段的学徒制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学习方式等方面均发生了重大变革,如在英国,现代学徒制把培养目标划分为学徒制、高级学徒制和高等学徒制三个层次;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建立多样的课程体系和国家职业资格课程;在学习方式方面,实施工作和学习交替进行的学习方式。
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实践与思考
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实践与思考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社会变革的洪流中,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主要渠道,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如何更好地整合学校和企业资源,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就业竞争力,成为高职院校发展中的一项紧迫任务。
研究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思考,有助于积累经验、总结成功案例,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提供更有力的支撑与指导。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的实践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探讨其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技术水平和创新精神等方面的效果和影响。
旨在为高职院校提供有效的教育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通过对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的优势和挑战进行研究,以期为相关教育改革和政策制定提供借鉴和参考。
通过本研究,希望能够深入了解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在高职院校的实践与应用情况,为推动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1.3 意义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思考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一模式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通过学徒制培养模式,学生可以在实践中获得更全面、深入的知识和技能,为其未来的就业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的实践还有助于加强产教融合,促进校企合作,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与优化。
这一培养模式也有助于提升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和学生就业率,为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的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高职教育质量,推动产业发展都具有积极的影响。
2. 正文2.1 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的内涵1. 传统技能传承与创新能力培养。
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既注重传统技能的传承和继承,同时也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可以通过模仿、实践和创新,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学徒制培养模式注重实践操作,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习和实践,从而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高职学校进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高职学校进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职学校作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主要渠道,在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模拟实际工作环境,让学生在校园内就能掌握各种实际技能,从而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和竞争力。
目前高职学校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还存在诸多问题,如教学资源不足、教师水平参差不齐等。
开展关于高职学校进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通过深入研究分析,总结经验教训,为高职学校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更多有益的借鉴和指导。
1.2 研究意义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新颖、灵活的人才培养方式,对于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提高高职学校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能够有效弥补高职教育与实际用人需求之间的差距,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紧密结合企业实际工作,提高就业竞争力。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挥学生自身潜力,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使其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要求。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还可以促进高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推动高校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为社会培养更多具有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专业人才。
对高职学校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高职学校进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通过深入研究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案例,分析其在高职学校中的应用情况及效果,进一步总结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
本研究旨在为高职学校提供借鉴和参考,促进学校教育教学体系的创新和优化,培养更加适应社会需求的优秀人才。
通过对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还能促进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实现人才培养的双赢局面。
2. 正文2.1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之一是德国的双元制教育理念。
高职教育“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研究
文章 编 号 :1 0 0 8 — 3 8 1 2 ( 2 0 1 3 ) 0 3 — 0 7 2 — 0 4
高职教育 “ 现代学徒制 " 人才培养 模式 的探索与实践研究
