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的应用
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应用与护理
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应用与护理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常因营养不良而影响患者术后的化疗和恢复,观察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支持,改善患者术后的营养、免疫状况及减少并发症的作用及安全性。
现将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应用与护理进行综述。
标签:消化道肿瘤;肠内营养;应用;护理消化道肿瘤手术前后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成为手术死亡及并发症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围手术期进行营养支持十分必要,较之肠外营养,肠内营养有可吸收、方便、费用低廉及有助于保护肠黏膜结构和屏障功能完整性,防止菌群移位,改善全身营养状况等优点[1]。
2006年1月~2007年12月对58例消化道肿瘤术后实施肠内营养支持的患者进行了观察和研究,效果肯定。
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58例患者中,男42例,女16例,年龄52~76岁,其中食管癌12例,胃癌25例,结肠癌18例,直肠癌3例。
58例患者术后早期均采用肠内营养支持。
1.2营养途径与方法术后24 h开始经鼻肠管或空肠造瘘管给予肠内营养支持。
鼻肠管适用于不超过2周的病人,空肠造瘘管尤适用于老年、肺部感染、肺功能不全、糖尿病的病人。
1.3营养制剂选择短肽、不含纤维素的要素膳以及混合制剂,并指导家属煮一些米汤、鱼汤、瘦肉汤等各种汤汁作为术后营养液,经鼻肠管或空肠造瘘管挂瓶滴注或经输液泵匀速泵入。
2结果58例患者均采用肠内营养供给热量,有5例开始有腹痛、腹泻、腹胀等并发症,经过减慢滴速,降低浓度均得以缓解,1例糖尿病患者因食谱受限,刀口愈合延期。
58例病人均康复出院。
3护理3.1心理护理患者因术后胃肠营养管放置,易出现烦躁等情绪,护士应加强与患者沟通,及时给予心理和行为上的支持和帮助,并向患者介绍肠内营养的目的和作用,以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
3.2营养管的护理妥善固定营养管,防止滑脱、移位、扭曲和受压;保持管道通畅,每次输注营养液前后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20~30 ml冲管,输注过程中每4 小时冲管1次。
低热量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对消化道肿瘤术后的临床疗效分析
意义 ( P <0 . 0 1 或 P <0 . 0 5 ) 。 结 论 低 热 量 肠 内营 养 联 合 肠 外 营 养 能 够 有 效 加 速 消 化 道 肿 瘤 患 者 术 后 的康 复进 程 , 降
低 合 并 症 的复 发 率 , 具有较大的临床推广意义 。
【 关键词】 肠 内 营养 ; 肠外营养 ; 消化 道 肿 瘤 ; 营 养 支持
3 1 0 0 1 6 来自【 摘要】目的 考察低热量肠 内营养联合肠外 营养对消化道肿瘤术后 的临床辅助疗效 。 方 法 回顾 浙江省宁波市第二 医
院2 0 0 8年 3月 一 2 0 1 2年 7月 收 治 的消 化 道 肿 瘤 患 者 的 临床 诊 治 资料 , 筛选 1 5 0名 消 化 道 肿 瘤 患 者 为研 究 对 象 对 照 组 和实 验组 分别 为 7 5名 , 对照组给予单独的肠外营养治疗 . 实验 组 给予 低 热 量 肠 内 营养 和肠 外 营养 的联 合 治 疗 。对 两 组
n u t i r t i o n c o m b i n i n g w i t h p a r e n t e r l a n u t i r t i o n . Me t h o d s C l i n i c a l d i a g n o s i s a n d t r e a t m e n t d a t a o f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g a s t r o i n t e s t i n a l
[ Ab s t r a c t ]Ob j e c t i v e T o o b s e r v e t h e c l i n i c l a a u x i l i  ̄ e f f e c t s o f g a s t r o i n t e s t i n l a t u mo r s a f t e r s u r g e r y b y h y p o c a l o r i c e n t e r a l
肠内营养在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的应用
2 1年 2 第2 第ຫໍສະໝຸດ 0 2 月 卷 期 ・临床研 究 ・
23 两 组 患 者 胃肠 道 功 能 比 较 .
内营养 的形 式更 接近 于生 理方 式 , 以改善肠 黏膜 屏 障功 能 、 可
促 进 胃肠功 能恢 复 , 防止 细 菌易位 , 高对 手术 和化疗 的耐受 提
手术前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 : . 5)
实 验组 放 置鼻 肠管 或空 肠造 口管 , 手术 后 2 4h肠鸣 音 恢
复后通过置管注入 5 %糖盐水 40mL 速度 2 /h 术后第 2d 5 , 0mJ ;
术后 营养 支持治疗第 5天再次检查 的结果显 示 , 实验组 患者 的
刺 留置 导管 , 术后 每天 1 0 L由维生素 、 元素 、 0m 5 微量 氨基 酸 、 脂 肪乳等配置的糖盐水溶液静脉滴注, 根据身体情况 由 或
表 1 两 组患者 生化 检测 指标 E较
6 一 药 晕C I E IIE N H R A Y 4十 墨 斜 HN M DCN DP A M C A A
患者 随机 分为两组 , 实验组采 用术后早期 肠 内营养 支持 治疗 , 对照组采用肠 外 营养 , 手术前 和术后 第 5天分别测 定两 组 患者 的 AL P T B、 A、 F和 I 水 平 , g 观察术 后两 组患 者 胃肠功 能恢 复情况 。 结 果 实验 组患者术 后 AL P T B、 A、 F水平和 IA、 M 均显著 高于对 照组( < O0 , g G、 P .5)胃肠 道功 能恢 复时间短 于对照 组 ( < O0 。 结论 肠 内营养支 持有利于 胃 P .5)
肠道肿瘤 术后 患者血浆蛋 白等的提高 以及 胃肠功 能的恢复 , 患者术后康复有更好 的促 进作用 。 对
肠内和肠外营养对上消化道肿瘤术后肠瘘患者的临床应用研究
肠内和肠外营养对上消化道肿瘤术后肠瘘患者的临床应用研究【摘要】目的本研究将对肠外和肠内营养对上消化道肿瘤术后肠瘘患者的应用价值展开分析讨论。
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7月——2012年7月所收治的112例行上消化道肿瘤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抽签法将其均分成肠外组与肠内组,肠内组患者给予市面上销售的普通营养制剂空肠管持续滴注,对该组患者进行管饲喂养,当其瘘口封闭后采用口服;肠外组的患者给予深静脉置管营养支持,两组患者的脂肪、蛋白质、糖、热量组成比例、微量元素、电介质的含量基本一致,对所有患者在给予营养支持治疗后的1-5周末进行空腹采血,对患者的血浆内毒素、转铁蛋白、血浆前白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浆丙二醛(mda)进行检测。
结果两组患者的内毒素水平以及血浆丙二醛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ρ0.05。
1.2 方法本研究的所有患者均在出现肠瘘两天后给予营养支持治疗,肠内组患者采用内径为3mm,长1.5m的硅胶管,将其末端封闭,将2个内径为3mm的钢珠放入其中。
在钢珠上方的硅胶管壁上设置3个侧孔,在对患者进行置管时,在硅胶管内置入一条金属导丝,在透视条件下,利用金属导丝将硅胶末端引置到漏口下15cm 处。
将市面上销售的普通营养制剂配置成1ml/kal的溶液后进行空肠管持续滴注,对该组患者进行管饲喂养,当其瘘口封闭后采用口服。
肠外组的患者给予深静脉置管,然后对其给予静脉营养支持,两周后对其进行1次换管处理。
1.3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8.0软件对本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学的分析,计数资料的对比用χ2检验,而计量资料的对比用t检验,ρ<0.05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本研究的所有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均未出现死亡的情况。
肠内组患者在管道营养支持治疗过程中的耐受性较好,有2例患者在治疗之初出现了腹泻的情况,经过对输液的速度以及输液量进行调整后,患者的腹泻症状消失。
肠外营养组患者中有3例患者出现了导管感染以及高热的情况,通过对其给予抗感染治疗以及换管处理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
