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北部准被动陆缘深水区油气地质及与世界深水油气富集区类比
南海准被动陆缘深水油气与水合物共生意义
南海准被动陆缘深水油气与水合物共生意义何家雄;颜文;马文宏;祝有海;陈胜红【摘要】南海北部准被动陆缘深水区处在欧亚、印-澳和太平洋-菲律宾三大板块相互作用之特殊大地构造位置,具有被动大陆边缘拉张裂陷的基本属性和典型断拗双层或三层盆地结构及沉积充填特征,与相邻的北部陆架浅水区一样具备基本油气成藏地质条件.南海北部准被动陆缘深水盆地油气运聚成藏地质条件与世界典型被动陆缘盆地深水油气富集区基本类似,但亦存在一定的差异和特殊性.南海北部深水油气运聚成藏及其空间分布与天然气水合物具有纵向上的共生组合关系及烃源供给上的成因联系,其油气地质意义在于其浅层油气及海底水合物显示可以指示深部油气藏的存在或作为深部油气藏勘探的指向和示踪,而这种空间上的共生叠置关系,亦拓宽了资源勘探领域,扩大了其资源规模及潜力.【期刊名称】《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0(032)006【总页数】6页(P5-10)【关键词】南海北部深水盆地;深水油气;海底水合物;共生组合关系;油气指示与示踪【作者】何家雄;颜文;马文宏;祝有海;陈胜红【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40;中国科学院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40;中海石油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广东,湛江,524057;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西城,100037;中海石油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研究院,广东,广州,51024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1世界深水油气资源丰富,近年来深水油气勘探已成为世界油气勘探开发的热点和油气增储上产的新亮点。
迄今为止全球6大洲18个深水盆地中已发现多个大中型油气田,获得了300亿吨石油地质储量。
南美巴西近海、美国墨西哥湾沿岸、西非近海等被动大陆边缘富油气深水区,目前已成为全球深水油气勘探的“金三角”,亦是近几年大油气田发现的热点地区。
2000—2007年全球被动陆缘深水区(水深>300 m)共发现33个大型油气田,其中油田18个,气田15个,占全球同期79个油气大发现的42%。
深水区——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盆地油气勘探新领域
降期 ( 早一 中 中新 世 ) 生 了 区域 性 拗 陷作 用 , 成 了隆 坳 相 间格 局 , 积 厚 度 小 于 2 0 m; 构 造 期 ( 中新 世~ 第 四纪 ) 降 幅度 发 形 沉 00 新 晚 沉 加 大 , 沉 积 了 巨厚 的 地 层 , 并 断裂 活 动 东 强 西 弱 。 上述 3期构 造 演 化 均 形 成 了沉 积 厚 度 很 大 的 叠 加 伸 展 盆 地 。深 水 区 生 烃 凹 陷 是
凹陷 内的 非 构 造 圈 闭拓 展 。 关键 词 :南海 北 部 ; 水 区 ; 造 演 化 ; 烃 凹 陷 ; 源 岩 ; 层 ; 气运 移 ; 探 领 域 深 构 生 烃 储 油 勘 中 图 分 类 号 : E1 1 T 1 文 献 标识 码 : A
南海北部深水区油气地质特征
a d lw pit i h o eta sd v lpi h ne ir Ga g a e etc l n a it r m y r c r o — i h n t da n o u l swhl t ed m rp e eo nt eitro . f e smir td v rial a d rda l fo h d o ab n kt e o a j— y y c
水 区具 有 从 烃 灶 向 南 汇 聚 运 移 的 特 征 。 丰 富 的烃 源 、 效 的输 导 条 件 、 量 的构 造 圈 闭及 其 有 利 的 配 置 关 系 表 明 , 水 区 的 大 型 继 高 大 深 承 性 断 坳 叠 合 型 凹 陷具 有 巨大 的勘 探 潜 力 。相 对 于 大 型 继 承 性 断 坳 叠 合 型 凹 陷 , 陷 型 凹 陷 古 近 系 烃 源 岩 规 模 小 , 闭 类 型 单 一 断 圈 且规模小 , 油气勘探潜力还有待进 一步证实 。 其 关 键 词 :南 海 北 部 ; 水 区 ; 生代 ; 气 地 质 ; 盆 ; 造 圈 闭 ; 气 勘 探 潜 力 深 新 油 热 构 油 中图分类号 : l1 TE 1 文 献标 识 码 : A
Pe r l u t o e m e l g n d e wa e r a o r he n c ntn nt l g oo y i e p t r a e fno t r o i e a m a g n i o t r i n S u h Chi e na S a
和 4 0T的 区域作 为 深 水 区 , 国和 巴西 以水 深 大 于 0 I I 中 30 0 m的海域 称 为 深水 区 。 中 国的 深 水 区 主要 分 布 在
部分 ; 另一部 分 是整 个 盆地都 在 深水 区 , 括 中建南 盆 包
南海准被动陆缘深水油气与水合物共生意义
第3 2卷 第 6期
2 1 年 00
西南 石 油大 学学报 (自然科 学版 )
J un lo o twetP t lu Unv ri ( ce c o r a fS uh s er e m iest S in e& T c n lg dt n o y e h oo yE io ) i
缘 盆地 。南 海北 部 准被 动 陆缘 深 水 盆地 主要 包 括琼
东南 盆地南 部深水 区 、 江 口盆 地南 部深 水 区及 台西 珠
南 盆地南部拗 陷深水 区和 中建 南盆地 、 峰盆 地及笔 双