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摘要:本文围绕职业院校试行现代学徒制,从深化产教融合、推进工学结合、完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落实校企双育人主体责任;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优化知识能力结构;推行工学交替双规同步教学模式;打造专兼结合德艺双馨的师资队伍;建设适合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的实训教学基地及完善以能力为核心的考试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展开了探索与研究。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工学交替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的部署和安排,我国已相继开展了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
笔者近年来系统地研究了国内外学徒制理论与实践。
西方国家将学徒制作为职业教育的主题模式,其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德国把学徒制作为“双元制”支柱,英国实行现代学徒制,澳大利亚推行“新学徒制”,瑞士则完成了由双元制到三元制模式的转变等。
自此,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国际上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和主导模式。
同时通过对国内二十几所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试点实施情况专题调查研究,职业院校作为现代学徒制试点主体,取得了许多可资借鉴的典型经验,成效显著。
试点成功探索建立了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双主体育人的长效运行机制,逐步完善了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培养标准、考核评价体系以及各项规范管理制度,推进了专兼结合、校企一体的师资队伍建设,形成了校企双主体育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
试点充分证明了现代学徒制是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校企合作,推进工学结合的重要载体和实现形式,是职业院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举措。
同时在试点过程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与不足,职业院校试行“现代学徒制”,基本停留在学校本位的教育模式上,虽强调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体系,组织工学交替、顶岗学习实践等等,但这一切基本上都是学校唱主角,企业被动参与。
这种模式下培养的人才是否真正具备胜任岗位的职业能力,是否真正达到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尚值得商榷。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高职教育作为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承担着越来越大的责任。
传统的高职教育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如何创新高职教育模式,培养更加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成为了当前的重点和挑战。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正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本文将从学徒制的概念、现代学徒制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以及实践探索方面进行探讨。
一、学徒制的概念学徒制是一种古老而具有活力的教育方式,其核心理念是通过在实际工作中学习技能,融合理论与实践,完成对学生的全面培养。
传统的学徒制最早起源于中世纪欧洲,通过在工匠的作坊中学习手艺,逐步成为熟练工匠。
学徒制的核心特点包括:学习通过实践、学徒和师傅之间有着密切的师徒关系、注重技能传授和职业素养培养、学徒有机会获得全面的职业发展等。
学徒制由于其独特的优势在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成为了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二、现代学徒制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传统学徒制的延伸和升级,在现代高等教育中形成了现代学徒制模式。
现代学徒制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实习实训机构的搭建现代学徒制模式在高职教育中的首要任务就是搭建实习实训基地和机构,为学生提供与实际工作环境相符的实践机会。
在这些实习实训机构中,学生能够进行真实的工作操作,并且能够与行业内专业人士直接交流,从而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实际工作中的技能和知识。
2. 教师与学徒的结合现代学徒制模式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紧密联系和互动,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灌输者,而是更像是学生的引导者和指导者。
教师需要更加贴近实际工作,了解行业的最新动态和需求,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实际应用的技能。
3. 融合理论与实践现代学徒制模式注重技能的培养,其核心理念是融合理论与实践。
高职教育需要更加重视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现代学徒制模式将实际操作作为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践来巩固理论知识,使学生真正掌握所学内容。
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模式的论文
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模式的论文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模式的论文随着国家关于现代学徒制试点政策从酝酿到出台,现代学徒制的研究已成为职业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现代学徒制在实践中也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个创新点,它能够为我国高职教育增添活力,突破现阶段的发展瓶颈问题,促进高职教育与我国经济发展相适应,同时也被视为推动校企深度融合的新举措。
基于此,本文就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行探讨。
一对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解现代学徒制是职业学校教育与传统学徒制良好结合的产物,是高职院校与企业在政府的积极引导下,以企业用人需求与岗位资格标准为服务目标,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学生(学徒)的培养为核心,以课程为纽带,以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为形式,以学校、行业、企业的深度参与和教师、师傅的深入指导为支撑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1.缓解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将职业教育和就业市场紧密结合,可以有效克服目前职业教育中存在的学校教学内容和企业岗位技能要求严重脱节的弊端,解决当前存在的就业结构性矛盾,缓解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