胃肠道手术后肠内营养支持与肠外营养支持应用效果比较
胃肠道手术后肠内营养支持与肠外营养支持应用效果比较胃肠道手术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手术,它包括胃肠道疾病的治疗以及消化道肿瘤的切除术等。
在胃肠道手术后,患者往往会出现胃肠道功能受损,食欲减退,营养摄入不足等问题。
为了保证患者的营养状态,需要进行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以满足患者的能量需求,促进患者的康复。
那么,在胃肠道手术后,肠内营养支持与肠外营养支持的应用效果有何差异呢?本文将对这两种营养支持方式进行比较分析。
一、肠内营养支持的应用效果肠内营养支持是通过口腔或胃管、空肠管插入给予患者营养支持,使得营养物质可以进入到患者的小肠内被吸收利用。
这种方式可以维持胃肠道的正常生理功能,促进胰腺分泌等,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研究表明,对于部分肠功能完整的患者,肠内营养支持可以提高营养摄入量,促进患者的康复。
肠内营养支持还可以减少口服摄入对胃肠道的影响,减轻患者的胃肠道负担,有利于患者的消化吸收和营养利用。
肠内营养支持在一定情况下可以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
在胃肠道手术后,肠内营养支持与肠外营养支持都具有各自的优势,应用效果也会有所不同。
肠内营养支持可以维持胃肠道的正常生理功能,促进患者的康复,但是对于胃肠道功能受损的患者可能效果不佳。
而肠外营养支持可以绕过胃肠道,直接为患者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对于肠功能受损的患者效果较好,但是需要注意感染等并发症的风险。
在选择营养支持方式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营养状态来进行综合考虑。
对于肠功能完整的患者,可以优先考虑肠内营养支持,以维持胃肠道的正常功能,促进消化道功能的恢复;而对于肠功能受损的患者,则可以考虑肠外营养支持,以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在进行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时,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营养状态和相关指标,及时调整营养支持方案,以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胃肠道手术后肠内营养支持与肠外营养支持均具有各自的应用效果,临床医生在选择营养支持方式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消化道肿瘤术后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联合治疗效果观察
消化道肿瘤术后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联合治疗效果观察王瑜【期刊名称】《中国现代药物应用》【年(卷),期】2016(010)010【摘要】目的探究消化道肿瘤术后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60例进行消化道肿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30例.对照组采用肠外营养治疗,观察组采用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联合治疗.对两组术后相关生化指标进行检查,对比分析两组相关生化指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以及肠功能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术后10 d白蛋白(ALB)、总蛋白(TP)、CD3+、CD4+以及CD4/CD8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以及肠功能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化道肿瘤术后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联合治疗效果显著,不仅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术后免疫状态以及营养状况,而且还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以及肠功能恢复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总页数】2页(P1-2)【作者】王瑜【作者单位】476100 河南省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三病区【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关于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治疗消化道肿瘤术后患者的有效性分析 [J], 郑晓蕾;李晖2.消化道肿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支持与全肠外营养支持的疗效比较[J], 王海飞;赵建国;孔莎莎;赵茜茜;吴连平3.早期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在老年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的应用价值 [J], 常军4.消化道肿瘤术后肠外营养与肠内营养联合治疗效果分析 [J], 何国琴5.关于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治疗消化道肿瘤术后患者的有效性分析 [J], 郑晓蕾;李晖;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外科患者肠内及肠外营养应用-V1
外科患者肠内及肠外营养应用-V1外科患者肠内及肠外营养应用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外科手术已经成为治疗很多疾病的有效手段。
但手术后的营养问题却成为影响患者恢复和康复的关键因素。
在外科治疗中,营养干预成为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
以下是肠内及肠外营养在外科治疗中的应用。
一、肠内营养肠内营养是指利用人体肠道消化吸收功能,通过口服或鼻饲管等途径供给营养素,以维持患者的营养状态。
对于一些胃肠道外科手术患者,恢复期长,消化吸收能力降低,不能正常摄入食物,肠内营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肠内营养通常包括以下几类:1.多肽、氨基酸和蛋白质制剂多肽制剂是利用肠壁端蛋白酶降解肌肉、鱼类、鸡蛋等食品材料提取多肽而制成,常被称为肠内营养素的黄金组合。
氨基酸制剂便是将多肽因消化酶在肠壁水解成为氨基酸,供给机体所需。
而蛋白质制剂中又分为乳清蛋白、酪蛋白和胶原蛋白等多种,可以根据患者的不同需求用于混合。
2.单糖及淀粉糖代谢制剂单糖是葡萄糖、果糖等单体糖分子,淀粉糖代谢制剂则是通过体外消化或加工获得的复合糖。
这些制剂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满足机体能量和糖的需求。
3.脂肪乳剂脂肪乳剂可供给患者所需的脂肪酸和甘油三酯等,但是在肠内营养中使用时间要掌握,以免引起脂质代谢紊乱。
二、肠外营养肠外营养则是指直接将利用营养液注入外周静脉输注到机体内,绕过肠道对机体进行营养补充、治疗或代谢支持。
对于手术后不能进食或消化吸收功能严重损伤的患者,肠外营养是不能避免的选择。
肠外营养的结构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氨基酸、多肽制剂以及乳清蛋白和酸乳酸蛋白等蛋白质制剂同肠内营养一样,主要用于机体所需的氨基酸和蛋白质补充。
2.葡萄糖和淀粉糖代谢制剂同样用于供给机体所需的能量和糖分。
3.脂肪乳剂此时脂肪乳剂的使用比例更高,可以通过肠外营养为机体提供大量的脂肪材料以保障需要的营养摄入量。
总之,营养干预的时机和内容都应根据患者的病情、手术原因、营养代谢状态等自行判定,严密跟踪患者适应性、营养吸收情况,不止是为了让患者在生理、营养和心里上安心,更是要保障治疗措施的完整性和疗效的最大化。
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支持的疗效分析
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支持的疗效分析摘要目的:探讨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支持的疗效。
方法:收治消化道肿瘤手术患者134例,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试验组给予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给予全肠外营养支持。
