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部编中考语文古今异义(古诗文课内篇)

合集下载

2017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第3部分古诗文阅读附录八七至九年级常见古今异义词汇编语文版

2017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第3部分古诗文阅读附录八七至九年级常见古今异义词汇编语文版
小大之狱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曹刿论战》


重赏捉拿
及,等到

对比,比照
购之千金
比后壮,乃问其母
《干将莫邪》

以为
长江
派他做
泛指大河
认为
及渡江
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
《祖逖北伐》
虽然
虽是这样
表转折关系的连词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所以
用什么(方法)
因果关系的连词
吾知所以距子矣
《公输》
鲜美
色彩鲜艳美丽
食物味道好
《桃花源记》

督促
上课、课堂
课将士注坡跳壕
《岳飞》

只是
转折连词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记承天寺夜游》

所以
狱官
用这些来
士兵
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管夷吾举于士
所以动心忍性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牺牲


可以
祭祀用的
猪、牛、羊等
见识短浅
案件
可以凭借
放弃、损害一
方的利益
品质低劣
监狱
能愿动词,可以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送东阳马生序》

但,但是。
表示转折
表次序的词头
第以今日事势观之
《与妻书》
卑鄙

痛恨
开张
布衣
低微鄙陋
时候
痛心遗憾,后悔
扩大
平民
品质低劣,下流
秋季
十分憎恨
商店开始营业
用布做的衣服
先帝不以臣卑鄙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部编版初中语文课内文言文知识点归纳(二)古今异义

部编版初中语文课内文言文知识点归纳(二)古今异义

新人教部编版语文精品课堂教学资料设计
新人教部编版语文精品课堂教学资料设计
词语 1.会 2.亡
3.间
4.往往 5.身 6.怜
7.诚
用法举例 会天大雨 今亡亦死 又间令吴广之 次所旁丛祠中 卒中往往语 将军身被坚执锐 楚人怜之 今诚以吾众诈 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8.篝火
夜篝火
9.第 10.十六七 11.比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佳木秀而繁阴 野芳发而幽香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局促一室之内 土膏微润 夫不能以游堕事 恶能无纪
至 往、到 传记结尾的评论性文字 指对书中的 内容有所领会 这,这样 得到 跑 这 指已成年 小跑,疾走 热水
两(顿) 离开 年轻人 第二年 景象 规模 详尽 离开 全 日光 古义 没有 弦乐器 管乐器 茂盛、繁茂 开放 离开 拘束 肥沃 坏、耽误 疑问代词,怎么,哪里
常用于颜色、光亮、无报 酬
今义
或许;应允;赞许
奔跑,飞奔 整理过的蚕丝,比喻政治 规划 罪过;乖张 制造 赞美,夸赞 指领会别人 没有明白的意思 判断动词 达到,实现 行走 判断动词 帽子 表趋向 指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 又一次,继续怎样 从甲地到乙地 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今年的下一年 看 制度 具备,具有 从甲地到乙地 数词 景色,景观 今义 细微 丝线 竹子 秀气,好看 出发 从甲地到乙地 不自然 很稠的糊状物 落,掉;往坏里变 可恶
18.使 19.是
20.豆
21.钟 22.乡
23.是;已
24.或 25.国 26.于是 27.从容 28.是 29.安 30.请
31.云
32.师 词语 33.间 34.鄙 35.安 36.牺牲 37.加 38.狱 39.虽 40.情 41.忠 42.可以 43.从 44.再

初中文言文古今异义词大全

初中文言文古今异义词大全

初中文言文古今异义词大全在初中文言文学习中,我们会遇到很多古今异义词。

这些词在古代和现代的含义有所不同,理解这些差异对于深入理解文言文和避免误解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初中文言文古今异义词及其解释:●居●古义:停留、处在。

⏹例如: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今义:居住、住所。

走●古义:跑。

o例如:走马观花。

●今义:行走。

去●古义:离开。

o例如:一狼径去。

●今义:前往、到……去。

妻子●古义:妻子和子女。

o例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今义:单指妻子。

交通●古义:交错相通。

o例如: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今义:交通运输。

绝●古义:极、最。

o例如:佛印绝类弥勒。

●今义:断绝、没有。

无论●古义:不用说、更不必说。

o例如:无论魏晋。

●今义: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亲戚●古义:指父母兄弟,统指家里亲人。

o例如: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亲戚畔之,则尤可恶也。

●今义:专指有血统关系或婚姻关系的亲属。

所以●古义:“所”与“以”的结合,表示用来……的方法或依据等。

o例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今义: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地方●古义:土地方圆、地区。

