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白马湖作家群的创作特色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考研模拟试题及详解(一)【圣才出品】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修订版)考研模拟试题及详解(一)一、名词解释(5分×6)1.学衡派答:学衡派是反对新文学运动的封建复古流派,得名于1922年1月在南京创办的《学衡》月刊,主要成员有东南大学的梅光迪、胡先骕、吴宓等。
他们既是欧美留学生,又是大学教授。
他们以《学衡》为阵地,思想倾向稳健保守。
以“昌明国粹、融化新知,以中正之眼光,行批评之职事”为宗旨,打着“学贯中西”旗号,提倡尊孔读经、复古倒退,反对文言合一,攻击新文化运动、文学革命和开始在中国传播的马列主义。
学衡派曾与鲁迅和胡适为首的《新青年》展开激烈论战。
1933年,《学衡》停刊,学衡派随即消失。
2.“都市风景线”答:《都市风景线》是我国第一本较多的采用现代派手法进行创作的短篇小说集,由刘呐鸥创作,属于新感觉派小说集。
《都市风景线》将30年代上海刚形成的现代生活和男女社交情爱场景尽情容纳,作者以其对都市生活的敏感,描绘了都市的赛马场、夜总会、影院、茶馆、富家别墅、海滨浴场等色彩斑斓的场景,也刻画了舞女、少爷、小姐、交际花、姘头、资本家、小职员等各式各样的人物,并以急骤的节奏,跳荡的结构,活灵活现地显现出剥削阶级糜烂生活的剪影。
《残留》、《风景》为小说集的代表,多用意识流,重视感觉体验。
《都市风景线》也是现代中国第一部新感觉派作品集,其现代试验在1980年代的文学创作中得到回响。
3.白马湖作家群答:白马湖作家群是我国20世纪20年代初期的一个重要的文学创作群体,又称现代散文“白马湖派”。
白马湖作家群得名于杨牧的《中国近代散文选》的前言,在这篇文章中杨牧提出中国现代散文的“白马湖风格”,白马湖作家群只是聚集于白马湖,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学社团。
他们没有响亮的口号和鲜明的旗帜,但是他们的作品有着相近的文学风貌,即冲淡平和、清醇隽永。
白马湖作家群的主要成员多半是文学研究会的成员,代表作家有有夏丏尊、叶圣陶、丰子恺、朱光潜等人。
除了文学活动以外,他们还涉及到教育、出版等诸多领域。
论白马湖作家群的散文创作
致的美’ ’ 、‘ ‘ 一 致 的真诚’ ’和 “ 闲适的生活” 。1 9 2 9 年朱 自 清又发表了 《 白马湖》一文 , 仍然不忘对白马湖的湖光山 色进行渲染,追叙了当年在春晖中学的生活情景。回忆起 班好友常去夏丐尊家喝老酒品佳肴的温馨画面,朱 自清
—
—
状态 的记 录。
收稿日期 :加l 5 —0 6 —2 6
基金项 目: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 ^ 文社会科学项 目 “ 白马湖作家群散文创作研究, ’ ( 项目 编号 : 1 4 7 X ̄ )中期成果。
作者简介 : 胡赤兵 ( 1 9 6 9 ,O 5 ~) ,女,重庆北碚人 , 安顺学院 ^ 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现代文学 、 地方文化。
1 7 Ab 5
安J 蛾 举 极 m5 年第 5 期
Q ∞l 5
胡赤兵
( 安顺学院人文学院,贵州 安顺 5 6 1 o o 0 ) 摘 要:白马湖作家群散文创作题材 内容丰富,或描写白马湖 自 然景色,或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或阐述
教育思想、抒发内心情感。作品在取材、语言表达等方面独具特 色,传递出朴素脱俗、清新淡雅的文学旨
蹄 江南文化啬 味,反映 了 作家们对国家、民族和嗷 育事业的高度关注和热爱,体现 了 他们高尚而博大的
人文情怀,是中国现代文学宝库的珍品 , 在 中国现代散文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白马湖;散文;题材;艺术风格
中图分类号: 9 文献标. i 只 码:A 文章编号:1 6 7 3 —9 5 0 7( 2 0 1 5 ) 0 5 —0 O 1 2 —0 3 在 世纪中国新文学史 匕 ,白马湖作家群无疑是不容 忽视的—个群体。这个以夏丐尊、朱 自 清、丰子 朱光 回味悠悠。白马湖作家群的诗酒 人生让 人 艳羡不已,他们 的深晕隋谊由此可见—斑。白马湖对丰子恺而言 , 更是具 有特殊的意义,因为他的漫画和文学创作都正式起步于此。 在 《 山水间的生活》一文中他由衷地表达了对于白马湖畔
“白马湖散文”风格浅析
学史》 中说 :初 , “ 启超为文治桐城 ; 文之舍 长 , 学晚 汉 、 、 , 尚矜炼 ; 魏 晋 颇 至是酣放 自恣 , 为纵 横轶 荡 , 务
时时杂 以俚语 、 韵语 、 比语及 外 国语 法 , 排 皆所不 禁 , 更 无 论桐 城 派所 禁 约之 语 录语 , 、 、 朝 藻丽 俳 魏 晋 六
主张 的君 臣相知 的政 治改 良也 有密 切的关 系。
梁启 超 的“ 民体 ” 新 散文 , 他 “ 文合 一 ” 是 言 这一
主张 的具 体 实践 。梁启超 的散 文纵横 古今 ,恣 肆汪 洋, 实为 白话 文运动 之先声 。钱基博 在《 代 中国文 现
“ 真美合 一 ” —“ — 中西结婚 ” —— “ 文合一 ” 言 。梁 启
Z  ̄a g hny ks ep rn l f co ‘ d l sh o ii auiu utr a dte irtr pe o e o.nWht H r — ae h i a gul ei a t etnmi e co1 ts nq e l e n t aue h nm n n I i— os L k ns a d e aa i d . c u h le e e
l 9. 98
[】 3梁启超. 饮冰室合集 : 5 [ 北京: 第 册 I . 中华书局,9 9 18. 【】 4钱基博. 现代 中国文学 史【 .北京: M】 中国人 民大学出
版社,04 20 ・
( 责任 编辑 : 蕾 ) 董
“ 白马湖散文’ ’ 风格浅析
孟念珩
( 兴 文 理学 院 , 兴 3 2 0 ) 绍 绍 100
_白马湖作家群_研究中若干问题的考辨