结果:试验组住院、排气、排便时间及DBIL、TBIL、ALT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IgA、Ig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结论: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采用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支持治疗的效果更明显,且安全有效,可加快肠胃功能的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有效改善营养不良的状况,维护患者免疫功能。
关键词消化道肿瘤;肠外营养;早期肠内营养消化道肿瘤属于较为普遍的恶性肿瘤中的一类,而目前对消化道肿瘤的治疗方式主要是手术[1],术前患者多伴有水电解质紊乱及营养不良等问题,而术后因为需要禁食及肠胃持续减压,会导致其水电解质紊乱及营养不良的情况加重,进食太早易出现吻合口瘘等并发症,不利于预后。
目前临床对患者采用的营养支持方法主要有肠外、肠内营养两种。
笔者针对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给予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支持,观察其术后营养、恢复情况及免疫功能,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16年1月-2017年5月收治进行消化道肿瘤手术患者134例,均确诊为原发性进展期消化道肿瘤且实行腹部大手术者。
将所有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7例。
试验组男38例,女29例;年龄30~80岁,平均(54.6±7.4)岁;其中胃癌33例,结肠癌9例,胰十二指肠肿瘤10例,直肠癌15例。
对照组男36例,女31例;年龄31~80岁,平均(55.4±8.7)岁;其中胃癌32例,结肠癌10例,食管癌9例,直肠癌16例。
两组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①试验组给予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在患者术后第1天给予患者肠外营养支持治疗,采用规格为1440 mL的脂肪乳氨基酸(17)葡萄糖(11%)注射液;术后的24 h内以20 mUh的速度经鼻肠营养管试泵入100 mL 的5%葡萄糖注射液,观察患者是否有腹泻、腹胀等不耐受的状况,若无不耐受及不良情况等则将注射液换成肠内营养混悬液,并渐渐提升泵入的速度,泵入速度在术后第3天达到1000~1500 mL/d,且停止肠外营养支持,术后第7天患者可进食流质食物。
胃肠道手术后肠内营养支持与肠外营养支持应用效果比较
胃肠道手术后肠内营养支持与肠外营养支持应用效果比较胃肠道手术是治疗肠道疾病的常见方法,手术后患者需要特别关注营养的补充,以促进术后康复。
在胃肠道手术后,营养支持包括肠内营养支持和肠外营养支持两种方式。
这两种方式各有优劣,本文将比较肠内营养支持与肠外营养支持的应用效果,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首先要介绍的是肠内营养支持的应用效果。
肠内营养支持是指通过口服或肠内插管给予患者营养物质,使之通过消化道进入体内。
肠内营养可以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预防肠道黏膜萎缩和微生态失衡。
肠内营养还能够降低感染的风险,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一些研究表明,肠内营养在促进术后恢复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
在一些手术后的患者中,肠内营养支持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有效恢复患者的营养状态和体力。
肠内营养还可以减少患者呕吐的风险,降低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率。
肠内营养支持在胃肠道手术后能够提高患者的营养状况,促进术后的康复进程。
与肠内营养相对应的是肠外营养支持。
肠外营养是指通过静脉输注的方式给予患者营养物质,绕过消化道直接输送到体内。
肠外营养支持通常适用于消化道功能受损的患者,比如肠梗阻、肠瘘等。
肠外营养支持的优势在于能够绕过受伤的肠道,避免引起肠道进一步的损伤。
肠外营养还可以满足患者的全面营养需求,避免出现营养不良和体重下降。
在某些情况下,肠外营养支持是必不可少的,可以有效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恢复。
与肠内营养相比,肠外营养支持的应用效果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肠外营养支持需要通过静脉输注的方式给予,需要专业人员的管理和维护,增加了医疗成本和患者的负担。
长期的肠外营养支持容易导致血管损伤、感染和血栓的发生,增加了医疗风险。
肠外营养支持无法恢复肠道功能,不能预防肠道黏膜萎缩和微生态失衡,容易导致肠道功能的长期受损。
在选择肠外营养支持时,需要谨慎权衡利弊,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并发症。
肠内营养支持与肠外营养支持各有优势和不足之处。
在胃肠道手术后,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营养支持方式。
胃癌根治术后肠内外营养联合应用临床疗效分析
转铁蛋 白 ( r I ' F N ) 等各项生命指标 嗍 。 1 . 4 统计 学方法 采 用 S P S S 1 7 . 0 软件 进行数据统计 以及分 析处理 , 计 量资料采 用均数 ±标准 差 0 7 a - s ) 来 表示 , 采用 t 检验对计量资料进行检验 , 采用 检验对计数资料进行检验 ,
并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 使患者在手术后综合治疗的耐受 程 度大大 降低 Ⅲ 。选取 1 0 0 例 胃癌患者 经根治术 后及 时给予 1 . 3 观 察指标 把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的指标进行 对 比研究 , 患者 肠 内外 营养 的治疗 , 并 与同时进行 肠外 营养 治疗 的患 者 这包括 患者 的何时住 院 、病情 缓急 、术后 肛 门排 气 的时间】 胃癌根治术 ; 肠内营养 ; 肠外营养
胃癌 是临床 常见 的一种 消化系统 的恶性肿瘤 , 现在 医院 使 用 的是手术治 疗 , 在切 除病痛 的同时 , 会有很 多相关 因素 相互 制约 , 由于手术创伤很 大 , 致使患者免疫 功能严重下 降 , 治疗 , 要求 总热量在 2 5 e a l / ( k g ・ d ) , 还使用 专用肠外 营养组 泵进行 匀速滴入肠 内营养液 2 0 m l / h , 并 随时根据患者 的身体 的耐受 情况逐渐进行增 减 , 其 它的能量 由肠外 营养 组进行补 充, 治疗到最后是患者 自己通过 口腔进食 [ 2 , 3 1 o
胃癌 根治 术后 肠 内外 营养 联合 应 用 I 临床 疗效分 析
饶敏 朱 永 刚
【 摘要 】 目的 探讨 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以及肠外营养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资料 。方 法 收集 2 0 1 1 年7 月一 2 0 1 2 年6 月期 间进 行 胃癌手 术治 疗 的 1 0 0 例 患者 做为 观察 的对象 ,
老年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肠外联合营养支持的临床疗效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2 结果
2 . 1 临床症 状 两组 患者 共 7 2例 ,住 院治疗 期 间无
死亡病例 发生 ,均未发 生吻合 口瘘 、大 出血 等严重并
发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治疗组 中 5 例 ( 1 3 . 9 %)出现腹胀 ,其 中 1 例未
附在鼻 胃管前端 的 凹槽 内 ,其前 端有液 囊腔 ,内可注
需要量提供 。 l 3 观 察指 标 观察 比较两 组患 者 术后 肠 功 能恢 复
位 于 胃体部 6例 ,位 于 胃窦 1 2 例 ; 全 胃切 除术 l 5 例, 近端 胃大部分切 除术 1 0例 , 远端 胃大部分切 除术 6 例,
姑息性手术短路 5 例 。对照组 3 6 例, 男2 0 例, 女l 6 例, 年龄 6 0 ~ 8 1 岁 ,平均 ( 7 1 . 1 ±6 . 7) 岁 ; 病变位 于贲 门 、 胃底 癌部 2 0例 ,位 于 胃体部 5 例 ,位 于 胃窦 1 1 例 ;
( 3 . 8 ±0 . 6 ) d ,对 照组 ( 4 . 6 ±0 . 7) d ,差异有统计 学意
营养管 ; 对照组术前 1 d 行 中心静脉置管 ,术晨置普通
胃管 。术后两组均常规行 胃肠减压 。对照组 ( T P N组 ) 术后第 1 天开始 经 中心 静脉导 管输注 ,于 1 5 h 左 右恒
氮量 0 . 2 g /( k g・ d ) ,热 氮 比为 1 5 0 :1 ,氮 源 由 8 . 5 %
复方 氨基酸 ( 1 8 A A 一Ⅳ )补给 。同时补充 电解质 、复
合维生素 、多种微量元素等 ,各营养制剂均用 3 L袋配