o例如: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今义:某一区域或场所等空间概念或行政区域等地位概念,比如苏州地方等(例句引自现代汉语词典原版及修订版)。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中考《文言文专题复习——7至9年级古今异义词集锦》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中考《文言文专题复习——7至9年级古今异义词集锦》
矜、寡、孤、独、 废疾者皆有所养
例词
古义
归 女子出嫁
孤 幼而无父
今义 返回
孤单,孤苦
《马说》 是马也
是 这样
表判断的动词
然后有千里马
然后 这样以后
连词,表示接 着某种动作或 情况之后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等 等同,一样 等待;等候
出处
例句 越明年 前人之述备矣
气象万千
《岳阳楼记》 属予作文以记之
南极潇湘
崔氏二小生
高可二黍许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 《核舟记》 之
其两膝相比者
约八分有奇
例词 古义 许 大约
小生 年轻人
可 大约 曾 竟然
今义
允许;许可 戏曲中一种角 色 许可;可能; 值得
曾经
简 挑选
简单,简直
比 靠近
两个事物进行 比较

零数、余 不成双的,跟

“偶”相对
出处
例句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雌兔眼迷离
但 只,只是
爷 父亲 但只 强 有余 郭 外城
迷离 眯着眼
转折连词,但是
祖父 转折连词,但是 力量大,势力大 姓氏 模糊难以分辨清 楚
出处
例句
但手熟尔 《卖油翁》
尔安敢轻吾射
无案牍之劳形形
《陋室铭》 惟吾德馨
亭亭净植 《爱莲说》
陶后鲜有闻
例词
古义
但只
安 怎么
形 体、躯体
能散布很远

的香气,这 里指德行美
几何学
顾 看、视
照管,注意
意 神情、态度 心思
亡 无,没有
死亡,灭亡
晓 告知,开导 知道
若你

第17课《短文两篇:爱莲说》知识梳理考点清单--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17课《短文两篇:爱莲说》知识梳理考点清单--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七年级语文教材文言文知识梳理《爱莲说》考点清单一、基础知识梳理原文参考译文段层精解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f án)。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y ū)泥而不染,濯(zhuó)清涟(li án)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xiè)玩焉。

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

晋朝的陶渊明只喜欢菊花。

自唐朝以来,世人很喜欢牡丹。

我只喜爱莲——莲花从污泥里生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它)经过清水洗涤但不显得妖艳,(莲的柄)内部贯通,外部笔直,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香气远闻更加清芬,(它笔直)洁净地挺立(在水中),(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靠近赏玩啊。

第一段:作者先以陶渊明爱菊和世人爱牡丹二事作烘托,然后用“予独爱莲”一语道出自己的心意。

接下来通过描写莲的种种可贵之处,突出了莲的洁净、单纯、雅致,最后高度概括了莲的气质与品格。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yī)!菊之爱,陶后鲜(xiǎn)有闻。

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居避世者;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是花中的君子。

唉!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对于莲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第二段:作者对三种花象征的不同品性进行了对比和品评,揭示了莲的喻义,并以莲自况,抒发了作者内心的真实情感。

含蓄地表明自己的人生态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呢?对于牡丹的喜爱,应当人很多了。

度: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文学常识】1.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北宋哲学家,世称“濂溪先生”。

他享有“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黄庭坚语)的盛誉。

著有《太极图说》《通书》《周敦颐集》等。

2.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性的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

本文“借花喻人”,是一篇借物咏志、讥讽世俗的散文,选自《周敦颐集》。

统编教材文言文古今异义汇总,含常见200个古今异义词

统编教材文言文古今异义汇总,含常见200个古今异义词

(1) 词义扩大:今义的范围大于古义。

即词在原有词义的基础上,扩充或重新获得新的意义和用法。

①范围扩大。

例:色(古:脸色;今:颜色)皮(古:兽皮;今:皮肤-表皮)病(古:重病;今:病)江(古:长江;今:江河)兵(古:士兵、兵器;今:军队-战争)②义项增多。

例:劝(古:劝勉;今:劝勉、规劝)假(古:凭借、利用;今:凭借、利用,不真)好(古:女子貌美;今:美好的感受)(2)词义缩小:今义的范围小于古义,今义一般包含在古义之中。

①范围缩小。

例:臭(古:气味;今:坏气味)丈人(古:老人;今:岳父)金就砺则利(古:泛指一切金属;今:专指黄金)瓦(古:泛指一切陶制品;今:“一种铺盖屋顶的建筑材料”称为瓦)②义项减少。