“白马湖作家群”研究中若干问题的考辨朱晓江内容提要:关于“白马湖作家群”的研究,目前虽还只处于“初级阶段”,但其中所呈现出来的意见分歧,却已颇为可观。
这些问题包括白马湖作家群的命名、研究范围、核心人物以及与文学研究会、语丝社等其他一些文学社团的关系等等。
毫无疑问,在白马湖作家群的研究领域里,这些问题都在研究的核心范围之列。
本文拟就这些问题作一综合性考辨,以期引起学术界关注。
关键词:白马湖作家群 文学社团 考辨自1981年杨牧在《中国近代散文选》的《前言》中特别提出中国现代散文中的“白马湖风格”,并以夏丏尊与朱自清为白马湖散文派的领袖以后, 1学术界以“白马湖作家群”为研究对象的学术论著或散文选本遂不断出版。
2一 关于“白马湖作家群”的命名孔子说,必先正乎名。
然而令人尴尬的是,迄今为止,学术界对于这个文学群体的命名,意见却颇不一致。
一方面,有些学者将它看做是一个相对固定的文学流派,因而命其名为“白马湖派”,并试图从“流派”的宏观层面出发,勾勒出带有共性的“白马湖派”的创作风格或美学特征。
在目前的白马湖作家群研究中,这样的研究思路与学术成果是大量的; 3另一方面,也有学者认为,无论“白马湖派”还是“白马湖作家群”的命名,都不能成立,因为这其中的核心作家——比如叶圣陶——与白马湖的联系并不是很紧密。
4因此,白马湖作为一个阶段性的地域名称,不足以概括这一个文学群体的全部文学、文化实践。
由此,他们提出了别一种称谓,比如“立达派”、“开明派”等等。
5笔者的意见恰在这两者之间。
一方面,将白马湖作家群当做一个文学流派来加以研究,确有其不成熟的地方。
正如有学者所认为的,所谓“文学流派”,“白马湖作家群”研究中若干问题的考辨是“有着比较接近的思想倾向和艺术倾向,采用大致相同的创作方法,在一个共同的旗号下从事文学创作的作家群”。
6这就是说,对文学流派的界定可以从两个层面出发加以考察:一是文学创作风格的层面,强调的是其创作风格上的大体统一;二是形成文学流派的社团依托的层面,强调的是流派风格形成的制度、组织保障。
现代文学史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7题考4题)1、七月诗派: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后期,是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国统区重要的一阵容强大、政治倾向鲜明的现实主义诗歌流派。
因胡风主编《七月》得名。
代表诗人有艾青、田间、牛汉等,以《七月》、《希望》、《泥土》为阵地,他们创作多政治抒情、注重对重压下的生命、死亡与背叛等主题的思考,内容充满爱国主义激情,呼唤人们的抗敌斗志。
在艺术上,注重以炽烈的激情去撞击人们的心灵,而不讲究文学雕琢修辞。
质朴、粗犷、奔放是七月诗人共有的艺术特色。
代表作:胡风的《为祖国而歌》,牛汉的《鄂而多斯草原》,鲁藜的《泥土》等。
2、白马湖作家群:20年代夏丏尊、丰子恺、朱自清、朱光潜、叶圣陶、俞平伯和李叔同等汇聚在白马湖畔的春晖中学时期形成:“平淡如水,明白如话,善于在平凡之中发掘生活哲理、追求高原意境,严谨而有韵致”的散文风格,其中最杰出的是夏丏尊的《白马湖之冬》。
3、《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942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作了著名的《讲话》。
《讲话》提出了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方向,强调指出要真正为人民大众服务,作家必须把立足点移到无产阶级方面来。
《讲话》阐明人民生活是文艺的无尽的唯一的源泉,要求文艺工作者深入人民生活,履行思想,获取无限丰富的艺术源泉,并继承和借鉴中外优秀文学遗产,这样才能创造真正为人民大众的文学。
《讲话》还论述了文艺与政治的关系,认为文学为政治服务在当时尖锐的斗争形势和正确的革命政策下,与文艺真实反映时代历史风貌和社会心理基本上是统一的,从主要方面说是起了积极作用。
总之,《讲话》是对五四以来新文学运动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从理论上解决了新文学发展的关键问题,对新文学具有重大深远的指导意义,造成了继五四之后又一次深刻的文学革命。
(毛泽东于1942.5与延安座谈会上作重要讲话,以“为什么”和“怎么为”为全篇中心思想,目的在求得文艺对革命的有力配合。
白马湖作家群名词解释
白马湖作家群名词解释
1.白马湖:位于中国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西北部,是一处风景优美的旅游胜地。
2. 作家群:由一群作家组成的团体或组织,通常会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进行交流和活动,以促进彼此的创作和共同发展。
3. 创作交流:指作家群成员之间在创作过程中进行的互相交流,包括讨论、研究和批评等,旨在提高写作水平和创作质量。
4. 文学创作:指作家群成员进行的文学作品创作活动,包括小说、诗歌、散文等多种文学形式。
5. 线下活动:指作家群成员在实际场景中进行的各种活动,如聚会、沙龙、写作讲座等,旨在增强成员之间的联系和交流。
6. 线上交流:指作家群成员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的交流活动,包括微信群、论坛、博客等,旨在方便成员之间的远程交流和信息分享。
7. 活动组织:指作家群成员中的组织者或负责人在群体中组织各种活动,如创作比赛、出版活动等,旨在鼓励成员积极参与和创作。
- 1 -。
现当代文学名词解释
【诗体大解放】自由诗派是新文学第一个10年(1917~1927)中出现最早、成绩最大、影响最深的一个诗歌主流。
绝大部分诗人及其作品都属于这个流派。
他们不仅有诗歌创作的艺术实践,而且有比较完整的自由诗理论。
自由诗从旧式诗词格律的镣铐里脱胎而出,在体式、音节、语言方面力求解放,显示出新的特色。
自由诗派的理论代表主要有胡适、康白情、郭沫若等。
胡适从1917年回国以后,就下定决心要打破“从前一切束缚自由的枷锁镣铐”,如古典诗词的格式、平仄和押韵等,创作自由体的白话新诗。
1916年10月在完成了《尝试集》的创作之后,他又发表《谈新诗》一文,总结了自由诗的创作理论,倡导“诗体大解放”,号召诗人创作自由体的白话诗。