成全合一 营养液 。治疗组 ( 早期 E N联合 P N组 )空肠
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支持在胃癌根治术患者中的临床效果
- 157 -①福建省立医院 福建 福州 350001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支持在胃癌根治术患者中的临床效果谢春霞①【摘要】 目的:探究肠内营养(EN)联合肠外营养(PN)支持在胃癌(GC)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3年4月福建省立医院收治的120例行GC 根治术的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60例。
术后对照组予以早期EN 支持,术后观察组予以早期EN 联合PN 支持。
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营养指标、免疫功能指标、炎症应激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首次排便时间、进半流质饮食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均早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术后7 d,两组血清转铁蛋白(TRF)、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水平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术后7 d,两组CD3+、CD4+、CD4+/CD8+水平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术后7 d,两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 反应蛋白(CRP)水平均高于术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与GC 根治术患者应用早期EN 支持相比,应用早期EN 联合PN 支持更有助于优化围手术期指标,改善免疫功能及营养状态,减轻炎症应激反应,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关键词】 肠内营养 并发症 肠外营养 胃癌 免疫功能 doi:10.14033/ki.cfmr.2023.28.03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23)28-0157-04 Clinical Effect of Enteral Nutrition Combined Parenteral Nutrition Support in Patients Undergoing Gastric Cancer Radical Surgery/XIE Chunxia. //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 2023, 21(28): 157-160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enteral nutrition (EN) combined with parenteral nutrition (PN) support in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 (GC) radical surgery. Method: A total of 120 patients undergoing GC radical surgery admitted to Fujian Provincial Hospital from April 2020 to April 2023 were selected.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6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supported by early EN,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upported by early EN combined with PN. The perioperative indexes, nutritional indexes, immune function indexes, inflammatory stress indexes and complication rat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 The first defecation time, semi-liquid diet time and first exhaust tim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earli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hospital stay was shor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At 7 d after surgery, the levels of serum transferrin (TRF), prealbumin (PA) and albumin (ALB) in the two group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surgery, and the level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At 7 d after surgery, the levels of CD3+, CD4+ and CD4+/CD8+ in both group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surgery, and the level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At 7 d after surgery, the serum levels of 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 interleukin-6 (IL-6) and C-reactive protein (CRP) in the two group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surgery, but the level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5.00%, which was lower than 20.00%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the use of early EN support in GC radical surgery patients, the use of early EN combined with PN support is more helpful to optimize perioperative indicators, improve immune function and nutritional status, reduce inflammatory stress response, and reduce the risk of complications. [Key words] Enteral nutrition Complications Parenteral nutrition Gastric cancer Immune function First-author's address: Fujian Provincial Hospital, Fuzhou 350001, China 胃癌(GC)具有侵袭性强、预后差等特点,属临床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临床早期症状不明显,且无特异性,患者主要以腹胀、上腹隐痛、食欲不振等为主要表现,随疾病进展,可引发吐血、消化不良等症状,严重者还可引发幽门梗阻、出血、穿孔,危及生命安全[1-2]。
肠外和肠内营养对食管癌手术后炎症反应和肠道通透性的影响
肠 外 和肠 内营 养对食管癌 手术 后炎症 反应 和肠道 通 透 性 的 影 响
高宗炜 , 良彬 2 李
(. 1山东省临沂市人 民医院胸外科 , 山东 2 6 0 ;. 7 0 3 2 重庆 医科 大学 附属第一 医院胸外科 , 重庆 40 1) 0 0 6
食 管癌 是 我 们 国家 的高 发 疾 病 , 管 癌 切 除 重 建 术 比单 食 纯 的 开胸 或 开腹 产 生 更 大 的 组 织 创 伤 , 术 创 伤 往 往 伴 随 着 手 严 重 的 炎 症 反 应 … 手 术 后 的全 身 炎 症 反 应 、 毒 症 、 器 官 , 脓 多
人 均 显 著 升 高 , 后 第 1d升 至 最 高 峰 , 术 前 有 非 常 显 著 术 较 差 异 ( < .1 , 后 几 天 开始 下 降 。术 后 第 3dE P 00 ) 随 N组 I一 O L 1 水平显著低于 P N组 ( < .5 。 P O0 )