架南 盆地等 ( 1 , 布规模 达 2 图 )展 0×1 m , 文仅 0 k 本
大 了其 资 源 规 模 及 潜 力 。 关 键 词 :南 海北 部 深 水 盆地 ; 水 油 气 ; 底 水 合 物 ; 生 组 合 关 系 ; 气 指 示 与 示 踪 深 海 共 油 中 图分 类 号 : E 2 T l1 文 献 标 识 码 :A D I 1 . 8 3 j i n 1 7 5 8 . 0 0 0 .0 O : 0 3 6 / .s . 6 4— 0 6 2 1 . 6 0 2 s
引 言
世 界深 水油 气 资 源 丰 富 , 年来 深 水 油 气勘 探 近 已成 为世 界 油气勘 探 开发 的热 点 和油 气增 储 上 产 的 新亮 点 。迄今 为 止 全 球 6大 洲 l 8个 深 水 盆 地 中 已 发现 多个 大 中 型油 气 田, 得 了 3 0亿 吨石 油地 质 获 0 储量 。南 美 巴西 近海 、 国墨西 哥 湾沿 岸 、 非 近海 美 西
被动大陆边缘构造演化对深水区烃源岩形成的控制
OIRDaDDVD
F »E T IR O IL E lL J I ^V ^
冯杨伟等:被动大陆边缘构造演化对深水区烃源岩形成的控制
15
A 1 佩洛塔斯盆地 A 2 桑托斯盆地 A 3 坎波斯盆地 A 4 埃斯皮里图桑托盆地 A 5 塞尔希培一阿拉果亚斯盆地 A 6 波蒂瓜尔盆地 A 7 塞阿拉盆地 A 8 东海岸盆地 A 9 阿尤恩一塔尔法业盆地 A 1 0 塞内加尔盆地 All尼 丨丨 尔三角洲盆地 A 1 2 里奧穆尼盆地 A 1 3 加蓬盆地 A 14 | 、 _刚果盆地 A 1 5 宽扎盆地 A 1 6 西南非海岸盆地 T 1 莫桑比克盆地 T 2.魯伍马盆地 13拉穆盆地 14索马里盆地 15克里希纳一戈达瓦里盆地 16波拿巴盆地 T 7 布劳斯盆地 T 8 柔布克盆地 T 9 北卩•那封盆地 T 1 0 南 k 那封盆地 111珀斯盆地 112尤克拉盆地 113沃 特 13盆地 | |陆地 丨 〇 |盆 地 边 界
收稿日期: 2 0 1 5 -0 1 -1 3 ; 改 回 日 期 : 2016-04-01
本文受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项目 “ 银额盆地及周缘油气基础地质调查 ” ( 编 号 : 121201011000150012)和国家自 然科学基金 “ 岩浆热侵位对煤变质型石墨富集成矿的控制 — 以西秦岭凤县隐晶质石墨矿为例 ” ( 编 号 :41502081 )联合资助 冯 杨 伟 :1987 年 生 , 博士, 助理研 究 员 , 研究方向为沉积学与海洋油气勘探。 通讯地址: 710054 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东路 4 3 8 号 ; E-mail: 2005130009@ ① MMS(US Mineral Management Service). Deepwater Gulf of Mexico 2008: America's Offshore Energy Future[R]. OCS Report MMS, 2008. ② MMS (US Mineral Management Service). Gulf of Mexico Oil and Gas Production Forecast: 2009-2018[R ]. OCS Report liflMS, 2009. ③ EIA. Norway Country Analysis Brief, August[DB/OL]. 2010. http:〃 www.eia_doe_gov/
南大西洋两岸被动陆缘盆地地质特征及其对勘探的影响
大量油气发现的地区,全球 67% 的勘探费用均投 资于此。 预计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南美东海岸及西 非海岸依然是全球勘探最为关注的地区,预计还会 获得大量油气新发现。
南大西洋两岸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均为叠合型 盆地,其独特的构造与沉积演化发育史导致这些盆 地具有独特 的 地 质 特 征, 且 对 油 气 勘 探 有 较 大 影 响。 在中段盐岩发育型盆地群及南段火山型被动 陆缘盆地二十多年勘探实践中,经常遇到各种不同 的勘探问题,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勘探进程。 综合分 析来看,大部分勘探问题是由于对中段盆地群内及 南段盆地独特的地质特征系统缺乏了解和深入分 析造成的。 因此,在综合分析大量资料及案例的基 础上,充分结合近几年的勘探研究实践,较为系统 地总结了南大西洋两岸被动陆缘盆地主要地质特 征,并深入分析地质特征对油气勘探的影响。
第 30 卷
0 引 言
2000 年以来,全球新发现具有商业开采价值 的大型油气藏近 5 000 个[1-3] 。 从历年发现的油气 储量来看,全球油气发现出现 2 次高峰:第 1 次出 现在 2000 年,第 2 次出现在 2005 至 2012 年,得益 于高油价与深水—超深水区地震勘探技术的进步, 在此期间,全球共发现了 448×108t 油气储量,包括 2007 年发现的位于南大西洋赤道段科特迪瓦盆地 加纳海 域 超 深 水 区 的 朱 比 利 ( Jubilee) 油 田 以 及 2006 至 2010 年发现的巴西桑托斯盆地超深水区 盐下多个大型油田[1,4-5] 。 从 2014 年开始,由于油 价下跌及新冠疫情席卷全球,各大石油公司勘探费 用大幅降低,全球油气新发现个数及储量大幅下 降。 虽然勘探形势严重恶化,但依然在南大西洋两 岸南美东部巴西海域与西非中南部海域、中大西洋 南部海域( 如圭亚那海域)、东非海岸坦桑尼亚海 域、墨西哥湾海域、澳洲西北陆架海域、挪威中部陆 架海域及东南亚海域获得一系列油气新发现。
南海北部深水区油气勘探的关键地质问题
地 质 学 报 A C T AG E O L O G I C AS I N I C A
V o l . 8 3 N o . 8 A u 0 0 9 2 g.
