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历史人物小传活动课[教案][岳麓版]
岳麓版八年级上册活动课《历史人物小传》简明课件
第9课 历史人物小传
.
第9课 历史人物小传
它是以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为线索、以传 记文学的形式,记述历史人物的主要活动, 并有简要的评价。早在西汉时期,司马迁 的《史记》就创造了纪传体史书体例,成 为后代史书的典范。 遵循的原则:(P044.下) ①真实性 ②介绍主要事迹 ③要有可读性④要详略得当 ⑤要有简要的评价
单元回眸
四次运动(革命)的口号: ①洋务运动:自强、求富 ②戊戌变法:变法维新 ③辛亥革命:民主共和 ④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历程
向西方 特点和启示 学习 近 经 济 洋 务 师夷 学器物 运 动 长技 (学技术) 中国近代化经 代 化 历了一个由浅 戊 戌 变法 的 入深、由表及 变 法 图强 学制度 探 里的发展过程 索 政 治 辛 亥 三民 反映了中国人 民具有不懈的 革 命 主义 学制度 探索精神 新文化 “民主” 学思想 思 想 运 动 “科学” 文化 领 域 大 事 主 张
岳麓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教案5篇
岳麓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教案5篇积极探索历史快乐课堂,中学阶段历史教学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使他们树立学习历史的自信心,同时培养学生一定的手感和良好的基础功底、知识基础,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感谢您的阅读,以下是小编带来的岳麓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教案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岳麓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教案1教学目标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发现及生活情况;旧石器时代、氏族与氏族公社。
通过对教材的阅读和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祖国境内的最早居民相貌与生活的情况。
以教材为蓝本并附以一些课外内容,如:考古资料、图片资料、文字记载、本地遗迹等让学生见识到历史学科的丰富多彩从而开拓眼界。
引导学生分析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这些祖国境内最早的人类不断进化、演变的过程,帮助学生探究这一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从而使学生体会到劳动创造世界和人类本身。
指导学生学会使用教材、分析教材并从中吸取有效信息的方法。
通过介绍我国是世界目前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
教学建议重点分析北京人及其生产、生活情况是重点。
因为北京人的考古资料十分丰富,得到了完整的头盖骨和较多生产生活遗迹,可以充分证明北京人制造工具、使用天然火等情况,区别人和动物,证明劳动创造了人。
山顶洞人。
山顶洞人的生活地域与北京人相同,与北京人相比较,在体质和脑容量方面与现代人更加接近,掌握的生产技术等方面也有了很大进步。
从对比中可以了解到人类的演进过程。
难点分析⑴对一些专有名词的理解是难点,如:原始社会、氏族公社等。
由于学生年龄小,以前接触历史知识很少,加之时代久远理解起来比较困难。
⑵劳动创造了人是难点。
初一的学生尚未接触到社会发展史,对于人类进化的知识几乎是空白,恩格斯的话对于初一的学生理解起来一定很吃力,需教师循循善诱。
教法建议教师让学生思考“山顶洞人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井引导学生从体质特点、制造工具、使用火、社会组织形式、观念等几个方面进行比较,初步学会通过对比认丁⒗斫饫分兜姆椒ā?/P>教学设计示例教学重点:北京人、山顶洞人教学难点:原始社会、氏族公社、劳动创造了人教法设计:教师讲解,学生分析讨论相结合;建议有条件的地区(如北京、陕西)可以参观原始社会遗址。
岳麓版八年级下册 教案第9课 《“文革”经历访谈》
课时教案课题:第9课“文革”经历访谈第 1 课时总第个教案课型:新授编写时间:年月日执行时间:年月日批注;课程目标:1、访问长辈,了解他们在“文化大革命”中的经历,进一步掌握有关“文革”的历史知识,加深对这段历史的了解。
2、听取长辈对“文革”的看法,了解“文革”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乃至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深刻影响,另深对“文革”性质的认识,从中吸取有关的历史教训。
3、通过访谈活动,提高对历史上的是非功过的分辨能力,同时学会整理口述史料的方法。
教学重点:通过访谈活动,提高学生对历史上功过是非的分辨能力教学难点:了解“文革”中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乃至社会生活等方面贩深刻影响;写心得体会教学用具:PPT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社会实践教学过程:一、活动准备1、拟定访谈专题。
“文革”历时10年之久,期间发生的事件很多。
一次访谈活动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就“文革”中某一时期,或某一事件的情况进行访谈。
每个小组或个人访谈一个或几个问题,然后综合起来就可能较全面深入地了解“文革”历史的情况了。
因此,“文革”经历访谈活动要做到:从全局着眼,拟定访谈专题;从具体问题着手,把专题落实到个人或小组。
这样,整个活动既有分工,又有协作,就能全面扎实地开展起来。
“文革”经历访谈专题可按时间顺序来划分,如“文革”发动时期、粉碎林彪集团时期、粉碎“四人帮”及“文革”中结束时期。
也可以用某一历史专题事件来确定访谈专题,如“文革”中的群众组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等。
2、确定访谈对象。
①以专题定对象。
②要善于言谈,有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
③对访谈活动热心,乐于谈自己在“文革”中的经历和看法。
上述几点中最重要的是第一点,它关系到访谈内容的真实可靠性。
例如:要了解红卫兵运动,应找“文革”初期参加红卫兵组织的大中专院的学生。
要了解“文革”中学校教育的情况,应找当时在校任教的教师或校长。