例:让(古:责备,谦让;今:谦让)怜(古:爱,怜悯;今:怜悯)③义项转移((指词义反映的客观对象,由甲类事物转移到相关的乙类事物上去了)。

例:涕(古:眼泪;今:鼻涕)偷(古:苟且;今:偷窃)去(古:离开;今:到某地去)走(古:跑;今:步行、行走)狱(古:案件;今:监狱)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烈士”,本指有操守有抱负的男子,现在则专指为革命事业献身的人)④感情色彩变化((指词义反映的客观对象,由甲类事物转移到相关的乙类事物上去了)。

例:讽(古:委婉地劝告;今:讽刺)爪牙(古:武臣、得力帮手;今:坏人的党羽)恨(古:遗憾;今:仇恨)下流(古:地位或处境低下;今:品德恶劣)锻炼(古:玩弄法律陷害别人;今:锤炼)学法指导1.语言结构推断法文言文中的排比句、对偶句、并列结构多,其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而意义相近或相反,运用这种方法可以快速判断。

如: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若其衣服节俭而众说也(说:同“悦”,高兴)B.(土事不文,木事不镂(文:花纹)C.(下之疾其上甚矣(疾:痛恨)D.宗君而处身(宗:尊崇)解析:“文”有名词、动词、形容词、量词四种用法,“土事不文,木事不镂”,上下句子结构相同,“文”和“镂”相对,词性应该相同,课本中学过“金石可镂”,可知“镂”应为动词,据此可推断出“文”也应是动词,装饰花纹。

中考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词

中考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词

中考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词中考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词在平平淡淡的学习中,大家一定没少背过文言文吧?文言文就是白话文的提炼跟升华。

是不是有很多人在为文言文的理解而发愁?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考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词,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考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词11.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扁鹊见蔡桓公》) 古:跑。

今:行下次。

2.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 古:只有,只要。

今:转折连词。

3.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古:经常。

今:平常,一般。

4.少时,—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蒲松龄《狼》) 古:离开。

今:到某—地方称“去”(古称“往”)。

5.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出处同上) 古:大腿。

今:屁股。

6.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出处同上) 古:多少。

今:语文中的一门学科。

7.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陶渊明《桃花源记》) 古:鲜艳美丽。

今:食物新鲜,味道好。

8.复前行,欲穷其林。

(出处同上) 古:极,尽。

今:资财缺乏(古时用“贫”)9.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出处同上) 古:交错相通。

今:交通运输。

10.问所从来。

(出处同上) 古:从哪里来。

今:从过去到现在。

1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出处同上) (1)妻子,古:妻子儿女。

今:男子的配偶。

(2)绝境,古: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没有出路的境地。

12.无论魏晋。

(出处同上) 古:不要说,更不必说。

今:连词,表无条件关系。

13.便扶向路。

(出处同上) 古:沿着,顺着。

今:扶持。

14.诣太守,说如此。

(出处同上) 古:像这样。

今:这样。

15.欣然规往。

(出处同上) 古:计划。

今:规则,成例。

16.愿为市鞍马。

(《木兰诗》) 古:买。

今:集市。

17.木兰不用尚书郎。

(出处同上) 古:不愿作。

今:没有必要。

18.当户理红妆。

(出处同上) 古:窗户。

今:门19.坐我西阁床。

(出处同上) 古:坐具。

中考文言文常考的71个古今异义词

中考文言文常考的71个古今异义词

中考文言文常考的71个古今异义词12个/周*6周第一周:(1)走古义:跑、逃跑。

今义:行走,步行,离开。

例:①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扁鹊见蔡桓公》)②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口技》)(2)从古义:跟随。

今义:①介词。

②跟从。

例:①战则请从。

(《曹刿论战》)②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狼》)(3)把古义:动词,握住,拿着,端着。

今义:①握住。

②把持。

③介词,将。

④量词。

例:①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卖炭翁》)②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岳阳楼记》)(4)或古义:①不定代词,有人,有的。

②副词,也许。

③有时,间或。

今义:①选择连词。

②副词,也许。

例:①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陈涉世家》)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岳阳楼记》)③而或长烟一空。

(《岳阳楼记》)(5)再古义:数词,两次,第二次。

今义:①又一次,再一次,多次。

②继续。

例:①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曹刿论战》)②如是再三。

(《宋定伯捉鬼》)(6)夫古义:①名词,成年男子。

②丈夫。

③夫子,对老师的称呼。

④读fú,句首发语词,句中助词,句末语气词。

⑤读fú,指示代词。

今义:丈夫。

例: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愚公移山》)②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口技》)③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