2例) 7 和肠 内营养组 ( n n l uri , N组 ,0例 ) N组 E t a n tt n E e io 3 。P 经 中心静脉管泵入肠外 营养液 ( 华瑞制药 )E , N组 经鼻十二
随 机 将 病 人 分 成 肠 外 营 养 组 (ae t a ntt n P P rne l uri ,N组 , r io
血清 I一 L 6水平 术后 明显 升高 , 术后 1 d升 至最高峰 , 较 术前有显著性 差异 ( < .1 ( 表 4 。术后 7dE P 00 )见 ) N组 I一 L6 几乎降至术前水平 ,而 P N组仍维 持高水平 。术后 3 7 N 、 P d 组 I一 L 6水平显著高于 E N组 ( < . ) P O0 。 5 血清 I一 0与 I一 L1 L 6变化相 似 。术 后 I一 0水平 两组病 L1
消化道肿瘤术后肠外营养与肠内营养联合治疗效果分析
消化道肿瘤术后肠外营养与肠内营养联合治疗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讨消化道肿瘤术后肠外营养与肠内营养联合应用的治疗效果。
方法102例消化道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
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肠外营养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肠内营养、肠外营养联合治疗。
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两组术后7、10 d各项营养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体重下降百分比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8%,低于对照组的33.3%(P <0.05)。
结论消化道肿瘤术后肠外营养与肠内营养联合应用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消化道肿瘤术;肠内营养;肠外营养由于消化道肿瘤侵蚀消化道系统功能,严重影响全身新陈代谢,绝大部分患者都会表现营养不良[1]。
因此,临床如何针对患者术后的营养供给和吸收提供有效的策略成为重要的课题[2]。
本次研究旨在探讨消化道肿瘤术后肠外营养与肠内营养联合应用的治疗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2月~2016年1月在本院行手术治疗的102例消化道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
观察组患者中男30例,女21例;年龄52~84岁,平均年龄(65.2±11.4)歲。
对照组患者中男31例,女20例;年龄51~83岁,平均年龄(64.9±11.2)岁。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1. 2. 1 对照组给予肠外营养治疗。
患者术后通过周围静脉输入肠外营养制剂,制剂体积为3200 ml左右,要求在10 h内输注完毕,含热量28 Kcal/(kg·d),肠外营养的主要成分包括:氨基酸、葡萄糖、脂肪酸、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等[3]。
1. 2. 2 观察组给予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联合治疗,肠外营养同对照组,肠内营养具体为:所有患者均在术中经鼻腔置入肠内营养管至吻合口以下,管端位于空肠上段,妥善固定。
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的应用效果观察
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的应用效果观察摘要】目的:观察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的应用效果分析。
方法:将我院(2018年08月-2019年08月)收治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总计60例,根据术后早期营养使用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采取早期肠内营养干预的30例患者设置为肠内组,而采取早期肠外营养干预的30例患者设置为肠外组。
对照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营养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ALB、Hb水平(P>0.05)可比。
两组患者干预后ALB、Hb水平均明显提升,其中肠内组患者ALB、Hb水平明显高于肠外组,肠内组患者腹胀呕吐率13.33%高于肠外组0.00%,而肠内组发热、感染率3.33%、0.00%,低于肠外组20.00%、13.33%,且肠内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0.00%低于对照组的4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在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干预中,较肠外营养可获得更好的营养指标与更低的不良反应率,但在运用中需注意时刻监测患者的胃肠道功能,减少由于营养不耐受所导致的腹胀、呕吐。
【关键词】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肠外营养;应用效果伴随着我国居民饮食结构的变化,生活节奏的加快,胃肠道恶性肿瘤患病率已呈上升趋势,而目前针对此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为手术治疗[1-2]。
而手术后因有较长时间的身体恢复,不能依靠经口-消化道方式进食来吸收营养物质,因此在术后患者需要营养支持治疗。
而目前临床中营养支持治疗分为两种,一种为肠内营养、另一种为肠外营养,两种营养支持方式均经临床实践获得认可,但目前尚无何种营养支持手段为最佳手段的结论[3-4]。
基于此,本研究选择我院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在其术后行不通方式的营养支持手段,现将资料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纳入标准[4]:术后病理确定为胃肠道肿瘤;机体可耐受营养支持干预。
排除标准[5-6]:合并其他肿瘤;免疫功能失调等。
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在食管癌术后的应用价值
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在食管癌术后的应用价值【摘要】目的:探讨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在食管癌术后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
对照组采用单纯肠外营养,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用肠内营养,分析两组患者术后营养和并发症情况。
结果:观察组白蛋白、血红蛋白回升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吻合口瘘、肺部感染、切口感染、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食管癌术后早期给予肠内营养干预具有较好的效果,而且安全高效,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肠内营养;肠外营养;食管癌食管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食管癌患者年龄一般比较大,术前已经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问题,术后早期不能进食,再加上手术创伤的进一步恶化,导致患者比较容易出现术后并发症,不利于患者术后情况的恢复[1-2]。
近几年,我国食管癌发生率不断提高,临床上比较重视食管癌术后营养治疗,本次研究主要从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方面分析食管癌术后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食管癌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
80例患者中男45例,女35例;年龄:45-78岁,平均年龄(56.01±0.35);38例食管中段癌,10例食管上段癌,32例食管下段癌;两组患者均没有严重的肝肾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所有患者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均没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可以实施统计学比较。
1.2 方法首先给予肠外营养组患者术后常规静脉滴注电解质、维生素、葡萄糖、氨基酸以及脂肪乳等营养物质,总热量125.52KJ(Kg.d),共8-10d,10d后进食流质类食物。