要了解“文革”中领导老干部被批斗、受冲击的情况,要找当时担任领导职务的老干部。
岳麓版历史八年级上全册教案
岳麓版历史八年级上全册教案
岳麓版历史八年级上册教案
第一学习主题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教案
第1 课鸦片战争教案
第2 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教案
第3 课左宗棠收复新疆和甲午中日战争教案
第4 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教案
主题活动一列强侵华史综合学习教案
第二学习主题近代化的起步教案
第5 课洋务运动教案
第6 课戊戌变法教案
第7 课辛亥革命教案
第8 课新文化运动教案
第三学习主题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教案
第9 课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教案
第10 课国民革命运动教案
第11 课人民军队的建立教案
第12 课红军长征教案
主题活动二红军长征故事会教案
第四学习主题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教案。
高中历史选修四岳麓版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导学案:3.9 法国大革命的捍卫者拿破仑-最新学习文档
知识链接:拿破仑语录世上只有两种力量:利剑和思想。
从长而论,利剑总是败在思想手下。
·永远别以为敌人比你愚蠢!·我成功,因为志在要成功,未尝踌躇。
·中国是一头睡狮,一旦醒来将震憾世界。
·想得好是聪明,计划得好更聪明,做得好是最聪明又是最好。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中国是一只睡狮,一旦它醒来,整个世界都会为之颤抖!·没有机会!这真是弱者的最好代词。
——拿破仑语录一、自主学习【A级】温馨提示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2-5,进行知识梳理;勾画课本并写上提示语、标注序号;熟记基础知识。
限时15分钟,独立完成。
(一)拿破仑主要事迹(二)《拿破仑法典》(三)拿破仑征战欧洲及最终失败(四)如何全面评价拿破仑的功过?二、合作探究拿破仑最终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三、反馈训练(15分)拿破仑在历史上是引起了许多争议的人物。
请阅读下列五段对拿破仑的评价,并回答问题:材料一人们并不否认他的天才和荣誉,但可悲的是如此卓越的天才和巨大的荣誉却仅仅造就了一个人的个人伟大,而不是奉贤于造福世界。
……他蹂躏法国和欧洲14年而没有给他们自由、道德或一种思想。
他使世界战栗而为能使之焕然一新。
……材料二“诚然,他的行动表现出来是暴虐的,但是他的暴虐……不及被他达到的王爷贵族们所惯于表现出来的一半……他把他的法典带到被他征服的国家里,这个法典比历来的法典都优越的多:它在原则上承认公平。
”材料三“波拿巴(拿破仑)与其他处于他的年龄和地位的人一样,以对道德的漠视和纯粹的自私(但我们没有理由认为他更严重些)从事积极的活动。
他被卷进去的社会危机使强烈的自私表现为无止境的野心。
和他必须要与之竞争的人相比,他以大得多的不可比拟的天才与冒险精神,击败了反对他前进的任何东西。
这样,他身上的野心较之其他人更为显著,仅仅因为他更为成功。
”材料四“有一回拿破仑过阿尔卑斯山,说:‘我比阿尔卑斯山还要高!’这何等英伟,然而不要忘记他后面跟着许多士兵。
2021-2022学年历史岳麓版必修1教学案:第三单元 第9课 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 Word版含解析
第9课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一、联邦宪法的制定1.背景(1)独立战斗成功后的美国邦联政府脆弱无力。
(2)美国的政治领袖们意识到,需要形成强有力的中心政府来稳定统治秩序,爱护国家的利益与主权。
2.制定(1)理论来源:孟德斯鸠的分权理论。
(2)结果:1787年,制宪会议制定了1787年宪法,并于1789年正式颁布。
二、1787年宪法1.内容(1)宪法规定美国实行联邦制政体。
(2)宪法依据三权分立的原则,对联邦政府的权力进行分割。
(3)宪法坚持人民主权原则,规定总统和议会议员都由选举产生,总统和议员均实行任期制。
2.地位:是近代世界第一部成文宪法。
3.意义:它创立的联邦制共和政体,保证了美国的长治久安,促进了美国社会经济的进展。
三、维护联邦统一的斗争1.背景(1)1787年宪法颁布后,美国建立了联邦制国家,但是,州权主义观念照旧活跃。
(2)1861年,南部11个蓄奴州公开退出联邦,发动叛乱。
2.斗争(1)内战:林肯总统提出“为联邦统一而战”的口号,取得战斗的成功。
(2)修宪:通过宪法第13条和第14条修正案,废除奴隶制,确定联邦法律的至上性,维护了国家统一。
3.意义(1)维护了美国的统一与稳定。
(2)促进了美国社会经济的快速进展。
四、两党制1.形成:华盛顿之后,美国的总统选举受政党把握,两党制成为美国分权制衡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进展(1)19世纪中期,民主党主要代表南方种植园主的利益,共和党主要代表北方工业集团和西部农场主的利益。
(2)南北战斗后,各自的基础都发生了变化。
3.特点:政治选举是两党激烈争夺的战场,两党操纵美国的政治选举。
[易错提示]1.联邦与邦联联邦又称为“联盟国家”,是由若干个成员单位(邦、州、共和国)组成的统一国家,是现代复合制国家的一种主要形式;而邦联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拥有独立主权的国家,为实现共同的国家利益而组成的一种松散的国家联盟。
2.美国实行两党制并非只有两个政党,民主党和共和党只是美国的两个主要政党。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一零九中学高中历史 第9课 北美大陆的新体制同步教案 岳麓版必修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一零九中学高中历史第9课北美大陆的新体制同步教案岳麓版必修1这种设计整个国家和政府的模式的“智慧〞指的就是联邦制。
1787年宪法规定以联邦制取代邦联制,联邦制下联邦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权力是如何分配的?联邦政府拥有一系列主权权力,如立法、征税、管理州际和国际贸易、发行货币、统领全国军队、对外宣战和缔约等。
联邦法律是全国的最高法律。
联邦政府有权强制各州实施联邦法律。
但是,联邦政府只拥有在宪法中列举的有限权力,而其余未列明的权利都属于各州或者人民。
那邦联制和联邦制有何区别呢?学生阅读教材后回答教师总结为:邦联制下的中央政府像一个松开的手掌,软弱无力,而联邦制建立后,中央政府就像一只握紧的拳头,强劲有力。