(《礼记·檀弓下》)④夫战,勇气也。

(《曹刿论战》)(7)君古义:①封建帝王,一国之主。

②对人的敬称。

③(君子)指有才德的人。

今义:对人的敬称。

例:①民贵君轻。

(《(孟子)两章》)②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十则》)(8)狱古义:诉讼案件。

今义:监牢。

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9)爷古义:名词,父亲。

今义:祖父,常重叠用。

例: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木兰诗》)(10)去古义:①离开。

②距离。

③去掉,除去。

今义:前往,到……去。

例:①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黔之驴》)②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

部编版语文课内文言文古今异义词归纳

部编版语文课内文言文古今异义词归纳
轻薄
危险

修养
治理
5.
几何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多少,意思是能有多少
一门学科
6.
穿
穿井得一人(《穿井得一人》)
挖掘、开凿
把衣服鞋袜等物套在身体上
7.
国人
国人道之(《穿井得一人》)
指居住在国都中的人
指本国的人
七年级下册
字词
教材句子
古义
今义
1.
博士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孙权劝学》)
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学位的最高一级
粗俗;低下;谦词,用于自称;轻视
10.
牺牲
牺牲玉帛(《曹刿论战》)
指祭祀用的纯色全体牲畜
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
11.

弗敢加也(《曹刿论战》)
虚夸,夸大
增加
12.

必以信(《曹刿论战》)
实情
信用;相信;书信
13.

小大之狱(《曹刿论战》)
指诉讼事件
监狱;官司;罪案
14.

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诚,诚实。这里指诚心
感情
15.

忠之属也(《曹刿论战》)
尽力做好分内的事
忠诚
16.
可以
可以一战(《曹刿论战》)
可凭借
表示可能或能够;表示许可
17.

窥镜(《皱忌讽齐王纳谏》)

暗中察看
18.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皱忌讽齐王纳谏》)
偏爱
暗地里;私下
19.
地方
今齐地方千里(《皱忌讽齐王纳谏》)
土地方圆
2.

中考语文的80个古今异义词

中考语文的80个古今异义词

中考语文的80个古今异义词中考语文必备的80个古今异义词导语:古义和今义不相同的词叫古今异义词。

古今异义词主要有这样几种情况:词义扩大,即今义大于古义;词义缩小,即今义小于古义;词义转移,即一个词由表示某事物变为表示另外的事物;感情色彩发生变化。

下面这些是课文中出现也是必须掌握的80个古今异义词,大家一起来看看吧!1.鄙:(古义:边境。

今义:品质低下。

)例:蜀之鄙有二僧(《为学》)2.顾:(古义:反而,难道。

今义:有看的意思;还有照管、注意的意思。

)例: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3.爷:(古义:指“父亲”。

今义:指“爷爷”。

)例:卷卷有爷名(《木兰诗》)4.但:(古义:只、只不过。

今义:转折连词)例: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木兰诗》)5.安:(古义:疑问代词“怎么”。

今义:常用于“安静”、“安全”。

)例:尔安敢轻吾射(《卖油翁》)6.再:(古义:专指第二次。

今义:常用于重复,表“又一次”的意思。

)例:如是再三(《宋定伯促鬼》)7.交通:(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泛指交通运输或邮电事业。

)例:阡陌交通(《桃花源记》8.妻子:(古义:是妻子和儿女。

今义:是专指男子的配偶。

)例: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9.无论:(古义:更不必说。

今义: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例:无论魏晋(《桃花源记》)10.如此:(古义:像这样。

今义:“这样”的意思。

)例:诣太守,说如此(《桃花源记》)11.识:(古义:记。

今义:知道,认识。

)例:默而识之(《论语》十则)12.居:(古义:停留、过了。

今义:居住、住所。

)例:居十日,扁鹊复见(《扁鹊见蔡桓公》)13.益:(古义:更、更加。

今义:多用于名词,利益、益处。

)例:不治将益深(《扁鹊见蔡桓公》)14.请:(古义:“问”的意思。

今义:邀、聘、求之意。

)例:臣是以无请也(《扁鹊见蔡桓公》)15.走:(古义:“跑”的意思。

今义:行走。

)例: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16.故:(古义:副词,特意。

中考语文文言文----古今异义词例句详细解析

中考语文文言文----古今异义词例句详细解析

中考语文文言文----古今异义词例句详细解析1. 亲戚古义:内外亲属,包括母系亲属和父系亲属。

例: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意思:我们之所以离开亲人来侍奉您,是仰慕您高尚的节义呀。