然后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肠内营养干预,术中完成吻合,并放置鼻肠营养管,术后第1d给予患者500ml的5%GS以20mL/h。
消化道肿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支持与全肠外营养支持的疗效比较
消化道肿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支持与全肠外营养支持的疗效比较王海飞;赵建国;孔莎莎;赵茜茜;吴连平【摘要】目的:对比观察消化道肿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支持治疗与全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对患者营养、免疫功能及术后恢复的影响。
方法:选取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行消化道恶性肿瘤手术的患者11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 2组各55例。
A组患者给予早期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支持治疗,B组患者给予全肠外营养支持治疗。
于术前1 d和术后7d检测患者的营养指标(体质量、白蛋白水平、前白蛋白水平)和免疫指标(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水平),记录患者排气、排便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2种营养支持方法对患者营养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结果:A组患者的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营养费用及丙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水平均明显低于B组,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A水平均明显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组患者吻合口瘘、肝损害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腹胀、腹痛、腹泻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可维护患者肠道功能,能更好地改善消化道肿瘤术后患者的营养及免疫功能,营养支持效果优于全肠外营养支持治疗。
%OBJECTIVE:To probe into the effect of postoperative early enteral nutrition combined with parenteral nutrition ( EEN +PN) and 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 ( TPN) on the patients'nutrition, immune function and the postoperative recovery .METHODS: 110 postoperative patients with gastrointestinal cancer from Jan .2012 to Dec. 2013 in Nanjing Gaochun People's Hospital were divided in to group A andgroup B via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 with 55 cases in each group .Group A were given EEN+PN, group B received TPN .Patients were checked for nutritional indexes (weight, albumin level, prealbumin level) and immune indexes (IgA, IgG, IgM) on the preoperative 1st day and postoperative 7 th day; the time of passing gas , defecation time and occurrence of complications were recorded;effect of two kinds of nutrition support methods on the patients'nutrition and immune function were compared . RESULTS: The time of passing gas , defecation time , hospitalization time , hospitalization costs , nutrition costs ,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 total bilirubin and direct bilirubin level in group A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group B;IgG and IgA level in group A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group B ,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 P<0.05 )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 in anastomotic leakage and liver damage ( P>0.05 ) .The incidence of abdominal distension , abdominal pain and diarrhea in group A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group B,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 P<0.05 ) .CONCLUSIONS: The supportive treatment of EEN +PN can maintain the patients'intestinal function , improve the nutrition and immune function of the postoperative patients , which also has a better supportive efficacy than the supportive treatment of TPN .【期刊名称】《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年(卷),期】2015(000)009【总页数】3页(P1153-1155)【关键词】早期肠内营养;肠外营养;消化道肿瘤;肠功能【作者】王海飞;赵建国;孔莎莎;赵茜茜;吴连平【作者单位】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药剂科,江苏南京 211300;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药剂科,江苏南京 211300;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药剂科,江苏南京 211300;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药剂科,江苏南京 211300;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药剂科,江苏南京 211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7营养不良在肿瘤患者中较为常见,以消化道肿瘤最为常见[1]。
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老年晚期癌症病人的疗效
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老年晚期癌症病人的疗效【摘要】目的分析老年晚期癌症病人应用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支持治疗的效果。
方法自我院于2020.3-12期间收治的老年晚期胃癌患者中选取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分为常规组(n=40,肠外营养支持)及联合组(n=40,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支持),将两组转铁蛋白及血清白蛋白变化情况进行对比。
结果治疗前两组前白蛋白及血清白蛋白含量基本一致,P>0.05;治疗后联合组均高于常规组,P<0.05。
结论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可有效改善老年晚期癌症患者前白蛋白及血清白蛋白水平,建议临床采纳。