他认为这种自由诗的主要特点是:一、打破五、七言诗的格式,代之以为内容所需要的长短句;二、打破旧诗的平仄限制,代之以轻重高低的自然音节;三、废除旧诗的押韵,代之以现代语言的韵律,有韵固然好,无韵也无妨。
康白情则在1920年3月写的《新诗的我见》中,主张新诗要“自然成章,而没有一定的格律;切自然的音节,而不拘音韵……”与此同时,郭沫若也在给宗白华的信中主张新诗创作应“破除一切已成的形式”,任凭诗人主观感情的冲动作“绝端自由”的自我表现(《三叶集》第46页、49页)。
在这些理论的指导和推动下,新文学的先驱者们都在创作自由诗的实践中进行了可喜的尝试。
郭沫若是第一个10年中自由诗派的集大成者,《女神》是其代表作。
艾青则是自由诗派中继郭沫若之后的一座高峰。
谢冰心、刘大白、刘半农、殷夫、蒲风、臧克家、蒋光慈、田间、何其芳、李季、阮章竞等都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自由体诗人。
此外湖畔四诗人、小诗派、七月诗派、九叶诗人等也是写作自由诗卓有成就的诗人。
自由诗派对我国现代诗歌创作有很大影响,为繁荣我国现代诗歌作出了巨大贡献。
【春阳社】,中国境内第一个新剧(话剧)团体,1907年10月由王钟声创办于上海,主要成员:徐半梅、萧天呆、陈镜花等。
09级现当代文学史期末复习参考(1)
09级现当代文学史期末复习参考(1)名词解释:1、《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942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作了著名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讲话》提出了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方向,要求文艺工作者深入人民生活,履行思想,还论述了文艺与政治的关系。
总之,《讲话》是对五四以来新文学运动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从理论上解决了新文学发展的关键问题,对新文学具有重大深远的指导意义,是继五四之后又一次深刻的文学革命。
2、赵树理:赵树理(1906~1970 ),原名赵树礼,山西省沁水县人,解放区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
曾编辑《黄河日报》(太南版)副刊、《中国人》报、《新大众报》,写作大量小说、小戏、快板和其他通俗文章。
赵树理小说把人物放到故事情节中,讲求情节连贯性,叙述多于描写,描写融于叙述,叙述语言平易质朴、口语化。
其小说心慌做以新的主题和新的生活开创了现代文学的新局面。
1代表作有《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李家庄的变迁》等。
3、林语堂: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
笔名毛驴、宰予等,是中国30年代小品散文创作的代表作家。
曾主编《论语》半月刊。
曾创办《人世间》和《宇宙风》。
他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的小品文,核心是闲适和性灵,通过多样化的题材和娓语式笔调,达到无拘无碍、从容潇洒的境界,成为论语派主要人物。
代表作有英文著作《吾国与吾民》,还有《生活的艺术》、《京华烟云》等文化著作。
4、白马湖作家群:白马湖作家群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以朱自清、朱光潜、叶圣陶、丰子恺、夏丏尊等为代表的一个流派,他们的散文显示了一种独特的风格:“平淡如水,明白如话,却善于在平凡开掘生活的哲理,追求高远的意境,严谨而有韵致”。
这一散文群体与风格早在他们20年代会聚在白马湖畔便已基本形成。
因而也称为“白马湖”作家群。
最杰出的代表作之一是夏丏尊的《白马湖之冬》。
5、孤岛文学:存在时间是从1937年11月上海沦陷至1941年12月珍珠港事变日军侵入租界止。
白马湖文派研究述评
《 》《 》徒 以 好 赏 异 情 , 意 制 相 诡 。 如 果 说 风 、骚 , 故 ”
《 》《 》 风 、骚 是水源 的话 , 三体 之变就 正如“ 水别 流” 而
个: 一为湖畔诗社 , 所在地是杭州 ; 二为现代散文“ 白
整合研究, 形成的深层 背景( 时代思潮、 地域人文)创作 态度 ( , 创作 思想、 审美情趣) 彼此相仿 的人 格类型、 . 艺术观 念与精神, 都还有待于学者们深入探 索。
[ 关键词 ] 白马湖; 文派; 述评; 究拓展 研 [ 中图分 类号-26 6 1 0 . 1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16 2 7 0 20 )2 0 9 — 5 1 7 —8 5 (0 90 — 0 3 0
第6 卷
第 2期
南 京 审 计 学 院 学 报
Jun l f mi dt i ri o ra o Na n Au iUnv sy g e t
Vo. ,No 16 .2
Ap .,2 0 r 09
20 0 9年 4月
一
语言与文学 一
自马湖文派研究述评
朱 惠 民
( 宁波市海 曙区政协 文史委 , 浙江 宁波 35 0 ) 1 00
“ 儒家者流”“ 、道家者流” “ 、法家者流” 等九流, 实际
上 具有学 派的性质 。“ 流别 ” 的方法在 文学批评 中也
[ 收稿 日 2 0 — 3 0 期] 0 9 0 — 3
[ 作者简介] 朱惠民(9 1 15 一
)男 , , 浙江绍兴人 , 宁波市海曙区政协文史委研究员 , 主要研究方 向为中国现代文学、 浙东文化史。
关于“白马湖作家群”与散文“白马湖派”之辩——兼议该流派风格特征的存在
立 的开 明 书店 中扮 演 重要 角 色 , 般研 究 者 遂将 一 立达 时期 与 开 明时 期视 为 白马湖 时 期 的延 续 、 尾 声 。I 在 19 1 ] ( 9 1年做 的《 现代散 文 “ 白马湖 派” 研 究》 文论 里 , 者 解 释 说 , 散 文 的艺 术 特 质 、 笔 从 作
在 白马湖 文学 群 体 概念 的表 述 中 , 目前 主 要