)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缘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不包括家庭成员及父系亲属。

2. 丈夫古义:①古时称成年男子。

②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

③女子的配偶。

例1:男子二十而冠,冠而列丈夫。

《谷梁传·文公十二年》(意思:男子二十岁的时候,要佩戴冠作成年礼仪。

)例2: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

《国语·越语上》(意思:生男孩,公家奖励两壶酒一只狗;生女孩,公家奖励两壶酒一只猪。

)今义:妻子的配偶。

3. 妻子古义:妻子和孩子。

例: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桃花源记》(意思:率领妻儿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从此他们再没有人出去了。

)今义:男女结婚后对女方的称谓,与丈夫相对应。

4. 师徒古义:军队士兵。

例: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

《勾践灭吴》(意思:我们越王的军队,不值得屈辱大王再来讨伐了。

)今义:师傅与徒弟。

5. 所以古义:①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手段、方法、东西等)”。

②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

例1: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意思:我们之所以离开亲人来侍奉您,是仰慕您高尚的节义呀。

)例2: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师说》(意思: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

)例3:所以遣将守关者。

《鸿门宴》(意思: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

)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6. 无论古义:不用说,(更)不必说。

例: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意思:更不用说魏、晋两朝了。

)今义:不管;不论。

假设条件关系的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

7. 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

例: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古今异义词(40例)

古今异义词(40例)

古今异义词(40例)1.亲戚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古义:内外亲属。

例: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2.妻子今义:男女两人结婚后,女子是男子的妻子。

古义:妻和子女。

例: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

(《赤壁之战》)3.中国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

古义:中原地区。

例: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

(《赤壁之战》)4.非常今义:十分、极。

古义:意外的变故。

例: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鸿门宴》)5.所以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古义:①缘故。

②表原因的虚词。

③用来……的,靠它来。

例:①余叩所以..。

(《狱中杂记》)②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③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说》)6.绝境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例: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桃花源记》) 7.无论今义: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

例: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8.卑鄙今义:(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

古义:卑贱鄙陋。

卑,指出身低微;鄙,指为人粗野,常用作谦辞。

例: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出师表》)9.其实今义: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承上文,多含转折意)。

古义:①它的果实。

②那实际情况。

例:①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晏子使楚》)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遗黄琼书》)10.春秋今义:①春季、秋季,泛指岁月。

②时代名称。

古义:①年龄。

②四季的代称,一年。

③书名。

例:①天子春秋..鼎盛。

(《治安策》)②蟪蛄不知春秋..。

(《逍遥游》)③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孟子·滕文公下》)11.宣言今义:①(国家、政党或团体)对重大问题公开表示意见以进行宣传号召的文告。

部编版九年级中考语文复习专题练习:古今异义

部编版九年级中考语文复习专题练习:古今异义
在国外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2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愚公移山》
43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连……都
《愚公移山》
44
始一反焉

《愚公移山》
45
虽我之死
即使
《河中石兽》
26
略无阙处
毫无
《三峡》
27
良多趣味

《三峡》
28
鸢飞戾天者
到达
《与朱元思书》
29
四时俱备
季节
《谢中书书》.
30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欣赏
《谢中书书》
31
丈夫之冠也
行冠礼
《富贵不能淫》
32
舜发于畎亩之中
被任用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3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被选拔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4
管夷吾举于士
38
所以动心忍性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9
征于色,发于声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0
入则无法家拂士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1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2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愚公移山》
43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愚公移山》
44
始一反焉
《愚公移山》
45
虽我之死
《愚公移山》
46
何苦而不平
《愚公移山》
饭疏食饮水
冷水
《〈论语〉十二章》
7
子在川上曰

《〈论语〉十二章》
8
淫慢则不能励精
懈怠
《诫子书》
9

中考课外文言文古今异义

中考课外文言文古今异义

中考课外文言文古今异义中考课外文言文中的古今异义,是指古代文言文中某些词语的含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现象。

这种现象在中考文言文阅读和翻译中经常出现,考生需要特别注意。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古今异义词及其古今义差异的例子。