美国宪法的设计者们用联邦制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权利分配。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美国宪法中的联邦制原那么。
教学活动3 三、结合实际,知识运用过渡:解决好中央与地方矛盾的美国人民最担心的是出现政治寡头,如何避免这一问题呢?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为:两个字“分权〞,即分为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权。
权力分配后,各权力之间关系如何呢? 请大家仔细阅读一遍教材上的三角图,进入我们的“想想议议〞,猜想一下在具体的实践中三权是如何协调运作的。
总统办公桌上,放着美国总统奥巴马任命政府高级官员、联邦法院大法官的建议书,你认为要送往何处才能被批准?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为:美国总统的任命权需得到国会批准布什于2007年10月底否决国会提出的法案,11月8日复议时,拥有435个席位的众议院以361票对54票,推翻布什上周对本案的否决。
法案有效。
他否决法案后,为什么国会又能使法案通过呢?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为:总统可否决国会通过的法案,但复议时假设以2/3以上通过,即为有效。
历史人物小传教案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9课历史人物小传罗田县白庙河中学付保平【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通过学习撰写历史人物小传,获得更多的历史知识,并具有针对性,系统性。
能力目标: 2、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通过查找历史人物资料的训练,使学生掌握一般的史料收集方法,懂得如何整理和使用史料。
3、通过本活动课的开展,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为以后的历史教学打下基础。
4、通过评新教学模式的探索,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写作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合口头表达能力。
价值目标:5、能从写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中,受到教育和吸取教训,陶冶情操,学会怎样做人和处世,养成良好的品格。
【课时】1课时【重点难点】让学生知道如何去撰写历史人物小传,记牢历史人物小传的特征。
并运用到现实生活中,遇到此类的文章知道是历史人物小传。
并能清楚地知道它所包括的几个方面:历史人物,主要活动,地位或影响。
并能够按照要求自己完成一篇历史人物小传。
【教学思路】本课以“撰写历史人物小传”作为一个活动主题,题目就是”撰写历史人物小传”。
应该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解题思路去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首先,“是什么”:主要是解释“历史人物小传”是什么。
要撰写历史人物小传,就要理解什么事历史人物小传;然后,“为什么”:主要是为了说明为什么要写“历史人物小传”,也就是课本的活动目的。
通过撰写历史人物小传,可以加深对历史人物的认识,提高写作技能,学会怎样做人和处事等。
最后,“怎么做”:主要是教会同学们怎么去编写“历史人物小传”,包括材料的收集,处理,还有这个过程应遵循的原则。
此外,还以“民国元勋黄兴”事例和同学们进行探讨等。
【教学过程】导入:同学们,今天要上的是活动课,第九课,历史人物小传。
那么,我们的活动主题是什么呀?(撰写历史人物小传)同学们回答的很好,看来同学们都有预习了。
同学们预习课本的精神可嘉呀,希望你们以后要多预习课本。
好了,那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什么是历史人物小传,我们为什么要撰写历史人物小传,应该怎样撰写历史人物小传吧。
第9课历史人物小传活动课[教案][岳麓版]
第9课历史人物小传【课题类型】活动课【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通过查找历史人物资料的训练,使学生掌握一般的史料收集方法,懂得如何整理和使用史料。
(2)通过本活动课的开展,来探索教学新途径,进行改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的尝试。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来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3)通过本活动课的开展,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为以后的历史教学打下基础。
(4)通过评新教学模式的探索,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写作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合口头表达能力。
【课时】2课时【教学方法】教师主导,学生主唱;教师搭台,学生唱戏【教学过程】[教师主导部分] 1课时一、历史人物小传撰写的一般要求1、了解历史人物小传的写作特点历史人物小传的突出特点是“小”,要求篇幅短,力求“短小精悍”,一般是2000字左右。
一篇历史人物小传,大体包括三部分:一是简介历史人物,包括生卒年代、籍贯、身世等等。
二是叙述历史人物的主要活动,这是小传主体。
三是简要评述历史人物的地位或影响。
2、确定写作对象古今中外历史上的人物太多,如果让学生随意选取,就显得杂而乱,教师组织起来就比较困难。
所以写作对象的选定范围一定要规范,可以确定一些专题,为以后教学做铺垫。
比如,以历史阶段作为划定范围的标准来确定范围,像辛亥革命历史人物、五四运动历史人物、抗战历史人物等等。
以地域作为划定标准,像近代湖南名人传、近代广东名人等。
以领域作为划定标准,像抗战名将传、近代文学名人、演艺明星等等。
因为八年级上册内容是中国近现代史,所以须撰写近现代历史人物传记。
(我给学生定的范围是近代湖南名人)3、收集和处理资料收集资料的方法有很多,如图书馆、书店、互联网、走访当地老人等等。
到图书馆和书店查找资料,可以保证史料的真实性,但耗时费力。
互联网方便快捷,但资料的真实性难以保证。
建议学生采用互联网的方式收集资料。
4、写作原则(1)真实性(2)介绍主要事迹(3)可读性,故事性强,切不可将历史人物小传写成历史人物简介或履历,也不能写成历史人物年谱。