有两种称谓 , 一谓 “ 白马 湖 作 家 群 ” 二 谓 现 代 散 ,
以清淡 为艺 术 风味 的散 文 流 派 , 我们 姑 且 称它 为 “ 白马湖 派” 。它 是 以朱 自清 、 夏丐 尊 、 丰子恺 为轴 中心 , 团结 一批 志 同道 合 者 的 自然形 成 。[( 两 2 ’ ] 种 表 述 以 外 , 泉 在 其 主 编 的 《 国现 代 文 学 社 范 中 团流派 辞 典》 中有 过一 则 “ 白马 湖散 文作 家 群 ” 的
格 的散 文流 派” _白马湖 文学研 究学 者唐 惠华 的 。3
到 白马湖 短 暂访 友 或小 住 , 这 群作 家 在 当 时往 与
来 密切 的 , 弘 一 大 师 、 如 叶圣 陶 、 平 伯 、 大 白 俞 刘 等 , 视 为 次要 作家 群 。夏 丐 尊 、 可 匡互 先 、 丰子 恺 等 于 12 9 4年 底 离 开 春 晖 中学 ,9 5年 初 到上 海 12
意 , 泉 教 授 所 做 的处 理 , 范 即将 作 家 群 与 散 文 流 派 合 二为 一 , 糊 处 之 , “ 模 用 白马 湖散 文 作 家 群 ” 之辞条 , 以调 和 这 两 种说 法 ( 日表 述 法 ) 倒 是 或 ,
【盛世清北】2021北大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真题参考书分数线
【盛世清北】2021北大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真题参考书分数线以下内容由盛世清北搜集整理,主要针对北大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进行说明。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代码为050106,所属院系为中国语言文学系。
【研究方向及初试内容】方向:01. 现代文学 02. 当代文学 03. 新闻与媒体研究科目: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 201 英语一或 202 俄语或 203 日语或 253 法语或254 德语③ 614 中国现当代文学④ 817 中外文学基础【考研分数线】【考试大纲】北大614 中国现当代文学和817 中外文学基础没有官方公布的考试大纲,可参考盛世清北考研复习规划指导。
参考书目614 中国现当代文学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学习指导》温儒敏《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概要》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袁行霈《中国文学史》段宝林《民间文学教程》张钟、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概观》陈晓明《中国当代文学主潮》817 中外文学基础C2中国文学史(四册) 袁行霈等高等教育出版社C3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北大中文系古代文学教研室中华书局C4两汉文学史参考资料北大中文系古代文学教研室中华书局C5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北京大学出版社C6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陈思和C7中国当代文学史料选谢冕、洪子诚北京大学出版社C8中国当代文学史作品精选谢冕、洪子诚北京大学出版社C9台湾文学史刘登翰海峡文艺出版社C10元代戏曲史稿天津古籍出版社C11中国戏剧史长编周贻白人民文学出版社C12中国俗文学史郑振铎上海书店C13文学原理董学文北京大学出版社PS:以上参考书为盛世清北推荐,仅供参考。
【考研真题】614 中国现当代文学2019年北京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真题回忆(618)一、名词解释(6个)文明戏、美文、黑幕小说、左脸、七月派、小诗二、论述题(五选四,最后一道题必选)1.有学者认为胡适的白话诗开启了“噪音的诗学”,请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和看法。
春晖白马湖,立达开明路——“白马湖作家群”命题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考察
林海音 ,张拓芜 都可 归入这一派 ;除外 ,如林文 章 是 以评 论小 思 作 品为主 ,未能 对 白马湖风 格 月,丛苏 ,许达然 ,王孝廉等 人的作品也多多少 做更进一步 的 申论 ,也未能予 以学 术命名 。
少流露 出白马湖风格 。 这段话的前半段不断被 ” 包括 笔者 在内 ,过去均忽略 了韦苇一文的重 后来相关研究者所 引用 ,特 别是对其 文风的四句 要性 ,因此 多只引杨 牧、黄继 持之说 ,而认为大 受到 注解 ,堪称是 白马湖风格的经典诠释 ,但其 后半 陆学者对 白马湖作家群 的关注 与研 究 ,是 “ ,是 “ 隔海 蔓延 的 段系谱式 的说法 , 论者则大多抱持着审慎的态度 , 台港 作 家、研究 者的 启发 ”5 其中只有林文月被视为较 明显的流露 出白马 湖风 文学现象 ,由海外作家传承 的文学 ( 散文 )风格
一
前言
介 ,提供一个轮廓性的历史参照与检索 ,并对既有
的成果进行评述 ,应该有其一定的文学史意义与学
自 1 8 年杨牧在 《 91 中国近代散文选 的 前 术价值。
言) )中首次 提 出 “ 自马湖 风 格 ”之说 以 来 ,近
本文拟从学术命名 的角度,论述 “ 白马湖作
从分歧到共识 ( 尚 3 年的时 间,从模糊风格概念的 “ 0 白马湖风格 ” , 家群”名称与概念从模糊到清晰、 发 展到 明 确文学 群 体概 念 的 “ 白马 湖 作家群 ” 未完全统一 )的发展历程 ,以及不同阶段的概况、 ,
个 别文 人 的介 绍。值 得 注意 的 是 ,韦 苇 发表 于
18 9 3年第 2期 绍 兴 师专学 报 》上 的一 篇文 章 ( 丐尊、丰子恺 、朱 自清在 白马湖畔 的文学 活 ( 夏
白马湖散文作家群的研究现状和思考