1.去:古义指离开,今义指到某地去。

古文:吾去此不远矣。

(《桃花源记》)→现代汉语:我不离开这里不远。

古文:去国怀乡。

(《岳阳楼记》)→现代汉语:离开国家,怀念家乡。

2.但:古义为只、只不过,今义为转折连词,表示但是。

古文: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木兰诗》)→现代汉语:只听见黄河的流水声。

古文: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现代汉语:但是愿人们长久,千里共赏明月。

3.若:古义为如果、假如,今义为似乎、好像。

古文:若有所失。

(《论语》)→现代汉语:好像失去了什么。

古文:若不速救,恐为所害。

(《出师表》)→现代汉语:如果不去救援,恐怕会被害。

4.而:古义为表递进、并列等关系,今义为表转折,译为却、但是。

古文: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现代汉语:通过复习旧知识而获得新知识,可以成为老师了。

古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现代汉语:孔子说:“学习了然后按时去实践,不是很愉快吗?”5.以:古义为把、用,今义为表原因、目的等,译为因为、为了。

古文:以吾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愚公移山》)→现代汉语:凭借我的力量,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移动。

古文:吾所以告其详者,欲其不反也。

(《出师表》)→现代汉语:我之所以告诉他们详细情况,是希望他们不要回来。

6.之:古义为代词,意为它、他、他们,今义为结构助词,译为的、之一。

古文:吾之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矣。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现代汉语:我的茅屋虽然破了,受冻而死也是值得的。

古文:吾儿之死后,吾乃今将死。

(《祭十二郎文》)→现代汉语:我的儿子死后,我才知道自己也将要死去。

7.其:古义为代词,意为那、那些、他的,今义为代词,意为它的、他的、她的。

完整版)初中文言文古今异义字

完整版)初中文言文古今异义字

完整版)初中文言文古今异义字1)《论语》中的“默而识之”,古义中的“识”指的是记忆,而今义中则表示知道、认识。

2)《扁鹊见蔡桓公》中的“居十日”,古义中的“居”是指停留、过去,而今义则是指居住、住所。

3)《扁鹊见蔡桓公》中的“不治将益深”,古义中的“益”是指更加、更多,而今义则多用于名词,表示利益、益处。

4)《扁鹊见蔡桓公》中的“臣是以无请也”,古义中的“请”是指问询,而今义则表示邀请、聘请、请求。

5)《扁鹊见蔡桓公》中的“望___而还走”,古义中的“走”是指跑,而今义则表示行走。

6)《扁鹊见蔡桓公》中的“故使人问这”,古义中的“故”是副词,表示特意,而今义则表示事故、所以。

7)《两小儿辩日》中的“及其日中如探汤”,古义中的“汤”是指热水,而今义则是指菜或面做的稀状食物。

8)《两小儿辩日》中的“我以日始出去人近”,古义中的“去”是指离开,___则是指从所在地到另一个地方。

9)《游山西村》中的“___近”,古义中的“社”是指土地神,今义则是指社会的一个团体,指共同工作或一种集体组织。

10)《过故人庄》中的“青山郭外斜”,古义中的“___”是指外城,今义则仅用于姓氏。

11)《为学》中的“蜀之鄙有二僧”,古义中的“鄙”是指边境,今义则是指品质低下。

12)《为学》中的“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古义中的“顾”是指反而,难道,___则是指看、照管、注意。

13)《木兰诗》中的“卷卷有爷名”,古义中的“爷”指的是父亲,___则是指爷爷。

14)《木兰诗》中的“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古义中的“但”是指只、只不过,今义则是转折连词。

15)《卖油翁》中的“___敢轻吾射”,古义中的“安”是疑问代词“怎么”,今义则常用于“安静”、“安全”等。

16)《宋定伯促鬼》中的“如是再三”,古义中的“再”是指第二次,今义则常用于重复,表示“又一次”的意思。

17)《桃花源记》中的“阡陌交通”,古义中的“交通”是指交错相通,今义则泛指交通运输或邮电事业。

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之古今异义词有哪些

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之古今异义词有哪些

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之古今异义词有哪些当你真正想完成一件事时,根本不会在意别人是否看到。

悄悄的积累语文文言文知识,然后在考试中大放异彩。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之古今异义词,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中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之古今异义词文言实词古汉语实词主要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他们有实在的意义,能单独回答问题。

古今异义。

在文言文中,有些古今相同时词,由于演变的结果,词的含义表现出以下几种差异:①词义扩大。

如江和河古时专指长江与黄河,现在泛指江河。

②词义缩小。

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的妻子指的是妻子和儿子,现在专指男子的配偶。

③词义转移。

如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古义指低微而鄙俗〈即地位低见识浅),而现在是品德恶劣、不道德的意思。