2021-2022学年历史岳麓版必修3教学案:第二单元 第9课 诗歌与小说 Word版含解析
第9课诗歌与小说一、《诗经》、楚辞与汉赋1.《诗经》(1)地位:《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2)内容:它保存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期大约500年的诗歌,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3)特点:①以四言为主,多接受重章叠句的句式,语言质朴丰富,是中国诗歌形成的重要标志。
②具有现实主义倾向和“赋、比、兴”的艺术手法。
2.楚辞(1)产生:战国时期屈原等人吸取南方民歌精华,接受楚国方言,制造出的一种新体诗歌。
(2)代表作品:屈原的《离骚》,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情感,是楚辞体中的名篇。
(3)特点:楚辞不是整齐的四言体,而接受自由机敏的形式。
(4)地位:①开创了中国古典文学抒情浪漫风格的先河。
②“骚体”与“风”合称“风骚”,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两大源头。
3.汉赋(1)产生:汉朝政治统一,经济进展。
(2)特点:赋是一种专重铺陈排比、文采华丽的文体。
它是吸取了先秦《诗经》和楚辞表现手法的带韵散文。
二、唐诗、宋词与元曲1.唐诗的富强(1)背景:①富强、开放和文化多元的盛唐造就了诗歌的辉煌。
②科举取士制度的确立使得很多中下层的文人有机会施展抱负。
③汉代以来五言诗、七言诗的进展,也为唐诗在格律形式等艺术方面供应了借鉴。
(2)代表: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和中唐白居易等。
2.宋词的兴盛(1)背景:①天下分裂、战乱频仍,一批有识之士期望兴奋人心。
②宋代市井生活丰富,消遣场所需要大量的歌词。
(2)特点:又称“长短句”,能机敏自如地表达情感,并可配乐演唱,按特定的乐调曲谱“填词”。
(3)代表:苏轼、辛弃疾、柳永、李清照等。
3.元曲的兴起(1)背景:元代,汉族文人进取无望,心情压抑,常用散曲抒发愁闷情怀。
(2)形成:在宋词、金元俚曲俗谣基础上经文人重新制作而形成的新诗体。
(3)特点:①有格律曲牌限制。
②大量使用白话、方言、衬字。
③与音乐、戏曲结合比较紧密。
三、明清小说1.背景:明清时期,工商业城镇和市民阶层兴起;政治黑暗,官场腐败,各种社会冲突渐渐加深。
岳麓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教案
岳麓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戊戌变法的时间、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2.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3.引导学生认识改革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为国家发展做贡献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戊戌变法的时间、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难点: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及其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甲午战争后中国的民族危机,引导学生思考:甲午战争后,中国面临怎样的危机?在这种情况下,有哪些人站出来挽救民族危亡?2.讲解戊戌变法的背景讲述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帝国主义势力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民族危机激发起民族觉醒。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了解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士的主张。
3.讲解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通过多媒体展示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包括政治改革、经济改革、文化改革等方面。
让学生了解戊戌变法试图通过改革来挽救民族危亡的尝试。
4.分析戊戌变法的影响引导学生分析戊戌变法的影响,包括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促进了民族觉醒、为辛亥革命奠定了基础等方面。
同时,让学生认识到戊戌变法的失败,也暴露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
5.讨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四、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戊戌变法,了解了戊戌变法的背景、内容、影响及其失败原因。
希望大家能够认识到改革的重要性,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作业布置1.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整理笔记。
2.查阅资料,了解戊戌变法中的主要人物及其事迹。
3.思考:戊戌变法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
六、板书设计第9课戊戌变法1.背景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帝国主义势力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民族危机激发起民族觉醒2.内容政治改革经济改革文化改革3.影响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促进了民族觉醒为辛亥革命奠定了基础4.失败原因主观原因客观原因5.启示认识到改革的重要性为国家发展做贡献的情感重难点补充:1.讲解戊戌变法的背景师:同学们,我们知道甲午战争后,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当时的中国吗?生:危机四伏。
《历史名人小传》——历史人物故事与品格教育教案
《历史名人小传》——历史人物故事与品格教育教案一、引言1.1 课程背景1.1.1 历史名人小传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了解历史名人,了解他们的故事和品格。