南海北部深水区油气勘探关键地质问题
朱伟林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北京 , 1 0 0 0 1 0
内容提要 : 南海北部深水区已经获得了重大的天然气发现 , 正逐渐成 为 全 球 深 水 油 气 勘 探 的 热 点 区 之 一 。 通 过 与 相 邻 陆 架区以及世界上典型深水盆地的类比发现 , 南海北 部 深 水 区 具 有 独 特 的 石 油 地 质 特 征 。 南 海 北 部 大 陆 边 缘 经 历 了 从 燕 山 期 其演化过程和成盆机制复杂 ; 陆坡深水区具“ 热盆” 特征, 凹陷发育超压, 其生烃机 主动陆缘向新生代边缘海被动陆缘的转变 , 深水区距离物源区较远 , 缺乏世界级大河系 的 注 入 , 具 远 源 沉 积 特 征, 未 发 现 盐 层 及 其 相 关 构 造, 其油气成藏条件具 制不明 ; 南海北部深水区海底地形崎岖 、 多火山 , 还面临着地震采集 、 处理等地球物理难题 。 因此 , 南海北部深水油气 有特殊性 。 此外 , 勘探需要在借鉴相邻陆架区和世界其他深水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 , 一方面深 入 研 究 其 独 特 的 油 气 地 质 特 征 , 另一方面研发适 应于我国深水环境的地球物理勘探新技术 , 切实推动深水油气勘探的进程 。 关键词 : 南海北部 ; 深水区 ; 油气勘探
杨川 恒 等, 刘 铁 树 等, 陈 长 民 等, 1 9 9 7; 2 0 0 0; 2 0 0 1; 吴 时 国 等, 陶 维 祥 等, 庞 雄 等, 2 0 0 3; 2 0 0 5; 2 0 0 6; 张 功 成 等, 周 蒂 等, 朱 伟 林 等, 2 0 0 7; 2 0 0 7; 2 0 0 7; ) 。 目前 , 南海北部深水区已经获得了重大的天 2 0 0 8 然气发现 , 有望成 为 全 球 深 水 油 气 勘 探 的 热 点 区 之 一。 南海北部深水区位于特提斯和古太平洋两大构 造域 的 转 换 部 位 、 欧 亚、 印 澳和菲律宾三大板块的 交互区 , 其盆地的形成和演化受到中 、 新生代周边不 同板块的相互作用以及南海扩张等地球动力学事件 特别是大西 的影响 。 相比世界 上 其 他 深 水 区 盆 地 , 洋两侧被动大陆边 缘 盆 地 , 南海北部深水区盆地存 在着诸多差异 。 在 构 造 属 性 上 , 其以南海边缘海盆 地区别于世界上典 型 的 被 动 大 陆 边 缘 盆 地 ; 盆地演 化史上 , 南海北部深水区主要发育新生代盆地 , 时代
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盆地油气地质特征与勘探方向
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盆地油气地质特征与勘探方向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盆地是指位于中国南海北部的一系列沉积盆地,主要包括琼东盆地、珠江口盆地、贝加尔海盆地和雷琼盆地等。
这些盆地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并且具有一定的勘探潜力。
下面将详细介绍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盆地的地质特征和勘探方向。
一、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盆地的地质特征1.沉积特征: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盆地是一系列被断块活动影响和沉积作用控制的古今海盆,沉积物主要为海相碳酸盐岩和陆相碎屑岩。
盆地沉积厚度较大,深水区主要分布在海盆中央,浅水区分布在海盆边缘。
2.构造特征: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盆地受到活动断裂的控制,盆地内断裂构造发育,沉积物垂向分布有较大变动。
海盆边缘存在海湾、河口等浅水沉积环境,而盆地中央则有较大的水深。
3.有利油气地质条件: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盆地存在丰富的有利油气生成和富集条件。
高温、高压、适宜的沉积环境以及丰富的有机质输入是油气形成的基本条件。
此外,盆地内断裂构造也为油气运移和富集提供了通道。
二、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盆地的勘探方向1.深水区勘探: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盆地的深水区是油气勘探的重点区域之一、这些区域的水深较大,但通过科技手段的提升已克服了深水勘探的难度。
在深水区,主要勘探目标是碳酸盐岩油气藏和深水扇沉积体油气藏,需要通过海底地震、电磁测井等技术手段进行探测。
2.浅水区勘探: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盆地的浅水区有着广阔的勘探潜力。
在这些区域,主要勘探目标是陆相碎屑岩油气藏和浅水沉积体油气藏。
这些区域具有较好的油气运移、富集条件,可以通过物探、钻探等手段进行勘探。
3.沉积中心勘探: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盆地的沉积中心具有较大的油气勘探潜力。
沉积中心的沉积环境相对稳定,有利于油气的生成和富集。
沉积中心区域主要勘探目标是先期碳酸盐岩油气藏和深水扇沉积体油气藏,需要通过地质综合分析和地震勘探等手段进行探测。
总结来说,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盆地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和较大的勘探潜力。
油气的勘探方向主要包括深水区、浅水区和沉积中心区。
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盆地油气地质特征与勘探方向
2、油气运移规律
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盆地的油气运移规律受盆地复杂的构造格局和沉积体系的 影响。根据地质历史和地球物理特征,可以推测油气主要沿着断裂带和地层不整 合面进行运移。因此,在这些部位进行勘探可以增加发现油气的概率。此外,研 究油气运移规律还可以指导钻探工作,提高油气勘探的成功率。
3、油气聚集特征
油气地质特征
1、地形地貌
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盆地地形复杂,主要包括大陆架、大陆坡和盆地内陆等部 分。其中,大陆架宽度较大,向北延伸至北部湾,南部则被大陆坡所阻挡。盆地 内陆则由多个地块和断裂带组成,形成了独特的构造格局。
2、地质历史
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盆地的地质历史可以追溯到中生代晚期,经历了燕山期、 喜马拉雅期等多个构造期。盆地内的沉积岩层较厚,主要分布在大陆架和大陆坡 上,这些岩层中富含有机质,是形成油气的关键。
3、沉积体系
该盆地的沉积体系主要包括陆源碎屑沉积和碳酸盐岩沉积两种。其中,陆源 碎屑沉积主要分布在大陆架和大陆坡的上部,而碳酸盐岩沉积则分布在盆地的内 陆地区。这些沉积体系为油气的生成和储集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4、地球物理特征