④词义交叉。

如怜,古今意义都有怜悯的意思,但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中的怜解释为爱怜比较适合文意。

古今异义的单音词集录去汤郭寻〔不久)走裙致词(对一一说话)但〔只是)赞(传记结尾处的议论文字)曾(还、尚且)谢〔道歉)借(即使假设借第令勿斩)比(等到比至陈)间控〔拉开)恶〔怎么)委池入出发举征〔征验)夫或〔有的人某人)进退忠(尽力做好本分的事)狱鄙再向〔过去的以前的)师(军队取法) 古今异义的双音词集录绝境交通妻子无论前途〔前面的路程)所以〔一一的方法一一的原因)会计(聚会商议)往往经纶(筹划治理)亲戚〔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缘关系的家庭或他的成员古意:父母兄弟至亲骨肉)南极(从南面到达某地)排空(冲向天空)卑鄙〔低微而鄙俗)痛恨〔痛心和遗憾)开张感激〔感慨而激动)牺牲于是(介词于和代词是的连用)以为(把一一作为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可以明年几何〔多少)中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古今异义字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这表示判断举傅说举于版筑之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被举荐举起征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表现出征,征收喻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明白,了解比喻穷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始得西山宴游记》)穷尽贫穷丝宴酣之乐,非丝非竹(《醉翁亭记》) 弦乐器蚕丝委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放弃委托去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离开到,往趋尝趋百里外(《送东阳马生序》) 快步走、奔跑趋向假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借,借助不真居居十日,扁鹊复见(《扁鹊见蔡桓公》) 经过房子;居住见扁鹊见蔡桓公(《扁鹊见蔡桓公》) 拜见、进见看到所以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出师表》) 的原因常与因为搭配,表因果关系卑鄙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师表》) 身份低微,出身鄙野品质低劣晓畅晓畅军事(《出师表》) 精通,熟练通顺布衣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出师表》) 平民用布做的衣服中考语文文言文基础知识:古今异义辨析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二章》)句中义:可以凭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宁静
安静,集中精神
环境上的安静,不嘈杂
(《诫子书》)
屠暴起

突然
凶狠,残酷
(《狼》)
屠自后断其股

大腿
绳线等的组成部分
(《狼》)
盖以诱敌

表示推测,大概,原来是
盖子,器物上有遮蔽作用的东西
(《狼》)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几何
多少,意思是能有多少
几何学
(《狼》)
止增笑耳

罢了
耳朵
(《狼》)
国人道之
国人
指居住在国都中的人
谈笑有鸿儒
鸿

鸿雁,书信
(《陋室铭》)
亭亭净植

竖立
栽种
(《爱莲说》)
陶后鲜有闻


新鲜
(《爱莲说》)
二石兽并沉焉

一起
并列
(《河中石兽》)
阅十余岁

经过,经历
阅读
(《河中石兽》)
尔辈不能究物理
物理
事物的道理、规律
物理学
(《河中石兽》)
是非木杮


表判断的动词
(《河中石兽》)
但知其一


转折连词,但是
长跪而谢之曰

道歉
感谢或凋落
(《唐雎不辱使命》)
徒以有先生也

只,仅仅
徒弟
(《唐雎不辱使命》)
余幼时即嗜学


剩余,多余
(《送东阳马生序》)
走送之


步行
(《送东阳马生序》)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表判断的动词
(《送东阳马生序》)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与“真”相对
(《送东阳马生序》)
益慕圣贤之道

更加
好处
吾日三省吾身

每天
太阳
(《〈论语〉十二章》)
吾日三省吾身

泛指多次
表示确数
(《〈论语〉十二章》)
择其善者而从之
善者
好的方面,优点
善良的人
(《〈论语〉十二章》)
例句
例词
古义
今义
出处
淫慢则不能励精

懈怠
速度低
(《诫子书》)
险躁则不能治性

轻薄
危险
(《诫子书》)
险躁则不能治性

修养
治理
(《诫子书》)
非宁静无以致远
鸢飞戾天者

至、到达
罪过,乖张
(《与朱元思书》)
经纶世务者
经纶
筹划、治理
规划、管理国家大事的才能
(《与朱元思书》)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真正,确实
诚实
(《富贵不能淫》)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表判断的动词
(《富贵不能淫》)
子未学礼乎