2.节约教育资源,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通过政府制定强有力的政策法规,充分调动高职院校和企业开展合作的积极性,明确学校、企业和学生三者的责权利关系,将劳动雇佣关系和教育关系紧密结合,学生享有实习工资或由企业分担部分教育费用,节约了教育资源;通过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的人才可以缩短适应岗位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节约企业用于人力资源招聘和培训的费用,优化企业人力资源配置,提高企业竞争力。
3.深化校企合作,提高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探寻我国教育和劳动制度的最佳结合点,推动校企深度融合,企业根据岗位需求参与到学校课程开发、教学内容设计、培训标准制定、教学方式改进以及师资力量培养的整个过程,有利于提高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
科研课题论文:高职教育“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探索
156298 职业教育论文高职教育“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探索学徒制在东西方国家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为推进各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目前,“现代学徒制”仍是世界各国人才培养的重要形式之一,在学校职业教育、社会培训和各行业企业单位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1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与解析1.1 “学徒制”内涵“学徒制”是一种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以言传身教为主要形式的技能传授方式。
从本质上讲,现代学徒制和传统学徒制是一致的:即都有师傅、徒弟以及师傅对徒弟的教育和指导,都强调在“做中学、学中做”,但其形成基础以及意义与价值与传统的学徒制有了很大的不同,学徒制的主体、形式、制度以及师生关系均发生了变化。
1.2 现代学徒制建设内涵现代学徒制是通过学校、企业的深度合作与教师、师傅的联合传授,对学生以技能培养为主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
现代学徒制充分继承了古代学徒制师傅带徒弟的优点,既突出企业的主体地位,同时又与学校相结合,是一种深度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形式。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是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学生(学徒)培养为核心,以课程为纽带的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和企业既是现代学徒制的实施部门又是质量的监管和评价部门。
学校和企业以课程为纽带而相互联系,通过校企合作培养,大大地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可以说,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是校企合作深度结合的结果,也是半工半读的最佳形式。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既可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又可以减轻学校的物力成本,为企业提供合格人力资本,这是一种实现校企双赢的人才培养模式。
2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高职院校在实际教学中推行“现代学徒制”面临的困难如下:2.1 实践环节的脱节在职业教育中,应该重视实践环节,而我们现在的侧重是技术知识的链接,仅仅教学生如何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
但是具体如何操作却没有涉及,由于职业教育中的实践环节具有不确定性、情境性,使得实践对于学生来说更加的陌生。
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实践与思考
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实践与思考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
与此传统的高等教育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为了更好地培养适应现代产业发展需要的技能人才,高职院校开始探索并实施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
本文将从实践和思考两个方面探讨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
一、实践1. 学制结构和课程设置传统的高职院校教学模式主要以理论课程教学为主,实践环节相对薄弱,学生毕业后与企业的实际需求存在差距。
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突破了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制结构上,采用3+2或4+1的学制,即学生在校学习3到4年后,到企业进行1到2年的实践学习。
课程设置上,注重与企业实际需求相结合,增加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企业合作和实习机会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要求高职院校与企业进行密切合作,共同制定实习计划和课程安排,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通过与企业合作,可以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学习到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导师制和实践指导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中,高职院校会为每位学生配备一名企业导师,负责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的实践指导和实际工作培训。
导师制的实施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企业环境和学习企业工作方式,加快学生的职业成长速度。
4. 资格认证和就业保障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实施过程中,高职院校会积极协助学生申请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学校和企业也会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保障。
二、思考1. 教育理念与模式创新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的实施,需要高职院校在教育理念上进行更新和创新。
传统的高等教育模式主要以传授知识为主,而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更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技能。
高职院校需要转变教育理念,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推动教育模式创新。
2. 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培训3. 评价体系和学生发展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进行全方位的评价。
高职教育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论文
高职教育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论文现代学徒制是将传统学徒技能培训融入现代学校教育,校企深度合作共同授课,以培养学生技能为主的现代人才培养新模式[1],是国际上职业教育发展的主导模式,也是近年来我国 __大力推行的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现代学徒制符合职业教育思想,它的推行是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推进工学结合的有效途径;是提升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和解决就业的重要举措[2]。