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盆地的地球物理特征也显示出该地区具有较好的油气前景。 例如,盆地的地震波速度梯度较大,显示存在一定的构造活动,有利于油气的生 成和运移。同时,盆地内的磁场异常也显示出可能存在大型储层和断裂带。
勘探方向
1、寻找油气层
根据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盆地的油气地质特征,寻找油气层应主要集中在盆地 内陆的碳酸盐岩沉积层和陆源碎屑沉积层的烃源岩中。利用地球物理勘探技术, 如地震勘探、重力勘探等,可以有效地探测到这些岩层的分布情况和厚度。同时, 通过分析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可以预测其生油潜力,为寻找油气层提供重要 依据。
南海北部陆缘盆地深水区油气勘探前景
南海北部陆缘盆地深水区油气勘探前景刘铁树;何仕斌【期刊名称】《中国海上油气(地质)》【年(卷),期】2001(015)003【摘要】南海北部陆缘盆地深水区位于琼东南盆地中央坳陷带和珠江口盆地珠二坳陷,从盆地演化史来看,两盆地均经历了裂陷和裂后两大发育阶段.南海北部陆缘盆地深水区具有良好的石油地质条件:发育始新统-渐新统湖相泥岩和渐新统半封闭浅海相泥岩两套主要烃源岩;存在始新统-下渐新统河流-三角洲相砂岩、上渐新统-下中新统扇三角洲-滨浅海相砂岩和台地碳酸盐岩以及中新统半深海-深海相浊积砂岩等3套主要储层,其中中新统半深海-深海相浊积砂岩储层是深水区最有潜力的勘探目的层;发育多种类型的圈闭,从层位上看,下第三系以构造圈闭为主,而上第三系则以岩性圈闭为主;发育大量油源断层、多个不整合面和大面积连通砂体,构成了良好的油气输导体系,有利于油气聚集成藏.与国外已获油气发现的陆缘盆地深水区相比,南海北部陆缘盆地深水区具有相似的构造、沉积演化特征和相应的成油条件,目前南海北部深水区勘探程度尚低,有效勘探面积和勘探潜力巨大,因此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总页数】7页(P164-170)【作者】刘铁树;何仕斌【作者单位】中海石油研究中心勘探研究院;中海石油研究中心勘探研究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相关文献】1.超压盆地热演化及其对油气勘探潜力的影响——以南海北部陆缘盆地为例 [J], 程本合2.南海北部陆缘差异拆离作用结构样式与控制因素——以珠江口盆地白云-荔湾深水区为例 [J], 李洪博;郑金云;庞雄;任建业;李瑞彪3.南海北部陆缘盆地基底结构及其油气勘探意义 [J], 鲁宝亮;王璞珺;张功成;张斌;孙晓猛;李伍志;郎元强4.南海北部陆缘合浦盆地烃源岩特征与低熟油气及生物气勘探前景 [J], 张景茹;何家雄;陆军文;杨希冰;朱继田;龚晓峰;张伟5.深水区——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盆地油气勘探新领域 [J], 张功成;米立军;吴时国;陶维祥;何仕斌;吕建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南海北部陆缘白云深水区油气地质特征与勘探方向
南海北部陆缘白云深水区油气地质特征与勘探方向米立军;柳保军;何敏;庞雄;刘军【摘要】烃源岩分布特征不明、大型构造圈闭缺乏、成藏层系单一和储层条件复杂是南海北部陆缘珠江口盆地白云深水区(包括白云凹陷和荔湾凹陷)油气勘探面临的关键问题.从构造、沉积到成藏的综合性研究表明,陆缘岩石圈强烈薄化背景下的伸展拆离作用控制了陆缘深水区盆地的形成与演化,陆缘岩石圈强烈伸展的结构特征控制了裂陷期规模烃源岩的分布,陆缘地壳强烈薄化带控制了拗陷期陆架坡折带和深水储层的发育与分布,从而导致白云深水区的深部结构、沉积充填及油气成藏等具有特殊性,与典型陆相断陷及国外深水地质差别明显.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白云深水区大型陆架边缘三角洲-深水重力流体系油气成藏模式,认识到生烃过程中形成超压、晚期断裂活动和底辟带泄压是有利的成藏动力过程,继承性古鼻状隆起带和断裂-构造脊复合输导体系控制了油气富集成藏,从而导致白云深水区呈现油气兼生、内气外油的特征,形成了白云东洼油气区、白云西洼油气区、白云北坡气区和白云东油气区等四大油气优势聚集带,同时还发育了白云西南断阶带、白云南洼、荔湾凹陷及南部超深水勘探潜力区.【期刊名称】《中国海上油气》【年(卷),期】2016(028)002【总页数】13页(P10-22)【关键词】南海北部陆缘;白云深水区;伸展薄化拆离断陷;油气地质特征;成藏模式;勘探方向【作者】米立军;柳保军;何敏;庞雄;刘军【作者单位】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广东深圳 518067;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广东深圳 518067;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广东深圳 518067;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广东深圳 518067;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广东深圳 51806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珠江口盆地白云深水区位于珠江口以南250 km的南海东北部大陆边缘深水陆坡区(图1),水深300~3 000 m,主要由白云凹陷、荔湾凹陷及其周边局部隆起组成。
世界深水油气勘探新进展与南海北部深水油气勘探
世界深水油气勘探新进展与南海北部深水油气勘探
世界深水油气勘探新进展与南海北部深水油气勘探
深水油气勘探已成为当今世界油气勘探开发的热点,巴西和墨西哥湾的深水海底盐下油藏的发现是深水油气勘探的重大突破,其储层距海平面5 000 m以上.通过对全球已发现深水油气藏的总结和对比分析,认为深水油气藏以发育在被动大陆边缘的构造油气藏为主,深水扇体等浊积体所形成的地层岩性油气藏为辅,不同地区地质条件不同,成藏模式也各不相同.将南海北部深水区的构造演化特征和石油地质条件与国外已发现的深水油气藏进行了综合类比分析,认为在南海北部深水区具备形成深水油气田的地质条件和油气资源潜力,近年来在南海深水区也获得了天然气勘探的突破.提出未来勘探方向可以借鉴墨西哥湾、南美和西非的成功勘探思路,针对碳酸盐岩储层和浊积体沉积体系砂岩储层展开研究.
作者:林闻周金应 Lin Wen Zhou Jinying 作者单位:林闻,Lin Wen(雪佛龙德士古中国能源公司,北京,100004)
周金应,Zhou Jinying(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广东湛江,524057)
刊名:石油物探ISTIC PKU英文刊名:GEOPHYSICAL PROSPECTING FOR PETROLEUM 年,卷(期):2009 48(6) 分类号:P631.4 关键词:世界深水油气勘探盐下油藏成藏条件南海勘探前景 worldwide deepwater hydrocarbon exploration subsalt reservoir accumulation conditions South China Sea exploration perspective。
认识创新推动南海东部海域油气勘探不断取得突破——南海东部海域近年主要勘探进展回顾