【关键词】肠内营养;肠外营养;血清白蛋白;老年晚期癌症胃癌是目前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且发病率及死亡率均较高,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养成不良生活习惯,导致胃癌患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1]。
手术治疗是临床治疗该疾病主要的治疗方式,而患者在经过手术后通常会因癌症恶性消耗、饮食减少等因素导致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且由于手术是有创性操作,会对患者造成应激反应,在这种情况下机体处于高分解的代谢状态,若无法获得有效的营养支持可导致肿瘤细胞扩散,影响术后康复[2]。
营养支持是维持机体能量需求的主要方式,能够较为精确的计算出患者每日所需能量并给予营养支持。
目前临床术后仅给予患者肠外营养支持,经观察后发现无法满足患者术后需求,因此本文针对我院80例老年晚期胃癌患者展开研究,旨在分析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老年晚期癌症病人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于2020.3-12期间收治的80例老年晚期胃癌患者均分为两组。
常规组中男女比为18:22,最小81岁,最大96岁,均值(88.34±3.28)岁。
联合组中男女比为22:18,最小82岁,最大96岁,均值(88.27±3.32)岁。
所有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情,且组间差异呈正比,P>0.05。
低热量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对消化道肿瘤术后的临床疗效分析
低热量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对消化道肿瘤术后的临床疗效分析应晶晶;戴宁【期刊名称】《中国医药导报》【年(卷),期】2013(10)31【摘要】目的考察低热量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对消化道肿瘤术后的临床辅助疗效.方法回顾浙江省宁波市第二医院2008年3月~2012年7月收治的消化道肿瘤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筛选150名消化道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为75名,对照组给予单独的肠外营养治疗,实验组给予低热量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的联合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营养状况、免疫状况和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进行对比评价,考察两种治疗方案的疗效差异.结果在营养状况方面,实验组患者术后1、7、10 d的白蛋白、转铁蛋白等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免疫状况方面,实验组患者术后1、7、10 d的IgA、IgM等免疫指标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在住院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体重变化以及合并症发生率等方面,实验组也优于对照组[(8.00±1.67)d比(12.00±1.83)d,(53.2±5.4)h比(74.1±5.9)h,(2.81±0.32)%比(3.12±0.84)%,9.33%比34.67%],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或P<0.05).结论低热量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能够有效加速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的康复进程,降低合并症的复发率,具有较大的临床推广意义.【总页数】4页(P37-40)【作者】应晶晶;戴宁【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市第二医院,浙江宁波315010;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浙江杭州31001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6【相关文献】1.关于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治疗消化道肿瘤术后患者的有效性分析 [J], 郑晓蕾;李晖2.消化道肿瘤术后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联合治疗效果观察 [J], 王瑜3.消化道肿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支持与全肠外营养支持的疗效比较[J], 王海飞;赵建国;孔莎莎;赵茜茜;吴连平4.消化道肿瘤术后肠外营养与肠内营养联合治疗效果分析 [J], 何国琴5.关于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治疗消化道肿瘤术后患者的有效性分析 [J], 郑晓蕾;李晖;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肠内联合肠外营养在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放化疗中的应用分析
肠内联合肠外营养在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放化疗中的应用分析发布时间:2022-03-16T03:12:10.920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1期作者:聂友娜罗绪国赵泽珍[导读] 目的:探究患者患有晚期恶性肿瘤疾病时为其采取放化疗治疗并实施肠内联合肠外营养干预的效果聂友娜罗绪国赵泽珍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贵州贵阳 550001【摘要】目的:探究患者患有晚期恶性肿瘤疾病时为其采取放化疗治疗并实施肠内联合肠外营养干预的效果。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20年2月至2021年10月纳入并研究的40例晚期恶性肿瘤疾病患者分组,对照组实施肠外营养,观察组实施肠内联合肠外营养,两组患者皆实施常规疾病治疗和放化疗治疗。
结果:经不同干预方案实施后,观察组患者各营养指标、干预疗效指标、营养并发症指标、生活质量指标、治疗依从性指标表现皆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相比单一的肠外营养干预,为患者在晚期恶性肿瘤放化疗治疗期间实施肠内联合肠外营养的效果更好,患者营养不良情况明显改善,且营养并发症减少,患者生活显著提高,研究有较大价值。
【关键词】肠内联合肠外营养;晚期恶性肿瘤;放化疗;各营养指标;干预疗效指标;营养并发症指标;生活质量指标;治疗依从性指标晚期恶性肿瘤疾病的易发人群多为生活不规律、吸烟和酗酒的中年人群[1]。
此类疾病的诱导因素除不良的生活习惯之外还有环境污染、自然因素、慢性创伤以及遗传等[2]。
所以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需保证每年一次的体检,并及时改善不良生活习惯、远离诱导因素和做好日常防护[3]。
当患者患有此类疾病后,通常会有肿块、疼痛、出血等疾病症状出现,临床上针对疾病治疗有手术治疗、药物治疗、放射线治疗、化学治疗等,本文提到的放化疗便是放射线治疗和化学治疗,这两种手段是比较常见的治疗方式[4-5]。
但这两种治疗开展中虽能有效杀死恶性肿瘤细胞,但因治疗作用的范围较广,极易对患者正常细胞造成影响,且会导致患者身体不适感严重,影响正常饮食[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症。然而,营养补充延迟将造成持续的营养与能量 负平衡,加重营养不良以及增加ICU时间和感染性并
3讨论 据统计,进行性的营养消耗使约50%恶性肿瘤患 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拉J,在老年患者中表现尤 为明显。手术创伤应激使机体处于高分解代谢状态,
黎介寿.展望我国的临床营养支持[J].肠外与肠内营养,2008,
15(1):1.
E 2]Lidder PG,Lewis
Hmp
S.Periopemtive and postoperative
nutrition[J].
Med,2004.65(12):717—720.
[3]
吴国豪.危重患者的营养支持[J].临床外科杂志,2006,14(4):
表1营养支持病人术前及术后肝肾功能变化
(PN),并逐渐过渡至完全性肠内营养(TEN),现报道
如下。
1临床资料
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行消化道肿瘤手术共 102例,男78例,女44例,年龄45—78岁,平均62.3 岁,其中胰腺癌1例,胃癌行近端胃切除18例,远端胃 切除13例,全胃切除25例,结肠癌24例,直肠癌21
20r7.