1.1.2 通过学习历史名人的故事,学生可以了解历史的发展,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背景。
1.2 教学目标1.2.1 让学生了解历史名人的故事和品格。
1.2.2 通过学习历史名人的故事,培养学生的品德和道德观念。
1.2.3 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
1.3 教学方法1.3.1 通过讲述历史名人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他们的品格和价值观。
1.3.2 通过讨论和小组活动,让学生思考和交流历史名人的故事和品格。
1.3.3 通过写作和演讲,让学生表达对历史名人的理解和感受。
二、知识点讲解2.1 历史名人的定义2.1.1 历史名人是指在历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力和贡献的人物。
2.1.2 历史名人的故事和品格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1.3 学习历史名人的故事可以让我们了解他们的品格和价值观。
2.2 历史名人的故事2.2.1 历史名人的故事包括他们的生平、成就和贡献。
2.2.2 通过学习历史名人的故事,我们可以了解他们的成长经历和奋斗历程。
2.2.3 历史名人的故事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3 历史名人的品格2.3.1 历史名人的品格包括他们的品质、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2.3.2 学习历史名人的品格可以让我们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如勇气、智慧和坚持。
2.3.3 历史名人的品格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三、教学内容3.1 课程内容3.1.1 通过讲述历史名人的故事,让学生了解他们的生平、成就和贡献。
3.1.2 通过讨论和小组活动,让学生思考和交流历史名人的故事和品格。
3.1.3 通过写作和演讲,让学生表达对历史名人的理解和感受。
3.2 教学资源3.2.1 教师可以准备历史名人的故事资料、图片和视频。
3.2.2 学生可以阅读相关的历史名人传记和故事书籍。
九年级语文历史人物传记教案
九年级语文历史人物传记教案标题:九年级语文历史人物传记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历史人物传记的特点和写作方式;2. 学习如何将历史事件和人物传记融合起来,形成有趣的故事;3. 提高九年级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历史知识。
教学准备:1. 电脑、投影仪、音响等多媒体设备2. 多媒体素材:历史人物图片、事件图片、相关音频、视频等3. 打印教案和学生手册教学步骤:引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著名历史人物的图片,如孔子、西施、鲁迅等,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2. 提问:你们对历史人物有什么了解?为什么我们要学习历史人物的故事?讲解历史人物传记的特点(10分钟)1. 历史人物传记是对历史人物生平、事迹和贡献的描述和记录;2. 指导学生分析历史人物传记的结构和写作方式,如引入、主体部分(生平事迹)、结尾等;3. 引导学生提出历史人物传记的写作要点,如客观、准确、生动等。
构思历史人物传记(15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历史人物,可以是课本中的人物,也可以是自己感兴趣的人物;2. 学生讨论和阐述所选择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和影响;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故事联系起来,形成一篇有趣的传记。
写作历史人物传记(30分钟)1. 学生按照小组讨论的结果,开始写作历史人物传记;2. 引导学生将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故事串联起来,突出人物的特点和影响;3. 提醒学生注意写作的结构、语言的表达以及客观性和准确性。
分享和展示(15分钟)1. 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将自己的传记在班级中分享和展示;2. 其他同学听取分享后,提出问题、建议和评论;3. 鼓励学生相互学习和借鉴,提高写作能力和历史知识。
总结和评价(10分钟)1. 教师总结传记写作的要点和技巧,强调准确性和生动性的平衡;2. 学生自评和互评,给予建设性的反馈;3. 教师展示一些优秀的传记作品,激励学生努力提升写作水平。
拓展活动:1. 学生可以在家中选择其他历史人物,继续写作自己感兴趣的传记;2. 学生可以组织一个历史人物传记展览,展示自己的作品和研究成果。
历史人物传记解读教学设计
历史人物传记解读教学设计一、引言历史人物传记是了解历史人物生平、事迹和影响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对历史人物传记的解读,可以深入探究他们的个性、思想和时代背景,增强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和认识。
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系统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分析和评估历史人物传记的能力,展示解读历史人物传记的方法和技巧。
二、目标设定1. 让学生了解历史人物传记的定义和特点;2. 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传记进行解读的能力;3. 引导学生发展批判性思维,评估历史人物传记的可靠性和局限性;4. 提高学生的历史文献阅读和分析能力;5.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通过口头和书面报告展示他们对历史人物传记的解读。
三、教学活动教学活动一:引入1. 教师通过简要介绍几位历史人物的传记,引发学生对历史人物传记的兴趣和好奇心;2. 分享一个具有争议性的历史人物传记,引导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和解读。
教学活动二:解读历史人物传记的方法和技巧1. 教师介绍历史人物传记的定义、特点和分类,让学生理解传记的基本概念;2.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分享各自对历史人物传记解读的方法和技巧,例如通过事实、文献和史料的分析等;3. 教师总结并呈现学生讨论的成果,补充其他解读方法和技巧。