认识创新推动南海东部海域油气勘探不断取得突破——南海东部海域近年主要勘探进展回顾米立军【摘要】南海东部海域是中国近海重要的油气产区之一.近年来随着勘探程度加深与勘探难度加大,加之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下跌导致勘探投入减少,如何寻找优质替代储量与保持油气高产稳产,成为该区域勘探的当务之急.2014年以来,南海东部海域转变勘探思路,拆离断层控盆新认识推动了深水区首次获得亿立方米级原油发现,晚期构造活动控制浅层油气成藏新认识指引了新区勘探突破,富洼找优、差异勘探古近系新思路指导了西江、陆丰凹陷钻探获得成功,累计新发现油气三级地质储量超过2×108m3油当量,为南海东部海域油气持续稳产高产奠定了扎实的物质基础.南海东部海域中长期勘探应遵循“油气并举、价值勘探”的部署原则,继续坚持围绕富烃洼陷和生产设施展开勘探,继续坚持富洼找优、差异勘探古近系,继续坚持以价值为主导开展深水区大中型油气田勘探,继续坚持以认识创新与技术发展推动地层岩性新领域勘探获得重大突破.%The eastern South China Sea is one of critical offshore oil and gas production areas in China.However,in recent years,it becomes urgent to explore high quality oil resources in this area in order to maintain a high and stable hydrocarbon yield,and such a situation should be attributed to the improved exploration level and less investment in oil industry resulted from the plunged oil price.But since 2014,the exploration strategies have been changed by a series of new understanding.First,the new understanding on the basin-controlling role of detachment fault promotes the first major discovery of deep water crude oil up to several hundred million cubic meters.Second,the understandingthat the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in shallow reservoirs is controlled by the late tectonic movement leads to the exploration breakthrough in new domains.Third,the new idea of exploring the Paleogene strata by locating hydrocarbon-rich sags and exploring differentially resulted in the successful drilling of Xijiang and Lufeng sags.The above exploration innovation have contributed to the discovery of more than 2 × 108m3oil equivalent and established the foundation of continuously stable and high production in the eastern South China Sea.The guiding strategy of "simultaneous exploration of oil and gas,value-oriented" should be insisted on in the middle long term exploration of eastern South China Sea.To fulfill this strategy,in the subsequent exploration,the following actions should be taken.:focus on hydrocarbon-rich sags and take fully advantage of production facilities;locate hydrocarbon-rich sags and explore the Paleogene strata differentially;insist on the value principle in the exploration of major oil and gas fields;advance the innovation of understanding and techniques to promote breakthroughs in stratigraphic and lithologic prospects.【期刊名称】《中国海上油气》【年(卷),期】2018(030)001【总页数】10页(P1-10)【关键词】南海东部海域;勘探进展;深水区;拆离断层控盆;新区;晚期构造运动;古近系;差异勘探;价值勘探【作者】米立军【作者单位】中国海洋石油南海东部石油管理局广东深圳 51805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1南海东部海域位于南海北部陆架—陆坡区,面积约22.5×104 km2,其中浅水区(水深<300 m)面积约9×104 km2,深水区(水深300~1 500 m)面积约7×104km2,超深水区(水深>1 500 m)面积约6.5×104km2(图1)。
南海北部陆缘盆地深水区油气勘探新认识及攻关方向
南海北部陆缘盆地深水区油气勘探新认识及攻关方向谢玉洪【期刊名称】《天然气工业》【年(卷),期】2024(44)1【摘要】南海北部陆缘盆地深水区已成为我国海洋油气勘探增储上产的重要领域,但由于构造演化史复杂,该区不同凹陷的沉积—构造特征、烃源岩生烃—储层成岩演化和成藏模式均存在明显差异。
为准确认识该区油气勘探潜力和方向,基于前人研究成果和勘探实践,在综合分析烃源岩、储层、差异成藏等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剖析了南海北部陆缘盆地深水区成藏特征、油气勘探作业面临的挑战,并指出了下一步油气攻关研究方向。
研究结果表明:①受地壳拆离作用及强烈薄化影响,该区地层沉积特征特殊,岩石地球物理性质多样;②软流圈差异抬升形成深水区独特的高热流背景,促使区域性湖相、煤型及叠合型等3类烃源灶快速、高强度生烃,生烃门限变浅;③深水盆地群的演化和成盆规模差异大,构造演化控制了盆地几何形态和储集体时空展布,深水区独特的板块构造位置、复杂的构造演化史、温压变化剧烈的地质特征等控制了油气成藏模式。
结论认为:①该区油气勘探面临地震资料解析度低、规模有效储层预测困难、勘探成本高等技术与经济的双重挑战;②需要创新形成高地温背景下优质储层差异化分布规律的研究思路;③亟需提升勘探设备能力建设,攻关高效地震采集、“重磁电震”地球物理一体化采集处理、双井架钻探作业、多井段“一趟钻”等勘探关键技术,为我国海洋深水油气勘探开发的高质量发展做好理论和技术支撑。