第24卷第2期、,01.24N o.2兰州教育学院学报JO U R N A L O F L A N ZH O U IN S删TE O F E D U C A l l O N2008年6月J une2008白马湖散文作家群的研究现状和思考詹惠牟(浙江嘉兴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嘉兴314200)[摘要】20年代初以来,作为一个活跃于文化教育和出版界的知识者创作群体。
以丰子恺、夏丐尊、朱自清、叶圣陶为代表的“白马湖散文作家群”的文章清淡隽永,风骨特立。
其成员的思想品格、道德规范、艺术追求等的一致性倾向,显现着内涵丰富的流派现象,相当典型地代表了现代中国一部分文人作家的散文创作特质。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对这个作家群的研究一直以来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本文拟对白马湖散文作家群及研究现状予以论述。
【关键词】白马湖作家群;命名;研究现状【中图分类号】1207.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5823(2008)02-0006-0320世纪20年代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充满激情与想象的变革时代,也是摸索与实验的起步阶段。
“五四”新文化运动为现代文学带来了脱胎换骨的变革,提供了全新发展的机遇。
这期间,散文创作的成绩格外为人称道。
尤其是在“五四”运动以后的第一个十年期问,可以说达到了群星灿烂的程度。
周作人、鲁迅、朱白清等都充分肯定了散文的成就。
周作人于1934年在《人世间》第一期发刊词中认为十四年来中国现代文学唯一之成功是小品文的成功。
鲁迅在《小品文之危机:》一文中也说:“到五四运动的时候……散文小品的成功,几乎在小说戏曲和诗歌之上。
”【l】在《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中,散文一、二集的选编者周作人和郁达夫在导言中也都曾经给散文以充分的肯定和很高的评价。
在这种种的样式和流派中,出现了以丰子恺、夏丐尊、朱自清、叶圣陶为代表的“白马湖散文作家群”。
一、白马湖散文作家群群体释名这些作家大都在当时浙江上虞的春晖中学任教,在从事文化教育的同时,积极开展新文学运动,留下了大量新文学创作,在当时和后来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论白马湖作家群出版活动中的同人性质
成 , 是 他 们 自己 创 办 或 发 行 的 出 版 物 , 《 一 如 春 晖》 半月 刊 、 立 达 》 刊 、 一 般 》 刊 ; 是 他 们 《 季 《 月 二
主持编 务 的 出版 机 构 及 其 出版 物 , 开 明书 店 与 如
《 中学 生》 开 明少年 》 《 等杂 志 , 响 了一 代 又 一代 影
12 9 6年 《 一般 》 刊 的时候 , 创 他们 给这 本 同
刊物 定下 了这 样 的 宗 旨 : 我 们 也 并 不 想 限 定 取 “ 哪一 条路 , 于 各 种 主 义 都 用 平 心 比较 研 究 , 对 给
一
们, 过分 析他 们 出版 活动 中 的 同人 性 质 , 力 揭 示 着
般 人作 指导 , 济思 想 界混 沌 的现状 。 [] 救 ” 3 他们
愿 以受 过 初 中等 教 育 的青 年 为对 象 , 思 想 文化 以
科 学 知识传 播 为 主要 内容 , 平 等 的朋 友 式 的交 在
流 启 发 中 , 力 培 养 青 年 正 确 的 人 生 方 式 和 健 全 努
物, 《 如 我们 的七 月 》 我 们 的 六 月 》 。[ ] 为 《 等 1作
一
的素 质教 育 、 的教 育 更 说 明 了 白马 湖作 家群 有 人 着 共 同 的 出 版 目的 。且 不 说 大 量 文 章 中 所 贯 穿
个活 跃 于 教 育 、 出版 界 的 知 识 者 创 作 群 体 , 其 出版 活动 , 明显 带 有 同人 性 质 , 要 体 现 在 以下 主
宋 云彬 主持 “ 史 讲 话 ” 刘 叔 琴 主持 “ 化 史 讲 历 , 文
话 ”, 丰子 恺 主持 “ 术 ” , 外 朱 自清 有 “ 美 等 另 欧游 杂 记 …‘ 敦 杂 记 ” 朱 光 潜 有 “ 美 ” 俞 平 伯 有 伦 、 谈 、 “ 词 偶得 ” 连载 栏 目, 于不 时推 出的 各种 随 读 等 至
白马湖作家群论
以夏丐尊、 叶圣 陶、 丰子恺 、 自清为代表的 朱 白马湖作家群滥觞于白马湖 , 发展延伸于立达 , 成 熟于开明。他们 自 2 世纪 2 从 O O年代中叶开始聚
合 以后 , 一起办学校、 编杂志、 开书店、 搞创作 , 彼
难 以忘怀的文化印象 , , 而且 在创办刊物出版书籍 方面也身体力行, 不遗余力。在春晖中学 , 他们创
90年 , 白马湖作家们 在 办了《 春晖》 《 、 春晖的学生》 等刊物 , 刊物大部分 籍的主要装帧设计者。13 赠阅至省内外 中学以上的学校。由夏丐尊任出版 的倡导下 , 又一份以学生为对象的《 中学生》 杂志 夏丐尊为主编之一 , 丰子恺是编辑之一 , 作 主任 , 赵友三主持发行 , 丰子恺负责插 图, 而白马 创刊 ,
散文、 诗歌。白马湖作家群活动转至上海立达学
基金项 目: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 “ 出版家之于作家 的意义 ” 研究成果之一 , 目编号 N 5 0 。 项 O WX 9
收稿 日期 :0 50 - 20 - 1 2 0
作者简 介: 吕晓英 (9 3 , , 16 .) 女 浙江嵊州人 , 绍兴文理学 院副 教授 , 主要从事 中国现代 文学 与编辑史研究 。
者中, 又以叶圣陶、 丰子恺 、 自清 、 朱 刘薰宇等为主 体 。此后 , 明书 店还 创 办 了一份 重要 的 刊物 开
《 新少年》 仍 由夏丐尊任社长 , , 丰子恺 、 叶圣 陶等
为编辑 。在开明书店 出版的书籍 中, 当数 白马湖
作家群的著作或 由其参与编辑 的书籍影 响最大。 比如丰子恺的漫画集、 叶圣 陶的《 稻草人》 古代 《
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章节题库 (散文(二))【圣才出品】