教学活动三:历史人物传记的分析和评估1. 教师提供一份历史人物传记,并引导学生通过流程图或表格的方式,分析其中的关键事件、思想和个性特点;2. 学生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该传记中可能存在的偏见、省略和夸大等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解读;3. 学生个人写作:学生根据讨论结果,撰写一篇小论文,评估该传记的可靠性和局限性,并提出改进传记的建议。
教学活动四:历史人物传记的口头和书面报告1. 学生准备口头和书面报告: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历史人物传记,准备一份口头报告和一篇书面报告,展示他们对历史人物的综合解读;2. 学生相互交流和互评:学生进行互相交流,分享彼此的解读结果,并针对对方的报告给予评价和建议。
四、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一:个人论文评估教师对学生撰写的个人论文进行评估,主要考察学生对历史人物传记解读的思路和能力,包括对历史史料的运用、思辨性和批判性思维等方面。
岳麓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教案模板
岳麓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教案模板世界近代史是一部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和确立的历史。
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导致了欧美国家资产阶级革命,实现了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跨越,这是人类历史的一次巨大变革。
一起看看岳麓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教案!欢迎查阅!岳麓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教案1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初中《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川教版世界近代史部分的一节复习课,说课的题目是:英法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1、教材内容“英法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这一复习主题,包括世界近代史(上)第一学习主题的三课内容:英国的新生、美国的独立、法国大革命。
2、课程标准的要求①简述《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的基本内容,初步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影响。
②讲述华盛顿、拿破仑的主要活动,评价资产阶级政治家的历史作用。
3、教材的地位及作用从世界近代史的整体来看:世界近代史是一部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和确立的历史。
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导致了欧美国家资产阶级革命,实现了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跨越,这是人类历史的一次巨大变革。
这一复习主题主要在讲述“资本主义的确立”部分,属于资本主义确立的“开局之篇”,是世界近代史部分的重点内容之一。
从教材的第一学习主题来看:该主题是讲述“欧美国家的巨变与殖民扩张”。
共5课,由三部分构成。
一是“文艺复兴与新航路的开辟”,讲述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舆论准备和资本主义发展条件环境的开拓;二是“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讲述欧美主要国家反对封建统治和殖民统治的资产阶级革命斗争及资产阶级政权的建立;三是“欧洲的殖民扩张”,讲述西欧殖民者在亚洲、非洲和美洲等地区的野蛮掠夺和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这一复习主题属于第一学习主题的第二部分内容,属于第一学习主题的“核心内容”,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通过本主题的复习,一方面能使学生建立“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知识框架,区分易混点;另一方面能使学生正确认识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
历史人物传记教案
历史人物传记教案【历史人物传记教案】(注:以下为教案示范,实际教案所需内容较多,请根据具体情况酌情增加)教案目标:1. 了解传记文体的基本特点和写作方法;2. 学习历史人物传记的撰写与整理;3. 增强学生对历史人物的认知和理解。
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传记文体的基本特点和写作方法;2. 教学难点:如何撰写一篇准确、生动的历史人物传记。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教材、黑板、笔等;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教材。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10分钟):1. 教师通过呈现历史人物的图片,引起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兴趣;2. 提问学生:你们对历史人物有什么了解呢?Step 2 讲解传记文体(15分钟):1. 教师通过PPT呈现传记文体的定义和特点,简要解释;2. 学生通过讨论,总结传记文体的写作方法;3. 教师鼓励学生提问、交流和思考。
Step 3 传记文体实例分析(15分钟):1. 教师选取一位著名历史人物的传记文章进行分析;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语言运用等方面;3. 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讨论和思考。
Step 4 历史人物传记撰写(30分钟):1. 老师分发历史人物传记撰写的任务,并提供一些备选的历史人物名称;2. 学生选择一个历史人物,并开始撰写传记;3.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撰写中的问题。