【总页数】14页(P13-25)【作者】谢玉洪【作者单位】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相关文献】1.陆缘地壳强烈拆离薄化作用下的油气地质特征——以南海北部陆缘深水区白云凹陷为例2.超压盆地热演化及其对油气勘探潜力的影响——以南海北部陆缘盆地为例3.南海北部陆缘白云深水区油气地质特征与勘探方向4.南海北部陆缘盆地深水区油气勘探前景5.深水区——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盆地油气勘探新领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南海北部深水区油气勘探关键地质问题
南海北部深水区油气勘探关键地质问题朱伟林【期刊名称】《地质学报》【年(卷),期】2009(083)008【摘要】南海北部深水区已经获得了重大的天然气发现,正逐渐成为全球深水油气勘探的热点区之一.通过与相邻陆架区以及世界上典型深水盆地的类比发现,南海北部深水区具有独特的石油地质特征.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经历了从燕山期主动陆缘向新生代边缘海被动陆缘的转变,其演化过程和成盆机制复杂;陆坡深水区具"热盆"特征,凹陷发育超压,其生烃机制不明;深水区距离物源区较远,缺乏世界级大河系的注入,具远源沉积特征,未发现盐层及其相关构造,其油气成藏条件具有特殊性.此外,南海北部深水区海底地形崎岖、多火山,还面临着地震采集、处理等地球物理难题.因此,南海北部深水油气勘探需要在借鉴相邻陆架区和世界其他深水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一方面深入研究其独特的油气地质特征,另一方面研发适应于我国深水环境的地球物理勘探新技术,切实推动深水油气勘探的进程.【总页数】6页(P1059-1064)【作者】朱伟林【作者单位】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北京,1000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相关文献】1.云开低凸起——南海北部深水区油气勘探新领域 [J], 钟锴;张功成;侯国伟;贺洪钟;沈怀磊;郭瑞2.国外深水领域油气勘探新进展及我国南海北部陆坡深水区油气勘探潜力 [J], 杨川恒; 杜栩; 潘和顺; 刘铁树3.国外深水领域油气勘探新进展及我国南海北部陆坡深水区油气勘探潜力 [J], 杨川恒; 杜栩4.我国南海北部深水区油气勘探潜力巨大 [J],5.南海北部超深水区兴宁—靖海凹陷中—新生代构造演化及其油气勘探意义 [J], 杨东升;赵志刚;杨海长;曾清波;纪沫;黄萱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南海北部陆缘盆地与坎坡斯盆地深水油气地质条件的对比
2008年8月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Vo l.28,N o.4第28卷第4期 MA RINE GEO LOGY&Q UA TERNARY GEOLOG Y A ug.,2008DOI:10.3724/SP.J.1140.2008.03101南海北部陆缘盆地与坎坡斯盆地深水油气地质条件的对比马玉波1.2,吴时国1,袁圣强1.2,董冬冬1.2,付彦辉1.3(1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青岛266071;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3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东营257061)摘要:我国南海是西太平洋最大的边缘海,其北部陆缘盆地深水区位于琼东南与珠江口盆地南侧。
通过对该地区烃源条件、储层条件、圈闭条件及成藏模式等的初步研究,认为其具有良好的石油地质条件,有效勘探面积和勘探潜力巨大,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
坎坡斯盆地位于巴西大西洋大陆边缘,是一个中生代到古新近纪含油气盆地,其内部的Ga roupa,Carapeba,Namo rado,Roncado r,M arlim等深水油田的地质储量十分丰富,随着各个油田开发的深入,对该地区的深水含油气系统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
本文通过两个地区在构造演化,烃源条件,储层条件,圈闭条件以及成藏模式的对比研究,对南海北部陆缘盆地深水区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关键词:深水油气;构造演化;烃源岩;生物礁碳酸盐岩储层;坎坡斯盆地;南海中图分类号:P7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6-1492(2008)04-0101-10 随着油气勘探程度的不断提高,世界陆区和浅海区的勘探难度越来越大,主要表现在新发现的油田的规模下降,油气藏类型由简单的构造油气藏到复杂的油气藏。
而深水油气的勘探成功率开始快速的增加,由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约10%到90年代后期的约80%,同时深水开采的风险降低,过去的二十多年里外陆架的石油开采过程中仅有不足0.001%出现了油井泄漏[1],这更加推动了全球深水油气勘探开发的进程,在过去的二十多年的时间里,石油地质学家发现了超过20个油气生成盆地,分布范围超出陆架而达到了大陆坡和深海平原[2]。
《南海北部陆坡深水海域油气资源战略调查及评价》项目阶段性成果简介
《南海北部陆坡深水海域油气资源战略调查及评价》项目阶段
性成果简介
李晓兰(摘)
【期刊名称】《海洋石油》
【年(卷),期】2006(26)2
【摘要】区低高闭这是由国家财政出资,由国土资源部组织实施,由相关12家单位负责实施的全国油气资源战略选项目之一。
该项目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介绍如下:琼东南盆地深水区具备烃源条件,发育了新近系、古近系不同沉积体系和多种储集体类型;莺黄组位砂体规模大,并具备成藏的有利条件,值得今后重视;北礁凸起西段具备有利油气成藏的条件。
【总页数】1页(P74-74)
【关键词】油气资源战略;南海北部陆坡;深水区;成果简介;项目;评价;海域;油气成藏;国土资源部;琼东南盆地
【作者】李晓兰(摘)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8.130.2
【相关文献】
1.南海北部陆坡白云深水区浅层深水水道沉积 [J], 刘军;庞雄;颜承志;柳保军;李元平;胡琏;郑金云
2.南海北部陆坡深水区沉积物细菌多样性调查 [J], 王鹏;李涛
3.海洋深水水道地震综合解释技术研究——以南海北部陆坡区更新统深水水道为例[J], 李丽;吕福亮;范国章;王彬;董庸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南海北部大陆边缘陆坡区含油气远景
南海北部大陆边缘陆坡区含油气远景
谢泰俊;潘祖荫
【期刊名称】《勘探家:石油与天然气》
【年(卷),期】1997(002)002
【摘要】南海北部大陆边缘陆坡区的沉积凹陷积厚、面积大,但勘探程度低,是油气勘探的新区。
本文根据有限的地质、地球物理资料的分析认为,该区存在始新统、渐新统和中新统三生烃层,广泛分布有三角洲、生物礁、低水位扇、盆底扇、海底水道砂等大型储集体,还发育了面积较大的披覆背作圈闭。
【总页数】7页(P24-30)
【作者】谢泰俊;潘祖荫
【作者单位】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8.130.2
【相关文献】