本文的研究旨在探索适合高职教育现代学徒制校企融合的可行性做法与经验。
国内人才培养困境:当前,我国行业企业急需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与众多高职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矛盾日益凸显。
其根源在于现行的众多人才培养模式已造成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面临理论与实践分离、教学与产业脱节的现实困境[3]。
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是要改革和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
国外研究现状: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西方各国纷纷开展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改革,产生了德国“双元制”模式、英国的“三明治”模式、澳大利亚“新学徒制”模式、瑞士的“三元制”和美国“合作教育”等模式[4]。
这些教育模式共同的特征是以学生就业为导向的校企双主体育人机制。
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近年来我国各大高职院校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
例如,产生的工学交替、订单式等培养模式的改革实践为现代学徒制试点奠定了坚实基础[5],但尚有许多问题有待研究和解决。
本课题源于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教改项目(17XJY01)。
我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已被批准为 __《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xx-2018年)》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并且已经与新大陆科技集团公司达成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协议。
校企双方已经开始从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正在进一步摸索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双赢的具体做法。
本文将就我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中的做法与经验进行探讨与介绍。
通过对专业岗位需求调研,确定我院现代学徒制培养目标为培养高技能型人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业教育论文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一、引言当前,我国就业市场的供求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一方面社会经济开展和产业升级急需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另一方面很多高职毕业生找不到适宜的工作。
造成这一矛盾的原因在于目前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不能满足企业用工和产业升级的实际需要,很多高职毕业生存在无法迅速适应岗位要求和动手能力差等问题。
根源在于现行的众多人才培养模式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理论与实际割裂、知识与能力脱节的问题,造成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面临教学与产业脱节的现实困境。
解决上述问题的途径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而其关键是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现代学徒制作为密切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实现教产结合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现代学徒制因其强大的人才培养功能和效果,必将在有效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正因为如此,现代学徒制正成为国内外职教工作者的研究热点并越来越受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视。
教育部20xx年工作要点明确提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全面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
二、我国现阶段推行现代学徒制的要点分析现代学徒制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尤其是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程度。
我国当前尚未形成“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良好环境,短期内并不具备大规模推行现代学徒制的根本条件,为此我国宜采取具备一定条件的地区先行试点,探索积累一定经验后再逐步推进的策略[1]。
我国高职教育正处于探索试行现代学徒制的初级阶段,尽管西方兴旺国家的很多成功经验值得借鉴,但由于制度、法律、文化及其形成的行业企业参与职教的气氛等方面的差异,我们不能生搬硬套和简单移植,只能是把握住现代学徒制的核心内涵和思想理念[2],紧紧结合国情、校情以及专业实际,在实践形式上也应该不拘一格,只有这样才能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模式。
当前国内很多高职院校在探索现代学徒制中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也遇到一些问题[1],基于目前我国的现实国情,本文认为在探索现代学徒制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进行校企合作育人的制度设计是实施现代学徒制的重要根底[3]。
我国的现代学徒制应属于供给引导型〔特点是低企业合作与高学校整合型[4]〕,因此现阶段在制度设计上还是要考虑学校本位而不是企业本位。
尽管实施现代学徒制的办学主体是双元或多元,但要以学校为合作办学的主导方。
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要注重高等性和职业性。
假设完全以企业为主来设计培养方案,那么会出现企业仅仅根据岗位需求以及够用为度来培养学生,只注重岗位需求的片面性而无视行业技术的普遍性,只注重职业性而无视高等性,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开展。
2.建立促进企业积极参与的校企合作机制是推动现代学徒制开展的先决条件[5]。
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已经成为职业院校实施工学结合的瓶颈。
解决方法除政府出台针对企业切实可行的配套鼓励政策以营造企业参与职教的整体环境外,高职院校应提高效劳企业的能力,在人才的培养聘用、技术效劳、场租水电、实习耗材以及设备维护费等方面让利给企业,使企业在合作中真正受益,从而激发企业合作育人的积极性。
如我校对于与学校合作开展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中表现优秀的企业推荐参与中山市最具社会责任感“十佳企业〞的评选。
3.选择适宜的企业是实施现代学徒制的前提。
选择企业时,不仅关注企业的实力和岗位的技术含量,还要考察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不仅仅是使用人才,而且还要培养人才,要从人才培养的高度对待校企合作,防止出现企业把学生当成廉价劳动力〕、管理水平、文化气氛和指导师傅的素质,这都关系到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决定着实施学徒制的效果。
此外,企业必须有充分的吸引力,可以使学生产生毕业后留在企业继续工作的意愿。
4.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是顺利实施现代学徒制的保障。