Step 5 传记展示与评价(20分钟):1. 学生将自己撰写好的传记进行展示;2. 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和提出改进建议;3. 教师根据评价情况进行总结和点评。
Step 6 总结与拓展(10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传记文体的重要性;2. 引导学生在课后阅读更多历史人物的传记,提高历史素养。
教学反思:本节课着重介绍了传记文体的基本特点和写作方法,并通过学生撰写历史人物传记来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
通过展示和评价,学生可以互相学习和提高。
整堂课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启发思考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本处理能力。
历史小学名人传记教案
历史小学名人传记教案一、介绍本教案旨在设计一个关于历史小学名人传记的教学活动,旨在让小学生通过学习名人传记,了解历史人物的伟大事迹,培养他们对历史的兴趣,并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本教案适用于小学三到五年级的学生。
二、目标1.了解历史名人的生平和贡献;2.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三、教学准备1.名人传记书籍或相关资料;2.电子设备及投影仪(可选);3.纸张和笔。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10分钟)教师可通过图片、故事等方式向学生介绍名人传记的概念,并引导学生回答:“你们读过名人传记吗?你们想了解哪位历史名人的故事?”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对历史名人的兴趣或了解。
第二步:选择名人传记(10分钟)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及选择,选择一本名人传记书籍或名人的故事,鼓励学生多角度多元化的选择,可以涉及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的名人传记。
第三步:阅读和研究(30分钟)学生阅读选定的名人传记,并在阅读过程中记录名人的重要事件、贡献以及对历史的影响等。
学生可以使用笔记本、纸张或电子设备进行记录。
第四步:个人或合作写作(30分钟)1.个人写作: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理解和对名人的认知,撰写一篇关于所选择名人的小传记。
要求学生在文中突出名人的重要事件、贡献以及对历史的影响,并描述名人的性格特征、成长经历等。
2.合作写作:学生可以以小组形式合作撰写一篇关于所选择名人的小传记。
每个小组的成员彼此讨论名人的重要事件,分享各自的写作想法,并共同撰写一篇完整的传记。
鼓励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相互批评和帮助。
第五步:分享和互评(20分钟)学生将自己撰写的小传记进行分享,每个学生或小组可以选择一段或多段进行朗读,并将传记贴在教室的布告栏上。
其他学生或小组可以进行互评,提出建议和改进意见。
第六步:总结和评价(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了解学生对名人传记教学活动的理解和评价。
五、作业学生可以继续阅读和研究其它名人传记,并撰写一篇比较不同名人的小研究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课历史人物小传【课题类型】活动课【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通过查找历史人物资料的训练,使学生掌握一般的史料收集方法,懂得如何整理和使用史料。
(2)通过本活动课的开展,来探索教学新途径,进行改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的尝试。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来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3)通过本活动课的开展,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为以后的历史教学打下基础。
(4)通过评新教学模式的探索,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写作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合口头表达能力。
【课时】2课时【教学方法】教师主导,学生主唱;教师搭台,学生唱戏【教学过程】[教师主导部分] 1课时一、历史人物小传撰写的一般要求1、了解历史人物小传的写作特点历史人物小传的突出特点是“小”,要求篇幅短,力求“短小精悍”,一般是2000字左右。
一篇历史人物小传,大体包括三部分:一是简介历史人物,包括生卒年代、籍贯、身世等等。
二是叙述历史人物的主要活动,这是小传主体。
三是简要评述历史人物的地位或影响。
2、确定写作对象古今中外历史上的人物太多,如果让学生随意选取,就显得杂而乱,教师组织起来就比较困难。
所以写作对象的选定范围一定要规范,可以确定一些专题,为以后教学做铺垫。
比如,以历史阶段作为划定范围的标准来确定范围,像辛亥革命历史人物、五四运动历史人物、抗战历史人物等等。
以地域作为划定标准,像近代湖南名人传、近代广东名人等。
以领域作为划定标准,像抗战名将传、近代文学名人、演艺明星等等。
因为八年级上册内容是中国近现代史,所以须撰写近现代历史人物传记。
(我给学生定的范围是近代湖南名人)3、收集和处理资料收集资料的方法有很多,如图书馆、书店、互联网、走访当地老人等等。
到图书馆和书店查找资料,可以保证史料的真实性,但耗时费力。
互联网方便快捷,但资料的真实性难以保证。
建议学生采用互联网的方式收集资料。
4、写作原则(1)真实性(2)介绍主要事迹(3)可读性,故事性强,切不可将历史人物小传写成历史人物简介或履历,也不能写成历史人物年谱。
(4)详略得当二、近代湖南名人介绍岳麓书社门首有一幅对联,“惟楚有才,于斯为盛”,说的是湖南历来就是出人才的地方,但湖南人才辈出,只有到近代才真正名副其实。
清中叶以前,湖南的名人可谓寥寥无几,如蔡伦、蒋琬等等。
唐大中年间(847—859)长沙刘蜕考中进士,时人号称“破天荒”,此后一直到清中叶,湖南人才依然寥寥。
近代湖南名人,大体上说,先后有五个人才集中出现的时段,这些人在各自的历史时期对全国产生了重大影响。