儿子
(《富贵不能淫》)
丈夫之冠也
丈夫
男子
女子的配偶
(《富贵不能淫》)
(《桃花源记》)
无论魏晋
无论
不要说,更不必说
表条件关系的连词
(《桃花源记》)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邀请
延长,延伸
(《桃花源记》)
不足为外人道也
不足
不值得,不必
不充足,不满
(《桃花源记》)
说如此
如此
像这样
这样
(《桃花源记》)
后遂无问津者

渡口
唾液
(《桃花源记》)
全石以为底
以为
把……作为……
认为
(《小石潭记》)
考虑,想到
纪念,思念
(《记承天寺夜游》)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只是
转折连词,但是
(《记承天寺夜游》)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闲人
清闲的人
指与事无关的人,多含贬义
(《记承天寺夜游》)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表示约数
或许,允许
(《与朱元思书》)
例句
例词
古义
今义
出处
猛浪若奔

指飞奔的马
奔跑,飞奔
(《与朱元思书》)
代词,这样
表判断的动词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所以动心忍性
所以
用来
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征于色

征验、表现
出征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而后喻

了解、明白
比喻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方七百里

古代计量面积用语
正方形,方形六面体
(《愚公移山》)
惩山北之塞

苦于
惩罚
(《愚公移山》)
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营垒

(《周亚夫军细柳》)
军中不得驱驰

努力赶马
跑得很快
(《周亚夫军细柳》)
请以军礼见

请允许我
希望对方做某事
(《周亚夫军细柳》)
使人称谢

告知
感谢
(《周亚夫军细柳》)
例句
例词
古义
今义
出处
缘溪行

沿着,顺着
缘故,缘分
(《桃花源记》)
芳草鲜美
鲜美
新鲜美好
菜肴、瓜果等滋味好
(《桃花源记》)
即更刮目相待

重新
更加
(《孙权劝学》)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知晓
看见
(《孙权劝学》)
卷卷有爷名

父亲
祖父
(《木兰诗》)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转折连词,但是
(《木兰诗》)
策勋十二转

勋位每升一级叫一转,十二转为最高的勋级
改变方向、位置、形势、情况等
(《木兰诗》)
赏赐百千强

有余
力量大,势力大
(《木兰诗》)
本国的人
(《穿井得一人》)
身亡所寄

无,没有
死亡,灭亡
(《杞人忧天》)
奈何忧崩坠乎
奈何
为何,为什么
怎么办
(《杞人忧天》)
因往晓之

告知,开导
知道
(《杞人忧天》)
若屈伸呼吸


如果
(《杞人忧天》)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古时王侯的自称
孤单,孤独
(《孙权劝学》)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研究
治理
(《孙权劝学》)
乃记之而去

离开
前往,到某处
(《小石潭记》)
崔氏二小生
小生
年轻人
戏曲中一种角色
(《小石潭记》)
高可二黍许

大约
许可;可能;值得
(《核舟记》)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竟然
曾经
(《核舟记》)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挑选
简单,简直
(《核舟记》)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海运
海水运动
海洋运输
(《北冥有鱼》)
南冥者,天池也
天池
天然形成的水池
专题4.5 (古诗文课内篇)--古今异义
例句
例词
古义
今义
出处
与儿女讲论文义
儿女
子女,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儿子和女儿
(《咏雪》)
撒盐空中差可拟

相比
设计,打算
(《咏雪》)
太丘舍去

离开
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
(《陈太丘与友期行》)
与人期行

约定
日期或量词
(《陈太丘与友期行》)
门外戏

玩耍
戏剧,杂技
(《陈太丘与友期行》)
湖泊的名称
(《北冥有鱼》)
野马也,尘埃也
野马
山野中的雾气,奔腾如野马
野生之马
(《北冥有鱼》)
是鱼之乐也


表判断的动词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子非鱼


儿子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安知鱼之乐

怎么
安全,安定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鲦鱼出游从容
从容
悠闲自得
镇定,沉着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粗糙
疏通、疏散
(《〈论语〉十二章》)
饭疏食,饮水

指冷水
无色无味的液体
(《〈论语〉十二章》)
温故而知新

学过的知识
原来的、从前的
(《〈论语〉十二章》)
学而时习之

按时
时间
(《〈论语〉十二章》)
学而时习之

温习
学习
(《〈论语〉十二章》)
不亦君子乎
君子
指有才德的人
泛指人格高尚的人
(《〈论语〉十二章》)
增其旧制

规模
制度
(《岳阳楼记》)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景象

(《岳阳楼记》)
前人之述备矣

详尽
具备,具有
(《岳阳楼记》)
则有去国怀乡

离开
前往,到某处
(《岳阳楼记》)
则有去国怀乡

国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