1.南海中北部陆架-陆坡区新生代构造-沉积演化 [J], 丁巍伟;黎明碧;何敏;唐勇;方银霞
2.南海北部陆架陆坡区海流观测研究 [J], 何琦;魏泽勋;王永刚
3.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琼东南盆地含油气系统 [J], 张伟;何家雄;李晓唐;刘志杰;张景茹;龚晓峰
4.南海北部陆架和陆坡区小型底栖动物群落的比较研究 [J], 周红; Saif MD Uddin; 黄梦娇; 刘晓收; 王正茂; 尹泳桐; 姜钱钱; Rebeca Montero-Taboad; Karim MD
Abdu
5.南海北部陆坡西沙海域沉积发育史及含油气远景初步探讨 [J], 梁修权;张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世界主要被动大陆边缘深水含油气盆地生储盖组合发育规律
世界主要被动大陆边缘深水含油气盆地生储盖组合发育规律王力;屈红军;张功成;范玉海;关利群;冯杨伟;郑艳荣;李敏【期刊名称】《海相油气地质》【年(卷),期】2011(16)4【摘要】世界被动陆缘深水含油气盆地的演化可划分为裂前期、裂谷期以及裂后期(被动陆缘期),裂后期又可划分出热沉降期和漂移期两个亚期.裂谷期发育的裂谷层序和漂移期发育的漂移层序是构成生储盖组合的主要层序.统计发现,盆地的生储盖组合主要有裂谷期生储盖、裂谷期生或混生-漂移期储盖和漂移期生储盖三种组合.三种生储盖组合类型均主要发育海陆过渡相烃源岩、深海相浊积砂岩储层以及海相泥页岩盖层.不同生储盖类型均有较大油气储量.裂谷期生储盖组合的勘探程度较低,潜力巨大;裂谷期生或混生-漂移期储盖组合的储量贡献较大,仍有较大潜力;漂移期生储盖组合的勘探程度高,储量贡献大,是现阶段深水油气勘探的热点目标.【总页数】10页(P22-31)【作者】王力;屈红军;张功成;范玉海;关利群;冯杨伟;郑艳荣;李敏【作者单位】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地质学系;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地质学系;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研究总院;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地质学系;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地质学系;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地质学系;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地质学系;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地质学系【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2.11;TE112.3【相关文献】1.世界深水含油气盆地烃源岩的发育特征及对中国南海北部深水区烃源岩的启示[J], 李文浩;张枝焕;李友川;张功成;傅宁2.世界主要深水含油气盆地烃源岩特征 [J], 范玉海;屈红军;张功成;冯杨伟;关利群;雷露3.全球深水区含油气盆地有效烃源岩的发育规律和控制因素 [J], 黄俨然;张枝焕;李友川;李文浩4.世界主要深水含油气盆地储层特征 [J], 范玉海;屈红军;张功成;冯杨伟;关利群;王云5.南薇西含油气盆地地层层序及生储盖组合特征 [J], 周佳维;张莉;雷振宇;鄢伟;骆帅兵;钱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处在欧亚 、 印— 太平洋 2 大构造区域的混合叠置区 , 澳和太平洋 — 菲律宾 3 大板块相互作用之特殊大地 构造位置 , 其盆地形 成 演 化 受 到 了 中 新 生 代 周 边 不 同板块的相互作用以及南海扩张裂解等地球动力学 事件的深刻影响 。 与大西洋两侧典型被动陆缘深水 盆地相比 , 南海北部 准 被 动 陆 缘 深 水 盆 地 与 其 存 在 一定的差异 : ( ) 在构造地质属性上 , 南海北部边缘海盆地明 1 显与世界上典型被动大陆边缘盆地有所区别 。 南海 北部大陆边缘经历了从晚中生代燕山期主动陆缘向 新生代边缘海被动 陆 缘 的 转 变 , 其演化过程和成盆 机制较复杂 。 ( ) 在盆地构成及演化史上 , 南海北部陆坡深水 2 区以新生代盆地为 主 展 布 规 模 大 , 中生代仅局部残 留规模较 小 的 盆 地 。 故 沉 积 盆 地 主 体 为 新 生 代 沉 积, 其成盆时代大大 晚 于 大 西 洋 两 侧 的 典 型 被 动 陆 缘盆地 。
收稿日期 : 修回日期 : 2 0 1 0 0 3 3 1; 2 0 1 0 0 6 2 2 .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 编号 : ) 联合资助 . 2 0 0 7 C B 4 1 1 7 0 5 0 1; 2 0 0 9 C B 2 1 9 5 0 1 作者简介 : 何家雄 ( ) , 男, 湖北天门人 , 研究员 , 博士 , 长期从事油气勘探与地质综合研究 . : 1 9 5 6 犈 犿 犪 犻 犾 h e x@g i . a c . c n . j g
[ ] 3
杂的地球动力学系统 , 形成了不同类型的沉积盆地 , 进而控制了生烃成藏及油气分布富集规律 。 ( ) 晚渐新世以 来 的 裂 后 期 全 球 海 平 面 变 化 总 2 趋势为海退 , 在南大 西 洋 被 动 陆 缘 的 两 侧 和 墨 西 哥 湾地区都主要发育 进 积 层 序 , 且均有大型河流及三 深水储 角洲物源供给体系 大 规 模 注 入 到 深 海 盆 地 , 层逐渐向海迁移和 退 积 , 不仅物源充分形成了储集 展布规模大的深水储层 , 而且其大型河流及 物性好 、 三角洲沉积体系本 身 具 备 烃 源 条 件 , 故与储集层空 间相互配置组合良好 。 南海北部准被动陆缘深水区 裂后海相坳陷期 , 亦存在古珠江三角洲物源供给体 但总体规模不是很大 , 虽然晚渐新世在珠江口盆 系, 地白云陆 坡 深 水 区 发 育 有 浅 水 陆 架 三 角 洲 砂 岩 储 层, 中新世随着陆架 坡 折 带 向 北 迁 移 在 白 云 凹 陷 亦
南海北部准被动陆缘深水区油气地质及与世界深水油气富集区类比 o . 6 何家雄等 : N 8 9 9 深水富油气盆地大多分布在大型河流及大型三角洲 体系的入海口附近 , 主要沉积有断陷裂谷期湖相泥 岩、 裂后期三角洲相泥岩及海相泥岩等多套烃源岩 , 且与油气储集体均 属 同 一 沉 积 充 填 体 系 , 烃源岩与 储集层空间配置甚 佳 ( 自 源 型 油 气 成 藏 系 统) ; 储集 储层展布规模大 、 分布 层多属深水扇及浊积岩体系 , 广, 储集物性条件 好 ; 普 遍 发 育 盐 层 及 盐 底 辟, 盐层 发育及展布特征与盐底辟及盐构造等成为油气运聚 成藏的主控因素之一
1 南海北部准被动陆缘深水区油气地 质特征
1. 1 深水盆地区域地质背景 南海北部准被动陆缘深水盆地虽然与大西洋两 但 侧典型被动大陆边 缘 深 水 盆 地 存 在 一 定 的 共 性 , 更多的是凸显出明显的差异 。 大西洋典型被动大陆 边缘盆地多属伴随 大 西 洋 裂 解 演 化 过 程 而 形 成 , 其
8 9 8
天 然 气 地 球 科 学
V o l . 2 1
2] 图 1 南海北部准被动大陆边缘主要沉积盆地分布特征 ( 据朱伟林 [ , ) 2 0 0 8