学生的参与意识不强,利用学徒制培养人才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学生的诚信度不高,稍微不如意就跳槽,企业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却不一定拥有相应的回报,承担较高的风险将影响企业合作育人的积极性。
提高学生积极性的举措有:提供较有开展前景的岗位;加强教育让学生认识到施行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对培养其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具有很好的效果和重要意义;尽量保证学徒待遇要比同行业其他企业更有优势,必要时对学生采取一定的鼓励措施;同时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使学生在协议期内不跳槽。
5.灵活的学校管理机制是现代学徒制取得良好效果的必要条件。
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的优势在于实现了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的结合,将满足岗位需求单一目标和职业生涯开展的复杂目标进行了有效结合。
这就要求必须改革现行的教学组织模式和管理体制,在校内专业根底教育与企业工作实践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融合机制,同时要求工学衔接合理,以及实现“刚柔相济〞的弹性教学过程管理。
“现代学徒制〞的关键。
“现代学徒制〞课程的构建要注意以下三方面的问题:〔1〕要以企业的人才定位、岗位标准所涉及的知识、技能、素养和典型职业活动为中心;〔2〕要兼顾行业社会的普遍要求,不能片面强调单个企业的需求;〔3〕要考虑学生的可持续开展和终身职业开展的要求,注重学生关键能力〔或称可迁移能力,主要包含交流、数字运用、信息技术、与人合作、适应新的技术环境和技术要求的学习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等能力〕的培养。
“现代学徒制〞的课程构建要在高等性与职业性、针对性与通用性、现实性与开展性之间找到平衡。
三、基于生产性实训校区的现代学徒制的探索与实践1.对参与现代学徒制的企业、学生的鼓励与约束机制。
在政府的支持下,作者所在学校与企业共建了一个校企深度融合、资源共享型的生产性实训校区。
实训校区引进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技术实力的对口企业,按协议接受学生学徒制培养的企业享受以下优惠政策:租金约为市场价的一半,水电价格为事业单位的单价〔比工业用电廉价〕;企业的指导师傅享受中山火炬开发区的兼职教师政府津贴〔中山火炬开发区政府每年给学院提供100万元的专款用于鼓励参与学校教学的企业兼职教师〕以及享受积分入户加分政策;学院为企业员工在学历提升、技能鉴定和继续教育等方面提供优惠和方便,向政府推荐享受教育附加税减免等政策。
对于未履行协议的企业不能享受相关的优惠政策。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徒制实践。
对于完成学徒制培训方案的学生,除企业给予的工资待遇外,系里另外给予一定的补贴和奖励,并在评奖评优中优先考虑。
对于毕业后留在学徒企业工作达一年以上者给以一定的奖励,防止学徒工流失后企业有“为他人做嫁衣〞之感。
2.现代学徒制的具体实践。
在实施现代学徒制的具体实践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创新产教融合机制,在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的根底上,推动行业企业发挥重要主体作用,具体实施过程为:首先要选择符合产业需求的专业,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高度对接。
实施现代学徒制的根本流程见图1。
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工程系以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光电源及开关电源技术方向〕10名学生为对象,从20xx年9月开始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试点。
在探索实践现代学徒制过程中形成了以下特点:〔1〕专业与企业的岗位人才需求对接。
实训校区的中山市智观照明科技〔以下简称智观公司〕是一家专业的LED 驱动电源研发、制造及销售一体化的公司,而电子工程系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专业方向是培养LED驱动电源技术方向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专业方向与企业需求高度对接。
〔2〕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在课程开发方面,以智观公司LED驱动电源产品的设计、生产、测试等岗位需求为依据,把LED行业以及电源企业的职业能力标准和国家的职业资格证书内容〔电子CAD〕转化成了教学内容,实现了课程内容与岗位标准之间的有机衔接,将岗位标准转化成了课程标准;同时,形成了“文化根底课+职业根底课+学徒制工程课程〞的课程结构,构建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工程化教学课程体系,把企业岗位任务考核标准的重要指标转化成了学徒学业考核指标,实现了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用人目标的统一。
图1 实施“现代学徒制〞的流程〔3〕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高度对接。
在实施现代学徒制过程中,将教学方案与生产方案有机融合。
根据学徒制培养方案,教学模块分成了专业理论集中教学模块〔时间集中在前三学期,主要是以学校为主学习职业根底课程:公共根底课和专业根底课程〕和专项技术训练模块〔时间集中在后三学期,开始在企业的岗位进行职业领域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采取以企业为主的半工半读、工学交替模式〕。
在职业领域核心课程的学习中,将实际工作岗位任务充分融入课程内容之中,同时在学徒制培训中,通过岗位轮换的方法原那么上使学生通过“辅助开发1个产品、生产2批产品、维修2种产品、测试2种产品〞,培养学生的辅助开发、生产维护、维修测试等方面的能力,使得多门核心课程的内容充分融入到多个岗位的技术技能训练之中,从而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高度对接。
例如,将电源产品的生产制作岗位与“电子电源产品制造工艺与管理〞融合、LED驱动电路辅助开发岗与“LED驱动电路设计与制作〞融合、PCB绘图员与“电子电路CAD〞融合、维修测试岗与“电子产品信号检测〞等课程互融。
〔4〕灵活的教学管理模式。
由于企业生产任务的不确定性和学校教学任务连续性之间存在矛盾,为便于实现工学交替以及工学结合的合理衔接,实现校企之间的良性互动融合,在学徒制课程教学管理方面树立了以企业方为中心和一切利于学生更好地开展的教育理念,实施了“刚柔相济〞的灵活的弹性教学管理制度。
例如,对于学徒班的学生在学习方式上采用“送教上门〞、“晚上上课〞、“周末上课〞“网上指导〞“小班教学〞等多种方式,学校的专业老师与企业的指导师傅及时沟通,在学习内容和学习时间上充分考虑生产任务或岗位工程的安排,忙时在企业上班,闲时在校上课。
同时,由于公司与主校区的距离较近,因此非常便于学生工学交替。
〔5〕对学徒进行全方位的跟踪与指导。
对学徒制班的学生,确定了校内专业教师、辅导员、企业师傅三个导师分别在专业根底、技术技能、思想素养等方面进行指导,确保第一时间掌握学生在学徒期间的学习、工作、生活、思想、情感等方面的动态,不能仅由企业单方管理。
同时与企业和学生家长及时沟通、协调,把学生在可能出现的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在实践中,企业师傅按企业员工的标准来要求学生。
对于校内指导老师来讲,首先让学生认识到学徒制培训是教学方案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引导学生们正确认识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带来的变化,正确认识自己的双重身份,告诫学生虚心向师傅学习,做事先做人。
让学生懂得“处处留心皆学问〞的道理,除了在知识、技术、技能方面的学习锻炼外,还要培养自己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素养〔包括诚信、敬业、竞争、奉献、合作、交流、创新、自律、责任、遵守纪律〕,同时还要学习企业文化、公司的管理运作等方面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