[4]DesJle A,Chapman町,Fraser IU,et a1.Mechanisms underlying
feed
into
及手术创伤,术中肠管暴露、机械性刺激及手术方式导
致胃肠原有结构和神经内分泌系统发生改变,及目前 普遍使用的术后持续性镇痛等因素,常影响胃肠动力 功能M J。此时若期望早期通过肠内途径给予营养支
’通讯作者
万 方数据
52・论著・
表2营养支持病人细胞免疫变化
持,则会加重肠道负担,不利于肠道功能恢复,因此多 数认为,安全有效的肠道喂养应在血流动力学稳定,通
过充分的液体复苏纠正组织缺氧的前提下再予以考
虑,否则,如果肠黏膜处于低灌注状态时进行肠内营养 将会进一步加重肠黏膜缺血,甚至发生危及生命的并
发症发生率,同时加大了后期纠正营养不良的难度。
采用“PN+EEN--,.TEN”的营养模式,在患者循环、呼 吸系统及内环境趋于稳定后,启动TPN及EEN。营养
合成代谢受限、免疫功能低下,加上术后禁食,摄人热 量及蛋白质的量不足,使营养不良状况进一步恶化,增
加了切口感染、裂开,吻合口瘘、呼吸系统感染等并发
物质的供应遵循由少至多、循序渐进的原则,且在早期
行营养支持时短期内限制性提供热卡、加强胰岛素治
疗控制高血糖,以避免因过度喂养而加重代谢紊乱、器
官功能损害及感染的发生率。待创伤应激阶段平稳过 渡后,渐进性增加热卡及氮量,直至胃肠消化及吸收功 能完全恢复后过渡为TEN。
症的发生率,术后早期给予合理、有效的营养支持是降
例。均采用“EEN+PN_TEN一口服”的营养支持模
式。术前鼻饲管与胃管捆绑后插入胃腔,术中将鼻饲 管下移至空肠上段,或术中行空肠造瘘置人营养管行 肠内营养。肠外营养为术前常规经锁骨下静脉、颈内 静脉置管。术后24小时,患者循环、呼吸稳定后,以输 液泵匀速缓慢滴人5%糖盐液250ml,同时给予肠外营 养输人,早期能量的补充,热量25~30kcal/kg,且遵循 由少量逐渐增多的原则,同时强化胰岛素治疗以控制 术后应激性高血糖,使血糖控制于正常范围,其中热氮
尸医院,如何通过法律解决? 根据药流后医院的处理是否有过错,根据损害后果确
定是否为医疗事故。③有些情况的补记是法律允许
的。但超过法律规定的补记也不能笼统的被认定为作
假。要看是否与事实相符。④患者拒绝诉讼,医院可
以根据患者采取的不同手段决定如何处置。按照有关 规定,患者停尸医院,医院可以请公安机关对尸体进行
doi:10.3969/j.issn.1008—1070.2010.04.019
本院2007~2008年收治胃肠恶性肿瘤患者102 例,术后均给予早期肠内营养(EEN)联合肠外营养
至术后7~9日后停止,改半流质饮食。 统计学处理:临床生化指标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 数分别用均值±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 2结果 102例病例生命体征平稳,无明显过敏反应、严重 感染、电解质紊乱等不良反应,伤口愈合良好,顺利过 渡到经口半流质饮食。术前、术后病人血清ALT、 BUN、CR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血清白蛋白ALB及总蛋 白TP在术后第1天均有所下降,但经联合肠内、肠外 营养支持术后10天检测均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 见表1。CD3和CD4阳性细胞在术后第1天均有所下 降,术后均明显恢复,CD4高于术前,CD8术后第l天 有所升高,术后第10天恢复至正常水平;CD4/CD8比 值术后显著降低,术后经营养支持治疗至第10天恢复 至术前水平,见表2。
消化道肿瘤手术病例102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逐渐过渡至完全性肠内营养,分别于手术 前、术后1天、术后lO天检测临床生化指标和T淋巴细胞亚群,并分别比较上述指标。结果102例消化道 肿瘤病例术前、术后血清ALT、BUN、CR无统计学差异。ALB及TP在术后第1天有所下降,术后10天明显 升高,差异有显著性。CD3和CD4阳性细胞在术后第1天有所下降,术后10天均明显恢复;CD8术后第l 天有所升高,术后第10天恢复至正常水平;CD4/CD8比值术后第1天显著降低,经营养支持治疗至第10天 恢复至术前水平。结论早期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可改善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营养和免疫状态,有利于 术后恢复。 关键词:肠内营养;肠外营养;消化道肿瘤;T淋巴细胞亚群 中图分类号:R6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070(2010)04—0051—02
治疗过程中肝肾功能无明显异常改变,有利于营养状 态和免疫功能的恢复。循序渐进的启动EN可有效减 少腹痛、腹胀、腹泻等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
降低机体应激反应和分解代谢程度、促进合成代谢和 机体恢复,同时维持肠黏膜屏障的完整性、防治细菌易
位、减少内毒素,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改善患者 预后‘3|。 在营养支持时机上,目前有学者提出“胃空肠分 离”的概念,指出胃空肠存在不同的动力源,小肠的消 化、蠕动、吸收功能在开腹术后数小时后即可恢复,此 为实施EEN的理论基础。高龄、肥胖、合并有糖尿病
比为100kcal:l∥1。第2日若无明显胃肠道不良反 应,则给予肠内营养液瑞代500rnl/24h,第3日经EN
途径输入1000—1500ml/24h,第4日经EN途径输入 1500—2000ml/24h至肛门排气,过程中EN增加的同 时,逐渐减少并停用PN直至完全过渡至TEN。TEN
注:与术前比较P<0.05,与术后第1天比较P<O.05
北京市赛司博律师事务所宋丽红律师回答:①临 床有这种情况,特异体质,过敏试验(一),但发生了过
敏反应,医院没有责任。②药物流产后失血过多,需要
处理。构成医闹,可以请公安机关介入处理。
万 方数据
f堂翌1 2§史国廷刊》兰Q!Q堡筮箜鲞箜堡塑
・论著・51
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的应用
梁峰’,张宏艳2,刘莎1,陈济生1,王钢乐1,尉承泽h(1.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307医院普外 科,北京100071;2.北京军区总医院肿瘤科,北京100700)
摘要: 目的观察肠外营养联合肠内营养对消化道肿瘤术后营养状态、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
低不良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完全性肠外 营养(TPN)因其不受胃肠道功能及结构的限制,可及
时有效的补充机体所需热量、维生素、微量元素,长期
应用则可出现肠黏膜萎缩、代谢并发症、淤胆、肝功能 受损以及导管并发症。早期肠内营养(EEN)有助于
+本研究结果提示,消道恶性肿瘤术后早期肠内 营养联合肠外营养最终过渡至肠内营养,在营养支持
lerance
in
the critically ill:implications for
treatment[J].
World J Gastroen
teml,2007,13(29):3909—3917.
收稿日期:2009—12—05:修回日期:2010—02—07
・律师信箱・
山东青岛李医生来信问:①过敏试验(一),但发 生了过敏反应,如何向患者解释?②药物流产后失血 过多,是否属于医疗事故?③事后补记和病历作假的 区别?④患者拒绝诉讼,医院如何要求诉讼?患者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