第一批大致在鸦片战争前后,以陶澍、贺长龄、李星沅、劳崇光、唐鉴、汤鹏、魏源为代表;第二批大致在太平天国期间,以曾国藩、左宗棠、曾国荃、杨昌浚、刘岳昭、彭玉麟、杨岳斌、刘长佑、刘坤一、李兴锐、魏光焘、胡林翼、江忠源、江忠义、刘蓉、刘锦堂、李续宾等为代表;第三批大致在戊戌变法前后,以谭嗣同、唐才常、熊希龄、皮锡瑞、杨毓麟毕永年、沈克诚、樊锥等位代表;第四批大致在辛亥革命前后,代表人物有黄兴、宋教仁、蔡锷、谭人凤、禹之谟、刘揆一、刘道一、蒋翊武、姚宏业、刘复基、焦达峰、陈作新、宁调元、章士钊、秦力山、杨度、唐群英等;第五批出现在五四运动以后,以毛泽东、刘少奇、彭德怀、贺龙等等为代表。
三、历史人物小传选例曾国藩小传公元1811年,曾国藩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荷叶塘白杨坪的一个普通耕读家庭。
兄妹九人,曾国藩为长子。
祖辈以务农为主,生活较为宽裕。
祖父曾玉屏虽少文化,但阅历丰富;父亲曾麟书身为塾师秀才,作为长子长孙的曾国藩,自然得到二位先辈的伦理教育了。
6岁时入塾读书,8岁能读八股文诵五经,14岁时能读周礼、史记文选,并参加长沙的童子试,成绩俱佳列为优等,可见他自幼天资聪明,勤奋好学。
至1832年他考取了秀才,并与欧阳沧溟之女成婚。
连考两次会试不中,随后又努力复习一年,在虚岁28岁时,1838年殿试考中了同进士,从此之后,他一步一阶的踏上仕途之路,并成为军机大臣穆彰阿的得意门生。
在京十多年间,他先后任翰林院庶吉士,累迁侍读,侍讲学士,文渊阁值阁事,内阁学士,稽察中书科事务,礼部侍郎及署兵部,工部,刑部,吏部侍郎等职,曾国藩就是沿着这条仕途之道,步步升迁到二品官位。
十年七迁,连跃十级。
这可以说明曾国藩的升官之快了。
1852年,曾国藩因母丧在家。
这时太平天国的起义已席卷半个中国,尽管清政府从全国各地调集大量八旗、绿营官兵来对付太平军,可是这支腐朽的武装不堪一击。
因此,清政府屡次颁发奖励团练的命令,力图利用各地的地主武装来遏制革命势力的发展,这就为曾国藩的湘军的出现,提供了一个机会。
1853年藉着清政府给予寻求力量镇压太平天国的时机,他因势在其家乡湖南一带,依靠师徒、亲戚、好友等复杂的人际关系,建立了一支地方团练,称为湘军。
1854年2月,湘军倾巢出动,曾国藩发表了《讨粤匪檄》。
在这篇檄文里,他攻击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是“荼毒生灵”,“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
此岂独我大清之奇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原”,接着号召“凡读书识字者,又乌可袖手安坐,不思一为之所也”其在了道德的制高点,故动员了当时广大的知识分子参与到对太平军的斗争当中,为日后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曾国藩残酷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用刑苛酷,史称「派知州一人,照磨一人承审匪类,解到重则立决,轻则毙之杖下,又轻则鞭之千百。
……案至即时讯供,即时正法,亦无所期待迁延」。
不仅他自己直接杀人,他的父亲和四弟也杀人,即有人责其杀人过多,称呼为「曾剃头」、「曾屠户」。
据说,南京小孩夜哭,妈妈说「曾剃头来了」,小孩就不哭了。
在和太平军作战中,曾国藩用劫掠财物、封官赏爵的办法来鼓舞士气,养成湘军凶悍领残的本性。
湘军在军事素质落后的清朝武装力量中成为中国南方地区与太平天国军事力量作战的主力之一。
曾国藩被封为一等勇毅侯,成为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后历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官居一品。
1864年,湘军在其弟曾国荃的率领下攻下天京,成为镇压太平天国的功臣。
一生著述颇多,但以《家书》流传最广,影响最大。
光绪五年1879年,也就是曾国藩死后7年,传忠书局刻印了由李瀚章、李鸿章编校的《曾文正公家书》。
本人也善于运用人才,清朝另外一些名臣如左宗棠、李鸿章都与他有密切关系。
李鸿章等称呼曾国藩为老师。
太平天国失败后,太平军在江北的余部与捻军汇合,清廷命曾国藩督办直隶、山东、河南三省军务。
曾国藩带领湘军二万,淮军六万,配备洋枪洋炮,北上“剿捻”,他的方针是“重迎剿,不重尾追”,并提出“重点设防”等计划,妄图把捻军阻击在运河、沙河地区,使捻军无处可逃,然后加以消灭。
但是捻军突破了曾国藩的防线,进入山东,使曾国藩的战略计划全部破产。
曾国藩被免职,由李鸿章接待。
曾国藩作为近代著名的政治家,对“乾嘉盛世”后清王朝的腐败衰落,洞若观火,他说:“国贫不足患,惟民心涣散,则为患甚大。
”对于“士大夫习于忧容苟安”,“昌为一种不白不黑、不痛不痒之风”,“痛恨次骨”。
他认为,“吏治之坏,由于群幕,求吏才以剔幕弊,诚为探源之论”。
基于此,曾国藩提出,“行政之要,首在得人”,危急之时需用德器兼备之人,要倡廉正之风,行礼治之仁政,反对暴政、扰民,对于那些贪赃枉法、渔民肥已的官吏,一定要予以严惩。
至于关系国运民生的财政经济,曾国藩认为,理财之道,全在酌盈剂虚,脚踏实地,洁已奉公,“渐求整顿,不在于求取速效”。
曾国藩将农业提到国家经济中基础性的战略地位,他认为,“民生以穑事为先,国计以丰年为瑞”。
他要求“今日之州县,以重农为第一要务”。
受两次鸦片战争的冲击,曾国藩对中西邦交有自己的看法,一方面他十分痛恨西方人侵略中国,认为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并反对借师助剿,以借助外国为深愧”;另一方面又不盲目排外,主张向西方学习其先进的科学技术,如他说过购买外洋器物……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的墓在长沙城西南15公里处望城县平塘镇桐溪寺后伏龙山上。
1872年,曾国藩归葬于此。
左宗棠对曾国藩的挽联:知人之明,谋国之忠,自愧不如元辅;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
有人写《喝火令.题曾国藩》不说封侯事,心中止水平。
十年争战起中兴。
家国不甘人后,留学觅童生。
外事多帷幄,人前赚骂名。
咽牙和血少哼声。
骂也随人,笑也眼微睁。
[学生活动部分] 家作:(1)就以上介绍的历史人物中选取一人来撰写其传记,也可以另写一个近代湖南名人,字数2000字以内。
(2)对所找到的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压缩、修改等,务必使传记有可读性,故事要有连贯性,事迹要有真实性。
(3)课代表将各位同学的文稿收齐,进行分类汇总后,交给老师。
(4)老师批阅后,每班选取3名写得最好的学生,让学生给全班同学介绍其所写历史人物,要求脱稿演讲。
[学生主唱部分] 1课时一、点评学生习作1、不合要求的:如选取的历史人物不在要求的范围内;字数太多;照搬网络资料;写成年谱;写成人物简介或人物履历等。
2、作品比较突出的:二、学生上台介绍历史人物三、教师点评学生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