第18章散文(二)一、填空题1.1930年代的散文流派________的影响一直波及到1980年代后的散文。
(中山大学2012年研)【答案】“论语派”【解析】“论语派”是30年代出现的一个散文流派,代表人物是林语堂,成员有陶亢德、潘光旦等。
提倡幽默文字,主张“性灵论”——“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
80年代以后,在各种散文选本中,20年代至30年代写日常生活、提倡闲适情调的散文小品被重新发掘。
周作人、林语堂、梁实秋以及40年代的张爱玲、钱钟书等的散文集,不仅有极大的销量,而且也引导了1980年代后的散文,尤其是90年代散文的重要写作方向。
2.论语派的散文创作,提倡幽默、闲适、性灵,主张“________”。
【答案】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笔调”【解析】论语派的散文创作主张“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笔调”,前期文章尚能触及时弊、幽默中含讽刺,1934年后,讽刺锋芒日益减弱,采取与政治保持距离的自由主义立场。
他们的小品文或抒发见解,切磋学问,或记述绘感,描灵人情,皆出于自我真诚的性灵,娓语式笔调是林语堂小品文的主要范式,散文题材庞杂,无所不包。
如林语堂将避暑、早饭、戒烟等这样的生活小事写的津津有味,意味深远。
二、名词解释1.白马湖作家群(北京大学2010年研)答:白马湖作家群是我国20世纪20年代初期的一个重要的文学创作群体,又称现代散文“白马湖派”。
白马湖作家群得名于杨牧的《中国近代散文选》的前言,在这篇文章中杨牧提出中国现代散文的“白马湖风格”,白马湖作家群只是聚集于白马湖,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学社团。
他们没有响亮的口号和鲜明的旗帜,但是他们的作品有着相近的文学风貌,即冲淡平和、清醇隽永。
白马湖作家群的主要成员多半是文学研究会的成员,代表作家有有夏丏尊、叶圣陶、丰子恺、朱光潜等人。
除了文学活动以外,他们还涉及到教育、出版等诸多领域。
2.论语派答:论语派是30年代的一个散文流派,主要人物是林语堂。
我的现代散文“白马湖派”研究
我的现代散文“白马湖派”研究作者:朱惠民来源:《博览群书》2016年第02期我的“白马湖派”散文研究已有三十年了。
我在地方上搞文史工作,现代文学研究只是我的业余爱好。
它开始于史料的搜寻、发掘(包括散佚之文和优美作品之发现与评审),走的是由史料、事实而上升到理性认识,不发空洞的傥荡之高论一路,以求精微的发现,独得的阐释。
具体来说,是从研究朱自清在浙地的史迹切入的,1985年写成的《朱自清先生在宁波》(刊于《宁波师范学院学报》,1985年第4期)就依稀感觉到现代散文白马湖派的存在了。
1986年继写《夏丏尊先生与春晖中学》便作了如是的论述:夏先生把新居定名为“平屋”,寓有“平民、平凡、平淡”之意。
他以平屋主人自侃,把在平屋写成的文章结集定名为《平屋杂文》。
丏师“行文纾缓,毫无火气”,读来给人以朴素、平实之感。
他的著述宛似平屋,既无华美装饰,又没大厦气派,不过平平而言。
这种清淡平实的散文风格简直可谓之“白马湖派”。
短短一段话,是我将风格相类、追求相当乃至地缘与文缘较为相近的白马湖散文家加以综合考察时,所获得的一种作家群的观照。
1989年发表在《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第2期上的《朱自清在宁波事迹考——兼及上虞白马湖》,即是一篇把朱自清在宁波省立四中与上虞春晖中学综合起来探勘的一篇文章。
该文涉及《我们》这一撰稿人的共同风格,那时我说:(文学研究会)宁波分会为活跃文学创作计,办了同人刊物《我们》,由朱自清、俞平伯主编、叶圣陶、刘延陵、丰子恺参与其事。
刊物的第一辑《我们的七月》,在一九二四年七月,由宁波编定,上海亚东书局出版。
内载朱自清散文五篇、诗二首、信三通。
《我们》形式如书,三十二开本,厚达二百余页,实际上是一本文艺丛刊。
刊物出刊后,朱自清于同年八月四日在宁波收到亚东寄来三册,他欣喜地说:“甚美,阅之不忍释手!”十五日,作如斯记:“我说,并不随便,但或因小品太多,故你觉如此。
因思‘小品文之价值’,应该说明。
写马的名家散文
名家散文作品
作品:《白马湖》
作者:朱自清
解析:
《白马湖》是现代散文家朱自清的一篇写马的散文名篇。
在这篇文章中,朱自清用充满诗意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白马湖的美丽画面,表达了他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怀念之情。
作者朱自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和学者。
他的作品以清新自然、真挚感人著称,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篇《白马湖》中,朱自清从多个角度描绘了白马湖的美景,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片美丽的土地上。
他通过对湖水、山峦、草木、鸟兽等自然景物的细腻刻画,展现了白马湖独特的自然风貌和生态环境。
同时,他也通过描写自己与当地居民的交往,展现了这里的人文气息和人情味。
在文章中,朱自清特别强调了白马湖的“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自然之美,表达了他对这片土地的独特情感。
他写道:“我爱白马湖着个名字,就在这个名字上可以感到一种诗意,高尚而祥和。
”通过这些文字,我们可以感受到朱自清对白马湖的深深眷恋之情。
总之,《白马湖》是一篇优美的写马散文,通过朱自清的细腻笔触,我们不仅可以领略到白马湖的美丽风光,更能感受到他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怀念之情。
白马湖记汗漫解析
白马湖记汗漫解析
《白马湖记》是唐代作家杜牧的诗歌,全诗五言七句,写了他亲
眼见证的汉代大将军张良的悲剧故事。
诗的原题是《白马湖上行乐》,但现在普遍被称为《白马湖记》。
诗歌采用了隐喻手法,以两场舞蹈