) 在油气成藏地质条件上 , 南海北部陆坡深水 3 ( 盆地局部区带具有 高 温 超 压 特 征 , 尤其是陆架坡折 深水区的凹陷展布及沉积充 带处超压明显 。 其 次 , 填规模大 , 存在始新统湖相 、 渐新统海陆过渡相及中 新统海相 3 套烃源 岩 , 其生烃成藏机制及油气分布 均具有其特殊性 。 在深部油气藏之上的浅层及深水 海底普遍存在浅层 气 及 天 然 气 水 合 物 , 如珠江口盆 地 白 云 深 水 区 东 部 荔 湾—流 花 常 规 天 然 气 富 集 区 ( 神狐水合物调查区 ) 海底及浅层即已钻获天然气水 合物
第2 1卷 第6期 2 0 1 0年1 2月
天 然 气 地 球 科 学 NATURAL GA S GEO S C I ENC E
V o l . 2 1N o . 6 D e c . 0 1 0 2
天然气地质学
南海北部准被动陆缘深水区油气地质及 与世界深水油气富集区类比
何家雄1, 颜 文1, 马文宏2, 祝有海3, 陈胜红4, 龚晓峰1
[ 1]
陆边缘盆地的成盆 — 成烃 — 储盖组合 — 运聚成藏等 而且尚面临崎岖海底 一系列复杂的油气 地 质 问 题 , 处理和成像等严 复杂地质地貌条件 下 的 地 震 采 集 、 重影响勘探目标落实与地质评价的一系列地球物理 难题 。 因此 , 南海北 部 准 被 动 陆 缘 深 水 盆 地 油 气 勘 且在一定程度上增 探具有一定的特殊 性 及 复 杂 性 , 加了深水油气勘探 的 风 险 和 难 度 , 进而直接影响和 制约着该区深水 油 气 勘 探 进 程 。 因 此 , 对于南海北 部深水油气勘探及 研 究 , 必须借鉴世界典型被动陆 全面分析类比其 缘深水盆地油气勘 探 的 成 功 经 验 , 与世界典型深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油 气 富 集 区 成 盆 成 烃 条 件 、 成藏条 深入研究其独特的油气 件与地质控制因素 的 差 异 , 地质特征及一系列制约深水油气勘探的关键地质地 球物理问题 , 以期减少勘探风险 , 提高深水油气勘探 加快深水油气勘探开发进程 。 成功率 ,
0 引言
南海北部准被动陆缘深水区海域广阔 ( 0 0m >5 水深 ) , 约占南海北部2 / 图 1) 。 3以上的海域面积( 通过近年来对外合作与自营并主的油气勘探方略的 实施 , 目前南海北部深水油气勘探与油气地质研究 , 已取得了重大的进 展 和 一 些 成 果 , 先后在珠江口盆 地南部深水区白云 凹 陷 钻 探 了 7 个 构 造 目 标 , 并在 白 云 凹 陷 东 部 的 LW 3 1、 LH 3 4 2、 LH 2 9 1 和 同 时, LH 1 6 2 等 4 个构造圈 闭 获 得 重 大 油 气 发 现 , 在邻近深水区的白云 — 番禺低隆起上先后钻探的多 个构造目标亦获重 要 商 业 性 油 气 发 现 , 获得探明+ 控制 + 预测天然气地质储量达千亿立方米 。 这些勘 探成果均充分表明深水区具有巨大的油气资源潜力 及勘探前景 , 有望成 为 南 海 北 部 油 气 可 持 续 发 展 及 油气资源 战 略 接 替 的 新 领 域 和 新 的 油 气 储 量 增 长 点 。 南海北部准被动陆缘深水区属于古特提斯与古
, 而深部则获得了重大天然气发现 , 表明 南海
北部被动陆缘深水区存在深部常规油气资源与浅层 及深水海底非常规油气资源 — — — 天然气水合物空间 分布上的共生组合叠置关系与成因联系 。 ( ) 南海北部陆 坡 深 水 区 沉 积 物 源 供 给 主 要 来 4 自北部古珠江流域和西北部古红河流域及海南岛物 源体系 , 由于深水区距离物源区较远 , 加之又缺乏世 故具有明 界级大河流物源供 给 体 系 的 大 规 模 注 入 , 显的远源深水沉积 特 征 , 其储集层发育展布规模及 物性条件是深水油气富集成藏的关键控制因素 。 ( ) 南海北部被动陆坡深水区地 形地 貌崎岖 , 海 5 海底火山活动频繁 , 具有 复杂的 海底 底坡度变化大 , 地质地貌特征 , 因此 , 该区尚存在深水地震采集 、 处理 和成像等复杂的地球物理解释及地质成图等难题 。 总之 , 南海北部陆坡深水区不仅存在准被动大
[ 4 1 4]
距离物源供给区甚 远 , 中间又有珠一坳陷和中央隆 故导致其储集层总体偏细 , 属于深 起带的多重阻隔 , 水远源沉积类型 , 储集物性受到了物源供给及沉积 相带的制约和影 响 。 因 此 , 南海北部被动陆缘深水 盆地油气储集层可能比大西洋被动陆缘两侧和墨西 哥湾深水盆地稍差 。 ) 南海北部准 被 动 陆 缘 盆 地 具 有 拉 张 裂 陷 的 ( 3 区域构造地质环境 , 除了形成各种类型构造圈闭和 非构造圈闭之外 , 部分区域亦发育生物礁储层及生 物礁滩圈闭 , 这在相 邻 的 北 部 陆 架 浅 水 区 及 南 部 和 西部边缘的新生代沉积盆地中均有展布 。 诸如南海 北部陆架浅水 区 东 沙 隆 起 上 的 流 花 1 1 1生物礁大 油田 , 南海南 部 大 陆 边 缘 曾 母 盆 地 的 L 礁 油 藏 等 , 均为其典型实例 。 在南海北部准被动陆缘深水区琼 东南盆地东南部隆起区松南低凸起及北礁低凸起亦
2 1] 沉积发育了 6 层上下叠置 的深 水 扇 体 系 [ , 但由于
。 很显然这些特定的区域 地
质背景及油气地质条件均与南海北部准被动陆缘深 水区存在一定的差异 。 南海北部准被动大陆边缘位于古特提斯和古太 平洋两大构造区域混合叠置的特殊大地构造位置之 区域地质背景下 , 中生代以来受印支期 、 燕山期及喜 马拉雅期 3 期构造 运 动 的 影 响 , 导致其构造演化历 史相当复杂 。 该研究区除发生印支板块与欧亚板块 亦明显受到新生代晚期 的强烈碰撞及推挤 作 用 外 , 红河断裂带走滑活 动 、 南海扩张裂解以及菲律宾板 块 NWW 向的俯冲作用 、 晚期推挤作用和深部地幔 底辟作用等 复 杂 地 球 动 力 学 过 程 的 深 刻 影 响
( 中国科学院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 , 广东 广州 5 1. 1 0 6 4 0; 中海石油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 , 广东 湛江 5 2. 2 4 0 5 7;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 北京 1 3. 0 0 0 3 7; 中海石油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研究院 , 广东 广州 5 ) 4. 1 0 2 4 0 摘 要: 南海北部陆坡深水盆地新生代处 于 准 被 动 大 陆 边 缘 的 复 杂 地 球 动 力 学 环 境 , 具有被动大陆 边缘拉张裂陷的基本构造地质属性及含油气盆地的地质特征 。 南海北部准被动陆缘深水盆地油气 运聚成藏地质条件与世界典型被动陆缘盆地深水油 气富集区基 本 类 似 , 但亦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和 特殊性 。 因此 , 通过与世界典型被动陆缘深水盆地区域地质背景及构造属性 、 油气地质条件及成藏 控制因素等方面的类比 , 系统剖析了南海北部深水 盆地特 殊的油 气 地 质 特 征 与 运 聚 成 藏 控 制 因 素 以及勘探上的关键地质地球物理问题 , 同时通过类 比亦获 得了一 些 有 关 深 水 油 气 勘 探 的 重 要 启 迪 与借鉴 。 关键词 : 南海北部准被动陆缘区 ; 深水油气地质特征 ; 典型深水油气富集区 ; 类比与启示 中图分类号 : ( ) T E 1 2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2 1 9 2 6 2 0 1 0 0 6 0 8 9 7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