为载体,对汉朝的统治者之间的矛盾表达出观察中的社会矛盾,以及
汉朝对对外部文明和内部政治的双重渴望和矛盾之间的困境,深刻反
映了当时文化改革运动的内涵。
诗歌以军政趣事为背景,以太子秦宜正及张良之间的矛盾为主旨,讲述了当时权贵之争。
诗中,秦宜正是汉朝的太子,是汉朝的未来君主,而张良则是杰出的军师,他曾为汉朝立下巨大的功勋,把汉朝统
一到了现在的范围。
他们虽然在太子和大将之间达成了平衡,但当太
子尊御宴会时,张良却无法参加。
通过秦宜正和张良两个人的事迹反
映出当时权贵之间的矛盾。
又以舞蹈为载体,反映了汉朝社会中不同群体之间存在的矛盾。
诗中描写了太子舞蹈时舞曲雍容华贵,而张良舞蹈时舞曲又低声细语,温柔浪漫。
表面上,两人的舞姿不同,但隐喻的意义是:张良舞蹈的
曲子歌唱的是汉朝对外郡的文明渴望,而太子舞蹈舞曲则歌颂的是对
内部进行的改革。
但他们之间的矛盾也使他们陷入一种矛盾,即外部
文明与内部改革之间的矛盾。
这首诗有故事传奇性,又具有情节融汇状态下的复杂性,反映了
汉朝社会复杂的环境。
最后,杜牧把诗歌中的社会矛盾放大,以一场
演出和社会环境相联系,反映出内涵。
它对于当时社会的理解、把握
和期望,充分地展示了唐朝文化改革的思想和方向,而这些思想也潜
移默化地影响着今天的读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白马湖作家群的创作特色内容摘要:白马湖作家群以其显赫的文人群体组合和丰厚的创作实绩,显示出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标高格的意义,尤其在一个相对集中的历史时段和特定文体领域里,有着的不可漠视的重要价值,在人生态度、写作立场、审美追求、精神品性等方面,均呈现出别样的美学风格。
关键词:白马湖;散文;作家群;创作特色白马湖作家群是一个气类相近、旨趣相同的文人组合体。
1920 年代初以来,在浙江上虞白马湖畔春晖中学,汇聚了夏丏尊、朱自清、丰子恺、叶圣陶、朱光潜等一批知名作家,还包括经亨颐、李叔同、马一浮、俞平伯、刘大白、匡互生等重要外围人物。
其中多为文学研究会宁波分会的成员,有同窗、同事和师生等多重关系。
经常性的文学交流把他们聚集在一起,或曾在白马湖讲学,或来此地客居旅游,白马湖成为联结他们共同事业和深厚情谊的精神纽带。
他们一起办学校、编杂志、开书店、搞创作,活动涉及文学、教育、出版、艺术等诸多领域。
共同的文化背景和氛围使他们产生了相似的文化心理和语言习惯,形成了他们相近的文化个性与艺术风格。
他们秉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山水诗酒精神和佛教精髓,追求艺术化的生存方式,力图实现人与自然的完美和谐。
“白马湖”作家群在文学创作上诗文并重,尤以散文著称。
他们在散文的文学观念、文体创新及内容形式等方面都作了可贵尝试与探索,丰富了现代散文的创作模式,是对文以载道、游戏消遣等传统文学的否定,为现代散文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他们的散文样式异彩纷呈,包括随笔、杂感、序跋、游记、书信及抒情散文等,作品多发表在《春晖》半月刊和《山雨》等刊物上。
特别是1924年和1925年,朱自清和叶圣陶、俞平伯等联手编辑出版了《我们的六月》、《我们的七月》两部诗文专集,标志着这个作家群体不俗的创作实绩。
其作品基本属于闲情散文,风格与语丝、京派作家有相近之处,其中较引人注目的是对山水的流连和对日常生活的注重。
在他们的散文世界里,显示出积极面对人生、坚持平民立场、追求艺术灵性、融合宗教感悟等精神特质,这正是白马湖散文作家清新恬淡、真切自然的人生态度与艺术精神的外在呈现。
一、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
作为文人,白马湖作家们崇尚艺术化的生活,对山间明月和江上清风的自然美景表现出浓厚的兴致;但他们又是一群有抱负的文人,经受过“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洗礼,是抱着积极的人生态度从事文学活动的。
基于这样一种思想认识,他们一面保持着个人心境的宁静,无意仕途,淡薄名利;一面又做着切切实实的文化教育工作,从事“于人生有益”的艺术创造。
这种“有所为有所不为”的人生态度,构成了他们共同的价值取向:以出世的精神认真做入世的事业,以平和清醒的姿态面对纷繁复杂的人生,在展示现代文人独特审美趣味的同时表现对黑暗社会的义愤和抗争。
朱自清、夏丏尊、丰子恺、刘延陵等人积极参与社会人生的作品,几乎都是在“白马湖”时期完成的。
他们较多地写身边的琐人琐事,表现的情感却是与时代、社会息息相通的。
朱自清写于白马湖的名篇《刹那》,略说他“对于人生的态度”,既反对古来名士派的“及时行乐”观,又批评现时颓废派的“求得刹那间官能的享乐”,提倡一种紧紧抓住现在、执着现在的“刹那主义”,表现出清醒的现实人生观。
正是这种“执着现在”的态度,使向来“温柔敦厚”的朱自清时有痛斥时弊的愤世之作。
在其温州“踪迹”的一组散文中,就有《生命的价格——七毛钱》、《航船中的文明》等批判现实、慨叹人生的犀利之作。
丰子恺的《车厢社会》、《吃瓜子》,叶圣陶的《骨牌声》,夏丏尊的《谈吃》所反映人生“不平等”、“苦”等现象,均为批判传统陋习之作,是对人生世相的真切观照与批评。
当然,白马湖作家群“入世”程度和“入世”方式比之于身处时代洪流中的革命作家又有所不同。
他们不可能像左翼作家那样肩起更重的社会负担,更不会直接参与政治活动。
故而其创作虽对现实有所批评,总体而言是文明批评多于社会批评。
但他们积极入世的精神品性,却承续了反封建传统的“五四”精神,从而具备了独特的审美价值与文化意义。
二、平民色彩的写作立场。
在浙江新文学作家中,白马湖作家群的“平民色彩”是最为浓厚的。
“平民意识”是这个作家群成员对自己的角色定位。
其“平民”立场并非单指“平民”身份,而是具有平民意识的行为指向和文化追求,是在思想倾向、文学观念乃至生活境遇上与“平民”有更多的精神沟通。
白马湖散文家多出身于平民阶层,有着一种源于本土的平民气息。
“白屋诗人”刘大白曾治印一方,谓之曰“江南布衣”,可视为其平民立场写作的真切自白。
夏丏尊把自己的房子取名为“平屋”,意在表达自己“平民、平淡、平静”的人生理想与追求,也是他趋近平民的心灵写照。
在这种意识的观照下,作家们把目光投向了底层民众,关心他们的日常生活,或为劳动者而歌,或替受难者鸣不平,在诉诸真切情感的同时坚实地实践着文艺为人生的使命,从而成为平民阶级的代言人。
朱自清的散文名篇《生命的价格——七毛钱》,从题目即宣示出作家对冷酷社会剥夺人的生命价值的人道主义愤慨,饱含着对苦难者的深切关怀与同情。
《背影》、《给亡妇》等写自己“家道中落”后的生活窘境和贫寒夫妻相依为命的深挚感情,同样是一种平民生活的日常观照。
夏丏尊的散文《闻歌有感》把目光投射到了妇女的命运上,劝导妇女应有主宰自己命运的意识,通过实现人生的价值来争取自身应有的地位。
他的一些议论性散文,如《知识阶级的运命》、《悼一个自杀的中学生》等,议论所及多为下层知识分子,或为地位低下的知识分子的命运而感慨,或替遭遇不公的中学生鸣不平,都是在为平民百姓说话,显现出作家的平民关怀精神。
丰子恺的《穷小孩的跷跷板》、《劳者自歌》、《车厢社会》等,同样把笔触伸展到日常生活层面,状写普通平民的真挚生活与思想,充分体现了他的平民立场。
周作人在《平民的文学》一文中,曾将封建传统旧文学概括为“贵族的文学”,并指出新文学作为“平民的文学”而存在,两者的区别即在于是否忠实地反映了“世间普通男女的悲欢成败”,描写大多数人的“真挚的思想与事实”。
白马湖作家们灌注了“五四”新文学的平民意识和平民立场,是以发现人、尊重人为旨归的“五四”精神的又一重要呈现。
三、淡雅隽永的审美追求。
在以平民立场积极入世的同时,白马湖作家又往往以“从容不迫的达观态度”对待散文创作,“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呈现出平实质朴、真挚自然的美学风范。
恬淡宁静的白马湖山水涤荡了作家们的心灵,构成了他们独到的审美视野和艺术创作。
他们在富有田园诗趣的自然环境里对日常生活作艺术观照,实践着“人生艺术化”的追求,向读者展示了纯净清丽的自然环境和充满真善美的人文世界。
在这个世界中,人们一方面能与自然和谐交融而使心灵得以纯化,另一方面可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艺术化观照而充分品味生活的真滋味。
他们的散文犹如白马湖的水,恬淡清脱、隽永疏朗。
这种朴实清淡又不同于平铺直叙,而是铅华落尽后的天然风姿,绚烂之极后的反朴归真。
所谓风华从朴素出来,这正是白马湖散文的艺术特质,也白马湖散文的风骨所在。
夏丏尊将其散文结集为《平屋杂文》,“平屋”之名,既为纪实,亦含“平淡”之义。
他的散文多以白描为主,有时无任何技巧可言,却往往在平淡朴实的文笔中蕴含浓郁的情致,给人清隽纯朴之感。
无论是描绘生活、回忆友人之文,还是针砭时事、关注民生的作品,均能以朴素自然的笔法描写出真情实感。
其《白马湖之冬》将家常气氛、现代知识分子心态和山水诗趣进行了完美融合;《“无奈”》、《长闲》等文也是感怀所至,信笔成文,浑然天成。
丰子恺的散文以感情的真挚和语言的素朴著称,如《湖畔夜饮》首先描绘酒阑人散、皓月当空、花影满堤的西湖春夜气氛,接着以一首春月歌引出一位多愁善感的长者形象。
文中虽未用形容刻意描绘景物,但那些隐伏在笔下的水光、涟漪、春意、拂柳都似在画中一般。
其文絮语漫谈,娓娓道来,给读者很深的诗情感染,如米酒般余味无穷。
在《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中,朱自清为我们描述了一幅秀美的工笔画,形象可视可感,作家表达的对白马湖的亲切、爱怜之情,也寄托在了对美与自然的向往之中。
白马湖散文的这种淡雅质朴之美,将作者的高洁人格、纯正思想、诚挚感情也包含其中。
正是他们在清逸简单的生活中享受人生乐趣,保持自己的本性,其文章才能直抒胸臆,成为完美的人格力量和纯正朴实作风的表露。
四、宗教色彩的精神品性。
白马湖作家群有一个颇具特色的标记,就是他们多受过佛教思想的浸染,同宗教有密切联系,这成为探寻白马湖作家群文化性格的重要角度。
白马湖作家群深刻的宗教渊源,源于他们共同的精神领袖李叔同的影响。
李叔同法名弘一法师,精修律宗,弘扬佛法。
他在出家前就与经亨颐、夏丏尊在“浙一师”共事,彼此意气相投,在思想和精神气质上互为影响。
李叔同超尘绝世的精神品格和悲天悯人的情怀风范,对当时的文人知识分子产生了具有典范意义的感召效应,使白马湖作家们不同程度地产生了对宗教的向往,以寻求一片心灵的净土。
丰子恺受李叔同的影响最大,是白马湖作家群中与佛教最有渊源的作家。
他在“浙一师”求学期间即成为李叔同的弟子,二人都喜好艺术,共同的思想情操和人生追求使他们形成了亦师亦友的亲密关系。
出于对佛家思想的体认和对李叔同的由衷敬仰,丰子恺在三十岁生日时皈依佛门,法名婴行。
作为白马湖作家中最虔诚的佛教“居士”,丰子恺写下了诸多体认无常、护生护心之作,如《大帐簿》、《渐》、《秋》、《伯豪之死》等,以佛家心态感悟生命的空寂和虚幻,感叹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变迁,反映出他以宗教观照人生的独到体悟。
夏丏尊虽未皈依宗教,却是一个虔诚的佛教信徒。
他折服于李叔同在清苦简单的生活中达到的高远境界,体悟到了什么是“真解脱”和“真享受”,并怀着悲天悯人的情怀翻译了《爱的教育》,将教育和宗教融为一体。
其他白马湖作家也多是李叔同的挚友,从对其品行的敬重延伸为对佛教的兴趣,继而与佛学发生较深的精神联系。
因此之故,宗教精神的渗透,成为白马湖散文的一个重要艺术表征。
值得注意的是,和通常意义上的宗教信仰危机不同,白马湖诸公在创作中所体现的宗教精神是以积极入世的文化人格为基础的,就如同李叔同出家“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一般,他们对佛教的认同甚至皈依,体现的是一种对现实人生的热切关注和执着追求,以此来追求更高境界的灵魂生活,最终求得圆融丰满的人生。
与现代文学史上其他流派相比,白马湖作家群以其丰富的内涵、鲜明的特征和卓著的成就而成为一个独立存在。
他们歌唱出与众不同的声音,表现出返璞归真、温润腴厚的艺术风格;那些平淡隽永、清澈通明的美文,亦成为文人敬仰的典范。
在此后的近一个世纪中,他们的作品成为各级学校培养学生写作技能的范本,朱自清的《背影》、夏丏尊的《白马湖之冬》、叶圣陶的《没有秋虫的地方》、丰子恺的《杨柳》、《山中避雨》等至今仍常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可见对后世文学的影响之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